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精选8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1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浩浩荡荡。媒体正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全新变革,媒体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推动的转型。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在时刻迭代与突破,传媒行业也随之不断自我革新。作为一个传媒学子,如果想比别人看得更远些,还是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一.在纸媒人心惶惶的情况下,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袁国宝说:“这个时代并不是报纸死了,而是那个纸死了,那个载体死了,但换个平台或方式传播,依然有生命力。对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而他理解的新媒体有五大发展趋势:
①碎片化。碎片化不是媒体的特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媒体的碎片化其实给很多自媒体带来了机遇,其出路就是专业、精细、特色加个性。
②全媒体时代。所有的媒体未来就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社会化媒体,即他在NewMedia联盟定义的全媒体时代。比如说提到人民日报,原来就是一张报纸,但今天的人民日报是什么?它是一份报纸,是一个微博,一个微信,是一个全媒体平台,这构成了人民日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立体的全面化的影响力。
③垂直细分受众。这个时代真正的标志应该是从消费、心理、行为这几个角度去细分受众,发现受众真正的特征。这也是新媒体非常难得的一个机会,可以直接和消费者接触。(传统媒体的人如果真正解放思想去做自媒体,一定会比别的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会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说他的文字功底、他的视野、他的人脉、他在社会上的这种灵活度都非常强。)
④媒体出现并购潮。虽然中国的媒体管制比较严,但是在财经领域已经出现阿里巴巴在并购很多传统的媒体,然后会发现蓝鲸财经记者联盟在拿到五千万的风投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去招募二百个一线的传统的记者。(因此他的理解,是说这个时代并不是报纸死了,而是那个纸死了,那个载体死了,但换个平台或方式传播,依然有生命力。)
⑤价值扩张。什么叫价值扩张,就是媒体也要自媒体化,你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你会输出你的价值观,输出你的平台,输出你个人的影响力,媒体也会出现拟人化。有这种个性化的标签,媒体才能走得更远,而不能像传统的那样,把几家媒体合并通过行政手段做到更大,那是没用的。二.在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上,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斯加鲁菲发表了《2017未来媒体报告》,揭示了未来媒体的十大趋势。具体如下:
①用户体验技术。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也是涉及到用户体验的,在今天更是如此。你需要将新闻作为一种用户体验来进行思考。过去谈到用户体验,更多地是和电脑如何呈现信息相关,而这也是越来越多新闻正在做的。WORD杂志创意总监贾米·莱维目前已转型成为用户体验顾问。
②大数据。通常来说,新闻生产者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精通大数据。这是事实,新闻媒体机构在做什么?他们在读取、存储、书写数据。但实际上新闻业要做的是新闻媒介收集数据、创建数据、分发数据,以及数据变现。所以,谈到大数据,你需要把新闻生产也看作是大数据。
③新内容时代。在内容方面,内容的本质也在发生巨变。这是一个病毒式传播时代、碎片化时代、非职业选手时代、多元消息时代。对于那些传统媒体的专业记者来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简短新闻、极简内容的时代这可能会让人沮丧:Twitter上只能发布140个字符!美联社的演讲者说得好:越来越多的内容,也就意味着人们停留在内容上的时间越来越短。
④流媒体。要知道,在几年前,直播只是一个新生事物;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直播。很多公司也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这里谈到了一个案例,BuzzFeed在Facebook上做了一个有关西瓜爆炸的直播,吸引了近100万人围观。
⑤手机应用(App)。越来越多人人是从APP上获取新闻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有成千上万个APP。而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便是用户对APP的忠诚度并不高。
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共舞。有人谈到了新技术的威力以及新技术的潜力,VR能够为大众创造身临其境的个性化体验。“增强现实AR”这一概念也开始流行,这是一款有趣的视频游戏,并且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⑦创客文化。很少人把记者和创客联系在一起,但这是一个全球趋势。创客文化,它大约十年前诞生于硅谷,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创客大会、创客活动等等。新闻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一种形式的创客文化,在这场运动中公众参与则更类似一个创客社群。
⑧货币化。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最大的一点忧虑在于科技革命过后我们应该如何盈利?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⑨新平台。在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原有平台依旧存在,我们还是在读新闻、听新闻、看新闻,已有平台仍在,但同时又有新平台出现。所以我们需要搭建大量平台。下一步会是什么?我们有物联网、智能城市、智能车、可穿戴设备,新的平台会不断增长,而已有的平台也不会消失。
⑩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我们似乎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机器人写报道供机器人阅读,机器人还会想如何借此赚钱。因为它通晓你的生活,你喜欢什么、你在哪儿购物、你住在哪儿、你挣多少钱。不管你如何称“人工智能”,算法也将越发驱动整个新闻制作的很多流程。(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永华: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
【2】搜狐平台中国新媒体发展十大趋势
【4】中国产业洞察网-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2
1 新媒体的定义
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对新媒体的权威界定,其普遍的认识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新媒体包含新型媒体和新兴媒介;从狭义的角度分析,新媒体所指的仅仅是新型媒体。所谓新型媒体,泛指应用在数字技术、传统媒体基础上改造或更新换代而来的一种媒体形式,其中,有线数字电视、无线移动电视、户外新媒体等均属于新型媒体的范畴[1]。而新兴媒体所指的是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和飞跃的一种媒体形式。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2]。
2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
就新媒体所呈现的形式来讲,它是多样的,也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将文字、画面、声音等融为一体,对于传播的内容也能做到无限、即时的拓展,促使内容变成活物。新媒体以存储为介质,其要想满足所有信息的存储需要,只要在满足了计算机条件的基础上就能实现。就新媒体的特点分析,其不仅具有大容量,还具有检索便捷性,能随时存储传播的内容,对于以前或相关内容的查找也比较方便。和电视、广播相比较,只有新媒体能够随时对内容进行加工、发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时间限制。在新媒体的传播上,它是在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电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通信网、互联网、宽带局域网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语音等服务的。在新媒体行列中,目前其主要有7种媒体形态被纳入其中,其分别为:网络广播、手机电视、移动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有限数字电视以及移动工具电视[3]。
3 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
3.1 传统的广告形式需要变革
