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2024-05-29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共8篇)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1

当前,素质教育像暖风一样吹遍祖国的每一处校园。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既是对过去传统教育观念的弘扬,又是“着眼现代,面向世界,憧憬未来”进行的创新教育的基础工程。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按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到课课懂、题题明,就可以成功地促进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困生的特点,采用不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有关,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一、确保课堂教学最优化

1. 坐前面

学困生坐在前面,便于授课老师直接看到学生的笔记,演算作业情况,直接了解其成绩差的原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知识缺漏,还是学习习惯差,了解了原因,有利于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成绩。另外,学困生坐前面有利于听清、看清,而处于老师眼皮子底下又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2. 多提问

不要害怕提问学生耽误课堂时间,其实,多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其思维,增强其胆识,而且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 多板演

详细、美观、有价值的板书设计,学困生更容易接受,学困生的知识功底不牢固,板演的知识内容更能够给他们的思维留足想象的时间。

4. 多表扬

学困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矛盾,从内心里不愿意落后,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许、家长的鼓励。如果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及时给与表扬,将会激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萌发上进的生机。

二、改革课堂教学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讲究方法,变旧传统为新理念。我经常和学生们谈生活、学习、理想,以及对所见事物的看法,等等。在这一天天的交谈中,我了解了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心中的想法。于是在课堂上我大胆地使用多种授课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新课教学之前,我提前一天将任务布置下来,第二天,选几个同学到黑板来板演并给全体学生讲解,部分学生反响很大。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果。学困生也始终保持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势态,成效显著。

三、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师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从学习上到生活上,可以在课间聊聊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聊聊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如你喜欢做些什么啊?你爸爸、妈妈带你去过哪里玩啊?等等。平时教师也要注意多用和蔼和激励性的语言。目的都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他的老师是一个可依赖的人,老师布置的工作都乐于完成。

四、抓反复,反复抓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遗忘率高,“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问就忘”。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学困生接受知识缓慢,习惯于模仿,机械记忆,思维呆板,希望得到现成的东西,学习应该逐渐克服这种依赖心理。

2.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知识体系、结构和规律的研究,使单一的知识融汇在整体的知识中,形成知识的点面结构,给学生以整体观念,因为整体化和规律化的记忆才是高效和深刻的。

3. 抓反复是通过多次再现已学知识的方法。对一般好学生一次可接受的知识,对学困生要多次反复,通过连续强化,在他们的头脑中打深记忆的烙印。对学困生出现的反复,教师应当保持理解和关怀的态度,注意通过感情渠道的沟通,了解学困生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切忌对反复次数较多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应注意,反复并不等于单纯的补课、重复,而应是在全面掌握重点内容的同时,注意旧知识在新知识中的应用和联系,寓反复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体中。如在学习去括号这一节时,学生掌握得很快,可是在做题时失误接连不断。例如:2﹙a-b﹚-3﹙1-2c﹚=2a-2b-3+6c时,最后一项6c有写成-6c的也有写成+2c的,老师点出来,学生才发现做错了。

五、遵循认知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方法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组成:(1)预习,找疑难;(2)听课,边听边思,解除疑难;(3)巩固,积极操练所学内容;(4)课后复习,独立作业,记忆所学知识;(5)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其次可以利用自习课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优秀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要求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方法的缺陷,提出改正措施等。

六、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七、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一个人的能力水平都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好、中、差三类。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不同,如果一节课只制定唯一的学习目标,那么恐怕四十来个水平不同的学生难以达到同一个目标。甚至导致达不到目标的学生越学越没劲,环环脱节,变成学困生。所以,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每一节课来说,就是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让学困生在课堂上也学有所成,进而大大减少课外辅导的时间。

以上的方法都能促使学困生顺利克服障碍,进行有效学习。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学困生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时可以把学习困难的局面扭转的。对于学困生的问题,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摘要:关于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许多教育论文是把课内和课外教育合二为一地讨论, 本文单独从课堂内谈谈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育战线的工作重点之一, 有效的转化方式有利于学困生的身心健康, 更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转化,学困生

