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2024-09-14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共11篇)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篇1

创造环境

从传统意义上说。学困生就是学习不求上进、思想表现不积极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困生总是客观地在一个班集体中存在,因此,学困生的管理和转化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班集体中,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几乎都与学困生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从一定程度上说,管理好一个班集体中的学困生,就会为整个班集体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做好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将是班集体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措施。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呢?下面就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法方式加以总结。

一、认真分析原因,为解决问题找到有效的切入口

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很多,诸如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有自身学习基础差,致使学习难以持续进步所造成的学习困难群体。由于不良的社会因素的诱惑误导,诸如网络、不良信息等不健康信息的影响,致使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持续下降,进而思想表现消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由于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性,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庭监管不力,诸如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或过分溺爱,或教育观念落后等造成的学习成绩徘徊,甚至持续走下的学生群体。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平,或对后进生的歧视使他们在学习上得不到及时指导和帮助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因此,有效转化学困生,必须先分析他们的原因,认真透视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准最佳“治疗”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细心关爱,公平对待,让他们走出被歧视的心理阴影

学困生在家里受到家长的谩骂、训斥,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冷淡和嘲讽,老师也会时常带着情绪批评他们,在社会上又带着家庭和学校的心理伤痕,始终找不到落脚点,迷茫而又无自尊和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自暴自弃。因此,班主任要主动和各科任教师长期联系,互通信息,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同时,要主动和家长联系,特别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了解学困生的课外的生活和学习,形成家长、教师和学校齐抓共管的网络式管理。同时,科任教师要配合心理辅导教师,对学困生在生活上关爱,在学习上耐心帮助。由于他们基础差,所以班主任要从基础知识抓起,从点滴着手,精心指导,在生活上做他们的朋友,用慈母般的爱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被关爱,被尊重的心理状态下轻松地学习,每天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三、不吝啬表扬,让点滴闪光点点亮他们希望的火花

首先,由于学困生长期自由散漫,学习基础差,他们在开始进步的时候,往往表现不够积极,甚至出现反复的现象。对此,班主任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善于发现每个后进生的细微进步,哪怕是一次按时到校,一次工整的作业,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其次,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学困生,也有优点和长处,只不过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隐藏得很深,若不注意观察,不从细微处寻找,便难以发现。因此,班主任和家长不应该用“有色眼镜”去审视学困生,而应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适时、适势、适度地对他们进行褒奖,真诚地为他们的每个细微进步喝彩。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班主任和家长要尽量忽略他们的“缺陷”,多给一些微笑,多给一些由衷的赞语,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从而克服自卑,找回自信。

针对学困生在积极进步时的反复现象,班主任要耐心说服教育,允许他们反复出现细小的错误,并加以耐心细致的指正。要用慈母般的爱心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引导效果,让他们在爱心的温暖下,积极主动地消除不良影响,积极主动地要求上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班主任不要动辄训斥,否则会让学困生望而生畏,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强烈。如果耐心地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课后又注意发挥学困生的正当的爱好与特长,那么,他们的转化是完全可能的。

由于学困生长期生活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余光里,他们我行我素,对老师、家长的教育在起始阶段会毫不在乎,甚至会对着干,所以有效转化学困生,初始工作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劳而无获。因此,转化学困生要细致耐心,注重方式方法。例如,前几年我班有两个男生,精神又聪明,但在学习上总是不专心,抓几天,成绩很快就上去了,一松懈,又很快滑下来,家长担忧,科任教师劳神。久而久之,许多科任教师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我在思考并观察了几天后,决定找他们俩个别谈话。当了解到他俩对篮球有浓厚的兴趣时,我便有了试探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和他俩约定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一起打篮球。开始时,他俩还有点拘束,慢慢地有了交流,到后来我们成了谈心的朋友,我抓住机会细心引导,在充分肯定他俩篮球爱好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好兴趣和学习的关系。之后,他们对学习的态度逐渐有了转变的势头,“再不好好学习,就实在对不住班主任了”,这是他俩常对身边同学说的话。

四、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共同创造学困生转化的良好环境

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独自就能完成的。

科任教师、班主任要紧密配合,密切合作,定期召开科任教师联席会,互通信息,交流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相互借鉴教育方法。班主任还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让学困生成为主题班会的积极参与者,使他们在集体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制订学困生家访计划,对单亲家庭和留守学生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家庭困难的学困生,积极争取助学金等资助项目。家访时,要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表现,特别注意把学困生的优点放大,把缺点缩小,增强家长和学困生上进的信心。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定期召开教学活动开放日,邀请学困生的家长亲临学校,走进课堂,全面零距离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校和家长共同联手,真正创造良好的学困生转化环境。

