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研究生(精选12篇)
当代研究生 篇1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研究生一直被认为是高学历高层次的代表, 在就业市场中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年来, 随着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逐渐演变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高学历不再是社会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从曾经的“矜贵”到如今不得不同样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 期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备受打击, 使得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日渐凸显, 在“找工作”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中, 不光是实力的较量, 更是对研究生心态的考验。因此及时客观地了解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应当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之一。 (1)
1 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
为了解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 对河北省某综合大学理、工、文、医各专业毕业生按男女1:1的比例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研究生就业心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就业期望值过高
通过调查发现, 85%以上的研究生读研就是为了改变命运。绝大多数研究生最初求职的自我定位普遍高于本科生, 认为通过了激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又经过三年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训, 拥有比本科生更为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更强的综合能力和更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必然具有了比本科生更高的择业起点和期望值。大部分研究生仍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 认为既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相对于付出必须要得到更高的回报, 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表示“考研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 既然读了研究生, 在择业上就应和本科生有所区别, 或者至少不能比本科生差”。总体而言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地域和单位性质以及薪资要求较高。多数研究生希望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或者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还有部分研究生因家庭和社会资本原因选择生源所在地相近的大城市就业, 单位性质也以选择“大”为明显特点, “大企业、大机关、大医院”。极少数研究生愿意去乡镇基层、小城市或者西部服务, 曾有西安某高校附属医院发招聘启示向该高校招聘毕业研究生, 学生反映非常平淡, 几乎无人问津;有调查显示, 硕士生有45%以上的人对工资的要求期望值为3500~5000元, 甚至有30%以上的硕士生能接受的工资起点在5000元以上, 博士生的要求更高, 仅有20%左右的研究生表示如果在期望值达不到的情况下, 愿意稍微降低标准, 但是用人单位更看重是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工作经验, 学历也仅是众多条件中的一个参考, 这样的高期望值心态势必会影响他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选择。
1.2 毁约心理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部分应届生的择业心态比较急躁、脆弱, 在还没有对单位进行充分了解和考虑成熟的情况下, 就匆匆签约了, 在遇到更好的就业单位时, 必然选择违约;此外, 受古语“良禽择木而栖”, “人往高处走”的影响, 部分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先签约再毁约的准备了。录用单位要求在一定期限签约, 而另外一家更中意或者待遇更高, 更稳定的单位还在招考录用中, 毕业生在“签约”和“不签约”的选择中纠结, 放弃当前的这家不错的单位太可惜, 可是又想在等等另外一家各方面待遇更好的单位, 最终决定先和这家单位签约“保底”, 一旦更理想的工作单位有录用通知下来, 便选择毁约。“保底、毁约”的心态已经有蔓延趋势, 部分毕业生已经把毁约当成一种程序, 并且衡量分析其风险和成本。
1.3 焦虑、逃避心理
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虽然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好工作, 但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硕士学位对我来说, 就像一个鸡肋, 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要是没有这个标签, 很多工作我愿意去干, 可现在实在不敢找一份与社会期望值出入太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在谈到就业心态时表示出焦虑逃避心理, 对自己当初选择考研产生怀疑, 甚至在想如果当初没有考研会怎么样, 非常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此外, 部分研究生表示, 社会太复杂, 初入社会无所适从, 在遭遇挫折后完全归因自己或者抱怨社会不公, 产生仇恨、愤怒的消极心理, 有些人害怕一旦离开学校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害怕走入社会, 从而放弃工作选择考博。
2 对策
(1) 学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研究生就业心理教育。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择业观, 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增强择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择业期望值;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 开展积极的择业心理学教育, 通过心理测试等形式, 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劣势, 提高社会适应力, 把握择业过程中的合适机会, 正确面对择业中的挫折,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成熟的就业观, 开展诚信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感, 避免出现脚踩两只船的现象。
(2) 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创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发展的优良环境。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 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 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 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3) 研究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建立良好就业心态。就业过程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出现困惑, 体验不良情绪, 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在求职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社会现实找准自己的定位, 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树立正确择业观;在校期间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个人综合能力, 保持自信, 树立竞争意识, 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建立积极广泛的人际网络, 具有发展空间、能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职位和地区都可以作为择业的考虑对象, 时刻保持一个坚定而积极的心, 使自己能从容应对就业。
注释
1张萍, 吴莉.试论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6) :45-46.
当代研究生 篇2
Unit Two 男女交谈为何如此困难 弗吉尼亚郊区一个住所的客厅里,我正在一次小型聚会上发言??这是一次女性的聚会, 但也邀请了男性参加。整晚,一位男士表现得极为健谈,他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奇闻轶事.而他的妻子却安静地坐在他身旁的沙 发上。聚会接近尾声时,我说,一些妻子经常抱怨丈夫不与她们交谈,这位男士立刻表示同意。他指着妻子说: “在 家里爱说话的是她。”于是满屋子哄堂大笑,这位男士一脸茫然和委屈。“这是真的,”他解释说,“我下班回家后总 是无话可说, 如果她不说话,我们会整晚沉默。” 这段小插曲反映了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即美国的男性尽管在公共场合比女性健谈,在家里却比女性说话 少。而正是这一现象使婚姻受到严重威胁。社会学家凯瑟琳?凯尔?里兹曼在她的新作 《离婚谈》 中说,她采访过的大多数女性将离婚的原因归咎于缺乏交谈,但只有少数男性将此当作离婚的理由。在我本人的研究中,女性对丈夫的抱怨大多不是集中在一些实际的不平等现象,例如为了跟随丈夫的事业而放弃了 发展自己事业的机会,或者她们所承担的日常生活琐事远远超过她们份内的部分.她们的抱怨总是集中在交流问题 上, 如 “ 他不听我说话”, “他不和我说话”.我发现多数做妻子的都期望丈夫首先是自己的交谈伙伴。但是很少有丈 夫对妻子抱有同样的期望。简言之,最能体现目前这种危机的是一个老套的卡通画面:一个男人坐在早餐桌旁,手中拿着一张报纸看着,而 他的妻子愤怒地盯着报纸背面,渴望与他交谈。两性间的唇枪舌剑 在婚姻中的交流问题上,为何男女会持有如此不同的观点?为什么男女的兴趣和期望普遍 不一致? 斯坦福大学的埃莉诺?麦科比在 1990 年 4 月《美国心理学家》刊物上发表了她自己和他人研究的结果。研究结 果表明,儿童的发展主要受同龄伙伴交往过程中社交结构的影响。无论男孩女孩都喜欢与同性伙伴玩耍。不同性别 的儿童小群体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交际准则。
我相信,儿童时代社交过程中的不同规则,导致了两性间的交谈如同跨文化交流一样难。我本人通过对男女对话的研究发现,成年男女对话的模式类似于儿童群体交流过程中的模式。成年女性同女孩一样,彼此亲密是她们感情关系的纽带。而交谈是编织这种纽带的线。小女孩通过相互交换秘密 来建立和维持友谊。同样,成年女性也把交谈看作友谊的基础。因此,女性期望丈夫成为自己新的、更好的知心朋 友。对她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某个具体的讨论话题,而是在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印象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亲密的、分享生活的感觉。男孩间的关系和女孩一样紧密。但男孩间的关系与其说建立在交谈基础上,不如说建立在共同动手基础上。既然 他们不认为交谈能够巩固感情关系,他们不知道女人需要何种交谈,也不会因为没有交谈而感到遗憾。男孩的群体比女孩的要大,所包括的人更广泛,也更具有等级特色。因此,男孩们势必要努力争取不在群体中处 于从属地位。这也许是为什么女人抱怨男人不听她们说话的根源之一。当女的对男的说“你没有在听”,而男的反对说“我在听”时,常常男的是对的。这种给人没有在听的印象是由 于男女对话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这种不同在男女各自就位时就已表现出来了。我对心理学家布鲁斯?多维尔录制 的关于儿童与成人分别与他们的同性好友交谈时的录像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无论多大年龄的女孩和成年女性,都采取面对面的姿势,眼睛看着对方的脸。而各种年龄的男孩和成年男子就座时,相互位置都成一定的角度,眼睛 看着屋子别的地方只有时不时瞥对方一眼。男性这种看着别处的习惯,可能给女性一种印象,那就是他们没有在听,即使他们在听也会给人以没有在听的印象。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感到很失望,因为每当她告诉男朋友她想跟他谈谈 时,他总是躺在地上,闭上眼睛,并用手臂挡住脸。她对此的理解是,“他想睡一会儿”。而他则坚持说他在非常认 真地倾听。在一般情况下,他会环顾屋子四周,所以容易分心。而躺在地上,蒙住眼睛会使他专心致志听女友说话。转移话题是男人的另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也给女人一个印象:他们没有在听。特别是当他们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 上时更是如此。在我的研究中,女孩往往就一个话题谈得很详细,而男孩倾向于不断改变话题。我对 10 年级的孩子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当女孩对朋友倾诉烦恼时,对方总是刨根问底,并且表示不同意和理解。男孩却不把对方的问题看得那么严重。例如,托德安慰理查德说他饮酒 “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托德说他遭受冷落时。理查德回答说: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认识的人比我还多。” 女性把这种回答看作是轻视她们的问题和不支持她们。但男性似乎对这种回答很满意。女性的回答暗示: “你不应该感到难过,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从而彼此安慰。而男性通过暗示“你不应该感到 难过,因为你的问题并不那么糟糕”来彼此安慰。还有更简单的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女人总觉得男人没有在听。语言学家莱内特?赫希曼发 现,女性比男性发出更多的倾听者的声音,如“对”“嗯嗯”“是”等来表示“我理解”。她发现,男人通常是静静 地倾听。而女人期待听到一连串倾听者的声音,她们把静静地听理解为根本没有注意听.男性的对话习惯使女性感到失望, 同样, 女性的对话习惯也使男性感到失望.男性期望的是静静地注意听, 他们 将一连串倾听者的声音理解为过头的反应或是不耐烦.此外, 当女性在一个亲密, 舒适的环境里交谈时, 常常互相搭 话,说完对方未说完的句子, 并且能够预料到对方要说什么.我把这种做法叫做 “参与式倾听”, 男性往往将此理解为 干扰, 冒犯和缺乏注意力.同样, 男女之间的差别也使丈夫抱怨妻子, “她只想表达她的观点.如果我向她表达另一种不同的观点, 她就对 我生气.” 多数妇女在交谈时, 认为谈话伙伴要做的事就是表示赞同和支持.而很多男人则认为, 谈话时指出问题的 另一面才是他们的责任.在女性看来, 这样做是一种不真诚的表现, 是拒绝给予必要的支持.这不是因为女性不想听 到别的观点, 而是因为女性更喜欢将这些观点以建议或询问的言词表达出来, 而不是以直截了当的挑战形式表达出 来.沉默的声音 上述这些区别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婚姻内的交流问题上,男女抱有如此不同的期望。对女性来说,交谈可以使关 系亲密。婚姻关系是一种无比密切的关系:你可以说出你的感受和想法,对方会依然爱着你。女性最大的恐惧是被 排斥。但是,男人生活在一种等级分明的世界里,谈话的目的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地位。他们必须时刻警惕,保 护自己,以免受人压制或受人摆布。这一点也解释了那个健谈的男人说他那沉默的妻子“她才能说呢”这种矛盾局面。在公共场合,他觉得迫不得 已要表现自己的聪颖、展示自己的理解力。但在家里,他不需要证明什么,也.不需要提防任何人,所以他不想说话就不说话。对他的妻子来说,在家意味着不必担心自己说的话会得罪别人,或者引发矛盾,或者显得炫耀自己。在家里,她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交流问题威胁着婚姻,但不能通过机械的手段来修补。这些问题要求我们用一种新观念来看待谈话在人际关系中 所起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所作的许多解释都无济于事,因为这些解释往往责怪女性(不够自信),或者责怪男性(不 关心她们的感情)。如果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将男女对话看作跨文化交流,我们便会理解这个问题,找到问题的答 案,而又不责怪任何一方。一旦问题得到理解,情况自然有所改善。那些通常因丈夫不倾听或不谈论每天发生的事情而感到被遗弃、感到 丧失生活乐趣的女性会高兴地发现,她们的丈夫一旦知道了不起眼的谈话在女性关系中的地位后,正努力地在适应。如果丈夫不适应,妻子仍然能够得到安慰,因为她知道,对男人来说,这不是不亲密的表现。当妻子接受了男女存 在区别这一事实后,便会去找自己的朋友或家人说一说话。那些不能够给予妻子谈话快乐的丈夫,也不应该觉得妻 子提出了无理要求。仍然会有一些夫妻决定离婚,但起码他们的决定是建立在比较现实的期望基础上的。
