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研究

2024-05-16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精选7篇)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 篇1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

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以规范和发展本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早我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已有的研究以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课程与教学、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管理为主;幼儿教师的究稳步增长但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匮乏;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关注不够;学前教育的质量和评价研究较少。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 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 求越来越高,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面完成规划纲要既定发展目标,需要各级各部门全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着力提高指导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推动学前教育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一、充分认清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规划纲要发布一年来,各地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学前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还未建立。一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要求,近年来各级财政在学前教育上的总投入相对较低。目前,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的平均只有1.3%,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7%的平均水平。巴西、墨西哥、蒙古等与我国国情较为接近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也已达到或超过了8%,其中蒙古更是达到了18%。二是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调整相对滞后。与幼儿园日益增加的运行成本相比,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明显偏低,很多地区的幼儿园收费标准10多年未进行调整,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严重的收支倒挂,影响了单位办园的积极性,也引发了社会的择园需求,使“入园难”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加重了家庭负担。据调查,我国幼儿教育经费总收入来自家长的占80%,33.3%的家庭的教育费用支出竟高达家庭收入的20%~50%。家庭是当前公共幼儿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幼儿园,家庭几乎是幼儿教育经费的全部责任承担者。尽管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来源,但家庭仍然承担了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成本。

(2)、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一是公办园数量明显不足。据统计,从1993年起,我国内地公办幼儿园逐步减少,到2007年,包括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公办幼儿园已从10.2万所减少到5063所,而民办幼儿园却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公办园与民办园比例严重失调。二是优质幼儿园占比较低。由于缺乏资金来源,大部分幼儿园经费只能用于教师工资、日常办公等开销,硬件建设、设施更新、师资培养等无力投入,影响了办园质量的提高。三是民办幼儿园两极分化严重。作为城市办园新增量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基本由开发商招标承包给个人经营,受办学成本推动和利益驱动,凭借较好的办学条件,提高收费标准,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另外一些民办园则在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不足,给教育管理、幼儿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3)、幼师队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需求。一是队伍规模缺口较大。据调查,北京市未来3年需幼儿园专任教师3.6万人,而目前只有2.14万人,缺口1.46万人。湖南省在园幼儿约142万人,按规定需配备21.3万名幼师,目前只有不到4.8万人,缺口达16.5万人。重庆市目前有专业幼师1.6万余人,全市幼儿园师生比为1∶38,远远超出国家《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所规定的1:6-1:7 的比例,幼教缺口达上万人。二是学历层次有待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幼儿园教师学历偏低,很多地区幼儿园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还占较大比例,学历层次总体上还是以中专毕业为主,硕士、本科学位的老师更是屈指可数,离幼儿教师学历大专化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4)、城乡幼儿园教育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一是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由于家庭支付能力有限,农村幼儿园收费普遍较低,甚至在某些沿海发达地区,月收费在100元以下的幼儿园也占到幼儿园总数的90%以上。低廉的收费扣除教师工资外, 几乎没有剩余资金改善办园条件。设施设备难以达到规定标准,尤其缺乏大型活动器械、现代教学设备、玩具和活动材料;办园场所不规范,没有独立卫生间、多功能活动室、保健室等配套用房。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与城市幼儿教师相比,农村幼儿教师收入更低,更难吸引正规幼师毕业生。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幼儿教育培训,有些中小学转岗教师,虽经短暂培训,但多数不适合岗位要求。有的地方学前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托幼阶段,缺乏科学的幼教知识、保教方法、教育能力,难以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目标。

