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2024-09-30

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共10篇)

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1

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陶行知老先生的一首诗这样写着:“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因少数学生学习有困难,使得班级的整体教学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有时这些学困生还会时不时的给教师制造“麻烦”。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困难常常会诱发其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而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教师善于通过激励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转变他们的态度,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自信心,这样外力就会变为内力,学生就能永远前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我所经历的一件往事便证实了这一点。

在我接手的一个班里,有这样一位非常特殊的学生:他一般不能按时完成语文或数学作业,对英语来说,更是肆无忌惮。上课纪律也是非常差。在我看来,他犹如一张白纸那样,是空白的,跟英语绝缘,所以我也是由于学生太多而无暇顾及。在一节课上,由于整个班级纪律实在不像话,所以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训话。当我以一种反语的口气说了句:有些人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没想到的是,全班的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学生。也许是因为那么多双眼睛的缘故,他突然“唰”地满脸通红,一直红到脖子,我看了,意识到这句话对他的影响有多大,虽然他已经是班里习以为然的被批焦点了,但是,这次,他无语了,只是那么低着头,好像要窒息了。“但是,小楠(化名)还是有的救的哦,只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听课,好好做作业,以后一定能让人刮目相看的。”这句话还是从我口里脱口而出,全班还是把目光献给了他,他明显有点很尴尬的样子。这次流露出的是感激的眼神,我知道,他是在感谢我为他解围,但是,俗不知,老师的良苦用心还不是为了每一个人好啊,只是好多学生还没来得及体会。课后,我还专门就此事与他班主任做了交流,班主任很意外,觉得看到了曙光,起码是觉得他开始懂事了。此后的每节英语课,他尽管听的很吃力,有时还是会开小差,但是,他变了,开始听课了,开始读一个、两个单词,有时还会主动来寻求帮助。是的,我看到了一个“爱迪生”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了。“他在进步,这就足够了,只要好好引导,他会出色的。”我在教学后记中这样写道。

由此及彼,我想通过这个简单的案例,谈谈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小学里类似的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教育,而主体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方面同时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和不完美的地方,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的前程,切不可求全责备。重要的是如何促成学生的进步与不断完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自尊。因为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课程本身。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经过观察与分析,我逐渐找出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缘由。

因此,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去帮助这一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尽快地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1.生动形象的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由于英语课程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如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反复地读,反复地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

首先,小学生的思维基本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记忆。直观教具如教学卡片、实物、多媒体展示等,这些直观教具的使用可大大缩短不必要的解释时间,使语言与实际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联系。如教授monkey、tiger这些动物时,直接出示该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感知,特别是在单复数的教学过程中,抽象地解释很难使学生理解tiger与tigers这两个单词的区别,但通过在一只老虎的身旁又随之走来了好只老虎的多媒体动画效果,并出示tigers这一单词后,学生很快就能明白tiger与tigers的区别在于数量之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很快掌握,使学困生们感受到英语其实并不是他们所预想的那样遥不可及,也就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

当然无论何种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教师应在进行了一定量的跟读、替换等机械练习后,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学生游戏、唱歌、表演、竞赛等,从而引起他们的兴奋,游戏教学是英语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起多种感官,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2

张华 (化名) , 男, 高一 (6) 班学生。平常爱违反纪律, 犯小错误, 自控能力差, 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 上课经常说话。我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拖延、等待的坏毛病。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翻书包找东西好像成了一种习惯, 上课回答问题好举手, 但叫起来却不知回答什么。甚至动歪脑筋, 课间跟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勾肩搭背, 搞关系。所以上课一拿到题目, 不是想着我要快点想、快点做, 而是磨磨蹭蹭地拖延时间, 一到下课铃声响, 连忙用眼睛看着别的同学的。作业马马虎虎, 潦潦草草, 作业速度较慢, 总是拖拖拉拉, 经常不完成。因为学习效率低, 其学习质量可想而知, 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只考了324分。

二、成因分析

(一) 自身因素

张华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缺少奋斗目标, 但个性比较好动、倔强, 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不错, 主要原因是从小养成懒惰、散漫的习惯,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等待老师去教, 缺乏责任感和自控力。

