诗歌文化

2024-10-19

诗歌文化(共12篇)

诗歌文化 篇1

陕西春晚再获全国大奖

本刊讯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文艺委员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春节文艺晚会及春节特别节目评选4月12日在安徽合肥揭晓, 由陕西台选送的作品“春到长安·2013陕西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不负众望, 成功摘得一等奖。

据了解, 本次评选是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每年举行的一项旨在推动电视文艺创作, 促进电视艺术繁荣的活动, 今年共收到全国各大电视台选送的作品达117件。经过专家初审, 最终有102部作品入选参评。专家评委团根据选送作品的原创艺术性、制作精良程度、地域特色展示、多媒体功能传播等几方面全面考核、综合评比。最终“春到长安·2013陕西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获得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 高票当选一等奖, 这也是陕西春晚暌违十余年后, 再次获得全国电视文艺作品评比的一等奖。中国视协副主席张晓爱表示, 陕西春晚是一台极具陕西地域性, 以内容为主, 大胆创意、艺术水平高、年味十足的艺术精品。与此同时, 该台选送的另外两部作品《三秦梨园贺新春》和《2013打工春晚》也获得“优秀作品奖”。《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3春节大联欢》则获得评委会特别奖。

(贺春)

志丹县举行祭奠刘志丹将军活

本刊讯清明前夕, 来自志丹县的各界群众4000多人齐聚刘志丹陵园, 隆重举行癸巳年清明节祭奠刘志丹将军活动。

4月2日这一天, 志丹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驻地武警官兵、机关干部、各人民团体、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和社会各界群众4000多人抬着花圈、花篮缓步来到刘志丹烈士陵园, 深切缅怀刘志丹将军的丰功伟绩。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要继承刘志丹同志光明磊落、胸怀大局、赤胆忠心、不谋私利等崇高品德, 扎实工作, 埋头苦干, 为建设富裕志丹、文明志丹、幸福志丹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天, 志丹县主要领导受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延安市委、市政府委托, 分别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向刘志丹将军遗像敬献了花圈。

另据了解, 今年是刘志丹将军诞辰110周年。为此, 该县还在县城南部建设一座将军广场, 预计在今年10月以前可以竣工。

(寇博王庭宝)

2 0 1 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榜上有名

据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廖翊) 201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在京揭晓。这十大新发现为: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河北內丘邢窑遗址、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专家特别介绍, 此次当选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是目前国内所见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至夏阶段城址, 其大量考古发现, 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 对进一步理解“古文化、古城、古国”框架下的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李王张居百家姓前三位

本刊讯据《北京晨报》报道, 日, 根据公安部姓氏统计的一个最新百姓排名已经出炉, 排名在前的姓氏为“李王张刘, 陈杨赵黄……”其中, 超过1000万人的姓氏有2 2个。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袁义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结果研究发现,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 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 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不仅如此, 当代中国的100个常见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 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 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

此外, 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区, 以王姓为第一大姓, 约占人口的9.9%, 其次为李、张、刘;在南方地区, 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 大约占人口的10.6%, 其次为李、黄、林、张。

“老铁路”述

铁道部, 难再见自幼仰羡国防绿新兵下连先集训襄渝铁路任务艰推土先当机械手恢复高考试身手交大隶属铁道部学习铁路建铁路跟随部队兵改工工程局里管技术几度荣任指挥长行政管理人为本青藏铁路再担纲恰遇筑路掀高潮铁道部里命令颁辛劳不少贡献少事业家庭两大事幸福生活勿忘党铁道部, 难再见一九四九军令下锋芒所向铁路通政府部门管铁路

铁路情结系心间。十九入伍把军参。铁道兵种遂吾愿。堪称地质博物馆。转行修理技术娴。丹江考场勇争先。一心向往已多年。实践之中苦钻研。闪闪路徽耀胸前。质量安全严把关。精心履职未怠慢。大小事宜统筹管。风雨兼程上高原。挥戈高铁上新线。东西南北频转战。索求无多所得繁。全系铁路一肩担。组织恩泽润心田。丰功伟绩记心间。铁道部门始列编。战时保障功勋建。运输基建两相兼。

一手恢复抢进度干部职工多巧匠全国客货运输量经济恢复又发展才闻成渝奏凯歌宝兰兰新巨龙舞最是成昆地质差铁路建设树丰碑改革开放新时代大秦重载飞长龙衡广复线大瑶山再取华东强路网京九南昆宝中线世纪之初建青藏挑战极限创一流京津哈大沪汉蓉郑西石太杭福深四通八达快速网铁道部, 难再见包干剥辅撤分局政企分开是根本今朝分拆铁道部

一手运输当骨干。设施修复钢轨联。铁路承担过一半。奋发图强先行官。又见鹰厦战犹酣。宝成突破蜀道难。遇水架桥又穿山。国内国际齐称赞。励精图治谱新篇。神州大地动力添。隧道开凿天下险。长江三角面貌换。统一管理成效现。三大难题勇攻坚, 数万精英挥血汗。京沪沪昆京广港。四纵四横高铁线。便利快捷世人赞。发展改革需加鞭。路局管理到站段。理顺体制路更宽。难言高兴或心酸。理智思考当高兴, 劝君坚强莫心酸, 公司承接铁道部, 体制管理加科技, 路网完善动车奔, 届时人民打高分, 谁能忘记铁道部, 门前牌旁我留影, 铁道部门工作证, 寸草要报三春晖, 壮志西北射天狼, 中流击楫宏愿立, 铁路情结凝心中, 老来儿孙问往事, 多少事, 多少年,

情感使然又心酸。前景光明迎挑战。建设运输不停闲。全面创新驱发展。一票一车不再难。铁路职工遂心愿。夯实基础接力传。信纸信封留几片。精心保存作证鉴。廉颇未老尚能饭。笑谈勒石燕然山。强国强路欲梦圆。管它千险与万难。开口便讲铁路缘。铁道部, 难再见!

田树林虎画作品选

田树林, 聚虎林主人。1954年生, 陕西省大荔县人。自幼喜欢绘画, 曾在西北边防服役二十余年。擅长工笔花鸟走兽, 先后得到著名工笔画家郭聚范和画虎大师王喜林的传授与指导, 多次在国内画展中获奖。其虎画形神兼备、中西结合、逼真传神、构图严谨、勇猛强悍, 具有阳刚之神态, 英雄之气概。作品被军队将领、政要和企业家等海内外人士收藏。田树林的作品除继承传统的上山虎、下山虎构图外, 更多的作品则表现了老虎的凶猛和人性化。尤擅长画大幅的单虎、多虎及数十米长卷百虎图。

笔笔神绘虎虎生威

——品读秦东书画院院士田树林的虎画作品

壬辰夏月, 田树林送我一张他创作的四尺虎图。我裱后挂于书房, 顿感满屋虎威、虎情、虎意、虎气。一种虎劲的冲动使得我不得不细细品味田树林的系列虎图大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崇拜龙虎的文化传承。这种传承的本质是我们民族那种龙腾虎跃般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精神。龙是传说中的意象, 虎却是大自然活生生的杰作。它美丽、勇猛, 号称兽中之王。人们对虎的崇拜已经神化。白虎和青龙、朱雀、玄武象征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神位。在《风俗通义》和《山海经》的经典古籍中都把虎视为食鬼、消灾、避祸的神兽。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都以虎象征神勇、神秘、神威。三军统帅公署称“白虎节堂”、军营帐称“虎帐”、兵符信物称“虎符”, 就连小孩戴的帽子有虎头帽, 穿的鞋也有虎头鞋。真可谓, 虎文化无处不有, 深入人心。

虎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靓丽奇葩。出身行伍的田树林对虎文化情有独钟。他1954年出生大荔县, 自幼喜欢绘画。二十余年的边防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吃苦耐劳、英勇攀登的精神, 由一个普通的战士到参谋、科长、副团长、边防会唔站站长。在他成长的经历中, 不难看出虎文化精神对他的影响和激励。部队生龙活虎的紧张生活没有泯灭他对画虎的执着追求, 反而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他用画笔将人民军队那种坚韧不拔、战无不胜的精神用画虎的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表现。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临摹是创新的基础, 生活是创新的源泉。田树林画虎多年, 不乏对名人名作的学习临摹, 但他并不拘泥于前人, 而是努力创新,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神韵是画的灵魂。只把虎画像不是真功夫, 把虎画活, 画出神韵, 才是真功夫。在画虎艺术的探索中, 田树林把形神兼备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欣赏田树林的画作, 捕食虎、追逐虎、觅食虎、上山虎、下山虎, 个个阳刚气, 威风凛凛, 大有破画而出之势;那些卧虎、舔犊虎、沐浴虎, 却只只温情似水, 艳丽可爱。他笔下的单虎图、双虎图和群虎图, 栩栩如生, 多姿多彩, 神态各异。一幅《浩然正气》的上山虎, 长啸一声, 气荡山河, 一种阳刚的正气油然而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论画单虎还是画群虎, 田树林都喜欢创作大幅作品。他的十米长卷群虎图和四十米长卷百虎图, 都表现了大家风范, 受到了书画界、新闻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其多幅作品被将军、政界和企业家等海内外人士收藏, 并多次在国内画展中获奖。

诗歌文化 篇2

时代产生泰德 机遇造就泰德人!

乙:

十年前的今天 只带上“认真”二字 扛起创业的信念 泰德一路向前!(全体)

我们是泰德的物流人 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燃烧火热的青春 守望着巍峨的煤山 那是我们崇高的责任 面向辽远的大海 谱写奉献的豪情

(老员工)可先分开,每人1—2句,最后合 当灰黑的夜幕还遮掩 清晨的曙光

甘井子港上

灯火辉煌 煤烟飞扬

繁荣大生产的景象 铁器轰鸣

见证突飞猛进的成长 凭一副身板和满腔热爱 纵使海上寒风凛冽 还有浓黑的煤尘雾霭 而我们,泰德人,坚守职责的舞台 信念从未泯灭,心中总有期待,合: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

正绽放澎湃!(全体)

分:这是泰德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真”,分:颗粒归仓的“细”,分:大爱无疆的“德”,分:坦荡若谷的“诚”。

分:他引领我们神往更美的前程,分:他激励我们勇担更多的责任,分:他鼓舞我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分:他启迪我们力挽岁月的飞轮!(新员工)分:终于知道 老一辈的泰德人 他们——

分:怎样执拗承载着困扰 分:又如何坚强战胜着煎熬 分:是熔铸的刚韧在搏击凋敝 分:是黑色的意志在笑傲寂寥

合:一年年,任汗水如斯地挥洒

每一天,把希望的太阳拥抱!泰德人永远是年轻 他们如松柏

四季常青 他不怕风吹雨打 他不怕天寒地冻 他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巅(全体)泰德人是铁 泰德人是钢 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我们团结亲如兄弟 真细德诚

万众一心 共创美好【泰德愿景】!

