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精选12篇)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1
1历史文化背景
迪拜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湾,是七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为中东最开放的伊斯兰国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民风纯朴友善,亦是一个充满了独特文化气氛的现代化大都市。迪拜集经济中心和商业中心于一体,为推动中东地区的商贸活动在全球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迪拜地处横跨亚洲和北非地区的干燥回归线区内,属热带沙漠气候。
由阿拉伯湾流向内陆的迪拜河,将城市分为Deira和Dubai两部分,迪拜的历史要追溯到几千年前。迪拜是向伊朗、印度、东非等港口城市输送货物的码头,也是从伊拉克到阿曼的沙漠之舟的城市之一,1587年,威尼斯珍珠商人首次为它取名为“迪拜”。1894年,人们就开始使用珊瑚石和石膏作材料建造房屋,防止火灾的侵袭。1910年~1920年,商人和技工从伊朗迁移至迪拜并在此建立起贸易市场,外来的人口将他们本国的建筑特征也一并引入迪拜(如风塔、拔风窗、石膏装饰板等),对迪拜的建筑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初,迪拜成为阿拉伯湾的一个主要港口,主要通过桅杆船与印度和东非港口进出口货物。1959年迪拜第一个机场建成,使其成为欧洲飞往东南亚的国际航班的转运枢纽。同年,Sheikh Rashid Bin Saeed Al-Maktoum聘请英国城市规划顾问完成迪拜的首次城市规划。如今,迪拜是中东最主要的城市之一。
2传统建筑风格
迪拜传统建筑受到了7世纪起在此区域发展起来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此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简洁、实用、耐久、气候环境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等。迪拜的传统建筑形式由在此定居的不同国别的居民带来的异国风格混合而成,许多建筑元素都来自邻国建筑,例如来自伊朗的风塔、石膏装饰板和来自印度的挑阳台等。
迪拜的传统建筑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干热的气候、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传统及宗教信仰。
2.1 气候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鉴于当地干热的气候,迪拜所有的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结构均采取以下布局手法:
1)高密度的城市布局,与许多伊斯兰城市一样,在迪拜,建筑排布十分密集,这种布局形式使建筑之间狭窄的小路几乎一整天都被覆盖在阴影中。此外,这些小巷大多呈南北走向,一端终止于迪拜河,这种布局方式使北向季风可以穿越巷子,狭窄的巷道可以加速空气流动,从而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为房屋里的居民和小巷中的行人提供舒适的感受。
2)带有院落的房屋,大多数房屋都有内院,且只向内院开窗,建筑环内院设拱廊,不但能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场所,还可以为房间遮挡阳光,这样便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气流,为居民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3)风塔,是这个地区特有的建筑元素,它外形优雅,除了具有美化装饰屋顶,丰富城市天际线的装饰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耸的风塔就像个风管把捕捉到的风源源不断地送入底下的房间,居民的床或坐席区域通常布置在风塔的正下方,以便居民享受到来自上方的冷风。冬天,这些风塔的塔顶常覆以木支架以防雨淋。
2.2 社会和宗教因素对风格的影响
社会和宗教因素对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伊斯兰教主张私密和谦和,院落式的房屋布置能够提供内向的视线,因此能够很好地迎合伊斯兰教的传统,所有的房间都朝向内院开窗,外墙几乎全部是实墙面,只在很高的地方开几个很小的通风窗,目的是为了防止路上的行人看到房间内的情况,这种布局还能有效地将热空气阻挡在屋外。
2)曲折的入口,主要大门正对的是一面实墙,门开着的时候外人也看不到院内,能更好地保证居住者的私密性。
3)拔风窗是迪拜传统建筑中特有的元素,为解决对外开窗和保持室内私密性之间的矛盾,建筑师发明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将窗改进为上下搭接的两片薄壁,上壁在内,下壁在外,两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吹向室内的气流撞到上面的薄墙,转而向下进入两片薄壁之间的缝隙,沿下面的薄壁进入室内。
4)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贸易,捕鱼,捕捞珍珠等。b.社会因素,宗族社会的一般传统,贝督因人的定居等。c.邻国建筑风格的影响,波斯,印度的伊斯兰风格和沙漠地区的阿拉伯半岛风格。d.审美因素,伊斯兰文化中的象征和抽象。
3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之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探索
3.1 利用传统建筑形体构成要素的简化与重组来强调建筑的民族文化特征[4]
迪拜传统建筑的立面构成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无论是其构成元素还是外部特征均能反映出当地典型的气候特征及伊斯兰文化的审美倾向。其立面构成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高耸的风塔,挑阳台,木格栅板,大面积实墙面,连续有韵律的凹盒,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和凹入口。有了这些丰富的构成元素,其立面整体呈现出丰富的、有节奏感的外部形态特征,具体表现为错落有致的风塔呈现出丰富的城市天际线,使大面积街区统一中又富有变化,打破了以往传统街区中呈现出的单调划一的立面形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许多传统技术已被现代的新技术产品所取代,例如今天的迪拜,空调已取代传统的风塔,然而风塔却作为一种装饰构件大量保留了下来,有的还将其变形,用于现代装饰设计中,如雕塑博物馆中(见图1),将风塔的形式简化为一种符号用于门相,将传统建筑形式中的元素简化为符号融入现代建筑创作,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装饰在迪拜传统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1],其装饰紧密结合建筑的形体和结构,根据建筑部位的不同,进行灵活处理,迪拜传统中的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外廊檐部,柱头,室内的壁盒,天花以及建筑的门窗等构件上,装饰手段多样,较为突出的有石膏花饰和木雕,在清真寺建筑中还常采用彩色玻璃作为装饰,带有很强的宗教气氛。
一些高层建筑设计采用了伊斯兰建筑中窗为装饰母题,以用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手法灵活构图,塑造了带有很强的民族特色的建筑,见图2。一些高层建筑设计采用了伊斯兰文化中的象征和抽象的符号,生动的表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
3.2 利用传统空间语汇来强调建筑的民族文化特征
迪拜建筑对气候的适应首先表现在建筑空间的因地制宜,无论是阴影空间的制造,还是内向封闭的空间布局,都对干热、少雨、夏季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沙尘严重的气候特点有明确的针对性。
内向封闭空间布局,平面配置上带内院的建筑形式得到完善和普遍推广,这种平面配置不仅用于一般民房,一些公共建筑物和宗教建筑也采用这种平面布局。四周房屋的门都对着院内,厚实而高大的院墙把房屋围起来,使之与外界隔绝,每个大院只有一个大门与外界相通,高大厚重的外墙壁不仅利于抵挡强烈的风沙,还可以屏蔽日照,阻隔热辐射传播。整个住宅被围封在墙体内侧,免受外界恶劣天气的影响。由外墙向内院,形成四周建筑向心收敛的趋势,这种住宅拥有最少的外墙表面积,利于节能,并且墙体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迪拜民居内向封闭的空间造型在应对当地干燥炎热,风沙大的气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阴影空间,在迪拜这种密集型城镇布局中,采用相邻建筑的遮挡可以最大可能地创造阴影空间,减少建筑的受辐射面。在炎热的夏季,窄长的街道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宅间空气流动;另一方面借助两侧距离较近的房屋相互遮挡,减少了建筑吸收辐射热的面积,从而营造了凉爽舒适的内部环境。
庭院空间,对阿拉伯人来说,重视环境绿化是民居的一大特点,因此,庭院成为居住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犹如凉廊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一样,庭院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外延,并在日常生活中担当重要角色。庭院空间是第二道阴影屏蔽,庭院绿化将室外空间笼罩在浓荫下。一方面出于居住者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却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技术原理。绿荫对阳光的遮挡也降低了建筑外墙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墙体的热传递,以水院和荫院为中心的空间构成,形成类似自然空调系统的作用,水体的蒸发既产生空气的流动,又起到降温、净化和加湿的作用,极大改善了气候环境(见图3)。
凉廊空间,由于当地夏季比较炎热,早晚温差较大,传统民居建筑均设外檐柱廊,见图4。廊下空间是迪拜民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廊对阿拉伯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空间功能。与其他民族居住建筑中的外廊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迪拜民居的凉廊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这种功能很弱,更具有生活功能,廊下空间是从室内到庭院空间的有机过渡,这种空间为阿拉伯人提供了炎热气候中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是一种室外空间室内化的空间艺术。
4结语
民族建筑文化的形成和这种特定的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其社会发展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体现着一定的时代观念。中国和迪拜都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而中国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探索中,理应抓住历史契机,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现代技术,结合传统文化,创作发展属于自己的当代乡土建筑。
摘要:以迪拜历史文化为背景,介绍了迪拜建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气候因素,社会和宗教因素对迪拜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并对迪拜当代乡土建筑设计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探索,指出设计人员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传统文化,应用现代技术,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乡土建筑。
关键词:民族文化,建筑风格,空间,特征,庭院
参考文献
[1]张靓.迪拜传统民居研究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12.
[2]崔森淼,苏继会.地域文化的现代诠释——印度当代乡土建筑之路[J].工程与建设,2006,20(6):711-713.
[3]李罡,张豪.关中乡土建筑转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7):42-43.
[4]张建华.韩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与民族文化思潮[J].建筑学报,2002(4):61-64.
