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精选10篇)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1
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研究
卫子镇小学
商有福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她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领悟力差,反应慢,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过程。如何让这一小部分学生在小学数学上摆脱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现就我帮助李涵同学摆脱数学学习困境的一些做法,来探讨转化农村学困生的方法。
一、基本情况
李涵,女,二年级二班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由年事已高的外祖母监护。数学基础差。她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每次轮到她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嘲笑她;她的作业也存在很大问题,字迹潦草,错误率较高。她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自控能力差。星期天根本不会自觉地做作业,学习成绩极不理想。
二、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该生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欠佳。比较贪玩好动、倔强,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基础不够扎实,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也使自己在学习上缺乏自信。
(二)家庭因素
家长不够关心。李涵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很难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外祖母平时只管吃穿,无力照管孩子的学习。正因为如此,她从小就厌学、贪玩,习惯了差成绩。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学校因素
李涵原来的老师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一年级这个极其关键的时期,没有好好把握。好习惯没有养成,坏习惯却愈演愈烈。现在老师对她的要求似乎又有点过高。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过高的期望,又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点自暴自弃。
三、转化措施
(一)挖掘闪光点,激发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努力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所以我经常抽空找她谈话,了解她的爱好,并鼓励她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段时间后,回答含糊的情况有了明显地改善,同时,在每次的单元考试中成绩有了一定提高。虽然,从整体成绩来说,她的进步并不明显,但可以看到她在上课和作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公平地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孩子,对孩子不忽视、不歧视、不疏远,关心她的学习、生活,经常性地与她沟通交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
(二)用“偏爱”去激励
课堂上,我对她特别关注。上课经常提问她,但是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让她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旦她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下课在布置作业时,对她要有所照顾,在作业的数量上适当减少,在难度上适当降低。让她通过努力,也能完成作业。随着她的不断进步,教师不断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直至达到与别的孩子相同的要求,最终实现转化。
(三)课外辅导
认真分析孩子原有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重点进行字词和写作的辅导,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努力提高她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开展“一帮一”活动。安排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为她的同桌,做她的榜样,让她学有榜样;当她的“小老师”,必要时,提醒、督促她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小老师”还可以帮助教师辅导,向她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
(四)重视与家长沟通交流
通过家访、电话、开家长会等形式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传达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家长以往简单的教育方式。多俯首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聊聊,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善于发现她们的点滴进步,教育孩子要慎批评、多鼓励。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改掉自身自身不良的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
四、转化效果和反思
刚开始,该生还是不听讲,上课仍经常走神,作业能动笔但相当潦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上课有时能集中注意力了,作业认真多了,基本能按时完成,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2
1.数学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 学习新知识不知从何入手, 容易产生厌倦、畏俱的心理, 因此减弱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张良虽然主观上还对自己有要求, 可是由于以往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就很容易脱节。
2.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短、稳定性差, 有意注意的转移能力差, 常在解答复杂应用题时, 注意力不能随情节、条件、数量关系的变化而转移, 也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分散注意力。
3.张良感知整体性差, 对数学题的知识结构和形式结构的感知不精确, 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现象, 忽视数学间的内在联系与隐蔽条件的分析, 因而容易产生解题失误。基础知识薄弱, 知识结构与联系没有理清, 稍微有难度的题目他就不会做。
4.由于家庭的原因, 没有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再加上父母很多时候不在家, 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 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呢?
