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职教育

2024-09-06

旅游中职教育(精选12篇)

旅游中职教育 篇1

一、人文关怀教育的提出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 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根据教育部的这一指示, 旅游中职教育必须更新观念, 在传授中职学生基础的旅游理论知识和旅游操作技能的同时, 还应健全中职学生的能力结构, 提升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中职学生为本, 实施“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教育。

何谓人文关怀教育?我们认为, 人文关怀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 关注中职学生的生存状况, 维护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 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以中职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中职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教育观, 有助于中职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自我发展和成才。

二、人文关怀教育的实施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在家事事顺心如意, 而在校时碰壁触礁;情绪时好时坏, 捉摸不定;精神上要求自我发展、自我奋斗、自我实现, 而物质上则依赖父母、依赖学校、依赖社会, 内心时常矛盾激荡, 困惑不已。

针对这些现状, 我们可以实施人文关怀教育, 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以此满足中职学生被理解、被尊重、被肯定的心理, 帮助中职学生实现和体现他们的自身能力和价值。

(一) 教师素养是人文关怀教育的前提

旅游中职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的这支教师队伍的素养, 特别是旅游专业的中职教师。

1.遵循前瞻性原则, 突出人文关怀理念。

作为旅游中职教师, 我们不能仅根据中职学生的入学成绩来评判、认定中职学生的好坏、高低, 况且我们所要传授旅游知识和旅游技能, 对所有的旅游中职学生来说, 都是一片未曾接触的陌生领域, 可以说是白纸一张。因此, 我们应该按照前瞻性原则, “向前看”, 相信中职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做得更出色、更成功, 从而使中职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

2.翻阅人文类书籍, 提升人文关怀素养。

在旅游中职学生中, 要成功地实施人文关怀教育, 旅游中职教师除了有人文关怀的理念之外, 还应学习和研读大量的人文类书籍, 掌握相关的人文关怀理论, 如乔韩窗口理论、门槛效应理论、归因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理论等, 从而能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教育, 把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二) 学业评价是人文关怀教育的关键

对旅游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 如何更加地人文化、更加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这是旅游中职教育人文关怀中最为关键的内容。

毫无疑问, 我们不应仅把中职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学业评价的终极标准, 而应重视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 我们应重视中职学生所应具备的本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一般的人性品格。

我们应摒弃传统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偏见, 而要把“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理念落实到位, 以发展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根本目标, 特别是要培养和锻炼中职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 旅游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可以从“三德三能力”入手, 即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在“三德”方面, 还应该突出强调“三心”, 即博爱之心、怜悯之心、感恩之心。在“三能力”方面, 还应该突出强调“合作精神”。只有这样, 旅游中职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而才能“格物致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 教学过程是人文关怀教育的途径

我们对旅游中职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 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具体实施, 并让中职学生能充分切实地感受到人文关怀教育对他们的影响。

1.运用乔韩窗口理论, 构建旅游中职学生的和谐人格。

乔韩窗口理论 (Johari Window)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oe Luft和Harri Ingham共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是关于人对自身认识的研究, 可以分为公开区、隐秘区、盲目区和未知区 (见表1) , 这四个区域可大可小, 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随着人自身的成长和教育环境的影响, 会发生变化。因此, 我们可以教育旅游中职学生, 不断探索对自身的认识, 并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通过改变修正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 特别是以自我一些非理性的认识进行自我否定, 让自己的未知区通过隐秘区和盲目区进入公开区, 将隐秘区和盲目区变小, 扩大公开区 (见图1) , 从而构建自身的和谐人格。

2.运用门槛效应理论, 确立旅游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举行募捐活动时, 最后说了一句“哪怕一分钱也好”, 就能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 这就是所谓的门槛效应理论。这与苹果理论相类似, 也就是“只要你跳一下, 就能摘下树上的苹果”。根据这一理论, 我们在帮旅游中职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时,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该确立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 可以实现达到的目标。这样就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 树立“我能行”的思想观念。当然, 教师确立的应是阶梯状的学习目标, 由低要求到中要求, 再到高要求, 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3.运用积极归因理论, 强化旅游中职学生的持续努力。

心理学家维纳把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归结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且又可细分为稳定的、不稳定的和可控的、不可控的, 如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机遇好坏等。这就要求旅游中职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分析归因时, 引导学生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归因等。例如, 学生取得成功时, 教师可以归因于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而激发学生今后更加努力;也可归因于学生的能力强, 从而使其产生一定的满足感, 增强自信心。若学生失败时, 教师可归因于“任务过重”或“机遇不好”, 使学生获得心理平衡, 但不能过分强调, 而应引导学生多关注自己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由此培养学生努力和成功的归因观。

4.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理论, 期待旅游中职学生的精彩表现。

罗森塔尔效应理论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说有一位叫皮格马利翁的王子, 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 他在上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 雕成之后他每天捧在手里, 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这象牙美女, 时间久了, 这一象牙美女竟有了生命, 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受这一故事启发,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助手进行一系列实验, 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对学生智慧、成就的预言, 会决定其成长。这就告诉我们, 期待会产生奇迹。如果我们对旅游中职学生, 甚至所谓的后进生, 告诉他们, 你一定行的, 老师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你努力一下, 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 专业知识是人文关怀教育的载体

旅游专业知识, 特别是旅游文化知识, 其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关怀素材。因为旅游的精神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其核心就是文化。回首旅游发展的历史各阶段, 旅游自然地与人性对自由的追求相联系, 内在地与人的文化本性相结合。

旅游就是人的文化活动, 如孔子曰:“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正是表达了中国传统对自然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情怀。山水是自然, 欣赏才是文化。没有人的欣赏, 自然只是自然;只有人的欣赏, 自然才会变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古人所留下的大量诗词、楹联、游记, 都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古建筑艺术更是人文关怀的有力素材。

当然, 教师在传授这些旅游知识的同时, 还应更多地挖掘旅游知识本身的内涵, 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人文震撼, 从而体味到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如在讲授四大天王, 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我们可以从四个名称上挖掘人文关怀的内涵, 如持国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 即护持国土;增长是一个人的个人目标, 即增长善根, 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而广目、多闻则是实现上述社会责任和个人目标的方法、途径, 即要多看、多听, 更需多做。

(五) 校园活动是人文关怀教育的升华

旅游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后期, 虽然已长大成人, 且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但心理、思想的成熟还很不完善。再加上他们年纪尚轻, 喜欢运动和活动。我们可以寓教于乐, 寓教于活动之中, 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人文关怀, 并使之升华。

1.营建人文环境, 丰富学生的人文感受和体验。

中职学校可以建立校史展览室, 介绍学校的历史, 优秀教师和毕业生的情况, 各级领导视察和关怀情况, 以及陈列各种奖杯、奖状、锦旗等荣誉纪念物, 甚至也可以通过举行逢五逢十重大校庆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人文感受和体验。

