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2024-07-20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精选12篇)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篇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普及,全世界的消费及生活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场源自技术的大变革将传播业态发生迅速、 持续和深远的影响。在目前这个强大的新媒体传播时代,互联网正在成长沟通的元路径,进一步颠覆性地改变世界。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 .1%, 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出现较快增长。在网吧、学校机房等场所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网吧网民占比下降了5.5%,在学校公共机房上网的网民占比下降了3%, 而在家中接入互联网的比例持续走高, 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增幅达到3.4%,个人上网设备持有比例的提升和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是导致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将新媒体应用于商务传播, 商务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多样,速度更加敏捷,范围无限广阔;同时也实现了商务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互动性以及异步性。通过对以下六个方面商务传播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于商务传播活动的开展和发展有着突破性的、划时代的作用。

一、移动支付在商务传播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近年来,移动支付已从网上购物、 公共事业缴费等领域逐笔渗透到基金理财、保险、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众多行业。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全年处理数量超过21亿笔,金额超过1800亿元,据相关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普及,我国原实力雄厚、兵强马壮的传统媒体将在更大程度上与新媒体融合,并深入介入商务传播这一至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发挥其在商务传播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新华社旗下的新华金融信息交易所,新华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浙江展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网盛生意宝有限公司联合组成新华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就是从事移动支付、电子商务、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资金归集等业务的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新华社杭州2013年7月7日大宗商品指数发布中心凭借它在全球领先的资讯与数据采集、发布优势与国内金融专业机构联合研发、联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设立专门金融实验室,确保指数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同日,据新华社新媒体信息机构倾力打造的新华通移动商务平台也首次亮相,这标志着新华社首次进军高速度增长的移动支付市场。可见,移动支付在商务传播中已处于蓄力发展阶段。

二、数据在商务传播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自进入2012年之后,“大数据” 这一词汇越来越多地被人所提及,伴随着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通过多种终端、多种平台输出数字内容,驱动着整个新媒体世界迈入 “大数据时代”。正如上海程迈执行副总裁赵聪翀所说,现在每秒钟人们发送的电子邮件数量为290封;每分钟人们在youtube上传的视频时间有72小时; 每个月人们在浏览facebook上总花费的时间达到7000亿分钟。随着全球数据大爆炸似的扩张,商务传播的规则正在被改写。大数据之“大”,其重点并不在于其表象所展示的大容量,而是在于其潜在的“大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开始凸显。而企业要去高效地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则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互联网的出现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让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可能。互联网的特征又导致这些数据能够被高速度和大容量的传播。 由用户产生数据的模式将数据进一步升值。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多源头、低成本且更及时。在金融、零售消费品、汽车销售等领域,数据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利器。在新媒体领域,各家门户网站开始向“大数据时代智慧门户”转变,通过旗下门户、微博、视频、无线等跨平台深度整合,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分辨出用户的行为模式、兴趣偏好等,从而更准确地向用户推荐合适的内容。

广告作为重要的商务传播形式之一,以电商为代表的面向效果的广告营销形态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当前品牌广告对营销ROI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并逐渐成为广告主们最关注的营销指标,这在近年有了更明显的体现。人工智能、信息系统和决策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包括数据挖掘,顾客行为模型,决策支持等等多种分析方法及工具的推动。网站可以实时得到消费者的来访源头,在网站内的搜索、收藏、购买行为,以及购买的商品的关联性,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广告主更精准地向消费者投放广告。在汽车、快速消费品等行业, 一些领先的品牌广告主都在积极尝试各种精准营销、精细化访客关系管理的广告投放和优化手段。

三、移动社交在商务传播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2013年,从电脑到手机,移动社交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微信、易信、 陌陌、米聊等移动社交应用,已经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新宠。移动社交同传统社交网络不同,手机天然的联系人属性、 实名属性和位置属性,能够减少信任成本,加强沟通便捷性。移动社交将会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深度影响网络社交方式,用户量和传播力将继续飞速发展。

新媒体时代产生的互联网诚信、隐私权保护等问题已经上升为网民关切的共同话题,而移动社交的实名化则让此类问题迎刃而解。由于移动社交的发展所依靠的基于相互认证的“熟人”互动沟通方式,所以实名化的应用有力推动了移动社交网络环境的改善,当下新一轮社交化浪潮呈现明显的双向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事其他品类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或拓展社交产品,尝试将SNS的基因置入到现有产品中,实现产品的“社交化”;另一方面,社交网站则开始向其他相关业务品类拓展,相向而行,电子商务、搜索、音乐、视频等等各项新媒体应用逐渐与社交全面融合。如很多招聘网站会打造职业社交平台,也有很多社交网站专门增设了“招聘”板块。

四、新媒体对商务品牌传播的影响发展趋势

新媒体更有助于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以汽车销售为例,过去汽车交易一旦完成,制造商与消费者的关系一般就结束了。如今,汽车APP给了制造商一个向消费者提供了长期服务,以继续影响消费者的机会。例如,作为一款宝马车主的APP在品牌信息推送方面, 宝马品牌为这款APP用户提供了最新最快的宝马品牌官方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条理的分成如新闻、享乐生活、车友世界等几大板块以方便用户的寻找。 此外,宝马品牌通过在APP中设置定位查找功能及提供各地宝马经销商讯息,以方便车主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更快速找到解决的方案。而在建立车主网络社群方面,宝马品牌将使用这款APP用户联接起来,形成一个专属的网络社区,为车主间的相互用车经验、 生活感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通过不定期的邀请专家、嘉宾做客网络社区与车主在线交流的方式, 让车主亲身体验宝马品牌对于车主关怀方面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宝马品牌还特别设置了APP用户与新浪用户绑定,方便车主的信息随时分享。宝马 “My BMWCIub”作为一个基于APP用户端建立起来的专属网络虚拟社区, 从本质上而言是对新媒体时代分散在各专业汽车论坛用户网站上的品牌车友会资源的聚拢。

这种整合不仅有利于将品牌信息快速传达给消费者,在长期的近距离沟通中,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同时也方便了企业对消费者的统一管理,品牌可以同时对该社区用户的热议话题等信息进行持续的关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一些可能发酵成使品牌形象受损的突发事件,及时得到解决,从根本上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五、新媒体对商务整合营销传播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新媒体将重大商务新闻、宣传视频、图片、网址链接等以简短有力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与线下媒介相结合, 从而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以苹果为例,我们从最常见的“果粉”为买到iphone新产品彻夜淋雨排队说起,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痴迷果粉”愿意从凌晨开始排队,排77个小时就为了买一部iphone手机呢?由于iphone新产品上市前厂商会利用网络新媒体对iphone新品进行宣传,尤其是社交媒体,比如人人网、开心网、微博等,宣传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先制作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吸引网络用户,用户点击会进入视频观看,而苹果推广宣传也很有水平,不像平时我们所看的广告那样让人感觉到是苹果刻意在做广告,而是以一个手机爱好者的身份介绍苹果与先前其他使用安卓系统产品的手机有何不同,展示其外观、设计工艺、功能等, 有哪些新功能,有怎样的新体验,让人感觉iphone就已经注定是手机的终端机了,不可被超越,就算有其他竞争对手模仿,都会让人认为那是山寨的。加上苹果的“饥饿式销售”法,让消费者总感觉到意犹未尽。所以,通过不断宣传,让消费者感觉这个苹果产品是最后的同时,还有更好的在后面,总希望能每年更换一部苹果手机。

六、商务传播平台化发展趋势

因为互联网的呈现,数字营销的平台依然已经变成复杂生态体系。新媒体商务传播越来越变成整个营销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数据带来的挑战意味着机会和风险,平台的出现给大数据下的营销带来了机会。营销创意推陈出新,营销工具层出不穷,彼此封闭信息,数据无法打通,企业面对种类如此繁多、功能如此复杂的营销工具无所适从,迫切需要能够提供整合所有营销手段并贯通数据的统一平台。

以新浪门户和新浪微博为例,两个平台相互链接必然会产生“1+1>2的效果。新浪门户平台利用其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流量优势,不但能够将营销信息在最短时间通过多个频道、网页全方位曝光,而且可以利用媒体身份围绕传播核心进行报道,提升品牌形象; 而新浪微博平台则发挥其灵活、短小、 聚众的特点,调动网民力量形成广泛的自媒体传播,发挥长尾威力实现品牌信息的深层渗透。两个平台的内容可相互关联和配合,让网民消费者注意力自由地在两个平台间跳转。