家在农村或父母在外打工的学困生,家长为了联系方便,往往给学生配有手机等通讯设备,但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网上游戏着迷,从而影响学习,有时甚至长时间痴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使刚刚学习有了转机的学困生出现反复。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讲明手机对学习的影响,要求家长定期和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坚决杜绝手机走进校园和课堂。

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消除校园周边的网吧和游戏厅等的不良影响,使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行动起来,相互支持,为学困生的转化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摘要:学困生作为一个学生群体,是一个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首先要认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社会和家庭等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他们不断转化,进而提高班集体的整体成绩。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有效切入口,心理阴影,闪光点,创造环境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篇2

1 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通过与学困生交流沟通、与家长联系,与任课教师交流,在学生中进行了解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学困生的相关信息。调查发现,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1 自身原因:主动性、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日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步丧失了信心,开始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有学习的冲动和热情,但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这也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1.2 学校原因:有部分教师认为学困生拖了自己教学业绩的后腿,对学困生怀有厌恶心理,常常会当众批评、责备,甚至中伤、挖苦、讽刺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最终导致师生关系对立,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困生陷入自卑,不愿跟同学交往;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用违反纪律等行为以示反抗;有的甚至试图用怪异的行为引起师生的关注。他们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帮助,这也是形成学困生的一大因素。

1.3 家庭原因: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要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他们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孩子逐渐失去自信,产生厌学情绪;要么过分溺爱子女,对孩子百依百顺,迁就纵容,滋长了孩子任性、娇惯、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学习习惯,导致了学习困难;要么就平时不关心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放任自流,当发现子女成为学困生后,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棍棒”相加,致使子女逆反心理严重。

1.4 社会原因:某些不健康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加之网吧、游戏厅随处可见,低劣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学生的思想和意志,致使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整日精神恍惚,无心学习。

2 中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

2.1 根据成因分析,对学困生进行分类转化。

根据调查情况,对学困生的成因作进一步分析采取有效地转化策略。

2.1.1 针对学习感到厌烦型的转化对策是:适度降低学习要求,在不断实现的短期目标中,重新树立信心,认识自我,找回自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进行激励;改善学习环境,尽可能让其不怕学习,逐步矫正其厌学心理。

2.1.2 针对缺少家庭温暖型的转化策略是: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心底对爱的渴望,让他们已经冷漠的心重新温暖起来,在学习上多加鼓励。这类学生只要能重拾自信心,往往转化的成功率较高。教师应与他们的家长多多取得联系,促使家长增强责任心,切实转变教育方法。

2.1.3 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信型的转化策略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目的在于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被动学习的倾向。各科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教给他们学习、记忆、思维的正确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学科知识体系,进而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4 针对品德行为不良型的转化策略是:第一,要充分发挥学校、班级的德育教育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树立正气,纠正模糊的是非观念,通过集体活动,促使他们的.心理正常发展,在反复正面熏陶教育中,逐渐达到纠正不良道德行为的目的。第二,用动态评价法及时地激励、表扬,抓住他们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产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经验证明错误行为往往可以通过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加强来实现。所以对品行学困生要创造一定的氛围,让他感受到良好品行带来的信任和赞许,逐步摒弃不良品行。

2.2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2.1 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由原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2.2.2 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异质(男女、成绩等因素)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结成学伴,由学习好的学生负责督促指导学困生学习。设立评价机制,从各种角度对表现好的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加分。如: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展示自己、板书工整、小测成绩提高、积极帮助同学等方方面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

2.2.3 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我们听课、评课,更多的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主动学习、重点知识的点拨、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评价、知识获得的当堂反馈等情况;学生间相互研究、合作情况;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讲题、督促学习情况。通过这些努力,让学生由原来的听逐步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开始学生对于这种放手还不习惯,不敢讲、不会讲,到后来抢着讲、抢着展示。

2.3 教师的教育行为、心理对学困生心理和学习品质的发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对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品质的影响很大。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和提高教师对于预防与转化工作的认识,使教师明确在家校联系、处理突发事件、转化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有效的做法,使转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着力强调引导教师探求和发现学困生的优点,以及收集转化成功的案例,探讨转化成功的有效做法,为形成防治策略提供具有明确说服力的依据。

