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设计

2024-10-16

当代建筑设计(精选12篇)

当代建筑设计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强, 建筑电气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本文讲述了建筑电气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着重论述了当代建筑电气设计。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气技术,经济性

1 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设计准则, 它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和对建筑的质量要求, 是建筑电气设计者设计的标准。

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 保证建筑的各项功能稳定连续运行, 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

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的一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综合经济因素, 既要考虑初投资也要兼顾以后的运行费用, 以求得建筑生命周期内费用最低的目标。

2 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

2.1 电力供应

电力在现在建筑中占有重要作用, 没有了电, 建筑就会处于瘫痪状态。保证建筑电力的稳定供给是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得基础。因此,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 现代高层建筑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电源, 具体数量应根据负荷大小及当地电网条件而定。两路独立电源原则上是两路同时供电, 互为备用。此外, 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或燃汽轮发电机组, 要求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 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事故用电。对于高压开关柜应根建筑标准, 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对于电力变压器, 根据防火的要求, 主楼内是不允许装设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对于容量低压配电屏的出线, 应做成手车式。

2.2 供电线路

居住建筑中各种电路繁多。为保证各种设备电路的稳定、安全运行, 供电电路的主线截面不能随意更改。否则线路截面的变小, 使电阻变大, 功率过载将导致电路发热或引发火灾。

2.3 电气设备的接地

现在建筑中存在电脑、电视、冰箱等大量的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通过保护接地系统的重复接地与共用接地体相连, 为保证人员的安全, 此共用接地体的电阻不应大于1Ω。

2.4 建筑消防控制

建筑消防设计指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和气体自动喷射灭火及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等四个部分, 实现报警灭火自动化。其中, 消防线路要求要求穿金属管或者暗敷, 目的是火灾发生后可以保持消防线路的正常使用, 保证信号、命令得到有效的传输。消防水泵的控制尤为重要, 为且确保安全, 消防水泵的控制应设置两路:一条由引至消防水泵控制柜;另一路则引至消防控制室[2]。

3 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3.1 配电回路问题

每户住宅室内配电回路不能过少, 由于配电回路少, 每回路所带的负荷就增大, 实际等于减少了导线截面。从配电箱出来的分支回路主要有空调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照明、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等。而目前在住宅中, 起居室、卧室都会有空调, 根据空调器负荷大小, 空调回路应有2个, 回路数量一般不少于5个, 分支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铜芯绝缘导线, 导线基本上都采用铜芯绝缘线穿管或电缆暗敷设方式, 穿线管采用符合阻燃性能要求的PVC管, 严禁导线直埋墙敷设。

除了从配电箱出来的回路外, 还有有线电视、电话线路, 至少有七路管线进入居室, 其中这七路管线中除照明是在顶板辐射外, 其余管线均敷设在地面垫层内, 彼此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暗敷线路按最近线路辐射时, 由于住宅的垫层比较薄, 线路管线交叉不易处理;另外照明线路通常利用顶棚灯的接线盒进行分线, 在住户铺设地板时, 往往将敷设在地坪内的管线打断, 造成电气不安全和使用的不方便。暗敷线路沿板孔、墙缝垂直或平行地面敷设, 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因为管线交叉可以在墙缝中解决, 而照明线路则在墙的拐弯处利用接线盒进行分线, 而非顶棚灯的接线盒, 住户可根据配电平面图, 了解进入分支回路的具体方向和位置, 从而避免在铺设地板时将管线打断。

3.2 电气线路导线问题

3.2.1 住宅室内配线要用铜芯塑料线。

而在日常工作中, 有的为了节省投资, 导线选用铝芯塑料线, 这样一来就为日后用电安全埋下隐患。我们知道铜导线比铝导线机械强度高, 导电性能强, 同样截面的铜导线使用寿命比铝线长。由于铝线熔点低, 表面极易氧化, 一旦线路过负荷, 铝导线较铜导线易于起火, 发生火灾事故。

3.2.2 住宅室内导线截面应选择大一些, 如进户线至少应选用

10mm2铜芯塑料线, 最好选用16mm2铜芯塑料线, 空调回路应不小于4mm2铜芯塑料线, 普通插座及照明回路导线选用2.5mm铜芯塑料线。因为家用电器 (如微波炉、气体放电灯和镇流器等) 产生的非线性负荷日益增多, 使线路产生谐波, 而住宅导线的选择通常是按机械强度、发热条件、经济电流密度和电压损失等因素考虑, 往往忽略电压质量和这些谐波的影响, 另外我国迄今没有载流量标准, 设计手册等资料所提供的载流量都是制造商 (生产厂家) 提供的, 较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的载流量约大20%, 而设计中又多未考虑多回路并列暗敷设时相互发热而导致载流量的下降。导线截面过小, 将引起回路阻抗增大, 电压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一点在高层建筑中尤为突出。另外导线截面过小还会使导线发热加剧, 绝缘老化加速, 易使导线发生线间短路和接地故障, 引起电气火灾和人身电击事故。

4 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性

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为降低建筑的能耗, 建筑电气设计师也应从全盘考虑, 既要兼顾初投资还要考虑建筑电气的运行能耗。

4.1 变压器的选择

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高导磁的优质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和先进工艺制造使硅钢片的磁场方向接近一致, 可以铁心的涡流损耗;良好的接缝密合, 可减少漏磁损耗。与老产品比, 节能型变压器空载损失和短路损失降低, 10k V系列分别降低41.5%和13.93%。平均每千伏安年节电9k Woh[3]。节能型变压器, 因其具有损耗低、质量轻、效率高、抗冲击、节能显著等优点, 而在近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 电动机的节能分析

减少电动机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但是在具体工程中电动机通常都是水暖及建筑等专业设备所配套的, 因此电气设计节能措施主要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就地电容器补偿减少线路损耗外, 还应减少电动机低效率的轻载和空载运行。主要的措施是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电动机使其适应负载的变化, 以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如对于空调系统的循环泵采用变频控制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可节约30~40%。

5 结束语

目前, 建筑电气的建设逐渐向自动化、节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些方面必然对电气设计有许多新的要求, 使建筑电气的设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经过仔细的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 即为将来发展留出裕量又节省投资, 这样才是一个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计划出版社《.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92[1]中国计划出版社《.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1992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当代建筑设计 篇2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近十年设计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民众积极参与和政府大力支持。民众参与表现在大众对设计的逐步认同以及亲历亲为的设计实践活动快速增多:从日常服饰搭配到家装陈设选材、从挑选汽车造型到评价城市建设,对设计的热情与追崇使懂设计、做设计、用设计的人群大大增加。闲暇时间和旅游活动增多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网络和获取知识的便捷使设计理论和技能不再高不可攀,设计成为大众百姓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支持则体现在设计得到国家层面的理解、尊重和支持。近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也是促进设计繁荣的重要保障。

设计繁荣背后也有阴影与盲区:部分设计产业被商业化、世俗化或游戏化侵蚀;消费经济“看不见的手”裹挟着设计大旗,以过度设计、多余设计的方式,做着实体经济“够不到的”商业目标;设计被分割为一个个单独项目,只为甲方服务,其成果从个案来看都合理完美,但从整体审视,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长远利益与生态保护可能有负面影响。在设计教育领域,也存在着观念和口号是“以人为本”、“可持续设计”,实际做法或技术路线却是浪费资源、有损生态的不合理设计现象。

当代设计的危机 篇3

该背景下设计的“道德”研究,会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角度,“道德”在这里只是一个托词,只是用来涵盖人与人工制造物的所有社会属性和关系。设计伦理与其他学科的伦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但是,较之其他学科,设计的道德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似乎均隐现在人与物的关系行为之下,也就是说,设计道德不太像社会生活中的医学道德、企业道德、媒体道德等有着非常明确的“人—人关系”,在此关系中,我们可以用传统道德的概念来就某种决定或选择的行为加以评判,但像诚实问题放到设计伦理中就产生了分层,因为我们不会说东西诚实不诚实,更不会说“这个东西撒了谎”,对于设计者和使用者来说,他们面对设计产品,通常的评判是“好”或者“不好”。那么,在设计伦理学的视野下将如何理解这个“好”字,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要谈论的话题。

对于“物”而言,伦理学中有个名词叫作超道德。设计的道德问题,不仅是要探讨人与人的关系,更要探讨人与物的关系,探讨物在流动中的特性,以及在不同物的特质之下,人的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

可以肯定,设计是一种人类通过造物的方式造福于人的行为,但对什么是设计的理解却相当混乱。目前社会上流行两种通俗的看法,一种认为设计就是应该提供最大的便利,将一切实用之物改进得更加好用;另一种则认为,设计应该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进一步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很显然,对待设计的这两种想法,无论是前者的现实主义还是后者的理想主义,都是将超道德的对象进行道德化的结果。因为“是什么”和“应该怎么样”并不等同。

关于设计,依照各种不同词典的意思总结,它具有如下含义:一、设计是一个过程,由设计行为或做法呈现;二、设计是一种意图的结果,通过设计草图、规划、想法或模型予以展示;三、设计是经过艺术元素处理过的产品。显然,由字面而来的解释,设计的含义分散而多重。事实上,有相当多数的人认为,设计就是一种职业,可以以应用对象指称,比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时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他们更多的是将设计的源头指向工业化和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