根据中职旅游专业的特色, 我们也可以建立与旅游专业建设有关的展览室或培训基地。如旅游画廊、微缩景观基地、模拟旅行社、模拟前厅、模拟客房、模拟中西餐厅等设施设备, 甚至可以让旅游中职学生利用节假日, 到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景区进行义务实践活动, 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旅游专业人文关怀的感受和体验。

2.开展主题活动, 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和能力。

通过举办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书画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 学生充分沉浸在校园人文氛围之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展示才艺特长, 从而增强人文意识和能力。

3.邀请专家讲座, 拓宽学生的人文学术和知识。

由学校出面, 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行各种人文讲座, 如历史文化讲座、美术音乐欣赏讲座、美学讲座、心理讲座、社会科学讲座等, 并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营造学校浓郁的人文学术氛围, 从而拓宽学生的人文学术和知识。

当然, 我们也可以走出去, 参观各种博物馆或展览馆等, 如沙孟海书学院、周尧昆虫博物馆、南宋石刻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馆、庆安会馆等。

4.结合重大节日, 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我们可以利用“三·五”学雷锋、“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十二·九”运动纪念日、元旦等重大节日, 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等教育, 并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形式的纪念品, 来表达自己对此节日的感恩, 从而促进对学生的人文理念的熏陶。

摘要:由于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因此, 在旅游中职教育中, 对学生有必要开展人文关怀教育, 通过提升教师素养、调整学业评价、完善教学过程、深挖专业知识、充实校园活动, 让旅游中职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旅游中职教育,人文关怀,教师素养,学业评价

参考文献

[1]申长永.浅议高职生的社会科学素养教育.职教论坛, 2005, (8) .

[2]方少萌, 王惠鲤.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职教论坛, 2005, (8) .

[3]石洪斌.旅游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 (第一版) .

[4]刘淑元.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现代人格的建构, 职教论坛, 2005, (5) .

[5]宋润霞, 曾伦武.学生和谐人格建构路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6) .

[6]乔湘萍.激发学习动机的心理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

旅游中职教育 篇2

资助工作检查自查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工作检查的通知》(赣教办函【2017】05号)文件,为进一步总结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分院主管领导牵头,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助工作组织管理情况(一)加强领导,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了以分院院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审核中职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的评选及发放;下设由学工科长****担任主任的办公室,监督全面工作和受理咨询举报。

(二)建立资助体系,配置专业人员

为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保持工作长期有效有序的开展。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专职人员钱佳和专门设备,具体负责学生资助工作,指导各班学生资助工作;各班也分别设立了学生资助小组班主任兼职小组长。各班组成至少5人评审小组,要严格履行评审、公示和审批程序,严禁多人分享一个指标及金额,不得要求获受助学生中索取费用情况。学院还将学生资助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纳入班主任目标考核。

二、资助工作政策宣讲情况

分院积极组织参与资助工作的师生,全面学习国家和省有关资助政策,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某某某职业技术学院某某分院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及助学金评审办法。

三、资助工作政策落实情况

某某分院2016级新生年共有五年一制学生288人,三制制中职50人,城市户籍55人,国家免学费234人(其中6人城市免学费),助学51人。分院为每位受资助学生分别办理中国工商银行卡,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到学校发放和现场激活银行卡,直接将助学金打入受助学生银行卡。工作中三令五申,一再强调,不得以任何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助学金。不得向学生收取押金等费用。每一学期组织人员对享受国家资助同学的个人信息再做一次核查,并公示力求准确无误,及时将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

分院严格履行评审、公示和审批程序,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分院在发放中无套取、截留、挤占、挪用助学金情况,无轮流坐庄情况,班主任更没有从受助学生中索取费用情况。

通过自查结果,也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在填写某某某职业技术学院中职信息表时,有部分学生对填写要求不清,把涉农误认为是农村所以勾错了,现已整改好。

2.有部分学生当时临时身分证,现已整改好。3.有一名同学和高校学籍重复,现已整改好。

旅游中职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职旅游教育 有效教学 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模式

一、 中职旅游教育目前的现状

(一)定位不够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大专院校和中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但在专业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界定上,中专旅游专业和大专旅游专业开设课程没太大区别,在培养的目标中都是培养综合性人才,作为中职教育是否应更多的注重实践课程而不是理论课程。例如作为中职教育开设的旅游的理论课程是否不适合中专生?是否可以适当地减免理论课程的学校呢?

(二)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受培养目标的影响,在中职旅游教育中也存在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的问题。现在的教育中,大多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典型体现,以这种理念为基础开展的职业教育,一是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难以培养出市场需要的旅游从业人员。

(三)教材建设没有与时俱进。现在大部分中职旅游专业使用的教材都存在与现实发展相比严重滞后的问题,且均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而缺乏生动鲜活的案例,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在教学中,高水平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四)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缺乏实践教学师资。旅游行业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但是在中职旅游教育中,却长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一是普遍缺乏实践教学场所,实习实训设备设施缺乏;二是缺乏实践教学师资,有许多旅游专业的教师从高等院校毕业后便再也没有在旅游单位实践过,没有实践训练或者从业经验,与社会旅游业发展情况“脱轨”,因此教学也缺乏实践意识和内容,导致旅游教育中难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五)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大部分中职旅游教育中,课程设计仍围绕着基础理论知识、教师授课而展开,相对的教学方式就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这样容易形成教师教得“苦口婆心”而学生处于“云里雾里”的情况,使教者与学者对课程都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学生对课程缺乏参与性,这样更不利于学生对一些枯燥的、细节知识的吸收。

二、解决目前困难的一些宏观措施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作为中职学校,不应将目标定得太高,我们应该摒弃教育中的“高端路线”,不提不切实际的空头口号,而应该在教育中切实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市场需要、与实践对口的旅游业从业人才。在中职旅游教育中贯彻这一职业教育理念,就要在教学中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和引导的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重视实践师资的引进,为学生积极搭建和架设实践平台,使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拓展。

其次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我们不仅在教育中要明确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同时要以此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市场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我们要培养的人。我们要细化所谓的“综合性人才”的概念,要以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旅游业从业人员为目标。上面讲到的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觉的服务意识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服务操作技能,从而一踏入社会即可开展相关工作,而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

再次是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教材和教学方式。由于目前大部分中职旅游教学使用的教材都存在更新滞后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在参考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践需要以及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等,吸收最新的资讯和信息,组织旅游专业的授课老师一起编写因地制宜的教材,使教材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更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实用,使学生感觉更亲切和可接受。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从积极引进实践教学和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两方面来进行完善,这部分内容将在后面的分析中再详细展开。