广告作为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在传播广告的过程中,新媒体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适应消费者的“碎片化”,以及广告媒体的“分众化”发展趋势,就新媒体的发展来讲,它促进了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的改变,让传统广告朝着一个跨平台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改变,这种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将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出来。同时,在网络广告的跟踪技术中,对于广告的推广策略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网络广告的发展目的,最大程度吸引了广告主的目光。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广告行业中,新媒体的应用和发展,还促进了传统广告形式的变革,使其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媒体广告在音效渲染和视觉传达上的效果非常好,尤其是视觉传达,让广告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视觉化改变。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网络广告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变革和各种副媒体表现力和承载力的提升,促进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为广告的宣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途径。
3.2 促进着手机媒体的到来
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仅仅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而存在的,但是在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手机这一通讯工具已经在新媒体技术兴起的过程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媒体的平台。通过手机,大家可以上网、看电视、浏览新闻等,实现网络普遍功能。对于手机媒体的这一发展趋势,部分学者认为,虽然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技术,而又兼具了传统媒体的所有,有很多狂热的追随者、崇拜者,但却不能将新媒体认为是生活中的所有。以手机电视为例,手机电视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利用智能手机的视频功能和操作系统,作为接收电视节目的终端媒介,具有电视、广播、网页、游戏等多个节目,用户可随身携带、随时收看、随地搜索,是继家庭电视和电脑后的“第三块”影响。但是,因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手机电视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传播媒介而存在的,毕竟手机电视的数量是无法超过电脑和电视用户的数量的,但是也不能否认目前手机媒介的确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在繁重和紧张生活与工作状态下,能够及时获知消息的一种快捷阅读载体。
3.3 IPTV,促进传受互动的进行
IPTV即网络电视,它所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下,尤其是宽带互联网下一种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主要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宽度网络或有线电视来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视频节目服务的一种新型的电视传播媒介。IPTV以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具体的使用中,通过加装IP机顶盒,用户能够搜索多个电视频道,且和网络同步,还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实现网络搜索功能。因此,这种网络交互式的电视不仅集合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还具有现代网络交互传播的优势,为电视的传播带来了一场新的发展革命。而通过网络电视,IPTV所具有的节目交换平台,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个性化和交互式的电视节目,让用户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高度灵活的时间选择和内容选择空间,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交互式的数字媒体服务,并配置了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如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DVD/VCD播放,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给用了带了一个全新的电视体验[4]。
3.4 与业界结合,朝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外也加深了对新媒体研究的力度,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之中,如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的方兴东对Blog的研究。以前,在成立网络传播研究机构的过程中,网站和院校都是独立进行的,如2002年千龙网设立的千龙研究院,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设立的网络传播学院。但自从2003年开始,国内网站联合院校共同建立网络传播研究机构的新模式开始显现,由此说明中央和地方开始对高校与新闻网站的合作逐渐重视起来,并共同走上了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呈现一种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趋势,但无论是从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等任何一个方面来讲,新媒体的发展都促进着传媒集团的变革。目前,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主要存在着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组织结构不科学,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发展机制障碍,传播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行政化,人才机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但实质问题就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5]。随着传媒竞争越来越强烈,要弥补自身不足,解决内在问题,传媒集团必须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新媒体技术促进了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并逐渐投放于传统媒体之中,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规模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的改变。从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新媒体正以其高效畅通的媒介传播网络为支撑,为传媒企业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体系,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媒体还将逐步取代部分传统媒体行业,引领媒体产业新的发展潮流,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而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渐向文化内容靠拢,引领新媒体走向更好的未来。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以新媒体为主导的现代媒体传播技术正在呈现着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优势更加突出,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背景,为当前信息时代消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宽、更快、更直观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传播的力量是无法忽视的,更是为现代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从新媒体的定义出发,对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为当前媒体传播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趋势,网络化
参考文献
[1]汤景泰.论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3,(11).