朗诵者:甲、乙+基地员工(10人左右); 配乐: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轻音乐版; 队型:根据朗诵诗句的分工排布。

2、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3、【歌】声笑语多欢腾 【颂】歌就唱咱辽宁 【辽】阔天地任往返 【宁】听正德更厚生 【赞】美臻于至完善 【扬】长避短大事成 【移】山倒海齐努力 【动】地惊天企业宏

4、供电电工情怀 国强

风说我认识你 天天从这里经过 我亲过你的脸 我的天空

因为有你才不会黑 是你保证了电流的流畅 动心动魄进入人间大地 一直流入人们的心扉 雨说我认识你 每次你风尘仆仆时 我为你洗过尘 阴冷的天气

有你的奋献心灵才温暖 雨停了心中的七色彩虹出现了 蓝是你送我的风铃 树说我认识你 每当你劳累时

我为你在打盹时遮过阴凉 我的快乐

为民众动心流眼泪 激情的心血和创造 在不屈的生命中 飞腾,发展,强大 线路旁的石头说认识你 天天路过这里时 我填平你脚下的深陷 你的宽容 让我能展翅高飞 由于你忠实的热量 输送永久超凡的光明 体现了你对世界和人类的爱恋 电杆说我认识你 风雨雷电从来无阻 一次次从不误时的拥抱我 给我力量 是你让我变坚强 我跳荡的心高声呼唤 我心中没有一点儿绝望 只要人们看见你心灵中 闪电般的光线 银线说我认识你 关键时刻你毫不犹豫 把吻送上我的嘴角 不怕孤寂 因为有你在身旁

只要能供人欣赏永夜的光明 你的话好比一道闪电 把你的眼睛光化成火星 你是我传送路上的堡垒 胜过最美的玫瑰情 让我抱着梦想往前飞 而今电流仍然从你身旁过 流进我梦不眠中 送我翅膀 让我可以翱翔

成为光明梦中最美的太阳

5、清晨,我打开黎明的窗,晨光折射在我澎湃的心上,张开稚嫩的翅膀,我追逐着无边的梦想。此刻,我正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欢笑,有悲伤,而乘载着我飞扬壮志的,是你 ——我的**,我心中的无量光芒。你似那广袤的海洋,撑起多少人梦想的风帆,而我这渺小的水滴,也在你博大的怀抱里 看到了自己的绮旎; 你似那巍峨的高山,矗立起多少人向往的峰巅,而我这粒普通的砂石,也在你坚实的脊背上,找到了生命的位置。你就像那空中高悬的太阳,照耀着从前的我,燃烧着今日的我,让我在你关切的注视下,谱写生命中最华美、最雄壮的乐章。人总要不断的成长,而我的成长需要你的帮忙。就当我是一捆被束的稻禾。

请你来舂打我,让我看清自己的赤裸;

之后经过你细心的筛分 剥去我无谓的皮壳;

再用困苦来碾磨我,使我的心灵变得洁净;

最后用你的双手揉搓我,直至我灵魂的柔韧。只有这样,我才能显出那磨砺后的晶莹。如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你的发展是我永远不变的希冀。当你在入世的星光大道上,英姿勃发的前行,我紧随着你的脚步,心中是道不尽的欣喜。

然而成长的旅途,难免要经历风雨。

在浮浮沉沉的商海中亦步亦趋,你也曾有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 在充满竞争的多元化趋势下,你也曾有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惘。但是这些问题都难不住你,因为你还有我,成千上万的“我”会凝聚在你的身旁,大胆地迎战那些困难,请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前景,因为我们就是你无穷的力量。有人说:

“有什么样的树根就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我愿把这里当作我的土地,种下希望的种子,深深地扎根,抽出早春的新绿,在收获的季节里,将丰硕的果实装满我成长的行囊,将我的枝叶化作春泥,继续守护着你。

岁月,在指缝中无声地流去,你我在光阴的穿梭中,渐渐融为一体。那双稚嫩的翅膀

也终将丰满成凌云的羽翼。

如果我是雄鹰,你就是那无垠的天空,给了我翱翔的权利,而我亦将直冲云霄,让你因我而变得更富生机; 如果我是一滴露珠,你就是那晨曦的高阳,充盈了我火热的身体,而我亦将化身为烈焰,尽我所有为你挥洒的淋漓。我与你如唇齿相依,我与你必将同舟共济。虽然我平凡如尘埃沙粒,但我拥有一颗进取的心,拚尽所能为你尽心尽力。

静夜,窗外金风习习,一丝凉意沁入心脾,迎上如水的月华,让我跨着奔向梦想的良驹,飒沓如流星,与你 ——我的**,并肩驰骋在成功的疆域!

6.梦想在这里起飞

清晨 怀抱希望

踏着薄雾来到您身旁 您的眼神

是那么和蔼、慈祥 像久别重逢的儿女一样 张开温暖的臂膀 来容纳一个陌生 而又迟来的呼唤

风依然那么柔和 天还是那么湛蓝 一切一切都仿佛从前 当炙热的太阳照在身上 从来没有过的温暖 在血液里流淌

站在广阔无垠的土地上 放声歌唱 沁人心脾的是那泥土的芳香

浓浓的草青味让人如此舒畅

白云妆点了蓝天 羊群点亮了草地 带着抱负 带着理想 准备驰骋疆场 坚强有力的双臂 托起梦想

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为即将袭来的暴风雨 铸就城墙

风依旧 天依然 梦想悄悄地 插上了翅膀 在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 翱翔------童声部:最初的年代

那一刻

在北京,在古老的天安门城楼上

应和二十八响礼炮

谁的声音,如同惊雷

唤醒了时间

人民的手

给历史打进一座巍然的界桩

“民国”陈旧的年号

就此枯萎在历史计步器

第三十八个刻度线上

诗人断言

时间开始了!

随着炽烈诗句的歌唱

大海涌动

阳光闪耀

忧郁的花朵

同时绽开笑颜

神圣的时刻啊

我以一个七岁童稚清澈的眼睛

见证你——

人民共和国庄严的诞生

那一刻,我——

正被父亲高高架在肩上

在家乡古老县城的小广场

沐浴着十月第一天

强烈的阳光

围绕仓促搭建的舞台

人们的手臂像无数树枝

红红绿绿的旗子

是随风摆动的花朵和叶子

宽皮带束紧着灰色的军装

短头发的女县长

以她洪亮的嗓音

把“人民共和国”译成亲切的乡音

让这新鲜的词汇

一遍遍撞击衣衫褴褛的 穷苦人的心

同样是五颗金星的红旗

在新栽的粗糙的旗杆上飘扬

吉庆可爱的模样

让人想起喜气洋洋的新嫁娘

锣呀鼓呀镲呀

敲打得如同醉汉

新的年代

凝结着多少代人

压断时间般沉重的期望

攥着我的手

湿淋淋的汗水

浸满父亲厚茧累累的手掌

我惊异,是什么让长长的泪水

流淌在这个从不流泪的 男人脸上

父亲,是个受苦受难的粗人

白天,去给地主家干活

夜晚,躲进露水打湿的麦垅

远远望着自家窗户微弱的灯光

在逃避壮丁

“解放”,“翻身”

共和国啊,最初的年代

那些赢得战争的大手

抖落了乡村千年的灰尘

一寸寸温暖着穷苦大众的心

那一年,咧开大嘴的石榴

好甜

绽开花瓣的花朵

真艳

每一面窗户

都掀开了遮挡阳光的窗扇

忧郁的乡村

原来头顶有如此豁亮的 蓝天

紧一紧腰带,站起来

曾经的长工们

大模大样走进东家的庭院

昨天开会,今天选举

踏着厚厚的积雪

冬天的夜晚

带着识字课本走进扫盲班

我记着那些儿歌样的课文

那些让庄稼人心里痒痒的语言

“不识字,真可怜,千元票子当百元。”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站起来,中国人

甚至连同那些平躺千载的土地

也都有名有姓地

站在村头高大的墙壁上边

大红纸张上写着田亩的尺寸

起止

以及走向

新主人的名字闪闪发光

识字不识字的农民

都像古代进京赶考的“举子”

拥挤着来看

颁布土地的“皇榜”

一整天一整天对着墙壁

甚至不敢想

多少年的梦

一夜间就真实地握在自己手上

我听见那位粗鲁的长工

在村头大声叫喊:

地主,两个婆娘

我,四十岁,还是光棒

年代的风啊

如此劲猛

摇撼着穷苦人

沉寂的心

庄稼汉子

像长在了土地上

有活儿没活儿

总会蹲在自家的田头望望

行路,看到一堆牛粪

宁肯用衣襟揽上

跑回来,倒进自家的田里

抓一把泥土

像握紧了土地的手

贴近脸庞

放在耳边

想要听听泥土里

祖先埋下的遗言

土地,第一次做了新娘

第一回当了母亲

我的土地啊!我的!

说起自家的土地

骄傲,像至高无上的主人

甜蜜,像轻轻在呼喊“亲亲”

这浸透了血浸透了汗埋藏着火的土地啊

这被铁骑千百回蹂躏过的土地啊

这被战车千百遍轧辗的土地啊

这被侵略者宰割过的土地

这被剥削者撕扯过的土地

今天,还给了她的主人

人民共和国

你把最初的承诺:耕者有其田

最终兑现给人民

贫苦的农民

第一次从亲爱的土地上

感知着新中国的体温

麦子,而后是玉米、棉花

妻子,接着是女儿、儿子

新生活像排练已久的仪仗

列队走进穷苦人的家门

说是“报答”,或是“感恩”

乡下人把儿女的名字

编成一部新中国的《史记》

“解放”、“国庆”

“查田”、“土改”

“互助”、“计划”

……

每一个名字

都是记载共和国前进脚步的

一座路碑

那时,战争还在继续

进军大西南

解放全中国

迎着隆隆的炮声,父亲说:我去

这个曾经逃避壮丁的汉子

扛起担架,下了四川

这个被解放了的翻身农民

挺起胸膛,要去救助伤员

为了新中国

他说:流汗,值得;流血,值得

就是搭上命,也值得

如愿以偿,诚实的土地

把饱满的秋天

送进农人的粮仓

那个把每粒小麦

都看成黄金的老人

却把粮食装得满满

让牛车吱吱嘎嘎

轧过乡村坚硬的土路

说是“公粮”、“余粮”,全是“爱国粮”

送进城里

去喂养

被贫困和战争击伤了的 自己的国家

最初的年代啊

贫困却生机勃勃的乡村

成了共和国

休养生息的柔软的床

就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年秋天

妈妈的针缝合了整个夜晚

第二天,她把崭新的书包挎在 我的肩上

一遍遍叮咛

好好念书

听先生们的话

我的新中国啊

你把阳光铺成道路

牵着你的衣襟

我与你同行在世纪的蓝天下

那些远去的人们哟

已成永恒的记忆

他们曾经挺起腰身,站立着

站成共和国稳固的基石

站成共和国坚强的脊梁

注入共和国代代相传的 生命基因

女声部 :中国的声音

深夜。在异国。一群海外游子,聚在收音机前,收听祖**亲的声音……

穿过电波密织的森林

今夜啊,我们扑进祖国的胸怀

听你噗噗的心跳

听你母亲般熟悉的声音

这是中国的声音

是梅园的梅花

悄悄在枝头绽开红唇

凛然面对世界

散放着彻骨的清新

是江南的莲叶翻卷

白荷如雪,红荷如粉

采莲女翩然一叶小舟飞过

碧波里流动一抹红云

这是中国的声音

是香溪秀美的女子

清流里浣洗纱裙

捣衣声声

唱的是古代美女昭君

是山村的孩子

踏着雨中的石板

蜿蜒而上

读书声吵醒寂静的早晨

这是中国的声音

太阳照亮新屋

老人的笑语拍打黄昏

火红的楹联

渲染着节日的气氛

脚穿皮鞋的农民

走进五光十色的紫禁城

种田的大手

轻轻推开历史的大门

中国的脚步 走过南极北极

厚厚的雪原上

第一次留下华人的脚印

一路激情,一路风尘

万里黄河直扑龙门

壶口的漩流

是巨龙在游动中翻身

这是中国的声音

一路高歌,一路奔腾

长江砰然冲出夔门

千帆竞飞,鸥鸟齐鸣

穿过多少鱼米之村

中国的声音啊

古老而年轻

流曳着缕缕温馨

听见你的心跳

听见你的步伐

听见你的笑声

听见你永不倦怠的精神

那是麦浪滚滚的六月

云雀唤醒每个早晨

那是清清的溪水

在青苔的石头上弹响古琴

你听那声音

像都市的女子

爽朗地走过大厅

笑声充满花季的纯真

你听那声音

如雨后的彩虹

鲜艳而热烈

望一眼就会照亮人心

中国啊,我们从声音

感知你和平的田野

感知你沸腾的都市——

感知你博大的胸襟

感知你温暖的体温

高楼正在升起

道路正在延伸

繁荣和富强

一步步逼退贫困……

如痴如醉的声音啊

如梦如歌的声音

你以电波的方式

给世界以情感和自信

健壮的中国啊

在黄河长江架桥筑坝

巨人的中国啊

向世界打开窗户和大门

站在时代的讲坛

中国,用汉语

讲述和平、发展和人民……

千声万声

都是叮咛和祝愿

千丝万缕

都是血脉和情感

中国的声音

你这祖国的声音啊

你这母亲的声音

今夜,温暖着一片游子心!