二、根据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我国应当如何解决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拓展多种运营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及法制建设很完善,且教育较为公平,政府投入的公办学校从硬件配备到师资分配都很均衡。家长很自然地就近选择学校,从而避免了盲目择校、扎堆入学、乱收费等一系列不公平现象的出现,私立幼儿园的收费也有章可循。完善的教育督导制度更进一步保障了教育公平公正与良性发展。而当前我国公办幼儿园的特点是国家不仅在人员工资上给予财政拨款,在园舍建设、装备配备上每年也会投入一定资金,但在收费标准上并未体现出与时俱进,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还停留在很多年前的水准,这种现状就导致了公办幼儿园物美价廉、人满为患、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少数人享有,呈现出教育不公平的局面;另外,近几年各种大小规模的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收费可观,办园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却没有规范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去制约。对此,政府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应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与措施,以保障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政府应大力完善教育督导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法制建设,强化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以此保障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教师的职前和职后教育,提高管理者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养与水平在师资培养上,法国强调不论是园长还是教师,都需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其中不乏博士学位的园长,大学本科毕业更是幼儿园教师从业的基本条件。在经过严格公正的层层选拔之后,刚毕业的学生才能成为一名新手型教师,入职之后紧接着就是教师培训。法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国家之一,近20 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法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开始向制度化、社会化、多样化、实用化方向发展。完善的督学制度、定期的督导考核更是对教师的无形鞭策。据了解,督学对教师的督导评分和教师的待遇息息相关。如果一位教师在督导过程中连续三次成绩不佳,那么这位教师退休时所拿的工资将和其他教师形成 12 年的差距。当前,我国教师人才的选拨起点也在逐步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质量的提升,但对于各类人才的职后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规划和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在幼儿教师的学历教育费用上,教师全部或部分自费的机率是83%,幼儿园支付的机率较小,上级部门基本不负担教师学历教育的费用。在幼儿教师的非学历教育费用上,幼儿园负担的较多,上级部门全部负担的机率是6%,负担1/3费用的机率是9%。可见,政府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投资是微乎其微的。政府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应进行统一管理,运用有关规划、政策等手段,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理顺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保证经费投入;其次还应通过督导和表彰等形式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幼教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再次,在我国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中应构建以“幼儿园为本”的,由高校、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学院、省市区级教研室、幼儿园共同参与并分工合作的教育网络。在这一网络中,各个培训部门应以教师的需要和发展为本,探索科学的培训程序,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摸索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科学地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进教师反思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

(三)完善人性化的学前教育管理网络法国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用“细致入微”来形容。每个城市按人口数量设立幼儿园。通常情况下,小城市一个或几个居民区设一个幼儿园,大城市有的居民区可设两个以上的幼儿园。每个公立学校的设备都由市里统一安排,条件都较好。另外,在为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服务上,法国也采取了众多人性化的措施。如法国各市政府把“教育和儿童”一项放到政府网页第二大主题的位置上,其中公布了与“幼教”有关的一切事宜,大到这个城市幼儿园的分布图,哪个居民区要新开幼儿园,小到哪个幼儿园在整修,每个幼儿园招多少孩子,有什么娱乐设施等,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有些甚至还会把每个幼儿园下周给孩子们吃什么全部列在网上。

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也应该加强人性化服务,如鉴于我们的国情,宏观的幼教政策法规、幼教动态、本地区发展现状、前沿教育交流等内容都应该能在政府网页上查找到,并要适时更新这些内容,以体现政府的权威性、引领性、时效性;细腻的园所动态、班级管理、卫生保健、营养食谱、家园互动、育儿知识等则应可以在每个幼儿园的网站上找到,并能方便家长分享交流。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在根本上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态度,只有主动服务,重视细节,并持之以恒,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3]邓志伟.二十一世纪世界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日、美、德、法四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8,(6)[2]曾莉.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教育导刊,2008,(2)[4]谢延龙.法国教育督导制度及其启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1)[5]叶平枝.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学前教育,2004(,9)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 篇2

近几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及民众逐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情况, 使得我国的幼儿园数量和就读人数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到了教育的效益及质量。

二、对于社会和国家而言, 学前教育的作用

1. 学前教育属于一项人力资源投资。

为了让国家核心的竞争力增强, 需要大力发展开拓型及创新型的人才。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的学科内容了解到, 孩子在学前阶段可塑性是最强的, 其在此阶段, 大脑的发展速度极快, 是感知、语言等方面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表现最旺盛的一个时期。因此, 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合理及科学的引导教育极为重要。这有利于今后孩子自身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打下稳固的基础。

2. 学前教育利于社会公平。

根据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了解到, 进行学前教育对消除社会贫困、社会公平等有着促进的作用, 对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孩子进行学前教育, 可以帮助其在认识、语言等方面获得更为有利的发展, 进而使其的后续成功机会得到增加, 改变贫穷的厄运, 这从某些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3. 学前教育使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学前阶段是孩子道德意识、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培养的关键件时期, 孩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 因此也可以说,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国民良好素质的重要时期, 孩童时期接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对其成长中素质修养奠定了基础。