[5]马平,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2
一、当代建筑设计的新突破
1.当代建筑设计手法的突破。传统建筑设计与当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区分直观体现在其设计手法的不同。要说两者之间的关联,那可能是从结构主义开始,强调那种“永恒”的来源于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深层结构随着时代的变迁依然沿用到了今天。就拿我们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而言,上世纪50年代初,对于那个以解决群众温饱的年代来说,建筑这两个字毫无疑问是强调功能主义至上的设计;再拿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来讲,四方、规矩、板正是对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北京建筑特色最中肯的评价。在这些传统建筑设计中,更多的是遵照结构主义的设计原则,当代建筑设计则是更多的偏向于解构主义。个人觉得,解构主义是原有固有模式的一种大胆的设计思维的延伸,是对传统建筑设计的大胆尝试,这种尝试并不是说随意的进行设计创造,而是在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对传统建筑老套设计的突破,如果我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是对现代主义的叛逆,那解构主义的存在便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不安于现状。所以人们对于建设设计中的解构主义的设计,有些争议,它打破了形式与功能所必然存在的联系,但我觉得这也正是当代建筑设计的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对于建筑设计的突破大多数我们是通过与传统建筑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进行创新,解构主义它不仅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也作为一种设计美学,它的设计思维贯穿着整个设计的始终。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解构主义是其中之一的设计手法。而与之不同一种设计手法——“折叠”也是建筑设计中作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语言,也对设计的空间、风格、结构都有着全新的定义。折叠这一词作为专业的建筑语汇,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传并盛行起来的,德勒斯在他的《褶子》里特地为折叠这种设计手法而颂文,这也是最早的相关领域的哲学参考文献,这一理论带给了一批设计师的思维启发:艾森曼认为,德勒兹的折叠这一概念打破了传统设计中的内外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的空间构成。克取斯蒂森则把折叠这一概念运用到城市肌理分析中,用以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恢复以及它在社会角色中的表现力,他认为折叠这一手法既囊括历史主义中的再现色彩,又体现出了现代思想中的抽象儿何,是一种包容历史、现在、将来的共生形式。“变形”是近些年对当代建筑评价中出现较多的字眼。在“变形”的建筑设计中,“折叠”是较为突出的设计手法,它是一种与解构主义理念所不同的一种当代设计理念,甚至有些排斥解构,也排斥任何形式的设计模仿,总结起来,就是它是一种具有连续性的、个性突出的、全新形式的建筑设计手法,这也是当代建筑设计的一种突破。
2.当代建筑设计材料的突破。除此之外,建筑材料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整个建筑设计的最终的成品风格。混凝土在近期优秀建筑作品的出现越来越多,相比起其他材料,混凝土更专注于建筑本体的精神体现。它没有夸大的色彩表现,只是将单一、暗沉的混凝土加入到建筑设计中却能产生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呈现出一种安静、高雅的艺术氛围。对于混凝土这种材料是一种非自然性质的混合材料,它的表现属性具有着建造技术以及后期养护等一系列的众多因素影响,在建筑设计中的造价也普遍偏高,但是混凝土材料,尤其是清水混凝土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却是建筑师的.新宠儿。它在建筑设计中对建构逻辑以及艺术表现都具有着特殊的魅力。对于当代建筑而言,像类似混凝土这样的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出现又是一大创新所在,将建筑设计回归到最朴实、自然的状态才是它应有的状态。
3.低碳环保意识的加入。提到这里,低碳环保是当代建筑设计中值得关注的一大环节。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因工业污染掀起了绿色设计的**之后,这一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建筑设计带给这个时代不同多样的色彩,我们社会的中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享受到建筑所带来的的好处以及作用。但是,建筑设计在给我们大众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在具体施工的发展过程中耗能多、碳排放量多引起的。所以低碳、环保、节能理念运用在建筑设计促使人们对社会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以下是加强低碳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可采取的两点中肯措施:一方面是针对于建筑内部设计,建筑各个不同环节之间要考虑到满足整体低碳环保的要求而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建筑周围的外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的设计,将外部有利条件运用到设计中去来达到低碳环保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节约了设计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建筑顶部,在之上面加入低碳设计元素,屋顶的部分是与外部自然环境最直接的接触,在屋顶的节能环保设计中必然要充分利用上外部自然条件这一有利因素,来设计与自然贴近的环保节能新型屋顶。上海自然博物馆便采用这种低碳节能的设计路线,完美的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同时也和馆内主题相一致。由拉尔夫约翰逊的设计来源于一个“鹦鹉螺壳”,在这一基础之上对总体形态以及组织形式来进行思维创造。整个设计的外立面是作为表达自然元素的媒介。其中建筑中部的“细胞墙”象征着动、植物的细胞组织;建筑东部的“绿化墙”意味着地球的表面天然植被;建筑北部的“石墙”则暗喻着活动的地壳板块、被河流侵蚀过的峡谷岩壁。他将生物气候学加入建筑中,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由智能建筑外观来接受阳光照射,以达到最大化的日光,最小化的太阳能获得量。而椭圆形天井池的设计为整个建筑提供了蒸发冷却,在建筑内部设计中采用地热系统的调节来控制温度。前面有提到利用建筑顶部来加入到节能设计中,自然博物馆利用雨水等自然水资源从覆有植被的屋顶收集起来,将回收利用的雨水一起存储在池塘里,整个建筑将设计与低碳环保衔接的恰到好处,设计与生活是相通的,可以说设计本身是来源于生活,此类设计意识的加入更重要的是可以时刻提醒着世人应该去关注自然,关注环境。
二、当代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新看法
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微妙的关系奠定了建筑设计是同样赋予了艺术形式的存在。多年以来,建筑一直是被看做是工科的一门学科,对它的定义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层次的诠释,严谨、逻辑是我们对于建筑设计的定位。但是建筑设计它是有生命的,当代有些这样一批人去改变着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印象,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告诉人们建筑设计在艺术领域可以附有新的生机。“我知道你在看到我的作品时,你会哭。不论你们怎么看我的作品,只要每个人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油然而生的切身感受,才是最后的评断标准。”这是林璎对自己的建筑所作出的评价,比如林璎所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以极简的造型来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意象,由一面刻满着阵亡战士姓名的大型V字形的石碑从两端低、中间高逐步上升,而那些阵亡战士的名字也由此逐步增加,来带给沿着石碑行走的人们所不由言说的一种的心理感受。但是其设计并没有高耸入云的宏伟,但是华盛顿宪法公园的尽头,大地开裂,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在阳光与黑暗的交汇处,讲述着无法被忘却的哀伤,这些是她的设计所带给人们的心理体会。类似林璎这样的建筑设计难道还是被认同成单一的工科作业吗?这样的一批建筑师更注重的是对生命的诠释,更多的是在他们的设计思维之下,去创造出赋予生命的建筑艺术设计,在他们的设计词典中,设计本该是纯粹的,宇宙间生生不息的生命才是艺术的本源。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一个在现代主义阶段被看作是技术性的学科,也在被认同为艺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建筑设计正在逐步以一种朴实、素雅的姿态展示在人们面前,不管是设计手法还是所运用的材料都是当代设计师对这个时代所赋予上的新的标签,在经过实用主义年代的洗礼之后,它正在以自己特殊的语言由建筑形式来带给我们一种视觉享受,从外表到内在的帮助人们心灵以及这个社会的净化,我们当下也应该对充满艺术性的建筑设计产生一个新的定义。
参考文献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威廉弗莱明著、吴江译《艺术和思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一帆2000《基于视觉整体性的建筑形体研究》,《浙江大学论文》。
何晓斌《当代非线性建筑表皮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靳士雄靳天倚《“纯化”+“表现”——对“不完全形”概念的探讨》,《世界建筑》第3期。
菀玉成《创新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冯国瑞2004《论创造性思维》,《中国工程科学》第6期。
梅轶超1998《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创新手法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熊明2002《漫议建筑的原创性》,《建筑创作》第10期。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3
关键词:当代科技;建筑设计方法;实践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及工作方式。而以大脑工作为主的建筑设计自然也经历着改变,当代科技对建筑的渗透从最初的微弱影响发展到如今全面的影响,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思维的美融合于设计中,与传统建筑设计有着较大差异。
一、建筑设计的内涵
建筑设计指的是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设计者根据建设任务,对建设过程中或建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做好全面设想,并拟定好相关的解决方案,通常通过图纸或文件来表达,以确保建成后的建筑能够充分符合使用者以及社会期望的各种要求。建筑设计,从广义上讲,指的是进行建筑物或建筑群设计所需要做的全部工作。设计工作通常涉及建筑学与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空气调节、供暖、煤气、电气、消防防火、工程估算、自动化控制管理以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知识,因此需要各类科技人员的协调与配合[1]。
二、当代建筑设计趋势
(一)回归自然。人类环保意识的增长,人们更向往自然,因而更倾向于天然材料的选择。欧洲北部纳维亚流派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流派强调自然色彩与天然材料的运用,并适当融入民间艺术的风格与手法。
(二)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中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日益广泛。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在设计过程中将光、形、色的效果匹配达到最佳。
(三) 趋向个性化。个性化设计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曲线、斜面、斜线设计等融入设计方案中;另一种是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进而实现非常规的设计方案,改变千篇一律的单一感[2]。
(四)整体的艺术化。在设计过程中,从整体进行考虑,将虚实、形体与色彩、空间关系充分融入设计过程中,从而达到艺术与实际的协调统一。
三、当代科学技术影响下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特征
(一)功能仿真。功能仿真主要是对一个设计方案是否实现其与其功能进行确定,是对设计功能的正确性进行证明的一个过程。功能仿真主要用于对电路逻辑关系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其仿真速度快,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电路的输出输入端口与电路内部的任何信号及寄存器波形进行观察。目前,建筑设计的功能仿真通过对日照环境、人工照明环境、热环境以及能耗进行模拟,以达到对建筑综合功能进行模拟的目的。
(二)虚拟构造。通常,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和优化是都需要草图与模型来决定,直至设计图纸的最终形成。传统的设计方法往往是将设计师大脑中的思维创造图转化成二维平面图,然后再对二维平面图加以分析与评价;或者直接将大脑的思维创造活动转化成相应的实体模型。随着设计的逐渐复杂化。传统的二维平面图或者三维实体模型已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计算机技术和制图软件的应用、CAD制图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设计师可利用计算机提供的虚拟环境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这就是虚拟构造。虚拟构造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设计师们对大脑中三维空间的操控力。此外,便捷的编辑功能、交互式操控界面使设计思路能准确、及时得以体现,加快设计完成的进度。现阶段,CAD制图技术对概念设计、方案的优化分析、功能一体化编制、加工制造更为注重。当对某一设计图进行修改时,与其相关联的文件、视图与模型等的相关数据均会自动更新,进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三)柔性设计。柔性的实际含义指的是实用性和便捷性,通过对其进行不断改造来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产品的更新、升级、换代以及其便捷性与实用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建筑设计方法从传统的“刚性”逐步转向“柔性”,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要求。柔性产品通常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以及开放的升级端口有力地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以优化升级,增加其使用寿命,有助于资源的合理使用。建筑设计的柔性系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建筑物本身的表征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指的是此系统对内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随着建筑物内部需求以及外部市场环境与相关政策的不断变化,建筑物本身的容量负荷、排放标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能力以及空间功能结构划分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建筑物的体系、结构都应具备良好的自动维护和改造升级的功能。
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准确把握当今建筑设计的发展倾向,正确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艺术性,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綦 红.论建筑设计方法[J].房地产导刊,2015(9):93.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4
1 当代消费文化的特征
