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素质

2024-10-09

中职学生素质(精选12篇)

中职学生素质 篇1

一、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创办背景

1.职业学校学生的思品素养问题特征及分析

伴随着素质教育近十年的尝试, 摆在职业学校工作者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社会在转型, 青少年生存环境复杂化、多样化;家庭、非正式群体、社区、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协调, 甚至矛盾、失衡;学生实习和就业的行业流动性大, 收入低, 就业压力大;“80后”对职业的忠诚度、对企业单位的忠诚度有所下降;提前出现待业族、失业族、歇业族乃至成为“啃老族”;校园日趋社会化, 职校学生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主义严重、追求享受、盲目交友、厌学、沉缅于网络等不良嗜好, 懒惰、自私、偏激、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等, 心理障碍与人格障碍问题也相对较多。

与此同时, 许多企业人士认为, “适应性差”及“能力不足”是困扰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企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 首先, 是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其次, 是毕业生的“适应性与综合能力”;第三, 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许多毕业生对自己“适应性” (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竞争环境) 不自信, 对自己“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不自信;自律能力差——上班迟到、早退、说脏话是家常便饭, 不服从管理的事时有发生;自身形象差——仪表不规范、行为不拘小节、语言不规范、不文明;沟通交往能力差。人际交往方式还处于自我发现和模仿阶段。

2.开展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广与目标的实施的需要

2005年,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如何进一步推进职业学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隐性迫切问题。经过几年来,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曲折探索, 课程改革的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探索、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尝试给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 实施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项目任务为主线、提升学生能力为本位、关怀学生成长为宗旨的人性化教育教学必然取代传统教育而成为21世纪新教育风暴。在这样的背景氛围下, 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人性化、能力本位教育的良方妙药和创新途径。

为了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及道德品质, 泉州市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 在累积创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丰富经验的基础上, 大胆提出了以拓展训练形式的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并进行了新的尝试, 打破传统的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在全面加强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礼仪交往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中职学生中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1.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 英文“OUTWAR—BOUND”, 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 义无返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 去迎接一次次挑战, 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它起源于欧洲, 原为二战时期的士兵生存训练, 现已拓展拓深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团队整合、野外生存训练和探险活动, 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已成为西方和外资企业首选的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有效途径。拓展训练被引入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增长的中国不过近十年的时间, 外企白领、内资管理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对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

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拓展训练, 能让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结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 充分激发其才智与潜能, 提升个人素质, 熔炼团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心智人格的完善, 突显职业教育功能, 缩短学生踏入社会的磨合适应期, 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打造新世纪优质人才所需基本素养。

2.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 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身体、加强合作意识, 这都是目前中职学生应该增强的地方。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去交流、去感悟、去反思, 对培养团队精神, 发掘潜力, 增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拓展训练平台, 让学生体验怎样处理好民主与集中, 自由与约束, 团结协作与创新, 包括大局意识与个性的关系, 并且把知识趣味性和挑战性融合进去, 能从中悟出很多人生道理和人生哲学。培育团队共识和归属感, 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树立谋略意识和大局意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作能力, 创造信任、团结的气氛, 有效利用组织内资源和技能, 增强团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实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激发潜能, 熔炼团队”的目的。

3.贯彻落实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 从源头培养大批优秀技术人才

作为中职学生, 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 还需要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拓展训练为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训练过程, 通过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人的潜能, 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建立高尚而有尊严的人格;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集体之间, 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 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学习热诚和拼搏创新的动力, 使团队更富凝聚力。在塑造团队活力的同时, 推动个人成长的不断增值。训练内容丰富生动, 寓意深刻, 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 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 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观念, 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 并且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合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开展能力拓展训练的模式与效果

大家都知道, 职业学校的学生质量相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人总结“三不来”, 学习好的不来;家里有钱的不来;干部子女不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缺失, 有些还可能成为“问题学生”。所以, 中职学校的教师都感到职校的学生一是难教, 二是难管。要想使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学校通过二至三年的学习,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化水平, 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步入社会后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成为社会的进步力量;二是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 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自食其力, 逐步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 成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三是使他们学会做人, 培育他们的阳光心态,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提高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懂得感恩、回报、奉献、创造、进取的含义, 就必须处理好“管”“教”的关系, 采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以来, 泉州市中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安溪县慈山农业学校) 接受了泉州市4000多名学校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基地认真制定了一套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具有军事训练与封闭管理特色、就业指导并求职培训特色、礼仪规范和心理疏导特色、能力拓展及行为养成特色的活动方案, 让教官都运用体验式的拓展模式, 组织学生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 取得了巨大成功。

(1) 利用个人挑战项目。

空中断桥、室內攀岩、高空秋千、荡气回肠、信任背摔、高空梅花桩、云梯等项目, 挑战学生的极限, 挖掘学生潜能, 增强自信心。

(2) 采用团队项目。

轨道电车、毕业墙、天梯、合力过桥、齐心协力、携手并进等项目, 溶炼团队意识, 发挥团队作用, 学会怎样与群体合作。

(3) 通过情景项目。

疯狂数字、孤岛求生、生死电网等项目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拓宽思维, 学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4) 通过交流项目。

一分钟自我展示、笑容可掬、肢体语言、直呼其名、穿越雷阵、野炊等项目, 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 分工协作。

(5) 通过情感项目。

风雨人生、人椅、礼让通行、感恩的心等项目, 使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承担责任, 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6) 通过氛围创设。

通过建立团队、选队长、定队名、选口号、定队歌、团队破冰、团队融合, 树立学员的团队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我是一个人, 我们是一个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 只有完美的团队”“相信自己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等口号始终响彻在活动场地上空, 让激励自己、相信团队的意识在学生意识中扎根。

在活动中, 基地教官注重分享、引导、交流, 让学生谈感悟, 很多项目都让学生明白, 没有他人的帮助, 自己很多事是做不到的。在总结时, 很多学生想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朋友同学对自己的帮助, 以至于热泪盈眶, 泣不成声。实践的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应该具备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服从管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还要会学感恩他人, 感恩社会。五天的活动, 学生的转变非常显著, 效果非常明显。

在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能力拓展训练, 这是我校开展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次大胆改革和尝试。许多带队老师都认为, 让自己的学生参加能力拓展训练是实现职专一年学生角色转换的起点, 是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生活能力、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的途径和形式。

