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园林(精选11篇)
当代园林 篇1
城市园林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实体, 是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少数的较好的自然生态区, 能够美化环境、提供居民娱乐与休闲场所、吸收城市碳排放等, 能产生很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与传统园林不同, 当代城市园林以公共效益与生态效益为最优先的考虑。现代城市园林最早起源于美国, 在1858年, 以纽约中央公园的建成为标志。当今中国的城市居民, 也正经历着剧烈的城市化带来的空气污染、高生活压力, 对于城市公共绿地的需求在增大。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在大型城市园林的管理上, 依旧采用的传统的林业管理, 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 逐渐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一、当代城市园林发展概况
1. 现代城市园林的起源与特点
19世纪50年代, 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大城市正经历着剧烈的城市化变革, 人口大量往城市集中, 经济发展不断倒逼城市绿化, 房地产、工商业用地大量占用城市绿地, 使得那个年代的纽约市民对英国田园式的生活环境十分向往, 对新鲜空气、绿地、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使得纽约政府筹划建设了纽约中央公园。而这, 成为了现代城市园林模板式的开端。
之后, 大批的城市都开始将公园、滨河绿地、林荫道路连接形成较大型的城市园林, 没有传统园林园墙的限制, 森林、草坪、湖泊、河流、花坛、灌木、林间道路、建筑小品、公益设施等, 融合成生态人文融洽发展的当代城市园林。
2. 国内外现代园林发展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在现代城市园林的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上发展得较早。1858年,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就是第一个现代化城市园林。到了20世纪末, 美国城市园林在其大部分城市已经发展到了1/3乔木、1/3花草与1/3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并存的和谐城市生态。纵观欧美发达国家, 在20世纪末, 其用于园林绿地建设的投资大概占GDP的0.3%左右, 城市人均绿地达到30m2以上。在学术上, 更是形成了一门专业的园林管理学科。
我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大跃进等社会活动, 全国的植被遭受了较大的破坏, 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绿化祖国”的全民运动。为了修复植被, 以速生常青乔木为主的快速林被大量种植, 并且在城市中也形成大片的这类林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 进入新世纪, 景观性的城市公园也开始兴建。逐渐的, 这两类城市绿地逐渐地扩大连接, 使得我国城市的人均绿地达到7m2以上。
二、当前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 园林植物配置不当
当前, 国内城市园林中植物的种类过于单一, 而且配置不合理。
当前城市园林的植物分化性太大, 以自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园林内以密集种植的乔木为主。由于过去的林场化绿化建设, 这些园林的乔木一般多为常青乔木和速生乔木, 而景观效果较好的落叶乔木与长寿乔木则较少。
另外一类以小型观赏性绿地公园扩建而成的城市园林, 则主要以花草类植物为主, 这类园林中绿地面积有50%以上为草坪。而且一般都采用景观效果较好的单一种类的草坪。植物配置的不当, 不是在景观效果上欠佳, 就是在整个园林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上需要较大的人工维护的投入。
2. 园林维护水平较低
当代城市园林, 除了作为城市绿地之外, 还是公共活动场所, 因此必须要建设公益性的设施与景观建筑小品。这些设施与建筑包括:喷泉、广场、雕塑、桌椅、道路标识、饮水设施、水体假山、景观道路等。
当前, 在园林管理中普遍存在维护水平不足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当前城市园林的规模与面积正越来越大, 而作为公益性组织, 其资金不足以维持庞大的维护团队。很多时候, 一个偏僻角落的设施、标识或者建筑小品损坏, 要很久才会被发现。发现之后, 由于维修人员数量较少, 而任务较多, 有时往往遗漏。
3. 园林水资源管理不当
园林的水资源主要有两方面来源, 一是园林内部的湖泊、河流等水体, 另外则来自城市管道给水供应。而其主要用途也包括两方面, 一是供园林内游玩的市民的饮用水、建筑小品用水和其他设施用水, 二是部分植物的灌溉用水。
一般原先由林场改造而来的大型城市园林, 都拥有自身的大型水体, 在植物灌溉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不过, 随着游人的增多, 对于能够直接饮用的自来水的质量、数量的需求正越来越大。一些园林在内部开设各类的零售店, 销售饮用水、零食等, 但是, 不符合公益的目的。还有一些, 在园林内有饮用自来水的水龙头, 但是自来水质量没有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由小型公园扩建的城市园林, 一开始就是以草坪、花卉等观赏植物为主, 抗旱能力较弱, 而且有些还依赖人工灌溉。这类的园林在公益性设施上一般建设得较为完善, 但是随着扩建, 植物的灌溉设施建设往往没有跟上。
4. 对群众的法制与保护宣传不足
城市园林是面向整个城市的公共绿地, 但是一般其面积较大, 而管理人员的数量则是有限的, 对于园林植被、设施的保护, 需要依靠所有前来园林里游玩的市民们的自觉。
当前, 有不少城市园林, 尤其是以草坪、花卉等植被为主的园林, 植被遭破坏的程度较大, 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进行维护。依靠园林管理人员不断在现场进行规劝, 或者进行行政处罚来遏制, 不仅繁琐而且效果并不算好。一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因此只有对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保护宣传以及园林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园林内形成一种自觉的保护环境的氛围, 才能依靠舆论来遏制个别的环境破坏行为。
三、信息化园林管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
当前, 有一些城市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进行城市园林的管理, 大大提高了效率, 也为社会有关方面提供了便利, 而且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好的解决, 下面对其中的子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
1. 园林植物信息管理系统
主要的对象是古树与名木的管理, 这些园林生态化与人文化管理的重点项目。将所有的古树与名木数据资料都记录存储如数据库中, 可以按照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植物本身的数据信息以及在公园中的具体位置。
对于有重大生态、生物学、人文、历史方面价值的植物, 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 防止人为破坏, 可以从植物管理系统中随时调看监控记录。
2. 园林养护灌溉自动化管理系统
主要在园林内部管理体系中使用, 包括养护工作派发、养护定时提醒、养护记录与检索、灌溉设备巡检记录、植物状况记录等。
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重点植物状况的检查、景观设施状况的检查与维修、湖泊水体的清理、喷泉与灌溉设施的定期巡检与维修。每一项工作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派发, 并通过短信或者其他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通知与定时提醒, 养护情况由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形成可检索的记录。
3. 园林行政管理系统
园林行政管理系统一般作为公园对外开放的公共网站, 所有的市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网站查询各类信息, 包括公园地图、公园相关行政管理办法、公园活动日程等、行政处罚和其他公园方公告。此外, 与公园管理相关的人员招聘信息、园林工程施工招标信息等, 也都在网站上发布。
4. 园林电子宣传系统
园林电子宣传系统是以设置在园林出入口、休息区、商店、建筑小品、开阔地上的各类电子屏幕为媒体, 滚动式得播放园林保护宣传片, 相关的园林保护法规, 一些绿地保护的常识等。
所有的电子屏幕、电子路标、电子宣传标语, 都汇总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控制, 可以人为地变更宣传片, 在夜间自动关闭不必要的电子屏幕。同时, 还将应急避难标示的管理也集成其中, 使得整个宣传与指引系统的效率大为提高。
四、结语
当代城市园林的管理, 尤其是大型城市园林的管理与过去的林场式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 虽然与传统园林相比, 并不以景观效果为最优先考虑, 但是在人性化管理与互动管理方面有较多的工作需要完成。当大型城市园林从林场向公共绿地转变, 小型公园逐渐扩建, 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得以享受新鲜空气、绿色环境, 并得到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 城市园林的维护出现较多的难点, 而信息化管理将是最为高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值得园林系统推广。
当代园林 篇2
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一座酝酿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念碑终于建成开放了。这是华盛顿第一座由景致园林师设计的主要纪念碑,它就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设计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the fdr memorial)(图1及彩页)。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的设计建造是一个波折的进程。早在罗斯福去世的第二年即1946年,美国国会就决议要建罗斯福总统纪念碑。1960年举行了国际设计比赛,选出了优越计划。但几经修正后,此计划没有获得有关各方的一致接收。后来,有名建筑师布劳耶(m.breuer)的设计计划也未能获得各方的首肯。1974年,加州的景致园林师哈普林被选为纪念碑的设计者。与先前的计划不同,哈普林没有设计一个统治性的物体,而是石墙、瀑布、密树和花灌木的低矮景观,程度的而非垂直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陈述故事并激励参与的纪念园而不是默默观赏的纪念碑。然而不断的政治争吵、资金紧张和官僚主义使工程拖延了漫长的20多年,才在1994年得以动工兴建。这个设计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和植物发明出四个室外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四个时代和他宣传的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示每个时代的主要事件,用岩石与水的变更来衬托各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传统的纪念碑,多从图腾、神像、庙宇和陵墓演化而来,解脱不了高高在上、以宏大的体量让人发生敬畏的模式。随着时期的发展、民主思想的深刻人心,这种作风的纪念碑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哈普林的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表达纪念性的同时,为参观者供给了一个亲热而轻松的游赏和休息环境,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思想,也与罗斯福总统平易近人的为人相吻合。哈普林的思想在当时确切是首创性的,提出了一种纪念碑设计的新思路。从设计时光上看,哈普林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比起七十年代以后美国许多解脱了传统模式的纪念碑(如越战纪念碑)要早得多。
其实,在设计罗斯福总统纪念园之前,哈普林已经在行业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只不过这次在主要的项目中与建筑师竞争最后脱颖而出,使得更多的人懂得了他。
作为二战后的景致园林师,哈普林是与美国现代园林一起成长的。哈普林1916年生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父亲是一家科学仪器公司的老板,母亲是全国性犹太组织的引导人。他从小酷爱活动,10岁开端学习绘画,在上大学之前曾在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庄生活了三年。哈普林在康纳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学习植物学,获植物学学士和园艺学硕士。在与他的妻子anne一起参观了赖特(f.l.wright)的东塔里埃森之后,他发明了自己真正的兴致所在。回来后,他在图书馆大批查阅有关建筑的书籍,发明了一本唐纳德(c.tunnard,1910~1979)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garden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浏览之后,年青的哈普林被书中的思想和实例深深吸引,他决议跟随唐纳德学习景致园林。
1942年,哈普林来到了哈佛大学。此时,格罗皮乌斯(w.gropiu s),布劳耶(m.breuer)和唐纳德等人已在哈佛树立起包豪斯的系统,向学生们灌输现代设计思想。“哈佛革命”的三位带头的学生埃克博、克雷、罗斯均分开学校不久,哈佛的建筑系和景致园林系都刚刚阅历了现代主义的变更。唐纳德是英国的景致园林师,20~30年代,他设计了一些现代主义作风的优良的住宅花园。他曾发表一系列文章,讨论在现代环境下设计园林的方式,后来整顿为《现代景观中的园林》一书,作品的图片和照片也收录其中,在当时影响很大。1939年,受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唐纳德来到哈佛大学任教。唐纳德提呈现代园林设计的三个方面:功效的、移情的和美学的。他以为景致园林是一个大的综合性的原则,而不是仅仅作为建筑周围的装点,景致园林师不仅要重视美学方面,同样主要的还有社会的和城市的方面,这些观点为哈普林奠定了现代主义的思想基本。
二战期间,哈普林在海军驱赶舰服役,因受伤而回到旧金山,后来他在丘奇(t.church)的事务所工作了四年。丘奇是当时美国最有名的景致园林师,是合适加州生活的“加州花园”作风的开创人。1948年,哈普林参与了丘奇最有名的作品唐纳花园(donnell garden)的设计。1949年,哈普林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哈普林早期设计了一些典范的“加州花园”,如采取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和构造主义的情势手腕,大面积的铺装,明白的功效分区,简略而精心的栽植。但他的设计比丘奇的更富有年青人的生气和摸索精力。他在设计中进行了颜色和植物应用方面的尝试,细部更为优美,为“加利福尼亚学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自己的家庭花园中设计了一个便于他的舞蹈家妻子排练、教学和表演的木质平台,这个设计后来也给他自己很多启示,他发明室外空间就是一个舞台,在以后的许多设计中他都表达了这一观点。哈普林早期作品有许多曲线的情势,但是很快,他转向应用直线、折线、矩形等情势语言。这在1958年设计的麦辛特瑞(mcintyre)花园(图2及彩页)中可以看出,直线的水池、地面、墙体,与背景笔挺的桉树形成对照,喷泉和水声更增添了安静的氛围。这个庭园被许多人称为“摩尔式”(moorish)的。在这个作品中,哈普林已显示了应用水和混凝土来构筑景观的才能,自此,这两个要素逐渐成为他的许多作品的一个特点。
