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

2024-05-23

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精选12篇)

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1

一、主题内涵

初接触英语时, 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加之学习的内容简单, 学生基本上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容量的加大, 不论怎样优秀的班级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英语学习好的学生更好了, 而一部分底子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则越来越吃力了, 甚至个别人选择了放弃。于是, 所谓的“英语学困生”就出现了。然而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尤其是“英语学困生”。那么, 在英语教学中, 面对“学困生”, 我们该如何去转化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转化“英语学困生”方面的体会与看法。

二、案例描述与评析

(一) 让教师的信任护航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自尊心, 同样渴望进步, 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 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的结果, 因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产生了自卑心理。教师要走进“学困生”内心深处, 让他们信任教师, 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必要。

【案例1】鲍渭清是四 (一) 班的一位“英语学困生”, 他英语基础差, 上课从不举手发言, 并且考试总是不及格。我发现, 他不爱学英语, 经常不写家庭作业, 可是他的数学却常常考九十多分。可见, 他并不是所谓的“差生”, 而是英语学习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于是, 我开始接近他, 对于他的微小进步, 我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他进行表扬。渐渐地, 我发现他爱学英语了。他不仅能把每一课的单词都写会, 而且开始尝试背课文了。他甚至很有信心地告诉我:“我能行。”看到他的进步, 我打心底里高兴。

对学优生而言, 教师的关爱和信任不过是锦上添花, 而对“学困生”, 却能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作为一个个生命体,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教师的信任与关爱更是他们促进成长的不竭动力。因此, 对待“学困生”, 我们应多一份关爱, 多一份信任,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关爱, 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让同学的爱心引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获得的知识, 并不单是教师传授的结果, 周围的学习环境及同伴之间的经验互补也至关重要。由于他们生活的世界和对知识的认识往往比较相似, 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困生”构建学习意义。

【案例2】在做英语练习册时, 有一道翻译题, 我叫了一位刚转来的五 (二) 班学生马胜虎来回答, 他很窘地站在那里, 回答不出来。这时, 他身边的吴阳阳悄悄告诉了他答案, 帮他解了围。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 我发现吴阳阳仍在耐心地教着他读。尽管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举手问教师, 事实上却很少有人来问我。于是, 我采用“兵教兵”策略, 让好学生当“学困生”的“小老师”, 一对一帮扶, 定期检查帮扶效果, 对表现好的组予以奖励。这一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之间的爱心互助, 让我深深体会到:兵教兵的力量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大。通过互助小组的建立, 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学困生”不断进步的同时, 小“老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心力量, 挖掘学生的潜力, 以此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三) 让愉悦的情境搭台

成功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和要求, 都有成功的渴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适时地创设学习情境, 有意识地为“学困生”铺设能力展示的平台, 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激起其求知欲。

【案例3】杨靓是一位漂亮又可爱的小女孩, 她很爱跳舞, 但她上课时常开小差, 手里玩东西。在上Who is the young woman on the right?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动作教学, 我特意叫杨靓在课前精彩三分中为大家表演舞蹈《兔子舞》, 然后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节课, 我发现杨靓听课格外认真, 在随后的活动环节里, 我又叫杨靓教全班同学《兔子舞》的动作。她显得有些激动, 但还是很顺利地一边跳, 一边带领大家说:“left, left, right, right...”结束后, 大家自觉地送她掌声, 她非常感激地冲我笑了笑。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兴趣是求知的催化剂, 是医治厌烦心理的良药, 在课堂上, 我们要积极为“学困生”搭建学习的平台, 只有将学生置于“听起来有味, 学起来有趣, 做起来有劲”的学习氛围中, 才能激起他们想学、乐学的求知欲望。

(四) 让有效的评价辅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激励性。

【案例4】学生刚开始书写英语之后, 一些学生, 特别是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对英语作业持“完成任务”的态度, 写错了也不订正。虽然我在班里再三强调, 但效果甚微。平时我对作业写得清楚、正确的学生给予的是A加笑脸的奖励, 而对其他学生则只写一个日期和A, 即使订正了也只打一个“√”,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失去了兴趣。于是, 我便调整策略, 在班里宣布, 作业有错, 订正之后正确的加一个五星, 等积累到五个五角星之后就可以换一张“心愿卡” (学生可以在“心愿卡”上写上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由教师或家长帮助他们完成心愿)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争夺“心愿卡”, 就连平时作业不交的学生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