2.4 从制度上保障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将转化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德育工作计划中,不断完善转困奖励机制,探索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转化成绩显著的教师将在考核中获加分。成立心理咨询室,由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咨询活动,努力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其自我调节,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继续探索研究,将这项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差生”的研究理论

[2]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

探究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 策略

高中数学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高中数学理论性较强,教材内容涉及到较多定律、公式以及丰富的逻辑推理和繁琐的运算,这就造成了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很多学生本身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足,从而导致了很多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存在。高中数学学困生一般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态度可能不够认真,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分学生往往会遭遇到老师的冷漠和同学的排斥,使得他们在心理方面显得更加孤单无助,学习自信心更是一落千丈,学习态度也有可能随着学习成绩的逐步下滑而更加恶化。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如果不及时的采取一定的策略帮助他们积极的转化,既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不利于良好班级班风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试就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根据我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进一步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缺乏。诚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兴趣的支撑,学习知识也同样如此,如果学生对高中数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就能更加轻松和专注,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学习效率必然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就会导致学困生尴尬局面的出现。因此,要想有效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就必须首先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当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要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就必须要学好高中数学。此外,高中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数学知识大多都来源于实践生活,反过来也可以广泛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因为只有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出学习高中数学对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数学本身的重要价值所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才能最大限度的被有效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得到切实的激发。这些都为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学困生的心理调节,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使得教师往往过多关注那些成绩比较优秀和突出的学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显得过于冷漠甚至严重忽视,这就造成了学困生在心理上显得落寞和自卑,严重的产生厌学和自暴自弃的念头和行为。因此,要想实现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必须要注重学困生的心理调节。教师应当平等的对待学困生,必要的时候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和关心,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从心理上去积极的引导他们,使学困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多学困生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希望改变他们所处的落后状态的,他们本身还是具有着很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机的,只要教师能够在观念上改变对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上改变对他们的态度,不再冷落和忽视他们,就能够从心理上对学困生实施积极的引导。此外,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也是其有效转化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学困生由于成绩处在落后状态,部分学生显得信心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困生有效的恢复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具备一定的信心,学困生的学习才会奏效,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也才有现实的可能。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也同样是不可替代的。很多学困生由于自身的心理原因和现实成绩落后的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学习习惯更加不够好,学习方法也显得比较落后,这些无疑会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加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想实现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必须要致力于帮助学困生重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高中数学由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过程比较艰苦,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懈的坚持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可能都是学困生所欠缺的,所以教师应当指导学困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懂得有效的坚持,用恒心和毅力去有效的去学习数学,帮助他们实现有效的转化。另外,学习方法对于学困生来说也同样重要,学习数学虽然需要大量的反复运算,但不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会显得非常盲目,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教师针对学困生,可以教会他们掌握并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比如让学困生拟定一个错题集,针对那些反复出错的题目,可以指导学生彻底找出问题出错的原因,在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反复演练,当一个个错题被有效攻克以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得以提升,这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是非常有利的。

四、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积极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也是很重要的。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应当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尤其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学困生的帮助。学困生在班级中往往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由于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态度有时候也显得不够弱女子,这就使得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往往是退避三尺,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是非常不利于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的。教师应当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鼓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适当的在学习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帮助,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学之间应当给予必要的鼓励和一定的辅导,这样既能够使得学困生更好的融入到班级学习氛围中来,又能够使得整体班级的学风得到有效的改善,学困生在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中实现有效转化就显得更加容易并可行。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完成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学困生有效转化的重要意义,要改变对学困生的认知和态度,善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困生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高中数学学困生才能实现有效的转化。

有效转化“体育学困生”的策略 篇4

首先, 教师要使学困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 端正学困生体育学习的态度。

教师要让学困生知道体育学习活动不仅是强身健体的需要, 更是社会交往、人格尊重、愉悦身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要加强学困生体育学习目的教育, 一是要阐明体育学科也是中考学科之一, 突出体育分数的重要性;二是要讲述学好体育的必要性, 它是一种基本技能,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抓住体育活动是强身健体的载体, 着重进行学好体育紧迫性的教育, 从而激发起学困生立志学好体育的信心和决心。同时, 教师要利用适切的时机向学困生介绍伟人、明星的体育故事, 介绍历届校友奋发学好体育的动人事迹及体育学困生转化成体育优等生的典型事例, 号召大家向伟人学习、向明星学习, 激励他们为扎实学好体育基础知识而勤奋锻炼, 克服少数同学因体育基础差而怕学不好体育的自卑心理, 形成学困生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