(二) 家庭因素

张华家庭经济较好, 在家是独生子, 父母在外打工, 家中老人缺乏正确教导意识, 过分溺爱, 养成了懒惰、自私等坏习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又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 致使其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有点自暴自弃。

(三) 学校原因

由于张华刚刚由初中升入高中, 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就进入了高中生活。对于新的课程和环境不适应, 也没有积极地去调试, 对待学习漫不经心。同时, 由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降低, 致使其对未来充满迷茫。

三、转化过程

(一) 激励张华, 唤起他的自尊心

通过了解情况, 我发现张华的体育不错, 尤其是篮球。所以, 我鼓励他参加校篮球队。由于在县中小学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 极大地唤起了他的自信心。我希望通过篮球唤起他的自信, 并让他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 并以此为起点, 不断积累自信, 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如兴趣、意志等, 让他能更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他发现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让他觉得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 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同时, 关心他的学习、生活, 经常性地与他沟通交流, 让他自己去改变他的学习状况。

尽管学困生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他们身上也都有些“闪光点”, 需要我们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每一次的进步, 哪怕不太突出, 很微小, 甚至只是一些苗头, 也要加倍去鼓励和扶植。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 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 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 帮助张华改进学习方法

学困生, 追根究底, 就是有着学习障碍的各类学生。所以, 我帮助张华分析他的各科成绩, 根据他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改进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 找出问题, 听课时才能有重点的听。2.认真听讲, 将老师讲的精华抓住。“课上一分钟, 课下半天功”。3.记笔记时, 基本概念不用记, 而老师对概念的解释特别要记。老师讲例题时, 将题抄好之后, 就听老师分析、解题, 最后把答案抄下来, 课后再自己独立做出来。4.课后把当天所学的内容看几遍, 想一遍, 直到全部理解后再去做题, 否则只是应付作业。这样事半功倍地掌握了知识, 以后少了许多障碍。

(三) 和班主任沟通, 多帮助张华

要进行转化工作, 光有计划是不够的, 还需要老师及各种力量的有效辅导及督促, 方能有实效, 也避免流于形式化。所以, 我联系了张华的班主任, 让班主任多多关注和帮助张华。

在教学中,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对宋刚同学多关注、多提问, 及时掌握宋刚听课的情况。如果他走神了, 班主任提醒他, 他的注意力逐渐有了好转。这样, 就能把当堂学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对课堂上布置的作业, 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发现他不懂的地方, 及时讲解, 直至理解了为止。

(四) 和家长沟通, 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转化学困生, 光靠学校一方面是不够的, 这个过程还要家长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成长的榜样。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 家庭教育的实质往往被学业成绩所掩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中学生的分数, 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从而走向成功。其实,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 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 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 还是体验到失败, 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 张华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 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 学习认真、努力, 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 只要比以前进步了, 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 进步即是超越自我, 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四、转化效果和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张华上课能集中注意力了, 作业认真多了, 基本能按时完成, 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 才能给他们以鼓舞, 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 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 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 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 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3

小池,男,14岁,原校14中。父亲是长途货车司机,母亲在家开一杂货店,兄弟两人,其哥哥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据父母反映该学生从小性格执拗暴躁,比较调皮,学习成绩差,与同学交往时经常恃强凌弱。升入14中后,由于其坏习惯不改,经常跟班主任闹矛盾,于是觉得教师有意找茬,同学也瞧不起自己,开始自暴自弃,最终导致人人都讨厌他。七年级开学不久将小池转到我校进行教育转化。

二、成因分析

1.外界因素

学生父亲文化不高,性格急躁,在教育孩子时方法非常简单粗暴。从小只要有同学家长或者教师反映学生的错误,家长就采取“狠揍一次”的棍棒教育来试图解决问题。学生母亲性格柔弱,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劝阻教育。久而久之,这样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态度加剧了小池与同学、教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让他埋下了“我就是个坏孩子”的心理阴影。

2.自身因素

学生本身性格冲动任性,桀骜不驯,不合群,如同一个刺猬,时刻防备别人伤害他,同时又时刻准备伤害别人。该生心理上自卑又自尊,逆反心理重,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该生还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不仅学习态度差,还经常恶语伤人,班中无人愿意和他交朋友。该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只注意消极的信息,易下武断推论。比如,上课教师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时,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对教师说:“老师,你处事不公,其他同学也在捣乱,为什么只批评我?”