三、在中职旅游教育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途径

首先是严格按照培养目标选择教材和设计课程。我们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学生。教材的选择和使用、课程的设计都必须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展开。除上面讲到的可组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外,设计课程也至关重要。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可适当缩减理论讲授课程,扩大实践师资介入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比例,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计三种教学形式的不同比例。

其次是真正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性,实践教学在这门课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实践教学除了让学生在吸收理论知识之余接受实践的学习和锻炼外,还包括将实践师资引进课堂。如邀请行业内的成功人士到校开设讲座,或者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关课程,由企业筛选管理人士或者业务骨干到校授课。

再次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是根据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作出准确的自我定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定位为“毕业即就业”,一毕业即可走上工作岗位,可以适应企业的需要直接上岗。二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老师讲授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中职旅游课程的老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在上面提到的更新教材的基础上,应重视多媒体硬件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讲授相关的知识时,可多采用视频、利用相关纪录片、影视作品等作为教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定位为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为本位。如多采用小组教学、模拟教学、竞赛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竞赛,然后再由老师来讲解和点评得失,使学生提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如在开学初即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小组的学生的性格、专长等与学生商定、分配课程任务,使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几项课程任务,要求所有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由小组选择代表来给大家讲授课程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如引导学习小组如何分工、如何备课、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把握课程重点等。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再给予总结,同时让全班同学来共同评分。又如在接机教学中,可以设计成三个小组,一组是被接待方,一组是接待方,一组是“找茬组”,由前两个小组现场完成角色扮演后,由第三个小组来点评,这样的课程模式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三是课外教学方式的探索。可以探索邀请行业内的著名企业的业务骨干或者业内的成功人士担任老师,开展一些实用课程或者参与一些专业课程的讲授,如邀请某项比赛的冠军获得者来现场讲授该章课程,这样既能保证课程的质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互动,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最后是学校的其他配套措施的有力补充和完善。真正能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应该是实践。只有让中职旅游教育中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真正的工作中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考验,才能确定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否有效。而这个检验的平台,也有待于学校的努力。学校应该积极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比如,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期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内)或者在假期内能到合作企业去实习和锻炼,同时合作企业为每一个学生指定一个指导老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真正实施一对一的辅导和引导,使实习不走过场,真正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麦芳.广西中职旅游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723-273.

[2]徐进.也谈中职旅游教育中导游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33):90-91.

[3]杨海娟.试析中职旅游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3):199-200.

旅游中职教育 篇4

一、中职旅游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如美国MIT、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都纷纷增设人文社科专业与课程, 实行文理渗透,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职旅游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学艺术修养

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从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几个方面来说的。首先, 旅游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其次, 旅游和艺术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 学生在学习文学的同时,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观察力, 还能推动他们自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学中旅游文化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包括了文化哲学、美学等, 知识的累积要靠不断地鉴赏多种文学作品, 体会文化的魅力。

(二) 思想道德修养

每个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它也包含在人文教育中。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操守, 旅游行业也是, 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了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等。旅游从业人员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尊重自己的职业, 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将自己的工作目标树立起来, 不断努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 学校不够重视人文教育

大部分学校在思想理念上不够重视人文教育, 这个理念直接导致了多数教师未能意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 没有在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交流, 导致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另外, 教师提供给学生分组活动的时间比较少, 未能意识到合作学习对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建立友谊的桥梁, 还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等。

(二) 学生本身在思想理念上出现的偏差

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素质跟普通高中学生相比, 肯定会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 中职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比较低, 在学习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第二, 中职学生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比较弱, 本身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心理防线比较薄弱, 产生心理疾患的比较多, 在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另外,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三、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打造人文教育的环境

首选要打造人文教育的大环境, 教师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因为它是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工作, 所以要将下面的工作做好:第一, 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全面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不断地努力, 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第二, 教师要正确客观地认识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教学中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主体, 把学生看作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二) 在旅游教材和教学中挖掘人文素材

将教材这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例如, 在传授各国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人文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受到各国风景和文化的美, 在感受各国人文风俗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教学中挖掘人文素材。如, 在景点讲解的时候, 教师要将本身的感情充分地投入其中, 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 还可以使他们体会到祖国的魅力, 从而获得审美情趣的培养。再如, 茶艺课挖掘茶道精神, 弘扬茶道的“审美”情趣, 为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培育茶道的“高洁”意境, 提高人的风度与品位。同时, 通过茶道的“求精”精神, 培养人的扎实务实的品行;通过茶道的“专注”精神, 使人的意念与事业融为一体。以茶文化精神陶冶学生, 培养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总之, 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发展的趋势, 建设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在于人文素质教育和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 在学习当中渗透人文教育,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琳.浅谈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科技信息, 2012 (11) :323.

如何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 篇5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专业知识的增长,人文素养的养成,甚至影响其创业或从业能力。由陈锡畴、王雁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的当前旅游职业教学改革的精神。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对此作了初浅探讨。

1热爱职教,“文武”兼备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不论采取怎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都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

⒈1教师要热爱中等职业教育

《中国旅游地理》的内容较多,它包括了自然和人文的许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强。若教师不热爱中职教育,就有可能不认真学习中职教育教学业务知识,不重视提高业务水平,这样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是比较困难的。只有教师热爱中职教育事业,他才能严格要求自己,钻研教材和中职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⒈2教师要能“文”能“武”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又分为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能“文”,即有比较渊博的相关知识和教学业务能力;能“武”,即具备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能力。鉴于此,要上好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教师必须爱岗敬业,树立全心全意为中职教育服务的思想观念,立志成为合格的中职教师或“双师型”教师,应做到:第一,认真学习中职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中职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第二,以务实的作风搞好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教学;第三,善于与学生、企业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及企业相关工种或岗位的知识技能,以便教学时联系实际;第四,积极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不断汲取科技新成果,以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2研究学生,掌握信息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谓研究学生,掌握信息,就是要了解学生对教材预习、旅游见闻、活动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研究学生对旅游知识与技能的实际需求,进而确立应采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时要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现在的中职生,也许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弱,但是各有特长、爱好。课堂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在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中传授知识和技能。只有深入学生中,教师才能掌握学生兴趣爱好、已有知识情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确定教学的方向,有的放矢、按需施教。了解学生的情况,可通过与个别学生交谈、向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学了解、与班干部座谈、印发“教学意见征求表”等途径进行。这样,教师不仅能把握比较准确的情况,对备好课、上好课都有第一手,有针对性的信息,而且按需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养成认真学习、自觉探究的习惯。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⒊1研究教材,掌握体系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区划,以及旅游信息与地图。教师上课前,第一,要认真学习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资料,切实理解、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熟悉教学目标要求;第二,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提高对教材的认识水平,高瞻远瞩。同时,要根据教材章节内容安排,分析出其特征,从而拟定循序渐进的教学秩序。

