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当代演绎

2024-06-20

国学的当代演绎(精选7篇)

国学的当代演绎 篇1

摘要:中国当代油画中的表情演绎了形象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延伸性, 是画家主观心象的产物。对画面中“表情”的研究, 可以透析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理念的个性思维。本文力图为全面分析和解读当代中国油画作品扩展更多的视角和维度, 并获取影响中国当代绘画发展脉络的有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当代中国油画,表情,意象

表情一般指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体姿态表情。一幅绘画作品里, 排除语言声调的载体限制性, 画中人物面部和身体姿态表情是重要的表达元素, 除此之外, 作为整体中的一员, 作品里面的其它元素及在一些没有人物描绘的其它主题创作中, 那些非人物元素同样是艺术家的苦心经营, 都会流露出作品的思想意味, 一样可称之为表情。正如贾科梅蒂所说:“绘画是一种看的方式。”通过瞬间凝固了表情, 能暗示出背后的故事。因此, 表情从狭义到广义都是艺术家关注的角度, 它们被不同气质的艺术家注入了个性化的内涵, 构建了类型化的画面情境, 是观察与分析中国当代油画的重要视角。

考察当代中国油画中的表情特色, 必须将其放入生成背景中观察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伴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 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多元局面。在这一阶段, 最受人关注的是那些极具代表意义的中国色彩和中国符号的艺术家和作品、从传统写实主义中嬗变并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家和作品、以漫画视觉为图像形式进行的艺术创作等。他们中有的是对中国艺术语言和传统文化实施了当代转化;有的抓取和描绘了现实中平凡而神奇的瞬间;有的则提炼出凝聚历史记忆的经典图像;而有的是作为时代潮流的代言人或调侃者, 以寓言式的观看角度, 消解了现实世界的乏味;还有的运用了新动漫美学中的思想虚拟出梦幻世界。创作者在真实情感的作用下, 通过想象、变形等手法的处理, 以不同的角度追求个人的语言图式, 是创造主体的主观情思对作为认识客体的物象的认识重构, 从属于意象的艺术造型观, 使形象表情有更多的主观情感的表达, 而赋予画面更多个性, 形式更趋于多样化, 也为主题提供更广阔的扩展空间。于是, 对当代中国油画中关于表情的系统梳理与学术反思, 不仅是对先前的艺术积淀, 而且对未来的绘画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 中国哲学中古典美学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为分析找到了理论支持。

1. 道不清的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通常被看做人的灵魂的一面镜子。人类复杂的表情变化最直观地通过脸部的眉、眼、嘴、鼻的动作变幻体现出来, 它是人体中最富有表情、最生动的部位, 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但是在中国当代油画中却有个奇怪现象, 表现人物似面无表情、似一脸深沉的发呆状比比皆是, 且成为主流形态之一, 从当前知名画家中可以列出很长的名单:张晓刚、范勃、石冲、刘野、郭伟、邓箭今、毛焰、曾浩、李继开……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 表情呆滞的神情以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被体现出来, 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意象理论可以给予这一现象学术解释。中国的美学传统重在心灵感应, 而不重视对事物的模仿, 在物我情感畅通的基础上形成内心视象, 这内心视象必须是经过心灵加工而升华了的形象。当代艺术家们常常把一种无表情强制加在观众的感官上, 使抽象化的状态, 既是“无表情”又是“无限表情”, 在如此对立统一的关系中, 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从人的心理上激发某种情绪, 更富于想象力, 耐人寻味, 充满着戏剧性。

张晓刚的作品是这种创作中的典型, 他描绘的作品《大家庭》 (图一) 里的每个人物都骨骼纤秀, 表情沉闷, 不苟言笑, 宛若抑郁症患者。在一种仿佛被岁月过滤掉的丧失了时间性质的灰蓝色的梦幻空间中, 同样的五官, 同样的表情, 同样的忧愁, 似遗传基因般毫厘不差的被复制, 每一个形象都在拷贝另一个形象, 仅仅是衣服、帽子、发型等附于他们的外在物在发生变化。有的作品间面貌表情相同, 只有一根细细的红色线将他们彼此牵连在一起。他们的面部都有一块处于不同位置的、淡黄色的、宛若每一张人民币上都会被烙上的淡黄色水印。如此表情的重复变化不仅加深观者的印象, 使图式传达的主题不断得到再现、深化、拓宽, 而且使事物的意象趋向多样化, 并不断接近客观与真实。

画家范勃的众多油画作品, 有一种猝不及防的视觉冲击感, 人物面容沉郁、冷漠, 或焦虑或惶恐, 这是画家精心绘制的表情, 在高悬头顶的光线下, 弥散在虚妄的空间中无所适从, 凝重的表现方式和冷漠的外表形象与内在的骚动感, 扭结成一种超表象的精神气质。范勃说那精神正是“掩盖在精神劫难和失衡下的庄严和希望之光”, 所以在他画中的人物表情无不散发出一种诗化的优雅情绪, 有些悲剧性, 带有存在主义的哲学倾向。如《花开花落》 (图二) 画面上头发花白的老年男人, 没有任何特征, 神情呆滞如一具人形的躯壳。细看下来, 他的眼睛里仿佛诉说着孤独、彷徨、对生活无奈的故事, 抑或是对于未来的迷茫;是一种游历而没有焦点的眼神, 就如同现代人的荒芜的精神家园, 让人不禁联想到世纪末国人的精神状态。如此都是具象的表情同时具有了形式与本质上的抽象意味, 并且与气氛浑然无隙。

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人, 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快乐、悲哀、静穆和狂怒等复杂、丰富的面部表情。通过他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变化。但是, 当笑的表情作为出现在当代中国油画中较多的一个典型表情时, 在不确定背景状态下依然呈现的是不确定, 依然有着道不清的特质。当代画坛重量级画家曾梵志的画作具有特别的代表性。如《面具系列NO.6》 (图三) 作品中, 曾梵志大胆地以友情为主题, 让画中八位人物站成一排, 姿态一派轻松, 彼此热情地勾肩搭背, 让人认为他们必然友谊深厚。而观者从画中刻意凸显的阴影可看出, 画面处于阳光灿烂的时刻, 作品的表面虽呈现出一片好友同聚和乐融融的景象, 但欣赏者完全可感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紧张与不安;他们的真实情感统统被隐藏在一个固定的笑的面具之下, 因此也难以揣测人物的真实个性, 无论是善是恶, 都会使人感到现今社会环境中的浮面与虚假, 最终似乎暗示大家须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与作用, 顺带上与之相符的表情———面具。

