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素质教育

2024-11-02

中职素质教育(共12篇)

中职素质教育 篇1

中职的职能主要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合格的劳动者, 要把学生培养成技术工人, 从而满足于用人单位的需要。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来加快中职教育的发展速度。我从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等五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发展中职教育:

一、让学校动起来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基地需要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专业要分清楚, 要培养技术人才, 要符合企业的要求, 必须明确“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区别。“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 服务于学生的专业, 还要明确“文化课”为辅, “专业课”为主。

学校作为中职教育的领导者, 要求学校专业老师多上实训课, 多讲操作技巧, 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定期举行一些技能比赛, 在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学校还要寻找一些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对象, 为学生提高技能提供方便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

二、让老师动起来

老师作为中职教育的实施者, 要明确了解现代中职教育的改变。同时要注重教师的角色转变, 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师傅”的角色, 也就是由传授知识转为传授技术。而作为文化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任务要求也不同。

作为文化课教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明确一切要为专业课服务为目标, 在讲授文化课的同时多讲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而专业课的教师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仅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 重点要放在培训技能方面。在课下, 专业教师也要举办一些兴趣小组或兴趣班,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三、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作为中职教育的消费者, 要明确自己参加中职学习的目的———就业 (找工作) 。只有了解了自己来此的目的, 才能更好地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实施。我们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由于初中阶段学习不太认真, 而造成文化水平比较低, 对于一些课程已失去兴趣。这样就只能在专业课方面来吸引他。

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动手的, 所以要多参加学校和老师组织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技能。上课的时候特别是专业课上要注意力集中, 努力掌握课堂上的知识, 要做到多看、多学、多练, 争取在就业的时候掌握一项技能在手中, 这样才能有机会得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占据优势。

四、让家长和企业动起来

家长和企业也是中职教育的消费者, 只不过不同的是家长是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更好的企业。同时, 企业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扩大自己的实力。

对于中职学生的家长来说, 让孩子参加中职教育, 就是为了就业, 以便于孩子以后独立生活。所以,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家长要担当监督者的角色, 督促学生学习, 掌握专业技能。而同时家长也担当着中介的职能, 时刻注意就业机会, 为孩子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企业作为中职教育成果的接收者, 同时也是考核者。学生毕业以后来到企业, 由于刚接触企业生活, 无论哪个方面来说都是“菜鸟”, 需要企业的帮助, 来解决学生刚入厂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但可以留住人, 同时也能更好地体现这个企业的文化,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我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分子, 愿意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 力求在以后的中职发展道路上, 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共同努力, 创造更好的明天。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职教育已处在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每个工厂和企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工人, 而中职教育正是工人的主要提供者, 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 要求中职学校大力培养技术人才, 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技术

参考文献

董志远, 倪雪琴.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3 (01) :26-28.

中职素质教育 篇2

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探讨

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作 者:卢立华 韩颖 LU Li-hua HAN Ying  作者单位: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朝阳,12 刊 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年,卷(期): 11(4) 分类号:G711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   职业素质教育   途径  

中职教育应彰显“做人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职 德育 做人教育

由于近年来我国初中毕业生生源萎缩,而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有增无减,中职生源严重不足,入学门槛很低,一大批“双困生”涌入中职校园。这些学生身上有很多缺点存在,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只求得过且过;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攻击性强,凡事以我为中心,一言不合,即互相倾轧、谩骂甚至大打出手;勤劳节俭表现差,穿的用的要求是名牌、新潮,互相攀比,全然不顾家中的经济状况……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思考。很难想象,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创新知识和进取心的人会爱人民、爱祖国以至报效祖国。因此,要成才必先成人,当前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强化做人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亲情教育

要做人首先应学会关心人和爱护人。不少学生在填学籍卡时对着父母的年龄发呆,更不用说出生年月日了。甚至有些学生会因父母没什么文化而觉得羞于见人,或因为自己父母没同学的父母有钱、有地位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试想一个人连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去爱,甚至以自己的父母为耻,又怎能奢望他去爱同学、爱人民、爱祖国呢?因而,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亲情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爱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开展“爸爸,我为您过生日”、“妈妈,您辛苦了”、“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之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他们的爱。使其学会关心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果实,培养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之情,进而使他们将这种爱进行拓展而爱他人、爱党、爱祖国。