男声部:十月,祖国!不仅仅是在十月

总是白鸽

唱醒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我知道,这是一个庄严的日子

从大兴安岭密林里

最小的山村

衣履普通的村民

到西沙群岛

白浪簇拥的哨所

着装严整的士兵

都会早早醒来

为了这个日子

擦拭得闪闪发光的铜镲

皮面在火堆上烤得紧绷绷的大鼓

以及弯曲如蛇的圆号

都将以同一张乐谱

演奏欢庆

给祖国

大地,也不例外

天然的色彩

早已编织出祥瑞的图案

枫叶铺展红绸

金菊拥抱

点缀起硕大的五星

那些善于歌唱的鸟儿

像画眉、云雀、夜莺

甚至连跳跃在草丛间的蟋蟀

都一概地亮起歌喉

表达欢乐

夜晚,焰火从天空

徐徐散落

狂欢之后舞蹈也已停歇

只有星群俯视大地

华灯绽放,如不眠的眼睛

站立在空阔的广场

你会听见有一种声音

震撼心灵

不是秋声

那不是苍凉的风

穿过黄叶发出的凄厉

也不是八月既望

赤壁之下,舟子

悲怨的管箫

吹奏的孤独

我知道那是汉白玉的基座上

浮雕的历史发出的声音

那些不曾写出名字的献身者

面对梦想与光荣

发出的赞叹

十月,生者与死者共有的季节

绵延的奋斗

是生长着的事业与情爱

可是,祖国啊

我日日夜夜挥汗如雨的祖国啊

我年年月月美艳如玉的祖国啊

十月,又不仅仅是在十月

你让我们激动不已

烟雨三月,在江南

我醉心于柳丝后

你朦朦胧胧的面容

当油菜的花朵

镀金大地

我愿是一只小小的蜜蜂

穿行在你的花丛

我的长江,我的黄河

一遍遍歌唱过你的壮美

歌唱白帆如鸟

在你的碧波里

振翅飞翔

可是,纵然是洪水泛滥

你的浊浪你的愤怒你的泥泞

同样是我的歌我的激情

我的赤裸的双脚

奔驰在你的泥水里

我以赤裸的肩背

扛起一袋袋泥沙

垒筑意志与坚定

那一刻,和你的亲近

使我想起祖国、人民

我们共同的家园

共同的呼吸

共同的命运

十月,当然不只是在十月

即使大雪封门

泥炉旁,对一壶烈酒

我与李白共饮

陆游失约,披一袭斗篷

在南方,他正骑驴

笑对雪里红梅

宽宽窄窄的板桥

深深浅浅的诗句

中国,诗意弥漫着

你的每个季节

银杏树扇形叶片下

永远缀满

黄金的果子

祖国,我分分秒秒的祖国啊

穿过城市,你以高楼的身影

你以汽笛的鸣叫

你以车水马龙的热闹

甚至以少女时尚衣裙的鲜艳

以小贩们嘈杂的吆喝

争斤论两讨价还价的世俗

让我感受到

你的心跳与活力

而在田野,无论是等待收割的 麦浪

还是刚刚插满绿秧的稻田

发芽与落叶

开花与结果

都很平常,一切的过程

都应和着你,祖国,你匀称的呼吸

黄黄绿绿,阴阴晴晴

去去留留,来来往往

没有什么能使你的脚步

停滞

一千年又一千年

从古老走向年轻

从印满绳纹的灰陶

一步步走向每秒百亿次的 计算机

从龟板上艰难的刻字

和柔软的羊毫写下的

刚劲笔锋

到键盘敲打出的 块垒文章

我的方块字的中国啊

你五千年的恬静创造

今天,成了智慧疾速的闪回

与跳动

沉睡,或猛醒

摒弃,或张扬

低吟,或长歌

彷徨,或疾行

我的祖国啊,你的一枝一叶

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牵动着我的歌唱和吟咏

牵动着我的神经

我和考古学家一起

深深发掘

轻轻拂去历史灰尘

探寻你既往的奥秘

和建筑工一起

我们层楼更上

攀立在时代制高点上

瞻望即将到来的

你的世纪

熟悉而又陌生的祖国啊

熟悉了你的落后你的羸弱

你迟滞的步履

今天已变得陌生

陌生过的你的繁荣你的强大

你的疾飞的超越

今天又变得这样熟悉

祖国,拥有你的每一年每一月

每一天

我的幸福都难以诉说

可是,十月,仍然是十月

这个季节里的黄金

使你变得辉煌、灿烂和芳香

十月的第一天

我会如此悠闲地

躺在草坪上

享受阳光

风吹过耳旁,送来欢笑、歌声

以及鼓乐的震响

桂花浓郁的气息

让我感受到生活的芬芳

随手折断一枝草叶

我在嘴里吸吮泥土和露珠的 清甜

朦胧的眼睛望着

白色云朵

在空中随意变幻

鸽群掠过,清脆的哨声

诉说和平

我说:鸽子

请重新衔上这枝草叶

告诉世界

有一片希望

在东方

诗歌意境之审美文化探析 篇3

【关键词】意境 诗歌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73-0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诗、词作者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故而,诗词欲以表现艺术魅力的意境这一美学范畴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意境范畴中广泛地渗透着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也因此使得中国诗词能够完美的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儒家重人伦,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生命意义的追求,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天人合一”。因此,对这一精神境界的追求,体现在诗词中就表现为重现世、重人伦、重社会秩序,重自然人化的“比德”倾向的“人”的一面。道家重自然,重视对人的自由的追寻,对宇宙终极状态的探寻,他们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天人合一”。而佛教禅宗哲学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主张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安闲恬静,虚静澹泊”又使“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更加圆融。儒、道、禅佛之道构成了“天人合一”的大道,而“意境”这一范畴便是“天人合一”精神在文艺学美学中最充分的表现。

儒家思想追求“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于人”“己于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的说,那就是要爱人,要有一颗爱人之心。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号称“诗圣”,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表现在他的诗歌当中,那就是忧国忧民,并对社会的黑暗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如他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这首诗里,通过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连年征兵,造成了农村萧条零落的悲惨境况。同时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可以说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整首诗虽然没有高玄宏远,广博阔大,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表现力,即缺乏对意境美的最高体现,但却以白描写实的手法,如影片展于人的面前一般真真切切的刻画了下层人民遭受苦难的情景,表达了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黑暗的愤慨,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又如《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犹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由“有吏夜捉人”这件事,通过老妇的几句话,就把“安史之乱”以及平叛战争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充满着对老百姓的怜悯和同情,这就是儒家“仁”和“民”的体现,关心百姓,体恤人民,并为他们的悲惨处境进行控诉和诅咒。再有,儒家文化在诗歌中的体现便是“比德”的大量运用,用诗中某些意象表现人的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比如杜甫《漫兴》的下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和“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以及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苏东坡《赠刘景文》的上联“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诸如此类的诗作看似在吟咏自然物,其实是在借题发挥,借自然物谈社会事。这与其说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不如讲是对社会美的捕捉。以上便是儒家审美文化在诗歌中传统的、一般的也体现。它有重现世、重人伦、重社会秩序,重自然人化的“比德”倾向的“人”的一面。

道家崇尚自然,认为宇宙的本源、本体就是自然,“道”依自然法则而运行不息,而人的生命状态与自然状态是合而为一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道家重视自然美,质朴美,本真美,在“无为”“虚静”中,在“心斋”“坐忘”中“见独”,追求自然纯净的生命旨趣,追求超越的“游”的自由精神。《庄子》中“疱丁解牛”。“削木为铨”兩个故事正是说以“无为”、“静虚”追求以技寻道、技道合一的高远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平淡天真、含蕴隽永的,也是超凡脱俗、博大深远的。如陶渊明“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的朴素通道;李白“君不见黄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浩渺;苏轼“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水月情怀;张孝祥的“万象为宾客”、“不知今夕何夕”的对时空的解脱和超越,都与道家崇尚的人与自然合一、 “身与物化”、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化追求有着必然联系。意境中的潇洒空灵,时空广阔,虚实相生,物我合一的品质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

禅在唐之后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禅融汇了儒、道两家的精神,受到了儒家擅长的比类直觉和道家崇尚的意会直觉的影响,强调“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妙悟直观、于瞬间体悟永恒,这对意境这一范畴有深刻影响。使之追求诗性的圆融。禅由“空”而静观宇宙人生,在审美上获得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效果。因此取境高远。1宗白华说:“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在中国诗歌艺术中,“禅”性与诗性结合,于“妙悟”中表达诗性经验,又暗示出神秘体验。如号称“诗佛”的王维,把闲适人生在诗意禅意中上升到宗教,哲学以及审美观照的高度:《登河北城楼作》“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青溪》“我心素以闲,清川澹如此”。《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这些充满了禅意的诗句,正是王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心境写照。佛教喜用“境”表示宗教的各种境界,它在唐代被移用于文艺学美学领域,形成意境这一重要范畴。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明确以禅喻诗的“妙悟”说,使禅宗妙悟直觉中的神秘经验和诗歌艺术直觉的诗性经验融为一体。正如《诗辨》所谓:“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这种妙悟直觉超越了逻辑概念和理性束缚,使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意境范畴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充沛的情感、独特的灵感等等都与这种思维方式有深刻的联系。

儒、道、禅佛哲学所共同建构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是意境范畴形成的文化渊源。因为这一精神使得中国的诗词包涵丰富的内容,孕育着深刻的精神启迪,也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的诗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长居于艺术、美学领域,充斥着感性自觉之追求,散发着理性探寻之光。可以显见,意境这一范畴,不论是从文艺学、美学还是从哲学、文化的角度都有着颇为丰富的研究价值。

注释: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赵连元著.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M].昆仑出版社,2007.10.

[2]项蕾主编.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呼唤创新精神[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06.

