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设计的危机

2024-07-11

当代设计的危机(共12篇)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1

摘要:本文在解释认同危机的涵义及其当代表现基础上, 试图从交往、社区与信任机制三方面来消解当代认同危机。

关键词:认同危机,当代,消解

当下社会情境, 因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扩展, 使个体遭遇到各种复杂的选择, 个体力图保持连贯一致的经历正遭遇威胁。尤其是商品化直接影响到消费过程, 以及媒体日益主导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个人的独立性及自主意识被逐渐剥夺, 认同危机愈演愈烈。

一、认同危机的涵义及其当代表现

所谓认同 (Identity) , 是指现代人在当今社会中塑造成的, 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展开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它围绕着各种差异轴 (如年龄、民族) 展开, 其中每个差异轴都有一个力量的向度, 人们通过彼此间的力量差异而获得自我的社会差异, 从而对自我身份进行识别。它强调的是在人类总体生存状态中构成的整体的人的自我身份感, 是自然、社会和人自己对自身的影像在人的认知中的反映。同时, 认同事实上是一个现代性现象。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 它摧毁了人们从以前生活中获得的意义感。现实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田园诗画般的宁静生活在今天已成为人们永恒的回忆和憧憬。认同问题逐渐显化, 并愈发强烈。认同意味着一个思考着的主体寻求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 也蕴含了一个思考着的主体寻求一种历史在场性的证明, 而且这种在场性的感受是持续的。

而现代社会个体的认同危机实质是自我—我们认同的失衡。自文艺复兴以来, 人的认同不断被弱化, 以至于人之于自身越来越表现为一个无我们的我。以前, 人一出生或者从其生命的某一时刻起, 便终生都归属一定的社群, 其结果是他们的自我—我们认同随即与他们的我们—认同拴在一起, 并为后者所掩盖;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平衡的钟摆却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摆向另一端”。此时, 个人的我们—认同虽然仍然在场, 但他在人的意识中却常常由于现在的那种自我—认同, 而被遮蔽或者完全被湮没。

而现代社会中人的认同危机表现为:

1、个人语言的丧失

语言是思想的工具, 是人际交往的载体。语言的核心不是对以前的某些东西的表达, 更不是对以前的思想的表达, 而是交际, 是在一种活动中建立的合作。对处在认同危机中的个人来说, 语言日趋贫乏, 人们谈论的对象一旦进入人的生活与意义的论域, 就变得枯燥无味。同时, 语言的感染力缺失。深邃的感情与语言相互剥离, 使之更加空虚、孤独。

2、方向的迷失

人们既失去了定向的需要, 也忘却了献身的对象。人似乎变成了迷途的羔羊, 忘却了脚下的位置, 也失去了继续前进的需要, 以至于无法始终如一和有目的的奋斗。

3、焦虑感的加剧

现代焦虑既是人的一般生存状况的反映, 亦是人的心理体验。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被不由自主地抛到这个意义上来, 人总是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中, 表现为烦躁不安、极度苦恼。其实际上是人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基本反应。

4、道德的分裂

在现代化的境遇中, 个人是无意义感的。个人的反思规划创造了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但只要这些可能性被理解为主要是自我的现代性控制体系的拓展, 是他们缺乏道德意味。人们常用不知他们是谁来表达它, 但也可被看做是对他们站在何处的极端的不确定性。他们缺乏是框架来区分不辨别。

二、消解当代认同危机的途径

现代性是一种全球现象, 它所造成的危机无法在一个孤立的语境中加以克服。笔者就生活中消解当代认同危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1、在交往中重塑认同

当代认同的过程是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中, 是不能撇开他人而孤立存在的, 是在交往的基础上获得的。否则, 认同便无法实现。吉登斯认为, 人的认同虽不是在行为中发现的, 也不是在他人的反映中发现的, 而是在保持特定的叙事进程中被开拓出来的。个体的这种叙事进程必须建立在现实的与他人的规则互动的基础之上。因此要保护语言交往结构中的交往合理性, 以保持一种健康的均衡关系来重构认同。正如哈贝马斯所言, “我们同时赋予主体法人一种主体间的认同, 才能避免 (泰勒) 这种或然性的解释所造成的盲目性。个人、包括法人, 只有经过社会化, 才能充分地个体化, 因而一种得到正确领会的权力理论所要求的承认政治应当维护个体在建构其认同的生活语境中的完整性。”[1]最终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平衡。

2、在社区中深化认同

公共领域是为个性而保留的, 使人们展示其真我风采的唯一不可替代的地方。在现代社会如何重建公共领域呢?现代社区的建设和完善是其复活的一种方式。它就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基础, 形成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地方观念的社会单元。社区是磨练认同、增加民族认同凝聚力、培养公共理性的基本场所。在认识自我的同时, 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有助于消解当代的认同危机。

3、用信任机制来增进认同

对于个体来说, 基本信任以一种命定的方式把认同与他人的评价联结在一起。“基本信任的建立是认同的精致化, 同样也是与他人客体认同的精致化之条件。”因此为完善信任机制, 首先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为普通信任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其次建立一整套的信任纪录。最后, 高度关注转型期人格失范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 其人格信任系统之所以存在失范的倾向, 主要在于其目标的确定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 对转型期个体的价值观的重塑与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汪晖:《文化与公共性》, 三联书店, 1998年。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2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10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10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此项调查,旨在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企业用人需求大学生素质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先是美国次贷危机凸现出来,紧接着爆发了美国金融危机,华尔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一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在一夜间倒闭,如: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结束了它158年的历史;有的则被收购或接受政府接管,如: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尤其是美国作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全球实行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此影响下,美国金融危机很快传导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社会经济普遍萧条,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我国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下行的压力,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就业形势分析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4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7.9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76%认为信息量少;21.91%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30%认为能力不足;8.9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6.52%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27%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

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9.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3.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3.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30.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22.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卑心理,那么当大家同台竞技争夺工作岗位时又会如何?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压力,占72.2%。

3.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 在被调查者周围毕业的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上,46.47%认为就业率在50%以下;24.9%认为就业率在50%-70%;6.22%认为就业率在70%-90%。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而事实上据调查来看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选择800-1500元;23.03%选择1501-2000元;选择2000元以上的占9.13%。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间,5.39%认为求职薪酬在1001-1500之间;23.65%认为在1501-2000之间;24.90%认为在2001-2500之间;28.42%认为在2501-4000之间;认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

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受影响最大,大批进出口公司、中小型企业纷纷减产停产,因此就业岗位减少最为明显。但是,面对这种现状,很多大学毕业生仍宁可降低工资要求也要选择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不愿意向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小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动。这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供求的区域失衡。

在此非常时期,大学生还持这种不求实际的想法,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和工作岗位。对就业区域高期望的最大的机会成本就是阻碍了就业。东部已吸纳不了这么多的求职者,却仍涌向东部区域;中西部缺乏人才,而大学生偏偏不选择那里。这种就业区域选择的畸形集聚现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趋势。

二、就业倾向分析

1.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

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51.7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7.39%、14.35%;6.96%的会自主创业。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占47.30%;23.03%选择中部大中城市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6.64%;16.62%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7.29%;回报家乡有10.87%;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2.30%、6.27%。

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

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0.17%、14.17%。

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

对于是否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55.6%的被调查者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在对于村官的选择上,5%的大学生已报名村官考试;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4.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

关于择业观调查数据显示,21.25%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业后择业;16.67%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6.25%打算自主创业。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经济收入因素,达55%;考虑自身兴趣和工作环境的分别占35%、32%;43%考虑对事业发展是否有利。58.13%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8.75%认为很重要。在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上,认为所学专业前景较有前途的占大多数,比例为65.15%;7.68%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所以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在如此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观之下,现代企业又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什么样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最欢迎呢?经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问卷显示,具备七种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一)专业素质。不少企业都把大学生专业素养作为选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必要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是胜任某一方面工作的基础,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企业理想的人选是学业成绩好,能学以致用的人才。所以,大学生应认识到专业素质是“吃饭的家伙”,是“看家的本领”,是“一技之长”,是丢不得的。一方面大学生要认真掌握教材和老师授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在某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做到点面结合,既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又有一个专攻方向。

(二)综合素质。企业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并不是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不重要,专业素质只是“敲门砖”,职业道路能否走得好,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新特点。专业素质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对遇到的问题,能看到本质,并能及时调动自己能力和所学知识,迅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订出可操作的方案。而且品行、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错,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才能真正受欢迎。因此,新生应从刚入学的第一天起全方位“修炼”自己。

(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考察其能力时,特别注重所选人才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有人对百家名企进行访问,有 53 家明确提出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作为招聘人才的标准之一,有些企业在招聘时,还通过游戏等方式来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协调能力。

(四)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一些公司找的是具备学习者的质疑能力、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常常不刻意追求是否党员和学生干部,最主要的是看毕业生的能力和潜力,对一些涉及专业知识比较强的岗位,还要在面试的基础上进行笔试,就一些行业里的最前沿问题,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范围和深度进行考察,主要看他是否具有关注最新技术的意识以及在工作中是否具有研发能力,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有潜力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发展的机会更大。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有发展动机者往往会得到企业的录用。

(五)实践经验。包括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与行业接近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或是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往往是企业招聘人才时关注和看重的。一个学生是否有社会活动方面的背景很重要,一个有社会活动经验的学生往往会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合作精神也比较强。因此,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某公司兼职、参与开发项目等,这样的经历将是毕业生的财富。

(六)有创业激情、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的智慧型人才是公司最看重也最倚重的,因为他们永远会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和产业特别欢迎的是有想法、有创意、有能力的人才。