在设计学术界,由于研究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设计的看法和定义也有角度的差异和外延的分离。英国设计史学者彭尼·斯帕克(Penny Sparke)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认为:“与艺术不同,设计一词有着双重含义。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它不只是我们身边事物表现出的某种特征,它同样也是使得这些事物得以实现的创造性过程。”(彭尼·斯帕克《大设计—BBC写给大众的设计史》)设计史学者杭间在《全球化下的DESIGN中译》一文中谈到:“回想近一个世纪以来与‘设计’有关的种种名词的各自登场但谁也不能取代的历史,我恍然大悟,从‘图案’、‘意匠’、‘美术工艺’到‘工艺美术’、‘装饰’、‘实用美术’等……那么多的前辈大家孜孜不倦而不可得以统一之名词,除了历史原因,更多的正是这个名词以及它背后社会价值观的中西对应的模糊。”(见杭间《设计的善意》一书)他的这段话表明,设计因其历史的原因和多学科的交叉跨越,定义是难以确定的,尤其是当代设计的“外来”因素(“设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解决英国工业衰退的应对方案而被提出的),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更使设计变得错综复杂。

由此,作为对设计道德的研究,我们既要关注设计概念、设计师、设计产品的演变,也要探究生产关系的转变,以及在当代工业、工程技术、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和大众媒体交流下的设计变化,因为,产品作为物的显著形式,引导着人类的判断和行为。

一八五一年,针对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第一个万国博览会上所展出的机器本身的“丑陋”和批量化生产下产品的粗糙,现代设计的先驱人物威廉·莫里斯(Villiam Morris)进行了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对设计的道德批判。威廉·莫里斯与马克思一样,他认为机器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分工,与马克思不同的是,威廉·莫里斯看到的不仅是在大工业生产方式下机器剥削人的卑劣,他还痛恨劳动分工后生产和消费了他认为的不好的装饰,于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工艺美术运动反机械、崇尚自然、回到手工时代的主张,虽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但他们倡导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及设计为多数人服务的思想,对于设计的后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九零二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是继威廉·莫里斯之后,以技术的进步为条件提出设计新主张的团体,他们所提倡的极具民主思想的“标准化”设计,是后来包豪斯设计思想体系的基础。在标准化设计中,功能主义被逐渐强调,目的是为了人人都能享受新技术、新设计的成果,因为只有标准化,才能方便技术的使用、器械部件的更换、更多区域的系统支持和服务,从而降低成本。然而,从“功能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国际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早期包豪斯的理想和后来的社会现实屡屡发生撞击,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就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工具理性”所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光辉的城市》,其规划方案和他的理性功能主义思想就是对“工具理性”的最好注脚。柯布西耶将住房称作“适合居住的机器”,城市则“类比于高度秩序化的人体结构—重工业和轻工业对应于腿部,住宅区和使馆区对应于身躯,而商业区、政府和研究机构则对应于头颅”(金秋野:《光辉的城市和理想国》,载《读书》二零一零年第七、八期)。虽然他本想进行的是一场改变工业化弊端的理想之战,但在其规划中,人类的基本需求被无限放大,导致的还是人性自由的丧失。“工具理性论”者试图在“异化”之外另辟蹊径,为“工具”找到合适的评价角度,剔除人工制造物那些人为强加的“原罪”,但对于设计伦理来说,对应“设计”的“人工制造物”并非是一般的“物”,而是一个有前因后果的“事物”,因此“工具理性”之于“设计”,远比哲学领域复杂。

nlc202309032251

在整个现代设计的历史中,始终困扰我们的是,就设计极大满足人类对物的需要上,有没有一条可以超越于物质之上的对应于精神的良好配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认为,人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说马斯洛的理论是成立的,那么纵观人的内心需求的复杂性,设计作为一种为人服务的行业,尽管它所关注的应是产品与人的互动方式以及精神功能的发挥,但想要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一定是艰难的,这种艰难用马尔库塞的观点可以做更进一步的阐释:“人类的需求,除生物性的需求外,其强度、满足程度乃至特征,总是受先决条件制约的。对某种事情是做还是不做,是赞赏还是破坏,是拥有还是拒斥,其可能性是否会成为一种需要,都取决于这样做对现行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可取和必要。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需要是历史性的需要。”(《单向度的人》)

在现代设计的巅峰—现代主义的设计中,“优良设计”(Good Design)概念的提出和对它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产品功能性的强调和对大众品味的提高上。其中功能性问题,不仅是围绕“实用”展开,同时还通过摒弃过分的装饰来实现设计的“诚实”,设计道德整体集中在民主性的表达中。从二十世纪始,设计已成为改造社会的可能性手段,并且不仅从物质入手,亦在国家体制和大众意识形态上深刻介入。

由于与经济、与技术、与社会面貌以及文化的反复渗透,设计从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其重心也从生产转向消费、从需求转向欲求,进而产品的实用性被商品的周期性推翻。在不以物品作为实用品的年代,设计的目的必然变得多元和模糊,其伦理规范也就变得抽象无约束,像“以人为本”的倡导,曾有设计师以人与物的各种关系所列出的尺度,规范了产品为人之合理使用的设计底线,然而,这些数据只能解决人的生理需求的愿望,而更高层次的人的欲望需求将如何以“以人为本”的概念得以补充?过去我们痛苦的是物品的短失,现在我们痛苦的是物品极大丰富之后的选择以及物的属性的转移。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于“物的时代”有过精彩概括,他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生产、完善和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如此,设计不仅担负着造物的任务,同时还需要收拾物的“未来”,因为,今天的物品在投产时就已储存了多重身份:产品、商品、用品、礼品,甚至是收藏品,人类的虚假性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实质性需求,并且“由于更多社会阶级中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着质的变化”。“生产机构及其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设施‘出售’或强加给人们的是整个社会制度。”(马尔库塞)所以,人的需求在当代必将以抑制性需求呈现,设计只能成为社会和个人、团体之间的催化调和剂。

自古希腊以来,“求善”和“为善”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评价准则之一,因此“优良设计”作为一种至善至美的物的表征,是设计百年来的理想和追求,然而,今天我们恐怕很难再找到“优良设计”简单或不变的等式,尤其在网络时代的物质文化消费中,碎片化已成为人的身体和物质游离的常态,“暂时”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哲学状态,也是大众消费“无常”的理由,如果要使得设计进取向上(其实也就是生活积极向上),就不再只是设计师、产业经营者的问题,而是和所有的需求者—社会,密切相关。因此,现代设计的好和坏,不再是物的伦理问题,而是生命哲学的高度问题。

迪拜当代乡土建筑设计研究 篇4

迪拜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湾,是七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为中东最开放的伊斯兰国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民风纯朴友善,亦是一个充满了独特文化气氛的现代化大都市。迪拜集经济中心和商业中心于一体,为推动中东地区的商贸活动在全球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迪拜地处横跨亚洲和北非地区的干燥回归线区内,属热带沙漠气候。

由阿拉伯湾流向内陆的迪拜河,将城市分为Deira和Dubai两部分,迪拜的历史要追溯到几千年前。迪拜是向伊朗、印度、东非等港口城市输送货物的码头,也是从伊拉克到阿曼的沙漠之舟的城市之一,1587年,威尼斯珍珠商人首次为它取名为“迪拜”。1894年,人们就开始使用珊瑚石和石膏作材料建造房屋,防止火灾的侵袭。1910年~1920年,商人和技工从伊朗迁移至迪拜并在此建立起贸易市场,外来的人口将他们本国的建筑特征也一并引入迪拜(如风塔、拔风窗、石膏装饰板等),对迪拜的建筑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20世纪初,迪拜成为阿拉伯湾的一个主要港口,主要通过桅杆船与印度和东非港口进出口货物。1959年迪拜第一个机场建成,使其成为欧洲飞往东南亚的国际航班的转运枢纽。同年,Sheikh Rashid Bin Saeed Al-Maktoum聘请英国城市规划顾问完成迪拜的首次城市规划。如今,迪拜是中东最主要的城市之一。

2传统建筑风格

迪拜传统建筑受到了7世纪起在此区域发展起来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此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简洁、实用、耐久、气候环境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等。迪拜的传统建筑形式由在此定居的不同国别的居民带来的异国风格混合而成,许多建筑元素都来自邻国建筑,例如来自伊朗的风塔、石膏装饰板和来自印度的挑阳台等。

迪拜的传统建筑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干热的气候、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传统及宗教信仰。

2.1 气候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鉴于当地干热的气候,迪拜所有的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结构均采取以下布局手法:

1)高密度的城市布局,与许多伊斯兰城市一样,在迪拜,建筑排布十分密集,这种布局形式使建筑之间狭窄的小路几乎一整天都被覆盖在阴影中。此外,这些小巷大多呈南北走向,一端终止于迪拜河,这种布局方式使北向季风可以穿越巷子,狭窄的巷道可以加速空气流动,从而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为房屋里的居民和小巷中的行人提供舒适的感受。