如何有效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2

一、教师要对学困生多加关心、爱护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教师平时要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嘘寒问暖,有时还要俯下身子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不会看不起他们的,而且和爱学优生一样爱他们,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同时,让其他同学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他们才会喜爱老师教的这门学科,也才能喜欢上数学。

二、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增强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对他们要降低要求,每堂课的新内容只要求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易懂的部分,而不作过高的要求。只有适度降低要求,才能激发学习动力,这是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其次,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虽然学困生鲜有让我们可以表扬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学困生还是有不少值得表扬的地方。

三、老师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学困生的优点

美国心里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得多。”可见,我们要多多表扬学生。

四、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差。比如说,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不主动复习和预习功课等。所以要转化他们,必须改掉他们身上的这些缺点毛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预习的习惯。课前要预习所上的内容,并把不懂的记下来,第二天再问老师。(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积极举手发言,敢于提出不懂的地方,老师也时刻关注着他们,及时帮助解决困难。然后当堂完成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就能体会到认真听课的好处,就能把大多数的题目做对。然后鼓励他们每天每节课都要这样坚持。(3)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课堂作业,老师尽量眼睛盯到他们,要求认真审题,字迹清楚,计算不错,认真检查。回家作业也要按这个要求来完成。(4)及时复习功课的习惯。每天回家要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然后进行作业。遇到不懂的请教家人。周末在家认真复习本周所学的内容。这样,持之以恒,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快就能转化为学优生。

五、发挥学优生的作用

学优生在班里有权威和优势,如果让他们去一对一地帮扶学困生,那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实际上我也是这样做的,我让同一个村的学优生江同学去辅导学困生杨同学,一个学期下来,杨同学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个办法扩散到更多的同学,收效也不错。当然,这里的对象也很重要。

六、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老师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同时配合学校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的转化,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如何转化学困生,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学困生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被动学习、自卑、厌学、接受缓慢等几种类型。随着课改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兴起,该教学模式不论从时间分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已不再只是形式。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舞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一、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为学困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学习小组的座位安排,我采取桌子竖列摆放四人对坐一组。组内成员一对是由一个特优生与一个特困生组成,另一对由两个中等生组成。每个小组间要尽量争取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由特优生担任小组里的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小组里的成员也将无条件接受组长的安排、监督、检查。因为同学之间较好沟通,所以在组织学习活动中学困生容易接受组长的安排,能减少压力,轻松而自由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建设,学困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关注的中心,树起自信,实现平等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建立有小组学习评分和个人学习评分,评分栏目有习惯的养成得分,课堂发言得分,测试成绩得分,作业完成得分,帮带得分。小组的评分是建立在全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鞭策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个人评分采取政策倾斜,同一问题,优生与学困生回答,学困生的分值要略高于优生。回答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时,机会多倾斜给学困生,难度较高的问题,机会多让给优等生,鼓励差生多参与,多发言,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差生得分高嘉奖全组,从而提高小组的得分值,激励优等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时给差生做好到位辅导,鼓励学困生在小组中把问题弄懂,懂透彻。

三、小组合作学习 ,提供给学困生的是充裕的练习时间与一对一的辅导,解决学困生接受缓慢的学习困难

课外作业的完成,文段的背诵,交给组长来检查,教师课前通过组长收集各组完成情况。词语、日积月累的听写,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小组自行组织练习,要求人人过关才允许写在听写正本上,写好后由组长组织小组集体面批,再送交老师审查给分,这样及批及纠,省时高效,能激起学生互比赶超的学习热情。因学困生的课业完成计入组上得分,组长及组员会在过程中加强对其监管、督促、辅导,让学困生不掉队,渐渐地学困生也就融入到了团队之中。因为在批改作业上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所以作业指导、作文指导也就尽可能地实现了二度面批,有了教师的及时跟进,所以学困生课业也就少有被落下的现象了。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导学案的使用,给学困生更多学习和展示的空间,学困生的转化不再是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成员自主学习、互助合作的学习活动。导学案,顾名思义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导方案。小组合作学习中导学案的引用,更好地落实“以生为主”、“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

