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教育润物细无声

2024-09-12

国学之教育润物细无声(精选4篇)

国学之教育润物细无声 篇1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时时处处注意渗透文化教育,这样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英语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丰富英语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渗透小学英语文化教育。

一、日常交际语的渗透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为无可奈何地接受, 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 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日常交际语渗透和培养呢? 我着重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从 称 呼 语 着 手

国内有不少学生和老师上课互致问候是这样的:“Goodmorning,students. Good morning,teacher.”殊不知 ,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教材1A“Good morning,Miss Li.”时 ,我就启发学生就中文里对老师的称呼和英文中对老师的称呼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在英国文化中,学生一般称呼年纪轻的女老师为Miss(小姐),称呼男老师为Mr(先生),而不是如中文中所说的teacher(老师),等学到单词student,teach-er时 ,学生已非常明白它们的用法。中西方称呼语的最明显差异在于:汉语称谓中,职务、部分职业和职称均可被列为头衔,作为称呼。而英语中则不然,如英语中就没有Teacher Gao的称呼。另外,在英语中,在不知其姓的情况下用敬称“sir”,而汉语中则用敬称老大爷、大叔、大嫂等。

2.从 恭 维 语 着 手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You look young”,“You look nice”等句,应礼貌地以“Thank you.”作答。讲到这儿我给学生讲了个笑话: 有一位美国客人在他中国朋友的结婚典礼上客气地恭维新郎:Your wife is very pretty.新郎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谦逊地回答:Where,where.(哪里,哪里。 )美国客人一脸困惑,迟疑片刻,小心翼翼地回答: Well,everywhere. 学生听完,个个笑得前仰后翻。其实在英美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以上句子的运用频率相当高。在以后的课堂上,当我跷起大拇指,热情地夸奖某位学生的出色表现时,学生都能够得体地、自信地回答我:“Thank you,Miss Wu.”

3.从 道 歉 语 着 手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提及两种道歉语,一是“I’m sorry.”,二是“Excuse me.”。这两句话的含义虽然都是对不起,但用法不同,“I’m sorry.”侧重让对方原谅自己的过错,“Excuse me.”则是打扰别人时使用的礼貌用语。我向学生公布一份调查结果:道歉语的使用,无论是使用频率还是使用范围,美国人对道歉的使用远远高于中国人。学生纷纷表示怀疑,我又举了如下例子:中国某位公司领导参加会议迟到,只见他大摇大摆、慢慢吞吞地走进会议室, 面无表情地看了看早已等候多时的职员说:“恩,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开会吧! ”而美国一位普通教授在上课迟到后会说:“I’m sorry. I’m late.”并诚恳地向学生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听完这个事例,某些学生若有所思。相信他们以后一定能够准确恰当得体地运用这两句话。

4.从 招 呼 语 着 手

在学习朋友之间的问候语之前,我对学生说:中国人常以“你吃了吗 ? ”“你到哪里去 ? ”作为问候和打招呼。但在英国 ,如按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Where are you going?”,对方则会莫名其妙,听了第一句他们会认为你要请他吃饭,听了第二句则认为你在打听他的私事,极不礼貌。听到这儿,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学习西方人是如何打招呼的, 最简单的就是Hello或Hi。另外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都相当于“您好”,只是时间不同而已,Good night不是打招呼的话,而是告别时说的话。

二、生活通俗语的渗透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和句子,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贬义的词,在西方文化中却可能具有褒义。如dog, 中国有很多其含贬义的词语,如走狗、落水狗,等等。但在英美人眼里,狗是亲密的朋友、伙伴,甚至将狗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如Lucky dog等习语,都是褒义的。另外,小学英语教材中有“How old are you? I’m ten.”的对话出现,其实,对于英美人来说,他们是很忌讳问此类问题的,因为他们觉得年龄是隐私, 不愿别人干涉。所以当学生问我:Hi,Miss Wu. How old are you?我很神秘地笑笑 ,回答他们 :It’s asecret. 并向学生讲了有关英美人的“隐私权”问题。相信当他们真正和西方人交流时,一定不会再问诸如此类的问题。

三、各种习俗节日的渗透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西方的节日都有其丰富的背景历史,我利用重要的节假日及特殊的情景, 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特别是在圣诞节这样特殊的日子,节前一个月内各大小商店餐厅等都已经开始布置环境、宣扬气氛,小学生也受其感染, 开始互送卡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特殊的情景氛围,介绍外国文化,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以致用。