另外如方力均表现的一种观看、审视、思考之笑, 岳敏君张大嘴笑的重复, 江衡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带着傻笑的符号化的媚眼美女等都是画家自觉地从人物的内心状态出发来构建的表情, 由心理状态演化出的人物的表情形态, 而这种结合绝好地折射了现实社会中难以述清的真实。不仅如此, 这种真实是隐藏在不确定表情下的人物深层心理所生发的真实, 这样的一种“心理真实”使观者的思绪绝不仅仅停留在“形似”本身, 而是从画面延展开来, 陷入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切思考之中。

2. 承载意绪的肢体表情

人的情感状态、能力特性和性格特征有时可以通过身体姿态来自发地或有意识地表达出来, 从而形成身体姿态表情。当人处于强烈的兴奋、紧张、恐惧、愤怒等情感状态时, 往往抑制不住身体姿态的表情变化, 画家则经常通过夸张的身体姿态来有意识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变化。来自四川的艺术家郭晋在自己的一些画作中, 鲜明地表现出儿童的特殊身体表达形式, 他的油画明显是对儿童时期欢愉的描绘。在其1996年开始创作的《欢愉的孩子们》和近期的《嬉戏曲》 (图四) 、《小肖像》系列作品中, 他描绘了跳跃、滑行、欢乐和机敏的孩子们许多天真的乐趣, 欢乐一直延续。画布上的人物或舞蹈, 或坐着不动, 直到他们的角色在游戏中被捕获而进入下一个游戏的编排。但是, 郭晋的作品里隐约带有一种即时的预兆感, 作品中的人物肖像像被腐蚀般, 仿若粗糙的石头雕塑, 即活泼的同时又被凝固成一个模样, 似乎在暗示着某种失落, 留在记忆中的失落。一方面, 艺术家把儿童的那种人类身体潜在能力尤其是处于儿童时期的那种优雅娇艳、柔软灵巧自我展示, 另一方面, 通常使用标志性的皲裂、斑驳、大象皮肤般粗糙的画面, 如此这般地把艺术的双重功能既作为模像, 又作为反思依次地在这样的例子上强力地展现出来, 从人物肢体表情上实现审美效果和审美张力, 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反映都市众生相是艺术家挚爱的题材, 让都市里的各色人等以典型而戏剧化姿态出现, 流露出都市人的存在状态及彼此间的微妙关系。画家钟飙的艺术风格独特, 尤以刻画都市人物见长, 他认为:记忆和梦想是现实的一部分, 个人的体验中都含有广泛的社会背景。他喜欢把不同时空下的人与物并置在同一个波普式的图式中相互调侃, 并找出其变化中的秩序, 组织成作品的情境。如作品《飞天》中“飞天”一词原本就重叠着多重意象, 钟飙借笔下的那些美丽形象, 承载着某种意绪, 身体姿态翻腾飞跃, 仿佛穿梭于他所创造的多维度的梦幻空间中。在如此多重意象的重叠中给人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而且这种震撼不是瞬时的, 而是悠长的、隐约的, 可能会绵延至未来, 正如画家所期望的那样, “替我看望未来的人们”。作品充满对个人心理的解析, 这种解析是他借助于夸大的毫无关联的意象来实现的, 带有一丝超现实气息, 让看似写实的画面显露出时间与空间的非现实性。无独有偶, 在范勃的作品里, 表现的人物都是他周围所处的圈子, 代表了中国典型的新一代都市知识分子的一员, 范勃将他们以戏剧化的姿态展现, 包含着叙事性的元素, 让观者阅读到人与人之间相关或不相关的故事。曾梵志的作品以刻意处理的头手、眼大身体小的形体夸张, 抒写了都市人的精神状态———自满、得意、虚荣、暧昧, 以及隐藏在内心中的苦闷、无聊、疏离和孤独。

3. 非人物元素的抽象表情

在一幅作品中, 人物一般是创造的主体, 但是其它元素的呼应衬托、提升作品的作用不可小觑。德国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家的全部技巧是创造一个启发人联想的刺激物。”说明了绘画的抽象性。此抽象性是相对于绘画的具象性而言的, 抽象性的目的在于追求具体物象以外的某种情趣、意象, 往往以不尽合乎视觉科学和生活逻辑的手法创造出某种背离画面的视觉效果。这个思想充分运用到了当代中国油画中并形成了一个特点, 即不排斥模糊性、矛盾性和不一致性, 所以它能够充满隐喻, 即使不做意义上的引申, 这种陌生的外观也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如此转化于艺术家们利用非人物元素的表现中可谓精彩纷呈。

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曾浩常常描绘的是衣冠楚楚的年轻男子和女子孤立地处于零散物件之中, 那些物品包括皮沙发、双人床、床头柜、挂钟、落地灯、衣架、卫生纸、茶杯、电话、酒瓶、烟灰缸、风扇、鱼缸、盆花等等, 所有的这些物品都属于一个特殊的内部空间———一个私人的家居, 也许是某栋现代楼房中的一个公寓, 但这个空间仅仅被暗示而不是被直接表现。画中既没有墙也没有门窗等具体的建筑形式, 人物和东西似乎是悬挂在空荡的画面上。画家对人物和物品的尺寸实施了严重的歪曲:通过有意在形象四周留下大量空白以达到对形象微型化的视觉效果。刻意选择每天经历的东西在画面上缩小, 力图把它们原有的功能性给抽掉———把事物无限放大或无限缩小就可以把背后的那个东西抽掉, 找到不同时期对东西的感觉 (图五) 。如此独特的视觉语言反映出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 包括家庭结构的变化、商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型私人空间的出现、拜物对私人领域的渗透和控制, 以及个人置于社会甚至家庭中日益孤立的处境。艺术家很好地利用了非人物元素演绎着自己的图式。