现代消费社会已不同于以往经济意义上的消费,其本质是符号消费,是一种生活方式,占有主导权和优先权是消费文化本质特征的深刻体现。伴随文化元素的不断活跃与融入,消费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并形成了几个突出性特征:审美性、物质性、符号性、视觉性和享乐性。其中,物质性是消费文化的基础性特征,在当代消费文化中受商品化扩张等因素影响,其被逐渐细化至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使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符号性是消费文化的最根本属性特征,是对社会有差别生产的直观体现与表达,其前提条件是以货币绝对化价值,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符号具有的审美性与象征性从历史时期就已存在,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积淀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在当代消费文化中,符号性这一本质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2消费文化与商业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基于全球化背景形势,消费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支配者与主导者,并通过支配人们的生活来实现对社会的影响,而商业建筑设计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跟随消费文化的演变发展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另外,受大众媒体影响,使得作为社会消费品种重要成员之一的商业建筑,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被消费文化的视觉性、审美性、符号性等特征影响着、冲击着,而新媒体的繁荣发展还能够将这种影响无限放大,从而使商业建筑设计始终处于消费文化的影响之下向前发展着,有些甚至成为专门的文化传播对象与传承对象。
3 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如上所述,当代消费文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其内涵已变得非常丰富,内容多,涉及面广,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消费文化对商业建筑设计所提出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为保证现代商业建筑设计适应和满足消费文化要求,迎合消费文化市场,就需要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对当代商业建筑进行设计,以确保商业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3.1 地缘文化视阈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地缘文化主要是指不同区域消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地缘文化是对消费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这种差异是基于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必须全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要求商业建筑设计师不断学习和了解各地域历史文化,不断挖掘不同地域拥有的不同历史文化,并将这些历史文化积极传承,利用对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了解来处理好消费文化与商业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所设计的商业建筑与当地地域文化更加融合相衬,蕴含更多文化元素。
3.2 大众文化视阈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大众文化是消费文化的一部分,而人文关怀与城市生活的融入则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在大众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活的状态与人文关怀。从城市生活入手,根据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到当代商业建筑设计之中,赋予商业建筑浓郁的生活味道,促进商业建筑生活味道不断提升、浓郁和丰富。可以借鉴主题特色建筑群建设思路与方法,按照大众文化指引,将当代商业建筑设计与生活方式相链接,通过城市化建设推动当代商业建筑更加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特点与消费需求。从人文关怀入手,不断提升区域商业建筑对全体消费者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例如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引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健全娱乐设施,完善社交体系,便捷所有通道等等,让消费者们充分感受到商业建筑设计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理念。
3.3 精英文化视阈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
社会等级区分以商业建筑的文化语境为载体,可以实现对不同品牌、场所的区分,使消费文化处于优势地位,并产生了精英文化。在精英文化视阈下,对当代商业建筑进行设计需要从风格与服务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商业建筑设计风格的考虑与构思,促使在象征上、视觉上与心理上均符合该商业建筑设计的精英文化符号形成,利用精英文化符号构建起精英等级的文化资本,使商业建筑设计风格独特。为提高当代商业建筑服务水平,提供尊贵服务享受,需要设计师利用高新技术来对商业建筑进行设计,提升商业建筑的科技含量,营造良好精英文化氛围。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当代商业建筑设计对于消费文化的迎合与融入意识还不够强,商业建筑设计对于消费文化的融入程度还远远不够。但在今天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该方面经验的逐渐积累,相信当代商业建筑设计会逐渐加深对消费文化的理解,并在全面考虑消费文化前提下开展商业建筑设计工作,从而使当代商业建筑设计更加符合人们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曾姣.文化消费视角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5.
[2]盛锴.“迪斯尼化”视角下的当代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3.
[3]张萌.文化消费语境下大型购物中心建筑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4]鞠叶辛.文化消费与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造型;建筑空间语言;场所;建筑符号
引言
近三十年是中国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城镇化的推进加之全球化的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一时间,写字楼、商住楼等遍布各地。然而,在建筑业过快的发展中却出现了建筑设计千篇 一律、缺乏一定的辨识度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设计环境存在项目设计周期过短的问题,建筑师没有能够深入研究各地的地域文化,缺乏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设计出来的建筑就显得与周围环境无关,似乎放在哪里都可以,放在哪里都不合适。另一方面是国际文化对于国内建筑设计的影响,例如现代主义国际化范式的滥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来往日益密切,现代主义国际化也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成为了越来越多建筑设计师的审美追求。然而,如果草率地将现代主义国际化的外衣套在建筑上,就不能体现出建筑原本要展示的内涵,建筑千篇 一律,涉及到的文化也就肤浅了。此外,境外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他们的设计往往个人风格突出,也使得建筑缺乏辨识度。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并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的文化。本文所关注的地域文化主要是经过历史积淀而存在于当地能对建筑创作产生影响的优秀文化。在设计中,如果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避免建筑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问题,并解决上文中提到的“建筑没有特色,千篇 一律”问题,提高建筑的辨识度。同时,融入地域文化的建筑,更具有文化传承上的意义。
2中国当代博物馆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6
一、倡导可持续,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资源
“优良设计”最初在德国所追求的适当使用材料在当今资源紧张的时代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1980年产生于日本本土的无印良品,对商品品质的追求用“这样就好”四个字来概括,没有非常突出的品牌价值或者美学意味,更加倡导一种“抑制”“让步”的理性态度,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也往往体现出了对资源保护利用而不降低产品质量的设计理念。以该品牌的床品包装为例,所有的床上用品比如被套、床罩、枕套等均使用一根布条捆扎,没有复杂的外包装,消费者在选购时也可以直接接触商品的材质,在包装方面既方便了消费者也大大地节约了过度包装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并且布条在丢弃后也易于被分解,对环境影响较小。小到包装,大到建筑设计方面对于可持续的追求也有所体现。在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里面,Transsolar公司坚持自身对于可持续性的不懈追求,在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设计中,通过对当地风俗文化的提取与光、热、气流的充分利用,将二者相结合,并将这一理念融入设计当中。该建筑以慢速旋转的中间层引导外部的阳光进入建筑内部,并在白色的墙壁上投入光和影,似乎是一片斑驳的树影景象,也为建筑的通风和采光提供了保障(图1)。
今年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获得2016年世界建筑节提名,在保留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和精神层面的中国文化,整座建筑处处彰显中国文化的内涵。建筑表面使用主板编制的肌理,阳光会透过表皮投射进入建筑内部,在PVC材质的表面留下斑驳的投影,不仅节约了电能,而且蕴含着中国传统禅意的味道,是功能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优良建筑(图2)。
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紧缺无时不在提醒着设计师们重新思考“优良设计”在当代的意义,在设计中寻求更为经久的可持续价值,设计产品更加注重内部功能与外观上的和谐统一,在建筑领域将现代主义的注重功能引领到了一个与时代相结合的层面,更多地去考虑生活在不同地区大众的需要,使建筑的功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为不发达地区设计”
——“优良设计”的人性化
巴巴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提出为不发达的“第三世界设计”,并且是公认的先驱者。在当代全球化的席卷下,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文化上也占据了制高点,美国丰裕社会所创造的繁荣却是建立在不断消费的基础上,而在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许多人的基本生活和卫生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在现实面前,当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摒弃浮华的外观设计,转而思考人在设计中的核心意义,并将人性化带入了“优良设计”中。
来自哥伦比亚的Calientamigos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不发达地区的洗澡问题,体积小易存放,以最小的输入提供最大的输出,并且整个设计简单方便,一个加热冷水的热水头,一个决定用水量的脚踩泵和一个多用喷头组成了一套热水淋浴系统,满足了不同地区生活条件贫困的人们洗一个舒服热水澡的愿望,提高了人们的卫生条件。上海市四川北路有一栋三十平方米的百年老宅,祖孙三代五口人一直“蜗居”在里面。设计师王仲平通过对房屋的规划和改造,将三十平米的拥挤空间改造成为了三层的“电梯豪宅”,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使祖孙三代各自拥有了独立的生活空间,并且加大采光,利用天窗的设计达到通风采光的目的。考虑到身患血友病男主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在设计中处处彰显着人本设计的思想,例如墙面设计成为利于血友病人观看的红色,整座建筑改造从内部结构到外观都彰显着以人为出发点的优良设计的气息。美国年轻的服装设计师Angela Luna受到叙利亚无家可归难民的启发,为难民设计了一组独特的“Design for Difference”的服装,白天穿在身上保暖的大衣到了晚上可以变成帐篷,掉落水里会鼓气的外套还能充当救生圈的作用,还有能变成背包的外套和解放母亲双手用来背孩子的夹克……这一类为不发达地区的人性化设计更是“另类时尚”的表现。人性化在当代已经成为设计的主旋律,摆脱了只为有钱人设计的局面,设计开始走向为更多人服务的大众化局面,设计产品更加注重功能性的延伸,摆脱传统设计带来的桎梏和阻碍,将人性化穿插到设计过程的始终,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主要基调。
三、教育机制的创新——保障优秀设计师的涌现
设计的相关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用老旧的思想去培养下一代的设计师只会起到思想禁锢的作用,限制受教育者的思维与眼界。“优良设计”在当代更多地是为人类的更好发展而存在的,用过去的逻辑思考,只能限制了创新性思维,并不适合今天的发展需要。
几年前,中央美院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周子平为北京市170万居住在地下室的人们改造居住空间的案例曾引起不小的轰动。学平面设计的周子平认为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住房空间的改造,而是牵扯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障碍,即缺乏信任机制。周子平在英国圣马丁学的是“叙事空间”,而此类学科的设定是从问题角度入手的,在我国还没有具体的创意产业概念的时候英国已经有了此类学科,并且有一批年轻人已经开始为此琢磨,去思考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优良设计”的产生和进步离不开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单纯地将关注点集中在简单的外观改变上是设计教育的失败。英国在设计教育上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大学生里面参与创新创业的人数比例非常高,并且英国将国内的129所本科大学及352所高职高专一律更名为“商业与创新创业学院”。同期的美国也有着类似的情况。而中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却缺乏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中心。
优秀设计师的培养是保障更多“优良设计”出现的根本,在这种背景下反思设计教育的目的、责任和价值,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周子平对地下室的改造工程有悖于传统设计教育下的思考方式,也正是设计思维上的跟进才打破了传统的僵化思维。设计教育的创新需要高校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的状况下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立足根本,兼容并包,循环演进,才能实现设计教育上的突破。
四、结语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科技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上世纪50年代关于“优良设计”的讨论在每个国家都非常激烈,出于设计伦理问题的反思,针对“优良设计”不同国家都各有独到的看法,可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根据本国在当代的设计需求将二者结合。“优良设计”对于资源问题、人性化设计和未来设计教育机制的演变具有强烈的作用,人与世界如何更好的共存是全人类都在思考的问题,设计的功用得到了一个新的程度上的扩展,通过对“优良设计”的发扬跟进,将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带来重要改观。
作者简介: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7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 作为源于西方社会中传统艺术领域的建筑学设计和建筑学研究, 其在18世纪以前, 都明显带有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和美学意味。许多带有艺术家特质的建筑设计人员也往往是在传统美学领域中研究建筑的空间、功能、形式和表达。这种取向使得以往的建筑创作过程越来越漠视其中理应加以足够重视的工程技术要素, 并由此造成建筑创作日益游离于当代工程技术发展进程之外。汉斯·斯特劳布就曾经在其《土木工程学史》一书中指出, “直到18世纪下半叶, 严格意义上的工程科学才开始存在, 与之俱来的是将设计建立在科学计算基础上的现代土木工程师”。其后, 德国学者F·Reuleaux由于较早提出了“进程规划”的模型, 即对很多技术现象中本质统一的东西加以抽象归纳,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综合化和理论化理论体系, 因此成为了设计方法学前期研究阶段中的重要奠基人。
