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与明星

2024-05-21

西藏与明星(共4篇)

西藏与明星 篇1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 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而且有着博大的藏族文化。西藏电影以其空间特征为主要标志,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历史变迁, 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境况。半个多世纪以来, 世界风云变幻, 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藏电影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发展阶段, 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征。本文将追溯西藏电影的历史发展, 并分析其演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以期为认识西藏电影传播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西藏电影的“十七年”初创时期 (1949年-1966年)

新中国成立前, 月明影片公司拍摄了《神秘的西藏》 (1935年) 与大型新闻纪录片《黄专使奉令入藏致祭达赖喇嘛》 (1935年) , 可以说这是较早的西藏影像作品。1951年5月, 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陈景华、傅电军、王云才在兰州和部队的五位同志组成西北西藏工作委员会电影教育工作队, 随军进藏, 成为西藏人民电影事业的起点。[1]此后, 西藏人民才看上了电影, 以西藏为题材的西藏电影作品也开始出现。

西藏电影开始出现于“十七年”时期。其中, 《金银滩》 (1958年) 是国内藏族题材电影的发轫之作, 而《农奴》 (1963年) 是国庆15周年的献礼片。这一阶段, 中国电影在性质上从“娱乐、教化、启蒙等多种功能的混合转向了以政治功能为主体;在传播上, 从以城市市民为主要对象的流行文化转变为面向以‘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文化”[2]。“十七年”时期, 西藏电影的内容与风格受到当时电影体制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 表现出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 同时也表现出独有的个性特征。首先, 内容上注重对西藏历史的重现。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西藏电影“为政治服务”, 重现了西藏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面貌。《农奴》中的强巴遭受了土司、贵族、反动喇嘛惨无人道的残酷迫害, 直到“金珠玛米”来到西藏, 带领人民推翻万恶的农奴制, 强巴才有表达的机会和权利。该片深刻揭露了旧西藏农奴制的野蛮、残酷, 表达了西藏农奴在获得解放后的喜悦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新生的主题。其次, 形式上注重对西藏风土人情的展示。《金银滩》呈现了青海湖畔金滩、银滩的实地风貌, 营造了人物生活的背景和矛盾斗争发展的自然环境。《农奴》展示了旧西藏、旧拉萨的面貌, 农奴、贵族的生活习俗、生产场景以及旧西藏的宗教活动、民族服饰与风土人情等, 形成西藏电影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表征。

西藏电影的探索时期 (1978年-1990年)

1978年,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电影重新开启发展之路, 西藏电影呈现探索发展的特征。首先, 在主题上呈现热情的写照与深刻的反思。一方面真实写照西藏民族、地域、世俗、宗教、历史等文化特色。《神秘的西藏》 (1985年) 介绍了拉萨的宗教、建筑、商务活动等, 特别展现了西藏隆重热闹的“萨嗄达瓦节”、“雪顿节”、“林卡节”等, 反映了藏民族热爱大自然的天性。《松赞干布》 (1988年) 讲述了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并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西藏的诱惑》 (1988年) 以三代僧侣虔诚朝圣为意象, 以四位艺术家在西藏潜心探寻为主线, 表现了一种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境界, 讴歌了一种由朝圣而引申出的崇高精神。另一方面, 展开对宗教信仰的大胆反思。《盗马贼》 (1986年) 以信奉佛教的牧民罗尔布从放弃偷盗到再次偷盗, 从崇信宗教到产生怀疑, 揭露了西藏旧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压迫, 逼迫善良的民众“从恶”的残酷本质, 引发人们对旧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反思。其次, 出现动画电影形式。《邦锦美朵》 (1988年) 是西藏题材电影中的首部彩色动画片, 取材于西藏民间故事, 颂扬了纳姆、洛丹、修莫、谢玛拉青为了救出挣扎在千户铁蹄下的穷人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西藏电影的变化相持期 (1990年-2000年)

20世纪90年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 政治主题逐渐退位, 经济发展激发人们对消费文化的需求, 这时的西藏电影进入了大力创作期。同时, 达赖在境外频繁活动、公关宣传, 西方媒体和社会对西藏进行了“香格里拉式”的社会构想与重塑, 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传媒力量和先进的传播技术对西藏进行了话语霸权的建构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在此背景下, 国际、国内力量的相持较量打破了西藏电影原有的传播格局, 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发展路径。