[2]赵天然.对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20).
[3]汪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康伟超.新媒体的来世——论新媒体新现象与未来发展趋势[J].山东青年,2015,(3).
木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探讨 篇3
关键词:木马网络安全入侵原理木马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021-01
1 木马名称来源
古代希腊有一神话,传说希腊人久攻土耳其特洛伊城不下,想出了一个计策,让士兵藏在巨大的木马中,部队假装撤退,特洛伊士兵认为木马是胜利品将其拖入城内。木马内的士兵则乘敌人庆祝胜利狂欢时,从木马中爬出来,与城外的部队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特洛伊木马由此而得名。而计算机世界的特洛伊木马(Trojan)是指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具备偷窥文件、窃取口令、记录键盘操作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
2 木马入侵原理
木马一般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执行程序,服务器端程序即是我们所说的木马程序,它植入到被攻击者的电脑中,由攻击者远程操作客户端程序来控制服务器端程序。所以攻击者利用木马操作你的系统,首先需要把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安放到你的计算机中。
攻击者将木马安放到你计算机中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先通过电子邮件的方法,把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传到你的电脑中,误导你双击下载,这时木马程序已在你的后台悄悄地运行安装了。
木马文件与病毒一样都非常小,木马与正常文件绑定在一起是很难发现的。有些小网站提供免费下载软件,而这些下载软件可能被捆绑有木马,当用户下载并安装这些软件时,木马同时也就被安装了。
另外,木马也可以通过浏览器在运行jsp、asp、php、javascript、ActiveX等脚本语言的漏洞来传播木马,还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植入木马,如通过一个IISHACK攻击程序就能使Windows系统的IIS服务器崩溃,并在同时攻击服务器时执行了木马程序。
3 木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98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木马程序,现在的木马发展非常讯猛,每天要增加1万个左右的新木马,木马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安全威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编写木马程序的方法、手段及传播途径、逃避查杀的技术也不断地翻新发展。
3.1 反弹端口型木马
木马的客户端程序若要与服务器端程序相连,必须要开一个端口,这是木马的一个致命弱点。如果用户装有防火墙,将会很容易地关闭这一端口,服务器端不能接收客户端的控制命令,客户端也将不能接收服务器端发送的窃取信息。
但防火墙对从外向内进入的连接往往监控的非常严谨,但对出从内部向外流出的连接却却放松防范。反弹端口型木马技术与一般的木马相反,它的服务器端从电脑内部使用主动端口,客户端使用使用被动端口。木马定时监测控制端的存在,发现控制端上线立即弹出端口主动连接控制端打开的端口,为了隐蔽起见,控制端的被动端口号一般开成80、8080(80为HTTP开放端口,8080为WWW代理端口),这样是计算机最常开放的端口,用户的防火墙监控到这些端口的开放,稍微疏忽一点,就会以为是自己在浏览网页。
3.2 基于SPI的DLL木马
Winsock 2 SPI为编写服务者提供了一个新特性,它即提供了一个供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服务的Windows Socket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还包含了由传输服务提供者和名字解析服务提供者实现的Winsock服务提供者接口(SPI)和ws_32.dll。
运用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好地实现木马进程隐藏。在每个操作系统中都有系统网络服务,它们是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而且很多是基于IP协议的。如果我们书写一个IP协议的传输服务提供者,并安装在服务提供者数据库的最前端,系统网络服务应会加载我们的服务提供者。如果将木马程序嵌入到服务提供者的DLL文件之中,在启动系统网络服务时我们木马程序也会被启动。这种形式的DLL木马只需被安装一次,而后就会被自动加载到可执行文件的进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会被多个网络服务加载。通常在系统关闭时,系统网络服务才会结束,所以我们的木马程序同样可以在系统支行时保持激活状态。
3.3 基于嗅探原理的原始套接字木马
这种木马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数据发送和响应都是通过原始套接字进行:服务器端是一个嗅探器和发包器,它能捕获具有特征的数据包。客户端发送约定的特征数据包,其中含有攻击命令,同时接收服务器端发来的数据。当服务器端获取到该数据包时,变成激活状态,分析该数据包获得客户端发送的命令和客户端的IP地址,然后执行相应的命令,并将执行后的结果回送给客户端,客户端的嗅探器则接收相应的结果数据。
该方式是完全基于非连接状态下使用原始包进行通信,可以使用任意协议、任意指定的数据包形式,并可隐藏部分的IP地址,可实现无连接反向通信,甚至能够突破一些防火墙的监视。
3.4 Rootkit型木马技术
Rootkit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软件。它基本上是无法检测到的,而且几乎不可能删除它们。但Rootkit型木马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种木马,因为Rootkit与操作系统关系密切,因此较难将Rootkit型木马做得即稳定又通用。这类木马一般会在操作系统内核里面替换中断向量或者系统API调用的入口。为了实现这样的功能,编程者需要使用大量未公开的技术,正是因为这些技术不公开,很难保证Rootkit型木马的兼容性。这是Windows下Rootkit木马编写者面临的最大难题。但如果计算机上被安装有Rootkit,不论是杀毒软件还是防火墙或者是IDS都不能再相信了,最好的办法只能是重装Windows系统了。
4 后言
现在木马技术与病毒技术已充分结合起来,木马也具有了很强的传染性。如据瑞星“云安全”系统2010年10月的统计报告,称共收到22265次用户上报的Rootkit.Win32.SSDT.s木马病毒。这是种Rootkit病毒驱动,常与其它的盗号类木马结合起来传播。该驱动一旦运行后,可以利用用户层计算出来的服务函数地址和索引,在驱动层恢复SSDT(系统服务描述符表),这样可以使部分反病毒软件的自我保护和监控失效。如果杀毒软件失效之后,病毒和木马就可以对系统进行肆意破坏,从而给用户带来损失。
当今,计算机软件漏洞的无法避免,也就造成了木马的无孔不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木马也必将更加泛滥。别外,手机进入3G时代后,也为木马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木马越来越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胁。
参考文献
[1]连一峰.王航编著.网络攻击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4.