(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体现在责任感、主人翁意识、为做好工作而主动学习、注重细节、先付出后回报等等。“态度决定一切”,作为公司负责人,面对两位不同的求职者——年龄、学历、综合能力相当,一个兢兢业业、努力付出,另一个敷衍塞责、吊儿郎当,谁会是受欢迎的员工?答案不言而喻。诚信是品德的最基本方面,“先做人后做事”主要指的就是诚信,唯有诚信才能让一个人得到别人长久的信任,树立自己的品牌,从而为成功铺平道路。

此外,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具有承受压力的能力,有礼仪、有风度、形象气质俱佳(内外兼修)等,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

二、企业需要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基本能力

(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对于大学生来说,表达能力十分重要,不仅参加工作后会强烈意识到这一点,在求职择业时就有深切体会。比如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的应对等。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二)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大学生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要提高动手操作能

力关键在多看、多练,看得多、接触得多就可以掌握一些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练得多才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技巧

(三)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注意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走向社会才能尽量缩短适应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应该同自身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能消极等待或对困难轻易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简单认同,甚至同流合污。

(四)交际能力。社会关系远比校园复杂,能否正确有效处理和协调职业生涯中人与人的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其身心健康、工作效能与事业成败。

(五)管理能力。尽管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无论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都不同程度需要组织管理才能。培养组织管理能力,不仅是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六)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它包含强烈的好奇心,细微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这些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性地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七)决策能力。大学生工作后各种问题都需要靠自己,训练与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十分重要,要从小事做起,不要事事请别人拿主义,要养成多谋善断的习惯,改变优柔寡断和无所适从的不良习态。

当代中国的信仰危机与重建 篇3

关键词:信仰 信仰危机 信仰重建

信仰是人类企图超越自身的现实有限性存在而确立的某种终极价值观念体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支撑点和精神所在,是人类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信仰并非无坚不摧、固若陈汤,在社会动荡和改革初期,信仰本身就不可避免的与危机一词结合起来,只有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信仰状况,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建设,才能有效地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信仰危机及在现实社会的表现

1、信仰真空与对某种现实力量的盲目崇拜相伴而生。

目前中國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多种文化也共生共存,这就导致人们的信仰会吸纳众多理论,从而变得复杂多变、难以捉摸。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腐朽的东西就乘虚而入,腐化了人们的思想,消磨了人们的理性意识,使人们在价值体验方面表现出严重的感性化倾向,片面的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和感官刺激,进而形成了各种盲目的媚俗崇拜。

2、信仰多元化,宗教、迷信、邪教等与共产主义争夺人们的精神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各种理论交互在一起,使我国的信仰形势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这一多元化特征体现出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危机及宗教、迷信、邪教与其争夺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状况。由于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信仰上陷入迷茫,转而从各种宗教中寻求新的信仰支撑,甚至不惜受到迷信、邪教的蒙骗,也要慰藉无着的心灵。

3、信仰乏力,社会作用降低。

信仰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对信仰者的行为展现出强大的驱动作用,但是在当前日益繁荣、丰富的物质财富面前,信仰的驱动力、吸引力显得日渐弱化。虽然人们认识到信仰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却无法或不愿从世俗的享乐中摆脱出来,在信仰和利益发生冲突,需要对二者进行精确衡量并做出选择时,他们常常选择后者。

4、信仰经济化严重,人们过于追求实际利益。

市场经济的趋利特性无形中感染了人们的信仰,给人们的信仰贴上了功利化、经济化的标签。许多人认为,只有能获利、有所得,能给其带来更多物质享受的信仰才值得他追随,这样就使信仰失去了对社会发展和人生导向的神圣性,世俗的消失在功名利禄之中,信仰也失去了对社会经济运作情况的理想检视功能,从而使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人性层次上缺乏约束而放任自流。

二、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1、资本主义西潮及中国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袭。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丰富的物质财富、较高的生活水平、完善的保障体系等,日益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多方面的渗透。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与优越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失去了信心,在信仰上陷入了迷茫。就中国而言,封建迷信的思想也还未完全肃清,在共产主义信仰动摇的前提下,这些腐朽的东西就乘虚而入,严重扭曲了人们的正常信仰。

2、文革对人们心灵的冲击。

在文革时,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幌子,行根本背离马克思主义之事,使国家的政治、经济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国人原有的信念、信仰受到严重的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否定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但在否定、批判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的错误观念时,有些人把信仰也当作“迷信”一起抛弃了,这就使很多人陷入茫然的信仰状态。

3、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的划时代意义的转变,它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我们还应重视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有些人用物性代替了人性,从而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钱交易、贪污腐败大开了方便之门。然而这些现象与人们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了巨大反差,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成为加剧“信仰危机”的催化剂。

4、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不清。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揭示的是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并未对发展程度和未来社会的细节作过多描述,再加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力度不充分,这就造成广大群众对该理论了解不够,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以表面信仰居多,并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表面信仰在其信仰对象受到挑战或冲击时,会出现危机就不足为怪了。

三、信仰重建的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事实胜于雄辩是千古不变的永恒真理。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充分发挥历史实践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要通过广泛的、深入的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来证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有效性,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2、发挥党员干部的人格示范力量,体现信仰的崇高与伟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先锋队,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各方面都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示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和执著追求,要始终抱有“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并将该思想传达给普通人民群众,从而有效推动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民族精神支柱的建立和富国强民目标的真正实现。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帮助人们认清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全国人民,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积极发展,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与活动,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及人们的信仰始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信仰教育。

在社会转型急流涌进的今天,信仰教育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进行分层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全面教育。同时,建立专门的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网站,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宣传改革成就,探讨实际问题,使广大网民在了解现实、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总之,当前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它已向人们精神领域的建设敲响了警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理性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认真地加以对待。同时,我们相信,信仰危机的难关必定会被攻克,随之而来的将是危机后的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荆学民.试论信仰危机[J].求是学刊,1995(4):26.

[2]廖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观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43.

[3]宗教热探源[J].社会科学探索,1994(2):63.

[4]刘博、刘启珍.转型时期我国信仰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3):68.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1.

对当代生态危机的思考 篇4

一、提高对生态危机的认识, 增强保护生态的紧迫感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我认为, 当代社会影响生态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人口指数的增长, 过快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的自然环境。

首先, 人口指数的增长, 势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活动, 只能在自然界中进行。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生存需要, 我们必须开发更多的土地、林场和草地以及渔场, 必须开发更多的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大量资源。由此可见, 人口的大量增加, 也增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 同时, 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压力。

不断增加的人口消费水平势必造成人类对地球资源越来越多的需求量, 但是, 地球的环境空间并不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各种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更不会因人口指数的增长而增长, 因此, 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必然会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变得越来越大。

其次, 自然资源的过快消耗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 在现阶段可更新, 如水、生物等。不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 在现阶段不可更新,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由于现代工业国家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从而使这些资源的危机状态加剧, 甚至那些可再生资源, 由于人类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 危机状态也日趋严重。

再次, 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这些污染物就是对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对大气构成污染的主要有煤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特别是这些污染进入大气圈后, 会产生“温室效应”, 使地表增温。水污染在地球上也相当普遍, 主要是农药,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 致病微生物, 油类物质, 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危害。造成水污染的方式是多样的, 其中, 主要的方式是将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等。这些有害物质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进入农田, 沉积到土壤中, 从而造成土壤污染, 危害人类。

二、充分认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 增强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现代工业寻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扩张, 但是, 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却没有随着人类开发自然资源能力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由于人类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 这也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 人类对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 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 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 工厂在生产化学制剂的同时, 已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量的能源消耗, 已严重影响了地球气候;人类活动破坏了大量的森林和湿地资源;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 人类不得不成为超级生产者。比如草原的退化、渔业资源的枯竭、部分物种的灭绝、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贫瘠和农产品化学污染等等, 都与人们对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 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一环

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当代工业生产系统主要保持着线性和非循环方式:即“原料—产品—废料”, 它以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据统计, 工业生产从自然界取得的物质被利用的仅占3%—4%, 剩余的则与有害和有毒物质被重新抛回自然界。由此可见, 当代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大量废弃物的工业经济之上的。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 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扩张, 但是, 却没有同时扩大保护自然的能力。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最终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三) 人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核心是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它的目标是, 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是超级消费者, 地球上所有对人有用的东西, 几乎都成了人类的消费对象。人们在消费自己制造出来的产品的同时, 又把大量的垃圾堆在地面或埋在地下, 使整个地球变成了垃圾场, 对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四) 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

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 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 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毁坏任何自然存在物。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一种价值取向, 它在人类和非人类之间划分了一道价值鸿沟, 将人类利益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甚至以牺牲其他生物的价值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下, 强人类中心主义看似在情理之中, 却意外埋藏着人类自身毁灭的信号。所以, 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

三、科学地保护生态平衡, 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只是一句口号, 我们必须将其付诸实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在于超越现代技术, 由现代技术过渡到绿色技术, 也就是逐步过渡到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

首先, 树立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员的观念, 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人类在追求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 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还应该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尽量做到少损害或是不损害自然环境。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要做到尊重自然, 而不是把自然作为实现人类各种用途的手段;不仅重视开发利用自然, 更应该重视保护自然, 努力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

其次, 正确处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要通过有效措施,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不会损害后代人的发展和消费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 必须体现代际公平的原则, 切实改变现在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做到适度消费, 建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低资源和低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体系。