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自学检查活动的开展,侧重于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导学案的预习一般会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如生字词的认识、课文的朗读、课文内容的感知。这类问题的检查,我会倾斜于学困生的认识检查。如,课后的生字我会要求学生预习中就做好注音并组词,勾画要掌握的新词。课中抽学生上台板书认读,检查认读情况,并对重点的字、词读音与书写作强调。对认读完成得好的学困生,奖励他们一张加分卡,计入发言得分。每篇课文的朗读,我主要采取小组里互读检查。在课堂上的朗读,只要是学困生举手要求读的,我会把机会给他,并把他的积极朗读得分计入他个人的得分与小组得分当中。这样激励他们课外预习,鼓励优等生给予他们辅导帮助。在这一环节学习活动中,他们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拥有自主学习的习惯。

导学案中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活动,为学困生创设更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首先,小组合作是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在合作探究中智者为师,它会提供给学困生更多的个别关注,引领学困生去学习,帮助学困解决学习中未解决的难题。如: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读感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汇报时,优等生会把他的感悟告诉给学困生,把他的批注展示出来,给学困生样板去学习,去模仿,并教给学困生去组织语言,进行汇报,这样学困生有路可走,有样可照,习得学法。基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建立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汇报得分加在小组积分上。这样,学困生作为小组的一个成员就会备受老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关注,为了小组能在竞争中取胜,小组里的学习优生会主动地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有机会主动地求教于其他同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克服他们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开展的互助、互督、互查的学习活动。学困生是小组中的一员,他的表现会影响到他在小组里的生存,当他表现太差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会强力提出把他调出小组。面对同学们的严格监督,学困生不得不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当这些行为和习惯养成了就会成为自然,团队在他们心中就会生成,他们就会拥有一份责任。

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尊重与理解,宽容与关爱,鼓励与支持,激起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

多给予学困生以尊重与理解。常言道:“理解万岁!”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学困生由于功课成绩落后或者纪律松散,与同伴及任课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十分低弱。这个时候,作为老师要理解学生的心情以及他们内心的压力和恐惧。我们要抓住恰当的时机,主动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与他们沟通,及时捕捉他们的内心世界。

多给学困生宽容与关爱。我们要善待学困生的过错,宽容学困生的无知。心理学家格拉泽曾指出:“被人爱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多数学困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宽容和关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会影响学习与生活。尤其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常犯错,更需要教师的宽容与关爱。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将信心和勇气传递给学生,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好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告诉学生他其实“很棒”。教师的话虽然有时是不经意间说出来的,却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给学困生以自信是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投入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对学困生多加鼓励表扬,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合作学习中重视对学困生的激励性评价,哪怕是他们的一次上台书写,一次举手朗读,都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让小组组员的每个眼神、动作、语言可能会变成学困生学习的动力。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4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困生;小学数学

张奠宙教授在谈到学困生问题的时候将学困生分成了内因主导型和外因影响型这两种类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是对哪种类型的学困生,只要能够找到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兴趣来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便能让学困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兴趣的指引下解决内外因素的困扰,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

一、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生活经验了如指掌,在教授新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任务,让他们在任务驱动之下层层深入地完成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提高。

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我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进行教授。一开始的时候我出示一支圆柱形的铅笔,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然后将铅笔截断,问学生截断后会出现什么形体。再将铅笔放入卷笔刀中,让学生观察铅笔的笔头呈现出怎样的形状。这样就能引入到圆锥的认知中。要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圆锥,就要继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我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对比一下不同的圆锥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尝试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圆锥来,说说圆锥的“高”在什么地方?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合作找出圆锥的高,并测量出圆锥的高。在学生切开圆锥并成功地测量出圆锥的高之后,我给学生安排难度更高的任务,让他们尝试将圆锥学具从侧面剪开,并说说侧面剪开后形成了怎样的形状。这样的任务层层递进,学困生可以由易到难地逐步深入学习,且在导入学习的过程中,铅笔也是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教师可以放弃一些和学生生活无关的问题,抛弃一些过于简单或对学生来说过于复杂的问题,抓住学生的特点安排层层递进的任务,让他们首先对解决问题产生兴趣,然后再层层深入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融入游戏,数理生动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项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和数学学习融合在一起,让枯燥的数理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样也能对学困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主动地积累数学知识,构建数学理念。