三、我国的学前教育存在的不足

1. 城市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入园难”的问题, 尤其是在进入秋季入园招生报名时段, 这个问题的表现就更为突出, 现“入园难”已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北京市朝阳区的某家私立幼儿园为例, 经院长介绍, 该院可容纳一百八十名孩子, 但是名额早已经报满, 现在学校进行的工作只是给前来报名的学生家长做登记排号。在登记册上, 往后几年的报名情况都已经出现并人数较多。现在很多省市普遍都出现“入园难”的问题, 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供需关系。在大部分的民众心中, 公立的幼儿园质量相对高, 信誉好, 所以其的需求较大, 但是在目前的情况, 公立幼儿园的供给量相对较少, 而民办的幼儿园根据市场运作的情况, 其各项的收费都较高, 在普通民众中需求较少。虽然在苏州、上海等大城市公立幼儿园所占的份额很大达到百分之六十, 但是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公立幼儿园的份额不足。因入园难问题的出现, 也致使入园贵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所以家长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 而私立幼儿园的收费不用受到物价部门的限制, 学校自行制定出了各项收费要求和标准, 使得幼儿园的收费越来越高, 这种情况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表现更为明显。随着适龄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数量的增多, 民众对优秀高质的学前教育需求越来越迫切, 现在大多家长追求“让自己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等的思想, 所以学前教育业出现类似于“小升初”的择校情况, 使得学前教育的资源不足情况更为突出。

2.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在农村地区, 幼儿园的规模相对于城市要小很多, 而且教学设备和教育设施也极为缺乏。在很多农村幼儿期的儿童活动场地小, 甚至某些幼儿园没有可活动的场地, 仅是一间小房间, 里边只是有几张桌椅而已。

(2) 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不高。经调查发现, 农村的入园率与城市相比普遍较低, 甚至在某些较落后的地区会出现零入园率的情况, 该地区只是用仅有一年学制的学前班来代替学前教育, 但是这部分的学生招收范围只是在五到六岁的儿童, 而对于年龄更小的三到四岁的儿童就不能得到学前教育的机会。

(3) 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极不规范。目前有些幼儿园附设于小学成立, 其领导和管理归属于小学, 缺乏专业教师和专业管理。使得整个教学模式出现“小学化”倾向, 让孩子缺少学习的主动性。

(4) 农村学前教师素质低。目前, 学前教育在农村的重视度不足, 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投入低, 教师的薪资待遇也低, 使得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低, 而且教师们在其他权益方面也得不到好的保障, 因此使得教师的素质水平低。甚至有些教师的学历要求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 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和学习, 使得教师们的综合能力没能达到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 不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针对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的不足, 提出相应的可行措施

1. 对学前教育国家应该加大财政的政策力度。

为实现教育公平, 应从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着手, 确保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确保学前教育公平的地位, 在公共财政方面必须加大其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非营利性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极为明显的特性, 因此对于学前教育工作政府具有较大的责任, 所以在财政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投资, 以便于学前教育资源能均衡合理的分配。政府应建立及完善幼儿教育事业的保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 政府部分都应加大在幼儿教育方面工作的投入成本, 借鉴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我国应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经费, 使其比例可以提高到总教育比例的百分之七左右。应该将学前教育的经费纳入到地方财政支出项目中, 并且可以采用多渠道的方式来加大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 通过各种形式使学前教育的资源得到扩大, 建立起由政府作为主导, 社会进行参与, 公、民并举的办园制度。

2. 规划好幼儿园用地, 明确幼儿园的管理权和产权。

目前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出现了“入园难”问题, 其学前教育资源本来已经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 但是部分地区的政府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竟然做出撤销已有幼儿园的决定, 将幼儿园原有的房舍和土地改作其他用地, 这些行为缺乏政策和法律的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行为加重了“入园难”的发生。为了更好的保护幼儿园的利用, 减轻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 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鼓励和保护幼儿园, 确保不流失任何能把握住的学前教育资源。

3. 加大对幼师培养的力度。

为了实现学前教育公平, 提高幼师的整天素质及极为重要的环节。幼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们的身心发展和学前教育的质量。首先应提高幼师的薪资待遇和明确幼师的身份地位, 并落实好幼师们的合法权益。因为薪资待遇的提高和合法权益的落实能极好的稳定幼师队伍, 并能影响幼师们提升自身的职业吸引力。然后制定严格的录用制度, 在幼师资格的审查方面要特别注重, 这能基本保障幼师的质量。最后, 借助当地幼师专业学院的条件, 招收所需的幼师并给予相关的培训, 增大高质量幼师的数量。除此之外, 还应加强以在职幼师的教育, 倡导幼师继续进修。

