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国学教育

2024-08-30

中职国学教育(精选10篇)

中职国学教育 篇1

1 以学习国学经典为手段的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 明确地位、端正态度、营造氛围。首先, 明确养成教育的地位。养成教育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也是德育之根基。其次, 端正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态度, 为后续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再次展开立体宣传、营造学习气氛, 夯实养成教育开展的基础。 (2) 以学习《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为核心, 开展养成教育工作。 (1) 关注学生需求, 从薄弱环节入手, 为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找到突破口。 (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第一, 诵读、解读国学经典。第二, 观看案例视频、专家讲座, 结合《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展开教育。第三, 身体力行, 以老师和同学作为榜样,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 建立情景, 以体验为主, 积极推动养成教育的开展。结合国学中“体道”、“悟道”、“得道”的思想, 创造情境让学生体验, 抓住于身边的小事, 着力于关键点, 积极推动养成教育的落实。 (3) 建立学生道德评价体系, 保障养成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4) 扩大影响, 让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 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大环境。

2 开展以学习国学经典为手段的养成教育的课程转化

(1) 创建情景, 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我校采用多媒体为教学手段, 结合《弟子规》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 以班级、专业为单位开展国学实践活动。通过多维的形象刺激, 拉近学生和老师、国学经典之间的距离, 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形成学习的最佳心态。 (2) 联系实际选材, 使国学教材校本化。我校结合国学经典课程中的主题内容,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将国学教材校本化, 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国学课程的特点。 (3) 循序渐进、立体开展, 突出本校独特优势。我校通过将《弟子规》等国学教材中的内容按阶段由浅入深地诵读、誊写、背诵, 开发形式多样的立体操作流程。在此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书写能力和背诵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右脑的开发和左右脑的平衡发展。 (4) 多措并举、展示巩固。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 如《弟子规》的背诵、抄写比赛, 养成教育专题黑板报,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感恩歌曲合唱比赛, 征文比赛等等。通过上述措施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利用社区有益资源, 校际联合共享资源。我校除合理运用社区及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外, 同时也向社区和其他学校开放本校的资源。通过打破国学课程资源的分界, 促成国学课程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交流。 (6) 善于抓住教学动态中的资源。我校通过开展教师培训, 增强了教师捕捉教学动态的能力, 将教学事件中的附加价值捕捉下来, 巧妙地转化成国学课程资源。

3 新德育评价体系建立

3.1 我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把“义”作为道德评判的标准。对于我校学生而言, 结合我校开展的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手段的养成教育, 以“八荣八耻”和《弟子规》结合的德育评价标准能较为生动具体, 便于遵守, 可以建立一个道德评判标准和道德规范体系, 对成长成才和道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3.2 我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一, 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道德水平。第二, 道德评价标准要一致。第三, 评价体系要有实用可操作性。

3.3 我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我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结构

在构建新的德育评价体系时, 我校参考了国内外相应的评价体系, 依据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以量化考核为主, 效果评价为辅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结构体系。其中量化考核指标 (见表1) 包含三级指标, 共9个考核项目, 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考核统计;效果评价指标 (见表2) 包含三级指标, 共9个考核项目, 主要由学生本人、同学、老师考核, 班主任和学生管理部门统计。

3.3.2 我校德育评分方法及定级

在我校新的德育评价体系中, 满分为100分, 按各级指标所占比例计算各级指标所得分数, 汇总后得到学生德育评价总分。其中量化指标分数按学校操行评定和各科学习成绩来计算 (即各项操行考核得分×各项指标所占比例, 或各科成绩平均分×各项指标所占比例) 。评价效果指标采用“状态描述法”, 用A、B、C、D描述评价内容的状态。A为该项评价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评价内容满分的66%, C为该项评价内容满分的33%;D为0分。每一指标的状态确定后, 经过数据处理, 得出评价效果得分。在学生评价中, 为尽量避免部分同学互相包庇打高分或者恶意给同学打低分的情况, 一般需要去掉统分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然后计算平均分。最后量化考核得分加上效果评价得分即为学生德育评价总分。

我校德育等级确定:90分以上为“优秀”, 70~89分之间为“良好”, 60~69分之间为“合格”, 59分以下为“不合格”。这里“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3.3.3 我校德育评价结果及奖惩措施

为增强评价的力度、导向性和道德社会化的实效性, 我校考核和评价的结果要与学生关心的实际利益相挂钩。首先, 我校将德育评价结果直接同各类评先评优、困难补助等活动相挂钩, 只有等级为“良好”以上者才可以参评这些活动。其次, 将学生德育评价同就业推荐相挂钩。如对于等级多次为“不合格”的记入中职生就业推荐表的“学校意见栏”中, 对于多次为“优秀”的学生, 学校可优先给予推荐单位, 或由学校、就业办的主要负责人亲自为他们书写推荐意见。

4 开展以学习国学经典为手段的养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1 存在问题

(1) 学生方面:学生学习自控性和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需要特殊对待。 (2) 教育工作者方面:班主任缺乏耐心, 教师学习还不够普遍。 (3) 监督评价机制容易出现“假、大、空”现象。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展开后, 讨论并建立了新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该体系基本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道德水平, 且实用可操作性强, 避免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 (4) 养成教育中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家庭是学生的启蒙学校, 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校很多学生是留守学生, 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大部分是通过电话进行, 双方的沟通受到很大限制。这种教育上的脱节,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5) 养成教育工作中社会的合作范围窄。我校长期以来都重视邀请合作企业资深人士给学生进行讲座, 但讲座内容针对性不强, 适用范围窄, 学生很难体会和转化应用。

4.2 解决措施及意见

针对我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学生方面, 加强学生自律性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方面,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动员全员参与和管理, 建立相关的学生德育评价监督机制, 对学生德育水平进行监控, 及时调整教育方向, 有的放矢;教师方面, 加强自我提升, 以身作则, 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中去;家长方面,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 让养成教育在离开校园后依旧能够得到落实;社会方面,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重视学生就业时的德育评价, 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中, 让学生得到一种“学校—家庭—社会”环环相扣的连贯式教育。

5 开展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手段的养成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5.1 德育量化的效果评价

