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音乐

2024-06-14

西藏传统音乐(共3篇)

西藏传统音乐 篇1

要求以人为本, 这才是真正的“人本”社会所提倡的发展理念。具体到部门法上, 在刑法上也明确规定“罪刑法定”、“罪罚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这些都是对每个公民人权的极大保障。对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践踏人权, 与现代法治理念极度抵触、背道而驰的观念、制度要彻底抛弃。

第三,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观念的淡薄。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所具有的宗教性和道德性的特征, 就决定了人们法治观念的淡薄, 法律理念的缺失。由于宗教力量是统治社会秩序的主导因素, 传统法律文化也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宗依文化中的宗教戒律以及道德性的特征贯穿于法律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十善法》、《十六法》的规定, 基本上是宗教戒律和道德力量的法律化。因此, 在这种统治秩序下, 就形成了民众“道德高于法律”、“宗教让位于道德”的普遍社会心理。在遇到纠纷、矛盾, 甚至发生杀人事件等刑事纠纷时, 都不愿采取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甚至是不懂运用法律的思维解决问题。这种传统法律观念的缺失与当今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离不开民众法律观念的树立, 法律意识的增强。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只有提高公民的整体法律素养, 才能提高社会的法治水平。只有人人信仰法律, 尊崇宪法, 在生活中懂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法治社会。

武树臣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法律文化放入到人类文明的大概念下面进行解析, 法律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有关法律习惯、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一系列法律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1) 法律文化是在法律活动中形成的, 把法律思想和法律活动相结合, 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实现法律思想指导法律实践的一种文化。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是经过无数西藏本土地区的法律实践和藏族先辈们的法律思想融汇而成的。认真研究西藏传统法律文化, 既是对以往法律文化的一种提炼和凝结, 也有利于对未来法律发展趋势的把握。西藏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法律文化作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自然也被深深的打上了独具民族特征的烙印。如何对西藏传统法律文化进行精准化的解读,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发挥其对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有着迫切的需要。

一、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价值

西藏是一个宗教文化色彩浓厚的区域, 本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法律文化, 自然深深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然而, 经过历史的沉积以及一轮又一轮严苛的筛选之后而留下的传统文化, 必然有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值得吸收借鉴的优秀品质, 对于这些优秀文化, 我们要吸收、改造及发展, 使其在法治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倡导社会本位与人本社会的理念, 具有准确的社会法治定位。

社会本位和人本社会是以人民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优先的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 社会的发展是以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优先, 社会的大部分利益的创造也是通过民众来完成的。我们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国家的政体是人民当家作主, 实行民主集中制, 充分发扬民主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国家的法治理念。所以在西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的过程中,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们立法、执法、司法的核心, 将“人本”理念充分吸收、发扬光大, 使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熠熠生辉, 是西藏现代化法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追求秩序和谐与定纷止争的民间调解制度是现代社会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在现行民事诉讼中, 本着自愿原则以及利民惠民原则的现代审判中的调解制度是司法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制度。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 让人民采用非诉的方式解决问题, 双方以理性协调方式达成共识, 既节约时间与精力, 又不浪费司法资源减少社会成本, 还增加社会的稳定性。毋庸置疑, 调解制度受传统法律文化“无讼是求、以和为贵”、“追求和谐社会秩序”思想的影响, 甚至上升为民诉中解决纠纷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在西藏长期的历史社会中, 人们或部落认为诉讼是道德败坏的表现, 他们往往通过调解来解决各种纠纷, 互谅互慧。民事纠纷, 不仅有官府调解, 大多由部落头人、贵族首领或者宗教上层人物组织说服调和。因为组织调解的人多为当地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 所以这种调解方式会让双方信服, 并心理确信他们作出的决定也会不偏不倚。因此, 在法律资源极其缺乏的时代背景下, 西藏社会仍能稳定地发展, 调解息讼的传统法律意识在现代西藏法治社会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藏族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民间调解制度在西藏地区深入人心,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充分发挥民间调解优势的同时, 对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西藏的实施有着积极的影响, 也有助于西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第三, 传统法律文化中崇尚惩恶扬善与清正廉明的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是一致的。