其次, 教师要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激发和培育其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人学习的动力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营造愉快的心理情感环境, 培养学困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首先要尊重体育学困生, 塑造亲和的师生关系, 对体育学困生的转化不能只限于形式, 即在行为上约束他们,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走进体育学困生的心里, 帮助他们排除体育学习的心理障碍, 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状态。体育教师应与体育学困生们打成一片, 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只有多接触学困生, 深入到他们中间去, 使学困生得到温暖、喜欢、尊重、同情、认可、关怀, 体会到师恩如海, 这样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从而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和情绪, 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让学困生感到老师对他们是关心的, 并不因为他们的后进而受冷落。只有这样, 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而高涨。教师还要针对“体育学困生”个性上的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与辅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总之, 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我们必须坚持把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激发和培育学困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作为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关键来抓。

再次, 教师要让学困生树立成功的自信, 培养学困生主动练习的意识。

“体育学困生”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 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 甚至丧失自信, 缺少学好新技术本领的内驱力, 致使他们不用心去练习。有些技术动作教师示范完毕, 他们都不敢去尝试。这时, 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 给予鼓励,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用信任的眼光和语言去帮助、去支持、去鼓励他们完成相应的技术任务, 教师要多鼓励他们, 多表扬他们, 从肯定他们已有的成绩入手, 引导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体验成功, 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 只要付出, 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己那种自卑的心理, 增强自己完成体育动作的信心。教师应当创造条件, 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去享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 培养其主动练习的意识, 对他们应倍加关心和爱护, 绝对不能横加批评指责。教师要做“差生”的知心朋友, 多谈心, 多个别辅导帮助, 以良好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启迪他们, 帮助学生树立较好的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对于学困生的评价, 教师除了参照一定的量化标准外, 还要使学困生体验到“学会了”的愉快、“提高了”的欣慰、“成功了”的喜悦、“增强了”的兴奋、“获胜了”的自豪。另外, 体育教师除在课前了解体育学困生的情况外, 还要在课堂上努力激发他们的练习欲望, 让学困生树立成功的自信, 培养体育学困生主动练习的意识。

最后,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加以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学生在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有的是由于技术原因, 有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原因, 有的是心理原因, 还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原因等等。对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区别对待, 帮助这些学困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和产生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困生;教学转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居住的故乡,走出农村,走进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就留给了父母照顾,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学困生问题是现在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留守儿童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但又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留守儿童学困生的特点

1.身体健康状况低下,学习精力不足

据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都较差,生活起居,尤其是在饮食上跟不上儿童成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再加上所居住的环境缺乏完善的医疗设备,造成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营养不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状态。这些原因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引起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2.严重的自卑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学困生大多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感觉到孤独和缺少安全感,再加上家庭经济生活的拮据,导致其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在学习上有问题不愿提问。俗话说:“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也就显然的了。又因为长久的学习落后状态促使其自卑感的产生,学生之间相互对比之后,更容易否定自我,对自身现有的状态感到失望,容易脱离群体。

3.学习习惯差

根据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和“诊断”,发现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还有个共同点:学习习惯差。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完整的爱。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少或者是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儿童变得不上进,甚至自暴自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与建议

1.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

留守儿童一般由家中的老人照顾,由于老人的身体体能和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陪伴和指导,留守儿童的身体得不到适当的锻炼。为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逐渐转化,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其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较弱,尤其是作为留守儿童,其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不堪一击,尊重留守儿童,多给予鼓励与引导,使其心智走上正确的轨道。

2.改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

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的儿童易多动、冲动,行为问题也更多。注意力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始终,只有维持正常的注意力水平,才能有效地进行各项活动。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困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使其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乐趣;在课外,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或科普读物等课外读物吸引他们,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给予留守儿童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留守儿童学困生是因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直接导致的,在帮助其转化的过程中应让留守儿童更多地感受到除父母之爱以外更多的关爱,主要从教师和同学着手,来温暖他们幼小、渴望被关爱的心灵。很多留守儿童学困生因学习差,易被老师忽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遥远。授课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应用贴心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用喜爱的眼光去关注他们,用关爱的肢体语言去抚慰他们,真诚对待他们,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当众大力表扬,当他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知道单纯的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时,教师根据其自身的情况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和督促他们来实践;学生之间,主动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并主动邀请其加入各种游戏,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关心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家庭情况