再次, 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寓个体、地区、集团、国家利益于全人类整体利益之中。人类进化到今天,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任何局部的环境问题都会给整个地球造成影响, 因此, 我们在考虑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 还应该重视全球生态的整体性, 做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 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 确实树立起一种体现自然中心的现代整体观。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5

资本主义体系是一种竞争、控制与变化的体系

20以来,围绕国际金融危机的大量讨论大致显示出了两类不同的视角。一类主要是从具体政策的角度,强调危机是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缺乏金融监管所致。这类观点持有者更多强调的是政策性的或者说“技术性”问题,其中有些人虽然也谈论“体系”或“制度”的问题,但所指的只是具体的金融体系问题,而非资本主义的体系或制度问题。另一类则是从整体的角度强调它所暴露出的资本主义体系或制度的问题,但所指也并不一致。许多人所强调的实质上是过去几十年占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模式问题,或模糊地将其指称为美国模式问题。而一些西方激进左翼,尤其是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则强调危机所反映的不只是经济危机,而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但即便是他们,其分析也并不一致。有的指称资本主义面临崩溃,而有的实质上更多也只是在声讨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本身。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分析是停留在技术和政策层面上,或是停留在新自由主义的模式层面上,过去几年各国及国际层次出现的各种“救市”行为更多是这种观念意识的反映。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试图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解释资本主义体系的问题时,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在概念和方法上的拘泥,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往往流于简单化,如放大所谓的“资本主义崩溃论”。

最近,随着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升级,以及大众所表现出的对欧美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信心缺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把此次危机看作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进而要求从整体上审视此次经济危机(而不仅仅是金融危机)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包括西方的民主制度。但在理解资本主义体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不能简单把资本主义等同于新自由主义,似乎改变新自由主义方式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方式的兴盛恰恰是基于传统资本主义自身的一些发展问题。二是不要把资本主义体系简化为一种既定不变的体制,而更应该从历史的视角,从变化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体系。

基于这种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资本主义体系。首先,资本主义是一个竞争的体系,其核心要素是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积累机制。竞争和积累的需要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样,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首先也是其竞争和积累机制问题的反映。其次,资本主义是一个控制的体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要素。这种关系既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过程中,也体现在国家(乃至国际)和社会层面上的各种关系中。尤其是在国家层面上,国家如何选择其控制经济和社会进程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空间。第三,资本主义是一个变化的体系,竞争和积累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不断变革和创新,这既包括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了社会的创新,后者往往是通过不同政治力量的博弈,以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竞争来表达和推动的。经济的危机和停滞现象往往是技术和社会创新能力下降的一种反应。但危机往往也成为促动资本主义社会创新的契机和动力。对危机的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决定了资本主义变化的方向和空间。总之,作为一种制度,资本主义发展方向及其变化空间取决于其竞争体制、控制体制和创新体制的运行状况和空间。

金融危机是传统体系

漏损的一种自然结果

此次危机可以看作是传统体系漏损,以及各种矛盾积累的一种自然结果。

这里所谓的传统体系是指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和成型的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社会繁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的出现是基于它作为一个体系在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在竞争和积累机制方面,它从此前着重于保护作为个体的自由和竞争环境向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竞争环境方向发展,为此它强调社会需求与投资的平衡,高增长是与投资和需求的增长同步的。而充分就业政策、政府开支的扩大,以及社会福利网络的建立和保护水平的提高都成为维持这种投资、需求与增长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和构成因素。因此人们把这样一种积累模式称之为“社会积累结构”。与这一需要相应,国家强化了它对经济和社会进程平衡发展的调节职能,包括对经济进程的干预和社会福利国家的建设。

其次,在国际方面,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表示的国际经济控制体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前的那种无序状态。这些都使得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控制体系在一个时期里更加有效。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保证并推动了这种积累模式。这其中,强调利用国家促进社会的更大公平的进步主义观念和政策得到了普遍认同,并由此成为一系列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

但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转有赖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作为一种积累体制,它是基于战后的高投入、高增长和高需求的良性循环,而后者又基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包括技术革命的创新效应、战后的重建、冷战过程中政府扩张及充分就业的实现等;作为一种控制体系,在国家层面它是建立在国家职能和作用的扩大基础上的,在国际层面它依赖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提供的一种稳定经济秩序,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累计效应以及作为一种观念的战后共识都强化了该体系的创新能力。

不过这一体系本身存在明显的漏损,并随着上述条件的变化日益显露。投资与需求的平衡是该积累体系运转的核心,但增长的放慢会打破这种平衡,由需求扩张政策(包括扩大政府开支,高工资等)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因此而凸显,这些转而导致投资动力的不足,进而陷入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恶性循环。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实际上是这种内在矛盾积累的结果。同样,一度有效的国家控制体系由于福利国家的膨胀和经济全球化,尤其是资本的全球化而日渐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国际层面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就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盾[1],其解体也是必然的。从根本上看,战后的资本主义体系是基于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中作用位置的重构,而经济的全球化改变了这一切。事实上,新自由主义政治和政策方式的兴起本身是对这一传统体制漏损所暴露出的问题的一种反应。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方式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可这种是以改变传统体系得以成功的一些要素特征为代价的,它削弱了战后积累体系中的社会积累结构,表现为在经济、劳动关系和社会政策方面强调经济竞争的需要和弱化传统的社会团结政策,由此社会大众无法分享经济的增长,进而导致投资与需求间的新的失衡。资本更多地流向带有更大投机性和短期性的金融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这可以看成是资本市场对这种失衡的一种反应,而这恰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它强化了经济控制权力从公共部门向私有部门的转移,弱化了传统的国家控制能力,而在国际范围内,新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无法遏制资本的投机性流动趋势,更无法防止和校正市场的剧烈波动。另外,新自由主义在思想观念和政治政策方面的强势也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变革能力。新自由主义在逻辑上是对传统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是对20世纪资本主义进程中占主导的进步主义观念意识的一种反动。

第三,在现实政策方面,面对新自由主义的这种强势,各种进步主义力量虽然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应对,包括20世纪90年代社会民主党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但社会民主党的政策方式更多体现的是对市场的一种妥协,而不是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替代,而更为激进的左翼力量的反全球化立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迄今为止,进步主义力量未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替代性纲领。资本主义由此缺少了一种变革的思想源泉和政治动力。可以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虽然是造成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根本的问题在于传统的资本主义体系漏损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得到有效的校正。目前危机的蔓延也说明了这一点。

危机可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变革的催化剂,但前景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资本主义要真正走出危机阴影,需要重构其竞争积累模式、控制体系和创新体系。从逻辑上讲,这一重构不应该只是基于传统的国家概念,而应该基于全球、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平衡。而目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或许会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变革的催化剂,但前景不容乐观。

在目前的危机中,人们所关注的一方面是各个国家如何制止危机的蔓延和复苏经济,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看到会借此修复旧的漏损的体系或建立一种新的体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者之中更艰难的或许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因为经济的恢复或许是漫长的,但却是可期的,而修复上述资本主义体系的漏损无疑更为艰难。

首先从积累机制来看,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和规范是目前人们最大的呼声,也是实际改革的方向所在。这样的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校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状态,但未必就能重建已经失衡的社会积累结构,因为导致这种结构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即全球化的发展和欧美国家传统福利制度中的问题并不会因此消失。也就是说,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积累结构有赖于两个关联的条件,即在全球投资、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平衡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积累结构,以及发达国家传统福利国家问题的实质性改变。而这种前景显然不是短期内所能见到的。

其次从控制体系来看,虽然金融危机以来要求加强国家控制市场和社会进程的要求强烈,也有人认为凯恩斯主义的方式应该再次成为克服危机的有效手段,但事实上在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已经充分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基于国家建构的控制体系应该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积累需要和结构相一致。理论上,超国家的控制体系应该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进步主义力量提出的全球治理实际上也是出于这一考虑。但从现实条件来看,单纯追求一种超国家的控制体系既是不现实的,也未必会是理想的。现实的方案应该是一种灵活的、多层次的控制体系,包括了全球或地区性的协调、国家新的控制方式及地方的有效治理,其中的关键是对国家职能或作用方式的重构。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此次欧盟处理欧洲债务危机的进程如何,都会成为研究资本主义控制体系变化的一个范本,因为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真正从这样一种多层次意义上寻求应对体系危机的尝试。但欧盟的案例毕竟还只是一种地区性的,从全球意义上看,目前的关键则在于建立一种认真对待国际经济体系的平等参与和对话机制。从创新和变革的意义上说,技术和社会的创新都是资本主义体系变革所需要的,其中尤其需要的是社会的创新。如历史的经验所表明的,社会创新的关键在于进步主义力量与保守主义力量的博弈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进步主义力量能否提供一种促进社会变革的替代性方案,以及它是否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由此来看,目前欧美国家的形势并不容乐观。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鼓吹放松控制的新自由主义成为众矢之的,人们不断宣称其正在失去合法性,但事实上,导致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兴盛”的土壤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主要是指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和欧美发达国家传统福利制度的问题。目前,各种进步主义力量,包括欧洲社会民主党和其他一些激进政治力量虽然也在不断提出一些主张,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形势所不同的是,进步主义力量未能提供一个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可行的全面替代性方案。正因为如此,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目前陷入了一种新的两极分化之中,一方面是人们希望有新的具有替代性意义的变革方案和力量出现,而另一方面,如美国的茶叶党运动所表明的,一些传统的保守主义力量反向而行,诉诸更为传统、甚至更为极端的保守主义理念和主张。社会的创新急需一种新的共识,而进步主义理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总之,对金融危机更深层的思考要求我们从资本主义体系变革的意义上考虑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资本主义,而不简单只是停留在对新自由主义的指责上。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危机是传统体系漏损的结果,但也可能成为促进对该体系校正的一个起点,尽管其前景并不那么乐观。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与其他 篇6