西藏长期以来就有尊老爱幼、帮扶残弱的民族美德, 如《十善法》中的“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法则, 它不仅是统治者施政仁爱的体现, 也是关爱生命个体、尊重人性之善之美的人文关怀渗透。在藏族传统法律文化中, 藏传佛教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崇尚道德、宗法并行的思想可以弥补法律调整范围的局限性。在当今, 这些思想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 而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基本价值观。对此, 应将其予以传承、发扬, 对现代法治建设具有诸多正面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 伦理思想中值得借鉴的积极因素。

首先, 藏传佛教提倡的“不杀生”、“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伦理思想客观上成为了西藏社会伦理秩序和道德教化的缩影。关爱生命、反对滥杀无辜、尊重人性理念在藏族传统法律文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不杀生, 珍爱生命的慎用死刑理念不仅在现代思想层面得到渗透, 还在现实司法实践和法律操作中也有反映和体现。藏族传统社会讲究道德、宗教教化, 而刑罚作为辅助手段, 在道德、宗教均不能发挥作用时, 刑罚手段才予以调整。刑罚只能惩罚犯罪, 而教化却能防范于未然。党的十六大要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在进行法治建设的同时, 必须辅之以道德建设, 二者相互促进。这种传统的宗教、道德兼并法律治理国家的模式, 对现代法治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既不重视道德轻视法律, 也不轻视道德重视法律, 两者的地位同等的重要。因此, 将硬性调整模式 (法律) 与柔性调整模式 (道德、宗教) 有机结合起来, 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法治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藏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文化, 推动西藏自治区的道德建设, 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的和谐稳定, 也将有利于实现依法治藏、法治西藏的目标。

其次, 藏族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基础, 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灵性, 在天人关系上, 讲究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和谐相处。道家始祖老子曾提出“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2) 的说法, 说明万物皆有两面性, “和”乃为天地万物之本质, 是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共存共亡, 没有谁是谁的主人, 也没有谁是谁的仆人, 人的行为应该与自然相协调。古往今来, 藏族传统文化也一直遵循崇奉自然、不得违背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精神, 并将藏族人们自身生活与自然、天地紧密联系起来。在环境保护方面, 藏传佛教强调万物有灵, 万物皆父母, 要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 由此制定了很多保护土地、动物的法令。如保护土地、草原方面, 藏族农区广泛存在的农田间歇的“歇地” (不同农作物合理轮作) 、“年歇” (隔年耕种) 习俗, 对牧区破坏草原的行为, 予以相当重的处罚, 西藏当雄宗规定“失火者烧草原属大案, 罚款很重, 一马步伐一块五银元。” (3) 对动植物的保护最早出现在吐蕃时期, 有“十善法”、赞普敕令、法令等, 如法王赤坚赞索朗贝桑波颁布公文:“尔等尊卑何人, 都有要遵照原有规定, 对土地、水草、山岭等不可有任何争议, 严禁猎取禽兽。” (4) 这些环保思想有助于国家环境法的实施, 也与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一致, 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积极意义。

二、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因素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是基于西藏本民族区域形成的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民族文化。1959年,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 从此开拓了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征程。在当今西藏法治化的进程中, 传统法律文化必然会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 与现代法治理念产生冲突, 对于这些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 我们要坚决剔除。

第一,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宗教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又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生活在各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其对社会的影响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西藏是以藏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区, 其形成的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在西藏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曾成为藏族社会最雄厚的力量。在当下法治社会, 宗教的信仰对人们的生活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自然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例如, 在吐蕃时期, 制定法律就有对佛教十善律的吸收, 把佛教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贯穿法律的始终。再如, 传统法律文化中有关采集生产的规定:藏族人民未经头人许可, 不准到“神山”上去挖虫草、贝母、秦笼、知母等药材, 否则处以罚款。经其许可者, 须将所挖药材上交头人一半。并且不准砍“神树”, 也不准越界到其他头人辖区内砍柴, 否则要罚款, 退还所砍的柴, 并没收其砍柴的斧头和背柴的绳子。 (5) 这些法律规定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可见, 宗教文化在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影响根深蒂固。现代法治社会是一个崇尚信仰科学、信仰法律的社会, 这种“宗教高于法律”的准则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违背, 对于这些文化糟粕我们要积极予以剔除和丢弃, 要使人民树立法律信仰, 知法、守法、懂法, 学会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第二,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对人权的践踏。