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我将有趣的游戏融入到教学之中,如让学生玩旋转小旗的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旗帜转动的时候是如何运动的,总结出旗帜可以围绕着中心点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紧接着可以进行这个游戏的升级版,我给学生展示若干图案,如三角形等,让学生尝试思索一下,三角形在旋转之后会形成怎样的状态。学生在游戏中欣赏到了图形旋转所形成的美丽图案,并且也逐渐能够感悟到旋转具有三个要素,包括中心点、方向和角度。随后我让学生尝试说说不同的图形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要素有什么不同,如尝试说出:“旗帜在旋转的时候中心点O是固定不变的,是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旋转了90度。”图形旋转对于缺乏空间概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是什么意思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循序渐进的游戏却能让学生一步步理解图形旋转的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精彩纷呈的游戏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数理的生动性。

不同的游戏有自己的适合的数学知识,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性,不要过分注重娱乐性而忽略了让学生关注数学知识。

三、渗透学史,侧面鞭策

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学困生对某些数学问题不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扩展开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和数学史有关的小故事,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这能起到侧面鞭策的作用。

在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时候,我从数学史的角度来给学生讲述,告诉学生在中国的《九章算术》中就曾经提到过比例的问题。例如在其中的“粟米章”中,讲述的是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而这里面就有关于比例的问题;在“衰分章”中也有关于分配比例的算法。教师可以具体以“粟米章”中的内容作为例子,将其翻译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给学生举例子,让学生看到所谓的“粟米章”其实就是现在的四相比例算法。又如还有举例子在《九章算术》中有“反衰术”,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衰分术和反比例相互结合的算法。由于这里讲述的都是学生很少涉及的方面,所以他们必然会引起兴趣。我此时可以告诉学生,古人之所以会研究比例的问题,就是因为比例问题和他们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休戚相关,所以古人才会研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算法。这能从侧面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再导入正课的学习,学生就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其中。

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适应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适当融合数学史的内容,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困生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作业分层,对症下药

数学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然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某些作业的难度可能过高,这使得他们缺乏完成作业的信心,自然也缺乏兴趣。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考虑因材施教,用分层作业法来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他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习题。

在学习“比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之中,我设计分层作业,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来对症下药。有一些学生对于比例的概念还不是十分了解,对于这些学生我安排一些较为直观的题目让学生探讨比例的特点。如给学生一组数字,让学生判断哪些能成比例,说出为什么成比例,如“15:18和30:36”。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若干比例,找出其中的规律,如通过“12:6=8:4;6:4=3:2”这样的比例中发现规律: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是相等的。这样的发现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学生来说,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给学生展示一张调配蜂蜜的图,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内容来写出这张图所代表的蜂蜜和水的比例是什么。我还让学生完成一些和比例有关的应用题,观察学生是否灵活掌握了比例问题,并根据学生完成问题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要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过难的题目让学困生如阅天书,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对数学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也无法提高,但是教师如果根据他们的学习程度来选择适当难度的作业题,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在不同难度的训练中循序渐进,受益匪浅。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一旦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对某些知识点产生懈怠之心,那么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到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这便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连续下降,最终成为了一名学困生。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抓住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转化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李世惠.数学学困生转变从兴趣培养开始[J].科教导刊,2011(21).

[2]胡荷花.提高“学困生”数学兴趣的策略[J].教育,2009(3).

[3]蔡月珠.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福建中学数学,2011(1).

