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2024-05-10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精选11篇)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1

在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物理学科难学,继而产生厌学心理,物理学科成绩很难提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通过对一部分物理后进生的调查,结合平时的观察和探索,查找出了物理后进生的“症结”,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笔者现将几点体会和做法归纳为下,以期抛砖引玉,吸取新知,提高成绩。

一、物理后进生的“差因”

1. 智力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小学和初中基础阶段的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思维不够活跃,大大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智力发展,其具体表现在:

(1) 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易被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干扰。他们的注意范围小,往往顾了听课,就忘了记课堂笔记;或者为了记课堂笔记而顾不上听课;或者注意力不能跟上教师的讲解,抓不住课堂重点。

(2) 记忆水平低,思维能力差。

这当中大部分学生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能力普遍较差,机械记忆比较偏重,对于某些物理概念,定义、定理,甚至公式、单位等,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不能把所有记忆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更谈不上灵活应用。

另外,他们的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对某些物理问题的解答方法不能一题多解。

(3) 观察能力普遍较差。

他们对物理实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当教师演示或自己实验时,往往观察不到实质性的现象,更谈不上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在学习中,还存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去推翻直接观察到的结果的现象。

2. 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

绝大多数物理后进生主要因为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对物理不感兴趣,认为物理学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恶性循环。该部分学生由于不肯学,致使物理成绩差,后又由于物理成绩差,继而厌学物理,发展成讨厌物理老师。他们自身存在自卑感,从心理上讨厌物理,沦为物理后进生。

3.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较大。

很多物理后进生受到目前社会环境的影响,认为继续升学花费很大,不如混个初中文凭然后外出打工,能赚大把的钱,“学习无用”的想法泛滥滋长。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成绩,教师应抓住主要矛盾,从源头抓起,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1. 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和效果。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和学生谈心、交流,想他们之所想,让他们在学校里真正地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无拘无束地学习。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敬。“爱屋及乌”的道理就会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他们就会喜欢听你的课,从而对你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经常训斥他们,则会导致产生师生隔阂甚至对立,学生对教师本身失去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学工作的极大损害。

(2)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方法、语言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去由于教师多采用教师单纯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出现精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等坏习惯。这时教师可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者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个小故事或者采取提问式方法,使他们的精力重新回到课堂中来,把本来呆板、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转化成一堂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课。课堂教学师生气氛越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越高,学生的兴趣就越容易培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是感性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使其直接感知事物,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课堂上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师应使其可视度高、清晰度高、精确度高,时常提醒那些后进生注意观察的对象和现象。教师应有目的地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使后进生们了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不易煮熟的食物,为什么放在高压锅里容易煮熟?盛水的缸为什么口大底小?下雨过后夜间走路,向着月光走,暗处是水还是亮处是水?通过观察,产生疑问,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问题,寻求物理答案。

2. 注意概念教学,让后进生们明晰概念的内涵。

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处于突出地位,在于它能够使学生从繁多的物理现象中去逐渐认识、完善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并上升到理性上来。后进生们往往输在“概念”这个起跑线上。所以教师要让后进生理解概念的全部内涵及概念包括的全部对象、范围,使之成为学生观察实验、理解实验、解答物理问题的思维基础。

(1) 举例要全面。

学生出现错误最多的是把物理概念内涵的扩大或外延缩小。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如果教师只举推、拉、提、压、碰撞、摩擦等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力的例子,就会造成“物体不接触,当然不会产生力的作用”的错误。又如在讲“沸点”时,教师只举常温常压下水在100℃时沸腾的例子,学生就易形成“90℃的水当然不会沸腾”的错误想法。

(2) 思维加工要严密。

分析事物的特点或属性,教师要综合事物的各种特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然后进行比较、分类,看哪些特点或属性是共同的、本质的,哪些特点是分散的、非本质的、可有可无的,最后进行抽象,抽出其中本质的、共同的属性,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深入浅出地阐述。

3. 改革物理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在日常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凡是应该由学生讨论的问题,教师均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凡是演示实验,教师做完后,应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仿照着去重做一遍,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做实验的乐趣;凡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均全部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得出结论,直致应用结论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凡是课本安排的课外小制作、小实验,教师都要布置学生积极完成,教师及时指导,解难答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满堂灌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质疑,自己获取知识。

其次,教师要“逐步培养后进生们”课后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使所要学的物理知识的难点分解在课前或课后。

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尽可能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注意挖掘物理后进生的潜在力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一旦发现他们学习物理稍有进步,教师就应大力表扬和鼓励,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良性循环。

4. 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后进生自主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学生正处在新习惯养成的阶段,自觉、主动、持久的学习行为,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体终身学习,进而转化为优良的性格和美好的品德。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教师才能轻松教学,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社会后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作为教师,一定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后进生不会学、学不好、不敢放手,题题都讲,事事包办。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不会思考,反而会失去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关爱、启发、激励,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如何尽快实现素质教育的“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这是当前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下面就结合一些具体情况浅谈一下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一、后进生常见的类型

1.智力因素型:这类学生占差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智力、能力方面较差,比如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2.非智力因素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差生的比例比较多,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甚至高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比如家庭或社会条件的影响,使其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3.综合因素型:这类学生人数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自控能力等综合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二、后进生状况的分析

后进生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智力稍钝,反应稍慢,学习上懒散,马虎,作业上抄袭,心理上自卑,失去上进心。因此必须一个一个地主动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诚相待,不歧视,不训斥,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从而激励中差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中差生勇于拼搏的精神,矫正中差生的厌学心理,唤醒他们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填平心理上的鸿沟,得到心理平衡,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后进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面后进生的问题分析,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教师思想方面需要耐心、用心、恒心、决心。这一点是不用多说的,要想成功地转化后进生,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对较差学生的辅导要耐心,用心;对转化后进生的信念要坚定,要有恒心和决心。其次,教师教学方面需要设置适合后进生的教学方案,现结合一些课堂事例把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1.制造悬念引发好奇心法:

这是指在讲授课时,先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让他们带着这些悬念听教师讲解。为了解迷不得不听老师从头分析,教师再从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比如我在复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提出悬念:马拉车时同样车也拉了马,两者的相互作用力相等,但为什么车还是向前运动呢?是否说明马给车的力大于车给马的力呢?鸡蛋碰石头,两者的作用力也大小相等,但为什么鸡蛋会碎而石头完好无损呢?这些是否证明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不准确呢?再比如讲述着火点时,引入“纸锅烧水纸不焦”的演示实验;在讲压力作用效果时,讲述“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却安然无恙”……每当我这一讲完,班里的后进生可来劲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样我就顺水推舟地开始讲授新课。

2.联想类比法:

例如在讲解“感应电动势”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将感应电动势定义式与加速度的定义式相类比,感应电动势E=△φ/△t,E的大小只与磁通量的变化率△φ/△t有关与磁通量的变化量△φ、磁通量本身φ均无关;而加速度a=△v/△t也是只与速度的变化率△v/△t有关,与速度的变化量△v、速度本身v均无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把没见过的知识与见过的相比较理解。把概念掌握的更透些。从而也启发学生养成一题多想的习惯,也巩固了后进生的旧知识。

3.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法:

参与课堂教学是让后进生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我在备课时,总要先备差生,了解本班差生各自的特点,本节课他们应扮演哪个角色,让一些平时常被冷落的差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同时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物理学科趣味性。如我上“声学”中的“音调、响度、音色”这一知识点,就安排了一段录音,让后进生中的“追星迷”来分清刘德华、周杰伦等的歌声,在讲“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一节时,就安排了后进生中的足球迷,思考“踢足球时,为什么远球难进,点球易进?”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我安排了两位后进生中的“大力士”来拉马德堡半球……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创新教学。

4.引导学生指点法:

纪律上学习上差的后进生,多数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耐心教育与指导,给钥匙、教学法并深入后进生生活中,寻找机会指出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在学法上,教师在根据后进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和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常指导他们以书中的话对照身旁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由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为克服后进生易忘易错的弱点,常教学生随身携带自制的《知识备忘卡》和《生活中的物理记录卡》,让他们感到学物理有趣、好学。

5.用实际现象解释理念法:

即从日常生活中一些貌似简朴又常被忽视的现象中引入新课。举例说明时,又从我们身边的事物加以印证。一般情况下后进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厌倦学习,但在家里常七拼八凑,甚至家用电器等常被拆开,他们虽不懂其中的物理知识,可他们好奇。这正是物理老师转化的突破点。如在讲“温度”一节,就先布置学生事先观察家里的寒暑表,并在课堂上分发体温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会读出自己的体温,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在讲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我提问了一个爱游玩的后进生:“当你们去野炊时,万事俱备,只欠火苗,怎么办?在讲生活用电一节时,组织一节课外活动,让全体后进生跟”电工“见习一天,这不仅使他们掌握了知识点,还领悟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变成”我要学“”我会学“。

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后进生;物理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254-01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的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于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有些偏远山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因此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差异。要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后进生的分类

物理学习中后进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

这类学生一般占后进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差生比例很小。他们的特点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比较低,但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不足型

这类学生占总差生人数半数以上,他们的能力水平基本属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低于第二类学生,因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较明显。

4、整体性困难型

这类差生人數比例也不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弱,抱负水平低,求知欲、意志和好胜心不强。因而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是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二、转化差生的措施

由于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差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差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1、对暂时性困难的差生

这类差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物理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由于这类差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赶上全班同学。

2、对能力不足型的差生

这类差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学习勤奋是他们的特点,教师对这类学生不能视为包袱,对他们要适当地做一些课外辅导补救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与技能障碍,其中包括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通过补实验或设计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课外物理实验,让这类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掌握物理习题解题技巧。对这类差生重点是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使他们逐步改进学习方法。

3、对动力不足型的差生

这类差生相对较多,几乎占差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学习条件较好,但意志力、毅力较差,追“星族”多,对成才无热情,因而学习上无动力,另外一类学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变动原因造成离婚家庭越来越多,因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长多数对子女无大的希望,这也是形成学生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对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充分与家长配合,首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4、对整体性困难的差生

这类差生由于能力差,个性特征水平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对这类学生更应主动热情关心,除课堂教学中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必须较长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物理后进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篇4

后进生的常规表现多样, 分析物理后进生产生的缘由更是多方面、复杂和长期的, 只有找到了“病源”, 从源头挖起, 才能“药到病除”。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科原因

物理是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归纳提炼, 因此物理的理论是抽象的, 而学生却往往将生活中的现象简单的描述为物理。比如生活中通常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温度很高, 感觉“很烫”。于是学生便不由自主地把沸腾与“烫”联系起来, 形成思维误区。所以我们常说, 物理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物理是一门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的学科, 它对学生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学习物理时, 将公式定理死记硬背下来, 而不加以理解的话, 遇到题目, 往往是会而不对。例如:在计算利用滑轮组将重物提升拉力所做的功时, 往往将绳子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这两个概念混淆, 将物体上升高度代入W=FS这个公式, 以为自己正确了, 但实际是错误的。

同时物理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很强、讲究前后联系的学科。一旦某些章节的学习出现了漏洞, 后面的章节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在学习电路初探时, 没有学会如何判断电路的串联和并联, 或者不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 那么在接下来的欧姆定律学习中就会出现巨大的困难。

二、学生原因

其一, 观察体验素质差。后进生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声、光等现象故作惊讶, 却鲜有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等到教师讲解原理的时候, 他们还在津津乐道刚才的“奇观”, 像在做电路局部短路实验时, 学生往往惊叹灯不亮了, 但为什么不亮?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一根导线有这么大的“超能力”往往视而不见。由此形成上课热热闹闹, 做题摸不着头脑的情况。