由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是为旧西藏统治阶级服务的, 具有极大的专制性, 其本质是压迫剥削及奴役广大劳动人民, 受治者是广大农奴, 治人者是农奴主。这种法制下的文化是对人权的严重践踏。例如法律惩罚方式的严酷性以及极大的不平等性。典型的是“赔命价”制度。藏族对杀人案的凶手, 处以抽筋、挖眼、投河等刑罚, 或者是赔命价。打死人命以后, 被害者一方要出兵报复, 杀人的一方则给对方送一百元左右的牲畜做挡兵款, 表示低头认罪, 愿意谈判解决。命价因地区、死者的身份而有差异, 一般为500—1000元藏洋, 如打死的是有钱人或小头人, 则其头、手、足另加命价。凶手的马、枪归死者家属。凶手的亲友, 每户罚马一匹。杀人一方要买经卷, 送给寺院。纠纷调节后, 双方见面和好, 杀人一方再给死者一方若干钱的牲畜, 死者家属得1/3, 2/3归调解人, 纠纷全部结束后, 写一份协议书, 由头人保存。外来户打死当地户的人, 处罚更重。 (6) 这些残酷的刑罚以及不平等的“命价”是对生命尊严与人权的赤裸裸的践踏。现代法治国家提倡尊重生命、捍卫人权。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这才是真正的“人本”社会所提倡的发展理念。具体到部门法上, 在刑法上也明确规定“罪刑法定”、“罪罚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这些都是对每个公民人权的极大保障。对于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践踏人权, 与现代法治理念极度抵触、背道而驰的观念、制度要彻底抛弃。

第三,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观念的淡薄。

西藏传统法律文化所具有的宗教性和道德性的特征, 就决定了人们法治观念的淡薄, 法律理念的缺失。由于宗教力量是统治社会秩序的主导因素, 传统法律文化也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宗依文化中的宗教戒律以及道德性的特征贯穿于法律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十善法》、《十六法》的规定, 基本上是宗教戒律和道德力量的法律化。因此, 在这种统治秩序下, 就形成了民众“道德高于法律”、“宗教让位于道德”的普遍社会心理。在遇到纠纷、矛盾, 甚至发生杀人事件等刑事纠纷时, 都不愿采取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甚至是不懂运用法律的思维解决问题。这种传统法律观念的缺失与当今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西藏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离不开民众法律观念的树立, 法律意识的增强。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只有提高公民的整体法律素养, 才能提高社会的法治水平。只有人人信仰法律, 尊崇宪法, 在生活中懂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卫绒娥, 杜莉梅.西藏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西藏大学学报, 2005 (2) .

[2]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组编.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4]熊文钊.民族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9.

浅析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篇2

西藏藏语传统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后, 那么媒体网站的新闻来源就有了传统媒体这个稳定而可靠的依托。同时互联网又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互动性、及时性、亲和性等优势, 有助于扩大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从而弥补传统媒体存在的不足。

(1) 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漫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于一体。这样就可以通过平面与网络的结合, 构建立体的、互动的感知环境、为受众提供的是缤纷多彩、全面个性的信息服务。因而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有助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从单向平面到交互立体的转变。

(2) 藏文报刊的发行量、发行范围等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 难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但是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打破了地域限制, 延伸了藏语传统媒体的受众范围。同时也有助于受众脱离被动接受信息的处境, 实现双向交流, 及时获得受众反馈的大量信息, 进而使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 这样就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反馈信息不足的缺点。因而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有助于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

(3) 随着国家对西藏的不断支援, 西藏当地居民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受众一直不多, 且存在流失现象。而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有助于扩展受众的范围, 尤其是吸引青年受众, 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的形象, 增强了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表现