三、辅导措施

1.师爱勇于付出

爱是教育转化好学生的前提。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发自教师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心。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教育契机

教师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善于触摸学生的心灵。上学期,他因为偷拿宿舍其他同学的东西被查出后,情绪波动很大想转回原校。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他开始一脸戒备站在我面前。我只是轻轻拍了他的肩,没有严厉的批评。我只是告诉他,这件事情老师会替他保密,叮嘱他如果回去一定要改正错误。这孩子或许从我眼神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在送他上出租车回家时,他低下头,真诚地说了一句:“老师,谢谢您!”虽然学生最终没有回到原校,至今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但我能感觉到学生灰色的心灵天空正在变蓝。

3.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借助集体的力量

教师的力量是有限,同学友情感化的力量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有时是胜过教师力量的。其实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教师过于直接的批评。此时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小池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常常鼓励小池多帮助同学,让他把教师发给他的小奖品与同学分享。同时,我有意安排班上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成为好朋友。小池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他参加体育比赛、春游等集体活动,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4.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思想,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自卑逆反的心理加重。要求父母多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四、转化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小池的改变非常明显,由刚入校时的学习差、思想差、表现差的人见人怕的“三差学生”到现在能尊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健康向上。过去他看见教师的抵触表情不见了,现在常找机会主动和老师聊天;原来的陋习也改了许多,与同学交流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蛮横无理,性格也开朗了,身边也有了朋友。

五、转化反思

如果学生人人都是优生,教育还需存在吗?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时,我们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冷漠为关注。教师要多跟他们沟通,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小池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孩子刚刚到来的时候,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学校和教师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后,他正逐渐被我们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感化。面对着他的改变,现在谈成功与否似乎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的努力,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初中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4

——学困生转化案例

转化对象:张凯

存在问题:

张凯是八年级(3)班的一名学生,对他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

原因分析与诊断

1、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0。

2、学习差,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困难,造成恶性循环。

3、性格内向,平时与伙伴接触少,难以借此来调整学习上的被动状态。根据以上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的学习困难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强大的外在学习动力和内在学习动力。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生不是定了型的砖,学生再差也有“闪光点”。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学困生地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发掘他们积极的潜力。学困生是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

针对张凯同学,早先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他,所以对他的屡屡教育都无济于事。我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随时给他以帮助。我则时时给他以鼓励,在同学们面前经常表扬他,给他树立自信,鼓励他再接再厉。

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给他吃“小灶”,利用课活的时间,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书上的定义,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做些简单的计算题,由于基础差很容易出错,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他鼓掌以此鼓励。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后来也可以回答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了。抓住了课堂,老师的课后辅助就可以减少,他也能学得更快乐了。他进步了,终于可以太起头来走路了。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以前做班主任时,如果遇到学困生犯错误,我会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这样做,主要是受传统的以学习成绩定学生好坏思想的左右,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缺乏耐心和细心。一学期下来,学困生对我敬而远之。在与其他教师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时,一些教师的话语触动了我的心灵:“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于是,我尝试着改变。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帮助学困生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

2.树立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

3.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目标。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篇5

永嘉县枫林镇包岙小学 卢兴敏

2009年3月1日,这天我们班转来一名男生,叫王涛(化名)非常单瘦的男生,不太精神,10岁,个子一般,这是我们班后来典型的“学困生”。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开饭店,平时是姑姑带着。他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由于刚转来大部分同学是不愿跟他交往,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喜欢捉弄,欺负他,所以他给人感觉较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又不大,最主要是学习习惯差且比较懒惰,经常不完成作业,并常有抄袭现象。当问他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时,不说话,原来是孩子在家父母没时间管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的关爱。形成懒散的习惯。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王涛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他的孤僻、不合群,是其得不到关爱有自卑感所致。而他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他学习一开始就不太理想,并且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管他,得不到关心,现在这种与其他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他极想回避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他,加上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是,他就不敢求助于他人了。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

