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国学

2024-09-09

国学中的国学(精选12篇)

国学中的国学 篇1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 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 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有“进入职业门, 就是职业人”的意识, 因此学生一踏入职业学校的大门, 教师就有义务培养其职业意识。“国学经典”中许多片段对职场有借鉴意义。

一、面试要知礼

庞统是三国时期一位颇有才华的谋士, 人称“凤雏”, 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然而, 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位贤士处于报国无门的尴尬境地, 这都是他不成功的“面试”惹的祸。

庞统的面试是在东吴孙权处。周瑜死后, 鲁肃自感“碌碌庸才, 误公谨重荐, 其实不称其职”。特向孙权推荐庞统, 说此人“上通天文, 下通地理”, “周公瑾多用其言, 孔明亦深服其智”。孙权听后大喜, 忙安排请来相见。庞统前来拜谒。施礼完毕, 孙权问:“先生一生所学, 以何为主?”庞统说:“所学不必拘泥, 随机应变。”意为所学庞杂, 涉猎广泛。孙权又问:“先生的才学与周瑜相比如何?”庞统笑答:“我所学的东西与周瑜大不相同。”孙权生平最喜爱周瑜, 岂容他人轻视, 于是心中更加不悦, 就随口说:“先生回去吧, 等用你之时, 再去相请。”庞统只得失望而归。

由孙权的爱臣鲁肃亲自推荐, 又颇受周瑜、诸葛亮等人重视的大谋士庞统, 为什么在孙权那里“面试”的时候惨遭失败呢?作为“求职者”的庞统, “面试”中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其一, 狂妄成性, 不受约束, 不修边幅。这样放荡不羁的表现在平时本无可厚非, 但在求职的特殊场合, “主考官”又是东吴主公, 他仍狂妄不羁, 就有些不知轻重了。通常, 个人的外表修饰和言谈举止是构成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仪表、得体的言谈、礼貌的举止, 才是获得考官青睐的先决条件。

其二, 口无遮拦, 说话毫无避讳。在谈及孙权宠爱有加的周瑜时, 庞统流露出轻视之意, 致使孙权更加不悦, 进而引起反感。在应聘的时候, 应该了解对方的期望, 注意投其所好, 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考官进行交流。

二、做事重细节

职场中的“权力者”应该尊重每一个“小人物”, 他们或许不像小人那样奸诈, 只是看起来人微言轻, 无足轻重, 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们一旦忽视了他们的利益或作用, 那后果就有可能不堪设想。

春秋时期, 各诸侯国互相攻伐。有一年, 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 为了振奋士气, 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 每人分得一大块羊排骨。当晚, 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啃特啃, 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因军务繁忙, 忘了交代分给羊斟。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 不禁气不打一处来, 心想: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怎么我就那么“背”呢?这不是诚心作践我吗?羊斟暗暗地打定了主意, 决定以牙还牙, 要华元的好看。

第二天, 宋郑两军相遇, 双方摆开阵势, 厮杀起来。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 羊斟忽然一甩鞭子, 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 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羊斟转过脸答道:“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肉, 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 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 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能施展, 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三、是非多宽容

相传周定王元年, 楚庄王平定叛乱后, 为庆大捷宴请众将百官, 并让美丽的爱妾许姬为大家敬酒。正当他们开怀畅饮之时, 一阵狂风吹灭了所有的灯烛, 黑暗中, 有一个人拉住许姬的衣袖调戏, 许姬不从, 顺手扯下了他的帽缨。许姬当即将此事告诉楚庄王, 要求庄王掌灯后立即下令查出帽子上没有缨的人。庄王听了哈哈大笑, 当即发话:“请百官都把帽缨去掉。”然后下令点灯。这样谁是行为不轨者, 已无法分辨。许姬不明其意。庄王解释说:“酒后狂态, 人常有之, 倘若治罪, 必伤国人之心, 使百官不欢而散。”所以不能这么办, 许姬这才叹服。

由于庄王的宽容, 在吴兵伐楚的战争中, 有一个人奋勇杀敌, 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庄王问他为什么如此勇敢, 他回答说:“臣, 乃殿上绝缨者也。”表现了知恩图报的精神。

四、立足凭责任

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出校园就要承担社会责任, 如果在学校没有养成职业责任意识, 相信社会交给他们的任务也不能完成。孟子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越王勾践遭亡国之险, 却能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最后一举灭吴, 成为一代霸主。“越王勾践灭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表现了他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责任意识。教导学生有责任心, 可以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总之, 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 可以借助语文课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国学经典文章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让学生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 学习求职的方法, 掌握应聘的技巧, 使学生在生命的春天, 早日将理想的种子播撒在适宜的环境里, 让其开花结果。

国学中的国学 篇2

2010年12月29日 12:24 来源:新华日报 ↓小】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徐小跃,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导。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

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如果要问“国学”的精华是什么?那就要说到“儒道佛”了。有的学者就把“国学”主要归结为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三家。

对作为“国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三家,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回答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而思想是由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真正要进入国学的殿堂,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一定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

国学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国圣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亦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即“道”来改变天下。说白了就是,他们建立学说、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

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这么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强调的是通过关注“人文”,以达到变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这里出现了为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概念——人文,这是当下许多人都喜谈的一个概念,“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等。但你要问他究竟什么叫“人文”?恐怕很少人能明了它的深义。《周易》是这样给“人文”下定义的,它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能止于文明的即是人文。这是对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而提出的标准。中国古人告诉你作为一个人,要知道“当其所为”和“不当其所为”。也就是说,人一定要知道你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里有不能越过之线,即当“止”之线。如果再用一个概念加以说明的话,那就是“义”。“义者,宜也;宜者,应当也,适当也。”儒家最重这一“止”和“义”。《大学》有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由此可见,这里谈的都是人之为人的根据问题。所以,我们说,所谓“人文”是专就人的本性而言的。简言之,“人文”要关乎的是人的本质问题,也即人性。

什么是人之为人的“根性”呢?这一问题在儒家那里尤其得到重视。孟子有句名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谓“几希”就是一点点,微乎其微。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动物的区别就是一点点。通俗地说,人与禽兽差别不大。有关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一致性竟达到99.99%,只有0.01不一样。0.01还不是“几希”吗?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几希”究竟是什么?儒家六经之一的《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即是说,鹦鹉会说话,但究其本性,它还是飞鸟,猩猩也会说话,但是究其本性,它还是禽兽,如一个人不知礼,不行礼的话,即便你能说会道,那也与禽兽无别。前引荀子所论已知,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绝不在“知”,而是在“义”。

儒家并没有把我们熟知的人会说话,人有知识理性,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等视为人与禽兽不同的根本之所在。中国古人不是不知道这些,但他们似乎看得更深远。在他们看来,人高于禽兽的诸种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支撑着,那么,人的这些能力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人类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残酷的刑具、杀人武器,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这一点点的“性德”,一点点的“性命”,一点点的“德能”,一点点的“明德”,一点点的“灵光”,即“几希”到底是什么呢?还是孟子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良心”。包括孟子在内的以后整个儒家,都视“良心”为一超越善恶的至善、纯善之心,亦叫“本心”。这是天地给人类的“殊胜”赠品。

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希”,但由于受到后天的污染,或由于不善于保存,作为人最宝贵的这一“几希”就会丢失。如何对待“良心”,又将君子与一般人区分开来?孟子说:“君子所以遍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于是乎,“存心养性”,“尽心知性”遂成为儒家思想的旨归。孟子直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由此可知,儒家所谓“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中国人评价一位真正的学者,不会只说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是把“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视为是对学者最高的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指为人为学,道德文章、德性问学,这两方面集于一身。

孔子曾感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这里,孔子追忆和赞扬“古之学者”的为学之终的是为了使自己精神境界的提高,心灵世界的净化,生命层次的升华。而叹息和批评“今之学者”的为学之动机是追名逐利,做学问是做给别人看的,与自己的内在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弘扬完全脱节。

我常常提醒所谓做学问的人,当然包括我本人,要避免在大学校园、科研机构出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局面。什么叫“经师”?就是说他专业知识非常精通,像这样能传授知识的老师太多了。什么叫“人师”?就是既有德行又有学问,道德文章双馨,人格魅力非常强的人,这种老师难以碰到。作为一名学者,或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其终的是要求他们能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大任,把爱人、爱天下作为自己终身欲承担和实现的责任。知识分子不可以目光短浅,不可以急功近利,不可以唯利是图。这也正是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语)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由上可知,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如用一个哲学概念和命题来说“国学的精华”,那就是“国学”非常重视人的存在方式问题的探讨。