二、责任教育

一个人有责任感,才会自觉地不断进取,才会振奋。责任,是一个人努力的动力,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学生的责任感可以通过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做好校园卫生、开展集体活动等来培养,让他们在各种劳动和活动中承担责任,克服他们的惰性,并适当的予以表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挫折教育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和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说法,都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经历磨难而成的。而现在的学生,过的是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少了磨难,多了脆弱,任性,娇气,骄傲。一遇上什么困难、挫折,要么丧气失望,要么打退堂鼓,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更有甚者,索性轻生,以求解脱。因此,挫折教育成为必需。在学校、多开展一些如军训、社会实践、生活磨练、体能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培养起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以微笑和勇气面对挫折。

四、创新教育

不满足于现状是建立一个新世纪的必要条件,幻想是创造的开始。在教育工作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满足于现有和现成的知识,要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摆脱旧观念的巢窠和守旧势力的阻挠,对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对学生某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要先予以肯定和鼓励,后共同探讨。只有这样,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才能出现,社会才会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尊重和发挥。

五、协作教育

现在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竞争意识的教育。无疑、建立竞争意识,增强自身能力,是个人、家庭、团体乃至国家和时代进步的动力。没有竞争,社会就难以发展。但一味对孩子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教育,学生难免会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他人的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尤其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人合作的产物,而不是靠个人单枪匹马的英雄主义成就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通过设置情境、观看电影、资料等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人乃至少数人的奋斗、突破不了巨大的系统工程。未来的竞争必须依靠全民族的携手协作和共同参与,因此,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精神,更要培养学生善于协作的能力。

六、自制教育

拿破仑说过:“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可见,自制是孩子们将来独立于世的一种基本能力。在社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没有自制力的人习惯于我行我素,必将形成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性格。近几年,在中学生中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率远比以前高,甚至女生也是动辙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与家长将学生作为家里的小皇帝,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强,自制能力差不无关系,这种现象已经发展到令人堪忧的境地,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自制能力教育,应该多开展一些批评与自我批评之类的活动,教育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从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中职素质教育 篇4

一、中职生法律素质的现状

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法律教育教学中,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不到位, 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不强, 这主要是受到中职教育特殊性的影响。中职教育相比于其他普通教育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的, 中职教育是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 中职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条件是有限的, 他们基本上不了解法律概念与内容, 法律水平比较低, 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而且中职学生中, 大部分认为法律就是制裁和惩罚, 不知道还可以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由于受到年龄以及知识方面的限制, 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观念还比较薄弱, 有数据表明, 在我国的违法记录中, 中职学生要占到总数的4成, 这可以充分表明我国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淡薄[2]。而且由于中职学生的年纪比较下, 社会经验不丰富, 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以及因素的影响, 并且他们的意识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法律意识不强, 对法律中的内容持怀疑的态度, 并不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实际生活中, 中职学生的维权意识也不强, 遇到问题时, 一般崇尚暴力解决, 不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和捍卫自己的权益。他们做出违法的行为时, 还会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主要隐藏躲避的好, 就不会被法律制裁。

二、中职学校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定位不明, 重视不足

自2002年起教育部就提出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 然至今中职学校对法律教育仍未有明确定位, 没有把法律教育当作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法律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 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具体目标、计划安排, “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存在, 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将法律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以甩包袱的方式把中职生推向社会, 这必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的进程。

(二) 课程设置不当, 教学方法单一

现行中职法律教材几经修改, 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可读性较强, 但在课程设置上仍有缺陷。一方面, 课程形式过于简单, 重理论轻实践, 重讲授轻练习;另一方面, 课程设置未体现不同专业对法律的不同需求, 往往以一概全, 忽视了学生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在教法上, 很多中职学校仍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 枯燥乏味的讲学使中职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育实效不高。

(三) 师资薄弱, 专业性不强

中职院校在调整传统专业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专业被取消, 造成部分专业教师闲置, 专业对口的教师不多, “双师型”教师比例更少。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法律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 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法律课程基本上是由思政课教师担任, 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又缺乏实践经验, 甚至有教师以错误的教学观念误导学生, 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中职生法律素质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 加强法律教育重视, 完善法律教学体系

中职院校需要提高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 认识到当前中职生法律意识薄弱, 法律素质较低现状, 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重视, 在今后遇到问题时能够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职学校应加强法律基础教育, 认识到法律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渠道。在法律教育教学中, 加强教育资金的投入, 保证法律教学相应教材器具的提供, 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法律课程, 使法律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如果有必要还应增加法律课程的课时。