现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著名当代艺术家尚扬的作品形同迷箴, 图像的谜面背后链接了复杂的意义世界。他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确认一种文化经验———“山水”, 先后创作了《E地风景》 (图六) 、《山水画入门》系列, 在从容大度的视觉图像构成中, 蕴含着令人品味的人文内涵。他的作品保持了抽象性的内在张力, 在黑、白、灰色彩的对比和运用中, 营造一种典雅有致的视觉意象, 给人以率真写意的抒情意味, 充满了一种中国的书卷气。画面中用异样的原始、单纯、净化的美, 升华出中国文人画式的洒脱、大气。

“70后”画家李继开也是在努力把绘画中的形象在空间中尽量缩小, 使图像变得主观化, 其漫画性的造型, 充满了自传体式的想象, 除了那个招牌似的男孩, 镜子、旋转木马、水、闪电、蜗牛、花……充满着童年的小情趣, 营造了作品游离的梦境。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 当代艺术家倾向于找一些非人物元素符号隐性地表达个人的艺术观及美学思考。所谓的时代背景是一种抽象气氛, 他们偏爱背景自然环境带有虚拟性, 跟自然看起来是一种隔离、游离的关系, 有时甚至是格格不入, 让其具有足够的新奇度和难度, 藉此唤起观者潜在心理图式与当下视觉感受的冲突, 是抽象的具象, 用这种方式表现城市生活、个人观点, 体现了当代油画作品的精神意象和人文意蕴, 表明了意象性表情对作品构成的张力越来越大。

表情是一种千变万化、动态演进的艺术表达样式, 艺术家对其主观化的艺术处理, 是对艺术叙事方法的探索, 是艺术家走向内心的主观叙述。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指出, 艺术如果仅仅只是叙述与再现现实, 以唤起日常感情和传达信息, 则“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审美上感动我们”。为此, 需要“有意味的形式”, 即艺术形式的独立表现成为艺术审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油画对表情处理之所以能激起人们的审美兴趣, 就在于艺术家意象表现强烈的自我感受和独特的造型手段, 既有精神的表达又具语言的魅力, 对表情所具有的实践性领悟特质决定了其演绎形象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延伸性, 其示意性的造型, 通过特定社会活动实现其发生学意义上的运用, 不仅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获得不同表征, 而且通过这种实践性演绎呈现其精神意象的延伸和领悟。我们从中不仅读到了画家哲学式的思辨和精神的追求, 而且读到了他的艺术观及美学思考,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谢建军.美学意象理论研究视角探析.美术大观, 2010.1.

[2]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伟林, 意象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6.1.

国学经典当代普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2

国学是中华的传统文化, 它涵盖范围较广, 从先秦至明清, 具备完整的一套文化体系。 近些年各地不断涌现国学热现象, 大众纷纷学习国学经典, 且手段样式繁多, 从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到国内开展电视国学讲坛, 从国家举办国学活动到民间自发学习, 从学校课堂教授到企业文化融入, 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学习国学文化带给自身的精神修养。 虽然这些现象总会带给大家热议这种的做法, 但大众终归还是回归于一个初衷———如何才能普及好国学。

可以说国学经典确实产生不仅对个人修养而且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 但如此良好的影响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普及国学, 就需要对普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 为更好地了解, 我们选择于2015年4月—2015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 江阴市、张家港三个县级市开展关于国学经典普及现状的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案介绍

1.调查目的

通过研究三地的中华经典诵读的现状, 了解大众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现状, 阅读国学经典的时间频率、 方式方法的情况, 以及大众对国学经典的态度, 探究国学经典普及过程中需要加强完善之处, 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方案, 旨在为未来国学普及推广出谋划策, 从而对中华经典进行有效的宣传普及。

2.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涵盖江苏三座县级市:常熟市、江阴市、张家港市。 本次调查总样本以10~40岁人群为主, 且含有少数60岁以上人群,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发放问卷600份, 收回504份, 有效问卷450份。

3.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的形式进行收集数据, 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国学认知、国学阅读、国学态度, 共计21题, 17道客观单选, 4道客观多选题, 涵盖大众对国学的理解、阅读国学的基本情况、对国学所持态度及国学目前推广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国学认知情况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 人们对于国学经典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 69%的民众认为国学经典就是儒家经典, 在人们心中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并且影响中国人的几千年文化, 所以一提到国学就认为是儒家文化, 但事实上现代意义的国学经典已经超出儒家文化的范畴。 “国学是指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与时偕行的创造, 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总和” (1) 。 当代国学经典涵盖面广, 它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

从国学经典书目的了解看出, 人们对于国学经典书目了解的程度一般, 不至于所有国学经典的书目一无所知, 但也不至于了解超过十本以上, 大多数民众对书目的了解都停留在几本书目, 据调查民众显示图书馆和书店以这几本国学经典篇目居多, 其他书籍有但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众对于国学理解的局限性。 这说明国学的普及需要加强篇目的推荐引导, 而不是单单几本图书之内阅读。

调查还发现, 人们对于国学经典的了解情况一般, 78%的民众对于国学经典的了解程度都是趋于了解一般和了解很少之中, 且女性了解多于男性, 这种情况居于中青年居多, 由于工作的种种限制, 很少有时间了解国学知识, 但对于学生群体来说, 学生更多是因为学校布置的国学课堂作业和任务居多才导致对国学的进一步了解, 但实际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具体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但据整体了解, 民众对于国学的认知还是保持乐观态度, 尤其谈及国学经典的作用时, 超过90%以上的民众对于国学作用持积极态度, 认为国学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习古人智慧, 陶冶情操, 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道德修养。并且愿意接受像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节目的文化熏陶, 节目以生动形象的讲述让人们愿意以这样的形式得到文化的洗礼。另外, 也很清楚明白国学普及的困境在于社会环境 (学校、家庭、单位) 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带动人们自发学习, 以及有些经典篇目比较晦涩难懂, 让民众一时无法理解。

2.对国学阅读现状较差

调查发现, 国学学习虽然形式多种多样, 但最主要的途径是书本, 所以就国学的阅读进行进一步研究。但研究发现民众对于国学阅读虽然有很大改善, 但仍旧存在不足, 并且很多国学知识虽然看过, 但是时间久后就会遗忘, 81%的民众都读过《论语》、四大名著、唐诗宋词这些中华传统文化, 但很少一部分人7%是全部看过并读完, 大多数民众还是看过一部分, 并且现在已经遗忘很多。