[2]Too2y.无进程DLL木马的又一开发思路与实现.中华安全网.2007.
[3]Refdom.基于嗅探原理的原始套接字木马.Xfocus Team,2007.
[4]崔嵩;马惠铖.现代计算机木马的攻击与防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28.
国际包装机械设备技术发展新趋势 篇4
向着国际化发展是每个企业应有的目标。包装行业更是如此。
目前,国际包装机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据包装机械业信息表明,产品除必须注重质量外,包装也是直接关系到产品营销成败的关键之一,运用高效率的包装设备可提升自动化与作业效率。
包装机械根据包装物与包装材料的供给方式,可分为全自动包装机械及半自动包装机械;若按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划分,可分为通用包装机、兼用包装机及专用包装机;而依包装种类可分为个包装机、内包装机及外包装机等。随着包装机械竞争加剧,种种信息表明,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朝着研发技术、人才及发展更高速包装机等方向进行,在技术发展上正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机械功能多元化工商业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及多元化,在大环境变化下,多元化、弹性化且具有多种切换功能的包装机种方能适应市场需求。
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充分利用原有机型模组化设计,可在短时间内转换新机型。
控制智能化控制器是机械的大脑,也就是下达动作命令的主要设备。目前包装机械厂家普遍使用PLC控制器,虽然PLC弹性很大,但仍未具有电脑(含软件)所拥有的强大功能。未来包装机械必须具备多功能化、调整操作简单等条件,基于电脑的智能型仪器将成为食品包装控制器的新趋势。
结构运动高精度化结构设计及结构运动控制等事关包装机械性能的优劣,可通过马达、编码器及数字控制(NC)、动力负载控制(PLC)等高精密控制器来完成,并适度地做产品延伸,朝高科技产业的包装设备来研发。
21世纪德育发展的新趋势 篇5
高校德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符合时代要求、面向现代化,又要面向未来。这是高校德育发 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如何把握面向21世纪德育发展的新趋势,搞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德育建设,是需要深入研 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重在建设,弘扬时代主旋律
以立为本,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的主旋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含义与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私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指导下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倡导一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与精神……”为此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也应该以立为本,大力弘扬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站在当代潮流中去看我们社会的主旋律,它首先是一种传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传统 本身就是一个与现代化相对应的范畴,如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内容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 得不到更新与开发,我们德育也就无法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高校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 ,如一位同学曾向老师提出:“教科书上说,我们要爱国,是因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那么 ,如果我国人口少,地小物乏,历史短,就不值得热爱吗?”问题提得很尖锐。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我们对 祖国这个历史范畴和价值体系的认识不应当停留在简单的感性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应该停留在形象化、感 性化的阶段。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德育工作者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局限性的困扰,如说资本主义是垂死的 腐朽的,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然而现实中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甚多先进生产经验与管理经验 和科学技术是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借鉴和学习的。从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看也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如当中 华民族取得了某些方面的巨大成功时,民族的优越感就发展到了高峰,以为我们民族一切都是美好的;如当我 们民族受到挫折时,民族自卑感也很快就显示出来,以为我们国家什么都不如别人。夜郎自大与崇洋媚外就是 高校德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教育简单化、抽象化的具体表现。
二、重在落实,开拓务实的德育新格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高校德育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脚 踏实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走出一条新路子。在这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 效。但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德育的要求,在落实方面有几点还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第一,高校德育要从本本主义中解脱出来,建立开放务实的德育工作体系,真正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德育理论来指导高校的德育实践。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学习和借鉴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与方法。现 在多数同志对经济领域里学习国外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与管理经验已有了正确认识, 但对德育领域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问题还把握不准,心有余悸。我们认为:德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一项活动,要想赢得与资本主义同类活动相比较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应 该大胆吸收借鉴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在这个问题上,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树立 大德育观,建立开放务实的德育体系,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二,运用工程建设的办法来抓好德育建设。德育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虽然在许多方面它不 能象经济建设工程那样,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借鉴工程建设中的科学程序与办法来搞好德育建 设。这几年,高校德育系统中也出现了“五一工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视片教育工程”;“良好校 风建设工程”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在高校德育中我们运用工程建设的方法应该确定目标,制订规划、措施 ,并扎扎实实去落实,并持之以恒,求创实绩。
