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物理学困生

2024-06-18

转化物理学困生(精选12篇)

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1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的主要特征

1. 物理学科基础薄弱。

高中物理是对初中物理的延伸和拓展,不少学困生初中物理基础不扎实,对物理基本概念不能很好地区分和界定,对基本物理原理或定理认识不清,对其应用条件把握不准。其根源在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没有认真领会相关公式和定理。例如:在“位移与路程”的知识点上,对位移与路程区分不清,对其物理意义把握不准,从而不能熟练地加以应用。

2. 物理自学能力差。

学困生对物理知识领悟能力不强,看完书本内容后,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基本内涵,对物理公式原理的推导逻辑梳理不清,理解不透,似懂非懂,不能建立较为正确的模型,回顾自学的内容时,满脑子都是认不清、理解不透的物理符号。

3. 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不及时开动脑筋,对推导的逻辑跟不上思维,对布置的作业被动应付,对遇到的困难主动回避,不愿意思考、不乐意理解、不善于把握。遇到困难时,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总喜欢以各种理由回避。

4. 缺乏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学困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缺乏信心。每次单元考试,总喜欢凭着感觉走,从意识上打败了自己,认为自己的物理成绩不会好,能考几分算几分。于是随意地套用公式,或者左顾右盼地抄他人答案,抄不到时便趴在桌子上睡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被动地学到不愿意学到厌学乃至弃学。

二、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

1. 注重引导学困生进行物理逻辑关联思维。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较为严密的推理、系统的逻辑和科学的数学表述。为了让学困生能随着教师的思维进行逻辑思考,教师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他们在直观的演示教学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对“超重与失重”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不少学困生对“超重与失重”的判断很难把握,教师可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与电子秤上的显示数据联系起来,简单地概括:“示数变小了望与需要。学生总说物理不好学,耗费时间,但收效不多,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习物理兴趣。学生通过自我努力,解决了一个课堂问题,可以说就是一个成功,就取得了一次进步,就感受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教科书和学生的实际,预设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层次与梯度,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获得情感的满足。所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平台,是提高他们表示失重,示数变大了表示超重。”这种化难为简的逻辑联系,可以让他们迅速掌握该知识点。

2. 营造物理教学课堂气氛,激活学困生的学习情绪。

课堂教学气氛是维系师生心灵沟通的气场。学困生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精力不集中、目光茫然、心猿意马,主要的原因是教学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通过起伏自然、跌宕有致、形象生动、节奏鲜明、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调节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不由自主地紧随着教学思路积极思考,给他们美的享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遇到教学重点与难点时,可以提高语调,放慢语速,多设置疑问,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圆周运动的离心力”时,可以放慢语速,引入问题:骑自行车转弯时要采取什么措施才不至于摔倒?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思考,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 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学困生之所以落后于其他同学,其中较为突出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教师的指责和批评较多,产生破罐破摔心理。另外,教师对优等生的亲近和对学困生的远离,使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进入他们的生活,耐心倾听他们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从中寻找对他们进行补救的方法与措施。在他们对物理概念理解加深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他们考试取得进步时,给予充分肯定和激励;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样慢慢地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爱上物理。

4. 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不少学困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常常是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循序渐进,而是操之过急地进行灌输,结果只能囫囵吞枣,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全、领悟不深、把握不准。教学中不能强求学生一次性到位,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原理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呈螺旋式上升。例如:在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教学时,其中涉及加速度和力的物理量、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较为直接的知识,同时间接地涉及力的概念、分力的概念、合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如果不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就会让学生感到生涩,难以理解。

三、结语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千差万别,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困难,尊重实际,多想办法,因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浅出、充分展示高中物理之美、巧设课堂情境、激发高中生积极思考、创造条件增强高中生的成就感。我们要力求创新,使学习气氛活跃,引人入胜,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新知。同时我们还要引导高中生勇于探究,让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学习新知,解疑释惑,进而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周雪真

(永春县东碧中学,福建永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多媒体技术备受教师青睐并广泛地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做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物理教学作用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多媒体技术备受广大教师青睐并广泛地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做了分析、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通过对现行物理教材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学物理在引入新知识中大多采用引用现象、做实验观察现象揭示问题所在,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以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物理相关的图形、图像、动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使情景学习理论和问题辅助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此外,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直观地展现,而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教学方法能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上通过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动态变化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从动态图像中获得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前,可在计算机上做仿真实验,将实验过程、步骤、流程都预演一遍,这样不仅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实验质量,而且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 在物理教学中采用演示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演示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而有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无法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设备进行演示,如罗兰实验、光电效应实验、布朗运动、原子的能级跃迁等,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这样不但能明显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而且能做到声、文、图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实物演示现象不明显、实验失败、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演示准备时间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肉眼无法捕捉的瞬态变化缓慢地呈现在显示屏上,也可以将变化极慢的现象缩短在瞬间发生,使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如在讲授横波的特点时,我们总是以水平悬挂的橡皮绳中的振动传播为例,而橡皮绳的演示又特别不容易成功,其原因与波的传播速度有关,可以把橡皮绳的横波近似地看成张紧的弦中振动传播的模式。演示时若要波速不是太快,则选择材施教,遵循规律,适当开展个性化教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上进心,帮助他们跨越物理难学的坎。

线密度大一些的橡皮绳进行实验,但加大线密度,橡皮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拉得更紧,即T增大,波速却降低不了。波速一大,学生还来不及观察,波已反射回来,演示效果差。而且细橡皮绳振动时,坐在后排的同学看不清现象,坐在旁边的同学看到的现象有偏差。而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演示,可以把横波的传播现象缓慢地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利用背景和颜色处理技术,把质点振动和波的传播形象地加以区别。在演示过程中,配上适当的讲解说明振幅与波长的概念、横波的特点、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或偶数倍质点振动时的相位关系等。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 在物理教学中采用模拟过程

物理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解答一些综合题,如电磁场应用综合题。由于这些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难度高,特别是对空想象力要求高,很容易造成分析过程混乱,概念不清,进而很难完成解答。而借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可以把难以想象的空间问题通过动画呈现,把复杂的过程形象地描述出来,加深学生的感观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必须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就要求教师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具备在现代信息技术下设计教学的技能。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电脑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保证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2.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

3. 充分认识物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物理学科也不例外。图像的表现力是无法用其他形式代替的,它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演变、知识的记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物理图像蕴含的信息不能只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还需要教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4. 注意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体”,而非“受动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活动。从哲学角度来看,在物理学科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才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内因。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科整合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主动学。也就是说,整个教学思路、设计、环节都围绕学生进行,一切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整合。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运用,具有其优越性,但也需要教师运用辩证的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正确地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进明.刍议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J].都市家教,2013,(2).