留守儿童学困生的父母大都常年外出务工,将其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有的是托付给亲戚照管,也有的是留守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甚至有的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等家人。打电话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学困生与父母联系沟通的方式。学校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定期沟通交流,指导家长们督促端正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并通过定期的家访来了解其生活学习发展状况,将其表现及时告知远在他乡的父母,由父母、家长、照管人一起及时对留守儿童学困生采取帮助措施。

留守儿童学困生展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全面关心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身体、心理、学业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需要学生、教师、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向健康正确的方向转化,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张华,陈华喜.关爱留守儿童后进生[J].杏林园地,2012(5).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困生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学困生的, 而是有一个过程。如很多学生是因为内容逐渐加深, 不知所措, 进而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 逐步变成学困生;父母不在身边太自由, 没有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因而变成学困生;少部分学生是由于智力因素影响了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学困生主要表现

(一) 定义概念理解不全面。

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定义是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记住概念和定义不等于就能够理解, 不理解就不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如对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困生往往不明白概念中的轴到底应该放在哪里, 不知道中心对称到底需要旋转多少角度。

(二) 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常常是遇到一些小困难就退缩, 缺乏向别人请教的勇气, 往往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答案直接填到算式上去。这就使得学生抓不住重点, 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更为自己以后的运用埋下了隐患。

(三) 学习数学缺乏思考。

数学教学中教授给学生的不是照搬答案, 更多的是学会解题思路。很多学生存在惰性心理, 不能积极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 只是在等待教师讲解。教师讲完后又是满头雾水,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四) 学习中不注重温故而知新。

数学学习一环扣一环, 每一章节都是有所联系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时流于表面, 不去探究问题的根源, 只是了解当节课所讲的内容, 却不明白与前一章节的联系, 不去思考这些知识间的关系。解答问题时不按照数学解题的步骤, 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弄明白习题的要点。

(五) 基础差的学生多抱怨。

很多学生在出现学习困难时, 不是去追寻真正的原因, 而是抱怨自己不够聪明、抱怨自己没有到重点中学去就读。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 在测试的时候去抄袭别人的试卷, 从不想自己为什么会不会。

当然,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 但初中数学教师要对其作出分析, 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诸如以上所分析学困生的种种表现, 都是我们掌握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确定合适的目标, 并循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三、转化初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具体办法

(一) 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直观教学强化学生的兴趣。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强、训练思维严密的学科。这是造成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数学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要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在教授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将图形做成纸质图形, 这样再将其图形旋转180度或者360度,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看到了变化。这样直观教学, 对那些在课堂无所事事的学生分配了任务, 让学生喜欢数学。

2. 语言幽默, 为学生提高兴趣。

数学课堂就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场所, 如果教师不容学生半点走神, 那么课堂将是凝滞的课堂, 学生和教师之间课所建立的互动、探究等就难以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枯燥无味的问题前适当夹杂一些幽默的插曲, 不仅不会削弱教学效果, 反而会成为课堂的润滑剂。学生只有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上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才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 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每名学生都是有感情的, 教师对学生怀有关爱之心, 学生就会为之而努力, 可谓“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呵护下, 成绩就会逐渐提高, 并因此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鼓励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自己。走下讲台, 弯下腰来是现今教育的典范。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要走进学生中间,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讨论中来, 让学生感受到, 教师和学生没有距离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又一途径。

4. 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课外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 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无事可做, 所以数学教师要巧妙地为他们设立一方兴趣场所, 让他们参与进来, 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中得到肯定。

(二) 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操作,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往往对定义概念理解不全面、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学习数学缺乏思考、学习中不注重温故而知新、过多抱怨, 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无非就是他们对数学没有信心, 所以我们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1. 作业布置要具有针对性。

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就将所学内容弄懂的, 可以从基础上进行训练。由简单的习题开始, 让学生慢慢地深入综合性习题。当学生有所进步时, 教师要给予表扬。当这些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学习时, 数学教师要有耐心, 让他们接受所讲授的内容, 进而一点点地进步。

2. 根据他们的特点, 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很多基础差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总是在教师不断督促下才能完成所不知的作业。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能批评, 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好处, 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断跟踪, 学生自然会慢慢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 学会宽容, 多做鼓励。