针对王涛的情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他失去的是自我信心,因此,必须先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其他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

首先:让他能够体验成功。我把有效提高他的学习成果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具体做法为:

1、根据目前的他的情况制定和他学习水平相关的学习目标。

他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识记的知识掌握得也很差。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共同制定了相对其他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做简单的计算题。使他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随着自信心的增强,对他作具体的指导,帮助他实现更高一点的目标。为此,我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他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他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尽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针对他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就是一次小测验情况的好转,我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让他在同学中也能够获得最为基本的尊重。使他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此后的上课,他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其次:引导他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信心。

在学习上初尝成功喜悦之后,我把精力集中到解开他心头之结上来。因为,尽管他学习有所进步,但毕竟仍较差,再加上他仍会偶尔产生自卑的心理。此外,我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全班同学的沟通,来营造正面引导的良好氛围。让他一心扑在学习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再加上学习上略有进步,他显得较以前自信多了,偶尔甚至有点洋洋自得起来。

最后:引导他逐渐提升目标。

在王涛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我对他的学习目标适度提高,使他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逃避的心理。同时,我改变初阶段时的事事关心,变为遥控指挥、宏观调控。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受挫力。反复几次下来,不仅保持了起自信心,也是他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徐庭东学困生转化工作教育案例 篇6

陕西省柞水中学徐庭东57.5%

摘要:

学困生是我们教学中不容回避也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如何引导这一群体学生提高学习和为人处事能力,是我们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实际工作中每一个学困生有其共性特征,也有其个性原因。这需要我们教育者抓住共性特征,了解个性原因,针对个例逐一引导转化,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有序、顺利、高效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需要教育者投入时间、精力、耐心和爱心,如何促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团队化发展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探索。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课堂改革、教育、案例

一年来,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一个个经我教育转化后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2012年9月我接受领导安排担任高一(13)班班主任。这个班级的学生是下面各初级中学送来的“议价生”,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优越。在他们家人眼里他们心肝肉、掌中宝,他们脾气古怪,唯我独尊,不服从任何不悦己的管理和约束。一下子把所有最调皮的和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全都聚在一起,这样的班级,管理十分困难。

刚开始时,我通过电话向班里学生初中时班主任做了解,基本掌握了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接着我逐一找班里学生谈话,向他们了解家庭情况和个人思想状况。依据原班主任和学生自己提供的情况制定并建立了一套适合13班班情的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安全、纪律、考勤、学习、活动等方面,做到了制度管人。给每一位同学建立档案卡,无形中约束同学们的言行。档案卡上记录学生基本信息、目标理想和平时表现。有了健全的制度为差生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学生自定目标,工作就有了抓手;完善的档案记录,工作就有了依据,毕竟事实胜于雄辩,一切让事实说话。

我们班上有个学生叫朱海萌的学生,上课时经常无精打采的,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第一次月考,9门功课他仅考了220分,全班倒一。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还在班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可后来一段时间里,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教师的责任心告诉我不能就这么算了。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初中的班主任老师,这位老师原来一直骂他是个孬种,永远成不了气候。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常常批评我、还骂我不争气。”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我还多次约他一起吃饭,有时打个电话去他家问候一下,和他的父母一起交流,每次都说了孩子近段时间的进步情况。这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高文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高文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高文同学满口答 1

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高文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高文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高文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高文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朱海萌有了较大进步,取得371分进步了151分。我为了鼓励他,我还奖给他一个盖了我印章的笔记本,特地发了一张进步奖状。奖品虽小,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450分,已经超出班级平均分54分,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心里一股暖流阵阵涌出。

单个差生的转化成功使我意识到培养优秀班干部管理团队的重要性。借助班级管理团队的力量转化和催进更多的差生是我们教育者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4、苏静著《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1日出版。

5、王晓春著《今天怎样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6、玛扎诺(美),皮克林(美),波洛克(美)著,张新立译《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1日出版。