Unit Three 状告人类 第一个错误是把人看作是某种独立的事物。其实并不是。人是复杂的生命网络系统中的 一部分。我们甚至不能将生命本身视为某种独立的事物。它确实不是。生命是一颗沐浴着太阳能的行星上的复杂结 构的一部分。地球自从呈目前的形状近50 亿年以来,已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演变。在形成的初期,地球上很可能没有我们今天 称之为海洋和大气层之类的东西。当地球的内部固体紧压在一起时,物质的逐渐向外运动就形成了海洋和大气层。地球形成之后,海洋、大气层以及坚固的地壳之间也并非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总有相互作用:蒸发,凝结,溶 解,风化,等等。在坚固的地壳内很深之处也有不断的缓慢变化,其中温泉、火山、以及地震是在地球表面上较为 引人注目的地质运动。. 在 20 亿到 30 亿年前期间,一部分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灵 活多变,足以形成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东西。生命形式从那时起就变得更为复杂,更为丰富多彩。但是生命形式和地球上许多无生命的部分一样,是地球结构中的一部分。它是整个地球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如果把任何动物与其他的生物形式完全隔离开,那么该动物肯定要饿死。要是没有水,由于脱水很快就会死亡。要是没有空气,不论是充分的空气还是溶于水的空气。动物会因窒息死得更快。要是没有太阳,动物可能会存活一 段时间,但是植物会枯死,如果所有植物枯死,那么所有的动物将会饿死。反过来情况也一样。地球的无机世界是由生命造就成形的。大气层的性质已经被植物活 动所改变(植物活动给空气增添了大量的游离氧气,而这是通过其他方式所不能获取的)。蚯蚓翻松土壤,珊瑚形成一 个个巨大的海礁。整个地球,加上太阳能,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的巨大系统。整个星球是一种由无机部分和各种各样 的有机生命构成的生命形式(正如我们自己身体那样,既是由各种各样的有机邵分构成,又是由骨骼中的无机晶体和 血液中的无机水分所构成)。事实上,我们可以将上述类推继续进行下去。人是由各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多达 50 万亿,它们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依赖。如果丧失某些细胞,比如说失去构成整条腿的那些细胞,将会严重影响有机体的其余部分;如果 某一器官(如心脏或肾)中较少的细胞受到严重损害,可能会最终导致所有 50 万亿细胞的死亡。同样,从全地球的规模考虑,砍掉一整片森林不会在总体上对地球生命构成威胁,但是这样做会对该地区的生 态形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水的流失,因此引起地质结构的细微变化。蜜蜂数量的大量减少将影响依赖蜜 蜂授粉的那些植物的数量,然后又影响到靠蜜蜂授粉的植物生存的动物的数量,依此类推。还可以以细胞的生长为例。不断受到磨损的器官的细胞(如皮肤、肠内壁)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发育、增长。另外一 些较为隐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在成年之后再也不会增长。还有一些器官,通常为肝脏和骨骼之类的 静止器官,在需要替换受损部位的时候随时可以生长。当完成适当的修复任务以后,便停止生长。同样,“行星有机体”(这正是我们在生态学中研究的)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按照一种较为松散、更加灵活的方式 运行罢了。如果美洲狮的数量太多,它们赖以生存的鹿就会被过度捕杀,一些美洲狮就会饿死。这样一来,美洲狮 就恢复到一个 “适当的数量” 如果美洲狮死得过多,那么鹿的数量就会迅速得到增长,美洲狮反过来就会迅速繁衍。直到新增加的美洲狮将鹿的数量再一次减少。如果排除外界的干扰,食肉动物和被吃动物都保持一个适当的数量,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如果美洲狮被斩尽杀绝,鹿肯定会大量繁衍,直到吃光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这样,更多的 鹿会饿死,而不是葬身狮腹。)某些有机组织(比如人)内的净增长有时候会受到干扰,有机体中的部分细胞开始无限制地增长??这究竟是因为 什么原因,我们尚不得而知。这就是令人生畏的癌症。除非以某种方式阻止癌细胞日益增长,否则疯长的癌细胞将 会扰乱整个身体的结构,最终导致有机体本身的死亡。在生态学领域,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一种有机体开始无限度地不断繁衍,消灭竞争对手,以毁掉其他物类的食 物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食物,那么将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这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生物体系的毁灭??绝大部分或所 有生命,甚至无生命环境中的某些方面。这就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数千年来,人类这惟一的种群在数量上一直不断上升。我们大家都属于这一种 群,这可说不上是什么光彩的事。在过去几世纪,人口增长率一直呈爆炸趋势。在凯撒时代,世界人口估计为 1.5 亿。如果按当时那样的速度平稳地增长,世界人口再 1,000 年增加一倍。今天,世界人口大约为 40 亿(是凯撒时代的 26 倍),如果目前的增长率稳定不变,那么世界人口 将在 35 年之后翻倍。目前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率使人类可以被称为生态恶性肿瘤。这种恶性肿瘤肯定会摧毁 生态环静正如普通的癌细胞会摧毁人的肌体一样。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正如任何癌症的治疗方法一样,必须以某种方式使癌细胞停止增长。当然,它会停止增长的。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这种增长终将停止,就像人体中癌细胞的增长一样,不加 治疗,人死了,癌细胞也随之死亡。与此类似,生态也会毁灭,人类也会随之灭亡。那么怎样才能制止人口爆炸?要么提高死亡率,要么降低出生率。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选择了。如果我们不采 取任何措施,在未来几十年中死亡率将会自动上升,而且最终将极具灾难性。不管怎样(事实上,几乎可以说无论如 何),使出生率下降肯定更为可取,因此这是人类今天应着手解决的头等大事。如果人类处理不好这一问题,那就会作为大规模杀害生灵(包括杀害自身)的凶手,作为大规模破坏地球错综复杂的进 化发展(是这种进化发展最初形成了目前生命的繁荣景象)的罪魁祸首而受到抽象正义法庭的审判??因为到那时可 能已没有子孙后代来审判他了。Unit Four 英语的未来 在 16 世纪中叶,有四五百万人说英语,说英语的人数在欧洲的语言中名列第五。前四 位依次是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俄语排在英语之后。两百年以后,意大利语排 名落后,而俄语的排名靠前了,英语依然处于第五位。到了 18 世纪末,英语的地位开始上 升。到 19 世纪中叶,英语已经跻身于第一位了。今天,英语的地位遥遥领先,说英语的人 数可能达到说后两种语言,即俄语和德语人数的总和。今天到底有多少人说英语?这个问题难以回答。除了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以外,还有一 些人虽然出生在说其他语言的地方,但现在生活在说英语的社会,这些人在日常工作中说的 是英语。更重要的是,英语目前在世界范围里作为外语广泛使用??当然,在这些地方英语 往往说得蹩脚,但是也可以让人理解。你几乎可以去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不会任何别的语 言,也能像在纽约一样过得顺利,这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当然,英语得到普及,部分原因是说英语的人分布极广。他们是现代最热衷旅行的人、最敢冒险的商人、最执着的殖民主义者。除此以外,他们总体上学语言的能力很差,所以,他们走到哪里,便把自己的语言带到哪里,并将之强加于人。但是,问题远不止如此。英语在与其劲敌的竞争中取胜,往往不是因为数量原因,而完 全是因为其优点。“在丰富性、所包含的智慧、以及严谨的精炼程度方面,著名的雅各布? ” 格 利姆在一个世纪之前说,“没有一种现存的语言能与英语媲美。”而著名的奥托?耶斯佩森就 在前几天对此加以补充说:英语简单,发音清晰,词与词之间的结构紧密,词的安排组织有 逻辑性,而且英语中没有迂腐的废话。当美国的教育工作者谈及英语的优点时,几乎总是一开始就赞美其词汇量之庞大。英语 的词汇比任何其他语言的词汇至少多一倍。然而,吸引外国人的并不是词汇量大,相反,浩 瀚的词汇很容易令外国人担忧。真正赢得外国人的是英语简练和纯朴的特征。尽管英语中有 大量的源于拉丁文的多音节词,但我们却更多地使用短词,少用长词。而且,我们总是努力 把长词缩短。以前使用的 puniligrion 现在缩短成了 pun; 昨天还是 gasoline,今天已成为 gas。欧洲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语言有这么多由三个字母构成的单词,也没有如此多由四个单词构成 的格言。“First come, first served”(先到先供应)便是典型的英语,因为它一目了然、朴实无 华、短小精悍。英国心理学家奥格登博士认为,在一般的交流中,850 个词就足够了。他把英语改编成 简单的形式,将这种形式叫做基础英语。基础英语中的词汇不超过 850 个。在这 850 个词中,有至少 600 个词表示事物的名称,剩下的 250 个词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和动作行为的词、以 及将句子连接在一起的语法词和小品词。这些词的数量是不是显得太少了?只有那些忘记了下面这一英语基本特征的人才会这么 认为:英语中同一个词与不同的小修饰词结合,便可以产生无数多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 想一想动词 get 在下列组合中的不同意思:to get going,to get by,to get onto,to get wise,to get off,to get ahead,to get over 等。奥格登博士建议去掉英语中的大量动词??其中一些 是不规则动词,因而难以掌握,这些动词可以用上述短语动词来取代。例如,为什么要教外 国人说他已从船上 “上岸”(disembark)? 难道说他已 “下船”(get off)不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为什么要教他说从流感中“复原”(recover)、“逃避”(escape)了警察,“获得”(obtain)了工 作? 难道说“流感好了”(get over the flu)、“甩开警察”(get away from the police),或者简单
地说“找到工作”(get a job)不足以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但是随着英语的广泛传播,它是否能够保持现在的形式?也许不能。但为什么要保持现 在的形式呢? 每次使英语规范化的所谓成功的努力其实很少成功。自从大革命以来,学校女 教师一直努力使美式英语遵守语法规则,但是,美式英语依然在不断发展,最终必将征服英 国英语。这种结局很容易猜出,甚至是可以肯定的。在过去的.SO 年里,英语一直屈从于美语。自世纪之交以来,英语屈从美语的速度不断加快。新词汇、新习语、甚至新发音都以无法抗 拒的势力源源不断传入东方。从前我们常常借用很多英语词或短语,但现在很少这样做。但 英语却吸纳我们创造的词,我们创造有多快,其吸纳的速度几乎就有多快。我认为,美国电 影固然对这一变化起了很大作用,但毫无疑问,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英语依然有点太严格、有点僵硬,且过于矫揉造作。而美语的发展却像伊丽莎白时代一样繁荣。所有那些在英国莎 士比亚时代应用的构词方法,现在依然在美国应用着,新词源源不断地产生。如果莎翁健在,这些新词一定会使他欣喜若狂,就像他所生活的时代产生的新词曾使他欣喜若狂一样。自安妮时代以来,英国人就以一种带有爱国者的警惕和义愤的复杂心情,来拒绝美语的 进入,尽管效果在日渐下降。1800 年以后开始蜂涌来到美国的英国游客也甘情愿支持这一有益的工作。他们当中很 少有人不对碰到的美国新词和陌生的美国发音感到惊恐。当海军上校巴赛尔?霍尔 1827 年和 1828 年来到这里时,甚至打电话向 70 多岁的诺亚?韦伯斯特提出抗议。“毫无疑问,”他说,“这种发明创造应该受到蔑视。” “我不这么认为,”韦伯斯特坚决地回答,“如果一个词在美国普遍流行开来,为什么不 应该收人语言中呢?” 霍尔只好以英国人典型的自满态度回答说: “因为现有的词汇已经足够了。” 这种敌对情绪一直持续到今天。每隔一段时间,伦敦的日报和周报便对美语侵入提出大 声抗议。就连相对谨慎而又绝对实用的美式简单拼写(如以 or 结尾的词)有时也遭到极其强烈 的指责.但是,英国人现在来维护其本族语的纯洁性实在为时太晚了,因为已经有太多的美 式用语进入英语,英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美式方言。在英国,数以百计的美语应 用于日常生活中,许多英国人对这些用语极其熟悉,因此在使用时,如果有人质问他为什么 用美语,他往往会辩解道,这些用语其实是英国英语。有些英国人认为,现在已是向美语妥协的时候了,甚至应该欢迎美语了。美语支持者的 鼻祖好像是已故的威廉?阿切尔。他早在 1899 年就说过,美国用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不仅为英语增加了新词,而且增加了一些恰如其分、通俗易懂、带有口语特色的比喻用法。已故的罗伯特?布里奇博士,从 1913 年到 1930 年去世为止,享有英国桂冠诗人的称号,他 也与阿切尔持同样观点。我看了看奥格登博士的基础英语里列出的 50 个 “国际性” 名词表,发现至少 9 个是美语,而不是英语。我再看了看市川教授列出的已纳入日语的英语单词表,只见每一页都有美语。显而易见,如果有朝一日英语征服世界真的成为现实,征服世界的必将是美式英语。Unit Six 洛城邂逅
