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精选10篇)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1
近年来我社多个部门已经在新媒体领域有所建树,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总体上来说新媒体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软件应用整合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 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近年来, 各地分社加大新媒体建设力度, 采购了大量硬件设备、建立了多个应用系统, 但多数系统都是围绕着各自的业务领域独立运行工作, 普遍存在设备资源利用率低、信息系统运维难、扩展设计不足、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另一方面, 新媒体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足, 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性差, 信息资源交换难, 造成大量的应用孤岛、数据孤岛, 数据的综合利用和决策支撑作用难以显现。第三方面, 新媒体产品是否能够盈利不但取决于产品的盈利模式, 还与各部门的市场运营水平直接相关, 一旦失利则不可避免承担损失。
那么是否有一种技术可以避免重复投入而实现集约化建设, 避免数据孤岛而实现资源共享, 允许产品运营失利却可以把损失降至最小?开放平台便是这样一种最佳的颠覆式创新技术。
新媒体开放平台
新媒体产品虽然创新快、变化多, 业务模式的创新一直领跑于技术服务平台, 但是这些新媒体产品的变化主要是集中在系统的发布层和展示层。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无论是手机报、智能手机客户端还是i Pad电子杂志, 它们后端的存储管理、内容管理、权限管理和交互管理等后端主干系统的实现是相似的, 而且后端主干系统是相对不变化或变化很少的。
那么, 面对新媒体业务前端的多变和后端的不变, 我们选择通过建设新媒体开放平台来让它们解耦, 同时以更灵活的方式把二者衔接起来。通过新媒体开放平台, 前端的新媒体终端产品可以从后端技术支撑平台获得数据级 (Open API) 、组件级和定制级三个层次的服务, 支持统一开发、自主开发或外包开发各类前端应用。开放平台的设计将彻底解放新媒体业务前端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允许变化、鼓励变化;同时它也保护了后端主干系统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大幅降低了业务变化的成本。
通过建设新媒体开放平台, 可以面向新媒体中心和发展新媒体业务的总社各部门、各分社和社办报刊提供一个支持新媒体产品快速上线、滚动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为我社各类新媒体产品提供一套顶层设计、集约化实现的发布运营解决方案。
开放平台的架构策略
软件架构设计
在软件架构方面, 基于开放平台模式, 可以为各类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开发环境和运营环境, 实现对新兴媒体建设中通用和可复用的软件资源进行集成和整合。基于开放平台, 租户可以通过接口对平台化的软件资源进行统一调用, 确保不同部门、相同系统的协同设计和开发, 能极大地促进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高效协同。在这一模式下, 新媒体主管单位可以从整体出发, 通盘考虑各部门的业务需求, 并依此决定是否添加新的业务功能模块, 应用功能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多头管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信息架构设计
在信息架构方面, 基于灵活、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平台, 构建统一的基于开放平台的新媒体资源中心, 支持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 促进新媒体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采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量并行处理等技术, 可以构建集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空间展示于一体的新媒体信息综合分析平台, 有效提高信息综合应用水平和决策支撑能力。
底层架构设计
在设计新媒体开放平台技术架构时, 考虑到该平台是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满足高性能、高并发等等互联网技术的底层要求;其次, 新媒体开放平台上的发布运营服务是面向新华社两级平台多个部门和社会商业媒体企业的, 因此必须按照企业软件的特点去实施, 例如灵活定制、多租户隔离等, 企业软件一个重要特点是个性化, 这要求新媒体开放平台确保租户隔离, 在保证灵活定制的基础上确保企业信息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在面对来自以上两方面架构设计挑战的前提下, 需要把两者集成到一起, 将互联网技术用于体系底层搭建, 在此之上考虑企业软件的灵活性, 最终朝着互联网底层架构和企业多租赁架构的深度整合。
新媒体开放平台整个底层架构体系相对独立, 避免和业务体系牵扯得太深, 即架构体系支撑产品线, 但不能制约产品线。
业务扩展设计
新媒体开放平台自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系统, 它提供了一个可二次开发的新媒体产品技术平台, 让租户可以在上面经营自己的付费信息产品或免费资讯产品。租户的新媒体产品客户也是通过这个技术平台付费使用或免费浏览新媒体产品内容。
从业务上讲, 平台需要支持的业务形态和业务模式会非常广泛, 涵盖的渠道也很多, 特别是未来新的业务还会层出不穷, 都需要平台能够比较好的支持。因此, 平台在设计时需要按照业务分层、数据扁平化等思想进行功能划分, 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扩展性。
技术选型设计
在开放平台总体设计上充分体现SOA的设计思想, 利用虚拟化技术, 借鉴云计算和云服务的成熟架构, 打造出一个在业务上符合Open API和Open Platform思想的多层次发布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存储领域的先进技术 (包括RDB和No SQL的混合使用、SAN和NAS的混合使用) , 高效的实现海量内容数据的存储、访问和管理。关键技术的选择可以支撑未来三至五年的业务发展。
开放平台的公共服务
数据级 (Open API) 服务
内容的数据级服务是平台在内容服务方面原子级的服务, 租户的应用产品和终端产品所能使用的最底层次的服务, 适合那些非常个性化的应用或者本平台内容仅是其很小组成部分的应用。
数据级服务需要考虑支持R E S T F u l、Web Service、Servlet、Socket四种访问方式, 覆盖从全文检索、分类、时间、级别等多个维度的复合式的内容列表获取, 支持内容正文的下载、在线阅读 (需要考虑流媒体服务) 。
数据级服务需要传递租户及其终端产品的相关信息, 系统会根据权限控制机制进行内容安全方面的约束。
组件级服务
内容的组件级服务 (涵盖Widget) 是在数据级服务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服务, 能够为租户提供更多的便利, 进一步减轻租户搭建自由应用的复杂度, 对于那些局部业务通过直接集成平台组件方式就能满足要求的租户而言, 可以方便简洁的来集成, 加快其终端产品的实施进程。
组件级服务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 初期可能更多的是平台直接提供的一些大众化组件, 中后期应该鼓励更多的租户将他们自己做好的应用产品或者Widget以组件的方式共享出来, 以便于其它租户需要时可更快集成, 从而实现租户间更高层次服务共享。
组件级服务在获取平台内容时也需要使用数据级服务来完成, 组件级服务需要考虑定价、共享范围、上下架等。
定制级服务
定制级服务是针对那些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强大的网站和移动应用定制服务就能够满足其业务需要的租户的最佳选择, 它最大化的利用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能力和应用。
初期的定制级服务可以只做一些考虑清楚的事情, 只做简单和实用的一些功能, 后期可逐步根据新媒体应用发展情况继续补充更多的定制产品。
租户管理体系
租户管理
开放平台运营管理人员可以为申请开通新媒体业务的社内部门、机构开通租户业务。在开通租户业务的同时还可以同步开设租户管理账号。相关业务开通后相关部门、机构即可使用该管理账号进行业务功能的使用。
系统为每个租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功能。租户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可以完成内容管理、产品管理、数据共享、业务运营等新媒体业务。
租户运营管理
应用产品管理
支持根据业务运营的需要开设应用产品, 可以在此为应用产品配置数据源。数据源可以是目前社内已有的稿件线路, 也可以是一定组合的检索条件或内容标签, 根据这些条件自动聚类形成的内容数据。应用产品生命期的管理主要提供给租户使用, 方便租户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应用产品生命周期情况。
终端产品管理
支持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 开设终端产品、可以在此完成产品资源的申请, 产品上线、产品下线等新媒体产品发布的业务。终端产品生命期的管理主要提供给租户使用, 方便租户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终端产品生命周期情况。
租户的客户管理
主要包括了客户基本信息管理、客户查重、客户特征分析、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会员资料管理、会员权益管理、客户数据统计分析等相关功能。
数据分析
在租户数据分析上, 除了和平台数据分析一样为领导和监管人员提供丰富的功能外, 针对租户具体运营人员, 平台还需要提供运营管理和运营数据分析。运营管理包括对内容进行定价、计费、结算等业务。运营数据分析包括新媒体产品投入资源成本分析、产品利润分析、产品业务周期变化情况、产品业务增量变化情况。支持产品、栏目、稿件的流量分析, 以支持后向付费广告业务的运营分析。
租户级系统管理
租户的版权信息管理
支持租户自身的版权信息的管理, 能够对内容的版权信息进行管理, 包括著作权人、著作时间等元数据信息, 以及该数据允许在哪种通道、哪种终端上运行的, 不允许在哪种终端进行发布等版权控制信息。
租户级的元数据管理
支持租户自有的元数据的管理, 需要提供一种富标签的管理手段, 能够支持元数据扩展, 以及未来基于元数据的更方便组织数据的手段。
服务监控
实现租户自身新媒体产品内容的安全监管功能, 以及业务管控功能, 包括各种产品应用业务的健康状态 (访问量异常增长、用户数异常、吞吐量异常、任务完成情况等) ;应用程序和服务健康状态, 是否掉线、是否僵死;以及涉及到的设备的使用情况的监控。
租户间社区
由于平台会涉及很多租户, 而在租户里面又会涉及很多角色, 让租户的不同角色人员快速、方便的使用平台, 并且做必要的交流有助于平台的使用率和不断改进, 因此建立一个小型的针对租户的社区是必要的。
