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精选10篇)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1
这是一个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互重叠、有机结合而成的新型传播阶段。在这个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进行传媒运营研究, 目的是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 办老百姓喜欢的广播节目, 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广播节目作品, 为推动社会文明承担起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研究媒体运营, 首先需要把握舆论导向的时代内涵:
首要问题是坚持舆论的正确导向。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引导。即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 引导人们的意向, 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舆论是公众的言论, 它是相对多数人对某种事态或现实问题发表的较为一致意见的总汇。它代表一种社会思潮, 具有引导人们思想倾向的作用。由于社会舆论是由群众自发的、缺乏组织形式的一种以分散和自然融合的方式逐渐形成的, 其中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表现为舆论的普遍不一律。为了鼓励人民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社会文明的活动中, 维护社会公正利益, 必须对形形色色的舆论进行引导, 把人民的意识、情感吸引到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舆论上来, 这就需要新闻舆论的介入。
第二, 舆论导向是一项长期任务。调查表明,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正在把“了解国内外大事”当做他们接触媒介的第一目的。这样, 新闻媒介能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真理之声、正义之声、能不能准确地传达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 引导舆论, 解疑释惑, 化解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处理的好, 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处理不好, 就会给我们的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第三, 舆论监督是正确导向的有机构成。列宁曾指出:“当我们讲到自己的情况时, 我们讲的都是真话, 我们宁愿把坏的方面多讲一点” (《列宁全集》第32卷143—144页) 坚持以正面的舆论宣传为主, 不是不要舆论监督, 而是要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质量, 使之成为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转型期, 会出现各种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和再调整, 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会凸显出来, 互相纠结、摩擦、碰撞, 消除腐败现象、丑陋现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这些矛盾、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影响社会安定, 产生消极后果。正确的舆论监督, 就是新闻媒介审时度势, 采用适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将某些社会矛盾、问题、现象揭示出来, 引起社会关注, 形成合理舆论, 降低其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 乃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记得朱镕基曾在1998年视察中央电视台时, 赠给《焦点访谈》四句话:“舆论监督, 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改革尖兵”。这既是对栏目的鼓励, 也是为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今后发展的主体、对象和方向所作的要求。舆论监督, 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研究思路指引下, 我尝试结合工作经历, 对媒体的经营思路进行探讨:
1.扬媒体个性, 把电台办成本地新闻最快最权威的发布中心。
广播新闻的裁片和播发不像印刷、电视等媒体那样需要经过较多的工序, 它传播速度快、制作成本低、覆盖面广, 便于密集型滚动播出和在多种场合收听。这是广播媒体的内在优势。声音是广播的本体特征, 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个性所在。当今时代, 广播必须随时插播、连续跟踪、滚动播出和制作突发性新闻上领先一步, 才能扬长避短, 走出一条个性化生存之路。那些滞后的、无广播特点的文告式信息将逐渐在广播新闻节目中淡出, 大量富有创新意识的滚动新闻和充分体现广播特点的首发新闻将成为未来广播新闻的主角。
2.扬节目个性, 开办面向分众的对象性节目
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 广播节目的内容也在逐步细化和对象化。许多电台都在针对不同的年龄、工作环境、衣食住行、兴趣爱好来设置不同的节目内容和播出时间, 开办面向少儿、青年、女性、老年、残疾人的对象性节目, 以及生活、交通、经济、证券、政法、体育、音乐等专业化频道。使广播变成“窄播”, 弱势变为强势。
3.扬互动个性, 充分调动听众的参与热情
眼下, 经营有道的企业都在树立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广播电台的形象代言人在哪里?一曰广播明星, 他们是电台的标签;二曰节目品牌, 节目品牌是广播的招牌, 是保持广播魅力的重要砝码。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除了保持稳定的节目质量, 还必须从名牌栏目、重点节目入手, 对名记者、名编辑、名播音员、名主持人进行全方位包装、多媒体炒作。增加广播媒体在公众面前的曝光率, 开辟广播的可视性空间, 让品牌深入人心。
我在吉林市交通台工作14年, 担任过编辑、记者、主持人, 如今负责全台的频道包装和大型活动策划执行工作。以上论证及思考, 是我这些年在工作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电台见证了我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我也见证了电台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工作中, 难免有漏洞, 所以不断思考, 不断总结, 力争不断进取,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为我热爱的交通广播事业奉献出青春和智慧。
我始终提醒自己, 不要迷失于赞美声中。做有思想的广播人, 是我努力追逐的方向。我工作的市级电台, 虽然不大, 也不像中央级媒体有更多更广泛的资源, 但这里是培养我的一片热土。希望更多地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点拨和指导, 我愿带着思索和热忱, 继续耕耘在基层广播的平凡岗位, 根植于声音的百花园里, 做政府的喉舌, 做百姓的贴心人, 把更高品质的广播作品带到每天收听节目的3000万听众耳畔。■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2
当代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与重心
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边缘上发展形成的一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近年来,由于管理心理学不断地应用于社会实践,因此其本身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组织变革、领导行为、激励问题、组织文化等方面.我国的管理心理学是在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理论在某些方面并不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而且其理论本身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如何发展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与探索的.
