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

2024-06-10

语文诗歌(精选12篇)

语文诗歌 篇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以其创作形式上的不一, 内容上的丰富多彩, 语言含蓄、凝练鲜明的节奏感, 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被称为是“文学中的文学”。因此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 要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 更好的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美。

1 感受其整体

要想更好的融入诗中的意境, 就得从整体把握。

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 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 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整性。但是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 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 诗行里有跳跃转换, 形成艺术空白。在这一基础上, 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 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

2 与作者对话

诗歌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寓意, 就应该了解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来完成作品的。

伟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整个画境一片孤苦清冷, 陡升一片寒意。柳大诗人为何此时是如此心境呢?《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首小诗, 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 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表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使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 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诗眼是指可统摄全篇或使全篇生辉的字句。许多优秀诗作往往别具诗眼。由这些诗眼可窥全诗精髓。

3 反复诵读

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

首先要学会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

其次要懂得对诗歌的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4 教师引导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教师引导的艺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4.1 感受语言美

教师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 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这样在教学中, 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 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4.2 感受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才能受到美的感染, 获得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 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 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 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 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 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 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啊。所以, 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 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 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 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

4.3 感受旋律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 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 才能心神合一,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选取与课文的色彩、节奏等审美意象相和谐的音乐, 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4.4 感受意境美

意境, 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 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 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诗歌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 表达感情。形象是诗的本质。

“诗贵言境, 以境表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揣摩诗歌的意象,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

白居易《暮江吟》,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铺”字也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 江水缓缓流动, 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 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 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 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 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 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 描容绘形, 令人叹绝。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 没有古老的景, 更没有孤立得的情。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 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 是景中情。因此, 我们在教诗之时, 紧扣情和景, 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

摘要: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受

参考文献

[1]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2]小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良田.教学手段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6.

[4]王松泉, 王相文, 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5.

[5]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97.

语文诗歌 篇2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一)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是E。

二、考查方式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由此可知,诗歌鉴赏的命题应该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⑤在表达技巧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表达技巧的作用,了解典故的含义。

⑥在内容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应考方略

解答诗歌试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鉴赏古诗大致要经过的阶段: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

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想像)--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理解诗情--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目中的新的形象,才是鉴赏诗歌的正确步骤。

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通过诵读(默读),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

2.鉴赏古诗应具备的条件

为了读懂古诗,我们还要“知人论诗”,应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了解掌握诗人的经历和风格;要充分利用联想、想像,还原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把握诗的主要特色,以便抓住诗的主旨;推敲诗歌题目,以便明白诗的意旨;利用古诗的体裁,求得鉴赏的中肯;对古典诗歌的寄托(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言在此而意在彼)手法和细密的结构模式(起承转合)也要特别关注,等等。

回答诗歌鉴赏试题要特别重视答题策略。主要包括:

(1)知人论世,评出特点。

(2)依据题目,突出文体特点。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答题时一定要根据要求,抓住诗歌本身特点,把握其艺术技巧。

(3)分点答题,点后例证。

(4)就诗论诗,不枝不蔓。高考诗歌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或引用其他作品比较。

(5)适当运用文学评论语言。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等常见的文学评论语言,运用恰当,可以使答案显得技高一筹。

(6)回答古诗鉴赏试题,应该“因题而异”。

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对“综述型”试题,一般可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问题。具体说来,就是:①概括诗歌特色(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②依据试题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审美特点。③揭示诗作这样写的好处。

对“对比型”的试题,应该这么做:①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②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常常可用到这样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或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回答“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试题,离不开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

回答“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题,要马上联想到以下内容: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联想、想像、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3.各类试题答题要领

第一、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第二、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可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如雄壮开阔、高阔深远,情韵浓郁、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第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

(1)先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2)抒发了什么感情,暗寓了什么。

第四、语言炼字类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2)用一二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4)适当展开联想、想像,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第五、“诗眼”类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3)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诗句中描摹景象;(4)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第六、句意类

(1)阐明诗句的语表义,有时还要发掘它的深层(语里)义;(2)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第七、表达技巧类

(1)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怎样的旨趣。

第八、关键词类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1课时

一、高考原题详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全国卷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1)题侧重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2)题重点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

李弥逊的这首《春日即事》是因反对和议,触怒秦桧,被贬斥回家后所写。通篇写景叙事,抑郁不平之情蕴藉其中。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细丝一样,想要将春网住,无奈落花满地,又是在这黄昏时节,令人好不伤悲。哎,车马的踪迹再也不会延伸到这穷乡僻壤之地,门前冷落可以捕鸟了。鸟儿已经快睡了,他们的声音也渐渐地稀疏起来了,自己还是掩好了门,回家吧。前两句写景,抒发了作者惜春与伤春之感。后两句写作者的处境,点出了作者冷落之境,而“自掩门”写出了作者坦然傲岸的胸怀。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2007年山东卷)