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1) 倍加关爱, 唤起学习动机。在教学中, 教师应从关心爱护、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做起, 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 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2) 强化实践操作, 培养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逻辑性较强, 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 僵滞少变, 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 所以教师借助动手实践操作, 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 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 以手巧促心灵。
(3) 适时鼓励评价, 巩固学习兴趣。“学困生”在班级活动中出现问题较多, 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的机会很少,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 努力捕捉“学困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 要及时鼓励。同时要注意实施分层评价, 因为学生的认知方式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 “学困生”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如果以一种标准衡量定性, 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创设条件, 促其参与, 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1) 优先提问。在课堂教学实际中, 老师提出问题后, 只要发现有“学困生”举手, 立即让他回答, 答对了立刻表扬鼓励, 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 可以让他坐下想一想, 静听别人回答后再让他重答, 答对了再作表扬。这样让“学困生”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的机会, 努力鼓舞“学困生”的上进心和满足“学困生”的成就感。
(2) 优先板演。板演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审美情操, 使学生集中精力分析问题, 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以最美的表现和最高的水平展现给观众。教学前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 调查了解“学困生”掌握旧知识情况, 为他们在课堂板演作准备。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目时, 就让他们优先板演。同时不但要求“学困生”用心算、认真写, 还要面对全班同学讲讲这样做的道理, 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 强化了“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 游戏活动优先。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 尽量多让“学困生”参与, 使他们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掌握知识, 让他们的智慧不断闪光。通过给“学困生”提供优先活动, 极大鼓舞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迫切愿望, 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在游戏中能主动探究、理解掌握知识, 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三、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 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1) 结合教学内容, 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 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经调查研究,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 其原因之一就是学习目的的不明确, 自制力差。因此, 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不断地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引导他们控制和约束思想和行动, 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学习。
(2) 引导“学困生”在克服学习困难中锻炼意志。实践活动是意志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而儿童的意志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出来的。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 使“学困生”跳一跳, 够得到,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层次和趣味性的题目, 鼓励“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获得成功, 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他们的意志。
(3)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增强“学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榜样是无声的力量, 榜样对“学困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能起最好的示范作用, 这种作用往往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使他们萌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 不怕困难, 永攀科学高峰, 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讲述数学家进行创造的故事。
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3
1.数学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学习新知识不知从何入手,容易产生厌倦、畏俱的心理,因此减弱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张良虽然主观上还对自己有要求,可是由于以往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就很容易脱节。
2.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短、稳定性差,有意注意的转移能力差,常在解答复杂应用题时,注意力不能随情节、条件、数量关系的变化而转移,也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
3.张良感知整体性差,对数学题的知识结构和形式结构的感知不精确,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现象,忽视数学间的内在联系与隐蔽条件的分析,因而容易产生解题失误。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与联系没有理清,稍微有难度的题目他就不会做。
4.由于家庭的原因,没有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再加上父母很多时候不在家,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呢?
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1)倍加关爱,唤起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关心爱护、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做起,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僵滞少变,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所以教师借助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
(3)适时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学困生”在班级活动中出现问题较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努力捕捉“学困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同时要注意实施分层评价,因为学生的认知方式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学困生”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如果以一种标准衡量定性,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创设条件,促其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1)优先提问。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老师提出问题后,只要发现有“学困生”举手,立即让他回答,答对了立刻表扬鼓励,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可以让他坐下想一想,静听别人回答后再让他重答,答对了再作表扬。这样让“学困生”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努力鼓舞“学困生”的上进心和满足“学困生”的成就感。