作 者:闫戈 YAN Ge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2(2) 分类号:B84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发展概况 研究热点 存在问题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创新
新媒体艺术方兴未艾,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展示方式。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衍生了许多产物,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当代科技博物馆形成了其所独有的展示风格,新媒体与博物馆所特定的主体展品形成了有机结合,表现出了十分独特的视觉盛宴,同时也为当代科技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一、新媒体在当代科技博物馆中的应用
(一)新媒体技术的平面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自身就十分丰富,我们最常见的平面化新媒体就是投影技术。但是,投影在不同类型的屏幕上所产生的影像不同,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就不同,我们的感官视觉上也会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在曲面屏幕上的投影、在超大屏幕上的投影、多个屏幕的投影、球状投影以及透明投影,等等。这些不同的背景屏幕所展现出来的影像都会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不同的展示效果,如果能够将这些不同的特效作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元素融合其中,就能够在当代的科技博物馆中形成独特而新颖的展示效果。不同量体的屏幕所能给我们呈现出的特殊的表现语言也是不同的,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视觉感官的设计,能够很明显地体会到其在平面展示中的独特魅力。
游客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看到一些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地域景观,还可以通过三维动画建成与合成一些逼真的动画效果。此外,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边缘融合,将展厅内的大型背投屏幕和投影机所投射的画面进行拼接与组合,能够有效地消除画面中的一些重叠内容,去除光影重合的部分,从而调整投影机器的亮度,提高屏幕的分辨度。
以平面化的艺术形态这样的一种新媒体艺术在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运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许多的展示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并符合作品自身主题内容的原则。同时,还需要能够展现出十分明显的技术手段,从而体现出新媒体艺术博物馆带给观众展示设计过程中的独特风格与全新面貌。
(二)新媒体技术的立体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的立体化应用在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处于何种视觉媒体中,平面化与立体化的产物都是其十分重要的构成因素,特别是当代博物馆中存在着大量的小型或大型的立体物件。新媒体艺术应用在立体形态的物件中,不仅仅用于信息的传达,还体现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当代的航海科技博物馆中有几个具有主题的景区,其中有一些都是船舶所组成的。船舶的结构分为设备与船舶的制造两个部分,通过对结构设备以及建造的分解与介绍展示,让参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对船舶的制造有所了解。在展馆中有许多利用了垂直的钢板与钢制的铁杆围合成的半开放式的小空间,这些空间中都安装了显示屏。在模拟的船舶结构的钢板上所呈现的画面都是十分立体的形态,游客们可以手持真实的焊枪在屏幕上进行焊接,这样就更加真实地体现了焊接的状态,所呈现的画面都是比较真实的焊接钢板的动画。当观众将模拟的焊接枪放在屏幕上的时候,计算机就收到了信号,准备播放已经制作好的焊接钢板的画面。这样的互动体现出来的画面又自然又生动,每次参与到互动的游客都会感到十分开心,都会对这样的互动感兴趣。
在当代博物馆中立体化的影像形态所呈现出来的画面都是真实的,会给游客来带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仅仅给他们的视觉上带来冲击,还会有与环境相关联的立体形态,这也正是新媒体艺术立体化展示应用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
(三)新媒体技术的空间化应用
新媒体技术手段应用在当代博物馆的空间化应用以后,在博物馆的空间和经营的布局中,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对大小空间的套用、空间信息的连续以及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结合等表现形式。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需要营造出一种严肃而又具有规则、大方而又神秘的空间变化的关系,从而能够用这种比较严谨的方法给观众呈现出一种空间变化的感受。
空间化技术运用了现代数字技术,能够将空间的布局、材料的装饰以及媒体硬件和数字化的内容相结合,让观众实现“移步换景”,给观众营造一种立体化丰富的展示环境。应用网络虚拟化的图像识别技术还原原始的空间动态,在实体展示的基础上运用网络的手段加以虚拟化,让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用抽象化的图片与文字等一些比较独特的风格勾勒出来的画面更加真实。
在当代博物馆的观众展区中,不仅仅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空间信息的连续、展示内容更加独立等一些展示方法,又展示了新媒体技术在众多技术中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许多博物馆中利用了直接在空间中的影像呈现,体现了新媒体技术在空间展示中的良好运用。数字化的新媒体及时在当代博物馆的空间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增强展示品的立体感,还能够让展示的区域更加明确,在展示的空间内,通过新媒体丰富的技术手段,让观众感受到无法想象的奇幻世界。
二、新媒体技术在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感官特点
(一)形态展示更加丰富
新媒体技术能够根据展品的内容以及博物馆的空间立体规划,将不同的技术语言融入到不同的形态中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例如:能够将平面形态融合三維立体的技术,将一些立体化的展品融合进一些具有互动意义的游戏,将空间形态融入一些抽象的画面,再将这些平面化、立体化与空间化的内容加以融合,最终产生一些更为丰富的语言,从而能够丰富观众的视觉盛宴。
(二)动态展示更加多样
动态展示作为新媒体技术在当代博物馆展示品展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仅包括了大型屏幕、透明屏幕、二维码技术、声光电波技术、大型曲面屏幕、半球状屏幕、数字化魔方投影设备以及全息影像等众多种类,让创作的工具也在不断地更新,动态展示的效果也更加丰富,从平面化的展示到立体化,再到三维展示,从全虚拟化的展示到与实物结合的展示。不仅如此,动态展示还实现了为博物馆在发展层面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对当代博物馆产生了新的认识,在时间与空间上对博物馆的认识更加丰富,同时还丰富了观众的视觉感官。
(三)空间展示更加明显
在传统的博物馆空间展现表现手法的作用下,博物馆的空间形态展示一般都是具体的实物展示,这种展示的方式特点都是相对固定与更加直观。如果在运用了新媒体技术加入了数字媒体的方法,展示的内容能够加入一些影像等多种技术的表现手段,主要运用了虚拟空间的表现。博物馆空间的展示就会有虚拟空间的展示与真实空间的展示两种不同的面貌。数字媒体的手法运用在空间设计中,能够通过运用更符合主题概念的形态设计空间,让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和体会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产生一定的互动空间的展示。
三、新媒体技术在当代科技博物馆中所体现的
艺术语言
新媒体技术属于一种后现代的艺术,更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著名哲学家,以及美国著名的建筑评论家都对后现代艺术的创作、表现语言以及审美标准的分析比较复杂。如何再结合上数字媒体技术表现方式来归纳,可能会更加难以说清,很难完整地概括出新媒体技术所体现的艺术语言。
新媒体技术表现出了多样化的艺术语言。一方面,体现在新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上面,丰富了观众的视觉感官;另一方面体现了博物馆空间形态的多样化。博物馆的空间形态表现为:动态、静态以及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了一种视觉冲击与视觉效果,增强了视觉的感观感受。
此外,博物馆空间的新媒体作品展现出来的最关键的是观众们的参与性,这主要体现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观众在体现展示品的时候,如果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作品中,那就是一个作品最成功的条件。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新媒体艺术家与观众对展品的理解达成一致,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互动的关系,在现代博物馆空间表现展品的艺术与观众融合到一起。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与成长的过程,其所表现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能够给博物馆的视觉感官设计带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同时,对博物馆作品的呈现方式带来了丰富的表现手法,进而能够通过新媒体技术在当代博物馆中的应用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博物馆对于当代人们学习与闲暇生活来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有更加丰富的新媒体技术融入到博物馆空间展示中去,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有著更为丰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妮.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周进.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3.
[3]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5]赵文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6]宋江涛.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7]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8]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2.