我校开展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手段的养成教育工作以来, 统计了9个月的学生平均德育量化分数, 结果如下 (图1) :

数据显示, 我校学生自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 学生平均德育量化分数有显著提高, 尤其在前3个月, 能充分反映出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取得的积极效果。第七个月统计结果略微下降, 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暑假期间部分学生放松对自己的管理, 在家中得不到较好的约束和教育, 但返校后在系统的管理和教育下, 平均分数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5.2 调查问卷的效果评价

我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共进行问卷调查2次, 时间分别是2011年9月 (养成教育启动前) 和2012年5月。调查结果经统计, 按百分比显示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 (图2) :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我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 学生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师生关系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对“中”、“差”水平的学生作用最为明显 (差异显著) ;学生自我评价出现下降 (差异极显著) ,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我认识进一步加深, 能进一步客观看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谦卑的思想得到贯彻和落实。由此看来, 我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的效果仍然是扎实有效的。

5.3 情景观察的效果评价

我校采用情景观察法共进行了3次调查。工作人员接受专门的培训后方参与测试, 调查过程均采用隐蔽调查的方式, 进行时间分别是2011年9月、2012年1月和2012年6月。试验成功率按百分比统计, 结果如下 (图3) :

情景观察统计结果显示, 第二次测试结果明显高于第一次测试 (差异极显著) , 说明我校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 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显著提高, 且道德实践水平呈上升趋势;第二次和第三次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差异不显著) , 说明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保持。由此看来, 我校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本质上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摘要:我校通过课程转化以及建立新德育评价体系等措施, 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推行“国学思想教育”, 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切实提高教育实效。重新审视国学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 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事实证明选择以国学教育为载体, 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实施教育,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中职德育,弟子规

参考文献

[1]迟成勇.中华民族精神价值探讨.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2.

[2]丁玉霞.国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考试周刊, 2011 (62) .

[3]国学概论.曹聚仁笔记本 (又有张冥飞本, 劣) .1922年泰东图书馆排印本.

[4]乔树桐.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求知, 2005 (2) .

[5]熊洁.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含义和特点.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中职国学教育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国学文化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65-01

一、中职学校践行国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中提到,讲清楚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国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魂。弘扬国学文化关系民族精神的傳承、关系民族的未来、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由于生源问题、市场经济影响、离异单亲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普遍出现人文素质下降,道德滑坡的现象。中职生通常学习兴趣不高,纪律散漫,自制力不强。厌学、网络成瘾、打架斗殴、早恋等现象在中职学校里此起彼伏,给中职教育管理者带了艰巨挑战。为了管理好学生,中职学校纷纷提出了诸多教育理念,如军事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严格量化管理等等,这些管理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约束学生的行为,但是并不能从内心上感化、教化学生,起到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国学经典是我国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粮食。面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出现的状况,我们应该追根溯源,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功能,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 国学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实践

(一)坚持国学经典诵读,提升人文素质。经典的诵读,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格局;经典的诵读,对学生道德、素养、行为习惯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为有效的人格熏陶教育。人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不自觉用圣人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身修养。中职学校可以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这些不仅饱含为人处世的道理,而且朗朗上口的经典进行率先推广诵读。同时,为了使国学经典诵读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应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方案和诵读方案,将诵读经典纳入中职学校教学及日常管理,形成常规制度。如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晚读课诵读经典,并对诵读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为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建立国学经典文化的操行档案,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开设国学诵读课,邀请名师走进课堂。

(二)开展多样活动,促进国学文化的推广。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的活动,让学生学习国学文化,弘扬国学文学。1.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表演、国学故事讲演等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乐趣,传承国学文化。2.通过主题班会、文化沙龙、手抄报、征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的精妙,接受国学文化熏陶。3.通过学唱国学经典歌曲、观看国学讲堂视频、阅读国学书籍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国学文化的魅力,轻松快乐学习国学文化。4.举行国学成果汇报演出,展示国学学习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演、唱、吟、诵、歌、舞等各种形式展示国学文化。

 (三)营造国学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营造浓厚国学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敦厚,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1.墙体文化的塑造。充分利用教学楼、宿舍楼走廊、墙体及校园宣传墙,建立国学文化长廊、国学文化专栏、国学文化的黑板报,以丰富学校墙体文化,增强文化氛围。2.信息文化的打造。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校园LED等信息化媒体,宣传国学文化,营造校园国学文化氛围。校园广播站可以开设有国学歌曲欣赏、国学故事专栏、国学小讲坛等,让学生沐浴在国学文化的熏陶中。3.社团文化的营造。成立各种传统文化社团,将国学经典寓教于乐,形成传统文化快乐的学习天地。如国画课、剪纸课、书法课、古琴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参加学校的传统社团活动,提高国学文化修养。

三、关于中职学校国学文化教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如何对待国学文化?对待国学文化,我们不能盲目索取,而应该做到“取精华去糟粕”。我们知道,国学经典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有些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了。所以在学习国学文化的时候,应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传统多包容”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国学文化的时候,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吸收国学文化的精髓部分。

 (二)国学文化的学习主体是谁?如果国学文化的对象和主体仅仅是学生,这并不能有效地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国学文化主体,不应只是学生,更应包括教师和家长,应是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只有做到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关注国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

 (三)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国学文化教育?国学教育是新课题,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没有成熟的体系和统一的规模,各学校几乎都是处于尝试的阶段。所以在这种情形下,需要加强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注重宝贵经验的分享,才能更好践行国学文化教育。

 (四)如何才能确保国学教育的有效开展?在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不能只是追寻国学热,不能只是临时的应景之作。国学教育应有课程的依托,应有师资的保障,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才能确保国学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宏.中职学生工作中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教师,2012(06).

[2]刘文芳.国学教育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J].职业,2015(05).