这一时期, 国内西藏电影在内容、主题和方式上出现新的特征。首先, 内容上注重探索挖掘西藏的历史文化。《红河谷》 (1999年) 以19世纪英国远征军侵略西藏江孜为背景, 刻画了藏族人民善良无私的精神, 热情歌颂了他们英勇抗击殖民侵略的爱国精神。其次, 开始出现反映西藏地方发展和国家、兄弟民族支援西藏建设的新主题。《重返西藏的联想》 (1993年) 讲述一位在西藏工作过的纪录电影摄影师30多年后旧地重游, 反映出改革开放后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我的妈妈在西藏》 (1994年) 通过西西父母的经历, 传达了藏汉民族的深情厚谊和内地支援西藏建设的宏伟规划;《孔繁森》 (1995年) 讲述了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献身西藏的故事, 展示了祖国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无私支持以及兄弟民族友爱互助的民族情谊。再次, 西藏纪录式电影的涌现。后新时期,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系列反映西藏历史和现状的影片, 其中不少是文献纪录片或使用历史资料的报道式纪录片。[3]《五十年代西藏社会纪实》 (1991年) 根据十多位藏族和汉族摄影师在1951年至1959年拍摄的影片剪辑而成, 反映西藏当时的社会状况;《我们走过的日子》 (1991年) 通过四位藏族电影摄影师的视角反映了西藏40年来发生的历史巨变;《在西藏的日子里》 (1992年) 作为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献礼作品, 报道了中央代表团赴西藏参加庆祝活动的情况和西藏40年来的发展变化。

20世纪90年代,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制片厂制作了大量西藏题材的电影, 如Kundun、Seven Years in Tibet, Free Tibet, The Jew in Lotus等等。这些影片成为西方社会关注中国、指涉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国际上出现的西藏电影, 带有明显的西方意识形态, 对西藏历史文化的解读出现明显的偏差。首先, 传播内容刻意歪曲。好莱坞拍摄的西藏影片歪曲西藏历史, 美化达赖, 妖魔化中国政府。如《困顿》中, 中国共产党人一律满脸白粉, 操着蹩脚的对白, 说话阴阳怪气, 解放军凶神恶煞、到处杀人放火, 达赖却是和平、慈悲和忍让。在国际受众对西藏历史知之甚少的前提下, 上述电影将西藏和平解放、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肆意的想象和篡改, 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和强烈的话语霸权建构色彩。其次, 西藏形象传播的矛盾性。西方国家对西藏进行“他者”化的建构与传播, 其拍摄的西藏电影将很多国外藏民族的生产生活状态传播为模糊的Tibet概念, 让受众不明真相, 不知西藏藏民族的真实生活。如《世界杯》以生活在不丹的藏族为对象, 《色戒》拍摄于印度北部, 这些影片中的藏民族形象很容易让受众认为就是中国藏民族的生活状态。再次, 主题传播的意识形态化。如《西藏七年》将西藏和平解放传播为“破坏”、“同化”西藏, 这就成为西方势力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 而好莱坞则成为美国重要的“西藏形象生产基地”, “反映了当今美国电影界描述西藏电影的倾向, 体现了西方社会对西藏社会和文化的‘关怀’, 以忽略少数民族利益和践踏西藏文化为由, 攻击中国中央政府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良好愿望”[4]。这些影片将西藏和中国其他民族地区一样的改革、发展构想为“入侵”、“同化”等, 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西藏电影的全球化时期