学困生可能会让我们失望, 但在失望的同时要发现他们的优点, 抓住优点多加鼓励。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 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的有效策略 篇7

一、学困生的界定与分类

( 一) 学困生的界定: 通俗来讲,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 这类群体在任何学校都存在, 只不过在高职院校表现得更明显, 数量更多。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学生自己的原因, 学校、家庭和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水平。 高职院校学困生不仅指文化课学习能力差, 还表现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不足。

(二) 学困生的分类

1.基础薄弱, 方法不当型:这类学生由于之前学习过程中没有扎实的基础, 底子差, 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当, 对深层次的知识一时难以消化接收, 造成“积弱”情况发生。 课业负担的多样繁重造成这类学生成为学困生。 2.学习动机缺乏型:这类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不再受老师的高压管束, 便失去鞭策鼓励学习的支柱, 养成懒散怠慢的习惯, 面对大学生活缺乏目标,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负责, 以不喜欢为由抵制厌恶专业课程, 造成学业问题。 3.自制力低下型:这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制能力, 在外界因素的诱惑下, 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影响学习。

二、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 学生因素:一方面, 学习态度不端正。 态度决定高度, 如果学生不能端正学习态度, 就很难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经过高压的高中学习阶段, 进入大学后, 部分学生就放松懈怠, 缺乏坚持学习的意志力, 没有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 部分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认为专业冷门, 放弃认真完成专业学习的工作。 另一方面, 学习能力低下。 学困生大都是基础差, 底子薄, 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 这类学生接受大学知识的时候很难消化接受, 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 二) 学校因素: 培养模式不当。 高职院校承担的任务应该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应用复合型人才。 目前, 我国仍然以讲授文化知识为主, 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有所欠缺。 这种培养模式、教育结构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 同时, 教师素质欠缺。 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一味讲授现有文化知识, 没有做到 “因材施教”, 造成学习枯燥无味, 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三) 家庭因素:家庭贫困也是其中一条因素。 部分学生到了大学会兼职打工, 占据大部分学习时间, 影响学习。 家庭关系不和谐, 有可能影响学生与家人的沟通, 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 使其无心学习, 进而影响学习效率, 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

(四) 社会因素: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 社会外界信息及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不断诱惑学生。 但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和辨别能力不足, 很容易被这些事物吸引, 进而影响学习。

三、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 关注学生,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因材施教”, 对基础不扎实的同学要多加关注, 注意引导。 面对不同问题传授不同思维技巧,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 学困生应该摆正学习态度,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更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摆脱外界因素的干扰诱惑, 全身心投入到专业领域学习中。

(二) 学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首先, 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习惯。 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 本来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在反复实践操作中领会所学知识。 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灵活展现, 调动学生创造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科技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其次, 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老师, 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 将课本的死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大家, 形象生动的课程才会让学生更容易消化吸收。 再次, 教师应该多多和同学沟通, 学习上、生活上多倾注一些关爱, 让远离家庭在外学习的学生感到温暖,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和谐, 学生和家人多加沟通, 家人分担学生的心理负担, 才能使学困生的精神压力得以缓解。 社会外界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 注重技术人才培养。 净化社会风气,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 高职院校学困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在现代化教育发展下,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坚持不断深化改革, 才能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兆菊.做好高职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02:32-33.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篇8

一、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首先,教师必须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是很强,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对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他们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因此,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巧设疑问、猜谜语等,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用声音、图片、动画等手段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从而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帮助他们实现快乐学习.

例如,在教学《走进图形世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的图形,或者对各种图形进行任意的拆分和组合,让学困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共同特征就是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通过情感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减少批评与指责.同时,教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好学生都是表扬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当学困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虽然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但由于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学困生学习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数学教师要多向学困生提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尽量引导学困生正确回答;要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肯定学困生的长处.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为学困生进一步讲解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和性质等知识内容,或者通过知识的应用举例让学困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当学困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就会逐渐提升学习能力.

三、增强数学学困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困生并非不追求成功与进步,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更多主动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而不是简单地把学困生看成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开始讲解,使学困生感觉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引导学困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抢答的环节,并设置一些小奖品,鼓励学困生积极思考,进行抢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困生出错,学困生只有出错,才有进步,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学困生错误资源的开发.此外,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多与学困生进行互动,发挥引导作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如边用PPT展示图形,边让学生进行抢答.抢答的问题有:展示的图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个轴对称图形?等等.这样,学困生可以有效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

总之,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工作.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困生的问题,制订科学、有效的转化策略.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应用,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进行有效激励;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适时引导,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进步.