新媒体商务传播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因为新媒体商务传播有积极作用的一面而一味肯定赞扬它, 也不能因其有消极危害一面而一概否定它。为提升消费者网络消费辨别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13年7月9日公布了九类典型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及相关案例。这九类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 违反企业登记管理相关规定,伪造或冒用公司名称;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其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误导消费者;利用网页分布与真实情况不符的企业或商品信息; 恶意诋毁、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 商品声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其他经营或消费者利益;未经许可,从事法律法规规定须取得营业执照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违反相关规定,擅自泄露或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利用格式合同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侵害消费者权益。此外,新媒体商务传播中还有许多行贿、诈骗、盗窃、淫秽、暴力等种种犯罪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打击。总而言之,正确的做法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逐步规范,有序发展。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篇2





1、发展趋势状况



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

 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实践,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步伐加快,使这一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不仅仅是思想解放,更是一个实践推动的过程。数字化技术将文件处理带入了新的领域,让人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生产文件,用更便捷的方式修改图像和文件,利用网络通讯把图像和文件迅速地传到四面八方。经过数字压缩,从根本上解决了录像带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未来的人们需要某一内容时,可以通过网络调出,在网络终端上阅读,满意时,再从终端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因特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知不觉地走近了我们的生活。1997年,中国媒体对网络的报道不断升温,因特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了商业运作,反映到教育领域,这些技术的变化,推动了学校电化教育的大力普及。很多在过去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下难于解决的问题,在今天的数字化方式下迎刃而解了。



2、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



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

 荷兰电子制造业巨头飞利浦电子公司(PhilipsElectronics)前天表示,它正在准备批量生产一种体积小巧、类似书籍大小的显示器,消费者将可以利用这种显示器下载报纸和杂志,然后把显示器卷起来收藏好。这种五英寸的显示器可以呈现出精细的影像,并能折放进钢笔大小的存放器中。如果它与手机相连接,还能用以下载网页、书籍或电子邮件。飞利浦表示,它利用由塑料制成的电子电路研发出了上述单色显示器。飞利浦研究部门发言人表示:“我们将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显示器,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研究项目,我们将建造一个试点生产线,预计可以在2005年投产,届时年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台。”



 时代的步伐把我们带到了21世纪,面对信息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由信息组成的。网络、商务已经变成昨天的话题。人们工作依赖于信息,生活还是依赖于信息。作为商务活动中最传统的组成之一的名片依旧据占着历史。为什么没有多媒体名片?为什么没有internet名片?为什么没有pda名片?传统的名片以纸张为介质,传达姓名、电话、公司等极为有限的信息。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这些信息显得有点“寒酸”。这点儿三言两语要把个人或公司介绍的比较详细是不可能的。怎样实现用名片的形式来表达更多的内容和完整的企业形象呢?多媒体技术给出了答案。把声音、影视,把交互,以至于三维、四维的元素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在名片上,使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更广。



 其实多媒体名片只是作为生活多媒化的起点,倡导多媒体的多元化,使多媒体不只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在“蓝牙”、“pocket”等新技术下使多媒体技术、概念真正的走进生活,走进各个领域。

设计和技术是同等重要的,关键是把“前”的设计与“新”的技术相互结合,用在设计上。首先是商务活动信息时代化的概念得以应用。其次是多媒体设计艺术、技术的大众化,并突出公司的形象。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把多媒体名片或internet名片作为项目进行开发和设计制作。传统的名片还是统一着天下,只有多媒体光盘性质的公司简介。以多媒体名片作为一个多媒体应用的一个缩影,国外在多媒体应用上要领先于我们,比如数字化多媒体冰箱,数字化多媒体房屋等。虽然我们硬件,软件和国外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观念上我们要赶超国外。

 2003年,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预测,苹果计算机公司进入音乐下载服务市场将使该公司在这个迅速扩张的市场中获得一块份额。这家公司在5月15日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预测,欧洲数字音乐下载服务服务市场到2007年将价值13亿欧元。这个市场2003年的收入只有2,400万欧元,但是将占2007年全部音乐销售收入的13%。美国数字音乐下载服务服务市场到2007年将价值20亿美元。Forrester公司称,这些收入大多数来自个人下载,并不是基于订阅的服务。更过的合法服务的出现和更高的宽带网普及率将推动这种增长。研究分析师RebeccaJennings表示,最近EMI公司和苹果公司宣布进入这个市场的消息表明,主要音乐公司和技术公司现在正开始认真对待未来的数字音乐。虽然美国合法的音乐下载市场已经摆脱了障碍,在2002年达到了1,500万美元,但是,欧洲市场落后了。这是因为正式的服务仅集中在美国,欧洲家庭宽带网的普及一直比较缓慢。但是,在今后几年里,数字音乐的传播将迅速增长。这篇报告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将迫使唱片公司向欧洲市场扩张。报告指出,宽带网用户下载MP3音乐的人数可能会比窄带用户多123%。Jennings表示,欧洲消费者最喜欢购买单曲唱片。在2002年,欧洲人购买了大约1.65亿张单曲唱片,而美国单曲唱片仅销售了900万张。Jennings预计,欧洲消费者一般都下载单曲唱片,在欧洲的数字音乐销售将有42%是单曲唱片。在2007年,成套唱片将占下载音乐的49%。分析人士表示,还有基于订阅的服务。到2007年,将有200万用户为这些服务支付1.25亿欧元。

 20世80年代,美国APPLE公司成立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主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同多种信息媒体相结合,并首次推出了MACHITOSH系统机,标志着早期多媒体技术的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现代意义上的多媒体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不仅具有计算机所固有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等功能,还采用了图形窗口、交互界面、语音识别和触摸屏等先进方式,使计算机不仅具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并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表达信息,与人类交流。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实验室、电子图书室、多媒体教学管理等的蓬勃发展。此外,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以因特网(INTERNET)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技术构成了现代技术文化的重要部分,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与教育更是结下不解之缘:美国在1998年公布了INTERNET计划,宣布要使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家庭和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能享受INTERNET带来的全新的学习环境;英国政府建议成立网上工业大学,并推出“全国学习网”,目标是到2002年使英国3.2万所中小学全部进入因特网;我国教育部1999年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校园网的构建提到日程上来,2000年4月中国基础教育网正式开通,同年10月国家教育部宣布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目标是在未来的5-10年内使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能与网络联通,到2005年使所有大学和一千所中小学上网。





3、在网络教学上的发展



 “多媒体”与“网络”的联姻促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产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信息空间主体化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质的区别。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冲击了机器工业时代“大批量生产”形式的教学。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推进。





三、总结



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篇3

“传统的传媒行业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虑感,甚至面临生存巨大危机。”

7月21日,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媒体传播发生了三个变化。首先,信息的生产从延时到实时。其次,从单向传播到交互式多向传播,从传统的线下到依赖官微的传播。此外,从精英化到全民化,公众不再被动接受媒体信息,而是通过评论发布自己的意见。同时新闻变得更加快速。

王高飞还表示,不同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无论是经历数百年变迁的报纸、电台、电视,还是最近几年快速崛起的微博、《微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媒体形态,唯有顺应这个形势,才能在互联网+大变革中不被时代淘汰,引领时代潮流。

传统互联网是否还适合创业

已经没肉只剩汤了

“传统互联网已经没有什么肉,只剩汤了。”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做了主题发言。在谈到创业时,俞永福认为,传统互联网创业时代其实已经基本结束了,他建议在互联网打拼了十年的同事们,不要再在互联网打拼了,给年轻一代的80、90后留点汤喝,70、60后可以转移到新的领域。

如何做好创业公司CEO?

能把创业情怀变成具体问题

“能把创业情怀变成具体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越具体越好。”猎豹移动CEO傅盛在探讨了“如何当好一个创业公司CEO”的话题。回顾刚从360离开时,傅盛表示,创业的最大难度是而容易失去方向。他还认为,创业成功的人,不是因为他多聪明,而是因为他能够不断改变自己,跟这个时代紧紧相扣,每一步都踩得准。

企业要做O2O最忌讳什么

不要陷入两种极端的思维

“一种是速胜论,认为做个网站、做个APP就是互联网+了;还有一种是速亡论,把互联网神话了,认为实体企业没有互联网经营,所以做不成互联网。”近日,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谈到了自己对于O2O的看法。他认为,互联网是技术、是工具,它可以改变人们思维的方式,甚至生活的方式,但是不能替代经营本身。

5G关键应用是什么?

虚拟现实将成为5G关键应用

“虚拟现实和浸入式体验应成为关键应用。”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指出,5G发展正处在关键节点,5G网络应成为各行业共享的基础设施,加大与垂直行业合作力度。他认为,现阶段5G技术创新进展很快,但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之间缺乏深入合作。

未来谁将领导互联网汽车?