[2]张维荣.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

[3]许晓生.如何解决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问题[J].考试周刊,2013,(14).

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2

八年级物理任课教师:

在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的原则,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困生的心理素质,现制定本学期的转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八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有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书写不规范,作业要靠督促完成,学习主动性不高。学困生主要在学习不努力,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因此,学困生转化工作重点放在转化学生的自信心及主动性上。

二、转化措施

1、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上课时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并夹杂小实验、小故事、生活趣事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讲述小故事,这样不但可以扩大知识范围,而且分享物理名人的乐趣,并有效培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学习物理成为丰富生活、增长知识、促进理性分析、开发潜能的过程。要让全体学生都有展示课外学习成果的机会,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动员他们参加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有计划,有秩序地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学会用心去研究,去探索,充分体会到物理的神奇,有味、有趣,以调动他们的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2、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始终促进学校教育,对于这些由于自觉性差,思想上,行为上懒散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这就要求家长要从认识层面要高度重视,精神层面要自信,对小孩更要特别关心,特别细心,在无形中让其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唤起他强烈的学习欲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小孩,关注小孩的点滴的进步,适时的进行表扬和励。更多的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提醒,真诚的交流。让他们有压力,有责任感,往往一个学生的动力来源家长的期望。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学生的作业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方向,特别家庭作业,更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手段。,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家庭作业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在布置作业上,教师要精心选择,要求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家、校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学困生能逐渐恢复学习的自信,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例如,有的学习习惯差,思维上产生惰性,;大多数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开始接触时,由于有一种新鲜感,好奇心,做实验,觉得也很有趣,基本能按要求认真地完成作业。但是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自控力不强,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太少,思维也产生惰性,不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更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以及作业量的增多,又得不到家长的有效的监督,造成对某些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又不愿意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于是就造成对一些知识概念模糊,作业错得也越多,对这门学科的信心越来越弱,知识空白的积累也越来越多,无法对知识进得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体系,随着题目的综合性又越来越来越强,更让他觉得无从下手,于是就有了不做作业或抄袭他人作业的情况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成绩越来越差。

又如,物理后进生中女生较多,相对大部分男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灵活应运知识的能力较差,死记硬背多,课堂上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习异常吃力,虽然付出很多,可未曾尝到收获之美。大多这样的学生较为自卑,也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因些,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其接触,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对学困生尽量提出一些低层次,低起点的简单的问题,减少差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演板也多请差生上来,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做实验,为照其的面子,必对其想法子寻找其适当的机会,先给他们做培训,后和同学一起做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也能唤回自信。

4、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没有疑问,后进生的学习是不尽人意的,成绩多表现为不理想,在加上比较活泼好动,在老师的眼里则是调皮,因而后进生往往给人非常不好的印象,很多老师、会以歧视的眼光看待,用粗暴的手段进行教育。我将从擦亮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比如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恢复,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看到了自己的长处。通过我的行动,我相信可以达到转化的目的。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上,要不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进步及时表扬,树立信心,使后进生摆脱后进,赶上其他同学。要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优点、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评价,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多抽时间,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适时地教她们改正一些不良的学习方法,更多地关心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帮助他制定容易达到的目标。一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能使学困

生看到希望,收获喜悦,品尝快乐。在这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制定下一阶段较高的目标。这样做能让学困生之间经常产生比较,产生共鸣,只要学习方法对了,进步就有希望了,于是不断增强自信心和继续努力学习,超越自我,寻求更大的突破。

5、做好日常学习的督促,用耐心作为转化的保证

后进生的自觉性不够高,自制力不强,因而比较散漫,我将认真督促他们努力,在学习上下工夫。我打算从作业方面入手,要求后进生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作业,并且正常上交,相信久而久之,会让他们慢慢养成好习惯,改掉坏毛病,最终有良好的自觉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后进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他们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达到转化的目的,必须要有耐心做保证,我将要自己在这个方面努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辅导要做到及时、全面、持之以恒,后进生的形成过程决定转化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6、实行 “优生带差生”活动

利用同桌的优势,让好学生管好后劲生,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增强集体观念,发扬团队精神,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通过指导物理学习,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人的基础,而且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利用同伴互助,对后进生也必然起到不估量的作用。

7、转变教学观念,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课堂作业,为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及新教材的内容意图,因此,我不惜在备课上花大量的时间,以求在课堂上做到熟练地驾驭教材,游刃有

余,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利用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把机会交给学生,把问题放给学生,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尤其是对后进生在班上人际关系的调查,精心设计分组,做好学生辅导员的思想工作,让课堂的同伴互助的效率发挥到极至,教师只起点拨指导调控的作用,让后进生没有心理压力,在辅导员的帮扶和全作中,学会学习,学会思索,扬起自信的风帆。这对我们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方面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其次就是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应用,为我们的教学也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丰富逼真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各家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演示清晰,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对后进生的各种能力的促进。

三、转化目标:

1、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维护集体荣誉。

3、注重发展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4、使本班后进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浅谈如何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3