初期, 社区完成的任务主要是资料共享, 主要包括API文档、DEMO、演示、FAQ等相关内容, 这些内容统一由平台运维管理人员作为开发社区管理员进行维护、发布;问题反馈, 第三方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有技术问题, 本平台提供了问题反馈机制。第三方开发者提交的问题可以由开发社区管理员或其他第三方开发者进行答复、反馈。开发社区管理员有权限对问题及答复进行审核, 并决定是否进行发布;经验交流, 第三方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会总结平台Open API的使用经验, 其可以将这些使用经验提交, 经开发社区管理员审核后进行发布。
后期, 根据现实情况, 可以逐步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SNS, 增加更多免费服务甚至增值服务。
新媒体应用软件商店
新媒体开放平台的定制级服务具体体现为Saa S云应用软件设计。它要求支持多租户并提供预定义好各种模版的新媒体产品的快速上线服务。Saa S云应用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新媒体产品体系, 我们可以根据某一类新媒体产品的成熟程序来决定是否需要把它制作成来一个面向多租户使用的公共新媒体产品服务。Saa S云应用设计将开发一个提供在线服务的新媒体产品应用软件商店, 我们将不断为业务模式成熟、盈利模式清晰的新媒体产品开发相应的云应用软件, 并补充到新媒体产品应用软件商店中。 (如图2所示)
如果此时有一个租户A希望通过新媒体开放平台在一天内开通手机WAP网站、手机免费资讯客户端和手机舆情客户端产品。租户A目前对新媒体产品的个性化功能与界面没有过高的要求, 同时也对开放平台提供的新媒体产品定制服务比较满意。租户A登录新媒体应用商店后, 通过鼠标点选了代表三种新媒体产品定制服务的三个小图标, 接下来租户A按照系统提示更换上了自己的LOGO后点击产品上线的按钮。最终三个产品成功上线, 同时租户A得到了三个可以对外提供新媒体产品服务的二级域名。
新媒体资源交易集市
在开放平台中, 租户不仅是服务使用者, 同时也是平台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实现租户之间内容共享与交易交换是新媒体开放平台未来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 我们必须提供一套完善的租户内容共享管理机制, 恰如生活中的集市一般为租户们提供一个新媒体资源交易的便利场所。主要涉及下面几个方面。
内容共享
每个租户的内容缺省情况会被集成到本平台, 数据虽然进行了集成, 但并不意味着每个租户自有的数据是完全共享的。平台的数据共享管理模块中, 每个租户可以管理自有的数据, 决定哪些数据允许共享, 哪些数据不允许共享。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情况设定特定的共享规则, 比如允许在什么地理范围、什么时间周期内共享等等。
交易结算
根据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规则和各种产品定价规则, 对内容进行交易, 支持定价、计费、结算等业务。
下载管理
为购买新媒体资源的用户提供一套综合性的多媒体内容下载管理服务, 尤其是针对高码率视频类的新媒体内容需要提供优化的大文件传输技术。
积分管理
因为不是所有的租户的所有的新媒体资源都适用于计费交易,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另一种积分管理的手段来达到相同的目的。租户向开放平台共享了新媒体资源后将自动获得适量的积分奖励, 而其它租户在获取这些共享资源时同样会被要求扣除相应数量的积分。通过这种手段来鼓励租户间的内容共享与良性互动。
使用统计
在此能够看到本租户使用其他租户内容数据的情况, 以及本租户的内容被其他租户使用的情况, 以及这两类数据所产生的运营效益情况等。
生态系统决定成败
租户是新媒体开放平台的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它同时扮演着三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即新媒体产品的运营者、新媒体共享资源的卖方和新媒体共享资源的买方。
新媒体产品内容资源既可以作为一种新媒体素材资源来交易, 同时也支持租户A把自己的一类新媒体产品内容的在线服务出售给租户B。而新媒体共享资源也并不仅限于产品内容资源, 还包括了租户基于平台提供的API或组件来开发的个性化功能 (新组件或新产品) 。这些都是允许租户们买卖的“商品”。
租户运营的新媒体产品, 如果是免费资讯类产品则可能会发展出规模庞大的免费客户;如果是付费专供类产品则会有数量相对少且固定的高端付费客户。这两类客户同样是新媒体开放平台中的重要参与者。
我们可以非常确定的是, 只有构建开放平台完整而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实现新媒体产业的共赢。例如, 新媒体开放平台通过向租户收取适当的“租金”而获得持续优化平台所需的资金, 租户从免费资讯类客户那里创造广告收益、从付费专供客户那里获得信息服务收益, 而新媒体产品的客户则免费或付费使用了开放平台提供的内容服务。
综上所述, 在新媒体领域虽然没有能够一直成功的新媒体产品, 却会有能够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平台。因此, 我们从解决大新华社体系范围内的总社各部门、各分社、各报刊和各公司的新媒体建设需求出发, 不断积累新媒体开放平台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 抓住机会力争在三年内建成相对完善的新华社新媒体开放平台。在第三至五年时间内, 我们可以利用新华社得天独厚的影响力, 面向全国的传媒行业、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偿使用的新媒体开放平台服务, 推动我社新媒体建设走上系统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2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当代演艺活动;运用
0 引言
从历史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演艺活动的介入主要是摄像技术的发明;从技术层面分析,投影、互动、全息虚拟现实、动作捕捉以及实时渲染等全新技术为新媒体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从空间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传媒性与信息可传播性特点,促使当代演艺活动能够更好地面向全世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演艺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1.1 舞台投影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捷克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把投影技术带入了舞台演出以来,随之2000年之后游戏、动画、数码互动以及影像合成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新媒体艺术逐渐渗透到每一种艺术形式当中,与舞台、表演、戏剧以及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相融合,最终形成混合媒介艺术,创新当代演艺活动。[1]投影影像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演艺活动当中,其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从投影类型上就能够分为多种形式,例如全息投影、二维投影以及三维投影。
应用表演舞台的投影技术,其形式主要被分为立体影像、平面影像两种。[2]立体影像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主要是用于舞台空间相对较为平行的时间与空间。在当前的许多当代演艺活动中,视频影像已经成为舞台布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负责地理条件、时间点等转变的工具。平面影像又被分为视频影像和图片影像。在许多的演艺活动中,都存在图片投影环节,其主要描述人的记忆、自然情景以及背景环境等信息,在舞台灯光的交替中进行变换,促使当代演艺活动呈现动静交叉的目的。
1.2 新媒体穿戴道具
就目前而言,新媒体艺术中,穿戴道具主要是指有LED灯光的舞台装扮。在使用这些舞台装扮,装扮在演员身上之后,会发出不同颜色、不同频率的灯光。这也是舞台光线的一种全新展现方式。这些舞台道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其能够按照穿戴者的肢体动作适当的调节光线颜色、大小以及明暗度等等,从而满足当代演艺活动的需求。
例如,2012年在旧金山歌手左拉·杰西就穿戴了一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效果图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这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由薄膜材料和骨架结构构成,其中有多个LED灯。这一种LED道具形状能够凸显表演者的装扮,该演艺活动在旧金山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进行,这一道具也能够体现一种会发光的“水母”的优美感,这与主题也是非常符合的。
2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表演形式的运用
2.1 投影内容大量引入演艺活动舞台
就目前许多的新媒体艺术影响之下的演艺活动,大多数作品都具备独特的、别具风格的投影创意。在这些投影当中,有些图像的含义一目了然,是具象的表现方式,例如动画背景。而有些是抽象的,例如由线条色块或数字图像等拼接组成的内容。
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的运用能够为舞台表演提供各种各样的效果,体现演艺活动的多种精神和意义,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一般扮演四种角色,分别是互动角色、场景表现角色、表演空间的重塑角色以及心理表现活动角色。
就以场景表现为例。场景表现是投影最为重要的运用之一。场景表现主要是指对时间运动和空间环境变化的表现。投影表现场景,应用一段实际的影像去替代人们的想象,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呈现人物和表演者所想要描述的环境,与此同时展现舞台的表现力。
2.2 肢体语言与数字影像的结合运用
肢体语言是演艺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新媒体艺术当中,许多作品都与肢体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了肢体本身以外,其运动还能够体现更加丰富的舞台效果。而计算机成像技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新媒体艺术演艺活动当中,许多投影资源都是预先拍摄好的影像,而许多投影则是实时生成的。许多的影像生成都是建立在肢体动作的引导之上。演艺活动表演者借助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肢体动作表达以及声音的表述具备更加形象、生动的特点。当前,国外许多的演艺活动机构都将创新重点放在实时成像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当中。其中,特别是舞台方面的演艺活动对这一技术的投入更大。
3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舞台美术的运用
舞台美术的运用最为主要的便是空间的拓展。投影的场景展现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拓展空间的范围,使固定的演艺活动舞台能够更大、更高、更宽。拓展舞台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际空间面积的变动以及创建剧场以外的虚拟空间。