系列能力训练的开展, 既锻炼了学生的体魄, 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各年级入营学员, 重新编队, 学各中队就是一个集体, 通过训练、学习、生活、竞赛和活动培养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实践基地实行全员准军事化管理的模式, 教官根据教学计划和培训总体目标的要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能, 营造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大环境、大氛围, 既锻炼了学生的体魄, 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 形成了人人思进取, 全员争上游的良好氛围。通过拓展训练, 学生的精神面貌、内在气质发生了质的改变。他们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摆正自己的位置,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健康、成熟、自信的心态去把握机遇, 应对挑战。

中职学生素质 篇2

【摘要】加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欲加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需要弄清楚素质的含义及综合素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中职学生素质的现状、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及对中职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素质;综合素质;素质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专门从事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加强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理所当然的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

欲加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就需要对先对综合素质以及目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状况进行分析。

1.素质的含义及综合素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所谓素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精神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由于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所以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一般说来,人的综合素质应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若把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简化,即可用“德、智、体”三个方面概括。

“德”就是人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一定阶级、一定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做人的道理和规矩。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因此,思想政治素质就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是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长期的培养教育,使青年人都牢固地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创业精神。当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做到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职业道德素质是道德素质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他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就比较高。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促使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和人生道路上不断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挫折,是支撑一个人人生健康成长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活着是应该有一点精神、有一种境界的。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可能只在重要时刻才表现出来,但这高尚的品格绝对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形成的。一个单位、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那么这个单位的事业就不会兴旺,这个民族的事业就不会发达。

“智”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从业者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掌握的状况和水平。任何一种专业,都是集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于一体的产物。一个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再加上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么这个人对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理解就会比较全面、正确。因此,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职业素质的优劣。

专业技术素质是指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状况和水平。它和科学文化素质共同构成智力素质。职业技能素质是通过内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而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以专业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基础,又以不断地实际运用所获得的专业知识为条件。从业者只有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有效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体”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各种机能以及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调节自我的状态和水平。它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影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体格和精力等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身体、心理健康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一般都比较强。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长期提倡和坚持的教育方针,这三个方面决不能偏废。“德”是灵魂,是做人的根本;“智”是技能,是做事的本领;“体”是寓“得、智”之所,载“德、智”之车。一般说来,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即使其“智、体”素质都不够优秀,不能担当重任,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但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如果是一个思想道德品质恶劣的人,他的智与体的条件越好,那么他一旦干起坏事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会越严重。

2.中职生素质现状的分析

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就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趋于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诱发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因素,大大增加了人们鉴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的复杂性,也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因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状况是怎样的呢?

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还仍然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成绩较好一点的初中学生都选择上普通高中,准备升大学了。剩下的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升学无望的初中毕业生,才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职员工们“请”了进来。虽然绝大多数中职生的基本素质都比较好,但这些被“请”进来或是被家长们“逼”着进来的学生与“选拔”余地较大的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差距就比较明显。他们在入学前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并不完全了解,当入学后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不热爱所学专业。再加上他们之中有纪律观念淡漠者,有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问题者,也有性格心理方面较为内向偏执、不服从管理者。

这些学生通过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过渡”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之中肯定会有个别的不能胜任工作,或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便使一些用人单位以及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们认为:目前的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较差。

认为目前中职生素质较差的人或许有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他们的观点,但笔者认为目前中职生素质较差并不完全都是中职生自身的错。造成中职生素质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部分人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由于他们所在的学校要保证升学率(因为现在社会上还仍然用升学率为标准来判定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就“毫不吝惜”地把他们这些不是“尖子”或是暂时还没能成为“尖子”的学生们给放弃了。其次是许多学生的家长们本身不懂教育的规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顾其子女自身的条件,而只想让子女替他们去实现他们没有能力实现的愿望,因此,就不顾其子女的实际去为其子女们设计成才计划。他们对子女的表现稍有不如意,就进行训斥、甚至打骂,其结果是适得其反,使许多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其三,由于社会上仍然有不少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仍然是拿着考试成绩这把尺子。他们认为谁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好,谁家的孩子就有出息。殊不知仅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有出息是非常片面的。因为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优劣,是不能靠一、两次考试所能测试出来的,而只能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考上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的素质应该说是很好的吧?但大家可能还记得央视曾报道的这样一件事:某名牌大学的一名学生竟把硫酸泼到动物园的狗熊身上去做“实验”。试问:这位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优还是劣?他的文化素质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呢?

3.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社会主义阶段,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使为了让受教育者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就必须始终坚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广大受教育者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为达此目的,就要多开展文体活动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增强他们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职业道德素质从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它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状况和水平。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去向不确定,所以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只能是讲授一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至于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只能是在他们今后的职业活动中加以训练和提高。总体来说,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好,他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也相应地就比较好。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任务,是需要靠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够做好的工作。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特点和学校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实际困难的情况,就需要建立一种与学生家长增强联系的机制,使学校与学生家长共同努力,首先保证把学生领上正道,让他们先学会做人,使他们能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根据目前在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保证在校生都能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校的道德教育教育目标就算完成了一大半。

对中职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素质的教育和训练,是职业技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必须靠开设文化技术理论基础课和专业实习课的教学实施来实现这一目标。由于目前在校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差,对于文化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是根本就听不懂、学不会,只是对于学习专业技术的实习操作比较感兴趣。这就给中职学校如期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带来许多的困难。因此,在文化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作为更多的理论知识,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必要掌握的文化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一般是以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做基础,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摸索、锻炼、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有一些专业工匠的文化理论基础并不高,却身怀绝技,能干出一手绝活。据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少一些文化课,多一点专业技术实习操作课,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然而多开实习操作课,就必然要加大教学设施设备和实习材料的投入,使教学成本增大,这是学校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

提高专业技能的途径只有是靠多练,别无它法。要多练就要多消耗实习材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前些年一般都不大景气,许多学校经费都比较紧张,教学设施和实习设备都相对比较落后,学校也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各部门中性能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购置来供学生实习之用。因此,在安排教学时要尽量多安排实践课,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在相应的岗位上参加生产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节减学校的教学投入,还能够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把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地进行教学,那么即使学生把学校所教的知识技能全部都掌握了,毕业之后走上(专业相同)工作岗位,也不能就保证完全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若是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是用非所学,那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学校在安排学生就业时,力求做到专业对口、学用一致。

