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困生管理

2024-08-24

班级学困生管理(共10篇)

班级学困生管理 篇1

面对困难生, 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 绝对不能无动于衷, 视而不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是否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 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推进素质教育,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那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促进困难生的转化呢?

一、多关爱困难生, 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明确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不仅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 也要随时关爱困难生。困难生大多有着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灵, 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他们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教师来抚平。在工作中, 教师如果能多花点时间去关心、辅导他们, 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那么对困难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将会更加顺利地开展。

在班级管理中, 我坚持做到一碗水端平, 真诚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 从不讽刺挖苦、体罚、责骂学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困难生不管是男生或女生, 他们的感情都比较丰富, 也比较敏感和脆弱, 他们的心灵比一般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 当困难生犯了错误时, 我从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因为那样做只会刺激他们的自尊心, 使他们变得冷漠、绝望和孤僻。该批评时我还是要批评, 只不过事情过后我能放低身份, 利用自己年轻大姐姐的身份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 以自己的例子和感受来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膜, 拉近我们之间存在的陌生距离, 使他们对我产生好感, 引起共鸣, 从而喜欢老师, 喜欢学习, 润物无声地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善于发掘困难生的闪光点, 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在初中课文贾平凹的《丑石》里, 陨石又黑又模样不正, 派不上用场, 惹人嫌弃, 但最终被天文学家发掘成为了解天外的“大明星”。丑石的例子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都有自己的不足, 困难生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坚信困难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 在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别人所注意不到的地方。只有这样, 教师才可能捕捉到困难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以此激励他们, 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人们都有一种渴望被肯定、被表扬的心理, 困难生更有这种心理需要。在课堂上, 教师要充当伯乐, 适时抓住困难生表现中闪耀着的火花, 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细微进步;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困难生, 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比如, 表扬他们书写工整, 肯定他们提出的好建议, 赞扬他们为人热情, 与同学友好互助, 等等。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当众表扬, 困难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了, 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了。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来鼓励、激发困难生, 他们自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共鸣, 在学习上更加积极, 在行动上与教师更加配合, 朝着教师所期望的“困难转化为优秀”的方向发展。

三、用成功来促使困难生逐步树立自信心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往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尤其是困难生, 更渴望自己获得成功, 赢得老师的尊重和同学的喜爱。在教育管理中, 教师要多创造成功的机会, 为困难生走上成功之路牵线搭桥, 肯定困难生的点滴进步, 使困难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因为成功是通往理想的阶梯, 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当然, 困难生的自觉性比较差, 缺乏理想和追求, 缺乏恒心和毅力。因此, 帮助困难生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 要注意为困难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可以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 然后制定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需要完成的目标。当他们有进步时, 哪怕是很小的进步, 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对表现差的学生则先要求他们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则, 然后慢慢提高要求, 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我们不能给困难生压担子, 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否则会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使困难生对学习望而却步,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 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班主任还要与其他科任老师一起, 在课内外鼓励困难生多尝试, 多参与, 多实践。比如鼓励他们大胆朗读课文, 积极回答问题, 小结教学内容, 上台板书, 等等。

对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任务。我们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都必须时时刻刻用真诚去关爱, 用耐心去感染每一个困难生。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给予困难生关爱、鼓励和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远的将来, 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参天大树, 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班级学困生管理 篇2

大家下午好!

环顾四周,我面对的要么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班主任,要么是有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富有朝气的年轻班主任,在他们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因此,今天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介绍,只是粗浅地谈一谈我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大家都做了很多类似的工作,今天,由我在此抛出青砖一片,以引出诸位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珠玉一捧。

首先,一提到学困生的转化,我觉得必须要提到一个大环境,那就是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那么,怎样抓班级总体成绩呢?在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方面我除了常规要求以外,特别侧重并获益于以下几点:

1、早晨小考场:早自习期间,班主任领着课代表检查英语、语文的家庭作业背诵作业完成情况。

2、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在班级中,我引导学生把吃完中饭至12:30这段时间定义为“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个上午的学习中(特别是三大主课的学习)学习中的疑难点,在组间一对一的解决不会的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问承包人,可以问组长和相应科目的老师。

3、午间小课堂(包括大课间):老师布置内容,课代表领读、写、讲解等。

二、学困生转化:

1、小组间的一对一:我班一共有八个小组,每组有六名学生,我把前三名和后三名一一对应,实行一对一的“承包关系”。

2、利用好“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3、个别谈话的技巧:班主任及时的鼓励。

4、班务生活会:小组长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

5、突破:从四小科开始备考。

三、选好课代表,用好课代表:科任老师布置好任务,课代表领读,组织落实。

四、致谢。

也谈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篇3

一、正确看待学困生,热爱学困生

儿童的可塑性强,每一名学困生身上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以及许多不被人注意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克服偏见,正确看待学困生,用爱去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火花,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我班有位学生,他起初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在班里常常倒数第一。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进行调查分析。我发现,虽然他的学习成绩较差,但是他性格活泼、兴趣广泛、关心集体。于是我便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让他打扫厕所。他既不怕脏也不怕累,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我在总结会上积极表扬他那种一心为集体、不怕劳累的好思想,使同学们对他有了正确的认识。另外,我还发现他的嗓音特别好,在课堂上发言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只是讲话不太流畅。我及时肯定他的长处,指出他的不足,并创造条件让他多发言,使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为了帮助他学好功课,我在课后对他多进行辅导,作业当面批改,并坚持每周检查他的学习情况。当他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时,我就在班上表扬他,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过努力,他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年终总评时被评为“三好学生”。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学困生的思想认识

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因为思想觉悟不高、辨别能力不强。对这类学困生,我坚持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想认识。班上有位女生,她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大喜欢同别人玩。有一次写作业向同学借笔,一时借不到,她就在日记中写道:“这个世界十分冷漠,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都是冷血动物。”由于认识片面,她对同学和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抱着冷漠的消极态度。我针对她的思想实际,耐心细致地对她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她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使她认识到在生活中,很多人是有感情、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同时,我建议她平时多与同学们一起玩,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与同学一起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使她从中感觉到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教育,她逐渐变得热情活泼了,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我又根据她爱看书的特点,有意识地向她推荐一些好书,让她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此后,她有了很大的变化,还主动承担了班级劳动委员的工作。因此,只有对学困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对症下药,力争做到药到病除。因此,教师首先要着手“诊断”,对学困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改正。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就走神、打瞌睡,中午、晚上经常外出,从来不交作业,成绩较差。我找他谈话,他却闭口不言。经了解,他在家表现一般,经常向家长要钱,家长不给就偷,还乐于和社会上的“伙伴”一起玩。我多次证实之后,不急于批评他,而是研究他的心理特点,发现他具有叛逆心理,且胆子比较小。我于是寻找机会,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一次不够,两次、三次……通过几次交往后,得知他起初是因为欠某商店几十元零食钱,总是被店主追问。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家里要钱。这件事也影响了他的学习。后来他就到处游荡,交了几个校外“伙伴”。针对这些情况,我连续找他谈话,帮他认识错误,并还了商家的钱。我还在班里有意识地表扬他,结果他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成为爱学习的好学生。

四、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困生

一位名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学困生的思想是复杂的。要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既需要教师用爱去动其情,以理去晓其心,也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因此,我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很重视家长的支持。六年级有一名学困生,平时喜欢吃零食。一次,他拾到五元钱,被别的同学看见了,但他不交公。那位同学向我反映情况。我想,如果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这件事,不仅会给他心理上带来压力,还可能影响到他的学习情绪。因此,我一方面结合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以“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且多次与他谈心,耐心启发教育;另一方面与其家长反复商量,请家长也关心教育他。经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位学生终于承认了错误,并作了检讨。他的表现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

五、树立信心,把握成功

我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深知成功是学困生最感到喜悦的事。因此我十分重视学困生的成功教育。每一次召开班会时,我都要把学困生的事迹向全体学生介绍,尽量将有进步或有进步倾向的学困生评为进步生,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他们的意识,树立成功的信心。同时,我经常督促、激励学困生积极进取。班上一位学困生喜欢唱歌,并在一次歌咏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我在班会上积极表扬了她,而且肯定她的学习也有了明显进步。结果她大受鼓舞,在学习中表现出色,并在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以“爱”字当先,“帮”字入手,立足于“拉”。我们只有用一颗赤诚的心、火热的心,才能融化学困生因受冷落而形成的冰冷的心,使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