出关①

徐兰

任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精妙诗句的运用之涒,第一个问题涉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形象的塑造,第二个问题涉及表达技巧的运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鉴赏时应注意诗下注释的文字中透出的信息。第一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诱因。景物描写的作用常常为:描绘图景、渲染气氛、烘托心理、奠定基调、交代天气和季节。结合诗意,摄取有关信息,整合便可得到答案。

(2)“铿然”是象声词,摹拟手杖和石头相撞后所发出的声音,与诗人居所的夜静形成反差,以声衬静。根据注释部分透出来的信息和诗的最后两句,可联想到诗人身处逆境和在宁静的环境中的精神状态。

二、高考热点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答: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全国卷Ⅰ)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06天津)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娟,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全国Ⅱ)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篱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注:①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广东)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9.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07湖南)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仕宗嘉祐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西)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诗歌鉴赏答案

第一课时

1.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1)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流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意,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解析:第(1)问侧重怎样的情景,实质上是让考生说一说写了什么景物,翻译出诗句即可。

第(2)句则是要求具体表现的“傲岸”在何处。答案要表达完整:①情感的环境:溯流而上,五更即行,顶风逆上。②分析第三句“惯于奔波,不愁风水,傲视溯流风雨”。③“卧听滩雷”,视险境无畏惧;视平常,从容自信。

3.答案:(1)第三联“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这两句中的“拳”和“退”两字用得极妙。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4.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解析:(1)对画面内容作想象、解说即可。

(2)要分析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两种艺术手法,同时要结合诗句作分析。

5.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解析:最精炼传神的字往往是体现所写事物特征的。看准题中要求,找出三联上下句的“明”和“出”较为容易,注意简析的时候要围绕所写事物,“明”是“明亮夺目”突出雨后田外白水的特征,“出”字更富神韵,碧峰经雨水冲洗,更易显见。雨晴之后阳光明媚,碧峰突现,给人以动态美,富有层次感。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尾联两句叙事:农忙时节,全家人到田里忙于耕作,照应前面“新晴”句,正是刚刚放晴农人便去田里干活,这样前面写景,后面交代农人忙于在田里耕作两相结合,相得益彰,增添画面的情趣。

6.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解析: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结合诗人的写作风格能更方便地理解诗歌主旨。杨万里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细腻地描写出来,并善于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领悟与体验,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7.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这类题,要仔细品味诗歌的意境,联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体会其思想内容,然后借鉴其写作技巧。本诗为天宝年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南游金陵(今南京市)时所作。首联写象征王朝兴盛的金陵凤凰台,如今已凤去台空,繁华不再,只有滔滔长江枉自奔流,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颔、颈两联写建都于金陵的东吴与东晋,宫廷荒芜,风流人物埋入坟墓,唯有山川依旧,景色照样宜人,告诉我们世事沧桑,人生短暂,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尾联一转对历史的凭吊,回到现实。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比喻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作品音节流转明快,语言流畅自然,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把历史典故、眼前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历史的感慨和忧国伤时的怀抱,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8.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是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9.答案: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解析:文体是小说,阅读时应把握住小说的三要素。本文尤其要注意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就一般而言,环境的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一种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考生围绕这三个方面作答就可以了。至于环境描写的特点,从时间、地点、所写景物的特征概括也可得出。如“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突出宁静柔合的美。

10.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裂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实”就是诗中实际写到的内容,“虚”就是这些内容所暗含的寓意或象征意义。解答此题应该首先仔细阅读诗作,看看它实写了哪些内容,然后仔细阅读试题的“注”,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再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认识诗句的寓意即可。

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集要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②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何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⑤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用典抒情达意。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谦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⑦叙事抒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⑧借古讽今。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自安史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以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1.用典:(1)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例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像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例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7.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之分。例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地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例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1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11.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例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2.直抒胸臆:即景抒情,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1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14.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例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

第3课时

一、高考原题详析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或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古人重“炼”字。“僧敲月下门”的“敲”,以动衬静,更加表现了山的幽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顿时让满园充满了生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表现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同样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的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仔细品味,方觉韵味无穷。

(2)艺术手法即诗歌的表现技巧,可以从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从修辞运用方面,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互文手法。

三、四句中的“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自不妨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景象。这样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虚景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的通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广东卷)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本题第一个问题是对诗歌意象的考查,属于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考查,第二个问题是对诗歌精妙词语的考查。

解析:做这类试题,要关注古典诗歌“意象”与作者情感存在着的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宫殿楼台、鹧鸪、烟柳雾堤