按照镜框式舞台以及传统透视布景的原理,常规的布景主要是依靠舞台空间自身去体现空间的概念,前景是表演者的实际活动空间;中景是天幕灯光区域与表演区域之间的布景局域,这一个区域中没有表演者的活动;远景用于绘制幕布代替,构建空间功能。一般情况下,被空出来的中景主要承担空间的收缩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空间调节能力,配合近景能够实现扩大空间的目的。
投影的发生大部分是弥补远景形态,一方面是让远景的景物能够活跃起来,用于体现室外空间,体现大自然这类空旷、广阔的空间概念,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将中景的部分任务转变到远景上面,因为在新媒体艺术介入之后,因为视频的影像具备能够“动”的特点,空间的大小能够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随意的控制,通过透视关系的调控,实现不同大小空间感,也就提升了空间大小。
空间的拓展还可以从提供舞台以外的虚拟空间来实现。这里所指的虚拟空间和通过戏剧表演产生想象思想中的空间不同,只是单一的物理空间概念。虚拟空间能够是与现有空间共存的次要空间,也能够是因为幕布投影而创建出来的数字化空间。例如,2015纽约时装周拉夫劳伦的时装发布会以及2008年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3D表演都是典型的案例,其创造的空间就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而以二维动画建设的投影背景同样也是虚拟空间。
4 结语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在未来的创作当中,新媒体艺术应用下的演艺活动将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能够在几乎所有的媒介当中随意传播,包含物理、建筑墙面等三维空间,其在各种娱乐活动当中都能够得以绽放。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演艺活动的全新“身体”,为创作、内容、观众开放了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雨婷.新媒体艺术的商业运用——记中国设计师沙龙第五期畅言坛主题活动[J].创意世界,2013(9):58-59.
新媒体技术平台建设思考 篇3
五个转变
在新媒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高度关注5个方面的重大转变,首先在理念上要进行革新。
1. 以流程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变。传统出版关注流程,以流程的自动化为核心,典型是应用是采编系统。但是在新媒体建设中,流程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建设成为核心,这就是很多新闻单位已经建设或正在建设的数据仓库或者中央信息厨房等,这也符合目前大数据发展趋势。
2. 从封闭系统到开放平台的转变。传统媒体的信息化平台基本上是封闭的,这个封闭性自激光照排时代就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平台战略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像微博、微信、京东、阿里,他们爆发式增长的一个核心就是平台战略,平台战略的目的是形成生态圈,在自己的平台上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联盟,让平台外的社会组织进行创新,现在在中国传媒领域尚未出现平台性公司,未来中国领先的媒体集团一定是平台型的。
3. 从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及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变化。媒体融合是个大趋势,未来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这样的划分肯定会过时,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同时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爆炸式发展已经产了所谓“公民记者”现象。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这种去中心化的媒体形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从传统出版技术到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的变化。传统出版技术主要是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组织管理和控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从IT发展到DT,即所谓的数据技术,DT时代的关键是服务大众和激发生产率。这里面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技术是核心,要有效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关联,信息的可视化和数据新闻,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甚至要进行预测。
5. 从客户经营(广告商)到用户个性化精准营销服务的变化(用户)。互联网一个最重要的思维是建立连接,传统媒体最缺失的就是只有客户,没有用户,或者说只有读者,没有用户。未来的服务必须是个性化的,而且只有是个性化的,广告商才能买单。效果评估和精准营销就成为市场营销的关键。这在传统媒体形态无法实现的需求在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领域已经成为基础和必须。
四个关键词“大智移云”
新媒体的技术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要符合“大智移云”的技术发展趋势: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云平台。
1. 大数据。媒体是天然的大数据领域,数据是一种资源和新的经济类别,是21世纪的黄金,未来的世界是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数据驱动(Data Driven)。现在对大数据最大的理解误区就是Hadoop,好像没有Hadoop就不是大数据,有了Hadoop就是大数据,其实不然,Hadoop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的东西非常多,而且还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不能狭隘地把Hadoop等同于大数据。比如现在推动大数据发展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就不是什么Hadoop技术。
2. 智能化。文本智能分析技术(如自动分类、聚类、信息抽取、情感分析)、多媒体内容理解(如深度学习)、各种数据挖掘算法。智能化技术是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的基础,没有智能化就没有个性化。
3. 移动化。现在APP已经满天飞,但是真正得到广大用户欢迎的移动应用其实非常少,那么移动新媒体需要解决用户的什么痛点呢?八卦和娱乐传统媒体搞不过市场化的公司,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几个点:用户时间的碎片化、基于位置和时间的服务、和政府便民服务的对接等等。
4. 云平台。云已经成熟,正显示出价格成本和维护服务的巨大优势,云计算不仅仅是虚拟化的问题。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我们认为应大量采用公有和私有云服务。
三个新重点
传统媒体在全媒体采编、发布等领域已做了大量的技术建设,技术已经成熟可用,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围绕新媒体发展战略,应该重点建设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1. 大数据管理平台
2. 用户行为分析和精准营销平台
3. 智能分析工具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4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发展;整合营销
一、新媒体的定义
什么是新媒体?说到新媒体,就不得不说说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形式,而新媒体则是一种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新兴媒介形式,它依托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向大众提供区别于传统媒体形态的信息服务,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着眼于世界,你会发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在计算机成为新媒体传播中心环节的今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日益完善,种类也愈加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已经不下三十种,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给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不断吸引着受众的目光,改变着人们的视听习惯,而媒介领域的巨大革命也因此悄然的酝酿着。
可以说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有着出版时间固定、信息采集成本高等无法避免的弊端,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有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可能,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数据的记录、传输和处理,甚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在广告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三、新媒体对广告发展的作用