可见, 其实, “学困生”也十分关心和在意教师给自己的作业评价, 一个笑脸, 一句评语, 都能反映出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赏, 激励性的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面对“学困生”, 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们, 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真正做到“英语课堂没有死角, 到处都有阳光普照”, 让“学困生”这一微小的“尘埃”在“爱”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2

学生:贾云哲

存在问题:

这学期我任三(1)班的语文,贾云哲是三(1)班的一名学生,对他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他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在50分左右。总而言之,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

原因分析与诊断:

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

帮教转化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给他吃“小灶”,利用课活的时间,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认生词,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读课文,由于识字的局限,虽然读的不成句子,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他鼓掌以此鼓励。

成功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案例分析 篇3

去年九月,我接手八年级的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很明显。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自主性、上课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课后不复习功课、厌恶学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从而导致语文成绩落后。这部分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学困生”。这部分学生能不能转化?怎样才能转化?

辅导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了改变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我经常有意无意地请他们帮忙。例如:上课时,我特意不拿作业本,到教室之后,请他们当中的某一个帮我到办公室拿,还表扬他勤快;平时测试,请他们帮助分发试卷;课余,邀请他们一起打篮球,鼓励他们要有信心;有时与他们一起拉家常。有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语文老师很平易近人,他不小看我们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还经常和我们一起谈心、打篮球,我很感谢他……”在我的默默期待中,这些学困生,上课有时也能认真听课了,作业也愿意做了,有时还会主动向我请教一些问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地鼓励并告诉班主任,让班主任也给予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和这些学困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下一步的转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问题,寻找原因

我发现时机成熟了,开始找他们谈心,试图了解他们厌学的更多原因。此时,这些学困生对我全部打开了心扉,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家庭因素。有的由于父母无暇照顾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孩子形成了不善言辞,不善与人交往的习惯。有的因父母本身不注重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不喜欢阅读,孩子从小缺少这方面的熏陶和引导,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善吸纳与自主建构自身语言的习惯。有的进了小学之后,父母的关心帮助少了,孩子受到了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干扰,不能自然跨越“拼音关”、“识字关”、“说话关”、“阅读关”、“写作关”,逐渐产生畏难情绪,自暴自弃。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也被磨平了。

2.学校因素。由于是农村学校,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少,没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如没有图书馆、阅览室,校园文化氛围不浓。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里的小手越来越少,每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差别,“语文学困生”日渐增多了。

3.个人因素。这里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语文学困生”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记忆力差,表现为识字障碍、积累有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说话不连贯、词汇贫乏,写作文困难很多;想象力差等。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如胆小、自卑、沉默、懒惰,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久而久之,就导致他们厌学。

三、制定对策,进行引导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特别是与“语文学困生”之间。在语文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态度、举止,时时处处让他们感到我是宽容的、民主的、真诚的。我从不戴有色眼镜去看他们,总是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们、期待他们、赞赏他们。

例如:我在上《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别的同学包括我都认为杜雍和冷酷无情,对杜小康缺乏父爱,硬是不让杜小康读书,让杜小康跟他一起去放鸭。而班上一个“学困生”却为杜雍和辩护:“杜雍和也是有父爱之心的,他是想让杜小康在孤独中经受磨练,让他早日成长起来。”的确,他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这种思维,表扬他善于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后来,我发现他在语文课上特别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我的课堂里总是显得兴趣盎然。在后来的一次次测验中,他的语文成绩渐渐地提高了。

2.发挥优势,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我细细观察每一个“语文学困生”,发现他们身上总有学习语文的优势:如有的学生记忆力强,但被懒惰遮盖了;有的学生有讲故事才能,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但写字马虎潦草;有的学生思维独特,经常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独辟蹊径地分析人物的性格……