中职国学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职生,激趣,国文诵读习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国文经典灿若星河, 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 凝聚了前辈先贤们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今中外, 凡读书之法, 有阅读、朗读和诵读, 其中以诵读为本, 诵读经典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主要教育形式。

中职阶段的学生, 正处于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近年来, 随着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中职生人数连年增长, 生源广杂,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不少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在中职阶段开展经典国文诵读, 对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 怎样才能使中职生养成诵读经典国文的习惯呢?我认为需要从学生内在主观因素和学校、教师外在客观因素两方面下足工夫, 实实在在走好每一步。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养成国文诵读习惯的基础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的过程, 其实就是兴趣激发的过程。抓诵读, 绝不能靠戒尺, 而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诵读呢?

1. 明确诵读意义, 目的激趣

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表明:让学生明确所做的每件事情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意义, 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在讲述诵读经典这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时,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 他们更看重其个人的基本素质。曾有一位企业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中职生, 品德好、技能好是‘合格品’;品德好, 技能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 技能也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 技能好是‘毒品’。”在如今, 个人综合素养已成为企业用人的第一标准。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诵读经典国文是一个有效途径, 因为中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 其中饱含浓郁的爱国之情与人文关怀之情, 诵读这些经典作品, 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懂得了这一道理, 就会产生思想动力, 诵读经典的兴趣也就弥坚了。

2. 运用教学艺术, 活力激趣

诵读经典国文, 重在读中感悟, 但由于中职生普遍文言文功底差, 他们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先理解经典, 再进行诵读, 这一切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常听人们说, 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对执教者来说, 课之所以上得好, 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恰到好处运用课堂教学艺术, 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 能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身在课堂的每个人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从而专心学习、积极思维, 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次在讲老子的《道德经》时, 由于时值春天下午的第一节课, 一些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当时正在讲“企者不立”的文意, 看到这种情形, 我当即暂停讲课, 让全班学生都站起来, 说道:“今天我发现不少同学没有精神,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 提提精神。大家将两只脚轻轻半踮, 我们比比看, 看哪些同学能站稳。”学生们一下子来精神了, 这时, 全班同学都站得稳稳的;接着, 我让他们将脚再踮高一些, 笑问道:“还能站稳吗?”这时, 有一些同学开始摇摇晃晃;最后, 我让他们用尽全力将自己的脚踮到最高, 大声问道:“还能站稳吗?”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东倒西歪的样子, 我让他们先坐下, 然后说道:“刚才我们活动的内容其实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企者’即踮脚站立的人, 人踮起脚来站立, 能站多久呢?所以老子说, ‘企者不立’。”原本有些沉闷的课堂顿时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在这种气氛感染下, 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明显高涨。

3. 及时鼓励表扬, 成就激趣

鼓励和表扬是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肯定评价, 在学生诵读国文时, 适时适当地运用表扬和鼓励, 可以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促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是帮助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的“催化剂”。如当学生诵读经典后, 即使存在个别失误, 教师也可用诸如“虽然……但是……希望……”之类的语言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诵读得好, 老师不妨采用夸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气, 如“太好了”“太棒了”等给予激励。表扬的语言应该是真诚、热情、新鲜, 并且富有魅力的, 针对学生在诵读中存在的优点、长处, 不时地通过“表扬”给予“催化”一下, 可以使学生心中充满愉悦的成就感, 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诵读。

4. 创设乐学情境, 故事激趣

学生诵读的经典国文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古代文言文, 尽管其蕴含丰富的精神食粮, 但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 要充分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对于语文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中职生, 要理解文意更是难上加难, 甚至有一些学生刚拿到教材, 就以太难懂为名, 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 设置生动的情境, 吸引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诵读之前, 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寓言或生活中的案例, 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开始讲老子《道德经》“知羞耻”这一单元时, 我引入《吴下阿蒙》的故事, 让学生从吕蒙“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的故事中, 懂得知不足而后知奋发, 才能让自己脱胎换骨, 并同时赢得他人的敬重;我在讲解《闻鸡起舞》《卧薪尝胆》“图自新”的故事时, 让学生从古人的故事里树立发愤图强、战胜挫折的信心等,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学校、教师等外在客观因素是培养中职生诵读习惯的关键

1. 校园环境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诵读习惯

环境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环境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它能在不知不觉中, 给人以熏陶、引导, 给人以约束。对学生来说, 学校是其身处的最主要环境, 对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教师可借助学校这一外部环境, 发挥其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帮助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如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橱窗、展板等阵地, 围绕“经典国文诵读”这一主题, 对学生进行宣传、引领;完善学校图书馆设施及藏书, 让学生能在那遨游书海, 与名家对话, 和经典相约;建设科技文化长廊, 在过道、标牌以及教室的墙壁上, 设置名人名言、古典诗词;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国文诵读活动, 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通过这些动态、物态环境的创设, 营造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 让学生在弥漫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实现将诵读经典变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的目的。

2. 教师榜样示范, 通过引导表率培养诵读习惯

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教师的引导不仅影响着学生习惯的内容和性质, 而且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 影响着学生习惯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养成诵读经典国文的习惯, 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 做好经典诵读示范。

做好经典诵读表率, 首先, 要求教师热爱诵读、坚持诵读;其次, 教师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语言, 声情并茂的诵读, 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经典诵读示范中感悟语言、想象意境、领会涵义、学会诵读;最后, 只要时间允许, 可以在班级开展诵读活动, 教师也积极参与进去, 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诵读感悟、诵读收获, 培养他们对诵读经典的热情。

3. 制定诵读规范, 及时评价促使诵读习惯养成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和班级是培养学生诵读习惯的主要场所, 但学生的自觉性是有限的,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 必须制定相应的诵读规范。比如, 语文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安排一段固定时间 (5分钟左右) , 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经典国文;班主任可以每天安排一段固定时间, 大致10~15分钟甚至更多课时 (根据班级情况调整) , 让学生在教室内诵读经典国文;学校可每周安排一段固定时间, 比如升旗或其他集会时间, 让全校学生诵读经典国文。诵读时, 可视诵读情况作相应规范, 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读出节奏、有板有眼, 读出意境, 有滋有味。长此以往, 就可以使诵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

需注意在执行规范时, 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本身是一种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评价得当, 对习惯的形成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评价是一种反馈, 反馈一定要及时。学生诵读有进步, 要及时给予鼓励;发现有不良的情况, 要及时给予提醒。