作者单位: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4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成才的概念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电子录像商品的技术开发书中详细提出了新媒体这一概念。随后,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中也多次提到“New Media”这一概念。该词随后开始在美国流行,不久便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伴随着新媒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步深入我国社会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媒体谈论的热点[1]。新媒体是以其数字化、个性化的信息为传播介质,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技术等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媒体技术。它具有数字化、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个性化和娱乐性等特点。
(二)大学生成才的概念
大学生成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或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成长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从事创造性劳动人才的过程。成才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成才即是将外部社会因素内化为个人自身行动的过程。
二、新媒体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一)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媒介———新媒体
在大学校园内,新媒体已经广泛渗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近年来,微课、MOOC的广泛推广,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板书,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充分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例如慕课网、学生在线等,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随时随地地学习。在互联网社会,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多地依靠于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QQ以及各大论坛,新媒体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和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动画、微信、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将各种新元素注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学习教育中,迎合大学生勇于创新和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建立起传统沟通方式和新媒体深入融合的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应为重点关注对象
1. 积极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成才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媒体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大学生已经脱离了仅从课堂上获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并进行交互式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有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学习、探索未知领域。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以及课后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增强了课下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2)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大都是通过报纸、书籍、杂志来获取信息和知识,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由于它的即时性、开放性、广博性,大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课外活动,发挥了大学生自身隐藏的潜能,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
(3)新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由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微信、微博、QQ、BBS以及各种APP等新媒体的出现很快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通知的传达通过QQ群、微信群,可以在群里征求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很快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同学、朋友之间也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可以释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解决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消极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成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表现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念、思维发展、法律观念、媒介道德等方面。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逃课去网吧上网;有些大学生迷恋网络,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上课不认真听讲,低头看手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牺牲了运动锻炼、学习、休息的时间,造成内分泌紊乱,身体素质下降;有些大学生缺乏对海量知识筛选的控制力,有些不良的信息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错位,行为习惯偏颇,自我意识薄弱,容易人云亦云,从而使他们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道德观念,对社会的公众道德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太沉溺于虚拟世界,不愿意和现实中的同学交流,造成了性格孤僻,害怕现实社会,意志消沉,造成了人格的扭曲。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对书籍的阅读也越来越少,缺乏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批判、质疑精神的锻炼。
三、针对大学生成才的新媒体管理策略
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科学地使用新媒体,努力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使用好新媒体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搭建互动平台
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开设在线课堂、精品课程学习网站让学生可以学习下载各种专业知识,让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设置思想教育主题网站,提供各种服务信息,有意义的歌曲、电视、电影,让枯燥的说教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故事案例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帮助其解惑,让新媒体发挥其优势,成为师生以及同学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由于各种APP的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远远高于电脑,利用QQ、微信建立“××学院群”“××班级群”“××学生干部群”等,发布重要的通知,将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每一个人,工作效率变得更高。通过这种方式开展的工作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体现了与时俱进以及人文情怀,让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通过社团活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新媒体作为高校中最为普及的一种沟通传播媒介,对其发布信息的机构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传播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正面信息。学校要大力扶植校园微信、微博等教育活动平台的开发。必要时要对平台的运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经验以及网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辅导员、班主任要人人上微信、微博,对每个学生进行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状态,对一些思想偏激或者发布不良信息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和批评。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推进主流文化思想,引导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班风和校风。学院经常组织基于新媒体的各种社团活动,例如“多彩专业”PPT演讲比赛、“我的青春、我的大学”主题团课、迎新科技作品展、心灵信箱、“阳光和谐成长”摄影比赛、“睡着我上铺的兄弟”微电影征集等活动,让大学生学会使用新媒体理性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培养其成为一名有良好媒介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青年。
(三)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网络道德、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自我修养
所谓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3]。高校可以通过微电影、校报、广播、宣传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媒体应用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新媒体,正确使用新媒体。作为一位信息的分享者和传播者,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要学会分辨和解读。同时,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的素养,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要时刻坚持自我教育,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大量正能量信息,坚持学习和吸收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自控能力,不能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看视频、网购、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中,不能让新媒体左右我们。我们要利用新媒体去发现自己的弱点,通过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想,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训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高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宣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当代大学生。
四、结语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它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高校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网络道德、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自我修养。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使用新媒体,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已经成为当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应用。重点探讨了新媒体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及对其成才的影响,将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社团活动等的开展作为高校教师、辅导员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的实施保障,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网络道德、法律法规教育,从而提高自我修养。
