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2024-06-14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精选12篇)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1

在临床诊断疾病过程中, 应用心电图检查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涉及急诊、心内、老年等多科室。心电图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的线段称为心电图ST段, 这部分线段能够将患者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变化显示出来[1], 为临床诊断某些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住院治疗的5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从而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为临床利用心电图ST段抬高表现诊断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住院治疗的5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20例, 年龄在32~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4.8±1.3) 岁。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1) 患者V1-3导联ST段抬高幅度不小于0.2mV; (2) 患者V4-6导联以及肢体导联ST段抬高不小于0.1mV, aVR除外; (3) 排除患者由于血液系统、内分泌代谢等疾病造成的心力衰竭症状; (4) 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检查方法

对56例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时所使用的心电图机型号为MAC-5000, 等电位线使用PQ段, 对患者进行三个心动周期的ST段水平连续测量, 并将三次测量结果记录, 计算其平均值。指定一至两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定进行。记录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室阳性检查结果, 将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急性心肌梗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32例, 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 且疼痛程度剧烈,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知, 心电图呈现出坏死型Q波, ST-T呈抬高状态, 且为单项曲线抬高, 抬高幅度为 (0.33±0.26) m V, 患者体内出现升高的心肌酶现象, 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检查结果与患者病情改善密切相关, 且同时与患者体内心肌酶呈正相关。

2.2 室壁瘤

发生室壁瘤患者为12例, 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可知, ST段发生抬高现象, 且抬高幅度为 (0.20±0.11) mV, 患者体内具有正常心肌酶水平, 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知, 患者体内出现局部室璧变薄现象, 呈现出矛盾运动情况甚至运动消失, 在患者处于收缩期以及舒张期局部室壁出现向外膨出现象。

2.3 变异型心绞痛

发生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为9例,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知, 患者体内ST段发生抬高, 且抬高幅度在0.19±0.09, 患者ST段可呈现出弓背向上型抬高[2], 且T波直立高尖。

2.4 急性心包炎

发生急性心包炎患者为1例, 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为窦性心动过速, 且V1与aVR导联ST段发生下降现象, 但其余导联ST段发生抬高现象, 抬高程度在 (0.19±0.04) m V, 且各导联QRS波低电压。

2.5 感染性休克

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为1例, 患者血压在收缩压60mmHg、舒张压30mm Hg程度且持续半小时之后, 经心电图检查可知其ST段发生抬高, 且抬高程度在0.2m V, 随着患者感染性休克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患者体内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情况, 经心电图检查其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

2.6 过早复极综合征

发生过早复极综合征患者为1例, 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前区不适, 且为间断性, 经心电图检查可知V1、V2导联ST段自J点抬高, 且抬高程度为0.26m V, 对患者进行二阶梯运动试验后ST段恢复至等电位线。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ST段检查, 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患者体内发生心室肌早期复杂过程的电位变化, 其发生原因主要为钙离子出现缓慢内流。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心电图检查, V3-6导联或肢体导联抬高幅度不应>0.1mV, V1-3导联抬高幅度不应>0.25mV, 若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显示体内ST段发生的抬高幅度>上述正常范围, 则可判断患者已发生心肌损伤[3]。心电图ST段导联抬高, 则患者可能发生的疾病未心包炎、外膜下心肌损伤、心脏肿瘤、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一过性心肌缺血等。

诊断与鉴别: (1)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其ST段抬高现象位于梗死区域的导联, 且呈现出单项曲线性质, 上述特征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最具有临床价值的特征; (2)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可知, 患者此类疾病的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痉挛, 且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可知, ST段发生抬高情况, 且抬高属于损伤型, 对应导联ST段下降, 当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后, 经心电图检查可知患者体内ST段抬高情况恢复正常; (3) 对于出现急性心包炎且病情对心外膜下浅层心肌进行累及时, 患者体内降产生损伤电流,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知, ST段发生广泛抬高情况, 但心电图QRS出现较小振幅, P波以及T波均相应减小振幅; (4) 发生重度休克的患者体内出现低容血量, 因此对患者体内冠状动脉血液灌注情况造成影响, 待患者病情由心肌缺血逐渐发生进展, 演变为心肌损伤时, 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知体内相应导联ST段出现抬高; (5) 过早复极综合征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被认为是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 其发病原因与患者体内出现心室复极异常、迷走神经张力升高等现象有关,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知, ST段出现抬高现象, 且抬高部位自J点处始, 抬高幅度最大为1m V, 进行运动可使心电图ST段回到基线。