(2)优先板演。板演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审美情操,使学生集中精力分析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最美的表现和最高的水平展现给观众。教学前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调查了解“学困生”掌握旧知识情况,为他们在课堂板演作准备。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目时,就让他们优先板演。同时不但要求“学困生”用心算、认真写,还要面对全班同学讲讲这样做的道理,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了“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游戏活动优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尽量多让“学困生”参与,使他们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掌握知识,让他们的智慧不断闪光。通过给“学困生”提供优先活动,极大鼓舞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迫切愿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游戏中能主动探究、理解掌握知识,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三、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1)结合教学内容,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经调查研究,“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学习目的的不明确,自制力差。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控制和约束思想和行动,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学习。
(2)引导“学困生”在克服学习困难中锻炼意志。实践活动是意志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而儿童的意志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使“学困生”跳一跳,够得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层次和趣味性的题目,鼓励“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获得成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他们的意志。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学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榜样对“学困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能起最好的示范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萌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永攀科学高峰,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讲述数学家进行创造的故事。
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一)从学生方面讲:
(1)学习数学目的不明确而缺乏学习自觉性。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免受教师及家长的责备,学习数学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形成自觉索求的信念,因此一遇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使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学习数学习惯差而缺乏学习的持久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学习毅力差,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只停留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主动寻找致错原因,因此常常犯重复错误。
(3)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而感到枯燥无味。这些学生对学习数学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学习无劲头造成厌学情绪,很少有兴奋和较高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从教师方面讲:
(1)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较少。学生被动吸收的现象偏多,且集中复习多,穿插复习少,结果重现多,过程重现少,造成学生知识遗忘快、知识保持时间短。
(2)在布置作业时,关注学生知识应用型训练,缺少知识形成型训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机械记忆、套用现成的方法,缺少积极有效的思维。
(3)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缺少必要的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链接,缺少与学生必要的情感沟通;在数学问题设计过程中注重问题的梯度与密度,缺少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设计;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注重怎样讲,很少关注让学生“怎样想”。时间一长,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关爱和赏识并重,重拾他们失落的自信。
学困生在集体中,往往受冷落,不被重视,大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关怀、同情、理解和尊重。如果对他们冷眼相待,甚至讽刺挖苦,只会伤害他们已经脆弱的自尊和自信、损伤他们很小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困”上加困。因此,转化数
学学困生首要的工作是尊重他们。
1、加倍关爱,排解压力,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压力也都挺大的。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歌德曾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教育者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那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二)辅导与优惠并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1、鼓励大胆提问
学困生虽然知识缺失多,存在的问题多,他们“帐多不愁”最不喜欢提问,或许不敢提问或不会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远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倡句号少一点,问号多一点。教学中,我提倡不懂就问,问者最光荣。不管问题有多么简单,只要自己不懂就可问,没人有资格嘲笑。消除了学困生的胆怯心理,为他们提问扫清了路障。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有这么一个女生,四年级末数学考了34分,被许多教师宣判“死刑”说她肯定考不及格。在我的鼓励下,她不懂就问,如:怎样用量角器,怎样通分,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等,凡是她在练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她都会问且执意要我出题给她练习。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终于以67分的成绩打破了“预言”,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奇迹。从这位学生身上,我更加坚定了使用“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的教学策略。”每新接一个班,都会提倡多问,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在全班掀起“问潮”。
2、落实辅导工作
(1)重视学法指导,不让新知变疑点
对学困生的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提倡“笨鸟先飞”。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同样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困生作业当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辅导,重点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个纠错本,将错误的作业再做一遍,学会对知识方法的归纳整理,不让新知识再累积疑点,提倡当天问题当天清,决不留下后遗症。
(2)手拉手,向前走----“疑问消除法”。
实现一个优生带动一个学困生的帮扶活动,为其命名为“手拉手,向前走。即为每位学困生找一位小老师。首先,教师根据学困生的具
体情况与学困生一起整理自己知识的断层,形成若干个细化的小问题,罗列在一个表格中,让小老师为其辅导,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注明时间和日期,由教师出题检验后写上评语,及时评价和鼓励,启发学习的动力,使问题由多到少,逐个解决。由于优生与学困生呆在一起的时间较多,能使学困生的问题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相应的辅导和帮助,增强辅导的时效性。
(三)对学困生实施“优惠”政策。
1、作业上的“优惠”。
学困生由于负担过重,基本上只能完成最基本的作业。为了更好地实施转化,在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作业量上宜少不宜多,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上力争采用优先批改,当面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课堂上的“优惠”。
学困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首先,回答问题优先。课堂上,只要他们举手则优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也决不责骂他们,维护他们的发言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感到成功的体验。其次,操作活动优先。在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我选择学困生优先操作的策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参与,他们也能准确地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他们经历了成功的体验。再次,优先板演。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时,让学困生优先板演,且要求他们板书完整,书写规范,完成后还得把道理讲给
全班同学听。这样,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评价上的“优惠”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作业上都以积极的评价为主,鼓励学困生战胜自我,只要与以前的我相比有进步,就给“优”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学习上就更有动力。
三、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转化学困生有下面几点的思考:
(1)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造成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因素上,更不能把学困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2)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必然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成绩好的学生常常一次能前进很多,成绩差的学生则需要以较小的步子前进,且需要经常复习。这种差异会随着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时间的增长会更加明显。因此数学教学的任务并不是经过几年的教学,使每个学
生的数学成绩都达到优秀水平,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由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学习困难多数是暂时的,如果给予及时补救,学生是可以继续进行数学学习的。
(3)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讲课的速度是否太快;在教学前是否忽视提出具体的要求;是否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具体感知活动;制定的目标是否太难;是否注意学生原由的基础;教师是否只顾完成教案,没有注意到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等等。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5
大两间房学校
张宝权
本学期,我针对学困生学习时目标不明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等情况,经常与孩子谈话,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齐抓共管,逐步改变他们学习懒散的现象,但是他学习态度的转变还是存在着反复。
学困生除了是因为学习态度不正确之外,还因为学习方法未掌握,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进行辅导时,还是继续以提高学生课文朗读能力为突破口,要求他们数学学习最基础一点,一定要把所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熟练地运用。因此,在辅导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辅导这位学困生做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达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当然,学困生的辅导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有效地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强课外辅导(学习、心理),除了要在学习上辅导外,对于他的心理变化,也要及时了解,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学期里在我帮助下,班里学困生的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1.降低门槛,激发兴趣。
2.主动出击,帮扶前进。
建立学生“一帮一”学习小组。各班在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一帮一”,让学困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接对同学,让优等生辅导学困生释疑解难,温故知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
3.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展示自我。
4.自定目标,超越自我
制定目标并不是简单的定下自己要达到的等级,而是具体的分数及要求和水平层次,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学困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次小测和单元测验中制定目标,超越自我。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篇6
单位:横县南乡镇碑塘村委小学 姓名:周璇璇
【摘要】“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含无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心理脆弱等学生内在因素,也存在学校,家庭环境,教师教学方式等外在原因。分析学困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有助于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逐步转化学困生,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对学困生的转化可以建立起档案管理,从教学内容到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评价到督导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在自由自主的空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 现状 成因 转化对策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的课程应处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农村社会环境、家庭、师资及学生个人等原因,农村小学的每个班都出现了为数较多的学困生。小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困生基础打不好,学习习惯差,将会严重影响他们往后的生活。转化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通过分析学困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有助于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逐步转化学困生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秀生。
学困生是存在在每一个班级里的特殊的、非主流的群体。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在小学学习阶段因对数学能力、兴趣、学习态度等因素,从而导致对数学学习感到非常的困难的学生。①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学生的内在因素。
1、对学习缺乏兴趣,无学习目的。
农村学困生大多也许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甚至认为是被家长、老师逼迫他们学习。这样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应付心理”,采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他们玩的时候很积极,但却对学习懒散、马虎,缺乏兴趣。不会去考虑自己每天学到了什么,也不在乎成绩如何。
2、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欠佳。
学困学生通常学习方法不够好,对于新学知识理解能力差,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说的话。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单一,只能机械模仿式学习。②例如上二年级用除法应用题时发现,不管什么题目他们就都用除法来解决。当遇到综合性知识时,他们就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以至乱写一通。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教过的学习尖子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学困生往往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为课前无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注意力常常不集中,课堂小动作太多。课堂学习不思考,不发言,不参与课堂活动,不愿把新知识理解深刻;做作业时马虎了事,只要能完成,不求对错„„不良的学习习惯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知识得不到巩固,成绩必然下降。
3、心理品质的偏差。学困生往往形成这样那样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导致学困的恶性循环。部分小学数学学困生容易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在学习上不愿主动开动脑筋,依赖老师和同学直接告诉答案。有些学困生虽然也希望自己像优秀生一样展示自己。④但实际的课堂观察可以发现由于学困生在知识上的断层太多,能正确答题的机会不多。所以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太过简单,或者错漏百出,虽然教师给予鼓励,但是大多数学生却不这样看待,有些甚至报以嘲讽的态度说出“好笨啊”这样的言语。这在精神上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扰,认为自己确实比别人“笨”,不如别人。在学习上也就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于是他们很快就会泄气,缺乏了努力的意志力。学困生逐渐形成了自卑、厌学、遇事不究、无所谓、破罐子破摔等心理偏差。
(二)外在因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专家
⑤认为主要原因是出在家长的身上,是由家长教育不当、不合理造成的。”农村家庭大多数家长都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管教态度的粗暴,方法欠妥或者放任自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全推给老师,自己置身事外,甚至不配合学校教育。其次,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给与适当的辅导;再者,大部分农村家长为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给爷爷奶奶照顾。每个班级都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家受到老人的溺爱,在学业上重视的不多,形成“只养不教”的状态。有的甚至是哥哥姐姐照顾,大一点的就自我监护,这样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导致学困生没有学习意识。
2、农村学校及教师因素。农村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与城市差距大。农村的教师年龄结构严重两极分化。而且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往往教两个班的主课还担任班主任,有的甚至包班,一周只有两三节课可以休息。他们无暇认真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教学,如何辅导学困生。