儒道佛皆以“修身”为本

对儒道佛三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功能作用等问题的探讨乃是表现“国学精华”的最好方式。

儒家乃“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道家乃“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佛家乃言空说假,力主离苦得乐。尽管儒道佛三家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形态,但他们都有其体现各家思想本质的内容,或者说皆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看来,“仁信敬诚礼义廉耻”构成儒家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自然无为处下”构成道家核心价值体系。“中道慈悲苦集灭道”构成佛家核心价值体系。儒家是通过“仁爱”之道,道家是通过“自然”之道,佛家是通过“慈悲”之道,以实现社会、人生的和谐与完善。

儒道佛三家分别通过“社会”(人生)、“自然”(人身)、“涅盘”(人死)三极的设定来构建他们的思想体系,来展示他们各自的世界图景。儒道两家,特别是儒家,它强调的是人“生”学。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这样一种重生轻死,重人事,轻鬼事,重此岸,轻彼岸的“现实”倾向对儒家以及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道家和道教亦谈人“身”的修炼,同样的重“生”。总而言之,他们都主张把价值取向定在“此生”、“此身”、“此世”上。当然,在道教体系中也不乏超越性境界的设定,像“天庭”、“鬼域”等等,不过,主张“此身”即在现世长生不死则是道教的根本教义之所在。而佛教则喜谈“死”后的众生生活,或可称之为人“死”学。因此亦才有了佛教所主张的“穿透生死”、“生死事大”之说。

当然,我们又要清晰地认识到,三家欲实现他们的三极目标,都共同主张首先应从人的最初和最深处入手,即人的“心性”处。在他们看来,这是本根的存在,是大者的存在,是本来的存在。由此,“发明本心”,“存心养性”、“诚意正心”;“心斋坐忘”、“虚观静观”、“返朴归真”;“明心见性”、“即心即佛”、“恢复本来面目”,遂分别成为三家修行的途径。如果选用一个词和一句话能表达他们共同旨趣的话,那就是“修身”,以及“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为,三家皆明白,宇宙、世界、社会、人生的本质属性的呈现要靠“人”去“观想”,而人怎样来观想则取决于人的“心”的状态,心态如何则又需要人“修”。亦因此之故,我习惯这样表述人们既已熟知的一些提法,我会把“宇宙观”、“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倒写和读为“观宇宙”、“观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这里,是在凸显“人”及“人心”的地位和作用。

对儒道佛三家功能及特点,“古人”和今人多有概括和比喻。宋人概括道: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古人有喻:儒是粮食,道是璧玉,佛是黄金。今人南怀瑾有喻: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每当我讲授国学谈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极其幸福的,因为在中国有这么多的思想宝库能提供各种人生所需要的东西。但另一方面,许多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又是非常遗憾的,因为他们全然不知有这么多的宝藏,对自己的宝贝视而不见,甚或无端轻慢。

我曾对儒道佛三家的功用和特质作过这样的总结。一曰不治儒家不能“入世”(经世、治世、济世),它强调的是一种“有为”精神,因而具有“现实”的特点。二曰不治道家就不能“超世”(避世、忘世),它强调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因而具有“超现实”的特点。三曰不治佛家就不能“出世”,它强调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因而具有“非现实”的特点。总之,入世有为、超世无为、出世空无,分别体现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各自特征。

我也有比喻: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入世者甚爱牡丹,超世者独爱菊,出世者厚爱莲。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虽然我们通常认为儒主入世,道主超世,佛主出世,但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尤其对于中国化的佛教来说更要如是观。大家知道,儒道两家源自中国本土,其思想具有鲜明的体用不二,本末一如的中国哲学特色当属必然。更为重要的是,重世间那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而作为外来佛教,就不能不受到中国固有文化的影响。如我们仔细研究佛教思想就会发现,体用一如,本末不二之思维方式亦为佛教所具有。我们说,儒道佛三家最终能够融合,其根本点之一即在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思维方式。有了这一共同基础,只要佛教在教理教义上充分考虑到中国“重世间”的传统,自然会调整他们的思想旨趣。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于是佛教由原初一味强调出世而一变为“即出即入”。那么表现在世间和出世关系问题上,最终使得三家走向一致。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由此可见,儒道佛三家以其各自的表达方式共同回答和解决了人如何处理现实与超现实的关系问题。

儒家“在意”,道家“适意”,佛家“不在意”

如果要再对三家思想各自的特点及功能作一个更为生活化的概括,那就是儒家思想使得人“站得高,看得远”;道家思想使得人“进得宽,想得开”;佛家思想使得人“行得深,放得下”。得儒家思想之精髓定会使人胸襟宽,得道家思想之精髓定会使人想得开,得佛家思想之精髓定会使人忍得了。胸襟宽方能仁爱对人,想得开方能自然待人,忍得了方能慈悲化人。

儒家对人对事很“在意”,道家对人对事很“适意”,佛家对人对事很“不在意”。由此,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观是乐观、进取、向上;道家的人生观是达观、退让、处下;佛家的人生观是冷观、忍让、放下。具体言之,因为儒家什么都“在意”,所以他有执着的精神、有为的气概、自强不息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因为道家对待什么事均以“适意”为上,所以他才如此崇尚逍遥旷达,任性洒脱,空灵飘逸。因为佛家对待什么事主张“不在意”,所以它才任运自在,不执有无,解缚放下。

人生需要这三种精神和气质。该在意即在意,不该在意就不在意,在生活中寻求符合自然的适意。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道佛互补的特性——中国人的灵魂是多重性的。

最后,我想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外国小故事。一位牧师在家准备布道讲稿,但他6岁的儿子一直缠着他,牧师想了个办法,将印有世界地图的一张纸撕碎了让小孩拼。10分钟不到,儿子就拼好了,牧师惊讶地问他怎么做到的,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后是一张人的照片,他是按照人来拼的。“只要一个人是完整的,那么世界也是完整的。”小孩子的话,让爸爸惊呆了。牧师想,自己几十年的布道,就是为了让别人明白这个道理:只要这个人的心是光明的,这个世界就是光明的。只要人心充满爱,这个世界就是充满爱的世界。佛教亦有类似说法,认为只要心中有佛,看看人人都是佛,而只要心中有魔,看看人人皆是魔。

记忆中的“国学”和“大师” 篇3

一个从日本人那里借来的概念

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国学”又称“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这种泛指,意味着所有传统的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国学范围。

而就字面意思来说,“国学”最早指的是“国家办的学校”的意思,在古代,它又称“国子监之学”。宋代,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书院,而叫“白鹿洞国学”,它的意思是“国家办的学校”。后来朱熹把它接管过来,改为书院,是受宋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因为在宋朝,书院,也就是民办学校,开始繁荣起来了。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在与西学的对比下产生的。在魏源和张之洞那里,他们使用的是“中学(中国之学)”这个词,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算是一个小小的妥协。然而想以国学为根本,来驾驭西学,这种想法最终证明是失败的。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都是从日语中借用而来,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一词,很有可能也是这种情况。在江户时代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满等提倡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本土的固有文化,遂有“国学”之称。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他使用的“国学”这个词,就是直接从日语中拿来的。章太炎在东京开起的国学培训班,那很有可能是100多年来水平最高的国学培训班,鲁迅、钱玄同都是这个培训班的学生。

鲁迅的国学造诣相当深厚,不过他认为国学救不了中国,所以一直提倡青年不要读中国古书。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文学革命派就认为,所谓国学,其实恰恰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东西,必须打倒。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整理国故”口号,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1934年,老年章太炎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做了总结性的讲解。他对上述幾次演讲经过记录整理,出版了《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章太炎国学演讲录》等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很大。章太炎所谓的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国学范围的界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只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各种思潮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国学”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九十年代以后,声音日渐响亮,随即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

钱穆: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最近一百年来,如果要论国学大师的话,除了章太炎,可能就是钱穆了。而钱穆,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无锡钱家是真正的名门望族,出了很多优秀的读书人,虽然钱穆与钱钟书父亲钱基博不是同宗,但也相熟。钱穆小时候,同族长辈钱伯圭有一次看他在读《三国演义》,就告诫他别读了。钱伯圭毕业于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非常有见识,他更借此教诲道:“此等书可勿再读。此书一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此乃历史走上了错路,故有此态。若如今欧洲英、法诸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此后正该学他们。”此番话给当年的钱穆以极大的震动,日后他在回忆此事时说:“余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方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