新世纪伊始, 西藏热持续升温, 西藏进入了全球化的“视野”, 而西藏电影也进入全球化时期, 其创作发行在国内外都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这一时期, 国内的西藏电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强调西藏地理表征的应用。西藏特有的地形地貌成为西藏电影叙事的背景和符号。如《云水谣》 (2007年) 传播两岸亲情血浓于水的主旨, 西藏背景则服务于王秋水志愿加入西藏建设之中;《冈拉梅朵》 (2008年) 将故事发生地放在西藏, 表达了关于西藏的种种神奇传说、艳遇和西藏人的精神气质;《天脊》 (2010年) 将“高山法则”的阐释放置于西藏登山路上, 由此激发人性的碰撞与伦理冲突。第二, 突出西藏史诗电影的制作, 以西藏本土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 赋予人物藏民族的性格, 再现西藏的社会历史变迁。如《益西卓玛》 (2000年) 以益西卓玛的婚恋恩怨和曲折传奇的爱情表现西藏从农奴制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江孜1904》 (2004年) 以两个异域好友长达40年的友谊为主线, 用回忆的方式再现了百年前藏族人民抗击英军侵略的史实。《雪山不会忘记》 (2006年) 以20世纪60年代援藏医生蒋英为生活原型, 重现了40年前西藏历史的风云变幻, 展示了西藏建设者的精神风貌和藏汉儿女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民族深情。第三, 人类学角度的西藏纪录片电影开始兴盛。从人类学角度解读、传播西藏成为一种新的方式, 这既是纪录片本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国际受众想真正了解西藏的需求。西藏纪录片式电影注重表现西藏生态环境的特征与变化, 传递西藏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如《德拉姆》 (2003年) 再现了西藏茶马古道的生存状态;《静静的玛尼石》 (2006年) 表现了现代媒体给淳朴的山乡喇嘛带来的冲击和困惑;《西藏今昔》 (2009年) 以今昔对比的方式显现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1959年平息武装叛乱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情况。《西藏往事》 (2011年) 高度肯定了抗战时期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痛击敌寇的民族大义和精神气节。

在政治目的和国家利益驱使下, 西方在达赖问题上形成支持和质疑两个阵营。因此, 同时期西方的西藏电影有了风格迥异的解读与传播。第一, 意识形态化的解读, 如在Trav-elers and Magicians, Dreaming of Tibet, Words of My PerfectTeacher等影片中都有意识形态的存在。这是达赖集团“在海外长期活动的结果, 也是达赖认识到娱乐业对人们的影响, 开始进军以好莱坞为主的西方娱乐业, 妄图借西方媒介炒热西藏问题”[5]。第二, 较客观的解读, 如《天上的圣湖》 (日本, 2004年) 介绍了玛旁雍错湖令人惊叹的绝色美景和湖面下珍贵的生物生态, 同时也记录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 顽强生存的藏民族;《古格——消失的西藏王朝》 (美国, 2006年) 深入探讨这个有七百年历史的王国如何在一夕间瓦解崩落的原因与过程;《西藏一年》 (英国, 2008年) 用一年四季的时间展示了西藏江孜八位普通人的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 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和角度关注西藏地域变化与藏民族的发展变迁, 成为西藏纪录片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主题和不同的形式, 西藏电影向世人有声有色地讲述了西藏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折射出中国电影发展的宏观构架和西藏电影的独特气质, 也反映了西藏边疆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互动共生的密切关系。而国际上关于西藏的电影传播主要与其政治目的密切相关, 西藏正在遭遇西方媒体“后殖民语境的妖魔化”[6]建构, 这也为我们关于西藏问题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策略提供了警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帕巴群增, 赵鸿博.西藏电影50年[N].西藏日报, 2001-05-03 (4) .

[2]尹鸿.从新中国电影到中国新电影的历史转型[J].清华大学学报, 2003 (5) :39.

[3]单万里.中国文献纪录片的演变[J].电影艺术, 2005 (6) :59.

[4]范士明.政治的新闻——美国媒体上的西藏和“西藏问题”[J].太平洋学报, 2000 (4) :48-50.

[5]张植荣.探索西藏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研讨会述评[J].中国西藏, 2001 (1) :57-58.

[6]李晓灵.和谐西藏建构中西藏电影的文化境遇[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7 (9) :37-38.