一、 全面、正确地认识学困生

这是教育转化工作的起点。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成绩差,有些是不想学,或不认真;有些可能是认真地学了,但方法不对,效果不佳;有些可能是智商比较低,思维能力差。在了解原因的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等。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物理学困生,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收到好的效果。

二、 要热爱、尊重学困生

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是教育转化后进学生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物理学困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与教师之间的情感隔膜,只有灼热的深情的爱,才能消除,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对他们所施行的教育,才能使他们愉快、自觉地接受,从而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因为物理学困生的成绩差,可能有些举止行为越轨多,与人们的愿望距离较大,难以取得尊重,这是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在这对矛盾面前,教育者决不能讽刺、挖苦,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使物理学困生为自己的进步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喜悦。同时还要了解学困的原因,为其进步创造条件。另外,还要发挥学困生的长处,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某方面的才干,以强化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 激发物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上个学期,我对三个班的物理学困生(共同40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4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43分。在这40名学生中“不喜欢物理,所以不想学”的学生就有29人,占71.5%,所以要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很多,如热爱、尊重学困生,在课堂提问或课外练习过程中,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困生能够解答,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平时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一些演示实验,或是多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如在上初中第一册《引言》的时候,可以做摩擦起电、平面镜成像等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 注意培养和加强学困生的物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虽然很下工夫去学物理,但是成绩却一般。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学困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提高物理学困生的成绩,关键是要提高学困生的上述三种能力。如何提高这些能力呢?我觉得平时做演示实验时,应要求学困生注意观察。对学困生而言,演示实验往往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为此教师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让他有成功的体验。对分析综合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训练,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从同一高度滑下,在毛巾上,车前进的距离比较小;在棉布上车前进的距离比在毛巾上远些,这是因为车受到的摩擦力变小;在木板上小车前进的距离又远些,这是因为车受到的摩擦力变得更小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摩擦力越小,小车前进得越远。要想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课本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尽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如蒸发现象、摩擦起电、杠杆、滑轮组等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学困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 给予成功的体验

在物理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应当多坚持正面引导,对待其点滴进步都及时肯定和表扬,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反应,以便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到有奔头、有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自觉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我曾经接手一个普通班的物理教学,众所周知,普通班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加强班差。上学期物理成绩低于30分的,就有13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当学困生有点成绩后就应马上给予表扬鼓励,一个学期下来到期末检测,物理成绩低于40分的,一个都没有。这跟表扬鼓励学生是分不开的。

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会立竿见影,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一定的精力。因此,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我们还要有耐心、有韧性,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变化,拿出不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定会成功的。

浅谈如何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4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学困生

这是教育转化工作的起点。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成绩差, 有些是不想学, 或不认真;有些可能是认真地学了, 但方法不对, 效果不佳;有些可能是智商比较低, 思维能力差。在了解原因的同时, 我们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等。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物理学困生, 才能因材施教, 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 收到好的效果。

二、要热爱、尊重学困生

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是教育转化后进学生的关键, 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物理学困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与教师之间的情感隔膜, 只有灼热的深情的爱, 才能消除, 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对他们所施行的教育, 才能使他们愉快、自觉地接受, 从而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热爱学生的同时, 还要尊重学生, 因为物理学困生的成绩差, 可能有些举止行为越轨多, 与人们的愿望距离较大, 难以取得尊重, 这是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在这对矛盾面前, 教育者决不能讽刺、挖苦, 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 使物理学困生为自己的进步得到肯定而感到自豪、喜悦。同时还要了解学困的原因, 为其进步创造条件。另外, 还要发挥学困生的长处, 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施展某方面的才干, 以强化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激发物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上个学期, 我对三个班的物理学困生 (共同40名)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这4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43分。在这40名学生中“不喜欢物理, 所以不想学”的学生就有29人, 占71.5%, 所以要转化学困生,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很多, 如热爱、尊重学困生, 在课堂提问或课外练习过程中, 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困生能够解答, 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所以平时的教学中, 应适当增加一些演示实验, 或是多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如在上初中第一册《引言》的时候, 可以做摩擦起电、平面镜成像等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注意培养和加强学困生的物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虽然很下工夫去学物理, 但是成绩却一般。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学困生观察实验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提高物理学困生的成绩, 关键是要提高学困生的上述三种能力。如何提高这些能力呢?我觉得平时做演示实验时, 应要求学困生注意观察。对学困生而言, 演示实验往往是云里雾里, 不知所措, 为此教师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 让他有成功的体验。对分析综合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的提高, 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训练, 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 从同一高度滑下, 在毛巾上, 车前进的距离比较小;在棉布上车前进的距离比在毛巾上远些, 这是因为车受到的摩擦力变小;在木板上小车前进的距离又远些, 这是因为车受到的摩擦力变得更小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摩擦力越小, 小车前进得越远。要想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在课本内容的讲解过程中, 尽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如蒸发现象、摩擦起电、杠杆、滑轮组等知识。联系生产生活, 学困生易于接受,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给予成功的体验

在物理学困生转化过程中, 应当多坚持正面引导, 对待其点滴进步都及时肯定和表扬, 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反应, 以便他们树立信心, 让他们感到有奔头、有成就感, 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自觉性,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我曾经接手一个普通班的物理教学, 众所周知, 普通班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加强班差。上学期物理成绩低于30分的, 就有13个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当学困生有点成绩后就应马上给予表扬鼓励, 一个学期下来到期末检测, 物理成绩低于40分的, 一个都没有。这跟表扬鼓励学生是分不开的。

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不会立竿见影, 需要一定的时间, 更需要一定的精力。因此, 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我们还要有耐心、有韧性, 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变化, 拿出不同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定会成功的。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篇5

针对这一现象,探究其成因,研究其对策势在必行。

那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一分化现象的产生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探讨。

1.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因素

1.1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观内在的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中学生从8年级开始学习物理,刚开始学生学习物理只是感到新奇,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再加上刚开始学习的声音、光、运动的内容难度较低、趣味性强,又是板块式的内容,所以8年级的第一学期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容易克服学习的困难。