一个国学大师的养成,和名师栽培是分不开的。钱穆读中学时,一次地理考试,只有4道题,满分100分,每道题25分,钱穆拿到试卷后,从第一道题开始审题,审到第三道题的时候,他兴奋了,原来这道题的内容是关于长白山地势军情的,他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此前曾读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所以看到这道题之后,便情不自禁地开始答题,完全是兴之所至,洋洋洒洒尽情挥毫。交卷的铃声响起,可他只顾着全神贯注地答第三道题,其它三道题,他一个字也没写,但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悻悻把卷子交了上去。按照常理推算,钱穆的这次考试,是不能及格了,因为他只答了1/4的题,即使那道题给他满分,他也只能得25分。可是,卷子发下来后,钱穆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得了75分!原来,负责这次判卷的是史学大师吕思勉,他通过这一道题,看出了钱穆在史学方面的潜力,对之大加鼓励。后来,钱穆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在先秦诸子研究方面,钱穆也早早达到了当时的顶峰。钱穆在苏州时,曾与到苏州中学作学术演讲的胡适见过一面。当时胡适是他景仰不已的一代学人。钱穆对诸子学的研究,有不少得益于胡适的启发。而胡适对钱氏也“尊重有加”。钱穆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有人问胡适关于先秦诸子事,胡适总是说可去问钱穆,不要再问他。这件小事说明胡适谦虚的一面,但也说明钱穆在这方面的功力已经深厚异常。在不同场合,钱穆都推荐了这样七本书,从中可以看出他心目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首读《论语》,次之《孟子》,再次《老子》,再者《庄子》,第五《六祖坛经》,第六《近思录》,第七《传习录》。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今天,喜欢国学的人,不妨先从这七本书读起吧。

人们推崇钱穆是一代国学宗师,除了他在中国古代史学、子学、经学等方面的成就外,还和他个人的传奇经历分不开。钱穆是一步一步靠自学铸造辉煌的典范,他从20世纪初期的江南乡村走出来,靠自学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最著名的三教授之一。钱穆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1930年,因顾颉刚的鼎力相荐,才使他离开乡间,北上燕京大学,开始任国文系讲师。燕大是当时中国有名的大学,是钱穆心中向往的地方。他早年常以未能进入燕大读书为憾,此次能到燕大执教,自然乐于接受。当时校务主要由监督司徒雷登主持。一天,司徒雷登设宴招待新来教师,问大家到校印象。钱穆在会上直抒己意:“初闻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及来,乃感大不然。入校门即见‘M’楼、‘S’楼,未悉何义?此谓中国化者又何在?此宜予以中国名称始是。”事后,燕大特开校务会议,讨论此意见。校方最终采纳了钱穆的建议,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赋以中国名称——这可能就是“国学家”的自觉。

nlc202309090116

钱穆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做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授,又成功地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他的弟子遍及海内外,邓广铭、何兹全、严耕望、余英时等钱门学子也已誉满学界。钱穆在晚年时这样说:“我自七岁起,无一日不读书。我今年九十三岁了,十年前眼睛看不见了,但仍每日求有所闻。我脑子里心向往之的,可说只在孔子一人,我也只是在想从《论语》学孔子为人的千万中之一二而已。别人反对我,冷落我,我也不在意。我只不情愿做一孔子《论语》中所谓的小人。”这段话中所流露的倾向是,虽然他的学问很杂,但是做人方面,他最喜欢的还是儒家的教诲。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余英时教授撰写了这样的挽联:“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一个20世纪的大儒形象呼之欲出。

南怀瑾与国学的“流行”

最近几十年,很少有人能像钱穆那样,是一个在道德学问上没什么争议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就是一个例子,一些人对他推崇有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对经典的阐释错误太多,贻害无穷。2012年,南怀瑾去世的时候,北大博士徐晋如甚至写了一篇《南怀瑾总算死了》的文章,拍手称快。

南怀瑾九十多年的人生履历,颇具传奇性。据媒体报道,南怀瑾在家乡乐清自幼便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就熟读诸子百家,兼习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怀瑾投笔从戎,于军中执教。1945年,他前往西康等地参访,闭关修行三年。1949年,南怀瑾前往台湾省,在大学开课任教,不少名人均是他的学生。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已经在台湾声名鹊起。包括《论语别裁》在内的南怀瑾作品此后引进祖国大陆,很快就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后又移居到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此举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太湖大学堂建立后,吸引了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的名流。在成人教学之外,学堂还有一个小学部。作为南怀瑾的“试验田”,这里不同于普通的民办教育,不涉及数理化,更强调古文、武术、中医等传统教育,以诵读和释义为主。

南懷瑾的主要著作,贯穿儒释道三家,包括《论语别裁》《楞严大义今释》《老子他说》以及《正统谋略学》等。不过,对于南怀瑾著作的学术价值,历来都有争议。支持者称“南怀瑾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教化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堪称“一代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张中行就曾撰文,从3个方面痛批《论语别裁》。他认为该书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持类似观点的并非张中行一人,甚至还曾有人写了一本书,对《论语别裁》逐句进行了批驳。

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南怀瑾和钱穆相比,无疑拥有更多的读者,也更“流行”。南怀瑾在渲染着种种“出世的哲学”,但他又八面玲珑,甚至还在苏州办了大陆最早的股份制公司,甚至试图投资铁路建设。而钱穆则是一个纯粹的学问家,一生都不算闻达,知道他的普通人并不多,就更谈不上拥有各阶层的读者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进入媒体的市场化时代,南怀瑾所宣讲的人生哲学得到了很大的传播,这也让其拥有了大量追随者,一度成为“国学大师”的代言人,这也许是市场需要的国学。毕竟,像钱穆那样忍受寂寞的,又能有几人呢。

国学智慧中的企业管理 篇4

首创置业:文化靠企业来落地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抓住文化复兴大势, 实现中国的企业的腾飞。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之林, 是伟大民族之一, 很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 因此实现我们民族复兴, 根本是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国学是我们中国的根本, 也是我们中国企业的文化的根本。

刘晓光认为, 文化靠企业来落地, 企业靠文化传承来支撑。文化不是空的, 文化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的企业也承担了文化落地的功能, 我们很多企业靠着企业的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到企业。也可以依靠企业的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将文化落到各个方面。刚才讲了我们有中国文化论坛基金, 是靠企业家的力量, 来支持文化大师出书, 也支持他们研究中国的国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企业也是靠文化传承下来的, 阿里巴巴的马云的企业文化, 实际上我们历史上同仁堂的企业文化, 包括IBM的企业文化, 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百年常青。

刘晓光强调,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靠着改革开放与人口的弘历我们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创作了GDP,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我们在座各位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我们精神上也应该要丰富。

天泵集团的“和”思想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 制度建设相当于“礼”, 文化建设相当于“乐”。实践告诉我们, 完美把握这二者的相辅相成, 是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原理, 按此原理操作会使企业受益匪浅。天泵集团始建于1956年, 一直以来是我国螺杆泵业公认的排头兵企业。2000年前后的六年间, 由于重组背上了三个亏损企业的包袱, 加之一度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 给企业发展和员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 天泵集团于2005年实施了从体制到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 仅在企业管理层面, 精简机构50%, 减少中层干部60%, 用人用工分配完全绩效制, 修订和完善100多项管理制度, 再造管理流程。改革必然触及人的利益, 会遇到阻力。而天泵集团的改革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就在于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相伴相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泵集团在出台各项改革措施之前, 发动全员开展了为时两个月的厂情教育活动, 和盘托出企业投入产出比, 人力结构比和现金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引导员工把个人得失与企业兴衰联系起来展开大讨论, 使广大员工在忧厂患己的震撼中形成了和衷共济、重振“天泵”的共识和行动, 企业很快驶入发展快车道。

2005年的那场企业改革, 使天泵集团对国学“和”思想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后来的企业文化建设中, 我们把“礼”与“乐”的基本原理转化为“严管”与“厚爱”的操作方式, 逐步形成了一种人文管理的长效机制, 即:强化思想教育, 对员工进行道德导向;开辟多种途径, 让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实行计划培训, 为员工敬业增长才干;关心员工生活, 使员工感受企业温暖。多年来, 随着这种人文管理机制的运行, 企业形成了一个凝心聚力、内和外顺的和谐局面。

中基:治企有方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是于2000年从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抽调部分骨干人员成立的国有企业。