浅谈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 篇4

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就要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 我首先向原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 特别是学困生的情况:双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问题是什么?单差生是哪些、家庭教育如何、主要问题是什么?在新的学期开学前, 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情况, 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二、发掘闪光点, 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认可。尤其是学困生, 他们的缺点较多, 经常给学校、教师或同学带来麻烦, 因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教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 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 对问题较为敏感, 所以适当的赞许、鼓励对他们来就显得更为重要。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 只要教师留心他们的言行, 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鼓励、引导他们, 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成功, 树立信心, 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三、关心学困生, 激发前进的动力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 因此要深入实际, 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 然后给予关心帮助。如我班有一个学生, 因为母亲在她八岁时就去世了, 在生活中缺乏母爱, 使她变得孤僻、厌学, 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在学习上给予她关心帮助, 并鼓励其他同学课间主动与她玩耍, 大家的满腔热情感染了她, 她现在变得开朗了很多, 学习起来也动力十足, 到了三年级期末, 她的成绩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 关心学困生不仅体现了教师无私的爱, 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动力。

四、善用赏识性评语, 增强自信心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经研究发现, 一个没有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得到激励后, 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由此可见, 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在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 班级里几名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不爱做家庭作业, 因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 几次找家长谈话, 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观察这几名学生, 课下我找他们谈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我一有空就与他们闲聊, 拉近与他们的关系, 只要有进步就表扬他们, 他们偶尔做了一次家庭作业我就在班上点名表扬, 并在作业本上写几句鼓励的话。几天之后, 我发现他们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令我很欣慰的是, 他们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 而且完成作业的质量也有提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时, 我总不忘加上一句批语:你能按时完成作业, 老师真高兴, 你可要坚持哦!慢慢地他们按时做作业的习惯培养起来了, 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他们逐渐有了转变, 学习态度端正了, 这正是赏识性评语发挥了作用, 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五、严中有爱, 爱中有严

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在《幼儿教育》一文中这样写道:“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们心灵的危害, 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对学困生的不良行为, 我没掉以轻心听之任之。我认为, 如果教师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消除不良行为的苗头, 任其发展下去, 必然导致长大后形成恶习, 但是如果教师大张旗鼓地批评教育, 这样若处理不当, 会伤害学生自尊心, 最终只能事与愿违。

关注学困生构建和谐班级 篇5

“你怎么又讲小话”,“你给我站起来”,“你又违纪了明天叫家长来学校”,“你怎么就怎么笨呀”。。。这些话对于大部分的老师而言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平均水平,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困生”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他们是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其他人长期错误态度日积月累形成的。孩子在第一次的考试中考了九十分,自己觉得还很满意。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可是听到的却是“班上其他同学都考了一百分你怎么就只打了九十分呢?”其他同学看着他,什么都不说,可眼神里却充满了鄙视。于是孩子希望快点回家,希望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赞扬。回家了,父母看到成绩很高兴的表扬了孩子,但是当他们听到班上还有那么多的一百分,父母的脸马上沉下来。这种鄙视和不满从小学一直累积到初中,学习兴趣再浓厚的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恐惧,因为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安全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意义。于是他们开始选择放弃学习,选择违纪来获得关注。

其次,他们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农村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在家里,他们和祖辈们住

在一起,接受的是隔代的家庭教育。深深的代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不愿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别人走入他们的内心。在学校,他们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但是却找不到好的方式,于是变得叛逆。社会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他们一不小心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批评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脑海里和心灵上已经塞满了批评。在北京市一项对“学困生”原因的调查中,只有百分之十的教师认为责任在自己,然而,也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责任不在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有“三心二意”。“三心”就是耐心,宽容心和赏心,“二意”即创意和诚意。

“学困生”在每个班上都有,我班也不例外。班上有个学生叫章檀,对英语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但是数学成绩差到了谷底,上课喜欢讲小话,喜欢和老师顶嘴。第一次英语测试进了前三名,但是数学却没有及格。第一次找他谈话,我批评了他一顿,说偏科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满以为他会从批评中得到教训,不再讲小话,努力听数学课。可是第二次考数学考得更差了。在向其他老师请教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后我又把他找到办公室,我极力的夸奖了他的英语学得很好。然后心平气和的帮他分析了偏科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当时他似乎是听进去了。我也满以为他会努力学习数学,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一星期后,他做出了一件很令我失望的事情,我发现他和一群初三的学生在一起抽烟。我努