综上所述, 发生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与其自身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但同时与患者焦虑、低温、过度通气、饮用冷水、过度吸烟、胰腺炎、使用洋地黄药物、脑血管意外、急性腹膜炎等情况有关, 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应根据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给予综合性的病情判断, 从而尽快准确的确诊病情,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王金云, 陈志, 余夕丽.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 12 (1) :393.

[2]王淑红.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弓背向是抬高10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18 (3) :11.

[3]高文丽.麻继红, 刘日霞, 等.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 21 (7) :45.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2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发病原因较多, 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青壮年腰痛, 应注意类风湿性脊椎炎、脊椎结核和脊椎骨软骨炎。老年人常见有增殖性脊椎炎、脊椎骨质疏松、脊椎转移癌等。女性患者腰骶部痛, 应考虑盆腔炎和子宫位置异常或泌尿系统等疾病。矿工、搬运工、演员、运动员及伏案工作者易患慢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结核或脊椎肿瘤压迫神经根时, 常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后方放射痛。肾下垂时腰痛与体位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对腰痛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对腰痛的常见病因的症状特点及鉴别诊断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急性腰肌劳损: 多见于青壮年, 有负荷过重或体育活动史。患者损伤时可突然感到腰部有声响并立即产生一侧或两侧剧烈腰痛, 可有放射性腿痛。体格检查可见腰部肌肉紧张, 髂后上棘的内侧,L 4 ~5旁有压痛。影像学检查可排除伴有椎体压缩骨折或横突骨折等的可能性。

慢性腰肌劳损: 表现为慢性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腰肌周围酸痛, 劳累时疼痛加重, 休息后好转。疼痛可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与天气有关。体格检查腰部活动可轻度障碍, 脊柱无侧弯畸形, 在 L3 横突可有压痛。影像学检查可排除伴随其他情况的可能性。

腰椎退行性变: 多见于老年患者。疼痛可轻或重, 多为持续性, 体位改变症状可加重, 有的伴有腿部放射痛。影像学检查可见腰椎曲度变直, 序列不规整, 椎体边缘唇样增生, 有的有骨桥形成, 有的伴有小关节突变尖增生, 部分椎间隙变窄,以 L 4 ~ 5和 L 5 ~ S 1 椎间隙变窄常见。

腰椎间盘病变: 可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脱出。大多有腰痛, 伴或不伴腿部放射痛。咳嗽、喷嚏、排便等升高脑脊液压力的动作, 及弯腰、直腿抬高等使坐骨神经紧张的动作, 可加重疼痛或产生触电样放射痛。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向椎体后侧椎管内突出或脱出, 或向周围膨出, 硬脊膜弧形受压征象。

强直性脊柱炎: 腰骶部疼痛是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 初起晨间腰骶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制。病变向上发展, 累及胸椎及颈椎, 出现胸背部疼痛, 头部活动受限, 脊柱可完全强直、僵硬。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 有的关节间隙消失, 关节融合强直, 脊柱可见韧带骨化呈竹节样改变, 有的患者髋关节受累。

腰椎或骶髂关节结核: 患者常有局部胀痛, 呈钝痛或酸痛, 一般较轻, 活动及咳嗽、喷嚏等可加重酸痛。腰椎结核影像学检查可见相邻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 脊柱后突, 椎旁脓肿形成。骶髂关节结核可见关节面破坏, 椎间隙不规则狭窄, 周围冷脓肿, 或有窦道形成。