苹果、谷歌、特斯拉和沃尔沃

“国内的造车运动有些浮躁,愿意创新和踏实做事的企业太少,苹果、谷歌、特斯拉和沃尔沃是4家领导互联网汽车的公司。”近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互联网汽车并不是把手机功能集成到汽车上,或者在汽车上搞一些电子服务这么简单。

传统安全体系是否依然适用?

在万物互联时代已崩溃

“全球500强公司,去年有一半遭受了网络攻击。”奇虎360总裁齐向东认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是商业模式上的颠覆。传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做边界和防火墙,将攻击者挡在外面,而现在需要的是新的模式。

小米如何看待外界的抄袭指责?

指责我们抄袭是对中国公司的偏见

“人们无法相信,一家中国公司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创新者,能开发出如此高质量的产品。”

近日,小米副总裁雨果·巴拉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回应了外界关于小米抄袭的指责。他表示,外界的指责主要在于,小米一款产品与iPhone 5有着风格类似的边框设计。但是,目前许多智能手机看起来都非常类似,外界关于小米抄袭的指控是不公平的。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篇4

1 “全媒体”将媒介的定义更加细化

1.1媒介形态的界限已经模糊,受众习惯发生改变

数字媒介技术慢慢渗透到媒体边界。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以往渐渐被摒弃的传统媒体也迸发了新活力。乘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东风,媒介终端功能将更加强大,它打破了介质壁垒,把媒介终端向全媒体的终端进化。由于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1]。此外,受众主动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突出特征是给受众更多的可选择性、自主性,新媒体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媒体内容, 受众掌握了媒体的主导权,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受众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影响着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

1.2各种信息海量提供,信息获取门槛降低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媒体音视频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最终“全媒体”呈现海量资讯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以更加简便随意的方式,把新内容上传网络,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发布的源头,因此,信息的获取门槛大大降低了[2]。近十多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扩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互联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受众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信息发布更加简便快捷,服务更加个性化。

1.3受众分众化趋势明显,专业解读势在必行

网络传播加速了受众分化并推动了媒介形态的变革。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受众的分众化趋势明显。互联网使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使受众的地位得到了重视,进而让其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使个人成为信息发布者成为了可能。受众作为传播者,更加广泛且深入地参与传播,主要通过数字化参与传播,并推动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全媒体”致力于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用各种方法鼓励受众参与新闻报道,为读者服务。

2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2.1新闻传播内容上的发展

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网络社会的形成,使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内容随之转移。以往,传统媒体占有大量的新闻信息,现在人们主要是从网络中获得新闻,这就使得人们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者拥有一部手机,就能获得新闻评论的内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内容的来源会发生巨大变化。不仅传播者随时收集随时发布信息,还会制造热点。

2.2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

以往的新闻评论以正式的新闻报道为切入点, 然后进行新闻评论,很多内容和理念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对此不是很重视。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会找与人们关心的话题,以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报道与传播,以此来吸引人们的兴趣,以满足大众口味,这也是当今新闻传播最为流行的方式[3]。与此同时,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传播方式,对大众娱乐关注的比较少,与其等待节目略带娱乐性质的评论,还不如自己上网查询来的更加方便。

2.3新闻传播效果的发展

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基础是多样的网络平台, 它联系到的人数量十分巨大,使现代新闻传播效果传播范围很广。人们在网络上发布一条信息,经过全媒体媒介传播出去后,会被很多人注意到,并且信息可以被评论、分享或者转发,通过受众的转发和评论,将信息转载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上,这样就让信息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影响更多受众[4]。此外, 全媒体下的新闻传播速度非常的快,这就使得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效果明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电脑和手机等便于携带的设备来获取相关资讯。 这就使得全媒体媒介比报纸、广播、电视更加便捷、 更加快速。

总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全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势头强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有深度。全媒体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咨询最主要的方式,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也会顶住压力,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友.全媒体时代新闻制播技术[J].电视技术,2015,39(24):64-68.

[2]梅琼林,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J].新闻传播,2012(10).

[3]金莉萍.全媒体时代新闻融合传播创新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64-67.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篇5

十八大期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传播党意、汇聚民意的重要渠道。十八大话题成为新媒体的沸点,新媒体成为十八大的“红色阵地”。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形势下网络宣传工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他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至高点。

新媒体正在成为影响和构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这点已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陷,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另一方面,由于以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如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持续发展危机,它的影响力在慢慢衰退,但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思想多元化,社会矛盾更复杂,这就要求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的媒体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塑造和影响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课题。

一、媒体融合的意义和必要性

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当前,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等新兴媒体正在崛起,影响力在加大。我国网民有近6亿人,手机网民有4.6亿多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开拓和占领这一新的阵地。传统媒体并不会很快消亡,同时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两者之间会出现融合和摩擦的现象是必然。

1、全新的认识媒体融合的价值和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它既不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也不分读者和作者,是多对多的传播形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的新平台将更多具有新媒体的特点,这是可以预见的。新媒体的特殊属性使得它在很多具体的决策中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只有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和考虑媒体发展趋势,才能在时代进步中保持主动,更好地发挥媒体融合的价值。

首先,充分认识媒体融合,无论出版技术如何变革,用何种网络传输,只要具备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都视为新媒体,大力加强建设。

其次,要认识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拓展,又与传统媒体有明显的差别和不同,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再次,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并最终走向融合的关系,积极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新媒体之所以在短短数年间受众人数暴涨,原因就在于它的草根性。特别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使“人人拿着麦克风,人人都可被关注,随时随地可发布”成为现实,其“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特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新媒体不只是草根文化和草根视角的简单复制,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重置了社会的组织架构,唤醒了沉睡在草根群体潜意识里的参与社会进程的诉求欲望和权利欲望,这是新媒体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贡献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新媒体的草根性赋予了它最鲜活的生命力,但其草根视角和草根属性也注定了这是把“双刃剑”。它在向我们提供大量新鲜资讯的同时,也良莠不分、泥沙俱下。

传统媒体则代表着一直在主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文化。其传播模式从思想层面上来讲,是一种预先策划好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传统媒体的精英文化属性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方向指导意义。它通过舆论宣传和舆论控制避免了整个社会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容易导致的盲目和冲动,是中国社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的一块基石。尽管互联网使得大众发表观点更加容易,但是大众的网上行为是一种草根文化,传统媒体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依旧重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内容是并行不悖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所代表的不同视角和文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恰恰相反,它们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才有利于发出最具价值的声音。走融合之路是它们发展的出路,这种有机结合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它意味着草根经验与精英意识的结合,几乎可以涵盖所有行业和群体的声音,兼具经验和理性,有利于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聚同化异,扶正抑偏,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议题的实施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3、优势互补共利共赢

新媒体在载体和内容上糅合了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表现出数字化、碎片化、话语权的阅众分享、自媒体特征。2010年,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非“微博”莫属。今天,你织“围脖”了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个人时代生活的一种时尚表达。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微博已经从影响个人生活延伸到推动信息传播,甚至社会变革的层面。据学者分析:一种传播媒体普及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可见新媒体发展速度惊人。然而,新媒体也存在自身的问题,首先是新媒体原创新闻不足;其次是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不足;再次是海量信息遮蔽信息价值和知识;最后是网络新闻的趋同化。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主流而难以取代,其内容优势在短时间内不可动摇。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基础上。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舆论环境和新媒体舆论环境实际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融合之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首先,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是内容生产力。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对于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报道仍来自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媒体在这一点上的优势更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当 前的相关法规政策,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采编权限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转自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融合成为全球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次,传统媒体聚集了一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这些传统媒体的新闻业者既接受过关于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专业训练,又接受过关于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专门教育。对于新媒体来说,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还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第三,早期的因特网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今,网络越来越把眼光转向了有新闻背景的人员,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被因特网所接受和利用。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一旦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结出更好的效果。

第四,传统媒体大都经过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所具有的品牌效应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传媒产业的纷繁复杂、产品多样且供大于求的媒体市场格局,传统媒体的品牌在受众中的信任度与吸引力,如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原品牌的强化,这正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利用品牌资产方面的一种有效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如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总之,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传统优势,新媒体必然要与传统媒体结合,各取优势,互补短处,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平台,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全规范期,分配出现多极分化,思想出现多元化,正确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是新闻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今推动社会进步的角色无法由一方单独完成。站在发 展的角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的新力量,将是今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

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媒体核心竞争力发生巨变,既延长了新闻产业链条,突破了传统媒体过去在时间、空间、影像表现方面受到的局限,又继承了传统媒体强烈的策划意识、整合意识、庄重感和携带方便等特性,使新闻产品的传播媒介具有丰富性和可选择性,还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时效,扩大了影响。如何加强两种媒体、两种传播途径的融合,切实担负媒体责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最终可以通过两种媒体的互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1、要发挥舆论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