力的想该如何来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情。我想狠狠的批评他一顿,我想就把他家长叫到学校来,我想再也不管他了。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还没开口讲一句话我的眼泪一直往下掉。不是生气,只是很失望,很失望。他很着急的一直道歉说他错了,事后交上来厚厚的保证书和道歉信。那次后,他上课没再讲话,也不再和初三的学生混了。可是数学成绩依然没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一切都在慢慢改变,我希望它能够越变越好。这件事情使我学会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和宽容心。

除了耐心宽容心外,我们还需要有赏心,就是赏识你的学生。著名教育家周宏教授多次提到,没有傻孩子,只有不称职的老师。他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关注,尤其是“学困生”。有时候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成的。成绩不是很好,喜欢调皮捣蛋,上课总是磨蹭一些无光紧要的事情。但是,我发现每次我上课时,他开始还很认真的听,如果我没叫他回答问题或没关注他,他就开始搞小动作了。那以后,我时时的注意着他,当我提出问题时,我用眼神鼓励他大胆的讲出答案。渐渐的他上英语课比以前好多了,成绩也有所提高了。赏识能够让他们得到满足,从而找到方向,找到学习的动力。

对于创意和诚意,北京市中小学学习困难研究会会长梁威在“如何认识和解决中小学学习困难问题”的讲座中提到,要建立新型的校本研究模式,对学习分化严重的问题要提前介入,要建

立分层测试卡,避免教学评价一刀切。分层测试卡包括三部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基础练习主要检测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综合练习包括与以往所学相关的知识,拓展练习则能够起到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收获的喜悦。这样,“学困生”就吃得了,大部分学生吃得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了。从而起到减少学生学习的不良积累,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此外,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评价模式,建立新型的评价,不要认为只有考试得到满分的学生才是成功的。同时,利用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来解决不想学的问题;用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来解决学生学不会的问题。

此外,还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救助“学困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联盟。

班级管理中学困生思想教育研究 篇6

今年秋学期我带上了新班。根据平时的观察, 李、张、王、薛、杨五位学生都存在不关心集体, 不爱学习, 不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 普遍比较懒散。李某、张某、杨某三位学生不爱和其他同学交往, 不愿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 王某偶尔有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 薛某作为男孩子却比较腼腆, 做事没有任何主见。有一天, 我班进行了卫生大扫除, 我特意把这五个学生安排到了一组。结果我发现, 他们都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和严重的依赖性, 对于别人和集体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 他们几个都和家长闹过别扭, 感觉自己长大了, 懂事了, 不需要大人操心了。了解到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 我好替这些学生担心, 小小年纪, 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我惊讶于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呢?我给他们讲了好多做人的道理, 油然萌发了教育好他们的念头, 对, 就从情感教育开始!

二、班级管理中对学困生的教育

(一) 用真心去爱护学生, 把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我首先让李某、张某、王某、薛某、杨某五位学生把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表现详细地写给我, 自己查找自己的错误与过失, 同时也找自己的闪光点。结果这五位学生写得都很翔实, 但对于自己的问题如何改正还不具体。我就利用课外活动、课间时间对他们几个逐一做了详细指导, 指导他们如何醒悟, 如何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告诉他们, 作为中学生, 要时刻检查自己的缺点, 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 错了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错了之后应该怎么改正等等, 告诉他们要速查速觉, 即迅速查找自己的错误、不足, 迅速醒悟、明白道理, 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正确。现在同学之间的琐碎小事, 如果不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 任其发展、蔓延下去, 自己的思想只能滑向错误的深渊, 有害无益!通过我的耐心引导教育, 这五个学生都感到非常惭愧, 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们保证不会再懒惰, 一定要关心集体, 关心同学, 专心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在教育之后的观察中, 他们确实改掉了不少小毛病, 全班同学也重新认可了他们, 主动、友善地接纳了他们五个。他们五个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 每天能够快快乐乐地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二) 净化他们的心灵不受污染, 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

我把“百善孝为先”作为教育孩子的主阵地, 我问这五个学生:“你是怎么长大的?”结果他们说不上个所以然。我就教育他们, 自从有了他们的生命之后, 母亲十月怀胎, 直到呱呱坠地, 母亲为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爱, 从小长了这么大, 一年365天, 一天24个小时, 每小时60分, 每分60秒, 父母亲无时无刻不在万般呵护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我让他们回想自己影响比较深刻的事情, 结果这几个孩子把自己如何受到父母的爱和父母如何辛苦比较详细地说了出来。我趁热打铁,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又给他们进行感恩教育, 并把古圣贤孝敬父母的典范讲解给他们, 他们几个听后热泪盈眶。我就让他们再找自己的问题, 结果越来越彻底, 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感染, 找回了原本善良、纯洁的本性, 懂得了孝敬自己的父母, 爱教师, 爱同学。