语言决定风格

自一七六三年鼎鼎大名的约·杨·威盖尔曼把“风格”这一概念引入他所编写的艺术史,成为用以概括历史上艺术现象的术语沿用了二百多年。直到本世纪初以前,人们普遍关注建筑风格的讨论。我国解放后也相继有三次关于建筑艺术风格的大讨论(第三次是一九七八年以后的新时期内进行的,一直到一九八六年《中国城市导报》组织的“中国建筑风格”讨论)。当二十年代现代建筑运动崛起后,才开始有对历史上的风格概念的反思和批判。现代建筑运动的旗手,建筑艺术大师勒·柯布西耶强调说“风格是谎言”,“建筑艺术与各种风格毫无共同之处”,另一位现代建筑艺术大师格罗皮乌斯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寻求新方法,而不是风格”,他们二位从理论到实践都在革历代风格之命。然而传统的力量如是之大,不无讽刺地反而把柯、格二位封为国际建筑风格的创始人。使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历史性贡献,反而把他们当作千篇一律的火柴盒的始作俑者。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兴起了研究建筑语言的热潮。我认为,建筑艺术上从讲风格、抄袭历史风格——反风格——强调语言,这一进程的变化本身是一种进步,是人类对建筑艺术本质认识的深化。要提高我国建筑理论的学术水平,必须循此大势所趋前进。我这里所谓“语言决定风格”命题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风格首先来源于要“说什么”(语言),至于“怎么说”,即“风格”则是第二位的、派生的东西。然而,自有艺术史以来,往往把重点放到对“怎么说”——风格的议论上。其实未来的风格是并无定格的,不可能也不应该主观地先定个某某风格而后去追求;相反地,对未来的追求只能是尽力明确要“说什么”,随后才会有相应的风格出现。目前往往把中国特色、民族风格、社会主义等划定为某种风格是不足取的。这就是我之所以建议关心建筑艺术发展的建筑界内外的读者读有关建筑语言的三本书(均有中文译本)——《走向新建筑》、《现代建筑语言》、《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原因。

阅读和讨论这三本书,我以为不仅对建筑师有利,对于社会各界广泛人士也是很有意义的,会有助于我国建筑观念的更新,这是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前提。

从不久前北京举办的,群众评选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的活动可以看出,建筑师和一般公众对建筑艺术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并非建筑师欣赏的群众便一定喜欢,有时还差得很远。看来建筑语言上的相互沟通是很必要的。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走出建筑界,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行。

语言是社会交流思想的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可以作为桥梁,使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促使更多的人读读这类有针对性地论述建筑艺术的书是个好办法。

研究建筑语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方法的角度看,都达到建筑理论研究的新阶段,新的高度和更加宽广的研究范围,不再是就建筑论建筑的层次了。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何在?可以从人们常常发出的呼吁中得到反映:呼吁“给建筑师松绑”,“提高建筑师地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其次是建设体制急需改变(目前建设部的成立是个开端);缺少建设资金,即发展建筑艺术的经济基础薄弱;亟待立建筑师法、规划法……;有“反对千篇一律、鼓励创新”的呼声,而缺少有力的措施;存在复古主义趋势,满足于靠老祖宗的遗产混日子;不合格的设计不少,屡次发生安全事故;设计竞赛的评选不公正,投标不合理现象不断出现;建筑人才不仅奇缺,而且观念陈旧、水平不太高;建设规模过大,并且一直压缩不下来;中青年难得有破土而出的机会;认为“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的错误观念普遍存在;盲目抄搬国外的现象也不少……

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詹克斯对历史上至今存在的三种建筑体系(个体建筑体系、公共建筑体系、开发者的建筑体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比较。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属于体系工——公共的建筑体系。其本质特点是:公家的建筑师,顾主不是使用人,建筑师与使用人之间既无直接的对话也无直接的合作。其设计都是按抽象的使用人,过于粗略的设计任务书要求(其实是长官主观制定的)凭良心作,完全可以按旧法炮制,抄用旧图纸,因为既未形成竞争机制,也无必要的监督体制。

建筑艺术本质上应是建筑师(设计者)与使用者和管理者“合作的艺术”,而我们的体制使建筑成了“恩赐的艺术”——由长官定,给你就比不给强,不仅使用者无选择性,连管理者也无选择性。这种方式完全无整体长远的考虑,“脱离了历史性城市的尺度”(文化的脉络),对建筑师和社会两方面都是一种异化。因为我们目前的管理和分配体制需要“千篇一律”(面积、朝向、设备、结构、样式等等千篇一律才便于施工、管理与分配)。异化的最大原因在于:今天设计规模“太大”(喜欢推倒重建,不喜欢改造),“旅游者(住户也是一样)被当成一群肉牛”,顺溜而连续地从一个地点转移到下一个地点。

正如詹克斯所分析的,今天的建筑恶俗,粗野又过于庞大,“因为是按不露面的开发者的利益,为不露面的所有者,不露面的使用人制造的,并且假设这些使用人的口味与陈词滥调等同。”这里的三个不露面(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不露面)即是病根。人们只关心平方米和利润、奖金,使用人被抽象化、简单化了。这种建筑艺术上的“千篇一律”不是建筑师一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能扭转的,需要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把现行建筑艺术生产体系来个彻底的改造。当然,不改变传统的风格观念或建筑师的思维方式,不会改变整个状况。

我认为,改造现行建筑艺术生产体系的道路是:实行建筑产品的商品化(不仅是住宅商品化,应包括一切建筑产品,包括土地、道路、桥梁、城市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等),形成竞争体制和相应的立法制度,实行定质定量的管理责任制,缩小建设规律,多渠道(国家、集体、个人)地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开发者、所有者、使用者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到那时建筑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才能丰富。

观念决定语言

有什么样的建筑观念便会选择什么样的建筑语言。当把建筑当作雕塑、绘画,当作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时,人们就选择古典建筑语言,追求比例、尺度、对称、韵律、节奏、宏伟、壮丽……;当把建筑当作“居住的机器”时则会选用现代建筑语言,强调赛维所说的七条准则,按物质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反对对称和协调、反对三维透视,主张四维分解等。只有在把建筑看作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的观念下,才会学习和创造出后现代建筑语言。后现代语言象其他语言一样,绝不会纯而又纯的,同样会有用词不当、句法不对、求新生造,甚至污秽的部分,有脏字和粗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成分。但从本质上讲,后现代建筑语言是强调人性的、环境的、当代的、正在发展的建筑语言。它不象古典语言是“万能的神的语言”,充满了虔诚、迷信和崇高;也不象现代建筑语言是“机器美学的语言”,渗透着工业逻辑和理性,后现代建筑语言是商业社会的语言、广告式的语言、小人物的地方方言,追求交往和对话语境和气氛的语言。后现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四分之一世纪表明,尽管有那么多讽刺、挖苦、打击,它还是发展起来了,而且来到中国,并且挤到全国优秀设计奖作品的行列之中。

《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字里行间反映着后现代派建筑师新的建筑观念。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他的第一本书《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九六六)旗帜鲜明地声明了他的偏爱:以复杂性和矛盾性针对简洁性:宁要模棱两可和紧张感而不要直陈不误;宁要“两者兼具”而不要“非此即彼”;要双重功能性元素而不要单打一;要混杂的,不要纯粹的元素;要总体上的杂乱,而不要一目了然的统一。

文丘里认为,建筑艺术应当是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他坚决主张,建筑物应当看来象装饰性门面而不是“鸭子”:门面是带标志性的简单外壳,而鸭子是一座由功能而得外形的建筑,其结构、构造、体量都成了装饰。后现代派认为建筑要与人对话,所以追求标志和隐喻。

他们并认为,建筑艺术比诗歌更为依凭感受者摆布。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语言比口语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并服从于寿命不长的译码的变迁。在一座建筑物的三百年寿命中,人们看待和使用它的方式可能每十年改变一次。基于这种“建筑寿命观”,后现代派追求的不是永恒的伟大史诗,而是眼前的视觉和使用上的享受和刺激。

显而易见,人们经常是漫不经心地体验着建筑艺术,或者在情感上和愿望上带着最大的偏见——这与人们欣赏交响乐或艺术作品的方式大相径庭。这意味着,如果建筑师想使他的作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因译码变化而被糟蹋,他就必须利用流行的符号和隐喻所具有的冗余度,使其建筑物有过多的代码性。这大概就是我们有时看到后现代派作品时,会感到符号多余的答案。

我认为,建筑是全频道的体验的艺术(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它给人以眼耳鼻舌身心的体验。而人们体验建筑如同坐在家里看电视剧,需要不断有母题重复、画面重复,语言展开,插入旁白和附加……因为观众的漫不经心,没有必要的重复和强调往往被人们忽略。所以用后现代建筑语言说话,可以说搞建筑设计就是为人们编写“电视连续剧的脚本”。电视剧和后现代建筑是同步发展的艺术。当代中国建筑艺术要发展和提高必须正视这一背景。建立正确的建筑艺术观念,选择适当的建筑语言。后现代主义特别强调地方性和文脉,所以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当然应当有别于外国的后现代,但本质上是相通的。这大概就是学习和思索这本小书的意义所在吧。此书出版十一年后,更证实了他的许多论断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7