历史变迁,今昔盛衰、物是人非

折柳、柳絮

送别、愁绪、飘零

明月、春光、梅花落、大雁、归帆

对月怀远、思家怀亲、羁旅愁思

菊花、梅花、荷花

高洁、傲视、洁身自好

暮春、流水

年华易逝、美人迟暮、报国无门

落叶、落花

伤春、悲秋

捣衣、玉关

思念征夫

香草、美人

忠臣贤相、治平盛世

梧桐、细雨、寒蝉

凄楚、悲凉

青鸟、鸿雁、驿路

信使、音信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诗歌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22

诗歌作为中职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魅力的诗歌教学必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素质。虽然现在大部分教师已逐渐认识到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但我国目前的诗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诗歌教学程式化、诗歌朗读随意化等缺陷。不进行美的赏析,不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就体会不到诗歌的美和其中孕育的思想情怀,也就得不到诗歌的思想熏陶。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有效地进行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笔者结合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诗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有意思”的课堂,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样是很期待的。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拓展课文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具有更高的故事性,就会让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诗歌的内容“有意思”,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回忆与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周瑜与赤壁之战,然后再围绕学习重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探究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二、重视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品味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因此,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应重视朗读教学。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一首好诗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诗歌诵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更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代替理解,而应该带着审美情感去体验,带着审美乐趣去记忆。

诵读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要求发音正确,口齿清楚,句读分明。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入角色,做到与诗人的心声合拍、共鸣,情绪、语气、表情都要到位。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要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朗读时才能一步步地向诗人的心灵靠近,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比如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要联想诗人“独立”橘子洲的心境,读出昂扬振奋的豪情来。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采取配乐范读,以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感染学生,还可以通过学生领读、讲读、指名朗读或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一步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生鉴赏诗歌,通过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中生应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因此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在学法指导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分清类别。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这是鉴赏诗歌首先要把握的。

2.抓住诗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理清诗歌脉络,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它可以带动全篇,完成对诗歌的欣赏。抓诗眼有很多技巧,诗眼或存在于中心句或出现在标题上,常表现为动词、形容词等形式。如舒婷的《致橡树》中“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诗歌的中心句,是可以称作“诗眼”的句子,它明确表达出作者的爱情观。

有些诗歌没有很明显的诗眼,但多数名诗有名句,这名句就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亮点。师生共品名句,从而牵动对全诗的欣赏。

3.启发想象,再现画面,领悟意境。古人张舜民曾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往往是从生活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湘江秋色图”和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意象壮美,意境高远。教师要启发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诗中画面,去领悟诗歌的意境美,用另一种方式对诗歌进行理解。

总之,诵读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两个基本又重要的策略,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

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篇4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我国历代的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影响。余秋雨先生说过:“在欧洲, 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 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 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 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 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 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可见,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 诗歌由于语言生动凝炼, 意境清新深远, 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二、探索教学方法, 强化诗歌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认为:我国曾是诗和散文的大国, 诗歌, 造就了由简炼而产生的美的语言和无穷的诗意, 作为中华古老文化的代表, 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而且要引以为豪, 同时在陶冶情操完善人的知识方面对广大中学生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诗词歌赋在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诗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 应依据学生心理, 逐步强化诗歌教育, 适当进行诗歌创作, 培养学生们的诗才。

1. 从绘画角度来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 如何去感受诗的图画美呢?教师可以把书中涉及的实物做为绘画素材, 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 把它描绘成一副完美的图画, 让学生从欣赏画的角度去领会诗意美, 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的意境。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这样描述:在黄鹤楼送别友人, 友人在鲜花盛开的三月登上去扬州的船, 诗人站在码头上, 目送孤独的帆影渐渐在蓝天碧水尽处消失, 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多美的一幅画, 在画中, 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友人无限依恋的深情。倘若遇到有绘画天赋的学生, 让他把这些景象画成一幅画, 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为直观了。

2. 从音乐的角度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一首好诗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往往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而一首好歌儿给人的感受却是任何人都说得出来的。读诗的感觉像什么呢?如“真情像草原一般广阔”, 似“潇洒走一回”一般洒脱, 犹“二泉映月”一般悠长, 若“赛马”一样奔放。借助音乐来体味诗意, 学生一定会感到趣味无穷。我国古代的乐府诗可以配乐演唱, 其实这也是一种以音乐来感受美的形式, 学生如果能以优美的乐音唱出全诗的内容, 不论他采用何种曲调, 只要他能从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就说明学生对诗的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了。