4.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应重点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薄弱环节, 同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过居多, 所以, 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尤为关键。 (1)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政府仍处于主导位置。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教育部门需明确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是一项重点工作, 其应由政府作为主导, 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普及工作之后的另一项新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任务, 继而促进学前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普及。 (2) 建立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新机制, 并使其得到保障。在结合实际情况及农民群众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新的符合在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机制, 应实行以公立兴办的教师为主、政府创办幼儿园为主及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投入为主, 重点发展和建设农村幼儿园, 政府投资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 继而让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加快。 (3) 采用与城市办园不相同的体制。虽然要兼顾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平性,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从显著的城乡差别的实情出发, 在农村采取与城市不相同的创办幼儿园的体制, 在极大的农村地区, 应是以政府创办的幼儿园作为主体, 私人创办的幼儿作为辅导, 同时政府在投资力度加大的过程中也要发动和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力量, 寻求多元化的集资渠道, 形成政府公办的幼儿园和私人创立的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学前教育发展不能忽视和偏废任何一方面的工作, 否则都不利于图稿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 所以, 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能只重视在数量方面的提高, 同时也要兼顾到品质等级上提升, 关注到教育和投入过程的公平, 保障投入的教育充足等, 只有各方面工作共同推进, 才能保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此外,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时又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 只有中央和各地区政府、社会及每个家庭一起努力, 学前教育才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彭贤智等.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石——对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4) .

[2]陈北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3) .

[3]陈如彬.以人为本, 迈向管理的圆满——浅谈幼儿园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19) .

[4]刘焱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路径选择——以浙江省安吉县为参照标准[J].教育学报, 2010, (5) .

[5]肖昌斌, 柳萍.均衡·规范·特色——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义务教育发展纪实[J].人民教育, 2010, (8) .

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巡回服务;资源教室;幼儿园;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3-0031-05

近年来,学前融合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已率先开始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据统计,北京目前正式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幼儿园有73所,上海有12所。应该说,这些探索让广大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及其家长看到了希望,也让许多幼教工作者大受鼓舞。然而,不得不承认,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困境

目前我国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幼儿园数量很少,已开展相关实践的幼儿园也压力重重。总的来看,学前融合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探讨多,实践探索少

当前,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学术探讨日益增多,涉及的内容日益宽泛,包括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有效性以及师资培养等问题,也有研究者对家长和教师的学前融合教育观念作过问卷调查。这些学术探讨和调查研究对于肯定学前融合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应具备的前提条件等有积极意义。然而,深入的实践探索还是少之又少。多年来,学前融合教育还停留在观念层面,幼儿园少有落实,更缺少有价值的经验积累。

2异域经验介绍多,本土实践探索少

从笔者收集的相关研究文献看,大部分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仍停留于对欧美等国相关经验的介绍,内容主要涉及各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法律基础、实践模式等,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本土探索很少。近几年,逐渐有学者进行了一些行动研究,如重庆一些幼儿园与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了学前融合教育的本土个案研究,但总体而言,研究仍十分欠缺。现有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欠缺严谨性,研究结果也缺乏可推广性,很难切实满足广大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需求。

3短期尝试多,长期坚持少

在国际思潮的影响下,我国一些幼儿园开始结合实际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探索,但能长期坚持的很少。例如,王志强等人对两名发展迟缓幼儿学前融合教育的质性研究表明,尽管幼儿园园长认同并支持融合教育,但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在幼儿园的融合仍是困难重重,很可能因为教师精力有限、受到同伴排斥、课程调整困难等原因难以为继。而叶增编等人对一名自闭症幼儿学前融合教育的质性研究表明,因为教师缺乏相关技能的支持,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很难真正融入集体。从已有文献看,基本没有对学前融合教育个案作长期纵向研究的。

二、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笔者认为,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大致如下。

1幼儿园的实际困难

(1)园长兴趣不高

学前融合教育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长的观念。有调查表明,已有部分园长逐渐认识到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是这些幼儿的权利,学前融合教育对幼儿和幼儿园都有益处,但现实条件的制约常常让园长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他们对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兴趣不高。一方面,开展学前融合教育需要配备相关专业人员,调整课程设置,创设相应的环境等,而这都需要额外的人力和经费支持。目前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还得不到这样的支持。另一方面,受制于家长的影响,幼儿园如招收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很可能面临生源减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融合教育还没有进入学前教育的评估体系。和义务教育阶段将特殊教育纳入一票否决预警制不同,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纯属自愿行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园长的积极性。

目前,除了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少量幼儿园根据政府指令性要求招收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外,其他省市的幼儿园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基本持“能不收就不收”的态度。据报道,我国至少有10万名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被拒于普通托幼机构之外。