这学期学困生出现的人数极少。

但到8年级第二学期随着新奇感的消失及学习的物理知识增多、知识体系联系紧密、理解应用难度增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克服困难的毅力稍差的学生开始感到吃力、厌烦,成绩下降,学困的现象由此产生。

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主要表现是:(1)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

学困生的心情大多处在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物理无聊,经常被动学习,多数学困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

(2)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学习基础不扎实。

多数学困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外界的微小刺激都会对其产生干扰,导致学习速度减慢、错误数量增加。

学习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很少通过反思学习行为寻找致错的原因,经常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

(3)由于意志力的薄弱,试卷中的空题增多。

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更是常常放弃,不善于活跃自己的智力活动。

正因为学习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所以他们未能形成自觉学习的意向,一遇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1.2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物理学习要求,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知识出现了断层现象。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慢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要受到影响。

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偏重于对课本上定义、公式的记忆,不会比较,不善归纳,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尚未从小学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初中物理的学习,以致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并逐步导致分化。

初中物理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其次表现在掌握物理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困难。

1.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是造成学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列情况:(1)对学生缺乏了解。

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水平和个性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

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导致部分能力偏差的学生学习困难。

(2)教法单调,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一些教师习惯的教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

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果差。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效度极低。

1.4家庭等外在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抚养家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在学习中,很多同学一遇到困难,往往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而是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和关注。

另外,由于现在社会变动频繁,各种信息都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而被学生接收到,有部分不良的信息也会影响到学生。

例如,一些学生痴迷于上网和玩游戏,甚至还有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减少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薄弱意志,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

2.1.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有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

2.1.2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物理的魅力。

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宽阔的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不可比拟的。

2.1.3重视情感和理想教育。

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教师如果能够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也就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就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此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发挥趣味物理的作用,介绍物理家的故事,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

2.2疏导学生的知识系统,重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2.2.1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教师要针对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学习的问题,从教学开始就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2.2.2让学生在思考的“冷场”中擦出积极思维的火花。

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实践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则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则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

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

目前在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

当学生不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

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3化课堂结构,加强实验教学。

2.3.1优化课堂结构,分层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前不妨深入想一想:“假若我是学生会想些什么?”经过一番揣摩,合理处理教材,备课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

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合(集体讲授)―分(分层质疑)―分(分类指导)―分(分类练习)―合(集体归纳)。

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

2.3.2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之初中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学习途径还是表象思维,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主要是由实验观察、操作,再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因此,要达到一定的知识要求层次非实验莫属。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在新课的活动内容、课后的作业中,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很多。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安排实验。

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教材的安排实验在操作起来液体量不易控制,效果不太好。

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作了如下的改动: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

接着让学生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

2.4加强德育教育,赢得家长支持。

教学时渗透德育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正确方法,使家长重视并关心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的情况,共同担负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育工作就愈来愈艰巨,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严峻问题,必须采用积极的态度去探究育才良方,让学生感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使他们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梁树森.物理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5:101.

[2]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9:164.

[3]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17.

高一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篇6

【关键词】物理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按道理说,物理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但在实际物理学习中,出现了大量学困生,物理成了一门艰难的学科。

根据国内外对学困生界定的研究,笔者认为: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的理解是:第一,学困生是相对概念,是与同龄人、同集体(班级)的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言的;第二,学困生是个别的,即集体(班级)中的绝对少数;第三,学困生的智力正常;第四,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状态。

一、高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高中物理学困生产生是内因与外因双作用的结果。

1、内因分析:

①有很多的学困生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时间②有很多的学困生不知道如何学习物理,他们很少去思考做错的题目错在哪里,遇到较长的文字题就不想继续做了③有很多的学困生做物理题时想不出物理的运动情况④有很多的学困生解题时想不出该用的公式 ⑤有很多的学困生很少与他人讨论物理问题。

2、外因分析

(1)教材的原因。现行教材主要是由物理教育专家们编写的,由于他们站得比较高,接触的多数是一些全国重点中学或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和物理教师,在编写教材时不由自主地以他们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教材和习题,而这些中学的学生是在十几名或几十名学生中挑选出来的,思维的品质、综合能力和学习的刻苦努力程度都不是普通中学平行班级里的学生能够相比的,这样的教材比较适合省重点以上的学校,不太适合县域范围内普通高中大多数的学生学习。

(2)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自身要求存在本质区别的原因,下面例举几点:①初中一般要求学生观察一些简单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定性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识记的多,计算少;而高一要求学生理解定律、公式成立的条件,定量计算较多。②高一物理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质点的概念、自由落体和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等,要求学生能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③内容加多加深。高中物理无论深度还是广度上,难度都明显增加。如从简单的“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从“路程”到“位移”,从代数运算到矢量运算,从匀速运动到变速运动,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等。

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与总结

笔者认为要转化学困生,一方面可以从教学的视角入手,在教学准备上下功夫,摸清学生现有的经验、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然后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程序,有意安排学生的参与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寻求突破口。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如果没有良好外因提供条件,内因将难以发挥作用,当然如果只注重外因,而忽视内因建设,学困生的现状还是无法改变。另一方面可以从课堂内外入手,寻求有助于学困生状况改善的策略。学困生的转化不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学困生听课的效率,也要注重对学困生课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引导、监控,这样才能所学知识重新建构、内化,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1)科学表征策略。很多的学困生遇到较长的文字题便不想做了,他们想不出物体的运动情况,这些说明他们不善于(也可能是不能)将生活或物理情景正确地转化为科学的物理表征,而成功地解决物理问题必须把朴素的表征转化为科学的表征,所以有必要对这种转化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事实上人们要克服物理问题中的朴素表征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物理原理所描述的物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接受正确的物理概念之前,常常已有关于物理系统的错误概念。