混凝土、烟雾及晨色将好莱坞高速公路立交桥下的奥尔瓦多街笼罩在特有的灰色之中,车辆 堵塞在路上,几乎一动不动。杰克无精打采地坐在车里,对此并不真的在乎,因为他知道,如果试图往左转,开到高速路入口,情况可能会糟糕得多。好在他不用每天这样,如果有人 问他,他会肯定地说,以后也决不这样。稳定的工作有其优点,他不否认考虑过这件事。他 需要一台调频收音机,安装在一辆比他现在开的这辆 58 款别克更好的车上。好一点的车有 天鹅绒内饰,有为洛城的夏天而设计的电控装置,为冬天开往海滩而设计的精美电热器和除 霜器,还有为长途旅行设计的导航控制器,当然车的前后都有声音优美的喇叭,窗户一摁就 能关好,将外面高速公路上恼人的噪音隔绝。实际上,他可能不得不改变整个生活方式。富 有异国情调的古龙香水、长毛绒服装、光线暗淡的夜总会、代基里酒、身穿丝绸长礼服、佩 戴项链的女子,她们如同特奎拉酒广告里的女子一样,朦朦胧胧而又富有魅力。只要让他的 想像驰骋,杰克会想像出许多可能的东西。杰克正想入非非时,瞥见绿灯亮了,他只顾开动汽车,盯了一眼那些有固定工作的人,以示再见。当他扭过头来,面对前方时,已经晚了一秒钟。他猛地一下踩住刹车,调转方向,以避免撞上前面那辆车上小小的刹车红灯,但还是砰然一声撞上了。如果他动作再快一秒钟,也许只会离这辆车很近,不会撞上。而如果再晚一秒钟,他的车就会爬上这辆丰田车的行李 箱。实际上,他好像没有把前面的车撞坏,而后面的车撞上了他车后部的保险杠,那一撞却 严重多了。杰克想开过这辆丰田车,但又怕前面的车挡路。当他在几辆车前的路边停下来时,又突 然觉得这些车反而有助于他逃走。他使劲关了两次车门,一方面是为了将车门关紧,同时也 再给自己一秒钟时间盘算。然后,他走到别克车的前面,又走到车后面,看看保险杠及其周 围是否碰坏。然而,镀?层上连明显的划痕都没有。于是他精神振作起来了。虽然比起启动 性能和行驶性能来,车的外表之美是次要的,但他这些年取得的少数显著成就之一便是:他 的汽车车身和喷漆上除了几处小小的刮痕以外还完好无损。杰克没有先去跟丰田汽车司机说话,因为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可能会给他增添更多 的麻烦,所以,他先是向撞了他的车的司机打了个手势。这时那个司机还坐在车里,但已将 车停在了丰田车的后面。杰克向他挥挥手,摇摇头,让他知道什么问题也没有。这位司机也 向杰克挥了挥手,便开动汽车走了。“连漆都没擦伤,”杰克用他特有的口气对她说,“你怎么样?车碰坏了吗?我倒是有点希 望如此,这样,我们便可以多停留一会儿,聊一聊什么的。要不,你现在把电话号码给我,免得我以后还得跟你贫嘴,问你再要。” 杰克把她的微笑当作一个好兆头,便松了一口气。他吸人的是她身上散发的香味儿,就 好像是清新的空气。他拽了一下自己身上穿着的不算很新但还不算过时的衣服。“你的牌照是佛罗里达州的。但看上去你肯定是古巴人。” “我父母是委内瑞拉人。” “我叫杰克。”他伸出手来。“我叫玛丽安娜。” 他们握了握手,她好像有生以来从未与人握过手似的。“把你的车撞成那样了,我真的很抱歉。”他的话听起来很真诚。他抚弄着撞碎了的尾
灯旁的大坑。“这么容易就在新车上留下个坑,真是太令人吃惊了。这些车这么柔软,可能 很快就会取代充水床垫。”说到这里,杰克不知道接着该说什么好。这么多看似不可能发生 的事都发生了。什么事都是可能的。“也许我们应该一起出去到什么地方吃早饭,同时好好 谈谈这件事。” “我不吃早饭。” “那就喝点咖啡吧。” “谢谢你,但我真的不能去。” “你还没有结婚,是吧?这并不是说我会很在乎你结没结婚。我是个开朗型的人。” 她笑了笑说: “我得上班了。” “上班真无聊。” “你最好把驾照给我。”她说。杰克点了点头,感到很失望。“有点小问题,”他说。“我没带驾照。今天早晨忘了。我是 搞音乐的,他夸张地说,” “而且,嗯,我也不知道,我的钱包放在了昨天晚上穿的那条裤 子里。如果你有笔和纸,我把地址和所有这些都给你写上。” 他跟着她走到贮物箱那边。“我们可不可以不向保险公司报告?我找人给你把车修好就是了。” “我想,我爸爸不会让的。” “你爸爸?这不是你的车吗?” “是他给我买的。我住在家里。” “是啊。”她想要摆脱他。他走回到她的新丰田后面,再次查看了一下车的损坏状况。行 李箱盖、保险杠、后挡板、尾灯都坏了。“你真的上保险了吗?”她走到车后面,怀疑地问。“上了。”他撒了个谎。“我想,你最好把保险公司的名字也写上。” 他编造了一个姓和地址,并写下了他过去的女朋友曾经所在的保险公司的名字。他想把 真实的电话号码给她,但又打消了这一念头,编造了一个电话号码。“我还是个演员,”他撒了个谎,以便进一步加强效果,“演过两三部电影。”她笑了笑,像是个 影迷似的。“那你的电话号码呢?”他老练地反问道。于是,她把电话号码也给了他。“玛丽安娜,你真美,”他用最真诚的声音说。“给我打电话吧,”她羞怯地说。杰克微笑着。“我们会见面的,玛丽安娜,”他伸出手说。她的手那么温暖轻柔,他感觉 好像被亲吻了一样。回到车里,杰克为自己的表演一时感到既自豪,又悲伤。接着,他从后视镜里看到玛 丽安娜将车停在了他后面,她正在记录他的别克车后面的牌照号码。这号码是他从一辆废车 上取下来装上去的,因为他自己车的牌照号早就过期了。他转动了点火钥匙,启动了庞大的 发动机,喀嚓一声开动了车。当他开到畅通无阻的街道上时,自由的感觉油然而生。他情不 白禁又去想像那调频立体声收音机、天鹅绒内饰、以及新车的味道,这将使一切变得更加美 好。
Unit Seven 熵 事情发生在大约两个月以前。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在我日常生活中熵逐渐占了上风。就在这同一天,我的车又 坏了,电冰箱不制冷了;而且我还得知我的右后臼齿牙根管需要镶补。每逢下雨,卧室的窗户仍旧漏水;每当我急 需照看孩子的保姆时,保姆仍旧没有露面。我的头发开始花白了,我的打字机也磨损坏了。房子需要刷油漆,我也 需要一副老花眼镜了。儿子的运动鞋磨破了几个窟窿,而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没出息了。如果新换的衣服下星期五又穿脏了,那么我星期六花上整整半天的功夫泡在洗衣房还有什么意义呢? 唉,混乱是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甚至还有一个叫做“熵”的测量混乱度的精确单位。熵不同于任何其他物理 眭质(如运动、引力、能),它不会双向运转,且只增不减,一旦形成,就决不会毁掉。通往混乱的路是一条单行道。由于熵有令人气馁的不可逆性,因此它被称为时间之箭。我们都本能地理解这一点。孩子们的房间,如果不去 收拾,那么只会越来越乱,而不会越来越整齐。木头会腐烂,金属会生锈,人会长皱纹,花要凋谢。甚至山头也会 消蚀,原子核也会衰变。在城市里破旧的地铁中、在坑凹不平的人行道上、在被拆毁的楼房中、在我们 El 常生活越 来越多的混乱中,我们都能看到熵在起作用。我们不用问也知道什么是衰老。如果我们突然看到油漆又跃回旧楼房 的墙面,我们准会感到有问题。如果我们看到一个鸡蛋自己拼凑在一起又跳回蛋壳,我们准会开怀大笑,就像看一 组倒放的电影镜头那样。然而,熵并不是开玩笑的事,因为每增加一分熵,就意味着能量的浪费和机会的丧失。从山上流下的水可使其 在流动过程中做功。但是,一旦所有的水都处在同一个水平高度,就不能再做功了。这就是熵。我的电冰箱启动时,它使所有冷空气有序地聚在厨房的一角,而使热空气呆在另一角。一旦冰箱出了故障,冷热空气就混合成了不冷不 热的一团,使得冰箱里的黄油溶化、牛奶变质,冷冻的蔬菜腐烂。当然,能量并没有真正丧失,但是它已失去效用而消散为乱七八糟一锅粥,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熵是混乱无 序,是目的的丧失。人们常常因在自己的生活中似乎看到熵而感到焦虑不安。人们就像温热的厨房里的大量分子一样被推来攘去,他们感到自己失去了方向感,感到无时无处不在浪费青春和机遇。婚姻中很容易出现熵,当伴侣们过于忙于自己的 事而忽视了弥补小小裂痕时,几乎可以肯定他们的婚姻要破裂。在我们国家目前的状况中,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 都存在着大量的熵??各种混乱随时会雪崩般把我们全部吞噬,而我们却丧失了阻止它们发生的种种机会。然而,熵并非在哪里都不可避免。晶体、雪花和星系是在杂乱无序的海洋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而井然有序的 孤岛。如果不是因为有了熵的例外,天空就会是一片黑暗,我们就能看到星星在何处度过它们的白昼。正是因为空 气分子在大气中井然有序地聚集组合,天空才会是蓝色的。对于熵来说,最深邃莫测的例外莫过于生命的创造了。一粒种子吸取了一些土壤的养料,一些碳、一些阳光和 水分,就长成了一株玫瑰。母腹中的受精卵吸收一些氧气、比萨饼和牛奶就发育成了婴儿。引人深思的是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形成一个婴儿。种子长成大树也需要能量。通向混乱之路犹如走下坡道那样 轻松,而通向创造之路却要付出劳动。虽然我们可能与熵抗争,但却要付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振作起来似 乎非常困难,而放任自流却那么轻而易举。
而更糟糕的是,我们在宇宙的一个角落里建立秩序的同时,总是在另一个地方造成了更多的混乱。我们从石油 和煤中创造了有序的能量,付出的代价是烟雾的熵。在暂停了几个月之后,我最近又开始吹长笛了。刺耳的笛声回荡在整个房间,我的儿子不由得捂着耳朵问道: “妈,您的长笛怎么啦?”我的长笛自然没出任何问题,问题是我的吹奏技巧却大不如以前,或者说熵化了,就那么 回事。制止这一过程的惟一方法是天天练习。果然,我吹出的音调比以前好多了,尽管我为此付出的代价只是坚持 练习。我们的能力如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如不花费精力加以运用,能力就会退化。这就是熵使人沮丧的原因。看起来即使要和熵打个平手也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我们这样说是有充分理由的。熵 的形成有很大的偶然性。以任何一个在我的厨房里转来转去的冰冷的空气分子为例。这个分子在任何一点上朝冰箱 方向运动的概率都正好是50%;它朝背离冰箱方向运动的概率也是50%。但是如果数十亿个冷热空气分子混合在一 起,那么所有冷空气分子朝冰箱方向运动,同时所有热空气分子背离冰箱运动的概率实际上是零。熵总是占上风,这并不是因为有序是不可能的,而是因为通往熵的道路比通往有多得多。把一件事情办糟的方 法要比把它办好的方法多;把一件事搞得乱七八糟的办法比把它搞得井井有条的办法更多。我们生活中的障碍和意 外事故几乎总使我们不断碰撞,偏离既定的路线,使我们步人歧途。通往无序之路是阻力最小的路,是一条轻松但 并非必然的路。和许多人一样,我因今天所见到的自己周围的熵而感到苦恼。我担心难以预测的国际局势;担心这个世界缺乏 共同的目标;对由此可能会导致核战争这一终极熵而提心吊胆。我为自己不能把孩子送去上我所在这个城市的公立 学校而感到苦恼;我为人们失业以及通货膨胀失控而苦恼;我为性别和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似乎再度加剧而感到苦 恼,为人与人之间处处显示出的分崩离析的关系而感到苦恼。社会制度如同原子和恒星一样,如果不添加能量保持其有序状况也会衰变。友谊、家庭和经济关系亦是如此,除非我们不断努力对其加以保持和维护,否则也都会瓦解。而据我看来,愿意为此而不断努力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当然,事物越复杂,维持有序就越困难。如果在厨房里只有十几个的空气分子,那么我等上一年左右,或许在某个 时刻 6 个最冷的分子会聚集在冰箱里。但是,这一等式中的变量越多、参加这一游戏的角色越多,那么他们的路径 井然有序地相互吻合的可能性就越小。组成拼图的木块越多,打乱次序之后,就越难将图重新拼好。一位物理学家 说过: “不可逆性是我们为复杂所付出的代价。” Unit Nine 他们输给了可卡因
梦想破灭 斯坦?贝林出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一个陷入经济大萧条困境之中的城市家庭。这是一个破裂的家庭,父母争吵频 繁。“我感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他说。这种恐惧感驱使他成为一个模范孩子。斯坦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孩提时代,曾有一次倚在一座桥的栏杆上,凝视着一条造型美观的游船,载着一群兴高采 烈的人从桥下驶过。他看得出,甲板上的人们出来玩得非常开心。这种舒适与奢侈的情景是他无法想像的。这一情 景铭刻在他的脑海里,影响着他的成功观。于是他的奋斗目标就是金钱、权势和威望。在学校,斯坦的功课很好。他发现自己学得最好的科目是理科。但是他没有信心从事医 学,所以便选择了牙医,作为一条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捷径。他娶了一位中学时代就认识的女子为妻。20 多年来,他和妻子简过着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财源滚滚,还被州政府任命要职。同时他还有两个健康的孩子。他拥有华丽的住宅和昂贵的汽车,并常常出国度假。斯坦感触最深的时刻是他买了一条豪华游艇,驶到那座小桥下。在孩提时代,他曾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他所希 望的未来生活。“我把那次经历告诉了简,”他说。“说话时,我忽然意识到情况很不对劲。我已拥有曾经梦寐以求的 一切,但却感到悲伤无望。更糟糕的是,我知道这种状况将永远不会改变。” 到了 80 年代初,有一位当医生的朋友请他吃饭。这位朋友说他一直用可卡因来消除抑郁。他说这种药很神奇,不会使人上瘾。于是,斯坦肯定,这种药可能正好适合他自己的抑郁。“我吸入第一口可卡因的那一瞬间就上瘾了。”斯坦这样说。“它能使我镇静、自信、快乐??这都是我原来认 为金钱能够买到的感觉。可卡因使我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出色、更健谈的人和一个更优秀的牙医。” 起初,斯坦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以为终于找到了一种抗抑郁药品,把我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我感到愤慨,这么好的药竟然始终被法律禁止。” 斯坦使用可卡因两年之后,那位当医生的朋友遭到谋杀。于是,他再也不能与街上吸毒者的世界绝缘了。一周 之后,斯坦离开了牙科办公室,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当时,我以为这是因为自己不能应付工作的压力,但这不是真 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吸毒。” 他的生活漫无目标??陪妻子购物,到处求医,寻找能够使他摆脱抑郁的办法,同时还一直吸着毒。他做一些 低贱的工作,还经常想自杀。到了斯坦吸毒的第三年,可卡因的效果越来越短。快乐的感觉只能持续几秒钟,然后又马上陷入深深的抑郁中。“最后,我甚至发展到站着大哭的程度,斯坦说。” 简知道丈夫已到了绝望的境地,于是规劝他去戒毒中心治疗。斯坦报名来到一家著名的戒毒所,但是他的衣服里藏着半盎司可卡因。“在吸完这些可卡因之前,我合作了几天,” 斯坦说。然后他就溜走了??以前当妻子说服他寻求帮助时,他也是这样。斯坦曾一时以为最终战胜了毒瘾,可他在洗车时,看见过去剩下的一小瓶可卡因从地毯下滚了出来。“一看见它就使 我兴奋,”他回忆说。“我把它装到口袋里。我想,留着它并抗拒其诱惑会使我意志更坚强。但是我的心里时刻都想 着这个小瓶子。” 这一小瓶可卡因就像一条盘绕着的毒蛇,静静地躺在斯坦的口袋里。斯坦的心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突然这条 蛇向他发起猛烈攻击,其凶猛的程度只有那些在毒瘾面前意志薄弱的人才知道。现在,斯坦已完成了一个全面的戒毒疗程,并在一项戒毒计划中担任顾问。他的工资只有当牙医时的七分之一,房子和船都没有了。只有时间能说明他是否最终战胜了毒瘾。斯坦现在已筹划创建新的生活,他决定再也不让那条毒蛇近身了。
当代日本研究的重镇 篇3
诞生于改革开放初年的日本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早成立的国别研究所之一。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何方担任了首任所长。25年来,日本研究所以推动我国的日本研究、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宗旨,在基础理论、现实研究以及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天的日本研究所,不仅研究领域涵盖广泛,并且形成了学科配置基本合理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重点研究室和学科带头人均为博士或高级研究人员构成,知名学者蒋立峰、金熙德、张淑英、高洪等在国内日本研究领域颇具影响。何方、冯昭奎等老学者依然活跃在思想和学术领域。由日本所主管的中华日本学会和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吸引了4000余名会员和100多个团体会员参加,在组织、协调课题研究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全国性日本研究学术团体的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建所25年来,共完成科研成果9000多万字。有八项成果获得院优秀成果奖。如对当代日本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即有《日本的发展前景》、《21世纪日本沉浮辨》、《再生还是衰落》、《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全所各研究室参与撰写的“日本发展报告”年度丛书等。