对于这些“语文学困生”的优势与不足,我经常随时记录在本子上,在适当的时机让其表现,并用鼓励和赞赏的目光看待他们,让他们从中吸取自信的力量。

记得一位“语文学困生”,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每次快速记忆成语,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牢牢记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这个才能得到了展示,赢得了同学们如雷般的掌声和羡慕的目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次,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盼望着语文课的到来,盼望着每次展示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就这样悄悄地加强。原本他的作文总是写得不具体,一段时间下来,写作文时居然会使用优美词句了。

3.满足学困生的需要,弥补语文学习中的缺漏。“语文学困生”的内心也希望把语文学好,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弥补某方面的缺漏。

例如:有两个以前迷恋上网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极差,成绩不合格。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激起他们的兴趣后,他们更需要我持续地帮助他们弥补缺漏,扫除前进的障碍。我的具体做法是:从课内和课外补起。课堂上,每当学习生字新词、练读课文时,我就站在他们的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们:准备一会儿上黑板默写,一会儿朗读课文。我用“心理暗示法”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用“任务驱动法”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后,针对他们在课堂上尚未掌握的知识,请到办公室单独练习巩固。这是一种“马拉松式”的弥补方式,必要时还要弥补以前学过的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但经我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弥补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不需要我提醒了,自觉地找我检查,询问我什么时间有空。

经过努力,我班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课认真听,作业及时完成,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一朵朵即将枯萎的花朵,在期待的目光中,终于绽放了。

高中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篇4

张华 (化名) , 男, 高一 (6) 班学生。平常爱违反纪律, 犯小错误, 自控能力差, 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 上课经常说话。我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拖延、等待的坏毛病。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翻书包找东西好像成了一种习惯, 上课回答问题好举手, 但叫起来却不知回答什么。甚至动歪脑筋, 课间跟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勾肩搭背, 搞关系。所以上课一拿到题目, 不是想着我要快点想、快点做, 而是磨磨蹭蹭地拖延时间, 一到下课铃声响, 连忙用眼睛看着别的同学的。作业马马虎虎, 潦潦草草, 作业速度较慢, 总是拖拖拉拉, 经常不完成。因为学习效率低, 其学习质量可想而知, 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只考了324分。

二、成因分析

(一) 自身因素

张华没有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缺少奋斗目标, 但个性比较好动、倔强, 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不错, 主要原因是从小养成懒惰、散漫的习惯,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等待老师去教, 缺乏责任感和自控力。

(二) 家庭因素

张华家庭经济较好, 在家是独生子, 父母在外打工, 家中老人缺乏正确教导意识, 过分溺爱, 养成了懒惰、自私等坏习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又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 致使其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有点自暴自弃。

(三) 学校原因

由于张华刚刚由初中升入高中, 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就进入了高中生活。对于新的课程和环境不适应, 也没有积极地去调试, 对待学习漫不经心。同时, 由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降低, 致使其对未来充满迷茫。

三、转化过程

(一) 激励张华, 唤起他的自尊心

通过了解情况, 我发现张华的体育不错, 尤其是篮球。所以, 我鼓励他参加校篮球队。由于在县中小学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 极大地唤起了他的自信心。我希望通过篮球唤起他的自信, 并让他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 并以此为起点, 不断积累自信, 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如兴趣、意志等, 让他能更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他发现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让他觉得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 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同时, 关心他的学习、生活, 经常性地与他沟通交流, 让他自己去改变他的学习状况。

尽管学困生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他们身上也都有些“闪光点”, 需要我们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每一次的进步, 哪怕不太突出, 很微小, 甚至只是一些苗头, 也要加倍去鼓励和扶植。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 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 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 帮助张华改进学习方法

学困生, 追根究底, 就是有着学习障碍的各类学生。所以, 我帮助张华分析他的各科成绩, 根据他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改进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 找出问题, 听课时才能有重点的听。2.认真听讲, 将老师讲的精华抓住。“课上一分钟, 课下半天功”。3.记笔记时, 基本概念不用记, 而老师对概念的解释特别要记。老师讲例题时, 将题抄好之后, 就听老师分析、解题, 最后把答案抄下来, 课后再自己独立做出来。4.课后把当天所学的内容看几遍, 想一遍, 直到全部理解后再去做题, 否则只是应付作业。这样事半功倍地掌握了知识, 以后少了许多障碍。