(2)变式练习策略:针对学困生上课“能听懂”,课后不会解题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学中进行变式练习是巩固认知策略的有效途径。把从例子中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再用来指导学生探究自己未知的问题,它可以使学生在必要的稍微加工的基础上寻找到解题的办法,学生从探索中品尝到思考的乐趣。既巩固了刚学习的思维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逐步养成自己独立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练习时教师要注意给与学生积极的评价,以强化他们的这种主动解题,主动思考的行为意识。这种变式练习不仅有课内的,更要有课外的。

(3)分层教学策略。考虑大多数的学困生不能想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习惯独立思考,为了让他们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思考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教师有意将一道较复杂的题目分成1-3小题来处理,一方面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学困生学会分步思考,想出物体的受力、运动和做功等情况,从而最终解决问题。也可以设置有一定坡度的练习,使学生逐步达到应有水平。这样的做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困生进行循序渐进学习。

(4)结合物理学史教育策略:大多数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物理学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奇妙,产生求知欲;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长期探索,不断努力,百折不挠、刻苦钻研的奋斗过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决心;介绍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克服对所学知识的僵化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创造的信心,更好地发挥物理教学育人的功能。物理学的思想与研究方法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创造素质的重要途径。

从物理教学看学困生转化 篇7

分析现状:面对一张考卷, 学生无从下笔, 教师气愤不堪。诸多的现象背后我们是否做过深刻的反思?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当今的学生与十几年前的学生的明显区别:以前的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上都是一如既往, 全力以赴。而现在的学生全凭感觉入手, 如果他不喜欢这个老师, 就会主动放弃这门课, 此时我们必须提到一个“情”字。我们应怎样去做呢?我认为应先交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情, 再“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先让学生认可你, 喜欢你。教师平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平等相处, 不高人一等。教师与学生相处不能摆出老师的架子, 不可厚此薄彼, 而要一视同仁。多与学生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 了解的情况不同, 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此时, 通过与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 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二要讲实话, 不说假话。与学生交流要真心实意, 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去理解, 去关心。与学生融于一体。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这种“鱼水情”。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 乐于接受。三要有耐心, 更要有恒心。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我曾这样尝试过:针对每个学生的缺点分条记录, 诸如不按时交作业, 上课小动作多等。每节课后都给他们作出评价, 哪项有进步画个“*”, 哪项欠缺画“№”。每周汇总及时公布, 连续三周哪项都是“*”, 就把该项划去。不仅我总结, 学生也总结, 长期坚持下去, 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改变了, 变得积极向上了。四要利用“冷”处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格比较偏激, 遇事“火上浇油”绝不可取, 我们必须要把握时机, 选择恰当的方式, 因势利导, 解决问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在一个“细”字, 刚开始接触教材时感觉太简单了, 心想:这么简单的知识自学就行了, 还用老师讲。有过这种想法的老师首先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注意到看问题的着眼点。教师往往是从高往低看, 所以看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则反之。这里我谈到的细, 首先应是教学知识上的细化。比如:物理概念串联和并联就应多角度地理解, 不仅从概念上逐字推敲, 还要以实验进行演示, 如此细化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另外一个细应体现在对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上, 在教学电路图时应先细化电流的流向问题, 做到不厌其烦, 同时考虑电压、电阻的变化, 教师做到让学生自己会分析为止。

巧用激励法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8

背景二:对本校——一所普通农村中学——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其中参试人数202人, 试卷满分80分, 70分以上18人, 60—70分30人, 50—60分45人, 40—50分42人, 40分以下67人, 其中还有几位学生竟然考出了个位数的成绩。

从背景一可以看出, 教师对学生的一点激励, 教育者可能早以淡忘, 可对于学生来说, 则有可能是刻骨铭心的, 会激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奋勇向前, 成为他们前进的巨大推动力。看了背景二, 在心痛的同时, 我们是否思索过, 他们成绩之差, 原因何在?他们对物理感兴趣吗?我们还有办法提高他们的成绩吗?带着诸多问题, 我进行了探讨、调查。研究发现:这些物理学困生害怕物理, 心灵脆弱, 他们也曾经努力过, 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怀, 可自己一次次努力的失败, 一次次遭到教师无情的打击后, 心灵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 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于是甘脆一点不学, 从而导致了个位数或极低分的出现。怎样转化他们呢?我认为“激励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缺乏教师爱的地方, 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 是循循善诱的, 不用粗鲁的办法来使学生疏远他们, 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的对待他们的学生, 他们就容易得到好感, 学生就容易乐意好好学习而不只是想着玩了。”

“激励法”就是教师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运用赞美、表扬、激将、鼓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教育方法。激励法是过程性评价的需要, 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应用好激励法, 转化物理学困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评价法激励

学生个体状况千差万别, 有优秀生、有中等生、有学困生。我们作为教育者,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不能简单粗暴地采用“一刀切”的办法, 用一个固定、严格的标准作为砝码去衡量、评价每一位学生, 而应针对不同的学生, 灵活改变评价的标准。

如:在一节习题课上, 我在黑板上展示了一个作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题目。一些优秀生、中等生纷纷举起了手, 我扫视了一遍, 发现一个学困生也犹豫地举起了手。我一瞅他, 他的脸顿时红了, 慌忙低下, 连举起的手也自动降了半截。我点名让他来做, 结果两个力臂他只画对了一个。我在点评时, 却面带微笑说:“同学们, ××同学是第一次有勇气到黑板上板演, 虽然没有全对, 但能做对一半, 老师认为已经不错了, 同学们为他鼓鼓掌, 好不好?” (同学们也都知道他平时成绩很差, 一个概念都要费好大劲才能记准。) 顿时,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看到这位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过稍过一会, 我就发现这位学生坐起来了, 而且特别端正, 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茫。下课时, 他说“老师再见”时特别响亮。 (而如果是一个优秀生做对了一半, 我肯定会委婉地批评, 而不是表扬了。)