关键词:大学生成才,新媒体,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蒋洪甫,刘永智,马博林.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的的技术发展后,逐渐的使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加深,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h,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三维立体视觉技术,在Video艺术中体现出来,从而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出现新媒体艺术。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本源和现在特点
二十世纪末,新媒体艺术出现在当代舞台,它的基础是以全新传媒技术和科技展, 将人类艺术灵感来源和思维的理性形式相互交融为一体的、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创作完成的一种艺术的一种新的形式。艺术的综合形式是它的特征,新媒体艺术汲取了其他艺术表达形式的优势特点,新媒体由图像,文字,影响,和人机交互组成,进入大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后,艺术家们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观念相结合去探索新的艺术空间, 并通过这种形式更加的感悟生活和创造艺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的的技术发展后,逐渐的使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加深,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h,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三维立体视觉技术,在Video艺术中体现出来,从而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出现新媒体艺术。作为“与时俱进”的艺术范畴,二十世纪90年代,在陈劭雄,宋冬等人的充满个人特色的表达下使他们引领了Video的发展,使其拥有更加成熟的语言表达风格。计算机影像技术的介入后促进了影像实验的产生,王波的《谁杀了我》通过动画与网络程序的结合胡也能通过他的作品反映出七十年代的艺术家儿童时期对卡通动画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媒体不仅仅界定在数字媒体范畴内,它有了更加广泛的界定,传达媒介的不同赋予了新媒体新的内涵,也给了艺术作品更加广泛的表达形式,尤其在后现代艺术作品里这种新媒介符合后现代作品的隐喻性,打破传统形式的特点。艺术家兼“养蜂人”任日请蜜蜂作了他的合作伙伴。《元塑 II》是任日与蜜蜂合作后的艺术品。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和艺术实事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的最高尚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因为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专业化,领域化,二者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从最根本的起点来看它们都是人类早期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后逐步总结,提纯分化为两大领域,而研究他们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客观上来说科学追求的是现实的,实际的。而艺术追求的是虚拟的,虚幻的,理想化的。艺术是通过客观科学事实感性的理解后升华成理性中的感性表达,而科学的进步正是通过一些艺术家的大胆理论设想为目标促进科学的进步。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产生了人类的意识和行为。 同样的艺术与科技合二为一并且相互融合。科学离不开艺术的形象思维,艺术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必须有赖于科学。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并能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呢?许多人都会想到两个字—— —融合。
艺术与科技相交融下的新媒体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艺术作品在国际各大展会出现的越来越多,具有交互性的,动态的,新的媒介的艺术形式逐一向人们呈现。和传统媒体不同,新的媒介的表达,如与化学元素,物理特性的结合产生的新的媒体形式也反映了当代社会跨界加融合的特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新媒体艺术展览历经了四个发展时期。随着新媒体艺术展览在全国范围内的进步也也促进了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它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以创作为先导”的办学思路,正是这样的思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们成为了发展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先锋人物。
许多的高校也推动了国内数字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完善与艺术创作的出新。在清华大学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反映出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大连工业大学举办的《大连.国际.艺术.时尚与科技论坛》里更新的表述了新媒体在21世纪更加广泛的界定。随着对新媒体的深入讨论,新的媒介设定也加入了不仅仅单纯讨论信息技术,文字,语言,图像的为载体的新媒体中,新的媒体还可以与物理,化学,生物结合在一起,新媒体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也使艺术的表达更加全面具体,深入。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6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新媒体艺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介手段而言的, 以装置、行为、数码、影像等种类形式为代表, 广义上也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媒介手段创作出的非传统概念的作品。”[1]关于新媒体艺术“新”的提法, 一般认为, 今天电脑、网络等高科技带来的数字艺术、虚拟艺术等都可以称作“新”, 也正是“新”体现了新媒体艺术不断推进和变化的特点。媒体艺术的形式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纵观历史, 其实“新媒体”这个提法早就出现了, 大多数人都将它理解成一种可以利用科技、电子设备等手段实现的艺术形式。但是认真解析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很久以来, 一些追求新技术、新实验, 渴望脱离惯性艺术区创作的艺术家们一直想挑战西方当代艺术美学, 他们的作品也被统称为“新媒体艺术”。所以新媒体艺术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 应当结合它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内容来分析。新媒体艺术涉及计算机技术、艺术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传播学等诸多领域, 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统一体。也可以说它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形态, 是蕴含了全新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活动。它与传统的媒体艺术相比, 具有结构开放、多媒体并置、学科交叉及虚拟现实等特征。
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完美结合
新媒体艺术的每一次变革和突破, 对艺术本身和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艺术和科学是分不开的, 人类艺术形态的发展自始至终都印记着科学的足迹。例如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即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结局。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影像、电视等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在社会文化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当代艺术也开始广泛应用最新的媒体技术, 随着媒体技术的转变而选择更多的媒体语言、造型和技术手段来试图打破常规。科技媒体、摄影、摄像网络、影视等以视觉文献形式呈现的动态艺术, 由于容易被大众社会文化所接受, 很快成为当代艺术传播的理想工具。21世纪, 当电脑、网络等逐步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时候, 新媒体便进入了数字艺术时代, 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交互艺术等逐渐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从互动媒体到数字高清, 从动画到网络游戏等主流产业, 已经将新媒体艺术推向了核心竞争领域。那么与科技紧密相关的新媒体艺术与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完美结合, 无疑是推进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科技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学习方法不断变化等。新媒体艺术把现代、后现代艺术观念引入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中, 重视科技和艺术的结合, 重视跨学科之间的协作交流, 在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 新媒体艺术被当代艺术教育观念接纳。
科技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让网络等技术使用更加普遍, 更便于搜集、使用任何媒体艺术的资料, 成为当代教育教学的可用资源。
(二) 网络在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虚拟美术馆、虚拟课堂、虚拟互动课程、电子相册等的建设都离不开网络, 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渠道了解艺术, 应用于艺术教学之中。
(三) 软件应用促进了当代艺术教育教学发展。
例如Photoshop、Corel DRAW、Illustrator图像处理软件;Painter数码素描与绘画软件;Flash动画制作软件;Auto CAD平面制图软件;3dmax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等各类软件, 既丰富了艺术教育教学内容, 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手段和水平。
(四) 艺术教育网站及其理论研究将逐步推广。
由于艺术教育方面的网站需要有艺术专业常识和艺术素养的人来建设和管理, 所以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网站的开发和研究比较少, 优秀的网络艺术教育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在以后,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此行业, 构建、完善艺术教育教学网站和其理论研究, 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
四、对应用新媒体艺术推进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 以艺术为主导, 以技术为辅助
新媒体艺术虽然依托于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但是它仍然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而技术只是一种表现或者创作手段, 不能等同于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创造过程或表现形式, 必须借助数字科技将人的艺术感性思维和理想思维相结合而产生。新媒体艺术的教学重点应该在于将数字技术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上, 而不仅仅是新媒体技术操作本身。真正的艺术品是以艺术家的观念、思维存在为前提, 以技术为辅助手段而创作出来的。因此, 在高校新媒体艺术教育课程中要注重学生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重视传统艺术, 敢于继承并创新
目前的新媒体艺术制作方式并没有直接改变传统艺术的要素, 仅仅是为艺术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一般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是通过电脑软件把创作者的创意、构思或者设想更好地表现出来, 但是比较单一、固化, 不利于学生创作思维的拓展, 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绘画中的一些意境, 却是新媒体艺术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因此,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手绘等传统艺术形式, 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创新, 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艺术创作素材, 指导学生不要盲目跟风和抄袭, 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手段, 保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态度, 重点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创作出体现本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三) 不断引进新技术, 及时应用于教学