同时, 法律教师还应对法律教材的编写提高重视程度, 使法律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得到更新。当前社会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法律教育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时代部分, 积极创新与改变, 使其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3]。由于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在选择法律教材时, 需要从设计实际出发, 使法律条文的实用性得到增强。教师也需要密切关注法律条文的制定以及修改, 将最近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避免沿用陈旧的观点, 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 创设法律学习氛围, 提升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中职学校的法律教学中, 为了实现更好的法律教育效果, 应积极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宣传, 使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校园论坛、广播以及网络平台、条幅等形式加强法律知识以及文化的宣传, 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促进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在法律教学中, 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 还能够利用法律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将社会作为法律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 将法律意识以及观念逐渐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使学生能够受到积极的影响与启迪[4]。法律知识的学习不能进依靠课堂,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通过家庭教育, 补充中职学生的法律知识, 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知识。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法律教育效果

中职学校的法律教育中, 教师是法律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是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的法律素质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素养, 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法律教育的效果, 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努力强化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促进法律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法律知识的指导与教学。中职学校也应定期组织教育开展再教育工作, 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使很多具有法律知识的教师能够走出去接受教育培训, 利用全新的知识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并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法律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模式的束缚,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积极开展模拟教学, 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 能够更了解法律, 强化法律意识以及观念。

四、结语

综上, 当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法律知识和意识观念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中职学生是国家以及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其素质能力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药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能够学会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职院校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 转变教学理念, 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 创设法律学习氛围,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能力的提升打造良好的环境。

摘要:中职教育是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职教育的开展旨在为社会培养初级的应用型人才, 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近些年来, 中职教育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 中职学生在未来社会以及国家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到, 中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诸多问题, 中职生的法律素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中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就中职法律教育与中职生法律素质的提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职,法律教育,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李媛.中职法律教育与中职生法律素质的提高[J].教师, 2012, 23 (23) :87.

[2]莫瑞深.中职法律教育与中职生法律素质的提高[J].亚太教育, 2015, 17 (17) :149.

中职教师必备素质 篇5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因此,提高中职教师素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要想提高中职教师素质,就必须先厘清中职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对此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对于中职教师必备的素质,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业务能力素质

(一)专业素质

作为职业教师个体首先必须具备从事某种或多种专业教学的基本素质,其 中包含两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专业理论素质,要求能充分理解所授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人才性质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任务,能做到对所授课程教材)内容的取舍;理论上要达到"专家”级要求,即具有从事该门学科或该门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才能体现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与独创性。

二是专业技能素质,只有具备此素质,职教教师才能在实施实训教学中做到以技服人,进一步体现职教教师独特的师道尊严。但专业技能是目前职业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薄弱环节,这与我国职业技能教育体制长期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分离的教学体制有关。

(二)教学素质 1.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师的业务能力强,讲课生动、活泼、有条理、有感情,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在教学上,教师要做到“精、新、博”。精就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精通,运用自如;“新”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吸取新知识、新见解,讲课要有新意;“博”就是知识渊博,实践证明学生最尊敬的是知识渊博又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并且会很自然的接受其所传授的知识。此外,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职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在教学方式 上,要强调灵活性、变通性,能够宽容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快的接受教育,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现在已是计算机和科学技术智能化时代,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是必然。中职教师必须具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合理选用教学媒体,能够对教学媒体进行科学整合,特别是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是中职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二、良好的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 遵循的道德和准则。职教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与普通教师有共同之处,即都应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修身学习等。但是,由于职教教师所肩负的角色使命和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因而其职业道德也具有自身的特殊要求。

首先,体现在职业理想上,要求职教专业教师忠诚于职业教育事业,把培养合格有用的初级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在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偏低、部分职教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情况 下,强调对职教事业的忠诚尤为重要。其次,体现在职业良心上,要求职教专业教师具有替学生就业出路着想的高度责任感,具有把学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职业良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应感到羞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专长传授给学生。

第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对学好知识 和技术信心不足。这时教师就不能以单纯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应客观评价学生。事实上,仅以分数衡量学生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不仅仅取决于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比如说多做、多练也能弥补理解能力的不足。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锻炼机会以及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能增强自信心,学会学习.正确的学生观是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为主体”的基础。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共同的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向,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到他们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学会学习。

三、创新素质

教师的劳动就应该具有创造性。每一次备课、上课,每一次辅导、谈心,每 一次圈点、批阅,都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都凝结着教师的心血、汗水、智慧、力量,都是一个教师创造力的体现。而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更需要要具备创新意识,根据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改革。教师应加强对启发式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突出技能培养,加强挂图、标本、模型的制作和使用。还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教学、投影教学、音像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中职教师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实践者,还应该是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现者、研究者。在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中,中职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升华成为规律性的认识,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把研究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能力,是中职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