[3]宗白华著.艺境·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文化动态·散文诗歌 篇4

中国记协公示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3日起, 中国记协在新华网、中国记协网和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公示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会评选出的300件获奖作品, 其中特别奖4件, 一等奖49件, 二等奖92件, 三等奖155件。同时公示的还有本届评选细则和评委名单。

公示时间为9月3日中午12时至9月17日中午12时, 在此期间, 社会各界均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评选结果发表意见, 进行监督和评议。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将认真受理, 并将对有关举报进行核查和处理。

公示结束后, 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将正式公布获奖作品目录。

《大秦帝国之纵横》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9月10日,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大秦帝国之纵横》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这是大秦帝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后的首场专家研讨会。

参与研讨的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仲呈祥、丁振海等。《纵横》导演丁黑、编剧李梦谈论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与会专家从电视正剧的历史使命、利用现代传媒弘扬中华文明、铸造地域文化传统品牌等方面对《纵横》进行了细致、新颖的创作研讨。据悉, 在《纵横》后续播出期间, 还将举行2次大型专家研讨会, 帮助观众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认识《大秦帝国》, 弘扬秦文化。

(李龙飞)

第四届于右任书法流派国际邀请展举办

本刊讯9月7日, 由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举办的第四届于右任书法流派国际邀请展开幕式在西安交大博物馆举行。省上老领导张保庆、白云腾, 省书协主席周一波, 省书协名誉主席钟明善出席, 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长王改民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是从海内外近千件作品中选出的250余件佳作, 其中有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美国以及来自各省市中国书协领导的墨宝, 同时, 展出的还有部分于右任书法真迹, 有的作品是首次对外展出。于右任书法艺术研讨会同时召开。 (杨小玲)

秋天, 远方的红桑□西安紫慕

个秋天的早晨

外祖父种下一棵红桑

在我遥远的梦里

翠绿的枝叶上

挂着晶亮亮的露水

梦中所有紫红色的芳菲

都花开在他的眼里

风吹醒了前世的记忆

当年的那只火狐狸

已穿越了大地的纹理

忘记了你

此时所有的音乐扶摇响起

那些被光阴遮蔽了的火焰

那些隐藏在秋深里的露水

都早已流入了你的根系

紫红色的美丽

是曾经远方的火炬

天空那么空

大地那么大

我能走出遥远

却走不出你

陕西省赋学学会成立

本刊讯8月28日上午, 陕西省赋学学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讲话。省委原书记张勃兴致辞。

景俊海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 陕西赋学学会的成立, 对于传承创新赋学研究、繁荣发展辞赋创作、丰富陕西文学门类、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省是赋文体的重要源头和高峰之地, 一定要主动作为, 与时俱进, 大力弘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讴歌时代、赞美人民、颂扬成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景俊海强调, 要重视赋学研究创作, 研究赋学理论, 掌握赋学规律, 创新表现形式, 丰富表达内容, 加强普及宣传, 使更多人了解、熟悉、爱好和运用赋学;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在辞赋创作中着力增强精神力量, 使赋学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要提高辞赋创作水平, 倾力打造更多精品佳作, 以更多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影响广泛的赋文佳作扩大陕西文化影响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一批辞赋名家, 确保陕西赋学事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大会当天还选举产生了省赋学学会第一届领导班子, 孟建国当选首届省赋学学会会长。

(耿薇冯硕)

中中秋秋月饼饼诗诗

“八月十五月儿圆, 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 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 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 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 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 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

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 月饼因其香甜可口, 就很受人喜爱。其实, 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 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咏月饼》诗对饼师精工制作月饼有这种描绘:“形殊寒具制, 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 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 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 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 节物无容忽。”从诗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做月饼的工序, 还可看出古代中秋节就形成了互赠月饼的习俗。在福建等一些地方, 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 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对此, 施景琛的《中秋词》咏道:“饼儿圆与月儿如, 更兆嘉祥食有余, 多感外家爱护意, 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真正的起因, 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 古代的人们用新谷物、果子做一些新鲜可口的食品尝新, 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首《淞南乐府》便描绘了这一情景:“淞南好, 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 甜果新谷渐登场。”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品尝, 更是对来年丰收的祝愿。

到了明代, 月饼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月饼上已经出现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其设计之精美、构图之巧妙、花纹之细腻, 给人以美的享受, 既体现出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彭蕴章《幽州土风俗》赞月饼曰:“制就银蟾紫府影, 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 奔入广寒归不得。”可见心灵手巧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 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了。随着时代的推移, 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杨光辅在《凇南采府》中有诗为证:“月饼饱装桃肉馅, 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 当时的月饼已经和今天的颇有些类似了。

庐陵文化诗歌朗诵稿 篇5

师: 孩子们,你们能说说学校的全称吗? 生:永叔路实验小学

师:你可知道永叔路是纪念谁呢?

朱子贝:我知道纪念诗人欧阳修,欧阳修的字号就是永叔公,而且是咱们吉安永丰人,这可是值得咱们吉安人骄傲的。

师:是的,在江西中西部,赣江中游,有一方方正正的板块,这就是今天的吉安。

她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水面为次,号称“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吉安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悠久的“庐陵文化”。南宋诗人苏轼曾经这样赞颂庐陵 生: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师:宋人强至这样描述吉州古城 生:“水光山翠一城浮,碧瓦朱甍万井稠。” 师:清人留给后世对吉州古城的记忆是,生:“庐陵古城多小巷,条条小巷多井泉。” 师:这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壤,(男)既有可与中原文化媲美的以新干商代墓葬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女)又有以人才辈出的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男)既有以吉州窑黑釉天目瓷为标志的陶瓷文化,(女)又有以青原山佛教禅宗青原派系为主体的宗教文化;(男)既有钓源、渼陂、卢家洲等众多古韵犹存的古民居文化,(女)又有节庆、灯彩、饮食等多种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朱子贝:老师,我们会吟唱庐陵诗人的千古名篇呢!

朱紫萱:先来听听杨万里的诗吧,杨万里号诚斋。吉水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将把我们带到荷塘边领略荷花的美景。生唱《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胡钰侃:欧阳修,字永叔,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画眉鸟》让我们看到那只画眉鸟正在欢快地飞舞。生唱《画眉鸟》

王金阳:文天祥,江西青原区富田人,南宋民族英雄,他的《过零丁洋》千古传唱。生吟诵《过零丁洋》

《诗经》中思归诗歌的文化探析 篇6

关键词: 诗经;思归;恋家情结;厌战性格;孤寂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1.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77—02

周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定型的重要时期, “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特点有许多都是在西周开始形成的”,“周代的文化与周代的思想已经型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1]。而孕育并产生这一时期的《诗经》必然流淌和隐藏着母体文化的特质,即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浓缩。

我们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会发现,多处有思归的描写,而这种思归的描写就是这种母体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合了先民的心灵体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思归这一符号化了的意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诗经》的精神。

一、恋家情结—对“乡土”的眷恋

对于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有对“家”的依恋。“家”是心灵的港湾,当我们心灵受到触动,或孤独,或挫折,都会寻找“家”进行安慰,即使由于种种原因而离开“家”的,都会寻找机会返归故里或者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对“家”的依恋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而是在原始思维中就已经出现,例如对祖先的祭祀、图腾崇拜等都是我们先民对自己身世的一种探寻和确认,他们这些探寻和确认的行为已经是“思念故土”的萌芽。而到了《诗经》时代,先民们懂得了以诗的方式表述出对家乡的思念,如《桧风·匪风》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对“家”如此的依恋?

1.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家国观念。周代开始创立的宗法制,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天子是以长子的资格继承王位,是为大宗;其他皇子封为诸侯,是为小宗;每世的诸侯也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是为大宗……这种“金字塔”式的分封,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家族;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是父子。正是这种家族式的国家即家国一体对于臣民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小雅·采薇》是一首征讨北狄的战士在归途中所做的诗。诗中描写了岁暮不能归家,“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内心非常痛苦,“忧心烈烈”、“忧心孔疚”,表现了思归不得的苦闷。造成这种情况正是由于外敌入侵了自己的家,“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正是这种家国一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这位战士为了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中,不得不先保卫自己的宗国。正因为如此,诗中表现了这位战士的同仇敌忾和热爱自己的邦族,保卫家国的激情。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以孝为核心的亲情观念。《诗经》中对家的依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祖先的崇拜、祭祀、对父母的孝敬、依恋,即以孝为核心的亲情观念。《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不仅仅是伦理“孝”的要求,更是一种亲情的关怀。“孝,作为一种情感,首先是建立在亲情之爱的基础上的,并进一步做到尽心和顺从。”[2]

《小雅·四牡》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整天为王事奔波,不得休息,“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首先不是叹息自己的艰辛苦累,而是忧思无法回家耕种土地,赡养父母“王事靡盬,不遑将父”,故伤痛异常,呼天长号“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这虽然含有伦理道德因素的情感,但它是建立亲情之爱的基础上的。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人伦亲情的国度,对“家”眷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浓浓亲情的眷恋,正是“家”这种具有浓浓亲情的象征符号吸引着无数游子的思归。因此,“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3]

3.以农耕社会为基础形成的安土重迁心态。《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周代是以农业发展起来的氏族部落,“周王室的始祖是后稷,后稷乃是农神或农官之称。周人推他为祖,则周氏族必是以农业兴起的。”[4] 在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下,农业民族对土地的依赖远胜于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被束缚于土地之上,从而使我们的先民习惯于在故土从事周而复始的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不能离开给他们提供食物的土地。这种农耕的生产方式就把人的生活、生长和土地紧密的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诸如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落叶归根等话语反映出农业社会要把人类束缚于大地而建构出来的一种归根心态。这种心态一旦建立起来,你就不能离开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使你迫不得已离开,你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加以弥补。”[5] 正是这种对土地依赖的归根心态促使了安土重迁心态的形成。《小雅·黄鸟》这是一首流亡异国者思归的诗。朱熹《诗集传》“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流亡异国者受到剥削,“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因而离开自己的土地就无法生存,“不我肯毂”;想回到自己的邦族中,“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当自己因种种原因流亡异国无法生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邦族”,这就是一种对故土的依赖,也是我们民族文化性格中的安土重迁心态。

二、厌战性格——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周代是以农耕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已经习惯于这种自然经济所带来的安宁与平静。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前言中云:“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1)游牧文化;(2)农耕文化;(3)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他们的生产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不得不向外扩张。虽然我们的先民不善主动扩张,但是面对外敌的入侵,我们只能被动的去防御。

《小雅·采薇》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感受。“曰归曰归”这种思归情绪的产生正是由于对战争的厌恶,但由于外族的入侵,扰乱了自己的平静而安宁的生活,“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自己不得不防御,恢复和捍卫自己固有的生活。《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也是因为战争的盟书,使自己不得而归,影响自己宁静的生活,不得已而出征“自天子所,谓我来矣”。这些出征的战士厌倦了行役的生活。《豳风·东山》“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正是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经》中,还有很多诗表现了因战争所带来的艰苦生活以及造成的种种破坏。《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写出了征役生活的凄苦。其后“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出征多年,家园也因常年战乱不息、徭役不止变得荒凉衰败、惨不忍睹。尽管家园变得如此荒芜,征人的思归心情依然强烈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足以表现战士的涣散,并无斗志,而且“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表现出了战士因战争使夫妻远隔久别而产生的怨愤之情。在《王风·扬之水》中尽管没有表现出独戍异地的怨思,反而责怪思念之人没有和自己一起戍守“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更衬托出独戍之人对这种战乱生活的怨恨以及对团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经》中并没有表现因土地的扩张或财富的掠夺所带来的喜悦,相反却表现出来的对战争的种种怨愤和厌恶,这正是我们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民族的厌战性格。这种性格正如钱穆先生所云“然人类生活终当以农业为主,人类文化亦终必以和平为本。故古代人类真诚的文化产生,即在河流灌溉之农耕区域。而将来文化大趋,亦仍必以各自给足的和平为目的。”

三、孤寂情怀——对心灵家园的探寻

“家”是安全、温暖的象征,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因为在外不得志,加之生活上的艰辛和失去依归感所产生的孤寂情怀,这无疑会对家产生向往,这也是思归情绪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雅·小明》是一位官吏自述久役思归及念友的诗。这位官吏至“艽野”行役,吃尽苦头“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而且诗中强调是单独在外行役“念我独兮,我事孔庶”,他思念朋友,想得“涕零如雨”、“ 睠睠怀顾”、“ 兴言出宿”。正是因为他孤独的在外行役,吃尽苦头,这种由行为上的孤独引发成为精神上的孤独,并给他带来了无数的苦闷和忧虑“心之忧矣”。但又归家不能“岂不怀归?畏此罪罟”、“岂不怀归?畏此谴怒”、“岂不怀归?畏此反覆”,才产生了思归及思友的情绪,因此,与其说是在思归及思友,不如说是在探寻温暖、具有依归感的心灵家园。

思归这个文学主题在《诗经》时代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且已经开始作为一种文学母题不断的发展、积淀。“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是屈子对思归的感慨,鸟兽如此,何况人乎?而且“将思归的主题从亲人之念提升到了人生价值的思考”[6],“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这在思想深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杜甫的《登高》将古代游子的羁旅之思表达的淋漓尽致,成为乡思旅愁的典范。随着后世不断的积淀,在思归的主题中,“飞鸟”、“归雁”、“杜鹃”、“孤鸿”等一系列的意象随之诞生,愈来愈凝练、愈来愈典型,将思归这一文学母题表现的愈来愈动人。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7.