4. 贵在长期坚持, 教师常抓不懈促使诵读习惯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 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因此, 其养成教育必须循序渐进, 常抓不懈。既不能大刀阔斧, 也不能快刀斩乱麻, 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自我磨炼, 加强修养而形成的。一位外国教育家曾指出:“习惯仿佛一根缆绳, 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 要不了多久, 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研究发现: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 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一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 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 人都有惰性, 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 尤其是对学习习惯比较差的中职生。尽管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不同, 但坚持的时间越长, 习惯越稳定。因此, 培养中职生诵读经典的习惯, 不应仅仅停留在一段时间或几次活动上, 必须持之以恒, 贵在坚持, 通过教师长期检查、督促, 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播种行为, 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可以收获命运。让我们带着学生们一起诵读经典, 帮助他们养成诵读经典国文的好习惯, 让他们在中华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坚韧的民族精神中吸收养分, 形成健康、美好、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把学生们带上精神丰富的人生之路, 这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 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梁振桂.试论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5)

[2]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2

中职国学教育 篇4

最近几年的“国学热”,一方面是因为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多了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去年3月2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传统文化要逐渐进高考。在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之下,“国学热”当然就进一步升温。或许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高校就想开办“国学教育”本科专业。

目前,学术界对“国学”究竟是什么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国学”是“中国学术”或“中华学术”的国内简称,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之源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推动我国和世界学术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国学应该是“治国平天下之学”。如果是前者,那么意味着国学无所不包——从诸子百家的思想到历朝历代的医学、农学、工学等。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国学指的是治国理政的学问。

既然如此,高校要开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前,同样应该厘清“什么是国学”。要是不严格进行这项界定工作,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很不严肃地随意开设本科教育专业的感觉。尤其是在当下,不少高校开设的新专业往往有哗众取宠和浪费财政经费之嫌,高校在“国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前必须正面回应公众的不解和舆论的质疑。

在公众的普遍印象中,国学包罗万象,而且精华与糟粕共存,需要深入钻研、仔细分辨、正确扬弃。因此,有资格称之为国学教师的人,他们的国学素养和造诣就一定得名副其实。高校寄希望于四年内把一名普通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为一位本科国学教师,这多少让人质疑——要知道,在国学这门复杂而宏阔的学问面前,多少大师毕其一生都不敢自称通识,而本科生四年的学习要是能入门,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来源:《光明日报》 胡乐乐/文)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高考状元?

始自科举考试的“状元崇拜”近年来愈演愈烈,虽有明令禁止却始终无法阻挡这股疯狂。中国两所顶尖高校甚至为了招收“状元”不惜在微博上“互掐”,这其实是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功利而短视的缩影。

这些年来,每当高考放榜,“状元”便是绕不开的话题。一个高企的分数就使平时挺正常的“同窗”顿时成为神话。在利益的驱使下,媒体、母校、商家、名校则心照不宣地共同营造一个混乱的消费图景,“状元”则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这个图景的焦点。

翻看新闻,呈现在公众眼前的高考状元,往往都是神话一般的人物。许多人不但人缘好还爱看韩剧爱上淘宝,甚至从来不“开夜车”,简直是“十全十美”。回忆起高考和高中生活,他们往往是一副“王者归来”的英雄形象,不但以鸡汤的方式笑谈人生,甚至有人还“最遗憾数学考了149分”。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十七八岁孩子的青春,只有“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只会懊恼“人比人气死人”。

抛开媒体制造的“幻景”,高考就是一次考试,有较大的偶然性,成为高考状元,也是如此。高分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一定成功,甚至进入大学后也不一定就比其他人优秀。这些道理多数人都会明白,一旦碰上真人真事,还是无法避免地陷入种种误区。

金榜题名曾被古人列为人生四大乐事之一,有其现实原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在科举考试取得成功,便可以为官;位列状元、榜眼、探花者,甚至以后可能位极人臣。但现在不一样,高考成功可以让你上个好学校,以后能否“走上人生巅峰”都是未知,甚至能不能找份理想工作都还不一定。

当然,高考状元的优秀毋庸置疑。他们在学习、成长和奋斗中的故事,可以拿来激励99%的后来学子。

但当前,一些人对高考状元的追捧正在偏离正常轨道。相同梯次的高校之间手段百出,互相争夺高分生源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这实际上是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功利而短视的缩影。一些高校并不在乎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他们争的也并不是优秀学子,而是考核“指标”、某某地区高分考生入学率。

可叹的是,一些高校一方面招收了那么多优秀生源,却不见如何精心培养;另一方面,这些高校在校庆时常常以走出了多少高官、富商校友为荣。

真要树立高考状元的榜样,媒体应该真实地报道他们奋斗的故事,而不是以铺天盖地的神话故事来“包装”他们;真要重视人才,名校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择优录取”和培养。

如何看待状元,实际上也折射出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你从状元身上看到了奋斗和励志,对待自己的态度必然也是积极向上的;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神话和光环,那么你将无法正视自己。这不是鸡汤,而是人生。 (来源:新华网 白靖利/文)

国学润心田——浅谈学校国学教育 篇5

一、经典诵读, 丰盈心灵

我们大家知道, 经典的国学是几千年来根植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朴素、最自然的圣贤之道。如果一个人经常诵读经典, 他的心灵会越来越丰富, 我们的孩子更是如此, 从小培养孩子读圣贤书, 给他们的心灵注入丰富的营养, 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于是我们学校选择了一些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我们还把《弟子规》编辑成册, 发给学生, 人手一册, 让学生背诵并导行。我们知道奥运迎宾语中有五句话来自《论语》, 其中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我们也用这句话欢迎每年新升入初中的学生, 让学生们从入学第一天就高高兴兴地接触到古典文化的精萃。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 我们坚持把经典文化和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传统文学篇目结合起来背诵。为让经典的语言天天渗入学生的心灵, 我们每天早读前五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前五分钟、晚自习前五分钟, 都让学生进行疯狂诵读。全校学生同时起立, 昂首挺胸, 用自己最大的力气, 满怀自信地诵读, 朗朗的书声, 经典的话语回荡在校园中。这时你如果走在校园的小路上, 你会感觉这声音是最原始、最纯真、最朴素、最动听、最悦耳的声音。