2)带有院落的房屋,大多数房屋都有内院,且只向内院开窗,建筑环内院设拱廊,不但能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场所,还可以为房间遮挡阳光,这样便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气流,为居民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3)风塔,是这个地区特有的建筑元素,它外形优雅,除了具有美化装饰屋顶,丰富城市天际线的装饰作用外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耸的风塔就像个风管把捕捉到的风源源不断地送入底下的房间,居民的床或坐席区域通常布置在风塔的正下方,以便居民享受到来自上方的冷风。冬天,这些风塔的塔顶常覆以木支架以防雨淋。

2.2 社会和宗教因素对风格的影响

社会和宗教因素对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伊斯兰教主张私密和谦和,院落式的房屋布置能够提供内向的视线,因此能够很好地迎合伊斯兰教的传统,所有的房间都朝向内院开窗,外墙几乎全部是实墙面,只在很高的地方开几个很小的通风窗,目的是为了防止路上的行人看到房间内的情况,这种布局还能有效地将热空气阻挡在屋外。

2)曲折的入口,主要大门正对的是一面实墙,门开着的时候外人也看不到院内,能更好地保证居住者的私密性。

3)拔风窗是迪拜传统建筑中特有的元素,为解决对外开窗和保持室内私密性之间的矛盾,建筑师发明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将窗改进为上下搭接的两片薄壁,上壁在内,下壁在外,两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吹向室内的气流撞到上面的薄墙,转而向下进入两片薄壁之间的缝隙,沿下面的薄壁进入室内。

4)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贸易,捕鱼,捕捞珍珠等。b.社会因素,宗族社会的一般传统,贝督因人的定居等。c.邻国建筑风格的影响,波斯,印度的伊斯兰风格和沙漠地区的阿拉伯半岛风格。d.审美因素,伊斯兰文化中的象征和抽象。

3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之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探索

3.1 利用传统建筑形体构成要素的简化与重组来强调建筑的民族文化特征[4]

迪拜传统建筑的立面构成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无论是其构成元素还是外部特征均能反映出当地典型的气候特征及伊斯兰文化的审美倾向。其立面构成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高耸的风塔,挑阳台,木格栅板,大面积实墙面,连续有韵律的凹盒,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和凹入口。有了这些丰富的构成元素,其立面整体呈现出丰富的、有节奏感的外部形态特征,具体表现为错落有致的风塔呈现出丰富的城市天际线,使大面积街区统一中又富有变化,打破了以往传统街区中呈现出的单调划一的立面形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许多传统技术已被现代的新技术产品所取代,例如今天的迪拜,空调已取代传统的风塔,然而风塔却作为一种装饰构件大量保留了下来,有的还将其变形,用于现代装饰设计中,如雕塑博物馆中(见图1),将风塔的形式简化为一种符号用于门相,将传统建筑形式中的元素简化为符号融入现代建筑创作,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装饰在迪拜传统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1],其装饰紧密结合建筑的形体和结构,根据建筑部位的不同,进行灵活处理,迪拜传统中的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外廊檐部,柱头,室内的壁盒,天花以及建筑的门窗等构件上,装饰手段多样,较为突出的有石膏花饰和木雕,在清真寺建筑中还常采用彩色玻璃作为装饰,带有很强的宗教气氛。

一些高层建筑设计采用了伊斯兰建筑中窗为装饰母题,以用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手法灵活构图,塑造了带有很强的民族特色的建筑,见图2。一些高层建筑设计采用了伊斯兰文化中的象征和抽象的符号,生动的表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

3.2 利用传统空间语汇来强调建筑的民族文化特征

迪拜建筑对气候的适应首先表现在建筑空间的因地制宜,无论是阴影空间的制造,还是内向封闭的空间布局,都对干热、少雨、夏季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沙尘严重的气候特点有明确的针对性。

内向封闭空间布局,平面配置上带内院的建筑形式得到完善和普遍推广,这种平面配置不仅用于一般民房,一些公共建筑物和宗教建筑也采用这种平面布局。四周房屋的门都对着院内,厚实而高大的院墙把房屋围起来,使之与外界隔绝,每个大院只有一个大门与外界相通,高大厚重的外墙壁不仅利于抵挡强烈的风沙,还可以屏蔽日照,阻隔热辐射传播。整个住宅被围封在墙体内侧,免受外界恶劣天气的影响。由外墙向内院,形成四周建筑向心收敛的趋势,这种住宅拥有最少的外墙表面积,利于节能,并且墙体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迪拜民居内向封闭的空间造型在应对当地干燥炎热,风沙大的气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阴影空间,在迪拜这种密集型城镇布局中,采用相邻建筑的遮挡可以最大可能地创造阴影空间,减少建筑的受辐射面。在炎热的夏季,窄长的街道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宅间空气流动;另一方面借助两侧距离较近的房屋相互遮挡,减少了建筑吸收辐射热的面积,从而营造了凉爽舒适的内部环境。

庭院空间,对阿拉伯人来说,重视环境绿化是民居的一大特点,因此,庭院成为居住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犹如凉廊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一样,庭院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外延,并在日常生活中担当重要角色。庭院空间是第二道阴影屏蔽,庭院绿化将室外空间笼罩在浓荫下。一方面出于居住者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却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技术原理。绿荫对阳光的遮挡也降低了建筑外墙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墙体的热传递,以水院和荫院为中心的空间构成,形成类似自然空调系统的作用,水体的蒸发既产生空气的流动,又起到降温、净化和加湿的作用,极大改善了气候环境(见图3)。

凉廊空间,由于当地夏季比较炎热,早晚温差较大,传统民居建筑均设外檐柱廊,见图4。廊下空间是迪拜民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凉廊对阿拉伯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空间功能。与其他民族居住建筑中的外廊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迪拜民居的凉廊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这种功能很弱,更具有生活功能,廊下空间是从室内到庭院空间的有机过渡,这种空间为阿拉伯人提供了炎热气候中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是一种室外空间室内化的空间艺术。

4结语

民族建筑文化的形成和这种特定的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其社会发展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体现着一定的时代观念。中国和迪拜都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而中国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探索中,理应抓住历史契机,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现代技术,结合传统文化,创作发展属于自己的当代乡土建筑。

摘要:以迪拜历史文化为背景,介绍了迪拜建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气候因素,社会和宗教因素对迪拜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并对迪拜当代乡土建筑设计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探索,指出设计人员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传统文化,应用现代技术,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乡土建筑。

关键词:民族文化,建筑风格,空间,特征,庭院

参考文献

[1]张靓.迪拜传统民居研究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12.

[2]崔森淼,苏继会.地域文化的现代诠释——印度当代乡土建筑之路[J].工程与建设,2006,20(6):711-713.

[3]李罡,张豪.关中乡土建筑转型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7):42-43.

[4]张建华.韩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与民族文化思潮[J].建筑学报,2002(4):61-64.

当代室内设计论文 篇5

西方对设计存在这样的解释:“designisproblemsolving”(设计是解难),设计是以目标为本的。社会为什么需要室内设计,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家居空间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办公空间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创造满足工作需要且能促进工作效率的舒适空间;比如:专卖店空间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创造符合品牌价值的商业场所,通过该场所促进品牌商品的营销。例子再继续举下去会发现,每一项室内设计都是带有很具体的问题需要通过设计来解决。室内设计师的职责就是要高效的利用室内设计的各项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但生活中我们的室内设计往往会出现的情况是设计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业主也投入了很多的钱,但问题没解决好。比如:说家居设计中,装修设计过度追求豪华,反而忽略居住的舒适性;或者办公室设计的过分花俏反而使人无法平静工作;再比如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要求室内设计师要结合市场营销的知识开展空间策划,否则达不到推广品牌价值和带动商品营销的目的,等等。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的方法首要的就是改变设计观念。设计师在开展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解决问题”为设计目标,而且设计师和设计机构还应该用这样的设计理念去引导群众,让群众能得到更舒适的室内设计。其实室内设计追求的就是空间的“好用”,著名设计评论家王受之先生就提出过“好用的设计就是好设计”,因为好用的设计已经把设计问题解决的非常好。室内设计师如何才能创造“好用”的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务必要掌握好设计技能,还要深入去体验和了解生活,同时还要适当的学习建筑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市场营销学、科学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知识。

这些欧美风格的设计都是以其古典、奢华作为卖点吸引群众,而且挺受中国群众的欢迎。这种“欧陆风情”的盛行在此暂且不论应该如何对待。但我认为当代室内设计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更加适合中国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中国群众可以在自己的传统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当然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生硬的套用传统做法,也不是刻意盲目的使用传统元素或风格进行室内设计。而是需要设计师认真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深入消化传统文化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室内设计。当代的室内设计应该创造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现代设计技术的完美结合。其实我国传统设计中有很多精髓的,比如:广州的骑楼就有避风雨、防日晒的特点,特别适合广州这种南方多雨的城市。而且楼上住人,楼下街道,“商、住”得到完美的功能统一;还有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可以提炼出更多的设计精髓,设计师们应该把这些传统精髓融合到当代的室内设计中,以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精神而又现代舒适的空间设计。国内万科地产的“第五园”项目就是一个融合传统文化于现代生活的住宅楼盘。“第五园”营造了诗情画意的中式氛围,大面积的户型很适合中国人的居住特点,场所建造成本控制也经济到位,整个场所设计上很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和居住文化的特点。万科“第五园”可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设计。中国人有中国人独有的性格特点、历史背景和精神需求;同时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各省各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各异。我们要在中国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特点上创造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室内设计。