25年来,日本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很高评价。《日本的经济体制》、《问题·对策·机制》、《冷战后的日本经济》等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理论和现实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的日本研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近年来日本所还出现了一些跨学科、多学科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或超越国别、将日本置于区域乃至世界视野的方法,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学术为民,研究服务于社会,日本所的学者自觉地将研究与现实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两年一度的“中日舆论调查”,对有关部门了解民意、决定对日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在2005年春夏之交,许多学者通过各种媒体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的热点问题,对贯彻中央精神,正确引导民众和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研究所对外交流频繁,与中外众多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日本所经常举办各类国际研讨会。其中,利用日本友人根本安雄的资助举办了六届“中日青年论坛”、利用笹川和平友好基金资助举办了五届“日本研究青年论坛”,对我国日本研究领域青年研究人员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所还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我国教育部、友联会以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学术振兴会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等多种渠道,选派科研人员赴日及其他国家考察、交流。
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主办的《日本学刊》(原《日本问题》)双月刊,连续被权威学术团体和评审机构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日本所现拥有十万册中外文图书,是社科院日文图书资料中心之一。
作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系级单位之一的日本研究系,以日本所高级研究人员为教学主干,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设有日本政治、行政、对外关系、经济、思想史、文化等专业方向。迄今已有60名毕业生活跃在日本研究和其他领域。
当代建筑节能研究 篇4
一、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建筑物的市场需求数量日益旺盛。截至2009年11月, 我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 每年以16~20亿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趋势, 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200多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迅速增加及采暖、空调、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 导致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 采暖空调系统能源效率低下, 与气候接近西欧式或北美国家相比, 中国住宅单位采暖面积要多消耗2-3倍以上的能源, 且舒适性较差。其中外墙、屋顶单位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3-5倍, 窗户单位能耗为2-3倍。2001年对我国部分省市住宅建筑能耗的调查数据显示, 北方采暖地区的住宅建筑单位能耗明显偏高。欧洲国家的住宅年实际采暖能耗已经普遍降低到6L/m2油以下, 领先的“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则达3L/m2以下, 而我国住宅的平均采暖能耗超过16L/m2油, 即使按照节能50%标准新建的住宅采暖能耗也是8.75L/m2的水平。目前中国建筑能耗中有50%左右时供热和空调设施, 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的能源主要以锅炉为主, 供热输配管网保温隔热性能差, 整个供热系统的综合效率仅为35%-55%, 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左右的水平。
二、我国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
1. 市场发育迟缓
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进展困难, 缺乏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 市场秩序混乱, 致使节能建筑无法遵循正常的竞争准则进行交易, 节能建筑在市场中往往受到传统建筑的排挤, 难以占据市场份额;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和人才市场尚未建立, 无法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后备力量。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节能增量成本、节能效果变化较大, 节能收益时间长, 难于进行成本和收益估算, 现有节能建筑的真实价值不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 缺乏市场引导和积极激励政策, 导致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节能指标的变化不敏感。
2. 新建建筑节能政策执行力度小
建筑节能工作涉及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时间审查、开工许可、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许可核准等多个监管环节, 大多数地区比较重视施工图节能时间审查环节, 而对其他环节比较忽视。由于相对建筑法规颁布和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 我国新建建筑在施工图节能设计市场环节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都大幅度增加, 但由于建筑节能建设没有形成体现、建筑节能时间和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较低、政府对节能设计实际执行的监管手段仍然还没跟上, 时间合格率的升高并没有带来实际建筑节能效果的大幅提升, 新建建筑节能50%的合格率还很低。
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大
由于既有建筑市场保有量大 (城乡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米) , 节能改造涉及供热体制改革、改造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 故而难度大, 绝大多数依然是非节能建筑, 仍在浪费着大量的能源。据调查显示, 居民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愿意态度的比例为58%, 愿意进行既有建筑建筑节能改造, 接近74%的居民只愿意承担10%以下的改造成本。由于我国建筑产权大部分属于居民, 绝大部分居民只愿意承担10%以下改造成本, 可见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 既有居住建筑的改造是很难推动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业主对节能改造成本的承受力较高, 对推行公共建筑改造配合意愿较强, 能够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口。
4. 节能技术利用率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实施节能战略以来, 我国在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中水系统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和供热制冷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多数仅仅是作为学术论文使用, 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率极低, 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配套, 不能完全解决耐久性、防火、外贴墙砖、修补维护等技术细节问题, 导致业主在节能技术选择上有顾虑。
三、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几点建议
1. 设计是关键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建筑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 设计是关键。这就要求设计师紧跟时代步伐, 了解相关技术发展, 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及时了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地貌、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 减少资源的消耗, 为实现建筑节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回水中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 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而且做到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一个成功的节能建筑是一个能够与生物圈中的自然系统紧密结合, 并且对这这些系统有极少破坏性而最大限度积极影响的设计。如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好, 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的就少, 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少。反之,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 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的就多, 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多。为了从根源上降低能耗, 打造节能建筑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2. 政策是保障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 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调解不是万能的, 只是恰当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政府应采用强制性和鼓励性并存的政策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把推广建筑节能适用技术作为提高居民舒适性的突破口, 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开展, 实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筑节能是政府承担公共事物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除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提供信息、节能标准, 技术推广等措施外, 还应进一步考虑长期的能源价格政策, 用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来设计和引导, 使能源供需和管理机制重新融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老百姓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收效并不显著, 表现在节能建筑比例不高, 发展速度不够快, 公众认知度较低。因此要求各地有关部门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编制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相关设计标准, 推动建筑节能适用技术的推广。并采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 如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激发市场行为主体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全民参与是根本
建筑节能不是单靠少数人或者少数群体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项全民运动, 是需要所有个体一起参与才能完成的。人生命的几十年中, 有80%的时间呆在室内, 人类居住地实质是室内空间。人们创造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健康, 要使建筑的内部能够支持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人类不能脱离全球系统, 而是应该通过生态学的规律被整合到这个系统中来, 形成人类、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结合。在2007年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 我国的建筑节能之路才能更加开阔。
结论
建筑节能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建筑节能技术涉及了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 也涉及设计、施工、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部门, 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结合我国国情, 必须逐步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立建筑节能管理体系, 大力推广建筑节能适用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适用技术新路。
参考文献
[1]徐永明.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 (6) :71-73.