脊椎肿瘤: 可分为原发和转移, 多为转移瘤, 常见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肾癌转移。也可为多发性骨髓瘤。疼痛剧烈, 呈持续性。影像学检查可见多个椎体骨质破坏或硬化, 结合原发癌可诊断。

先天性脊柱畸形: 可见隐性脊椎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椎弓峡部不连、不对称性腰骶关节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腰臀部或一侧臀部疼痛或酸胀, 并有大腿后方、小腿后外侧牵引痛, 严重者臀部剧痛如刀割, 行走、大小便或咳嗽可加重疼痛。患者可有跛行, 腰部无明显畸形及压痛。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篇3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超声诊断;鉴别诊断;三维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59-01

临床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经过正确的诊断后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治愈,因此做好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1]。当前二维超声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唯一缺憾是不能够提供三维结构以及在空间上的关系,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有较多三维超声应用于眼部疾病诊断的报道[2]。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二维和三维联合检查的22例视网膜脱离并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2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分布在1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岁,左眼患者13例,右眼患者9例,无两眼同时患病患者,在病史上,最短为1天,最长为发病12个月。

1.2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均采取卧位,双眼微闭直视天花板,眼睑处涂抹耦合剂,并将探头放置于眼睑处,运用麦迪逊Voluson730以及百胜DU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首先进行水平扫查,嘱咐患者左右转动自己的眼球;随后在进行垂直扫查,嘱咐患者上下转动眼球。对于患者仔细观察玻璃体内带状回声的位置、形态、灵活度、厚度、连续性以及检测眼轴的长度,从而形成三维重建,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病例可以多次反复对于原始图像进行重建观察,做进一步明确诊断。

2结果

在2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9例(40.9%),新鲜视网膜脱离13例(59.1%);完全性脱离患者7例(31.8%),部分脱离患者15例(68.2%);患者眼轴长度最短为15mm,最长为31mm;有8例患者存在合并玻璃体积血,4例患者合并脉络膜脱离。22例患者中有21例最后经过手术确诊为视网膜脱离,诊断符合率高达95.5%,仅有1例患者误诊,为部分视网膜脱离患者误诊为玻璃体机化物。

3讨论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当患者在屈光间质浑浊而无法有效看清眼底的时候,超声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对于视网膜脱离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二维超声已经表现出日益完善的程度,但是仅仅只能呈现平面图像;因此三维超声所具备的优势便显示出来,所给人带来的立体感更强、空间位置更加明确以及构建的图像更加直观,可以为医疗工作者直观的整体的看到病变。

二维超声通常依据后运动的状态、光带的起止点以及综合血供情况进行相应的鉴别,例如高度机化的玻璃体形成的出血膜和沉积在其下方的出血带所产生的带状回声,如同视网膜的脱离症状,同時在后运动状态上也会存在交叉现象,尤其是在几种病理状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二维超声的鉴别诊断就会显得更加困难[4]。眼部由于富含有液态物质因此成为重建图像的最为理想的部位,三维超声具有立体感十足、超声图像形象逼真,可以为临床提供全方位的眼部立体观察结构以及空间上的位置关系信息,充分弥补了二维超声上的不足。本次研究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玻璃体脱离后部由于和视乳头保持一定的连接,因此二维超声呈现出视网膜的脱离,通过对患者三维超声冠状面的观察发现玻璃体后部呈现出扁平状的回声,与视网膜脱离的声像图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而实现明确诊断。二维基础图像的好坏以及成像模式的选择决定着三维超声重建图像的优劣,若二维图像的质量不高,便会直接影响三维重建图像的效果,因此需要注重二维图像的质量水平,从而实现适当的相关参数的调整范围,获得逼真的、清晰的三维图像。

通过应用高频超声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疾病的准确性非常好,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降低疾病所致的失明具有重要意义[5]。二维以及三维超声技术的联合运用具有独特的检测诊断价值,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珑,张华.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及术后观察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08:1158-1160.

[2]邓萍,李玲,赵开银,等.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09,10:1785-1787.