二、结语

当代建筑立面设计的肌理视觉特征 篇6

【关键词】肌理;立面设计;表皮化趋势

当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中,肌理视觉特征的立面设计理念逐渐兴起,这种设计方式在建筑设计中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设计模式,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也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它能够十分直观的将建筑自身的曲线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创造出一种比较细腻的设计效果。

1.机理与公共建筑立面的关系

机理最开始应用在艺术设计领域,如果站在字面意思的角度去分析,肌就是指物体的表皮,理就是指表皮上的一些有规则的纹路,在相关著作中对肌理的解释是比较适用于建筑设计的,肌理就是一种可观存在对策一种物质的形式(注重表面)这一著作中写道:任何一种物质,其表面都存在着自身独特的肌理形式,正式因为物质肌理形式的存在才使得人们能够对该物质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所以对于人类来说,认识一个物质首先就要对其肌理形式进行充分的了解,站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说,肌理是建筑结构立面当中一种固有的表现形式,肌理给人们传达的视觉特征也是人们认识建筑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在建筑立面结构中,肌理和肌理的视觉特征与传统意义上的特征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别,它有了新的含义,肌就是指建筑立面当中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理是指建筑立面中的各个元素在人为影响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布置和设计的特征,在视觉效果的展现方面通常就是在肌的基础上通过理对建筑立面的视觉感官进行冲击,给人们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2.促使肌理设计在当代成为趋势的原因

实际上建筑結构的立面特征是随着建筑风格的发展和演变一直存在的,但是将这种特征应用在建筑立面设计中还不是十分常见,立面的设计实际上也能更加充分的反映出建筑空间和形式上的众多变化,使得建筑更加符合美学的要求,所以在当代这样一个追求美展现美的时代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但是在这一要素应用在建筑立面设计的过程中,形式美法则也就更多的被当成设计的原则在设计工作中得以应用,所以这种设计方式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建筑结构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趋势。虽然在这种现象产生的过程中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体现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起直接推动作用的则是当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建筑立面表皮化发展趋势的增强。

2.1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与艺术化趋势

建筑立面在经历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时期后,立面终于脱离了自然和功能的束缚获得了独立,并由此产生出平面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的进步和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是使当代建筑立面出现独立与艺术化趋势的两个主要因素。首先,在物质层面上,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使当代建筑立面在完成其基本外围护功能的同时,比现代主义时期更进一步摆脱了平面、结构、重力的束缚,变得更加轻薄自由、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建筑几乎能够适应任何自然环境,建筑立面的形式可以并且也能够摆脱场地环境的束缚。这种“内”(自身)与“外”(环境)的双重解放,为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立面的艺术化趋势提供了条件。其次,在精神层面上,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使艺术走下了神坛,成为大众可以消费和决定的对象。人们开始突出自身价值和个性,强调曾经被忽视了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反映到建筑上就是要求它们首先要有一个充满感情的美的外表,即艺术性的立面。这种变化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大众审美意识开始觉醒的初级表现。立面的意义也就是在这时上升到一个新的设计高度。建筑师们把重心更多地投入到建筑立面的艺术化设计中来。

2.2当代建筑设计的表皮化趋势

使肌理设计成为趋势的原因除了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与艺术化趋势外,当代建筑设计的表皮化趋势也是另一诱因。表皮化趋势虽然是建立在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与艺术化基础之上,但使其成型的直接原因却是当今“读图时代”。的社会实际和功利性的商业运作。首先,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代社会的信息不仅不像过去那样是稀缺资源,反而呈现出过剩的状态。这种情况促使大众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直观视觉图像来捕捉眼前转瞬既逝的信息,从而适应这个飞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大众由此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建筑作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视觉形象之一,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读图时代”的洗礼。每天各式各样的建筑通过大众传媒变成图像信息大量涌入大众视野,这时大众所关注的既不是建筑的空间组合也不是建筑的设计理念,真正吸引众人目光的只有建筑的表皮图像而已。建筑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表现为图像化地获取建筑信息与建筑设计上的表皮化倾向。其次,投资商看准当代社会的动向与这种大众心理,成功地以之为导向引导大众消费,这就是促使当代建筑设计平面化趋势形成的另一大原因—功利性的商业运作。

由以上两个直接因素发展产生的表皮化发展趋势使得当今大众逐渐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建筑外立面当中,所以这也给视觉肌理特征和建筑立面设计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它也能够更好的促进这种发展趋势的稳定,同时也推动了肌理视觉特征设计法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所以站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说具有肌理视觉特征的建筑立面设计也是当今建筑设计发展中的一个必经之路,它的出现也一定会给建筑设计领域注入新鲜血液,使建筑设计领域更具发展的活力。

3.促使肌理设计在当代形成趋势的条件

3.1建筑构造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当代的建筑构造技术正在大步前进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且迅速地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之中。如利用光电技术形成的屏幕立面、数字立面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幕墙技术的应用,建筑师甚至将幕墙构造设计交于幕墙施工公司。它将立面从沉重的混凝土和砖石承重墙体中解放出来,使它获得了实体形式的自由。建筑构造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使以前只能存在于图纸上的立面设计方案最终能够付诸实践,并使当代大众清楚地看到在具有肌理视觉特征的立面设计趋势中,建筑立面在保持了它轻巧、极具视觉效果等特点的同时,一样具有传统立面所应该具备的所有功能要求。

3.2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

由于建筑材料科学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可用于建筑立面的材料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钢材、混凝土、砖石、玻璃的大量应用之外,连一些之前不可能用于建筑的材料如纸、织物、塑料等也开始出现在立面设计之中。现代材料种类的不断翻新使可用于立面设计的素材越来越多,这就使建筑立面的肌理视觉特征越来越明显,为这种肌理设计的趋势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4.结语

在当今时代,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也同样体现在了建筑结构的立面设计中,肌理视觉特征设计形式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出现的过程中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创新,为我国的建筑设计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日)朝仓直巳著,林征,林华译.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对当代工业建筑设计的阐述 篇7

建筑学是应用科学, 建筑的目的是以技术和艺术手段创造预期的理想人工环境, 使人类在从事特定的生产活动中得以舒适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建筑与社会、经济、历史息息相关。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因其使用性质不同, 关注的重点不同, 所以建筑的内涵也具有差异性。由于民用建筑面对的是社会大众, 更多的则是表现文化、美学的内涵;而工业建筑必须首先满足生产的要求, 其外形经常超越大众所熟知的常规形式和固有类型, 成为功能主义的典型, 从而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经济性和高科技的特征。

2 工业建筑的特性

建筑以及建筑群体形成了人类活动的人造空间, 与民用建筑所强调的灵感艺术的美学观点不同, 在以功能为强大依托的工业建筑中, 其面对的是工艺设备、动力管线、传输管道、电力管网、成品半成品的传输装置, 这就决定了工业建筑的重要点必须来自于规范, 来自使用功能的要求, 从而延伸出整体性及力量性为代表的工业建筑形体。

1) 体型组合与内部的统一。工业建筑的本身属性强调功能上的归属, 因而厂房的体型组合必然与内部的生产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工艺的变化, 高低错落的等高线因素所引导的不同工艺流程及其生产设备所形成的特有形式, 使建筑物有了各种的体型组合。

根据不同的生产特性, 工业建筑有其固有的需求, 如电子工业的厂房需设置大面积的采光窗以增大通透性;化工企业所需的高塔和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决定了建筑体量的高大。

2) 巧妙运用自然景观。工业园区的用地可以选择自然山坡、峡谷、海边 (不宜作为居住、旅游的用地) , 通过设计者巧妙利用自然景观, 使建筑群组成为所处景区的一部分。在环境设计中, 为防止公害, 设置隔离带, 遍植树木, 堆砌土丘和坡地上种植常青草皮, 形成下沉式广场和对景等, 创造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3 建筑设计手法

建筑设计手法的运用是建筑构思的实际操作环节。建筑设计必须结合工业建筑的特点, 了解生产过程, 运用娴熟的建筑手法, 来完成生产空间的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和建筑构造的设计。常用的建筑设计手法有:

1) 符号法:把功能对象 (生产产品) 或人们熟知的特定形象 (传统的和现代的) 作为符号, 获取其轮廓外形, 获取其运作过程出现的网络图型, 获取其色彩, 演绎为建筑的特定平面、人口造型、立面形象、装饰色彩, 通过隐喻, 产生联想, 并取得装饰效果以表现出企业的形象特征。2) 结构外露法: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部分或钢结构支架, 悬索的支撑体系或节点部位外露于建筑空间, 在外观上生动活泼, 造成光影变化形成装饰效果。3) 内部外露法:大量动力设备和管线放置于室外或屋顶, 电梯附于外墙上下运行, 这种布置可使建筑内部有一个完整的空间, 利于工艺生产布局, 同时对室外的设备和管线做金属保护, 再涂上色彩鲜艳的涂料, 成为一种特殊装饰, 表现出科技建筑特有的美感和动力管线涌动、蜿蜒的生命活力。4) 个性表现法:一个工业建筑群体中, 生产单元经常被设置在办公和经营单元的后面, 由于要表现企业形象和建筑个性, 因此要精心构思, 采用的处理手法既要与全厂的风格一致, 又要考虑其特殊性。5) 障景法:障景法也就是遮挡的方法, 对于厂区内管线繁多或废弃物堆放场所, 为不使在公共区域看到, 采用墙体、大型雕塑、构筑物或绿化树丛遮挡。6) 轴线旋转法:为打破工业建筑大面积沉闷的空间, 将与其相连的办公室、展示厅和餐厅等作为另一空间的构成与原有轴线体系成角度旋转, 在规则几何形体中插入非理性空间, 造成新的建筑感觉。

7) 象形法:在工业建筑中的小型建筑或构筑物, 把某些产品形象作为建筑个体来塑造, 以抽象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相关具体的标志性含义。8) 色彩法:色彩设计也是活跃生产环境的重要因素, 从建筑外装到室内设计, 采用不同色调展示企业的形象和美好的前景。

4 新型工业建筑的要素

1) 企业形象的建筑设计。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企业形象的策划也成为强化自身特点的方法, 以彰显与其他企业的差别。表现在建筑设计上, 工业厂房从原来仅满足生产活动空间, 到现在成为表现企业形象的形体, 使得具有功能齐全、造型新颖、选材精致和环境优美的工业建筑大量涌现。2) 先进的生产系统。生产工艺和方式的变革, 迫使和要求设计方案采用灵活的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各种现代化的生产系统层出不穷, 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系统一体化, 研究开发和生产设施的智能化, 较之一般办公建筑使用功能更加明确, 需要易于运作和实现一体化流程的场所。3) 使用性。工业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问分开成为一种新观念, 这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既可以节约工艺生产面积, 减少的投资又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环境质量, 尤其是将会议室、休息场所在空间和平面的构成上精心设计, 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工作的沉闷、烦躁感, 消除简单连续作业产生的疲劳, 变过去以设备为主体为以人为本的生产作业区域。4) 集聚性。未来的工业建筑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设施, 也不仅仅是研究设施, 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它既能制造出多种产品、提供研究成果, 还能聚集人才, 汇集知识和信息, 这就要求建筑师提供优秀的综合设计, 使其成为工作舒适、高效的现代办公科研生产环境。5) 可观赏性。工业建筑, 特别是高技术企业, 在建筑设计上考虑一定范围对外开放, 有宽敞明亮的参观走廊, 同时可以触摸和销售部分产品。

5 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1) 生态化。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此原则下, 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理念。有关工业建筑的各种生态化建筑的探讨, 已从建筑理论的研究深入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 并与新建筑形式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2) 节能省地。工业建筑设计历来就很重视设备节能, 利用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采光。但工业企业合理提高建筑密度, 发展节能省地型的工业厂房, 严格控制新增工业建设用地, 并加强监督和监管, 仍是今后工业建筑设计面临的重要任务。3) 人性化。以人为本, 摈弃只重生产工艺要求, 轻视人的行为和心理要求的倾向, 致力于真正体现与对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建筑是时代的要求。工业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让人们置身于良好环境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 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运用人类工程学、行为学原理, 创造满足生产和人的行为需求的建筑环境。

6 结语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初探 篇8

1.概念

“協,众之同和也。”协为配合,同为一致,协同为协调合作之意,指双方或多方通过相互配合达到共同目的的行为方式。1971年德国功勋科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协同现象在宇宙一切领域普遍存在。一个系统内,尤其是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若能产生关联,相互协作可形成稳定结构,实现大大超越各自原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由此,将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协作,使系统形成子系统层面所不具备的新结构和特征”。如果把完成建筑项目的各方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看成一个包含若干子系统的设计建造系统,通过协同作用,实现这些子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最优化时,就会形成最佳的运作机制,获得高效、高质的建造成果。

上世纪下半叶,协同理论与信息技术结合产生了协同工作概念,应用于设计领域,形成协同设计,即可以使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协作完成同一项目的新设计模式。80年代以来,协同设计已经在现代工业产品制造的质效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率先应用于欧美国家建筑事务所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中。目前,建筑协同设计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重点探讨建筑设计建造的复杂关联和相互协作范畴内的协同设计,将其定义为:基于同一设计任务和目标,多个设计建造主体在统一组织管理下协调工作方法和进度,并行并发,集体完成,使协作各方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超越传统线性工作方式,实现建筑设计优化、建造品质提升的系统设计工作模式。建筑协同设计打破了传统的线性迭代的设计流程,使建筑设计向集成化、专业化、实践一体化方向发展。

2.演化进程

客观的说,建筑协同设计的朴素原理存在已久,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从原生同一、分化统一和数字共生三个演化阶段,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丰富,形成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

(1)原生同一

在传统民居和早期的建筑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直接操作来建造庇所或建筑,从古埃及金字塔天然石材的精准砌筑、古罗马原始混凝土拱券的精良工法到哥特时期骨架尖拱券的精美架构,无不以成熟精湛的建造工艺呈现出设计与建造的同生共进,充分展示出建筑由建造逻辑真实性衍生的手工艺品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建造者乃至使用者多位一体,凭借成熟的建造经验、恰当的材料语言、娴熟的建造工艺和明晰的建造逻辑传达建筑的完美品质,设计以建造工艺缓慢演化的方式呈现,“工艺技术正是塑造建筑之美的根本途径”,二者密不可分。

(2)分化统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完善,社会分工逐步细化,设计也日渐从传统意义的“建造”中分化出来。建造工艺不再是建筑创作的最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推行,大部分建筑材料和加工工具不再直接作用于建造。从建造工艺的提升改造到形式特征的凝练创新,设计与建造逐渐发展成为多个工作主体、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工作场所等都相互分离的独立环节,设计与建造分化自治。而这一过程中,优秀的建筑师如同一个全信息媒介,自发运用技术逻辑思维,实现设计与材料、加工工艺、建造装配等环节的协作,通过高质量、标准化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建造来延续建造逻辑的真实表达和建造质效。注重视觉体验和文化意味上提升建筑品质,往往通过隐匿真正的建造逻辑来获取均质、纯净、统一到极致的感官体验,呈现出建构美学的意味(图1-2)。

(3)数字协同

当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从前期分析、逻辑建构、设计表达到建造过程的整个建筑领域。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建筑设计多学科协作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特征。借助数字技术,建筑从形式空间创造、结构体系搭建、构件连接组合、立面细部处理到设备管线布置均可实现三维可视化,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二维建筑信息表达易误读的缺陷,促进了面向建造、面向装配的设计,可有效规避传统设计建造线性迭代所导致的矛盾,亦为复杂建筑的设计建造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化,传统设计建造的原生同一逐渐转译成为当代建筑协同设计,藉由数字技术实现从估算、选材、备料到材料加工和连接的对设计建造全过程的思考和控制,细化和拓展了现代建筑设计概念。虽然建筑协同设计不囿于数字技术,但建筑信息模型和计算机网络协同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协作各方及时、准确的信息传达和反馈,实现对建造品质的设计控制。

3.操作模式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设计相比,强调在项目伊始就对材料的生产进场、构件装配、现场施工乃至最终拆除环节的信息以数字图元方式纳入到设计决策中来,对建筑建造进行过程定义,为施工的进度控制、经济成本的估算等带来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共同参与建筑方案的综合决策,强调设计建造活动中的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而和一般工业产品协同设计相比,往往建筑协同设计中协同方更多,各环节耦合性相对更高,导致品质和进度的控制更为复杂。因此,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更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交流,也更依赖开放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的协同工作管理和互动平台,实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团队运作,构建以建筑师为先导,设计目标共同决策、建造逻辑内在约束,技术信息高度共享,动态联盟灵活协作等特点的的操作模式。

(1)设计目标

以建筑师为先导,协作各方共同决策明确同一的设计目标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的根本前提。建筑设计建造过程涵盖层面复杂,参与者众多,在面临同一设计问题时,各方答案往往相互冲突,唯有一个合理统筹、清晰明确的设计目标,方能使各方在协作中减少矛盾,有效合作。如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设计中,希尔森莫伦有限公司就在建筑师提出初步设计构思后提供详尽深入的风速风压等环境模拟计算,分析设计构思的可行性,提供量化指标,并用详细的图解深入分析,为建筑微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图3),同时结构工程师则提供结构方案,共同完成设计目标的确定,最终使得建筑以非常规结构形式实现复杂生态技术和完美的建筑形象。因此,设计初期设计目标的共同决策可充分保证各协作方专业合理性,进而提升设计结果的建造完成度和建造效率。