3. 从改写的角度来拓展诗歌的内涵。

诗歌因为字数有限, 很难准确形象地传达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中学生社会阅力不丰富, 知识水平有限, 就更难把握其深远的意境了。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扩充句子入手, 从读诗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多角度进行思维, 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语言优美的散文诗, 或者是扩充为写景叙事性散文, 这样领会诗歌的内涵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有位学生曾经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了这样的改写:常常回忆起在溪边亭子里饮酒赋诗、尽情玩乐直到黄昏的情景, 我们高兴得忘记了回家。太阳西下, 正忙着寻找回家的路, 焦急之中不小心把小船划进了荷塘的深处。一阵飞鸟的叫声映入耳际, 原来是我们奋力划船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栖息的鸥鸟。看罢这则生动的改写, 领会诗境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制定评价标准, 让“文题不限”真正落到实处

组织有关诗人、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等方方面面人士, 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能力教育,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敢于标新立异等精神, 实事求是地、切合学生实际地讨论, 研究中学生诗歌作品评价办法, 让中学生诗歌“冲出牢笼”, 让中招考试中作文试题写成诗歌的考生不再担忧, 让中学校园里“小诗人”日渐多起来。这是目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 对于诗歌的评判, 主要看语言、形象和思想感情, 只要这三方面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上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即是较好的诗歌, 如果吹毛求疵, 拿成年人甚至是成年诗人的眼光去评判青少年学生的诗作, 人为地抬高诗歌的“门槛”, 用顽固保守的心态去衡量诗歌教学, 那不仅仅是有失公允, 而且是十分错误的。

高三语文诗歌教案 篇5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3.谋篇布局的技巧

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谋篇布局。上一讲引到的王维《观猎》,首联起得突兀,“风劲角弓鸣”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末联以“回看”一语写将踌躇满志的神情,以与首联对比照应,颇令人回味。清人评论这首诗时说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这绝非过誉。懂得古代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也是诗歌鉴赏必备的条件。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例2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例3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这是不难看出来的。但作者借“小松”究竟写什么样的人呢?托“小松”讽刺什么呢?这便是鉴赏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要作一番探究。

首句扣住小松之“小”写它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力。刚出土的小松树生活在“深草里”,但它不屈服,不示弱,而是“刺头”——长着松针的头虽细但直而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蓬蒿”是较高的野草,而今小松冲出了蓬蒿。这里的“出”与上句“刺”相呼应,很有力度。“渐觉”用得有分寸,既写出“出”的过程,又是爱护小松的细心人观察所得。不关心小松的人对它的“出”则是视而不见的。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感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第一句的“凌云木”指小松,后一句的“凌云”是指长成参天大树的松。“时人不识凌人木”,是说世俗之人没有眼光,没有见识,不知小松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一直等到它长成“凌云”大松以后才说“这树真高”。原来诗人写小松实际是写不被人所识的年少而有发展前途的之人,写出他们的不幸命运,讽刺的是那些“不识”人才的人。到了这一步,算是完成了对这首诗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海楼

米芾

云问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2)本诗颔联分别冠以“三峡”和“六朝”,从 和 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这是高考上海卷的第17至20题。米芾的诗题为“望海楼”,而从楼所踞的城池写起,这是为望海楼铺设高接云天又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环境。于是第二句开始写楼,楼而能“飞”是形容楼高如同凌空架构,又是形容楼檐上翘,楼体大有飞腾之势。首联二句是诗人自远方对望海楼的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限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望海楼的高峻奇伟。可见第(1)题的答案是: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命题者就诗的第二联出了两道题。这一联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下临大江,昼夜奔腾,涛声入耳,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帆影落到了樽前,可谓妙趣横生。在这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二字,景与情一下就脱开了眼前的实际,空间、时间大大拓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崔巍险峻,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样,诗人的见闻感受便突出了望海楼的高大久远。可见第(2)题的答案是:空间、时间;第(3)题的答案是B。

就在诗人尽情观赏、兴致勃勃之际,黄昏来临,远处传来阵阵的画角声,像在催促红日西沉。日落了,平静的江边升腾起白色的雾气。这一联写景是自楼内向楼外远望,视线随地平线延伸。在这里,红日、白烟形成色彩对比,日落、烟起形成动态对比,画角之声与黄昏的静又形成对比。它们又融合起来构成完整的画面。这样看来,第(4)题的答案是①色彩(红、白);②声音(画角);③动态(催、起)。(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小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 篇6

1.立足现状,突出小学诗歌教学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诗歌素养,或者为了应付考试,将诗歌教学简化,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读写背诵,忽视小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表面上看来,学生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实际上学习诗歌的学习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他们可能只记住了词句和老师讲解的译文,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这种为了考试而教学方法,将诗歌学习本末倒置,可以说是“买椟还珠”。这种现象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并不少见,甚至大部分的教师仍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将影响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朗读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小学生理解课文最有效的途径,诗歌朗读也是如此。朗读诗歌不仅可以从听觉上使小学生产生共鸣,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理解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因此,朗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诗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注重方式,提升小学诗歌朗读能力