经营者务实要领有三:其一以情为体。在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的基础上, 坚持以情感人、融情于理, 让下属自主服从管理、参与管理, 使企业有更多精力花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上, 而在员工士气方面也能保持斗志旺盛。其二学会担当。担当“传染性”极强, 这种担当, 让周围的人很容易识别它传达的“信息”。你可能曾经向别人解释:“我无法合理的描绘我为什么这样做, 我只知道应该这样做。”在此借用中基发展公司董事长的话, “企业好, 贫贱是耻辱;企业不好, 富贵是耻辱。”管理主体的责任担当,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的成败。其三善于掌控。企业的发展正如自然界万物的生长, 都是通过新旧交替平衡实现的,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对公司整体运行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能力则是建立在管理主体的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品德之上的。

胡小林:建立《弟子规》管理体系

1997年, 胡小林先生创办了汇通汇利公司, 主营壁挂炉销售。为开展业务, 常年的应酬、饮酒、阿谀奉承、同行间的恶性竞争使胡小林长期处于道德与利益的矛盾挣扎中, 他甚至患上了焦虑忧郁症, 变得不愿意接触公司的事务, 还经常对员工大发脾气。2006年胡小林接触了《弟子规》。他清楚了以怎样一种生活方式, 人才能够活得心安理得。与此同时, 他的病情也好转过来。用胡小林的话说, “《弟子规》让我释怀、坦然。”胡小林曾经说过, “要在企业落实家道。”领悟到《弟子规》的智慧后, 胡小林决定在公司里推行《弟子规》。

2007年, 胡小林提出了以《弟子规》作为公司的价值准则, 并以身作则。

《弟子规》给汇通汇利带来的不仅是与客户关系的良性循环, 还对胡小林本人的管理方式带来影响, 使他反思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胡小林说自己曾经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员工, 稍严重的就记过扣奖金。《弟子规》说,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胡小林开始反省自己的方式。渐渐地, 他能够做到要发脾气时压一压, 等情绪平静下来, 再和员工心平气和地沟通。

依托《弟子规》, 汇通汇利公司从人的心性本质考虑管理问题, 具体而微管理的实践, 显示了传统国学强大的生命力。

张瑞敏:新一代儒商

一次, 张瑞敏在哈佛大学演讲, 与会者问他, 总裁先生, 你把中国的海尔经营得那么成功, 请问你有哪些秘诀?张瑞敏说:“我请了3位著名的老师, 是他们教我如何成功的, 第一位老师是老子, 老子教会我战略性的思考;我的第二位老师是孙子, 孙子教会我策略性的思考, 是战术;我的第三位老师是孔子, 孔子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海尔最困难的时候, 张瑞敏总是去翻三本书:《孙子兵法》《论语》和《道德经》。他说《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 “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 势也”, 给了他启发。

这句话在《孙子兵法》里根本算不上什么经典名句, 但张瑞敏看了以后就想到了怎么调整海尔:他把海尔的产品、市场、技术更新换代看成3个方面, 与《孙子兵法》的这句话相应对照, 水是产品, 石头是市场, 快速流动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就是说要让产品占领市场, 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一直以来, 海尔都把技术的更新换代作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原则。

张瑞敏最喜欢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 尤其推崇《道德经》当中所讲的无为而治。他说:“我经营海尔主要是无为而治。我只抓大事, 企业的大事就是文化、组织和战略。”他喜欢自觉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之道:“《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孟子》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勇于进取, 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

黄鸣:为《论语》开博

2004年, 黄鸣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治理的联系。这一年, 正是国学在中国企业界热潮的开端年。黄鸣发现很多平时强调的东西, 都可以从《论语》里找到依据。“比如说, 以往我拍桌子说别人不仁不义, 没有职业精神, 人家会说你太过分, 要求太高。现在我把《论语》搬出来, 告诉他《论语》就是这么说的, 这就有效多了。”

从那时开始, 黄鸣在企业文化中, 开始一点点引入《论语》。“《论语》说:‘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我们经常碰到的自我的思想斗争, 其中有两个‘我’, 君子的我与小人的我, 他们在碰到事情时会进行激烈的斗争。君子的我战胜小人的我, 人就处在君子状态;反之, 人处在小人状态。”尽量引导员工保持君子状态, 把郁闷的、失败的阴霾去掉, 露出向上的进取心, 这是黄鸣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基调。“2005年年底, 我们的高层都高度认同了君子文化, 大家都开始向着同一个方向走。”黄鸣说。

在黄鸣看来, 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是一种君子文化, 帮助企业团体远离“常戚戚”的小人状态, 保持“坦荡荡”的君子状态。“我们很多企业家、治理者应该找到一个根, 有自己的一定之规, 对相违的果断剔除。”黄鸣说。

黄鸣将论语融入企业文化和战略中, 而他本人则俨然成为一个《论语》与管理关系的传播者。2006年年初开始, 黄鸣启动了博客和专栏, 在企业界广泛传播《论语》, “观念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的发展, 中国应该有更多的人来传播优化过的中国文化。”黄鸣自认纯粹讲《论语》, 他远远不如那些国学大师, 但是谈《论语》与治理上的关系, “他就比较擅长了。”

“在我们圣贤的平台上前进, 推动时代进步, 是真正与时俱进的现代儒商精神。”黄鸣说。

茅忠群:将东方文化融入管理

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 茅忠群找到了适合自己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茅忠群非常推崇儒家文化, 他曾专门到北大去学习国学课程, 并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他将儒家的基本精神“仁义礼智信”写进了公司的价值观, 要求每个方太人, 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都必须具备这样的做人准则。

但是, 写在纸上的字不会自动变为企业文化, 不会自动变为人们的信仰。为了让儒家思想真正成为方太的企业文化, 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茅忠群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例如, 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孔子堂”—一个儒家文化的培训教室, 在这里, 方太教育员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从2008年开始, 公司向员工讲授《三字经》, 2009年年初组织所有行政员工和生产员工观看大型纪录片《和谐拯救危机》, 讲授《弟子规》等。

读国学中的管理智慧有感 篇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魅力 兵家讲究的是智慧,而《孙子兵法》就是集智慧于一身的书,它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是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能古为今用,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如商业、教育以及个人的发展等。《孙子兵法》包含许多的智慧谋略,我就其中的一点和大家分享,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它是来自于《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适用于当前的经济领域。

事实上,中外众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和众多长盛不倒的企业,都是极为善于运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谋略的典范。何谓“彼”?何为“己”呢?从商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所谓“己”,主要是指经营者自身所属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是全方位的,它涵盖了经营管理者自身的每一环节。所谓“彼”,从广义的角度来

说,所有的外在条件都属于“彼”的范畴。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彼”又可以特指经营管理的对象——即已有的客户和目标消费者。对于每一位有志于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者正在从商业经营活动的人来说,首先应当明白这一点:消费者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上帝、是我们的米饭斑主,应当细致深入地去分析研究、透彻了解、准确把握他们的各种情况,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全盘把握,心中有数。 那么,应当怎样才能有效地实施知己知彼的策略呢?

具体运作的办法有许多。不同的商家有不同的运作手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最为需要、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认真细致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掌握消费者的第一手资料,把它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把市场细分化,做好市场的定位。

在商业上的成功应用的数不胜数,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发现,人们在每杯水中平均放3.2块冰块,每人平均每年看到该公司的69条广告。又例如,麦当劳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准确的知道,在某个国家,每人每年平均吃掉156个汉堡包,95个热狗。

 很显然,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是“知己知彼”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假如不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决策者又怎么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呢?又怎么能正确无误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不管作什么事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指导思想都很重要。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十分明白,但是,在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真

正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的人又有几个呢?