(三) 让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我特意找了这五个学生的家长, 把他们的基本情况如实反馈给了家长, 给他们讲了“人之初, 性本善”的道理。家长也懂得了每个人本来心性是十分善良、纯洁的, 但由于受到后天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好多人原本纯洁的心灵受到了污染, 自私、贪心就像毒草一样植入了人的心灵。中学生如果不及时查找自己的问题, 任其发展下去, 自然不爱学习, 不遵守纪律, 不尊敬师长, 不懂得感恩, 后果不堪设想。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 我们教师和家长要时刻进行“修剪”, 并帮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学会查找自己的问题的方法, 逐渐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家长要与班主任教师多联系, 与任课教师多沟通, 及时发现问题, 用最好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 使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任何的污染, 做善良、感恩、心理纯洁的好孩子。

(四) 用爱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天空

“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用在个别学困生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它真实地反映出对待学困生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 教育好学困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而且还要做得很好, 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展现他们独特的风采。对于学困生的培养, 他们有些微的进步, 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 所以班主任务必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去关心呵护他们, 让学困生感受到温暖的阳光, 看到希望的田野, 同时给予他们应有的信心, 鼓励他们怀揣远大的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而不懈地奋斗。这样学生就自我反省, 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 从而刻苦奋斗, 努力学习, 沿着目标一路前行。

三、班级管理的点滴体会

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 有时候想宁可多代课也不带班, 但是几年下来, 在苦中也有些许的收获, 一是班级的管理需要教师用心去管理, 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用爱去交流, 让他们的心灵更加纯洁无污染。二是班级建设的最优状态是努力让全体学生学会查找自己的问题, 快速醒悟, 懂得感恩, 懂得团结友爱, 关心他人,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大家的责任。三是家庭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有家校共育, 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 篇7

人的多样性决定了个体的差异。在同一课堂,接受相同教师相同课标的教育,却会出现成绩不同的现象。

一、学困生的成因及影响

学困生的成因及影响分为三大类: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第二课堂”,但事实上在农村有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 另一方面却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家庭教育。尤其是近几年来,留守孩子、单亲孩子逐年增多。学业困难型学生多来自偏远的农牧村, 由于从小学习环境而导致学业基础差,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恰当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表现为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低于同级其他学生,这一部分学生也加剧了学困生队伍的庞大。就我班而言,留守孩子占的比例较大。留在家照顾孩子的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几乎为零,对学生的教育监管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过分溺爱,或者教育不当,或者力不从心。

2.社会环境原因

网络的普及,影视文化的介入,使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加之家庭因素,这就使学习本身不太好的学生“掉队”了,致使学习成绩下降。

3.自身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自己不想学,不好好学,老师再怎么努力,家长再怎么督促,作用都不大。

二、如何转化学困生

这些学困生在一些老师眼中,是绊脚石、肉中刺,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但是他们需要理解、宽容和呵护,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体贴话、一个眼神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要转化他们,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形成学困的原因。根据每个学困生的特点,因人而异,作具体分析,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转化方案,各个突破。

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挖掘潜力,寻找闪光点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即使是学困生,他们也有长处,只是他们身上的长处暂时相对少了一点,或者是在我们的有色眼镜下没有发现,这就需要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稍纵即逝的光亮,也要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促进转化。如,偶尔一次的帮助同学,某一次很认真地完成作业,某次早操或课间操的认真到位,学校某次活动中为班级赢得荣誉,就应该在班会上对他提出表扬,全班向他表示祝贺。在表扬的同时向他提出希望。这时,学困生对他自己的表现也感到自豪,对提出的希望也容易接受,以后对班级的事也会更加热情、主动。

2.激发主动性

事实证明,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想问题、定措施、抓落实是十分有效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位思考”。教师要善于在关键环节上“同位思考”:( 1) 循循善诱,把学困生的心拉回来。针对学困生学习落后的表现及成因,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耐心细致地、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和说服教育工作。针对厌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了解,原来他是因为成绩太差,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继而产生厌学情绪。利用语文课的优势,以作文为交流平台,平等地交流,对其进行思想疏通,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 2) 表扬鼓励,把学困生的兴趣培养起来。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在受到表扬时则恰恰相反,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忽紧忽松的学生一定找准原因,适时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症下药,形成教学互动