[3]邱恩祺.超声内镜在肠道溃疡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4.

[4]王艳艳,赵跃华,张红,等.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药,2014,05:1161-1162.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4

关键词:症状性足下垂,神经肌电图,诊断和鉴别诊断

足下垂是由于足背伸肌群绝对或相对的力弱或瘫痪所引发的临床症候群。前者是由于单纯足背伸肌群的力弱或瘫痪所致的临床表象, 后者是由于足背伸肌群和足跖屈肌群均出现力弱或瘫痪而因重力作用所致的临床表象, 其基本的病理基础即是足背伸肌群或其支配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症状性足下垂的原因

临床上能够引发足下垂这种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有很多, 上运动神经元及其纤维病变、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神经根病变、神经丛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接头 (运动终板) 病变、肌肉本身病变均可出现足下垂, 甚至骨骼、关节、肌腱的病变也可出现足下垂 (本文不做赘述) 。根据病因学可将其大致区分为内科系统疾病和外科系统疾病两大类。前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疾病以及中毒、电解质紊乱为代表, 足下垂的特点是对称性, 多为双侧对称性出现, 但上运动神经元及其纤维病变和脊髓前角细胞病变时也可仅单侧出现;后者以神经根病变、神经丛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为代表, 足下垂的特点是非对称性, 多为单侧出现, 即使双侧出现也常不对称。