1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所提出的经济危机理论主要围绕资本主义所出现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该理论成立于19世纪中叶, 至今已经影响了一个半世纪。《资本论》就是围绕着该经济危机理论而展开论述。其中危机的关键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不顾及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消费能力, 而着力发展生产力, 视社会所具有的绝对消费能力为生产力发展所面临的界限。当这种情况所具有的矛盾一旦到了激烈的程度就容易破坏社会所具有的再生产能力, 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爆发。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于其资本主义的基本社会矛盾, 即社会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可以促使生产力得到迅猛的发展, 但是这种发展所具有的生产力使产出的商品大量地聚集在少数具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手里。如果商品不能顺利及时卖出, 则会让资本家无法获得有效的剩余价值, 从而生产活动受到抑制, 因此就引发生产社会化与生产成本资本主义占有形式双方存在的内在矛盾, 这也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因此,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其关键在于消除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所引发[1]。其中有消费品过剩和固定资本过剩两种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为周期性, 会经历消沉、逐步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与停滞等各阶段。因此, 可以看到当下全球经济会周期性地发生金融危机。其周期性一般会经历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表现为商品生产过剩、商品价格迅猛下降、生产缩小降低、失业人数激增, 企业大规模地破产、信用关系受到严重损害等。萧条期表现为生产缩减出现转换为停止, 但整体为停滞态势, 商业环境不景气, 物价低迷。在复苏期中, 投资逐步增多, 就业情况好转, 购买能力逐步提升, 物价出现回升状态, 利润也逐步提高, 商业与信用情况开始活跃, 整体社会环境逐步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社会水平。而在高涨期, 生产规模会迅猛扩张, 物价飞涨, 利润明显升高, 不断涌现出新企业, 商业与信用出现异常的活跃状态, 经济状态呈现出异常的繁荣态势, 但是这种状态不会长期持续, 而在繁荣中又开始了潜在的新一轮经济危机[2,3]。

2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思想

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长于经济危机, 在过去, 金融危机是由于人为因素的投机过度或者商业战争等原因导致, 而经济危机时代发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生产过剩所引发,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预兆。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思想以货币危机为基础, 商品与货币价值形态的对立与转换是导致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原因。其表现之一为商品的买卖之间分离就存在危机的可能, 买和卖在时间与空间上分离, 因此导致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转换具有不确定和随意性, 因此导致了商品生产与价值实现间有危机存在;表现之二为信用发展导致了商品买卖活动中的商品与货币在时间上的差异加剧。因为信用可以促使统一货币进行支付职能的多次执行, 但是如果企业发生了支付障碍, 那么可能会牵连其他企业或者信用机构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社会中支付链条的多处中断, 金融危机由此产生。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经济活动中, 经济危机无法阻止, 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一般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与银行信用两种危机种类。在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就属于银行信用类别的危机, 也可以称为货币危机, 但是与生产过剩也有一定联系。当年主要是由于银行家们要解决资本家的生产过剩状况, 并分割超额利润, 从而想通过设计超现实的买卖商品金融衍生品来解除生产过剩的现状, 但是却导致货币和支付能力不足的百姓在其设计下超前消费, 从而将信用资金链延长, 一旦资金链过度拉长就会形成货币危机以及全社会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商品出现贬值, 在于商品不能正常转换为货币, 而无法如期偿还债务在于无法让债务转变为现实的货币, 而信用货币不充足则引发银行与企业的破产倒闭。

马克思认为, 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传递性等特点。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 在之前亚洲的飞速经济增长被人们视为契机,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快速的增长, 然后就是在此背景之下突然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 让很多国家、企业都有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足以凸显出了金融危机的突发性特点。此外, 传递性也较为突出, 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 所有国家的经济都牵连在一起, 一旦发生了金融危机, 将会快速、有力地波及到更大范围, 从最近几次的金融危机中就可以很好的感受到这一特点, 金融危机绝对不是独立存在的。

金融危机的类型中有多种, 其中包括操纵型、贵金属外流型、信用膨胀和收缩型四种。

其中操纵型主要是由于货币资本家进行货币市场的操纵来达到获取暴力的目的。如在市场上进行公债的抛售, 然后得到等额的银行券, 相当于是可支配的借贷资本, 从而让市场的紧迫情况高涨, 如果主要银行联手操作, 就可以让这种紧迫情况转变为一种市场恐慌。贵金属外流型主要是国内的贵金属有减少的发展趋势, 促使银行的贵金属储备低于市场的中等水平, 从而让国家的信用情况受到波及。如果国人对货币形式没有了信任感, 那么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之所以这样, 是由于在这个情况之下, 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现金, 过度地支配信用手段。而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市场过剩, 信用的迅猛收缩, 从而双方面导致形式的激烈化。而信用膨胀型主要是由于信息的错误引导导致了商业投机的活跃, 从而导致信用膨胀, 进而又让商业投机增高, 引发商品过剩而导致金融危机发生。而信用收缩型则与膨胀型相反。举例来说, 商品销往远方或者囤积在国内的商人资本的回流速度较慢, 数量少, 从而银行进行催收货款, 或者进行商品购买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卖出前就到期, 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马克思也提出信用具有缓和危机的作用, 例如当金融危机到来时, 通过国家的信用做保证来增发银行债券以达到危机缓和的效果, 也有资本主义运用财政政策来达到抵抗危机的现象。

3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以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例, 其主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在2008年开始波及到其他国家, 是由于美国当时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大规模破产、投资基金的关闭、股市震荡导致的金融海啸。有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 由此又引发全球金融动荡, 进而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 人们开始对按揭证券失去信心, 虽然许多国家将巨额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 但是也无法改变危机局势的继续发展。在2008年时金融危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同时引发大型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 甚至部分金融机构开始被政府接管。

2007年的金融危机, 如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所认为的, 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断激化所致。当年的金融危机广泛影响了股市、楼市、银行、保险等多种经济领域, 甚至影响到全球所有地方。而当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产生的经济影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 进而引发信贷危机, 最后是经济危机。

危机在潜伏期时, 美国为了降低“9·11”事件的影响, 避免经济衰退而进行降息, 甚至低至1%, 而这种情况联通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了住房贷款的需求量激增, 引发房价上涨, 房市表现为一种繁荣假象。信誉好的按揭市场饱和, 因此向低等级的客户开展次级按揭贷款并迅速发展, 从而导致了房市的信用和价格泡沫不断增大, 达到了房市供求关系的迅猛饱和。

2007年前的10年左右时间, 美国住房拥有量从64%提升到69%, 当发现泡沫问题时, 美联储进行加息的反应, 连续操作了17次, 从基准利率提升到了5.25%, 但是这加重了次级贷款借款者的压力, 同时房价下滑又导致无法让借款者得到贷款, 从而贷款违约率情况迅猛提高, 并且抵押资产的价值迅速缩水, 造成了大批的金融机构发生财务问题, 从而破产倒闭。当危机显现阶段, 美国的次级债问题凸显, 银行金融机构等开始大规模倒闭破产, 而为了应对危机, 美联储开始进行降息, 但是金融机构又相继陷入危机。在危机全面爆发阶段, 政府开始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但是同样导致了全球的金融海啸, 美国的两大银行面临着破产的窘境, 美国政府进而收购美林投资银行, 接管美国国际保险、华盛顿互助银行, 同时失业率也大幅度提升。

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与美国国民消费过度超出收入水平, 负债情况严重, 市场缺乏有效管控, 投机、金融衍生工具、高额利润和高收入的无限制状况等都有直接原因。当年的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触发点, 而金融衍生品的超量下有巨大的潜在风险, 金融方面的监管水平落后让市场缺乏有效的管制, 这些也是人们对2007年金融危机的一种说法。但是这些都没有触及到根本,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本质原因如马克思所说, 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 这种情况不是偶然, 而是社会制度所面临的必然问题。生产和商品的供给进行无限制的上升发展, 但是资本剥削提高, 普通民众贫困日益严重, 其购买能力增长放缓或者停滞不前, 这种情况就必然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发生。而这种金融危机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资本主义国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 当年的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到全球各国, 甚至在社会主义中国也受到一定影响, 特别是当年沿海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

摘要:当代金融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发生突然、周期性循环等多种特点, 正如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所说这是资本主义所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消除和避免。在当下, 这种危机甚至波及到非资本主义国家, 产生了广泛的全球效应。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金融危机,周期性

参考文献

[1]马艳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尚凤.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D].山东农业大学, 2013.