四、心理素质

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教师个人素质的反映,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职教师也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尤其是因职业特点形成的压力。部分中职教师不能理解自身价值,自我调适能力差,没有职业成就感,面对基础较差的中职生,很多教师感到无能为力,不能获得职业满足感,更没成就感可言。现实与美好的理想构成了强烈冲突,使得很多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有的教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由于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要便产生烦闷、压抑之类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善于控制和疏导不良情绪,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促进自我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只有本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把学生教好,也才能把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解放出来,教师要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1)保持平和的心态,具有良好的自控力,特 别是在面对个别学生的无理顶撞时,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处理。2)能放松心情,及时调整心态。教师在快节奏的今天,在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后,要通过各种放松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放松,尽量使自己身心保持平衡的状态。3)具有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4)作为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进行教学与管理,因此,就要求教师要有理解、宽容、坦率、真诚的人格特征。同时对学生要做到相互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做到游刃。

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人类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正发生 着重大转变,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崛起,使传统产业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其知识含量、信息含量、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新的工作岗位不断产生,脑力劳动的岗位数增多。传统的工作岗位也充实了新的内容,体力岗位出现脑力化倾向。所以,知识成为人类谋生、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而那种认为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可以终生受用,因而把人的一生划分为接受教育期和职业活动期的想法和做法,已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及其总量的迅速增长,要求人们必须能够终身处于学习的过程中。因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的终身教育理论很快传遍世界各地,并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思想。终身学习也随之成为一些国家公民的普遍要求。今天,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我国已深人人心,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尤其是职业教师,更应率先垂范。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首先应成为能适应时代,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因此,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职业学生大都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最需要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和把最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职业教师如果不能满足他们这一要求,势必会失去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吸引力。要适应这种要求,职业教师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并把最新专业知识用于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种职业岗位的需求。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职业教育的学者又对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如要求教师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一专多能”,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能教好几门课,懂好几个专业;而是要求每个教师都应对自己所学专业,首先学有专精,这就是所谓的“专”;然后掌握相近专业的有关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多能”;再如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这是由于21世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学校和教师也早已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社会。新的办学模式如“工学兼顾”、“企业冠名”、“2+1”等都使学校、教师和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来协调学校和学生与联办单位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合作,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浅析中职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6

关键词:中职英语;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21-02

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李岚清同志的这段讲话全面概括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国富民强之根本。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在我国教育思想上,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和束缚,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1、为主体的意识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设置形式多样的语境或话题。例如教师应少讲少说,把充裕的时间让给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他们敢说敢做、多说多做、能说会做,让整个课堂贯穿的是“问题—情境—实践—交流—运用”,使学生始终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2、教法改进和学法并举的意识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重教轻学,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不少教师已意识到这种做法的缺陷,并把注意力转向教法的改革上,使教学效果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意识

过去很多学和生学英语是“哑巴英语”,记单词,学语法,却不能用英语来表达,这无疑是英语教育的悲哀。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听懂英语,会说英语,能读英文报刊杂志,用英语进写作。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

二、教法学法并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以学法,让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应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师生双方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习惯等。

其次应“授人以渔”,教以学生新的高效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故教师应“导”之以“法”,帮助学生划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自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自己去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它是人的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科学创造的前提。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都具有非凡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培养其主体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优化评价机制,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运用现代的新的评价机制,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从而知道他们的学习好坏及进展如何,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

英语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是目前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得到愉快学习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欣赏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新颖、独到的见解,为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养成提供广阔空间。

四、提高教师素质,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软硬件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师素质提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其次,教师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深入领会教学大纲,全面透彻的掌握教材,熟悉语言教学规律,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同时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学习了解认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教学流派的基本特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用现代最新语言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得以完成。

再次,教师应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增强“科研先行”意识,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总之,实施中职英语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对整个英语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主战场,其成败直接影响英语素质教育的成败;与此同时,必须通过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杭宝桐《中职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中职素质教育 篇7

新世纪的中职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校企共育, 培养准职业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根据目前的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的立学根本, 也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

2 中职教育的前景

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是以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保证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为前提的。质量是方向、是基础、是保证, 巩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始终是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大计和不懈追求的目标。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是否受社会欢迎, 这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全国目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每年的招聘会上对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超过2000万, 远远大于每年中职学校毕业生人数, 并且初级专业人员技术岗位要求入职门槛低、初始工薪待遇很低, 大专院校毕业生往往都不会选择这样的岗位。从就业前景看中职学校的发展还有非常巨大的空间, 并且国家从政策和资金上都向中职学校有所倾斜。

3 中职教育现状

目前, 中职教育处于一个转型期。每一家中职院校都在考虑如何扩大招生规模, 提高就业平台的稳定性, 师资力量每年都在加强。通过全国中职院校的技能大赛带动了很多学校的发展。