广告是通过一定的媒体形式,向公众公开广泛的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某种特定需要的宣传手段。可以说广告是对于商业意识形态的一种控制,而广告也需要通过一些新颖的营销手段去吸引消费者不断挑剔的眼球,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这种不受地域、时间等方面限制的媒体形式,为广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新媒体对广告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现今的广告市场飞速发展,日趋饱和导致同行间的竞争愈发剧烈,而广告业主的素质也随着消费者欣赏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注重市场的细分,与目标消费群体的有效沟通则更是变成了重中之重,甚至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消费群体的分析成为可能,在不同时间段可以播出不同消费群体所需要的广告和推出不同的产品,这都是新媒体对广告作出的贡献,而面向消费者时广告主所需要的有效传播率和到达率也会得到很好的满足。而新媒体因为其特定的优势,能够有效地针对目标受众进行宣传,并且能够加深沟通和互动。(2)新媒体对广告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虽然很多新媒体的形式与传统媒体的一些方面还是很相似的,但是可以说新媒体不是要刻意地去做给受众看,而是在受众可以看到的地方达到宣传的效果,使得广告的发展不单单局限在广告自己的区域之内,与各行业产生合作,以更加丰富的形式为受众提供商业信息的跨媒体传播与跨行政区域传播,在充分吸引观众眼球和调动观众的互动积极性的同时,使媒体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但是竞争是进步的源泉,可以说新媒体对于广告的媒体传播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对于广告的发展来说,新媒体在当代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应当注意的。从新媒体的特性来看,其相对于传统媒体,局限性已经大大放宽,但是这也导致了各种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发布广告信息,使得广告的受控能力被大大减弱,进而使得广告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其次,在新媒体与广告结合的过程中,应当摆脱传统思维的限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先进理念,注重广告与目标受众的互动,让受众可以充分了解产品,达到宣传的目的,也要通过新媒体的高科技元素了解受众对产品的看法,使广告人能更好地吸取优秀思想进行更多的优秀创意。最后,在当今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强迫受众去接受,广告人应当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的同时,尊重受众的自主性,使得新媒体的广告可以获得良好宣传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受众的正常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新媒体这种一对一的整合营销的发展趋势和专业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发展形式,正符合了广告媒体作为承载、传播广告讯息的本质和广告主购买媒体是为了广告传播的目的,随着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重视和使用,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8.
[3][美]阿伦斯.当代广告学.丁俊杰,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0.
[4]丁俊杰,康瑾.现代广告通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07.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5
“同心”思想是在总结统一战线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基础上提出来的。2011年1月底, 在中共中央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同心”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 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同心”思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再次重申, “同心”思想进入了统战工作文化层面。
同心思想是统战文化的核心内涵。统战文化结构有三个层面。统战文化的表层是工作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统战文化的中间层是工作中的活动方式。统战文化的深底层是工作中的文化观念, 是统战文化价值观。“同心”思想位于统战文化深底层, 深刻反映了统一战线的本质, 契合了统一战线同与异的根本规律。我们要以同心思想内含的辩证思维引领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
“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和实践经验。“同心”思想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对于推进新时期参政党的自身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打造“同心”文化就是要高举“大团结、大联合”的旗帜, 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与党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同心”文化工程是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具有自然生态价值、人文生态价值、社会生态价值和政治生态价值。
“同心”文化为新形势下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带来了新动力。通过打造具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同心”品牌工程活动, 将进一步增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凝聚力。进一步扩大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影响力。
二、新媒体技术对构筑“同心”文化的影响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具有人数众多、结构复杂, 社会联系广泛, 知识层次高, 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创新意识较强等群体特征, 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具有自主性、组织性, 且其参与层次较高, 参政范围十分广泛, 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媒体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筑符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特征的“同心”文化带来了良机, 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 它利用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 移动技术, 通过互联网, 无线通信网, 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 向用户提供信息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及其技术组合对构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同心”文化的积极影响是:
1.“同心”文化的网络化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世界成为一个平面, 不出户知天下, 网上网下融为一体。“同心”思想及其文化活动通过网络媒体得以及时快速传播。以“同心”为主题的网站网页得以建立。从上至下, 各级各层各党派通过网络增进了解, 达成共识。
2.“同心”文化的多元交互化
“同心”文化通过互联网社区、QQ群组、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短信、在线音频视频等多元通道得以交流交互。这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文化思想、目标、行动的交流更快捷、便利、及时、直观、全面、深刻、个性化。这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文化的交流和而不同, 共建共享和谐。
3.“同心”文化的社群化
由于网络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加入了志同道和的虚拟群体, 通过手机上网群组的交流更紧密, 消除了距离感。QQ群组、博客圈等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社群化倾向日益明显。思想文化的传播由大众化向“窄播”发展, 受众表现出小群体特征。这些都有利于“同心”文化的社群化发展。
三、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同心”文化
1. 创办“同心”文化电子杂志
辽宁高校要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为依托, 创办以“同心”文化为特色的电子杂志, 准确定位, 精心设计, 积累经验, 定期出刊, 打造品牌栏目, 使之成为省内外高校“同心”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2. 建设“同心”文化主题网站
有条件的高校要以校园网为依托, 建立“同心”文化专题网。在技术支持、人力财力方面予以保障, 合理安排版面, 突出“同心”文化主题, 使之成为做好统战工作的“电子法宝”。
3. 开设“同心”文化多媒体讲坛
多媒体组合教学一体机是集电子白板、短焦投影、计算机、视频展台、中控、无线鼠标键盘、无线麦克风等多媒体设备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教学设备, 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同心”文化传播的需要。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开设“同心”文化多媒体讲坛, 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 浓厚学术氛围, 对“同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加以探索。
还可以通过云录播系统实现校内外“同心”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云录播技术以物联网模式为基本架构, 它通过网格技术、分布式转换编码设备、集中式解码资源服务器等系统进行集结, 把高清摄像信号等信号通过分布式转换编码设备转换成网络信号, 传到资源管理服务器, 再通过“云”录播管理平台, 实现覆盖校园网的直播、远程教学等功能。
综上,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文化建设发展驶入了信息化高速通道。
摘要: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文中研究了新媒体技术对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打造“同心”文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同心”文化,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韩雪峰, 马杰, 韩玉伟.以“同心思想”引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金色年华 (教学参考) , 2013 (5) .