智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企图一蹴而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果真正是学习文化课有困难的,就让他们多从事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力争让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以便于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学校要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器材,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要通过锻炼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

中职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一般都比较好。仅从学生眼睛的近视与努近视在一点上看,中职学校学生的戴近视镜的就比普通高中学生戴眼镜的比例小的多。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选择中职是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或是经常违犯纪律,可能经常挨批评,被另眼看待,这就锻炼了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虽然有极少数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差、逆反心理强的学生,但是总体来看,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他们能够成材的先决条件。

4.对中职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期望值的把握

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现状;成因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任,是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挑战,而推行素质教育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学生素质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素质良好,能够在踏入社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可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普遍反映学生素质较以往有所下降,小部分学生基本素质堪忧。这部分学生到学校不久就形成了“交叉感染”的态势,给学校的教育以及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自律性差,表现自由散漫;道德意识淡薄;不尊重他人,情绪难以自控,怕吃苦怕吃亏;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追求物质享受;基本无学习目标;对他人缺乏诚信,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等。这种素质状况,无论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学校教育管理效果都是阻碍。

二、部分中职学生素质欠佳的成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收入水平较低的普通农村家庭,容易在家庭教育环境上出现缺失。且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离异等非常态家庭。家庭教育功能的不正常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表现。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不正确,会给学生带来种种成长中的误导,因而学生无法形成规范的行为以及正确的态度。另有一大部分家长因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学生的教育,使学生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当他们离开家庭踏入中职学校时,自然无法接受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巨大压力。

2.社会环境的影响

(1)社会舆论的影响。社会上依然普遍存在“重学历”的错误观念,大多数人仍以学历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导致中职学生出现“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

(2)不良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中各种文化良莠相杂,其中不良文化、意识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侵蚀,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3)虚拟网络的诱惑。如今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不健康网页等使学生沉迷其中,导致他们学业荒废、心理异常、行为偏激,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网络成瘾并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建议

1.主动沟通,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

家长对学校的支持是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使家长掌握子女在校表现,保持教育态度的统一。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由于大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对教育子女的方法普遍欠考虑,绝大部分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校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定期开展与家长的互动活动,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增强家长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增强素质教育效果。

2.重视学生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要重视学生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打造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管理到位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学生素质教育,大力建设“全员育人”的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必须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律,能发现并尊重学生中出现的有价值的疑问和观念,并予以及时的启迪与引导,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有较高学历层次、较高教学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手段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3.形成合力,依靠社会力量促进素质教育

在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活动设施、师资力量、人员待遇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办学资金的投入,增强中职学校办学能力,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要强化社会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扭转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观念。通过有关政策,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待遇和社会地位,积极创设技能人才素质培养环境,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使技能人才成为大多数人的正确定位,成为人们理想的选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各中职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国际人才竞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共同开创中职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平儒.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N].阿坝师专报,2005-3-30(2).

[2]王振海.运用政治课五步教学法培养学生基本能力[J].青海师专学报,2006(22).

浅谈中职学生地理素质的培养 篇4

当今世界将是一个日益相对缩小的地球村, 人们需要更高的国际交流能力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安全等领域内的有效合作, 从而创造人类最佳的生活环境。地理素质的高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决策力、竞争力、应变力及生活情趣、生活质量的层次。地理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今日和未来社会公民对地理事物改造利用和全面负责的精神, 有助于公民用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世界, 对人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 人格的完善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 成为现代劳动者的中职学生来说, 必须具有一定质量的地理教育内容。

二、提高地理素质关键在教师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 需要有预见性, 超前性, 教育观念的转变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国际形势的变化, 还是我国经济主导型社会, 对地理教学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地理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 是每一个地理工作者认真考虑的问题, 职校教师尤其要增强思想引领能力, 善于引导学生走出只重技能忽视知识的思想认识误区, 帮助其转变思想, 转换观念, 确立新的人才价值理念,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知识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对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地理教师来说, 努力探索, 锐意进取, 探索适合教育教学的途径, 已成为今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培养地理素质必须提高地理能力

1、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教师的引导, 应通过课前预习、提出问题、完成练习、指导课后复习、阅读课外地理读物等, 在地理教学中以启发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精讲为辅, 使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别是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终身获取地理科学知识的方法的技能, 真正体现教学中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加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 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课堂提问、有主题的班会,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通过指导学生举办地理小报, 撰写地理小论文,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加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迁移是指先前经验对后来学习的效应而言, 即将已知用于不同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通过迁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的目的, 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

4、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技能) 。

培养学生地理技能实践活动的能力, 即我们所说的地理基本技能, 主要有如下方面: (1) 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首先,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的技能;其次, 要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技能;再次, 要培养学生绘制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 (2) 地理计算技能, 初步掌握:在地图上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再根据海拔高度计算出山上山下的气温, 计算两地时差, 日期变化, 计算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3) 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能力, 地理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地理教学应结合乡土地理的特点,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

5、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意见, 创造能力是经发散性思维而表现出流畅、变通与独创的三种解决不同特征问题的能力, 并不断地激发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1) 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 使知识系统化。 (2) 学会解题方法、训练应变能力, 教给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做到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 让学生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 通过日常教学交给学生基本技能,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 多组织实地考察, 举办地理知识竞赛,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 在教学思想上, 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 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 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地理素质教育, 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 强调科学思维, 科学方法, 实践技能, 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 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学习, 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 这些是提高中职学生地理素质的必由之路。

摘要:文章从现代劳动者的需要出发, 阐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进而从提高地理能力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地理素质的过程。

关键词:地理素质,中职学生,教师,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克宪, 地理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Z2期.[1]黄克宪, 地理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Z2期.

[2]张善才, 谈谈地理教学中地理素养的培养[J]科学教育;2001年04期.[2]张善才, 谈谈地理教学中地理素养的培养[J]科学教育;2001年04期.