二、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摸底调查,建立学困生档案
对学困生建立档案,分析成因,开展谈心和辅导活动。从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意志到数学基础知识等各方面进行辅导,并将学生变化情况记入档案,不断调整完善帮困策略。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鼓足勇气,迎头阔步赶上去。
(二)分类推进,因材施教。
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优先考虑学困生,实行分类推进,因材施教。⑥教师备课,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课堂提问要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通俗易懂的小问题,让他们有回答的机会,给予必要的启示和鼓励性的肯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无人问津。布置作业时,要为学困生开小灶,一方面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另一方面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问题也要老师或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最好当面批发,要精批细改,并写上鼓励性的批语。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到原因,加以改正。课后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及时做好补缺工作„„。这样做就能使学困生产生对老师的良好情感,使师生情感交互感染,产生共鸣,从而使学困生发挥学习上的最大潜能。
(三)科学指导,形成习惯。
教师要注重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授之鱼”到“授之渔”。(1)预习习惯。“学困生”往往没有认真看书的习惯,甚至不会看书。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理解意思,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2)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困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述说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3)作业习惯。教师要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抓住知识理解的关键,适时点拨。
(四)激励性评价,建立学困生自信。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进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
(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加强家校联系。
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学校作用固然重要,家庭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配合:一方面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他们的家长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经常与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告知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学困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提高文化素质,从而少犯错误。所以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季玉娣.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征与管理对策[J].知识水坝论文
2、秦榆.好习惯 坏成绩[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3、魏书生.好父母 好家教[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4、施孝仙.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解读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
5、舒丹,朱泓.怎样对孩子说话最有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谈 篇7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为了提高对学习困难学生诊断的针对性和辅导的有效性, 就必须把学困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将学困生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
暂时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现实学业水平差距甚大, 这里面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参加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考, 缺乏主动、兴奋的情感投入。有些学生因一时没有掌握某些章节的知识内容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则因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 (如父母闹离婚、生病、早恋、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而情绪受到严重干扰, 学习分心等等。
能力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少, 能力较差 (如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记忆方法不对、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及独立性差等) 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 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 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
动力型困难学生: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 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
整体型困难学生: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 大多是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 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 对自己缺乏自信, 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学困生的需求
1.学困生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上给予关照。作为学困生, 由于成绩欠佳, 因而备受外界的冷落、薄待甚至岐视, 内心十分缺乏自信, 有的还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在这种阴影下, 学困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喜悦, 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厌学情绪始终强烈, 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学习成绩进而受到影响。学困生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上给予关照。“亲其师, 信其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是相互作用的, 教师对学困生关心和照顾, 必然受到学困生的亲近和信任, 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为转化工作打好基础。
2.学困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要求上降低标准。教师在教学要求上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位学生, 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毕竟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较差, 要求他们同优等生一样学习以及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 既不可能实现, 又加深他们的“挫折感”。因此, 对于学困生的教学要求, 要适当降低标准, 实行分层教学的策略,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3.学困生需要教师在课外辅导上多下功夫。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 改进课堂教学策略能够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然而, 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较低, 反应速度较慢, 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授和讲解, 远远不能让学困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时间里加以辅导。
面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 教师“重在耐心, 贵在坚持”。对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帮助解决, 并且持之以恒。教师还要讲究辅导策略, 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辅导巩固, 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辅导运用。但是,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 不可能时时顾及, 面面俱到。这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来教学生, 充分借助优等生的能力辅导学困生。
三、转化学困生的一般方法