其后在经历了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信息革命两次重大技术浪潮冲击后, 伴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要素的发展演进, 建筑的设计、创作与研究也由此受到了深刻影响, 并且使得所谓的传统建筑学向当代建筑学发生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对于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成为了当今时代中建筑学学科发展演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而这种标志特征目前依旧仍在不断被继承和强化开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建筑设计、创作和研究领域中对于其方法论本身加以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代建筑领域中“设计研究方法学”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1 研究进展与成果
目前, 国外在对当代建筑领域设计研究方法学领域加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 其内容大致可以包括设计方法研究和研究方法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由于对于设计方法加以研究在设计研究方法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研究成果对于开展研究方法之研究又具有基础性的参考价值, 因此也成为该学科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内容。通常而言, 在当代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领域中, 国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和内容:
1) 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 期间产生出第一代设计方法论体系。
1962年在英国伦敦, 就曾经召开过以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艺术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逻辑学家以及控制论专家等多元化代表为主体所参加的“设计方法研讨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将前一阶段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科技因素和科学方法尝试推广引介到各个学科发展的领域中去, 以使其创造活动能够相互联系, 从而建立某种“共同的程序上的语言”。
随后建筑理论家J·C·琼斯于1963年出版了《设计方法讨论》, 成为第一部集中讨论设计方法论本身的理论著作。次年, 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兼数学家C·亚历山大将其博士论文加以修正校定, 出版了《形式合成纲要》一书。书中从理性化和组织化的角度出发, 就建筑设计中形式 (form) 与设计条件 (context) 间的“符合” (fit) 关系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借鉴图论、集合论和信息论等概念, 亚历山大运用数学化的语言将建筑设计创作过程加以了逻辑化表达, 从而成为设计方法研究进程中一部重要论著。
1965年认知论专家格里高利出版《设计法》一书。同年又在英国伯明翰召开了有关设计法的专题研讨会。1968年, 在英国普茨茅斯专门举行首次研讨建筑学中有关设计方法问题的讨论会。与此同时, 美国设计方法研究团体则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举行了有关设计方法学的国际研讨。
1970年J·C·琼斯出版其有关设计方法研究新作《设计法———人类未来建筑学的种子》一书。书中对人类既往的建筑设计工作做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述, 并对未来的设计创作方法做出了分析和预测研究。随后, 著名建筑历史学家G·布罗德彭特也在其1973年出版的《建筑的设计》一书中对建筑学设计方法发展进程加以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伴随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和有关设计方法研究论著的出版面世, 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的第一代方法论体系在此得以初步建立起来。这当中对于理性和逻辑的追求成为其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
2)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 即第二代设计方法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与开展第一代设计方法研究的时代背景所不同, 到了20世纪70年代, 由于受到西方后工业社会发展中所面临持续萧条的影响作用而形成的发展危机意识, 使得这一阶段人们开始对自身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模式开展起反思与批判。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存在主义、批判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等相继出现并风靡一时。受其影响, 在建筑学研究领域中, 对第一代设计方法论开展反思和批判也成为其时代主流, 并且由此催生出所谓第二代设计方法论体系。
1972年, 美国设计方法研究团体第五次年会在报告中指出, 应当对第一代设计方法论加以反推理、反归纳和反逻辑的批判, 并且由此引发了其后相关领域设计研究人员对第一代方法论体系的追问和反思。
1984年, 建筑理论家N·克罗斯主编出版了《设计方法论的发展》论文集。其中作为方法论研究领军人物的J·C·琼斯和C·亚历山大, 以及J·达克、O·艾金、B·R·劳森、L·马弛以及J·达利等人纷纷撰文, 分别从“设计过程的组织”“设计问题的结构”“设计活动的本质”“设计方法中的哲学”以及“设计方法论的历史”多个角度来对第一代方法论加以批判性的反思, 并在结合自身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见解。
同年, T·希思出版了《建筑中的方法》一书。书中针对第一代方法论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 这也为第二代方法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补充。
与第一代方法论体系相比, 第二代方法论反对将设计和研究看作是某种将其理性和逻辑加以机械表达的过程。相反, 它强调在对设计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考察非逻辑和反理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并且注意分析研究其中所包含的诸如想象、意念、灵感和经验等主观因素。而这又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创作与研究历史发展走势互为映衬。
3)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
与上述前两个发展阶段有所区别, 在这一阶段中, 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则出现了更加多元化、时效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所谓的第三代设计方法论理论体系, 但是其对于在当今时代背景中的建筑设计方法及走向研究仍然取得了颇具价值的理论成果。
此外, 作为建筑领域中设计研究方法学科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方法研究, 其较之于设计方法研究而言, 常具有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难度较大的现实特点。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法学领域中, 其研究过程的开展及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又成为该学科领域中的难点所在。
根据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在建筑设计研究方法加以研究的成果中, 常见的只有以J·施奈德等人于1984年出版的《建筑学研究》、1990年出版的朱莉娅·罗宾逊所著《建筑学研究:神话与科学的结合》和国内2002年出版的美国学者琳达·格鲁特与大卫·王合著的《建筑学研究方法》等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专著。
与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发展比较而言, 我国理论工作者对所谓“设计研究方法学”所开展研究相对起步较晚, 深度有限。近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对其加以归纳整理和升华提高。
此外,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理论研究界对国外“设计研究方法学”的研究开展了早期的引介和学习。这对其后我国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的下一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先期准备和理论支持。1983年, 以冯纪忠、杨公侠为代表的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的一批学者, 就将德国J·Jeodicke所著《建筑设计方法论》加以翻译出版, 为我国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中能够较早接触到西方相关理论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芮杏文、戚昌滋合著的《实用创造学与方法论》一书中对创造学加以了详细介绍, 并在其中对研究所使用的系统论、智能论、离散论、信息论、控制论、优化论、对应论、寿命论和模糊论等九大方法体系加以了介绍和说明。成为介绍并引发我国现代设计科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启蒙性著作。
工程学者李贵轩在1989年编写出版了《设计方法学》一书, 全书从工程设计学的视角出发, 系统讲解了设计方法学所涉及的范围、进程以及基本设计方法。此外在该书中还就设计与创造的关系、设计与经济效益、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学与计算机应用等几个专题展开了有关设计人员及其设计实践之间关系的讨论, 并由此成为在设计方法学领域中较早引入对现代技术手段加以专题讨论的一部重要著作。
紧随其后, 设计研究人员董仲元与蒋克铸出版了《设计方法学》一书。全书在继承李贵轩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扩充了针对技术过程与技术系统、设计典型流程以及设计系列化与模块化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深度。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对于在真正意义上就建筑设计方法开展的研究在国内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发展。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建筑学理论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真正成为了关于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领域的主体, 他们中的大多人往往从建筑设计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出发, 对设计过程、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等内容加以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分析和剖析, 并由此产出了一批理论著作。
1995年环艺研究者吴家骅出版了《设计思维与表达》一书。其从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 探究了环艺设计思考过程与其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的种种关系问题。
同年, 设计师张钦楠就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领域编写的《建筑设计方法学》一书出版发行。随即成为该领域中重要理论著作而受到重视。在书中, 作者就建筑设计方法学的历史起源、哲学地位、设计的功能层次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加以了初步系统化的研究探索, 并且也针对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手段以及设计的管理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评判阐释。并因其对“国外建筑设计方法学研究概况”的研究内容有助于理清学科发展源流及历史走向而具有极高的理论参考价值。
1999年, 东南大学建筑理论学家刘先觉主编出版了《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一书。该书以专题研究式的方式出发, 针对当代建筑理论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流派加以其百科全书型的解读, 而这种特点同样也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本身加以介绍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翔实而客观的分析评判, 作者从对当代设计方法运动产生与发展、设计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当今建筑创作发展的启示作用等多个角度入手, 为我们架构出一幅西方社会设计方法论研究的宏观历史图景, 并也由此成为我们今后开展研究工作一份不可多得的有力基础资料支持。
2001年, 哈建大教授张伶伶与李存东合著的《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一书出版。在书中对建筑创作思维加以了三段式界定, 同时结合具体创作实例进行分析, 对创作思维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加以了分析总结, 并且为下一步开展创作实践与建筑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此外, 在本书研究中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创作主体论”的再认识过程, 这对于今后我们开展设计创作中设计师主观能动作用的分析研究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同年, 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从对建筑开展批评的角度出发, 在深入研究建筑批评意识、建筑批评价值论、建筑批评符号论以及建筑批评方法论等诸多领域的基础上完成了《建筑批评学》一书。其中在对建筑批评方法论所开展研究这一部分中, 作者就批评所应采取的模式以及批评的规范与标准等问题加以了探索, 而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样可借鉴运用到今后所开展的研究过程中来。
2 价值与展望
伴随当代社会的迅速转型与飞速发展, 在建筑领域中, 传统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越来越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以往更多凭借于建筑师个人修养和手工艺操作式的设计模式最先由于无法满足当代社会中日趋庞大复杂设计对象的要求而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试与革新, 以期由此满足时代发展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追求。并由此成为当代设计研究方法学形成和发展的必要社会需求基础所在。
与此同时在哲学和思想研究领域中, 科学技术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批判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哲学等一批学说流派的确立和兴起在对传统西方古典主义哲学加以批判和反思的同时, 也进一步确立了所谓现代理性哲学的历史地位。受其影响, 在各学科研究领域中相继出现的相对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运筹学等内容也深刻影响到研究发展的进程本身。而这些新理念和新思想由此也为当代设计研究方法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正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关建筑设计与研究方法学目前正日益成为当代建筑学创作与研究舞台上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 其必将对建筑设计与发展研究进程起到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德]J·约狄克.建筑设计方法论[M].冯纪忠, 杨公侠, 译.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3.