50年代起,美国的景致园林行业产生了许多变更。由于城市更新,州际高速公路和市郊居住区的建设,设计的机遇敏捷增添。园林设计的范畴已经变更,虽然小标准的私家花园设计仍在持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园、植物园、城市开放空间、公司和大学园区、自然维护工程使设计者在一个更辽阔、更为公共的标准上工作。随着社会生活问题越来越多的冲击,新的客户除了公司、集团以外,还有当地的和各级政府部门。他们的动机是平常的和功效的,如改良建筑物及城市中心的形象,增添城市内视觉财富,或者是迫于各种政治或社会集团的压力。新的园林常常必需有多种的角色,如休息和娱乐。哈普林在60、70年代的实践和理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之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道路,获得了宏大的胜利。尤其是他设计的一系列公共喷泉广场,如波特兰系列、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seattle freeway pa rk)、曼哈顿广场公园等,体现了应用和参与的思想,而不是仅仅作为欣赏。
哈普林最主要的作品是60年代为波特兰市设计的一组广场和绿地(图3)。三个广场由一系列已建成的人行林荫道来衔接。“爱悦广场”(lovejoy plaza)(彩页)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站,就如同广场名称的含义,是为大众,参与而设计的一个活跃而令人振奋的中心。广场的喷泉吸引人们将自己淋湿,并进入其中而挖掘到对瀑布的感到。喷泉周围是不规矩的折线的台地。系列的第二个节点是柏蒂格罗夫公园(pettigrove park)。这是一个供休息的宁静而青葱的多树荫地域,曲线的途径分割了一个个隆起的小丘,路边的座椅透出安详休闲的氛围。波特兰系列的最后一站演讲堂前庭广场(auditorium forecourt,现称为ira c.keller fountain)(图4及彩页),是全部系列的高潮。混凝土块组成的方形广场的上方,一连串的清澈水流,自上层开端以激流涌出,从80英尺宽、18英尺高的峭壁上笔挺泻下。汇集到下方的水池中。爱悦广场的赌气勃勃、柏蒂格罗夫公园的松弛安静、演讲堂前庭广场的宏伟有力,三者之间形成了对照,并互为烘托。对哈普林来说,波特兰系列所展示的,是他对自然的奇特的懂得。爱悦广场的不规矩台地,是自然等高线的简化,广场上休息廊的不规矩屋顶,来自于对洛基山山脊线的印象,喷泉的水流轨迹,是他重复研讨加州席尔拉山(high sierra)山间溪流的成果(图5),而演讲堂前庭广场的大瀑布,更是对美国西部悬崖与台地的勇敢联想。哈普林以为,如果将自然界的岩石放在都市环境中,可能会变得不自然,在都市标准及都市人造环境中,应当存在都市本身的造型情势。他根据对自然的体验来进行设计,将人工化了的自然要素插入环境。把这些事物引入都市,是基于某种自然的体验,而不是对自然的简略的剽窃,这也是历史上优良园林的实质。哈普林还以为,他设计的岩石和喷水不仅是供欣赏的景观,更主要的是游憩设施,大人小孩都可以进入玩耍。在喷泉广场的落成典礼上,他甚至带头跳入水中。虽然广场的安全性曾被质疑,但设计师对细节的斟酌非常周密,事实也证明,这个处所并不象它看上去的那样危险。另外,广场在落成之初,几乎成为年青的嬉皮士们冒险的场合,许多市民因此对广场的设计提出异议。不过,随着年青人的热忱逐渐消退,更多的各个年纪层次的大众,从喷泉广场中受益。正如哈普林所预想的,这些设施有相当密集的应用,人们爱好这里,这里可以产生任何事情,有很多趣味。瀑布背景前的水池上,有一些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仅是欣赏的场合,而且也发明了其它的运动。现代舞蹈、音乐、戏剧都选在这儿进行表演,显示了同一地点的不同的应用方法。波特兰系列广场设计的胜利,使哈普林申明远扬。
1966年,哈普林出版了《高速公路》(freeways)一书,讨论了高速公路所带来的问题,他以为对城市景观最具损坏力的,就是穿越市中心的高速公路。它占用了大片土地,分割了城市中本来紧密接洽的地域,在都市空间中刻划上一道隔断的沟壑。哈普林在书中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未来的解决措施。于是,西雅图公园管理委员会便邀请哈普林在穿过西雅图市中心的5号州际高速公路旁发明一个能实现他的想法的公园。哈普林在研讨了基地的情形后,说服了委员会,在高速公路上方架设一座桥,并应用了一个打算建造的停车场的屋顶,和一些边沿的零碎空地,将公园的范畴予以扩展,创作了一个跨越高速公路的绿地,使市中心的两个部分重新接洽了起来。这是一个庞杂的园林与公路的立体交叉,公园只有2.2h m2,展开的长度有400m,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30m。哈普林充足应用地形,再次应用宏大的块状混凝土结构物和喷水,发明了一个水流峡谷的印象,将车辆交通带来的噪音隐没于水声中。峡谷看起来是人工的,但全部喷泉的活动方法是属于大自然的(彩页)。这个公园的建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试论当代极少主义园林的始与末 篇3
极少主义作为当代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当下各个设计领域中都发挥了其不可磨灭的作用。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极少主义开始渗透于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因此,我想根据西方极少主义园林的特点、表现,结合中国设计自身强烈的民族性,探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中强烈表现的极少主义理念,以及对这种“西学东渐”现象引发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浪潮中涌现了许多超前的艺术流派,比如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极少主义、波普艺术等。极少主义作为当代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反对传统的美学主张,强调设计观念及设计应摆脱形式的束缚,在当下各个设计领域中都发挥了其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西方蓬勃发展的极少主义艺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往渗透于园林景观设计领域。极少主义以其简约、纯净、静谧、无存的设计观念,充满哲学禅意设计形式给中西方景观设计迎来了新的高潮。本文通过介绍当代极少主义流派与极少主义园林的特点、表现,结合中国设计自身强烈的民族性,探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中强烈表现的极少主义理念,以及对这种“西学东渐”现象引发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当代艺术的源流
1.当代艺术的界定与发展
(1)现代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在艺术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前者的艺术形式与观念必然影响后世艺术,而后世的艺术创作也必须站在前人的成果之上,这是不予置评的。大众界定的关于艺术的现代主义时期指的都是从1870年代后印象主义开始,二战之后结束,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的后印象主义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强调种纯实验性的艺术行为,主要代表流派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毕加索、达利、蒙德里安等。
第二阶段是指后期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运动时期。作风泼辣、肆意纵横、不受约束等特定的标签都是这些艺术运动大师特有的精神指向,代表人物有德·库宁、杰克逊·波洛克等。
(2)当代艺术对现代艺术的继承
在196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当代艺术,也被称作“后现代艺术”,它注重艺术的观念性、自由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是现代主义艺术在当代的延续与重组。当代艺术在美学取向、创作观念、艺术研究等许多方面都和现代艺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分。首先,当代艺术不可避免的继承了现代艺术的文化精髓和艺术思想,对之前的艺术进行了精心的梳理、筛选和评价。其次,他们摈弃了那些已经僵化的美学评价体系,对其批判和嘲讽,将其中值得保留的创作观念推向极致,迸发出新的创作灵感,这种互相牵扯的关系正是艺术创作魅力之所在。
2.当代艺术的重要流派
当代艺术主要有三个重要流派,分别为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
(1)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流派,它起源与英国,在美国达到顶峰。它在艺术追求上延续了达达主义的“反美学主张”以及“现成品”概念。它在思想上强调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与大众和解的态度,是西方现代艺术史的转折。
(2)极少主义
出现在1960年代的极少主义许多方面与同时代的波普艺术截然相反。极少主义艺术家非常排斥和拒绝艺术中那些描述的因素,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只关注媒介自身。这种反美学主张,也是追求“艺术摆脱形式”
(3)观念艺术
又称思想艺术,具有极强的写意性。其创作的灵感、意图往往能够明确反映出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发展状况,因此观念艺术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广阔的表述平台。极简主义园林概述
1.极少主义流派
极少主义流派在形式上传承了现代主义时期康定斯基的抽象风格,它清洗甚至消解了形式主义,是种极其纯粹的造型艺术。弗兰克-斯特拉、巴尼特-纽曼等都是其推动者。
巴尼特-纽曼所绘制的《十字路的站:第十二站》。他运用单的色块涂抹整个画面,然后被几条明暗不一、贯穿全画的垂直线条打破,给人种被撕裂的感觉。透过作品表面,我们仿佛通过颜色和空间直达作者的内心深处,这种神圣感和神秘感是令人震撼的。
2.极少主义的全球化发展
极少主义虽然起源于绘画领域,但是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全部。
首先在建筑领域中,通过接受极少主义的设计精髓,建筑设计师们开始以减少、否定、净化等手段来摒弃琐碎的一切,追求建筑本身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最佳纯粹与简洁的空间。
“20世纪的园林始于艺术”,极少主义园林与其艺术样具有客观性。它把注意力集中于事物本身,缩减形式与材料,单纯的、以纪念性的尺度来进行设计。
其次具有代表性的领域是雕塑领域。在极少主义浪潮的影响下,艺术家们意识性的排斥所有嘈杂和多余的物件,创造出最为简洁、纯粹的作品。
从以上几个具有代表的设计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极少主义观念已经通过自己强烈的影响力消解着设计领域的各个角落。这种无内容、无形式、无主题的作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公众进行着最亲密的沟通与交流。
3.极少主义园林
极少主义艺术影响下的园林设计主张“以少胜多”。它形式之简练;思想之客观;表达之抽象;迅速对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
(1)西方的极少主义园林
西方极少主义园林设计中,方、圆等自然界的母体反复出现。设计师常常从绘画领域中寻找灵感,慕尼黑RIEM公园就是其中的典型。西方园林设计的对象常常表现为占据定空间体积的物体,但奇妙的是,它可以被同样占据空间的游览者以自己的身心来感受、交流,这种“不可复制的信息交流”正是极少主义的奥妙所在。1979年为哈佛大学所设计的泰纳喷泉(Tanner Fountain)就是一个极具极少主义特征的作品。
“网格与重复”也是极少主义园林最典型的一个创作手法,将极少主义观念中无中心、无主题、无内容等理念充分运用到景观设计。慕尼黑凯宾斯基酒店景观设计就是这种手法的极致体现。
这种用修剪的自然植物完全代替现代艺术常用的石头、水、金属等创作手法将极少主义冷峻、机械的特点一扫而空,代之以轻松诙谐的气氛。
(2)东方的极少主义园林
“观空如色、观色如空”。在东方园林设计中,极少主义的美学观念恰似极少主义抽象派的水墨山水画。在东方,人们常用沙硕、岩石或常绿植物表现禅意的景观,这种设计被称为“枯山水”,它符合了东方信仰的佛教中“空”“无存”的内容,简单而直白的表达了世间最复杂而深奥的道理。日本京都的龙安寺方丈庭院就是“枯山水”最恰当的表达。
极简主义园林的中国地方性
1.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差异性比较
中西方从语言、文化和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及艺术等方面可以看出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语言文化方面,中方追求着迂回的解释;而西方则强调直接的阐述。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中国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西方则抱着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而这种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艺术的各个领域。
这种差异性最典型的就是在建筑思想的表达。西方宗教建筑强调单纯的几何空间和从顶部摄入的完美天光,他们认为来自头顶的曙光可以使心灵平静、愉悦。
东方宗教中佛在心中,在天地自然之间,中国古典建筑中天窗是十分少见的。中国人喜欢用侧窗(图十)、漏窗,侧窗引入的自然光线,柔和、变化多端,世间的切都在光和混沌的阴影中晃动。
2.民族性的回归
在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刻的中庸哲学中,有很多处与极少主义不谋而合。老子在千百年前早已说出“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理念。而个观念与密斯凡·德·罗所提出的极少主义设计准则“少就是多”是惊人的相似。又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用粗放的笔触、清淡的水墨刻画出“疏野”的自然形象。宋代马远所绘制的“水图”,就通过简练的线条将一片多变的湖水展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些早期的艺术创作手法对后来中国的极少主义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中国人深埋在骨子里的含蓄、简单、质朴在西方极少主义设计思潮到来时,自然而然的被诱发出来,在现代设计中精彩演绎。
3.极少主义园林的“西学东渐”
融合中西双元文化的极少主义园林,在新的时代有着新的表达,他们不再盲目模仿着西方的观念与形式,而是注重民族的、本土的内涵,这是一种对极少主义本质上的转换与突破。
积极投身、致力于全球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当代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雕塑家和景观设计师林璎就是融合中西双元文化的极好的例子。她拥有种非凡的能力,能用看似简单的方式和最自然的材料传递出复杂而诗意的情景。
中国许多本土的青年设计师,也在积极大胆的西方“极少主义”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将其付诸实践,比如清华大学教师朱育帆,他就曾积极地探索着极少主义的本土化的表达方式与设计语言,并极力推动其在中国的发展,矿坑花园就是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
设计师团队以“减法”“最少干预”、“应对采石矿坑维护避险、生态修护要求”及“体现东方山水意韵”为设计理念,将设计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并与中国古代“桃花源”的隐逸思想相呼应,深化人对自然的感悟。
通过对中国极少主义园林的梳理、筛选和评价,我认为可以从中归纳出些共性和个性:
(1)中国的极简主义园林即吸收了西方理性的思想观念,又在设计思维和表达方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学”的空灵与虚无。
(2)在当代社会,虽然中国式极少主义园林设计还是种非“主流”的设计艺术,但是对当下所流行的时尚和潮流有着深刻的映射,也许这也是其对当下社会静默的回应。
(3)人与环境结合、物与环境的情感相结合、设计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我国极简主义园林的未来与发展
1.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对待西方的“舶来品”,我们一定要追踪其根,对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有着深刻的了解。否则就会将设计流于表面,停留在对其外在形式和语言的浅层次的模范和元素的堆砌。
2.多元化、包容性思想框架
极少主义流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审美角度与创作态度,但是我们不能以概全,我们需要建立起个多元化、包容性的思想构架,不是单的固步自封,也不仅仅是拿来主义,而是有目的的选择和借鉴,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
3.传统与创新
“没有艺术的国家就像个没有笑声的幼儿园,艺术不创新便代表了死亡”。没有创新的、固化的艺术注定枯竭,新的思维与想法不仅要符合时代潮流,还要有自己的特点,抓住其精神内涵,以心造物,这样才能在时代洪流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结语
当代园林 篇4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当然这里所说的继承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如果只是形式上生搬硬套,只会让人产生牵强附会的感觉,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由于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建造园林的社会环境、造园目的和所服务的人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深层次的挖掘其美学价值、表现手法和施工技术,如何让古典美学与现代创作紧密结合,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2 古典园林概述
2.1 园林建筑历史沿革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它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1)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2)春秋战国~秦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至秦、汉时华夏一统,国力强盛。帝王和贵戚富豪纷纷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大量增加人造景物,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3)南北朝~隋唐五代。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动荡,至隋、唐又复归统一。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文化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时期。此时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4)两宋~明初。宋代的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但填词和绘画艺术方面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园林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园景主题鲜明,富有个性;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明中叶~清中叶,由于农业、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造园的风气又复兴盛。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数量骤增,同时皇家园林快速发展,成为各种园林风格的集锦。造园法则达到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文人、画家也积极投身于造园活动,形成又一个造园的高潮。
2.2 中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哲学体系的差异,形成两种典型的园林风格——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式园林和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式园林。
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看,十分强调理性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这种社会意识的支配下,艺术的哲学——美学自然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这种美学思潮一直顽强地统治着欧洲几千年。它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立美的标准和尺度,不仅左右着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同时也深深影响到园林。欧洲几何式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古典园林则滋生在东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受绘画、诗歌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经营的。这就使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浓厚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山水画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对中国园林影响深远。这种原则是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而获得的,它出自心灵,不是以“理性”为基础,完全是作者感情的倾注,表现了中国对美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中国古代受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塑造出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质朴无华的气质。“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正是造就中国园林独特风格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因而中国园林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从开始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它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虽不酷似自然原貌,但却更传神、更具艺术感染力。这种意境经常借匾联题诗来破题,并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感官的因素获得诗的意境美。
这两种园林艺术各有千秋,它们之间仅是风格不同,各自所走的路不同,它们没有高低之分。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并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2.3 小结
纵观历史,园林的发展都是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是处在百年战乱后的快速发展期,人们生活安定,物质丰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建造园林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当今的中国一定会迎来园林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
3 研究古典园林对当代造园的意义
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决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已沿袭数千年,并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潜意识里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唯物辩证法说过,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应该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中,把握精神更是设计者应该认真思考的方向。中国人喜欢在自然中聆听天籁,在性情中享受人生。因此,在当代的造园活动中要认真研究这种哲学思想,把握住其中的精髓。
3.1 “天人合一”和生态艺术
我国当前这个时代可称为环境时代或生态时代。人们重视生态艺术,重视创作和研究生态艺术。而中国古典园林正是最具典范性的生态艺术,最能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精神和东方生存智慧的生态艺术。 它虽然产生和发展于古代,却能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所在,它包括造园艺术和技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不只反映在表面的形式和艺术上,更体现在它的造园施工技术上。如果只是看到园林艺术美的一面,而不去深思其让园林的艺术美生生不息,生机盎然的施工方法,那么这种“合一”只能是肤浅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代园林中也经常使用石子铺地,而且图案可以完全与古典园林一样,但在铺石子之前要用水泥铺底来粘合石子。只这一小小做法就是严重违反自然的,它使雨水无法回流到土壤,从而导致自然界中的一个生态环节中断。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学习最自然的施工方法,让园林不仅美,而且能够美得长久、自然,真正让人与自然平等、和谐。
3.2对意境追求的启示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美学。所谓意境,即“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让游者在体察感受中从身入心入情,提高到深层次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建立在内心境界基础上的“心物感应”的审美价值,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审美心理结构的反映。虽都是山石花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由于序列组织,空间布局,细节设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有的雄伟庄重,有的幽雅清秀;有的明快,有的深幽,各有各的个性美。
园林的意境美不仅在于其个体景物的美,而且在于其整体的布局与规划,以及不同景物的形态、材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加上气候的变化、人及植物气息的融入,组合成有起有落的空间乐章,以及看似不经意的一堵墙、一洞窗都能引起人对空间无限的遐思,让游者的情感寄托于此。
意境美是以人的感受为中心而创作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尊重人的需求、人的行为、人的心理,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戏剧、山水绘画与园林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者应广泛吸收和发扬,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的通感和形式美法则创造出不同的园林特色美。
4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被世界公认为园林之母,艺术之奇观。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体会到一份沉重。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块美丽的土地、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景园艺术,更留下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将悠久的历史文脉流传下去,是我们华夏子孙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学习有限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拓展自己的文化底蕴,学习和掌握多种相关门类学科,让自己首先成为杂家,进而成为专家,运用各种知识创造出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美。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沿革,哲学体系发展,追求和把握意境的阐述,分析了中国天人合一精神和东方生存智慧的生态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作用,从中寻找我国当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古典园林,历史沿革,哲学,意境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
[2]罗哲文.中国古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当代园林 篇5
摘 要:文章前半部分阐述美和审美本质与特征、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发展;后半部分以城市美学和景观设计的思路为主体,重点介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美学;美;审美;现代园林
一.美与审美
1.1 美与美的概念
1.1.1 美的认识
人类从原始蒙昧状态发展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极大丰富的今天,创生了无数美的事物,美的文化。人们都谈论美、知道美、追求美,但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在“美”这个维度上却存在问题:“美”日渐变得单一、绝对、普遍,缺少个性的丰富,缺少差异性,美的丰富内涵被削弱,也失落了其真实的意义。其原因在于美学和艺术的理论和生活中的美相互脱离,人们在美的理论中找不到美的要求;中国人所一直接受的片面的审美教育;各色审美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人长期以来对感性生命的压制,从而导致美的生命力、活力以及带给人的愉悦、丰富的感觉没有了。
1.1.2 美与审美的关系
人对于“美”如何理解,他也就如何进行审美。审美何以作为人性丰富与完善的根据,为什么要用“审美”去审视人的发展与完善?原因应该在于审美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的丰富性,能够使人超越有限并给人以自由。接着,提出审美观是怎么样的,决定了人如何去完善自身,如何去创造生活。在人的依赖性阶段,将人的审美观概括为“崇拜型”的审美观,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然、对于“天”、“神”及封建等级制度的崇拜,是对人性的压制;在人的独立性阶段,将人的审美观概括为“感受型”的审美观,是一种“物化”的审美观,更多的是人为的、对人为之物的感受。人要对自身的发展有所超越,要向着能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迈进,就要形成真正能够 满足人性的生成和完善的审美观,。