在这些特殊的节日,我是这样做的:在愚人节,先对学生撒个谎(一般学生都想不到老师也会说谎),等他们都对老师的谎话信以为真的时候,才说出真话,然后在学生的欢笑声中给他们介绍愚人节的玩法和节日的目的是大家增进感情而不是恶作剧。在感恩节,引导学生将之与中秋节对比理解,虽然我们国家没有感恩节, 可是我们只要对父母心存一份感恩的心,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前进。圣诞节,是英语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像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一样。两者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如圣诞大餐和除夕团圆饭,接送圣诞礼物和收压岁钱等。我在2014年的圣诞节那天,给学生介绍圣诞节的来历、特殊地位,然后引导学生将之与中国的春节对比,在师生的热烈交流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学相应的一些单词、词组 :Merry Christmas,Santa Claus,Christmas tree,Jingle bells,give presents,eat turkey,Spring Festival,lucky money等。这样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母语、英语互不干扰,而且真正起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作用。

总之, 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渗透西方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既掌握语言知识,又了解外国的风俗、习惯、民情,从而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真正灵活、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

无声之处皆教育 篇2

一、无声的鞭策

众所周知,教室是师生成长的主要生活空间,师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变化与教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室文化是师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磁场”。教室文化形成的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企及的,它能悄然地告诉学生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坚持的品质。良好的竞争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这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在教室文化布置上,注重从小处入手,从各个方位入手,让学生接受无声的熏陶。例如,在教室的墙面上,醒目地写着班风和学风。“新学期,你我一起努力!”、“祝福你,新学期,进步多多、收获多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看下面的署名:有的是“爱你们的老师”,有的则写“你们的朋友”,还有的写“与你一起成长的人”……高品位的教室精神文化,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规范化的补充和提升。丰富多彩的教室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接受无声的人文教育,同时,也在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中享受潜在的美的熏陶。

二、暗示的力量

青年学生,世界观还不成熟,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不强。这一时期,要对其思想进行改造,必须发挥教师“做”的渗透作用。这里的“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的心理受到触动,其暗示的色彩很浓。客体学生因受到教师行为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理性的思维,从而把主体教师的外在形象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参照教师的“做”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设计自己。教师随手捡起地面上的一片废纸或整理一下服饰,细微的动作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它委婉含蓄地提醒学生:你该怎样做。学生是有感知能力的,教师简单的形体语言能促使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权,然后知轻重;衡,然后知不足。教师是活的教科书,学生仔细品读,其丰富的内涵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启示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行为是一面镜子,学生能从这面镜子中照见自我,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批评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调节自己,完善自己。暗示,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做”是无声的,但无声的行为暗示胜过千言万语。

三、沉默是金子

沉默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借助眼神、表情、动作来对他人的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运用在教育中有其独特功效。如果老师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对学生传递出丰富的难以言表的信息,形成互为默契的教育境界,就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现代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双方交谈过程中,如果甲方适时沉默不语,让乙方演独脚戏,乙方从甲方得不到任何信息,就会被甲方的沉默所慑服,从而顺从甲方的意志。老师一旦发现学生犯有比较严重的错误而又尚未弄清楚情况时,为了使学生不隐瞒过错,也可以适当运用上述原理,让学生在教师的沉默中感到震惊与压力,自觉地把问题讲清楚。然后教师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例如,一名学生在上数学课时闹恶作剧,把一个小螃蟹放到一女生的口袋里。那个女生吓得大叫,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为了解其思想动机,我找他谈话,他非常紧张,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我以平静的语气让他把整个经过说一说,在其欲说明又顾虑重重时,我作沉默状以形成其不得不言的心理状态。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该生感觉到老师的沉默中包含着对自己的原谅,应该承认错误,于是,他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就这样,在其自我反省之后,我再循循善诱、晓之以理,效果十分明显,这便是无声的教育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老师在与学生交谈时,适当地使用短暂的沉默,可以使自己有理清思路、选择措辞和观察孩子反应的机会。特别是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时,教师在解决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沉默进行“冷处理”,以和缓气氛,使孩子冷静与理智些,诚恳地接受教育,例如,在班级足球赛中,双方队员因夺球动作过猛而导致一位学生脚受了伤,受伤的同学因为自己不能再比赛,失去了为自己队得分的机会,很是生气,冲动之下迁怒于致伤者,于是,一场你来我往的“战斗”发生了,最终两败俱伤。当他们未平静下来时,他们会认定自己的做法没有什么错,错的只是对方。如果这时一味地说教会显得空洞乏力,倒不如从理解学生心境出发,先让彼此冷静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始谈话。谈话过程中借助短暂沉默来持续谈话,使学生在谈话中平静下来,并意识到先前的冲动很不应该,这样教育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四、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心的交流需要眼睛,默默地注视较之居高临下的说教和严厉的训斥更能突现教师自身神秘而令人敬畏的力量,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例如,老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讲话、做小动作等违纪行为会感到非常气愤,许多教师会忍不住大声呵斥。这种不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的做法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影响其学习情绪,大多数学生在受批评后会心里忐忑不安,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教育的结果自然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凝目注视学生,持沉默态度,用无声的目光提醒他做错了,学生则会在教师和蔼而稳重慈祥而威严的目光下大感惭愧,迅速收敛其不良行为。利用眼神既可以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又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便于心灵的沟通,更好地开展教育。