专家点评:

徐庭东同志这篇《学困生转化工作教育案例》联系工作实际,从具体班情学情出发,对学困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有效地提供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为我们搞好学困生教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案例写作参阅了大量书籍和参考资料,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述案例可操作性强,对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陕西省柞水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秦才山

2013年6月26日

徐庭东同志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教育案例》参考资料详实,案例思路清晰,能够联系工作实际,依据具体学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指导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为我们做好学困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徐绍兰

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7

我的这个班上就有七八个学习特困生, 他们的表现为:知识缺漏、性格懦弱、寡言少语、学习欲望不强、自学能力差等等, 这些方面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链。我认为出现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学习任务重, 小小年纪回家没人监督与帮忙是很难完成的。每天欠一点学习账, 日子一长越欠越多, 更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了, 慢慢地厌学, 找不到了学习的兴趣, 对自己没有信心等, 这些消极的情绪在这些可怜的孩子内心堆积, 他们惶恐, 不知如何改变。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我也惶恐, 想法帮助她们, 留下补课, 中午在教室监督他们必需完成任务才吃午饭等等, 但没能让他们摆脱落后的状态。后来我发现给特困生在知识上查漏补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很难完成, 只有转变方向, 发展他们的能力, 降低学习要求, 用等待和爱走近他们的心, 帮助他们重树自信, 最后才能缩小他们与优等生的差距。这样调整方向后, 我有了收获。

一、案例

半期考试时, 我念题到了句子练习部分, 巡视时发现好多学生有问题, 走到陈××的旁边是我停住了, 用“希望”造句, 他写的乱七八糟, 于是问他:“你希望什么?”他没有回答, 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怕我, 是不敢回答。我想改变这样的状态, 便俯下身子对他说:“别怕, 说错了没关系。”然后又拍拍他的头。终于他开口了:“我希望爸爸妈妈平安, 能够多陪陪我。”哇!我高兴极了, 我的学生不是不会, 他能说清楚!接着我就指导他把句子写在横线上。再往后念题时, 我一直站在他旁边, 按他做题的节奏读题, 并给他提示, 结果我真没想到, 他居然都完成了。看来是我以前做的不好, 没给过他机会, 从没真正的关注他, 走近他, 现在我明白了——我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等待、宽容、耐心。

龙××这个孩子年纪小, 学习生活都有很多问题, 对于他我也改变了以前的方法, 不是一味的批评, 指责, 就算他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也会给他留面子, 有可能不是因为懒, 而是确实完成不了, 题太难了等借口来帮他逃脱同学们的盘问。我对他的要求是只要他在做, 态度端正就可以。在他身上我不光用上了等待, 还用上了夸奖, 想方设法地夸奖他, 比如那一天他吃饭很专心, 桌子收拾的很干净呀!就这样我为他找理由获得同学们的认可, 让他慢慢的相信自己。我的办法起效了, 现在的他阳光了, 下课时爱跑来和我说话了, 敢进办公室反映问题了, 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冉××这也是一个学困生——经常不完成作业, 实行小组加星制度后, 我也找了机会给他加了星, 让他在小组中得到认可后, 他的学习劲头上来了, 可几天后却把自己的练习册弄丢了。哎, 又出问题了, 我该怎么办?批评他?不行, 才把他扶起来, 不行不行。冷静了一分钟后我走上讲台, 把我的书拿来给他先用着, 然后让他回家再找找看。整个过程没有一句批评指责的话。两天后他的书找到了, 开心地跑来告诉刚走进教室的我, 这是宽容盛开的心灵之花。

石××, 一天上课抽学生读课文, 叫到她后, 她没有张嘴, 我走到她旁边轻轻地对她说:“读吧, 错了不要紧!”反复地动员了几次都不起作用, 看他样子都要哭了, 于是我就改了话题:“你哪里不舒服吗?说出来, 我来帮助你!”我刚一说完, 她就哭了, 并边哭边说:“我的鞋子被水打湿了。”谢天谢地终于开口了, 我马上让她坐下并告诉她, 我会立即通知她奶奶给她送干鞋到校。打完电话, 我还去再次安慰了她。第二天扫除时, 我惊奇地看到她一个人在讲台前忙碌, 主动清扫垃圾, 当时我真的很感动。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幸福, 这是我的学生送给我的。