(三) 和班主任沟通, 多帮助张华

要进行转化工作, 光有计划是不够的, 还需要老师及各种力量的有效辅导及督促, 方能有实效, 也避免流于形式化。所以, 我联系了张华的班主任, 让班主任多多关注和帮助张华。

在教学中,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对宋刚同学多关注、多提问, 及时掌握宋刚听课的情况。如果他走神了, 班主任提醒他, 他的注意力逐渐有了好转。这样, 就能把当堂学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对课堂上布置的作业, 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发现他不懂的地方, 及时讲解, 直至理解了为止。

(四) 和家长沟通, 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转化学困生, 光靠学校一方面是不够的, 这个过程还要家长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成长的榜样。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 家庭教育的实质往往被学业成绩所掩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中学生的分数, 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从而走向成功。其实,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 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 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 还是体验到失败, 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 张华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 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 学习认真、努力, 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 只要比以前进步了, 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 进步即是超越自我, 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四、转化效果和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张华上课能集中注意力了, 作业认真多了, 基本能按时完成, 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 才能给他们以鼓舞, 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 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 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 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 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5

作为他的数学老师,刚接手他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只有十几分。可以说,当时小W已经无法跟上正常课堂数学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对这样的学生放弃,还是带着他一块“走”,放弃他,影响到他的以后的学业,不放弃他,面对他这样的数学基础,我该从哪里着手?开学没多久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件,让我感觉到我不能放弃他。

针对他的现状,我想,一味的批评、责骂肯定解决不了问题,虽然他的数学成绩很差,但看得出来,学习的欲望没有缺失,而我当时所需要做的就是要点燃他的热情,唤起他的自信。

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 篇6

一、创设“生生是主人翁”的和谐氛围,关注学困生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作用得以体现。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来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而且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学困生不仅是全体学生的组成部分,更是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教师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产生亲师信道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的主体学习思想情感和学生的激情得到激活。教师应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需要,以平等和信任的心态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需要,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学习的畏难心理。学困生在教师的激励过程中,不仅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够享受自由学习的快乐与激情。

通过创设这样的和谐学习氛围,让学困生更好地体味主人翁学习的价值意义。例如,牛津版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A Unit3 A day out的“Reading A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围绕“What do I find from the article?”和“Where did you go to?”让学困生能够有自主的表达话语权。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从中探寻更为全面的学习方法,满足其学习发展的需要。

二、运用“团结友爱探究”的学习模式,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最信任的对象莫过于同学。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团队学习交流,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合作探究,起到相互帮助和促进作用。这样的团队式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为丰富。

根据课程学习要求,教师不妨尝试运用任务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来优化教学过程。首先,教师设计一定的学习任务,特别是为学困生设计一定的基础性任务,根据他们的实际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注重技能训练发展,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语言表达的综合运用。再者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按照学困生和学优生比率相当的要求进行相互帮助学习,以深化学习探究过程。学困生在这样互相帮助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增强认知体验。

学困生接受同学的帮助,更能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释放自身学习的能量和潜能。像在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8A Unit 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学中,教师可留适当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困生和同学相互交流,建议学生从“Why do we need birds in our life?”和“How to protect birds?”来相互交流,并要求学优生能够帮助学困生,提高其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三、利用“才华展示秀”的方式,激励学困生

学困生也有鲜为人知的优点。教师不妨多为他们提供才华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赢得尊重和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自己的学习正能量。这样的才华展示秀,一方面,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起到亲师信道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多鼓励和表扬学困生。教师不妨多运用肯定性的话语和眼神,让学生能够有心领神会的感应,激发学习潜能。教师可表扬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方法、学习进步等,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形成克难求进和顽强拼搏的良好学习动力。学困生的自尊心自然也就得到了尊重,更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学习的效能感。同时,在英语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多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能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尤其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事情,让学困生能够有表达的平台。

教师在搭建这样的平台过程中,应该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来综合运用。尤其是在设计活动展示平台时,一方面,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容易让学生受到虚伪的伤害;另一方面,多参与学困生的才华展示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有信心来表演。通过这样的形式来相互交流,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信心与动力,有效促进其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7

明达妈妈:

你好!近日明达作业很拖拉,多数时间完不成,尤其是中午家庭作业。我每天都会留一点儿作业,可能是读书,可能是背诵,也可能是写生字,做资料卡片等。留这些作业是为了复习或者拓展课上的学习内容,把学语文和用语文结合起来,把动手、动口和动脑结合起来,让孩子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但明达多数都不做。这几次考试他考得都很不理想,基础知识中很多生字和积累都不会,按原文填空不会背也不会写。我想原因就在于他贪玩,不爱读背。

今天下午我领着他在办公室做了一张试卷,他用了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写完了,而且正确率比在教室里要高。看来如果我们花时间多督促、多帮助他,他就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完成任务,也能把成绩提高上来。

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恳请你们在家坚持每天辅导辅导他,注意千万别说“:这个还不会写?好好想!”孩子本来就回忆不起来,越严厉地对他越想不起来,不会没关系,我们应该允许孩子不会或出错,在这种情况下,请你直接告诉他,并且教给他记忆的方法。我在学校看他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再次写道时,他对我说:“你别说,让我好好想想,是不是有尾巴的?(声)”我摇头,“声音没有尾巴。”“啊,我知道了!”他迅速地写出来了,而且完全正确!看到他的这种表现,我反省自己,如果我不着急、不生气,如果我给他时间让他慢慢消化所学的知识,他一定比现在会得多!

你说,如果我们宽容地对待孩子,像教他学说话一样耐心地教他、引导他,他是不是一定会赶上来呢?我想会的,让我们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努力吧!

这封邮件因为有了时空的阻隔,减小了家长因为孩子成绩差而带来的尴尬,很容易让家长接受。又因为老师言辞恳切,既说明了自己和家长沟通的缘由和目的,又肯定了孩子的能力,反思了自己的不足,能够让家长平心静气地反省自己,思考老师提出的建议,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天,我收到了回件,家长告诉我,她总是看见孩子那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就生气,使劲儿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催孩子一遍又一遍,还是没速度,大人生气孩子烦。昨天下午,她试着用了我说的方法,孩子的作业果然快多了,两个人心情都很好。

“从来没听说过允许孩子不会的话,总觉得不会就不行,您教会了我对待孩子学习的一种新观念。”这是家长回件中的一句话,也让我进一步反思。是啊,我们每个老师和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讲了几遍了还不会,不是笨就是懒!”“这么简单的东西,人家的孩子都能学会,你也不比别人笨,怎么就不会?”正是因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会,才会失去探究他们不会的耐心,才会失去慢慢引导的耐心,才会失去“静待花开”的机会。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正因为不会,孩子才需要我们去教,谁能保证一学就会?谁能保证别人会了自己也一定马上跟着会呢?大人不能,孩子也不能,所以我们必须宽容地对待孩子,做他的伙伴和合作者,陪他走这条学习之路,指导他保持浓厚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树立足够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个孩子都终将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和我一直保持着伙伴和合作者的关系,孩子做作业时的紧张和焦虑没有了,自信心培养起来了,还掌握了或者说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偷到了一些学习方法,学习和作业变得越来越省劲了,成绩也慢慢地赶了上来。

英语学困生转化案例 篇8

我的这个班上就有七八个学习特困生, 他们的表现为:知识缺漏、性格懦弱、寡言少语、学习欲望不强、自学能力差等等, 这些方面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链。我认为出现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学习任务重, 小小年纪回家没人监督与帮忙是很难完成的。每天欠一点学习账, 日子一长越欠越多, 更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了, 慢慢地厌学, 找不到了学习的兴趣, 对自己没有信心等, 这些消极的情绪在这些可怜的孩子内心堆积, 他们惶恐, 不知如何改变。作为这些孩子的老师我也惶恐, 想法帮助她们, 留下补课, 中午在教室监督他们必需完成任务才吃午饭等等, 但没能让他们摆脱落后的状态。后来我发现给特困生在知识上查漏补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很难完成, 只有转变方向, 发展他们的能力, 降低学习要求, 用等待和爱走近他们的心, 帮助他们重树自信, 最后才能缩小他们与优等生的差距。这样调整方向后, 我有了收获。