其二, 学习理解能力弱。后进生不同于优秀生, 他们对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只知道死记硬背, 却不去研究它的来龙去脉。遇到题目就把公式原理胡乱使用, 经常出现书本上文字会背却用不对的情况, 就易产生枯燥感和厌恶情绪, 从而渐渐地对物理学习呈现对抗的心理状态, 学习缺乏信心。

其三, 学习习惯方法不当。后进生的学习往往缺乏自主性和系统性, 他们一般上课思想开小差, 注意力不集中, 课后不能做到及时复习, 作业拖拉甚至不做, 往往要老实和家长督促, 才肯去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不能持续下去, 渐渐地, 他们对课堂上初步了解的知识也慢慢遗忘,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自暴自弃, 放弃这门学科。

三、教师原因

如今, 虽然提倡因材施教, 但考核制度依然存在, 对成绩也很看重, 这就可能导致教师实行“平均主义”, 对几十个能力水平不同和性格迥异的学生发出的相同指令, 相对较少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 致使一部分学生觉得都会了, 另一部分学生学不会。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导致后进生的出现;或者教师把教学目标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 形成了严重的后进生陪读教育, 进一步导致后进生对知识点的不理解, 形成畏难情绪。

分析出原因后, 结合教学中的体验,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学习。

四、注重实验, 结合多媒体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 特别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知识往往是通过实验加以提炼, 从而吸收获取的, 开足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知识很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但通过学生实验, 知识点显得很具体, 对后进生而言接受起来就容易很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已经很普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 把抽象的变得形象了, 把难理解的变得容易理解了, 后进生学起来也不那么费劲, 还能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解光速的大小时, 可以把光、 百米赛跑世界冠军、跑车、飞机制作成动画放在一起比较, 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了。在讲解光的色散时, 通过动画能把自然光分解, 然后再把分解后的色光混合, 让学生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便于理解接受。

五、注重学法, 激发学生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 后进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遏制。因此, 后进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是,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帮助理解。例如有节课讲汽车突然停止运动, 人向哪边倾倒, 同学答不出来, 我鼓励他不要着急, 创设合适的情景 (在体育课上让他跑一段, 再在他前面放一个海绵垫) 让他和同学们模拟, 他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他和班级里的同学遇到类似的问题一般也不再错了。这样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后进生的实际, 可开设学法课、一帮一、个别矫正等形式。改变他们原有的学习习惯, 减少他们死记硬背的现象, 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预习;通过讲解, 让他们逐步的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这样就有利于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在理解原理, 掌握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前提上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按照就近的原则, 让优秀生帮后进生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 组织各种基本技能类的竞赛活动, 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还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增强了班级凝聚能力。

六、关爱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人

后进生在学习环境中难免有自卑的心理, 教师要在开学之初就给他们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相信并敢于托付。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要尊重他们, 把眼光多放在后进生身上, 在课堂上优待他们。这些学生中不免有一些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 要积极予以鼓励, 并委以重任。 例如在做水的沸腾演示实验时, 教师有意识地请几位上课不太用心的同学当小助手帮助老师完成实验, 让他们分别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水发出的声音, 气泡的大小变化等浅显的实验现象, 然后进行总结归纳, 他们也能做到很好, 而且整节课学习精神都很集中。 当他们觉得自己也在被老师关注, 也有自己的特长在, 感受到被重视的自豪感时, 自然在心理上有了学习的主观意愿。

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有时一个会意的微笑, 一句激励的话语, 一个理解的眼神, 都能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提问时, 若他们答不出来, 要给与信任和鼓励, 要以充满感情的语言, 慢慢地启发引导, 还是以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做功为例, 学生回答不出, 教师就让他们先找力, 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三个, 使他多少能回答一些问题, 这样帮他在学生面前争得光彩, 受到锻炼, 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回答正确时要适时表扬,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在课堂训练中, 适当放慢速度, 给其充分思考的时间, 多给后进生些机会, 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 感到有自我存在的价值。自然可以减少自卑感, 融入到班集体中, 使班级更团结。

总之, 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 教师更应变嫌弃为喜爱, 变忽视为重视, 变冷漠为关注, 变薄待为厚待, 尽全力帮助后进生, 注重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 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健康地成长。

摘要:后进生是相对于优秀生而言的。一个班级的后进生或许数量不多, 但在某种程度上, 却严重影响教学进程, 给任课教师带来挥之不去的牵挂。如何转化这些学习后进生?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物理教学中后进生转化偶得论文 篇5

物理教学中后进生转化偶得

重庆市秀山民族中学 向明静

前不久看到央视一台访谈节目,记者李芮问英帝国理工学院基思奥尼斯院长:都是世界一流名校,您校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其它学校都多,有什么奥秘吗?院长答道:“好的教师教好的学生,好的学生遇到好的老师,再有学校浓厚的文化底。这就是我们的奥秘。”的确这些条件是一所好学校的基本要素。然而,好的学生可遇而不可求。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本人通过下列案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个别谈心,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为后进生排扰解难