西藏的交通与信息传播 篇2

古道———文化传播交流之路的开启

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是西藏与内地, 以及相邻国家交流的重要媒介, 商品、货物、信息通过这个媒介互相传递。

史料记载, 西藏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从秦汉以前就开始了, 隋朝时期, 也有高原上的小国向隋朝朝贡, 但西藏与内地, 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有赖于吐蕃古道的开辟。

唐蕃古道, 是唐初开辟的一条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这条路线大体上可以分为南北两段, 北段自青海至拉萨,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便是取此道入藏。南段从拉萨出境, 入北印度, 是当年赤尊公主进藏的道路, 也称蕃尼古道, 两段连接, 古道东起长安, 经拉萨到印度、尼泊尔, 史称“丝绸麝香之路”。自文成公主入藏后, 唐朝与吐蕃的使节便在这条道路上往来交流, 唐朝使节也沿此路经拉萨往返于天竺、尼泊尔和长安之间, 唐人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流入吐蕃, 青藏高原的麝香、熊胆、鹿茸、黄铜矿以及从吐蕃转口贩运的香料等也经此流入内地。使节、贸易的往来携带着经济、文化、生活等大量立体化信息, 这条古道是吐蕃时期西藏与内地、与邻近国家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史载, 自公元634年开始, 到公元846年吐蕃王朝瓦解, 213年间, 唐蕃使者往来约191次, 吐蕃使者来唐约125次, 唐使入藏约66次。[1]2此外, 往来于此路的还有没有官方记录的商人等。

茶马古道, 是人背马驮踩踏出来的商品和信息通道。茶马互市, 起始于唐朝, 发展于宋代, 到明清愈加繁荣, 应西藏和中原内地人民生活需要而诞生。茶马古道诞生于滇、川、藏交界处, 用于以茶换马、以物换物, 是一条商贸之路, 但同时它也是沟通中原内地与藏区, 沟通中印、中尼、中缅的信息通道, 连接着沿途的各个民族和地区。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以川藏线和滇藏线为主线, 辅以众多的支线形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地跨川、滇、藏, 再延伸至南亚、中亚。通过这个交通网络, 内地的茶叶、丝绸、布匹、僧服、纸张等物资输入西藏, 西藏的马匹、药材等进入内地。伴随着物资的交换, 信息也通过这个交通网络得以流通传播。

公路———现代化信息流动的开始

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的标志, 也是现代化信息流通的必备条件。西藏与内地、与邻近国家公路的畅通, 区内公路网络的形成是西藏信息传播现代化的开始。西藏人民的人际联系、生活的尺度和方式也随着这种媒介不同程度的介入而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和平解放前, 西藏已有部分公路, 但路线少、里程短, 路面质量低劣, 难以保证正常通车, 即使在拉萨, 也仅有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的1.5公里便道。[2]所以说西藏公路交通真正在运输和信息传递中发挥作用始于和平解放后。

和平解放初期, 在“一面进军, 一面修路”的要求下, 1950年青藏、川藏公路开始修建, 1954年12月通车。之后, 又修建了拉萨—亚东、拉萨—山南、黑河—昌都以及新疆叶城—西藏普兰等公路, 这些公路的修建使得西藏区内、西藏与相邻省区的沟通速度得到提升, 特别是青藏、川藏两条连接西藏与内地的公路大动脉的贯通, 使得信息传递发生了质的飞跃, 迈进了现代化的信息流通渠道。

改革开放后, 国家对西藏建设的援助力度加大。援建西藏, 便利的信息、物资及人员交流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所有的交通设施中, 公路是成本相对较低、见效较快的基础设施, 因此在这一时期, 西藏的公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建扩建干线公路, 到近年贯穿自治区内外的公路交通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主要公路干线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及中尼国际公路,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 这些公路干线, 只有青藏公路能长年保持畅通, 并担负着进藏物资85%以上的运输量。便捷的交通为信息的流动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区内外的信息、物资、人员可以通过公路网较为迅速、畅通地流动, 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必然会加大信息的容量, 加快信息交流双方交流的频度和深度。

商品流通加快了信息交换。改革开放后公路交通网络的建成, 进藏、出藏的物资快速增加。统计资料显示, 1959年进藏物资为31410吨, 2002年增加到了256028吨, 增长了近9倍;出藏物资1971年为4294吨, 2002年为172834吨, 增加了14倍。[2]商品物资的交流, 从信息的角度看, 其实是复合信息的交流, 茶马古道上茶叶、丝绸与马匹、药材的交流沟通了高原民族与内地民族的信息和文化, 现代化交通的贯通使得商品及商品本身携带的信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人员流动促进了信息交流。西藏区内外1959年的客运量为6.3万人, 2003年增加到了325.17万人 (其中, 公路占78.49%) , 增长了40余倍。频次迅猛增长的人员流动得益于相对快捷的现代化交通设施, 大大加快了西藏的信息交流, 也从不同方面拓展了西藏信息交流的宽度和广度。