我国曾经在南非举办“中国贸易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参展单位虽然事前作了大量准备工作,而且号称已经有了100%的把握,但是,竟然还是出现了令人贻笑大方的“知己”而不“知彼”。广州某家用电器 公司想当然地认为南非既然是非洲国家,一定会很热的,所以只带去了冷风空调器,哪知到了南非后,才发现天气也很冷!后悔没有带冷热两用空调器来。

而对于对市场定位取得成功的例子就是王老吉。在2002年以前,红罐王老吉虽然销售了7年,其品牌却从未经过系统、严谨的定位,企业都无法回答红罐王老吉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这是红罐王老吉缺乏品牌定位所致。

2002年年底,加多宝找到成美营销顾问公司(以下简称“成美”),初衷是想为红罐王老吉拍一条以赞助奥运会为主题的广告片,要以“体育、健康”的口号来进行宣传,以期推动销售。成美经初步研究后发现,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拍广告可以解决的——这种问题目前在中国企业中特别典型:一遇到销量受阻,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广告片动手术,要么改得面目全非,要么赶快搞出一条“大创意”的新广告——红罐王老吉销售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

在研究一个多月后,成美向加多宝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报告,首先明确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其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

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

成美在提交的报告中还提出,由于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饮食是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辛辣”、“煎炸”饮食,因此建议在维护原有的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拓餐饮渠道,在一批酒楼打造旗舰店的形象。重点选择在湘菜馆、川菜馆、火锅店、烧烤场等。

凭借在饮料市场丰富经验和敏锐的市场直觉,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当场拍板,全部接受该报告的建议,决定立即根据品牌定位对红罐王老吉展开全面推广。

对于企业重要的作用,对我们自己的个人发展亦是如此。

在求职面试时,“知己知彼”也是有用的。“知己”:告诉我们要全面了解自己,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知彼”:告诉我们也要熟悉应聘的公司,熟悉公司的背景和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目标、职位要求所具备的能力等等。

台湾基础教育中的国学教育 篇6

渗入灵魂的国学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带有浓郁的应试色彩,从一定意义上说,台湾学生学习国学,也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应付升学考试。与此同时,国学教育还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道德风尚的使命。

在国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台湾地区将国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放在了首要位置。

台湾高中语文教材《高中国文》可供高中三年(六个学期)使用,教材中有83篇范文,其中文言文60篇,占比高达72.3%,后来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保留了45%—65%的比例,并且这个数字不包括古诗词文章在内。《高中国文》中选录的文言文有的和内地相同,如《师说》《六国论》《陈情表》《烛之武退秦师》;有的文章内地没有选录,如欧阳修的《纵囚记》,曾巩的《墨池记》,顾炎武的《廉耻》等。台湾高中国文有两套教材,分别是《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国学概要》,这两套教材的选文有很大一部分出自《四书》和《四库全书》,内容十分丰富。可见,台湾对文言文的教学非常重视,且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选录的文言文题材来看,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风尚的文章居多,其次是有关政治和个人修身养性的文章。台湾的国学教育提倡成就自己,旨在让学生“修炼有成”,自主自立,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找到生命的价值。这对学生的德行产生了一定的濡化功能。据台湾同行介绍,他们的国学教育不只是停留在说文解字上,更多的是以文字为载体,诠释隐藏于其中的有价值的思想文化理念,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国学教材《论语》为例,教材是这样编制的:先设“论道德”,再设“论刚毅”,最后设置“问题与讨论”环节。在“问题与讨论”环节设置的问题是:(1)虽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中遇到了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2)试举出三位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品格的历史人物。这样的国学教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刚毅”的品格。

《鸿门宴》一文有对虚心纳谏和巧妙进谏的借鉴,也有对刘邦集团精诚合作的取胜之道的总结;《赤壁赋》一文有对苏轼乐天知命、豁达乐观的人格的吸纳;《陈情表》一文有对孝道的传承和发扬……这些题材的国学文章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教师在教学时善于“去粗取精”,有所舍弃,越过“说文解字”式的讲解,触及文章的思想和灵魂,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使学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成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其实,内地与台湾的国学教育都承载着升学应试的任务,但就内地而言,国学教育虽然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但由于应试功能较为突出,导致国学教育成为了陪衬。

“全景”展示的国学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的特点是“全景式展示”,即整体呈现。例如,台北市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在国学教育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该校高一年级学生在上、下两个学期分别选修《论语》《孟子》,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选取《论语》《孟子》里的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讲解,也没有对《论语》《孟子》进行删减,而是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另外,台湾国学教育有着完整的教学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善于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要求学生掌握国学发展的历史。相比之下,内地在国学教育方面,很多时候都是挑选国学经典里的一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有时甚至只要求学生阅读某一篇文章里的其中一个段落,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断章取义,对文章一知半解,甚至可能产生误解。可见,国学教育必须改变“片段化”的教学方式。

在内地,有的语文教师关注的是国学教育的应试性和工具性,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词句内涵的理解上,重视讲解语法,缺少全局意识,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国学内涵。与内地“说文解字”式的教学不同,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更注重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把握国学内涵,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教学时,教师不会对国学经典进行“切割”,也不会要求学生背诵单个的字或词,更不会进行“架空式”的语法分析,而是带领学生走进国学文本,穿越时空与先哲进行对话,使学生真正悟其要义,得其精髓。例如,台湾一位青年教师开设《论语》课程,教学时他抛弃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等教学环节,而是高屋建瓴,对《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做了精辟的分析和阐述。虽然内地的国学教育也会在文学常识这个板块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介绍,如作者的生卒、籍贯、主要成就、代表作品等,但言简“意”不“赅”,无法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产生完整的印象。

记得一位台湾教师在讲授一篇古文时,花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对作者进行介绍,材料之翔实,素材之丰富,可见他在课前做足了功课,而学生对作者的生平和趣事的补充也令人钦佩。为了让学生对整部著作有完整的认识,该教师在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后,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而是带领学生翻阅著作的目录,这样一来,学生对整部国学著作的目录、章节、内容也有了整体的印象。

不拘一格的国学教育

在台湾,教师拥有较多的专业自主权,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基本框架一致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处理教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个性化地处理国学教材。因此,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在教材编写、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更具个性。

nlc202309090051

例如,《醉翁亭记》一文可以归纳整理出字词、语法、修辞、写法等教学内容,也可以侧重阐释文中蕴含的乐享自然、乐享人生、与人同乐等思想,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一位教师在教学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别出心裁地引入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的同名画作,这样学生不仅对诗歌有了直观的认知,而且对宫廷画也有所了解,既开阔了视野,又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有的教师在教学《赤壁赋》一文时,介绍苏轼的生平和逸闻趣事时旁征博引,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苏轼的人品和品格,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总之,在国学教育方面,台湾教师不再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而是力图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他们乐于互动,勇于尝试和创新,使国学教育变得令人耳目一新。台湾教师在教学中打破“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对国学精髓的理解和运用更加广泛而深入,这些个性化的教学只有差异,没有优劣,因为每一种教学选择都值得被尊重。这与内地开展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同课异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某种“先进”教学模式垄断课堂教学的尝试,使教学更具个性化。

耳目一新的国学教育

台湾地区的国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阅读文本,还鼓励学生模仿和创作,使“古为今用”变成现实。例如,学习了国学原著之后,教师会精选美文供学生鉴赏,引导学生体会古典文学之美,然后确定写作主题,鼓励学生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组织学生写作的方法是,先延伸语句,然后穿插白话文增加故事情节,再辅以合理想象。显然,这种学习方式和创作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另外,台湾地区的古诗词教学也颇具特色,教师通常采取“三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赏析、创作、传唱。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若干个具体的教学步骤,如“赏析”这个教学环节就包括出声诵读、解读意象、活动设计和成果报告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诗歌描绘的景象中。写作教学是台湾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方面,教师们也狠下了一番功夫,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通过写部落格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作。班级部落格是师生写作互动的平台,下图基本上概括了师生写作活动的流程。

这种教学方法类似于学生学习社团,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学生写部落格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达到额外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分组反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在台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设国学教育情境,比如许多学校建立了国学教学网,包含国学素材、国学学习心得、国学研究成果等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国学教学网上了解最新的国学教育资讯,并依据这些资讯制订学习计划。

(责编 欧孔群)

国学经典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赏析 篇7

关键词:国学经典,数学思想方法,命题,解题,赏析

一国学经典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后发制人, 出自《孙子·军争》:“后之发, 先之至, 此用兵之要术也”, 意为等对方先动手, 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 制服对方。蕴涵极限定义思想方法。在函数极限的ε-δ定义中, 对任意ε>0, 总存在δ>0, 使得当0﹤∣x-x0∣﹤δ时, 都有∣f (x) -A∣﹤ε, 则称f (x) 在x趋向于x0时的极限为A。这里δ后制ε。同样在数列极限的ε-N定义中, N后制ε。

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记载在战国·列子《列子·汤问篇》中。故事的主人公愚公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意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蕴涵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 (由命题对k成立推出命题对k+1成立) 。

欲擒故纵, 兵法《三十六计》第十六计, 意为故意先放对方一马, 使敌人放松戒备, 充分暴露, 然后再将其捉住。其中蕴涵反证法思想:先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 即命题结论的否定成立 (故纵) , 再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从而证明结论成立 (欲擒) 。

田忌赛马, 记载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上等马对上等马, 以此类推。田忌每个等次的马都比齐威王的慢, 因此三个回合下来, 田忌皆败。一旁观战的朋友孙膑给他支着儿, 于是新一轮赛马开始了, 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又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以两胜一败的成绩赢了齐威王。同样的马匹, 只是调换了比赛的出场顺序, 就得到反败为胜的结果。这里蕴涵运筹学中的最优化思想。