(2)教师负担过重

教师的工作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一名普通的带班教师,不仅每天要面对30名左右的幼儿,保障幼儿的安全,安排一日活动,满足幼儿的各类需求,而且要处理大量的案头工作,如课件制作、活动设计、填写家园联系册等。幼儿园的各种考评、验收以及上级部门的检查等也常使教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严重消退,在沉重的工作压力没有得到相应改变的前提下,只是一味要求教师奉献爱心。额外拿出精力来照顾班级中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显然不现实。周念丽(2006)调查发现,65%的教师明确表示不愿意自己的班级招收有特殊需要的幼儿,53%的教师认为实施融合教育会降低教育质量,100%的教师对现有教育资源缺乏信心。可见,大多数教师对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持消极态度。

(3)家长配合不够

家长不够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普通幼儿的家长对幼儿园招收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普遍持保守或反对态度。严冷(2009)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家长中,赞同幼儿园招收有特殊需要幼儿的仅占17.7%,38.7%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另一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家长本身也配合不力。一些家长在被告知孩子可能存在发展异常之后,常常极力否认或掩饰。这里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孩子有问题是极没面子的事情,或者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是自己的过错,从而产生极端情绪,不愿正视现实;二是当前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家长即便承认孩子有特殊需要,也得不到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反而可能会遭到嘲笑和轻视。

2高校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滞后

毋庸讳言,目前在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缺少对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养,导致准教师们缺乏特殊教育素养。据调查,在137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中,已开设特殊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的仅有19所。因此,我们亟需在职前和职后教育中增设特殊教育课程。准教师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亲自接触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以期在实践中提高特殊教育素养。

因为很少有学校培养学前特殊教育师资。所以正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幼儿园普遍缺少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我国专门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很少,所以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最终,师资培养的滞后阻碍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开展,而幼儿园融合教育的需求

不足又使得高校对相应专业的开设持保守态度。

3宏观支持系统不完善

当前,政府对开展学前特殊教育的责任尚不明确。在某种意义上说,学前特殊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盲区。特殊教育的发展重点只是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前特殊教育还未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工作重点。更何况,学前特殊教育不仅取决于教育部门的努力,而且需要卫生、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处境比一般学前教育更尴尬。

从法制建设看,我国尚无专门的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法规,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提及了学前特殊教育的任务、实施机构和类型分工。但没有对教育对象、政府职责、财政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质量评价等具体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从经费投入看,政府还没有为学前特殊教育设立专项经费。有研究者呼吁,在扩大整个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应将至少5%的学前教育经费专门用于学前特殊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提高到10%。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

三、国外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启示

教育的投入总是受制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看到,我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和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但幼儿园是否要等到所有支持条件全部具备才去尝试学前融合教育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儿童的发展无法等待。开展融合教育不可能是一个已然的结果和状态,而应该是一个逐步开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资源的投入是相互促进的。社会资源的投入当然能够快速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但也只有学前融合教育展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价值时,社会资源才有可能更多地向其倾斜。那么,在现有条件下,能否通过一些可能的努力来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呢?国外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经验值得借鉴。

融合教育既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是一套完整的实践体系。许多国家摸索出大量有特色的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模式。例如,美国政府牵头组建跨专业团队(包括特殊教育工作者、服务协调员、融合教育推进者和特殊教育管理者),定期为各个幼儿园提供服务。在具体的服务模式上,结合具体幼儿园的特点,衍生出团队教学、助手服务等多种模式。又如,日本经过多年的探索,最终确定通过高校教师指导,园、所长和专职教师联合,康复治疗机构参与的实践模式来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以上国家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做法,有几点值得借鉴。一是幼儿园和政府都秉承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做事。实际上,这些国家在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初期乃至现在也面临着和我国一样的困难,如资金短缺、人员不足、合作不力、环境设备条件不足等,但是家长、幼儿园和政府务实的做法使得学前融合教育最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更多的立法保护和经费投入。二是他们在构建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模式时都强调多部门协作,强调组建跨专业团队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巡回服务。三是各国的教育实践彰显了本土化特色,如日本更强调高校的主导作用,而英、美、德等国则更加强调各部门之间的均衡责任。可见,对于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不应被动等待,而应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模式。

四、对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构想

借鉴国外做法,结合我国幼儿园的实际条件,笔者认为,幼儿园可以通过创建资源教室,同时争取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固定团队提供巡回服务,务实地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