浅谈当代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篇8

身份的英文“identity”, 张静在她的《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中认为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 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 还包括该权利、责任和忠诚存在的合法化理由” (1) 教师身份则是指因获得教师职位而获得的一种社会位置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属性, 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 教师的身份认同特指教师对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价值观的认同。

1.1 认识与认同的区别

认识只是对事物的了解与理解, 而认同则是对事物特征的认可、内化并进行自主建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或单一的实体, 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也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称” (2) 当教师个体对“我是谁”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对教师的身份产生认同就会有意识地塑造自己使之成为想要成为的对象。

1.2 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角色的区别

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角色不同, 角色是在社会位置中的行为模式, 是社会对某一特定环境下的个体的身份提出的要求, 教师角色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是结构化的, 是社会结构的结果;而身份认同更多的是对“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回答, 包括了个体我与社会我两个层次, 是二者的统一体。用利科尔的说法, 前者是指“作为个性的身份认同”, 后者是“作为共性的身份认同”。教师的身份认同即是对这两个“我”的认识和内化, 强调个体的自我认识与信念的呈现, 是教师体认与社会角色的统一。

2 当代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价值成因

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根据自身利益与外部因素综合考虑完成的教师。首先是人, 同时处于社会之中, 教师也要生活, 教师不是“道德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人”, 还是“社会人”。教师的合理要求不能得到满足, 教师的利益得不到实现, 教师自然而然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产生困惑并会感到迷茫, 正式对待这种利益机制的态度, 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在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性之间的行为抉择。社会关于人价值的判断标准及教师作为人的固有的弱点对教师的身份认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1 经济至上的价值判断

教师身份认同包括教师的经济利益和教师的人性价值。但是这个社会扭曲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东西, 把物质积累的过程抬高到人生最为重要的水平。托尔斯坦.凡勃伦提出:从19世纪早期开始, 金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的核心要素, 教师不是一个高收入的群体, 至少他们经济投入与经济收入之间是不成比例的, 金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即使是那些对财富并不看重的人们也会感到一种追逐财富的迫切需要, 因为他们要避免社会对他们的忽视, 而教师的职业注定不可能像商人那样有机会成为富人, 或者在瞬间积累大量的财富。贫困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不是身体上的痛苦, 而是贫困带来的精神上的羞辱感。因此教师会产生焦虑, 对自己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的焦虑, 这种焦虑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对自我身份的不安全感。

2.2“势利者”的合理存在

当今社会的很多价值观念、思想渗透都对教师的身份认同提出了挑战。教师对自己的社会位置要进行重新的估量和定位, 教师的身份认同也随之改变。身份焦虑是当代欲望的伴随物, 在这个社会中身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师无法在一个快速发展、动态的社会中获得一个自己期待的稳定的身份。我们处在的是一个势利的而平等精神却又深入人心的社会, “势利者”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新鲜事物, 而平等精神才是社会发展的新鲜事物, 势利最早是指没有显赫身份的人, 直到近代平等民主的精神深入人心, 只有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势利”这一带有贬义和歧视的用于才可能出现。身份认同危机还在于“势利者”的歧视, 而我们又无法改变这种歧视, 我们认为“势利者”的存在是合理的, 对“势利者”的歧视现象表示接受, 无法忍受的是歧视的对象是自我。在儿时, 我们一无所有但是我们却能够获得亲人、社会全部的宠爱、社会的包容, 但是成年之后, 社会的约定俗成要求我们必须努力争取、上进, 拥有地位、权势, 我们才能寻回儿时拥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宠爱与认可。

2.3 对比下的心理失衡

自我认同危机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与同一层次的人进行对比所产生的羞愧感造成的, 特别是与曾经是同学的成功商人或者公务员。我们会认命自己的“矮小”, 当我们处于一群“矮人”中间, 但是当我们向外面敞开大门, 当我们接触到新鲜的空气, 我们发现本来在我们的意识中应该与我们不相上下的同学、朋友有着比我们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有着更高的社会声誉, 那么嫉妒、愤恨就会接踵而至。开放的社会, 校际之间的沟通, 信息时代使我们接触到更加广泛的事物, 我们发现了生存原来的生活圈以外的其他状况。攀比、嫉妒像毒蛇一样吞噬着人们的心灵。教师不再是一个接触单一的群体, 在与外界的接触中, 教师难免会发现我们不如其他人, 因此难免心生焦虑和不安, 祈求能够改变现状, 对自己的权利、地位产生怀疑。总想着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多数人则会一直消沉。这种无限期望引发的焦虑感除非教师能及时认清自己, 否则无法得到排解, 将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

3 一种“规避”式的缓解

规避即设法避开, 既然是避开就无法解决, 只能是避开了不利因素从而保护规避者。教师作为社会中渺小的一分子, 无法改变社会的价值判断和无法磨灭的人性弱点。因此教师只能改变自己, 而文学、漫画、旅游等恰是最好的规避方式。

3.1 用文学唤醒教师对内在生活的关注

教师身处学校, 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 书籍永远都是教师成长的伴侣。工作之余, 教师可适当阅读文学书籍。拥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对一个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文学是对现实的批判, 是现实生活的镜子, 文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缓解教师庸俗化的速度。《过去的教师》中提到很多的名人名师, 这些教师尽管术业有专攻, 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他们都有极高的文学修养, 国文教师自不必说, 数学教师、化学教师均有着渊博的文学知识。文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功能, 引导教师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及身份体系。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中所提倡的道德价值观, 文学可以唤醒他人对生活的内在价值的关注, 对一些传统的衡量标准提出挑战。“悲剧”使我们在全然无辜和罪有应得之间架起一道道德的桥梁, 让教师们在面对事物时多一份包容与同情。而这正是生活的常态, 改变非一即是的习惯, 可以缓解因为固执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

3.2 在漫画中寻找心理平衡

教师必须拥有幽默的细胞, 具有自我解嘲的能力。漫画让我们在笑声中发泄心中的不快, 对一些不能说或不能明说的社会不公进行嘲笑, 通过笑声表示教师的抗议和批评。漫画用幽默诙谐的笔法获得了一种道德教育的目的。玩笑可以引导他人纠正错误, 改善品德, 养成良好的习惯, 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身份焦虑, 使之维持在一个适中的程度。因为我们的忧虑很多是一些无法言说的隐秘缺陷, 而笑声则把这种缺陷含蓄地揭露出来。漫画让我们确信有比我们的处境更加糟糕的人群的存在, 这种排解的方式尽管有些低劣, 但毕竟符合了人性的弱点。当教师无法排解心中的不快, 何不借助于漫画, 同时也能培养教师的幽默感。

3.3 在旅游中认清世界的本质

旅游可以缓解教师的身份焦虑, 广袤的空间与废墟可以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生命在大自然的面前如同尘埃一样渺小。大自然的杰作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实地理解世界, 理解并不是总能防止问题的发生, 但是它在某种范围内能够教会我们很多有用的东西, 让我们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问题, 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受害的感觉、困惑的感觉, 改变被动的处境。遗迹则可以告诉人们一切都会变得虚幻, 它会对人生的最终结果进行诠释, 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开。基督教的伦理精神认为:“减轻一个人的焦虑感不是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而是告诉他世界会变得更加糟糕。”教师不应该只是专著于书籍与学校, 与其他职业不同, 寒暑假给予了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旅游也应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进行分析, 挖掘出当代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社会价值成因, 从文学、漫画、旅游等对人内心作用的角度找出缓解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价值,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危机

参考文献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9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综合表现

(一) 危机表现的综合性

当前这场危机是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 虽然起源于美国金融领域的次级贷款, 但是由于链条效应, 危机先是从金融机构最初的数万亿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开始, 紧接着是10万亿美元的房贷危机, 然后又冲击到了60万亿美元的企业债市场, 尤其是规模不断膨胀的金融衍生品, 更是使这场危机的影响空前广泛。危机不仅出现在金融领域, 也蔓延到了政治、社会等其他领域, 既有虚拟经济, 也有实体经济层面。如美国许多大银行、保险机构、企业的纷纷倒闭, 失业率的不断攀升, 消费需求的减少等。综合来看, 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甚至可能演变成为深刻的社会危机。

(二) 危机范围的全球性

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发生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区———美国, 但从影响的范围来讲,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危机也迅速地向边缘国家和地区扩散。不仅包括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而且也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世界银行2009年年初时预测,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滑, 将新增5 500—9 000万赤贫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 2009年处于长期饥饿状态的人口将从危机前的8.5亿飙升到10亿, 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比例超过18%。事实上, 当前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严重倒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 危机影响的严重性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华尔街风暴, 从而波及全球, 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再次升级, 全球主要央行采取联合降息行动, 其中2008年10月7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ed) 、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以及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的央行将各自的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 来减轻全球金融系统的压力。紧接着, 中国央行也加入了减息行列, 将基准存贷款利率下调27个基点。这一行动, 充分证明了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

(四) 危机处理的差异性

20世纪30年代危机爆发时, 各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危机爆发初期, 迟迟未见各国政府有任何有力的干预措施来救市, 直到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上台后美国实施一系列新政。而这次危机爆发后, 不仅各国政府的干预救市措施比较快速有力, 而且还呼吁全球各国共同联手应对。比如国际组织方面, 欧盟15个成员国会议、G7集团会议、G20集团会议等, 都号召大家尽力相互协调配合, 共渡难关。尽管各个国家、集团的利益不同, 矛盾重重, 所采取的对策措施也未必就能奏效, 但政府面对现实积极干预的态度与20世纪30年代危机时的情况却是大不相同的。而其背后的原因, 恐怕是处于国家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取得长足发展, 离开国家的干预、全面的宏观调控是行不通的。

(五) 危机持续的长期性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并蔓延全球以来, 全球经济学家们使用了许多英文字母来描述金融危机的走势。经常用的有四个英文字母, 即V、U、L和W。金融危机刚刚开始时, 经济学家大多用V来形容金融危机的走势, 认为经济虽出现了下滑, 但不会很严重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 见底之后很快就会复苏。但将近两年过去了, 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 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情况。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当代启示

(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随着苏联东欧模式的失败、解体, 世界范围内对社会主义的质疑声越来越多。但近几年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不仅在中国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越来越少了, 甚至英国《每日电讯报》都在头版头条宣称:“同志们, 我们现在都成了社会主义者。”究其原因, 正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科学发展,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而提高了抵御大风大浪的能力,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如一些国际舆论认为, 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信贷危机或信任危机的大国”。相比之下,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全世界怀疑和否定资本主义的人却越来越多。《世界报》曾发表文章指出, 华尔街金融崩溃, 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柏林墙”已经倒塌, 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历史的终结。