(2)建造逻辑

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基本的建造逻辑约束,是实现建筑协同设计的协作基础。遵循建造逻辑约束,并不等同于拘泥于既有的、成熟的技术程式,而是要求设计师考虑场地、功能、空间、形式等要求的同时,遵循最基本的技术规则,考虑建造的可能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即建筑协同设计中的可建造性约束,控制成本,避免为了凸现设计意图而改变技术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可制造性和加工成本进行优化,增强其可实施性。同时亦可在设计早期通过可建造性评价向设计者反馈建造过程信息,帮助设计者改建和修改设计的不完善结构及构造,保障建造品质。(图4-5)

(3)技术信息

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持是建筑品质的根本保证,而协作方内部和协作各方之间技术信息共享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丰富发展,建筑设计建造的相关专业、学科不断深入分化,同时又与其建立广泛联系。当代协同设计的协作各方往往可以通过互联、互换或者互操作三种协同方式来满足产品共享、产品重用和分布式信息共享的需求,并依靠建筑文档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研究来实现。不同专业人员使用各自的核心建模软件,建立专业信息模型,并使之与中心文件链接,新创建或修改的信息自动同步添加,形成集成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协作各方通过查看其他专业部件的布置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模型所映射的冲突,实时协商调整,整体推进设计深化。此外,协作各方亦可将成熟的创作成果,建立专业综合数据库,通过网络协同平台加以发布,共享到更为广泛的设计项目中去的同时,促进专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图6)

(4)动态联盟

动态联盟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理想的组织方式。在全球化需求和信息及网络技术支持下,当代建筑协同设计不再局限于地缘限制和传统的组织架构,而往往以某一建筑项目为对象,根据具体需要,由不同专业、学科的协作各方建立动态联盟。动态联盟中的各成然保持其各自独立性,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特长,共担风险、分担义务、共享成果,通过协作形成共赢,使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设计资源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并可将已完工项目的成果积累转递至下一项目,达到资源整合、降低设计成本、发掘综合优势,联盟各成员强强联合,所产生的建筑整体质效要远优于各成员以其他方式创造的质效。如奥雅纳公司则以其出色的专业技术表现与不同的建筑师合作完成了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大厦、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等一系列优秀建筑的设计建造。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强调“设计、建造、实施的一体化团队运作”,建筑设计与相关材料、构件的开发、研制、生产、运输、装配等环节并行并发,减少各环节失误和返工,确保设计结果的可精确建造性,缩短设计建造周期。同时,借助各专业、各学科、乃至各领域的知识体系支持,从设计伊始参与建筑设计的综合决策,共同实现设计建造的无缝对接,从运作机制上提升建造品质。

4.结语

设计建造过程的质效,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建造品质,更关系到建筑业的发展前景。与其他产业相比,当代建筑业的品质与效率较为低下,正是由于当下整体设计建造水平不均衡和传统建造过程中工作组织的分裂导致的。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团队运作”的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正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应对社会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同一专业内部及不同专业之间复杂关联的、合理有效的建筑设计新模式,对提升当代建筑的整体建造质效深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Haken)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刘继红王骏峰著.复杂产品协同装配设计与规划.广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方睿.数字化视野下的建筑与协同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4](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当代建筑节能研究 篇9

一、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建筑物的市场需求数量日益旺盛。截至2009年11月, 我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 每年以16~20亿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趋势, 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200多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迅速增加及采暖、空调、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 导致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 采暖空调系统能源效率低下, 与气候接近西欧式或北美国家相比, 中国住宅单位采暖面积要多消耗2-3倍以上的能源, 且舒适性较差。其中外墙、屋顶单位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3-5倍, 窗户单位能耗为2-3倍。2001年对我国部分省市住宅建筑能耗的调查数据显示, 北方采暖地区的住宅建筑单位能耗明显偏高。欧洲国家的住宅年实际采暖能耗已经普遍降低到6L/m2油以下, 领先的“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则达3L/m2以下, 而我国住宅的平均采暖能耗超过16L/m2油, 即使按照节能50%标准新建的住宅采暖能耗也是8.75L/m2的水平。目前中国建筑能耗中有50%左右时供热和空调设施, 北方城市集中供热的能源主要以锅炉为主, 供热输配管网保温隔热性能差, 整个供热系统的综合效率仅为35%-55%, 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左右的水平。

二、我国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

1. 市场发育迟缓

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进展困难, 缺乏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 市场秩序混乱, 致使节能建筑无法遵循正常的竞争准则进行交易, 节能建筑在市场中往往受到传统建筑的排挤, 难以占据市场份额;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和人才市场尚未建立, 无法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后备力量。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节能增量成本、节能效果变化较大, 节能收益时间长, 难于进行成本和收益估算, 现有节能建筑的真实价值不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 缺乏市场引导和积极激励政策, 导致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节能指标的变化不敏感。

2. 新建建筑节能政策执行力度小

建筑节能工作涉及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时间审查、开工许可、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许可核准等多个监管环节, 大多数地区比较重视施工图节能时间审查环节, 而对其他环节比较忽视。由于相对建筑法规颁布和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 我国新建建筑在施工图节能设计市场环节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都大幅度增加, 但由于建筑节能建设没有形成体现、建筑节能时间和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较低、政府对节能设计实际执行的监管手段仍然还没跟上, 时间合格率的升高并没有带来实际建筑节能效果的大幅提升, 新建建筑节能50%的合格率还很低。

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大

由于既有建筑市场保有量大 (城乡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米) , 节能改造涉及供热体制改革、改造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 故而难度大, 绝大多数依然是非节能建筑, 仍在浪费着大量的能源。据调查显示, 居民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愿意态度的比例为58%, 愿意进行既有建筑建筑节能改造, 接近74%的居民只愿意承担10%以下的改造成本。由于我国建筑产权大部分属于居民, 绝大部分居民只愿意承担10%以下改造成本, 可见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 既有居住建筑的改造是很难推动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业主对节能改造成本的承受力较高, 对推行公共建筑改造配合意愿较强, 能够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口。

4. 节能技术利用率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实施节能战略以来, 我国在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中水系统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和供热制冷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多数仅仅是作为学术论文使用, 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率极低, 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配套, 不能完全解决耐久性、防火、外贴墙砖、修补维护等技术细节问题, 导致业主在节能技术选择上有顾虑。

三、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几点建议

1. 设计是关键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建筑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 设计是关键。这就要求设计师紧跟时代步伐, 了解相关技术发展, 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及时了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地貌、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 减少资源的消耗, 为实现建筑节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回水中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 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而且做到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一个成功的节能建筑是一个能够与生物圈中的自然系统紧密结合, 并且对这这些系统有极少破坏性而最大限度积极影响的设计。如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好, 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的就少, 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少。反之,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 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的就多, 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多。为了从根源上降低能耗, 打造节能建筑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2. 政策是保障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 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调解不是万能的, 只是恰当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政府应采用强制性和鼓励性并存的政策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把推广建筑节能适用技术作为提高居民舒适性的突破口, 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开展, 实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筑节能是政府承担公共事物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除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提供信息、节能标准, 技术推广等措施外, 还应进一步考虑长期的能源价格政策, 用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来设计和引导, 使能源供需和管理机制重新融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老百姓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收效并不显著, 表现在节能建筑比例不高, 发展速度不够快, 公众认知度较低。因此要求各地有关部门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编制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相关设计标准, 推动建筑节能适用技术的推广。并采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 如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激发市场行为主体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全民参与是根本

建筑节能不是单靠少数人或者少数群体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项全民运动, 是需要所有个体一起参与才能完成的。人生命的几十年中, 有80%的时间呆在室内, 人类居住地实质是室内空间。人们创造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健康, 要使建筑的内部能够支持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人类不能脱离全球系统, 而是应该通过生态学的规律被整合到这个系统中来, 形成人类、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结合。在2007年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 我国的建筑节能之路才能更加开阔。

结论

建筑节能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建筑节能技术涉及了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 也涉及设计、施工、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部门, 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结合我国国情, 必须逐步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立建筑节能管理体系, 大力推广建筑节能适用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适用技术新路。

参考文献

[1]徐永明.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 (6) :71-73.