中职学生素质 篇5

现代教育所要培养的中职学生是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性人才。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蕴涵着无穷创新因素,对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发挥着独到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并着力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中学音乐主导着教学,承担着教育培养学生音乐认知,陶冶情感,形成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重要责任。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思维来设计课堂教学,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努力探索是音乐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形成创新情感和创造性人格的途径与方法,成为中学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中职学生需要培养哪些音乐素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能听

能听,这里是指学生的音乐鉴别和欣赏能力。要求中职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通过欣赏音乐,鉴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同时,还能辨别著各地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一)要注重“以生为本”。音乐课堂上教师的“教”是必然的。如何重视“以生为本”呢?首先,教师上课之前的前置作业的设疑。设疑内容根据讲课的内容,把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列出思考题。接着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听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老师随时进行课堂点评。其后,学生小结。老师最后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明确此节课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师生对教与学形成为:前置作业―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提问―学生答疑―教师点评―课堂总结。

(二)要注重课外的多听。“拳不离手、曲不离耳。”为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有目的、有内容地引导学生课外多听。多听与课程有关的音响资料,让学生在多听音乐的同时得到启迪,开阔视野。学生通过不断地听,就熟悉了音乐曲目,而且还会小声清唱。

(三)要注重课堂内外的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学习和课外的多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因为我们欣赏的音乐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学生只有总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才能唱出不同的音乐,讲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等。

二、能唱

能唱,这里指中职学生的演唱能力,要求学生能准确唱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代表音乐或歌曲。演唱要求能准确表达当地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视谱能力。视谱能力不但指中职学生看到五线谱、简谱要准确按节拍唱出旋律,同时还要看乐谱马上唱歌词。学生这种视谱能力皮不是一日之功,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训练,而且在课外也应让学生进行训练。只有通过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视谱能力。

(二)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音准能力不但是指中职学生要唱准谱例中个别变化音,而最主要是对全曲音乐音准的驾驭能力。除个别学生天生音准好之外,大部分学生音准不好,是由于他们在小学、初中是因音乐教学不完善或其他原因所致。因此我们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也要强化训练学生视唱练耳,提高学生的音准驾驭能力。

(三)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中职学生看乐谱马上能唱歌词的能力,若是高年级学生还要求自弹自唱。这种实践能力不但要求学生课余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特别是琴法的即兴能力,且课堂要简单的和声连接的练习也自弹自唱,但山歌、小调的风格性强,学生要准确演唱有一定的难度,除听音响资料、老师的演唱外,最重要还是要求学生边听、边唱进行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三、能写

能写,这里指中职学生歌曲写作和文字写作能力。学生这些能力的体现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很多学生会弹会唱得很地道,但要学生进行学习总结、撰写学习感想,就如“老牛拖车”。因此,当前中职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不但要求能听、能唱等基本素质,还要会思考、会总结,有大胆创新改革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一)要注重培训学生的歌曲写作能力。中职学生歌曲写作能力不是指专业作曲能力,而是学生通过初级的歌曲写作的学习与实践的能力,目的是能让学生更清楚各地、各民族的民歌音乐特征。如:讲述到山歌是。知道其调式多为微调式;讲述新疆民歌是,多会出现切分节奏同时旋律中经常出现清角和变宫,或出现#

4、#5等音。学生可根据山歌常见调式进行简单的歌曲写作。其实,音乐的进步与发展,都是经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进行相互交融并不断的继承和变异而形成符合时代的民歌。

(二)要注重学生文字的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理论和演唱实践活动,产生一些认识和想法,再用文字条理清晰地记录下来,同时,这些想法和认识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以前传统音乐教育根本没有在音乐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文字能力。现代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机制越来越趋于有创造性的人才,学生不但要能弹、唱、跳,还要能写,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

四、能讲

能将,这是指中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使学生明确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师提高思维敏捷性最好的形式,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懂得“听、唱、写、讲”,是信息社会接受与传递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必备的能力。

(一)要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学生小组讨论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回答的正误,而且要注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辅导。引导学生比较连贯、有条理、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话。课上还可就山歌的不同地域中表现的音乐特点,进行即兴评述,或听歌曲后进行讲述自己的体会。

(二)要注重激发学生“讲”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要注重实效,目的性要明确,要使每位同学实际能力都能提高。老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收获,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他们有兴趣地“讲”。

中职学生素质 篇6

【关键词】完善 中职学生 综合素质 考评

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大力支持,重在培养技术性的高等人才。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他们的思想道德情况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兴旺发展。因此,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与考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着手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是学校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综合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大多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将着力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上,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生规划,使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学习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分析。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是当前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老师也将对于综合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学习,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专业考评体系。

二、如何做到综合素质教育

(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

我校由学习工作部发起并进行了一次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将学生的兴趣做成图表形式展现出来: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项目的兴趣程度浓厚,而现代教育讲求多方面发展,所以我校在课余时间举行了多次运动会、艺术节、绘画比赛、手工DIY比赛等赛事,既培养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从另一方面看出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项目的热情。深化传统的单一教育改革,呈现多元化教育是我们教师的共同目标。

(二)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提升教育

在進行兴趣培养以外,我们还专门开设了职业素养培训、思政等课程。通过德育课程实现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真正的从多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正确的确立自己的人生道路方向与理想。在多元化的教育中引导各班组织开展综合素质提升主题的宣讲会,有班干部带头上台演讲。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提出问题,进行自省与改善。

学校也会每月开展素质教育相关的谈话会,激励学生大胆开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聆听,学会感恩,并从其他的发言中有所收获。我校也会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学者进校园,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互动讲座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从家庭到学校进行转变

许多学生因为家庭原因产生不自信甚至自闭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同学的共同开导努力。对于学生的不自信方面,我校专门设立了讨论小组。现代社会压力大,从少年到老年都承受着大大小小的不同压力,心理较脆弱的学生容易受到压力的左右,产生自弃的想法。在这方面教师应该以一颗热情包容的心感化自己的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带动学生,多做学生的开导工作,鼓励表扬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想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育特点

中职院校与素质教育等教育形式之间存在差异,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大多数学生的特点进行制定,却不能忽略少部分不同情况的学生,做到多面全面的考评体系。

(一)如何进行不同情况的分析

要想要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分析,第一要义就是需要了解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察以及从与其他学生的对话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行为方式,从而进行分类。将学生大致分为几类,再从类别中选取出较拔尖的学生,通过拔尖同学的带动来带动整体。

了解学生则需要放低姿态,进入学生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摒弃偏见,一视同仁。将每个学生看作完整的个体,学会尊重,学会听取。

(二)针对不同的性格学生如何制定不同体系

改进型、实践型、思考性可以分为一类,这类学生通常有较强的自我诊断能力,并且能较快的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对教师传授的内容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这类学生可以正确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改正的意见建议。