二.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发展
2.1 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表现
2.1.1 对称与均衡
处于中心轴两侧的形象相同或相似称作对称。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
我国的古建筑造型形式中常用对称的构图。例如北京故宫的房屋、大殿、天安门城楼及金水桥均采用对称的形式。对称是我国建筑和民居布置中传统的手法。
对称形式包括反射、平移、旋转、扩大四种。
均衡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保持平衡关系,它在视觉上产生形态的安定感。
2.2.2 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时代变迁
正如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一样,建筑的形式美也经历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被誉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正是因为神庙庄严典雅的立面,与历经千锤百炼的完美柱式。曾几何时,这些柱子被人们从废墟中重新发掘出来,安放到各类建筑之中。柱式建筑到处享受尊敬的席位,学者们对它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根据它来探索美与和谐的“永恒”规律。但事物不可能停滞不前,人们的审美情绪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三.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
3.1 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3.1.1当代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的目标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urban design)的进行。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
3.1.2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
3.1.4城市设计的规律
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
四. 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思路
4.1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需求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4.1.2 城市园林景观的空间与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五.结束语
园林景观是一个兼具社会、自然、艺术多元功能的综合体。园林不仅依靠形式上的美,还必须具备艺术美,才能从根本具备审美的要求。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2] 段汉明.城市美学与景观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1
当代园林 篇6
关键词:道法自然;因借体宜;当要节用;以人为本
《园冶》描述的园林是融入文人高雅情趣的理想园林,具有深远的意境,是宜居乐居的人居环境。中国当今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快速扩张,许多地方生态环境恶化,当人们评价生态环境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思念逝去的生态环境和家园风光。古代先贤哲人的园林设计思想,依然有着借鉴的价值。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园冶》的生态智慧是当代园林设计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园冶》的造园思想
(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衡观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最基本范畴,是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变都是“道”的体现,而“道法自然”就是老子哲学的方法论。道家认为,天地万事万物的运行都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的境界。
计成遵循道家“道法自然”的观点,《园冶》追求生态平衡的自然观,一是造园总体的规划布局要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二是园林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造园林气韵生动、妙趣横生,以求得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境界。“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蔽,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平共生,是《园冶》所体现的“道法自然”的生态平衡观。
(二)“因借体宜”的生态保护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直都重视利用自然规律来实现人的目的。因此,庄子进一步发挥了“道法自然”的观念,提出了“顺天说”,要因任自然,不作不为,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目的。
《园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法则,就是建立在自然规律不可人为随意改造的基础之上的。“因”是一种符合自然客观规律,遵循自然而然,顺应生态保护的因人、因地、因时的设计方案。“借”是对大自然之景的鉴赏与利用, 园林作为一个小范围的建设,需要与周围的大环境相互借资。一座园林的设计空间是有限的,巧妙地利用大自然之景来增加园林的高雅情趣与深远意境,使园林增添生命意义。计成“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法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平共生的生态保护观。
(三)“当要节用”的生态节用观
老子倡导节俭的道德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③有慈爱之心、节俭无华是人对生活和自然的一种态度。老子认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人的物质欲望是伤害自然万物的根本原因。
《园冶》承袭老子的思想,提出“当要节用”的生态节用观。计成认为,对于那些珍贵、不可再生的濒危资源,人类必须善待,要慎重开采,不能取之无度。他极力主张就地取材,本着节约的态度对待自然资源。“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④“废瓦片也有行时,当湖石削铺,波纹汹湧;破方砖可留大用,绕梅花墨斗冰裂纷纭。”⑤只有珍惜资源,才能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一)“道法自然”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园冶》所追求的“道法自然”生态平衡观,是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的生态核心思想。启示在当代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万物自身的本性和规律,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生态环境。
计成反对自然环境单向地为人服务,而是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互相依存。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反对把人的意志强加于自然之上。计成在造园上所强调的“随机、随形、依势、合宜、得体”等,就是为了使所造园林达到自然天成的效果,使“第二自然”与“第一自然”真正地融合,与山水草木花鸟共存共荣,形成“天人合一”的人居生态环境。
受西方现代设计的影响,当代园林设计常依“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仅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孤立地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唯一尺度,这就潜在着一种危险,导致园林设计走向与自然相对立的一面。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鄢。”⑥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员,并不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而是与天、地、道所平齐。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与其相辅相成,以维护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如果设计仅从“以人为本”的孤立角度出发,人将凌驾于天、地、道之上,便破坏了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很多县市,不顾地方财力,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挖湖堆山、填塘造园,不仅造成地方财力的枯竭,也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以致水土流失和湿地萎缩,从而导致生物链的断裂,使涉禽侯鸟迁徙它乡。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靠牺牲自然的利益来满足人类的贪婪,宇宙万物将无法并存。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意识发展到了极致,人类一方面在征服自然,一方面又受到自然的制裁,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研究得越深入,就越认识到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平共生,就必然要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进行反思,人从属于自然,不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和尺度,从生态学上讲,“以人为本”的设计观点是有悖于自然科学的。因此,中国古典哲学所讲求的“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将更符合现代设计理性。
(二)“因借体宜”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计成主张造园要善于“因借”,从心而不从法。“因”的原则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顺天说”,老子认为人应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不妄为。“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⑦人的行为必须合乎自然之道,才能包容天地万物,人和万物才可以长久共存,才能实现和谐的生态环境。计成把“因借”当作造园的基本法则,其包括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两种含义,既要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又要创造性地利用客观条件,以造出“宛自天开”的宜居生态环境。
因与借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因”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意,园林设计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势因时而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脱离生态环境条件。“借”是对客观环境和自然景物的相互利用和补充,也是对客观景物进行雅俗鉴别,或“摒弃”或“收之”的选择行为。凡自然界中含有艺术魅力的景物要素,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均可借之。当代园林设计片面地将“因借体宜”理解为“拿来主义”,生搬硬拉自然景物,为造一地之景而破坏它处生态环境。在造园设计中,为了营造历史文化的沧桑感,或在短期时间内提高绿地景观的时空价值,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将千年古树、山野奇石移植造园。这种“拿来主义”与计成 “因借体宜”的造园法则实为南辕北辙。“因借体宜” 原本表达的是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体悟大自然的气息风貌,通过“因借”将主观意识统摄于自然环境之中,营造出“精而合宜”的景观生态环境。
庄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⑧庄子强调人要顺从自然,不能违背自然,顺则成,逆则败。
(三)“当要节用”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计成在《园冶》中承袭老子的思想,提出“当要节用”的生态观。他主张造园应就地取材,珍惜资源,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实现废物再利用的资源节约。
中国当今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快速扩张,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当代园林设计存在着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重视景观形象而忽视经济效益、重视追新求异而忽视环境生态的现象。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诱导下,奇花异木深山盗采,大树古树乘车进城,这种耗费巨资营造的人为景观,不仅是生态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严重破坏了资源地的景观特色和生态平衡。因此,计成“当要节用”的生态节用观是当代园林设计值得传承和弘扬的美德。
“当要节用”的生态观,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时一地的节约,而是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整个物质流程、能量走向进行生态评估,考虑生态代价,使投资效益最大化。即用最少的人力、资金、能源投入,来建设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与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能源并提高利用率,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利用自然资源,但应在遵守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园冶》所倡导“当要节用”的造园设计理念,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充分尊重原生态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合作,顺应自然的天性,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能动性,减少设计对生态的影响,降低生态资源成本,是当代园林设计所应追求的生态性、近自然性和可持续性。
三、结语