[2]褚斌杰.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11.

[3]聂永华.《诗经》亲情诗的文化蕴含与文学母题[J].郑州大学学报,2005,(38):6.

[4]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

[5]叶舒宪.神话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7-158.

文化动态·散文诗歌 篇7

本刊讯 6月13日, 是著名作家柳青逝世38周年纪念日。今年还是柳青诞辰100周年。12日, 纪念柳青诞辰100周年暨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柳青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长安常宁宫举行。150多名柳青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作家等, 深切缅怀了作家柳青革命战斗的一生, 缅怀他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为人民而歌的高贵品质和丰功伟绩。

当天的大会还通过了新章程和相关事项, 选举畅广元为荣誉会长, 邢小利为新一届研究会会长, 董颖夫为执行会长、副会长, 段建军等九人为副会长。

“柳青是一座饱含矿藏的高山, 柳青是一条源源流淌的大河。柳青不朽, 柳青研究事业常青。”邢小利说:“柳青及其创作对社会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对陕西作家影响非常大, 研究柳青永远不会过时, 因为他是社会主义文学非常重要的代表性作家。柳青的《创业史》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学标志, 他的文学成为经典, 他的人格则留下了永恒的魅力。对柳青和他的创作道路进行研究, 就是要不断发掘柳青精神新的内涵, 现在, 又发现有柳青的逸闻, 研究会将会编撰《柳青全集》, 发掘柳青创作思想全貌, 以期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提供新的启示或意义。”

远道而来的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表示, 赵树理和柳青的作品都深深扎根于群众, 用文学作品记录了历史, 并广泛地影响着后人。

(夏明勤)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打造“红色出版”品牌

本刊讯 6月3日,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召开“红色文化”主题出版座谈会, 就如何做好“红色文化”主题出版进行了深入讨论。近年来,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策划出版了一批弘扬延安精神、反映西北革命根据地历史的优秀出版物, 如《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根据地》等图书。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公布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里,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入选的43个项目中, 涉及红色主题出版的有11个。下一步,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将继续突出“红色文化”出版特色, 持续整合陕西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

(杨小玲)

蒲城县公安系统举行抄党章硬笔书法比赛

本刊讯 为了纪念建党95周年,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陕西蒲城县公安局在全系统开展了“抄党章钢笔硬笔书法比赛”。经过省书法家协会三位书法家观摩评比, 最终评定出了退休民警常耀的参赛作品《党章总纲》为一等奖作品, 另有两人分获二等奖、三人分获三等奖和10人分获优秀奖。

蒲城县公安局政委贾玉胜号召全局警员向退休民警常耀同志那样,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 加强政治思想学习, 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意识, 切实做好当好人民的忠诚卫士。 (和平)

南湖红船

山东烟台 蔡同伟

“唐诗学书系”首次摸清唐诗“家底”

本刊讯 由陈伯海先生领衔、30多位学者参与其中的“唐诗学建设工程”历经30余年推出8部专著, 形成960多万字规模的“唐诗学书系”。近日, “唐诗学书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6月11日, “唐诗学研究的继往与开来——唐诗学书系出版座谈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与会研讨。

“唐诗学书系”包括《唐诗书目总录》《唐诗总集纂要》《唐诗论评类编》《唐诗学文献集粹》《唐诗汇评》《唐诗学引论》《意象艺术与唐诗》《唐诗学史稿》。专家称, 该书系不同于一般的丛书, 它是唐诗目录学、史料学和理论总结三方面的有机统一, 并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通过书系的组合, 提示了一条从目录学经史料学, 再提升至理论总结, 以研究唐诗学的阶梯式通道, 为继续推进唐诗学科深入发展提供必要的凭借与可行的门径。

(金鑫)

端午粽香飘诗韵

江西余新 周家海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粽子飘香的日子里, 捧读诗书, 于古诗中去欣赏和领略古人是怎样过端午佳节, 自是别有一番兴致与情趣在心头。

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一诗, 直抒胸臆, 为屈原大抱不平, 读之不禁令人感慨万端, 唏嘘不已:“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宋代诗人张耒在《和端午》一诗里, 对屈原蒙冤受难、毅然投江赴死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不平, 言之凿凿, 言之切切, 掷地有声, 颇似振聋发聩的格言, 给后人以警醒和鞭策。明代诗人边贡在《午日观竞渡》诗中, 对民间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习惯, 进行了“临摹”般地“描绘”:“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让人在字里行间, 就能对龙舟竞渡的现场规模、气势氛围, 有身临其境的直观化认知与了解, 堪称妙笔生花, 令人拍手称绝。

“当年忠血堕谗波, 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 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 江上年年夺锦标”。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端午感兴》一诗里对端午节又有另一种感受, 文天祥与屈原的经历有所相似, 秉赋过人, 中过状元, 受命于乱世, 倚重于上下。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给了其重重的一击, 哪怕是到了他临危受命之际, 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朝廷已病入膏肓, 无可救药了。纵使有文天祥这样的有才之士, 但却独木难支, 南宋朝廷这座大厦将不可避免地岌岌可危、颓势将倾, 直至难逃轰然倒塌的覆灭命运。

“五月五日追前贤, 九歌九章鸣素弦。蛟人应泣鱼腹葬, 龙伯合赠龟毛毡。招魂感旧痛梁坏, 反骚媚新图瓦全。楚天尽处卧游去, 舣舟酹月罗江边”。元代谢应芳的《端午日怀古》, 是写于端午是日的怀古之作, 从表面看上去是在追思与感怀屈原, 而实际上是在用两组数字引伸出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接着, 又用了二个典故来承上启下, 借神话中的角色来烘托、彰显屈原的人性与人格的光辉。最后作者则表达了远离是非, 归隐楚地的志向与决心。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 作者才能与伟大的屈原进行心灵的对话, 抒发人生感慨, 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 以及精神上的慰藉。

风日晴和, 粽香飘扬, 佳节又端午。作为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中国古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以端午为题材的古诗词有很多, 端午节自然离不开纪念屈原, 因而, 端午诗篇里涉及屈原本人以及相关故事的也有不少。“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在古诗词里品赏与了解古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倒不失为一件乐事, 在古诗词里“过”端午——我从那流传了千年的诗风古韵里, 依然能够读出那时的人们对祖国、对人民, 以及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陈忠实最满意的《白鹿原》开演了

象征陕派话剧异军突起的陕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在人民剧院璀璨上演, 票房火爆。这部代表陕文化新名片的戏剧作品,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创造一系列“重量级”的头衔:中国话剧的新巅峰之作、陈忠实最满意的版本、最符合观众想象的白鹿原、打破西安史上开票新纪录的话剧作品, 被热心的西安观众称之为“最具乡情”的演出。

饱含创意被陈忠实称为最满意。

“我要感谢你们, 是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去世不久的作家陈忠实曾经这样对陕西人艺院长、《白鹿原》制作人李宣说过。正是陕人艺这版被认为“最大程度忠于原著结构, 最能呈现原著之魂, 最让陈忠实先生满意的《白鹿原》”。国家一级编剧孟冰在最大程度上忠于原著, 并充分体现原著之魂、原著之美, 在大量的裁选、增删、压缩、集中之后, 故事主线保留了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等情节, 每个场景转换都与剧情紧密结合, 在观众的眼皮底下同步变幻, 空间随意跳转在白家、鹿家、朱家、祠堂、农协大会等, 故事更加紧凑且异彩纷呈创意巧妙, 让观众目不暇接, 犹如逐步打开的历史画卷, 关中之风扑面而来。

看点十足饱含创意陕派话剧异军突起。

今年3月, 陕西人艺带着话剧《白鹿原》进京打擂,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 一路高歌猛进, 成为“史上最高评价的《白鹿原》”、“中国话剧的新巅峰之作”, 这个“陈忠实最为满意的版本”不仅使北京沸腾了10天, 更破天荒掀起了市民的“白鹿原周”, 原著小说的销售再创高峰, 被各界纷纷赞誉“老陕在北京撒了野”、“结结实实的给老陕长了脸”! (吴岸彪)

初夏的绽放

新疆兵团 李惠艳

第22届“白玉兰”奖揭晓

6月10日, 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在上海落幕, 最终《芈月传》获得最佳电视剧奖, 胡歌和孙俪分别凭借《琅琊榜》和《芈月传》获得最佳男主角和女主角, 赵立新和刘涛则分别凭借《于无声处》和《芈月传》获最佳男、女配角奖, 最佳导演被《琅琊榜》的孔笙和李雪夺走。据了解,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报名总量近800部, 最后有10部中国电视剧、7部海外电视剧、10部纪录片、10部动画片和20部综艺节目成功突围, 角逐“白玉兰”奖各大奖项。

(白玉)

《丝路欢歌》巡演多场20

本刊讯 日前, 代表陕西省参加第十七届“群星奖”全国决赛的音乐作品《丝路欢歌》, 先后走进西安、铜川、咸阳等地, 在学校、广场、警营等进行了20多场巡演, 将精品节目带到基层, 用文化表演弘扬正能量, 达到“群众演、演群众、群众看”的良好互动效果。

由陕西省艺术馆和府谷县文化馆联合表演的器乐合奏《丝路欢歌》, 将板胡的婉转与鼓点的铿锵巧妙融合, 表现了新丝路欢乐腾飞、发展的新景象。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使其在全省“群星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门类初赛、复赛中脱颖而出, 将代表陕西参加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

(高山)

《乐三边》角逐群星奖

本刊讯 由靖边县文化馆、榆林市群众艺术馆创排的陕北说书《乐三边》, 将作为复赛作品参加第十七届“群星奖”大赛。

陕北说书《乐三边》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 陕北三边 (定边县、靖边县、安边县) 地区老百姓生活乐、精神乐的新生活和新风貌。作品采用地道陕北方言, 曲调唱腔热烈欢快且富有感染力, 巧妙融入了陕北民歌、快板等元素, 抒发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满心喜悦之情。作品在保留原汁原味陕北说书特色的基础上, 极大丰富了陕北说书的艺术抒情性。表演采用陕北方音坐唱形式, 男演员手持三弦、腕套蚂蚱蚱、腿绑甩板与手持二胡女演员对唱, 充分展示演员嘹亮高亢的嗓音特点和娴熟的演奏技巧。

(李向红)

夏天来了

新疆昭苏 宋伯航

当节气走过谷雨, 时令泼着骄阳的光芒, 倾雨甘霖复苏的大地, 绿草便真正的繁茂了, 花簇锦拥着群艳, 袅娜多姿地争芳吐香, 宣泄生命里峥嵘的生机, 被夏日热烈的蓬蓬勃勃。