自我型、权威型、谨慎性可以分为一类,这类学生通常有较强的自爱能力,虽然对于自爱的程度不甚相同,但都属于较高自我认知感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不太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喜欢领导指导他人,在集体生活中较为独立。这类学生需要循序渐进慢慢的接近,通过细节使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后博爱型、享乐型与和谐型为一类,这类学习在集体生活中常常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对周围人事都较为感兴趣,在班级中起到“调和剂”的作用。这类学生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流,因为他们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兴趣,故而可以从这类学生开始了解其他的学生。

四、中职学校间沟通的课程建设体系

毕竟单个学校的资源还是有限的,教师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学习中学会更多教授的经验方法,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完善属于自己的一套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第一,在针对中职学生的综合教育计划建设上,各学校之间共同组成专家组,汇集各自教授学生的经验与方法,编制成纲要,各学校共同使用。

第二,设置适合不同技能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项目课程,以课程的形式让各大学校之间共同交流学习。让各学校的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提高。

结语: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对于各大学校的老师来说,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为学生服务作为宗旨。饱含热情与激情的面对学生,耐心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亲切的为学生答疑解惑,建立起一套培养多方面发展人才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刘茂祥.浅析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导向———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18):18-22

[2]房生. 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浅谈[J]. 赤子(上中旬),2015,04:276.

器乐教学对中职学生素质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器乐教学,中职学生,素质的影响

一、器乐教学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学习器乐能够有效开发人体的大脑。在进行器乐演奏的过程中要同时记谱、动脑、动手演奏。在演奏的过程中还要同时掌握节奏、力度等,需要多种思维性的调节。例如,在《动物狂欢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大象”作为主体,让学生根据音乐的特征来进行想象,并且与“鸟儿”的声音进行对比。这时候,有的学生会用口琴吹出高音,模仿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的学生会用口琴吹出低音,模仿大象稳重走路的声音,来增加动物们的形象感。鸟儿鸣叫是欢快的、灵活的,音乐表现特色是轻快的,速度较快;大象走路是稳重的、低沉的、速度较慢的。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教导与学生们的模仿演奏,学生们将会快速掌握音乐形象,进而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器乐教学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源动力。兴趣是人类对事物一种积极的认识,也是学生们能够主动深入学习的向导。那么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器乐的积极作用,激发中职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该多加亲身示范,与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沟通。其次,向学生们介绍各种乐器,例如口琴、手风琴、钢琴等,并且使用这些乐器演奏学生们熟悉的乐曲,让学生们对器乐的学习产生兴趣。再次,教师还可以用口琴来吹奏简单的曲调,并且简单简绍演奏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就能够掌握简单乐曲的演奏方式,奠定了学习器乐的信心,激发了学习器乐的兴趣。

三、器乐教学有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中职教育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有效的增强音乐表现力。因为乐器的种类多样,类型繁琐,不一样的乐器其演奏技巧与音色各不相同,例如,拉弦乐器音色柔和、铜管乐器声音辉煌有力、弹拨乐器声音轻快。因此在进行器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乐器不同的特色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不同的情景,包括环境、气氛、情感、心态等。例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笛子明亮的声音来表现鸟儿的欢快与鸣叫;利用大提琴低沉、厚重的声音来表现大象的稳重。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动物联欢会》等形式来进行乐器组合演奏活动,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组合乐器来进行演奏,并通过自己的个性来表现音乐。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用乐器来对大自然声音的进行模仿,在模仿风雨雷鸣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打击乐器,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击打来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让学生通过选择乐器来组合成风雨雷鸣的声音。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增强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器乐教学有助于中职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进行器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基本音乐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乐曲,进而爱上音乐。而中职学校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如果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这样对学好音乐理论知识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音乐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单调、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觉得乏味,难以理解。那么,如果在学习这一类型的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能够配合器乐进行教学,那么很多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死板、枯燥的乐理知识在器乐的配合下将会变得多姿多彩。例如,在进行滑音记号与波音记号的学习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通过语言讲解,学生们很难透彻理解其中含义,而教师如果使用乐器进行示范,学生们就能够很轻松地通过乐器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感受,进而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乐器进行滑音与波音的练习,这样一来,这一知识点就会被学生们深深的记住。

利用体育游戏提升中职学生的素质 篇8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中所显现出来的重要意义

1. 将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参与感

日常的体育课程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 虽然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体能,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但这种体育课程内容较为乏味、缺乏吸引学生的点, 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 往往过后就不会坚持下去, 这样导致了“一日曝三日寒”的恶性循环。若要追根溯源, 兴趣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和其他的教学活动一样, 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也是有效手段, 若在体育课程中增加游戏环节, 就能使学生对首先对游戏产生较为强烈的兴趣, 自主参与进来, 而后这种兴趣就会变成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有了这种兴趣之后, 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在课余增强体育锻炼, 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到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特点, 他们此时正处于一个转变时期, 智力和体能都在发展, 学生会经常表现出波动、叛逆、沮丧等情绪, 在教学活动要充分了解并顺应这些情绪的变化, 教师要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使体育游戏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口味,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2. 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体育游戏能够提升学生的智力, 缓解面对社会的压力

动物的神经组织是与肌肉组织相连通的, 如果只追求智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而忽略身体各个组织的协调作用, 那么结果只能是不尽人意的。美国某体能研究协会于2009年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 经常保持一定运动量的检测者脑部的活跃程度要远远高于运动量极少的检测者。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 中职学校是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社会职能, 中职学院的学生要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的接触到生活活动, 若在学校期间得不到一个过渡过程, 很容易让学生不能适应突然的变化、甚至出现抵抗情绪。若此时, 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这一环节, 学生不仅能拥有一个充沛的体力, 而且持续的运动也能使学生头脑变得清晰, 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能树立学生健康的心理发育导向,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能够自信应对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转变, 以及自身身份角色的转变, 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

3. 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体育游戏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游戏不单单只是游戏那么简单, 教师要利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进入其中, 之后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游戏内容以及游戏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品德等方面的正确导向。举例来说, 在平常的体育游戏之中, 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团队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认知, 进而使学生自发的懂得规范的重要性, 并以身作则, 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再如, 在体育游戏中设定竞技环节, 不仅能让学生建立公平竞争意识, 还能提升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提升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健康的导向, 培养学生成为有勇气、有担当、有品德的社会栋梁。