第三,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德育方法,高校德育工作在过去一度往往强调我讲你听,长篇累牍地 作报告,使教育失去了说服力,从客观上也影响了人们对德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 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创新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提高德育的影响力、渗透力 、覆盖面。一是现代传播工具已经普及并对青年学生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 、录像、报刊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能自觉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 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 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校风建设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校风建设的影响、鼓 舞和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促使他们接受教育,加强教育工作的凝聚力。总之高校德育要充分运用载体,并 使其互相配合,发挥其导向作用和整体效应。
第四,要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的“自主式”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学生的 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等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观念与独立思考意识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 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旧观念与旧方法,采取说理,采取讨论、启发、示范、吸引等疏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 认识和思考,自我教育,自主提高。另一方面,自主式的德育工作方法必须调动广大教育主体的作用,要广泛 吸引广大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并要求他们将其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关心、爱护、教育自己的孩 子一样来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在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功能与效果。 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理顺德育工作者、马列课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与 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协同工作,齐抓共管,这是高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所在。
第五,建立高校德育工作责任制。高校德育重在落实,必须注重责任感,要把德育工作具体规划并加以分 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德育基层组织与个人,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我们认为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个重要 方面,应该实施推行。高校德育同样需投入,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和制定落实有利于德育工作者安心工作与发 挥其积极性的政策,也是建立高校德育责任制中的应有之题。
三、培养现代德育人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高校德育重在建设,应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设好一支坚强 的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德育队伍。
德育工作要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德育理论要完善繁荣,德育方法要创新,整个德育建设有大发展,都要 求我们必须培养和使用人才,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出人才,高校德育才能出成果,出精品,才能有新 发现、新创造,可以说这是高校德育重在建设的一项最基本最要紧的建设。
当前较突出的问题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队伍不稳,对培养德育人才不够重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根 据“狠抓稳定,择优优先培养,合理组建,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在关心培养与扶持上下 功夫,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中继续解决好德育工作者的.待遇、职称、地位上下功夫,要通过改革 ,建立一种有利于德育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德育人才迅速成长的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 全责备的思想,树立举贤选能,善用人才的现代观念。高校的领导干部要把培养德育人才放在工作重点之一来 抓。切实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德育中优秀精神产品和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贡献突出 、成绩显著的德育工作者,应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树立榜样。也可采取“评名家,选一流”的制度,通 过这些措施,激励青年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勇于奋发向上,肩负高校德育工作的使命。高校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 重视德育人才的培养,把优秀青年教师或教育工作者选任做德育工作,广开招贤之路,为德育工作聚拢人才, 使德育队伍建设切实得到加强。
四、强化评估,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
高校德育评估工作落后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主要是,我们应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德育评估标准中 解脱出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德育评估标准,以便我们能够从整体上科学地、严谨求实地评估高校 德育工作,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建设。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为经济建 设保驾护航的。”因此,凡是“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德育工作,都要尽力做好。可以说这是检验高校德育 工作的唯一标准。
德育工作效果,不同于其他工作效果的特殊性就在于往往不易被人们直接觉察和全面认识,易使人产生片 面性。要科学地强化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从其固有的基本特征出发,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职业发展新趋势 篇6
新职业的出现和旧职业的淘汰
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陈天扬 10704
5古往今来,职业的兴衰和变迁以及社会人群在不同职业间的流动,总是反映社会的发展与潮流。职业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新的发明创新与消费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其实,由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而导致的职业形态,具有世界性,它标志着人类技术进步的普遍化的倾向。如今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已消失大半,凡与此相联系的职业或消亡、或仅为历史的痕迹而零星保留着,如铁匠、木匠等。
所谓新职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下的定义,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并且在《职业分类大典》中尚未收录的职业。