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仍然是一种舆论工具,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使其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利用自己的权威性积极和新媒体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危机,是传播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2、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扩大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

加强媒体间的互动,把传统媒体的深度及其传统价值理念带到新媒体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当中去,不断探索最佳切入点,进一步拓宽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化期刊等产业。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表示:“传统期刊要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数字化将增强了期刊业的传播力。”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地探索互动之路。

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数字期刊强化线上线下平台互动,建构专业化、深度质量的新闻专题,逐步增强媒介融合的公信力、吸引力及竞争力,即是传统媒体和它所属的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必然。

3、要加速传统媒体的转型

面对新形势,传统媒体必须创新转型,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在新媒体发展上有所作为。要抓住机遇发展平台、利用平台,坚持内容为王,按照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按照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实现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整合、融通,以发挥综合整体的优势,从而创立新的发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遵循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神,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项目支持等方式推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自主研发,实现手机全媒体移动发布,将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融为一体,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迅速壮大新媒体产业。第二,完善我国移动内容版权的法规,尤其是制定适应媒体新技术发展的配套政策,推动能源节约型的数字媒体普及传播,实现绿色低碳环保、无纸化发行。第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受众方面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分工合作,促使传统媒体转变观念,实现传统媒体数字化、移动化的发展。第四,面对当前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环境,政府、企业等单位都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技巧。第五,传统媒体应逐步建立起自有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这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起自有的新媒体系统,将主动传播与驱动传播、群体传播与个体传播、事实传播与观点传播、随时传播与定时传播一体化,才能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4、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建立全媒体团队

报纸发展全媒体,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人才基础。在人力投入方面,除了引进必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之外,可以倡导报社内部记者编辑兼职新媒体岗位。报纸这么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擅长内容把关、精通内容制作的人员,而随着厚报时代向薄报时代的转换,报业内部也面临着人员重组的可能。报纸在这样的背景下办新媒体,可以借助母报的采编、经营队伍,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建立自办新媒体所需要的团队。传统媒体自办新媒体,在人力投入方面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新媒体建设的人才需要问题,反过来也能锻炼和培育记者编辑的新媒体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5、加快新媒体融合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

随着新媒体技术、运营和服务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融合不仅仅发生在新媒体的产业端。政府和行政机关的立法理念、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了二者各自优势的有效融合。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特点分析

一、前言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不断深入,新媒体的诞生不断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网络宣传工作比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创新,要实现适应社会信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来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然而,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思想逐渐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对于媒体的应用更有了较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更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传递环境。而新媒体实际上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点,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保留传统媒体的有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将两者进行融合发展,以共同实现多元化的信息传递需求。下文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以及优缺点展开分析,就两者的融合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阐释

1、传统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1传统媒体的概念

所谓传统媒体实际上就是相对于近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一种相对说法,传统媒体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一些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某些信息或者为人们提供教育、娱乐等信息的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以及电视、自媒体等网络传递载体,但受到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才逐渐被人们忽视,但拥有不受声音、图像和时间、空间限制的约束的多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报刊、广播以及电视等信息传递平台成为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传统媒体。在当前形势下,电视作为一种强势媒体,不仅结合了网络交互性的功能,更整合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各种优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1.2传统媒体的特点

前面说到,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户外、通信以及广播等载体,他们虽然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但仍然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媒体具有传播面广、冲击力强的特点,但其选择性较少,因此有一定的受众限制。将就传统媒体的广告来说,依靠报纸、广播等信息传递载体,拥有较快的传播速度,且其灵活性和可支付性较强,但还存在已被疏忽等现象。就拿广播为例,广播为听众群体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通过词语、声音效果、音乐等的变幻使得听众的想象可以有所变幻,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收听。但作为一个听觉媒体,其信息转瞬即逝,很多信息可能在转眼间就被遗忘,因缺乏视觉,会减少很多创意,以至于不能完整的展示信息。另外,传统媒体还具有内容繁多、选择性少的缺陷,再加上其寿命短暂、利用率低,因此逐渐被新媒体所代替。

2、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2.1新媒体的概念

事实上,新媒体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属于媒体形态的一种,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渐淡出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分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事实上其概念较宽泛,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以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为基本渠道,将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作为终端的一种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目的与传统媒体一致,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式,严格的来说,新媒体属于数字化新媒体。而发展至今,新媒体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新型媒体的总称,从狭义上来说,新型的媒体或者新颖的媒体都属于新媒体,而这种概念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实际发展去修,更存在很大的交流沟通阻碍。当前,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出现的新媒体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等形式。

2.2新媒体的特点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新媒体具有较强价值性与原创性,所谓价值性就是说媒体是一种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而这种载体需要一定的受众群体,更因其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传递条件以及传递受众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而有着综合性的基本价值。而原创性则是指新媒体要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体信息传递过程,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新内容的创造,更要区别于上一代的理念。现代的分众传媒、聚众传媒以及框架传媒等都在媒体理念上具有很高的原创性,这也是促使新媒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特性上来说,新媒体具有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需求的特点,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都逐渐加快,人们希望休闲的时间能够碎片化,因此新媒体满足这种需求。其次,新媒体还要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以及信息需求,人们对于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主动性较强,因此新媒体的使用和內容应更具个性化。总的来说,新媒体的特点就是既要有交互性与及时性,又要有还良性与共享性,以保证期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1、传统媒体的优缺点

1.1传统媒体的缺点

在传统的三大媒体中,报纸新闻主要以文字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当记者在报道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一般只能采用单一的、线性的报道,对于客观事实的报道也只能做一个抽象的概括。再加上受到报纸版面的限制,新闻信息的容量最终与客观事实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为了迎合更多的阅读取向,报纸的内容也逐渐混乱,受到出版时间的限制,报纸的更新速度相较于新媒体来说滞后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就代表了经济的发展,关系着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报纸的新闻时效性和含量远远滞后,发行量还收到数量与地域的限制,最终导致传统媒体逐渐被人们忽视。不仅如此,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医院,因其依靠的是听觉来传递信息,声音所携带的信息稍纵即逝,不易被记住和保存。再加上缺乏视觉上的形象生动的冲击,听众只能被动的选择顺序播出;再来,因受到频率、天气、接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受众的收听效果也不是非常好。

1.2传统媒体的优势

虽然传统媒体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存在很多缺陷,但传统媒体是理论与实践层面有较长历时的媒体,其积累的独特优势更成为新媒体继承的关键。在全新的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具体来说就是,大多数的信息都需要收集,而收集属于传统媒体中的一部分,新媒体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相对较弱,依赖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媒体在这一点上拥有决定性的优势。不仅如此,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尽管在信息发布、更新上有所滞后,但其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上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纵观大多数的新媒体,对于信息的展示只是简单的表面阐释,追求的是快速、及时的信息而并没有深入的挖掘和揣摩信息的实际意义。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与运作机制,传统媒体称为了社会的公器,是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媒体。此外,传统媒体还具有较强的品牌和知名度优势,在这一点上是不可否认的,传统媒体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与发展,在受众群中有着较深的一个影响力,而这种品牌优势是新媒体无法超越的。当然,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也不是议程不变的,随着新媒体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媒体为了维持这样的优势,必须进行品牌再造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总之,传统媒体拥有的优势教育新媒体的人才、资源以及权威性和品牌化上有较高的意义。

2、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两个重要领域就是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两者在近几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在2007年的时候,互联网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400亿元,以后的几年中也保持着每年超40%年均速度增长,如网络游戏、B2B、网络教育和搜索引擎等细分市场的盈利占到了主流,几乎是市场的一半。此外,随着新媒体市场的不断发展,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的规模也逐年增长。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崛起,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也日渐显著,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更提高了营销价值,并且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剧烈,这也使得整个新媒体产业走向繁荣。

3、新媒体的优缺点

3.1新媒体的缺陷

新媒体正成为城市的新景观,逐渐填满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然而新媒体也存在自己的缺陷。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侵入性与强制性,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的安静不同,其属于侵入性的信息传递。更不同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可以调换频道、有开关,新媒体的强制植入使得我们不得不与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年龄层的人共同被接受同一种信息。例如,在公交车上,我们不得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以及不同性别的人看到一则男科疾病的治疗广告。即使我们不是可以去观看这则广告的,但其强制性与侵入性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到这样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信息传递的内容上还存在不实、不祥或者谣传等缺点。例如现在我们都知道的微博,微博属于绝对性的新媒体,微博带给我们的是分享生活和工作的喜悦,实时信息的更新,而我们也往往看到一些不实的信息在未被证实后就相互谣传,最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的道德界限出现了模糊不清的情况。