诗歌讲求韵律、节奏,非常适合朗读。小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可以通过诗歌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生理解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学习起来自然更加容易。但是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单调的朗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应适当改进朗读方法,提高小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兴趣。

2.1范读

诗歌年代久远,诗歌中某些字可能是多音字或者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读音的不同将会影响小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诗歌进行范读,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此诗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重”应为“zhong”而非“chong”,词句是要表现春雨过后花儿沉甸甸、娇艳欲滴的状态,若是念“chong”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2.2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非常强,所以在进行诗歌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节奏。以高适的《别董大》为例,此诗为送别诗,但是却打破了送别诗的悲情,诗歌通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凸显出作者的豪迈情怀。因此在对此诗进行朗读时,应体现出作者的豪情壮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读时就更能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3理解诗歌的内容

朗读好诗歌的前提是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与内容理解相辅相成,朗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但是要朗读好,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必不可少。以王昌龄的《出塞》为例,《出塞》是著名的边塞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希望尽早平息战乱,使人们过上安定生活的心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将平息战乱的希望寄托在有能力、英勇的将军,只要有英勇善战的将军在,就有平息战乱的希望。整首诗悲壮但不凄凉,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诗歌朗读。

2.4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一门艺术,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从语言、意境以及情感上体现诗歌的美,可以体会到诗歌的美,更加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从语言、意境及情感三方面对诗歌的艺术美做出说明。

首先是语言美。诗歌是由语言组成的,简洁、准确、形象是诗歌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向小学生展示诗歌的语言美,让他们体验诗歌中语言的美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字用的巧妙至极,含义深远,换成其他的词,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心情,这也正是诗歌语言美的体现。其次是意境美。小学生可以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诗人所展现的意境。不同的诗歌描写的情景不同,小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在不同的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之中自由的翱翔。教师进行诗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整的展现出诗人所描述的情境。最后是情感美。诗歌是诗人抒发情感的产物,是诗人作诗时情感的体现,好的诗歌不仅是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将诗歌反复朗读,是小学生领悟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探析 篇7

一、引入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能把诗歌教学所需要的多种信息对象同步组合集成一体, 加以处理后再综合呈现出来。如此则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送别诗, 诗人与故人的离别情绪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一位老师在具体教学时, 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曲《送别》, 那深情的乐曲、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营造了一种淡淡的送别氛围, 结合诗意的理解, 许多学生自然轻松地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之中, 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在长江之滨、黄鹤楼下话别的情景, 强化了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再如, 笔者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时, 首先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 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这些景物,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动笔描画。如此情境创设,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大意的感知。

二、反复诵读分析, 探知诗歌内容

教学实践表明, 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诗歌, 能够有效探知诗歌内容。

1.诵读品味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习诗歌的目的, 在于读懂诗歌的内容, 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情感, 更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而这种潜移默化的诗教的显形表现则是声情并茂地诵读, 在诵读中品味, 在诵读中感受, 在诵读中提升。例:一次外出听一位老师教学《在山的那边》一诗, 对于诗中“山”和“海”所蕴涵的意义, 教师没有进行深入讲析, 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原诗, 让学生边读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品味, 几遍下来, 许多学生自然理解了“山”与“海”所蕴涵的象征意义:“重重困难”与“理想境界”。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感情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往往是在对诗意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

2.分析探知

要想真正了解诗歌的内容, 除了反复诵读品味, 还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 (1) 分析题材。实践表明, 教学之中有效把握诗歌的题材分类, 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具有一定的作用。如按其内容来分, 可分为边塞诗、咏怀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等。 (2) 分析作者。通过分析作者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也有助于促进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例: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 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词中“愁”字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 他们认为这里“愁”之所言仅是一位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 而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探析其原因是学生对李清照凄苦、辗转流徙的人生经历不够了解。当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 对于“愁”字所蕴涵的情感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有国破家亡之愁、只身孤苦之愁, 这其中还兼有绵绵恨意……总之, 这千丝万缕的愁绪并非一个“愁”所能说清。 (3) 分析意象。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象的呈现来实现, 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要想深入了解诗人的情感, 那就得先领悟意象之美, 这也是提高诗歌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如“寒风”、“落日”、“冷雨”、“西风”、“子规”、“落花”等, 诗人常借以抒发自己凄凉悲伤的情绪和孤独惆怅的情感。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就是借助“杨花”、“子规”来表达自己为朋友的境遇而感到悲伤的情感。