4. 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体育游戏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强身健体是体育教育的终点, 纵观当下的教育形式, 学生以考试为最终的目的, 长时间保持坐姿不动, 这就导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世界范围处于偏下的水平,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增加学生体育课的时间?其实不然, 过多的体育训练反而会导致学生体能消耗, 既没有持续的锻炼机会, 又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体育锻炼应该渗入到平时生活中去。在体育教育中引入体育游戏, 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 两人、三人, 活动范围不必太大, 这样学生一旦对这些游戏产生兴趣, 就会自发的产生兴趣, 在课余时间利用较短的时间玩一玩这些游戏, 不仅能使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还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明显地提升, 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走出校园后的各项社会需要。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时需要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根据多年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经历, 笔者认为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体育游戏时不能盲目, 更不能随意设计游戏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和发展方向设计游戏, 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体育游戏的优势, 最主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体育游戏时, 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体育游戏设计要紧跟教学大纲, 一切的设计理念要为教育大纲服务, 体育游戏设计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 对新的体育教育内容能够更好的接受。

2. 体育游戏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已有基础, 不可肆意而为, 让学生产生恐惧、抵触的心理, 根据学校已有的体育基础, 设计的游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上手、参与兴趣更浓厚。

3. 注意游戏中竞争点、育智点的添加, 正确认识学生求胜欲较强、好奇心较重的特点, 在游戏中设计合理的点, 疏导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在不同条件下的突发情况作出反应, 提高学生体能, 从而增强学生神经系统的发达度。

三、结束语

浅谈中职护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篇9

1 中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1.1 在校期间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薄弱

1) 课程设置欠缺。中职护理教育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组成部分, 学习时间在校两年, 实习一年。两年的在校学习第一年还要学习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 如语文, 数学, 英语等, 一般第二年才学习专业知识。学校极短时间内完成基本的专业知识课都比较紧张, 故目前开设关于中职护理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很少, 即便有也是随意安排非护理专业, 无护理临床经验的老师上课。而没有临床工作经验甚至也从未从事过护理职业的老师, 自身对此专业的内容都不甚了解, 只能讲些空洞无味的大道理, 学生根本也无法理解护理职业道德的内涵。

2) 管理者职业道德教育知识欠缺。近年护理专业学生爆满, 师资严重缺乏, 为了满足学生管理工作, 无论是何专业的老师, 大部分都在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有的班主任自己本人对护理职业相关知识都知之甚少, 无法给学生传递正确适用的职业道德知识。学校的专业老师一部分来于临床, 经观察, 她们经验丰富, 结合自己专业特长, 所带教的班级大部分在护理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就好。而非护理专业的班主任带教的班级, 有好多学生学习了一年还不知将来从事的护理工作到底是怎样的职业。由此可见, 管理者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效果。

1.2 见习、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缺失

目前很多中职护理学校规模小, 学生在整个在校期间无见习, 学生不能很好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理解职业道德素质应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中职生实习医院一般条件较差, 好的医院一般不接收中职生实习, 学生自己联系实习的医院参差不齐。因为医院实习带教能力有限, 甚至没有专人对实习生管理。很多实习医院护理质量不高, 护士自身素质也差, 造成在医院实习的许多学生迟到、早退、旷工、玩手机、对病人态度差等现象突出。近年医院护理工作繁重, 带教老师忙于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 常规性的护理技术都无暇指导, 更不谈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

2 中职护理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坚定职业道路, 明确职业目标

职业道德素质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关联, 是符合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还是完成护理工作职责的基本保障。中职生年龄较小, 独生子多, 依赖心强, 基础知识差, 没有一个坚定的职业道路, 学习很多是迫于无奈, 对护理职业没有了解, 热爱更无从谈起,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畏惧, 甚至厌恶。通过对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树立高尚的理想, 培育优良品质和不畏劳苦的敬业精神, 坚定将来自己的职业道路, 明确正确的职业目标。

2.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降低职业风险, 提高职业能力

道德职业教育不仅是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定位进行教育, 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 在其中进行未来社会认知、未来知识的认知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中职护理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对护理职业道德有了正确的认识, 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他们因此引发的职业风险。比如在校期间培养学生护理“慎独”精神, 明白在无人监督情况下能遵守规范, 言行一致。当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正确应用, 减少与患者矛盾, 降低风险。护理工作对象是“人”, 因此工作性质不是简单的机械操作, 工作质量和工作能力与职业道德关系密切, 良好的职业道德, 即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也得到领导的认可, 提高了护理职业能力。

3 中职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途径与方法

3.1 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氛围

3.1.1 课程设置利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中职护理教育尽管是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但一个没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人员, 即便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再娴熟, 仍然无法提供良好的护理, 满足病人的需求, 这也是从事护理职业的基本条件。课程设置上, 学校要配置合理, 礼仪、人际沟通、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课程等是培育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课程, 不能认为是偏科, 可有可无, 只流于形式。教师配备尽可能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 她们有更多的职业体验, 能理论联系实践, 讲解更真实, 生动, 利于学生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

3.1.2 组织开展各种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活动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进校第一天开始, 营造良好的学习道德氛围, 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如进行护理知识竞赛、护理技能操作竞赛、卫生健康专题演讲会, 观看热播的医疗护理影视节目、5.12文艺汇演, 献爱心捐助等, 把宣扬职业素质无间隙置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

3.1.3 加强对学校教职工职业道德的培养

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每个职工的职责, 包括所有任课老师, 管理者、甚至生活老师, 校园保安, 而不仅仅是班主任。要求大家不但遵守自己的职业范围, 同时对护理职业的专业特征、职业内容、职业目标、职业素质有一定了解。学校定期对非专业老师及班主任进行相关培训, 加强对护理职业的认知, 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对于那些职业素质差的教职工一定要加以教育, 以免给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职业道德教育还要注意教育方法, 善于采取寓教于乐, 寓教于景的方式, 使枯燥无味的说教变为健康, 有趣, 学生易于感染, 乐于接受。老师的态度、精神、为人处世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职业品质的形成。

3.1.4 指导学生建立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指职业人的职业生长历程, 职业生涯发展即是职业人的职业成长过程, 也是职业人不断自我规划与创造的奋斗过程[2]。学校没有为学生们做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 学生较容易忽视他们的特质和“人职匹配”的内在规律, 对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较盲目, 也势必会导致他们学习动力的缺乏、知识结构的失衡、以及弱化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中职学生接触社会较少, 认为护理就是简单的发药、打针, 对自己将从事的护理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指导他们制定职业规划时应全面, 包括对自身较完整的评估, 如学习风格、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人格等。其次是职业分析和定位, 最后是职业规划及实施。通过制定这些职业规划, 无形中增加了护理职业教育的培养, 使学生对将来职业的护理工作更加了解, 能自觉提高社会竞争力, 投入更多热情完成在校教育。