曹冲称象,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有一次, 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 太祖 (曹操) 想知道这象的重量, 询问属下, 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 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 再让船装载石头, 当水面达到该记号的时候称量这些石头的总重量, 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总重量。”曹冲把大象的重量转化为石头的重量, 使问题得到解决。此典故蕴涵转化与化归思想。《吕氏春秋·察今》曰:“故审堂下之阴, 而知日月之行, 阴阳之变。”意思是说, 观察堂屋影子的变化就能知道日月运行的情况, 反映了象与原象的变化关系。蕴涵映射与函数思想。

二巧悖数学思想, 成就千古名篇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 孙悟空乃三界之外灵物, 吴承恩巧妙违背数学分类思想的不重不漏原则, 成功地塑造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物形象。

刻舟求剑,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 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刻上记号, 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 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 (行驶) 了很远, 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 不是很糊涂吗?我们从现代数学映射观点来看, 原象只有船沿上刻的记号一个, 船行驶以后出现了无数个象 (记号对应的水下位置) , 这个楚国人违背了函数与映射思想, 误解了象与原象 (事物自身) 的对应关系。

三成语典故的哲理在数学命题、解题中的应用

擒贼先擒王, 出自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 也比喻做事要抓关键。在恒成立问题的解题中, 常利用最值 (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决问题。

例1,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理21) 已知函数f (x) =x2+ax+b, g (x) =ex (cx+d) , 若曲线y=f (x) 和曲线y=g (x) 都过点P (0, 2) , 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 (1) 求a, b, c, d的值; (2) 若x≥-2时, f (x) ≤kg (x) , 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略) 。 (2) 由 (1) 知f (x) =x2+4x+2, g (x) =ex (2x+2) 。当x≥-2时, f (x) ≤kg (x) , 即x≥-2时, kg (x) -f (x) ≥0恒成立。令F (x) =kg (x) -f (x) , 则x≥-2时, F (x) 的最小值 (擒王) 非负即可。F′ (x) = (kex-1) (2x+4) , 由题设可得F (0) ≥0, 故k≥1, 令F′ (x) =0, 得x1=-ln k, x2=-2。

(1) 若1≤k<e2, 则-2<x1≤0, 从而当x∈[-2, x1) 时, F′ (x) <0, 当x∈ (x1, +∞) 时, F′ (x) >0, 即F (x) 在[-2, +∞) 上最小值为F (x1) =2x1+2-1x2-4x1-2=-x1 (x1+2) ≥0, 此时f (x) ≤kg (x) 恒成立。 (2) 若k=e2, F′ (x) = (ex+2-1) (2x+4) , 故F (x) 在[-2, +∞) 上单调递增, F (x) 在[-2, +∞) 上最小值为F (-2) =0, 所以f (x) ≤kg (x) 恒成立。 (3) 若k>e2, 则F (-2) =-2ke-2+2=-2e-2 (k-e2) <0, 从而当x∈[-2, +∞]时, f (x) ≤kg (x) 不可能恒成立。

综上所述, k的取值范围为[1, e2]。

以逸待劳, 出自《孙子·军争》:“以近待远, 以佚待劳, 以饱待饥, 此治力者也”, 意指我方养精蓄锐 (以逸即以静) , 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待劳即制动) 。在求解含两个以上动点的最值时, 常依据这一策略以静制动地解决问题。

例2, (2013重庆卷理7) 已知圆C1: (x-2) 2+ (y-3) 2=1, 圆C2: (x-3) 2+ (y-4) 2=9, M, N分别是圆C1, C2上的动点, P为x轴上的动点, 则|PM|+|PN|的最小值为 () 。

答案:A。

解析:将P点到圆上动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定点圆心的距离 (以静制动) 。

|PM|min=|PC1|-R1, |PN|min=|PC2|-R2 (R1, R2分别为两圆的半径)

两圆心坐标分别为C1 (2, 3) , C2 (3, 4) 。C1关于x轴对称的点C1′的坐标为 (2, -3) , 连接C2C1′, 线段C2C1′与x轴的交点即为P点 (如图1) 。

借尸还魂, 兵法《三十六计》第十四计, 原意是指使已经死亡的东西, 借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其实质是利用没有作为或不能有作为的加以控制。受借尸还魂策略的启发, 我们常常利用某些公式的结构形式解题、命题。待定系数法也可看作借尸还魂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答案:B。

解: (1) (1) 设直线l:ax+y=1上任意点M (x, y) 在矩阵A对应的变换作用下的像是M′ (x′, y′) 。

倒行逆施,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吾日莫途远, 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意为做事违反常理, 不择手段。参考倒行逆施这一思维方式, 数学命题时常给出结果而求过程中的参数。分析法、逆向思维解题、逆用公式等也可看作这一思维方式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答案:2。

解析: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3。因为z的最大值为12。所以直线kx+y=12必过 (4, 4) 点, ∴k=2。

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是已知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本题是已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求目标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反客为主,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拔寨前进, 步步为营, 诱渊来战而擒之, 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意为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将常量视为变量、变量视为常量是反客为主在数学解题中的具体体现。

例7, 设不等式2x-1>m (x2-1) 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取值都成立, 求x的取值范围。

四后记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国学素质培养 篇8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学习组织和传达语言知识和文化的统称, 是学习其他文科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 是最基础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保存传递知识经验的载体。哲学上对语文的认识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的口头或是书面的文字言语的物质存在形式。其目的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等。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在系统地训练和教育小学生时, 不仅要进行语言和文学的教育, 更要注重蕴含在语文中的文化和哲学教育。语文的概念是解放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国语”和“国文”两门课合二为一而称为“语文”。

二、语文课堂与国学

国学, 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一般是概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广义的国学是我国历史所有文化与学术的集合, 包括思想、哲学、戏剧、琴棋书画、数术、中医、星相、农艺、宗教、礼教、伦理、文学、史学等等。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接触到的国学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凝练着国学思想和道德文化的文学作品。

三、适合小学语文的国学内容

(一) 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时期创立的, 至今已经七百多年了, 是家喻户晓的国学经典入门文章。其三字一句的经典形式朗朗上口、极易成诵, 是公认为的国学入门教材。其中包涵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人文、地理、民间传说等。

由于三字经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初学的儿童, 因而历朝历代都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入门教材。三字经虽然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但是其引经据典、引用扩展的知识非常多, 其本身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材, 其引申出来的典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更是扩展小学生知识面和稳固道德观、价值观的经典教材。三字经可以说是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启蒙和宝库。三字经不仅可以是国学的入门经典还是儒家思想的入门经典, 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小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学基本思想的重要启蒙知识。

(二) 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朝时期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的一千个字做成的文, 其中一千个字没有一个重复 (据考究, 重复了一个“洁”字, 实为999字不同) , 千字文中以999个不同字写成的叙事性很强的启蒙性文章, 是以999字勾画出的一部完整中国地方文化简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最高水平。千字文的文风和目的就是指引儿童的行为习惯, 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素质行为, 进而为小学生的人格养成灌输我国传统国学的营养成分。

(三) 千家诗

现代概念中常提到的国学启蒙教育读本是“三百千千”即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中的《千家诗》为明朝时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著, 其实际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格律诗, 其中大多为唐宋名家诗句, 较为广泛地反映了我国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千家诗作为我国诗歌文化的入门教材在小学生国学入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于三字经和千字文的叙事性文体, 千家诗是精选的唐宋名家名句的精华诗篇, 是小学生欣赏传统文化魅力和古典文学魅力的启蒙之作, 更是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和提升对国学关注的重要经典。

(四) 论语

论语是教师之祖孔子的言行语录, 由其弟子整理完成, 是儒家思想的入门材料。其中以语录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 同时论语也是教育学的经典教材, 其中提起的因材施教、学而时习等教育思想也是教育的经典理论。

论语作为儒家四书五经中四书的第一部, 也是四书五经中写的较为浅显、句子较为简单的书籍, 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国学经典教材。其中朗朗上口的句式也适合作为小学生早读诵读和背诵的段落。

(五) 史记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不朽明珠, 由司马迁撰写,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史记由于其纪传体的特点, 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比, 历史性、文学性和故事性都较强。其中可以采取“糖葫芦”式的教学方式, 引入史记纪传体的小段历史故事在给小学生讲故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传递蕴含在传记中的民族性格、道德观念、做人道理。

(六) 诸子百家

我国传统思想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是我国春秋时期各派别的总称, 其中最为显赫的派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在我国的国学教育中儒家思想传播广远, 但是诸子百家中其他的一些流派如墨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也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诸子百家的精神也相互渗透, 共同在我国传统文化留下了精神的烙印。

(七) 西游记、三国演义

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中, 较为适合小学阅读并且广受小学生喜爱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具有非常良好的基础, 其中的故事学生早已通过电视剧熟悉了知。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在熟悉的故事情节基础上提点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文化。把故事情节扩展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近年来重新兴起的国学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全社会需要在传统文化和中华思想文化中寻找和汲取精神文化营养的表现。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国家国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体现和概括, 是国家民族的性格表现和智慧结晶。中国人最早在课堂上接触国学是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 而在小学课堂上较早对学生教述国学的思想、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建立起学习热情, 弘扬国学文化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小学教育,国学,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1) .