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在诵读中孩子们知道了什么叫坚强;“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贵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 一日曝十日寒”, 在背诵中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叫持之以恒;“德不孤, 必有邻”,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诵读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团结协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青, 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诵读中孩子们知晓了什么叫自信……在经典诵读中孩子们的心灵越来越充实。

二、师生共读, 提升自我

我们学校除了要求学生诵读经典, 同时也号召老师们与学生一起诵读, 共同成长。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 当老师的要想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言行, 必须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自己也要不断充电。于是我们倡议全校师生共同诵读《弟子规》, 并开展竞赛, 师生答一张试卷进行考试。除此之外, 我们还重视师生共读一本书, 写心得笔记, 在语文阅读课上, 我们师生读同一本书, 然后分别写读后感, 进行交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读书、思考、感悟中, 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还锻炼了写作能力。在无形中师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我们之所以叫这些国学经典为圣贤之道, 其实, 这些东西恰恰是根植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朴素、最自然的、最现实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叫这些国学经典为圣贤之道, 其实就是因为“圣”是接通大地的像孔子、孟子、杜甫这一类的人。“哀民生之疾苦”他们的脚步是坚定地走在中华大地的, 是踏踏实实的, 是我们实实在在做到的东西, 一旦这些语言内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的精神境界就会提升, 我们的素质就会提高。

比如在语文活动课上, 我们学校初一的经典诗文比赛。不仅要背诵经典诗文, 而且还要“现场直播”自己的心灵感悟, 当一句句诗文从孩子口中流淌出来, 你能看到那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的是智慧是灵气, 当师生共同谈“经”论“道”时你能看到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 什么叫“青出于蓝胜于蓝”,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和思考的共同进行中, 孩子们也渐渐养成了很好的学习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在读书, 思考协作的过程中, 我们学校的师生在悄悄地成长着。

正所谓“去良莠正以植嘉禾, 沃枝叶不如培根本, 世路之芜当剔, 人心之茅塞须开”。我们在学生们自我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 把嘉禾植在孩子们心灵的沃野上, 让杂草不生, 让孩子们心灵丰满, 学习动力十足, 虽然我们在国学教育上刚刚起步, 我们相信:“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让经典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经典导航指导学生的人生方向, 我们的效果会越来越凸显。

摘要:沿着圣人的航标, 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让经典的人生信条逐渐走入心灵, 培养学生们为人之根本, 为学之原始动力。

中职国学教育 篇6

一、创设环境熏陶

《纲要》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我们精心规划设计国学环境的创设,墙壁、走廊、楼梯、屋顶、家园直通车、盥洗室等都在设计范围之内。我们将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二十四孝图以对联、麦秆画、剪纸、盘子彩绘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让教师和幼儿每走一步都有国学相伴。班级环境也独具国学特色,如:剪纸、礼仪、古乐器、棋类等。丰富多彩的国学环境,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国学教育价值,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国学启蒙作用。我们还注重营造家园式和谐的氛围。教师对孩子用爱启迪,用心浇灌,同事之间谦让友善,家长和教师之间和谐共育,这种家园式氛围,激发了教师和幼儿积极的情感,培养提高了教师和幼儿的人文素养。

二、领域活动渗透

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我们通过礼仪操、早晚接送相互问好、见到老师鞠躬问好等活动,让幼儿从小学习谦让、有礼貌,勇于表现自我,发展社会性。以我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为例。我们利用每天下午特色活动时间,对礼仪队、古典乐器队、腰鼓队等活动小组的幼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与国学紧密联系;定期带领小队员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和锻炼,每逢庆祝等大型活动时,组织小队员们展示自己风采。两三年的磨砺,孩子们在意志品质和情商感知以及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谦让有礼、大胆自信,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同时将国学思想渗透到道德、情感教育。首先,注重结合节日进行情感教育。我们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举行系列宣传、庆祝和慰问活动,如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孩子们来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物、佩戴红花,实现自己尊老爱老的情感诺言,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尊老爱老美德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有教师节“爱的教育”;双节“爱心飞扬”社区演出;三·八节和中秋节的“5个一”活动:一个拥抱或亲吻,一首歌曲或儿歌,一句爱的话语,一件贴心小事,一张祝福卡片或一张绘画作品。总之,幼儿园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的情感得以找到润发的土壤。

其次,结合公益活动进行情感教育。如工会和党组织联合开展的“同在一片蓝天下”爱心捐助活动,“地震我来帮”活动,“帮困助学”活动等,孩子和家长都踊跃参加,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捎上一段祝福的话,以公益活动为途径,打造一颗情感永固之心。

三、一日常规延伸

生活处处有教育,教育存在于学校的每个角落,如果我们善于挖掘这方面的教育资源,就能把我们的教育延伸到生活的深层,这样一旦形成了一种教育的机制,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们东苑幼儿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如晨间律动时加入“三字经”“弟子规”律动操;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同时体验国学经典的魅力,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在这种无形的无意识的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比我们喊破嗓子说这是我们的国学经典,大家要好好地学习,好好的继承要强多少倍。所以,我们东苑幼儿园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要求教师也要在生活中延伸国学经典的精神,给幼儿处处做示范,处处引领他们在国学经典的海洋里徜徉。我们还提倡老师把工作做细做实,比如在午睡前要求教师讲富有哲理的经典小故事;午睡起床后,播放婉转的民间音乐供幼儿倾听等等。

四、主题活动拓展

在幼儿园渗透国学经典文化的精髓,主要靠活动本身的艺术影响力,通过活动特定的情景氛围,艺术感染力,主题思想的艺术熏陶等,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的教育。我们经常开展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当然这些活动是结合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展的。每月都有一个传统文化的节日,在各种各样的艺术文化活动中,贯穿我们的国学经典的思想,以国学经典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活动,这样编排出来的节目就具有针对性,具有打动人的作用。