浅析当代女研究生的婚恋观 篇5
学 院: 林 学 院
专 业: 森林经理学 学 号: 2016022232 学生姓名: 严 兰
指导老师: 颜茵老师
2016年 12月
目 录
摘 要...................................................1
一、前言.................................................1
二、女研究生的婚恋现状及产生原因..........................2
三、如何构建正确的婚恋观..................................3
四、结语.................................................4 参考文献:...............................................5
浅析当代女研究生的婚恋观
摘 要
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针对这个话题,本文从婚恋观理论和婚恋态度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女研究生婚恋观状况、因素、途径与对策。并且从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教育的欠缺、当代婚恋观构建、社会或家庭以及个体多个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如何构建女研究生正确的婚恋观,社会、学校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教育对策。
关键词:女研究生;婚恋观,传统文化,正确
一、前言
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便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但在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已经转变为“受教育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男女平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女性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在高校深造,以致女硕士、女博士越来越多,其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硕士、女博士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男性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人们给高学历的女性打上“要事业不注重家庭的”标签。因此,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慢慢成为受社会和学界关注的话题。
张筑生曾经对女研究生婚恋观进行研究,并指出“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姻缘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1] 婚恋观可以细分为一下两个方面:爱情观和婚姻观。爱情观则是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爱情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姻观是指人们对结婚、婚后生活及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2]爱情观和婚姻观都是人生观的反映,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它们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着。同时也因人而异,同一时期不同的人对婚恋的态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他人生不同阶段对爱情观和婚 姻观的理解也不相同。
二、女研究生的婚恋现状及产生原因
2016年11月3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了《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最后一章《特别值得关注的“剩女”群体:研究生》。最后一章指出,教育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城镇婚姻市场失衡,更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学历的女研究生群体。其中,高校扩招缩小了接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性别差异,更胜的是2010年,新入学的研究生,女性已经超过了男性。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指出2012年我国高校在校研究生达到143万人,其中女研究生有73.8981万人,而男研究生少于女研究生,只有69.7027万人。由于婚姻匹配的基本模式未改变,女研究生更偏好选择教育程度高于自己的男性,“宁缺毋滥”。该书数据显示,2000~2010年,男女研究生的结婚率都在显著下降。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50%以下,在25~34岁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明显。[3] 出现女研究生“剩女”颇多的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相碰撞。在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思想上提倡“男尊女卑”,在男女婚姻方面要求“门当户对”和“男高女低”,如果女性“下嫁”,则会认为践踏到男性的尊严。而带有西方文化的现代思想认为“男女平等”和“两情相悦”。随着社会的发展,未婚女研究生理应接受“男女平等”的婚姻模式,可是现在许多女研究生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强的对象,甚至有些女研究生片面的找经济条件比字好的对象。所以,女研究的婚恋观传统与现代并存,反使自己受到束缚,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教育机构对女研究生婚恋观缺乏引导教育。随着高校的女研究生数量增多,教育机构对女研究群体越发重视,重点强调科研,但是对女研究生的心理有些疏忽。认为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思想比较成熟。但是每年都有女研究生产生极端行为的例子,尤其是因为感情问题而走向不归路的案例比比皆是。据调查显示,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并没有心理相关课程。其实,研究生年龄相对偏大,个人问题未解决,很容易出现思想危机,从而使女研究生的婚恋观欠妥。
第三,女研究生专注于学业,人际圈狭窄。近年来,研究生院不断扩招,研究生数 2 量有所上升。但是研究生教育理念是“精英教育”,许多研究生院都只有几十个人。可见,研究生的人际圈比较狭窄,而且做实验的时间又比较多,社交活动比较少,只有较少机会接触到身边意外的异性。所以,女研究生因学业而忽视感情,在感情方面投入太少,对爱情和婚姻都还有许多美好的想法。当理想的婚恋观与现实不一样时,便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三、如何构建正确的婚恋观
女研究生构建正确的婚恋观,需要理性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学校和社会都要正确引导女研究生,更重要的是,女研究生自己的思想觉悟。
第一,理性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中国封建思想在中国已经产生了几千年,在人们心理根深蒂固。现在社会中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女研究作为有知识的新兴女性,应该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对于从外国传入的西方思想也要如此,需要有个人的价值判断,不能盲目跟风吸取好的方面,不要盲目跟从,不要有“拜金主义”。
第二,学校应该重视女研究生正确的婚恋观构建。学校不仅是“教书”的地方,更需要“育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引导在校女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过程中,学校要针对在校女研究生的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思路,改进教育方法,立足长期的教育机制建设,为在校女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2]学校要重视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业和情感的多方面压力下,女研究生需要有人引导她们走向正确的思想上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主题讲座、开设相关心理课程、提供婚恋咨询,帮助女研究生更好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学校也可以策划组织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课外活动等,缓解女研究生的压力,同时也能扩宽她们的人际交流圈。第三,女研究生应该加强人际交往,德智全面发展。身为新时代的女性,女研究生应该有成功的人生,爱情事业双丰收。有些人把学业好,其他方面稍逊的女研究称为“智商高,情商低”,但是作业一个研究生,已经算是社会中人,已经有了各种人际关系,应该学会处理好这些关系。女研究生可以在圆满完成学业任务之外,参加社交活动,对于人交流,使自己的人际圈扩大。对于单身的女研究生便会有更多机会遇到合适的人。
四、结语
女研究生也是普通的人,也会经历爱情,再到走进婚姻的殿堂的人生阶段,构建一个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女研究生的个人全面发展。同时女研究生是女性中高学历的群体,是以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所以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关系着之后中国几十年女性的婚恋思想和社会家庭的和谐感。所以,社会、学校及家庭应该高度关注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让女研究生的将来发展处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进一步提高当代研究生科研素质 篇6
1.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应仅是课堂上的宣讲,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中寓研于教、寓干于教,帮助学生摒弃些浮躁情绪,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搞研究。此外,要着重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科研素质。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提高创新、科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
2.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大学生的自主性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水平,呼唤大学生的自主性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自主性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建议追加每年财政支出作为研究生生创业基金启动资金,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缩短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敢于探究。要使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表现的舞台,而是一个设计引导者和活动参与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中,应鼓励学生与教师积极对话,大胆质疑,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3.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目前研究生存在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有毕业论文抄袭、代写论文等,不仅滋生了学生的浮躁心理,对于学术水平的提高毫无裨益,还造成了学术腐败的恶性循环。建议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既可以充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主动适应环境,不至于迷失自己。建立健全失信懲罚机制,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把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统一起来。
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篇7
一、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水平的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着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是未来社会的高级人才,担负着创新科学技术,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由于大部分研究生都是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缺少与社会的接触和沟通,因而社会经验不足,心智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了其心理敏感而脆弱,往往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同时,研究生期间的学业负担较重,需要完成相关课题、论文,才能获取毕业资格,这就使他们从一进校门就开始承担压力。另外,研究生大多到了谈婚论嫁、养家糊口的年龄,这就使他们面临来自情感、家庭和生活的多重压力。种种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而当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本科生,缺少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缺乏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指导体系。
每年,复旦大学都会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研究生患心理疾病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最新一次调查发现,研究生有严重心理障碍,需进行心理干预的占0.3%~0.5%;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占5%~10%;感觉心情郁闷的占20%。
据统计,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研究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对3018名研究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的就占16%以上;而对北京市四所大学的调查则显示,近十年来,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在30%左右。
2007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一研三女生跳楼身亡;2008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在宿舍内吞安眠药身亡;2009年3月,清华大学一研二男生跳楼身亡;12月,上海某高校一女研究生宿舍内自缢身亡……这些研究生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和深思,给研究生管理培养工作敲响了警钟。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各高校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研究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心理压力
当前研究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压力又包括了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感压力。研究生中有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在职工作人员考取研究生,是一群年龄跨度较大的学生。有的学生自我感觉年纪较大、记性差,课程学习压力较大,并且科研出成果难、发表论文也难,有的同学因为毕业前还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导致不能参加毕业答辩。[1]这些学习上的压力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慌。