但是, 许多中职学校面临着生源短缺, 学生基本素质差的根本问题, 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的教师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 制定对应的教学手段, 这也是我这篇文章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中职教师不可以挑学生, 给我们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的职责就是想办法给他教会、带好。当下的中职学生都有很多劣习, 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光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这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 所以我们的中职教育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以目前的师资配置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教学效果, 就要深入研究中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搭配, 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这样才可以让中职教育更加的吸引人, 可以引来一些优质生源, 提高我们中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根据目前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 多数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校园数字化网络平台以及一体化实验教室, 这些硬件设施都能有效的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专业的汽修教学软件更加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有效的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

以我所教的汽车专业为例, 我们专业目前配备了带有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室, 并且将一体化实验教室与多媒体教室规划到一个楼层便于教师课堂教学, 并且配置了汽修教学仿真软件系统使课上和课下的连接更紧密, 更有吸引力。通过校园数字化网络平台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 提高可学性, 增强教学时效, 让学生课上课下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学生爱上网的习惯, 让他们在上网的时间学习和写作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还节约了纸张, 达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做中练。并且我也针对现在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 跟学校的信息部门一起制作了《疯狂猜图汽车版》这样一款游戏, 并在游戏中10的倍数关卡设置奖励, 奖励内容包括免费的饮料, 免费的上网时间等等一些学生喜欢的奖励项目,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我希望的中职教育形式, 不在是刻板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与时代接轨做一个新世纪的新教师。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且与企业的奖惩机制相挂钩在校的表现和积分都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去, 让学生没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就开始工作, 这适应我们学校的培养模式——准职业人培养模式。

4 中职教育新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3个学期的新模式培养方案的试行, 我觉得中职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的要注意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辅以趣味性的课下练习, 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现在的孩子都不会去努力学习和认真练习, 只有首先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才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 什么样的老师, 什么样的学生, 一切以兴趣为出发点, 紧跟时代的步伐,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要限制, 不要约束他们, 这个时期的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约束, 我们的教育模式重点在于引导。

参考文献

[1]夏成满.德国“双元刺”职业教育制度厦其启示町.江苏高教, 2005, (1) .

中职数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8

数学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公共学科教育, 在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技能思维的提高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是, 现在的中专在校生, 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不学习, 这种状况, 给中专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视“熟能生巧”为宝贵经验, 让学生反复单调模仿解答大量的封闭性的习题. 这样的数学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单调乏味, 学生的学习进入恶性循环. 如何使得数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了中职数学中的一大难题.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 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 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 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 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 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教师要创设条件, 因材施教, 使每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其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 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名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 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各学科都有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 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 我们在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时, 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 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据此, 我认为, 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处理好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概念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 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 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 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 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得以认识. 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会背公式的学生,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 我国的学生基础知识与国外同龄学生相比好比是大学生, 但对实际问题的处理方面, 我国的学生却如同小学生. 这样现象的根源在于我们老师在讲授数学课程内容的时候, 囿于数学概念的框框, 让学生只是学习数学的形式而没能体会到数学的本质. 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讲解时, 我是按如下的设计讲解: 某住宅楼一楼的高度是4米, 楼层间的高度差为3米, 假设该住宅楼共有50层, 那么第28楼的高度是多少呢? 二楼的高度为4 +3 =7米;

四楼的高度为4 + 3×3 = 13米;

七楼的高度为4 + 6×3 = 22米;

十楼的高度为4 + 9×3 = 31米;

第28楼的高度4 + ( 28 - 1) ×3 = 85米.

在上述例子中, 楼层的高度成等差数列, 从计算楼房的高度引申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概念. 在以后碰到类似的实际问题也能活学活用.

( 二) 改善教学模式, 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是客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 才能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善教学模式, 多采用启发以及探究式教学. 在每个数学知识环节都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多数老师迫于教学任务, 采取了“满堂灌”“填鸭式”, 老师辛苦是付出了但收效甚微. 启发、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 去发现结论. 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 更锻炼了自身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了素质. 在讲解二项式展开式过程中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模式, 大致过程如下:

给出学生熟悉的两个公式:

( a + b) 2= a2+ 2ab + b2,

( a + b) 3= a3+ 3 a2b + 3a b2+ b3.

通过观察上面两个公式, 那么 ( a + b) 4→a?+ a?b?+a?b?+ a?b?+ b?的指数如何安排?

引导学生做大胆的猜测. 通过观察上面两个例题中的系数不少同学能够得出 ( a + b) 4→a4+ a3b + a2b2+ a b3+b4, 每一项前面的系数如何写呢? 有了上面猜测的成功学生会更积极敢于对系数进行猜测.