航空———信息流动的加速

航空运输是目前最快速的一种运输方式, 也是一种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 加快了西藏的信息交流, 同时这种“媒介”也消解了西藏特殊的地理条件对铁路、公路的限制。快速、大量的航空客运交流, 必然带来深度立体的信息传播交流。西藏自治区所有7个地市均已设置机场。众多航线组成的空中网络, 成为商品、客流的快速流通渠道, 同时也是信息交流的快捷渠道。

西藏地域单元相对独立、偏远, 民航在西藏与外部的联系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2005年, 西藏地区的航空客运量为94.47万人, [3]48人员交流带来了深度的立体信息的交流, 而与区外的联系的增强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为进一步的信息交流、文化融合提供条件。

但我们同时也可看到航空由于运力有限和费用较高, 限制了交流的范围和内容, 从2005年的统计数据看, 西藏地区的航空客运量为94.47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公务商业活动0.15万人, 第二产业公务商业活动1.41万人, 第三产业公务商业活动, 除旅游业13.50万人, 西藏旅游活动37.67万人, 其他30.63万人 (包括非商业公务活动、探亲等) , [3]48从这组统计数据看, 通过航空的人员交流、公务活动及公务商业活动占有较大比例, 旅游占三分之一左右。可见, 依靠航空使区内外的人员和信息交流大范围地走近普通百姓还较单薄。

铁路———信息交流拓展到普通大众

青藏铁路通车后, 廉价且安全的交通方式, 使得西藏与区外的信息交流范围和内容得以扩展。青藏铁路强大的运送能力推进西藏融入全国大市场, 区内外的交流融合进入寻常百姓家, 信息交流的不平衡状况得到缓解, 青藏铁路沿线小城镇成为信息的集散地, 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机遇。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在我国, 大部分的客、货运输都是通过铁路来完成的。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一直到2006年都没有进入西藏的铁路铺就, 人员和商品进出西藏主要依靠航空和公路运输, 纵向比较它们均提高了人员、商品和信息传递的速度, 但航空的运力有限而且费用较高;公路运输, 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以及从樟木口岸入藏的中尼公路等经常受到泥石流、冰雪等灾害的影响, 耗时长, 危险性较高, 这些又制约了交流的深入。青藏铁路通车后, 西藏与区外的沟通有了廉价且安全的交通方式。

青藏铁路强大的运送能力推进西藏融入全国大市场。自2006年7月通车, 到2008年7月, 青藏铁路运营两年, 共运送旅客556万人, 运送货物405万吨, 其中仅2007年7月, 就有15.8万名旅客乘火车进出西藏。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 极大限度地拉近了西藏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 交通和信息条件的改变, 推进西藏融入全国大市场。

区内外的交流融合进入寻常百姓家。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 75%的货运量将由铁路承担。按照设计能力, 青藏铁路的单向运输能力是目前西藏全区汽车货运能力的40多倍。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将使运输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越来越多质优价廉的商品经青藏铁路进藏, 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中, 加深了区内外的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数量也得到极大扩张, 信息交流的层次由此扩展到普通大众。

因交通条件, 以前进出藏人员比例严重失衡。统计显示, 2005年西藏接待旅游人数为180万人次, 而西藏同期出藏人数不足进藏旅游量的十分之一。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 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 西藏群众走出去学习参观和经商、务工的人员将越来越多, 与其他省区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 信息交流的不平衡状况得到缓解。藏族群众走出高原, 也必将会受到内地生产、生活等信息的影响, 从而加速民族团结和融合。

沿线小城镇为现代化信息传播提供机遇。青藏铁路沿线小城镇会成为信息的集散地, 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机遇。西藏地域辽阔, 城镇数量少, 目前, 西藏城镇化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0%。青藏铁路开通后, 沿线小城镇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20年前中国将开通西部六条铁路, 包括青藏铁路延伸线拉萨至林芝段、拉萨至日喀则段, 格尔木至敦煌, 格尔木至库尔勒, 西宁至张掖, 格尔木至成都。这些以青藏铁路为纽带的干线铁路和支线铁路的建设, 将会促进沿线交通枢纽的城镇化, 人员的集中又会为信息传播带来便利。