二、谈话法激励

学困生心灵脆弱, 饱受打击, 自信心低, 就像一只孤独、倔强的羔羊, 与普通学生相比, 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帮助, 在教师的引领下, 走出低谷, 迈向成功的彼岸。

在课余时间, 我有时会把一些学困生一起找来, 然后微笑着告诉他们:“你们基础差, 不过老师想帮助你们, 提高你们的成绩, 所以在课堂上会经常提问你们一些问题, 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 会的同学可以主动举手发言, 不要总是让老师点名提问, 好吗? (学生面带犹豫之色, 看出来信心不足, 轻轻回答:“好。”) 对于一些简单的习题, 老师也会点名让你们中的一些同学来为大家讲解, 如果哪位同学会的话, 也请主动举手回答, 好不好?” (学生神情有点放松:“好, 谢谢老师, 我们会尽力的……”)

有时, 为了特殊需要, 我还会找个别学困生单独谈话, 以取得预期效果。

每当这些学困生真的举手发言时, 不管是对是错, 我总是尽量捕捉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 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 燃起他们心中希望的火花, 直到他们的成绩达到中等生为止。

三、作业评语激励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 我不是简单地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于特别好的作业 (正确、工整或进步较大的) , 我会给出一个优+, 而学生好像特别喜欢优+, 为了得到这个等次, 他们会很尽心地去完成作业。

在学生作业等次的后面, 我每一次都会在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上附上评语, 如:“这是你作业中最工整的一次, 希望继续努力!”“虽然你的字不太好, 不过你已经很尽心地去做了, 还能写得更好点吗?”“学习是需要持之以恒的, 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学困生, 我有时会连续几次跟踪写评语, 跟踪评价。事实证明, 这种跟踪评价的做法能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并养成认真学习物理的习惯。

四、分层设计问题激励

学生基础不同,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充分考虑到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的不同水平, 设计出层次问题, 让他们均有参与思考、回答的机会。如:在教学“动、势能”这一节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 列举生活中只有动能物体的例子。

2. 列举生活中只有势能物体的例子。

3. 列举生活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物体的例子。

4. 一汽车匀速爬上一个山坡, 则它的动能____, 重力势能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一辆洒水车匀速前进洒水过程中, 动能_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如图:

可看出, 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其中, 第1、2、3题较简单, 只要真正理解了概念, 不难作出回答, 适合于学困生;第4、5题适合于中等生;而第6题则适合于优秀生。

五、身体语言激励

教师一个期待的目光, 便是一声无言的加油。当一个学困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上身略微向前倾一些, 可表示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关注;教师轻轻的一个微笑、点头, 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教师轻轻地摇头, 示意答错了, 提醒学生改正。教师的身体语言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 教师要注重身体语言给学生带来的正效应, 防止负效应的产生。

六、捕捉闪光点激励

学困生身上就没有闪光点吗?不!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有特长的, 关键就看我们教师能否留意细节、善于发现了。如果我们能捕捉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适当予以表扬, 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班有个学困生, 他特喜欢制作。一次他做了一个玩具拿给我看, 还自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会吹蜡烛的机器人”, 在一个木板的下方装上四个轮子, 把废玩具上的摇控器也接上了, 小车能前后移动, 还可以左右拐弯;他还在木板前方装上了一个小叶片, 当小车行驶到蜡烛前停止时, 一按按钮, 风扇就转起来, 吹灭蜡烛。所以叫“会吹蜡烛的机器人”。在开始学习电学时, 我首先向全体学生展示了他的作品, 并大力表扬了他做得精巧, 在以后的电路连接中, 我经常让他为大家示范怎样连接电路。结果, 他学习物理的热情高涨, 不但电学成绩是班级的佼佼者, 就连以前学过的简单机械、机械功等知识通过他自己的努力, 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通过运用激励法, 我所带初三班级两个班学生的物理成绩显著提高, 在本校名列第一, 遥遥领先, 在全区名列前茅。

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9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定义及成因

素质教育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应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同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快乐成长。而现实中,部分高中生因为来自家庭、社会环境的压力而出现了一些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方面的问题。

(1)高中物理学困生定义及分类。许多高中学校,不论是公立还是民办,都存在着学困生现象。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正常,学生也没有身体感官方面的缺陷,而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吃力,学习的效果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学习效果主要是指物理学习的学习成果, 一般以考试成绩为检查标准。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界定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方式显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由于客观性较强、可量化等特点,多数高中仍以考试作为检查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依照学业成绩可将学困生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以及成绩不足。

(2)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学困生现象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外部因素一般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如智力、思维、记忆、人格、体质等。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外部因素是学校因素,而学校教育本身就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基于一些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高中物理出现学困生现象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学生厌学心理。 高中学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容易暴躁,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学生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就会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对高中物理产生学习上的逃避和排斥心理。二是学习方法不佳。学生往往希望老师能够在高中物理的课堂上将课程内容讲授得面面俱到,而产生依赖老师的学习心理。面对复杂难懂的物理概念,以及定理和公式,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难以对高中物理学习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三是学习态度偏差。部分高中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会从事物理方面的工作。因此,花费太多时间来进行物理课程的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行。这种偏差的学习态度不利于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和教育。

二、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转化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入手,课程讲授不可一味灌输,要结合师生情感交流以及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起来。在学生渴望探知、师生情感共振的环境下,共同对物理学科中出现的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能够使得教学效益得到提升。在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需要在物理教学上渗入一种生活化的理念,由生活感悟,提高对物理学科的认识程度,让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观察出发,拓展物理学习的视野。然后再进一步将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

(2)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根据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发展规律。适当的教学目标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过高,则会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情感和环境创设的重要性。课堂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他们在向老师提问时,有时会被老师讽刺甚至不耐烦地打断,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变得厌学、弃学。

(3)端正教师教学思想。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端正自身的教学思想。比如有的教师往往偏爱优等生,冷落学困生,还有的教师对物理学困生作业的批改比优等生的作业批改马虎,实验指导更为粗心。这些不正确教学思想的存在,对学困生的转化和指导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当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和鼓励物理学困生提高自信,克服困难。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历来是理科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和辅导工作,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得到提高。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备课时,模式不可一成不变,要适当改变一下方法,帮助学生对高中物理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梅,辛宏伟.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13(04).