本期所任初二、五班为一普通班,全班有67个学生,第一次单元检测,优生37人,35分以下9人。学科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经分析,35分以下的这9人,常玩在一块,不喜欢接触其它同学,好似与班集体脱离似的,除了不爱学习以外,其它方面还算不错,诚实、不倒蛋。怎样把这群既不调皮,又不倒蛋,而只是不爱学习的孩子让他们喜欢上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呢?我想,要教育好他们,只有走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我利用中午时间分别跟他们个别谈心。当与其中的一个姓喻同学时谈心时,从他的神态中,我感觉出他的内心非常沉重。我叫他坐在我身边的`橙子上,看他那瘦小的个子,心想一定是在家经常挨批评。不出所料,他说:“小学时成绩还可以,进入初中后有些不适应,而父亲要求又严格,根本不知道初中学习情况,他只要成绩,一考不好就打。因此,经常挨打,现在都怕考试,对学习根本就没有信心。”了解小喻的情况后,我开导他,回家要主动与父亲交流,要把初中的学习情况告诉父亲,先取得父亲的信任。在学习上要主动问老师、同学,不懂千万不能装懂,老师永远会喜欢你的。9个学生中的另一个,大家都叫他小方,一个白净清瘦的高个男孩,个性略显内向。跟他谈话的那天,办公室只有我们俩,还没说上两句他就哭了起来,我问他有什么伤心的事,跟老师说,看能不能帮助你,我的话打动了他。他说:“父母离异,母亲再嫁,他跟父亲,父亲吸毒,根本不管他。他很想和母亲在一起,可母亲有些不愿意。”听到这些话,我很同情他,如此的家庭,怎么有心思去学习。于是我与班主任一起主动找到他父母,把小方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并说服他们要尽到父母的责任。经过我们的劝说,妈妈终于同意让小方跟他一起住,父亲也愿意每月支付一定的生活费。小方终于如愿以偿,脸上露出了微笑。这两个学生的教育,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位老师,只有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了解学生,才可能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挖掘闪光点,增强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找到了这两位同学学习不好的原因后,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在学习上鼓励他们的方法。特别是小喻,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动手能力特别强。一次上物理课,当我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小灯泡 一根导线 一节电池,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后。他先冲上讲台不一会就让小灯泡发光了。这时,我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表扬了他。下课后他还自豪地说:“老师这些都是小问题,我的变速自行车和同学们的都是我修。”“是吗?”我因势利导:如果你把电学学好了,你不但自己可以装电动机和发电机,家电坏了都可自己动手。这一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了。从此,小喻的学习进步很大,期末物理考及格了。可见,只要我们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的自信就会大大增强,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温暖的阳光!它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带来生长。

三、互相为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验成功

对于太差的学生,用组内好带差的方法和一个个单独讲,效果是比较好的。因此,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不服输的劲头。同时结合小步子教学,我利用把问题分解,由浅入深,用好带差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我把电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由浅入深拟成二十个小问题,比如:一个基本电路由那几部分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是什么?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点以及在电路中是怎样连接的等等。让他们自由组成两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我利用午饭后时间给小组长讲,小组长懂了以后再回组内给下一个组员讲,懂了的再给不懂的组员讲,直到每一个都懂为止,最后任意抽一个学生给老师讲。开始我还不敢放手,认为成绩那么不理想能讲好吗?后来当看到一个个有模有样地讲解,终于放心了。而且大家的成绩都有所提高。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旦一个团队不甘落后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后,力量是相当大的,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后来我又改变其它方法,先把问题拿给学生,让他们下去弄懂后,一部分人讲,另一部分人听。就这样,二十个问题,原来一个月上的内容,现在一个星期就基本弄懂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说:“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和动机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乐趣。”

四、充分利用课堂巩固,让后进生在班上找到自信

在学习电功・电功率章节时需要对前面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课堂上我说:“同学们谁能起来给我总结一下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大家都说:“请小喻同学起来回答。”我以为小喻答不上来,他会在同学们面前出丑。他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大声地总结了学过的知识。班上同学也情不自禁地给他鼓掌,小喻的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我又接连抽了好几个后进同学,他们都表现不错。这时我趁势表扬了他们,并在全体同学面前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希望他们树立自信,向班上的其它同学学习,多向其它同学交流,感受集体的温暖。这件事,我又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段话:“在人的心灵的深处上,都有一种根深蒂固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显得特别强烈。”

浅谈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设悬念; 激发兴趣; 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64-001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好在物理学科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让物理学科中的“趣”张扬出来呢?如何让后进生能够融入这个“趣”呢?

一、创设悬念,诱发和活跃后进生的思维

这是指在授课时,先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让他们带着这些悬念听教师讲解,为了解迷底不得不听老师从头分析。如我在讲述“参照物”一节时,一开始先讲述一段资料:“一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本领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又如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我先用幻灯片放映一幅“海市蜃楼”的景观图;在讲授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时,引入“开水煮活鱼而鱼不死”的演示实验;在讲述着火点时,引入“纸锅烧水水开纸不焦”的演示实验;在讲压力作用效果时,提出“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为什么却安然无恙”的问题;在讲述重心一节中,可以提出“不倒翁为何不倒”的问题……每当我一讲完,班里的后进生可来劲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地讲授新课。

二、培养后进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参与就是让后进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我在备课时,总是先备后进生,了解本班后进生各自的特点,本节课他们应扮演哪个角色,让一些平时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同时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如我上“声学”中的“音调、响度、音色”这一知识点,就安排了一段录音,让后进生中的“追星迷”来分清张学友、林志颖、刘德华等的歌声;在讲“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一节时,就安排了后进生中的足球迷,思考“踢足球时,为什么远球难进,点球易进?”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我安排了两位后进生中的“大力士”做拉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能力,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总认为在学习上比别人差一等的观念,达到转化后进生目的。

三、重视实验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在讲到平抛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我就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些实验很有趣,印象很深刻。

四、联系实际,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后进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厌倦学习,可在家里却常七弄八凑,甚至家用电器等常被拆开,他们虽不懂其中的物理知识,可他们却好奇、好动、好玩。这些正是物理老师转化后进生的突破点。如在讲“温度”一节时,就先布置学生事先观察家里的寒暑表,并在课堂上分发体温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会读出自己的体温,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学完“电功率”一节后,我就让学生回家注意观察两个额定电压都是220V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为什么额定功率较大的灯泡的钨丝较粗?为什么灯丝被烧断通常是在开灯的瞬间?为什么烧断的灯丝重新搭接后灯泡会比原来更亮?在讲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我提问了一个好游玩的后进生:“当你们去野炊时,万事俱备,只欠火苗,怎么办?”在讲生活用电一节时,我们组织了一节课外活动,让全体后进生跟“电工”见习一天,这不仅使他们掌握了知识点,还领悟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变“我要学”为“我会学”。