在现代化交通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 由于西藏山高谷深, 在广大农牧区像马匹、牦牛等一些古老的运输方式仍然被人们使用着, 它们作为藏区交通的补充, 将信息和货物带到西藏最边远的农牧区。

西藏公路、航空和铁路等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形成历史非常短暂, 但却使西藏与我国其他地区信息的交流发生了质的变化, 西藏的现代化信息交流从无到有, 从慢到快, 从高收入阶层扩展到普通大众。交通运输的畅通加快了西藏与区外的信息交流, 与区外联系的增强又创造了更多商业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在这些信息交流基础上的, 首先是商品以及商品所携带信息的交流, 其次是思想、文化信息的交流, 从而引起经济生产模式变化, 民族、区域间相互依存、融合。

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流动, 也会打破西藏原来相对封闭的文化小环境, 必然给其传统文化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武, 等.青藏高原的交通与发展[M].拉萨: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9:2.[1]杨武, 等.青藏高原的交通与发展[M].拉萨: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9:2.

[2]潘久艳.交通与西藏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5 (6) .[2]潘久艳.交通与西藏经济发展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5 (6) .

西藏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篇3

体育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在北美、西欧、日本, 其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列。目前, 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 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据专家估计,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大约在1500亿元~2000亿元之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2010年, 体育产业有望达到GDP的0.2%~0.3%。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体育产业不仅是指和体育运动直接相关的体育器材、设备等生产、销售业, 还包括了体育旅游、体育表演、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设施经营、体育情报信息业等行业。体育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体育需求或体育兴趣等体育相关动机 (健身、娱乐、休闲、增长见识、参加或观看比赛等) , 离开其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人、地、事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由这些关系所引起的现象的总和。

二、体育旅游是西藏体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旅游是西藏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体育旅游又是西藏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是体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在这片辽阔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 既有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又有供游人挑战自身极限的资源场所;既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 又有无限美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现有体育旅游资源为基础, 开发以体育赛事观战游、草原休闲、雪山探险、高山滑雪为主, 各种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为辅的多种体育旅游产品, 创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可以系统开发、适合长期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品牌是西藏体育产业能够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青藏铁路的开通以及奥运会的临近, 西藏的体育旅游也将逐渐的成为西藏旅游开发的新趋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旅游业被看成是第三产业的龙头, 而体育也被认为是大众消费的新热点, 所以西藏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必将成为扩大市场需求并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 具有广阔前景与发展潜力。

1. 西藏旅游优势是西藏体育旅游的前提

体育旅游的发展有依赖于旅游资源。一个区域体育旅游业的兴衰、效益的高低, 首先取决体育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 取决于体育旅游开发价值的大小。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是开发体育旅游、发展体育的前提和基础。西藏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 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 东南与云南省山水相连。南面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 国境线近4000公里, 是中国的西南屏障。其独特的地缘优势, 可在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上, 与周边各省区优势互补, 形成产品组合, 提高竞争力。又由于西藏于五个国家接壤, 具有发展边贸旅游和跨国旅游的优势, 能适应不同阶段国家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 对国内和国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西藏地域辽阔, 地形地貌独特, 名山大川众多, 高原湖泊密布, 自然风光举世无双。千百年来, 藏族人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特风土人情, 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 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以她举世独有的高度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全世界的登山探险和旅游爱好者;雅鲁藏布大峡谷坡陡谷深, 风景壮丽;圣湖纳木错、圣山冈仁波齐峰景象万千;茶马古道、巴松错、色林错、班公错、养卓雍错等胜景令人心驰神往。西藏不仅有世界屋脊奇异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而且有别具一格的社会人文景观, 仅寺庙在历史上最盛时就有2700多座, 还有不少宫殿、园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古格王国遗址等古迹令人目不暇接。西藏的旅游优势是西藏体育旅游的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 西藏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