( 三) 重视数学模型化案例教育

数学结论一般都经过漫长的时间, 由前人应用数学模型得以论证. 建立数学模型其实是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验, 而建立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 例如: 会计中的银行复利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指数函数的模型. 每次考试学生的成绩其实就是数学的正态分布的模型. 模型化案例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再一味地把数学当成是书本知识.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 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 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 因而, 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教学时, 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 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四、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学

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它不仅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 学习兴趣, 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 ( 二) 在教学中, 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如注意力的培养、积极思考精神的培养等等.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具有其他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 当前,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职数学教育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 已经成为中职数学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实施素质教育, 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 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素金.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中等教育, 2009, 7.

[2]叶开进.论中职数学教育的重要性.[J]职业教育, 2008, 9.

中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策略研究 篇9

一、当前中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 多年来我国的中职院校在素质教育开展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中职教育思想滞后, 素质教育观缺位

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让无业者有业, 让有业者乐业” (黄炎培) 。中职教育, 尽管与普通教育并列而立, 构成我国的教育体系, 但是, 其“服务于就业”这一教育功能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然而, 现实中不少中职院校仍把职业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或者应试教育。在这种思维模式下, 素质教育难受重视, 将学生视为应试教育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也仅局限于应试教育的范畴, 无法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空间。

(二)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难以保证。

教师的职责, 历来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 教师是学生素质的示范者, 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他们的素质也时刻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角色。中职需要既有知识水平, 又有师德涵养的教师队伍。近几年, 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尽如人意。不少职校教师是出大学校门进职校校门, 从学生到教师, 社会实践欠缺, 自然动手实践能力差, 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教学效果不好。众多中职院校教师队伍中, 非师范类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经过系统的培训很少, 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有诸多弊端, 比如:视野狭隘, 教研水平不高, 难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职业道德欠缺等等, 导致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难以保证。

(三) 课程结构不完善, 教学方法有待改革。

当前, 中职课程体系可以分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类。这些课程, 有的是理论课程, 有的是实践课程。目前有不少中职院校存在重视必修课程、实践课程, 忽视选修课、学生的课外素质拓展活动的现象。实际上, 这些选修课、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目前, 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上也仍存在落后之处。主要表现在: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 忽视课堂互动讨论;重视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忽视对现实案例的收集;强调对理论的灌输, 忽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纯、封闭, 缺少教学的开放式、创造性。

二、中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策略

(一) 转变教育观念, 强化素质教育理念。

中职教育的目的, 早已不是让学生考大学, 而是学技能。中职院校要认识到社会的环境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 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始终, 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 把能力培养、智力开发结合起来。这需要中职院校改变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 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 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需要中职院校确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使学生在‘成才’中‘成人’, 把‘就业’与‘做人’统一起来, 开创出一条广阔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道路。”

(二)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提供可借鉴的榜样。

“学为人师、行为人范”, 教师的素质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 要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 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在言谈举止及为人处事等各方面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为学生树立起遵守学风建设要求的典范, 提供可借鉴的榜样。教师还要有忠诚于职教事业的坚定信念,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呵护学生的精神家园。学校要多给专业教师到高校进修或到企业 (单位) 锻炼的机会, 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课题研究等活动, 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科研开发能力, 强化素质教育的效果。

(三) 优化课程结构, 注重学科的整合渗透。

中职院校要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 优化改革课程结构, 以求能有效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功能。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上, 考虑学生参加从业和资格证考试的需求, 让学生能尽早明确学习目标, 不再迷惑,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要组织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开阔学生的眼界, 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在其学科形成和发展中总体现和渗透着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 注重在各学科渗透和贯穿素质教育, 挖掘和提炼各学科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使学生在每一门课、每一次活动中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重视对职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 以促使学生注重自身素质修养。

(四)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的课堂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常见的案例教学法外, 还应多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学生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 由教师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学工程中设定一个教学情境, 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共同完成教学情境所制定的任务。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由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在课程教学中, 要注重科学方法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 正确地选择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启发诱导, 将素质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

三、结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任务, 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素质教育, 任重道远, 本文就中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以求对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意.中职学校中的素质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24.

[2]计宏炜.浅谈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途径[J].才智, 2011.10.

[3]朱喆.素质教育下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3.

[4]孙宗源.谈中职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J].科技风, 2011.21.

[5]林志潘.中职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1.17.

[6]蔡苏.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J].职业, 2011.29.