五、教会后进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纪律上、学习上的的后进生,大多数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耐心教育与指导,给钥匙、教学法。我常深入后进生学习生活中,寻找机会指出我们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排忧解难,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在学法上,教师在根据后进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和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常指导他们以书中的话对照身旁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由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为克服后进生易忘易错的弱点,常教学生随身携带《知识备忘本》和《今天生活中的物理记录卡》,让他们感到学物理很有趣、很好学。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常抓不懈,一定可以逐步减少后进生,甚至变后进生为优等生,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出版社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后进生,类型,成因,转化策略

新形势下,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 有效转化后进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要务之一。 对此, 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 以后进生作为分析对象, 深入探寻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后进生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 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帮助初中物理后进生实现成功转化。

一、初中物理后进生的类型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 当前初中物理后进生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学习暂时困难类型。 这部分学生的具体表现为各方面能力都在班集体中处于中游水平, 在学习物理时出现短暂性困难, 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非源于智力因素;二是学习能力不足的类型。 学习能力不足型的后进生一般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 但是他们主要的学习“短板”在于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弱于他人, 这类后进生所占比例很小;三是学习动力不足的类型。 学习动力不足类型的后进生是当前存在于物理教学中最主要的一类, 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常处于中游水平, 甚至是上游水平, 但由于他们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的意志较薄弱, 进而造成其在物理学习上处于下风;四是整体困难型。 这类后进生所占比例不高, 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意志、自主能力等方面都较薄弱, 所以在学习上不尽如人意。

二、后进行现象的主要成因

后进生现象产生是一个过程, 是由于一定时间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才形成的。 导致初中物理学科出现后进生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 既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又有来自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一) 主观原因。

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大致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部分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发育不足, 因此在学习和接受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中, 明显跟不上节奏, 于是成为后进生。 另一部分学生则在智力方面表现与其他学生相差无几, 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相当不错, 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能建立好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同时对知识的汲取和学习也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久而久之, 沦为后进生。

(二) 客观原因。

后进生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有多方面, 包括社会、家庭、 学校和教师等。 通过调查发现, 一些初中物理后进生之所以产生, 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未能充分重视个体教育的结果。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大班授课, 也就是一个物理教师要面对几十个智力水平、学习背景、能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 面对这种情况,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实施分层教学, 对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 然而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这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充分考虑每个学生, 未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因材施教, 未能分清好、中、差三类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 于是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优等生“吃不饱”, 后进生“吃不下”的尴尬局面。

当然, 除了这个原因外, 初中物理后进生现象的产生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如部分家庭失和影响学生学习, 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 学校物理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失当, 等等。 在查找到初中物理后进生类型和产生的主要原因之后, 就可以根据成因, 找到“症结”, 然后“对症下药”。

三、转化初中物理后进生的策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 “注重全体学生发展”, 这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那么, 面对初中物理后进生现象, 我们应当如何进行转化?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有效激趣, 因材施教。

通过上面对初中物理后进生类型及成因的分析发现, 大部分后进生是由于自身学习意志不坚定, 学习习惯差, 以及教师教学物理方式方法稍有欠缺等问题产生的,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在于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及教师未能因材施教所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一旦培养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自然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习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所以,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同时, 针对后进生, 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 设置符合后进生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教学问题, 让后进生也能通过成功建立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教学《功和效率》一课时, 就专门针对后进生布置“掌握功的定义和公式, 学会直接运用功的公式来计算”这一作业, 这项作业既包含课堂教学重点, 又符合后进生的能力、水平, 后进生完成起来有所收获, 久而久之就建立起学习物理的自信和兴趣。

(二) 小组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后进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是转化的第一步, 要想进一步夯实后进生的物理基础, 还需要开展小组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让后进生成功地融入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在集体合作中查找自身不足, 寻求学习进步。 比如笔者就设置了物理互助小组, 将班级学生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为六人组, 发挥小组帮扶传带的作用, 让后进生既能感受集体的温暖, 又能接受来自组内成员的辅导与帮助。

(三) 寻本溯源, 多方联动。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后进生现象产生并非一朝一夕, 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无法做到一蹴而就。 教师在促进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 要寻本溯源, 查找并根据后进生具体的类型和成因, 认真了解每一个后进生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结合多方力量进行持续转化, 尽可能地消除导致后进生形成的外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赵爱萍.浅析“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后进生的特征及转化策略[J].数理化学习 (教育理论) , 2013 (5) .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8

一、后进生厌学的行为表现及成因

(一) 后进生厌学心理的行为表现

通过观察, 我发现后进生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上课走神, 精力不集中, 爱搞小动作, 自我控制力差。其中最明显的心理表现就是害怕学习、不愿学习,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依赖性强, 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物理课上做实验时, 不愿意亲自演示, 抵制一切物理学习活动。

(二) 后进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

教育学家马利坦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动力因素是一个要受教育的内部活动。”而后进生没有远大的抱负,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甚至没有奋斗目标, 当然不可能学好物理。

1. 对物理没有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习的东西的兴趣。”后进生厌学物理, 很大程度是因为对物理知识缺乏兴趣。

2. 缺乏自信。后进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失败和挫折, 久而久之, 他们就认为物理难学, 干脆放弃不学。

3. 教学没有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也是后进生产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二、物理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几点策略与方法