就国学经典的阅读频率说, 74%的民众是偶尔会翻看国学经典书籍, 但频率不高, 终归到底还是处于时间问题,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 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会使学生经常阅读国学经典, 但对于已工作的成年人来说很难挪出时间静下心阅读国学经典。而且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的阅读频率要高于男性, 就学校来说女生群体阅读量确实高于男生, 就工作来说, 女性的工作压力大但与男性相比较小, 平时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比男性多。具体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尽管阅读量不高, 时间较少, 但是民众还是愿意阅读国学经典, 尤其在其他时间人们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形式学习国学文化知识, 在一些电视国学竞赛文艺节目中娱乐的同时也接受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

3.对国学推广态度积极

事实上, 人们对于国学普及还是持支持态度, 但是就国学普及的方法各抒己见, 但民众还是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国学可以普及大众, 让民众得到文化熏陶, 就民众对国学的复兴态度来说, 民众还是持积极支持态度较多, 有72%的民众支持国学复兴, 只有9%的民众不支持, 不支持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国学与自身联系不紧密, 没有多大用处, 认为国学与当代现实社会较脱离, 而且国学文化晦涩难懂也不愿意学习。 具体见下图分布:

就整体看, 大多数民众还是比较支持国学普及, 59%的民众同意将国学纳入基础必修课, 67%的民众还是期待并且有时间精力就会参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同时人们也对目前国学推广的现状表示一般, 希望可以有很好的方式方法让自己愿意参与到国学活动中。 人们也希望开发新媒体, 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学习, 也希望电视台可以推出精品国学栏目, 图书市场也可以出版高质量的国学书籍, 学校开办国学课程让孩子从小学起, 等等。

4.国学的普及力度变大

从480份有效问卷中看出, 在国学热的影响下, 有58%的民众经常参与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浪潮中, 33%的民众偶尔会参与国学经典, 只有9%的民众认为国学推广学习与我没有太大关系, 没有参与关注, 具体见下图分布:

由此可以见得,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 国学经典的普及力度逐步加大, 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看:普及对象范围扩大, 上至社区老人下至幼儿;普及手段开始多样化, 从国学竞赛到国学文化表演到渗入企业文化。 以江苏省三个县级市为例, 各市街道社区开展丰富多样的国学讲座, 供退休职工和老年人进行社区文化活动, 例如常熟市清河坊社区就开设国学诵读班, 并且邀请专业老师进行讲课;张家港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 共开展120项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包括邀请六小龄童进行文化讲座解读经典, 建设“书香张家港”微信, 定期为市民推送阅读资讯;常熟市企业将国学精神渗入企业文化中, 梦兰企业开展“梦兰儿童慈善基金”帮助贫寒学子;江阴市开展“一站到底”国学经典电视大赛, 为中小学生搭建国学竞赛学习平台;常熟国际学校开展国学节之四年级“亲子诵读国学经典”;江阴看办万达童学馆, 幼儿们穿上汉服, 让国学轻松学习, 等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国学普及提供了支持。

四、问题弊端与方法对策

当前国学经典盛行时期, 民众都乐意学习国学经典并且支持一系列措施, 但是普及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当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与弊端所在。

(一) 市场加强优质图书出版

市场缺乏较好的国学经典通读篇目, 现在市场书目鱼龙混杂, 更何况是国学书籍, 在2013年全国就举办过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的评选活动, 当时只有91本书籍被纳入优秀图书范围之类, 这些图书大多出自于知名出版社, 从这可以看出, 当代图书出版仍需提高质量和增加数量。 且市面上缺乏较少的优秀通俗读本, 民众之所以不愿购买国学书籍大多数是因为图书内容晦涩难懂。 “针对不同的对象, 选取注音、释疑、导读、赏析、缩写、改编、漫画、图说等常见表达方式” (2) 。 这正是出版社需要考虑的, 最重要的是将国学内容提炼出来, 将古人所要表达的哲理展现给读者, 让读者清晰明白, 也可以加入名家解读的白话, 便于读者理解。

(二) 改变课堂呆板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国学经典形式过于呆板, “课堂上由老师将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内涵口头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机” (3) 。 这是如今众多学校对于传授国学经典的课堂现状, 通过老师讲台上的大致讲解, 学生在下面诵读默写篇目, 确实很难理解这篇文章背后的引申链接与深层含义, 无法领略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样的国学课堂普及可以说效率低下, 学生出学校后只是记得当初背过的之乎者而道不出其中的哲理更无法修养身心。 这就急需学校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吸引学生参与国学活动, 让学生自发学习国学经典。 国家也可以制定学校开展国学普及的激励机制, 让老师换发活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课堂活动, 让学生轻松学习国学。

(三) 让国学活动更注重内涵

当下不少地方确实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国学活动, 但是国学活动开展效果是形式大于内容。 当前不少媒体曝出某地开展国学讲坛、国学文艺汇演、国学知识竞赛等, 虽然看似百花齐放的国学活动, 但实际收效甚微。 就国学竞赛目的是让民众参与国学学习, 但一部题库的发布, 让参赛选手暗自背题而忽略国学本质内涵。 国学讲坛本是丰富民众业余生活, 但现实总是台上激情演讲台下睡声一片。 要改变国学普及现状, 更注重内涵, 让民众切身感受到国学魅力, 举办方仍需在内容上下工夫, 丰富形式, 加强内容的引导, 让选手在背题过程中回答自身对国学的理解, 在让讲座生动有趣的同时真正领会国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1) .

[2]康华.关于国学经典普及出版的几点思考[N].出版发行研究, 2014 (7) .