1.2新媒体的优势

我们不得不承认,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带给我们的是不断的便利,相交于传统的媒体来讲,新媒体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突破区域界线、时间界限以及传播方式的限制等,展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包括文字、图片、声音等载体传播,更可以将几者结合起来,形成同时拥有视觉、听觉等受欢迎的信息传递方式。而新媒体的网络型使得其互动性也增强,这也是其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差异。传统媒体只能在我们选择某种形式的基础上被动的了解信息,而新媒体则将两者联系起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更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分析

1、发挥舆论引导,抢占主阵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势必将社会变为一种全媒体的时代,然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一种舆论工具。因此,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权威性,并使其充分适应全媒体时代,人们热情参与、舆情高涨的状态,更要深入的掌握住重大新闻事件的舆论倾向。同时,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积极与新媒体结合,根据新时代人们的实际需求和需求变化趋势,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以促进媒体的传播效果最大化。事实上,媒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积极的引导公众参与舆论,以凝聚社会力量,进一步化解社会危机是必要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人的义务。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有助于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一步抢占舆论的主阵地。

2、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特征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要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就要结合传统媒体的深度与传统价值理念,并充分运用到新媒体的创新中去,以不断的探索出更好的信息展现方式,最终实现拓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两者的融合程度和优势互动,努力打造数字化的媒体产业。另外,还要不断加强两者的互动,强化线上线下的平台互动,构建专业化强、深度好、质量高的新闻专题,逐步增强媒介之间融合的公信力,以吸引更多的竞争。总的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要实现良性的互动,使得两者的相互融合成为必然的趋势。

3、利用好新媒体的媒介性质

由上诉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媒体的信息传递需求逐渐增大。在新的环境下,要实现传统媒体的创新转型,就必须紧紧依靠新媒体的发展,紧随新媒体的脚步,并以此为基础发挥一些作为。一方面,要抓住机遇与发展平台,并利用好这个平台,以坚持内容为主,紧随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按照媒体事业的发展本质要求,充分整合资源击垮其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的技术是促使媒体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全新的技术与手段来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使其融合共生,发挥出综合整体优势,从而创建新的媒体发展模式。这样一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就不仅仅需要媒体行业资深,更多的是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神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项目支撑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实现报刊、广播与电视、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全面互动和结合,以迅速抢占国际技术的高点,最终起到扩大新媒体事业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应从内容、首宗方面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转变传统媒体陈旧的观念,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移動化发展。在多元化、及时性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应逐渐构建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再加上国家的政策与基金支持,就能实现一体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4、加快新媒体融合的法规和监督管理

首先,为加快新媒体的立法,拓展法律对于媒体领域的监控范围,可以通过制定关于新媒体管理的专门法规,与工法的角度来对新媒体的范围、内容等进行标准制定。与此同时,还应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依据。其次,及爱情爱你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新媒体的舆情搜集,重点对某些网站、热点问题进行监控,以准确把握住实施动态。最后,还可以通过构建全媒体理论规范,实施相对完全的监控,以适应新媒体技术与服务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优势充分结合,通过制定合理的法规和监管机制,利用好两者的媒介性质,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打造全新的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王萍.户外新媒体广告及其创意策略研究[D].2010.

[2]刘嘉.浅谈户外广告“进化”五级跳[J].青年文学家,2013,(2)

[3]赵蔚.城市户外媒体广告分析研究[D].2006.

[4]关雪仑.以媒体为手段的非主流户外广告表现形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5]戴诗珈.中国当代户外广告设计的创意探析[D].2013.

[6]何晶娇.互动户外广告的创意策略[J].传媒,2013,(12)

[7]俞淇铭.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户外广告的视觉突破[D].2013.

[8]骆双.户外广告创意的表现研究[J].大众文艺,2013,(11)

[9]罗晓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4,(6)

[10]李旸.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J].中国传媒科技,2013,(6)

[11]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1)

[12]余文.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现状与趋势[J].新闻知识,2012,(5)

[13]李彩艳.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14,(29)

作者简介

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篇7

全媒体不仅彰显着其独有的整合性特点, 同时也无处不散发着人文主义的魅力, 信息传播途径的丰富不仅分化了信息受众群体, 同时也做到了更加的以人为本, 让信息接收者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信息, 而不再需要在不关注的信息之中浪费时间。另外信息接收方式的灵活也能够让更多的信息接收者在自己最为舒适的时间和渠道获取信息, 而不再只是通过电视或者是广播的形式获取信息。这种改变深度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发展, 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根本性保障。

一、全媒体提高了媒介定义的细化程度

1. 不同媒介之间界限趋于模糊化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媒介之间的壁垒趋于坍塌, 信息传播更加的畅通无阻。并且随着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媒体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功能不断强大的终端作用之下, 传统媒体凭借着自身深厚的底蕴依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并且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信息接收者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各种信息媒介, 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媒介界限的模糊化同样也使得各种媒介以及媒介内部的分工更加精细, 信息的加工精度更高。

2. 信息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 并且全媒体让信息数量呈指数般上升, 而且接收者不再仅仅是以受众的身份参与信息传播, 很多信息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既扮演着受众者, 又扮演着传播者。而且有很多受众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制造者, 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这样的改变彻底颠覆了原有信息传播的方式, 让信息传播更加的自由, 门槛也降的更低。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信息接收者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信息接收和处理的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这个过程对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 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成为了每一位新闻传播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3. 受众群体分化明显, 专业性解读势在必行

全媒体时代造就了受众群体的分化, 也使得信息传播媒体分工的明确。在受众群体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之时, 信息的分类加工以及专业性解读势在必行, 因为在全媒体时代, 许多原本的信息受众者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加工者, 这就使得社会舆论导向呈现多样化发展, 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性态势。在不同的受众群体内部, 对于同样的信息会产生多样性的理解, 再经过不同渠道的传播, 信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在受众群体分化的同时, 传播媒体内部也要随着受众群体的分化而进行分工, 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加工和解读, 在给予社会公众舆论自由最大化的前提之下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 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发展趋势探索

1. 新闻传播内容上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模糊了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与此同时, 信息的内容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终端功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 许多原有的信息接收者角色在发生改变。在传统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占有着新闻的主导权, 处于信息制造的垄断地位, 社会公众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而在全媒体时代, 这样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转发、加工、制造等等创造和再创造新闻, 让新闻的内容发生改变。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内容上也得到了丰富, 民生新闻、社会热点等新闻内容的添加让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内容也得到了丰富。

2. 新闻传播模式的改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以正式新闻播报为切入点, 然后进行新闻的评论, 而这些新闻往往离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较远, 这也就使得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小, 而且很多受众群体也并不真正的关注新闻传播的内容以及它的评论。而在全媒体时代则完全不同, 新闻的内容更加的平实, 更加的贴近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 这就使得新闻的受众群体数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受众群体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来, 这使得新闻传播的效率大大提升。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剧, 新闻传播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由原本单一性的正式新闻播报变得更加的多样性和平实性。社会公众会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以及评论进行接收, 这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同时也活跃了新闻传播的市场。并且随着新闻受众群体的分化, 不同受众群体不仅在新闻内容的关注上有所不同, 其在新闻的接收方式上也不尽相同, 现在有很多新闻受众者不再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 而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电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 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决定了传统新闻媒体也要随之有所改变, 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 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闻传播并没有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兴趣和关注, 受众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但是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效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由于关注度的提高, 新闻传播的速率得到了提升, 新闻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新闻质量的把握是每一个新闻媒体的存在价值, 全媒体所造就的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领域的健康发展。一条新闻经过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传播之后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新闻效应。很多受众群体会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关注和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扩散, 再加上专业媒体的专业性解读, 使得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的丰富, 所产生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另外全媒体时代还给社会公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们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来获取新闻, 这就使得新闻扩散的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 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住这良好的发展契机来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为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便利。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 在全媒体时代, 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而且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如此, 在全媒体时代, 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 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这也就必然造成了信息受众群体的分化。在全媒体的时代, 新闻传播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正确地把握住新闻传播健康的发展趋势,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新闻服务成为了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传播工作经验, 针对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8

1 新媒体的定义

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对新媒体的权威界定,其普遍的认识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新媒体包含新型媒体和新兴媒介;从狭义的角度分析,新媒体所指的仅仅是新型媒体。所谓新型媒体,泛指应用在数字技术、传统媒体基础上改造或更新换代而来的一种媒体形式,其中,有线数字电视、无线移动电视、户外新媒体等均属于新型媒体的范畴[1]。而新兴媒体所指的是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和飞跃的一种媒体形式。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2]。