(一) 帮助后进生寻找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心

一些后进生成绩较差, 不是因为智力不达标, 恰恰相反, 他们的智商很高, 他们之所以学习“差”, 大部分是因为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 受到一次挫折就认为自己不行。所以, 教师要想办法让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 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从而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端正学习态度, 相信自己“能行”“能做到”“能成功”。这样, 久而久之, 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 让后进生吃“偏饭”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作业的难度, 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以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自信心。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后进生智力上的欠缺, 更能有效地改善后进生的心理素质。此外, 课余时间, 教师还要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 观察他们哪里没有跟上, 哪里需要教师去讲解才能弄清, 哪里需要点拨就能理解, 让他们养成平时自检、反思、整理等好习惯。

(三) 对后进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后进生的感情很脆弱, 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热情关怀。经过观察, 我发现无论哪类后进生, 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 甚至在生活或学习中都有过阴影, 如有的学生取笑过他们, 有的曾经受到过家长的责罚等, 以致于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破罐儿破摔”的心理。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 要想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就要先把他们心理上的阴影消除掉,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有了自尊和自信后, 后进生就很可能会能爆发出他们的潜力, 相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随之产生, 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我的做法是, 先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让他们感到教师是他的亲人, 然后, 我利用批改作业的机会, 和他们交流, 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关心他们的, 没有丢弃他们, 从而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关心后进生的同时, 还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 以免助涨他们在学习上的坏习惯。

总之,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才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伯琴, 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钟启泉, 崔允, 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4]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学习导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沈守艳.怎样在物理教学中转化后进生[M].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 2006.

[6]慕慧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考试周刊, 2013 (23) .

[7]汪清.试谈初中物理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措施[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9

一、特征浅析

1. 学习欲望欠强烈

学习欲望的强烈与否直接反映出一个学生对待学习的主动与被动.凡主动者, 往往对该门学科有兴趣, 参与探讨的意识强、积极性高, 始终乐在学习过程之中;而被动者, 则兴趣不浓或全无, 存在盲从心理、逆反心理, 习惯于被教师牵着学、逼着学, 视学习过程如度日如年.

2. 思维速度跟不上

面对教师的提问, 绝大部分优秀生举手积极、发言踊跃, 更有甚者, 没等教师提问结束, 罔顾他人之感受而抢答;而后进生, 其思维似乎始终没被“激活”, 思考滞后、节奏慢拍, 当教师点评和给出肯定答案时, 不是装懂, 就是“盲人看戏———跟着笑”.

3. 理解能力比较弱

后进生不同于优秀生, 他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往往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物理原理, 只知道去死记硬背, 很难理解其物理意义;面对较复杂的实验过程, 常常充当“操作中的看客”、“讨论中的听众”, 一课结束, 茫然一片.

二、转化策略

1. 摒弃偏见, 让后进生觉得“我也行”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立足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激发的是学生的共同参与意识和行为.对此, 笔者经过探讨并尝试了下列做法:1.为后进生开启希望之门.如, 在家长对孩子已经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 与家长谈心, 同孩子交心, 阐明“放弃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等于零”的道理, 对学生寄予高于其家长的期望值, 希望之门就能开启.2.选择话题, 引导学生.如, 生活话题, 天冷时, 互搓双手, 就感到暖和, 是因为摩擦生热、做功产生内能的缘故;趣味话题, 骑自行车时, 双手脱把, 车照样前行且不倒, 是因为骑车人掌握了控制平衡的本领;爱国话题, 如, 没有当年“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 中华民族将很有可能被开除出球籍, 也不可能圆今天的“飞天”之梦.可见, 学好物理是多么的重要!

2. 设计问题, 让后进生觉得“我会行”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突出强调的是关注整个班集体,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了改变后进局面,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欲望, 实施中, 笔者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 关注过程、随机应变.现择计划之一的“设计问题”, 阐述如下: (1) 提供一看就懂的问题.师:你喝烫水时为什么要小心?生:烫水温度高. (2) 准备一想就通的问题.师:人在炎日的夏天喝烫水为什么感到不爽口?学生除了重复“烫水温度高”的答案外, 细想一番后, 便知“烫水放出的热量多”.这时, 笔者不放过传播生理卫生知识的机会, 阐明夏天喝烫水不爽口但能解渴、益体的道理.

3. 激发兴趣, 让后进生觉得“我能行”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注重的是动态课堂、活力课堂、魅力课堂的打造, 把结果和过程看得同等重要, 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笔者在该模式的引领下, 把激发兴趣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大胆把后进生引进“迷宫”、推入“死海”, 在教师的关爱和指导、学生的陪伴和帮助下, 使之“觉醒”、“重生”, 产生迷宫不“迷”、死海不“死”的欣慰.一年来, 笔者时刻关注自己的帮扶对象, 视其如子, 逐步开辟了一条条有效途径: (1) 寓概念于感觉之中.如凡对速度概念认识不清的学生, 笔者组织他们到田径场进行赛跑, 用快慢去感觉速度, 认识到速度就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对密度概念难以理解的学生, 组织他们分别手持体积相同、质量不等或体积不同、质量相等的物体, 感觉“沉重度”、看看谁“庞大”, 得出密度可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表示. (2) 累计突破, 见证进步.对平时的作业、阶段性测评以及组内开展的小竞赛等物理题的正确率、失误率、错误率, 及时进行统计, 纵比自我、横比他人, 测算出进步指数. (3) 尝试挑战, 增添勇气.如果进步指数增长明显, 可重新确立更高的努力目标、寻找新的竞争对手, 进行赶超.至此, 在笔者的全部帮扶对象中, 已有近半数的学生走出了困境.