[2]杜志强.中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个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 篇10

一、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教育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的学生观对平常心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体, 有其自身的个性, 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其差异性、多样性, 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同一班级里的学生, 有的品学兼优, 有的学生成绩差, 有的思想品德差, 有的品学兼差, 这是客观事实。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不是在智力上, 而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上, 学生思想品德主要靠用教育的有效手段来诱导和强化。教师要用全面的观点去评价学困生。评价一个学生要从总体出发。既要看到优点, 又不忽略缺点;“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有缺点的学生才是正常的学生。可见, 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差应主要用教育教学的艺术手段来解决。

二、学困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一) 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学困生就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 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大加表扬, 让他感到老师是注意他的, 而且也很关心他, 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好比学生的成长是场“球赛”, 教师不应仅做挑剔的裁判, 更应该做热情的啦啦队员, 时刻为学生鼓掌、欢呼, 给他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用“肯定的评定”式的鼓励语言与学生对话。我们不应为批评学困生才找他们谈话或谈话不能总是对面, 要主客分明。可以在劳动中、玩乐中、漫步中用肯定的言语平等地、自然地与学生谈心, “我觉得你在……了不起”“你正在改正欺负小同学的行为, 这很好”“你学习……学科真努力”等。把一些批评, 劝说的意思化为肯定的评定语言。“润物细无声”似的启发他们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二) 激励学困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 品德方面又自惭形秽, 所以他们缺乏自信心, 极易于自我贬低。老师应当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学困生的禀性、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 让他们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一种不幸”, 不是“低人一等”, 而是自己从教师帮助, 激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 充满信心, 从自己细微的进步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学困生是相对的, 只要我们在思想上不放弃, 因人因事相机诱导, 以真诚深挚的爱唤起学困生的自尊, 自强, 就会获得转化学困生的最佳效果。

(三) 抓反复, 反复抓

1. 制造悬念引发好奇心法。

这是指在讲授课时, 先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 让他们带着这些悬念听教师讲解。为了解迷不得不听老师从头分析, 教师再从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笔者在复习牛顿第三定律时, 提出悬念:马拉车时同样车也拉了马, 两者的相互作用力相等, 但为什么车还是向前运动呢?是否说明马给车的力大于车给马的力呢?鸡蛋碰石头, 两者的作用力也大小相等, 但为什么鸡蛋会碎而石头完好无损呢?这些是否证明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不准确呢?在讲压力作用效果时, 讲述“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却安然无恙”……每当笔者这一讲完, 班里的学困生可来劲了, 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 这样笔者就顺水推舟地开始讲授新课。

2.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法。

参与课堂教学是让学困生扬长避短, 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笔者在备课时, 总要先备学困生, 了解本班学困生各自的特点, 本节课他们应扮演哪个角色, 让一些平时常被冷落的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 同时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物理学科趣味性。如笔者上“声学”中的“音调、响度、音色”这一知识点, 就安排了一段录音, 让学困生中的“追星迷”来分清刘德华、周杰伦等的歌声, 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 笔者安排了两位学困生中的“大力士”来拉马德堡半球……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创新教学。在讲“光沿直线传播应用”时, 站纵队可以让学困生来完成, 既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11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29-01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从面向少数学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物理作为初中新课程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学困生”这一问题一直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学困生面积过大,整体合格率偏低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直接影响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教学的合格率,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化及矫正,提高学困生学习物理的成绩,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面就物理学困生成因和转化策略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1、学科原因。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比较言简、严谨而又意深,这样就导致许多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对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八年级学生首先学习了高度抽象的物理概念,如压强、功等概念,平时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生,突然使用抽象思维,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部份学生产生的畏难情绪,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这些学科特点,都导致农村初中更加容易产生学困生。

2、教师的原因。农村初中物理课程,课时相对较少的,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自然很大;在教学过程中,为赶教学进度,实验教学往往能免则免,不能免就尽量减。加上农村初中教育方式落后,部分教师教育艺术性不高,大都采用“填鸭式”的老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参与意识差,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受影响,导致出现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厌学心理。

3、学生的原因。在农村初中中,优生几乎都被县城优质学校招走了,留下来的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这类学生当然成为学困生。另一类学生虽然想学,但学习方法不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不强,而老师督促和关心不够,久而久之也跟不上了,最终成为学困生。

4、社会因素。在偏僻的农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仍然存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再加上当今社会的环境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家庭因素。现在农村以及一些小城市中的许多家长都外出打工挣钱,孩子只能由在家的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又没有精力去管好这些孩子,平时给孩子的又是过多的溺爱,让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自私自利的习惯,从而导致许多孩子厌学、贪玩无心学习。

二、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把初中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化为形象性。初中物理学科抽象性强,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就更加难以理解和接受,转化物理学困生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形象思维的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困生以形象的思维表达抽象的思维,真正领会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达到学会、能做的目的。例如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个物理规律很抽象,物理学困生不易理解,为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把这一抽象规律形成表象,达到理解这种抽象规律。以后碰到这一类题目时,学困生就会想起这一实验,用形象的思维表达抽象的规律来解答问题。

2、降低难度,树立信心。初中物理“学困生”主要表现为物理太难学,怕学物理,对物理学科存有恐惧、畏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学习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从易到难,由简到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法。适当降低难度是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信心。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困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们知道物理学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对批评较为敏感。为此对物理学困生的沟通与交流是有必要的,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别、个体的差异等,寻找不同的情感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地位情况下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尊重我,爱护我,并没有忽视我和放弃我。物理老师更要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困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赞许情感去感动“学困生”的每一点成功。只有这样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好物理学科做好情感铺垫。