1创建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幼儿园设置的专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适当的个别化教育以及为普通教师提供教学支援的教育场所。有学者认为,资源教室是沟通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桥梁,是实施融合教育的第一步。资源教室功能强大,可以成为幼儿园特殊教育工作的平台和资源中心。

资源教室的创建有一定的要求,可作特定的区域及功能划分,需配置相应的教学设施。但是要评判资源教室创建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标准不是硬件设施多么完善,仪器多么先进,而是看软件建设是否完善,包括是否具备有较高水平的辅导教师,是否能够成为全体教师特殊教育观念改善及技能提升的支持中心,是否能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以及是否能保持开放状态,与不同层面的社会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争取不同的资源支持等。

有了资源教室,幼儿园就可以与巡回服务团队定期联系,以便定期在资源教室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直接服务包括能力鉴定,个别教育计划的制订、执行及追踪评价等;间接服务包括为特殊教育教师、普通教师和家长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等。

有研究表明,教师与家长积极联系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或学生,在幼儿园的资源教室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专业服务,确实能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技能,改变家长的观念,最终使得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获得良好的教育服务。总的来说,巡回服务确实能够提升融合教育的品质。

2具体的工作方式

(1)谁来提供巡回服务

巡回服务的提供者应包括五类人:医生、治疗师(运动、语言等)、社会工作者、临床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幼儿园可以联合家长,先去争取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的支持。然后再争取其他康复、医疗机构的配合和参与。这是因为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工作者较多,专业知识丰富,且有相对自由的时间,而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正好可以在不断的巡回服务实践中锻炼自己。实践证明,广大本专科学生、研究生正是最好的提供巡回服务的助教或者志愿者。大量助教进入幼儿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幼儿园在开展融合教育时面临的人员不足的压力。

就专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而言,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多专业团队工作模式,即各专业团队成员单独工作,分别完成巡回服务工作;第二类是专业间团队模式,即团队成员以多元方式工作,但需要相互沟通,对所提供的介入达成共识;第三类是跨专业团队模式,即各专业人员充分合作,相互学习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三类模式对团队成员之间信息分享的程度和决策的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可以先从多专业团队工作模式开始,逐步转到专业间团队模式,再转向跨专业团队模式。

(2)为谁提供巡回服务

目前我国普通幼儿园招收的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发展障碍问题以轻度为主。存在程度较重的残疾或发展障碍的幼儿最好选择进入专门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以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治疗。因此,目前巡回服务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普通幼儿园入读的发展障碍程度较轻的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3)怎样组织服务

在争取到相应的专业巡回服务团队的支持后,幼儿园可以利用资源教室,协助专业团队开展以下工作:完成对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观察,完成对有特殊需要幼儿个别教育计划的制订,实施个别教育计划(包括个别化的单独干预和日常生活的嵌入式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开展对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家长的指导等。

幼儿园可以在资源教室定期组织团体会议,以布置以上工作。参与会议的对象包括普通教师、巡回服务团队成员、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家长、园长等,并有专人对各项服务进行记录、追踪、建立档案。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在幼儿园融合教育环境下最大程度受益。

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向 篇4

一、21世纪将是一个更为光辉灿烂的“儿童的世纪”

处于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汇点上,我们可以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的生存状况、儿童的教育状况以及儿童权益的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与过往所有的世纪相比,20世纪大致可称得上“儿童的世纪”,爱伦?凯的预言基本上变成了现实。

在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有一批学者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视界,提出“向儿童学习”的主张。“向儿童学习”这一口号可以帮助教师乃至整个成人社会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建立更为民主的师生夫系,建立更为民主的儿童与成人关系,这一口号将会使成人社会从儿童生活里得到滋养,从儿童文化中得到“反哺”。我们相信,“向儿童学习”的研究以及成人“向儿童学习”的信念将使儿童空前地凸显在历史与人群之中,他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尊严。

二、21世纪将会建立与世界保持同步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我国的学前教育确实在探索,在前进。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西方的现代观念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要经过摸索、实验,将先进的观念变成中国本土的东西,才有可能在中国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世纪交汇时刻,我们尝试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怎样建立?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论视野打开,走得出去,又回得进来。“走得出去”,就是要问相邻学科乃至于全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习,要向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回得进来”,就是要将所学的这一切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成为学前教育观念不断成长的营养成份。只有“走得出去,又回得进来”,我们才有可能在汲取教育史特别是儿童教育学历上一切精华的基础上,建立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现代科学水平、与世界同步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三、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的理论架构中“儿童发展”将真正成为一个关键词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知识获得,强调“美德袋”的灌输,强调成人中心主义的师生关系等等。应试教育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传统教育模式。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素质教育思潮便是针对应试教育而发的。素质教育最初反对的是应试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但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会对应试教育背后的原因──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理论的反思,进而使素质教育思潮逐步发展为一场反对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运动。