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当众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这种批评往往导致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而借助眼神对学生进行间接批评也可同样达到预期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认识自己、教育自己》中谈道:“柯里亚坐到课桌前准备,正当他把两手伸到袖筒里,要取出答案时,他的目光突然与老师相遇了,老师急忙把目光移开了,他从主考人桌边站起,沉默的走向窗前,柯里亚呆住了。等到他上前应考时,那位老师离开了教室,直到他答完,老师才回到教室里来。从那以后,柯里亚再也没有作过弊。遇到同学中有人偷偷提示他时,他便总是想起老师的目光。”这个事例说明,教师适当地使用眼神比直接批评更能震慑孩子的心灵。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具有诚实、善良等美好品质,当他们偶尔犯下错误时,我们要在了解其原因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用饱满的眼神教育的方式引导孩子向完美的一面发展,不会因为心灵受挫而失去进取的动力。

教育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教育中的沟通很多时候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师生间的那份默契无需表白但彼此已心领神会,就像“钥匙最了解锁的心”一样,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就在于耐心地找到这把开锁的金钥匙,做个有心、知心的老师。

五、批语心贴心

批语,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最常见的联络工具。当前,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激励、参与、创造、成功构成了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是,天天和学生见面的批语,却被忽视了。实际上,“小”批语也可以作出“大”文章。

首先,给批语注入一颗慈爱的“心”。老师改一本作业,就像在和一个学生交谈。课上,再公平的老师,也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课下,当你还在搜寻那双怯懦的眼睛时,身旁早已围满了思维活跃、滔滔不绝的同学……只有作业是最平等的,也略有些偏心。它总是让你在那些错题面前停驻目光,皱起眉头。这时候,你的爱心叫包容。你要更细心地审视每一道题,写下:“今天听讲真认真,不过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放学后我在办公室等你好吗?”哪怕是题全错了,你也要写下“字像人一样漂亮。”因为你在传递一个信息——你关心着这颗小小的心灵。

其次,要赋予批语一个幽默的性格。学生写他做的饭菜如何好吃,你不妨夸张地来一句“馋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学生忘点小数点了,不妨批上“你被评为最受欢迎顾客,因为只需4.2元买的钢笔你竟然花了42元。”学生写出了一篇好文章,不妨写下:“别说老师了,我想就连鲁迅小时侯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这样的批语,怎能不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在会心的微笑中受到启迪,在成功的陶醉中鼓起希冀……

最后,要为批语准备各种语言外衣,使其常换常新。优美的字体、简洁的图画、风趣的语言,带着真、带着情、带着趣,深深走进学生心里,他会爱你、学你、像你、做你。

学生的作业所反映出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能力、习惯等意志品质,直至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均会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决不该忽视这小小作业本,而应重视作业批改这个教学环节,重视作业的批改,付出爱心和责任心,利用作业这个小小阵地去了解、指导、培养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促进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

无论我们从课上还是作业、试卷上发现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来解决。例如,有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但很用功,我在试卷上写到“我一直关注着你,我期待着……”。老师虽在课上没有提问他,但老师依旧很关心他,就应该让他知道。比如有一个学生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上课也集中不起精神来,我在他的作业上写到“需要帮助吗?你的每位老师都是你的朋友,我们都希望你快乐”。给学生下“批语”,要及时,语气要和婉,不宜斥责,而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切忌挖苦讽刺,而且要因人而异,用的好,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条批语看似平常却寓意深刻,一个细节显出一位老师的良苦用心,一本作业连着你我,让师生心贴心,一个好的批语,将助学生成功,教师的批语定会在学生成功中闪烁其辉煌。

国学之教育润物细无声 篇3

从1993年开始, 教育界就有倡导把国学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编进教材的论述, 这足以显现出教育界及众多教育学家甚至于部分家长对于当前盲目出国热和学外语热的担忧, 而与之相映衬的是从幼儿园甚至于更早的婴儿早教就开始的英语教育, 从幼儿阶段赫赫有名的少儿剑桥英语、灵通英语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 每个学生和家长每天都在为怎么学好英语发愁,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我们该怎么平衡自己的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比重, 此消才能彼长吗?同为文化, 就找不到一个英语教育和国学传播之间的平衡点吗?