西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是宗教圣地。其栖息地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等, 致使这些民族在饮食习惯、民族服饰、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方面仍保持着本民族自己所特有的文化模式, 并形成了许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马术、登山、俄多、射碧秀 (响箭) 、摔跤、抱石头、赛牦牛等。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等, 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娱乐性和艺术性, 是能吸引大量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近年来已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据张鲲等的调查, 在观光旅游的人群中一个地方游过两次以上的仅为21%, 而选择两次以上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的人群占89%。西藏以其雪山、冰峰、旷野湖泊以及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古风, 成为国际旅游新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特种旅游以其与大自然最为接近的形式, 独放异彩。特种体育旅游是从登山探险活动中派生出来的。目前在西藏开展的大致包括山区徒步游, 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越野拉力赛、山区马拉松赛、热气球飞跃高峰、高山翼伞滑翔、江河漂流等诸多新奇、惊险、让人一生难忘的探险旅游活动。

形式各异, 内容丰富, 民族风情浓郁, 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极强的表演性、娱乐性、健身性, 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在欢庆丰收、欢度节日、祝贺婚庆、民族盛会等活动中, 穿上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 在欢快的民族乐曲的伴奏下, 在活泼祥和气氛中表演或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在活动中都能充分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都可以达到身临其境、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目的, 也给西藏体育旅游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3. 西藏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西藏若想保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抓住奥运会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转变思路, 开发以体育为主题的特色旅游, 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特征, 满足我国以及世界体育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心理和旅游需求。

(1) 提高认识, 明确体育旅游的产业地位

体育旅游是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吸引力极强的旅游产业。在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 要把体育旅游作为独立的旅游产品来对待, 明确体育旅游的产业地位。要充分认识西藏发展体育旅游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把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相关的传统资源开发区分开来, 明晰职责范围, 加强针对性, 真正确立体育旅游这一产品的独立地位。

(2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精品

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西藏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 同时又要体现其时代性和经济性, 要将那些大众喜爱、易于传播, 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兼具休闲娱乐、美体健身, 既具有参与性又具有观赏性等特点的民族体育资源,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理、研究、开发和包装, 形成特色精品, 推向市场。西藏不仅拥有珠穆朗玛峰, 而且还拥有5座8000米以上的冰峰, 40座7000米以上的雪山。体育旅游应以登山游为切入点, 派生出富有西藏特点体育旅游项目, 开发出西藏自己的体育旅游产品, 引导消费, 拉动相关产业和地域经济的发展。发掘体育旅游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置性的特点, 将体育旅游与传统体育、民族节庆活动、自然景观及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一并开发与利用, 使之相辅相成, 良性循环, 编制出一张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经济网络。一定要树立大旅游观, 用“特色”和“精品”来构筑西藏体育旅游的发展框架, 用“市场”和“开放”来增强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实力和活动。

(3) 加大宣传力度, 培养适宜体育旅游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体育旅游的普及在我国还是新事物, 大众对此的认识程度还不是很高, 尤其是西藏地处边远地区, 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还较低, 因此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旅游者全面了解体育旅游的内容、服务项目、特点等, 从而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独立的旅游产品来对待。提高大众体育旅游的兴趣, 激发大众体育旅游消费的欲望。要加速培养体育旅游的专门经营管理人才, 充分发挥自治区教育资源优势, 在体育院系、综合性大学及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与体育旅游相关的课程及专业, 加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 加大力度花大力气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在岗培训, 以提高现有体育产业部门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小结

在大力发展西藏体育旅游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高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再恢复。体育旅游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隐患:如通往珠峰的道路上或雪山处处是登山者留下的废弃物, 许多游客甚至到圣湖里游泳;火车汽车经过的自然保护区必然对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造成扰乱;大量游客的进入会使西藏汽车增加, 带来更多尾气和噪音污染。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我们要把部分收入用作专项基金, 用来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中, 以保持西藏对游客的持久吸引力。

西藏体育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开通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 借助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契机, 充分利用会展业、广告业和各种媒体宣传体育旅游的优势, 招商引资, 建立体育旅游建设基金, 统一规划, 全方位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 加快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 使西藏体育旅游与国际体育旅游接轨。

参考文献

[1]赵清波: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模式带来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年10月第10期1313-1315

[2]昌晶亮:体育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及其概念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第32卷24-26