事实上,儿童中心论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指责儿童中心论的人,他们错误地认为儿童中心论与社会对儿童发展的需要是矛盾的、对立的。事实并非如此。被看作”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的杜威一直试图调解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间的对立,他强调儿童是教育的中心,但同时他又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儿童总要成为成人,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因而,儿童教育是不可能回避社会对儿童的种种要求的。而儿童中心论者则认为这种社会需要无可厚非,但欲实现这一需要,仍然要考虑到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相应的体现社会需要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儿童中心论者的这一认识并没有错。

在21世纪,在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不断强调“儿童发展”这一概念,让人们重视这一概念,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然而无论如何,“儿童发展”这一概念将是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四、21世纪将逐步要求学前教师具有大学学历

学前教师具有大学学历,这已是时代的要求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不过,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城乡差别,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别,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学前教师具有大学学历这一要求开始于局部的发达地域,然后才会逐步扩及全国。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的要求,归根结底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只有经济、文化发展了,学前教育事业才会有条件全方位地提高质量。

国学伴我成长作文 篇5

“入时孝顺”讲的是亲情。“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教学,倾听他们的责任,尊重他们的责任”告诉我们要认真倾听父母的教学。“冬暖夏凉,早晨昏厥”告诉人们,我们应该善待和照顾父母。虽然现在家里有暖气空调,不需要风扇暖床,但也要理解尊重父母,真心爱父母。

关于学习,孔子也告诉我们“古为今用,新为今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知道自己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道自己知道的”告诉我们在学习中不能作弊,不管会不会,不要假装理解,在不忘记旧知识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不断的复习巩固。

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很好的美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善为恶”,从身边一些所谓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 篇6

一、我国学前教育评价文献基本情况

1. 论文发表年代和数量 (图1)。

从文献分布时间看,从2001年《纲要》颁布以来,关于学前教育评价的研究文献数量呈递增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顶峰。究其原因,前期与《纲要》和《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发有关。后期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有关,这些文件都要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2. 研究主题 (图2)。

通过对学前教育评价类文献按“研究主题”整理归类发现,近二十年来有关学前教育评价焦点集中在学前教育评价理论与视角、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幼儿评价、幼儿教师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教学评价、幼儿园教育信息评价、学前教育评价发展趋势等方面。其中幼儿评价占25%,所占比重最多。这与近年来人们对儿童认识的提高有关,同时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有关。

二、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

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本文从学前教育评价理论与视角、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幼儿评价、幼儿教师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教学评价、幼儿园教育信息评价七个方面做论述。

1. 学前教育评价理论与视角。

2001年以来,对学前教育评价理论与视角的研究集中在理论视角、其他评价方法对学前教育评价的启示及对西方学前教育的论述。如冯晓霞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来论述学前教育评价,其中涉及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杨晓萍、柴赛飞借鉴成长记录袋评定法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并结合评价改革新理念给我国学前教育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周欣从符合儿童发展特点,把观察作为一个切入口等方面提出了教师学习运用表现性儿童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一时期学前教育评价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切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针对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稍显薄弱,研究视角相对狭窄。

2.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更多是对其重要性、作用的论述。如高敬提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目的与作用,体系与标准,方法与工具。王坚红和胡玉智强调重视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重要性。还有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如邱白莉通过对我国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制订的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与美国高质量托幼机构认证标准的对比,力图分析可能的差距及原因,为我国幼教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借鉴。此外,还有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软件方面的研究,如郭力平认为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可从儿童需要、教师需要和软件技术特征三方面综合考虑。

3. 幼儿评价。

幼儿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在幼儿发展评价研究现状及特点方面,赵红霞针对我国传统幼儿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反思,并就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在家园联合评价方面,牛银平在实证基础上,对家长参与幼儿评价做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有效策略。在幼儿发展评价方式方法方面,郑名、冯莉在实证的基础对幼儿发展评价进行了分析。黄菲注重成长档案袋评价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高美娇、王黎敏结合某园情况做了介绍。有关幼儿评价的研究侧重对幼儿智力、认知的评价。针对婴幼儿的评价仅有吴红霞和郭文英的《婴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内涵,特点及功能》。在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更多注重对幼儿可测量方面的评价,如知识、技能,很少涉及对幼儿情感、态度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范围相对较小,多针对幼儿,对婴儿,农村儿童和特殊儿童研究较少。