一、案例

半期考试时, 我念题到了句子练习部分, 巡视时发现好多学生有问题, 走到陈××的旁边是我停住了, 用“希望”造句, 他写的乱七八糟, 于是问他:“你希望什么?”他没有回答, 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怕我, 是不敢回答。我想改变这样的状态, 便俯下身子对他说:“别怕, 说错了没关系。”然后又拍拍他的头。终于他开口了:“我希望爸爸妈妈平安, 能够多陪陪我。”哇!我高兴极了, 我的学生不是不会, 他能说清楚!接着我就指导他把句子写在横线上。再往后念题时, 我一直站在他旁边, 按他做题的节奏读题, 并给他提示, 结果我真没想到, 他居然都完成了。看来是我以前做的不好, 没给过他机会, 从没真正的关注他, 走近他, 现在我明白了——我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等待、宽容、耐心。

龙××这个孩子年纪小, 学习生活都有很多问题, 对于他我也改变了以前的方法, 不是一味的批评, 指责, 就算他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也会给他留面子, 有可能不是因为懒, 而是确实完成不了, 题太难了等借口来帮他逃脱同学们的盘问。我对他的要求是只要他在做, 态度端正就可以。在他身上我不光用上了等待, 还用上了夸奖, 想方设法地夸奖他, 比如那一天他吃饭很专心, 桌子收拾的很干净呀!就这样我为他找理由获得同学们的认可, 让他慢慢的相信自己。我的办法起效了, 现在的他阳光了, 下课时爱跑来和我说话了, 敢进办公室反映问题了, 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冉××这也是一个学困生——经常不完成作业, 实行小组加星制度后, 我也找了机会给他加了星, 让他在小组中得到认可后, 他的学习劲头上来了, 可几天后却把自己的练习册弄丢了。哎, 又出问题了, 我该怎么办?批评他?不行, 才把他扶起来, 不行不行。冷静了一分钟后我走上讲台, 把我的书拿来给他先用着, 然后让他回家再找找看。整个过程没有一句批评指责的话。两天后他的书找到了, 开心地跑来告诉刚走进教室的我, 这是宽容盛开的心灵之花。

石××, 一天上课抽学生读课文, 叫到她后, 她没有张嘴, 我走到她旁边轻轻地对她说:“读吧, 错了不要紧!”反复地动员了几次都不起作用, 看他样子都要哭了, 于是我就改了话题:“你哪里不舒服吗?说出来, 我来帮助你!”我刚一说完, 她就哭了, 并边哭边说:“我的鞋子被水打湿了。”谢天谢地终于开口了, 我马上让她坐下并告诉她, 我会立即通知她奶奶给她送干鞋到校。打完电话, 我还去再次安慰了她。第二天扫除时, 我惊奇地看到她一个人在讲台前忙碌, 主动清扫垃圾, 当时我真的很感动。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幸福, 这是我的学生送给我的。

现在从这些孩子的表现我已经认识到, 教师要转变学困生不能孤立地教学科知识, 小到每一次作业, 大到每一次活动, 都要教师心中有爱, 用爱润泽每一个孩子, 走近他们, 分享他们的进步与成功, 让他们阳光自信, 快乐成长。

二、案例反思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 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 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寻找多种方法, 掌握一定的技巧, 去赢得学生的心, 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而情感教育的前提就是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消除对学生的偏见, 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师爱, 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 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 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 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 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 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 篇9

一、走近学困生, 探究其成因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智力因素, 也有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资源不均衡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教师应该走近学生, 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充分了解, 探究其成绩差异的具体原因, 然后再因人而异, 把他们进行归类, 制定不同的补习方案。

1. 学力基础差。

学力主要指学习基础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包括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农村普通高中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或小镇的初中, 其师资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差, 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 担心读错被人耻笑, 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2. 学习方法不正确。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 还像初中那样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懒得做笔记或记笔记时不能够把握重点,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3. 性格心理上存在某种缺陷。

学困生由于性格原因或学习有困难, 在多次失败之后逐渐丧失了信心, 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 产生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往往成为学习中的消极因素, 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因人而异, 制订合适的补习计划