(1) 网络媒体的优势。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其海量的信息特点是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不管是报纸的种类、版面, 还是广播的波段、电视的频道与时间都是有限的, 因而它们承载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超越了传统媒体信息的交流范围, 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 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巨大平台。网络媒体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不必拘泥于发行量、覆盖面等因素。网络传播的终端遍布全球, 数字化信息更是以光速传播, 时间或是空间都不再是信息传播的障碍。任何人, 只要有电脑, 就可以从电脑上浏览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传播者和受众是有着明显的界限的, 前者负责传播信息, 后者只能接受信息, 即使有一定的反馈, 也很难做到及时接受和处理。网络媒体却提供了一种双向传播的渠道, 使得受众有了自己的决定权, 可以点播自己想看的, 也可以通过“超链接”获得相关的自己需要的更多的信息。对于获得信息的顺序和内容等, 受众也能进行控制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

(2) 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表现。面对网络媒体的优势带来的机遇与调整, 各种传统媒体掀起了与网络融合的大潮。虽然西藏的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起点较晚, 进程较慢, 但是也在不断地进步。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首先表现在报刊上网发布网络版。例如, 《西藏日报》《西藏商报》的藏文版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版。这样报刊网络版的内容几乎能够像广播和电视一样进行实况转播或直播, 传播的速度比较快, 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得以增强, 弥补了报刊时效性差的不足。同时报刊网络化后, 网络版的导航设置简洁清晰, 让受众一目了然。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各类信息, 节省了时间。

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还表现在广播电视与网络的接轨。例如,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在“国际在线”网站上开设了藏语广播网。广播电视与网络结合后, 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信息不再难以保存, 可以储存于网站上, 而且可以随时找出进行点播。上网之后, 有些节目内容可以在网页上综合文字、图片与图像, 真正实现了声音、图像、文字的多媒体传播效果。受众可以上网听节目、看节目, 可以通过超链接手段获取背景资料, 还可以对节目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还表现在传统媒体开通网站。例如,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首个自治区在线广播网站——中国西藏之声网站。中国西藏之声网站于2009年6月3日开通, 藏、汉、英三种语言进行传播。西藏之声网站依托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媒体的资源、人才和品牌节目, 将名牌节目、主持人和新闻、专题、音乐等节目为主要内容上网;同时让藏语广播、汉语广播、康巴语广播、都市生活广播四个频道的节目能够在网上实时收听, 还有藏语卫视和汉语卫视两种在线电视可以进行点播, 具有突出的广播网站特色和西藏文化特色。

三、推进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对策

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的起步较晚, 虽然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影响日益扩大, 但是从全国来看, 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推进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都实行了企业化管理, 且走向了市场。但是由于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情况、受众的媒介素养等因素的制约, 加上藏语媒体的特殊性, 如果要让西藏藏语传统媒体实现自负盈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国一直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 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为推动西藏地区社会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直对藏文信息的传播给予了高度关注。传统媒体网络化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首先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网络经济是高投入高产出的, 它需要不断地投入, 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然而西藏传统藏语媒体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 资金的解决还是要靠政府的扶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加大对于传统藏语媒体网络化的援助力度。

(2) 加强技术的投入。促进西藏传统藏语媒体的网络化, 技术是关键。技术是网站发展的根本, 一个网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技术的力量。而对于西藏传统藏语媒体来说, 比一般的传统媒体面临技术问题要多得多。首先是藏文的信息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2010年11月25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持研发的苹果电脑版“珠穆朗玛”系列藏文体研发成功。在藏文电脑编码混乱的背景下, 苹果电脑版的“珠穆朗玛”系列藏文体的推出有助于统一全国的藏文编码系统。然而藏文信息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推进其标准化。其次, 西藏传统藏语媒体的网络化还面临着互联网本身的一些技术问题, 如网站系统的维护、升级等。

(3)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媒体队伍。虽然西藏藏语传统媒体网络化之后有传统媒体的强大队伍、品牌节目或是资源等为依托, 但是在人才结构上、专业技术上等与网络媒体的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想要更好地促进其网络化的发展, 首先需要在现有的人员中大力提倡学习网络、接受网络、熟悉网络、使用网络, 引导传媒工作者适应形势的发展, 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媒体企业文化、营造平等竞争的工作空间, 广开才路, 吸收人才, 留住人才, 善用人才, 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另外要培养传媒人员对藏文软件等相关技术的使用, 建设一支高素质、智能型、数字化复合型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1]朱建伟.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爱好者 (理论版) , 2008 (8) :98-99.