⒊2编写教案,精心设计

中职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中职教师面对的客体由学生、企业和文字教材三者组成,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特别是90后的许多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加上受家庭成员的溺爱,他们好逸恶劳,缺乏上进心或没有恒心,上课不专心听讲甚至玩手机。在他们看来,学习好坏无所谓。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各环节时间的分配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熟悉了教材和掌握了学生学习信息之后,如何编写教案、如何组织教学或训练十分关键,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与培养目标保持统一;另一方面应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或训练重点、难点和教学秩序,设计动静搭配、答疑解惑的教学过程,力求做到让学生眼、耳、脑、口、手共同为学习服务。

4讲究方法,科学授训

方法即教学方法,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教学的方法。“授”即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活动。“训”即专业技能训练。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有知识、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既有旅游知识和相应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以满足他们终身学习的需要。

⒋1教学内容系统要具针对性 中职学生入学门槛低,文化基础和进取意识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对旅游的见闻不一定少,比如有的学生随亲人有外出旅游过,有的学生耳闻目睹了家长所从事的旅游业工作,有的学生即使没有旅游的经历也从各种媒体途径对旅游有所了解,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基于这些情况,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多寡、深浅、粗细,都要面向全班学生,从大多数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入手,抓注重点,通过关键问题的分析来解决难点问题,深入浅出。知识的传授,既要做到系统,又要重点突出,特别要突出指导性和针对性。防止学生“吃不饱”、“吃不了”或“没吃好”的现象发生。必要时尚需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撷到想要的“果实”,让他们抱着希望来,捧着收获归。切忌照本宣科,围绕教本团团转。

在实践或技能训练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知、已有经验或技能情况,按照训练要求,向学生说清技能特点和要领,训练步骤要严格、规范,教师要做好示范,或课前训练班组长作为示范的榜样。

⒋2教学方法恰当

⒋⒉1用探究式教学统领全程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

究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的质疑、解惑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对分比析、找出结果,并根据自主学习、探究得出的结论开展交流。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合作、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⒋⒉2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

教学是一门艺术,讲台好比舞台。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会产生影响。特别是中职学生常常会有不良的表现,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思想开小差。不过记性好,好新好奇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学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点燃他们好奇心理,引起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关注自然的,也应关注人文的,如讲述武夷山“九曲溪”时,可问“九曲溪沿岸有哪些景观?各景观有什么故事?”在教学方法上,不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专业技能训练,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薄弱环节,宜用讲授法;对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宜先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后教师归纳的归纳法;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宜用问答法(提问其他学生)或个别指导法;对于教学复习、小结,则宜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综合应用;区域旅游业发展各具优势条件及旅游特色,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例如,讲解福建境内的武夷山与鼓浪屿两个5A级景区时,就可以问“同样是5A级景区,武夷山与鼓浪屿景观各有什么特色?”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就近开展实地考察活动的调查、考察法,以及模拟导游训练。在教学手段上,可采用地理挂图、课文插图、多媒体技术、黑板略图。在教学形式上,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⒋3讲究语言艺术

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对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学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

旅游中职教育 篇6

关键词: 旅游专业人才 诚信 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15处与旅游密切相关。第六十七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要提高旅游行业的诚信形象,关键是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诚信教育。

一、中职院校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中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对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学业上,考试舞弊、弄虚作假,随意违反实习、就业协议;生活中,恶意敲诈、借钱不还,更有甚者触犯法律;行为习惯上,言行不一、言而无信,频繁迟到、早退、旷课,缺乏时间观念和纪律等。事实证明,在学校里有诚信问题的学生,今后在旅游行业中工作,多多少少会制造一些麻烦。这些诚信危机的背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家长将子女完全托管学校,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家长“管不住”子女,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淡出。二是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但仅仅凭班主任或者德育老师的一己之力,在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少强调贯穿,缺乏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实践教育。三是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良的网络文化影响,学生的诚信道德受到极大冲击。四是缺乏完善的中职生诚信管理制度,诚实守信的学生得不到奖励,而诚信缺失的学生也不一定受到处罚及道德谴责,使周围学生认为可以不遵守诚信,并且可以投机取巧获得更多,从而拉低了学生的诚信度。

二、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一)诚信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自2006年全社会开展诚信旅游活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诚信建设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旅游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增强旅游企业的诚信服务意识,树立重信誉、守信用、讲诚信的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全旅游从业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游客的行业风尚,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队伍,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诚信服务的能力,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

(二)诚信教育对旅游专业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从业人员一旦出现诚信问题,失信于游客,那么将对个人工作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广大旅游专业学生应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开展诚信教育非常必要,对于深化素质教育,净化校园风气,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的旅游专业人才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一股清流,净化旅游业不正之风,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三、加强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诚信校园环境。

校领导应重视诚信校园环境的构建,始终如一地将诚信贯穿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从学生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展诚信教育,不仅仅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德育课程中、班会课中,更要在平时的专业文化课程中,倡导诚信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学生结合自身的思想情况,逐渐认识到校园诚信的重要性,提高文明水平。

(二)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教育贯穿我们整个人生,是道德教育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所谓“教书育人”,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样注重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解决诚信缺失的根本措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人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运用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处分考试作弊行为、谴责抄袭作业现象,杜绝学习生活中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反省、判别自己行为的是与非,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做到弃恶扬善。

(三)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诚信教育。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为人师表,应在生活、教学当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用诚信的言行影响学生。旅游专业教师应加强诚信意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旅游业一线工作中,体会行业诚信的重要性,才能以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更好地向学生说明诚信的重要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例如在客房服务中,如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五巾”做清洁工作,如何做好客房用品的日常更换、清洗与消毒等。如果服务员诚信意识不强,服务的时候就难免会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客人利益的受损,一旦被投诉或者曝光,将对酒店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四)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发扬先进学生模范作用。

全校应定期为学生举行诚信教育讲座、座谈、征文比赛、“校园诚信之星”评选等活动,系部阶段性地向学校汇报诚信教育开展情况。组建班主任、德育教师、心理咨询师团队,安排专人负责,对于有思想问题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育,做到全面跟踪,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做耐心细微的思想工作,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言必信、行必果”的习惯,从而切实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发挥学生干部、先进个人的先锋表率作用,通过先进群体的感召力,推动其他学生的进步。

四、结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进伟.旅游服务业社会诚信体系现状及完善[J].人民论坛,2015(9).

[2]毕德全.培养旅游职业人才注重行业诚信教育[J].价值工程,2011(30).

[3]叶朝坤,罗有贤.区域诚信旅游发展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3).

[4]曹焕君.提高中职生诚信度方法探讨[J].华章,2010(13).