作者简介: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困生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学困生的, 而是有一个过程。如很多学生是因为内容逐渐加深, 不知所措, 进而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 逐步变成学困生;父母不在身边太自由, 没有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因而变成学困生;少部分学生是由于智力因素影响了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学困生主要表现

(一) 定义概念理解不全面。

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定义是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记住概念和定义不等于就能够理解, 不理解就不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如对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困生往往不明白概念中的轴到底应该放在哪里, 不知道中心对称到底需要旋转多少角度。

(二) 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常常是遇到一些小困难就退缩, 缺乏向别人请教的勇气, 往往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答案直接填到算式上去。这就使得学生抓不住重点, 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更为自己以后的运用埋下了隐患。

(三) 学习数学缺乏思考。

数学教学中教授给学生的不是照搬答案, 更多的是学会解题思路。很多学生存在惰性心理, 不能积极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 只是在等待教师讲解。教师讲完后又是满头雾水,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四) 学习中不注重温故而知新。

数学学习一环扣一环, 每一章节都是有所联系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时流于表面, 不去探究问题的根源, 只是了解当节课所讲的内容, 却不明白与前一章节的联系, 不去思考这些知识间的关系。解答问题时不按照数学解题的步骤, 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弄明白习题的要点。

(五) 基础差的学生多抱怨。

很多学生在出现学习困难时, 不是去追寻真正的原因, 而是抱怨自己不够聪明、抱怨自己没有到重点中学去就读。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 在测试的时候去抄袭别人的试卷, 从不想自己为什么会不会。

当然,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 但初中数学教师要对其作出分析, 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诸如以上所分析学困生的种种表现, 都是我们掌握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确定合适的目标, 并循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三、转化初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具体办法

(一) 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直观教学强化学生的兴趣。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强、训练思维严密的学科。这是造成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数学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要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在教授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将图形做成纸质图形, 这样再将其图形旋转180度或者360度,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看到了变化。这样直观教学, 对那些在课堂无所事事的学生分配了任务, 让学生喜欢数学。

2. 语言幽默, 为学生提高兴趣。

数学课堂就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场所, 如果教师不容学生半点走神, 那么课堂将是凝滞的课堂, 学生和教师之间课所建立的互动、探究等就难以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枯燥无味的问题前适当夹杂一些幽默的插曲, 不仅不会削弱教学效果, 反而会成为课堂的润滑剂。学生只有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上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才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 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每名学生都是有感情的, 教师对学生怀有关爱之心, 学生就会为之而努力, 可谓“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呵护下, 成绩就会逐渐提高, 并因此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鼓励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自己。走下讲台, 弯下腰来是现今教育的典范。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要走进学生中间,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讨论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 教师和学生没有距离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途径。

4. 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课外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 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无事可做, 所以数学教师要巧妙地为他们设立一方兴趣场所, 让他们参与进来, 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中得到肯定。

(二) 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操作,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往往对定义概念理解不全面、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学习数学缺乏思考、学习中不注重温故而知新、过多抱怨, 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无非就是他们对数学没有信心, 所以我们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作业布置要具有针对性。

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就将所学内容弄懂的, 可以从基础上进行训练。由简单的习题开始, 让学生慢慢地深入综合性习题。当学生有所进步时, 教师要给予表扬。当这些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学习时, 数学教师要有耐心, 让他们接受所讲授的内容, 进而一点点地进步。

2. 根据他们的特点, 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很多基础差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总是在教师不断督促下才能完成所不知的作业。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能批评, 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好处, 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断跟踪, 学生自然会慢慢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 学会宽容, 多做鼓励。

学困生可能会让我们失望, 但在失望的同时要发现他们的优点, 抓住优点多加鼓励。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 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6

一、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首先,教师必须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是很强,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对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他们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因此,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巧设疑问、猜谜语等,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用声音、图片、动画等手段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从而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帮助他们实现快乐学习.

例如,在教学《走进图形世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的图形,或者对各种图形进行任意的拆分和组合,让学困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共同特征就是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通过情感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减少批评与指责.同时,教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好学生都是表扬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当学困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虽然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但由于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学困生学习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数学教师要多向学困生提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尽量引导学困生正确回答;要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肯定学困生的长处.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为学困生进一步讲解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和性质等知识内容,或者通过知识的应用举例让学困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当学困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就会逐渐提升学习能力.