2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

就新媒体所呈现的形式来讲,它是多样的,也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将文字、画面、声音等融为一体,对于传播的内容也能做到无限、即时的拓展,促使内容变成活物。新媒体以存储为介质,其要想满足所有信息的存储需要,只要在满足了计算机条件的基础上就能实现。就新媒体的特点分析,其不仅具有大容量,还具有检索便捷性,能随时存储传播的内容,对于以前或相关内容的查找也比较方便。和电视、广播相比较,只有新媒体能够随时对内容进行加工、发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时间限制。在新媒体的传播上,它是在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电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通信网、互联网、宽带局域网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语音等服务的。在新媒体行列中,目前其主要有7种媒体形态被纳入其中,其分别为:网络广播、手机电视、移动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有限数字电视以及移动工具电视[3]。

3 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

3.1 传统的广告形式需要变革

广告作为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在传播广告的过程中,新媒体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适应消费者的“碎片化”,以及广告媒体的“分众化”发展趋势,就新媒体的发展来讲,它促进了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的改变,让传统广告朝着一个跨平台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改变,这种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将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出来。同时,在网络广告的跟踪技术中,对于广告的推广策略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网络广告的发展目的,最大程度吸引了广告主的目光。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广告行业中,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还促进了传统广告形式的变革,使其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媒体广告在音效渲染和视觉传达上的效果非常好,尤其是视觉传达,让广告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视觉化改变。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网络广告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变革和各种副媒体表现力和承载力的提升,促进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为广告的宣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途径。

3.2 促进着手机媒体的到来

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仅仅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而存在的,但是在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手机这一通讯工具已经在新媒体技术兴起的过程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媒体的平台。通过手机,大家可以上网、看电视、浏览新闻等,实现网络普遍功能。对于手机媒体的这一发展趋势,部分学者认为,虽然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技术,而又兼具了传统媒体的所有,有很多狂热的追随者、崇拜者,但却不能将新媒体认为是生活中的所有。以手机电视为例,手机电视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利用智能手机的视频功能和操作系统,作为接收电视节目的终端媒介,具有电视、广播、网页、游戏等多个节目,用户可随身携带、随时收看、随地搜索,是继家庭电视和电脑后的“第三块”影响。但是,因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手机电视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传播媒介而存在的,毕竟手机电视的数量是无法超过电脑和电视用户的数量的,但是也不能否认目前手机媒介的确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在繁重和紧张生活与工作状态下,能够及时获知消息的一种快捷阅读载体。

3.3 IPTV,促进传受互动的进行

IPTV即网络电视,它所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下,尤其是宽带互联网下一种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主要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宽度网络或有线电视来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视频节目服务的一种新型的电视传播媒介。IPTV以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具体的使用中,通过加装IP机顶盒,用户能够搜索多个电视频道,且和网络同步,还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实现网络搜索功能。因此,这种网络交互式的电视不仅集合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还具有现代网络交互传播的优势,为电视的传播带来了一场新的发展革命。而通过网络电视,IPTV所具有的节目交换平台,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和交互式的电视节目,让用户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高度灵活的时间选择和内容选择空间,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交互式的数字媒体服务,并配置了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如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DVD/VCD播放,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给用了带了一个全新的电视体验[4]。

3.4 与业界结合,朝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外也加深了对新媒体研究的力度,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之中,如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的方兴东对Blog的研究。以前,在成立网络传播研究机构的过程中,网站和院校都是独立进行的,如2002年千龙网设立的千龙研究院,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设立的网络传播学院。但自从2003年开始,国内网站联合院校共同建立网络传播研究机构的新模式开始显现,由此说明中央和地方开始对高校与新闻网站的合作逐渐重视起来,并共同走上了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呈现一种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趋势,但无论是从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等任何一个方面来讲,新媒体的发展都促进着传媒集团的变革。目前,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主要存在着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组织结构不科学,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发展机制障碍,传播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行政化,人才机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但实质问题就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5]。随着传媒竞争越来越强烈,要弥补自身不足,解决内在问题,传媒集团必须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新媒体技术促进了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并逐渐投放于传统媒体之中,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规模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改变。从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新媒体正以其高效畅通的媒介传播网络为支撑,为传媒企业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体系,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媒体还将逐步取代部分传统媒体行业,引领媒体产业新的发展潮流,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而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渐向文化内容靠拢,引领新媒体走向更好的未来。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以新媒体为主导的现代媒体传播技术正在呈现着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优势更加突出,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背景,为当前信息时代消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宽、更快、更直观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传播的力量是无法忽视的,更是为现代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从新媒体的定义出发,对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为当前媒体传播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趋势,网络化

参考文献

[1]汤景泰.论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3,(11).

[2]赵天然.对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20).

[3]汪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康伟超.新媒体的来世——论新媒体新现象与未来发展趋势[J].山东青年,2015,(3).

媒体联动报道及其发展趋势 篇9

媒体联动报道的内涵及产生动因

媒体联动报道的内涵。在大众传播大发展的今天, 媒体不断多样化、分散化发展的同时, 更强烈地需要融合与合作, 媒体联动报道应运而生。媒体联动报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主体行为, 是大众传媒在一定时期内所采取的一种互相呼应、互通有无的联合传播活动。如出于宣传目的, 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一先进人物的合力报道, 便是媒体联动报道的典型表现。 (2) 而要更深入地理解媒体联动报道, 我们需要将其与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区别开来。媒介融合由美国的浦尔教授提出, 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的融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媒介融合可以被分为五种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媒体联动报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分支———策略性融合, 是媒介融合的初级形式。 (3)

媒体联动报道的产生动因。第一, 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媒体生存及发展的最终因素是受众。 (4)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受众对传媒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受众不再满足于一些简单的新闻信息, 他们希望通过媒体了解更多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与结果。单个媒体的新闻资源开发能力十分有限, 难以满足受众对媒体深度挖掘、报道重大事件的要求, 于是媒体联动则成为合作开发新闻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 (5) 媒体联动能最有效地挖掘、开发信息资源, 其传播效果大大优于单个媒体孤军作战, 不仅节省了各媒体的人、财、物资源, 还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吸引受众的眼球。

第二, 媒体开拓市场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媒体数量空前增加。单个媒体势单力薄, 无法在浩瀚的传媒市场中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传媒的大环境使媒体合作化趋势逐渐显著, 各类媒体面对规模化竞争的压力, 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 并以规模化强势方式进入市场, 媒体联动报道自然成为许多媒体在报道方式上的一种选择。

第三, 传媒形成舆论合力的需要。舆论合力就是指在舆论引导过程中, 各种传媒 (包括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 和其他舆论工具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一个地区而言, 其受众市场的规模是相对固定的, 媒体的数量和种类越多, 就越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在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 一种媒介同时覆盖和影响全部受众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于是需要多个 (种) 媒体联动, 发挥各自的定位和传播优势, 实现在每一传播领域中交叉呈现不同媒体的声音, 这样各个媒体的覆盖面与影响力都会借助舆论合力而达到最大化。

媒体联动报道的形式及应用现状

同质媒体联动。同质媒体即同一性质的媒体。同质媒体有着相同的传播方式、传播特点、管理及运作环境, 其受众也大体相同, 因此, 同质媒体间的竞争更激烈, 但合作也更便捷。同质媒体联动化零为整, 使得传播产生了1+1>2的理想效果, 同时也扩大了单一媒体自身的影响。 (6)

2002年11月, 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东方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杭州电视台等华东15家城市台精心策划、联手打造, 共同推出了“喜迎十六大”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一同走过的路》。这组报道以记者实地采访和具体人物事件报道为线索, 以百姓生活发展变化为新闻点, 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了所在城市的经济建设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 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主题, 在观众中获得了极佳的声誉。本次15家电视台的成功合作, 打破了地域界限, 满足了不同地区受众理解和探求周围世界的欲望。

借2008年奥运会之机, 中国广播界也走出了一条联动之路。“全国奥运广播联盟”由140家电台共同参与、合作报道, 从2008年8月6日起正式开始了联合行动。联盟的成立使没有特权转播证的地方电台能够共享中央台的转播资源, 广播的整体传播优势得以提升。如湖北电台借助广播联盟, 创造了湖北广播史上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出现了湖北广播人的身影;第一次对奥运赛事进行实况直播和解说;第一次实现了《中部六省电台北京奥运之声》并机播出;第一次实现了大板块奥运特别节目直播。对于联盟的倡导者———中央台而言, 除了获得上述优势外, 还有利于其国家大台媒介形象的树立与展示。