[2]张番红.和谐视角下以“同心”思想整合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1) .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6
1 一体化采编播平台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各种媒介资源整合在一起,建成一个能统筹各类传播渠道的策划、编辑和发布的平台,也就是将新技术、新手段运用于传统媒体的采、编、播环节,帮助传统媒体技术升级。该平台是集合全媒体新闻的采集、编辑、播出和发布的功能,通过这套系统,能够实现新闻的快速及时采集,随时随地的新闻处理,与现有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并能够与广播网网站新闻的实时发布对接,进行新闻线索的承接、录入和播出、微博、微信等平台互动交流等。
2 一体化采编播平台的建设
2.1 系统架构
一体化采编播平台简化了传统广播内容与新媒体内容的转换流程,实现了“柔性制造”,即对来自多渠道的素材,在统一“流水线”上,进行一次加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做到一元化制作,多元化发布。真正满足了新媒体各种业务的开发和生产需求。
一体化采编播系统采用了包括XML数据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以及基于Web Service、C/S、B/S结合的混合架构网络应用开发等通用基础技术。通过基于Web Service设计的数据总线,用户可以在任何网络,通过任何方式与系统连接,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
一体化平台网络拓扑图(图1),分为安全接入互联区、DMZ区、工作站区、计算核心区、存储系统、制播网等几个区域。
安全接入互联区。通过、路由器防火墙、VPN、上网行为管理等网络安全设备,接入互联网。
DMZ区。DMZ区通过安全接入进入互联网,提供业务服务,DMZ区作为核心区域和外网业务区域的隔离层,DMZ区通过高性能UTM防火墙访问核心数据。
计算核心区。计算核心区是一体化平台的最重要区域,部署核心的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核心区域通过UTM防火墙和综合业务网其他系统进行隔离。在核心区域内部,还通过VLAN、虚拟网络边界等安全措施,根据业务系统的不同等级进行安全防护。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采用SAN+NAS结构,SAN存储读写速度快,用于核心数据,如用户数据、操作记录等数据库;NAS存储可扩展性强、容量大,用于业务数据存储,如音频、视频文件等。
工作站区。各楼层工作站通过楼层交换机接入汇聚交换机,通过IPS及VLAN进行安全防护。
制播网区。制播网根据广电总局的安全规定要求,属于3级保护要求,不能和外部网络进行网络协议层的连接。因此需要设计基于纯文件的交互隔离,使用网闸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交互。
2.2 功能模块
2.2.1 互联网信息采集功能模块
此功能模块是多媒体资源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功能模块,能够为资源中心源源不断地采集最新的资讯和节目素材。既可以完成传统业务的数据采集,包括RSS (简易信息聚合)新闻采集,新华社新闻采集等,也可以完成新媒体业务的数据采集,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
2.2.2 移动采访功能
移动采访是一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采访应用,可以随时打开手机进行采访录音,并且可以选择将录音即时传回台里。主要功能是,通过移动采访手机App实现一键录音,通过3G、4G和Wi-Fi网络快速回传到电台资源中心。回传的内容可以在资源中心检索、下载、共享,进行二次编辑使用。
可进行编写文字稿件,可进行文字输入和编辑,文字编辑支持复制、粘贴、剪切。支持调用手机系统的拍照、摄像功能,并能将相关素材插入到应用内。可以将多个音频素材、文字稿、照片、视频根据主题关联起来,并打包回传到台内的资源中心,同时可共享至指定用户或用户组。传输时支持断点续传。
2.2.3 视频收录功能
将音视频进行多路采集收录再利用的系统。在办公网,可以通过办公室桌面对收录到的电视节目进行查询/查看,可以随时进行音视频节目回放,对所需要的内容进行选择性下载,并发送到播出系统进行重播再利用。
2.2.4 稿件功能模块
写稿功能。全媒体新闻采编播软件为记者提供一个功能强大,方便简单的写稿功能。记者可以使用C/S或B/S软件(两者均支持台外远程登录),以个人用户名密码进入系统,进行稿件录入、编辑和修改。
稿件流程管理功能。系统支持灵活流程定制模式,支持记者-编辑-主管-总监的三级乃至更多的常规稿件审核模式,也支持特殊稿件的特殊处理,绿色通道一键发稿(需要权限支持)。如图2。
2.2.5 信息推送功能
平台能够提供微信回复和发送功能,便于频率主持人、导播能够很方便地和听众进行互动,实现多种渠道信息复用。信息出口丰富,包含了主持人新闻播报、微博分享、多媒体资料库存储、制作系统、新媒体终端分享等多种方式,增大电台多媒体材料的利用率和影响力。
2.2.6内外网互联互通
内外网互联互通是解决不同网络间既需要安全隔离又需要进行数据交换的矛盾而提出的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2.2.7接口与数据分析功能
平台除提供微信、微博、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访问接口外,还要具有扩展性,为以后Line、facebook提供扩展。
参考文献
当代广告表现中媒体应用的新趋势 篇7
一、跨界隐性传播
当代广告传播中为了降低广告的显性特征, 很多都采取植入广告的形式, 将广告信息与电影、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游戏等高度整合起来, 淡化广告特征, 降低了消费者的反感度。但是随着简单植入式和整合植入式广告的大量使用, 人们对植入广告的识别能力增强, 随之而来对植入广告客户的印象也越来越差。因此广告在隐性传播的同时不但不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反而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忠诚度这个传播效果便成为当代广告媒介应用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广告效果在一些成功广告案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就是跨其他行业混搭通感性共鸣和附加值进行隐性传播。
跨界隐性传播这种广告媒介应用形式其核心不是跨界, 而是通过跨界引导消费者在另外一个领域中从情感和认识上受到感染和新收获, 让消费者在这种易接受信息和形成认识的状态下, 自己认识、关联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 从而提升品牌的抽象好感。简言之就是在非广告语境下的认知引导。
现在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在品牌重塑和维护中多使用跨界隐性传播形式, 德国大众公司就曾策划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广告活动, 核心策略是“乐趣可以让人们的行为变得更好——乐趣理论, 大众公司的原动力”。为了将这个企业品牌理念快速传递给消费者, 他们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地铁站里创意了一个钢琴楼梯, 工作人员在每层楼梯台阶上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和扬声系统, 通过数字编程音频设备进行自动发声控制, 然后又将传感器表面装饰成钢琴的黑白相间琴键。楼梯完工后过往行人更多地选择了放弃电扶梯而走楼梯, 因为人们每踩一下楼梯阶, 就相当于按下一个钢琴键, 会听到相应的钢琴音调, 不同的台阶音调不同, 连续走就会形成曲调。人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运动与音乐结合的钢琴楼梯, 活动结果是走楼梯的人数比走扶梯的多了66%, 很多年轻人还将自己特殊的步伐连同形成的音乐一起录制成视频, 然后在网络上发布、传递, 最后达到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这个典型案例就是设置了一个与汽车无关的环境, 让人们在参与体验中对兴趣与行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 同时也使人们很自然地关联到大众品牌的核心价值, 形成了对品牌的深刻认识。
德国著名的霍恩巴赫连锁家装卖场也曾做过一个充满诗意和张力的广告活动“你能想象得出的, 我们就能建出来”。活动邀请了12位当代艺术家, 将柏林市区内一座荒废已久的公寓大楼, 利用霍恩巴赫卖场内的材料, 以想象之屋为创作命题, 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创造了12个建筑性装置作品, 把广告和纯艺术做了一次完美的混搭。艺术家们创作装置作品的过程中, 人们可以现场参观、参与, 并且在互联网上提供现场的全程跟踪报道。当作品制作完成时整栋废弃大楼变成了一个艺术展览馆, 整个活动期间, 想象之屋还作为各种艺术与表演活动的现场, 让人们感受到装置艺术和材料碰撞后的超寻常的创意展现, 也让普通人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本次广告活动就是跨艺术领域制造一个感动人、震撼人的文化性地标, 从而使人们对家装材料有了新的认识, 无形中提升了霍恩巴赫卖场的品牌形象。总共有18000多人参与了活动体验, 销售在活动后迅速增长30%。
二、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提供体验性互动附加值
近年来随着广告行销活动的增加, 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被引入活动中, 增强了广告活动的互动性。一些广告客户逐渐认识到光提供现场体验和互动是不够的, 真正能够给消费者有效、持久传递信息的关键是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辅助下提供, 核心是让消费者在体验产品之外能够得到更多延展性的东西, 体验性互动附加值。新技术新材料是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创意与声光电混合展示技术的结合, 能够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新鲜感和震撼
宝马汽车声光电装置展示就是一个典型应用, 新宝马博物馆在德国慕尼黑落成, 需要为参观者传递宝马品牌的设计精神, 最能让参观者留下深刻记忆的就是声光电混合体验装置了, 装置的理念是传达出宝马汽车在设计上的灵动特点, 装置表现上是在6平方米的空间中由电脑编程控制714颗金属球组成各种形状, 同时配以光影投射和环境音乐, 金属球悬吊在钢丝上, 每一颗都由独立的升降装置数字操纵, 并从天花板上垂下来。金属球随音乐不断变换的形状正好体现了宝马的设计过程:由无规则形的一片金属球海开始, 在变换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造型呈现 (暗指汽车设计上的各种创意想法) , 然后发展到几个相互冲突的形状 (暗指设计经过不断的推敲改进) , 犹如激烈的舞蹈, 最终形成灵动的宝马汽车造型。整个声光电装置具备了与宝马汽车相同的精湛数控技术, 带给人们的附加值就是让观者知道了宝马的设计理念, 同时让观者难忘。这个装置还被拍成视频以网络媒体进行传播, 在宝马博物馆开馆仪式后的一周内, 金属球装置便很快在网络上成为全球汽车类收视最多的视频, 达到了极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三、事件性人际传播
随着人们对硬性广告的排斥和反感, 事件性隐性广告以其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在近几年应用的越来越多, 将制造有创意的事件性活动与网络人际传播平台 (博客、QQ、综合性论坛等) 整合起来进行病毒式传播是有效提高企业或品牌的知名度,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并促进销售提升的有力手段。网络下的人际传播平台在当下不仅是“一对一”的模式了, 而是具备了新媒体的个性化“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特征。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因此在有创意的事件性活动传播上会产生很大的传播效果。
一个典型广告案例就是黄色树屋餐厅, 广告主是新西兰黄页号码簿公司, 黄页书被看作是老旧的书, 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搜索, 导致传统的黄页成为越来越难以出售的书籍。新西兰BBDO广告公司所做的策略是:必须要让消费者、广告主和媒体知道, 黄页书仍然可以帮助把复杂的事情完成。广告策略是制造一个餐厅项目事件, 活动以现场连续直播的形式展开, 首先选出一个手风琴演奏者, 让她在红杉林中利用黄页找到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建筑包工、电工、照明、食品饮料、酒庄等公司, 帮助她建好一间离地10米高的黄色树屋餐厅, 并开张营业。整个过程通过电视、博客和网站等传媒, 向全新西兰和世界各地报道树屋餐厅的进度。这个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并能参与就餐体验的事件通过网络上的人际病毒式传播, 使得黄页的知名度增加37%, 黄页使用率增加9.2%, 活动官网有221000多次的访问量, 来树屋用餐超过2000人。获得估计总值超过350万美元的媒体报道。这就是一个证明式的事件性人际传播广告, 同时建成营业的餐厅本身也是一个不断传播信息的媒体, 延续了品牌的影响力。