[2]李春冀.我国媒体网络化的现状与出路[J].新闻三昧, 2005 (12) :32-34.

[3]梅志纯.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J].新闻传播, 2012 (10) :215+217.

[4]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5]陈静诗.报纸媒体网络化初探[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3) :104-110.

西藏传统音乐 篇3

科学化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代化的标志, “科普”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在西藏, 是面临的时代话题, 宗教文化是西藏历史性的特征。促进西藏以宗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以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谐发展, 有关西藏未来的发展。

1 科学传播与宗教传统

1.1 科学传播

最早提出“科学传播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概念的是英国学者贝尔纳, 其在代表作《科学的社会功能》中, 他认为科学传播承担着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 促进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二是, 科学教育以及科普工作的需要。[1]虽然没有对“科学传播”进行明确定义, 但是指明了一个可以切入的角度。“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2]科学传播的内容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等信息。其研究范畴包括农业、医学、军事、工业等方方面面, 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科学传播最初主要是科学类期刊杂志等出版物形式, 信息的传者与受者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 使科学传播在形式和受众范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使原来仅限于上层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逐步向大众层面延伸。

1.2 宗教传统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命题, 指明了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 同时也暗含了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差异性, 甚至是冲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 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是“颠倒了的世界观”。[3]宗教以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指引下,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日常行为。尤其是在全民信教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 宗教信仰可能直接导致对科学的排斥。如果认为“科学”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 那么有很多信众坚信“宗教既是科学”。宗教的长期存在, 也将直接导致宗教传统影响的长期存在。

2 科学传播与西藏宗教传统的冲突性与调适性表现

浓厚的宗教传统影响着藏族民众的日常生活。西藏宗教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信仰观念、崇拜对象、生活方式以及习俗等方面[4], 涉及到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领域。引导西藏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 是当下各界谈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科学传播与宗教文化传播的冲突性与可调适性分析, 将有利于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2.1 经济领域

西藏几乎是全民信教的地区, 藏族民众在佛事活动上的花费占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2014年7月, 通过对拉萨堆龙德庆县的田野调查可知, 每户家庭用于礼佛费用大约占到家庭费用总支出的10%~20%。政府所发放的补助、救济资金很多流入了寺院等佛事场所, 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市场经济, 鼓励资金流入市场有比较大冲突。另外,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也与市场经济所倡导的竞争理念相对立。长期以来, 藏传佛教的信徒, 深信自己今生的贫富由前生的因缘所致, 消弱了劳动的积极性和改变自身命运的主动性。伴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 很多民众养成了“靠、要、等”的心理, 进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藏族的宗教信仰中, 对与人们生活密切的山、水十分崇拜。有“神山圣水”的说法, 以及“敬山敬水”的传统, 这对于发展生态经济是十分有利的。西藏之所以直到现在, 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对完好, 和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很大关系。生态经济正是科学传播的核心信息之一。不论是在国内的传播场域还是对外传播场域, “生态西藏”是精心打造的西藏形象之一。

2.2 政治领域

在政治领域, 突出表现为随着宗教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是经过了政教的较量、教派的争斗等社会发展中经常发生的事件。“最后, 一部分宗教上层分子变成了一批占有大量土地、牧场、牲畜, 力量强大的地主阶级分子。这是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得以形成的阶级基础。”[5]西藏废除农奴制度之前, 权力始终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 掌握宗教封建特权, 广大的藏族民众始终没拥有过民主权利。直至西藏和平解放, 废除农奴制度, 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我国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规定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西藏的民主改革, 社会主义发展是大势所趋。然而, 十四世达赖集团利用其宗教领袖地位企图分裂中国, 恢复政教合一的制度和权力, 实属逆历史潮流而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事物总会展现出它的生命力。例如西藏现代化法制建设的推进, 用事实说明宗教传统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可以相适应。正如, 纪录片《西藏一年》所真实再现, 饭店经理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帮助其汉族朋友用法来维权, 依法治国的阳光已然渗透到西藏广阔的土地。在政治领域, 藏族群众法治观念的树立、维权意识的增强、民主权利的使用, 正是社会科学传播源源不断的素材。