第一部分, 国学与英语关系论

一, 中国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正沉浸在英语学习的狂躁与无奈中不可自拔, 中国的英语教育正在努力寻求一种更人文化的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途径

从一个儿童刚刚开始学语, 家长就不惜血本把孩子送去双语早教, 很多幼儿园打着双语甚至是三语教育的旗帜, 尽管学费让人瞠目结舌, 很多家长还是趋之若鹜。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在教给孩子“汽车”的普通话发音之余使他还会说”car”。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这种“双语”早教的胜利果实, 面现得意, 岂不知, 对于孩子来说, “car”其实只是个发音, 和语言这个思想与文化的载体没有多大关系。从剑桥英语、灵通英语、到新概念、新东方, 家长对这些课外学习班乐此不疲, 小小年纪的学生到了周日还要起早贪黑学英语。

与自身文化背景分割开的英语让家长和学生五味杂陈, 又爱又恨。要想上重点中学, 英语分数要高, 同时, 繁重的课业让学校和学生都无从谈及文化这个层面的想法, 只有随着应试的狂流机械地记忆、学习、考试。

二、西方刮起中国风, 外国人掀起对中国国学及元素的追捧热潮

伴随着中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 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越来越被更多的西方人追捧, 像姚明这样中国籍的世界明星的走红, 越来越多的西方“中国粉丝”出现, 中国文化和国学需要借助英语这个渠道到达更多的西方人的生活中去。

第二部分, 在大学高职校园推广国学的可能性和优势

一, 国学教育在中小学开展遇到的阻力及冷遇

近十几年, 中小学生由于各类课程学业任务繁重, 升学压力巨大, 国学很难在这个夹缝中得以很实际地开展。

(一)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本来很有利, 但很多学校只是借国学教育的幌子来提高知名度, 国学教育流于形式。前不久,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周刊”栏目报道了广东东莞一个幼儿园在开学时, 设立孔子像, 老师和家长先向孔子像行礼, 然后让自己的孩子给老师行跪拜礼。而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栏目也报道了教师节高中的学生自己想出了要向老师行跪拜礼, 有的学生还穿着自制的古装, 带着自制的冠。对于这样的形式,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副教授张静表示, 国学教育应该重内容而非形式。

(二) , 国学精深博大, 在中小学这样的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环境下, 对国学配备专门教师的可操作性不大, 一般情况下, 各个中小学只是应付性地让语文老师兼代。

由此可见, 在没有升学压力和繁重课负、学习氛围相对轻松自由的高职院校加大国学传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双赢模式。

二, 在高职院校, 英语教育与国学传播教育相融合模式的可能性和优势

(一) ,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任重道远, 其模式有待创新。

尽管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 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 英语只是一门公共课, 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四六级的态度一样, 只要考过AB级拿到毕业证就行。作为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摇篮, 面对涉外的行业不断增多的外部环境,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英语教育不仅要加强重视, 而且还应与时俱进, 从各个专业的实际出发, 真正让学生学到一门可用实用, 用起来方便的交流工具。例如笔者所从教的文科类高职院校, 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更应偏重中外文化 (包括文学、法律、艺术等) 方面知识的教授, 其中将英语与国学教育结合起来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常常发生此类情况, 很多学生都对中国文学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常在自己专业课上偷着看文学著作, 被发现后书会被收, 还要写检查。试换个角度想, 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调整课程体系, 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都难以逃脱同样的被一删再删的命运。从内容来讲, 英语课本和课程中对于这门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的介绍少之又少, 文理科用同样的英语课本, 而且由于如今的考级考试一般青睐科技科普文章, 所以从应试角度考虑, 学生也只能每天不是抱着单词表背一个个冗长的科普词汇, 就是一篇篇地做这方面的阅读理解, 尽管他们从来不明白这些文章的内容。