探讨《园冶》造园理论所反映出来的生态智慧,并不是提倡回归到农耕时代,而是通过探究古人所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造园理念,来启迪当代园林设计规划的发展方向。当代园林设计所出现的急功近利、过度掠夺、不惜代价的问题,已严重违背了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就要求当代造园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艺术修养,创新求变,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前人的经验和规范,不拘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灵性与悟性,还要加强生态伦理意识。造园的最终目的是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单纯地把造园看做形式美的追求,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生态稳定的发展,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顺应自然、适度开发,遵循生态规律、整体规划,才是当代园林建设所应提倡的造园理念。
注释:
①《老子》 第二十五章
②(明)计成 《园冶·相地·山林地》
③《老子》 第六十七章
④(明)计成 《园冶·相地》
⑤(明)计成 《园冶·铺地》
⑥《老子》 第二十五章
⑦《老子》 第十六章
⑧《庄子·渔父》
参考文献:
[1][明]计成著.园冶图说(修订版)[M].赵农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张薇.《园冶》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世奎.《园冶》园林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当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扇子美学 篇7
举凡建筑物的总体设计依循扇子的美学形式, 其具体的建构往往也是如此, 即从大处到小处都浸渍扇子的精神。例如苏州狮子林“扇亭”, 内墙正中开有扇面形漏窗, 漏窗下方有扇面形石桌;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墙上开有扇面形漏窗, 轩内石凳、石桌、灯罩、匾额都仿照扇面而制;北京颐和园“扬仁风”有扇形漏窗、扇形宝座、扇形宫灯、扇形香几、扇形匾额;北京北海公园“延南薰”墙上景窗、亭内石桌、亭前匾额也都是扇面形状。总体来看这些形式如扇的建筑景观, 其布局结构有共同的特征, 即扇子形式的筑面、扇子形式的漏窗及其他扇子形式的各种设置。而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扇形建筑为不同人士所造, 其起点立意便见仁见智, 或寄寓文人风雅, 或表达帝王仁风。它们在具体的布景置位、因地制宜方面, 在自身的装点、美化方面, 更是各尽其妙, 具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并与其所在的大环境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这类以“扇”为主题的建筑, 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 成为表现传统文化风格的视觉符号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形式。
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建造, 由于全面借助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 与古代园林建筑相比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但扇子形式依然是人们钟爱的设计元素。在这种园林建筑设计中, 扇子元素的表现方式与古代有所不同, 比如变具象之扇形为意象之扇意, 变精致小巧为宏伟阔大等等。很多具有时代性、标志性的著名大型园林建筑, 却将这种新型的扇形审美设计很好地应用和体现出来, 充分表明扇子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一) 上海世博公园
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 再一次成为全球建筑设计师竞技的舞台;而作为这一舞台的上海世博公园的设计, 更是挥洒创意, 闪耀智慧。上海世博公园定位为“中心城区的绿地、滨水的绿地、世博的绿地”。它是城市永久性的景观绿地。除了永久地给城市提供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 为城区市民创造良好的游憩休闲场所、艺术展示空间之外, 它更为城市提供真正有效的“氧气库”。这样的世博公园应该如何建造呢?在面向全球的设计招标中, 荷兰NITA集团的方案脱颖而出。
荷兰NITA集团提出了“扇”与“滩”两大独特的设计构思。“扇”是指上海世博会公园整个基地呈折扇扇面形展开, 扇骨是按风向走势而特设的乔木引风林。“滩”是利用丰富的地被植物、蜿蜒的溪流和道路, 创造出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天然地貌, 构成扇面上立体的中国山水画, 在黄浦江畔若隐若现。
上海世博公园“扇”的设计以基地为扇面、乔木引风林为扇骨, 吸取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精神。由于大片乔木按照扇骨形式有序排列分布, 使得公园气场南北通畅, 顺着扇骨送来习习凉风。为了使设计理念取得最佳效果, 结合防汛的地理要求, 设计者将世博公园基地从江面开始逐步朝浦明路抬升, 于是整个扇面缓缓从江面升起并展开, 如同中国传统折扇在轻舞的微风中优雅地打开。这样既可以满足亲水要求, 又为人们远望江景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上海世博公园这种“扇”的设计, 不仅带来公园布局上较大的张力, 同时还有一种精神的隐喻, 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 即“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扇面展开一端, 隐喻了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巨大的辐射功能;扇面收拢一端, 则具有海纳百川、高度聚焦的象征意义。上海世博会作为全球的盛会, 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上海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 中国国家体育馆
中国国家体育馆为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因其独具匠心的折扇造型又被称为“折扇”, 与“鸟巢”、“水立方”共同构成奥林匹克公园内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从远处观看, 国家体育馆四周竖向的钢骨架与大面积晶莹剔透的玻璃幕墙相映衬, 犹如一把中国传统的折扇舒展开来, 与钢结构的“鸟巢”、膜结构的“水立方”遥相呼应。国家体育馆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 屋面如行云流水般轻盈飘逸又富于动感。相比“鸟巢”的雄伟壮阔和“水立方”的阴柔秀美, “折扇”则开合自如, 质朴儒雅, 也许在视觉上并无十足的冲击力, 但在内涵上却不乏深厚的意蕴。
国家体育馆以折扇为设计灵感, 一方面适应了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对室内净空高度的不同要求, 另一方面还具有环保的寓意。以折扇为设计灵感不仅将功能设计和美感设计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同时也体现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国家体育馆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 堪称传统建筑美学与当代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当下各地还有许多普通建筑采用扇形的外观设计, 改变了“火柴盒”式楼房的呆板结构。例如上海大学新建图书馆从正面看去, 宛如一柄展开的巨型折扇扇面, 雄伟壮阔而不失灵巧;青岛海尔商城正面幕墙的正上方, 凸现出大片蓝色扇面形玻璃窗, 也许暗寓曲直相生、阴阳谐和的经营之道, 毕竟与古典园林建筑中意境不同。还有一些采取扇形设计的建筑, 或为了扩大视野景观的实用价值, 或迫于适应边角的地理位置, 因此而形成了扇形的外表。例如上海静安区天鼎大厦面朝苏州河而建, 为了达到亲水楼盘的最佳效果, 大楼筑面设计成扇面形, 东、西外立面呈曲面状, 东面弧线长于西面, 窗户朝东的房间具有观看苏州河景致的最佳视野。由此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以及充分利用水景优势的良苦用心, 但在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层面则显然今不如昔。
今天中国的建筑风格存在一种普遍的偏失, 即其设计过于“西方化”而缺少“民族性”, 一味“现代化”而缺失“传统性”。若一味轻视民族的、传统的建筑设计, 必然要面临社会审美的危机和人文精神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初,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后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 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 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 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 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的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 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1]我们且以中国扇建筑为例, 通过古今比较就能发现, 古代园林建筑设计中扇子元素的应用, 绝不仅仅是简单地模仿扇子的外观形式, 而是更注重吸取扇子内在的文化精神, 以及该建筑个体与周围环境整体的对应、协调和统一。我们仅从“延南薰”、“扬仁风”、“与谁同坐轩”等命名就能深切感受到, 这些扇建筑具有古人所赋予的丰富扇文化, 其间蕴涵的美好意境足够后人想象品味!
中国建筑设计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扇子美学虽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起重视, 但在未来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如何积淀、如何发展, 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认为, 不要只把看得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来, 而要注意看不见的东西。符号学则是把传统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 经过对其本质的概括, 再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中去[2]。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扇子美学的应用, 要从简单的“样式模拟”走向深层的“样式重构”, 发掘和展现形式之下深层的文化意义。新时代的建筑设计, 需要注重“融注幻化”、“重视神韵”等创新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具体建筑的景观设计, 传达出意境设计所要求的神韵风采。总之, 我们要探索一种既能传承历史文脉、又能契合当代创新思路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以形传神, 以神制形, 以神为体, 以形为用, 实现形神相宜、形神统一, 使现代建筑不仅在造型上体现出中国风格和本土特征, 而且在神韵上更能体现出中国气派和民族精神。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受传统扇文化的影响较深。很多设计者将扇子的美学和文化意义应用到园林建筑设计中去。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建造, 扇子依然是人们所钟爱的设计形式, 扇子美学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上海世博公园和中国国家体育馆是扇子美学在当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扇子史话[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5
[2]庄申.扇子与中国文化[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1992
[3]杨祥民.中国艺术之扇历史演变的文化研究[J].艺术百家, 2007 (04)
[4]Green, Ruth.Fans in Society.Safra Publications, 1993
[5]Green, Bertha de Vere.A Collector Guide to Fans over the Ages.Frederick Muller, 1975
当代园林 篇8
现代园林中采用传统叠石造山手法造景布置, 随处可见, 遍地开花, 几千吨上万吨叠石造山作品并不鲜见, 却难有高水平之作呈现, 上海延中绿地, 黄石山上种水杉 (与高架桥比高低) , 浙江某县市民公园真山前面堆叠假山, 道路两侧绿带中景石三五成群堆放, 像路灯杆似的均匀点放布置, “丑态百出、劳民伤财”, 毫无园林叠石艺术性可言的行业笑话, 可谓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对此类庸俗化的园林置石, 我们园林专业行业, 是否有必要认真深究, 加以分析, 大致如下:
1 叠石造山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缺失
1.1 教育不到位, 有形而无神
中国园林叠石技艺, 作为传统园林3大要素之一, 缺少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 中国园林学会没有专门的叠石专业委员会, 大学园林专业教科书里虽有北京林业大学编著的《园林工程》一书, 但对假山工程一章的编著还不够深度, 偏重理论, 实践操作指导性不强, 国内园林理论研究界专攻传统园林叠石研究者寥寥,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一般师资要求均需硕士、博士才能执教, 而硕士博士却又是从学校到学校, 从理论到理论, 完全缺乏园林叠石的实践教育经验, 就算去实践学习, 两三年未必能独立操作, 何况还有天资、体力、主动性等差异。因此, 我国的专业高校在传统园林叠石理论实践教育上, 严格地讲是不合格的, 假山叠石技艺传教如同传统手工业者, 师傅带徒“师不会, 徒何学”、这是教育不到位, 择师无偏倚, 导致专业教育上学生功底不实。一方面由于学校偏从理论教育, 一些有经验的叠石名师难上讲台进行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我国的高校教育还没能像西方国家院校聘任一线技师上台执教, 导致我国专业教育界存在的“眼高手低”现象的普遍性、常态化现象。
1.2 设计不严谨, 依样画葫芦
由于专业教育缺失, 毕业后从业者缺少最起码的设计常识, 加上以经济利益为纲, 设计不严谨, 有的园林设计院所专业审图形同虚设, 只要项目接下来, 图纸能出去就行。缺少对设计项目内容、场地环境、整体风格、用材用料、设计立意等诸方面的专业研究论证, 任由设计师画图出方案, 加之现在的设计师一般也是从学校到设计院, 缺少实践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培训考核, 就上岗作业画图, 有的连有经验的设计师都未带过就坐直通车上岗。试想一个没有专业实践经验, 少有专业知识积累的新手, 能不犯错误吗?很多不合理的环境、整体风格, 材料使用不当的设计不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一些设计动辄成片密植的大树, 几百几千吨假山置石, 大面积户外木铺装、高档花岗岩树池、侧石。
1.3 主事者不懂装懂, 做事者不求精准