当代这三种广告媒介应用的新趋势逐渐成为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的广告传播形式, 它们在策略性的介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的同时, 更多的是带给消费者产品信息之外的更多感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千桂.广告大逆转:众媒介与新广告.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7版.[1]刘千桂.广告大逆转:众媒介与新广告.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7版.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8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成才的概念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电子录像商品的技术开发书中详细提出了新媒体这一概念。随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中也多次提到“New Media”这一概念。该词随后开始在美国流行,不久便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伴随着新媒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步深入我国社会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媒体谈论的热点[1]。新媒体是以其数字化、个性化的信息为传播介质,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技术等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媒体技术。它具有数字化、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个性化和娱乐性等特点。
(二)大学生成才的概念
大学生成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或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成长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从事创造性劳动人才的过程。成才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成才即是将外部社会因素内化为个人自身行动的过程。
二、新媒体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一)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媒介———新媒体
在大学校园内,新媒体已经广泛渗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近年来,微课、MOOC的广泛推广,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板书,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充分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例如慕课网、学生在线等,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随时随地地学习。在互联网社会,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多地依靠于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QQ以及各大论坛,新媒体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动画、微信、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将各种新元素注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学习教育中,迎合大学生勇于创新和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建立起传统沟通方式和新媒体深入融合的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应为重点关注对象
1. 积极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成才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媒体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大学生已经脱离了仅从课堂上获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并进行交互式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有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学习、探索未知领域。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以及课后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增强了课下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2)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大都是通过报纸、书籍、杂志来获取信息和知识,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由于它的即时性、开放性、广博性,大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课外活动,发挥了大学生自身隐藏的潜能,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
(3)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由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微信、微博、QQ、BBS以及各种APP等新媒体的出现很快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通知的传达通过QQ群、微信群,可以在群里征求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很快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同学、朋友之间也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可以释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解决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消极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成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表现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念、思维发展、法律观念、媒介道德等方面。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逃课去网吧上网;有些大学生迷恋网络,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上课不认真听讲,低头看手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牺牲了运动锻炼、学习、休息的时间,造成内分泌紊乱,身体素质下降;有些大学生缺乏对海量知识筛选的控制力,有些不良的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错位,行为习惯偏颇,自我意识薄弱,容易人云亦云,从而使他们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道德观念,对社会的公众道德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太沉溺于虚拟世界,不愿意和现实中的同学交流,造成了性格孤僻,害怕现实社会,意志消沉,造成了人格的扭曲。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对书籍的阅读也越来越少,缺乏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批判、质疑精神的锻炼。
三、针对大学生成才的新媒体管理策略
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努力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使用好新媒体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搭建互动平台
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开设在线课堂、精品课程学习网站让学生可以学习下载各种专业知识,让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设置思想教育主题网站,提供各种服务信息,有意义的歌曲、电视、电影,让枯燥的说教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故事案例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帮助其解惑,让新媒体发挥其优势,成为师生以及同学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由于各种APP的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远远高于电脑,利用QQ、微信建立“××学院群”“××班级群”“××学生干部群”等,发布重要的通知,将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每一个人,工作效率变得更高。通过这种方式开展的工作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体现了与时俱进以及人文情怀,让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通过社团活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新媒体作为高校中最为普及的一种沟通传播媒介,对其发布信息的机构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传播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正面信息。学校要大力扶植校园微信、微博等教育活动平台的开发。必要时要对平台的运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经验以及网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辅导员、班主任要人人上微信、微博,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状态,对一些思想偏激或者发布不良信息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和批评。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推进主流文化思想,引导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班风和校风。学院经常组织基于新媒体的各种社团活动,例如“多彩专业”PPT演讲比赛、“我的青春、我的大学”主题团课、迎新科技作品展、心灵信箱、“阳光和谐成长”摄影比赛、“睡着我上铺的兄弟”微电影征集等活动,让大学生学会使用新媒体理性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培养其成为一名有良好媒介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青年。
(三)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网络道德、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自我修养
所谓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3]。高校可以通过微电影、校报、广播、宣传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媒体应用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新媒体,正确使用新媒体。作为一位信息的分享者和传播者,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要学会分辨和解读。同时,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的素养,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要时刻坚持自我教育,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大量正能量信息,坚持学习和吸收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自控能力,不能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看视频、网购、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中,不能让新媒体左右我们。我们要利用新媒体去发现自己的弱点,通过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想,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训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高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宣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当代大学生。