异质媒体联动。异质媒体联动也称跨媒体联动, 就是不同性质的媒体之间的联合报道行动。异质媒体联动主要有报纸与电视、报纸与广播以及广播与电视之间的联动。大规模的跨媒体联动可以是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多种媒体同时进行, 其合作力度、规模效应和宣传声势都是非常大的。2002年11月3日, 由《南京晨报》“晨报110”、江苏交广网“透明直播室”、南京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直播六十分”共同打造的“强势媒体联动, 服务面对面”活动正式启动。本着“有求必应, 有难必帮, 关注热点, 服务社会”的宗旨, 三大媒体联动同当地检察官及知名律师共同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由于参与这一活动的是南京三大强势媒体, 而活动又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每周六举行一次) , 群众反响强烈, 当时各媒体的收听、收视率和销量都有小幅攀升。2004年5月13日,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浪集团和《体坛周报》三家媒体, 就2004年中超联赛电视转播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充分发挥各自传播优势, 通过电视、广播、平面媒体和网络的全面覆盖, 把中超的资讯最快速、最全面、最生动地展现在广大球迷观众面前, 使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走上了更高层次。

媒体联动报道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文所述, 媒体联动的优势显而易见, 如可以有效地整合资讯、发挥各家之长, 形成舆论强势、引导舆论宣传, 节约成本、壮大媒体竞争力, 等等, 但是媒体联动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对同一焦点的集中报道减少了其他信息的曝光机会, 无法让受众了解更多的思想和作出更合理的价值判断; (7) 再如信息共享可以使记者轻易获取信息, 导致一些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甚至丧失自己的话语权。扬长补短、发挥优势是今后媒体联动报道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对联动内容进行深度开发。新闻联动最关键的是内容和议题, 即说什么比如何说更重要。为了避免报道内容的简单重复、丧失信息功能, 媒体必须对联动报道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媒体联动虽然为深入挖掘新闻价值提供了充足的人、财、物支持, 但一次联动报道往往不能充分凸显重大新闻的价值。在多年的发展实践过程中, 每一种媒体都形成了自己的报道重点, 每一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关注视角, 这些是媒体进行分工合作的前提, 且很多新闻事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这些都是各媒体发挥主动性、分工合作对新闻进行深度开发的有利条件。通过补充采访、追踪报道等方式, 新闻信息的价值将一步步显现出来, 各类媒体才不至于在联动过程中人云亦云, 丧失个性。

逐渐发展为媒体整合。媒体联动能整合传播资源、扩大传播效果, 然而它注重的是一种短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美国传播学家巴格迪坎在其著作《媒体的垄断》中指出, 世界传播市场已逐渐被一些大的传媒集团所垄断, 全方位的媒介融合不可避免。 (8) 在我国, 媒介也正呈融合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我国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国际传媒集团的巨大挑战, 为此, 媒体间的合作方式不应止于媒体联动阶段, 而应向纵深发展。媒介融合便成为媒体间合作的最终选择。虽然媒介融合存在诸如媒介权力集中、受众主动性下降等弊端, 但它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我国媒体集团, 有力推动我国传媒的发展, 迅速提升我国媒体的竞争力, 是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晓波:《媒体联动的可喜尝试》, 《新闻传播》, 1999 (5) , 第13页。

[2]谭明德:《大型策划报道需要借力而为——反思〈沈阳晚报〉联动全国媒体重现全景抗战大型策划》, 《记者摇篮》, 2006 (5) , 第47~48页。

[3]赵大力:《媒体的融合与联动初探》, 《当代电视》, 2002 (8) , 第52页。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孙军胜:《重大活动报道中媒体联动意识》, 《新闻前哨》, 2006 (7) , 第28~29页。

[6]王静:《关于报台媒体联动的思考》, 《当代传播》, 2000 (4) , 第65~66页。

[7]刘湘萍:《媒体联动的负面影响》, 《当代传播》, 2002 (4) , 第19~20页。

瞻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篇10

基于无线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新媒体目前主要有新闻网站、手机报、手机电视以及正处在萌芽状态的电子纸。

处于转型期的手机报

目前, 国内约1500家手机报产品正在跑马圈地, 用户数已超过8000万, 凡是使用手机的用户, 基本上都已经被各种手机报促销方式刷过一到两遍。随着手机报用户的高速增长, 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行业管理规范日趋严谨, 新闻检查管制部门也逐步将手机报产品列入正规媒体当中, 其市场地位逐步提高。

郑州晚报社去年也创办了郑州手机报, 但是, 从运营来看, 发展速度不快。目前, 手机报已经发展到了运营商垄断用户、盈利模式单一和技术瓶颈的阶段。电信运营商利用自身优势, 将手机报产品的用户进行垄断, 导致了大多数用户均是三大运营商自身手机报的定制用户, 剩余用户几经沉淀, 市场几乎无潜力可挖。另一方面, 单一依靠手机报用户包月收费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运营商对手机报广告内容的严格管制又让拥有强大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无用武之地。技术上, 短信手机报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彩信手机报又受限于用户手机终端, 且互动性简单, 无法给用户更多的生活帮助。

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殊途同归, 3G终端的普及、带宽的提升, 将使手机报的内容容量大大提升, 互动应用也将有施展平台, 服务内容、视频内容、娱乐内容、互动广告内容的植入将成为手机报下一轮的竞争焦点, 而这次竞争的关键, 仍将是看哪家媒体和本地运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获得的技术资源更多。

逐步走向市场的电子纸

电子纸在我国媒体界目前还是一个陌生的新产品。它的出现对传统印刷业将是一次猛烈的冲击。电子报即时化的时效性最具优势, 是传统报纸无可比拟的, 而且省略了印刷和发行的全部流程, 可以大大节约运营成本。

电子纸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它节约了天文数字般的传统纸张, 同时也挽救了大片森林。造纸术和印刷术将首先在报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电子报在国外已经比较普及, 只是一张纸的大小。在日本, 电子报同时将实时天气预报、交通情况、电子地图、电子图书馆、各类生活查询等功能囊括在内, 用户点击广告或者相应的索引时, 还会弹出对应的电话呼叫与目的地导航功能。假设我们看到了一个电影预告片, 那么我们只需要点击进去, 打个电话订票, 然后驱车前往电影院即可。由此派生出的广告或佣金收入, 也将成为新的盈利点。

在中国, 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电子报, 将随着3G终端的发展, 逐步走向市场, 电子报和手机报目前存在的主要差别, 在于继承了传统报纸的“面孔”, 即版式与传统报纸完全一致, 兼具纸面与网络的阅读特点。电子报充分发挥了报纸“版面语言”的优势, 通过标题、字体、图片、色彩、线条等元素, 体现了母媒的风格和特点。

彻底颠覆媒体运行模式的新闻网站

据悉, 截至今年3月底, 中国网民人数是4.04亿, 占整个国民比例的28.9%, 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25.8%。在大城市, 这个比例更高, 在北京的平均值是65%, 在上海的平均值是62%。庞大的读者群, 极大促进了新闻网站的发展。

新闻网站发展到今天, 其重要性已不可置疑。新闻网站依托强大的互联网优势, 传统媒体不可望其项背的读者群, 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当中, 往往充当了舆论引导者的作用。

据权威网站数据评测显示, 目前新浪网的日访问量超过3亿, 庞大的访问量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据报道, 2010年4月底, 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大众网、华声在线、浙江在线和四川在线等10家媒体被相关部门选定在A股上市。新闻网站已经从媒体群中的新生力量逐步成长为中坚力量。

新闻网站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殊性, 主要在于通过舆论引导, 能够快速反应, 从而最大限度地对事件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新闻事件, 都是从网络引爆, 再综合民意引导事件延续, 甚至改变一些政策的修订, 对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等。

新闻网站的市场竞争, 也存在二八理论, 20%的新闻网站拿走了80%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的地方新闻网站, 仍依靠财政拨款, 处于吃不饱的尴尬地位, 和同城的各类商业性、娱乐性网站比起来, 访问量也远远落后。地方新闻网站的出路, 在于紧密结合本地传统媒体, 开发服务项目, 做好本地新闻报道, 做出特色, 吸引读者, 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发展之路。

地方新闻网站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层如何制定战略发展政策, 采用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措施, 结合母体采编资源, 拓宽本地资源, 做出特色栏目, 加强网站造血功能, 从吃财政饭转向吃市场饭。

以青岛新闻网为例, 近4年收入连续翻番, 2005年收入274万元;2006年收入651万元;2007年收入1413万元;2008年收入近3000万元。

在集团报纸对网站的支持方面, 青岛新闻网与其他新闻网站情况相近, 可以转载集团下属3报已经公开刊登过的新闻, 但青岛新闻网同时付给集团转载费20万元。网站在报纸上进行广告宣传, 同样也予以付费。在报纸经营面临挑战的情形下, 网站的房租、物业、电费等, 均由网站自己承担。青岛新闻网目前的收入来源, 也与国内大多数网站一样, 主要来自网络广告、无线增值等收入。