即使顺利完成了学业,研究生们面临的仍然是就业难的现状。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带来巨大心理落差,高不成低不就,是当今研究生群体面临就业的真实心理写照。
另外,研究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也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研究生阶段,每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而且许多人是工作以后再考研的,年龄就更大一些,这意味着婚恋压力更大了。而研究生活动范围有限,与社会接触不多,与适合婚恋的对象结识的可能性就更小,当周围同学都恋爱结婚甚至生子时,当家里的亲人都善意的不断的关心催促时,他们便会产生情感上的压力。
2.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他们习惯了校园的安逸生活,在离开象牙塔的保护以后便茫然不知所措。许多学生只会在实验室、教研室埋头钻研,死读书读死书,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后导致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如果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容易表现出自我否定,从而陷入苦闷、焦虑和恐惧。研究生渴望与人交往,但却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从研究生学习与生活所处的群体来看,研究生的交往主要包括与导师、同学及其他社会人之间的交往。
由于研究生实行小班制,这无疑缩小了其正常交往的范围,而导师制所形成的学徒式学习模式和学习任务的不同,也进一步减少了同学间的交往。[2]这种状况无疑会影响研究生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从而带来较大的人际交往压力。
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与其他社会人之间交往时,往往就显得比较幼稚、简单和冲动,容易造成交往障碍,往往会因为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敢做某些事情。在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如果没有可信赖的倾诉对象,就会慢慢产生自卑偏执等心理问题。
3.经济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读研期间,大部分研究生已经无法心安理得的依靠家里来支付生活费、学杂费。对于家庭困难的研究生来说,要自食其力的挣够学费、生活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就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也因此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而又有一些研究生过分注重外表装扮,他们渴望通过外表的改变来得到别人的肯定,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卑,在与同学相处时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为自闭症、抑郁症,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
另外,研究生除了要面对独立支付高昂的学费、生活费等有形的经济压力之外,还要面临来自外界的无形的经济压力。读到研究生以后,曾经的高中、大学同学多数已参加工作,并且有着可观的收入。相较之下,研究生却要因为继续学习,不仅无法取得收入,反而要不断支付各种费用,强烈的对比会给研究生群体带来无形的经济压力。
三、 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
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援助机制,对研究生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解决。由于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班主任对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要提高到他们的责任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监督体系,及时了解学生异常情况,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如座谈、班会、讲座,联络班干部或普通同学等,争取对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介入。
认真分析研究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起因,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就业心理辅导、交往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在定期向研究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2.努力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使研究生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同时,鼓励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社团,开展自我教育。
针对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的研究生,学校要采取多方措施,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如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等,以帮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3]
3.强化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
要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还得依靠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研究生个人要加强身体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学会心理调适,用乐观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广泛的人际交往,是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开阔视野、培养人际协调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因此,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并创造条件使其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基层、社会调查等形式,促进交流,学习一些实用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社会交往的信心,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
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提高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的有效调节,使他们更加全面并充分地发展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摘要: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做好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深入分析研究生人群中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是:建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努力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强化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付菲.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
[2]楼成礼,林良夫,袁熙贤.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综述 篇8
一、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兴起
到20世纪80年代初, 还没有研究去专门解决教师教学行为的道德价值。1985年, 美国学者凯尼斯·斯朱艾克 (Kenneth Strike) 和朱纳斯·斯奥尔提斯 (Jonas Soltis) 的《教学伦理》的出版, 标志着教学伦理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教学伦理》主要探讨了教学中的惩罚、自由、平等、文化多样性、学术自由、正当程序等内容, 并形成了“个案—分歧—伦理观念—权衡”的呈现模式。从《教学伦理》的出版到20世纪90年代, 国外教育界对教学的伦理特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一致看法, 如:教学本身涉及道德行为;教师是道德的主体;课堂交互行为具有道德本质;教学涉及持续复杂的道德决策;教学行为涉及对个体的道德觉察。同时, 也意识到教学伦理的复杂性, 如:课堂上道德实现的方式是复杂的、微妙的和渗透性的, 甚至延伸到教室的布局和装饰;教学道德的层次性应该被视为教育语境的一个永恒特征。人们也承认认识的多元性, 如:在教室里倡导单一的道德价值问题比较大;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和模糊必然伴随着课堂道德的讨论和分析[3]。
2.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发展
20到21世纪是巨大的社会和思想转型时期。创新开放和谐的政治理想、生态稳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想、融合多元反魅的文化理想, 从根本上消融旧的体制性模塑对人的作用, 并在新的背景下重塑教育形态。人文、生活、伦理、和谐的教育图景正在被人们所倡导与践行。契约论和正义论、社群论和自由论、存在论和生存论之间的张力, 从不同角度增加了当代教育生活的伦理权重。在这种背景下, 教学伦理研究开始自发地在世界各国展开。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卡尔·D·豪斯泰勒 (Karl D.Hostetler) 在《教学中的伦理判断》中, 深入思考了自己与他者、较近和较远的社区、优秀与公平、同一与多样、忠诚和真理等的伦理价值[4]。伊利诺斯州森林湖学院的舍利·舍尔曼 (Shelley Sherman) 在《教学响应:特殊形式的责任》中, 在诺迪斯 (Noddings) 的“关切”、韦恩·麦讷恩 (Van Manen) 的“风格”和“教学鉴赏力”、芬斯特迈克 (Fenstermacher) 的“教学态度”基础上, 提出“教学响应”的概念[5]。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芭芭拉·G·塔巴克内克 (Barbara G.Tabachnick) 以信函方式调查了1000位在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的心理学专家63种包括与教学相关的行为。问卷分析显示, 一些违反教学伦理的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6]。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的伊丽莎白·肯贝尔 (Elizabeth Campbell) 在2003年出版的《伦理教师》一书中指出:教师对自己的定位总是和道德联系在一起, 伦理知识是教师职业意识结构和决策结构的不可分割部分;公共机构的政策、竞争性的政治和社区压力、利益冲突等, 都会影响教师作为道德主体而行动的信心;除了正式的伦理原则之外, 教师需要学会创立一个学校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要敢于面对将价值变成实践这个棘手任务。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财经学院的M·M·德伊 (M.M.Day) “重构”了同事们对教学责任的回避现象, 比如:说自己“太忙”的人, 言下之意是“我已经陷入这种习惯太长时间, 我害怕在学生面前尝试新东西”[7]。在这种借口中, 作者觉察到一种“实在论的本体假设” (realist ontological asssumption) 。这种假设认为, 影响控制教学的因素是永恒的, 因而外在于教师控制和建构。有这种思想的教师, 就不会为自己的教学寻找替代性方法。
塞浦路斯国际大学教育学院的米卡里奥斯·赞布勒斯 (Michalinos Zembylas) 在赛希岛一所私立大学为塞浦路斯学生教授教师教育课程。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塞浦路斯人过去几个世纪一直处在冲突中。两个族群在历史语境中演进出难以动摇的、根深蒂固的、彼此竞争的局面。每一方都建构了和对方完全相反的叙事, 都强调对方施加给自己的暴力、仇恨和历史性创伤。米卡里奥斯·赞布勒斯认为, 教育可能在两个共同体中促进了民族主义, 因此对课堂上的影响, 对历史创伤和压迫性证明尤为关注[8], 从而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对创伤和压迫证据的批判性视角。
西班牙学者埃尔塔瑞宙斯俨 (F.Altarejos) 等人认为, 20世纪90年代的十来年时间里, 随着西班牙教育改革的展开, 人们发现, 一些问题的解决答案往往不是在业已进步的技术里面, 而是在教育自身的道德维度上才能找到。因此, 了解怎么在复杂的情况下决策正变得日益重要, 而这种蕴含伦理的教学决策需要教师具有主动性、责任心、信奉、献身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的深谋远虑的能力[9]。
二、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趋势
在过去的20多年里, 教学伦理研究的系统化、本体化和境遇化趋势不断明朗。
1. 教学伦理研究的系统化
从时代背景、理念、制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评价、管理等方面对教学伦理维度进行研究, 使教学伦理的范畴日益体系化。
其一, 时代背景与教学伦理。现代教学是与工业生产、商品经济和教育现代化紧密相连的新型教学形态, 人文关怀、彰显个性、全面发展是其核心诉求。探讨教学的伦理道德问题, 为现代教学的理论研究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其二, 教学理念中的伦理。发现并强化教学理念中的道德成分, 找到并清除其不道德的因子, 是构建道德课堂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 德育与智育貌合神离, 相互疏离, 没有在教学理念中融合共存。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 因此, 教师需要检视自己的教学理念, 将教学本身视为“道德事业”。其三, 教学制度中的伦理。教学制度的稳定性有可能导致教学制度的惰性。教学制度的外部规约极有可能使教学活动主体“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洞穴思维, 失去教学制度创新意识。”[10]因此, 教学制度需要审时度势地进行调整。其四, 教学管理中的伦理。偏颇的人性假设、功利主义、官本位意识、刚性教学管理、不合理评价体系, 抑制了教学管理中仁爱之心、师生幸福感、民主氛围、自由空间和公正基础。因此, 需要倡导“伦理化管理”[10], 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环境。其五, 教学活动中的伦理。教学活动始终以人的未定性和发展性为基础, 具有开发学生生命价值的意义, 有着深厚的伦理意蕴;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智力、伦理和审美的综合教育, 可以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生命活力, 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11]。其六, 教学方法中的伦理。未经伦理反省的教学方法同样会导致伦理失范, 如在缺乏教育伦理的对话教学中, 学生被分化成不同话语阶层, 从而使“意义之溪”被窄化[12]。再如, 教师随意的、缺失方向乃至恶意的设问, 会误导学生的认识, 伤害学生的心灵。其七, 教学设计中的伦理。在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学院的罗塞尔·T·奥斯古斯普 (Russell T.Osguthorpe) 等人看来, 教学设计伦理“集中在教学设计者是否能从学生的角度来执行和看待自己的工作上”。他们将教学传统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 (mimetic) 传统, 一种是“改造” (transformative) 传统。教学设计者对内镶着道德原则的教学和学习思考得越宽广、越深刻, 改造型的学习就越有可能发生。通过这样的假定, 研究者提议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道德和教育哲学上, 而不是行为心理上。为了能更好地胜任教学设计工作, 反思性判断被引进教学设计, 因为“教学会导致不可知的结果, 没有仔细的反思, 这些结果可能会伤害学习者”[13]。其八, 教学话语风格的伦理。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的盖瑞·布兹利和比尔·约翰斯顿 (Cary Buzzelli and Bill Johnston) 借助伯恩斯坦 (Beinstein) 的一对观念———规约性话语和教导性话语来反映教学中的能力和道德这样一对概念[14]。规约性话语体现着教师的话语霸权, 而指导性话语则可避免这种局面出现。其九, 学科教学中的伦理问题。从学科角度探讨教学伦理就会涉及大量具体问题。有研究认为, “中学数学教师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其实学不到伦理知识, 但在数学课堂上却充满了伦理与道德问题。”[15]比如, 简单的批阅方式以及惩罚性的措施。有研究剖析了医学护理模拟实验中的种种不端行为, 呼吁在护理模拟实验中, 要在遵循实验课教学基本原则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护理技能模拟实验教学的伦理要求。建议护理教师要有踏实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科学严谨的教学组织过程[16]。