现在从这些孩子的表现我已经认识到, 教师要转变学困生不能孤立地教学科知识, 小到每一次作业, 大到每一次活动, 都要教师心中有爱, 用爱润泽每一个孩子, 走近他们, 分享他们的进步与成功, 让他们阳光自信, 快乐成长。

二、案例反思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 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 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寻找多种方法, 掌握一定的技巧, 去赢得学生的心, 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而情感教育的前提就是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消除对学生的偏见, 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师爱, 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 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 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 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 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 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篇8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柳斌同志曾说过:“学校要十分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这是现代教育者的重任。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应该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奠定基础。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困生的不同原因,重视并实施有效的学困生转化策略,这样,我们才不辜负最基本的教育使命: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

一、树立信心,使其积极参与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医学博士。只要到过黑川博士的癌症研究所看病的人,都感到他有一双温暖的手。每到冬天,他就会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使手里总是保持热乎乎的。他说,病人心情本来就不好,如果他一来看病就能碰到一双温暖的手,感受到你传递给他的融融暖意,就会使病人重新点燃希望之火,产生治愈的信心。读了这则故事,我感受颇深。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因此,教师应克服对学困生的偏见,主动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相信他们的成绩是可以提高的。在课堂上,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可是由于情绪的激动,或是过分紧张,或是没想清楚,答不出来或答错了。这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予热情的提示与指点,使其拓宽思路。教师要善于从学困生的回答中找出亮点,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树立“你行我也行”的信心。教师要象黑川博士那样,从“心”开始,用“心”对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加油喝彩。

二、给予关爱,使其感受温暖

教育家陶行知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人们也常说:“爱是甘泉,可以浇灌生命之树;爱是春风,可以吹绿人类心灵荒漠的沙洲。”“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更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开启教育成功之门。”要真正走进弱势群体心灵,必须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只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困生,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多跟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你来试一试”等,这让学困生感受到一种友好、平等。他们就会主动向你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向成功的港弯。师爱如阳光雨露,用爱心去浇灌、去滋润学困生,让他们在阳光雨露中健康、茁壮成长。

三、给予宽容,激发兴趣

人只有在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应摆脱以往的教育观念,以一种和善、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从成长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困生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有宽广博大胸怀,以一种宽容、和善之心接纳学生。英国著名解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老德,小时候曾经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坏”孩子,正是老师的宽容促使他走上科学的道路。有一天,他把校长心爱的宠物狗给杀了,全校师生都在看校长怎么惩罚他。然而,校长却没有责罚他,而是要求他画一张狗体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正是在画图的过程中通过对狗的骨骼、内脏的仔细观察,使他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从此发奋学习。正是这位校长有了宽容的博大胸怀,才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所以,面对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宽容与信任,都可能创造出一个奇迹。宽容能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它能触及到孩子们心中敏感的角落,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积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让他们在宽容的心理氛围中沟通认识,完善自我。

四、运用评价,促进发展

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而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到最佳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促进共同的发展。

1.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而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却能使学困生大放光彩。笔者看过一个例子:在日本一位教师的美术课上,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一位学生不会画,而是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苹果,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询问他原因,学生说:“如果苹果是方的,摔到地上就不会滚动了。”老师听了当即宣布这节课画得最好的就是这位学生,并鼓励他说:“祝你早日栽培出方形苹果。”实践证明:成功的背后是鼓励。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

2.运用赏识性评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赞赏每一个学困生。赞赏他们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的善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学困生来说,赞美就象温暖的阳光,能够使他茁壮成长。如笔者所任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字写得还工整。针对这种情况,刚开始时,我对他放宽要求,要求他完成一半,并在全班公开表扬他的字很工整,使他找回了自信。第二次的作业又有进步,我又及时的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好”,从此,这个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 由此可见,学生内心深处是多么需要赞美的阳光。一句积极性的评价有可能让一个孩子的一天阳光灿烂,也有可能从此就使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五、加强家校联系,共同督促教育