新职业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进步。如最近几年动车兴起,带动了关于动车的一系列职业,有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以及其他新兴行业的出现与发展。据最新资料显示,第十一批职业有动车组司机、动车组机械师、燃气轮机运行值班员、加氢精制工、干法熄焦工、带温带压堵漏工、设备点检员、燃气具安装维修工;第十二批职业有皮革护理员、调味品品评师、混凝土泵工、机动车驾驶教练员、液化天然气操作工、煤气变压吸附制氢工、废热余压利用系统操作工、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
新职业体现了社会经济的新动向,代表了职场新风向,也预示了人才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走势。我们对近年来职业“新兵”来个群体扫描,不难发现,其中几大“族群”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
每多一种要求,就多一种供给;每多一种新职业,社会就可为我们多提供一项新服务。事实上,新生活滋生了新职业,新职业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劳动力市场中,行业的更替、职业的变迁,在社会的发展中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必然带来的东西。事实上,存在就是合理的。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步转型、经济体制的日益转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就业压力的不断倒逼以及对社会分工欠缺的必要补充和个人需求的多元化,五花八门的新行当自然应运而生,五光十色的新职业也随之粉墨登场。
分析最近两年诞生的新职业,不难发现,新职业带着鲜明的市场经济的色彩。在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变化的时候,目前已经发布的新职业,明确地体现出了职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夕阳”职业逐步消失,“朝阳”职业纷至沓来。目前发布的新职业带有三大明显的特征: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相辅相成,“灰领”职业异军突起。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知识技能型人才和现代制造业“灰领”的领域内。这些新兴职业之所以走俏,与我国将重点开发制造业、IT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新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动脑与动手能力的统一。
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职业结构的变化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同时也说明我国新职业的研发工作基本上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保持一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并不代表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强国。要成为经济强国,不仅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而且还要成为现代服务业强国。这就需要为生产制造业打造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分析等领域的服务大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催生新职业的主要领域。新职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一个新的职业背后往往就是一个新的专业化市场,新职业的出现,连带的是职业认证、职业培训、职业中介等市场的繁荣,甚至会形成相关行业的“产业军”。
新职业的产生,将成为就业的新风标,引导着就业风向。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职场中,人才流动分布的动向一直比较难以把握,而从新涌现的职业进行分析,则可以发现一些特点并把握重要动向,从而避免流动的盲目,使就业更加合理,人才流动逐渐有序。
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新职业正在悄然兴起。不过,补锅匠、剃头挑子等却从百姓的生活中渐渐消失。根据目前劳动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余年,已有近3000个老职业退出历史舞台。
生活日益丰富必然有更替。一些老职业在年轻白领的回忆中已经不再占有一席之地,当初弄堂口守着电话的阿姨,如今在手机泛滥的时代已不见踪影;原先校门口修钢笔的大爷,对着自己小孙子的水笔也无可奈何;最初肩挑手扛的脚夫,现在也穿一身搬场公司的制服坐进了货车里„„
1992年,原国家劳动部曾组织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将当时我国近万个工种归并为46个大类的4700多个种类。但记者昨天从劳动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消失的老职业已达近3000种。
上海市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助理魏斯涛告诉记者,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职业大典和新职业增补本的统计,目前还有1915种职业。虽然那些耳熟能详的老职业消亡对市民来说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但这却是与百姓生活水平节节提高息息相关。老职业告别历史舞台,是上海高速发展,市民生活日益丰富的必然结果。在2005年新添加的77种新职业中,来自上海的就有21种。随着申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职业结构变化频繁,旧职业被淘汰,新职业纷至沓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老职业并非只有消失的命运。魏斯涛表示,在消失的职业中,很多职业加入了新元素,变了一张面孔,所以让市民感觉陌生。比如,原先拉风箱点火炉打铁的铁匠职业,如今已被使用电脑操作的数控机床工取代;原先在别家帮忙干活的“保姆”职业,如今也升级为更专业的家政服务员。
事实上,老职业升级为新职业并非易事。劳动部门首先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专业人才招聘网、新职业征集平台、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对老职业的发展倾向进行判断,同时分析新产生的相关岗位。然后,组织专家对新的相关岗位进行筛选和专项论证,最终确定其名称,开发制订相应的标准。试运行之后,一个旧职业的生命就重新焕发了青春,而这一过程需要一至二年的时间。
职业更替也是一件好事。社会环境在造就新职业的同时,迫使人们不得不打破长久以来的思维习惯。劳动者一生可能变换多种职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关键要不断掌握新技能,只有终身学习才是最佳选择。
总而言之,对于新职业的出现,我们应该及时发现把握机会,从新涌现的职业进行分析,则可以发现一些特点并把握重要动向,从而避免流动的盲目,使我们自己的个人就业更加合理而。而对于旧职业,也不能弃之敝履,如果人们对该职业的需求仍存在,也有它的意义所在。无论是新职业的兴起还是旧职业的发展,都代表这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进步。我们应该正确以及冷静分析,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和选择,为个人就业添彩。
参考文献: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05月28日 http://news.qq.com/a/20080528/003333.htm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11月25日
周文霞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7期)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7
一、新媒体的定义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 我国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结论。本文所给的定义也只是笔者个人的一种观点。
笔者认为, 新媒体是这样一种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与它相对的是传统媒体, 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 利用的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等。