经过上面的努力,学生认同了教师,同时自己也想学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教的问题。由于他们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班级学困生管理 篇8

一、法治与理治

法治优于人治, 科学、民主的班规、班纪对于“德困生”的约束是有效的。班规的制定、贯彻实施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在正确的班级舆论之下, “德困生”的行为自然会有所收敛。我在班规的落实中实行个人量化考核与“班中班”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将“德困生”的行为与班组的利益挂钩, 收效很好。

但班规对“德困生”的约束, 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对于他们身上的毛病一般不能根除, 必须与“理治”相配合。所谓“理治”即是从学生的思想上入手转变他们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使学生自主调控、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理治”的重点应该放在纠正“德困生”扭曲的表现欲上, 纠正他们错误的是非观。

因此“法治”与“理治”应该并重,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二、“敌对”与合作

“德困生”和老师的关系往往表现为敌对关系, 原因很简单。老师因为学生扰乱课堂, 迟到早退, 欺侮同学, 打架斗殴, 造谣生事, 顶撞教师, 作弊抄袭等行为而怒不可遏。而学生听烦了老师的劝, 挨够了老师的骂, 受惯了老师的罚, 看够了老师的脸而逆反麻木。在这样的关系中只能是教之无法, 教之无果, 教之无奈。

于是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把关系反转一下, 从“敌对”转向“合作”。这样一来工作便容易展开, 问题便于解决。方法以有两种, 一种是在平等交往中深入“德困生”的内心, 通过活动、交流、关心、帮助等方法以一个朋友的立场处理问题。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师生的相互理解, 老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另一种方法则相对比较简单, 就是人为地树立一个师生“公敌”, 从而师生自然地站在了同一个战线上。这个“公敌”可以是“校规校纪的处分”, 也可是“校领导的通牒”, 但这要取得领导的支持, 以免把戏法变漏, 弄巧成拙。

所以在“德困生”的教育上应该减少敌对, 重视合作。

三、防守与进攻

这指的是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所谓的“防守”是指当学生问题已出, 事件已发, 危害已成, 而我们不得不对去处理。“防守”往往使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进攻”则不是坐以待毙, 而是主动地去发现小问题, 防范大问题, 或是控制影响, 消除影响。但要做“进攻”型的班主任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工作应该更勤、更细、更活。在日常的工作中细心地观察学生, 深入地了解学生, 认真调查分析, 及时整治处理。

所以在“德困生”的转换中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四、及时与延缓

在针对“德困生”的问题处理的时效上, 可以当机立断, 也可以延缓滞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 就要看具体情况, 相事而论。

所以对于“德困生”问题的处理可急可缓, 灵活多变, 相机而定。

五、严肃与幽默

“严肃与幽默”指的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的是老师的形象。一个严肃的老师才能具有威严, 一个幽默的老师才有亲和力。失去了威严将打破师生关系的界线;而失去了亲和力, 老师便高高在上, 师生之间产生不可跨越的鸿沟, 工作无法深入。所以我们应该做即严肃又幽默的老师, 而这个度的把握对于“德困生”的教育来说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严肃与幽默”也指的是针对“德困生”的教育方法, 即可以是板着面孔严肃认真地处理, 也可以是幽默说笑地处理。一般来说原则性的问题是不容迁就, 一定要严肃。但更多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琐事, 我们不妨幽默一把, 调侃一把, 使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就够了。这样反而能突出原则性问题的教育效果, 防止一顿狠批后使学生形成逆反或麻木心理。

所以在“德困生”问题处理上, 应有张有弛, 严肃与幽默并重。

六、激动与冷静

激动与冷静指的是面对“德困生”问题时老师的情感态度。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是不容置疑的, 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 用最为适当的方法处理问题。同时, 学生也比较愿意在和风细雨中把问题解决, 从而心服口服。

所以在面对“德困生”时尽量使自己冷静, 一旦意气冲动, 就会加大矛盾。

七、主动与被动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 在大多时候学生是可以明辨是非的。而且当问题发生后, 学生会处于一种追悔莫及的心理。这时老师只要点拨引导学生便可很漂亮地将问题解决, 我称之为主动解决。当然有不乏执迷不悟的学生, 这时老师就要耐心教导, 循循善诱, 帮助其分析问题, 找出缺点和不足, 分清是非、美丑, 我称之为被动解决。