国学的当代演绎 篇3

关键词:真善美,当代设计,阐释和演绎

“真善美”一直是学者和大众讨论的热门话题, 不断变化又万古常新,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赋予了这个课题新的内容。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所说:“世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写出一本完美的书。”这说明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 是为了创造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设计是人类历史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当代设计中, 同样离不开对真善美的追求, 真审美三位一体的思想是人们评价设计的最高境界。

一、真善美的涵义

真善美是人类活动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目标, 也是人类发展的三个不同向度的价值追求。[1]总体上说, “真”主要反映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 体现着合规律性的认识世界的目标;“善”主要反映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 体现着合目的性的改造世界的目标;“美”主要反映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 体现着合感受性的创设世界的目标。

按《辞海》的解释, “真”是指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还有与伪、假相对的真实、真诚等涵义。从字面上理解, 《淮南子·真训》注“真, 实也”;荀子《劝学》注“真, 识也”;淮南《本经》注“真, 不变也”。从哲学角度来讲, “真”是指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观必然性的状态。“善”是使人们的行为与主体的利益相符合, 是一种价值, 是实现主体必然性的境界;美能使人产生愉悦的体验,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词也做了诸多诠释, 涉及的领域较多。

二、当代设计追求真善美理念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现代设计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与社会化工业生产联姻, 形成普遍介入社会生活的产品。当代社会, 国家整体设计水平的高低与其综合竞争力息息相关, 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在当代设计中, 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一篇报道曾披露, 目前我国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属于包装垃圾。在价值最大化的观念的指导下, 非善意的设计经常出现, 不是片面强调某种极端就是图有其表而不涉及功能核心, 在设计中出现的山寨、假冒伪劣产品, 更是屡见不鲜。

正是由于在设计中缺少必要的道德意识约束, 当代设计中出现了真与假的并存和混淆, 善与恶的颠倒和抉择, 美与丑的模糊与扭曲。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的永恒追求, 同样在当代设计中追求真善美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三、真善美理念在当代设计中的演绎

在设计创造中, 真善美构成了设计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 也是设计理论批评的标准。在设计中也出现了很多将真善美用不同表达方式演绎的优秀设计。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也非常认同真善美理念, 曾提出建立“真、善、美”CI的主张。“真”是基础, 是“善”和“美”的前提;“善”与“美”相结合并借助一定的形态为依托便产生了“美”。

1. 真——设计之本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同样, 设计创作的素材也来源于生活。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 拥有其自身所固有的一种特质。然而, 现在的许多设计产品却背离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真的标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真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塑料在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产生之初, 因其自身材质的优越性, 得到了设计师们的喜爱, 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可见塑料的身影。但如今, 由于塑料自身的不可降解性, 塑料制品产生的垃圾难以处理,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避免地球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环保、绿色的材料随之产生, 这种材料在短时间之内被分解, 而由这种环保材料制成的产品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的关怀, 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2. 善——设计之核心

设计创作中的“善”分为“行为之善”和“理念之善”。在当代设计中, 一些山寨、假冒伪劣的产品琳琅满目。理念之善表现为“人文关怀”“人性本善”。设计师在设计时将人机工程学原理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近年来兴起的“通用设计”, 就是对能力有差异的人一视同仁, 例如城市里的无障碍通道设计, 体现出人性中的善和人文关怀。对个体的关怀, 善意的设计更关注情感需求的释放和表达。在包装设计中, 设计师采用环保绿色的材料, 不过度包装, 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体现为善。

3. 美——设计之升华

设计具备了真与善, 并不意味着美。美的设计能够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和满足。一个设计, 在具备了实用价值之后, 之所以讲究色彩、形式、材质及与人的交互体验, 就是为了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只有当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 认识与把握了产品材料与功能的规律性, 并将此用具体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时, “真”才具有了美的属性与价值。[2]“美”不仅是形态美, 而且要具有思想内容之美, 真正的美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真”与“善”体现在具体的产品形态设计上, 就产生了美, 这种美的产生不能违背真与善的本意。

4. 真善美的统一

“真善美”是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不是追求“真”“善”“美”的独立个体, 而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追求真善美统一的过程中, “真”是设计的基础, 是善和美的前提;在真的基础上体现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关怀, 即达到了善。[3]真, 善、美是具体形态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部分人生存的特殊性质和能力。而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则体现在人性化的设计之中, 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四、结语

当代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代设计也不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实践活动, 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促进人类进步的强大武器。在当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真善美的引领, 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设计美才能成为设计的灵魂而无处不在, 这也是设计师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8.

[2]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国学的当代演绎 篇4

一、语文课程中国学的界定

国学, 早在周朝时就使用了。鸦片战争以后, 西学东渐, 一些知识分子产生文化危机感, 为抵御西学的冲击和西化倾向, 他们开始积极地倡导国学。对于国学的具体界定, 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 相对于新学它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它指中学。正如章太炎所言:“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 近代以来, 西学东渐, 为了区别于西学, 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关于国学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过较全面的论述, 他认为, “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 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 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 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 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 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2]。按照纪宝成先生对“国学”的阐释, 关于“小学语文中的国学”, 本文凡指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我国自先秦以来直到辛亥革命以前的教学内容, 它包括文章典籍、诗词曲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成语典故、寓言故事、民间谚语乃至俗语名言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国学

本人曾以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 对小学语文中的国学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 包括古诗词及古诗词中的名句;成语故事、神话、寓言、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等;文言文、古典名著或名著改编;经典作品中的名言、名言警句;对子、谜语、谚语、俗语、歇后语、蒙学、节气等;名胜古迹、民俗节日、文化艺术等 (统计既来自教材中的课文部分, 又包括了课文部分以外的“语文园地”和高年级的“回顾·拓展”部分, 利用“六书”, 特别是象形、形声、会意等构字规律以指导儿童识字等相关内容本文未予涉及) 。

从粗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 一是国学内容占据了不少的比重, 以课文部分为例, 1~6年级的12本教材中, 包括选读部分在内, 共有课文421篇, 国学内容40篇, 国学占课文总量的9﹪, 此外, 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部分;再有, 国学的内容分布面较广, 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著等外, 还涉及到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书画建筑等内容。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部分,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

三、小学语文中国学的当代教育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学部分, 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它不仅体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 其文学和文化的成分, 更是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厚资源, 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此外, 小学语文中的国学, 还具有众多的当代教育价值, 最为显著的, 是它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价值、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价值以及人格精神的培育价值。