怀着一颗青春洋溢的律动, 迎来沁心透彻的激情, 任何理由都阻挡不了季节的脚步。因为立夏的莅临, 已穿过春雨的肌凉, 退去了春意料峭, 大地换上七彩浓妆。

夏天的艳阳给原野涂上一缕金黄, 清新的熏风徐徐吹过, 在麦田里腾起千层碧浪, 田畴上的花蕾, 一夜间绽放出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深吸一口泥土里升腾的芬芳, 一股呵气如兰的气息, 荡涤了心中缠绵已久的春天。

山野上的百鸟展开了翅膀, 唱和着夏天的热烈。明亮的四野跌入万木葱茏, 草木丰茂着夏日风情, 激荡的心境染绿装帧的青枚, 从开花到挂果的过程, 徐徐打开了灿烂的夏韵。

在阳光绚烂的夏天, 果实是清脆的, 与这些正待灌浆的心愿一起, 为以后的季节擎起一片成熟。在夏天, 只要肯留心, 万物处处都充满了哲理的意蕴。

弯弯的河流, 绕过了春谷浅吟低唱的蜿蜒, 正经历着夏日暴雨的洗礼, 倾盆而注的雨季, 激起粼粼光晕。印在河滩上的一串脚印, 像是季节疯长的年轮, 到处都可看到夏的履痕。

一群孩子欢呼着, 纷纷纵身潜入河里, 像鱼儿在水中欢畅地翔游, 舞着夏天清亮的身姿。当少年的天真迷恋着夏日时光时, 没有人会怀疑, 童心在夏季正走向的年轻。不同的脚印, 不同风雨岁月的标记, 却在河滩上种下同一种心声, 长成河边的树林, 顶着夏日的风雨雷电。

夏是四季之最, 热烈而激情, 承载着多少希望和渴盼, 就像这葱茏的岁月, 花朵般开满生命的天空。夏天既然给了生活广阔无边的空间, 就不要停下扇动的翅膀, 穿越激情深处, 空中也收获着动人的诗章。

青春如炼, 与这河水一样澎湃, 同这夏一起成熟, 让丰收的憧憬开遍大地的心壁。

夏天穿越葳蕤的山河, 便一天天延伸, 鸟儿欢叫着从头顶飞过, 洒下太多的绚丽的诗句。

人们的目光温暖地追逐着, 直到视线不能及处。这是热切的欢呼, 更是着意的提醒, 时光与万物一同开始的征程, 走向新的繁忙。于是, 天地之间被奔腾不息的潮声韵漫了。

文化动态·散文诗歌 篇8

本刊讯9月8日, 中国文联在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中的中国文艺”座谈会。会议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文艺在唤醒民众、激发人们爱国精神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导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座谈会上, 胡可、田华、侯一民、李准、孟卫东、黑明、高希希等艺术家代表先后发言。各位艺术家分别从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创新等不同角度表示, 文艺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 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繁荣发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说, 在抗日战争中,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正是在党的领导下, 抗战文艺成为一支特殊的、重要的、不可抵挡的战斗力量。无数有骨气有血性有才华的文学艺术工作者, 饱含着无限的爱国激情、肩负着神圣的时代责任, 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历史洪流之中, 用生命和艺术书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壮怀激烈的战歌。

(李万祥)

盛世国庆盛世国庆

□吉林榆树董丽娜

1949年10月1日的金秋

北京锣鼓涌动着红色海洋

天安门烟花璀璨、五彩缤纷

压抑了一个世纪的中国

喷薄释放威严站起

迎着晴空丽日迈着铿锵步伐

前进在阳光的大道上

激情的红色把秋天点燃

一面面鲜艳国旗奋力舒展

祖国五谷丰登如诗画卷

亿万华夏儿女唱响欢歌

把最美的祝福向祖国母亲奉献

陕西省共有抗战文物遗迹500多处陕

本刊讯8月20日上午, 陕西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情况。

据介绍, 陕西省抗战文物遗迹共500多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 陕西省有4处被列入。

近年来, 陕西省全面维修了重要保护文物, 改善了抗战文物的周边环境, 丰富提升了陈列展示内容, 发展壮大了红色旅游业, 充分发挥了抗战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了配合做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还将在全省各地举办《延安与中国抗日战争》等系列展览活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省文物局相关领导表示为了不破坏抗日遗址的完整性、真实性, 延安市政府采取“建新城保老城”等措施解决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 在对文物本体保护的同时, 也对道路排水等周边环境进行了改善。此外, 也通过提升讲解员专业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活动等措施, 推动了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曹瑞郭青)

陕北民歌剧《延河谣》开启西北片区巡演

本刊讯9月6日晚, 由延安市宝塔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的大型陕北民歌剧《延河谣》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礼堂上演。该剧是陕西省唯一一部入选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优秀作品。该剧的上演开启了西北片区的巡演航程。

《延河谣》剧以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 用以小见大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延安时期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讴歌了延安人民为了支持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不畏艰难, 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该剧曾先后成功向延安市区党政机关、驻延部队、企业、省剧协、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汇报演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2014年荣膺陕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奖项, 摘取“第七届陕西省文化艺术节”喜获优秀剧目、优秀表演等11项大奖。

据悉, 此次巡演首先面向延安市区群众、驻延厂矿企业和12个兄弟县, 历时一个多月。随后, 该剧将参加西北片区优秀剧目巡演活动, 为抗战胜利献礼。

(赵飞李波)

祝福祖国

□宝鸡胡紫薇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年年岁岁, 每到今天, 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都发自肺腑地引吭高歌。他们为何如此豪情万丈?因为他们知道, 祖国, 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根, 意味着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 意味着一个民族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依托……

一个没有母怀可依偎的民族, 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蓝天、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土地的民族, 就如同鸟儿失去了栖息的树林, 瓜儿离开了给养的秧蒂, 鱼儿丧失了邀游的江河……

这让我又联想起一位朋友讲过的故事。当我们的军舰——“流动的国土”到达大洋彼岸时, 那里的华侨无比兴奋和自豪, 他们面对的仿佛是珍贵的绫罗绸缎, 激动得久久地轻轻地抚摸着舰体, 不忍离去。此刻, 他们最懂得“祖国”这个概念简单且深广的蕴含。由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 为什么每当奥运会上奏响《义勇军进行曲》时, 那些“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华人就会激动不已, 热泪盈眶!一个强大的祖国, 其实就是这些民族以及这些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得以享荫纳凉的大树, 是无惧无畏的靠山!

有国才有家, 国盛家方兴。一个经济凋敞, 政治赢弱, 社会动荡的国家, 注定民心涣散, 注定“国将不国”。国将不国, 何以齐家?因此, 在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灿烂的星空上, 无数民族之魂、仁人志士视国如家, 视民族尊严为生命。苏武牧羊, 不改汉使旌节;文天祥慷慨激昂,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不泯的诗句;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 写出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闪光诤词;周恩来壮怀激烈, 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抗日英雄们宁死不当亡国奴, 吼出了“愿将身躯换自由”的壮语……终于, 1949年10月1日, 共产党人唤醒了东方睡狮, 把多少代人、多少民族英烈的梦想实现了。经过66年的不懈努力, 我们又把这片热土建设成今天这般灿烂!

但, 我们还未达到伟大理想的中国梦, 我们还任重道远。在祖国母亲生日的时候, 我要献上赤子火热的祝福!

一祝祖国经济繁荣昌盛, 因为富强的国力连着我们的脊梁!有句话说, 弱国无外交。实际上, 弱国能有什么呢?有的只是被轻蔑与白眼。国际舞台上, 大多需要经济实力来发言。二祝祖国政局平稳安定团结, 因为祥瑞平和的环境牵动着我们脸上的笑颜, 也是老百姓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极致愿望。三祝祖国官清民悦, 因为反腐倡廉是民心工程, 不论他官有多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才能令人心悦诚服, 才能捍卫共和国大厦永葆巍峨。听, 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炮声划破了星空, 令世界震撼, 让人民欢欣鼓舞!这是庆祝祖国建国66年华诞最响的礼炮, 这是慰藉抗战先烈们最隆重的祭奠。

祝福祖国吧, 这是华夏儿女最为炽烈的情感!祝福祖国吧, 这是炎黄子孙最为真诚的心愿!

多部抗战影片上映

本刊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百团大战》、《战火中的芭蕾》、《开罗宣言》等一大批抗战题材电影已集中上映, 一大批相关题材电影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反思战争年代的血与火, 以及影像中的历史。

已经上映的电影《战火中的芭蕾》, 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 讲述了1945年发生在东北边陲小镇上的东北抗联部队, 带领老百姓与苏联红军共同抗日的故事, 同时用唯美、文艺的表现手法, 讲述了一段动人的跨国凄美爱情故事。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百团大战》昨日在全国公映。影片全景式展现了百团大战的全过程, 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同仇敌忾、不畏强敌、奋勇抗战的英雄事迹。从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 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的战争全景, 弘扬了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 也提醒今天的中国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再现抗战时期重点战役——“黄土岭战役”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诱狼》刻画了以曾雍雅、杨成武、张英等为代表的有勇有谋、军事素质极高的军人形象。影片不仅采用了大规模实拍, 还有丰富的特效镜头。

据悉, 《百团大战》、《战火中的芭蕾》、《根据地》、《开罗宣言》、《穿越硝烟的歌声》等13部抗战电影于8月底至9月集中上映。这些电影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追忆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众多战争场面颇具好莱坞大片气势。

此外, 电视荧屏也掀起了一场抗战电影展播的热潮。《东京审判》、《为了胜利》、《国歌》等经典影片也将陆续播出。 (张悦)

丰碑颂丰碑颂颂颂

宝鸡吴燕燕□宝鸡吴燕

人民英雄纪念碑

屹立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不朽的壮举在你身上展示

英雄的豪气在你身上挥发

你每一个文字都是铿锵的音符

谱成英魂永恒的颂曲

我仿佛又看到先烈浩然不屈

浴血奋战的身影

我仿佛又听到英雄们

胜利的呼喊

是无数先烈的献身

筑成共和国坚实的根基

是无数先烈的遗志

促使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看啊!万里阳光在微笑

那是先烈们在向祖国的生日祝福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

本刊讯由陕西协和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陕文投集团、中共潼关县委等单位联合出品, 潼关天翼旅游文化公司、陕文投 (影视) 公司等联合摄制的大型抗战历史剧《兵出潼关》目前正在陕西卫视华夏剧场热播。近日, 记者实地走访了潼关老县城的旧址, 在老城墙的残垣断壁下, 在滚滚激荡的黄河水边, 采访了电视剧《兵出潼关》的出品方之一, 陕西协和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建礼。作为该剧的总策划, 成建礼表示,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潼关人, 他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成建礼说:“将‘保卫潼关’这一真实事件进行合理巧妙的艺术加工后搬上电视荧屏, 让观众亲身感受抗战年代, 中国军队东渡黄河挺进中条山, 与守卫潼关的军民遥相呼应, 共同阻击日寇西犯陕西的那段历史。这个除了有浓重的家国情怀, 更有对抛头颅、洒热血的潼关儿女进行的深切缅怀和歌颂, 更是将潼关这一块热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做了一番生动的复原与展现。”

该剧由马建安策划、著名导演史晨风编剧导演, 以抗战时期潼关军民浴血抗击日寇, 誓死保卫家园的史实为依据, 讲述了一部“七年守关, 雄关未失”的传奇故事。该剧去年登陆央视八套, 以其真实性和拍摄的严谨在现有的国产抗战剧种独树一帜, 成为难得一见的抗战题材大作。