[2][美]琳达·格罗特, 戴维·王.建筑学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吴家骅.设计思维与表达[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5.
[4]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5]芮杏文, 戚昌滋.实用创造学与方法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 篇8
关于当代艺术的界定并不是清晰明朗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时间上与现代艺术的相接近,更重要的是在这艺术长河中,它与传统血脉相连。在当代艺术从以抽象表现艺术为起点,到极少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后来的表现主义、超前卫主义等,各种艺术现象枝蔓相连,散乱繁杂。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的递进,当代艺术呈现的特征更加多元。而在当代美术馆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功能空间设计方面,当代艺术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作用。
二、西方当代艺术观念与思潮
当代艺术以抽象表现主义为起点,反叛现代艺术的同时也变革现代艺术的观念,使得艺术世界再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人体艺术、行为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新意向主义、超前卫主义等,枝蔓相连的艺术现象散乱庞杂。纵观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反叛,显著表现为对绘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质疑与艺术向生活延伸两个方面。当代艺术取得的成果席卷了世界,使艺术展开了全新的旅程。在众多的流派与主义中,本文选取当代艺术中具有鲜明特征的流派以及思潮来进行阐述。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兴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波普”是由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罗威(Lawrence Alloway)提出的,是对流行文化艺术以及通俗艺术的简称。波普艺术以夸大为特征,除利用商业艺术中的海报、时尚插画、卡通等构筑自己的形式与意象,也利用大众传媒影像来作为其艺术形式的一部分,使得波普艺术成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工业化社会的一种伴生形态。它与商业、消费文化紧密相连,与社会中充满的广告及商业信息形成了一个由财富聚集的奢侈乐园。也许可以这样表述,自波普艺术以来,艺术与生活变得界限模糊。波普艺术使我们远离神圣的艺术殿堂,与人们生活接轨,并反映最世俗的当下的生活现状。
(二)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繁荣于波普艺术之后。极少主义提倡外在形式的极度简化与消减,使形式可以表现其最本质的内容,它拒绝外表的装饰与表现,力求反映艺术的纯粹性与客观性。
极少主义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以抽象化的、简单极致的形体传达一种绝对的理念,达到不参照、不意指历史与自然的目的。这样的理念也使得极少主义作品脱离了绘画的表现性,形成独立的、封闭的、自我的、单纯的冲击力;其次,极少主义以反映客体为根基。艺术家强调再现艺术的客观真实性:木就是木,钢板就是钢板,物体本身没有其他意指;再次,极少主义带有的批判色彩,它反对一切的丰富与表现,是形式近乎枯燥的简单。它给这个热闹非凡的艺术世界带来了平静的、理性的、单纯的新鲜空气,同时,也提出“少即是多”的个性言论。在商业文化狂轰滥炸的喧闹氛围中,在当代艺术个性化夸张的事实中,极少主义展示了一种批判的、冷眼旁观的姿态。
(三)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强调艺术中“观念”是最重要的因素,形式表达如装置、行为、表演、影像、语言等都是在观念基础上的阐述工具。观念艺术家鼓吹“艺术就是观念”的口号,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艺术家的思想是形成一件艺术品的根本,艺术家的关注点放在艺术品的意义上,这其实是如何去理解艺术品的问题。观念艺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先例:一种无形的思想与理念取代了一直占据艺术统治地位的有形实体,并成为了艺术本身。它改变了艺术世界将形式与风格的变革放在首位的模式,而把决定艺术价值的标准转向了艺术品所阐释的意义上。从而进一步突破了艺术的界限,将外延伸展至艺术与生活之外的世界。
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与其他当代艺术流派一起,构筑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思想观念与思潮。同时,各种艺术运动又在其中发生着交替更迭,使得当代艺术世界的热潮此起彼伏。
三、西方美术馆建筑空间研究概述
(一)17~18世纪的萌芽
17~18世纪的博物馆、美术馆建筑空间,主要追求宏大的气势与圣殿般的庄严,大理石、花饰、穹顶、楼梯、廊道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的主角,而展品则成了建筑的装饰物。这一时期的美术馆没有形成功能空间的区分,收藏、展示、研究是在同一个空间内完成的,而且观众只能按照一个顺序进行参观,不能自由选择。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是乌菲兹美术馆,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美术馆。它在建筑空间上受希腊宗教神庙建筑影响——四周有柱式围绕,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建筑正面有三角山花。当时正处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的成型与萌芽阶段。
(二)19世纪的发展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1836年修建完成的慕尼黑老绘画博物馆。它的突破性是在博物馆建筑空间中,规划了一个廊道空间将各个展厅平行并联起来,并且展厅与展厅之间还可以互相穿插组织交通流线。这一设计表明了当时对于空间功能划分以及展览流线灵活性的考虑。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技术的飞速发展,铸铁技术的发达,这一时期的美术馆建筑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牛津大学博物馆内部的铸铁廊柱。
(三)20世纪的繁荣
随着19世纪公共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繁荣,20世纪则达到了顶峰,其建筑空间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一方面,由于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20世纪的博物馆、美术馆由之前的圣殿、精英文化消费观念转向大众文化消费以及主张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另一方面,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空间形式具有了更多可能性,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建筑空间的扩展。此时的博物馆、美术馆建筑功能空间更加明细,其中更是将展示空间的灵活性放在了首位。在建筑形态上也开始推崇理性、单一、机械化的现代主义与国际风,其标准的玻璃幕墙与钢结构使得公共建筑之间毫无区别。直到60年代中期,为了对抗现代主义与国际风格,出现了种种反对这种单一样式的风格形式,如后现代主义、高技派、粗野主义、解构主义等。同时,极具地域化因素的美术馆建筑也开始发展起来,迈向多元化。
美术馆建筑空间风格经历了古典主义、历史折中主义、现代主义、国际风格、后现代主义等,这些风格形式的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21世纪后,美术馆进入了以体验为中心、以观众为权威的新时期。并且,在当代语境下,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理念获得了全新的发展。这一切都将使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受到巨大的影响与推动。
四、当代美术馆定位与职能
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主要形式,其对应的是美国博物馆关于艺术博物馆的定义问题,即以教育与美学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然而,这样的定义已经不能适应当下语境的发展。当代美术馆首先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标志,代表了本区域艺术文化发展方向。许多城市我们一提起就会想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例如,巴黎的蓬皮杜、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纽约的MOMA等。其次,每个区域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与社会生活都不尽相同,所以美术馆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力,对于自身的定位是相当重要的。古根海姆将美术馆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采用“连锁”的形式,扩大国际影响力;MOMA被誉为现代艺术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国泰特美术馆提出美术馆的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生活,积极努力维持着与观众之间的联系。
美术馆的主要职能有收藏、展览、研究、教育。这样的职能区分在当下看来是比较内向型的,太过于注重方法而忽略了意图,并将美术馆与展览意义视为固定不变的内容。21世纪的到来,使得美术馆职能不得不跟随新的发展形式,即强调服务的职能。当代的美术馆是以观众为中心的,如何提高参观者数量,满足大众需求,并具有吸引力是当下美术馆最关心的事情。
五、美术馆建筑空间关于当代艺术观念的呈现
(一)波普精神的呈现——“生活就是艺术”与美术馆建筑功能空间
在经历了以收藏为中心,以学者为权威的发展阶段后,波普艺术提出了“生活就是艺术”的口号,改变了当代美术馆内部功能的设置。首先,它要求促使美术馆拓展其娱乐服务内容,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如烹制不同风味食品的餐厅;使参观者能够休息闲聊的咖啡厅;可以选购商品的特色礼品店与书店等成为当代美术馆不可缺少的空间内容。此外,除了这些相对独立且固定不变的功能空间外,许多美术馆会将场馆租用出去,以便举办音乐会、酒会、时装发布会等商业活动。这就要求美术馆在空间布局上,既要考虑日常的展览事务,又要兼顾临时性商业活动,使空间更具多用性。这些功能空间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为美术馆的经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丰富了美术馆的外延,使美术馆的展览与活动能够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甚至成为当地的社交空间。其次,当代美术馆功能需求还包括信息查询设施、停车场、休息座椅、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家庭活动场所、婴幼儿服务等基础性服务功能内容。商业服务娱乐功能以及基础性服务设施,集中体现了当代美术馆各种愉悦体验的需求,它促使当代美术馆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改观,并向生动性、趣味性转变。
(二)极少主义的启发——极少主义在空间中的表达
极少主义的艺术理念确实让我们开始进行反思,反思那些堆砌的装饰符号、膨胀臃肿的建筑体量、复杂的空间形式,并寻找一种纯净的、无阻碍的、单一体积般的魅力。同时,它强调的事物“真实性”的表达以及“少即是多”的批判观念更加丰富了工业时代标准化的建造方式,用建筑的极少主义表达去探寻建筑自在与自为的单一秩序,也能使我们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建筑的空间、建筑光影、建筑的表皮、建筑的意义。
极少主义艺术提倡的极简与精炼影响了当代日本建筑界,并将当代艺术中极少主义艺术观念转化为建筑的“弱化”与“消隐”。具有代表性的应属SANAA建筑事务所的主要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SANAA的设计作品,并在2004年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首先,美术馆坐落在金泽市中心,是当地最大的公共建筑,因此规划开始从圆形的概念出发,构思将大大小小的功能房间以及展厅统筹在这个“圆形”空间内,并使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美术馆圆形空间中包容的大小各异的独立空间与周围的建筑大小几乎相等,这样的设计消解了美术馆的庞大体量,使整个美术馆能够融入环境,不会过于突兀;其次,美术馆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将设备用房、停车场、藏品库房、修复室等功能性辅助用房安排在地下空间中,形成室内空间组织的弱化与消解,达到“少”的效果(图2);再次,美术馆空间形成的核心要素是其结构体系,如何做到“轻”与“薄”。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在设计美术馆的地下部分时,考虑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是钢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主要用直径为110mm的钢柱排布在3000mm×3000mm的网格中(图3),弱化了大的支撑结构带来的视线阻碍以及厚重感。
金泽21世纪美术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诠释,将极少主义艺术观念中简化的观念转化为建筑的弱化,并使其发挥到极致。不仅仅从城市环境的层面,也细致规划了建筑空间执行与结构,结合人的行为习惯与空间感受,将美术馆建筑空间逐渐消解、弱化,达到与环境、与人的平衡。
(三)观念艺术的作用——观念艺术与观念的美术馆建筑空间
观念艺术把形式主义看成是抹杀了作品的观念与思想的“凶手”,观念艺术家不能再将艺术镶嵌在形式主义的构架上。这使得观念艺术将自己的艺术形式转向表述的事物上,不再探寻形式,而是探寻问题,并注重艺术的思考以及用观念的状态面对世界。观念艺术所影响的建筑空间设计亦是如此。
让·努维尔是法国著名建筑师,他对建筑空间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性有很深刻的理解。在他设计生涯的早期就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追随功能的形式主义以及以造型为中心的建筑学必须得到修正。在他看来,建筑空间设计应该变革保持为形式的理论,不要再过多的研究讨论比例、几何造型、构成等因素,而应该转向当代艺术领域,特别是观念艺术。努维尔将目光投向观念艺术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想象力。他设计中标的中国美术馆新馆的设计方案中(图4),整个巨大黑色体块建筑看上去厚重坚实,但建筑空间则自由舒展,并且自由灵活。让·努维尔对中国美术馆建筑空间的诠释体现了中国精神与中国意境。努维尔将中国水墨中“墨”的概念引入设计之中,它即是“墨宝”又是“墨堡”,当艺术作品在美术馆中展示时,就像墨在宣纸上表现出的灵动一样(图5,图6)。
波普精神对美术馆建筑空间功能型的改造使得美术馆更显亲和力与公众性;极少主义带来的极简观念,我们看到净化后的美术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美术馆空间结构的舒展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观念艺术带来的理念的更新,美术馆建筑空间寻找到了自身的真正的载体,丰富了空间形式,实现任何想象的可能。它们使当代的美术馆以一种“先锋”的姿态,去把握更多丰富的手段与思考模式,去实现当代艺术与美术馆建筑空间的完美互动与结合。
六、结语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初探 篇9
1.概念