二、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 依托的技术成熟完善
众所周知, 新媒体是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 而这些年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所以说, 我国新媒体在技术上是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有些领域, 比如说通讯, 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跟国际的水平都大致相当, 甚至有些技术都已经赶超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技术上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是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 新媒体消费人数增长迅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进步非常快, 所以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上网, 不管是用宽带, 还是用手机, 人数都增长得非常快, 令人惊奇。据中商情报网的统计数据来看, 截止2011年底, 我国宽带互联网用户有近5.5亿, 手机上网用户有近3.5亿, 两者相加可以看出, 我国上网人数已达9亿。现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浏览新闻, 查找信息, 等等, 这说明新媒体已经被人们普遍地接受。
(三) 传播内容和形式有很大的变化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随着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 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我们所熟悉的博客和微博等, 都是伴随着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传播形式, 这种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及时和有效。
(四) 国家对新媒体的发展很重视
据相关部门透露, 新媒体的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新媒体的发展, 正努力构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平台,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新媒体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哲学上说,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同样看待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也是如此。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的确是很快,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强大的新媒体优势对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及和平演变。这些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存在着监管不严的情况, 导致对西方腐朽思想的防范出了很多缺失。这是党和国家人民都非常需要注意和警惕的, 以免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2) 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会了上网, 而新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 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会看到一些淫秽图片或小说, 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危害的。还有, 新媒体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进行欺诈、犯罪等活动, 而且还会牵扯到个人隐私、知识版权等问题。
(3) 人们在新媒体所传播的大量信息面前, 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很茫然, 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有效选取, 浪费人们很多宝贵的时间。而且, 人们一旦习惯了在网上获取知识, 就会产生一种懒惰的心理, 不积极主动地思考。这是一个隐形的问题, 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分析一个事物时, 往往可以依据它现有的发展情况来推测它以后的发展趋势, 同样我们对新媒体的分析也是如此。笔者认为, 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点:
(一) 新媒体会出现更多新的载体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新媒体的一些载体, 比如说电梯里的小型电视屏幕, 公交车上的移动屏幕等等。这些载体以前是不曾出现的, 从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这一势头来看, 未来会有更多的新的载体被应用到新媒体当中。
(二)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会有机结合起来
虽然有不少人预言传统媒体会因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而消失, 但笔者认为, 这种说法非常不理性, 只看到了新媒体的发展, 而忽视了传统媒体的改变, 在未来, 传统媒体会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的, 两者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一起为人们更好地传播信息。比如, 我们所熟悉的《人民日报》已经出现了网络版——人民网, 而它的纸质版仍然会有很多人购买来看。
(三) 新媒体的营销价值会增强
现在很多的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都非常重视新媒体的营销作用, 而且都已经在这方面投了很多资金, 来建设和完善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很多品牌企业在广告宣传上也更加重视对新媒体这一方式的资金投放。比如, 我们所熟悉的三星、宝洁等知名品牌, 它们都逐渐缩减了对电视广告的投放, 而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互联网、手机新媒体等。所以说, 新媒体在产品营销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出现并快速发展。虽然说新媒体的具体定义还不能确定, 但是它的迅猛发展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经验, 对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一番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艳萍.浅析中国新媒体发展及趋势[J].安徽文学, 2009 (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8
云计算技术催生云传播与云媒体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它的应用思想是把分布于各地的成千上万台电脑和庞大的服务器集群计算能力连接成一张大网到一个远程的数据中心,形似一片电脑云。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需要的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本地计算机几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已有一些应用到日常网络活动中,比如QQ空间提供的在线制作Flash图片,360的在线收藏夹,Google的doc服务,百度的在线音乐盒,网易的网络硬盘,苹果的appstore,等等。2011年,已有多个行业利用云计算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云”从而成为云行业,如教育云、金融业云、医疗云、物流云、交通云等。那么,新闻传播遇到云计算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是云传播概念。 传统媒体和传统互联网有点对点、面对面、点对面和面对点等多种传播方式,云传播的重要特点是简化了传播模式,只存在“云”到“端”,即C2C(Cloud to Client)。在“云”的层面,可以建设信息云、新闻云、视频云等等庞大的数据库,同时保证各类云的通用与安全;在“端”的层面可以让用户享受定制化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在用户间搭建操作编辑的分享通道。