三、尝试诗歌创作, 培养写作能力

诗歌是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学样式, 个性化的创作方式决定了诗歌写作的独特价值。因此,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采用鼓励的方式, 诱发学生的创作天性, 提倡学生去大胆写诗, 特别是要把自己写好的诗朗读出来, 并要注意诗的情感曲线。 (1) 仿写。具体练笔时可模仿其用词、句式、修辞手法、段落格式、主要内容、思想情调, 等等。如此仿写练笔虽具一定的限制性, 但仍为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 对于初涉诗歌写作的同学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帮扶作用”。 (2) 改写。所谓“改写”就是以原作为依据, 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有的文章来写, 不像其他作文形式那样富有创造性, 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 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 仍有一定的练习价值。需要指出的是, 能够独立创作出富有质量的诗歌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高的要求, 需要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乃至在一生中去不懈地追求。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篇8

一、要让学生充分品味诗歌之美

诗学是美学, 诗歌就是运用美的语言, 表现“美”的一种艺术。诗歌的美表现在诸多方面, 它包括形象、语言、情感、意境等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以诗的眼光去发现诗美、品赏诗美。

形象是诗歌的躯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好诗好画, 相辅相成, 给人以一种清新恬淡的美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大漠无垠, 沙丘连绵, 横向展开。燧烟点燃, 袅袅升腾, 纵向直立, 给死寂的沙漠增添了生机, 画面景色活跃。长河似带, 落日降临, 异常浑圆。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 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 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这两句诗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一纵一横, 画面开阔。教学时让学生把这幅美丽的图画画出来, 展示画得好的作品, 并适当地点评, 这样学生能深深地感悟到诗歌的形象美。

语言是诗歌的肌肤。如果没有美的语言, 形象就像一幅干瘪的骨架。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学习语言深层意蕴, 我们就能获得美的感悟。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美和节奏美, 含蓄而富有跳跃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诵诗歌, 品味到诗歌中不同风格的语言美。如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 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让学生伴随着音乐反复朗读这首诗, 品味诗歌中绚丽的语言, 本来是一次生活中常见的离别, 经过诗人那特有的奇幻绚丽的语言, 便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 创造出色彩缤纷的童话般的幻境。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让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朗诵, 品味诗歌中清新秀丽的语言。诗歌舒缓有致的声调, 轻柔委婉的节奏, 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而跳跃, 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轻音乐, 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用独特的方式, 让悲伤、快乐, 沉寂、淡雅, 思念、欢聚, 忧国忧民都穿越时空, 从一个时代走进了另一个时代。每一句诗都是一种心情,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灵魂。在教学中解读诗歌的情感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诗歌时播放与诗歌内容及情感相适应的乐曲, 就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从而能够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情韵。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先欣赏邓丽君所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用音乐来渲染气氛, 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 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词的上片写望月奇思, 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悟与希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 盈亏圆缺, 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 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那豁达的胸怀, 真挚的祝愿让此诗在千年之后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跨越时空, 直达每个读者的心里。

诗歌作为抒情性很强的文字, 要讲究意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构成的艺术形象, 与真挚、深厚的情感高度和谐统一, 就形成了诗歌的意境之美。在教学时让学生慢慢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如马致远的《秋思》, 全曲十个意象, 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第一组枯藤缠老树, 树上落昏鸦。第二组小桥、流水、水边住人家。第三组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这些自然景象不是一个个简单的景物的叠加, 这些词语寄托着诗人的千万思绪的惆怅, 寄托着漂泊者的坎坎坷坷。这样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关于意象的真正含义了。一组组巧妙的结合, 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古画, 萧萧凄凄, 无声似有声。“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潸然泪下, 泪悲情亦痛, 勾勒出带着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 孤身漂泊的身影。诗人对事物极其简练的描写勾勒, 创造出一个旨趣深远的意境, 令人回味无穷。

在诗中追求一个“美”字。诗人用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真实的情、美的意境高度统于一体, 目的就是要力求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中的“美”, 是教育的重点和要旨。认识不足, 方向不明, 重点就难以突出, 深度难以体现。这样, 势必影响教诗的效果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诗歌

教师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从主题角度、时代角度、风格角度等方面来比较阅读诗歌。解读诗歌的抒情性, 解读诗歌的意境创造, 解读诗歌的创作风格, 解读诗歌的语言风格, 解读诗歌的结构形式……

把诗人同主题的诗歌比较阅读。比较不同的诗歌而表现一样的情感, 相同的表现技巧。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小时候寄宿学校, 与妈妈通信;长大后赴美留学, 坐轮船回台;后来母亲去世, 永远失去了母爱;最后诗人把感情升华到思念大陆母亲。诗人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四种事物, 可见诗人愁思之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诗人的《乡愁四韵》, 这首诗也是选用四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 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的乡愁情结。这两首诗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引导学生从这两首诗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 让学生体味诗人在历经半个世纪, 跨过空间带来的乡愁, 让学生感悟诗人心中那颗真的“爱中华之心”。