1.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 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 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引导他们分析问题, 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对待学困生, 要放低要求, 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 从起点开始, 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 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 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 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 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践 篇8
一、营造健康的舆论
健康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心理氛围。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同处—室,这已给学困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再有歧视、讽刺学困生的言论和行为,会使学困生更加自卑、孤独。所以,班上—定要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不因学困生的缺陷而歧视他们;②上课时,对学困生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应嘲笑;③对学困生表现出的不正常行为持宽容的态度;④对学困生的每次进步、点滴成就给予充分肯定,拍手鼓励。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要刻意安排学习较好的学生,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觉、主动地为学困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提供帮助。学困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种被尊重、受重视的体验会油然而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增强。
二、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由于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较弱,往往会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非常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使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还强调从生产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并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进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才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教师期望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也应给学困生更多的发言、解题的机会,不要因课堂教学效率受影响而忽视他们。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影响、鼓舞学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让学困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敢大声说话,愿动脑筋,不害怕教师提问。教师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疏导和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另外,教师也要让学困生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已、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
三、有效的个别化教学
学困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思维水平较普通的学生滞后。教师要注意讲清每一个数学概念的意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必要的辨析,并要求学困生用适合自己水平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概念。同时,教师要多用通俗的语言进行难点的教学,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问题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开展新知识领域的探索活动。
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是学困生学习上获得成功的重要措施。首先,对学困生可采取课前引导预习、提前指导的方法,以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如以个别辅导的方法提前预习第二天要讲的知识,第二天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功率就会高些,然后教师再进行表扬:看!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出来,真不简单啊!其次,课后对学困生重点辅导。对于作业上的错误,教师要指导学困生及时纠正,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以防他们学习上的盲点越积越多。再次,教师辅导时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对于数学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要善于用直观的方式或动手操作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如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故事与实例对数学知识进行解析,以帮助学困生真正理解知识。
四、加强家校合作
培养学困生严谨的学习习惯,既要有时间反复训练,又要保证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在学校,教师要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学困生在学习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多次失败后,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努力,并对学习失去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如果教师不去关注他们,就会出现“戴个帽子算个人”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要求,减少作业量,使他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学习任务。但常规上的要求不能放松,如上课—定要专心听讲、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等。当然,要达到这些要求也不是容易的,教师要教给他们方法,甚至进行必要的辅导。当学生违反要求时,教师要耐心、反复地进行教育,使他们渐渐明白应该怎样进行学习。
在家里,有些学困生家长因外出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有些学困生的家长因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已无可救药,会放弃对他们的教育,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离。因此,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首先,要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存在,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而对他们失去信心,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其次,必须结合家庭,对家长进行指导。如果父母都外出打工,可以对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指导,以使他们能真正配合学校的教育。如对学生的要求、每天的回家作业等,可以用“校信通”短信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里充当教师的角色,给孩子提供指导与帮助。
事实证明,通过以上的实践,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觉醒”,“天赋”的面纱被揭开。
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篇9
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文/张丽英
摘 要:数学学困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指那些感官和智力正常,但数学学习成绩低于其智力的潜能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那部分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与信心,产生了消极的心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心情郁闷,学习滑坡。那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呢?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学评价
一、挖掘数学内在美,增强学生的兴趣
“数学的和谐美表现在结构的协调性、对称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内部规律的组织性和对于美好事件的主宰。”数学的美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价值美,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及获得成功的自豪感,从而自觉地投入积极的学习中。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