2. 教学伦理研究的本体化
教学伦理的本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伦理的源动力追溯;二是对教学规范伦理泛滥的批评。
(1) 教学伦理的源动力追溯。戴维·汉森 (David T.Hansen) 摄取的一个研究角度是将教学视为一种“天职” (Cailing) 。天职的观念有着很古老的渊源, 源于拉丁词根“vocare”, 意指某种形式的召唤或者命令, 常被用来描述世俗和宗教承诺。很多护士、医生、政治家、教师能感受一种引力, 将他们吸引到那种充满召唤的生活中[17]。天职感是教学伦理的一种强大呵护力量。2001年, 戴维·汉森在《教学的道德内核探究》中进一步分析了专职意识对教学伦理的危害性:专职倾向于自我中心而不是服务对象, 并且具有遏制自主性而保护政治、社会、经济资源的倾向。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吉恩·翟格兹恩斯基 (Jan Jagodzinski) 认为, 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我们课堂教学关系的、又同步地从我们教学中流逝的前本体维度 (preontological dimension) ”。这是存在于教学的现象学和批判性维度之前, 在身体层面起作用的、前本体的、伦理的维度。这种维度代言自身, 源头似乎无法追溯。吉恩·翟格兹恩斯基在其论文《作为症候的教学:真实之伦理》中, 利用拉康在70年代提出的症候 (Sinthome) 观念, 来阐述症候性行为。拉康的伦理是“回归弗洛伊德”的结果, 同时又是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一次超越。在拉康的世界中, 弗洛伊德的“本我”已经被“他者”篡位, 是改头换面而存在的“他者”。伦理行为看似源自“本我”的伦理意识, 其实却是“不可能存在之真”发出的伦理行为。
(2) 教学规范伦理的反思。近现代以来, 中国社会传承已久的道德观急剧变化, 由成贤成士的道德转变为以普遍的社会伦理规范, 即“底线伦理”为前提, 社会规范与个人道德完善相分离, 以行为者为中心转变为以行为为中心, 以价值为中心转变为以规范为中心。教学规范伦理的处境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代伦理学秉持的一种错误假设, 即只要为人规定出活动的最低要求, 明确底线伦理, 保证其不犯最基本的错误, 则更高要求的、更良善的和崇高的行为自然会发展出来。但由低要求的价值不可能推出或者发展出高要求的价值[18]。当前泛滥的教学伦理规范建构如果得不到反思, 最终只会导致教学伦理魅力的消失。倡导“标高”而不是“求低”, 本身是对伦理特质的追问。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善”, 还是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和神学的德性, 还是费尔巴哈的幸福和爱, 都说明伦理问题涉及信念, 仅仅依靠规范是无济于事的。教学伦理必须回归伦理本身, 才会被“拯救”。
3. 教学伦理研究的境遇化
伦理最终都要指向不同的领域, 而不同的领域会产生不同的伦理诉求, 因而, 普适性的伦理从来就是一个乌托邦。作为教育来说, 要针对性地解决伦理困惑, 必然要扎根本土, 因地制宜地采取应对措施。
在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的盖瑞·布兹利 (Cary A.Buzzelli) 看来, 美国的小学低年级的教师, 除了通常的伦理困惑外, 还面临着特殊的挑战。美国的小学低年级———从幼儿园到三年级———既是儿童早期教育又是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领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重点、标准、历史书和传统, 并依靠这些东西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范式。尽管这些范式拥有对儿童教育的共同承诺, 但是每个领域的承诺意义和实现承诺的方式大相径庭。这种意义差异导致他们解决教学基本问题的方式各异。因此, 小学教师经常会感受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冲突和斗争, 在教学实践中会经历大量两难处境和模棱两可情况。盖瑞·布兹利 (Cary A.Buzzelli) 在1998~1999年度, 对美国中西部一个小镇学校琼恩 (Joan) 所教授的混龄教学班级进行了观察。琼恩 (Joan) 的两难处境是她对儿童社会、智力和情绪发展的价值观和承诺和她的学区对较高考试成绩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她认为, 州和当地学校系统制定的标准化考试的内容过于狭隘, 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压力促使她的教学和课程向这种考试逼近。从这个研究中可以看出, 教学伦理问题和本土性文化密切相关, 不能教条于普适性的结论, 目光必须牢牢逼视脚下的土地。境遇化的伦理诉求需要教师拥有敏感的道德感受力和反思能力, 因为, 当我们依靠外部引导的时候, 我们的道德意义过程有可能是一个种族主义实践过程[19]。
三、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问题
1. 国外教学伦理研究的不足
西方教学伦理研究至今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 但教学伦理研究留下的空白点还比较多,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遗古”, 二是“忘今”。伦理学在其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理性主义伦理学、感性主义伦理学、宗教伦理学、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实用主义伦理学、心理伦理学、进化伦理学和元伦理学等派别。每一种伦理思想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对教学伦理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目前西方的教学伦理研究还没有仔细梳理这段历史在教学中的反映, 以及对当代教学伦理的启示。与此同时, 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 还没有从教学伦理的角度进行考察, 如后现代教育思想、激进教育思想、存在主义哲学、女性主义、跨文化教学等方面, 几乎都止步于教学伦理的研究之外。
2. 我国教学伦理研究的差距
从1979年到2008年, 我国研究教学伦理的论文仅有20余篇, 教学伦理著作仅有两部。在上述研究中, 只有个别学者在不同的时期, 发表了教学伦理方面的论文。可见, 国内长期关注本课题的学者并不多, 研究队伍非常薄弱。和国外比较, 我们的研究成果相当匮乏。在已有的研究中, 格式化、套路化的比较多, 缺少创新的成果。教学伦理研究体系的不完整, 导致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局面:国内学者在进行教学伦理研究的文献综述的时候, 显得闪烁其辞、躲躲闪闪, 往往是“教育伦理”谈得多, “教学伦理”谈得少, 部分研究将“伦理教学” (teachingethics) 等同于教学伦理 (theethics of teaching) 。对外国同类研究了解得不足, 导致国内研究视野比较狭隘, 缺乏借鉴材料, 失去了制高点和前沿意识, 丧失了应有的鲜活感。
当代商人形象研究综述 篇9
世纪之交的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商业文学作品大量涌现, 从80年代发端, 到90年代成型, 进入21世纪更是遍地开花蔚为大观。虽然以商人及其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逐日增多, 但专门研究商人形象的论文或专著却很少, 且缺乏深入的系统研究。笔者根据所能搜集的资料, 就有关当代商人形象的研究做如下总结:
一、在对商业文学、商界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时涉及对商人形象的观照
较早论述商业文学的学者汪昌松, 他在《试论转型期商界文学价值取向的转移》[3]中提出, 只有市场经济条件才能为商业文学提供其生成机制和生成要素。商业文学对金钱功能的反映, 经过了由负面暴露到正面颂扬的转变;对商人本质的揭示, 经历了由鞭挞贬抑到正确对待的变化;对欲望作用的表现, 经过了由无情谴责到适度肯定的转向。
对商业文学作专题研究的学者杨虹在《商业文学的创作特性与文化价值》[4]一文中探讨了不同年代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特质之不同与作家创作立场之间的关系, 认为由于传统社会心理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难以作为, 商人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一度是被漠视、被淡化的对象, 以商人及其商业活动为题材的作品极度贫乏, 商人们即使出现在主流话语的政治图解中也往往居于边缘状态。杨虹在另一篇论文《叛逆与超越:商业文学的叙事变革》[5]中, 认为商人形象的文化价值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叛逆与超越。《商界》等长篇小说的出现, 标志了作家的创作视角向商业经济领域的转换。90年代后的商业文学叙事, 开始越来越深入地反映商业社会生活的特点, 成为商业文化的形象显现, 作家们也开始极力正面塑造商人阶层的自由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 把商人比喻为“海狼”、“鳄人”、“猎人”, 这种象征既是对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的揭示, 也形象地刻画出商人凶残、贪婪、狡猾的性格特征。佘亚荣在《商业文学的创作新质》[6]中也提出类似论点“商人形象的凸显是商业文学创作的新质之一”。对商业文学的创作成效, 杨虹在《商业文学视野中的市情商态》[7]一文中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论者认为, 商业文学作者注重以商人为主人公, 突出刻画各类商人形象。从个体到群体、从平面到立体, 商人形象获得前所未有的展示, 且在共同的经济品格刻画中被赋予不同的音容笑貌、禀赋品行、生存方式、奋斗履历, 弥补了因抑商文化传统而造成的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画廊的重大缺失, 在中国商业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而且, 一些较好的作品注重突出文学提升人的精神的艺术功能, 或在颠覆落后的社会价值取向的过程中, 张扬一种进步的商业精神;或在经济利益与人性尊严、道德伦理的冲突中, 揭示金钱对人性本质力量的异化, 呼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对股市商人形象的描写不仅写出了人性的弱点, 交易场上的罪恶, 还把现代商品社会中人和股海的搏斗上升到人和命运的搏斗的高度,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城市狩猎者形象充分反映了城市市情商态中最活跃的因素, 把一群敢于铤而走险砸掉铁饭碗的人的冒险历程, 以及那些赤裸裸的生活欲望与物质自豪感, 做了水乳交融的生动描述;官商一体的别样人生刻画了官场与商场的种种残酷斗争与无序竞争, 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的急剧变化;欲海横流中的爱情世界遭到了商业化的侵蚀, 特别是商海浮沉的人们更是直接受到冲击。总的来说, 论者承认商业文学独特的价值, 并指出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具有不可取代的认识价值。
与主要肯定商业文学的独特价值不同, 有些学者更关注商业文学创作存在的诸多不足。潘沅汶在《90年代“商界小说”的勃兴及其价值探析》[8]中, 指出90年代商业文学创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及表现。无独有偶, 李海燕的《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9]也认为, 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 商界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憾:一是小说在把商人形象中心化时走进了唯一性误区, 作家把商界商战作为介入中心的唯一视角;二是缺少批判精神;三是审美距离感销蚀, 小说情节模式化、人物类型化现象较严重;四是作家的商业专业知识不足, 无法深入揭示商战本质。
二、在对商战小说、金融小说进行论述时涉及对商人形象的简要评述
商战小说与商业小说的区别, 论者并无提及。从一般意义上说, 商战小说更加倾向于记叙故事情节, 通过描写紧张的商业战争来刻画人物, 比商业文学更加通俗化, 也更加专业化。另外, 商战小说的战争意味更浓, 快节奏的商场生存状态使人更感觉到物质享受的宝贵, 因而商战、金融、商贸小说都将人物对物欲的渴求作了详细描写。比如, 张一波《当前商战小说的话语特征》[10]从分析商战小说话语的基本语符 (性、金钱、暴力) 入手, 得出“商人阶层的生活态度与生活理想更为侧重于当前性”的结论。评论者认为, 到目前为止的商战小说, 所提供的人物形象是市民与商人的融合, 而不是有着强烈历史个性的商业巨头形象, 他们很难脱离市民阶层特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 在本质上与市民并无二致。
杨六荣在《错位的英雄及诗性的消失——转型期金融商贸小说研究》[11]一文中探讨了金融商贸小说的概念界定、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成就得失, 涉及对众多不同类型的经济型人物形象——如“红顶商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红色人物”、迷失的当代“吴荪甫”、物欲主义者、商贾教父、职场培训师的分析和点评, 并将其归结为“错位的英雄”。
汤哲声在《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12]一书中, 专门开辟一节来探讨90年代以来商战小说的创作历程及得失, 附带对商战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商人形象进行介绍性的、简明的论述。他指出, 直接引发大陆的商战小说创作热的是香港作家梁凤仪财经小说的引入, 以至于大陆作家创作此类小说时很难跳出梁氏小说商战与爱情、复仇与阴谋、成功与失落的模式套路。
三、在年度小说研究综述中对商人形象偶尔提及
散见于各刊的小说总体研究和单篇小说鉴赏文章中亦有涉及商人形象方面的研究。
陈辽在《’94中短篇小说中的市场经济与人》[13]中提出, 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 反映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中的人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例如黄国荣的《尴尬人》反映了下海干部屈应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而丰富的心灵世界, 具有典型意义。但这类小说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 还未出现像《威尼斯商人》、《高老头》那样塑造出不朽商人典型的作品。何镇邦在《长篇小说创作漫评》[14]中纵向梳理了1998、1999两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取得的成绩, 并对殷慧芬的《汽车城》作了简要介绍, 指出这是一部对工业题材有较大突破的成功之作, 同时, 充分肯定了其中塑造的俊友公司前后两任总经理郭大林、潘树德, 德方副总经理卡尔等商人形象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徐坤在《短篇小说创作概述》[15]中也对《城南诗篇》、《翡翠鹦鹉》、《怀念一个人》等短篇小说所塑造的病态商人形象进行简单的介绍。
土家织锦当代变迁研究 篇10
1、原材料的变迁
黄柏权从史料文献考究了土家织锦的原材料变迁过程:改土归流前, 土家织锦主要是以苎麻、葛麻为的原材料。改土归流后, 受到了汉文化渗入的影响, 土家织锦在原材料的选材上, 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棉花在土家地区的广泛种植, 逐步成为土家织锦的主要原料之一, 并出现了棉麻、丝麻混纺织品, 土家族的“斑布”有麻织、棉织、棉和丝绒交织等三种。