“協,众之同和也。”协为配合,同为一致,协同为协调合作之意,指双方或多方通过相互配合达到共同目的的行为方式。1971年德国功勋科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协同现象在宇宙一切领域普遍存在。一个系统内,尤其是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若能产生关联,相互协作可形成稳定结构,实现大大超越各自原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由此,将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协作,使系统形成子系统层面所不具备的新结构和特征”。如果把完成建筑项目的各方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看成一个包含若干子系统的设计建造系统,通过协同作用,实现这些子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最优化时,就会形成最佳的运作机制,获得高效、高质的建造成果。
上世纪下半叶,协同理论与信息技术结合产生了协同工作概念,应用于设计领域,形成协同设计,即可以使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协作完成同一项目的新设计模式。80年代以来,协同设计已经在现代工业产品制造的质效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率先应用于欧美国家建筑事务所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中。目前,建筑协同设计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重点探讨建筑设计建造的复杂关联和相互协作范畴内的协同设计,将其定义为:基于同一设计任务和目标,多个设计建造主体在统一组织管理下协调工作方法和进度,并行并发,集体完成,使协作各方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超越传统线性工作方式,实现建筑设计优化、建造品质提升的系统设计工作模式。建筑协同设计打破了传统的线性迭代的设计流程,使建筑设计向集成化、专业化、实践一体化方向发展。
2.演化进程
客观的说,建筑协同设计的朴素原理存在已久,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从原生同一、分化统一和数字共生三个演化阶段,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丰富,形成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
(1)原生同一
在传统民居和早期的建筑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直接操作来建造庇所或建筑,从古埃及金字塔天然石材的精准砌筑、古罗马原始混凝土拱券的精良工法到哥特时期骨架尖拱券的精美架构,无不以成熟精湛的建造工艺呈现出设计与建造的同生共进,充分展示出建筑由建造逻辑真实性衍生的手工艺品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建造者乃至使用者多位一体,凭借成熟的建造经验、恰当的材料语言、娴熟的建造工艺和明晰的建造逻辑传达建筑的完美品质,设计以建造工艺缓慢演化的方式呈现,“工艺技术正是塑造建筑之美的根本途径”,二者密不可分。
(2)分化统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完善,社会分工逐步细化,设计也日渐从传统意义的“建造”中分化出来。建造工艺不再是建筑创作的最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推行,大部分建筑材料和加工工具不再直接作用于建造。从建造工艺的提升改造到形式特征的凝练创新,设计与建造逐渐发展成为多个工作主体、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工作场所等都相互分离的独立环节,设计与建造分化自治。而这一过程中,优秀的建筑师如同一个全信息媒介,自发运用技术逻辑思维,实现设计与材料、加工工艺、建造装配等环节的协作,通过高质量、标准化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建造来延续建造逻辑的真实表达和建造质效。注重视觉体验和文化意味上提升建筑品质,往往通过隐匿真正的建造逻辑来获取均质、纯净、统一到极致的感官体验,呈现出建构美学的意味(图1-2)。
(3)数字协同
当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从前期分析、逻辑建构、设计表达到建造过程的整个建筑领域。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建筑设计多学科协作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特征。借助数字技术,建筑从形式空间创造、结构体系搭建、构件连接组合、立面细部处理到设备管线布置均可实现三维可视化,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二维建筑信息表达易误读的缺陷,促进了面向建造、面向装配的设计,可有效规避传统设计建造线性迭代所导致的矛盾,亦为复杂建筑的设计建造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化,传统设计建造的原生同一逐渐转译成为当代建筑协同设计,藉由数字技术实现从估算、选材、备料到材料加工和连接的对设计建造全过程的思考和控制,细化和拓展了现代建筑设计概念。虽然建筑协同设计不囿于数字技术,但建筑信息模型和计算机网络协同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协作各方及时、准确的信息传达和反馈,实现对建造品质的设计控制。
3.操作模式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设计相比,强调在项目伊始就对材料的生产进场、构件装配、现场施工乃至最终拆除环节的信息以数字图元方式纳入到设计决策中来,对建筑建造进行过程定义,为施工的进度控制、经济成本的估算等带来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共同参与建筑方案的综合决策,强调设计建造活动中的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而和一般工业产品协同设计相比,往往建筑协同设计中协同方更多,各环节耦合性相对更高,导致品质和进度的控制更为复杂。因此,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更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交流,也更依赖开放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的协同工作管理和互动平台,实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团队运作,构建以建筑师为先导,设计目标共同决策、建造逻辑内在约束,技术信息高度共享,动态联盟灵活协作等特点的的操作模式。
(1)设计目标
以建筑师为先导,协作各方共同决策明确同一的设计目标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的根本前提。建筑设计建造过程涵盖层面复杂,参与者众多,在面临同一设计问题时,各方答案往往相互冲突,唯有一个合理统筹、清晰明确的设计目标,方能使各方在协作中减少矛盾,有效合作。如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设计中,希尔森莫伦有限公司就在建筑师提出初步设计构思后提供详尽深入的风速风压等环境模拟计算,分析设计构思的可行性,提供量化指标,并用详细的图解深入分析,为建筑微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图3),同时结构工程师则提供结构方案,共同完成设计目标的确定,最终使得建筑以非常规结构形式实现复杂生态技术和完美的建筑形象。因此,设计初期设计目标的共同决策可充分保证各协作方专业合理性,进而提升设计结果的建造完成度和建造效率。
(2)建造逻辑
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基本的建造逻辑约束,是实现建筑协同设计的协作基础。遵循建造逻辑约束,并不等同于拘泥于既有的、成熟的技术程式,而是要求设计师考虑场地、功能、空间、形式等要求的同时,遵循最基本的技术规则,考虑建造的可能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即建筑协同设计中的可建造性约束,控制成本,避免为了凸现设计意图而改变技术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可制造性和加工成本进行优化,增强其可实施性。同时亦可在设计早期通过可建造性评价向设计者反馈建造过程信息,帮助设计者改建和修改设计的不完善结构及构造,保障建造品质。(图4-5)
(3)技术信息
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持是建筑品质的根本保证,而协作方内部和协作各方之间技术信息共享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丰富发展,建筑设计建造的相关专业、学科不断深入分化,同时又与其建立广泛联系。当代协同设计的协作各方往往可以通过互联、互换或者互操作三种协同方式来满足产品共享、产品重用和分布式信息共享的需求,并依靠建筑文档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研究来实现。不同专业人员使用各自的核心建模软件,建立专业信息模型,并使之与中心文件链接,新创建或修改的信息自动同步添加,形成集成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协作各方通过查看其他专业部件的布置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模型所映射的冲突,实时协商调整,整体推进设计深化。此外,协作各方亦可将成熟的创作成果,建立专业综合数据库,通过网络协同平台加以发布,共享到更为广泛的设计项目中去的同时,促进专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图6)
(4)动态联盟
动态联盟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理想的组织方式。在全球化需求和信息及网络技术支持下,当代建筑协同设计不再局限于地缘限制和传统的组织架构,而往往以某一建筑项目为对象,根据具体需要,由不同专业、学科的协作各方建立动态联盟。动态联盟中的各成然保持其各自独立性,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特长,共担风险、分担义务、共享成果,通过协作形成共赢,使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设计资源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并可将已完工项目的成果积累转递至下一项目,达到资源整合、降低设计成本、发掘综合优势,联盟各成员强强联合,所产生的建筑整体质效要远优于各成员以其他方式创造的质效。如奥雅纳公司则以其出色的专业技术表现与不同的建筑师合作完成了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大厦、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等一系列优秀建筑的设计建造。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强调“设计、建造、实施的一体化团队运作”,建筑设计与相关材料、构件的开发、研制、生产、运输、装配等环节并行并发,减少各环节失误和返工,确保设计结果的可精确建造性,缩短设计建造周期。同时,借助各专业、各学科、乃至各领域的知识体系支持,从设计伊始参与建筑设计的综合决策,共同实现设计建造的无缝对接,从运作机制上提升建造品质。
4.结语
设计建造过程的质效,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建造品质,更关系到建筑业的发展前景。与其他产业相比,当代建筑业的品质与效率较为低下,正是由于当下整体设计建造水平不均衡和传统建造过程中工作组织的分裂导致的。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团队运作”的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正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应对社会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同一专业内部及不同专业之间复杂关联的、合理有效的建筑设计新模式,对提升当代建筑的整体建造质效深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Haken)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刘继红王骏峰著.复杂产品协同装配设计与规划.广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方睿.数字化视野下的建筑与协同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4](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当代工业建筑设计新趋势探讨 篇10
建筑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本身是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相结合来创造出适宜人们生产生活的人居环境。每个时期的建筑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文化的具体产物,建筑设计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建筑学本身存在的意义,既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又要体现文化、美学的内涵,而后者为根本目的。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理念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越来越多人开始期望建筑设计能以不同形式展现,而建筑设计本身也开始向这方面转变,新时期的建筑设计趋向外形美观、功能全面、环境舒适宜人等方向发展。此外,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推动下,绿色环保也成为建筑设计的新功能需求。在这一系列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建筑行业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设计水平,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技能,才能设计出具备极强经济性、适应性、高科技、绿色环保的多功能工业建筑,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1 影响工业建筑发展新趋势的因素
建筑的本质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产物,因此,其影响工业建筑发展趋势的因素可以从时间、社会生产活动、资源材料、人口、科技、社会活动组织方式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
1.1 社会生产活动对工业建筑发展的影响
工业建筑不同于一般自然产物,其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建筑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工业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产物,其身上具有当代经济发展下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期望和文化影响的深深烙印,每个时期的建筑都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象特色,成为集美学和文化价值为一体的社会产物,这也是建筑在经过长时间留存后成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方式、技术条件、主管期望、人口数量和资源利用方式等都是影响建筑发展的重要原因。
1.2 社会活动组织方式对工业建筑发展的影响
信息传递方式和物资传递流通方式是两个重要的社会活动组织方式,其中信息传递方式对于人类进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人们开始运用简单的文字和绘画记录事件到纸张的发明,从文字纸张传递到信息化信息传递,尤其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快的影响下,社会的资源共享将变得更加有效,而建筑的发展和设计都将在这种资源共享的局势下走上趋同道路。此外,物资传递流通方式的改变及流通效率的不断加快,物流成本逐渐下降,工业建筑可以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资源材料,在交通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工业建筑同质化将逐渐呈现。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建筑的同质化并不是外形上的统一,而是建筑呈现出的功能将更加多元、环境更加宜人舒适、绿色环保,建筑既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能够成为时代的产物被留存下来。