园林造园“七分主人, 三分匠师”这在中国私家园林造园中尤为突出, 皇家园林也是如此, 没有主人意旨, 设计与施工者就无章可循, 但主事者应是提要求、定目标、做决策, 其余的事应是设计、施工、各守其职, 就像建国初期,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初名为西山公园) 始建初期, 当时的杭州市园林局老领导, 副市长余森文先生, 就在建设花港观鱼公园设计初始就定调公园建设的目标:“建设具有历史性名胜古迹新型公园”的方向。需有开阔的草坪, 成片的树林, 方便市民游人游憩, 挖沼为池, 养鱼为景。体现西湖十景“花港观鱼”的古景名胜意蕴, 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融入英国自然风景园, 疏林草地、植物造景的方式, 把花港公园打造成开放式、大容量、有内涵、出意境、重创新的中国园林新风貌。根据决策者的意图, 孙晓翔先生在花港公园设计中因地制宜, 深思熟虑, 充分运用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 结合西方园林表现形式, 创造性地规划设计花港公园, 而后期施工, 以胡绪渭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园林人, 在建国初期施工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 运用“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的造园法宝,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给后人留下了具有典范性的园林佳作。成为中国园林转型期中公园建设的历史性座标。这样的成就, 在我们目前的现实条件下似乎很难出现, 现在园林行业, 从建设、设计、施工各环节均以求快为原则, 设计讲产值、施工看效益、建设求速度, 从项目立项, 设计方案征订, 施工招标等环节, 由于产值、利益、政绩的诱惑, 逐渐丧失了对园林的项目的艺术性追求, 大多项目设计粗糙, 投标价低, 施工粗制滥造。项目艺术性无从谈起。有些项目建设决策武断, 今年建设过几年拆掉推到, 无长效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可谓触目惊心。
2 传统园林叠石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2.1 历史背景局限
古往今来, 中国传统园林叠石技艺的传承一般都以“家传师教”方式流传。叠石是中国园林中特有的表现形式, 已成为传统园林重要的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 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如何继承和发扬叠石技艺, 是当代园林人的职责。但由于清末以来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我国的园林造园发展停滞不前, 园林叠石师的需求大幅下降, 无业可从, 操业者日渐减少, 因此专业叠石师严重短缺, 学艺继承者也寥寥无几。目前靠家传的叠石世家仅剩苏州韩家韩良源兄弟, 以显金贵。从目前社会发展态势和园林事业的发展速度, 园林叠石师的奇缺可谓一将难求, 园林叠石普遍技艺低下, 这其中有其深层次因果关系。其主因是对此技艺的深入研究和教传不力有关。由于大多园林学者不懂叠石技法, 难以深入研究, 这与古建筑学相比差距很大。
2.2 园林行业的现状
目前园林行业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 从北京奥运会对环境质量的重视, 到各大中小城市的飞速扩张, 园林行业与建筑业、市政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可以说哪里有建设, 哪里就有园林产业的存在, 特别是房产业的发展扩大,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日趋重视, 小区环境的好坏, 已是购房者必须权衡的指标之一, 作为城市也是如此, 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很大因素是它的绿化率、公园数量、道路绿化的好坏等诸方面指标, 使园林设计、施工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同步发展壮大, 目前仅浙江省园林施工企业已达1200余家, 相关园林行业产业如苗圃业、石材加工供应相关资材生产、园林设计、监理等统筹计算已具相当规模, 整个产业链估计从业人数在10万以上, 产值规模应在100亿以上。
作为园林行业的主力军施工业, 大多为小型企业, 固定从业人数不多, 许多企业技术力量低下, 还处在粗放经营阶段, 专业技术工人队伍与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园林施工行业有季节性、工程量多少等不确切因素原因, 多数企业采用有工程时临时组合, 没工程时散伙走人的状态, 对高技术人员难以固定留用、培养提高, 特别是有技术经验的叠石师, 大多企业公司都无此类专业人才, 许多施工项目中的叠石工程, 都是由泥工、石工或产石地挖石采石工演变而来, 缺少园林专业的整体知识培训学习, 文化水平低下, 难以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叠石造山的审美高度局限于“像牛像马”的低级形象捕捉与模仿, 不能“因地制宜, 咸识于心”地进行施工再创作, 更谈不上叠出意境, 创出诗意来了。而由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对园林叠石知识缺乏了解熟知, 对叠石造山的品质技艺难以作出判定, 大多数项目是叠完了就是叠好了, 品质好坏完工了事, 反正各方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日常园林中常见的那么多“不堪入目”的叠石作品原因之一。
2.3 叠石造山的计费标准存在的严重问题
目前浙江省园林工程定额标准中的造价计费存在严重问题:假山按高度计算造价, 造山越高越大越吃亏, 笔者堆叠的2003年“西湖西进工程”杭州花圃改造“岩芳水秀”大型瀑布假山工程, 历时三个月动用人力机械无数, 最终决算差点亏本倒贴, 同时期其它叠石造山项目的质量艺术水平相差甚多, 但决算计价时, 一样计算造价, “岩芳水秀”按池塘水面计算高度为11.6m, 但决算时按4m高计算, 审计还振振有词:“定额最高为4m, 只能按4m计价。”弄得施工企业哭笑不得, 无理可诉。精选材料按最差的一般性统石材料计价, 毫无科学性、合理性, 更谈不上按叠石难度、高度、艺术性来合理评定结算标准。
3 温故而知新、对策与行动
面对当前园林设计、施工中对传统园林叠石不合理应用, 粗制滥造的现状, 作为园林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期, 挖池堆山之风盛极一时, 到处是一小圆池, 中间一堆乱石如坟一般, 最终盛极而衰, 变成笑柄。这其中有财富拥有初期对环境美、自然美的一种初始追求, 也是缺乏园林造景审美知识的一种普遍表现。而今天在物质充裕、财富高聚, 各种文化交流交织的纷繁境遇中, 如何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使其在继承中创新, 发展中求变, 已成当务之急, 刻不容缓。
3.1 加大对传统园林的学术研究
各级政府应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发展。一种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加工制作可以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 难道中国园林的叠石技艺就不够格吗?在政府重视支持, 各学术机构各大专业院校的园林学者, 应该责无旁贷地去深入研究中国园林各种传统技艺, 在各研究机构中应加强各类专业技师、名匠的参与度, 要认清中国“文人园林”并不是靠文人建的, 没有匠师的参与, “文人”你能干吗?应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学术研究者不能高高在上、我行我素;不能避重就轻, 不把园林叠石研究当回事, 老拿中国园林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吹毛求疵, 没有能工巧匠“之作”, 哪来“天开”。
3.2 园林学会应成立园林叠石专业委员会
作为地方性和国家级的专业学会, 应成立园林叠石专业委员会, 加强设计、施工、应用行业的专业研究, 把园林叠石施工技法进行深入技法研究、总结经验, 把这一传统技艺系统地整理出来, 使其“用有章法、做有技法、学有依据”。把园林叠石中的“精、气、神”提炼出来, 让学习者能领悟到“知石之形, 识石之态”的叠石精髓。
3.3 加强专业培训, 培养后继之力
叠石造山之术, 非一时之功可学, 作为传统造园中最难驾驭的技艺, 园林叠石的技法传授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掌握的, 叠石者需有整体全面的园林专业知识, 熟悉其它相关专业, 有较高的美术基础和力学知识, 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还需有较强壮的体魄, 要有耐心和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
叠石造山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我国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更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水平的付出, 以提高园林的整体艺术水准。
摘要:叠石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园林文化, 在发展的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从从业的素质要求、专业教育的侧重点、园林现状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叠石,造山
参考文献
[1]张燕.论中国造物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J].文艺研究, 2003 (6)
[2]李树华.中国园林山石鉴赏法及其形成发展过程的探讨[J].中国园林, 2000 (1)
[3]李树香, 姚亦锋.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
[4]王辉, 浅释.《园冶》的古典园林设计理念[J].广东园林, 2007 (2)
当代园林 篇9
关键词:古典园林,人文内涵,文化底蕴,继承与发展
一、人文因素及其运用
人文因素包括人的习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等。“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1中国的古典园林似乎总是跟诗词书画这种人文情趣离不开, 有聚集了儒释道整个中华文化体系的人文哲学, 从“山水比德”赋予其与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特征, 让人从自然中体悟生命的意义, 整“轻灵隐逸”“天人合一”的师法自然的情怀, 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以及造园对诗情画意的意境的追求, 彰显了其身后、浓重的人文精神。
二、人文因素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文因素应用于当代景观设计不能盲从照搬传统的人文形式, 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域特色, 又要考虑与时代因素相融合。
1. 注重本土环境语言的塑造
所谓本土语言的塑造, 即强调设计的地域性。“设计的地域性指得是设计上吸收本土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挖掘本土元素, 塑造地域性景观才是真正的可行之道。地域性景观是一种文化景观, 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载体, 记载着一个地域的历史, 可以唤起当地人的记忆, 激发起尊重本土文化、重塑本土文化的热情, 这是此类景观在新时代下散发的艺术魅力, 用现代设计手法来诠释历史的人文景观。尊重所在自然环境, 因地制宜, 寻求设计和本土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 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设计理念, 应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古人在处理园林与周边环境关系时, 讲究“相土尝水”, “择地卜居”。建筑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掘建筑的人文特色是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 为景观的人文设计增色添彩。。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借鉴了苏州园林的风格和布局, 考虑了苏州的人文, 人漫步其中宛如走在古老的建筑中, 建筑中那具有诗意的小型园林、庭院中线条柔和的竹和树与建筑刚柔相济, 产生和谐之美。“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的假山石, 在江南朦朦烟雨中, 营造出一幅浅墨山水画的意境”2。宁波博物馆传承了城市的文脉, 再设计上采用了乡土风格, 古老的历史感, 强调了宁波的乡土味, 其在景观设计上重复利用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水、石等元素, 细长的甬道与整个建筑构成可一个古老宁波街区, 营造出农博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 彰显宁波老街的人文情趣。
今天我们的设计走向了新的时代, 能够将地域文化, 民族特色与时代性有机整合, 是设计师应担负起的历史责任, 同是也是给形式增添意味, 对设计美的关照。尊重本土语言环境的塑造, 挖掘本土文化新内涵, 开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崭新局面, 为中国景观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注重景观的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交融。
所谓“地域性”“民族性”景观, “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历史文脉及人文特性的总和, 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演变、文化脉络以及人们的活动行为方式、审美观念等等。”3园林景观设计应尊重传统文化, 将带有当地特征的风土人情, 自然环境, 时代背景等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 并且尽量多采用本土资源, 从而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来满足人的需求, 生成具有本土生命的场所。
国美校区精心的规划设计, 建筑造型简约灵动, 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 有江南水乡田园般的诗情画意, 又具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 移步换景”的特点。山, 湖, 溪, 竹, 木构成一个和谐灵动的整体, 这是设计者内向精神与语言的生成。竹, 是中国古代诗人咏不尽的对象, 凝聚着无数文学家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 融注了他们多少炽热的情感和睿智的思索, 实在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符号。王澍在有些建造中在墙面的垂直面上全部用竹竿装饰, 竹子的韧性与弹度和对自然的敏感都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墙面发生了质变, 体现了肌理质感和色彩融入了自然与周边环境之和谐美。漫步于国美象山校区, 会感到类似于在素有园林中, 不同角度, 不同光彩, 我们看到了“建筑画”在不断的变化, 这是园林的移步换景, 步移景异的手法。看象山校区总体建筑群像与环境的总体融合,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的“出之一自由随意之变化, 布置取高迪曲折之趣, 间以池沼花木, 接近自然, 而入诗画之境”4。
传统的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 传统建筑的体现。它体现哲学观念、人文理念, 是民族的瑰宝。现代的景观设计应以景观文化为背景, 不断提高景观文化素养, 用现代的设计理念, 现代的技术结合传统园林建筑的优势建造这一历史时期的具有民族性、地域特色标志性的景观, 真实地体现时代风格, 使我们的其所涵盖的文化得以正确表达和延续, 避免因盲目模仿而产生的雷同作品和本民族特色的缺失。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5.8.