4. 幼儿教师评价。

幼儿教师评价集中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黄雪梅和仰秋及张婕与朱家雄,强调幼儿教师自我评价在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还有研究探讨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如朱家雄与张婕、王绪兰。其他研究涉及幼儿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相对来说,对幼儿教师评价的研究较为全面,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题下,涉及到关于幼儿教师更细致的一些方面,如幼儿教师教学行为、幼儿教师自我评价等。

5. 幼儿园课程评价。

姜勇与刘霞认为,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不能反映幼儿的发展,忽视活动过程,忽视人发展的差异性等。虞永平阐明幼儿园课程评价应在真实生活和情境化的情景下进行。钱雨和杨爽、曹能秀对美国学前教育评价予以论述,并指出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启示。整体上对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较少。

6. 幼儿园教学评价。

幼儿园教学评价更多针对具体教学活动的评价,如胡彩萍、周兢、刘焱分别从美术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和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几方面来进行阐述。幼儿园教学评价与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现状是一致的,总体上研究较少。

7. 幼儿园教育信息评价。

幼儿园教育信息是近些年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到,故这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相关研究很少。仅检索到赫海平的文章,指出评价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应处理好的关系。

三、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我国教育评价思想历史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制度起步较晚。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轨迹是教育评价发展规律在学前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体现出从测量到描述性评价,再到判断性评价及建构性评价的发展轨迹。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评价也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如评价主体一元走向多元;功能由选拔及定级定类走向为教育决策服务;注重评价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学前教育评价和研究的关系走向密切化。

摘要: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有关学前教育活动的各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检测和科学价值的判断过程。从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将教育评价纳入幼儿园教育工作以来,人们对学前教育评价给予了极大关注。本文拟从学前教育评价研究视角、研究主题、研究趋势几方面做一梳理。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较快的发展,然而目前学前教育还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现状学前教育中还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缺乏政府的统筹管理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学前教育改革,不断的完善学前教育。

一、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尚未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给予充分认识。而且没有充分落实对学前教育的责任,尚未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加入学前教育。更有甚者,一些政府将学前教育直接推向市场,不对其做出任何投入,而是任由其自行发展,缺乏规范的统筹管理。同时,现有的学前教育机制还存在缺陷,在投入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这都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2.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较低

尽管我国学前教师的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然而教师的素质以及能力参差不齐。虽然教师的学历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其具有的学前教育实践能力偏低,对于学前教育而言,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而言,那里的教师待遇不好,而很多教师也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因此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偏低,不能充分满足学前教育的实际发展需求。

3.幼儿园的教育经费不足

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一些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等当中。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不够发达,政府为幼儿园拨入的教育经费有限,于是幼儿园无法提供充足的教育设备与教育材料,这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对于一些民办幼儿园而言,其为了节省开支,长期不投入维修设备以及教育用具,导致教育设备陈旧以及缺乏足够的活动材料。

二、完善学前教育的对策

1.加强政府重视,完善管理体制

首先应该提高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加强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各级政府应该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加入学前教育,使其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同时要对学前教育进行统筹管理,有效监督与管理教育部门所开展的教育工作。积极执行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其他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在每年定期的召开会议,对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同时要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充分关注与合理解决目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与指导。

2.落实政府责任,提高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的一些幼儿园缺乏足够的教育资金,针对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健全学前教育财政体制。将学前教育合理的纳入财政预算当中,保证新增的教育经费要充分利于学前教育,各级政府应该科学的设立学校教育专项基金,从而充分的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要创建家庭贫困儿童资助制度等,在经济上对残疾儿童以及家庭贫困儿童给予一定的资助,从而解决其入园难的问题。

3.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应该合理的制定招生培养计划,加强对学前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培训与教育有效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文化水平。应该基于现有的高校学校教育专业,不断的扩大招生,并通过科学的教育与培训手段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同时要创建健全的学前教师培训体系,落实学前教师的薪资待遇以及编制,制定完善的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对其中任职的幼儿教师的编制给予严格的核定,保证教师的资质与水平。

4.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当前我国在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与不公平性,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公办与民办的学前教育资源分配更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加强各级政府的公平分配与宏观调控,遵循“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分配原则,实施对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民素质以及义务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各级政府以及教育各界都必须要对其给予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中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加大改革与创新,如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体制、提高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从而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亮.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唐香玉.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M].河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工程经济效益有效途径研究论文下一篇:北海市工作总结 - 2003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