记得在《小故事大道理》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中,中(3)班的幼儿表演了《卧冰求鲤》的节目。故事情节非常生动,幼儿看得如痴如醉,稚嫩的小手不时发出欢快的掌声。还有一次是在《花的世界》的主题活动中,大(1)班表演的《油纸伞》,一把把小伞组成了花的世界,而这些小伞都是教师带领小朋友用纸做成的。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其他小朋友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既感受到了手工艺的神奇,也感受了舞蹈世界的欢快旋律。其他的如在《夏之韵》的主题活动中,大(3班)的小朋友朗诵的古诗《江南可采莲》,稚嫩的旋律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观看的家长也受到感染,一起吟诵起来。演出结束后,许多家长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希望以后多举办几次。

五、家园共育保障

孩子的“生活”包括幼儿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三个层面。我们邀请家长来园指导幼儿的半日活动或作报告,如邀请家长教给孩子们刺绣和编织;邀请会唱戏家长来参加班级联欢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游戏区域的玩具等等。

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参观了老年活动室。慰问老年人,还与社区“夕阳红”文艺队的老奶奶们进行联欢活动,老少同庆,扩大了孩子们社会交往的层面,也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欢笑和温馨,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

两岸交流与国学教育 篇7

国学, 简而言之, 就是中国的学术, 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国学的概念始于清末,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 其后邓实发表《国学精论》一文, 首倡此说。在此前后, 还有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张之洞称为“中学”, 章太炎称为“国故”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 所以, 文化只有适合与否的问题, 难说有价值的高下之分, 为何要偏偏打出“国学”的旗号呢?许宁微说:“国粹者, 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谓学, 本之历史, 因乎政俗, 齐乎人心之所同, 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 (《国粹学报·国学真论》) , 而当时的状况, 却如蒋梅笙所说:“第处此寰球大通、文化糅合之世, 学科灿列, 泰半来自欧美。青年学子, 震其新奇, 探其奥赜, 动辄目眩心醉, 谓天下之美, 尽在于斯, 而忘其国内之自有瑰宝。” (《国学入门》) 所以, 一百年前提出“国学”, 是出于保国保种的目的。当时西方列强依仗着船坚炮利, 以绝对的强势侵凌中国, 中国人两千年来引以为豪的文化传统, 也遭到西方文化的藐视和排挤。这使得部分中国人感受到了灭国灭种的威胁, 他们认为有必要再次确认自己的立足之处, 有必要重新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心, 这才高举起“国学”的大旗。所以, 彼时的国学运动, 完全是民族自存、自救之道。

今天, “国学”在大陆再度活跃,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境。一是针对风雨百年的历史反思, 尤其是随着中国迅速跨入经济社会, 走向国际化,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文化价值焦虑增强, 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所在。习近平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是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凸显, 中华民族面临着伟大复兴, 而民族复兴则离不开文化复兴。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 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累积的, 我们要总结发扬, 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代发展“国学”的呼声, 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历史的反省, 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更有自信, 也更从容。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国学数度沉浮, 与政治、经济、文化风雨激荡, 在两岸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现状。两岸学者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有过较为深切的研讨, 对国学的性质、功用、效果,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也不乏完全否定国学者。但是, 人类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基于自己以往所秉持的文化传统, 在反省或展望我们自身的存在时, 我们要诚恳、公正地看待自己所拥有的可能性, 这应该成为国学学者的一个共识,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探讨国学和国学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两岸在复兴国学的目的、手段、年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大体说来, 台湾地区历史上开化较晚, 文化底子较薄, 中间经过一段日据时期, 虽然如此, 在台湾没有出现过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 尤其是自蒋氏政权退守孤岛之后, 为保持文化正宗地位, 也为了整肃社会秩序, 将文化复兴视作重要的社会政治策略。因此, 传统文化成为台湾地区各阶层的正统、当然之学, 至今未衰。大陆则人为隔断了文化脉络达数十年之久, 重提振兴国学, 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 两岸在国学现状和国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有着很大的差别。

1949 年之后, 大陆致力于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此, 必须开展一场革故鼎新的文化革命, 因此, 在其早期, 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近年来, 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已经站稳了脚跟, 它所面临的是自我完善并充分中国化的问题, 于是, 人们回首传统文化, 希望从国学中找回自己的根基, 或是汲取积极的因素, 或是期待它能纠偏补缺, 这都是一种文化借鉴。无论是批判还是借鉴, 都是基于建立新型文化的目的, 所以, 对传统文化多持审视、探索、利用之态度, 其好处在于, 可以充分审查、考验传统文化, 它有可能在一个变化了的时代、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调整。所以, 在大陆学者中, 对传统文化持激进态度的, 远比台湾地区更多。其不利之处也非常明显, 就是有可能以主观、功利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台湾地区情况则不同, 政府和社会一直有意识地延续着文化传统, 因此有坚守和发扬的精神, 但这一传统没有经过严厉、苛刻的反思, 文化危机意识不明显。目前, 台湾地区面临着世界风云变化, 面临着两岸关系的考验, 面临着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化, 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似当年, 国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就国学教育来说, 大陆还处在新的起步阶段, 而台湾地区一直强调国学教育, 可以成为大陆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样板。所以, 了解和研究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国学教育, 对大陆教育工作者来说, 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纲要》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小学生“国文”课程学习的时间长, 明显超过大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时间。“国文”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分量重, 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 以后每学期递增10%, 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 且要求高中生具备写作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此外, 书法也是必修的内容。高中的相关课程有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其实是“四书”的分类重编本。由此可知, 台湾地区的教育体系给中国的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 所以,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明显高于大陆学生。

相比较而言, 大陆中小学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外, 还承担了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小学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 初中开始陆续增加, 但比重较小。虽然有过不少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声, 也有过不少的尝试, 但一直反复, 篇章仍然偏少。进入大学后, 由于分科的原因, 除文史哲专业以外, 其余专业的大学生不再学习语文—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此将永远与传统文化绝缘了。这一培养过程, 导致了青少年轻视传统, 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体验较薄弱。