[2]徐观复.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当代园林 篇10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 府河与华星路之间, 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示范性生态公园, 也是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环保公园[1]。公园虽建于1998年, 但其设计理念和手法至今仍前卫新颖, 其设计过程对我国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亦颇具借鉴意义。
2 活水公园综述
府南河是成都的母亲河, 20世纪80年代,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河流污染日益严重, 府南河由成都的“翡翠项链”变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1985年龙江路小学的孩子们给市长写信呼吁救救府南河, 1987年新华社报道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臭水沟”, 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市政府高度重视, 促成了府南河整治工程的开展。1997年, 成都政府采纳了美国环保艺术家贝西·达蒙的构想, 在府河边建设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公园, 作为整治工程的收尾之作。
2.1 景观综述
活水公园全长525m, 占地2.4hm2, 主要由人工湿地净水系统、自然森林群落模拟、环保教育馆以及环教广场等部分构成, 整体由水系统串联各个景观区域。由上游抽取的污水, 经过多重生态净化后, 重新流入府河, 向人们演示被污染的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 由“死”变“活”的过程 (图1) 。
公园西北侧为模拟森林群落的种植坡地, 折转进入厌氧池广场, 北侧河畔设有川西木构水塔, 广场地下设有环保教育馆, 作为环保教育展览及水净化监测场所。由厌氧池广场经水流雕塑往下游为兼氧池。经由道路和植物群落分隔, 进入植物塘床系统, 即水体净化的主体区域。植物塘床系统为分级跌落的净水植物水塘和水床, 以黄龙寺“钙化盘”五彩池为景观原型, 根据水的生态处理程序分级栽种不同的净水植物, 重重叠叠, 极具观赏性。植物塘床下游, 两组水流雕塑于竹林的掩映中层层叠水流入人工湿地塘, 污水至此也基本上完成了净化。往下的流程里, 水经由一系列的戏水池进一步净化和活化, 同时也成为人们亲水嬉戏的重要元素, 流经公园东南侧的半圆形环教广场, 最后于“鱼尾”汇入府河。
活水公园不仅对于水生态的处理尤为独到, 在景观处理、驳岸设计、造园材料选择以及植物配置方面也颇有考究。公园驳岸结合空间开合变化设有垂直式石砌驳岸和缓坡梯级台地驳岸两类, 道路铺装亦结合片区景观而变化, 由植物塘床区域的木栈道到水流雕塑周边的卵石铺地, 丰富而细致。公园在植物配置上适时适地, 并模拟川西峨眉山风景区自然森林景观, 于城区营造地方特色的生态绿洲, 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亦实现了生态、文化、美学、休闲和教育功能的较好结合 (图2) 。
2.2 使用状况
活水公园建设至今, 已成为成都市到访率最高的公园之一。老年人是使用人群的主体, 活动区域多集中于环教广场和滨湖步道浓荫之下。环教广场中央为抬升小舞台, 是各种小型演出的举行场所。儿童是公园气氛和活力的激发主体, 多集中于水流雕塑嬉戏, 或戏水池边亲水探险打捞鱼虾。普通游客则游赏观景, 停驻休息。
此外, 活水公园的特色景观使其成为婚纱摄影集中地, 老师亦将地理和生物课堂搬进公园。公园将生态处理与休闲功能完美结合, 且颇具教益, 每年吸引200多万人光顾并引起众多学者和政要的关注。
2.3 人工湿地生态净水系统
引入人工湿地模拟自然生态, 构建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是活水公园的最大特色。净水系统整体包含污水预处理、人工湿地塘床系统以及出水应用3个部分, 由厌氧池、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床系统、鱼塘花船和戏水区等组成 (图3) 。
府河Ⅴ类污水泵入“鱼眼”厌氧沉淀池内, 经物理作用使大部分不溶于水的悬浮物或沉于池底从管道排出, 或浮于池面人工清除;经厌氧微生物分解把可溶于水的部分高分子有机物分解, 去污保水, 初步净化[3]。随后进入由一系列花瓣状石雕结构根据地形环境串联而成的水流雕塑, 初步处理的污水流经雕塑时, 会自动回旋冲刷曝气, 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初步曝气的水流入兼氧池, 通过池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进行进一步降解吸收后, 经倒虹吸管分两路自流进入两套独立的植物塘床系统。植物塘床形式拟自然生长的鱼鳞, 为活水公园人工湿地核心景观区, 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根据不同阶段的净水目的于塘床种植相应的净水植物。挺水植物有茭白、芦苇、水烛、伞草、菖蒲等;浮水植物有凤眼莲、浮萍、紫萍等;浮叶植物有睡莲;沉水植物有各种藻类, 此外还伴生有多种昆虫、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原生物。污水在缓慢流经植物塘床系统的过程中被吸附过滤、氧化还原及微生物的分解而成为动植物群落生长的养分, 衰老的植物不断被收割移除, 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污水经植物塘床系统净化处理后, 再分别流经两组水流雕塑进行充分曝气充氧, 汇入鱼塘, 水质可达GB3838-2002Ⅲ类标准[4], 鱼塘中养殖的观赏鱼类可对净化后的水质起直观的监测作用。之后水体于戏水池和溪流进一步净化和活化, 最终于“鱼尾”重归府河。
活水公园生态净水系统建成后一直正常运行, 日处理量从原设计的300t扩大到600t, 湿地植物长势良好, 未出现观赏鱼塘鱼死的事故[5], 堪称生态技术结合景观营造的典范。
2.4 活水公园的影响与推广
活水公园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代表作, 被誉为“中国环境教育的典范”, 获得国际”优秀水岸奖“最高奖、国际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和美国《地域》杂志联合授予的“环境设计奖”等多个国际奖项[6]。2008年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 2010年世博会结束后成都案例馆“活水公园”更被永久保留和展示, 足见其生态影响力。
继活水公园成功净水经验之后的2007年4月, 成都市北郊凤凰河二沟应用同样原理修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生态湿地, 核心人工湿地占地4.8万m2, 日处理污水2万t[7], 成功将“活水公园”模式变成了实践。此外, 成都河流研究会2002年以来在安龙村进行家庭污水系统实验, 应用“活水公园”模式和农村庭院结合营造川西农居的人工湿地, 既有处理污水、收集雨水的功能, 还能种草养鱼, 装饰庭院, 净水效果良好, 成为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8]。南京南湖公园、上海梦清园、北京奥运村森林公园和世博园后滩公园也都采取了生态净水系统, 活水公园的成功有效加快了我国人工湿地的建设速度。
3 活水公园对当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借鉴意义
活水公园作为一座城的“最佳实践”, 是人工湿地生态工艺与污水治理、水资源保护以及城市景观相结合的范本, 是可持续发展生态观的实践案例, 对我国当代风景园林建设颇具借鉴意义。
3.1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既是景观使用者对未来环境所持期望的表达, 亦是规划设计和管理者获得使用者需求信息的良好手段。然而公共参与在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 大多只是方案展示, 普通市民有组织的对未来设想和对规划设计过程的参与依然没有涉及[9]。
而在成都活水公园和府南河的整治工程中, 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公众参与。整治工程缘起于小学生给市长的公开信, 且在规划之初就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和专家建议, 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也都坚持公众参与。广泛参与激发了民众的主人翁精神, 街道居民组织起护河队, 社会各界自发组织了“签名誓师”、“春回府南河”、“谢河节”等活动。可以说活水公园代表的府南河整治工程是我国公众参与影响工程建设的先例。
3.2 从场地出发
我国现阶段的风景园林建设中, 能实现尊重场地现状的案例已颇为难得, 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挖掘基地特质而进行规划设计的则少之又少。
活水公园场地周边为人口密集区, 所临河段水流量大, 河岸狭窄, 场地为两桥一河一路相夹的带状区域, 最宽处为75m, 最窄处仅12m, 场地设计颇具难度。但在景观设计过程中, 场地的限制因素往往正是其特质所在, 也是设计师获得灵感的重要源泉。公园鱼形的整体设计既契合狭窄河岸地段的形态框架, 也开创了国内线性湿地生态净水模式的先河, 且亲水性极佳, 颇为巧妙。
此外, 由于场地宽度的限制, 公园对内部的活动空间的尺度和形态都进行了思考。公园相对较大的节点只有厌氧池广场和环教广场, 环教广场位于出水应用区段, 地块狭窄, 故采取半圆形设计。其他活动空间多为道路的适当拓宽, 结合绿岛或树池座椅形成小型休息停留或休闲活动场所。植物塘床系统是公园生态净水的主体部分, 故设置于场地最宽的区段;水流雕塑采用曲线形连接, 凸显流水灵动特性的同时减少曝气充氧的占地长度, 且充分利用曲线与道路围合的微型区域, 铺设卵石硬地, 形成小型戏水游乐场。总体而言, 公园从整体形态、功能布局到节点细部处理, 都充分契合场地的特征。
3.3 地域文化的表达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表现。在如今千城一面, 地域文化濒临消失的特殊时期, 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地域文化表达显得尤为重要。
千年水网让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府河、南河曾是成都都城的护城河, 孕育了成都2300年的历史与文明。活水公园鱼型的整体形态设计凸显了鱼水之情, 隐喻了人与水的依存关系, 也呼应了河与城的千年渊源。此外, 水文的隐喻还体现在公园的诸多细部设计之中, 如厌氧池中心喷泉雕塑的水滴造型, 模仿河滩意向的卵石驳岸, 仿黄龙五彩池的植物塘床系统等。
此外, 公园的植物为当地乡土种类, 以水生植物净水湿地作为造景主体, 结合仿峨眉山自然森林形态的野生植物群落, 形成河、林、草、湿地构成的多类型完整植物群落景观,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城市绿洲生境, 吸引了众多虫鸟栖息, 不仅调节了城市生态系统, 还形成了具备川西自然林缘特色的森林氧吧。
3.4 生态技术型景观设计探索
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已逐渐跳出只强调美化和造景的定式, 向生态型和技术型拓展, 而活水公园则开启了我国生态技术型景观设计的先河。