青岛新闻网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广泛吸纳人才, 任人唯贤, 内容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特色, 抓住机遇, 迅速做强。

新闻网站可结合母体都市报资源, 建立立足本地区, 以服务性为导向, 以论坛和互动为基础的地区性门户, 大力开发各种以兴趣爱好和实用服务为主的社区。网站的内容将极大丰富, 原创性和实用性信息很多。因为专刊服务类的信息本身就是都市报的强项, 以此为基础的分类广告更是都市报的优势。循此发展下去, 新闻网站将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处于观望期的手机电视

随着3G时代的到来, 手机电视已经被很多人认为将是3G的超级应用之一。

对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广播传媒业与电信业来说, 手机电视是一片等待发掘与探索的新大陆。知名英国研究公司Informa Telecoms&Media曾表示, 在未来5年内手机电视市场将真正壮大起来。该公司预测, 至2011年全球手机电视用户将达2.1亿户, 其中亚太地区将有9510万户, 欧洲地区将有6870万户。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在未来手机电视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多个企业, 甚至跨行业采取多种标准经营的情况。手机电视在部门监管层面上一直难以实现突破, 以至于在业界普遍认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的情况下, 手机电视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信与广电过多地考虑自身利益, 制定了不同的制式标准。这也预示着这片新兴市场的竞争程度会超过以往任何电信业务市场。

总的来说, 手机电视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三网合一的实施将使手机电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移动电视和取代广播的主流媒体。目前, 手机电视尚处于内容乏善可陈、标准不统一、政策不明朗和终端短缺的观望阶段。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篇11

众所周知,中国的数字媒体如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局面和发展瓶颈等问题。时尚、数码、汽车等专业类网站一度夺走了门户网站的大量客户;视频网站面临着保证视频版权、视频质量和保持视频独树一帜的两难选择;SNS风靡全球,但是并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广告投放方式……这许许多多的困惑,以及选择何种数字媒体形态,如何进行广告投放才能获得最大ROI,企业主关心,手里握着大把的用户数据库的数字媒体当然更关心。

与此同时,国外数字媒体巨头也一直尝试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Facebook、Twitter、 Hulu等新兴媒体中的翘楚纷纷公开透露进入中国的打算。如何以最佳角度、最佳时机切入中国市场?成为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数字媒体的发展不再是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事情,而将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数字媒体的发展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消费业、制造业等都受到来自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主办方之一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朔说:“在本次数字媒体峰会上,除了会深入探讨数字媒体价值的体现、数字媒体时代各方面角色定位等宏观话题,如今发展最迅速最火热的新兴数字媒体形态——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未来的发展也将得到重点讨论。”

如何将数字媒体的产品服务和创新技术融入品牌的市场推广体系,最大化数字媒体的营销效果;现有广告主、代理商、媒体主以及其他各方角色如何在新媒体市场中迅速找准定位,利用现有业务的优势拓展新市场,成为当前数字媒体行业亟须回答的问题。新闻集团首席数字官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WPP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VivaKi大中华区主席李亦菲、Omnicom Digital全球首席执行官乔纳森•纳尔逊(Jonathan Nelson)等参与讨论的嘉宾将带来重要观点与启示。

3亿中国网民常常观看在线视频的事实,预示着在线视频即将成为产生数字媒体广告预算的主力引擎之一。而根据相关统计,2009年中国社交网站(SNS)用户已经超过1.2亿,约1/3的网民都在使用SNS;2009年各大主流互联网媒体纷纷向社交化转型,众多SNS新平台和产品竞相登场。中国两大火热视频网站——土豆网首席执行官王微、PPLive首席执行官陶闯博士以及全球著名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知世•安索帕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锡璁(Deirdre McGlashan)、奥美互动中国区总裁韦棠梦(Chris Reitermann)、51.com首席执行官庞升东等行业嘉宾将对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前路进行深入剖析。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篇12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 尽管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 广播业仍在顽强而持续地求生存谋发展, 这种现象在每个传统媒体中普遍存在, 其实我觉得原因就是缺乏“创新”。今年广播广告的发展态势应该引起传统媒体的警觉。那么如何实现广播业的创新突破呢?

首先, 实现广播广告的营销变革是必经之路, 由于传统媒体的特性, 作为我们媒体人都知道, 虽然我们的节目经常改版, 但其中主动创新是非常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被动的、倒逼地进行创新。导致传统媒体创新乏力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体制因素与行业技术变革。

其次, 对于当今的中国广播改革来讲, 大家不得不承认小打小闹的微观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广播业面临的下滑态势。如何发展和壮大广播笔者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比如可以按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 选择中心城市, 建设区域性广播大台, 区域中的其他省市则改办各类专业台。以东三省为例, 可以在黑龙江建立区域性广播大台, 播中央及各省、区的重要新闻, 覆盖整个东北地区;辽宁、沈阳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设立地方专业台, 比如经济台、文艺台、旅游台等;当然市台还可办服务性更强的、社区性的电台, 比如交通电台、谈话电台、成人电台、女性电台等各类电台。这样做既整合了资源, 也不会出现恶性竞争以及广告投放缺乏针对性的现象。

和新媒体相比, 广播电视仍属事业体制, 在对人才的激励上不如新媒体给力, 而且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高效的数字化节目制作使制作成本迅速下降, 这也使得中央及各地方台走向平行化竞争。这些因素都倒逼传统媒体在营销上不得不进行创新, 作为体制内的媒体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创新不仅幅度小, 效率低, 甚至是换汤不换药。而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广告、移动终端广告无孔不入地抢夺着广播广告的受众群体, 广播自身的缺点就是不能直观“看见”, 而且在创意方面非常有局限性, 也就是只能凭听觉感受, 而不能看见实物, 可是, 广播的优势也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 广播拥有宽泛的受众群体、低成本制作和播发迅速的性质, 如何利用这样的优势面对未来的发展?那就必然结合借鉴新媒体技术。

广播和网络的结合势必是强大的, 比如广告优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这方面就实现了突破, 以5秒钟的简短广告语匹配百度搜索功能, 这样就使广告主省去了在互联网上重复投放广告的资金, 也形成了广播媒体优势与新媒体优势的对接, 而且广播广告低成本、迅速、多版本, 还富有伴随性。另外, 现在新兴的声音二维码也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使声音转变为视觉化, 如今网络的发达成就了这一点。

第三, 从中央到各省台都在做着这样的变革尝试, 新媒体广播开始出现。和网络平台合作, 把广播移植到手机的终端上, 只要受众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广播软件, 就可以在有网络链接的情况下, 随时打开手机广播。但基层电台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好, 依然是依托传统节目, 只是转变了传播方式。手机终端广播开发了广播领域的又一市场, 为什么说是又一市场呢?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广播终端“考拉FM”, 它不是传统电台做的广播, 而是北京车宇集团旗下的传媒公司开发的手机电台, 他们并不拘泥于节目形式和表达方式, 在全国各地招募工作室和主持人才, 重金购买他们制作的节目, 只要你敢想, 敢做, 你就可以作为这个手机广播的DJ, 节目形式活泼多样, 选择宽泛, 就连2013年最火的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里的王诗龄小朋友的爸爸王岳伦导演也在微博中提到他在闲暇之余就会打开考拉FM收听笑话类节目。此外, 在收听过程中你也不会遇到像传统媒体中的主持人的话还没说完, 广告就蹦出来了的情况。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 考拉FM是如何养活手底下一班工作人员和全国各地的DJ的呢?车宇集团的目的不止于此, 他们现在仍然在不断地壮大丰富自己的媒体, 这一媒体终端未来的走向就是伴随着私家车直接进入我们的生活, 未来, 当网络覆盖绝大多数城市时, 我们的私家车上就会自带考拉FM, 打开收音机, 我们收听到的不再是为了听路况首先要听五分钟广告的传统广播, 私家车主有了更多的选择, 可以听小说, 听评书, 听新闻, 听笑话, 听情感, 而本城市的路况可随时查询。只要有网络, 就有考拉FM, 到那个时候, 作为受众, 是选择没有新意的传统广播, 还是选择满是快意的考拉FM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 我会打开考拉, 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 实现我的主导权。那么作为传统广播, 到那个时候该何去何从呢?

在现今形势下, 广告的冲击, 新媒体的排挤, 手机广播的迅猛发展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那就是固守成规是不可取的。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人, 更应该转变营销模式, 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打破以往的陈规, 给予人才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党员责任区下一篇:人道主义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