四、结语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它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高校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网络道德、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自我修养。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使用新媒体,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已经成为当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应用。重点探讨了新媒体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及对其成才的影响,将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社团活动等的开展作为高校教师、辅导员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的实施保障,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网络道德、法律法规教育,从而提高自我修养。
关键词:大学生成才,新媒体,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蒋洪甫,刘永智,马博林.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 篇9
关键词:满语;满文;保护;新媒体;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H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59-02
一、引言
满语是满族的民族语言,其以满族的前身建州女真的语言为基础,在语言上属于阿尔泰语系。在清朝的276年的统治历史中,满语就是作为国语使用的。语言具有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属性,其应用于发展有利于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成就和先进思想[1]。伴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也在进行变化和丰富。从飞鸽传书到微信微博,传播媒介会不断发展。然而,满语并没有跟随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并没有应用于现代媒体,导致其发展缓慢。
二、满语与网络平台结合
1.满语与平台输入法结合的可行性。
据辽宁省“政协保护和传承我省少数民族(满族)文化对口协商会”上所了解到,虽然辽宁省的满族人口众多,即平均八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满族人,但在辽宁省范围内,真正能使用满语交流的只有九个人。满语虽然在这一二百年来逐渐失去其交流工具的属性,但是,有些满语仍然能在地方话中找到,其中,东北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其地方东北话中的满语利用率更高。例如:掰察,意为辩论;个几,形容墨迹,反复哀求;邪乎,形容离奇不可思议;稀罕,满意、喜欢。其实,这样的满语应用根本达不到保护满语的目的,只有让人们了解其背后的来源和演变,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和刷新满语的存在感。
智能手机已越来越渗透入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手机打字也是我们使用社交平台进行实时聊天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仅就IOS系统来说,收入了全世界78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等等,其中中国的维吾尔语、藏语等民族语言也包含在内。所以,实行满文数字化,已经势在必行[2]。多年来,满语已经在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上失去其使用舞台,由于慢语并没有广泛的交流价值,使得满文与其他语言一样,实现键盘打字的功能困难重重,据调查,全中国最大的满族网站——吉祥满族上,其满文的显示也只能用图片格式进行编辑,这样尴尬的局面完全阻碍了满语的现代应用发展。像维吾尔语等其他民族语言,已经在像IOS、Android、Windowsphone等手机系统和Windows、linux、OX等电脑系统上建立了语言信息库、输入法等语言工具。所以将满语进行数字化改革,如:联系搜狗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这两个国内比较流行的中文输入法,进行满语人才提供,首先进行输入法测试,如:让黑龙江三家子地区的青年人和教师进行测试,提出宝贵意见,接着进行审核调整,最后建立满语满文知识词语库,设立资源云端,达到满语资源共享,最终推出满语输入法。
2.满语与社交平台结合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得人们加入了网络社交圈。据了解全世界,微信的用户已达到5.49亿人,越来越多的人用社交软件来实现交流和获取信息。针对这样的网络发展趋势,并结合语言文字自身的特质,在各大媒体、社交平台如腾讯、阿里网站建立满语宣传点。先做好初期铺垫工作,施行“宣传双语”化,再向单一的满语宣传方向发展。各满族自治区县应一开始打好头阵,做好基础工作,接着再向其他行政区域和其他领域推行。相对于满语学习宣传网站来说,社交平台的建设和铺垫更加能达到宣传目的,传播范围更广。如:建立满语微信平台,每天推送分为3大板块,分别为满语新闻、满文学习和满语活动,通过人们的转发来达到宣传发展目的;同理,建立满语官方微博同样也会实现这一目的。只有先将网络铺设好,才能将满语应用率的程度加深,才能让所铺设的基础道路继续发展下去。
三、满语与大众传媒结合
1.满语与广播电视结合的可行性。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技术不断进步,到目前为止,主要传播信息的传媒手段就是广播和电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大众传媒有着五大重要要素,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那么就将从这五大要素来分析利用广播、电视媒体来宣传满文满语的优缺点。
广播:老旧、不直观、人群少、覆盖面少、传播范围广、新闻力下降、创新力上升。广播,作为大众眼中“只有声看不到影儿”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在上世纪已经成为了挨家挨户的信息来源物。广播通过传播有差异的声音的音色、音量等,传播着区域内、专业内和世界各地的信息。然而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5年之后,虽然广播电台还仍然存在着,但是这种老旧的传播方式已经逐渐在年轻人圈子中消失了,大部分的听友都是老年人了。最近几年,广播收到电视、物联网的极大挤压,广播人出奇制胜,赢得了一些人群。如,由于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比广播好,所以很多中小型电台减少新闻类节目,增加情感类、电话连线类节目。这些节目解决了当代年轻人对于情感抒发的需求,也避免了暴露身份的尴尬。再如,广播与物联网相结合。近几年,喜马拉雅、豆瓣等各大音乐网站相继推出了网络电台。这种电台是传统广播的一种变形和创新,网络电台不需要正规的职业规定,谁的声音好,谁有娱乐精神,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申请,至于要一个电脑就可以开通自己的电台。网络电台应该算是广播的一场成功的翻身仗,所以对于传播满语来说,这种电台有着极大的传播力度。申请一个满语网络电台并没有较高的成本,也不需要每天按时守候在电脑前,随时有空,随时都可以进行录制上传,灵活性大,不影响其他的工作。而且,网络电台的收听者大部分是年轻人,这样有利于满族青年人随时学习满语、听满语歌曲,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渗透进去。
电视和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起来,它拥有着更多的观看人群,其影响力不亚于网络宣传。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集合起来,呈现在荧屏上,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音、圖像和文字;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电视没有对接受者文化水平的限制,可能不认识字的人就不能读懂报纸,而电视却没有这样的缺陷,这样就扩大了接收范围,让所有人都能接收到这样生动的新闻传播。电视的图像化的新闻比报纸的纸面消息来的更为直接和生动[3]。它以活跃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索,直接指向人们心里,产生心灵的震撼。它不光使得观众的现场度加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消息的信用度。电视在及时性消息的传播方面也存在弊端,有一些重大新闻的具体内容和背后的相关事实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是不能播出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本身特有的拍摄手法进行纪录,事实上电视不及报纸,能随时展现自己风采,所以它们具有互补相赢的关系。与广播一样,电视播放节目的顺序是按照电视台的规定,并不能随意更改,按照个性化定制节目,这样就形成了客观限定。但是弊大于利,我们不能否认电视对于传播信息有着极大的作用。在满族自治县地区,政府组织培养满语翻译、满语播报员和满语配音演员。在培养满语人才的同时,就要开始对满语传播的基础平台铺垫工作,即将当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整改,留出一部分时间用来未来播送满语节目。也可学习其他少数民族电视台,将一些热门电视剧、电影或娱乐节目引进过来进行满语配音。如一些热门电视剧《芈月传》、《甄嬛传》,热门节目《奔跑吧兄弟》进行满语配音。虽然这种传播方式很好,很吸引人,但是以目前满语翻译的词汇以及人才方面,并不能完全的与汉语互译,有些词语只能通过音译来翻译,这极大地降低了满语翻译的规整性和专业性。
2.满语与电视广告结合的可行性。
广告,作为公司以及产品宣传的工具,已经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广告的传播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报纸报刊、热点杂志、直接邮购、工商企业名录等。在这些传播方式中,电视广告无疑是人们接触最多的,也是给人们就下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广告的优点就是能将声音与图像相结合,达到面对面宣传的效果;观看人数多,单位观众成本低。美国苹果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说过:“一个好的广告,不仅限于让人民记住它的广告词,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们记住它的亮点。”然而针对性差、广告时间短、总体成本高等缺点也是阻碍了一些产品的宣传。对于满族传统的民族产品,他们的盈利方式大部分是靠区域内人群的购买,即“回头客”,这样就很难将产品推出到“圈子外”。利用广告来促进满语的使用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销量。产品的包装采用满语注示,增加了产品的民族特色;适当在自治县所在的市或省电视台进行满语广告传播,打破小范围营销的壁垒,是产品走向国内,也侧面传播了满族文化,增加了满文满语的存在感,民族影响力也会大大提升。
四、满语与报刊结合
报刊,其实是一个能讲语言形态完全展示给人们的重要工具,对于满语亦是如此。在国内,《满语研究》作为国家核心期刊,其對于保护满文满语,提升满文满语地位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但是,普通老百姓看杂志、报刊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愉悦身心,获取新闻,他们并不会去订阅学术期刊,了解深层次的学术内容。此外,几乎没有用满语作为杂志的语言来对外发行的,《满语研究》到目前为止也是用中文来论述满文的。《新疆日报》于1949年正式创刊,其中《新疆日报》维文版是中国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省级报刊之一。该报利用维吾尔语向维吾尔族人民传递了很多有价值、有及时性的新闻,这样的报纸切合了老百姓的所需,也同样达到民族语言传播学习的重要作用。由于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满语的语言基础很低,不能照搬照抄别人,要从基础开始抓起。首先可以在地方汉语杂志上刊登一些满语汉语双语文章,便于百姓阅读。等到满族人民对此产生兴趣时,再进行单独发刊。在发看初期,多涉及满语学习,多刊登满语生活用语,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让人们真正用起来,说出来。
参考文献:
[1]张佳生.满族文化总论.《满族研究》,1999:3.