事实上, 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来看, 虽然近年来资本主义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并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合理性表现却越来越多, 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导致的一些问题, 使得这些调整看起来并没有真正“医好”资本主义的“病症”。究其原因, 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占统治地位的大垄断资本集团, 与资产阶级国家政府之间是相互扶持、相互配合的, 无论是放松监管还是救助这些企业, 其目的都既是为了这些垄断财团的利益,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二) 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一, 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如何才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私有制本质决定了经济危机的最终不可避免性, 而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公有制制度相联系的经济, 虽然也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但也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本质特性, 采取有效措施, 是可以减小危机影响和规避并防范危机的。

如, 我国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没有发生大的挫折, 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GDP年均增长9.6%, 这是世界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以至被世人称为“中国模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 可以把市场机制的活力和宏观调控结合得更好, 而且还可以针对市场的缺陷和不足, 十分重视政府在社会总资源配置中的引领和协调作用, 从而较好地避免和防范危机。

(三)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 提高监管水平

当代社会发展表明, 金融不仅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动脉, 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加强管理, 充分利用, 金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领域改革, 更要加强金融领域的监管, 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虽然金融自由化可能会增强金融的活力, 但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监管的放松。所以, 长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思潮的盛行, 是导致美国金融监管方面不断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比如,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虽然其中的原因很多, 但金融监管不到位, 使得美国次级贷款创新出的金融衍生品过度膨胀, 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最终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 才是导致本次危机爆发的根源。

总之, 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如果为了金融发展而放松监管甚至取消监管, 不仅不可持续, 还是危险的。尤其是金融发展如果只为了追求高利润, 缺乏科学发展的意识, 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 最终只会造成自身发展与市场发展的失衡, 从而影响整个经济领域的发展。事实上, 本次金融危机中我国资本市场之所以影响较小,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四)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国际经济关系协调的产物, 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它无论对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还是对各国、各地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不仅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需要。正如邓小平曾经指出, “中国的发展同世界有着重要的关系。”事实上, 中国在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提出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一些国际经济问题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对中国扩大内需的举措给予积极评价, 并认为中国的举措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机遇。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强调, 在目前的危机中, 中国能够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办好自己的事情, 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帮助与贡献。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10

关键词:信仰危机,中国,价值系统

今天的中国, 是一个价值缺失、隐含深刻价值危机的国家。

首先, 价值危机首先表现为信仰危机

今天的中国人, 只知艰难生活, 却不知为何而活。传统价值的“仁义礼智信”已被摧毁, 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已经式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阵容庞大却难以进入人们的头脑。不用说普通大众, 就连知识分子也发生了信仰危机, 他们因遭受前所未有的迫害而丧失了理想和热情, 特别是信仰。“老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大都是以平静的心情等待生命的终结, 中年一代的有的彷徨苦闷, 有的随世浮沉, 年轻的一代则或者腐化颓废, 或者愤世嫉俗, 或者各谋一己的前程……特别表现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浮躁心理上……他们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 憎恨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这是余英时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论断, 但时至20多年后的今日, 这种情况似乎没有多大变化。倒是“人情、关系和面子”的传统, “去祸祈福”的“临时抱佛脚”行为,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 以及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 在价值缺失的中国, 反而牢固地占据着市场。

其次, 价值危机还表现为信任和道德危机

信任是社会的黏合剂,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有学者指出, 同发达社会相比, 我们社会中的系统信任还远不完善, 我们在更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人格信任, 熟人间的信任仍是我们社会赖以立足的基石。然而中国的现代政治史几乎就是一部摧毁和蚕食传统信任的历史:“单位”在社会基层组织中慢慢地造就着不信任, 思想改造运动胁迫的相互揭发则迅猛地败坏了熟人间的信任, 而“传销”行为中的“杀熟”行为, 则把介于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之间的对熟人的信任也彻底打碎。而破坏信任的最直接原因, 就是越过了道德的底线。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系列事件中, 如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 一再碰触中国人的信任底线, 也将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价值之一———道德无情解体, 以至于老人摔倒不敢扶, 外面的食品不敢吃。

最后, 价值危机还表现为文化衰败的危机

价值系统的存在可以为我们提供文化评判的标尺, 明晰自身的文化需求。在欧洲和美国中心主义的今天, 如何评判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就不是一个“好与坏”或“你和我”的问题, 它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牢固的价值系统。任何一种文化的繁荣, 都是同本民族自身的历史、传统所良性传承的结果, 而非彻底摧毁传统后的移植。而且, 对外来文化的引进和吸收, 都以充分了解该文化为前提。在当今开放的时代, “崇洋媚外”似乎是一个过时的词汇, 但对于那些自以为“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 憎恨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的人来说, 确是最真实的写照。正如华人学者李金铨所说, “他们的问题也许‘不完全是’我们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几乎‘完全不是’他们的问题。”或者说, 他们的药完全是治自己的病, 从没想过要治我们的病, 而我们却因他们很好地治好了自己的病, 就以为他们的药就是给全球治病的, 自己的病也能用他们的药治好, 而丝毫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差异。因为没有了价值系统这一评判标准, 很容易从根本上丧失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能力, 从而引发文化衰败。冯友兰说:“盖并世列强, 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 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 亘古亘今, 亦新亦旧, 斯所谓‘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者也!”当今的世界, 几千年前的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还有延续的文化, 只有两百年历史的美国却到处兜售自己的“现代文化”, 这种无形的力量早已超越了百年前有形的枪炮, 令异域文化的国度胆寒, 以至于萨义德发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警告。

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价值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中国何以从一个有着两千年稳定价值系统的国家变成了发生深刻价值危机的国家

自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公元前134年) 以降, 直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封闭国家和改朝换代的循环中, 维持了价值系统的基本稳定。只是到了近代, 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救亡图存的呼声掀起了西学东渐的大潮, 中国人也经历了从技术自卑到制度自卑再到文化自卑的过程。一开始觉得技术不如西方, 因而洋务运动兴起, 希望以国防现代化挽救中国, 结果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一败涂地, 这一年也成为中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原先的白银已从1840年以来赔尝殆尽, 赔给日本的银两只能靠向外国银行贷款获得, 从而开始了列强真正控制中国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意识到, 比技术落后更重要的是制度落后, 1898年开始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同样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 中国人开始了向外寻找价值的努力, 各种思潮开始涌入中国。而这股向外寻找的风潮, 也说明中国人对自己原有的价值系统彻底失望。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 将中国人头脑中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价值系统彻底打碎, 传统价值的结构被严重破坏, 只剩下一些零碎的元素, 就像一串散钱散落在地。在20世纪前半叶, 中国始终未放弃救亡图存的努力, 因此政治思想成为重要的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成为最终在中国成功落脚的外来思想。1949年以后的六十年, 总体呈现封闭三十年, 开放三十年的格局。中国人也没有停止过对价值系统的思考,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 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世纪的十年中, 尤其是中国的国力开始恢复乃至崛起, 对文化与价值的重建再次成为国内政治与知识精英的共同关注点:真正的大国崛起, 是文化的崛起。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系统。

因此, 从1840年至今的中国近代史, 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一部大国由盛转衰, 进而救亡图存—革命—建设—发展, 最终大国崛起的历史, 呈现一个“U”形的发展趋势;还有一条是价值系统由传统价值遭遇西方价值, 并被彻底打碎, 直到后期一直重新试建却屡屡失败的过程, 呈现一个“L”形。整合这两条线索, 也就是从文化自大—文化自卑—文化重拾的过程。因而, 当前最重要的命题是:如何重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系统。

二、间接导致中国传统价值崩溃的西方价值系统是何结构

余英时先生对此作了精辟的剖析。如果以最简明的语言概括西方文化活力的源泉, 那么就是“理性+宗教”的二元结构。而这个二元结构的稳定, 与西方文化固有的二元论观念是分不开的:即存在两个世界, 一个是现象世界, 一个是超越世界。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 倡导理性是其精髓所在,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降, 一直在追求价值的源头, 即“最先的动因”。对价值源头的不懈追求依靠理性, 但理性的能力又是有限的, 因此希伯来的宗教填补了这一缺陷, 基督教和“上帝”成为“人的尊严”的安放之地。只是到了近代, 科学力量崛起而与宗教分离, 理性依靠科学再次寻找价值之源。然而科学带来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把人的价值贬抑得过低, 西方文化再次认识到宗教的精神价值。因此基督教不但没有消失, 反而成为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要真正认识西方, 就必须认识西方的宗教与理性的关系。

那么中国的价值系统是怎样的结构呢?与西方不一样, 中国的文化是一元结构:“天人合一”是其最典型写照, 如“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为一”;政教合一是其主要表现, 如“内圣外王”, 帝王除了是最高统治者外, 也是道德的最高代表。“五四”时期, 传统文化被打倒, 随之被打倒的还有传统价值, 代之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但“民主与科学”实为理性的体现, 其存在有宗教的相匹配。五四运动在摧毁了中国传统价值之后没有建立新的价值, 因为“五四”只引进了西方理性而拒绝与之匹配的西方价值, 结果就形成了“价值真空”, 这是今天价值危机的最直接根源。

对传统的价值系统, 应该理性了解其利弊。首先, 中国人对价值的源头, 起初源于“天”, 后来则落于“心性”, 以至孔子以后的两千多年一直很稳定,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尊严”牢固地存于“心”中, 关键在于内心的修养达成。可以说, 中国文化的性格是“内倾”, 对价值系统的寻找是“内向超越”, “内向超越”造就了稳定, 使中国文化延续数千年不断。“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大学》) 其次, 内倾性格也导致了科学止步不前, 四大发明其实是技术而非科学。相反, 西方人对价值源头要深究到底, 这种外倾性格使他们不断追求“真理”:不能满足于技术本身, 而要明白技术背后的原理, 因而科学不断发展, 并建立了分类的科学体系。