旅游中职教育 篇7

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行社的窗口。导游素质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旅游者的个人利益, 更会影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 所以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导游员, 是我们旅游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那么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导游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我认为高尚的思想品质, 广博的知识结构, 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卓越而有效的导游技巧, 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都是一名导游应该具备的。作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 笔者认为导游专业教学应当以市场需求为本位, 在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的同时, 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导游人才。

一、通过课程设置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现代旅游中, 导游往往是游客认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甚至是一种文化的直接载体。当导游以一个个体出现在游客的面前时, 他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在游客看来就是当地人精神风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风土人情的体现。导游作为旅游过程的核心人物, 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代表。旅游业发展到今天, 游客的素质越来越高, 当然对导游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 目前从事导游行业的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高级导游人员奇缺。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目前考取导游资格证的人员96%只有初级资格, 全国中、高级导游不到2万人, 而特级资格的导游全国还不到100名。导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如果再不注重导游队伍的素质建设, 不但会影响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还必将影响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的实现。作为职业学校, 就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培养方案, 与时俱进地承担起培养新一代有思想、有文化、善于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导游从业人员, 让他们成为地方文化的传递者和发扬者。

(一) 将课程设置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起来

一直以来旅游专业课程都是以导游基础知识, 政策法规及导游实务为核心课程, 再加上餐饮服务管理、客房服务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虽然这些都是一名导游需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但是千篇一律, 缺乏地方特色。导游是地方文化的无形载体, 也是地方文化的代言人, 他们应该有宽广的知识面, 熟知本地区的文化特点;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说出景点的文化内涵及精髓;有敏捷的应变能力, 能处理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这样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 除了常规的内容还应当多为学生设置一些适合本地区特色的课程, 应涉及民族、宗教、风俗、物产、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 这些课程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还可以从客观上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除了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本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外, 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内导游讲解大赛、导游知识竞赛、开办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座谈等方式, 丰富学生专业知识, 使学生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 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 将课程设置与个人特长教育结合起来

一位旅行社的老总曾这样说过:“导游是人精, 什么都要会, 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实际的导游过程中, 游客也往往希望导游能擅歌擅舞, 善于调节气氛, 提高旅游的兴致。而这时, 我们的导游就需要一展身手了。因此, 导游教育还应结合本地区特色设置特长教育课。特长教育其实就是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 我们通常从唱歌、跳舞、地方戏曲、乐器演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特长,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色,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快乐, 获取自信, 体验成功。

二、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中职学校教育应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结合, 让学生在校学习与将来的工作实现“无缝对接”。而旅游专业也应该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导游岗位需要的人才, 将新理念、新技术引入课堂, 引入教学, 努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企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毕业后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一) 强化模拟训练

课堂, 是导游能力培养的最初阶段。如果条件允许, 实训课应尽量进行小班教学, 20人左右比较合适。教学中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讲解为主, 教师点评为辅。最好能建立导游实训室进行模拟讲解训练, 教师平时充分利用课堂模拟导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境, 用角色演练法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导游训练, 包括致欢迎词、欢送词、现场景点讲解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外语能力更要注重平时锻炼与课堂练习结合, 如果条件允许, 学校应尽量安排外教进行语言能力训练, 设置外语角,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教师还可以让已带过团的高年级学生与初学的低年级学生进行座谈, 谈谈对于要学习的知识点的认识以及他们在带团过程中的实践体会, 其间教师一一点评, 进行归纳总结, 把相关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丰富学校授课模式, 这样既可以克服课堂讲授法“单向灌输”的缺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 加强校企合作

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如果一直在学校闭门造车, 只在教室里学习理论、进行模拟训练, 往往会脱离实际, 达不到社会的需求, 当然就无法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 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 让学生了解本行业的实际要求。“请进来”是指把企业界相关人士请来举办讲座, “走出去”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是让学生作为游客多到本地的特色景点游览, 看导游带团, 二是到旅行社去跟团或带团。学校可与本地的旅行社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 根据课程教学需要, 让学生到旅行社见习, 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要求企业派专业人员给学生开设讲座, 组织学生参加业内活动, 使学生在增加见识的同时, 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并获得锻炼的机会。

(三) 善于总结提高

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学生在学校学到知识, 通过模拟带团和观察导游工作加深认识, 取得导游资格证, 然后到企业实践带团, 提高导游业务水平, 同时也对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带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自己分析, 找到不足之处, 帮助学生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同时, 通过分析企业对学生的反馈, 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授课重点, 使教学内容与要求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

三、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导游的工作具有独立性, 每一次带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情况, 所以导游必须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导游的应变能力是指导游人员在服务中凭智慧带团, 要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 努力掌握导游方法和技巧并不断总结提高, 做到讲解因人而异, 并在有压力的情况下, 思维敏捷、情绪稳定、考虑问题周到, 能够妥善、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学生才能真正适应将来的工作。

(一) 运用案例教学法

用一些真实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 让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增强了他们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 根据某一次真实案例, 由学生扮演导游、领队、游客等角色进行演练, 然后全体学生讨论, 如何处理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比如计划变更、错接、漏接、财物丢失、游客走散、发生交通事故等事件, 找出恰当的处理方法。在每一个案例分析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提出多种解决方法, 师生互动, 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 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仅使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 还锻炼了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模拟现场考试

由于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和不可预见性, 所以应变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就有一项是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我们称之为应变能力问答。考试时考官会根据《导游服务规范》的内容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模拟导游资格考试的现场, 由教师当主考官, 对学生进行现场提问, 以提高学生的临场经验和应变能力, 并督促学生精心准备导游资格考试。

(三) 组织观摩学习

教学中除了在校内讲解和模拟练习外, 我们还要“走出去”, 观摩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观摩教学由正式的导游在景点现场讲解, 带领学生游览, 处理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这种方式学生印象深刻, 有利于他们将课堂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学中可以与当地旅行社联系, 把学生带到飞机场、火车站, 亲自观看导游接机或接火车, 让学生在认识车站、机场的结构之后, 让学生模拟接团, 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总之, 中职学校导游专业的教学应该紧跟行业要求, 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为核心,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真正做到校企合作, 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真正具备做导游的基本技能, 胜任导游工作, 同时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灿明.导游实训课程教学与导游职业能力培养[J].消费导刊, 2009 (2) .

[2]王德林.高职导游人才培养与“讲、练、模、导”实践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1) .

[3]唐莉.论导游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2下) .

[4]杨凤霞.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主流教材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1) .