国学中的智慧人生观浅谈 篇9

中国人的为人之道, 可从如下典型哲理之言而知晓:

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主把臣下看成为自己的手足, 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自己的腹心, 如五脏六腑, 内外相依, 上下相随, 浑然一体;君主把臣下看成为犬马, 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 随意践踏、任意踩踏, 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孟子·离娄篇下》)

为人君, 止于仁;为人臣, 止于敬;为人子, 止于孝;为人父, 止于慈;与国人交, 止于信。 (做人君的要止于仁爱, 做人臣的要止于恭敬, 做人子的要止于孝道, 做人父的要止于慈祥, 与国人交往要止于诚信。——《大学》)

更全面的国学中的智慧人生观, 可分别从“儒、道、法、兵”思想中探知大概:

1、儒家的核心人物孔子、孟子所主张的核心思想, 一是:仁 (杀身成仁) ;二是:义 (舍生取义) 。

在儒家看来, 仁是爱心, 义是正义, 再加上礼 (即社会规范) , 社会的秩序就有保障了。

孔孟之道主张让“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君臣有义, 朋友有信”五伦和“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八德深入人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叔孙豹言:“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的确, 人唯善“立德 (道德) 、立功 (事功) 、立言 (学问) ”, 方可不朽。

儒家讲人格, 人要有敬畏, 要敢于追求真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儒家思想的人生智慧突出在:修身才能安人。即:正己才能正人;仁爱为重, 宽恕待人;不能修身难建大业;做君子不做小人。如子所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一个人,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尧曰》) 服人有“以力、以理、以德”三法:。治人亦有“人治、法治、德治”三法。

2、道家的核心人物老子、庄子所主张的核心思想, 一是:顺其自然;二是:天人合一。

道家思想的人生管理智慧重点在:按规律办事。即:不与规律相悖;不与民心相违;不僭越职位和权限;不妄为。特强调: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

老子的处世哲学特别体现在做人处世的“无为”上。做人:要克制物欲享乐, 因为享乐对身体有害。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处世:要像水一样低调, 柔弱不争。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水利于万物而不言不语, 心甘情愿处于众人所瞧不起的卑洼地方。

庄子的处世哲学则为:“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大道自然, 天人合一) ”他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其实人生最难的就是逍遥。难怪有文描述说: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 好友惠施大惑不解。 (生死是人生的不同状态)

3、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所主张的核心思想, 可详见《韩非子》。

为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如何运用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和主张, 以及讲求实际的哲学思想。

他用“国无常强, 无常弱。奉法者强, 则国强;奉法者弱, 则国弱。 (《有度》) ”来道法;用“术者, 因任而授官, 循名而责实, 操杀生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 此人主之所执也。君无术则弊于上, 臣无法则乱于下, 此不可一无, 皆帝王之具也。 (《定法》) ”来论术;用“慎子曰:飞龙乘云, 腾蛇游雾, 云罢雾霁, 而龙蛇与蚓蚁同矣, 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 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 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 不能治三人。 (《难势》) ”来言势。

法家的人生智慧主要体现在:依法行事, 因时变法。法、术、势的综合运用。

4、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所主张的核心思想是:正合奇胜。

《孙子兵法》强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 少算不胜, 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 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的人生智慧:五事七计;知己知彼;不战而胜;出奇制胜。在孙子看来:对“道、天、地、将、法”五事, 定是“知之者胜, 不知者不胜。”而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种方法的把握, 则可“以此知胜负矣。”

所以, 为人做事要知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 每战必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小敌之坚, 大敌之擒也 (谋攻篇) 。”要出奇制胜, 兵不厌诈。避实击虚, 因敌制胜。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打破常规, 随机应变。

国学启蒙在小学校本课程中的实践 篇10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资源,传统文化,国学启蒙

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或“学校课程”, 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校本课程的关注, 全国各地学校的校本课程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仍是各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课程资源”一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学校的课程不再是单一固定的教材, 学校课程开发成为一个动态的, 需要师生们不断开发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其中更蘊藏着丰富、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 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机械式的学习与讲授, 而上升到一种公民教育、爱国教育、人格教育的精神层面。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的“国学”自然受到了校本课程对其的极大关注。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期, 兴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兴起了国学热潮至今。为此, 许多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把国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

一、国学启蒙课程的开发背景

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国学启蒙课程, 试图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 让学生在古代圣贤身上汲取智慧与力量, 使学生从小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

1、弘扬古代文化

曾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这样宣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 去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由此可见, 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 已经成为世界上无数卓越人士的共识。孔子学校在全球各个国家的成功开设, 进一步证明儒家文化已成为一种风尚, 无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学习着中国的儒学。中国的儒学正走向世界, 同样改变着世界, 这使我们懂得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变真理。

但是, 生在中国的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似乎并没有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信息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我们的传统国学似乎要淹没在这个信息时代。更有一些人将其视为糟粕, 对其诟病与不屑。

悠久与灿烂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祖先的情感象征, 它涵盖了道德、伦理、哲学、政治、社会生活、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与知识。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切入, 都将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

2、培养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在当下多元文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西方文化, 中国的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中国的传统文化。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 失分最多的部分是文言文。专家指出, 由于中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导致中国学生的国学素养严重匮乏,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束之高阁, 这不仅是每个人的损失, 更是民族的损失。知识经济的崛起, 异域文化的撞击,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因此, 把国学启蒙带入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 既弘扬了传统文化, 凝聚了民族精神, 又能让孩子“腹有诗书”, 同样也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1) 弘扬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培养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 从古代圣贤身上汲取智慧, 陶冶性格, 提高个人品味修养。

(2)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建立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 通过国学启蒙课程的学习, 积累文言文知识, 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

2、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 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 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 由简入深, 逐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及古诗的积累与鉴赏力。国学启蒙课程的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学生学习国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国学启蒙课程要持续、系统的开展下去。

3、课时安排

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国学启蒙课程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 并组织学生在上课前5分钟进行集体朗读,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实施

在选取了合适的学习内容后, 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施。根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学生实际的需求研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记忆黄金年龄, 让学生在这一时期诵读国学精华典藉, 使学生终身受益。“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多读, 多记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是学习国学典藉的有效途径。

鉴于以上几点, 在进行国学课程实施时应注重“轻理解, 重诵读”的方法。“故事化”、“生活化”应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化

“情境化”就是以情境重现的方式, 将学生置身于古典音乐之中, 再通过创设场景的方法将学生引入故事情境, 通过这种设身处地的学习, 增强学生的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 还原情境, 突出了国学教学的乐趣。

2、生活化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化教学是指国学课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现代社会的孩子已经习惯了电脑与互联网, 他们对离自己太过久远的国学是陌生的, 有些孩人子甚至是抵触的, 认为学习这些过时了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为扭转这种局面, 我们在课程实施时应注意贴近孩子现时生活, 古为今用, 在生活中挖掘国学的意义。实施国学启蒙课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实际感受, 加深对国学典籍的理解, 从中受到教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国学, 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 使原来生僻、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 对课程的过程和产物, 收集信息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国学启蒙课程经过一阶段的实施后, 教师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及家长对此课程感受与建议, 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课程进行评估。

1、征文比赛

经过一阶段的课程实施后, 可以由年级为单位进行有奖征文比赛, 鼓励同学们将学习古典名籍的感受与心得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内容与形式不限, 可以写成诗歌的形式, 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写成文章的形式, 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章的结尾, 也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国学启蒙课程的建议。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缜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古诗歌朗读大赛

举行古诗词的朗读比赛, 有利于学生学习纯正流利普通语, 提高个人品味修养。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国学启蒙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 其评价手段及方法可以是灵活、多样化的。每位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采取有针对性的课程评价方法, 并不仅拘泥于固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范蔚.校本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6.