其次是云監测。 互联网多点并发、频繁交互的传播特性,使得网上内容在几乎完全失控的状态下被变异和再传播。要想全面、快速地掌握网上传播态势,借助云计算就可以对原始内容的浏览量以及散布于论坛、微博、SNS社区的所有再传播内容的浏览量进行实时监测,深度挖掘传播内容的内容变异和传播参与者的特性,并锁定特定媒体或特定传播人,即时监测。
第三是云编辑。 云计算与云存储使得信息的获得成本接近忽略不计,媒体之间获取信息的时间差也缩小至最低。信息已不是媒体竞争的主要目标,对于信息的独到解说、重新整合、编辑成为媒体胜出的关键。内容生产流程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人人皆为传者”+“云计算”将革新媒体从业者的分工与在组织内部的权重。
第四是云媒体。 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因受制于既有的发布流程、业务归口、频率分割等诸多限制而步履艰难。进入云计算时代,媒体不用再重复购置服务器、终端设备等,复杂的内容分发与多媒体呈现,复杂的用户订制与广告细分等,都将在“云端”处理,云媒体将在“云计算”这一全新平台上得以轻松实现。
新媒体内容呈现视频化趋势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10年是以图文形式发布网络内容,那么,下一个10年将是网络视频的时代。网络视频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高速带宽的铺设,一方面取决于用户浏览习惯的自然转变。相比较图文网络静态的呈现方式,网络视频以其全感官触动、可控性播放和多样化内容更容易赢得用户的青睐。来自国内外的数据都显示出新媒体的内容呈现正在从图文向视频转变,网络视频将是用户获取新闻、信息、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美国,2011年10月整体的视频浏览量达426亿次,用户平均每人在线浏览视频时间超过21.1小时,有86.2%的互联网用户至少观看了一次在线视频。在中国,2011年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25亿,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增加14.6%,使用率升至63.4%。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 小时的用户达到39.3%。
除新媒体内容整体呈现视频化趋势外,用户在消费视频内容方面也在发生变化。网站的视频节目构成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影视长剧、播客分享、传统电视和自制节目。过去,用户以观看前三者为主,特别是影视长剧,各大网站不惜血本购买版权同步或提前播出,以吸引用户。但随着版权购买成本的增大和用户需求的多元化,视频网站开始打造自制剧、纪录片和教育科学类等时长在20分钟内的视频。这类微视频将成为新媒体内容新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传播渠道趋向社会化网络
如果将1997年上线的SixDegree视作社会化网络的先驱,那么社会化网络及社交网站发展至今已有近15年的历史。在这近15年中,社会化网络与社交网站风云变幻,从Friendster、Myspace到Facebook、twitter,从开心网、人人网到QQ空间、新浪微博,各种web2.0、web3.0网站不断涌现,不仅吸引了大量网民的眼球,而且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新渠道。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nSites Consulting对全球35个国家9027名15岁以上消费者进行调查后发布的《2011年全球社交媒体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在使用社会化网络,占网民人数的大约70%,超过6亿用户每天使用社会化网络。
一般的社会化网络具备3层构造:第一层为个人信息展示,第二层为共享与分享,第三层为基于社交空间的群体协作,在社会化网络里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建构社会化网络的3个层次使得互联网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会让网络时代进入一个“机器也会思考”的时代,网络会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做出具体的、精准的解答。比如你想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然后在附近吃个晚餐,互联网会根据你的个人资料、与好友交流的信息、所处位置、平时浏览网页所显示的个人爱好等因素加以综合判断,然后给出符合你要求的游乐场、餐馆,而不需要你在海量信息中再做检索和查询。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化网络将来能帮助用户屏蔽掉99%的不需要或垃圾信息而展示剩下的、精准的1%的信息。
基于这样的一种网络环境,用户将会越来越愿意通过社会化网络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且信息共享将作为用户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存在。从web1.0时代用户被网络的海量信息所淹没,到web2.0时代搜索引擎相对精确的搜索,人们对于网络提供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智能化的Web3.0与拥有海量个人信息的社会化网络结合,不仅能让用户获取精准的信息内容,还能将这些内容直接推送到用户桌面,最终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渠道。
新媒体进入整合式传播
从当前新闻网站乃至整个互联网生态环境可以看到,存在着内容与渠道的过剩与稀缺的悖论。内容方面,来自用户的庞杂、海量信息造成了新闻、内容的过剩,但同时每一个个体面对浩瀚的互联网又感觉无所适从,高品质、专业性、个性化的精品内容又非常稀缺;渠道方面,除了传统的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媒介外,还有网络、手机、移动阅读器、平板电脑、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电纸书等新媒介,多元化的渠道背后意味着渠道的过剩,也同时意味着针对性、有效率的渠道的稀缺。
新媒体造就了新闻产、供、销多元化的生态环境,也将用户带入一个在过剩与稀缺间焦灼的社会环境。然而,新媒体的力量就在于既因为新技术产生了一种情状,又能用更新的技术来解决这样一种问题。面对当下的互联网生态,SoLoMo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路径,也是新媒体进入整合式传播的必然选择。
So、Lo、Mo,分别是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的缩写,SoLoMo是社交、本地和移动三概念的结合,目前应用于网络营销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其实SoLoMo模式同样适用于新闻传播及科学传播,能够形成一种基于内容本地化、方式社交化、获取移动化的整合式传播。
移动状态下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浏览、交流或享受网络服务将成为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成本,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每一个用户将会更依赖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的社交圈,更关注与自身相关、与生活贴近的本地群落,而新媒体传播也自然转向依据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和地理位置推送更为精准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未来,我们能够实现这样一种愿景:某一天,你去故宫博物院参观,当你用手机拍下太和殿的照片后,你的网络空间里立刻就能呈现出有关太和殿的背景知识和资料,最新的与太和殿或故宫有关的新闻、视频,互联网还会根据你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给出精准的参观建议、参观贴士以及社交网络里其他朋友的推荐、介绍和心得体会。当然,如果恰好有同属一个社交网络的朋友也在故宫的话,互联网也会及时告知你,把朋友推送到你的身边。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多媒体音箱的发展趋势05-23
媒体传播发展趋势07-20
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08-30
密码技术的发展趋势09-19
技术交易的三个新趋势10-06
新媒体的发展论文08-26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10-31
数控技术的发展及趋势06-04
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08-28
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