学困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状态, 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层次, 寻求适合每位学困生的教学方式, 选择合适的途径和空间, 制订切实的计划, 进行有效的辅导, 就能够转变学困生的困境。因此, 了解了学困生不同的形成原因后, 就要着手制订合理的、系统的培养计划, 列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 培养计划和目标也要因人而异, 不可千篇一律、一刀切。比如, 内向型的学困生, 他们有的听得懂, 只是不敢讲, 而有些听不懂却又不敢问, 他们宁可自己听别人说, 这样, 形成了他们课堂反应不够主动, 思维不够活跃, 并因此渐渐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类学困生, 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为他们举办一些口语朗读比赛、英文对话、英语歌曲演唱大赛等等, 鼓励他们主动动口、积极参与。而外向型学困生比较喜欢口头表达, 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表现较主动, 也因此比较喜欢在课堂上与别的同学交流, 却不能专注于老师的指导。他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而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 也容易因成功而兴奋, 或因失败而沮丧。一旦失败, 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对这类学困生, 他们骄傲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提醒, 沮丧的时候我们要及时鼓励。

三、改变教学策略, 加强教学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面对性格迥异、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 要把握好一堂课, 要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案的编写上要难易适中, 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兼顾。在教学上, 教师要用热情、活泼、幽默、悦耳动听的语言, 充分利用简笔画、教学挂图及电教多媒体工具, 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课堂上学生发言时, 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 这时要尽量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去提问他们, 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 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他们回答正确时, 及时给予鼓励。另外, 本着公平的原则, 决不偏袒学困生中的任何一个, 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就是单个学生, 线就是一排或一列学生, 面就是全体学生。这样, 当学生发现都有机会可以在课堂上发言,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 从而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总之, 要积极采取措施和手段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 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充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困生在每堂课上都有所收获, 不断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四、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与督促

由于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 他们在课外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困生加大监督力度, 督促学困生自觉进行课后复习。对学困生的作业要经常面批面改, 这样可以让他们及时订正自己的错误, 而且能让他们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同时, 要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英语是一门语言, 少不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 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 学困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争取到他们的合作, 将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无私的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桥梁, 是教育的推动力, 是学困生转变的催化剂。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 教师的爱能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他们在班内总是受到同学的歧视, 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在家中总是受到家长的批评, 没有家庭“温暖”而倍感孤单。所以说, 教师无私的爱是转化的前提, 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洒进他们的心田。

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 篇10

一、从音标和单词入手, 夯实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生因为基础差, 到了高一还不会读单词, 所以我就在学生刚入校时进行音标教学, 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的音标, 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学英语的最基本的工具。学生学会拼读规则后,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求单词、短文人人过关, 并且让学生关注单词的词性和汉语意思, 便于日后分析句子成分。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求也相应不同, 这样可以让那些程度较差的学生不因为识记东西太多而厌烦, 同时也使学生不断地积累知识, 为英语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语法系统化, 帮助学生把知识向纵深发展

高中英语句子结构复杂, 分析句子成分就尤为重要。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相对薄弱的基础再加上高中英语句式的复杂, 学生很难适应。尤其是对于高一涉及的定语从句, 再加上宾语从句等, 学生就显得无所适从。作为教师, 要把语法系统化, 对于所讲语法中的相关知识都要系统地、合理地为学生整理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句子, 让学生利用英语与汉语的不同进行对比, 以便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同时辅以大量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在授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小组合作中,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 从而不断进步。

三、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知识, 知识讲解做到深入浅出

教师的讲解是否到位、方法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率, 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包括标准的发音、风趣幽默的语言等。教师要钻研大纲, 研究学生, 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知识的讲解要让学生能够听得懂。作为英语教师, 应该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来感染并鼓舞学生, 让他们在轻松快乐和严肃活泼的氛围里掌握知识。

四、加强练习, 注重落实

英语高考题型没有单词拼写和完成句子, 但在平常的教学中, 这些题型也要练习, 因为学生所背的单词和短语必须在练习的时候才能真正转换成能力。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型, 让学生在各种题型中多多练习, 在练习中寻找规律。对于学生做的习题, 教师要亲自批阅, 以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五、加强师生交流, 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对于学生来说, 对教师的信任是最关键的非智力因素, 它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更是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在交流中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习效果等, 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资料。交流也可以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 这样便于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师生的相互交流能为教学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使教学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总之, 对于英语学困生的提高和转变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 也是需要教师施以更多的耐心和信心。教师只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找到合适的方法, 学生的英语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要整体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是转化学困生。只要我们满怀真诚的爱心, 因材施教, 乐于奉献, 讲究方法, 就一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谈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篇11