1.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观念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便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筑设计进行了细则规划,提出了以重视建筑地方性、地域性融合来延伸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起到文化延续的作用。在建设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公众适应性、科学技术性、资源循环利用性、因地制宜性和绿色环保性,即建筑设计既要符合公众的需求,又要结合当地实际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来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在建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噪音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当前城市发展和城市建筑设计在受到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观念的影响下,绿色环保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人居环境中坚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选用绿色材料将进一步促进自然资源、能源、环境三者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许多新兴工业的出现,为建筑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材料。此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人口集中现象、新型工业园区的不断建成等都显示着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是朝着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的,而这些工业生产模式将对工业建筑设计提出全新的要求。再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诞生,在当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下,绿色建筑材料已经开始在建筑中普及,建筑结构的改变和建筑材料的更新都将影响着工业建筑设计进入新的时期。
1.5 以人为本观念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人为本”观念提出了人的自我价值完成和实现,揭示人追求本我、自我,由此延伸出的“人类工程学”要求建筑设计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建筑设计将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环境,呈现更多生态、绿色、环保、适宜的建筑特色。
2 当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新趋势
2.1 人性化趋势
从“人类工程学”角度来分析,工业建筑设计主要需要对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环境三方面关系进行处理,因此,建筑设计将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着重对建筑功能和外形进行全新塑造,即工业建筑要满足人与机器的平衡、保障人机操作的环境安全有序;也要促使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处,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景观来为人类打造更多舒适的环境,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满足人们的工作需求,让人在工作环境中找到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2.2 可持续性趋势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世界大环境之下,人们开始在建设城市和扩展城市规模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之后,未来社会中人类对于生存空间、生活方式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从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用将不断趋向绿色环保方向,尤其在当前国内外已经研发并不断研发新型建筑材料的新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建筑材料的进步将不断促使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建筑设计将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实现人居环境中社会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的平衡,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宜人、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
2.3 高科技化趋势
建筑本身是一个高消耗、高污染的社会产物,而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为工业建筑的设计带来更多灵感、技术和原材料,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高科技影响下的工业建筑将充分利用当前有效的技术条件来实现建筑展示的科技审美观念,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采用更多现代材料来建造体质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拆卸装配的建筑,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将促使工业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不断变化。
2.4 多元化的趋势
早期的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过度强调技术性和经济性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感受,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工业建筑的设计开始打破常规的构建方式,以全新的审美观念来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并开始注重建筑文化和延续文化的内在涵义,将工业建筑逐渐纳入了文化载体的层面。当然,建筑本身作为社会经济的产物,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影响下也将向本质趋同化和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此来充分体现投资主体、建设场地地域文化、企业品牌等多元化形成和发展。比如福斯特设计的英国斯文顿雷诺汽车公司中心充分反映了与时代和公司理念相结合的“高度工业技术”倾向,成为“高技派”的典型之作。此外,在立体主义、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未来工业建筑的设计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3 工业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创新
3.1 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
当代工业建筑设计的新趋势要求以新的设计理念来不断突破有限空间的束缚,通过设计出现代流动连续的空间、生动丰富的共享空间、着力于有人情味的生态空间、富有意趣的层次空间等来打造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深层次,打破室内外空间层次上的界限,着力于空间的延伸、穿插、交叉、变换、复合等创造,将简单的人们交往场合设计成复杂、开敞、感性、有机的高级化层次空间,充分考虑到内部空间尺度对人的影响,考虑到不同功能建筑内部空间尺度的不同要求,从而营造出更好的内部环境。
3.2 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
建筑设计与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实际上是通过充分利用有限的周边资源来打造出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有机人居生存环境系统。比如,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兴起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是一种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时要对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和分区进行分析明确,注重对功能分区(边界区、停车场道路系统区、步行区、建筑群中的开敞空间、小区庭院等)、不同分区的规模和尺度以及空间功能的分类(活动型、休憩型、穿越型等)进行设计。
3.3 技术创新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体现在对建筑结构、材料的技术性处理,因此,在对建筑结构上进行创新时,要满足空间的结构创新,选用保温型材料、承重型材料、绿色材料等来构建起舒适的空间环境,充分发挥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的力学性能,为设计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3.4 形象创新
形象设计的创新受到创新思维的影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追求独特、开放、可持续、生态的建筑设计,因此,在形象设计创新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特色来构建形态整体,并运用科技理念和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突破传统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来对建筑外在形象进行突破塑造。值得注意的是,在形象创新上要避免趋同和照搬抄袭,要保证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性。
4 新趋势下工业建筑的设计
在当代工业建筑设计不断呈现出新特色和新趋势的形势下,要为工业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实践技能经验,就要从其新趋势发展的各个关键点去寻找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为工业建筑设计提供更多设计依据。
4.1 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设计的新理念进行设计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城市结构和建筑空间形态的不断变化,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工业建筑设计主要以满足生产需求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忽视了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处,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新的工业建筑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生态建筑理念基础上,开始追求工业建筑与城市间的协调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城市发展不利的因素,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来设计出适应城市化未来发展的工业脚步;此外,要从人居环境角度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城市、工业、建筑三者间的关联和协调发展,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城市规划等方面来设计出经济性、适应性、环保性的服从区域发展的多功能工业建筑,完善其商业文化、景观休闲、居住服务等方面的辅助配套设施,为工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综合效益。
4.2 根据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行开发设计
从生态学意义上来看,绿色建筑的提出实际上是通过建立起一种类似自然、接近自然生态环境的绿色人居环境有机体系,以此来实现设计建设的投入和回报的平衡。因此,设计理念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周边环境采用先进环保的建筑材料来进行设计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设计出满足用户的需求、符合当地文化发展和延续、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的工业建筑,实现建筑功能的多元化和持续使用寿命。
4.3 根据特定的建筑结构及材料选用进行设计
不同的工业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实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工业性质所要求的建筑结构,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的功能要为工业生产发展服务,要促进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平衡。在材料选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加大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面来为企业营造出一个适宜的工业环境,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当代工业建筑设计的新趋势将不断向高科技、多元化、综合性、人性化、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性趋势发展,在新建筑材料被不断研发和利用的影响之下,工业建筑的设计将拥有更多可能性,并不断突破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禁锢,逐步进入人、机、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的绿色人居环境系统,从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对于现代工业建筑有了新的要求,其需求更趋向外形美观、功能全面、环境舒适宜人、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新的市场需求促使工业建筑行业开始引用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建筑逐渐成为技术和艺术相融合的反映当代特色的文化产物,而在这种趋势的背后,企业要实现建筑文化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不得不加强对当代工业建筑设计新趋势的研究分析,才能引进先进的观念和设计方法为自身奠定更多实力基础。本文将对当代工业建筑发展进行简要探讨,对其工业建筑的发展因素、设计发展趋势、设计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促使工业建筑设计完善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理念与创新,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黄春华.当代工业建筑设计新趋势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庄富荣.当代工业建筑设计新趋势探讨[J].建筑设计,2015,5(1):97-100.
[3]李春喜,姚树鸿.关于工业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与发展趋势的探讨[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4]田奇.环境科学中的工业建筑造型与艺术设计[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线[2006-04-14].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604-205.