上世纪五十年代, 土家织锦在原材料的选材上开始尝试使用机械纺织的丝线棉线或是毛线。八十年代初, 又广泛使用过纤维合成的膨体纱。随后几年, 有些地方又用过“涤纶”或人造丝等作为原材料来使用。原材料的选材发生了变化, 使得对传统的土家织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导致土家织锦的功能由实用转变为装饰。
2、生产工艺的变迁
田明在《土家织锦》一书中描写道:传统的西兰卡普所用的是一种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 它是由古代水平式踞织腰机发展而来的。织机主要由机头、滚板、综杆、踩棍、竹筘、梭罗、篙筒、挑子、撑子、鱼儿 (又称布鸽) 、滚棒、绷带 (即绊带) 、筘刀等组成。
改革开放以来, 因市场的需求, 一些织锦厂在传统的织机的基础上创新制造了大机。改变了传统所谓“机床低而小, 布绢阔不盈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家织锦生产工艺上的进步, 特别是专门设计的滚线机, 大大地节约了牵线的时间, 加快了织造的进度。大机的经线程序也从由原来的需要用手工把经线一根一根地穿进综丝, 改为在快要用完的经线花茬处接上线头即可。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一并解决了“打花容易, 牵花难”的问题。
另外, 现今的织锦传承人在对织机配件材质上的选取更注重实用性。如撑子、挑花钩、筘, 过去常使用铁制的、铜制的或是牛骨头所做成的, 十分耐用, 但重量不轻, 打一天的花, 手腕就会酸痛。而如今传承人更多的是使用竹制的。竹制的配件虽不耐用、易断, 但使用起来轻便灵巧, 且竹林在土家山寨地区随处可见, 取材更方便, 制作更简易。
3、图纹品种的变迁
传统的土家织锦主要是用作于土花铺盖、枕巾、帐帘、门帘, 小孩用的裙盖、脚被或是衣服、帽子及祭祀用的披甲、挂饰。随着社会的发展, 土家织锦不仅仅是个人家庭需要的生活手工艺品, 它更多的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一种消费品来看待。这就要求它的作用更为市场化。与传统土家织锦的品种相比, 今天旅游市场上的土家织锦更为多样化, 也更为艺术化。除了铺盖、枕套, 衣帽等, 土家织锦更多的用于装饰饰品上面, 如:壁挂、地毯、桌巾、沙发套、手机套等等。尤其是大织机的创制, 使土家织锦的大小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现代土家织锦的变化, 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花纹图案的变化上, 其原因与社会需求分不开。一是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一些织锦厂会根据订货人的需要来编织图案, 如湘西凤凰古城景区需要的产品, 厂家就会在相应的织锦工艺品上织上“凤凰古城”或“烟雨凤凰”等字样, 其图案的运用也与之相呼应。一些织锦厂还还会根据游客的审美需求, 织出现代元素的图案, 如“红色爱心”、“玫瑰花”等;二是旅游地区宣传的需要。如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巨型土家织锦壁挂——《巴陵胜境――岳阳楼》, 还有《武陵源》、《烟雨凤凰》等作品都具有相应的广告宣传相应, 用来扩大影响力为目的;三是艺术更新创造的需要。一些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文化人根据坏境、时代等因素, 构思出新的作品后, 让织锦艺人按照图纸来进行编织, 如《摆手舞》、《茅谷斯》、《边边场》、《哭嫁》等等, 大多数的作品取材于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四是织锦传承人自己的创作, 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 一些织锦传承人将自己的构思与传统图案结合起来, 创作出了新的作品, 如《福》、《寿》, 布袋上装饰八勾或阳雀花 , 各种抽象的人头像等。
4、功能价值的变迁
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历史的记载和民族的表诉只能凭借其他形式, 如:语言、口头文学、民俗活动和工艺美术等进行。而工艺美术又是最直观贴近人的一种“语汇”。因此, 传统的土家织锦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表象特征, 还是折射其历史的一面镜子。土家织锦的纹样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如土家织锦纹样中的“台台花”图案。酉水河畔的土家民族流传的有这样的民谣:“白虎当堂坐, 无灾必有祸”。人们把“台台花”织在小孩的窝窝被或盖群上, 其用意是保护小宝宝不受“白虎”的侵害, 健健康康的成长。因此“台台花”是具有特殊精神内涵的图案, 一直作为保护小孩的专用品不可乱用。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 土家织锦被挂于摆手堂前, 或直接成为跳摆手舞的披甲, 成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是为了通过图腾崇拜和巫术仪式来达到人神间的互渗, 土家织锦成为沟通人神、人鬼的重要纽带。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织有“台台花”的窝窝被和盖群逐渐地被市场上的婴儿用品所取代。“台台花”图案也不再是神灵的象征, 仅作为一种好看的图纹, 被广泛地用于人们生活的装饰之中。作为沟通人、神、鬼纽带的织锦也因祭祀仪式的淡化而变成了装饰物品。相应的, 土家织锦承载民族历史的功能逐步减少。土家织锦在现代的传承所依靠的大的背景条件, 即是旅游市场的需要及民族文化底蕴的展现。这样的背景赋予了土家织锦新的功能及价值——旅游消费品与艺术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土家织锦在当代的变迁是个渐变的过程, 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 应更多关注土家织锦在当代环境下如何更好发展与传承, 开启对新型传承模式的探索之路。
摘要:与传统相比, 现代土家织锦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图文品种、文化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确看待土家织锦在当代的发展和变化, 对民族传统工艺寻求出其新的传承轨道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土家织锦,现在传承,变迁
参考文献
[1]田明着.土家织锦.学苑出版社, 2008
[2]冉红芳.试论土家织锦的继承与创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第1期
[3]吴碧云.商业语境下土家织锦的原真性保护.考试周刊, 2008, 第18期
[4]辛艺华, 罗彬.土家织锦的现代价值变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第2期
[5]黄柏权, 游红波.土家织锦的发展演变及其现代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5, 第2期。
[6]冉红芳.土家织锦文化变迁研究——以叶家寨为个案.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吴正纲.“西兰卡普”的审美价值.湖北少数民族, 1987, 第2期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三篇) 篇11
主持人语:无论哪种组织文化,都不是给管理者用来作为控制和管理的工具,而是将组织看作一种生活环境,着力于关注成员在这个环境中的行为、活动和故事,使组织内部的联系网变得更为人性化,更具包容性,同时以这样的凝聚力去感染组织外部的人,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组织文化演变为文化专制,组织的性质就不再具有原来自由結合的意义,而是由暴力作为背景的强迫性“组织”。因此,自由的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是组织文化孕育的土壤。
本期的组织传播栏目刊登三篇文章,《伯明翰学派对媒介批评理论的贡献》由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丁云亮撰文,文章从媒介的性征、运作模式及受众接受角度,力图勾勒出这一学派媒介批评理论的主要思想立场和创新之处。同时,对中国本土批评理论的建设提供思路,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组织传播视阈下的企业文化研究》则对1996年以来国内外研究组织传播、企业文化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从中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假设。《互联网对NGO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海南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海南NGO与大众传媒互动的调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从互联网对NGO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着手,旨在为海南的NGO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当代研究生 篇12
韩老师以客观、风趣的语言, 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地给我们阐述了什么是青年、为什么要研究当代青年、当代青年的特点、社会历史使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当今的热点话题和经典案例合理分 析、更让马克思与当代青年在100多年以后有个跨越时空的会面, 与信仰对话, 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碰撞。这巧妙的课程设计加上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如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享受着浓浓的乐趣。是的, 韩老师把美好的笑容带到课堂, 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当代青年面前, 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 ;韩老师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 换成幽默 ;更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充满亲和力的面庞真正让我们感觉到这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在享受知识的同时, 我的思绪总是不停地翻滚着, 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件件相关的事情。更激起我心中那团炽热的爱国主义火苗, 激发自己对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的思考……
还记得那个形象的关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特点的描述吗?尽管简单但是形象生动, 更似诗一般朗朗上口, 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特点描述的淋漓尽致。60后的朋友朴实、70后的人们文艺、80后的青年拼搏、90后的大学生敢于尝试、00后的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尽管不能代表所有人, 但是确实这代人典型的描述。
还记得“手机控”、“拇指族”、“有问题找百度”等形象而鲜明的界定吗?的确, 我真真确确的感觉到我们甚至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都已经离不开手机了, 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中手机无处不在, 如影随从。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手机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数不胜数, 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 当你刚出生的小孩就生活在一家几口多个手机的辐射之中时 ;当你还上幼儿园的儿子就每天嚷着要玩手机游戏之时 ;当你含辛茹苦让大的孩子, 好不容易走进大学却在课堂上玩手机、甚至考试时用手机来作弊时。你还会恣意放纵吗?答案一定是不会。
还记得韩老师曾形象的说 :“如今的课堂, 那就是老师与手机的较量”吗?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走进我们的生活时, 作为青年, 我们已经不再年少无知, 我们必须要理性控制。合理的利用手机, 发挥它的益处同时必须遏制“对手机的依赖”。
还记得最后一次课上老师写在黑板上赫然的三个字“不可能”吗?老师以他自己的朋友办房改房为例真真切切的让我懂得了。青年的我们“不可能”不要轻易说出口, 事情要去做才有话语权。要相信共产党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所以, 要始终牢记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发言权, 不要轻言放弃, 永不言败。
还记得老师说过“知道不等于明白、知识不等于智慧”吗? 作为当代青年, 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过度的骄傲、炫耀除了会让我们遍体鳞伤之外, 别无其他!无论你的本领有多大, 知识有多丰富、视野也多宽阔, 要始终有一颗朴实的心。骄傲必败的道理我们一定要牢记。所以你的能量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用你真切的心去面对你的生活、面对世界, 你一定不会输。
还记得那个引用了流行音乐的标题吗?“借我一双慧眼, 看清当代中国社会”并且从以下四个方面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1、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转型2、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即将成为过去3、看穿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大智慧4、确立自我才不至于在诱惑中迷失方向。的确我国正面临这样的状况。首先,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的雄壮崛起固然会成为的焦点。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近代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 但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 知道中国近代的种种不堪回首画面绝对不是一个偶然。“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深深牢记。然后, 说到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有两个因素一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即是两极分化和政党腐败。贫富差距太大, 地区经济发展及其不平衡, 甚至在农村还会出现贫困山区, 教育落后, 上不起学的现象, 这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政府一定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 先富裕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后实现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另外一个非常严重问题也是制约我党发展和我国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 那就是腐败现象。在中国共产党漫长的奋斗历程中, 一直在同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当前, 面临新的形势, 中央下来反腐败巡视组一轮一轮的打老虎, 官员腐败的现象也逐渐浮出水面。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和美色的下, 打破道德底线, 进行可耻的交易。冠冕堂皇的背后藏污纳垢。在当前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腐败现象减少, 但仍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大问题。只有政治清明, 国家才能有序、和谐的发展。
【当代研究生】推荐阅读:
当代艺术设计研究10-14
文学研究当代文学06-10
当代教育精神研究述评09-14
当代教师德性研究述评05-25
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06-04
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06-13
当代文学传播发展研究07-25
当代媒体运营管理研究08-30
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09-14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