摘要:有些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会觉得困难,学习压力大,从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厌恶数学,沦为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对促进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余珍娣.农村中学学困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现状分析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

如何有效转化英语学困生 篇9

一、帮助学困生重新找回自信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信是最重要的。由于成绩差,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比别人笨,没有信心,对自己放任自流,久而久之成绩就不断下降。面对这些情况,我就只有一个信念:决不能放弃,一定要帮助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困境。试着让这些学生上课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朗读一些简单的句子和课文。先放低标准,不要求这些困难学生和优秀的学生比较,每个阶段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一个近期的目标不断地完成和超越自我。如我们班的张艳同学,先前英语考试成绩只有50分左右,第一次单元测试她定的目标是60分,结果考下来她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她又继续制定她的目标70分。就这样,一次一次地超越了自我,学生学起来也有了信心。

二、教会学困生学

当然了光有信心还不够,必须要教会学困生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困生觉得英语难学,就是因为他们词汇记不牢,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布鲁纳认为掌握了基本原理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有再生的功能(李庭乡,1983:320-322)。因而教师要巧教,要善于利用记忆规律,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构词法,熟悉前缀、后缀,动词转化为名词,名词转化为形容词,形容词转化为副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现在分词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过去式,过去分词等构成的一般规则和特例。比如,read—reader—reading, far—far-ther—farthest, important—unimportant, quick—quickly,等等。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困生制订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

1. 专心听课,学会笔记。

上课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因此我平时训练学生上课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尽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培养瞬间记忆能力,强化“有意注意”,争取在课内有目标、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的生词、短语、句子和句型。鼓励学生勤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会笔记,也为日后复习提供一个复习记忆纲要。

2. 每天坚持听、说、读、写。

我给这些困难学生每天都布置了任务,总时间控制在30分钟,但必须天天坚持,每天早上背15个单词,一小段课文,中午听十分钟的听力,下午写五个句子,读一篇阅读理解。天天坚持的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多做题,多见题。

周末回家需要做一份试卷检查和考核自己本周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4. 小组合作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后进生。

每个班上都会有一些后进生,我们可以根据“优差搭配”的原则,把整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各小组成员必须共同学习,相互合作,荣辱与共。每一周、每个月、每个学期都进行评“优胜小组”的活动,而把后进生的进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督促他们主动互相帮助学习。

班级的学外语气氛浓,这对那一部分学困生也是一种很强的感染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小组合作学习能优化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老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一般要求学生立即并且准确地问答,或者提问某一个学生。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学习水平稍低的学生不发言,有的学生因不知道答案而紧张。而合作学习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同时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强了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更有利于学困生的全面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许多学困生从一开始不敢开口说变得敢于开口说,从无话可说变得有话可说,并且想把它说好。学生学英语的紧张情绪消除了,自信心不断得到增强。

四、培养学困生积极的情感

首先,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要有一颗真情实爱的心。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情真意切,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在每个细节中都要让学生感受到,从而给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涨,学习效率提高。在平时的测试考试中,我每次都找这些学困生进行谈话指导,有的进步了进行表扬和鼓励,有的成绩考得不理想,就帮其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下次继续努力。

最后,要使课堂变得生动,学生听起来才有兴趣,所以教师要提高英语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一种特殊的美感,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学外语的效率,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课。

总之,要提高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英语成绩,不但要用力,更要用心;不但要苦干,更要巧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困生变不想学到想学,由想学到好学,由好学到会学,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成绩。

摘要: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如何转化学困生成为如今新棵标要求每一位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使学困生不再对英语望而却步, 从而使他们乐于学英语、勤于学英语, 逐步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费奎云.学习困难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教学引导策.金山区英语骨干教师论文选.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44

在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低下,加上有的数学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中等生和优秀生身上,忽视学困生,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首先,教师必须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是很强,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对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他们往往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因此,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巧设疑问、猜谜语等,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用声音、图片、动画等手段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从而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帮助他们实现快乐学习。