渭南市潼关县委宣传部长李勤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宣传陕西抗战题材的作品, 也是潼关县人民政府参与拍摄的首部登陆央视的电视剧, 《兵出潼关》再现了潼关在抗战时期的历史作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该剧在央视播出后, 对宣传潼关和潼关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余明)

高陵诗歌大赛揭晓

本刊讯由西安市高陵文明办、团区委、区四城联创办、鹿苑街办联合主办, 区诗词楹联学会承办的高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诗歌大赛颁奖会, 近日在高陵图书馆举行。省市文学界代表及获奖作者百余人参加了颁奖会。

大赛自7月开赛以来, 受到全国诗歌爱好者踊跃参加。经过专家组认真评审, 产生《一块青砖》等一等奖作品5首, 《呜咽的萨克斯在诉说着》等二等奖作品15首, 《一种特别的致敬》等三等奖作品30首, 优秀奖作品若干。

(高涛夏明勤)

走进秋天

□云南玉溪聂难

走进秋天, 仿佛走进春天洒落的汗水深处, 仿佛走进人生的黄金时期, 仿佛走进生命中最值得留恋最值得炫耀的季节。

秋天是沉重的, 因了果实的成熟;秋天是璀璨的, 因了果实的光芒;秋天是诗情画意的, 因了果实在枝头画出的完美曲线。

走进秋天, 我愿是小鸟一只, 在秋高气爽的高空俯视大地上的富足和丰收, 抑或在低矮的树枝上仰视高处的意象和意境。

读秋

秋天是岁月精心构思出来的一部经典, 沉甸甸的, 封面闪烁着黄金的光芒, 扉页显赫地写着成熟和丰收, 里面的每一个篇章字字是珠玑, 是飘香的瓜果谷物。

读秋让我陶醉, 翻开这本大书,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醇香, 这股香顺着鼻孔慢慢深入我的灵魂, 让我如饮陈酿, 倏然之间醉意朦胧, 辨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哪是云哪是雾。

读秋让我凝神, 如诗如画的山川田野在天底下展开她因成熟而无比靓丽迷人的风姿, 一片枫叶足以为我牵出一段记忆深处的爱情故事, 一粒稻谷足以给我送来一首美丽的诗章。

读秋, 是一种享受;读秋, 是一种寄托;读秋, 是一种品味。

读秋, 可以让我们顿悟生活的哲理, 可以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珍贵。

中秋望月

岁月苦苦跋涉, 背过春天的风情, 夏天的热情, 才在中秋之夜把一枚硕大圆满的邮戳盖上天庭, 让像我一样在外为了生计的飘荡游子, 在仰望的眼神中溢满思乡的浊泪, 巴不得一抬脚就跨进那道久违了的木质的门槛。

今夜, 再迅疾的时光也无法将涨满心池的乡愁邮寄回家, 惟能望着那轮明月独自伤感, 独自吐下一切荣辱得失, 独自承受所有无法释怀的锥心之痛。

我相信月光从高空到大地的距离, 一定悬浮着某种物质, 并且将光芒洇湿, 不然披挂在身上的月华, 怎会让我一阵阵痉挛, 一次次战栗……

硕果醉秋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 万山尚未红遍, 坝子却是一片稻谷的金黄。

面朝秋天, 瓜果飘香, 飘香的瓜果醉了日子, 醉了民间。我愿面朝秋天, 与秋光私语, 以秋实来总结一年的辛劳和汗水。

即便远山下起瓢泼大雨, 而秋雨不过沟, 我也不诅咒偶尔滚向天际的乌云。我愿面朝秋天, 以虔诚的心灵祈祷四海之内的农民兄弟收成丰厚硕果累累。

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篇9

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但是文化意象在以翻译的形式从一国语言中转换到另一国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传递既是难题,又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文化意象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

何谓意象?《文心雕龙·神思》里的“窥意象而运斤”,是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里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20世纪的庞德则给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谢天振先生则给出了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解释: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词性中的形象或喻体等,悠久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积淀,都是构成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原因。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是诗的灵魂,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如酒、月、柳、松、竹、梅、水、芙蓉、梅、大雁等。诗歌意象的组合和表达各有千秋。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的意合特点,意象与意象之间亦可以直接拼合,这与西方电影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出一辙,观众根据自身的感觉、经验和审美能力去补充完善。

三、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写羁旅游子思乡的佳作,作者以巧妙的构思摩画出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郊夕照图,将人在天涯的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十二个意象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平凡朴实之物,作者将这些精选出来的孤立的景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派萧瑟而黯淡的画面便随之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意境悠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的译文:

TUNE TO“Sky-clear Sand”AUTUMN THOUGHT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评判上文的两种翻译,我们只能说哪一种翻译更合适。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才创作出来的。对于诗词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跨越字面义才能抵其达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字面义,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跨越。首先看“枯藤”一词,两个译者分别用了“withered vines”和“dry vine”,因为withered有枯萎、萎缩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withered的用词更能表示出秋冬季节树木凋零的意味。“小桥”一词,丁译的“narrow bridge”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没有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因为narrow在英语中是狭窄的意思,用在这儿给人狭窄急促的感觉。再如“人家”一词,丁译译成“a few houses”,显得有些僵硬,倒不如cottages更有诗意,更加能融入原诗的语境。再如“古道”和“断肠人”,这类词都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概念,“古道”用“ancient road”给人一种宏大史诗的感觉,用在这儿不是很合适,因为此诗描述的是一副古朴的、萧瑟的乡村画面,因此worn path更合适,也更具体化。再看“瘦马”,英语中表示马的词很多,horse是最普通、最没有特性的一个,nag意为老马,所以更贴近原文。再看“断肠”一词,lovesick意为害了相思病,通常是指情人之间的相思,而此诗此处并没有这种意思,原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情怀,因此用“breaking heart”更好。“天涯”的译文,丁译为“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译为“at sky’s edge”,丁译的用词表示在世界的末端,而Schlepp用的edge“边缘”一词更能表示人心理情感上的距离。

四、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规约性

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而有所区别,因此,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虽然语言不同,但各民族所面对的世界大部分是一致或相似的,那么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所反映出的思维内容主题应该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文化的共性。也就是说,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尺度,如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对各个民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人类思维的超时空特性同样决定了文化的普遍性。统一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普遍性是跨语言、跨文化翻译活动的基础和根源。

再来看民族规约性,人类既有共性的主流文化,更存在千差万别的次文化。文化的民族规约性使翻译成为一种必需。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西方人则直接明了;中国思维呈螺旋型,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型,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强调合作,讲究集体主义,西方人则注重竞争,讲究个人主义。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中国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汉文化的这种特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性质是分不开的。汉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大陆农耕文化具有固守本土、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稳定而颇具内倾性的文化特征。西方文化可被归纳为外倾性的海洋文化。英语民族的祖先生存的环境变幻不定,非常恶劣,除了与自然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须不断地向外探索、扩张,以满足其生存的需求与内在的不足。

五、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三种处理方法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语际之间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意象表现为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文化意象空缺,对他们恰当地处理可以保证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奈达曾提出“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强调译文“不但信息内容对等,且尽可能形式对等”。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文化意象的三种处理方式。

1. 直译加注解

这是诗歌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的最常见方式。这既实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需要,又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那些文化色彩浓重、对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的意象。比如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花里。”这其中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注解才能使读者理解。关于加注,有人认为会造成译文的冗长,因此不太提倡,但也有译者认为这种方法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是必要的。

2. 意象的替换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提到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问题,并提出要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有些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是空缺的,并且它所传递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有着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诗歌的翻译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我们便会使用意象的替换这种方法。文化意象替换也有它的缺点,读者会因此了解不到源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及其引申意,但是如果意象替换得恰当,我们便能找到目的语中读者熟悉的意象传达原诗歌意象的含义,读者也许更容易感悟和体会诗歌中抽象而深刻的内涵。

3. 不译或减译

当汉语中某些意象在形式上重复且不那么重要时,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语言的简洁,译者也可适当省略其中一些意象的翻译。例如“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一句,如果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全部翻译过来,译文必然显得拖沓冗长,反而会使译文读者觉得模糊不解,因此译者可以只翻译句中中外读者都能理解的“羞花”一词就可以了。另外,当一些文化意象的传达可能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解释说明时,并且所解释的文化意象又并非那么重要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不译或减译的方法来处理。

六、结语

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绝对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传达原作和源语国的文化意象。翻译好一首诗绝非易事,处理好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更是难上加难,如能在翻译中达到最佳近似度,就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读者对文化之间交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我们要在对西方文化及文化意象深刻全面了解的同时做好诗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郭建中.翻译与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郑敏诗歌的语言文化结构分析 篇10

关键词:郑敏,语言观,文化结构

1993 年郑敏在《文学评论》第3 期发表一篇名为《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的文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诗学界就传统与现代诗歌语言问题展开了大讨论, 其中邱景华、谭桂林等学者纷纷提笔对郑敏诗歌理论及语言文化做出评论, 从那时起针对郑敏诗歌语言的研究、赞美、挞伐就没有停止过。作为“创造力最为旺盛的诗人”之一, 郑敏是经得起时代考量的传奇, 无愧于“世纪之树”的美誉。郑敏的诗歌通常都藏着一个哲学的魂, 透过沉静、默然的语言, 可以看到郑敏对内心世界色彩的描绘, 对生命无限延展的探索, 些许几个字即可呈现出一幅鲜明、奔涌的画面, 拈来几行诗便能招唤出对时代变化的强烈共鸣。无论是40 年代还是80 年代, 郑敏诗歌的工具性与心灵性都随着语言观的变化越发明显地印证其“存在”的深刻, 传统语言的简约与欧风动词的活用都是诗人从内心深处喷发的情感。

一、郑敏语言创作观的变化对郑敏诗歌语言文化结构的影响

作为当代两个时期的重要诗将, 郑敏是在西方文化熏陶下成长的诗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诗学都影响着诗人的创作。二十世纪30—40 年代, 郑敏冷静地观察着世界, 从客观存在引发思考, 以里尔克模式雕琢自己的诗歌, 郑敏的十四行诗也在酝酿中诞生。西方的诗学态度与思潮影响了许多同时代的诗人, 同样也影响着郑敏, 她此时的诗歌语言表现与视觉张力结合紧密, 如《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 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 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二十世纪80—90 年代, 郑敏从西方情愫中醒来, 传统汉语言与东方诗韵逐渐叩开诗人的心门, 郑敏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到新诗应向古典诗歌靠拢, 她在《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言的审美与诗意价值》中说:“汉字本身就是诗书画三者结合的时间——空间的双重艺术。诗人首先要体会汉字与诗的本质, 新诗与汉语间的暗喻及形象的内在联系, 对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才能有新的一层领悟。”此外,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对诗人在西方诗学中融汇贯通中国新诗及对东方语言文化的思考提供了的新的哲学观与审美视野, 这对郑敏后期的诗歌语言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致使郑敏的诗歌语言中东方韵味骤显, 如《赠诗友D君》:“纵有半天的赤霞 也没能温暖西山苍茫 纵有彻夜的星辰 也没能照亮山径的崎岖 如今已是那霜前 半倒的荷塘, 却仍 将婴儿般的水珠 托在 不愿辞去的 圆叶上, 依然 滚动着的是那颗 听得见鬼哭的诗心。” (** 注:D诗人曾写“林间鬼哭”。)