三、增强数学学困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困生并非不追求成功与进步,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更多主动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而不是简单地把学困生看成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开始讲解,使学困生感觉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引导学困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抢答的环节,并设置一些小奖品,鼓励学困生积极思考,进行抢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困生出错,学困生只有出错,才有进步,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学困生错误资源的开发.此外,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多与学困生进行互动,发挥引导作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如边用PPT展示图形,边让学生进行抢答.抢答的问题有:展示的图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个轴对称图形?等等.这样,学困生可以有效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

总之,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工作.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困生的问题,制订科学、有效的转化策略.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应用,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进行有效激励;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适时引导,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进步.

摘要:有些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会觉得困难,学习压力大,从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恶数学,沦为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对促进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余珍娣.农村中学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现状分析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7

1.为了成功地转化后进生,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 学生学习十分枯燥。因此, 教学时, 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 为了弄清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的运用, 可以通过实践操作, 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 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老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 并让学生积极参与, 自主探索, 通过认一认, 量一量, 看一看, 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2)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 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 语言要简洁、流畅, 切忌啰唆。要做到既不含糊、也不拖泥带水。还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 要紧紧地把握中心, 让学生容易理解, 要有条理, 便于学生记忆和内化, 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数学教学中来,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要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3) 对后进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对后进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努力进取, 积极向上。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每个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 他们成绩不理想,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后作业不能独立完成, 缺乏学习自觉性, 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 影响整体教学水平。因此要注重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 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步骤, 一定不可以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教育他们, 因为后进生也是不同的个体, 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老师要放下架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尽量多从他们的立场出发, 多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争取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让他们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点感兴趣。要注意后进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 耐心激励后进生上进, 有意识地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2) 正确对待作业。独立思考、认真作业与理解提高相统一。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知识。”课堂上老师讲的数学知识, 都是书本上的知识, 要把他们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能够运用自如, 就必须通过数学作业实践来转化。对于布置的作业, 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 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 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后进生, 所谓的后进与先进, 本来就是一对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孪生姐妹。俗话说得好, “十个手指还有长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模一样的树叶。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后进生, 在看见后进生的诸多缺点的同时, 也要尽量去挖掘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尽管有些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可能不多, 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就要不厌其烦地去挖掘。要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正视后进生的成功, 帮助其树立信心。老师要多关心后进生, 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当然, 这需要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建立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后进生热情关怀, 会使他们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而这也正是他们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需的。

实践证明在后进生的素质教育中,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要用辩证的观点看他们。既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针对各个不同的个体对症下药, 让他们变“后进”为“先进”, 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只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 那么我们付出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摘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成功地转化后进生, 已经成为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同目标与心愿。本文就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 有针对的对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转化,后进生

参考文献

[1]罗正华主编.教育学[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9.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8

关键词:初中教学;八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教学思路

初中八年级阶段是初中学生较为关键的一年,上了八年级之后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出现明显下滑,没有了七年级的学习劲头,也没有了七年级的学习热情。为转变这一现象,转变学困生的学习困境,本文具体详细地分析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策略改善这一不良现象。

一、培养学困生的预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预习表现的效果就是要求学生在没有听到教师所讲知识点时就对所讲知识点有所了解,使得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做到心中有数。数学书本中基本上都是公式,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预习公式的推理过程,并且尝试自己思考推理过程。同时,例题也要尝试着看能否做对,这是对自己预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知识点应用的练习。如果遇到做不来的练习题,就要去教材中寻找答案,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复习。预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遇到读不懂的知识点,对于学生通过自身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做出答案的题目,可以与教师的讲解比较一下。对于难度系数太大,得不出答案的,可以在教师讲解时认真听讲,最终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

二、加强学困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数学教学的抽象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特殊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难度的。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大部分原因是无法适应数学思维模式,学习跟不上所导致的。为此,教师应该提早在七年级的时候就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积极探索未知,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空间以及想象时间,培养和锻炼学生感受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学困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所赋予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吴丽萍.八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措施[J].学周刊:B,2012(01).

上一篇:全长切除下一篇:犊牛消化不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