[2]杨志敏,袁保社.哈萨克文手机输入法的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6.
[3]张海鹰.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媒体传播.《广告大观》.
作者简介:吕博文,男,本科,1993年7月7日,籍贯辽宁省抚顺市。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
透过新媒体看当代艺术 篇10
作为当代艺术的新兴表达方式之一, 新媒体提供了艺术家们了更为动态多样的思维展示方式。它们以影像展示为主体, 互动和电子装置为新生力量, 发展并不断创新来挑战人们的视、听、触, 甚至是嗅觉体验。艺术家可以利用老胶片地重新剪辑, 让观众体验完全不同于历史的情感表达, 运用电脑影像技术制作虚拟的视觉幻象, 运用感应系统实现人与作品的互动。也正因如此, 新媒体以它多维度的渲染方式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来进入艺术空间。
与此同时, 当代艺术强调反思、颠覆与重构, 不同于传统绘画及雕塑, 可以说新媒体非常适合去表达这种思想孕育的中间过程, 某些互动作品甚至能给予艺术家宝贵的反馈, 从而帮助他们寻找反思与重构的答案。然而当深究其中, 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因为它终究只是表达的形式, 而非表达的本质。我们究竟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 首先取决于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及其现状。
断层的当代艺术
很多人质疑当代艺术的价值, 说它是画架上的艺术垃圾。对此, 我还是颇为认同的。原因之一在于, 当下其实是一个艺术思想的断层期, 这尤其体现在国内。大众还没能跟上艺术家的思维方式, 自然也就不会认同这样的艺术, 从而把它当做“垃圾”看待。正因为我们原有的艺术系统和当代艺术根本不对接, 所以, 常常能听闻观众阐述自己对艺术品的种种不解与困惑。在新媒体方面亦是如此, 人们在荧幕前驻足停留, 在他们看来一张硕大的屏幕只有些许小物件在无序地移动, 有些还配合着诡异的配音。观众看过十分钟过后发觉又是一个循环, 于是摸着脑袋去看作品简介, 孰料看完仍然觉得云里雾里。像类似对作品的不解今年劳动节发生过这样一件更有趣的事情:在广州举办的“物里物外”当代艺术开放展布展期间, 一名现场保安看到一张破了大洞的椅子, 于是想当然把它作为废品扔掉了, 谁知那可是一张参展的“椅子”。幸好主办方之后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又找回了这件遗失
合观众的欣赏需求。必须注意节目的节奏感, 采用多种手法, 充分展现戏曲艺术魅力。戏曲艺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电视戏曲栏目在编创节目时, 将更多地利用戏曲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 灵活地编创节目。从而在一期节目中多角度、多种艺术手法去展现戏曲艺术的魅力, 让观众充分领略戏曲艺术的美感, 情感, 使节目常看常新。最后, 电视戏曲未来为了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必然加大在对民间艺术方面的挖掘和汲取其中的精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给戏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的作品。在广州这样的国内一线城市发生如此尴尬的事, 不能不说当代艺术需要迫切进行自我反思。
被忽略的大众审美
身在物资繁盛的这样一段时期, 当代艺术界的反思和重构思潮也空前高涨, 绝大部分艺术家都在探寻新的艺术思想和创意表达, 新媒体也是被赋予了同样使命的工具。这就像是做实验, 当新成果探索出现之前, 一切的实验消耗品往好里可以说是铺垫, 但往反方向说就是垃圾了。当下艺术界谁都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但又有多少艺术工作者真正能同时兼顾到去帮助和普及我们渴望的大众审美呢?毕竟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太超脱的艺术思想只能让人心生疑惑, 不能把大众的审美提高, 再高深的理念都会被禁锢。或许有人反驳说很多艺术理念是专业艺术工作者的交流, 并不需要面向大众的。那我只能对他说:你永远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家”。总之, 我们目前问题就是太多人去搞科研, 而很少有人来真真切切地关注民生。
艺术市场的奇观
市场携资本所形成的利益链条吞噬和很大程度扭曲了当代艺术的源动力。国内的艺术市场在进入21世纪之后, 开始呈现出一种能量的爆发, 本人在07至08年于画廊工作正好经历了艺术市场的一个高峰时段。藏家资本的非理性收购和多方艺术力量的组合出牌直接导致了艺术市场的泡沫激增。在房产不景气的大环境下, 大批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反而使得真正的当代艺术探索者逐渐被冷落, 很多为了生存最后随波逐流。时至今日, 艺术市场泡沫有了渐渐消散的迹象, 但留下的伤痕依然令人惋惜。
总结
对于当代艺术以反思、颠覆与重构为核心的艺术时期来说, 个人把它理解为——为了迎接下一个新艺术时期到来之前的一断长期多样的艺术孕育过程。整个过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新媒体处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下, 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有两点:第一, 给艺术家足够的舆论空间去创造拓新, 并充分参与到艺术家们所创造的新媒体作品中去。因为交互性是这个时代赐予我们互相沟通理解的财富, 永远不要低估沟通的力量, 它是迸发出思维火花的源泉。伴随着艺术市场渐渐回归理性, 这正是艺术家们一个梦灭以求的创新契机。第二, 同样也要呼吁艺术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加强对艺术文化教育普及, 能否用部分艺术作品做为拉近大众与艺术殿堂的阶梯, 以此弥补当下艺术认识断层的巨大鸿沟呢?在本人看来, 这也是新媒体的另一块用武之地。新媒体不仅能扮演艺术创作的媒介和手段, 它也可以成为艺术传播和普及的重要工具。如果我们将新媒体多维、沉浸、交互性强等特点充分合理地运用, 就可以在吸引和启发大众对艺术创作理解的同时, 亦能提升其审美眼界。
间;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电视戏曲节目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不断拓展传播途径, 丰富艺术表达形式和内容, 从而更好地促进戏曲的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中国电视戏曲研究概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
[2]邵雯艳.戏曲电视剧的迷惘[J].中国电视.2009 (07)
摘要: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当代艺术形式, 其丰富的表现能力已不言而喻。然而, 如何更好地在当代艺术中发展和运用新媒体, 就需要我们透过它对当下的艺术时期做一番审视并探究。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推荐阅读:
新媒体与美国当代艺术08-22
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论文07-28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08-3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08-18
新媒体建设08-24
新媒体传媒技术06-25
新媒体新技术07-07
新媒体网络技术07-26
新媒体运营与品牌建设08-02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