新媒体艺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 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也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引进新的科技。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 新媒体艺术肯定会受到影响。例如云计算、3G、4G、数位板、数位屏等的出现, 当代艺术教育教学课堂中也随之出现了数码绘画板等,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完成自己的创作。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快, 而且便于修改、保存和输出。这种创作相对比较自由、灵活, 与传统绘画结合得也非常紧密。在今后的日子里, 新媒体艺术将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那么在艺术教育教学中也应当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的研究目前非常活跃, 而且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媒体艺术恰当地应用于当代艺术教育教学领域, 无疑能够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习的效果。它能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真正使教育教学者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和内容, 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新媒体的运用, 在教育教学方面, 对于知识的展示和情景创设更加方便有利;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 会使语言、文字及三维实景或者说是虚拟现实的过程更加协调;在教育教学手段方面, 可为学生提供以直观景象及直接的传递讯息方式为载体的思维材料。因此, 构建和完善新媒体艺术并使之恰当融入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实现新媒体艺术与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之间的互推互助,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新媒体艺术随着社会科学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了很多新的突破, 同时它在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改革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新媒体艺术的不断成熟, 从时代、市场而言, 将当代艺术教育教学领进了“新媒体”艺术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荔.新媒体艺术发展综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3]顾振清.新媒体艺术:数字时代的新趋势[J].画廊, 2010 (09)
[4]张健.从管理学角度论艺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 , 2010 (06)
[5]李勃.析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的特殊性[J].艺术教育, 2009 (06)
[6]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7]穆兰, 陈娟娟.艺术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论改革开放30年高校艺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J].新闻界, 2010 (03)
[8]曹田泉.新媒体实验艺术与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学出版社, 2010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7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思潮反映了不同的阶层, 同样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文化理念的群体的不同政治诉求。不同的社会思潮一方面反映了在社会经济条件改善的情况下, 人们的追求从满足基本物质需求逐步向更高的精神追求转移的趋势;另一方面, 也表明现阶段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发展同物质文明的发展相比体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潮并不能简单归类或评判, 这类似于文明发展中文艺复兴的阶段, 只有经历时间的洗礼和不断深化改革, 才会出现较为一致的主流观点, 在这种观点下, 社会矛盾能够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相应地也能够满足各个群体不同的政治需求。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和一定的学术观点影响下形成的, 通过一定的社会心态、社会行为、观念文化和学术理论表现出来, 并在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或一定规模群体中得以流行的思想趋势和潮流。我国当前主要的社会思潮有哪些?学界有不同的概括, 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房宁的“三分说”, 即新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和新左派思潮;萧功秦的“六分说”:1980年代的自由主义启蒙思潮、1980年代后期的新权威主义思潮、1990年代中期的新左派思潮、1990年代后期的新民族主义思潮、本世纪初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最近几年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这些思潮, 正确的与错误的相互交织, 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不同的观点相互争鸣, 各异的派别彼此切磋;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它们的浮沉分化与进退起伏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对当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正、负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多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是民族精神进步的重要催化剂。
社会思潮具有社会历史性, 它总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主导, 又与人们的社会心理结合起来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和愿望, 因此从企业精英、政府官员、技术官僚、中产白领、离休干部到草根民众, 出于各自阶层利益需求, 根据自身价值观念, 他们会对特定的思想观念产生亲近感, 同时会对另外的一些思想加以排斥。这样, 不同的社会思潮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 都会遇到自己的追随者和反对者。”即使是消极的乃至反动的思潮也会因它的某种迷惑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还会形成社会共鸣性。正是这种共鸣性特征决定了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社会思潮的性质:进步的社会思潮具有启蒙、批判的作用, 可以增强思想凝聚力, 引导社会进步, 推动社会发展;消极的社会思潮能扰乱人们思想, 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反动的社会思潮则能腐蚀人们的灵魂, 对社会发展起破坏作用。所以, 观察社会思潮时一定要分清社会思潮的性质。
现代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当代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和发布各类信息, 特别是新网络媒体的传播和使用, 使学生随时随处都能了解接收并传播教育信息, 极大地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新网络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真研究新网络媒体与思政教育工作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 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 对网络媒体“积极建设、充分利用、加强管理”, 用积极、正确、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媒体这个阵地, 抵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消极、错误、颓废的思想和信息, 避免和减少网络上自由化思潮、西化和分化图谋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已成为现实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新网络媒体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网络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 也在传递着各种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一套再好的理论如果得不到传播, 不能被一定的群体所接受, 社会思潮就无法产生。从这个层面上看, 新网络媒体的取向深刻影响着社会思潮的变迁。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轨迹, 大众媒介一直是社会思潮的重要呈现和引领载体, 每一种思潮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媒体助推。无论是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和其它新兴媒介形态, 都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星云变幻中留下了各自的印迹。故此也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争斗的新领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媒体文化已成为影响学生们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一) 积极影响
首先, 网络媒体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不再受地域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人类信息传播交往空间, 它使得“地球村”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与传统的传播媒体不同的是:新网络媒体宣传思想工作宣传地域全球化。传播效果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的宣传效果经济化。网上新闻的“即时播发”和滚动播出极为便捷, 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 因其新网络媒体的特性, 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以经济合理的投入, 来充分利用全球网络资源提供新的机遇。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宣传网站网页, 各宣传单位组织可以资源共享, 形成合力, 不搞重复建设, 故没有资源浪费, 并且宣传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报纸、期刊、书籍、专利文献等实现世界存在的信息统统移至到互联网上, 实现几乎不受地域限制的多媒体网络通讯, 被人们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出版之外的“第四媒体”, 一直俗称为新网络媒体。
其次, 网络媒体构造了一道新的文化风景, 为人们休闲娱乐、欣赏消遣、宣泄心曲、交流情感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信息量的巨增、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学生拓宽视野, 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 积极改善自身不足, 向世界先进的思想及技术靠拢。传播功能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宣传功能多样化;依托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现实虚拟、网上购物、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广泛应用, 新网络媒体功能越来越多, 给新闻事业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由于其版面不受任何限制, 数据库可保存已经刊发的所有新闻信息, 以供网民浏览查阅, 通过新网络媒体, 人们不必出门就可以查阅浏览世界不同地区, 不同国家的难以计数的电子报刊。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宣传思想工作的宣传形式多样化。与电视、报纸、广播和刊物不同的是, 通过新网络媒体, 个人或组织可以完全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出版”自己的言论, 被称为网上的作品。现在国内外的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类似个人办媒体的情况, 例如“个人主页”、“电子邮件杂志”、“电子公告版”等。
最后, 网络媒体更多地提供了人们的参政渠道, 同时又使党和政府的工作面临新的考验。总书记、总理率先垂范, 同网友在线交流, 问计于民;不少地方、部门领导与网友“会面拍砖”, 收集民智;近年“两会”期间, 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设留言通道, 请网友“晒难题、出点子”, 建言献策, 有效地改进了工作。网络媒体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揭发、披露, 也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网络媒体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同时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呈现更加复杂的形势。
(二) 消极影响
目前, 我国新网络媒体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数人对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处于麻木无知的状态。近年来大量事实表明, 互联网既是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途径, 同时也可能成为威胁国家完全利益, 危害国计民生, 腐蚀国民灵魂的魔鬼通道。国外敌对势力将新网络媒体作为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柔性颠覆”的工具, 使得蛊惑煽动、招募非法组织成员、传播犯罪技术、宣传发动心理战策的言论长驱直入, 直接呈现在网民的面前。“法轮功”和民运组织纷纷建立起网站, 非常猖狂, 并采用普发电子邮件等形式, 进行恶毒攻击, 混淆视听。在国际互联网中出现大量暴力、色情信息以游戏方式直接出现在终端屏幕上, 其娱乐性、直观性、诱惑性、渗透性可想而知, 社会危害极大, 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新网络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和许多负面影响, 其表现如下:
1. 新网络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问题。
其一, 商业化的不良信息泛滥。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倡导的道德教育标准不同, 新媒体以追逐商业利益为核心, 这就决定了其传播内容必然以追求新闻效应、制造新闻噱头、炒作热点信息为主。传媒行业的低俗风气通过新媒体被扩大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大学校园。可以说, 媒体选题的内容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驰, 大学不再是封闭式的象牙塔, 各类泛滥的、未经筛选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们“狂轰滥炸”。
其二, 监督管理难度大。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用, 为低俗内容和不良信息的隐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带有情绪化、非理性和引导性的信息常常被冠以“正义、良知、理性、爱心”之名进行传播, 爱国主义甚至被媒体曲解为“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 通过模糊概念、曲解涵义, 新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外来文化的与日俱增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冲击, 信息的双向传递和多渠道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信息反馈弱化, 信息污染使教育对象也面临严峻挑战, 监管管理难度增大。
其三, 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新网络媒体传播的日益多样性使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 为各种错误思潮的泛滥提供了市场和温床, 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老师对意识形态的把握和理解不同, 在大学教学中注重专业理论教学, 忽视、淡化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四, 虚拟性引发的道德弱化。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带有很强的虚拟特征, 情绪化、煽动性的信息容易动摇学生的价值观, 淡化学生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 对民族意识、政治意识和党情国情等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深、缺乏理想和责任的学生很容易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主体, 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倡导的大学生追求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和社会公德教育都造成了阻力。
2.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挑战。
新媒体的传播和应用, 改变了大学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强化了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自我认知、自我分析过程中的能力, 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双向交流更趋向于复杂。迫于这种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模式更要考虑从课堂走向课外, 尝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技术, 增加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比重, 全方位的设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培养计划。新媒体向大学校园的渗透, 使单向度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教育工作者的部分传播职能和角色被来自社会的新媒体所替代, 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 同时来自新媒体的大量的信息也削弱了教师在
课堂教学的影响力。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始反思教育模式、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利用新媒体加强从教育者角色向传播者、影响者角色的改变, 更新观念、拓宽路径, 寻找适合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途径, 重新确认思政教师的教学角色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三、通过研究当代社会思潮,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对策
社会思潮的核心层由少数思想家组成, 各种社会思潮的观点由他们“制造”和“加工”, 并进行传播。而社会思潮传播的主要载体是知识分子, 引领社会思潮首先是引领知识分子, 他们从核心层中接受社会思潮, 然后再传播给大众, 因此知识分子群体就成为了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寒暑表。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 既有有影响的专家学者, 又有知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的年青大学生, 高校历来是社会思潮最活跃的地区,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我们认为, 高校在引领社会思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高校党委应当把意识形态作为领导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曾经说过, “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 这既是对之前两任总书记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上软弱无力的批评, 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鞭策和要求。高校党委在抓好科研、教学的同时, 必须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时, 应当始终把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引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 应当在宣传部设立专门研究引导社会思潮的机构, 能够经常给学校党委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思潮的信息和引领社会思潮的建议,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在识别、引领社会思潮方面的素质。
第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整体性、意识形态性和教育性的特点, 而社会思潮也有这三方面的特点, 所以应当将社会思潮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以培养思想家兼学者型的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中, 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思潮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社会思潮相结合, 科学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建设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晴雨表”, 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 对社会思潮及其对青年的影响感受最深, 但是由于自身所学专业和学习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辅导员中能够敏锐识别、科学分析社会思潮的并不多, 所以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建设相结合。这样, 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帮助思想政治课老师了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好地针对学生实际;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当帮助辅导员提高对社会思潮的科学认识, 并将此作为辅导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五, 对于文理结合的学校, 要从引领社会思潮的高度注意对文科的教学、研究内容和人才引进的导向。
此外,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络这一宝贵资源,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的专题网站, 建立主页开展宣传工作的同时,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合力, 巩固网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善于利用互联网宣传思想政治, 借助国家较大网站, 积极拓展连接, 组织网上宣传战役,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大力加强网络行为道德的宣传教育, 制定网络守则, 约束网络行为, 建立具有普遍适应性、层次较高的网络伦理和道德规范标准, 加强网上信息监管和舆论引导, 注意消除网上消极内容造成的不良影响, 营造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网络文化。
新网络媒体作为信息流动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 已经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 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面对新网络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 更新观念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深层次解读[J].学术论坛, 2012, (2) .
[2]董海涛.多元社会思潮与新闻媒体的目标追求[M].武汉:湖北社会科学, 2012, (4) .
[3]萧功秦.当代中国的六大社会思潮: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J].领导者, 2009, (29) .
[4]林泰.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3)
[5]刘建明.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N].新闻与写作, 2008-07-12 (3) .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 篇8
一、空气流动循环:声音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碰撞
《36个风扇,4.7立方米包装颗粒》36 ventilators,4.7m³packing chips是由瑞士艺术家兹摩恩(Zimoun)于2014年创作的大型声音装置艺术作品。艺术家兹摩恩大胆以展场幕后常见的工业物件保利龙包装颗粒作为展示主角,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电动马达鼓吹空气形成向上喷涌的气流,这些气流带动包装颗粒之间互相碰撞、摩擦产生嘈杂的声响。
兹摩恩设计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机械装置,制造一个稳定的机械运动空间平台,通过单一的工业包装填充塑料颗粒运动营造整个作品的氛围,塑料颗粒之间互相摩擦碰撞产生沙沙的声响,击打玻璃发出啪啪的声音,像是下雨的声音。作品看似紊乱的声响却是由有序的机械控制流程所产生的,这种抽象感知来自于有序的生产流程而非自然产生。整个作品的复杂关系反映了紧张现代生活和有序模式、混乱力量之间关系。这件作品的着迷之处,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什么是不可见的,表面现象的不可预测而背后的控制机制的绝对精准。
二、对抗重力:动力艺术与时间的永恒、流逝
美国艺术家齐勒纳斯·坎培纳(Žilvinas Kempinas)的动力装置作品《000》(图1)利用复古的磁带和三台电风扇巧妙组合对抗重力,让磁带优雅而永恒地飘浮在空中。齐勒纳斯.坎培纳采用非传统材质以最简单的组合打造充满活力并富有动态感的艺术作品。
复古磁带是齐勒纳斯·坎培纳作品的标志性材料,通过磁带的使用使观者的各种感官与作品产生联系。在2008年的作品《OO》中,使两个磁带圆环在两个面对面的风扇中旋转。复古磁带本身就具有一定时代的意涵,同时它还具有存储信息功能,这和作品的意义传达有些密切的关系。而磁带的播放方式是旋转的,这些和作品的运动规律是月吻合的。作品的这些细节特征与时间的属性紧密相关。时间消逝,在我们能见的范围内永恒,作品同样表达了相似的内涵。存储记忆的磁带,在风力的趋势下抵抗中立,在空中永恒旋转。
三、电与力学控制:机械装置与哲学、禅意之间的微妙关联
艺术家徐瑞宪在此次《物·理》展览中展出的作品《醉八仙》(图2)是一件预计中带有一点偶然性的电力机械运动作品。作品由八个一致的机械脚轮透过电力控制,一个机械脚轮包括四个处在半随机状态的滑轮。随机乱步于画纸,让机械装置随机或乱步于画纸行走,展现作品与哲学、禅意之间的微妙关联。
《醉八仙》通过机械的形式,谈论中国山水的概念。醉八仙是中国武术醉拳里面一种拳套的方式,它是由八个主角,同时在一个表演行为里面的一种拳套的方式。从一个很简单的机械原理,藉由轮子的方式让它产生不定性,偶发性的一种路线,随着它的力量,赋予的电力或者是地形或者是当下的状态,会产生不同路线的行进方式。艺术家加入一点墨水滴在滑轮上,记录滑轮的步伐链接抽象绘画概念。作品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作者所喜好的“粗糙”,这种“粗糙”是可以使作品突破所谓整个创作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精准。无论是从材质上亦或是从视觉上面,如何突破这个部分,让最后的作品有一点点生命力,有点温度的感觉。藉由轮子突破作品的惯性,藉由颜色让观众视觉上有更活泼的引导,非常抽象的结构,非常简约的概念阐述中国山水里面的自由和留白。