例如,在教学《走进图形世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的图形,或者对各种图形进行任意的拆分和组合,让学困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共同特征就是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通过情感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减少批评与指责,同时,教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好学生都是表扬出来的,而不是批評出来的,当学困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虽然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但由于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学困生学习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数学教师要多向学困生提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尽量引导学困生正确回答;要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肯定学困生的长处,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为学困生进一步讲解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和性质等知识内容,或者通过知识的应用举例让学困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当学困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就会逐渐提升学习能力。

三、增强数学学困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困生并非不追求成功与进步,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给予学困生更多主动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而不是简单地把学困生看成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开始讲解,使学困生感觉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引导学困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抢答的环节,并设置一些小奖品,鼓励学困生积极思考,进行抢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困生出错,学困生只有出错,才有进步,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学困生错误资源的开发,此外,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多与学困生进行互动,发挥引导作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如边用PPT展示图形,边让学生进行抢答,抢答的问题有:展示的图片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个轴对称图形?等等,这样,学困生可以有效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

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篇11

一、“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先天不足, 兴趣不浓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和兴趣爱好, 当发现自己对某件事没有兴趣的时候, 就提不起精神去做这件事情。尤其是对那些体质较差的“学困生”来讲, 他们认为体育课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自己付出了努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 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渐渐地对体育课产生反感, 成为所谓的“体育学困生”。这既有自身因素的影响, 也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先天不足导致兴趣不浓, 兴趣不浓又无法克服先天不足的缺陷”, 逐渐成为“体育学困生”的恶性怪圈。

2. 缺乏自信, 意志薄弱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缺乏自信, 意志薄弱。属于这类的学困生, 从来没有想过要肯定自己的成绩, 总觉得自己差人一等,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自信的缺失, 导致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反正就是这样子, 没有办法再改变”的心态使得他们逐渐放松自己的意志。而意志的放松, 等于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认, 总觉得自己不会做, 不敢做, 甚至一次的挫折就足以击垮他们的心理防线。

3. 重视不够, 观念淡化

表现在体育老师上课时对待调皮捣蛋、动作学习掌握慢的学生耐心不够, 处理方法过于简单, 家长、学生对待体育课也不够重视、体育观念淡化, 认为学好数理化语英就行了, 反正高考也不考体育。这种重视不够、观念淡化, 长此以往导致问题学生态度不够积极, 以致个别问题学生逐渐成为“学困生”。

二、对体育学困生的矫正对策

1. 了解——强调一个“趣”字

通过这个案例, 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学困生”并不是真正的“学困生”, 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已。而作为育人师表的我们, 就要真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时候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如何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 就成为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条件。其实, 要找到适合学生个人爱好的方面, 老师就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只有这样子, 才能激发起“学困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改变他们对体育畏惧的心理, 并很好地投入到这项运动中。

2. 尊重——培养一个“强”字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老师还必须尊重学生,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学困生”而抛弃自己。相当一部分的“学困生”都是由于老师不尊重他们, 对他们冷嘲热讽而造成的。师生之间只有相互尊重, 才会更好地融洽相处。在教学中, 我们老师不但要想方设法转变学生家长的体育观念, 更要转变自己的体育观念, 要蹲下身说话, 让学生感觉到我们不但是师生关系, 更是朋友关系;老师要切实注意自己的言行, 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千万不要说, 打击学生积极性的事情绝对不要做。另外,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要想方设法给予帮助, 重视学生眼中的困难。很多时候, 学生都会因为老师的尊重而觉得老师没有小看自己, 才会暗下决心去迎接新的挑战, 信念才会越变越强。

3. 激励——树立一个“信”字

只有真诚的尊重才会树立学生的自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才会有激情去上体育课。老师绝对不能无视学生的人格, 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 这样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看到体育课就想逃避。相反, 老师必须细致耐心地给学生进行辅导, 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具体到教学中, 老师应对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多一点爱心和帮助, 并在项目练习中及时进行适当的保护, 设立适当的标准, 让“学困生”真切地体会到老师还是很在意和关心他们的;由于“学困生”的运动能力较差, 老师应加强辅导, 并多给学生单独练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练习中逐步消除畏惧心理;要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积极的评价, 只要“学困生”有点滴进步, 我们就要及时给予相应的鼓励, 可以是语言的, 可以是肯定的眼神或赞许的目光, 亦可以是翘起大拇指的无声赞许行为。适当的鼓励可以激起学生内在的潜力, 向另一个目标发起冲击。

三、思考言说

上一篇:群体决策下一篇:超声检查乳腺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