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畅通, 两岸国学界的交流也显著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的国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 尤其是在政府提倡文献整理之后, 经史子集四部均有很好的成果问世, 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与《清史稿》都出版了质量很高的整理本;各朝代的文学总集, 如《全宋词》《全元文》《全明诗》等, 更不用说个人别集, 可以说是遍加整理。近数年来, 大陆更是大规模增加了文献研究的投入, 规模更加巨大, 包括海外汉籍的整理。这些成果, 水平高, 规模大, 不但有助于大陆的国学研究, 也为台湾地区学术界所倚重。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学术影响也是存在的, 但其发展势头则不如大陆。

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贡献, 则集中在基础国学教育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台湾学者的言传身教, 大力推广。如台湾学者王财贵自21世纪以来, 在大陆多次巡回演讲, 推广儿童读经, 足迹遍布大陆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大陆国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再如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在大陆传播古典诗词吟唱, 至今已有数十所高校和中学成立吟唱社团, 此项活动已引起大陆学术界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更大规模的推广正在酝酿之中。此外, 蔡志忠以传统经典为题材的漫画, 南怀瑾、傅佩荣等人的著作和演讲, 都很受大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有功于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和接受。二, 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输入。2008年, 大陆新华出版社引进了在台湾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的高中国学课本《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出版, 当时引起极大的震动。2013年, 大陆中华书局再次引进此书, 出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并且在全国各地数十所条件较好的中学进行教学试点。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对大陆地区的国学教材的编写有着示范作用, 目前大陆国学教材基本采取围绕经典选文和围绕主题选文的方式。

两岸国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是一根主脉, 各自发展, 但在近二十年来, 形成了交集;双方在相互交流中, 各有优势, 各取所需。而在面向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上, 尤其是中小学所开展的国学教育, 台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值得大陆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多年来, 大陆各社会阶层一直有着重振国学的愿望, 并有着各种形式的尝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下, 号召大力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极大地鼓舞了社会的国学热情, 为国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 大陆地区的国学教育可以说是在各个层面上展开着, 从幼儿园、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大众、政府高级官员等, 都在提倡学习国学, 提倡者既有政府、社会名流、专家学者, 也有新闻媒体、企业家等。就中小学来说, 国学教育早有尝试, 如2002年深圳凤光小学推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 从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 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此后, 这项活动普及到深圳的数百所中小学。2005年, 沈阳皇姑区就在全区中小学正式开启国学启蒙教育活动, 试行《皇姑区中小学国学教育指导纲要》。此后有多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国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令。到2010年,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试点工作, 试点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 参与的学校数以千计。2014 年4 月, 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 确定国学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已经形成, 但自发行为多, 指导性意见多, 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准备性的阶段。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大陆出版了大量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材。厦门地区组织“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 借鉴台湾教材, 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仁文化》等, 目前已经在福建全省推广。各种校本教材或地方性教材, 数量也很多。这些国学教材, 大多是文章选读。也有两种编发, 一是模仿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通过主题选文, 形成教材;二是选定经典, 逐年诵读, 基本遵照这样的顺序:1.蒙学读物, 如《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古诗词等;2.四书;3.五经;4.诸子等。这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路子。此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不赞成在中小学教材中删减古诗文的讲话被报道后, 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古典诗文的分量。

教育部称将适时调整课标, 修订教材,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但就目前而言,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中小学课程, 还没有具体方案, 影响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国学教材的编写不少是出于自发, 没有经过审慎选择, 一些与当代社会价值不符的内容, 没有剔除。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此外, 也是最为重要的, 是学校缺乏足够的国学师资。在大多数学校里, 国学都是由语文教师教授的, 而国学经典中的语言知识、思想内涵等, 语文教师往往力有所不逮。这些困难也说明, 开展国学教育, 要立足现实, 光是拿来主义是不行的。

在国学推广热潮中, 社会教育机构发展非常迅速, 非常值得重视。国学教育机构往往以“书院”命名, 不下万家。这些书院中, 除少部分以学术研究、高端传播为主, 如尼山圣源书院外, 大多数是以青少年或社会人士的国学教育为目的, 是国学推广的重要力量。书院最常见的活动首先是读经, 其次经典讲读, 再次是古代文化、礼仪、才艺等的学习。这些书院往往按照《弟子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要求师生身着汉服, 向孔子像行礼等, 营造出较学校更为真切的国学环境, 容易引起学员的兴趣。有些书院还提供进一步的修身实践的机会, 如江西豫章书院规范了春秋释典、朔望之仪、星期会讲、晨昏之令、开笔辞山等教学礼仪;北京杏林通慧书院设有宽广的农耕区, 学生在进行国学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农耕体验, 等等。

成功的书院则得力于自由发展的精神, 以及对国学传统的精深理解, 得力于有识之士和国学教育专家的支持。但更多的书院却处在较为艰难的状况, 因为没有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 学习内容也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些都会影响书院自身的发展。如何利用好书院的特点, 保证书院学术资源和影响力, 使其可持续发展, 以及在什么层次上、什么程度上发展, 都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两岸交流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也为应对两岸当下面临的问题,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双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就可以为国学教育创建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如下这些问题:首先,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国学”?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显然, 不能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国学, 作为继承传统、面对时代的“国学”, 应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范围。其次, 在当前学科教学的背景下, “国学”应该有个基本的标准, 有个较为明确的内容和领域, 这才能决定中小学国学应该学习什么, 以及怎样学。再次, “国学”是一项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一体的学科, 在当代社会里, 学生缺少体验国学和使国学生活化的社会环境, 可如何重建这样的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国学实践呢?书院里的长袍、行礼、吟诵, 是否真的就是所谓的国学体验呢?这也是很重要的议题。

强化国学教育的方法 篇8

其实这种国学教育的缺失源自青少年时期,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威力依然巨大, 很多家长急功近利, 热衷于让孩子花大力气去补习数理化、英语, 语文却无人提及, 导致了语文教育一直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这自然不利于国人国学素养的提升。

因此, 提升国人的国学素养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要想提升国人的国学素养, 必须强化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 所以我们应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 不挤占其他学科学习时间的前提下,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努力进行国学教育。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简单易行的方法, 与诸位共同探讨。