1. 了解中华璀璨的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带给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的繁荣, 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 尤其是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 卡通、娱乐周刊、武打电影、歌星影星、名牌服饰、生日礼物、洋速食等纷纷走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却对本土文化一脸茫然, 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如数家珍却不了解清明、端午为什么时候与何等内容, 更有甚者, 以热衷西方文化为时尚和潮流, 以民族文化为过时和土俗……所有这些, 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和警醒:假如我们放弃而不是积极争取对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那么, 我们未来的文化, 就有全盘西化的可能;我们几千年的古国文明, 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 就会有断代的可能。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 亦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 可以说, 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 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 我们的小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文房四宝、篆刻印章、山水国画、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中医中药、象棋围棋、中秋月饼、端午粽子、道德风俗、饮食文化、婚丧嫁娶、秦砖汉瓦、戏剧、武术、宫灯、剪纸、风筝、织绣、瓷器、唐装等等传统文化。而通过了解传统文化, 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被继承并弘扬,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正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所说:“了解它, 才会鉴赏它;鉴赏它, 才会更加热爱它;热爱它, 才会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 才会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 使优秀文化代代相传, 发扬光大。”[4]

2.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培育民族精神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也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磨难而不衰, 饱尝艰辛而不屈, 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 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主要通过自己固有的精神文化来体现, 而这种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当属以传统的经史子集为集中体现的国学。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 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 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收录的大量的古典诗词、神话传说、民间和历史人物故事等等内容中, 多在传扬着这种精神和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晏子使楚”里的爱国情怀及“将相和”中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团结精神;“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传递的为人类对幸福生活而不懈追求和牺牲的精神;“司马光”、“称象”、“草船借箭”里的智慧, “景阳冈”中的勇敢等等, 无不以形象生动的语文的独特方式, 在向小学生润物无声地培育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 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是培育民族精神的绝好途径之一, 它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3. 人格精神的教育价值

当今社会,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功利主义盛行, 人文精神衰微, 不少青少年在时代的背景下产生了深层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的危机:嫉妒、仇恨、自私、悲观、萎靡……没有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 没有人生的远大目标, 缺少对生活的热情, 缺少应对人生变化的积极态度等等。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我们不否认思想品德课程的正面引领作用, 也不否认以现代科学为学科基础的心理咨询疏导作用, 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文质兼美的千古文章对学生人格精神润物无声的根本作用。

1992年, 在香港举办的一项“最受欢迎唐诗”选举中, 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登鹳雀楼》、李商隐《乐游原》、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的《悯农》、李白的《朝发白帝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等10首从成千上万首唐诗中获选。这十首唐诗有对母亲的感激;有对先人的追怀;有乡土之恋;有对宏阔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也有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人生度数;有对落花的怜惜和最卑微的野草荣枯的关切以及最普通劳动者汗珠的珍惜;有对大自然奇瑰的赞美, 也有对人世间最朴素人情的咏哦。作家刘心武说:“这10首唐诗实在是常诵常新, 即使过录一遍, 灵魂也总是有一种难言的欣悦。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10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 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5]

不论是诗词歌赋, 亦或是人物历史、文化礼俗, 以中华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国学含有丰富的人格精神教育的资源, 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和睦亲善、谦虚谨慎、勤劳节俭、重情重义、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爱国如家、天下为公等等传统美德, 深深地融入于源远流长的文章典籍之中。荀子说:“人之乎文学也, 犹玉之于琢磨也……为天下烈士。” (《荀子·大略》) 文学可以塑造人的品格, 可以化腐朽为神气, 把凡人变成高尚人格精神的不平凡人。小学语文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 必将通过语文独特的学科优势, 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N]南方周末, 2005-5-26.

[3]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22.

[4]崔峦.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第三届“两岸四地”教学观摩交流会上的专题发言[J].小学语文教学, 2005 (2) .

国学的当代演绎 篇5

童声在媒体上的发展

最初所了解的“童声”是在收音机旁听到适宜少年儿童演唱的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 歌词积极阳光向上, 众多儿童歌曲有着时代的记忆, 比如《卖报歌》、《娃哈哈》等等。电视媒体的逐步发展也将我们听到的“童声”变成了可视演唱版, 一般电视上会出现一个男生或者一个女生的独唱, 也有几个男生或几个女生在一起演唱的, 最常看到的是少儿合唱团, 将那些没有经过变声期的孩子们组织一起经过相关的训练, 受到过基础的训练后, 他们唱出的和声是较和谐的, 在很多的大型晚会上我们也会看到这种少年合唱团或是儿童合唱团的出现, 有的是齐唱、有的则是一个领唱或者是多个领唱, 后面配有很多伴唱的学生, 一般都是在小型的文艺演出或是少儿文艺汇演中出现。直到1999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开播, 主题曲同样广为传唱, 开头的部分“鲜花曾告诉我你曾经走过, 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 终于迎来这欢聚的时刻”此乐段由一个女孩青涩的声音独立完成, 后面伴有大型的交响乐队及少年合唱团, 开头女孩的独唱便被凸显出来了, 虽然有的音高不够完全标准化, 音色不够绝对统一, 吐字不够绝对清晰, 但是一个少年有这样的演唱在整个画面来看还是及其统一的, 这种演出形式第一次出现, 在我们心中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众多舞台灯光及声音的衬托下, “童声”被渲染的格外突出, 在电视荧屏外的人们心中印象深刻。这种表演形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同, 紧接着在国家大型活动中崭露头角。在国家为了庆祝澳门回归重大晚会上主题曲《七子之歌》被广为流传之后, 领唱者澳门籍女孩的那口有待提高的普通话“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已经家喻户晓, 在晚会上她一个人的声音在交响乐团、合唱团完美的和声中凸显激起人们心中真挚的感动, 就是那一小段旋律简单的童声独唱, 时隔多年, 我们仍然能清晰的记起那声音的稚嫩和甜美, 那声音、那旋律每一个音符像被烙在中华儿女的心上, 女孩的声音象征一个孩子归家的期望, 迫切的心情让人怜惜, 代表着我们的澳门渴望回归的迫切心情, 每当听到这首歌就能想象到那个可爱的长发女孩用她那双清澈的眼睛来歌唱, 来表达团圆的美好愿望。在2008年8月8日又一个举国欢腾的盛典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中国极具特色的演出令人目不暇接, 世界瞩目的开幕式会场, 林妙可将童声版《歌唱祖国》响彻了整个“鸟巢”, “童声”再一次代表了我们中华儿女美好单纯的祝愿。我们的北京奥运会需要这种清澈的声音。