学校的发展、成就与荣誉,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立体化的。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但不是唯一,家长在新课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让学困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实施教育,家长能够更好地教育子女成材、关心孩子的学习,立足孩子健康发展。让家校联动,让家长与新课程同行。

小学学困生转化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本着教育要“为了一切的学生”为宗旨,我校针对这些学生制定此实施方案,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让“学困生”问题有所改观。

二、学困生的界定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与其同年龄的大部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予以补偿的学生,他们有正常的心理活动,却不能完成课标规定的学业,学习成绩低下。学困生一般分为两类:

(1)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这类学生虽经努力,成绩依然低下。但每班人数极少或没有。

(2)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是学困生的主体,具有较大潜能,是转化的重点。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尊重学困生制度

全组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学困生”尊重、帮助,不得歧视、挖苦、和讽刺学生,及时表扬和挖掘“学困生”的先进学习事例、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了解情绪的自我调节和宣泄的方法。在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跃英语

学习气氛,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每学期召开

1—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二)教师教育制度

1.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始前要摸清各班中学习困难学生的名单,包括学生家庭地址、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工作单位、父母教育学生方法等学生第一手资料的整理。

2. 教师每学期要和1到2名“学困生”结对。每一个星期谈话辅导不少于1次,并做好辅导记录。谈话辅导时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有必要时要对“学困生”进行家访,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及时给与学习与生活上的帮助。

3. 任课教师要协调好“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在课上和课后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学生的上课纪律问题、课后的作业量与作业质量问题、课后过关问题等。

4. 每学期两次以上联系家长,多用鼓励的语言关注“学困生”的成长,积累学生平时的优点,婉转的指出缺点,增强家长的信心。

5. 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较为科学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6.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老师之间达成共识,提高教师集体作战的能力,提高“帮教”工作的实效。

7.教师做好帮教记录,并与学期末上交,对 “学困生” 进行评比,进步较大的给予一定奖励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学生自我教育制度

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努力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困生”要正视自己的困难,不放弃、不气馁、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不懂就问。独立完成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看到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妥善处理好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听从长辈的教诲,有主见,明辨是非,集中精力,争取学习上的提高。

3.其他学生要团结友爱“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待同学热情,与“学困生”“交朋友,结对子”,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四)家庭教育制度

家长与学校与老师都有着共同的愿望,所以老师应引导学困生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学困生”家庭应每月主动与学校联系1次,了解学生在校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与任课老师达成共识,交流探讨教育的最佳方法。

2.学生家长在家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正视学生的困难,重视孩子,加强监督,多用鼓励的话语,千万不可放弃孩子,与教师一起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针对我班一些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制定此实施方案,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让“学困生”问题有所改观。

二:学困生名单 xx 三:实施措施

1、我们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学困生”要多给予尊重、帮助,不对“学困生”歧视、挖苦、和讽刺。

2、每学期开始前摸清班级中行为偏差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名单,包括学生家庭地址、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工作单位、父母教育学生的方法等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的整理,有计划的进行帮教活动。

3、每学期都要对“学困生”进行深刻的了解和给予热情的关心。建立“学困生”档案,做到每学期进行每生2次以上的“学困生”的家访,填写“学困生”家访记录。对每一个学困生每一周谈话不少于1次,并做好谈话记录。谈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及时给与学习与生活上的帮助。

4、对“学困生”的表扬奖励宽松一点。其实,“学困生”也有优点和长处,只不过他们正确的、闪光的东西埋得很深,若不注意观察,不从细微处寻找,便很难发现。为此,教师不能用“有色眼镜”去审视学困生,而应用“放大镜”去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适时、适势、适度地对他们进行褒奖,真诚地为他们每个细微进步而喝彩。教师应多给学困生一些赞许的眼神、多给一些真诚的微笑、多给一些由衷的赞语、多给一些轻柔的抚摸,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