所以, 要使“德困生”面对自身的问题尽量主动解决, 不做硬性的被动强制。

八、表扬与批评

表扬“德困生”的优点可以适当加码, 但不可变形失真, 批评他们的缺点可以适当缩小, 但不可视之不见。也就是说, 要在表扬与批评中, 在督促鼓励的情况下, 使学生基本客观地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另外要注意在表扬后提出缺点促其进步, 在批评后提出优点使其树立信心。

表扬与批评是一门艺术, 对于“德困生”的表扬与批评一定要适当慎重。

浅谈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策略 篇9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的改革和实施,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关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困生”。“学困生”的疑惑解除了,班级管理和教育就会得到较大的突破。由于长期进行班主任工作,笔者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所以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学生做到:诚、爱、严、宽。现结合平时的工作,说说工作中的做法。

一、以诚待人

教师教育学生就要先做到以诚待人。教知识,讲道理是教师的任务,同时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教师只有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才能让学生相信教师,因此“以诚待人”是为人师表的必要条件。如外地刚转到我班的王同学,一方面刚来人生地不熟,另一方面,他的性格很内向,几乎一天说不了几句话,又加上我是班主任,所以她一见我就躲,对我敬而远之,鉴于这种情况,我主动找王同学谈心,主动与他先交朋友;侧面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利用双休日去他家家访;在周记中给他鼓励的评语,指导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我主动为他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在老师们的关心和鼓励下,他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行为规范方面也有了一些转变。我还利用班级开展的一些活动主动邀请他参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在的王同学已经成长为我班的一名班干部,班级活动有好多都是他出谋划策。在对王同学的教育中我体会到,只要诚心的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只要教师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想铁树也会开花的。

二、大爱无私

老师就应该热爱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作为教师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外在的形象素养决定的。由于学习好的学生总是受到教师的偏爱,所以教师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作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症下药”就一定会取得效果,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其实“学困生”更需要“爱”,相对好学生来说,教师认为的差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我半途接手的三年级班中有一名叫万××的同学,期中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二名,家访后得知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不可开交。其实这样的学生根据学校升留级标准可以把“包袱”甩下去;但我不能这样做,而是先认真分析这名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自己的努力和我的关心帮助下,万××同学不仅在期末考试中学习成绩有了大的进步,而且也变得爱说话了。

三、严格要求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的教育就要关爱加严格。正在成长的学生犹如没有经过修剪的小数,只有经过园丁的培养和浇灌,小数才能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没有阳光雨露的滋润,没有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小树就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成长中就会旁逸斜出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按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每个班级都会有犯错的同学,有些同学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影响,有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所以会经常挨批评,经常写检查,错误过后就会原错照犯,不知悔改。放弃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就要求老师去严格的要求他们,不断地规范他们的行为,经常性的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加以指导。当然,最重要的是帮他们分析犯错的原因,教育他们自觉培养坚强的意志。有付出一定有收获,我现在带的班级中有好几个所谓“思想行为差”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了。

四、宽容大度

宽以待人就能是学生有纠错的机会,人总是会犯错的,只有不断地纠正他们所犯的错误才能是他们学习如何做人,所以犯错误的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败坏”的问题,如我班的刘××同学,该生在班级里一直很少说话,又有点“口吃”,无论是穿衣,还是吃饭都很朴素,外表一看就是个可怜兮兮的老实人。他父母都在外地务工,我几次要约见他父亲,都被他以“父亲未回来”而挡驾,同学们也以为他是孤儿。有一次,我去家访,进了他们家一看,确实很艰苦,刘××一个人又要学习,还要自己烧饭洗衣,很不容易,看着他懂事的身影我感觉自己的工作还做的不够,回校后我专门找学校的领导反映该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于是,刘××同学被学校确定为“两免一补”重点关注对象,也是学校特困生的补助对象。这个孩子独立生活很不容易,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刘××同学等于是既没有父爱,又没有母爱,我作为老师应该多关心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时候真需要耐心。有一次,晚自习后,我去查学生的住宿情况,发现刘××没在宿舍里休息,我就赶快去找。结果一个小时后他酒气冲天的回来了,我一问他话,他还愤愤不平,一看气氛不对,我就过了一会儿等他心平气和后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居然说是去酒吧了。这次我的心里可真气坏了!从教多年,居然还有学生理直气壮的告诉老师自己去酒吧喝酒!我感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惊!正准备好好整治他一番,结果他居然哭起来了,问原因,原来是同学羞辱他,说他是没有父母的孤儿。我于是强压心头之火,细思量,觉得还是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于是把嘲笑他的几个同学批评教育了一番,而对刘××只是进行了安慰,没有批评他喝酒的问题,没有想到我的宽宏大量对刘同学的触动很大。该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痛哭流涕,发誓决不再犯,于是我就没有处分他。后来该同学表现的确不错,以全优成绩顺利进入瓜州县第二中学学习。