二、郑敏诗歌语言文化结构分析

在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下, 郑敏的语言创作观发生着改变, 但这改变并没有吞噬她的灵性, 反而更加丰富了诗歌中的语言文化内涵, 深化了她对于语言结构的把握及诗歌语言的驾驭能力。郑敏诗歌的语言纯净不乏色彩, 安静中透着呼喊, 有西方诗学的神, 东方诗韵的魂;她的语言不是概念的整合, 不是流行语的拼凑, 而是自然情感的流露, 诗人个性的体现。郑敏将诗歌的心灵性与工具性有效结合, 用心灵触摸想象的画面, 用诗歌语言作为工具, 形象生动地绽放多彩的内心世界。

(一) 诗人用生活化语言结构描绘生活

郑敏的诗歌活色生香, 这都要归功于她善于用韵修辞, 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 以生活说生活, 如《童年》:“只有浓雾/ 从深渊升起/ 有熟悉的面孔/ 笑的、哭的、愁苦的、欢乐的/ 记忆伸出它的长臂/ 捕捉/ 雾在改变形态/ 面孔在凹凸镜中变形”, 诗中将寻常的“记忆”拟人化, “伸出长臂”即给人一种拉住、抓住的想象, 赋予童年一份人格, 展现对童年缩影的捕捉, 生动形象。郑敏诗中浓重的意象化客观物象的运用, 似乎也是九叶诗派的共同特点。郑敏的诗歌语言多呈现太阳、火烈鸟、白蔷薇、雪山、落叶等事物, 鲜明的“存在”衍生了不同的生活画面。如《童年》:“童年是一只无言的黑天鹅/ 在秋天的湖里浮飘/ 然后起飞, 忽扇着翅膀/ 永远不会回来”, 诗人用无言的黑天鹅比喻童年, 多彩与纯色的对比, 绚烂与寂寥的碰撞, 交织着回望童年的美好与永别童年的落寞情感, 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出的生活更能感染人、打动人。

(二) 诗人用陌生化语言结构唤起关注

陌生化的语言是一种技巧, 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规避过度曝光的字眼带来的乏味。陌生化语言结构策略的运用对诗人本身也是种挑战, 打动读者之前首先要打动自己, 这是诗人在自身不断尝试体验后方能纯熟运用的结构策略。在郑敏的诗中经常可以看到颠覆常规的语言配置、打破规则的形态认知, 郑敏以自身的智慧与对语言的操控能力, 恰到好处地在诗中体现了陌生化效果。如《心中的声音》:“在这仲夏夜晚/ 心中的声音/ 好像那忽然飘来的白鹤/ 用它的翅膀从沉睡中/ 扇来浓郁的白玉簪芳香”, 诗人将声音比喻成白鹤、看似完全不搭的实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奇的语言结构, 使读者不仅深陷其中, 妄图挖掘这白鹤究竟会飞向何处, 甚至幻想是否有更新奇的语言来勾画诗境。

(三) 诗人用矛盾化语言结构激发感悟

文似看山不喜平, 郑敏诗歌语言结构中不乏矛盾化的篇章, 就像两股角逐的力量, 彼此拼抢, 就在矛盾的碰撞过程中, 诗歌的张力展露无遗。此种语言结构策略有赖于郑敏在40 年代对西方文化的领悟, 从十四行诗开始, 语言的魅力与力量便开始蔓延生长, 诗人深知有一种对抗叫团结, 有一种竞争叫力量, 如《成熟的寂寞》:“只有寂寞是存在着的不存在/ 或者, 不存在的真正存在”;又如《对自己的悼辞》:”因为真的宝石似假/ 假的宝石似真/ 安息吧/ 聪明的愚笨”, 这些矛盾的语言构成张力的磁场, 既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性, 又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空间, 唤起了读者与诗人的共鸣, 共同探索人生真谛。

(四) 诗人用禅语化语言结构引领思考

东方文化对郑敏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文字的运用上, 更在文字运用的基础上, 赋予了语言文化更多的内涵, 西方哲学与解构主义赋予郑敏诗歌更广阔的意境, 更在语言组织上避免官话、套话、俗话的出现, 文字的玄远感飘然跃起, 诗歌本身孕育的神秘、玄奥、禅意激发读者在朦胧含蓄的艺术效果中享受诗歌。诗歌高于生活, 郑敏的诗歌语言文化无处不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宇宙玄奥的探索, 如《我们站在》:“我们看不见什么/ 但意识着她的存在/ 在我们之外/ 要求进入我们体内...... 寂静填满空虚/ 寂静、默契者的无声领土/ 生命的汇流、外在的、内在的/ 你、我、宇宙”, 诗歌语言虚实掩映, 富含切断性, 使读者在寂静的空间里沉默、沉思, 沉浸在对玄奥世界的揣测和想象中。

三、郑敏诗歌语言文化的魅力

郑敏在进行诗歌的创作时, 善于捕捉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幻象, 从而发现内心超越现实的体验。郑敏的诗歌注重知性的塑造, 并且对诗歌的内在结构也很有研究, 从而使诗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一) 形象化

郑敏的诗歌生动形象、有声有色, 呈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要原因归咎于她善于使用修辞手法, 多次运用富有色彩感的词语和动词等, 这样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形象化。首先, 大量的比喻、拟人和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感;将人的视觉和内心的桥梁打通,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大量的色彩词和动感词的运用, 有助于创造诗歌的意境。

(二) 陌生化

陌生化指的是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人们所熟知的词语、用语方式等等,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追求一些个性化、陌生的用语方式, 从而在视觉上和感觉上给读者一种新奇的陌生感, 这样就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郑敏在诗歌的结构上恰当合理地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 首先, 她在接触日常的事物之时, 就时刻保持一种好奇心, 从而容易产生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和想法, 这是郑敏诗歌创作的基础。其次, 大胆使用各种艺术手段, 大胆创作一些颠覆群众眼球的事物, 改变对寻常事物的一般性看法。再次, 在进行语法结构的修饰时, 敢于不落窠臼, 敢于进行新的语言尝试, 使语言在结构的重新组合后产生新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

(三) 张力感

现代诗在创作时更加注重张力感。著名的诗歌创作者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一首诗歌若是缺乏张力, 只是在铺张叙述中陈述一切。这样就无所谓诗歌的成长和完成。若是在诗歌中存在张力, 这样在进行诗歌的创作时, 就很容易阐述一个比较好的意境。”郑敏在进行诗歌创作时, 善于运用相对矛盾的语言来创造诗歌的张力感, 很容易就能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的规律, 从而刺激读者产生较大的想象空间, 感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财富。

(四) 玄远感

郑敏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诗人, 在其以后的生活中又深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这样的环境使得其在进行诗歌创作时, 善于追求富有玄远感的艺术境界, 从而创作的诗歌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激发读者的沉思和兴趣。郑敏的诗歌很少使用一些官方话、公共话和世俗话、大众话, 极力使用一些具有玄奥、禅意和悟性的语言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展现出幽玄、深远的艺术效果。

郑敏的诗歌语言富有魅力, 它纯净优美、幽玄深远、生动形象、庄重典雅, 做到了陌生而不做作、含蓄而不晦暗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郑敏坚持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进行诗歌语言建构, 诗歌的语言知性、灵动、端庄、深远、不矫揉造作、不故作神秘, 从她的语言结构中, 我们能感受到诗歌的生命力、感染力和支撑力。郑敏用生命吟唱诗歌, 用语言的诗结合生命的诗, 促成诗歌与灵魂的呼应, 实现了哲思与诗思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朝晖.诗论罗伯特·克里利“自足的存在”之语言观[J].当代外国文学, 2009 (1) .

[2]晋文婧.九叶诗派诗歌语言的建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8) .

[3]杨璇.论郑敏“语言——生命”诗学观[D].扬州:扬州大学, 2008.

[4]张琰.1990年代以来郑敏研究述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

诗歌文化 篇11

请看2002年高考题17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本题重点是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试层级为E级,考生要在读懂这首诗的基础上,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若能了解古代诗歌中“杨柳”这一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对这首诗歌进行准确的鉴赏就轻而易举了。

杨柳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依依,正好可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而我国古人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后来折柳几乎成了离别惜别的同义语、代名词。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描绘的是春风骀荡的夜晚,万籁俱寂之时,传来一阵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遍了整个洛城。诗人此时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在这样一个夜晚,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尤为重要。有个别考生不了解折柳的寓意,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储备,想当然地把“折柳”理解为“风大吹断柳条”“已消亡的王朝”“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等等。

由此可见,了解诸如“折柳”这样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赋予了特定内涵的意象,对鉴赏古典诗歌是大有裨益的。如杜鹃,几千年来古今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的意象。“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鸟即杜鹃,杜鹃的叫声不禁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谪居浔阳,情景凄苦万状。秦少游《踏莎行》中也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羁旅客馆,杜鹃阵阵悲鸣,夕阳徐徐西下,益发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

诗歌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篇12

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在诗歌翻译中, 文化应该成为翻译中首要考虑的要素。忽略了文化因素的译作就成为没血没肉的、只是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 是没有灵魂的作品。翻译家兼诗人的朱湘, 时逢我国五四时期, 翻译英诗直译与意译并用, 十分注重音韵和节奏, 他的翻译不仅仅注重协韵, 并且在原文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独特见解, 并在一定程度注重并加入了该作者国家的文化情调, 是一种造诣很高的个性化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码之间的转换, 而且涉及文化代码系统之间的转换, 翻译过程是从原语文化代码系统到目的语文化代码系统的转换过程, 也是从原语文本接受者与原语文化语境到目的语文本接受者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转换过程。所以, 翻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中设法使译文拥有同原诗歌文化中相同的功效, 这样才能让读者体味出作者在原诗中所想传达的意境。在翻译理论界, 诗歌翻译引发的争论最多, 直译还是意译, 异化还是归化, 诗歌是否可译、诗歌翻译的标准以及诗歌翻译的方法, 等等,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差异大, 文化背景也相距甚远, 怎样进行中、英诗歌的互译, 一直是中外翻译家探索的热门话题。

就诗歌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而言, 可以简单地从文化的历史和物质两方面去理解。

首先, 从历史文化方面。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是不同的, 因此其在历史的变更中所沉淀的文化底蕴也是有差距的。而诗歌正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诗歌是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诗歌进行恰当的翻译, 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诗歌的涵义。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原诗的“神州”即中国, “舜尧” (“尧舜”的倒置) 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 为人民所爱戴, 此处喻圣贤之人, 这是译入语读者不易觉察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 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 若采取音译, 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如直译作the Divine Continent以及Shun and Yao, 会使他们不得要领, 因此必须增译注释。而古柏英译的Six hundred million we (我们六亿人民) 以第一人称表现出宏大的气势;Sage-Kings (贤明之主) 同样简单明了, 直指其意, 符合原文精神。请看亚瑟·古柏精彩译笔:“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 /in tens of millions;/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这样的翻译既简单明了, 音韵铿锵, 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这是一种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的超越翻译的方法。

其次, 从物质文化方面。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 文化各异, 由此而引起的联想也不同。同一种东西, 在一种文化中存在, 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可能就不存在。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文化中引起的联想也是不尽相同的。在中国, 明月使人产生思乡之情。唐朝诗人李白千古名句《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Giles译为:

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u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d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中国文化中月光的象征意义很难为英、美人理解。但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将逐渐为英、美人所接受。

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诗歌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王佐良先生曾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翻译是两种语言转换, 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是文化载体。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者, 应该了解自己及对方两种文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一种文化沉淀转换成另一种文化的精华, 才能够正确传达作者的意思, 也能使本国的作者有着更进一步的理解。翻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 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中的可理解性, 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距离, 消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 真正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诗歌翻译中有关文化差异的问题, 并从历史文化和物质方面的不同进行了举例分析。

上一篇:人力资本专用性的治理下一篇:新时代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