数学学困生由于缺乏兴趣,往往很容易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对学到的知识容易健忘,以致造成学习无动力,成绩无明显进步。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1)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学习数学意义上的教育。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数学的运用是广泛的。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驾驭学习和生活。(2)巧设情境,诱发求知欲,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可有效地激励数学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前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改变成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要多实施成功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应重视这种心理。
教师要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要求、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潜能,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在作业要求和考试评定上也分层次进行。开始时,对于他们应降低作业难度,对他们只要求能完成教材的基础题目即可,中档题目不作要求。若当他们成绩有所起色后,逐渐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作业批改及考试评定多进行面批,有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和肯定,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这样让他们更进一步得到成功的.喜悦。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和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必要条件。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还应发挥师生间的亲和力作用,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中,力求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
四、教学评价个性化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和愿望,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所以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在动机。”教师在衡量学困生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包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性,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后进的压力,提升上进的动力。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中肯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助推学困生的转化。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反复性都很强的工作,它的克服需要较长的过程。只要我们尽量做到在转化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尽量给他们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使新的问题积累,逐步排除已有障碍,鼓励他的微小进步,耐心对待他的暂时停滞,那么相信他们最终会不再成为数学学困生,终将会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措施 篇10
一、初一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经过对多年来的初一学困生的分析,发现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2. 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调查表明,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偏重于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他们尚未从小学手把手教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无法适应初一数学的学习,最终逐步形成了学困生。
3. 考试障碍
调查发现,不少初一数学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①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完卷 。②心理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③处理不好,造成全题失分。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正常数学水平的发挥,使学困生得不到满意的数学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4.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一数学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1)教师教学上要求“一刀切”。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个性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
(2)教学方法上灌输型盛行,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忽视知识的形成,使一些知识在理解上出现片面而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学生渐渐分化成了学困生。
(3)作业布置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有效度极低,学生普遍把作业当作“任务”对待,因此难以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教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作针对性的辅导。
二、初一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毅力、独立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转化的重任就落到了教师的肩上,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
(1)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兴趣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2)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
三、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1.教学创新,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改变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2.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研究现实数学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
3. 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学生练习过程中有一判断题 “ ( -3x ) 2 =6x2” ,班上有 1/3 的学生都认为是对的,这时教师应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容易出错的问题。
4.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学生觉得易懂、好记、轻松。二是数形结合法:先通过画线把各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再看数轴上被各条线都覆盖的那一部分所表示的数,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学生感到这样的方法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 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这对学困生特别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四、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重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具体策略:
1.重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对在作业或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同学要大力表扬,而且还给予学习与德育考核方面的加分,并发“表扬信”给家长,要想办法让他们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状态。
2.每次测验或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把后进生分组进行谈话鼓励,帮助树立目标,鼓励他们相互竞争。
3.制定帮教计划,定期分批确定重点帮教对象,通过树立成功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班“学困生”的学习。
4.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把学困生转化对象分成几个小组,每天根据当天学习内容设计过关检测题,利用课余时间交换题目抽测竞赛,并把小测的成绩计如平时考查成绩,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有第二次补测的机会。对取得好分数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及大力表扬,促进他们重视每天的知识过关。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推荐阅读: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07-12
小学学困生的转化10-28
小学学困生转化案例09-30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06-28
2018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10-23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06-12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09-15
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05-29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08-29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