四、能量守恒:录像艺术与事物之
艺术家彼得·费奇里(Peter Fischli)和大卫.魏斯(David Weiss)拍摄了一部时长30分《事物之道》(The Way Things Go)的录像艺术作品,作品中的事物变化发展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艺术家刻意创造日常物件的异常表现,表彰物件本身多元的质地及其联成系统运作的连锁反应。一个微小的初始值,让滚雪球似地让一串连锁反应产生巨大变化。
艺术家在一个仓库内部,建成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的结构100英尺长的连锁反应装置,装置主要包括生活用品:茶壶,轮胎,旧鞋子,气球,木制坡道等。然后利用用火,水,重力和化学等知识使上述生活物件产生一环扣一环的实事物联系。他们创造的这个壮观的连锁反应,物理作用,化学反应的自毁性能和精确制作的混乱值得深思。
结论
在对于当代艺术的思考中,发现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在于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辨,探寻事物之理,了解事物运行之道,对事物根源的执着追求。当代性与科学性平行相成,《物·理The Way Things Go》展览欲透过对基本物质元素的操作,将肉眼无法辨识之物理现象以及其精神性、概念性,转译为观众友善的感官语言。透过作品视觉化的呈现,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一视可见的具体存在,从一个新角度审视科学道理,审视艺术创作中的简单与完美。
摘要:当代艺术展《物·理》提供观众非字面上单纯的事物变化,而是在混搭、跨领域、科际整合的思潮下,将这些变化状态的道理剖解开来。本文挑选了此次《物·理》展览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分析解读。艺术家们期望通过作品装置,意图表达心理的、感官的、社会的、人文的、抽象的等多重层次的意涵。将书本中的纯粹“原理”知识,具象为装置艺术作品,传达艺术与科技结合之美、制造身体经验的语句。
当代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研究 篇9
所谓人本管理, 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 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1 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
人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最后具体实体, 他能够不断地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消化、充实、创新和转换, 只有人才具有创新精神, 世界上一切最精密的计算仪器都不能与一个充满创新热情的个人相提并论。过去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把人当做没有个性的机械个体, 这样做无疑使社会组织错失了很多使组织发展的机会而停步不前。
1.2 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释放其潜藏的能量, 让人以最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企业的事业之中。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 同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 因此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企业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潜能, 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与激情, 那么企业无疑将拥有无数个全新的新想法和新创意, 那么企业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
1.3 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每一个人无论是领导人, 还是普通员工, 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当一个人被感觉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他会迸发出无限的工作热情, 将工作作为提升自己尊严的一个强力手段, 并为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
1.4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
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 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把培育人、塑造人、发展人作为生产过程中不断追求的目标。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个体也就等于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团队,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社会, 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无疑是企业盈利的最大保证。
1.5 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终极目标。
改革的时代, 必将是亿万人民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励精图治的时代;必将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出广阔的空间。马克斯韦伯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 那么他所迸发的潜力和创造力无疑也是无穷的。
1.6 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
2 我国企业实行人本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企业组织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的原则。
人是组成企业的具体个体, 每位员工都既是管理客体同时也是管理主体, 他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管理着, 因此坚持对人的管理才是人本管理理论的根本。
2.2 重视人的需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企业中的个人也是同其他社会组织中个人一样的普通社会人, 也同样具有这五个需要层次。因此如果能够满足员工对这五个层次中的任何一个需求都能够令员工感受到满足感, 同样越高层次的满足能使员工感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就越强烈。
激励, 是指企业人为实施管理, 完成企业目标而采取的激发企业人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激励措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 在同等物质奖励的情况下, 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精神奖励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激励可以激发出员工内在的信心与活力, 创造出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发挥出的实力。
2.3 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原则。
前面叙述过的一些漠视员工、不重视员工、缺乏与员工交流的行为与现象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长此以往会使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 员工只会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解决温饱的一个途径, 而不会发自内心地对企业产生奉献精神。这样的企业也不会产生优秀的企业文化, 而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只是单纯生产产品的躯壳。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发展成长。任何单纯的组织的功利性发展或员工个性化发展, 都不能推动人本管理。所谓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 是指一方面企业组织的发展应与人本管理的方式相适应, 组织体系、架构及运作功能都要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另一方面, 企业员工要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来适应组织的成长需要, 兼顾企业组织全体成员的一致性利益和行为模式。
2.4 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原则。
我们如上讨论了人本管理的种种好处, 但也要正视人本管理并不是万能的并且它发挥作用也不能只在其自身单纯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单纯依靠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够的, 只有将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紧紧地联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其中科学管理要以人本管理为导向, 任何以单纯的提升企业生产量和影响力为目标的社会组织都不会获得长久的发展与进步, 企业最终极的目标是使员工获得自我的自由发展。因此, 在我国企业管理中, 要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统一起来, 企业人本管理建立在科学、规范、严整的管理措施的基础之上, 而企业的任何科学管理方式、手段都要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
3 推进我国当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意义
3.1 有利于企业导入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 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企业, 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 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等级权力控制型, 另一类是非等级权力控制型, 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构架为“人本———组织”理论, 即人本管理理论与组织理论的最佳融合。学习型组织体现了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于设计组织框架与运转机制中。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永葆活力的重要原因, 学习型组织中的个人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与充实, 为企业带来不断创新的机会。
3.2 有利于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一种企业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下, 不同企业的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是不相同的, 原因在于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环境不同。企业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 然而, 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本质, 并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行为方式。
摘要:我国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 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应该是基础和核心的社会组织。事实上, 我国一些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学习、借鉴西方的人本管理理论, 强调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的需要, 把人看作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新时代我国政府也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科学发展观, 这无疑是“以人为本”理念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尝试, 并且经过时间的检验也验证了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的理念能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创新与活力, 让社会各项事业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人本管理理念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历史, 尽管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却显示出了巨大的活力与发展空间。因此探讨人本管理理念在我国的应用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当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研究 篇10
一、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的含义就是通过政府的力量形成的公民或者组织, 在追求最大化公共利益的条件下, 通过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以对国家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使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从逻辑关系上来讲, 公共管理的过程就是公民应用权利的过程。