被重视、被赏识,从而克服自卑,找回自信。

(四)学生的自我教育。

本学年,我们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学困生要正视自己的困难,不放弃、不气馁、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不懂就问。独立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看到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妥善处理好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听从长辈的教诲,有主见,不“言听计从”,明辨是非,集中精力,争取学习上的提高。

3、其他学生要团结友爱,对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待同学热情,与学困生“交朋友,结对子”,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五)家庭教育工作。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结题报告 篇10

一、课题的提出: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他们过多得到的是失败的苦涩,很少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面对教师的漠然置之,家长的批评责骂,同学的冷嘲热讽,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对实现自我价值失去信心。由此可见,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会成功,与培养中、优学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唤醒学困生进取的意识,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学困生”是指由于各自不同原因表现为学习上难以达到教学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而这类学生在学业上的困难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条件下可得到转化,他们属于“学业不良者”的一部分。

2、本课题的研究一是要帮助“学困生”诱发学习需要,培养学习动机,重新唤起和稳定其学习兴趣,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让教师掌握帮助“学困生”脱困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做好“学困生”脱困工作。

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须先弄清学困生“困”的原因和差距所在,而后方可“对症”下药。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本年级实际情况乃至于一般小学让学困生爱学数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尊重和关爱可以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只要得法,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让每个学困生爱学数学,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二)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学数学。

(2)学生基础差,跟不上班。

(3)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适当、不合理。

(4)不完整、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困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条件,促其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4.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5.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6.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我校五年级的学生

2、方法 :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对比法、跟踪调查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0年3月—2010年7月,其进程如下:

1、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对学困生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实施研究方案,(1)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设计研究措施

(2)进行培养学困生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尝试。

(3)建立课题博客,认真阅读书籍,及时上传读书笔记。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召开两次学困生的座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3、结题阶段:(2010年6月——2010年7月)检测研究成效,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在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材料整理,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 : 通过这一年的小课题研究,我了解到学困生厌学的原因,充分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能感受到学会数学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了学数学的热情,能自觉、主动的学数学。现在我就“如何让学困生‘厌学’转化为‘爱学’数学谈谈我的做法和获得的经验。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我觉得造成学生对数学“厌学”的原因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二)外部原因

1.学习基础差,跟不上班。

2.教材的原因。数学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数学课的学习。

3.社会和家庭的原因。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4.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通过研究了解数学学困生的类型、特点,可以对症下药,让学困生爱学数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就能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

体验成功的愉快,引导学生走上爱学的道路,以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心帮助数学学困生。

3、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用爱心缩短距离。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首先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爱,使他们健康发育成长。入学后,他们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老师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的人物,这种现实就会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这时,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就会缩短,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恋感,就会相应地把读书看作是一种乐事。因而教师应用爱心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该因为他是数学差生而贬低、排斥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他这类数学学困生是有用的。要辩证的看待所谓的“学困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同其他的同学一样都能沐浴师爱得阳光。在教育中我力求对学困生奉献一片爱心、给他们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欣赏,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爱学数学。

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数学老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5、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6.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不管原因何在,都需要老师多对之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之能够明白学习的乐趣所在。孙洪魁并不是不能学习好,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种信念,一种好好学习的信念。要突显其学习能力较强的长处,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许中,克服做作业比较拖沓、懒散这个毛病。

7、正确评价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视学生,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用用多把尺子”评价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爱能够融化一切坚冰!”

八、存在的问题和实践启示

虽然研究学困生取得一定成绩,但研究的对策仅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中去研究比较单薄。学困生的出现并不单是教学内部造成的。因为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影响的因素较复杂,既有学生自己的知识、技能基础,智力与能力结构;非智力因素水平,学习心理准备状态及身体状况等内因,也有教育和环境的外因。学困生的出现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综合教育失误造成的,农村家长不太重视教育,大多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们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转化学困生不能只是老师孤军奋战,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

九、结束语

通过理论和个人的深入研究,转变“数学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向学困生撒下更多的爱,要有恒心,付出真心,做到耐心,促使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使学困生爱学数学。

上一篇:关于村环境卫生调查报告参考下一篇:湖北大学高分子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