旅游中职教育 篇8

一、高职中职基础旅游管理学生的特点

(一) 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专业能力有一定基础

从我院近三年录取的中职生源学生来看, 中职基础学生英语、语文等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 参加单招考试并录取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属于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 已经学习过旅游专业课程, 并且, 因此许多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入学后学习起来也较容易掌握。

(二) 学习习惯差

中职生源学生考入大学后仍然沿续原来的学习习惯, 缺乏学习主动性。有的学生上课时精力不集中, 习惯在上课时说话、吃东西、玩手机;出现逃课、流连网吧、热衷游戏等学习恶习。对高职教学“放开手”的教学模式参与度低, 容易出现不积极, 情绪不稳定, 精神不振, 行为捉摸不定等。

(三) 适应不良

第一, 在中职阶段, 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家庭表现出进依赖、懒惰,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升至大学后, 难以适应大学自主学习方式。在学习有一定压力情况下, 受到挫折后很容易缺乏信心, 丧失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进而放弃学习, 如此循环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中职基础学生由于性格上的缺点, 很少考虑到其他人感受, 人际关系方面矛盾重重。

第二, 缺乏学业生涯规划观念。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 认为人生不再需要奋斗, 学业与考试对其缺乏激励作用, 对学习生活缺乏管理和规划, 对自身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 甚至回避成长, 逃避生存问题。

(四) 参与活动活跃

课堂教学时可以感到, 在分析讨论、情境演练环节中, 中职生源学生的积极性明显高于普高生源学生, 发言活跃, 求胜欲望比较强。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 中职生源学生在活动的组织、节目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参与等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参加导游大赛, 酒店技能大赛等比赛中, 中职基础学生成为参赛主力, 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职生源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探析

(一)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普高和中职学生不同的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 高职院校应制定与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课程内容方面, 教师应对中职院校进行调研, 分解出哪些课程和课程中的哪些内容是在中职已学习过的.并对已有课程进行模块化或项目化改革, 通过对中职生源学生进行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基础模块或项目进行考核.对考核达到要求的记入学分实行免修。对少数未达要求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辅导。对有一定爱好、有一定特长并且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 鼓励其采取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其提高专业能力。注重技能培养, 强化专业专长和能力。因材施教, 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 加强学生管理

注重学生的日常管理。将学生日常学习中, 如迟到、早退、旷课、寝室脏乱差等各方面的情况分类进行量化考核、明确的管理规定和违纪处罚条例。对每一阶段考核不合格的学学进行谈话, 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必要时请家长配合学校管理,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渐做到自我管理。

(三)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积极向上的心态。入校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涯规划指导, 认识自己, 既不要自我夸大也不要看低弃自己, 寻找自己身定位, 有侧重点的培养技术功底, 为将来的职业做好辅垫。大学期间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已, 规划自己的关键时期。

(四) 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学生的进入旅行社实习、参与旅行社调研务等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导游才艺大赛、导游协会等活动,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导游资格证书获取过程中, 树立为成就未来的事业而努力学习的理念。

(五) 学校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

中职基础学生自律性较差, 心理依赖性较强,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融合更能够促进学生管理。辅导员建立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 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更多地了解家长对学生的要求, 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律自主教育。此举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

本文是对旅游管理专业中职生源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在对中职生源学生管理过程中, 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思路, 创新管理模式, 为学生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摘要: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改革, 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录取比例增多, 而中职生学生存在的自我管理能力差, 文化理论基差等特点, 给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难题。本文结合这一群体的特点, 对中职生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职生源,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姜倩.构建高职单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A].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 (2) :152-154.

[2]董英娟.高职单招学生管理模式初探[A].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0) :51-52.

旅游中职教育 篇9

中职学校是旅游行业导游人员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我校毕业的学生在苏州市常熟地区的旅游行业中人数众多。在“苏式旅游”服务理念的影响下, 学校教育就必须相应做出调整来适应新形势, 使我们的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其竞争力。

一、中职导游专业学生的优势和缺陷

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七八岁左右, 年轻有活力, 有极强的好奇心, 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 愿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样的学生对于导游这份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但是作为中职学生, 其自身也是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的, 他们一般基础知识较差, 缺乏必要的史地文化知识和一些必要的常识, 而且厌恶枯燥的机械记忆, 对于导游词背诵也较为困难。

二、中职导游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导游专业教育以考取导游资格证为最终目的,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知识的学习和考题的训练上。学生带团技能的培训涉及较少, 文化素养的培养几乎是缺失的。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回访中都体现出在旅行社、景区工作中纸上谈兵, 缺乏实践能力, 对于导游词也是机械式背诵, 无法深入了解各地区、各景点的文化内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适应“苏式旅游”服务的要求的。

三、确立“苏式旅游”服务理念的几点措施

针对目前中职导游学生及导游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以及目前“苏式旅游”的需求。老师积极改革教学理念, 寻找培养优秀、有特色导游员的方法和措施。

(一) 通过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服务意识的理念

媒体中经常会爆料导游胁迫旅游者消费的新闻, 追根究底是由于导游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导游服务是以旅游者为中心的, 服务是灵魂。作为导游, 中职导游专业学生提早确立正确的服务意识至关重要。为此,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增加了课外实践内容, 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团队旅游的方式带学生到常熟地区沙家浜、尚湖、虞山等各个景点参观, 给每个学生都分配相应的工作,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在外出实践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了解作为一个地陪导游应做的工作及必须具备的态度。学生对这类课外实践活动大都比较喜欢, 也乐于参与, 特别是面对同学更敢于服务、乐于服务, 最终达到善于服务。

(二) 开设地方特色文化课,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理念

从小学到中职学校, 学生学习的都是基本的知识, 对于地方文化知之甚少, 甚至有些外地学生毫无了解。“苏式旅游”概念的提出, 要求导游不仅会背诵导游词, 还要了解导游词内在的文化内涵。导游要对苏州的文化、苏州人的生活有所了解, 才能带着游客去体验独特的“苏式生活”。常熟作为苏州的县级市, 文化底蕴深厚,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常熟文化的宣传者, 导游必须对常熟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熟知。为此, 我校特意为中职导游班的学生开设了京剧课、白茆山歌课及中国结等地方特色课程, 让学生了解常熟的乡土文化。在老师的课程教授中, 特意把与苏州、常熟有关的地方史详细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课余时间, 我们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参观学习, 全面了解常熟, 让学生多方面去了解地方文化。为以后的导游共同提供必要的地方文化原料。

(三) 加强工学结合, 提升学生带团技能的理念

苏式旅游的服务理念要求导游具备较强的带团能力。到工作岗位上, 再锻炼显然是不行的。因此, 学校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 安排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工学结合。如每年五一、十一等假期中, 学生会到沙家浜、尚湖景区担任讲解员。这样不仅解决了景区的“用工荒”,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带团技能, 提升了学生的服务能力。

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下, 我们的学生无论在文化素养还是服务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少提升。离“苏式旅游”服务理念的要求更近一步了。

旅游不止于眼, 更在于心中的体验和感悟。即使旅游方式变了, 有了优秀的导游, 旅游行程的品质才会提高。中职学生必将会在“苏式旅游”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郑晶晶.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导游服务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旬刊, 2016 (4) .