童声演绎流行歌曲被大家认同

“童声”的演唱形式在各种大型演出中出现, 逐渐被大家认同, 同时也运用到其它很多地方。不仅在众多国产动画片片尾曲插曲中运用“童声”来独唱, 反响强烈, 深受人们喜爱。2000年网络歌曲及其盛行的一年, 《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等一系列网络歌曲相继出现了童声版, 《猪之歌》被大家认同, 紧接着一系列“童声”版本的翻唱更是相继映入人们眼帘, 点击量也是一路攀升, 这种演绎形式运用到了传媒行业的各个角落, 韩剧的播出在中国内地的受众度是很高的, 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小到幼儿园的孩子, 电视剧里的歌曲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我国的媒体更是抓住了这一商机, 将片中的插曲《三只小熊》改编成童声版在网络上盛行, 运用更是及其广泛, 手机彩铃业务、视频、手机铃声下载量一路飙升, 为商家获利不少, 能成为人们所记住的不是它翻译成中文的版本, 而是一个女孩用稚嫩的声音演唱着最初的韩文版本。听众喜欢童声演绎歌曲的原因里有很多因素, 但是唯一有一点可以猜测的就是他们也许是喜欢“童声”的青涩, 喜欢“童声”的透明。最近在网上流传广泛的一首“童声”演绎的《我不想说》, 这首歌愿为杨钰莹所唱,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歌手杨钰莹声音甜美很多人为之所倾倒, 但是童声翻版后就有了不同的感觉, 带来了比原唱更多的点击量, 有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当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童声用稚嫩的声音去呼喊, 让所有人听了不禁一笑, 这是孩童的纯真, 人对待生活有种种的不满, 唱歌是一种对内心的发泄, 每个听众不可能都会唱成像歌手那么规整, 在喜欢旋律的同时, 用孩童的声音来演绎可能更贴近听众的内心世界, 从听众来讲孩子的声音要比过于专业歌手的声音更能够温暖人的心灵,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童声版本的歌曲运用如此广泛的原因吧。

童声演绎值得我们反思

在当今的流行音乐乐坛似乎是一个“适者生存不适者亡”的情景, 歌手的生存与发展是与当下人们的审美趋势息息相关的, 一首新的作品如何以一种最新颖的方式来博得听众的认可是他们需要苦思冥想的, 流行音乐界的改朝换代已不以为奇了, 在一味的追求方法追求完美的歌手是否真正追求完美而不要自己有一点瑕疵呢, 也许一丝瑕疵正是被人所记住的关键呢, 往往多数趋于同样的完美一般不会被人记住。

在网络发展与流行音乐并驾齐驱的今天, 它们的发展不可小视, 在流行歌手曾出不穷的今天, 需要声音的被观众认同, 需要适应人群的欣赏, 更需要有它独特的表现个性, 也许是这个市场上的人过于完美已经让人无法挑剔, 也许是这个市场的人过于集中以至于膨胀, 人们还没有来的及记清楚歌手的样子, 或仅仅因为一首歌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现在人们的审美认识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个某个歌星盛行的那个时代了, 现在提倡的是音乐与人的主动关系, 而不是音乐与人的被动关系。

结语

音乐的审美意识作为人的一种主体能力,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 人的主观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 只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音乐的审美意识才会发生[1]。“童声”现象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的是它已经被人们所认同, 被时代所认同, 已经占有一定的市场, 或许取决去它的特别, 同生音质的清澈, 在这样一个吵杂的环境下, 不管各个年龄层的听众他们身处社会各个不同的阶层, 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 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 对现实有着种种的不满, 但是能够听到孩童清澈的声音, 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释放, 因为现实的制约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左右的, 释放内心的不满需要大声的呼喊, 人们需要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声音, 这种被大多数认同的声音被我们的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所接受, 我们不能将所有人对音乐的审美趣味定格在一种, 诠释音乐的方式还会日异更新, 但是不管音乐怎样前卫, 演出形式怎样推陈出新, 我想更多的欣赏者更希望寻找一种声音与心灵产生共鸣的感动, 哪怕是不经意间地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真实, 才是观众及音乐人共同努力探寻的。

参考文献

当代,我们该怎样倡导国学经典 篇6

关键词:国学经典,倡导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给我们淘洗出了宝贵的国学经典财富。在这个淘洗的过程中, 那些经典财富此起彼伏, 呈波浪式前进, 而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面临许多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的时候, 人们往往会重新拾起似乎被遗忘的“过去”, 就像目前人们把我们的国学经典推向风口浪尖一样。现在, 许多大学开办“国学班”;武汉一所标称“现代私塾”的童学馆穿戴仿古衣冠;今年的3月26日, 在四川成都, 十八名着汉服戴高冠的青年当众完成汉代成人礼;锦江区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但是, 这些做法就算是发扬国学了么?

反思“国学”, 毕竟是一种“学”, 我们应该塌下心来研究一些学问, 关于经典的学问, 关于经典在当代的生存境遇, 他们应该为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服务, 而仅仅是一种阅读, 一种“回归”是完不成如此大任的。

首先, 倡导国学经典不是“复古”。

文化的复兴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条, 也不是刻意模仿旧时代的某些形式, 而应该是对现代生活的融会贯通, 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因此, 对于国学经典, 我们首先应该完成其文本的去经典化。国学经典在形成的过程中, 涉及许多与文本相关联的得以流传的历史环境, 例如,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经典统治了教育, 同时也沦为了社会权力统治的工具, 经典的工具性占据着统治地位, 所以出现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经典文本的去经典化就是把那些特定历史强加于他的不属于其本身的因素剔除掉。

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经典, 我们最好是阐释, 而不仅仅是诵读, “阐释性的话语增进了我们对于这个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世界的了解, 或者, 甚至是对曾经了解的一切的一种否定”[1]p24-25, 只有通过阐释, 我们才能够把经典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挖掘出来。就像曾主编过《现代与传统丛书》的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所说的:如果现在将农业经济时代的蒙学教材, 例如《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用来教育孩子, 会束缚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

其次, 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所以我们倡导传统文化, 弘扬国学应该和时代相联系, 应该把国学学“活”, 使其存活于当代社会, 而不是学“死”, 在这里, 我们可以借用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一句话来说得更清楚:“历史学的兴趣不只是注意历史现象或历史流传下来的作品, 而且还在一种附属的意义上注意到这些现象和作品在历史上所产生的效果”[2] (p385) 。所以, 对于作为历史流传物的国学经典, 我们要具有效果历史意识, 在效果历史中去沟通过去和现在。