谈当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 篇10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在校师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其建筑设计水平能体现出一所高校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品位。

笔者现以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为例, 基于工作实践及调研体会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进行如下探讨。

1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选址

江苏大学新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 总占地80 hm2, 东侧紧邻老校区。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处于整个校区中心区域的核心位置, 它坐北朝南, 南面与新校区西大门遥遥相对, 北面与起伏的山丘园林景区对接, 东面是小湖群, 西面为校园主干道。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的选址是基于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的。江苏大学新校区规划思路是:东西向形成教学轴、南北向形成生态轴, 教学建筑群、生活建筑群沿着两条轴线展开, 由此形成“轴线—组群—节点”的空间结构, 而新图书馆的基地位置就在教学建筑群的最中心位置和南北生态轴的最前端, 该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是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穿插融合、地形高差的灵活处理, 形成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规则与自由交替的图书馆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体系, 并通过“多中心”的景观设计手法, 带给读者步移景异、难以忘怀的空间体验与感受。建筑总平面采用矩形布局, 形式简练。入口朝南, 整个建筑以“巨著”体块寓意图书馆为知识的殿堂。

2 建筑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师来讲, 怎样用科学的、先进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的设计, 以及设计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 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原则。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颁布的对新建图书馆建筑物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 也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场地规划阶段,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考虑地形特点, 建筑布局与湖岸、道路有机结合。紧密融合了具体的地形地貌, 灵活布局, 并使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 从而使读者能够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和思考;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 在家居的材质选择、布置方式以及建筑色彩运用上都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因素, 以提高实体空间品质;另外在各楼层休息区设立了一些交往空间和讨论室, 同时为这些空间预留了网线接口等。

3) 尊重自然, 环境优先原则。

建筑所处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可以通过感官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学习, 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能结合地形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出入口, 建筑主入口处景观小品尺度感把握准确。建筑与东侧小湖群结合紧密, 东侧的室外空间伸向湖水中央构成亲水平台来暗示与“水”的内在联系, 使得建筑的亲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建筑前面的喷泉更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

4) 考虑发展的原则。

在近几年, 随着高校生源的增加, 高校规模日益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新区建设潮流的涌现, 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新区建设的核心建筑, 其规模也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也不例外,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项设计原则,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于2010年初建成, 建筑面积达43 969 m2, 阅览座位为4 000个, 学习环境优美、舒适, 设施完备先进, 是集“藏、借、阅、查、咨、育”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刚好能满足在校6万师生的读书需求。但随着该校新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学科数量的增加, 图书馆建筑势必要扩建, 而在目前新建的图书馆北面和南面都留有大面积草坪和小游园等景观, 这些外部集中景观就可以作为后扩建用地之需。

3 建筑造型设计

3.1 高校图书馆造型设计手法

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展示一座高校风采, 联系读者与图书的“桥梁”, 其造型设计的优劣对在校师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赋予时代感的、突出校园历史特色的造型能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接受知识的洗礼。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手法有以下几种:

1) 虚实结合, 凹凸有序。

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沙里文曾经讲过“形式追随功能”一句话。意思是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决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同样, 由于图书馆建筑功能包括大量大开间的需要采光的阅览室, 这就决定了其建筑形式一定是在建筑立面连续开窗以满足采光需要, 而大面积的玻璃窗就构成立面“虚”的部分;建筑中的“墙、垛、柱”反映在立面上就构成“实”的部分。这样的虚实结合、相互陪衬, 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由于图书馆建筑对光线要求特殊, 立面处理时, 常用凹凸的处理手法。凹凸的处理手法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的刺激, 又能丰富立面效果。

2) 比例适中。

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 在设计的过程中, 首先要处理好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 和谐的比例关系对形成良好的建筑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色彩与质感处理。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色彩一般与校园文化的主色调相关联。所谓校园文化主色调是指尊重学校历史与地域特色, 重视色彩协调统一和色彩分区, 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 根据校园的具体功能与历史特征, 选择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主色调取得协调。

4) 象征与隐喻。

图书馆是颇具精神性的场所, 所以建筑造型多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使其富有某种含义。

3.2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造型设计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 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图书馆大楼呈长方形, 地上共7层, 主入口设在2层, 门厅为5层高的贯通空间, 门厅的拔高体量处理, 给该建筑增添了一份知识殿堂的庄严感。两侧为展览空间, 整个大厅空间通透。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南立面东侧为灰色干挂花岗岩实体墙, 凸显高校图书馆的内敛、沉稳;西侧为灰色玻璃幕墙, 凸显图书馆明亮通透;而东侧的实体墙面内部的书库部分与西侧玻璃幕墙内部的阅览部分能让读者在步入图书馆之前, 便能初步了解馆内图书的大致分布;东、西立面上根据内部功能开竖向连窗, 从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之余眺望馆外的优美景色。整座建筑以新颖的玻璃、金属材料作表皮, 又表现出建筑的时代感。

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适应它的建筑色彩。灰色系建筑能够体现文化积淀和学术氛围,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江苏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主色调是偏重素雅的灰色系, 因此作为核心建筑的图书馆主立面的色彩也采用浅灰色, 图书馆大楼主立面的灰色调配合金属玻璃条框使建筑看上去很雅致。而为了使整个建筑不枯燥, 在建筑的北立面采用的是偏暗的山红色彩来装饰混凝土墙面, 以显示该建筑的朴素、大气。

4 结语

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国内高校新区图书馆建设中较为典型的案例。这类图书馆往往位于新校区的中心位置, 用地宽裕, 环境优越, 并且在创作方面有条件融入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结合等新的理念, 能给建筑师以充分的空间去创作, 这类成功案例对于国内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摘要:以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建筑设计为例, 主要从建筑选址、设计原则、造型等几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对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造型

参考文献

[1]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5-37.

[2]袁维坤.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论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图书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中外建筑, 2010 (2) :39-40.

当代设计拯救京都手艺 篇11

1.KIKI JAPANESQUE MODERN——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作品,黑色与透明玻璃的撞击色传达着现代的设计感。2.OMIYA——运用和服斜裁纺织技术制作的精美纺织品。3.Moku——脱掉厚重深沉的色彩,清新的木料原色然餐具陈设恬静优雅。4.Moto——基于传统日本伞的设计创意,红点设计奖获奖作品。5.MIYAKE——运用武士甲胄制作工艺的时尚公文包。

品牌传奇

在日本城市中,论经济、论人口、论城市规模,京都排名均不在前列,但京都人有自己的骄傲。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这里不仅走出了安藤忠雄、岸和郎等有日本传统理念的建筑师,很多历史悠久的手工艺,诸如和服、纸伞、武士铠甲、漆器、“清水烧”瓷器在这里也仍然保持着活力。

在日本,历史悠久而精美绝伦的京都传统工艺品称为“京もの”(京之物)。传统匠人以精湛技艺将通用设计制作而成的礼品及室内用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给大家带来崭新的功能体验。Kyoto Contemporary Project以世界时尚之都巴黎和全球最具活力的大都会上海为基点,旨在将“京之物”的魅力转化为全新的日用品,以此向大家传递“京もの”传统而又现代的魅力。

在2013年上海100%设计展及招待酒会上展出的精品都是“新鲜出炉”的:

ISUKE古典又融入现代生活气息的漆器;KUMAGAI以“花结晶”为代表的清水烧餐具;KUROKASHI运用歌舞伎剧服制作工艺加上现代设计制成的特殊纺织品;MIYAKE运用武士甲胄制作工艺的时尚公文包;MUHOUAN以桑蚕丝为原料结合西阵织法制作而成的精美手袋;NAKANO ISUKE运用佛珠以及独特的染色技法制作的骷髅饰品;NISHIMURA高深的禅雕刻技术被时尚地运用到IPAD保护套上;OMIYA运用和服斜裁纺织技术制作的精美纺织品;WATAKEI将用于和服腰带制作的精美绸带融入到华贵简约的装饰品。

京都当代设计顾问及COCON Decor总经理沈洁妍女士表示:“京都项目已经在日本更大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对中国设计界而言也是很好的启发,运用传统工艺及材料配上全新设计,让人们享受到设计所带来的乐趣。”这也是COCON一直遵循的理念,从世界各地搜寻好品质的产品带到中国,并将设计融入到每天的生活当中:汲世界·绘生活。

品牌专访

BOSS:请谈谈您在京都当代设计项目中所负责的工作。

沈:京都当代设计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主要将历史悠久而精美绝伦的京都传统工艺品传统匠人以精湛技艺将通用设计制作而成的礼品及室内用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给大家带来崭新的功能体验。在此项目中,我会将京都设计一贯的传承的设计理念,注重产品的材料,质地,和加工工艺的精湛性,继续保留和延续。在这些基础上,会侧重产品设计的实用性,更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会提出客观和建设性的建议,以便协助京都当代设计在中国市场上拓展。

BOSS:项目执行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哪个部分?

沈:在项目的执行中挑战性的内容就是中日文化差异的部分,并且不同市场的回馈和期许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对于日本参展商来说,中国虽然是一个很巨大和吸引力的市场,但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消费者的需求还是陌生的。他们对于中国客户的消费者有些许不同角度的理解。具体比如说,对于产品的定价,以及市场分析角度定位不同。

BOSS:京都设计是为了日本手工艺复兴吗?请谈谈此次京都当代设计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沈:其实当代的设计更注重的是全球化,如音乐般并没有国界,只要有优秀的设计作品,就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此次京都当代设计项目的参与中,我会协助即将失传的手工艺制作,对于产品会加以包装和设计,以便更贴近客户的需求。

BOSS:在京都当代设计项目中,设计作品巧妙地糅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做到这种融洽最重要的是什么?

沈:其实,只要了解和锁定目标客户, 深入了解客户的确切需求点,在进行产品的设计中, 设计师会更侧重于实用和使用功能性。将现代感和传统更好的融入在产品中。

BOSS:在材料的选择上,您有什么标准?