旅游中职教育 篇10

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对中职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仍处于“偶像崇拜”期, 故对教师的所作所为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言谈举止, 为人处世, 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的人格品行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自己不单单是教课本的教书匠, 还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灵进行精心“施工”的工程师。如果教师道德修养欠佳, 可能会使学生因失望而陷入道德迷惘, 或使学生因盲目效仿而趋于道德堕落。反之, 如果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生将在对教师的敬佩中得到熏陶, 在模仿中提高修养。因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时, 要用“身教”, 就是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应严于律己,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成为学生的表率, 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 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 从言行到举止, 从心灵到外表, 都应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 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真爱学生

爱学生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在中职学校, 教师对学生的爱, 更体现在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志趣上, 不对任何教育对象偏袒、歧视, 不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 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 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 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 严厉批评却不能伤其自尊。对学生要持友善的态度, 与学生交谈要常换位思考, 使学生从心底体会到老师所为是为了他好, 为了他的发展。教师也只有热爱学生, 才会有工作的内动力, 才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上好每节课, 带好每个班, 教好每个学生, 联系好每个家长, 组织好每次活动, 这些都是师爱的具体表现。这份爱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 它是以从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出发,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 它有时比母爱更高尚、更理智、更无私, 它能开启学生的心扉, 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 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使学生乐于接爱教育, 主动承担责任, 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三、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比如经常积极主动地听课, 就是一个提升自己, 使自己快速成熟成长起来的好办法。俗语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多听课, 回来后仔细钻研品味, 去粗取精, 博采众长, 弥补不足, 从中总结和探索出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此外, 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讲座、学术交流、论文写作一类的教研活动, 也是获取经验, 迅速提高自己的捷径, 还可以把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融入发表的论文以及编撰的著作中, 详细阐述教学中的一些思想和己见, 把从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上升到文字的高度, 从而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个升华。

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底子薄, 不愿学习。如果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填鸭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更易使之厌学、弃学, 而运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提问、讲练结合的手段, 效果颇好。具体可以采取引导、启导、疏导、督导、辅导五种导学方法, 吸引学生听课,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中国旅游地理》中“黄肠题凑”这个概念时, 先让同学在下面讨论、竞猜,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使课堂气氛活跃到高点, 然后给他们讲解这是一种用剥去树皮的柏木黄芯堆垒而成的墓葬形式, 再以多媒体形式把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综合呈现给学生, 这种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深得同学们喜爱, 不仅激发了学习欲望, 还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 加深了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拓宽了学习思路,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

其次, 积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教学中应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力求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比如讲“风物特产”里“中国名茶”这一节时, 拿出“铁观音”、“碧螺春”等几种茶叶请同学们共同品鉴, 大家边品尝, 边学习各茶叶的特点以及分属的类别。学生们听得入了迷, 连下课都忘了, 还沉浸在淡淡的茶香和知识的海洋里。测试这一节时, 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甚至有的同学竟然说以后有心要做一名茶艺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合作、主动探求、主动获取知识。

五、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众所周知, 中职学校学生的出路在于就业, 而就业的关键在于技能。因此, 让学生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本领成为中职学校遵循的办学理念。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苦练技能, 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掌握一项技能, 应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因此, 在课堂上应加强实践训练环节, 注意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锻炼学生模拟讲解导游词, 从发音、语速、语调的校正到导游词的凝练;从才艺表演的设计到仪容仪表的修正, 都一一详细进行指点, 为学生精心锤炼过硬的就业本领, 突出以“技能为本”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 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担负着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担。面对当前中职语文课的教学现状, 为了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就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整合课程内容, 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陶一丁.新世纪来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建设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3.

[2]王凤英.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中职旅游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11

关键词: 中职旅游;教学现状

一、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旅游地理课程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通过这门课程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1、课程内容存在交叉或重复现象。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教材,针对不同教学层次或教学对象,但是教材存在明显的共性,尤其在旅游资源相关内容方面,存在较大比例的重复现象;在教学内容方面,多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导游基础、国家概况、旅游文化等内容,由于仅考虑到学科的系统性格局,为教师授课提供方便,但是缺乏对旅游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与旅游专业人才市场定位不一致,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2、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职业能力。以中职学校当前设置的课程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对旅游地理产生一定兴趣,认为可从中学到相关旅游知识,并提高综合素质。但是以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成效的认同性,虽然在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学习欲望,但是在考试时却只能死记硬背。可见,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课程教学与考核的实用性不强,对加快转变教学方法,提出全新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班风,创设专业教学环境

开学伊始,首先请同学们说一说两年以后想做什么。同学们非常活跃,有的说要做导游,有的说要做展览馆的讲解员,有的说就做酒店的服务员,还有的说什么也不想做,就想玩。我说:“好,咱们就说玩,玩是我的一大爱好,也应该成为你们的一大爱好,因为玩可是我们的专业,你们说是不是。”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看看我,等待下文。我又接着说:“以后每次我的专业课,我们都要请一位同学带我们玩5分钟,至于带我们去哪里玩?玩得高不高兴,就看你的了。从明天开始,请同学们每人带一份这学期你打算带我们去玩的旅游景点的图片资料,咱们一起把教室布置一下,看看能不能看出是旅游班,怎么样?”这个建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第二天,我走进教室,眼前一亮,中国的、外国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名山大川尽收眼底,满眼的绿色、蓝色、红色,黄色,五彩斑斓。我很满意,同学们有些小得意。环境影响人,环境改变人,环境不仅可以改变人的学习目标,改变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改变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环境想不感兴趣都难。

三、创新旅游专业的教学方法

当前,各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多以课堂的讲授方法为主,很多较新的教学方法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德国作为世界范围内较发达的职业教育国家当中的一员,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将行业以及工作任务作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广泛的应用到了职业教育当中,像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都是能够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的新教学方法,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保障学生的实用性培养,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中职旅游院校应尽量选取高起点、高标准的校企联合单位开展实训平台建设,以保障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基地的使用价值。专业知识是进行实践操作的理论基础,所以校企联合发展实训基地的训练项目,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宗旨,营造符合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真实职业环境,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进行实地训练与技能实践的需求。

五、实行校企合作制度

中职学校要想使本校的旅游专业能长远发展,就应该将学校、政府、社会三者联合起来,杜绝将这三者割裂开来。学校要通过开展多条途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优秀的旅游企业也要积极与学校配合,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也可以将企业职工安排到学校进行再教育,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另外,企业还可以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搬到学校里来,为学校的教师提供科研数据和资料等,改善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