再次, 国学经典应该与时俱进

国学经典的提倡与弘扬应该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即如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所说的:“如果传统国学和现代文化的创造结合得不够, 也就谈不上以新的观点去看待未来。”无论是先秦诸子, 还是唐诗、宋词、元曲, 它们的涵义都有一个历史的问题, 时代不同, 经典的具体含义、外延也就不同。

我们应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自觉地去区分国学经典中的优秀与劣根性的东西, 积极肯定和发扬适合社会发展的东西, 而对于那些不适合和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东西应该否定和改造。

第四, 国学经典的作用不能扩大化

国学经典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精华, 我们合理、适度、科学的提倡他们, 可以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提升我们的国民素质, 修身养性, 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净化我们的道德境界, 但是, 如果让“国学”担当更多的“救世”责任, 希望通过“国学”去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是不现实的。尤其是现代的国学教育, 许多还仅仅停留在复古、回归传统文化的水平, 就像是曾以《哲学与人生》风靡内地的台湾学者傅佩荣所说的“现在许多人读古代经典, 还在文字上打转。很多人记背《论语》、《孟子》等, 仅仅因为接受它是一种权威, 但对古人何出此言, 则不清楚。”“这么读传统经典, 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还容易造成误读……”

参考文献

[1][荷]佛克玛, 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荷]佛克玛, 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浅论国学传承与当代中国经济 篇7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 头绪万端。应该“沉浸酿郁, 含英咀华”。遗憾的是, 有些现代人讲究“范儿”, 只要是和传统文化有一丝一毫相关的都谓之国学。还有人喜欢炒作。真假虚实宣传地有气场有“钱”途, 没有文化沉淀和思想深度的内容也被冠以“国学”炒得火热。“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拨云见日, 追本溯源, 深入到国学精髓来开展这项伟业才是正道。

国学的博大精深是笔墨不能形容的, 在研究时应有方向、有步骤、有方法, 更应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国学如何正向引导和帮助经济进步是本文浅谈初衷。国学和经济, 两个貌似不相关的两个概念, 如何能成为我们的论题?道理很简单, 市场有对于国学的需求。经济受市场规律、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在物质生活异常富足的今天, 活跃的精神思想、心灵境界会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和人们的选择。数字公式的经济学已不足够指导经济实践。于是尽管主流经济学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非主流经济学作为后起之秀, 从未间断其深入、创新、延伸的努力和抗争。其中, 制度经济学就足以支撑国学与经济研究的论题:它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历史学派, 重视对非市场因素诸如制度、法律、历史、社会和伦理等因素的分析, 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认为:宏观经济学只注意总需求水平的调节, 微观经济学只注意成本和价格的形成, 却恰恰遗漏或忽视了社会的制度结构即权力分配问题。亚当.斯密曾指出:市场是人的情感不确定性的集中和体现。这一论断被证明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 是西方世界的《论语》。

国学的内部本身恰恰是阐述人性和人际的。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 “国学是关于人面对天地、自然、社会进行自我定位之学”。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上善若水”, 国学研究的是人性、德、智、美和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据记载, 清代学者皮锡瑞指出汉代儒生“以《禹贡》治河, 以《洪范》察变, 以《春秋》决狱, 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它证明早在古代, 国学就有治国兴邦之功。现代易经人也认为掌握天、地、人的运行规律对于股市分析大有益处, 即“道法自然”。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二十一世纪的国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走国学经济之路, 如何平衡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

国学对于中国经济的宏观影响可以追溯到高校国学热,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陆续成立国学院。最有特色的当属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高端培训黄金周了。北大哲学系乾元国学教室专场每年都会成为黄金周的亮点受到热捧。《国学的核心价值》、《人类文明转型与国学》、《中国式生命》等国学课程为学员献上了丰厚的精神大餐。在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学课程从高校推广到了民间市场。各种国学高级总裁研修班应声而起。需求和供给理论可以阐释这一现象:高端群体的文化需求和巨大利润导致交易自然产生。某国学俱乐部投资两千万元把国学物化为产品并将其与网络技术结合创收上亿, 这曾一度掀起“国学争现”的争议。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企业结合?文化学习与利益驱动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国学研究和推广究竟该由谁来承担?文化产业是否“变相争现”?谁来给市场定价?谁来监督市场运营?民间企业要考虑成本和利家部门则要考虑政治制度和影响。近日, 教育部“十二五”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课题组、中央教科所、华夏文化促进会联合成立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联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国学教育”专、本科学历学位课程, 旨在将国学普及化、大众化。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推广国学、普及国学的效果。这些由国学引发的产业链及背后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都在为中国经济和国学传承方式提出新模式,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添了亮点。

国学对于经济的微观影响不妨以其通过影响人的内心进而来影响经济生活为例来阐述。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讲究“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赢得了“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仁义军获得了精彩人生;美国佛学博士罗奇格西“用佛法来发展事业”将佛门的空、蒋巴法等理论成功了运用在经济领域, 白手起家打造了大型钻石连锁企业。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国学是中华的民族魂。2010年河北开设了“国学牵手经济、共谋发展之道”探讨文化与经济关系, “经济是眼前我们赢得的产值, 但文化是我们背后根本的动力”的理念, 足以证明国学的力量。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所说, “中国社会近二十年的升平只是由乱世改变到达不乱, 在文化和经济的架构上还是差一大截的”。如何缩短这“一截”, 将国学这一文化瑰宝在经济中的价值充分体现, 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则是值得社会各界人士深思的。

参考文献

[1]、季羡林, 季羡林说国学。中国书店。2007-4-1

[2]、加尔布雷思, 加尔布雷思文集。常青藤学术经典译丛。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1

[3]、亚当.斯密, 谢宗林译, 道德情操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1

[4]、李国旺, 国学对资本投资有用么-国际融资杂志出版。2011-3-8

[5]、罗奇格西, 项慧龄译, 当和尚遇到钻石。京华出版社。2005-5-1

上一篇:眼睛常见病的治疗下一篇:C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