关键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成功体验;阶梯式教学;帮扶结对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学困生感知、理解、表达、识记等能力一般都比较低,我因此深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尤为重要。而要想成功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产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1.初中基础知识不牢固

本班的学困生多来自英语教学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他们普遍反映之前英语教育质量差,但我们都知道基础教育对中高级阶段有很大的影响。相比初中英语而言,高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初中知识往往是高中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困生不能及时掌握初中知识,从而导致现在不能有效衔接新旧知识。

2.孩子的心理障碍

学好英语需要做到眼、耳、手、口、脑结合,所以听、说、读、写方面,学困生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恐惧、紧张、烦躁和抵触心理,长期下去就会恐惧英语课,讨厌学英语。

3.成长环境不利

家庭教育影响人的一生,有些学生家长本身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辅导能力,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也有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到了十八九岁就管不了了,缺少关心,放纵孩子。还有,现在很多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跟从祖父母,甚至独自租住,无人管束。

4.学习自主性不强

學困生一般学习无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自我期望不高,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5.其他非智力因素

应当指出,在智力因素无重大差异的情况下,一个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差异,既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也有可能分化为学困生。

二、对学困生采取的措施

我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原则”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理论”,对班里的学困生采取以下措施:

1.摸底

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每天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辅导2~3个对象。

2.成功体验+积极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蹊径”,所以我每天都帮学困生明确一天的学习目标,也许只是10~20个单词,也许只是5~10个句子,其原则是:这些目标,只要他们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只要达成目标,我就对其不吝表扬,即使是学习上最“不可救药”的学生,我也以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哪怕只是他们和老师打招呼声音更响亮,或打扫得比别人更干净些。我深知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

3.关爱+真诚的期望

身为教师,我对学生一直怀有真挚的关爱、期望以及平等的尊重,对学困生尤其如此,对他们多一点温柔亲切,少一点批评责骂,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4.阶梯式教学

既然学生的感知、理解、识记能力不一样,那么就应当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区别对待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一样、不同步的识记要求。我在课堂上提问时,通常把简单的、涉及已知知识的问题留给学困生,把那些需要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的问题抛给优秀生,前提是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脑力劳动,体验成功。做练习时我也是多关注学困生,减轻他们的练习负担,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也是区别对待,优生做提高题,学困生只需完成基础题。因为这样,孩子们便不难取得进步,尽管是“不同步”的进步。

5.结对帮扶,即“一帮一”

鉴于学生集体才是学习生活中的伙伴,我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学困生,这是个双赢的做法。我首先让绩优生向学困生介绍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教他们怎样学习,督促学困生及时完成有关作业,从而和学困生一起进步。再者,某些面对老师“过分害羞的”学困生在和身份平等的绩优生结对学习中,少了紧张,少了挫折,甚至可以在其中体验其他方面的优越感,比如一般在体育运动上,绩优生就不及某些学困生了。

当然,转化学困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身为教育者,我们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长处和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其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地转化学困生。

参考文献:

[1]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Robert J.Marzano,Debra J.Pickering and Jane E.Pollock.有效课堂,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篇12

一、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教师们换个角度,抛开对学生的偏见,就会发现学困生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兴趣、心理变化和家庭环境等方面作出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随时比较和修正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不良心态的滋生,用教师良好的心态、理智的情感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教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们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转变思想,鼓足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地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教师的情感融入他们的心田。

二、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关爱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人的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英语教师,对学困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原因之后,笔者首先从他们的听课习惯抓起,课堂上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如果做了小动作可以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地注意着他们,必须要认真听讲。其次在课堂上还可以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学习方法。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放慢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搭建学困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英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用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困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师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法、思考法、比较归纳法、识记法、回忆重现法、分析法、观察实践法等。实践证明,学困生与优等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学困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都可能使学困生从思想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

六、爱心与耐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又一个前提

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一点爱心和耐心。我们应该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定的宽容忍让比直接训斥更能感化学生。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教师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上一篇:怎样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下一篇: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