提升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篇11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学;策略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教育课程,她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各种媒体信息的大量涌入,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效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国学经典教学还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一、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经典作品主要是指关于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典范著作,例如我国的“四书五经”、还有印度的佛经等,这些经典的著作的主要价值就是教人安身立命之本,它们是“人类智慧的总结,是民族传统传承延续的命脉,更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核心”。我国的国学经典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智慧,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含有非常丰富的生活法则,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精神价值。

二、国学经典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通过阅读一定量的国学经典书籍,可以看出历史的流转,体会汉语的神秘,获得民族文化的滋养,激发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例如, 《山海经》所载地理、博物、故事、神话极为丰富,自古号称奇书,影响深远, 学生阅读此书,可以增加对上古中国文化的了解。再如, 《古文观止》成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其文章虽短小精悍,但内容博大精深,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渗透着丰厚的国学义理和先贤睿智。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国学经典,如《史记》可以使学生受到作者的激励,能够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阴暗面,坚强面对挫折与困难, 从而激发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淮南子》 中的“小善积而为大善”,明白“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的道理。利用教学情境给学生讲讲格言警句,例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让学生明白:别人对自己的点滴好处,要铭记于心,更要要感恩的心来报答,而对他人的怨恨,则要学会自我释放,尽量淡化直至忘记。通过教师的步步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意识

曹明海教授在《语文陶冶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以经典孕育智慧人格”“以经典孕育道德人格”“以经典孕育审美人格”的理论。学习经典,领会“修身在正其心”,“不自重者取辱,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的深刻内涵,学习《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让學生养成独立的人格,能够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人生的价值及意义。

三、提升国学经典地位的有效策略

1.营造国学满溢的校园氛围

环境对教育有一种隐性影响,有意识地给学生设计有利于国学经典学习的校园氛围。例如校园中的羊肠小道,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取一些富有国学经典韵味的名称;学校的报栏杂志可以展示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文章、手抄报等;校园的墙壁上可以贴一些名人画像或者一些积极向上的经典名句等。创设“国学经典校园环境”,师生得到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影响。

2.提高教师、家长对国学的重视程度

作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修养及人文精神。教师是弘扬国学的一支主力部队,时常含英咀华,滋养其中,必然有助于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之士。作为教师要修人先修己、深通文理才能指点到点子上,才能带领学生探索国学经典的奥秘。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对待国学经典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自己的孩子有很大影响。应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有文化氛围的、有思想气息的家庭环境, 例如在书架、书桌、卧室等地放置国学经典作品,使学生在家庭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国学气息,培养他们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3.挖掘特色的国学课程资源

想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乡土气息的教学资源。我们国家现如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之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萦绕在他们身边,教师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来达到教学目的。家乡的一切是学生最为熟悉、最感兴趣,也是最想了解的。在本土的诸多民间故事、地方传说、历史人物、古址遗存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国学经典的基因。 让学生从“本土”   出发, 先接触乡土文人贤士的诗文经典之作, 感受国学经典的光辉, 可以为更大范围学习中华经典打好底子。

四、结语

我国留存至今的丰富的国学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经久不衰灿烂文明的最好诠释。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要将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的途径与多样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参考文献:

[1] 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素质教育,2009:65.

[2] 王财贵.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M].读经出版社,2009:2.

[3] 曹明海. 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57-359.

[4] 黄宇鸿.国学经典与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N].钦州学院学报,2011,26(4):51-55.

[5] 曹明海. 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365.

[6] 况晓慢,司学红. 开展国学教育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69.

网络在高职院校国学教育中的应用 篇12

关键词:网络,高职院校,国学,应用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 “各种培训机构纷纷开办国学班, 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为首的国内高校也纷纷开办国学院、设立国学课。”[1]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国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因而让国学教育走进课堂, 走入学生的生活。但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进行国学教育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网络应用的层面探讨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

一、网络在国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 国学已经走进高职院校的课堂, 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开设了国学精粹课程, 该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经典文学、民俗生活、人文艺术等模块, 内容涉及面广, 那么如何组织教学呢? 讲授古典诗歌时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论分析上, 将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学生对纯理论性的分析接受度较低, 因此教师在备课、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备课阶段应当首先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对只有文字信息、只作理论分析的课件兴趣较低, 因此课件制作时应结合各种元素,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对于讲解的国学知识点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收集与之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这些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需要仔细甄别, 不能产生知识性错误。而且从网络收集到的资料有时还需要经过加工才能运用到课件中去, 如图片需要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适当的裁剪、修整才能使用, 而音频、视频材料需要Audition、Premiere等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加工。收集与国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料并加工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 但这些资料如果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教学课件中, 将会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在国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当注重国学内容与现实相关的网络新闻相联系, 譬如讲授儒家文化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上的“国学辣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讲解中国服饰文化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并评论网络报道的“成都汉服事件”等。这既能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认识,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 如可以设置不同的国学专题内容, 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自主性。

二、国学网络课程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开设国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只是国学教育的一部分, 但由于开设的国学课程门类较少, 课时有限, 限制了国学的推广, 这就需要国学网络课程作为有力的补充。

互联网上拥有与国学相关的众多网络课程, 如一些高校与国学相关的精品课程、一些网络教育学院开设的国学网络课程等, 但是这些网络课程分散在不同的网站, 对于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很难判断哪些适用自己, 因此由他们自主搜索、鉴别、学习的可能性较小。为此, 作为高职院校教授国学的教师, 可以把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课程网址收集、整理后提供给学生。除了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之外,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也有集中性的国学网络视频, 如“超星学术视频”就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国学视频资料。但是这些国学网络课程一般学术性较强, 视频点击率较低, 不太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学教育, 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开设国学网络课程, 并通过网络答疑的方式提高课程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但这需要学校的制度建设和教师激励机制的保证。

三、国学教育中互动网络平台的建立

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它不是单向的灌输, 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网络平台就是一个重要的互动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不同的互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

1. 微博。微博是一种扩散式的网络传播平台, 它可以传送文字、语音和视频信息。一所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一个校级的微博账号, 发布国学方面的信息, 并且由专人负责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这种校级账号由于学生人数多而负责处理信息的人较少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现象。此外, 可以由教授国学课程的教师建立微博账号, 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 如此学生即使在课后也能与自己的任课老师保持互动, 有利于国学的教学。

2. 微信。微信也可以传送文字、语音和视频信息, 但它是一个私密性的交流平台, 双方必须加为好友才能看到对方的信息, 因此较适合于班级学生与国学任课教师之间相关国学问题的讨论。

3. QQ群。高职院校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探讨国学问题时, 都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建立不同的QQ群交流平台。

4. BBS。校园BBS可建立国学专区, 让师生在BBS上自由交流。但部分学生可能发表毫无意义的帖子, 因此需要制定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5. E - mail。E - mail可以用于国学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地交流, 解疑答惑。当国学任课教师布置电子版作业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E -mail的方式提交。

四、网络在国学活动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之外, 还应当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 并且应用网络提高活动举办的效率。比如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举办了“国学知识竞赛活动”。在国学知识竞赛报名阶段, 每个班级的学习委员把该班参赛人员的名单填入统一制作的报名表中, 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国学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可以快速地汇总名单, 提高了效率。其后比赛范围的划定, 时间、地点的安排, 相关注意事项的发布都可以利用建立的国学知识竞赛QQ群完成。比赛结果及颁奖信息全部公布在校园网上, 学生可以方便地查询。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学社还举办了“粽叶飘香、品味端午”活动, 活动的海报需要通过网络联系广告公司制作, 宣传资料需要国学社成员利用网络收集, 奖品通过网络购买。在这样的活动中, 有效地利用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五、网络在国学教育校际合作中的应用

国学在高职院校中受到重视有利于国学的普及,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但是一所高职院校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学的发展, 有必要加强各高职院校在国学教育方面的合作。但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的不同, 往往有时信息难以共享, 致使国学资源利用率不高。因此, 有必要加强网络在国学教育校间合作中的应用。如一所高职院校聘请名师做讲座, 此信息只在本校内部发布, 而其他高职院校希望参加的学生没有了解到此信息, 因而未能及时参加。因此各高职院校可以合作, 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把国学教育中的重要信息发布到此网络平台中, 以此加强校间合作, 提高国学教育的协作水平。

“国学教育是中国大学生民族情怀、人生智慧和情感的基础素质教育。”[2]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 更好地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民.高职院校国学教育问题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

上一篇: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下一篇:在线开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