中职英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篇10

一、英语教学的目标———加强基础, 完善素质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评估的标准, 对整个教学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制定明确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对于实现教学过程优化,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充分研究大纲, 教材的基础上, 构建全方位的教学目标,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层次性, 即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由于家庭环境, 教育条件等种种因素的不同, 造成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距, 这就要求我们针对这些差异,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 一方面以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 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二是全面性, 即全面考虑素质教育的需要, 确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塑造高尚的人格, 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更新观念, 确立崭新的现代教育观, 重视道德感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把以下三方面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

1. 加强思想教育。

语言是交流思想, 传递信息的工具。可以用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 如环境、灾害、人口、疾病等,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提高文化素养。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过程, 在介绍国外文化的同时, 学生学会语言交际, 也扩大他们的视野, 同时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

3. 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它任务的完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在贯彻素质教育的同时, 不能全盘否定应试教育。因为改革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 空中阁楼般地去构建现代教育、素质教育, 而是对传统教育的总结、选择、继承和发展。所以应试教育中的基础知识教学方面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仍应保留、借鉴。由于片面理解交际教学思想以及“精讲多练”原则而忽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仍很普通, 许多教师谈“传授知识”而色变, 唯恐有“重知识、轻能力”之嫌, 因而在课堂教育中基础知识没有落到实处, 使素质教育的实践偏离了方向, 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的语言知识。

二、英语教学的观念———重在品德教育, 全面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选材范围很广, 教师可以用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 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他们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准则, 履行道德义务。英语课还可以利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作品揭露和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丑恶现象, 使学生明辨是非, 树立起道德伦理的标准, 摒弃那些落后、糜烂、腐朽思想等陋习。通过教人、教文化带动英语教学, 这是中学英语教学路子的一个根本方面或最高层次。总之要注重对青少年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教育培养。确立现代人应具有科技、法治、开拓、竞争、环保等意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英语教学的模式———授人以渔, 发展能力

英语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 不能一味要学生“死记硬背”, 而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始终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讲, 学生听, 自始至终都是以“以教师为中心”, 造成“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局面, 一堂课中, 教师的讲授占很大比重, 剩下不多的时间仅供学生进行一些机械呆板的练习, 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感觉疲惫,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 教学效率低, 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现代教学认为, 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因此, 课堂上,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用为目的, 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设计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活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堂反映, 适时作出调整, 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具体可从六方面入手:

1.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 求知欲望越强, 学习的注意力越集中, 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好学, 好动、好奇、好模仿等特点, 在教学中因势利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2. 以旧引新。

新知识的出现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要利用学生的旧知识, 引导他们在新旧知识的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 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突破重难点。

教学上要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联想等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对比、总结, 加深理解。

4. 创设情景。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点之一就是交际性, 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英语及运用英语的实践机会, 让他们经常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 教师尽量把教学过程变为语言的交际过程, 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语言,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录音机、挂图等, 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景, 让学生从中感知, 模仿新知识。还可通过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猜测课文内容, 引起学生兴趣, 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5. 注重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 仅饱一餐, 授人以渔, 受用终生。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使他们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 专心听讲, 及时复习, 系统总结等,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学会语言的方法, 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

6. 培养合作交际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合作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 人人都从中受益时, 小组学习的程序是十分有效的。”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学习仅是个体活动, 它必须与人交流才能达到目的。所以,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自然、亲切、融洽、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相互产生合作, 友好的关系, 从而代替“大课堂学习”所出现的紧张关系, 同时, “合作学习”使每个同学都投入到学习之中, 互相鼓励, 互相帮助, 组内成员通过陈述、讨论, 达成共识。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合作教学的特点是科学地组建和运用学习小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两种模式:分组模式———组员的配备应以英语水平, 学习能力, 性格特点, 家庭背景等互补, 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任务模式———主要有两种:集体任务和个体任务。当任务布置到一个组时, 组员们会集体学习, 讨论, 直到找到答案。当布置每一位组员完成该组任务中的某一项时, 他们会首先独立地完成, 然后教会其他组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 自我完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融合进交际教法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 还要作为课堂交际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不能单一。要了解东西方文化背景, 学科之间的关联渗透, 而且要语言地道, 语音纯正, 才能创设逼真的课堂环境。教师在传递语言的同时也传递了百科知识。总之, 素质教育如何能更好融入教学中,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英语基础教学, 完善素质教育;2.改变教学观念, 促进全面发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张文府.英语教学论[M].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1992.