一、充分利用教材, 珍惜课堂教学时间

初中语文教材六册课本, 有层次有梯度地选取了诸多国学经典篇目, 上自春秋战国, 下至清末民国, 有诗歌, 有散文, 有寓言, 有小说, 有杂文, 篇篇都是经典之作, 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提升语文素养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珍惜课堂宝贵的时间, 将自学国学的一些方法教给学生, 比如文言文的断句、常见实词的意义、常用虚词的用法、固定文言句式的识记、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与准则等等, 力争让学生会读、会背、会译并能有所感悟, 以期为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储备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有丰厚的储备, 仅靠语文课本中有限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搜集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 按类别、分周期地让学生搜集国学篇目, 比如这周搜集两篇先秦诗歌, 下周搜集五首唐诗, 第三周搜集三首宋词, 第四周搜集一篇短小的古文……切记量不可太多, 太多则增加学生负担, 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与厌倦心理。搜集之后, 同学之间可以资源共享, 自主或合作将其背诵并默写下来, 遇到疑难可借助工具书或向教师咨询以释疑。指导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 认真做笔记, 这样可以逐步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成就感, 进而督促自己养成习惯。若能坚持下来, 初中三年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必可取得长足的进步, 道德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三、组建国学兴趣小组

对于部分对国学兴趣浓厚的学生, 可将他们组织起来, 成立国学兴趣小组, 有效地调动并保护他们学国学的积极性, 并通过他们产生榜样效应, 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国学。兴趣小组建立后, 要有章程、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活动, 每次活动都要有明确的内容。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学生也要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 对于活动中生成的新问题要做好记录, 活动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主动地去探求结果, 并抽出时间及时进行交流, 不要留“尾子”, 防止学生养成拖沓懒散的习惯。

四、举办国学讲座

初中生国学基础薄弱, 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如文学样式的传承、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往往一无所知, 这就无法将所学的国学篇目前后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如果能举办一些国学讲座, 将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些不足。讲座应重视将国学理论教育的系统性与普及性相结合, 注意与教材的区别, 在注重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前提下, 增强通俗性和趣味性。

五、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进行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的目的之一, 是让学生由国学的受体变为自觉的主体, 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可与学校图书馆配合, 成立国学阅览室, 让学生主动走进阅览室探求国学。阅览室中陈列包括史学名著、古代帝王、重臣名相、政治制度、地理典籍、文学流派、文论典要、诗文总集、小说戏曲、哲学名著、宗教典籍、书法名家、园林建筑等在内的国学书籍。阅览室选择有一定国学知识的图书管理员, 能够给学生一些阅读指导。另外,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栏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评书节目, 也是很棒的国学教育资源, 可指导学生收看、收听。

六、开展征文活动, 将国学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开展征文活动是促进学生将国学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征文的题目由学校统一设计, 统一要求, 统一评奖标准, 并及时由有关教师评奖, 营造国学学习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国学教育的种子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把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国学变成生动亲切、学生易于接受的国学。

国学教育大家谈 篇9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

国学经典教育事关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传统的接续,事关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推进,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非常有必要进入中小学课堂。

童蒙时期是一个人非常关键的时期,童蒙时期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者应当正心育德,培养儿童纯正无邪的品质;儿童则需要多读古诗文,扎好中国根,学做现代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齐家

在如何对待国学和编写国学经典教材方面,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要辩证分析,科学评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时代精神中去。

在全球化语境下,新的课程教育改革,特别是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应该强调我们的原创意识、本土意识,重视我们的国学经典,重视我们的民族智慧,接受中华传统的课程思想,在立足于自我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课程经验,建设我们的课程体系。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既要避免妄自尊大,也要避免妄自菲薄,要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与时代精神结合,以及与外国优秀文化融合,这是国学教育获得生命力和生长点的要素,国学经典教育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立德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而不是两张皮。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教育应通过课程和教材,当下最紧迫要做的是: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

国学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篇10

一、国学的内涵

国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通常是指鸦片战争以后与中国西学东渐社会潮流相对的一种国家固有学术。国学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国家历史文化知识、哲学、艺术、经学、文学、等传统学术文化以及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等。国学思想及文化价值理念构建了中华文明,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在时代的要求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是构建亲的现代文明的新途径。

二、国学的两重性

国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博的知识覆盖领域,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学术研究层面都有深刻独特的论述。国学文化以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为基本特点,体现了传统的人文精神,它注重对人类的价值、命运、精神、理想和人格塑造等人文精神的表现,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国学还强调道德教育,重视对真、善、美的统一追求。同时也注重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的观念,提倡求实精神、发展和应变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重视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但国学传统文化在具有上述这些正面、积极的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的、落后的、需要批判的部分,如儒家文化的重权力轻民主、重君轻民以及政治制度宗族化家庭化、重德轻情、重文轻理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因此,要辨证地分析对待国学,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纳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发展和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局限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较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强、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一个高知群体,他们乐观开朗、自信真诚、意志坚定、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校教育市场化、功利化倾向严重的现实下,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文素质下降的情况。这让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通过国学传统文化教育来激起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纵观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我国大学正在实施将人文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化为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的现代教育模式。这一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具有历史合理性。目前,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还处在低水平的发展时期,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很高但却缺乏对本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知识的认知,而且缺乏诚信意识,没有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弱化,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

四、通过国学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改变认识,实施国学教育营造健康氛围。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博大精深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我们要改变人们对国学教育的认识,消除人们对国学教育存在的困惑,科学认识国学,树立新的国学观,加强教育宣传,以创新为宗旨传承与弘扬国学,形成对国学重视和提倡的浓厚氛围。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吸收国学中丰富的养料,加强国学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

2.全面协调,为国学教育提供制度保障。由于国学教育的长期缺失和现代社会对国学现代价值的错误看法,使得国学教育不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有效开展,因此,政府要制定一些具有指导性的相关政策和国学教育大纲,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来提高大学对国学教育开展的信心,并通过建立相关教育教学机构、加强国学与国学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加快教材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国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使国学教育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同时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国学文化对人思想情趣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随时受到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的启迪和熏陶,时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大洋,鲍兆飞.弘扬国学精神促进大学校园和谐[J].法制与社会,2009(03).

[2]郭萌,崔林.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01).

[3]杨杰.论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02).

[4]王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上一篇:单神经元控制下一篇:数控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