转化物理学困生 篇12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客观原因

(1) 物理学科内容较为抽象

物理是一门崇尚理性、注重逻辑推理的学科, 且又与数学的推理与运算思维相通, 尤其是有关物理概念化的知识以及物理理论的高度概括, 往往令学生很难理解, 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导致消极态度的产生。这些现象大多出现在女生身上, 不难发现, 当前我国高中班级里, 男生物理强于女生的现象普遍存在。

(2) 教学硬件设施的限制

物理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科目, 很多的物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强化理解, 实验的横向联系与物理本身的综合程度, 要求学校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我国高中学校尽管在素质教育要求下, 普遍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学习实验器材与设备, 但纵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教学, 实验器材匮乏、实验室简陋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 这直接导致学生接触物理实验后的感受不强, 无法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因而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

(3) 应试教育环境的制约

我国在力推素质教育, 但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仍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流, 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物理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并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该由学生体验的过程变成教师代劳, 该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 变成了在黑板上模拟, 该三年完成的课程结果两年上完, 整个高三一年变成题海训练, 只重视理论, 说白了是重视解题而已, 导致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提高, 限制了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主观原因

(1) 学生的学习信心及态度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同时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 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特点是心理浮躁, 自控能力差, 感情脆弱。学生升入高中初期或许对物理学习较有信心, 在多次测试中会出现间歇性的好成绩, 但一旦出现低分或遭遇挫折, 尤其是一些在物理上花费大量学习时间的学生, 如果物理成绩无法如初期所愿, 很容易质疑物理学习的初衷, 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卑心理, 滋生消极态度, 逐渐对物理学习缺乏信心。

(2) 学习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发现很多高中生理解记忆水平较低, 他们擅长形象记忆以及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初中物理学习主要以本源知识为主, 直观而形象, 大多都能解析, 定量计算较少, 适合形象记忆, 但高中物理理论性和逻辑性明显加强, 严谨度也大幅度提升, 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较低, 很难适应高中物理学习[1]。

(3) 学习方法

当前, 很多高中生物理学习养成了过度依赖教师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指望教师讲解面面俱到, 题目解答是依赖相关例题的模仿, 实验操作时完全依照步骤与计划, 课堂上教师举一反三, 学生多次训练, 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没有摸索出适合自身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

1.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信心, 提升动力

首先, 兴趣是学好任何科目的前提,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物理的基本特点, 发现物理学习的社会价值与用途, 如教学前为学生播放卫星发射视频, 或是解析磁悬浮列车中运用的物理知识, 科技领域的生活化表现, 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动力。此外, 教师要擅长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 一旦学生回答正确或测试进步, 教师都不应吝啬夸奖, 帮助学困生提高物理学习的劲头, 增强信心, 找到动力。

2.打造魅力课堂, 探究教学, 贯彻实施

尽管物理理论有一定的枯燥性, 但只要教师恰当选用多种教学方式, 为学生打造魅力课堂, 同样能将物理教学转变为充满吸引力的理论知识探索平台。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师鼓动全体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入集体探讨模式, 在探讨过程中掌握知识, 深化记忆, 提高效率。 例如, 在学习 《力的分解》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用细绳提起一个较大的砝码, 让学生探究绳是否会断, 随后演示实验。然后教师用两根细绳形成一大角度再次提起重物, 再反问学生。这种探究式的对比性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撞击, 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同时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重视实验教学, 消化过程, 探索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能够有效创设物理情境, 验证学生的感性认知, 激发兴趣与求知欲,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物理实验, 通过自制实验或应用已有仪器设备进行实验, 如平抛运动的演示及频闪照片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及提炼, 机械波的模型展示等等, 为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调整课堂节奏, 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动手的锻炼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方法, 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吸收, 降低学生求知过程中的难度。

4.强化课后的辅导与作业训练

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 通过课后辅导与训练, 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同时将所学的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形成知识体系。

5.适当进行分层教学与引导

通常情况下, 学困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正常教学进度, 课堂中很有可能出现完全听不懂的情况, 基于此,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学困生, 教师可以适当放低学习要求与目标, 单独布置课后辅导作业, 同时强制性地让学困生做好课前预习, 在知识断层处及时准确地引导, 降低听课难度。

6.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 有的问题单纯依靠物理定理与公式不容易解决,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巧用数学思维与数学解题方法分析解答物理问题, 效果较好[2]。比如在计算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时, 应用函数极值或均值不等式等都能简化分析计算过程;机械波的多解问题, 复合场的临界问题, 力学动态平衡问题, 电路动态分析问题等等, 都需要相应数学知识做支撑, 图像法, 三角函数法, 相似法等各种推理方法, 归根结底是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而不少学生数学基础跟不上, 运算能力差, 纯数学知识都没弄明白, 让他们在物理学中应用数学知识, 甚至巧用, 难度可想而知。数学知识是学习物理的工具, 因此, 强化数学基本功及逻辑思维, 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高效吸收物理知识。

7.对物理教学实行严格的管理

高中物理学困生由于物理知识的缺乏及学习能力的薄弱, 教师既要对其实施个性化指导, 又不能一味放低目标, 缓慢教学, 这样无法让学困生融入成绩好的学生队伍中。因此, 教师面对物理学困生, 要坚持严格教育与管理的原则, 要求学生必须明确自身的学习目的, 制定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 稳扎稳打, 坚持课前自学, 同时认真听课, 及时完成课后训练和复习任务。学困生学习物理知识后要做好小结工作, 小结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全面深刻掌握知识, 提高认识能力, 并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础, 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好学困生的管理工作, 能对提高学困生的物理学习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教育工作一直是物理教师的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标准的实施, 广大教育者更加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 对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 探讨其转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龚海彪.高中物理新课标下学困生的转化[J].教育研究, 2014, 11 (12) :22-23.

上一篇:赞美艺术下一篇: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