[3]杨月敏:丽水市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1卷第3期

[4]高小岩:甘肃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5年10月第5期总21卷.84-86

[5]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年9月第九期第27卷

西藏满拉灌区水质分析与评价 篇4

满拉灌区是满拉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 位于坝址下游至年楚河河口长约120公里的干流两侧。

满拉灌区是年楚河流域重点农牧业发展基地, 规划灌溉水源主要为灌区上游的满拉水库。灌区范围内共有六条支流水相配合, 进行补偿调节, 可以充分发挥水库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发展灌区灌溉面积。

灌区内的水质如何?对混凝土是否有侵蚀作用, 能否满足农业灌溉用的标准, 须进行水质化学分析试验及评价。

二、河水与地下水的水质分析

在野外对灌区内在不同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现场简分析, 在进行地下水样化学分析的同时, 也对河水取样进行了分析, 因为河水可能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或者是排泄的去路, 前一种情况下, 河水的成分将影响地下水, 后一种情况, 河水反映了地下水变化的最终结果。

简易分析的项目:

㈠、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味、味道等, 该区内的水无色、无味且透明;

㈡、定量分析以下各项为主:H C O3-—、SO42-—、Cl-—、Ca2+、Mg2+、K++Na+、总硬度、PH值等。通过试验计算求得水中各主要离子含量及总矿化度。

灌区内河水与地下水试验结果各离子的平均含量如下表:

一般情况下, 随着总矿化度的变化, 地下水中占主要地位的离子成份也随之发生变化。低矿化水中常以HCO3-及Ca2+、Mg2+为主;高矿化水则以Cl-及Na+;中等矿化度的地下水中, 阴离子常以SO42-为主, 主要阳离子可以是N a+也可以是C a 2+。从表中可以看出: (1) 河水与地下水的阴离子以H C O 3-为主, 阳离子以C a 2+、M g 2+为主, 属低矿化水。 (2) p H值6.9~8.1为偏碱性, 侵蚀性CO2为0, 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3) 根据联合国灌溉用水评价标准:I类水, Na+ (毫克/升) 小于30~60;氯化物 (毫克/升) 小于70~200;硫酸盐 (毫克/升) 小于200~250。满拉灌区的河水与地下水的水质符合上述灌溉标准, 对农作物无害。

三、补给与排泄对水质的影响

工作区内的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前者埋藏在基岩裂隙中, 后者埋藏于河两岸的松散砂砾石土层中。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地下水的埋深及补给关系。将满拉灌区分为上、下两个水文地质段。上区段:从江孜县附近至年楚河河谷。该区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一般3~20米左右, 该段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与河水补给;下区段为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口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一般为1~10米。该段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排泄于年楚河中。水文地质资料确定了河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灌区野外注水试验成果, 农田主要以粘土及壤土为主, 粘土的渗透系数为1×10-5~7×10-5cm/s, 壤土的渗透系数为5×10-5~1×10-4cm/s, 均属弱透水层, 砂壤土的渗透系数为8×10-3~4×10-4cm/s, 属中等透水层。此土层渗透系数小, 灌水的田面渗漏时间长, 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将有一些变化。砂砾石层, 含砂壤土角砾, 含角砾中砂及页岩夹砂岩 (强风化) 渗透系数为4.49~34.6m/d属中等至强透水层, 砂砾石渗透系数为8.64~69.12m/d属强透水土层。此砂砾石土层属中至强透水层。地下水流动迅速, 溶滤作用时间短, 矿化度低, 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大气降水和河水的化学成份。因此, 水化学分析试验结果, 河水与地下水各离子含量相当, 地下水各离子含量略高于河水, 但不影响水质评价, 地下水与河水补给与排泄的关系对水质无影响。

四、结论

㈠、满拉灌区的河水与地下水, 水质良好, 均属于淡水矿化度小于1.0g/L, 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对长期浇灌的农作物无不良影响, 还能把盐碱地浇成好地。

㈡、无论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还是河水补给地下, 都不会影响水质, 因为第四系松散土层渗透系数大, 透水性强溶滤时间短, 所以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基本一致, 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钙型、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

五、引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 L/5 1 5 0-200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摘要:为了评价西藏满拉灌区的河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在灌区内取了代表性水样进行试验分析, 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研究, 本区内水质良好, 满足灌溉和工程要求。

上一篇:颌面缺损下一篇:旋转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