中职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中职数学素质教育很多地方都有待改善,需要中职数学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本文将从中职数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职素质教育的现状

中职教育往往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主,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往往造成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求职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素质教育的概念虽然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职业中学尽管不追求升学率,但仍然不能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仅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范围的认识是错误的。职业中学办学任务、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和办学中已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决定了在职业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工厂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年纪小,步入社会早,他们必须要能够提早适应社会,为社会所接受,而素质不高,只有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常常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因此,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继续改善。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转变育人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社会上对于中职学校及中职学生的认识普遍存在一定偏差,认为中职学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对于文化课的教学不必太重视,因此往往造成了中职学生素质低的状况,中职学生处于这样的思想中,也会不由自主地怠慢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一观念极大地限制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想加强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于中职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那些认为中职学生都是差生、中职学生只需要学习技术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更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思想,始终把素质教育工作摆在自己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把学生的素质提高当作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实行素质教育,技术培养与素质教育共举,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职数学素质教育。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一项现代化的新技术,它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它在教学中有着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交互,生动形象,说服力强,信息量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经越来越常见,例如多媒体教室、慕课的出现,都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往往以老师讲解、学生记忆为主,课堂效率不高,因此,中职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创新,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相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具有直观生动地展现知识的优点。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和PPT,可以使图像展现更加细节化。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薄弱的现象,数学教师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重视教学的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为学生讲课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讲课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教学的反馈。中职学生往往数学基础较差,若不对学生的听课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反馈,中职数学教师一方面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高效地设计课程。

在每次课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讲解进行评价或打分,比如匿名写出自己对课程的想法和意见,提出老师在课堂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讲解不够清楚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此切实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感受,认真考虑学生提出的意见,改善自己在讲课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加合理高效的中职课堂。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意义,因此,广大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中职数学教师应不断积极探索,紧跟素质教育潮流,调整创新授课方法,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从而真正做好中职数学教学,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郭永忠.《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2]沈艳.《中职素质教育的一些思考》,《青年文学家》.2010年17期

[3]徐琳琳.《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2

对中职体育素质教育的分析 篇12

中职教育的内容, 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 其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建设人才。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 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重任, 因而,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明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中职学生的特点, 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开展中职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模式。本文从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方面入手, 重点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以及开展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素质教育要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1、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素质教育, 指的是学校在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 不再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知识的教授, 而更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其实质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我国的素质教育目前仍处在实验探索阶段。在素质教育理念中, 人的身体素质与人的智力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一道被列入人的基本素质, 从中可以看出, 我过长期以来以传统的以学习成绩和智力因素做定论的传统的评价模式和对人发展的要求的观念逐渐被打破, 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 学生的人格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的培养逐渐得到教育界的重视, 认识到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教育应起到的作用。因此, 作为中职体育教师, 教育者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寓教于乐, 避免单纯的理论讲授, 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过程, 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 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一贯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教育, 就会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这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同, 是由于培养教育决定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指出的:“我们的教育, 教学, 任何纪律, 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 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他的研究证明:对有机体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或训练, 就能形成定型。这一理论在体育领域里, 不仅说明了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生理机制, 同时也指出了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依据。当一个人反复接受一种训练, 反复完成一些严格规定的行为, 并且根据他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深信他掌握和了解的规范是正确的时候, 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他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 而道德习惯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 就成了人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体育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习惯着手, 然后上升到道德信念。即使是对那些已经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 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 热情耐心地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训练, 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旧的定型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巩固性, 但只要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时间改变成另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新的定型, 所以改变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3、中职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也要注重素质教育

中职教育的毕业生, 大多会直接走入社会,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份子。因此, 中职教育阶段, 也是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的练兵阶段和最后的知识积累、各方面素质的充电阶段。中职教育作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实用技能培训阶段, 学生们面临着或者继续求学, 或者步入社会的选择, 本着教育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负责的态度, 此阶段的教育者要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同时, 因为此阶段的学生思想和身体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 教育者在授课时需要对他们进行很好地引导, 除了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学习和行为习惯,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以帮助其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对中职学习进行素质教育的策略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复合型劳动者, 毕业后多数将直接面对社会, 因此学生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应该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体育延伸性学习是学生课外的学习实践活动, 它对培养上述各项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1、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组织、竞争能力

学校体育可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体育比赛中, 胜利与失败并存, 对学生进行胜败观教育尤为重要。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 振奋精神, 克服困难, 做生活的强者。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坚持不懈、顽强竞争的意志品德。竞赛参与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参与, 竞赛参与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 所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效果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得多。利用经常性的体育比赛, 可以在时间、地点、人数、组织形式上任意选择。使体育竞赛与课外活动、体育课相互提高, 紧密结合,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通过以上的形式,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修身养性。使之成为广泛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窗口, 明确体育锻炼和自身素质相结合的重要性, 使同学们知道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什么事都不能做的。

上一篇:中间轴承下一篇:财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