沈:材料对于设计师表达产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我们会就地取材,更源于和保留手工艺最初的材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材质,将产品更好的表现出来。

BOSS:参与项目的设计团队是中国设计师和日本设计师共同的吗?(如果是,请比较一下中日设计师的不同风格)

沈:其实现代设计已经国际化,全球化,并且设计是突破国界的,如果非要说差异的话,也会由于中日文化造成的差异,但总的来说风格是质朴,简约。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 篇12

01.“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新闻发布会

一.评选背景ELECTION BACKGROUND

2013年,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 将城镇化作为未来10年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2014年全国两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 将城镇化作为新一届政府核心工作内容。纵观过去二十年, 中国城市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化率快速提升, 中国仅用二十年的时间, 几乎完成了欧美两百年的城市化进程。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 至2011年, 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则标志中国城市化从量变进入质变时代。而伴随这一质变, 人口激增、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多元城市文化乃至城市精神的蜕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似井喷般纷纷涌现。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物理聚焦, 则承载了这一剧变时代的各种互相冲撞的社会思潮。

目前全球超过30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前100座中有61座在中国, 国际著名顾问机构世邦魏理仕在2013年发布一份报告显示, 十年内, 中国超高层建筑将达到1000多座, 为美国同期的4倍。但中国各大城市并未停止疯狂的脚步, 仍在大量兴建各种地标建筑, 随广州塔、上海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 以及北京中国尊、中央公园广场为首的城市新地标陆续开工, 人民网报道将2014年戏称为地标元年, “中国各种奇特地标建筑已超过有当代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土豪城市迪拜, 中国城市正进入最疯狂的年代。”

如果将建筑比喻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尽管中国拥有如故宫、颐和园等卓越的古建筑文化遗产, 但建国后,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中国城市大量复制苏联式建筑, 这便是主导中国城市面貌40年之久的“革命建筑”年代。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中国城市建筑受城市文化思潮影响, 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至2008年奥运会前, 影响中国城市的主流建筑形态, 一类是“乌纱帽”——以北京长安街沿线随处可见的中式大屋顶加西式包豪斯式样的国家机关建筑为代表。另一类则为“实验场”——以“鸟巢”、“央视大裤衩” 等国际建筑大师设计作品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地标建筑。与此同时, 以张永和、王澍为代表的一批新锐建筑师开始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2012年, 王澍更史无前例地获得国际建筑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但这些颇具才华的建筑师却基本上只能在如“长城脚下的公社”等小型项目上 实现其边缘艺术创意。

2007年, 北京国贸三期落成, 标志着中国商业地标建筑时代的来临, 天津津门津塔、广州塔、上海中心等超高建筑纷纷涌现, 武汉、沈阳、苏州等二线城市也各自制定超高建筑计划, 比高、比怪、比酷成为潮流, 中国城市进入以美国Gensler、SOM等商业建筑设计所为主导的国际主流建筑话语时代。而另一端, 如复制山西大院的中国院子、复制苏州园林的桃花源等建筑复古派则暗潮汹涌。

2010年, 青年新锐建筑师吴晨设计的中国尊, 在CBD中心, 北京未来最高楼设计招标中胜出。2013年, 另一位建筑界超新星马岩松以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山水为主题, 在位于北京价值巅峰的朝阳公园地标建筑——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中夺标, 而马岩松也是第一位在欧美大城市地标性建筑设计中中标的中国建筑师, 他设计的玛丽莲·梦露大厦成为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的地标。

吴晨与马岩松设计的地标建筑尽管仍为在建阶段, 但却代表中国新锐建筑师已从边缘走向主流, 成为代表未来的一种新势力。无论是乌纱帽、实验场、边缘艺术、国际主流、乡愁, 还是中国新锐建筑师的未来派, 如今, 没有哪一种建筑思潮能够主导中国城市文化, “中国石头”的历史, 更像一种文化大杂烩。此外, 今年3月25日, 有国际建筑设计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揭晓, 日本建筑师连续两年斩获这一奖项, 侧面折射出东方文化思潮不仅已成国际主流, 而且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建筑美学的发展。

二.评选纪实ON-THE-SPOT REPORT OF ELECTION

1.评委简介

为确保本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主办方在举行网络票选的同时, 成立专家评委会并举办专业研讨会。评委会主席由中国著名当代建筑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 所长王明贤担任, 其他评委会成员皆是建筑、文学、艺术、商业、媒体等领专业翘楚, 领域广泛, 水平深厚。兹作简单介绍:

02.网络评选结果

03.专家研讨会

2.评选过程

本次评选主要由网络评选和专家评议两部分构成。2014年4月16日,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网络专题于新浪网率先上线, 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专题紧随其后。来自世界各地的17819196位网友对入围的20座建筑进行投票, 得票数从高至低依次为: 北京·中国尊、北京·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北京·国贸三期、上海·中心大厦、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广州·电视塔、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深圳·万科总部、台北·101大厦、北京·中央电视台大楼、杭州·象山中国美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紫峰大厦、武汉·绿地中心、上海·金茂大厦、天津·津门津塔、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深圳·新国际机场、深圳·平安集团总部、新疆·国际大巴扎。

5月28日,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评委会主席王明贤、专家评委张颐武、顾孟潮、布正伟、刘心武、杨大明、王小山到场。宋建明、陈彤、苏鑫虽未能抽身前来, 但是将意见与建议通过邮件发至现场。会上, 各位评委就入围建筑和网络票选结果展开激烈的讨论与争辩, 并最终评选出前十座建筑:北京·中国尊、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杭州·象山中国美院、北京·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新疆·国际大巴扎、北京·国贸三期。

本次评选的最终结果按网络票选占40%, 评委会投票占60%的方式计算。综合两方面, 此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为:中国尊、鸟巢、骏豪·中央公园广场、杭州象山中国美院、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国贸三期、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

3. 评选结果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

ELECTION RESULTS:CHINESE TOP TEN BUILDINGS

(1) .中国尊

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并在建的最高建筑。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地块, 建筑总高528米, 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一高楼。其巧妙利用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 蕴藏着“华夏之礼”的古典韵味, 尊贵庄重, 气势恢宏。

(2) .鸟巢国家体育场

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 主体建筑为“鸟巢”,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它在场地和空间的设计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奥运会后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3)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

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南侧, 是集办公、住宅、商业于一体的中国式绿色建筑综合体。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思想, 把山形建筑融入朝阳公园, 并采用领先的建筑手法及设计语言, 以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的方式, 解读“城市山水”, 致敬中国时代。

(4) .杭州象山中国美院

位于杭州转塘镇, 被青山绿水环绕。它在当代建筑美学叙事中重新发现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 诠释出园林和书院的精神。在一个瓦解的郊区城镇重建有根源的场所, 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 其营建方式体现了中国建筑"循环建造"的特点。

(5) .台北101大厦

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 坐落在台北市信义区最繁华地段, 曾以509米的高度享誉世界第一高楼, 是台湾建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专案。它的设计融合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 造型宛若劲竹, 节节高升、柔韧有余。

(6) .广州电视塔

昵称小蛮腰,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与海心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整体高600米。它是国内第一高塔, 世界第三高塔。它于2011年正式获评“羊城新八景”之首, 成为广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7) .北京国贸三期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 由世界最先进的设计和建筑团队打造。是现在北京的最高建筑、眼下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它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国贸中心现有建筑群有机结合, 成为一个新的综合建筑体系, 创造出令人无法忘却的标志性建筑物。

(8) .上海金茂大厦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楼高420.5米, 是目前上海第3高楼。它以创新的设计思想, 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成功设计出世界级、跨世纪的经典之作, 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

(9)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坐落于上海浦东核心区, 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它以29个形态各异的单体结合而成, 形成上海最大的空中花园。以“现代立体山水园林”创造了多项上海“之最”。

(10) .上海中心大厦

位于上海陆家嘴核心区, 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北面为金茂大厦, 建筑总高632米。它宛如一条盘旋升腾的巨龙, 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它作为世界级的创新工程, 攻克了世界上最大、最高、最难的柔性幕墙设计、加工生产和现场安装的难题, 真正实现了中国“智”造。

三.中国当代城市建筑CHINESE CONTEMPORARY URBAN ARCHITECTURE

本次“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核心意义, 不仅在于遴选出“众望所归”的十座城市地标, 更在于其引发的关于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探讨与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 当代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宣告着城市社会的来临;在跑步进入城市社会并急于同国际接轨的同时, 因“城市化急躁症”和“文化短视症”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发展与问题凸显的矛盾愈发尖锐。

有学者曾指出, 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 每个建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份子, 它可以有自己的特性, 但前提应该是符合环境要求与功能定位。如果每一个建筑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 那没, 城市就丧失了特征。过分强调形态的建筑, 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 大声地哭以引起大人的重视。这个孩子想引起社会的关注, 希望一鸣惊人地展示地方的形象。这些设计可能和地方经济相关, 可能和政治诉求相关, 唯独不一定和公众的真正需求相关, 摩天大楼成了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上一篇:合理对策下一篇:汉字和汉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