六、完善考试评价体系

由于中職学校的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所以其考试与评价方式也应有别于变通中学,做到“做”一与“考”相结合,“学”与“行”相结合。

1、注重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应分实际操作与理论考试两种测试方式,这种测评既检测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期末考试占总评的比例应控制在40%左右,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各占一半。

2、重视实习表现。中职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技能的重要性,而技能需要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体现与加强。因此中职学校要强化实训,真正做到以实习成绩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学校应把学生的实习表现列入总评成绩之中,占比可控制在30%左右。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可以讲知识运用于实践上的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必须培养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旅游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旅游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理论基础,也可锻炼基本工作技能,为今后步入社会、进入旅游行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芳.新课改下中职旅游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

[2] 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旅游中职教育 篇12

《旅游英语》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旨在训练旅游从业人员英语会话技能和服务技能,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能熟练运用英语在旅游、饭店等相关部门从事一线接待服务和基层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发现专业英语的教学面临着这样的一种尴尬境地:第一,作为一项必备的重要技能,今后学生从事导游服务行业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导游服务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英语课却是大部分学生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一门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兴趣,学习热情不高,一上英语课就睡觉、玩手机,甚至逃课,英语课成为被学生最冷落的一门课。更别提由于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紧密,专业词汇量大,难度高,令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第三,目前我校所有从事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而是英语专业。他们对旅游、酒店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一边学一边教,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受到学生这种低落情绪的影响,逐渐出现教学倦怠,无心钻研教学和教法,出现了专业英语教学中师生的“彼此痛苦折磨”的现象;第四,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由于缺少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基本停留在基本单词和句型的操练上,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与训练”;第五,在考核上,我们虽然采用了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但常常因为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不得不一再降低考核标准,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通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尴尬,笔者尝试引入自主体验式学习模式,期望通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运用仿真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案例研讨体验法,以及实地演练体验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自主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支撑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最初由英语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从活动的体验开始,继而得出初步结论,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终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从体验学习的理论可以看出,体验学习的过程正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革命性地转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的接收终端,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三、自主体验式旅游专业英语学习的实施过程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快乐学习的源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课堂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比如旅游英语中的旅行社接待、旅行预订、机场接站服务、致欢迎词、入住宾馆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环境和内容将情景融入教学中。这就是体验式教学法的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设计阶段。这一部分主要由老师完成,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不仅重视如何给学生设计预习学案,更重视在自主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领”学生的工作。创设情感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转变学生学习风貌。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学期初,在学习旅游英语简介时,给学生播放大量关于张家界旅游景点的宣传片等相关资料,在了解旅游专业相关专业英语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导游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学习气氛高涨。有了主观能动性,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和愉悦起来。

创设学习情境,在于迎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语言描述、板书图画、实物演示和PPT演示等方法创设情境。具体操作流程是:课前通过设置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完成任务,并进行预习展示。如通过多媒体和PPT演示文稿,把“机场接站服务”的学习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讨论接站服务中需要用到的相关词汇和服务用语,这些都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做好了初步准备工作。首先帮学生创设一个工作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在此情境下应如何用英文表达:“假如你是中国国旅的一位导游,早上10点在桃花源机场等候一批来自美国的客人。”

“What to say to the guest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1.When you see the tour leader and the guests at the gate...

2.When all the guests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3.When the guest complains his terrible flight...

4.How to make a self introduction?

学生在该环节中自主查阅资料、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开拓思路和开阔视野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当引导和评判的角色,引导学生讨论并及时纠正。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情景体验阶段。这一环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如:在学习“导游在餐厅”这一单元时,教师将课前搜集的相关中国菜肴介绍、名称、图片、酒水知识英文、菜肴烹饪手法等相关专业词汇通过任务形式分发到各组,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准备。同时,与学生一起模拟带客人去就餐情境,帮助学生归纳餐厅导游服务工作流程,并指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服务用语;又如:在学习有关“投诉处理”部分时,首先让同学们听一段有关投诉处理的英文音频。第一遍时让同学们听完整个对话,了解大意;然后把音频分段播放,以便学生逐一抓到重要语言点进行归纳;最后音频播放结束后,让同学们回答相关的问题或进行重点词汇与句型的听力填空,分组讨论并上台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得到语言点,并结合预习内容进行归纳。第二阶段是语言的积累与操练阶段。教师通过相关视频、录音的学习和模仿,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各项服务流程的理解,形成对服务用语在相应工作场景中的条件反射,通过反复的口语实操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第三个阶段是情景演绎,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步骤,属于语言的产出的过程。在结束一定时间的情境操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情景模拟,采用小组合作(Group-work),或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role-play),采用模拟情景方式,完成服务工作流程的形式。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外一种方法是小组竞赛通过将所学的语言进行巩固练习,通常适用在每次课前十分钟,这样既能达到温习语言的效果,又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复习。在这个环节的结束阶段,学生们需要分享互动体验的感受及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这个环节活动的开展为完整的语言运用活动做了必要的铺垫。

第四个环节是自主运用语言阶段。这个阶段分为课堂和课后两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脱离书本后的创造性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方式有:连贯对话、角色扮演、笔头作文、口头或笔头翻译等。这些训练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积极的语言小环境,调动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如:完成了“接站服务”这个单元的学习后,我将会把学生带到导游模拟实训室,将实训室的大环境模拟成机场接站大厅,让学生自己自主预设工作单位、姓名、游客信息等,做好相关接团准备工作,使每组学生轮流扮演导服和领队、游客。不同情境演练使所有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工作场景,通过不断的体验将语言输入,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和点评这次任务完成的得失,并总结此次体验的经验。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因此,在上述的四个环节中,学习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工作中的对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只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没有传统课堂的严肃,多了灵动和和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更能放松心情,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自主体验式专业英语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学习观。它视枯燥的学习过程为英语活动过程,变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为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力,主张以活动促进教学进展。这种英语学习形式以任务型教学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工作实景,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保证了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融入度,也增强了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提高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加强了职业习惯的养成。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由于体验式教学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介入得少,少部分学习能力低、动力不足的学生就会掉队,因而使学生学习水平的离散度增大;有的年轻教师无法很好地拿捏学生自主学习的度,课堂上常出现放任学生不管、课堂缺乏“导”的过程;此外,从时间上看,学生的情境体验和交际活动需要花费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影响到其他教学内容的实施。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敏.情景教学——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9.

[2]程琪龙.体验式外语学习的认知功能探究[J].中国外语, 2009.5.

[3]王羽清.体验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导游英语》为例[J].科教导刊, 2011.8.

[4]李亮.如何将情景教学法灵活运用于旅游英语课程[J].考试周刊, 2010.2.

上一篇:补肾健脾活血中药下一篇:特色兴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