2.3 文化领域

著名的作家、社会评论家龙应台曾说:“日子怎么过, 就是文化”, 文化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婚、丧、嫁、娶的传统习俗, 也包括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行为方式。这也是科学传播与宗教传统矛盾最激烈的部分。在纪录片《西藏一年》中, 乡村医生拉姆运用医药给其他百姓治病, 同时, 自身也患胃病, 祈求活佛的加持来去除病患。在西藏很多地区, 直到现在也存在请法师“吐口水”来驱散病魔的方式来治病的情况。这样不但不能有效的医病, 还有可能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从本质上来说, 科学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物质规律, 是唯物的。而宗教中的规律, 很大程度是唯心的。

西藏宗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有其合理的成分。藏族民众保护动物的意识普遍比较强, 这有效地维护了生态平衡;禁止妇女不戴围裙或头巾穿行于田间地头, 以免触怒主宰神灵而得不到秋天的丰收, 这在高原地区, 有效地阻挡了阳光对皮肤的伤害。不可否认, 宗教导致陋习还很多, 这对于科学来说是传播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 也是科学传播所承担的重要职责。

3 正确认识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科学传播的作用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是任何民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西藏地区谈现代化建设, 不能脱离其民族传统, 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科学传播的作用影响。

3.1 个体形象的呈现作用

西藏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 甚至是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 处于舆论高地。如何展现真实的西藏, 是对外对内传播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是重点、难点所在。由于西藏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高原气候条件, 在科技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 需要科学传播对这些新特点做出说明和解释。在西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 也需要大众传播媒介从医学、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各个角度来展现西藏的变化。把真实的西藏传达好, 让西藏发出正确的、真实的声音, 是传媒的责任。

3.2 观念转变的促进作用

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信息传播功能,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提供信息。在“涵化作用”下, 受众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向有利于社会发展、个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方向进行转变。例如, 在《西藏一年》中, 冰雹法师肯定了青霉素的医用价值和大炮驱散冰雹的作用, 通过接受科学传播信息, 在衡量和对比中, 更新已有的知识和想法。宗教传统比起科学传播, 要早几个世纪, 但是, 科学传播的效果在西藏已经有所萌动。我国尊重各民族的信仰自由, 同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藏的特殊语境下, 对藏族民众来说, 既要爱教也要爱国, 既要保护传统文化, 也要为现代文化打开一扇门。科学传播与宗教文化传播有可能也应该和谐发展, 能够求大同, 存小异。对于观念上的转变, 科学传播作为科普的主力军, 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3.3 民主权利的延伸作用

科学与民主,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同时两者也是相伴相生。科学自身的发展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是规律性、系统性的知识。科学的发展, 最终服务也将是公民。科学信息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的过程中, 切实给民众带来的成果。除了可以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技术外, 也有潜移默化的改变。这种改变的重要形式是提供可选择性, 让民众有选择性的、主动的改变自身的生活。从近几年在西藏拉萨、山南等地的田野调查结果中可知, 公民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在农牧区, 村民在看过电视等媒体所展现出来的各项政策、各种技术之后, 会主动向驻村工作队、村委会等部门来反应情况, 工作人员通过向上一级反应情况, 县政府、乡政府会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下乡培训、公开讲座, 来满足村民们的需求。

4 结论:构建西藏特色的现代化

西藏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是历史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期盼。一方面, 必须认识到宗教文化是建设现代化西藏的现实基础, 是重要区情, 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现代化对于西藏来说, 意味着历史性的变革。讨论西藏现代化建设, 不是要斩断西藏所有的历史沉淀。藏族作为一个古老民族自古在雪域高原生息繁衍, 积累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 应当有“扬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 当科学叩响这个古老民族的大门, 也应该引导西藏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正确的认识西藏的宗教文化、传统文化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同时也要尊重各个民族发展的个性, 这种个性基于文化的积累与沉淀。

摘要:科学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 与科学传播密切相关的是文化现代性的话题, 也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宗教传统是西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梳理了科学传播的基本概念, 通过分析科学传播与西藏宗教传统的冲突性与可调适性, 探析科学传播在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传播,宗教传统,现代化,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1.

[2]翟全杰.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8) .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

[4]陈立明, 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0:281.

上一篇: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下一篇:墨尔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