活水公园引入的人工湿地净水系统15年来正常运行, 且随着净水植物结构的完善, 各单元在自然状态下逐渐形成了各种动植物共同组成的水生生物群落, 系统日净水能力较初始设计提升了一倍, 成为成都的“绿肺”之一。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工艺是充分利用其具有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 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10]。其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相对于天然湿地要简单的多, 但其按照管理者意愿进行污水处理的功能却更强。且与常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 其中的大型水生植物群落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与景观结合亦能克服其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可应用于住宅区生活污水处理、城市湿地等城市环境建设当中。
人工湿地在景观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但其只是众多生态技术中的一项, 生态工艺与景观相结合, 不仅扩展了工艺的应用范围, 也能增加景观的灵气和科学内涵。风景园林建设若能与其他的众多生态技术相结合, 必能更好的实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5 示范型景观的营造
示范型景观即以景观作为宣传、教育和示范的载体和形式, 向人们展示特定的主题, 以传达某种具有前瞻性的理念。现阶段我国示范型的风景园林案例极少, 活水公园是我国现代示范型生态景观的首次实践。
活水公园, 寓意通过生态处理, 污水变活水的示范作用。公园完整的展示了典型的人工湿地净水系统, 在每个阶段都配以详尽的生态技术原理和作用机制的解说标识, 向人们讲述如何通过自然作用使水净化的过程。人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污水随着逐级净化, 由浊变清, 亲身体验河水自然净化的生态功能, 唤起人们对水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活水公园600t污水的日处理量并不能有效改善府河水质, 其教育示范意义远远大于水处理的实际功能, 为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3.6 设计过程的多专业融合
风景园林建设的尺度越大, 涉及的层面越复杂, 越需要更多相关专业的通力合作。活水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是景观设计师发挥桥梁作用, 协调综合多国家多专业工作的成果。
公园由中、美、韩三国专家共同设计建造完成。创意由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贝西·达蒙女士提出, 整个设计过程是国内外专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实行的一次国际间的通力协作, 设计团队包括府南河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园林部门、防灾部门的相关人员和雕塑家、湿地生态专家、美国环境艺术家、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韩国建筑师等。这种合作模式对综合解决公园设计面临的诸多问题十分必要和有利, 方案经过反复设计构思和多次试验尝试, 其中景观设计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公园中的台阶式亲水平台是景观设计师与市政工程师协商的结果;水流雕塑是贝西·达蒙女士引进国外专利技术与中国雕塑艺术家共同创作而成, 既有符合水力学原理的曝气充氧的功能性, 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审美情趣[11]。
4 结语
当代园林 篇11
园林意境是最能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一种载体, 因为它的意境美感要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明晰和直接, 也更加容易让人得到美的体验。有如“草色溪流高下碧, 菜花杨柳浅浑黄”, 以此带给人的那一种不可复制、不能言语的色彩美感;还有如“吟蛩鸣蜩引兴长, 玉簪花落野塘香”, 以声音和嗅觉展现于人前的美感;或如“荷雨晒衣湿, 苹风吹袖清”传达给人的触觉美感。且不论哪一种美感更上, 它们之间相得益彰促生出的生动和真实, 就是园林让人流连忘返、余味无穷的根本所在。
2 古典园林的设计类型
2.1 文化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融合了各种各样的文化, 最初便是由一众文人墨客, 推导出的一种造园文化, 比如, 园林中最常见的楼榭、长廊, 其中满溢文学以及绘画的内容。而就绘画视角而言, 园林中的各个景物在色彩的配置以及大小比例方面都追求一种和谐, 而且在用色方面, 中国文人的美术比较推崇构图洒脱、基调色素净, 常见于文人园林院落的如白墙, 或灰瓦, 或青砖等, 都充分表现出文人园林的主要美学格调, 即是一具不落俗套和高洁的风骨。
2.2 写意园林
在园林的构景艺术中, 写意是指对那些占用较少物质材料, 同时体量很小但又能够引发人们联想和想象的景观进行恰如其分的布置, 将它们作为一种媒介, 让观赏者能够突破有限的景物空间, 让人的审美意向可以升华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境界中。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造型艺术, 它在彰显自身的丰富内涵时, 也会受到一些诸如空间条件以及艺术手段方面的限制, 这就需要采用写意的方式。同时, 中国的古典美学大都非常注重对“言有尽而意无穷”艺术境界的营造, 由此, 这些逐渐演变成了古典园林艺术的一种自觉性追求。
3 古典园林的设计意境
古典园林意境设计关键在于“虚”。正所谓“致虚极, 守静笃, 吾以观复”, 虚明而静。欲得此“虚”之法有三, 一是诗文启迪, 即通过诗文题刻匾额使古典园林与诗文意境相映生辉, 营造浓厚的诗意氛围和艺术境界;二是虚景罗织, 即是将色香味声、光影、节令感受组织到景物之中深化主题, 如扬州可园就是利用节令变化的典例;三是实景虚构, 即是对景物进行有机分割、延伸、交溶、流转, 如分景、隔景、框景、借景, 扩大丰富空间, 虚幻莫测产生幻觉效应。
所谓“意境的哲理”, 正是意境美的心灵升华。道家的美学思想最终追求的是“折理察全”, 而对于现实人生并不是完全回避消极的, 其中不乏对人生态度、历史责任、社会理想、宇宙大化的思考。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最好的例证。一言蔽之, 园林意境美的有无高低, 是成功与否的标准, 且与道家思想的指导分不开。
4 古典园林的形成渊源
4.1 咫尺山林———禅宗思想
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一种产物, 融合了印度禅学思想以及我国庄玄思想, 其心性为本、万物合一的世界观让当时士大夫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共鸣。禅宗思想影响下,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中更加强调由景物而引发人们的心灵感受, 其中山水、景物以及建筑不再只是单纯地发挥其本有的属性功能, 而是更多地要发挥出引发人们心灵共鸣的精神功能。然而, 禅宗的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园林艺术产生的影响, 直接体现在意境美。设计者赋予了景物一种更为悠远的意境, 达到一种情景融合, 带给人一种象外之象, 让人在有限的景物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无限的生命境界, 正如常言道“模山范水”、“咫尺山林”便是其最好释义。
4.2 寄情山水———隐逸思想
庄子时对太古至德之世的向往就是一种萌芽, 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隐逸思想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之境。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上的喧嚣浮躁普遍都怀有一种厌倦之感, 故而纷纷选择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 浸淫于朴素的山野以及寂静的山林之中, 即是对心灵的一种极大慰藉。身处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与背景, 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园林的创作风气, 这一思想引导着人们在建造园林时更为重视“天然趣味”, 追求一股“稚拙之风”, 藉此方式来寄予对返璞归真的渴望情思。
5 古典园林对当代造园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最根本、最核心的即是意境美, 造园格调是其终极追求。所谓意境, 即通过有限物象来实现无限意象的空间感觉, “境生于象外”, 使观临者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利用物象使人的情感体验和理念得到升华。究其种种特质, 为后世当代造园设计的启示,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 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 大多数都是一种模仿与抄袭, 呈现出高度的同视化现象。在园林的立意方面, 当代设计并没有凸显出与时代相呼应、与现实相契合、与理念相一致的独特个性, 整体艺术水准趋于中下水平, 造诣难有提高, 甚至可以说已然远远脱离了古典园林的那种对高雅格调的美学追求。而古代的造园, 大都由文人设计, 在造园之初就开始进行多方位的研究, 无论是从选址和立意还是布局和点题方面, 每一点一处都要进行细致的揣摩, 实现精雕细刻的效果。由此, 当代设计, 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 充分体现出园林设计思想中的高雅格调。
(2) 全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强调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是古典园林对现代造园的启示, 同时也符合了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要以“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初衷与目的。所以, 当代园林的设计必须强调对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和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予以充分且深刻的认识。
6 结语
我国古典园林之中, 不仅在园林各个景区能发现各自独特的美学追求, 其中任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夹杂着或是散发着无穷的意蕴, 带给人一种深长的寓意。因此, 只有在充分借鉴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基础上, 再进行现代创新设计的融合, 才能走出“抄袭”困境, 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代气息的园林佳作。
参考文献
[1]刘丽, 赵昀, 王建国.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景观[J].现代园艺, 2013 (8) .
[2]王玲玲.中国古典园林的语言观对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
[3]季文媚.浅议中国传统庭院空间围合与构成的基本方式[J].安徽建筑, 2008 (3) .
[4]刘海燕.探析苏州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