班级学困生管理 篇10

一、学困生厌学表现

某些学困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 或者怀疑学习某些知识是否必要。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无用”, 学习好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没有多大关系, 并且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 是学习的失败者。

某些学困生常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生活。他们的兴趣不在学习上, 对学习消极应付, 时常伴有不愉快的体验, 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 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只是被动、应付式地学习。

某些学困生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他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 不愿做作业, 上课无精打采, 走神或者睡觉, 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迟到早退, 逃学等。由最初的课堂学习的消极怠惰、课外作业的抄袭或不交, 发展到逃避考试, 直至学习成绩愈来愈糟。

二、针对学困生的措施

⒈关爱和尊重学困生,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最宝贵的就是尊重人, 理解人, 关心人, 帮助人, 信任人, 原谅的品质。人心与人心之间, 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 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 那么对方心灵的高山的回应便是‘我尊重你’……”要知道教师是服务者, 与学生在地位是平等的。

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爱学生是作为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 热爱每个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道德情感。”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 教师必须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心、爱护, 尤其对学困生来说, 更需要温暖与呵护。有的班主任对学困生行为的不满, 往往表现出对他们负面的评价, 学困生也常常感到教师不喜欢自己, 也不关心自己, 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班主任要更新教育思想,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 不能因为学生的一点点小错误, 就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表扬, 多鼓励。要自觉地放下“架子”, 与学困生平等相处, 使之感觉到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尽量为学生创造温暖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学困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去。

⒉开发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之迁移、转化为学习上的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 非智力因素是决定能否成才的关键。即使智力因素不健全的学生, 如果在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 学生也有可能成才。在教育教学中, 班主任应重视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并通过表扬、肯定和倡导, 使之得到巩固、发展, 甚至成功。然后, 将这种成功迁移到学习上去, 促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较大的提高。譬如, 班主任M新接任的班级中, 有一位学困生令过去的老师很头疼, 但M发现这个学生在体育方面却是个“天才”, 样样领先, 而且热爱劳动, 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M便任命他为体育委员, 对他不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并因势利导, 将他热爱体育、关心集体的品质迁移到学习上来, 又把他的座位调到一个学习成绩好、又肯热心帮助他人的同学旁边, 使其对学习慢慢产生了兴趣, 逐渐自觉投身到学习中去, 最终在期末考取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

⒊以“兵教兵”, 增加学困生的学习机会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2年提出并实施了“小先生制”, 他提出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 一边当“先生”, “即知即传人”。因此,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建立“帮困小组”, 发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学习。号召他们开展“求师活动”, 每人找一位自己关系较好的优秀同学当自己的“小老师”, 动员他们从心理上拉近学困生, 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多鼓励学困生, 尊重学困生, 唤起学困生的自尊与上进的勇气, 做到“你不会学习, 我帮你学习;你不会学习, 我吸引你学习”。学习新知识前, 要求学困生先预习, 找出学习新知需要运用哪些旧知识, 理解新知识的障碍在哪里, 然后“小老师”指导学困生预习, 扫除学习障碍, 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⒋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 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困生在接受新知识、消化、巩固旧知识等方面和优等生相比, 存在着差异。为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学困生的心理因素和学习承受的程度,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上, 根据“优”“中”“困”学生的特点, 既提出共同要求, 又要承认个性差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困生的作业布置应该低起点、小步伐、拉着走、多鼓励。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对于选做题, 学困生可以等听完讲评后再做, 这样就不会感到有负担了, 从而使学困生走出厌学的情绪。

上一篇:肠内外联合营养下一篇:当代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