因此, 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在于, 都认为价值的源头超越人之外。但区别在于, 中国人对价值源头只做肯定而不深究, “六合之外, 圣人存而不论” (庄子) 。中国人寻找价值的源头是“内向超越”, 在两千多年的封闭系统中, 维持了大体的稳定, 但严重阻碍科学发展。西方人寻找价值的源头则是“外向超越”, 促进了科学和理性的发展, 而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相得益彰, 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使其率先走入现代化。

在明晰了中国价值系统从稳定到崩溃的过程之后, 我们又分析了中西价值系统的差异。到此, 我们可以进入最终的问题。

三、如何重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系统

重建价值系统实质上就是重建中国的文化, 因为价值系统是文化的核心。余英时先生认为, 中国文化重建的任务在于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和中心观念在现代化要求下如何调整与转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现代性的因素。从整体看, 中国的价值系统是经得起现代化以至现代以后的挑战而继续存在的。

首先, 中国文化强调人的尊严, “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 , 在这方面早已是现代化的。而且, 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从“心性”出发而推及到“天意”, 与西方人由上帝来肯定人的价值相反, 因此没有因“上帝死了”而产生的思想包袱, 一切在于“心性”的修为, 因此保持了几千年的文化稳定。

第二, 中国人把人本身看作有机体, 而非客观认识的对象, 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具有“超现代的启示” (这种“一元论”在强调不确定性、普遍规律遭质疑的现代有其积极价值) 。

第三,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最可贵之处是“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不是依靠灵魂的不朽, 而以积极的人生来面对死亡, 这是一种“最适合现代生活”的可贵信仰。

因此, 重建价值系统, 关键在于思想的自觉, 重要途径在于生活的实践, 这与鲁迅先生当年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非常契合。具体的途径是文化建设从政治转向学术, 学术独立于政治;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异同, 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与西方文化的输入。肯定“五四”的启蒙精神, 超越“五四”的思想境界。最为重要的是, 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割裂开来。

林毓生先生认为, 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不能经由打倒传统而获得, 只能在旧传统经由创造的转化而逐渐建立起一个新的、有生机的传统的时候才能逐渐获得。如要建立这样一个有生机的传统, 我们必须根据并迈出“五四”以光大“五四”的情怀, 先从传统“一元论”的思想模式中解放出来, 然后尽量使自己获得灵活、精微、多元而辩证的思想方式与分析方法。这是中国思想现代化的最大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1.

[2]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3]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

[4]冯友兰.重刊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6]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浅析当代中国信仰危机问题 篇11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使人们慢慢的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和猜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的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低潮和失败,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事件,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冲击。在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外来文化的冲撞,使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抱怀疑甚至是持有否定的态度。在当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己经发生动摇,并且己经产生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高度优化整合阶段,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在这种日新月异发展的环境下,人民以前建立的旧的信仰体系与现实生活发展阶段出现不符合、不适应,信仰问题由一元独存变为多元并存,客观上给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旧的信仰体系需要调整,新的信仰体系亟待建立,这就使社会陷入了信仰危机之中。

信仰体系的缺失是造成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思想,在客观上推动了多元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为各种信仰传入我国架设了桥梁。使人们能够直接接触到世界的各种信仰,从而催生了多元信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社会现状发展不同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社会主义。然而资本主义在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繁荣的景象。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富二代、官二代等问题给社会秩序带来严重骚乱。很多人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疑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进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严重。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者。然而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共产党员却被金钱俘虏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损害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巧取豪夺、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成为党风廉正建设实践中的罪人。在人民群众当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使人民对党失去了信心,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陷入危机。

要改变当前信仰危机的现状,增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就需要我们认真努力去践行以下几点:

一、科学的对待当今社会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积极的信仰

信仰的选择不单是个人的事情,它与当前社会的主流信仰有关。在当代社会,特别是在我国,人们选择信仰是有前提的。建国以后,我国的主流信仰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就要求个人正确信仰的选择应该是与主流信仰一致的。但是,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除了主流信仰以外,也会存在非主流信仰,而一部信仰的历史就是主流信仰与非主流信仰矛盾、斗争、转换的历史,是“破”与“立”的历史,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也不例外。那么,既然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是我们的主流信仰,个人的正确信仰又应该与主流信仰一致,我们的社会信仰和个人的信仰就不应该存在问题,或者说,所谓的信仰危机、信仰失落就不应该出现,信仰的重建问题也不会提起。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的前进,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发展的道路。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真理。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却并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其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一国两制”的决策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判断等,运用了富于时代感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开拓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根据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思考、总结,进行理论创新,使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符合现实,指导现实。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正迎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日益强盛,这些客观实在的效果使人们相信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当前的人们比以前应该更有理由信仰马克思主义。

三、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净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切实的为人民谋利益,坚决与腐败等严重败坏党的威信的丑恶现象做斗争。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马克思主義信仰的动摇是腐败分子堕落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共产主义信仰立场不坚定,腐化堕落,严重地影响着党的纯洁性,损伤着党的威信。因此,必须严惩腐败分子,确保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时时刻刻警惕各种不良思想对我们社会主义肌体的侵蚀,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占领人们的信仰阵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反腐败斗争中已取得了很大成就,清除了一些腐败分子。但还必须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反腐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我们一定要对腐败问题常抓不懈,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12

一、辩证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

(一)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由于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救市、对经济的强力干预,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的新的变化, 首先,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 随着现代企业股份制的兴起,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内占据着主导地位, 使得各类法人都有机会成为企业的股东, 从表面上来看, 法人股东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 能够对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但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并未发生变化, 由于股票高度集中在少数法人股东手中, 股份制仍然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体现的仍然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股权社会化实际上是一种私人占有制的新模式, 其内在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因此,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根源也就仍然存在。现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激励制度、福利制度不过是在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的背景下采取的一种缓和矛盾的举措, 资本家无休止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这一本质并未改变, 与此相对应的,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批判仍具有现实存在价值,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这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无疑又是一次严格的检验和强有力的证明[1]。

(二)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总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第一, 破坏性极大, 本次次贷危机对美国的投资银行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的打击, 美国的前五大投行中有三家濒临破产, 另外两家也面临着转型困境, 其他金融机构也是惨不忍睹, 欧洲的主要经济体也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中;第二, 影响范围特别广, 全球的金融市场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很多边缘小国都难以幸免;第三, 持续时间长,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到目前为止已有7年的时间, 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未能完全摆脱自身的财政危机, 以希腊为例, 财政危机不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反而开始向周边国家蔓延。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 首先, 财政危机与货币危机陷入恶性循环, 2010年, 就在全球经济出现好转的前夕, 美国经济突然二次探底, 欧债危机也愈演愈烈;其次,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作用, 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除了存在以往传统的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问题, 在借贷消费或消费过度和财政、债务等虚拟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金融创新产品领域爆发的;再次, 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并存,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变化也不同, 金融衍生品系统又比较复杂, 这些问题都使得金融危机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2]。

二、基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一)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这种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 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监管不当、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等因素造成的, 甚至对危机抱有一定的乐观态度, 但是随着危机的持续, 影响范围的扩大, 在危机现实面前, 这些经济学者却显得极为尴尬;而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经济学者对危机的严重程度评估得比较现实, 看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他们认为通过国家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 完全能够抵御这场危机, 但是在2010年, 美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后, 反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 凯恩斯主义随后也受到了各国的质疑。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援引了一句英国评论家邓宁的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 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 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在此验证了这句话,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又一次强有力的证明[3]。

事实证明,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的, 其想获得无限发展只能是一种幻想, 当泡沫膨大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发生破裂, 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 无论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 还是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经济学者, 其论述的观点只是引发本次危机的表层原因, 他们并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深层次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借助《资本论》来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资本家无休止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这一本质并未改变, 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结论,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从表面来看, 是由虚拟资本盲目扩张、过度膨胀引发的, 政府监管不力、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等因素也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实质上,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起到的只是暂时缓解作用, 治标不治本。金融危机发生后, 资本主义各国对本国的金融机构的救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其原因在于这些机构所代表的正是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在2009年, 世界开始进入后危机时代, 美国在积极救市后, 开始大量发行国债, 致使金融危机尚未解决, 国债危机又开始震荡世界, 美国的财政危机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恐慌。与此同时, 此次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2011年上千示威者发起”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 从中也看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4]。

(二)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2011年5月29日, 第六届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回应:超越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共同宣言, 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马克思经济学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解读以及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对我国的启示是:要把握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涵, 坚持用马克思经济学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马克思经济学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我们能够看到, 国际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向新生产形式的过渡,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由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危机, 为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充分借鉴《资本论》的经济观点,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5]。

结论

综上所述, 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透视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手段, 我们不难看出, 资本主义出现的这些新变化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仍是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我们现阶段借助《资本论》来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这种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 其中, 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认为本次危机的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来看, 本次危机并没有脱离《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的逻辑。本文主要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对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并借此证明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 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关键词:《资本论》,金融危机,根源,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丽丽.《资本论》视阈下的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2) :47-51.

[2]马锦生.资本主义金融化与金融资本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 2013.

[3]林霞, 白澎.金融自由化的负效应与出路——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无序化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金融科学, 2008, 16 (4) :57-58.

[4]费利群.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及其当代启示[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0, 23 (10) :20-43.

上一篇:母猪产后厌食症诊治下一篇:航天数字传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