高职学生有其特点, 相比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来说, 他们自学能力稍差和本身知识储备少, 而对他们的英语教育一方面要更倾向于基础层次的人际基本交流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 另一方面, 相对于英语来说毕竟他们对自己本国国学更了解更感兴趣, 将国学知识结合到英语教学中去, 会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 , 高职院校有能胜任国学传播的充沛的教师资源和环境。

一般来说,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 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相比于中小学, 高职院校无疑具备提供专业优秀的师资力量的能力。

(三) , 高职院校有一定的涉外环境和条件, 有利于国学的对外发扬光大。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 外教的引入等也增加了对外发扬国学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 国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及可行性分析

一, 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英语学习的厌倦感和无力感, 将高职英语与国学的有机结合无疑会像一股清泉注入, 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新鲜感和依托感。同时,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实用型人才, 而国学英语显然比枯燥的科技英语更加贴合他们的需求。譬如, 笔者发现在学生中对于丹的《论语心得》感兴趣的人很多, 这本书从现代人的角度用简练的文字诠释出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生活的指引, 而中华书局已经在2009年出版了其英文版, 译文语言简练易懂, 这样的书可能比课本更吸引学生来读。

二, 由于大学语文在高职课程中的淡出, 除少数对其有浓厚兴趣的和中文专业学生外, 鲜有人将中国文学列为所学范围, 更勿论国学。也就是说, 除主动积极地去接触国学的学生外, 国学会被大多数的学生排除在外。

因此, 利用英语课程的公共课性质的优势, 开展国学教育, 不仅可以激发部分学生对英语或国学的兴趣, 同时还能改变英语教育的尴尬现状,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隐性的积极影响, 就是培养更多国际文化交流的新主体, 当我们经过努力将国的精髓利用英语的途径传播到部分大学生去之后, 也就等同现有的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主体又潜在地扩大了。

第四部分, 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国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在原有的英语师资队伍中, 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 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具备博深文化知识的教师是学生知识航行中的引路灯, 只有教师先拜托了枯燥的教条式的单词—语法—习题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英语这个交流和文化载体的作用。如果连老师本身都不清楚美国总统大选的机制, 不知儒学所为何物, 学生便没有受教的可能性。

二, 增加学校中国国学典籍的藏书量, 同时, 增加这些国学所典籍的好的英文版。

三, 丰富英语教学方式, 加大多媒体的应用, 让学生真正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到中外语言和文化的魅力。笔者至今难忘大三时期一名外教老太太在视听教室放映《阿甘正传》, 同时把剧中台词印成小页供学生参考, 所有的学生从那时起终于明白美国人的“阿甘精神”究竟所指为何。

四,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应该开设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中文及国学必修课, 且所占比重要大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切身体会) 。相比于其他专业, 英语专业和中文专业学生一样属于语言文学专业, 理应比其他专业更加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知识。

五, 加强异校及与国外院校的资源和学术交流, 取长补短。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中, 与此同时, 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国学传播也在中小学的推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将高职英语教学与国学传播的结合不失为一种双赢模式的尝试。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国学传播,结合

参考文献

【1】《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中小学国学教育比烟花寂寞》杜悦

国学经典润无声,文明礼仪巧渗透 篇4

一、领悟国学名句, 养成礼仪之基

精炼的国学语言蕴含着民族精神、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需要幼儿在朗诵的基础上深层地研读, 才能真正的领悟先人的智慧结晶, 是幼儿养成文明礼仪的基石。

《弟子规》是幼儿国学教学中的必备科目, 短小精悍的语言使幼儿阅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们就可以帮助幼儿对其中的涵义进行理解, 使之生动形象的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 从而感觉礼仪就在身边, 在每一个小动作、小语言之中。例如在学习“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梯,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等相关的语句时, 幼儿们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 我们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幼儿们理解吸收, 在古代, 小朋友见到老师和客人要行鞠躬礼, 每天要给自己的父母请安。老师先给幼儿师范什么是“鞠躬礼”, “请安”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一种问候, 就像我们现在的见到老师说声“好”, 见到父母问声“辛苦了”一样, 以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然后让幼儿们进行模仿表演, 以作业的形式让幼儿们回到家向父母问好。幼儿们的表现, 父母感到非常的高兴, 幼儿们也得到了家长的表扬, 感受到了礼仪带来的温暖和幸福。这样的幼儿朗诵与日常行为相结合, 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国学语句涵义的理解, 还营造出来一个礼仪的大环境, 使幼儿们学会了主动的打招呼、问声好, 懂得了日常生活中文明的礼貌仪态, 收获了礼仪、收获了幸福。