公民权利则是国家的合法公民作为一个个体所拥有的权利, 这些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以及社会权利被国家法律所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不但是某个公民个人的事, 同时和国家的公共管理事业发生关系, 其作为公共管理能够实现的基础, 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法治建设现状。公民权利具有平等性、社会性、政治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就是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重要元素, 能够帮助公共管理事业稳步开展。
1. 公民权利是一种分析工具
公民不但主张权利, 同时也享受权利, 公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权利主张可以有效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是得到全社会认可的任意主张, 其并不是个人的任意主张, 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社会对公民权利的实现方式和过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公民权利往往通过固定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 并不是某个人口头许下的承诺, 其具有非常明确的法律权威性。当前的公共管理事业中, 公民权利的重要构成元素, 如参与权、建议权以及监督权等得到深刻的体现和保障。公民通过参与和监督公共管理事业, 体现出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平、公正与合法。现代公共管理需要通过社会、政府等多个阶层多个方面协作才能够完成, 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才能够真正为人们所有。公民参与的政治权利也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 体现公共管理事业的特色。所以, 在公共管理中, 维护与实现公民权利不仅仅是其出发点与落脚点, 也是促进现代公共管理事业走向规范化, 防止滥用公共权利、防止出现违背公共权利的行为的重要工具, 公民权利在现代化管理工作的进程中实现目的性和工具性二者的有机结合。
2.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以及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公共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民主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特点, 这些内涵特征决定了公共管理事业建设能够推动公民权利的发展。公民权利注重的是国家与公民相互之间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维护与促进公民权利作为目标和任务。随着公共管理模式的变化, 政府逐渐显示出其公共性特征和服务性特征, 也为实现公民权利作出更大的努力。而从其他方面来说, 公共管理并不是政府进行控制的工具, 更不是国家用于统治的方式, 而是一种能够兼具民主性、公共性以及服务性特征的管理机构, 不断致力于实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的管理方式。政治的参与性也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特征, 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促使公民权利的实现。
二、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的逻辑关系
首先, 公民权利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基础与前提。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 公民权利的出现要早于公共管理, 公共权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理论与经验是促使公共管理工作出现的重要因素, 并为发展完善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公共管理工作中也不能忽视公民权利的影响;第二, 公民权利为公共管理设定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完善化等, 以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同时起到和谐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所以, 无论公共管理的目标任务表现为什么形式, 其总是将公民权利的实现作为核心与关键, 所以说公民权利对公共管理建设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 公共管理和公民权利在内容上的联系性。公共管理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与公民相关的事物处理好, 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不能发生随意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等与法律相违背的行为。这样的内容实质上是与公民权利的内容相呼应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性关系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看待与处理;第四, 公共管理和公民权利在发展趋势上的相关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民权利和公共管理事业都在不断进步, 可能在发展速度上呈现一定的差异, 但是两者存在明显的动态相关性。首先, 公民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改进, 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公共管理事业也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无论社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公共管理事业建设总是以公民权利的发展为核心, 二者不能分割;第五, 公共管理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现代社会, 要实现公民权利除了公民自身的努力之外, 还需要公共管理事业的配合, 单靠公民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同样地, 公共管理事业建设方向需要公民权利的指引。随着民主法治社会建设脚步不断加快, 两者的相互依赖性关系越来越突出, 缺一不可。
1. 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公共管理产生的逻辑起点
当前社会, 出现公民让渡出一部分自身权利给公共管理部门的现象,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公民权利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 公民失去的是自由的、内心所想的无限的权利, 而得到的则是社会自由以及在社会中享有应当享有的权利, 公民付出的理性权利成本让其获得更大的权利。人类的行为总是在获取某种成果, 而公共管理事业的重要目标就是向付出权利成本的公民提供高于他们付出的更大的权利。当权利的让渡与权利的收益之间不平衡, 或者让渡的权利要高出收获的权利时, 公民就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所以, 公共管理的基础任务就是为公民提供更大的权利, 公共管理应当为公民提供更为高效的公共服务和产品。
公共管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比如, 市场中各个交易主体的行动没有经过组织, 其行为无序时,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单位收获所得要低于付出的成本, 也就是说获取同样的东西要付出更高的价值。而公共管理的职责就是在此时对社会中零散、无序的主体和交易要素进行组织和整合, 让公民个体之间的交易行为有组织有纪律, 从而能够增加交易的收获。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公共部门总是在尽量地实现公共利益之间的公平, 很可能减少合理的收益, 从而出现同意“不满”的现象。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客观联系性, 公民出现的同意不可能是绝对的同意, 甚至只是部分的同意, 在这样的前提下, 很多行为的执行就会存在障碍。为了让公民的同意真正具有价值, 就出现了个人服从集体的规定, 也就是公民拒绝服从公意的时候, 全体就会迫使其同意服从。所以, 在整合与组织公共资源的过程中, 政府应当行使相应的强制权力, 也就是公共部门获取权力的逻辑。
没有强制权, 公共部门就难以发挥其职能, 因为政府部门并不是抽象的组织机构, 其构成元素中有着具体、客观存在的人, 这些人在担任公共管理事业建设的职业角色中也存在自身的理性需求。所以公共管理部门的权利应当根据公民付出的契约, 为他们争取更大的权利。当前社会, 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民众不再听信某一个人的花言巧语, 更重视的是能够获取更大的权利。所以, 只有帮助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 公共管理部门才能够巩固自身的地位, 只有其权利存在的地位得到巩固, 才能够实现公共管理的权威性。所以说, 公共管理权威程度与公民权利实现程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公共部门只有将公共利益扩大, 才能够巩固自身的合法地位。
2. 公共管理以公民权利的实现为根本目标
公民权利目标通过上文中契约的形式得以实现, 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存在不一样的利益需求, 这样的差异就造成社会个体利益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不一致性。所以, 公共管理的目标中肯定包含有实现在区域或者某种社会体制下的公民的普遍权利, 也就是社会中多数公民所“同意”的基于契约的权利。英国有学者指出好的政府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首先是政府的统治过程也是促进公民以及统治者优化个人品质的过程;其次, 政府拥有高度的社会智慧和美德;第三则是政府应当利用其存在的影响来实现正当的需求。总而言之, 公共管理之于公民权利而言, 存在宏观的、长远的以及间接的影响, 因为公共管理事业所处理的事具有普遍性和追求长远利益的特征, 也是客观具体存在的形式。
公共管理具有的权利主要来源于公民的公权力, 同时公权力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权利的结构与运行方式。美国学者塞缪尔曾经说过:之所以出现个人服从集体的现象, 并不是因为个人相较于集体更加低劣或者无知, 也不是因为个人的管理自身的能力不够, 主要因为个人知道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扩大自身的权利范围, 才能帮助自身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只有产生制约作用的权利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公共管理的权威性首先需要普通公民的拥护才能够获得其合法地位, 所以当公共管理部门出现违背公民权利的行为, 或者不能够帮助公民实现自身权利时, 其合法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公民会出现不信任的心理甚至采取对抗行为, 那么公共管理事业也将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 公民权利是公共管理得以构建的逻辑起点, 公共管理的方式与目标必须以实现公民权利为准, 一切违背公民权利的管理方式都不能进入历史的下一个发展历程。而公共管理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
摘要:公共管理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公民的权利, 公民权利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公共管理的回归, 而实施公共管理是增进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公共管理将公民权利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逻辑前提, 公民权利能够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现状, 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要求更多公共参与, 才能够有效推动公民权利的发展, 其中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与服务特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得到重视, 才能与民主权利的内涵相一致。公民权利能否得到实现是当前公民非常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公民权利,公共管理,逻辑关系,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敏宁, 陈安国.当代社会的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基于历史的逻辑视角分析[J].理论探讨, 2012 (5) :161-164.
[2]韦正富.当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的逻辑关系——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1 (6) :30-34.
[3]鲍林强.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基本逻辑:公民权利的视域[J].学海, 2013 (5) :115-119.
[4]李军鹏.公共管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新范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25-30.
[5]黄琳.当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管理的逻辑关系——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J].学理论, 2011 (16) :34-35.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推荐阅读:
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论文07-28
当代新媒体的技术建设10-31
新媒体与美国当代艺术08-22
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06-13
电视媒体营销管理研究08-08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研究10-27
当代研究生07-04
当代艺术设计研究10-14
文学研究当代文学06-10
当代教育精神研究述评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