3.1.5 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充分融入情景教学中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 专业知识课的教学内容直接是学生临床实际应用的知识, 老师应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情景教学可以由老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个情景, 以利于学生投入真实的情感体验, 能把言、行、情充分融合, 激发学生情感, 获得“真实”的体验,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情景教学选择符合大纲要求, 将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真实性的案例作为情景教学的案例[3]。特别是分角色扮演情景, 通过不同沟通方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体会临床情景, 从而真正明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重要性。

3.2 强化学生在见习与实习期的护理职业道德培养

学生在见习及实习期间, 真正与病人接触, 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也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校两年时间尽可能提供学生的见习机会, 还可以利用学生寒暑假自己完成见习任务, 形成对护理职业道德的进一步认识。在选择实习医院时, 加强与实习医院协调沟通。在生活及工作安排上符合中职护理学生特点, 发现问题, 及时指导。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完善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4]。身教重于言教, 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真实的病人, 具体大量艰苦的实际工作时保持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文精神教育, 也会直接起到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培养学生责任心, 爱心, 让学生真正体会护理工作的内涵。同时把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列为学生实习考核内容, 具有一定强化作用。

总之, 中职学生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任重道远。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 学校应积极转变观念,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重实用、互动性, 扩大参与面, 寓教于乐, 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职业素质教育真正融入实践中, 使之具体化、可行性, 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共同努力。

摘要: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医患矛盾关系紧密, 中职毕业的护理人员因层次低, 更是引发护理安全的隐患者。为了提高护理质量, 满足人们的需求, 加强对她们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很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护理教育现状及加强中职护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提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上, 更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同时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护理,职业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万永成.职业道德教育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意义[J].当代职业教育, 2012 (11) .

[2]周晓红.浅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11) .

[3]杨唯真.张霞.情景教学在护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2) .

中职学生素质 篇10

一、中职学生素质现状

(一) 生源现状。

面对中职学校生源素质, 作为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 我们都在感叹:生源素质低, 一届不如一届。由于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同感较低, 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偏见, 致使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相对不高。这其中有国家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学习、行为习惯不良者, 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者和单亲家庭子女。他们普遍表现为学习意识淡薄, 厌学情绪较浓, 行为习惯失范, 文明礼仪缺失, 甚至部分学生道德品质较低。面对15~18周岁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对照“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职业教育根本任务, 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二) 就业现状。

近年来, 虽然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 但学生就业稳定率相对较差, 仅能保持在40%左右。分析原因主要为:一是工作怕累, 不能吃苦。部分学生反映, 企业工作劳动强度大 (学生个人认为) , 时间较长, 经常要加班;二是不能忍受企业纪律约束。部分学生反映企业劳动纪律太严, 工作不自由;三是付出与收入不对等。部分学生反映企业工资低, 不够自己生活开支, 虽然这部分学生刚进入企业月薪在1500元~2000元之间。笔者认为, 学生就业稳定率差虽有企业原因, 但主要为学生个人问题。其表现在:学生对企业工作认识性不够, 对企业管理适应性差, 行为习惯差, 素养不高等。

二、6S管理的概念

6S是指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洁 (SEISO) 、规范 (SELKETSU) 、素养 (SHITSUKE) 、安全 (SAFETY) 。6S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一种强调纪律性的文化, 不怕困难, 想到做到, 做到做好。6S的含义可以用以表1来表示。

三、6S管理对中职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一) 6S管理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职成8号) 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校园的整体环境要做到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6S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 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职工士气。

人造环境, 环境育人。通过学校对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 使学生耳目清新、焕发激情;通过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实验实习场所等学生生活和学习场所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 让学生耳濡目染、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6S工作,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让他们在改变现场环境的同时, 也改变自己对6S管理的看法, 产生“美”的意识, 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二) 6S管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谓习惯, 就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我们的生活与6S密切相关, 它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却经常置若罔闻。在办公室经常会看到文件和资料在桌面堆积如山, 当需要资料时, 我们经常会花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去查阅。“整理不好自己的语言和文件资料的工作人员是干不好工作的。”6S管理能够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缺乏的。这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 6S管理能够提升学生修身素养。6S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人的素养。推行整理、整顿和清扫6S工作三大内容, 将前三项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后, 并长期坚持下来, 就能形成人的一种素养。6S管理贵在坚持。在6S工作中, 通过点检表, 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宿舍进行整理和清扫, 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实习车间,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实习前, 先对实习场地和设备进行清扫, 实习结束时, 留出5分钟时间, 让学生对机器设备进行清扫和擦拭, 将实习工具在规定的地点摆放等, 让学生养成现代企业所要求的遵章守纪、严格要求、注重细节的作风和习惯, 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 6S管理能够提前让学生感知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管理技术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现在越来越多企业主管和高层认识到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也在不断摸索和寻求自己企业的品牌文化。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职成[2010]8号) 指出:“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在职业学校推行6S工作, 很好地将企业管理文化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去, 在促进学校基础管理的同时, 让学生提前认识和感知企业的管理文化,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

近几年来, 西安航天工业学校在学校管理中通过6S管理的初步实践和探索, 在改善校园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素养和提高学校知名度方面成效显著。因此, 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在学校管理中渗透6S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摘要:6S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和推行, 对改变现场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素养、提升企业形象等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6S管理灵活地借鉴到职业学校管理中, 以学生养成教育为核心, 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意识, 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中职学生素质 篇11

关键词:天赋因素 技术因素 临场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14-01

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就要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及表演欲望,这样就能弥补一下表演水平上的缺陷;反之,即使是十分熟练的歌曲也发挥不到理想的水平。因此,在中职学生学习阶段培养其弹唱心理素质及表演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以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圆满的完成每一首歌曲是弹唱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弹唱表演艺术里,能力是表演创造中最丰富、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其中包括音乐表演者的记忆、体验、传情与投情、联想与想象、临场发挥等。加强音乐表演者心理能力的开发,对提高音乐表演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弹唱”顾名思义就是由“弹和唱”两个部分组成的,这两个部分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才能和全面的技术功底。