4. 搭建平台, 让后进生觉得“我真行”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为小课堂提供了演绎大课改的空间, 为学生搭建了愉悦自我、主动自我、开放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一言以蔽之:创设适应时代要求的、符合青少年学生实际的开放式课堂.笔者就实现转化目标、成功完成帮扶任务, 采取了下列措施: (1) 激励异质组.所谓异质组, 即将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先进行平均分组, 并充分考虑各组内成员的个性、性格及相处的融洽度作调整后的学习小组.要求优秀生与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结对、中等生确立个人奋斗目标并协助优秀生做好帮扶工作.最好的学是教, 优秀生为了教会后进生, 必然会作精心准备. (2) 打造竞争组.竞争组成员相对稳定, 其分组方法与异质组基本相同, 重点考虑各组内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互补.整个学期, 对异质组进行“捆绑式”考核, 杜绝消极心理的产生、自私行为的抬头. (3) 关注同质组.这是根据学情而不定期构建的临时学习小组, 即将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按层次进行划分, 目的是利于优秀生更上一层楼、避免中等生长期积压自卑心理、有助于教师腾出时间做好后进生的“防滑”工作.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学,后进生,动力不足型,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将智力正常, 学习效果低下, 未能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学生称为学业不良学生, 也称后进生。而后进生中动力不足型学生居多。随着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升学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转轨, 后进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而中职物理的尴尬境地 (作为部分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课而存在) 更令学生对物理提不起兴趣。中职物理难教成了大家的共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了我关注的焦点, 而对物理作业的很好评价能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一、动力不足型后进生特点及形成原因:

动力不足型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没有偏常, 但个性特征偏下, 由学习动力因素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特征明显。

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习目的不明确, 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抱有混一混过关的心态, 更何况现在就业困难, 学好学坏都很难找工作。 (2) 学习的挫败感强, 学习信心不够。成功体验少,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 (3) 缺乏吃苦精神。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在意志, 毅力的培养、训练上常显不足。 (4) 文化多元化的形成。中学生追求的“热点”很多, 追求科学的人数相对减少。 (5) 中职校招生难的现状。招生难, 造成中职校生源不理想, 但迫于各种原因, 学校得让绝大多数不怎么样的学生正常毕业。这也加速了学生不学风气的形成。

二、具体做法

我在评价物理作业时立足学生的终生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 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 而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 促进其发展。

1. 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

在评价中, 尊重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我在评价学生的物理作业时, 采用了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法。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作业, 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对那些认真又富于创造力、想象力的作业, 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对那些完成情况不理想的甚至有抄袭嫌疑的作业, 给予理解 (因为他们学习上确实存在困难) 更寄以希望, 尽量用真情和信任去促其改善和进步。

在评价的符号上我不使用“×”, 多使用“√”和“?”。在评价的内容上, 我不仅会打上一个分数或等级 (让学生对自己作业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 , 还会写上几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 (有时还会画上可爱的卡通图画) , 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错在哪里、为何会错。而这几句话可能是真切的表扬, 也可能是善意的点拨、引导, 还可能是真心的祝福。比如在批改抄写类作业时, 我会告诉学生说你的字写得很工整、干净或者很有笔锋;也可能说“你的字上下起伏, 有点散, 可见当时你有心事, 但愿你现在已经走出了阴霾 (并画一大大的红太阳) ”;也可能说“你的字很潦草, 你有别的事急着处理, 可是你还是完成了作业, 这让我感受到了你是有责任感的人, 但希望你以后分配好时间”等。

2. 重结果, 更重过程

传统作业的评价, 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 只强调作业的正确与否:做对了, 一好百好;做错了, 一无事处。忽视了孩子融入其中的情感、意志、积极的学习情绪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技能的掌握、素质的培养, 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努力创造, 即使最后的作业不理想, 仍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因为最后的作业不理想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现象, 而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与态度, 过程与方法, 基础知识的掌握, 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最本质的东西。如在批改应用题时, 我会说“你的思路很清晰, 可见你真的懂了, 你很棒 (画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你能根据题意整理出已知条件, 说明你用心了, 但不能将已知量和待求量很好的联系起来, 说明你需要熟记公式, 而且仅此而已, 赶快加油吧 (画一个奔跑的简笔人) ”、“计算结果错了, 说明你对有关物理知识已经掌握, 但要更细心些”等等。

3. THS评价模式

THS合作施评, 是教师、家长、学生联合起来,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老师的评价是需要的, 它应该是高屋建瓴, 能起到无可置疑的导向作用;而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评价往往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这种评价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家长的评价能有效的衔接学校和家庭, 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我每周会留一节课讲评作业。先让学生们自评、互评, 而后我就本周作业情况做整体评价及讲评。其中学生互评包括班级内互评和小组内互评。互评时, 先按要求每个同学将作业展开摆在座位上, 学生下位观看 (将板凳放在课桌下, 第一组的学生先看第二组的作业, 第二组的学生先看第三组的作业, 而第四组的学生先看第一组的作业, 然后一组一组的看) , 进行班级内互评。要求评出准确度最高的五本作业和书写最漂亮的五本作业。然后组内互评, 要求将讨论后的评价写在作业本上, 并每组评出一本进步最快的作业。所有获奖情况都将记录下来, 作为期末评价的依据。而作业获奖学生必须讲简短的心得体会和感想。这样一来, 一方面, 能使其他同学理解他并从中得到某种启发。另一方面, 他们本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被很好调动起来, 物理的学习成绩也很快得到提高, 同时在班级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很好的学习势头, 整个班级的物理学习情况显著好转。

家长的评价为辅助评价。“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要让儿童相信自己是能干的, 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把作业做好, 甚至更优秀, 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物理的信心, 产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这种信心和兴趣反过来又会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使学习最终取得成功。所以我事先跟所有家长通好气, 让他们帮忙关注孩子在家做物理作业的情况, 对孩子的进步多给予肯定性评价, 多纵向比较少横向比较。评价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孩子不反对时) 。

三、成效

我现在所教的这个班级, 学生学习物理成绩“贫富”差距很大:班上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跟上学习进度的优生, 其余极大多数学生都因学习动力不足而成绩不理想。优生与后进生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断层”, 这让教学工作很难开展, 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低效”和“无效”的, 教学任务很难完成。随着我对作业的新的评价方式的实行, 不到半个学期, 班级的物理学习情况就有了显著的改善:

1. 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不足得到很好的改善:

成功的体验, 让孩子们有了学习的信心;教师、同学、家长的鼓励和期盼, 让孩子们有了较强的学习动力。“老师, 我初中物理就没学好过, 物理那么难, 我不可能学的会”的声音没有了, 大部分学生开始盼着上物理课, 班级的物理课变得好上了, 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很热烈, “太简单”了或“这个题的前一个问题我会”的话语时常能听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提高。给他们上课我不再有抵触情绪, 而且体会到了很多教学的乐趣。

2. 物理作业的完成情况很好:

以前班上只有三个版本的作业 (只有三名学生是完全独立完成作业的) , 其他同学的作业要么是拷贝的 (而且抄得乱糟糟的) , 要么就干脆没完成 (他们抄都懒得抄) 。而现在,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立完成作业而且也能独立完成作业, 实在不会的学生他会尽最大努力多完成些。这样一来, 由于版本不一, 改作业难度增大了, 但改作业时会收获很多惊喜, 你不得不被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聪惠可爱而感动。

3. 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很好的提高:

面对大家的评价, 特别是家长给出的评价, 孩子们能从羞答答的不愿示人, 到心平气和的坦然面对。这不是孩子们麻木的体现而是自我接纳的体现。面对我课堂上的各种提问, 孩子们从不愿举手、不会回答、害怕回答错, 到自信满满的、争先恐后的各抒己见, 更是孩子们悦纳自我表现的体现。

4. 家长和孩子间的关系得到很好的改善:

借助这样一个平台, 家长们也学会了很好的评价孩子, 很好的与孩子沟通。一开始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作业上有家长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 绝大多数孩子的作业上都有了家长的简短评价。孩子们开始愿意谈论家长, 而家长也时常打电话来诉说他们的欣喜。家长和孩子关系的改善为孩子的校园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教学中评价方式的点滴心得

捷克著名的教育教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 假如他们是温和的, 是循循善诱的, 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 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 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 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而我还要加上一句:假如他们评价是真诚的, 是充满关爱的, 一切都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 那么, 就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 学生就宁愿在学校而不愿停留网吧了。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李越 (主编)

[2]、《大学生心理健康》吴汉德 (著)

西藏物理后进生的转化 篇11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转化;后进生;方法

一、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方法的意义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行为懒散、精神颓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

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研究,我发现后进生并不是无法教育,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奋斗目标,只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兴趣。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例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曾经是学校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曾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差而被家长教师视为“智力低下”的人;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在中学时曾因数学不合格被留级,但最后却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无数事实证明,后进生可以转化!只要教育得法,今天是后进生,明天可转化为好学生。

目前,后进生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造就少数的精英,而是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检验,中学物理实验主要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习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合作和沟通的机会,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运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转化“后进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一)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后进生学习自信心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别之一。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大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多数学生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但是好动且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少,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兴趣。教师在转化这些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加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有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物理课的演示实验中,演示主要是教师操作表演实验,有时候也可以请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讲台上操作实验,如: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安排后进生中的“大力士”来拉马德堡半球,大家看到“大力士”无法将抽掉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拉开,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还可换用两片玻璃,请学生在台上用水把玻璃间的空气排除后,用两手不易掰开两片玻璃,也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些实验简单易操作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完成实验时,教师须及时给以鼓励和赞赏,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就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愿望,激发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缺少学习兴趣也是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别之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就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力的、光的、热的、电的现象精彩纷呈,吸引眼球,刺激感官,震撼心灵,物理课中教师可以用新奇的实验引起学生兴趣,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讲授惯性定律时,向学生演示惯性实验,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鸡蛋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又如: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个实验:将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水,再用一片玻璃平着在杯口处推移,直至盖满整个玻璃杯口,使玻璃杯中无气泡.将杯子倒过来,玻璃片没有掉下来,杯中的水没有洒出,原因是有大气压的存在。

在复习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提出悬念:马拉车时同样车也拉了马,两者的相互作用力相等,但为什么车还是向前运动呢?是否说明马给车的力大于车给马的力呢?鸡蛋碰石头,两者的作用力也大小相等,但为什么鸡蛋会碎而石头完好无损呢?这些是否证明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不准确呢?

再比如讲压力作用效果时,讲述“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却安然无恙”,类似这些实验和事例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班里的后进生非常兴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激发了学习兴趣,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三)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教师和后进生的和谐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啟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过程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假思索地批评、歧视、讽刺和挖苦学生,这样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尊重,爱护,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真诚相待,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做知心朋友,在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可以营造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氛围,尽量提供机会让后进生自己动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测量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物理规律,获取新的物理知识,从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教师与后进生构建和谐关系。

(四)开放中学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后进生综合素质

实验室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增加,各地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大都达到了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基本满足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

但是,目前有相当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在教学中出现了较多实验教师利用粉笔加黑板或用电子白板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开出率有降低的趋势,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了能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精神,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观念,在开足开好教材规定的实验以外,中学应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中学物理实验是吸引学生参与物理课外活动的最佳场所,中学物理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给后进生提供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物理实验操作的机会。在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人员,做好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的各种准备工作,任课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管理,不能让学生单独进行有危险性的实验。

開放中学物理实验室要根据中学物理学科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由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经过预约进入实验室,遵照实验室的管理规定,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材料,自主设计物理小实验和其他物理探究实验,进行未完成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开放中学物理实验室,提高后进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后进生的综合素质,为转化后进生作出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倪先聘,徐贵申.浅谈后进生转化[J].河北教育;2005年18期.

[2]聂珍云;尊重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J].湖南教育;2001年15期

[3]冯志成;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4]张庆琴.“木桶效应”与后进生转化[J].陕西教育;2006年Z1期

[5]张青萍.后进生转化中教师应注意的几点[J].班主任之友;2005年02期.

上一篇:麻醉术后下一篇:步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