把不同时期的同主题诗歌比较阅读。比较不同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历史环境, 不同的诗人, 而有着共同主题的诗作。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可以把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和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一起来学习。《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凝结着诗人泪水与热血的诗句深沉而凝重, 催人泪下。在《七子之歌》中, 诗人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 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 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这三首诗抒发了不同时期的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情深意长,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引导学生从题材、语言、意蕴等方面学习这三首诗,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陶冶学生的情操。

把不同创作风格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从不同风格的诗歌艺术中, 品味诗歌的魅力。如学习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可以把杜甫的《春望》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诗风豪放、浪漫。《渡荆门送别》描写了诗人在荆门所见两岸的瑰丽景色, 表现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山随平原尽, 江入大荒流”, 诗人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写得逼真如画。而杜甫忧国忧民, 他的诗歌大多是反映人民疾苦和忧国悯时的,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春望》描写战乱中山河残破荒芜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 春城草深, 意境悲凉, 诗风沉郁, 感人至深。

还可以教学生把古代边塞诗与田园诗比较阅读, 把现代诗与古代诗比较阅读, 把国内诗与国外诗比较阅读等多种形式比较学习。可以作“纵向”比较, 也可作“横向”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诗歌、品味诗歌。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新探 篇9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 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 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 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面对传统教学, 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 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一、重视朗读积累, 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 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 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 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 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 不读, 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 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 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笔者教学时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 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 谈谈自己的心得, 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 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 谈自己的见解;第二, 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 3年下来,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借助多媒体, 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 或抒发个人情感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 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 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 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 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 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 以声传情, 以形传意, 寓教于乐。因此,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比如, 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就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 密密松林, 潺潺流水表现出来, 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又如,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直观而醒目的画面, 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三、讲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 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 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特点, 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知人论世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 思想感情的外观。“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 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如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中的4个阶段的经历, 怀才不遇的遭遇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对他在《秋兴八首》《登高》《旅夜抒怀》《登岳阳楼》等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及寄予的思想便易于理解和把握。

所以, 研赏古诗词课前, 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 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 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 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2.抓住意象赏诗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 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 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 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 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 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不过, 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 (明月、残月、新月) 多表达离愁别苦, 渲染悲寂氛围;斜阳, 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 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3.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炼词炼句, 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可直接披文入情,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 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 鸟使心惊。春来了, 鸟语花香, 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 一家流离分散, 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这是移情于物, 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 在具体分析时, 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 而应该综合并用, 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总之, 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 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陶福兴.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意境教学 篇10

一、意境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意境本质上是至少包含了“意”和“境”两个层面的内容,而“意”主要指的是作者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境”则主要是指诗歌描绘的抽象的抑或是具体的事物。譬如在《错误》一文中,诗歌所描绘的“境”,即江南小镇上那苦苦等候“归人”的女子,而“意”则是智者见智了,你可以认为是作者站在女子的立场述说离别之苦,也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表达了对女子的同情。总而言之,任何一首诗歌所描绘的事物,必然是与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有一定联系的,对这种联系的评鉴即是所谓的体味诗歌的意境。因此在意境教学中,对作者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揣摩必然要与诗歌描写的物象、故事所联系而不能凭空臆测。这样才能保证意境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意境教学的意义

普通高中生读诗歌,往往不能觉察其内在的美感,甚至于有的人在读完一首诗,感觉空洞无物没有得到丝毫的体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常人读诗歌都是流于表面字词的理解,对诗歌涉及的意象的深层次含义,没有进一步挖掘,这就使得学生的体会相对的肤浅抑或甚至没有。总而言之,意境教学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意境教学,学生才可以更加清晰理解诗歌深层次的含义,否则仅仅停留在读字词的解读上,这就完全地将一首诗歌“糟践”了,就好比吃鸡蛋不吃蛋黄一样,学生只能认识到诗歌表面的韵味,却丢弃了诗歌内在的醇香。诸如,《致橡树》一文中,作者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如“痴情的鸟儿”“源泉”“险峰”“凌霄花”“木棉”等,这一系列的意象其主要的作用即是服务于作者内在情感的表达,作者以“凌霄花”这一物象否定了攀附富贵旧时代女性的定位,而又以“木棉”这一意象肯定了新时代女性独立、自尊的个性,因而从新塑造了女性的社会定位。当然这只是这首诗歌中众多意象中的细枝末节,纵观整首诗歌作者还描绘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可想而知如果不对其中意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想要真正理解本首诗是多么的困难。