“弹“即是演奏:

要想做一名好的演奏者,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及高超的演奏技巧等各方面较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奏者。

演奏者应该具备三点基本因素:

第一,天赋因素:

天赋因素是指人所具备的先天生理特点,主要指与生俱来的素质,是遗传基因和后天培养教育的基础,从生理上说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即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便称之为素质,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人素质的差异是从每个人生理、心理成熟水平的不同来决定的,因此,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对素质的理解。而生理条件是演奏时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它是指在演奏活动中人的情绪变化的反应程度。在音乐演奏中每个人都存在个别的差异,这种差异取决于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就演奏者来说,在演奏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都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着演奏的成败。在教学中差不多都会碰到以下情况:学生自己练习时非常流畅、动作灵活自如、富有感情,只要有人观看表演便会错误百出。这就是心理活动失常而影响正常的演奏状态,会出现失误、手指无法控制、没法完整演奏。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环境的因素导致生理上紧张从而使心理紧张两者产生不良的循环状态。由此可见,演奏者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对演奏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技术因素:

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先决条件,那么良好的技术准备就是后天培养的了。演奏者必须在这演奏过程中把握住各种细腻、复杂的瞬间,协调各种感官,随时调整各部位的动作。要协调各种感官调整各部位的动作,核心问题是“心理调控”,迅速转移与分配自己的“注意”点,通过心理控制来完成好作品。确认目标、设定计划、是实施学习计划的根本,从根本性地提高中职学生弹唱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演奏时的减少心理障碍,使演奏者放松紧张心情,克服“怯场”,能使演奏者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第三,临场经验:

在演奏过程中,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和怯场的直接原因是周围的环境与平时练习时的环境不同。因此,要多给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只有在一次次的演出中才能体会到演出的过程与心得,让学生自己慢慢领悟到演出时与平时练习的心态要保持一样的放松与自然。当然,要想让演奏者排除演奏中的心理障碍,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控能力,首先取决自身是否端正学习态度、良好心态和成功的信心。其次,要懂得排除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它需要演奏者在漫长而艰辛的练习过程中去体验与品味,尤其要注意平时基础的训练,对曲目要进行严格把关,认真仔细地完成好每一个技术环节,并攻克所有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只有基础打扎实,才能很自如地控制住键盘,另外在走台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心理负担。

在表演过程中,从容、自信及恰当的兴奋度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具备的,着重表现在钢琴演奏中,要想调动脑部神经在最为良好的状态使心理得到调节与控制,使其能顺利的完成作品。演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容入其中,要被自己所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所感染,眼睛看到的是音符,耳朵听到的是优美的旋律,脑海中想的是音乐形象,这样才能对自己心态和情绪起到帮助。

“唱”即是歌唱:

歌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先天天赋的好坏来决定这种能力的好坏,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及培养来提高歌唱的能力。要想成为出色的歌唱者,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对歌唱者进行技术、技艺能力培养,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在创造的过程。但是,中职学生学习阶段,是一个身心慢慢走向成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所以在表演过程中会有紧张的心理,从而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发挥。由此我们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歌唱心理的培养,首先我们要克服心理障碍是歌唱时最为重要意义。歌唱心理是由歌唱时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及其互相作用的全过程。歌唱心理来源于歌唱者对歌曲的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对于歌唱者的演唱行为能产生反向作用。歌唱行为是歌唱心理的表现过程,歌唱心理是歌唱过程中的一种情绪表现,它对演唱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歌唱就是心理有负担。例如,我们教的学生,虽然平时有的唱的很好,但到正式演出时却紧张的不能控制自己,出现声小、声音发颤、心跳加速、忘词跑调等现象。当然,这些现象都是心理素质调控能力不好所导致。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在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例如,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以自身丰富的经验来引发及鼓励学生,从而在演唱时能达到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一切与发声有关的发生器官才能处于积极灵活、协调一致的状态,从而发出的优美、自然声音。实践证明,只有心理素质好、技术掌握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好的演唱水平。第二是技术、技艺的能力培养,只有这两点结合好才能完成好的歌唱作品。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篇12

一、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 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对学生进行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培养, 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 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的数学品质, 鼓励学生自己钻研数学基础理论知识, 乐于探索真理, 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在课堂上, 围绕数学教学大纲, 把理论知识学通, 在教师的指引和传授下, 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 逐渐锻炼形成自己的发散思维模式, 能够举一反三, 得心应手的处理问题。倡导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一法多用, 这样更能让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思索, 对公式、定理的掌握更加深刻而灵活。

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通过有效的课堂书本知识, 还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来培养,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兴趣。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 有些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的给出, 只有完美的结论,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 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 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暴露知识的背景,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 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 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 在发现中获取。也就是说, 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 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三、重视数学应用, 积极开展数学建模,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解决多少数学难题, 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形成应用数学的强烈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 进行数学建模活动。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动学生, 让他们动手动眼, 获得丰富第一手材料, 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继续深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 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思考和解释现实生活中问题, 通过对空间、数量关系、模型和变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全方位多角度的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运用抽象的数学思维去解释抽象的问题, 将数学的方法应用到专业技术问题层面上, 高效的解决难题,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数学心理教育

数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情感意志过程中,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对学生实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审美教育, 以及数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教育,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他们不畏困难, 勇于攀登的顽强意志。在个性品质方面, 紧紧围绕培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教学。数学心理教育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心理教育因素, 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心理教育。

五、强化语言训练, 促进信息交流, 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数学教学中, 丰富学生语言词汇, 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数学概念、表示符号,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所揭示的具体内容。如用数学符号表达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 区区几个字母符号, 却深刻地解释了从微观到宏观宇宙之间的质能变化规律。数学学科本身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许多相关学科知识, 因此教学中数学应发挥基础学科作用, 加强学科内联系, 挖掘各知识交汇点,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并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

中职学校数学素质的教学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时, 就是学生求知欲的体现, 教师通过科学的解答为学生们解释难题, 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 敢于挑战的习惯, 培养今后工作中认真、迎难而上的态度, 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建设中去,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立.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期刊资源网, 2009, (4) .

[2]王彩仙, 李小纯, 郭真望.专科班的高等数学教学中素质培养的思考[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3, 第17卷, 第2期.

[3]赵英丽.谈高职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J].期刊:教书育人, 2009, (8) .

上一篇: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下一篇:可定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