中国当代居住建筑的几种设计倾向 篇11
【关键词】居住建筑;设计倾向;个性化;老年人;生态化
1、前言
居住建筑是民生的主要建筑,是民俗和文化的集中代表,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居住建筑发展形势喜人,除了表现在数量增长之外,在功能和质量上也有着较大的进步,各种有个性的居住建筑丰富着建筑市场,并成为市场的主体,如何把握市场演进趋势,获得居住建筑设计市场成为设计队伍要回到的重要问题。应该在居住建筑设计工作,以对当代中国做好居住建筑设计倾向的把握获得进一步的灵感,从个性化、老年人、生态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居住建筑设计倾向进行研究,在突出居住建筑设计工作特点和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国居住建筑设计特殊和历史文化的的展现,形成更加适于时代发展、更适于我国实际的居住建筑设计。
2、把握居住建筑的个性化设计倾向
2.1要注意居住建筑空间和形式的丰富
当前我国居住建筑设计追求独立的空间,在设计上突出卫生间、书房、衣帽间的独立设计;同时居住建筑设计更加体现方面人们生活和日常需求,对于各类特殊性的需要都有比较系统和周全的照顾与体现;居住建筑设计中更加突出了对空间变化的体现,形成了不同空间、不同层次的设计,以变化的形式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要。
2.2要注意居住建筑细部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居住建筑体现在细部,一般通过落地窗、飘窗、转角窗等方式突出房间的个性以及居住者对居住建筑的需求,当前各种进深、各种跨度、各种形状的阳台丰富着居住建筑的个性,越来越多的人将阳台转化为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并通过与卧室或起居室的连接和互通形成个性化的居住建筑设计。
3、把握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倾向
3.1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外观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该突出色彩、形状的特色,这样有利于老年人记忆出现衰退问题时对居住建筑的判别,提高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可识别性。
3.2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楼梯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楼梯要方便老年人使用,更要适合老年人的体能特点,老年人居住建筑楼梯的坡度要放缓,楼梯的宽度要增加,应该在楼梯两次都设置扶手,以便确保老年人在使用楼梯时的安全。
3.3老年人居住建筑的房间朝向
老年人体质弱,脂肪组织下降,冬季怕冷、夏季怕热,钙质容易流失。应该将老年人居住建筑房间设计在阳光充足的位置,要防止老年人骨质酥松的出现,房间窗户应该做到密闭,防止热量散失。
3.4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照明设计
老年人居住建筑要做好照明设计,从卧室到起居室、从卫生间到厨房都应该设计照明,考虑到老年人视力下降,应该选择柔和型灯光,减少荧光灯的使用。
4、把握居住建筑生态化的设计倾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绿色、环保、生态、智能化、节能等名词逐渐耳熟能详,生态化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进步和人心所向。通过居住建筑生态化设计,可以实现舒适、健康、高效、美观的核心思想。舒适指的是通过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而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显然,人为地改变温度、湿度,违反自然规律,不仅造成人体的不舒适,还会带来极大的浪费。例如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往往很低,甚至达到需要穿上长衣长裤、薄毛衣裤的地步。这种畸形的舒适不仅是对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给人体健康埋下极大的隐患。因此,健康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使室内拥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私密、安全及与邻里之间交流交往的要求。高效的设计理念不仅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指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对于上述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的例子,过分地依赖人工照明、空调等高能耗的机械设备,低劣的建筑质量等等,这些显然有悖于高效的设计理念。美观和谐也是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尊重材料固有的美学特性,发挥材料最人的物理性能而不矫揉造作;还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设计,同时达到舒适、健康、高效与美观的生态要求。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除了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总之,在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手段达到居住建筑生态化设计的目的:
4.1充分利用居住建筑外部环境的因素
外部为居住建筑生态化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样可以减少建筑中设备的数量和功率,节省能源和运行的费用。
4.2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
开发3R材料在(节约资源-Reduce、可再生利用-Reuse、可循环-Recycle)在居住建筑生态化设计的应用。
4.3提倡居住建筑房间的合理布局
如住宅选择坐北朝南,并将朝南的窗台降低,这样可以促进室内气流的合理流动,创造南北通风格局,增强室内通透感,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性,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的功能和外形是两个主要的方面,新时期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很多消费者已经开始了对住宅外形和功能综合性的需要。居住建筑设计应该顺应发展的潮流,从个性化、生态化和适于老年人需要出发,探求居住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在实现优化设计、把握居住建筑设计倾向的基础上,真正设计出适合时代、适合发展、适合需要的新型居住建筑。
参考文献
[1]张志兵.浅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6)
[2]陈大昆,邹宁.基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处理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02)
[3]林海.淺谈住宅小区中高层建筑设计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1)
[4]王伟,韩庆.浅析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2)
谈当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 篇12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在校师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其建筑设计水平能体现出一所高校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品位。
笔者现以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为例, 基于工作实践及调研体会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进行如下探讨。
1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选址
江苏大学新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 总占地80 hm2, 东侧紧邻老校区。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处于整个校区中心区域的核心位置, 它坐北朝南, 南面与新校区西大门遥遥相对, 北面与起伏的山丘园林景区对接, 东面是小湖群, 西面为校园主干道。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的选址是基于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的。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思路是:东西向形成教学轴、南北向形成生态轴, 教学建筑群、生活建筑群沿着两条轴线展开, 由此形成“轴线—组群—节点”的空间结构, 而新图书馆的基地位置就在教学建筑群的最中心位置和南北生态轴的最前端, 该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是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穿插融合、地形高差的灵活处理, 形成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规则与自由交替的图书馆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体系, 并通过“多中心”的景观设计手法, 带给读者步移景异、难以忘怀的空间体验与感受。建筑总平面采用矩形布局, 形式简练。入口朝南, 整个建筑以“巨著”体块寓意图书馆为知识的殿堂。
2 建筑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师来讲, 怎样用科学的、先进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的设计, 以及设计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 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原则。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颁布的对新建图书馆建筑物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 也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场地规划阶段,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考虑地形特点, 建筑布局与湖岸、道路有机结合。紧密融合了具体的地形地貌, 灵活布局, 并使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 从而使读者能够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和思考;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 在家居的材质选择、布置方式以及建筑色彩运用上都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因素, 以提高实体空间品质;另外在各楼层休息区设立了一些交往空间和讨论室, 同时为这些空间预留了网线接口等。
3) 尊重自然, 环境优先原则。
建筑所处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可以通过感官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学习, 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能结合地形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出入口, 建筑主入口处景观小品尺度感把握准确。建筑与东侧小湖群结合紧密, 东侧的室外空间伸向湖水中央构成亲水平台来暗示与“水”的内在联系, 使得建筑的亲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建筑前面的喷泉更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
4) 考虑发展的原则。
在近几年, 随着高校生源的增加, 高校规模日益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新区建设潮流的涌现, 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新区建设的核心建筑, 其规模也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也不例外,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项设计原则,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于2010年初建成, 建筑面积达43 969 m2, 阅览座位为4 000个, 学习环境优美、舒适, 设施完备先进, 是集“藏、借、阅、查、咨、育”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刚好能满足在校6万师生的读书需求。但随着该校新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学科数量的增加, 图书馆建筑势必要扩建, 而在目前新建的图书馆北面和南面都留有大面积草坪和小游园等景观, 这些外部集中景观就可以作为后扩建用地之需。
3 建筑造型设计
3.1 高校图书馆造型设计手法
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展示一座高校风采, 联系读者与图书的“桥梁”, 其造型设计的优劣对在校师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赋予时代感的、突出校园历史特色的造型能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接受知识的洗礼。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手法有以下几种:
1) 虚实结合, 凹凸有序。
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沙里文曾经讲过“形式追随功能”一句话。意思是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决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同样, 由于图书馆建筑功能包括大量大开间的需要采光的阅览室, 这就决定了其建筑形式一定是在建筑立面连续开窗以满足采光需要, 而大面积的玻璃窗就构成立面“虚”的部分;建筑中的“墙、垛、柱”反映在立面上就构成“实”的部分。这样的虚实结合、相互陪衬, 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由于图书馆建筑对光线要求特殊, 立面处理时, 常用凹凸的处理手法。凹凸的处理手法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的刺激, 又能丰富立面效果。
2) 比例适中。
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 在设计的过程中, 首先要处理好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 和谐的比例关系对形成良好的建筑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色彩与质感处理。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色彩一般与校园文化的主色调相关联。所谓校园文化主色调是指尊重学校历史与地域特色, 重视色彩协调统一和色彩分区, 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 根据校园的具体功能与历史特征, 选择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主色调取得协调。
4) 象征与隐喻。
图书馆是颇具精神性的场所, 所以建筑造型多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使其富有某种含义。
3.2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造型设计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 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图书馆大楼呈长方形, 地上共7层, 主入口设在2层, 门厅为5层高的贯通空间, 门厅的拔高体量处理, 给该建筑增添了一份知识殿堂的庄严感。两侧为展览空间, 整个大厅空间通透。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南立面东侧为灰色干挂花岗岩实体墙, 凸显高校图书馆的内敛、沉稳;西侧为灰色玻璃幕墙, 凸显图书馆明亮通透;而东侧的实体墙面内部的书库部分与西侧玻璃幕墙内部的阅览部分能让读者在步入图书馆之前, 便能初步了解馆内图书的大致分布;东、西立面上根据内部功能开竖向连窗, 从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之余眺望馆外的优美景色。整座建筑以新颖的玻璃、金属材料作表皮, 又表现出建筑的时代感。
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适应它的建筑色彩。灰色系建筑能够体现文化积淀和学术氛围,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江苏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主色调是偏重素雅的灰色系, 因此作为核心建筑的图书馆主立面的色彩也采用浅灰色, 图书馆大楼主立面的灰色调配合金属玻璃条框使建筑看上去很雅致。而为了使整个建筑不枯燥, 在建筑的北立面采用的是偏暗的山红色彩来装饰混凝土墙面, 以显示该建筑的朴素、大气。
4 结语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国内高校新区图书馆建设中较为典型的案例。这类图书馆往往位于新校区的中心位置, 用地宽裕, 环境优越, 并且在创作方面有条件融入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结合等新的理念, 能给建筑师以充分的空间去创作, 这类成功案例对于国内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摘要:以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建筑设计为例, 主要从建筑选址、设计原则、造型等几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对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造型
参考文献
[1]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5-37.
[2]袁维坤.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论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图书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中外建筑, 2010 (2) :39-40.
【当代建筑研究性设计论文】推荐阅读:
消费文化下的当代商业建筑设计论文10-28
当代建筑设计10-16
当代建筑电气设计09-14
当代图书馆建筑设计10-09
当代西方建筑07-14
中国当代建筑08-07
当代建筑与景观09-05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08-27
当代建筑玻璃艺术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