三、意境教学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从诗人王昌龄将诗歌境界分为的三个层次入手,笔者认为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必然要从其物象的认识开始,在对诗歌物象有较为清新的认识后,自然而然就应该转向对其情思的剖析,在对作者思想感情有了初步认识后,就应该结合具体的物象将“意”与“境”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意境教学了。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学习,总结出了意境教学必不可少的三个阶段如下:

(一)通过联想把我物象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将物体与画面相结合的表达形式,任何一首诗都离不开对物象的建构,因为没有物象的诗歌是空洞无物的,因此无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何慷慨激昂抑或悲怆凄美都难以逃避无病呻吟的嫌疑。因此在实施意境教学法时,首先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具体物象展开适当的联想,尽可能使诗歌中的物象清晰地刻画在学生的意识深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跟上教学的节奏。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对意象的联想也应该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 立足单个字词意象的联想

在对物象进行联想时,应该遵循从单一物象向整体画面转变的原则,即在进行联想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认清单一物象的具体含义。譬如在《再别康桥》一课中,有许多含义丰富的物象例如“西天的云彩”“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这些物象都是值得细细评鉴的,如“西天的云彩”看似写物实质上也交代了时间因素,表明作者离别在一个黄昏。总之,对单个物象的解析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2. 根据句节构建意象群

一首诗歌,就像一颗蓬勃的绿树,字词为树叶、句节如枝蔓,因此在创作诗歌时,笔者会塑造许多意象,并将这些意象攒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意象群。因此在意境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将诗歌中的意象群集结起来。

3. 结合整体联系意象

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要心领神会一首诗,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心中都必须有一幅画境。诚然,在诗歌的意境教学中,在对意象的解读过程,就必须要结合整体的意象来构成一副具体的画面。譬如《断章》一课中,如果只是从单一的意象是无法理解诗歌的意境的,必须要结合整首诗的意象,从而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才可以理解作者的哀怨情思。

(二)体会诗歌的情感

对于一首诗歌而言,情感是其灵魂,因此对诗歌的情感体味是理解诗歌的重点。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诗歌情感进行深入的解读。譬如《归园田居》中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一句诗,从字面上看其实与一般诗词并无二致,但是如果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细致的品鉴,你或许就可以体味作者内心的那一份悠然自得、恬静淡远。

(三)品味意境

高中语文关于诗歌之美 篇11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

我们在课堂上总喜欢肢解语文,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作性。让他们有一双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眼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该如何让诗歌之美不再流失?如何让学生在诗歌的国度中体会语言诗歌的美呢?在新课改关于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提到了如何欣赏诗歌,我觉得除了这些,还应该有善于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意识。

发现美,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把学习诗歌当成是美的享受。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去欣赏诗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由老师讲转变为学生悟。让他们在悟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如此的豪迈;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如此的孤苦;而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又是如此的凄清。而这些美,只有学生自己发现了,才会扣动他们的心弦。才会让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古代诗人们留下的这些华美篇章。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感悟沈园留下的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感悟张若虚站在春江花月夜下纯粹唯美……而没有感悟的诗文学习,是毫无灵性与意义的,充其量就是机械地记住了几首诗词,那又什么意思呢?

美,需要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淹没、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用无拘无束的遐想去开拓,用纵横驰骋的思辩去探究,用火热的真情去挥洒,

语文诗歌中抒情语体的特征 篇12

第一, 抒情语体“声音”的特殊地位。诗歌中人的体验、感悟、意念、憧憬、哀伤、离愁、别恨等都是情绪化、音乐化的, 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平仄、韵调等本身就直接表现了意义, 诗歌的抒情语体极为强调语言本身的作用, 所以诗歌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诗歌的“声音”意义, 通过声音带动意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

第二, 抒情语体在选词与构句上与正常词法、句法有差别。这跟诗歌体现的跳跃的、朦胧的、神秘的情意有关, 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下阙“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如果用散文的眼光去解读该诗, 先写茅店, 接着是社林, 然后是路转, 最后看到的是溪桥。但是, 以诗歌的眼光看这首古诗, 作者把“忽见”放在最后, 看到的正是茅店, 这茅店不是一般的茅店, 而是旧时茅店, 作者对它是充满着感情的。这种表达还把作者当时的欣然与惊喜灵动地写出来了。这里写的是景, 但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

第三, 抒情语体比一般语体更多采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双关、反讽、借代、用典等手法。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一个撑着油伞徘徊的姑娘的象征意味;刘禹锡的《台城》中“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纵情荒淫的生活与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怀。

上一篇:好客文化下一篇:风冷热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