二、辨思国学故事, 探究礼仪之道

国学的渗透要具有说服力, 才能使幼儿心服、口服、行动服。幼儿对国学的学习并不是机械的记忆, 而是要让幼儿真正的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利用思辨的态度来对待传统礼仪, 帮助幼儿明辨是非、懂得文明。

国学故事是幼儿们最喜欢的部分, 拉近了幼儿与名人名句之间的距离, 使之能够充分地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分析自己做的对错, 学会利用批判的眼光来学习国学。例如在学习“孔融让梨”的过程中, 幼儿们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梨还要把大的让给哥哥, 吃完了不会再拿吗?老师面对这个可爱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就可以从幼儿的好朋友入手, 当幼儿们遇到高兴的事情和好玩的玩具时, 最先想到了是哪一个好朋友, 幼儿们纷纷地叙述自己在与好朋友玩耍时的快乐, 自己是如何与好朋友之间分享的, 好朋友给我自己什么好玩的玩具。在幼儿们的交谈中, 逐渐地体会到了谦让、关心、共享所带来的乐趣, 领悟到了为什么要将大梨送给哥哥吃。简单的故事告诉了幼儿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 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 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关心、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理解了在与人交往相处中的文明与不文明, 体会到了文明礼仪的深刻道理。

三、组织国学活动, 体验礼仪之行

简单的朗诵、讲解只能改变幼儿们的意识, 实践才是养成习惯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结合我国传统的节日来开展一些活动, 使幼儿能够亲身的参与到活动中, 利用行动来践行文明礼仪。

传统节日是对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敬意、慰藉和感恩。教师利用这样的传统节日, 组织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 其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理解礼仪的重要性。例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 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小朋友去敬老院进行表演活动, 和蔼可亲的老人们会让小朋友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在与老人的互动中, 让幼儿感受传统思想在老人思想中的沉淀, 两个孩子因为表现的好而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 只见老人悄悄的来到幼儿的身边, 竖起了两个大拇指, 高兴的说:“你们两个表演的都好, 一人送你们一个大拇指, 在送你们一个童话故事怎么样?”两个小朋友相互看看、高兴的让爷爷给他们讲故事了。在爷爷的故事中, 有许多我们课堂学不到的礼仪知识, 使幼儿们开拓了视野, 送爷爷们那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爱, 学会了相处、交流。快乐的一天给幼儿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充分的体会到了重阳节的意义, 学会了尊重老人、尊重他人。

四、发挥国学榜样, 领悟礼仪之涵

幼儿的学习更多的来源于模仿, 言行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更要倡导家长们的积极配合, 为幼儿树立一个就在身边的榜样,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言传身教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家庭和校园是幼儿学习礼仪的主要场所, 俗话说“少年若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关键时期,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例如在日常的交往中, 要习惯地使用简单的“对不起”、“谢谢”、“请”、“您”等礼貌用语, 对于小小的废纸团、果皮、包装袋要投进垃圾箱中, 这些简单的语言和小小的动作, 都会使幼儿看在眼里并受到极其深刻的影响。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随手就把喝完的酸奶袋放在了桌子上, 当我用鼓励的眼睛注视他时, 他怯怯的看着我说了一声:“在家里爸爸就是这样做的。”我拍拍他的肩膀, 鼓励他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文明也一样。事后, 幼儿的妈妈告诉我这不仅教育了他的儿子, 也通过儿子教育了爸爸, 家庭的文明度有了很大提高。可见, 文明就在身边, 就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国学的悄然渗透, 使幼儿懂得了怎样“讲文明、讲礼仪”, 在每个幼儿的心中都种下一颗“礼仪”的种子, 并将这种思想、行为和习惯践行在了日常生活中得到生根、发芽。幼儿通过学习国学中传统礼仪, 在践行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文明的礼仪习惯, 培养了现在时代所特有的气质、风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特色的接班人。

摘要:幼儿教育中的国学渗透, 对幼儿的礼仪及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幼儿成长道路上与人交往的一块基石。本文通过国学经典在幼儿教育中的无声渗透, 帮助幼儿规范自己的礼仪礼节, 以全新的面貌展示新时代幼儿的风采。

关键词:国学经典,文明礼仪,无声渗透

参考文献

[1]任丽.礼仪教育, 从小抓起[J].中国教师.2008 (20)

上一篇:比赛管理下一篇:导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