神经肌电图检查诊断症状性足下垂的意义

神经肌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足下垂的重要手段, 对于症状性足下垂的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肌肉病变:肌病以运动症状为主, 多表现为对称性肌肉无力, 如多发性肌炎。神经传导多正常, 肌电图可出现肌源性损害改变: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复合重复放电或肌强直电位、短时限低波幅的多相MUP并伴有大力收缩时的病例干扰相。 (2) 肌膜兴奋异常疾病:如周期性瘫痪, 尤其是低钾性的, 表现为发作性的肢体对称性无力。电生理感觉、运动传导完全正常, 急性期肌电图检测可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 随意收缩时MUP数量减少, 也可有肌强直样电位出现, 间歇期均恢复正常。如肌强直疾病, 主要表现为肌强直和肌无力, 神经传导通常无异常, 肌电图可出现患侧持续的肌强直电位。 (3)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如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呈波动性肌无力, 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的特点, 电生理检查可表现为低频或高频重复电刺激可出现波幅明显递增递减现象。 (4) 腓总神经病变:当以脱髓鞘损害为主时, 腓总神经运动传导在腓骨小头下、上可见传导阻滞, 腓深神经感觉神经电位异常, 肌电图可正常;以轴索损害为主时, 腓总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在腓骨小头下、上均降低, 运动传导速度、末端潜伏期正常, 腓浅神经、腓深神经感觉电位降低, 肌电图显示腓总神经支配的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腓骨长肌可出现异常, 但股二头肌短短头、胫骨后肌、臀中肌、腰椎旁肌均正常。此时要左右对比。 (5) 坐骨神经病变: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同时受累, 神经电图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电位、运动电位波幅均降低, 腓总神经更明显, 腓总神经在膝段无明显传导阻滞。肌电图检查在坐骨神经支配的肌肉上包括大腿后肌群以及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上可以出现失神经电位, 而大腿后肌群多可见神经再生电位, 臀神经支配的臀肌和腰骶椎旁肌正常, 体感诱发可异常。 (6) 腰骶丛神经丛病变:临床表现很像坐骨神经病变, 但臀肌也会受影响, 需两侧对比。电生理检查感觉神经电位和肌电图检查同样重要。神经电图排除腓总神经在膝段有局部传导阻滞, 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腓肠神经、隐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电位、动作电位波幅均降低, F波可正常或延长、消失。肌电图检查一般情况下要检查包括腿部远近端不同神经支配的肌肉, 若臀中肌、腿内收肌异常, 则说明损害靠近丛;而椎旁肌异常, 对确定是否有根性损害重要;所以可根据椎旁肌正常结合异常的感觉传导来确定是否有腰骶神经丛病。 (7) 神经根性病变:腰5神经根病变, 根性损害时, 损害了节前纤维, 感觉神经电位正常, 当存在轴索变性可见运动传导异常。腰5神经根发出支配肌肉包括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短伸肌、腓骨长肌、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腰5神经根病变, 上述肌肉均可出现异常, 臀中肌异常并不是必须的, 但它出现异常更提示腰5神经根性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病变, 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 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 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电生理典型改变为多灶性传导阻滞, 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 以MCV显著, 伴运动末端潜伏期和F波潜伏期的明显延长, 肢体肌肉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改变。 (8)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如感染性、代谢性、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及中毒等。电生理异常因病损累及部位和病理改变的不同而各有不同:轴索变性为主者, 肌电图检测可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髓鞘变性为主者, 神经电图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电位波幅降低, 肌电图多正常;神经元损害为主者, 肌电图检测MUP数量减少, 并可出现巨大电位和同步电位, 但多数情况下常表现为上述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测多种异常同时存在的混合性改变。腓骨肌萎缩症电生理神经电图检测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 腓神经F波、H反射减弱或消失, 瞬目反射也可出现潜伏期延长, 甚至部分病例的VEP、SEP出现异常, 肌电图检测可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 MUP多相电位增多、时限正常, 萎缩肌肉可出现低波幅电位, 重收缩时常呈单纯相或混合相。 (9) 脊髓前角病变:如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病等。脊髓灰质炎肌电图检查随病程变化而各异, 急性期MUP消失或可见束颤电位, 三周后出现大量纤颤电位、正相电位、插入电位延长, 大力收缩MUP明显减少, 恢复期由低波幅短棘波多相电位变为高波幅MUP、大力收缩呈现高波幅单纯相, 后遗症期MUP波幅明显增高、时限明显增宽, 可出现巨大电位和同步电位, 大力收缩呈单纯相或混合相。运动神经元病中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脊肌萎缩、单肢肌萎缩均可引发足下垂, 神经电图一般均无异常, 肌电检查应是全面而广泛的, 每个肢体的远近端肌肉, 同时要检查椎旁肌和延髓肌[1], 会出现失神经现象和慢性神经再生现象, 长时程多相电位的束颤电位、高波幅和长时程的巨大电位、同步电位、卫星电位, 大力收缩时募集明显减少, 特别要检查舌肌、胸锁乳突肌和腹直肌。 (10) 上运动神经元及其纤维病变:锥体束、皮层下灰质核团、大脑皮层 (运动中枢) 受损。笼统地说, 其神经电图和肌电图多无明显异常, 而诱发电位多有一种或几种异常。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细胞数、lg G指数和lg G寡克隆带、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对其诊断具有意义, VEP、BAEP、SEP可有一项或多项异常[2]。视神经脊髓炎是视神经和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病变, 视神经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同时或相继表现[3], VEP或SEP同时或相继异常。帕金森病, 临床以静止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神经电图多无异常, 肌电图可出现4~6次/s的震颤波形, 多可结合临床表现及左旋多巴治疗有效做出诊断。脑出血、脑梗死、脑炎、老年痴呆、脑膜炎等引发的症状性足下垂[4], 神经电图和肌电图多无异常, 体感诱发电位可能存在异常。

症状性足下垂的鉴别诊断, 见表1。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41-342.

[2]卢祖能.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85-886.

[3]王心刚, 张淼.简明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手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137-138.

便血的鉴别诊断 篇5

(1)是便血常见病因之一,尤其是内痔出血甚为多见。

(2)血色一般为鲜红,且与粪便不相混,也不含有黏液,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大便后滴鲜血,尤在硬结大便时更易发生。

(3)肛裂患者排便时常有疼痛感。

(4)肛门视诊及指检常可确诊。

(5)肛门镜或直肠镜检查有利于诊断,可直接窥视到痔核等出血灶。

2.细菌性痢疾

(1)急性期常有畏寒,发热,下腹部隐痛等症状,大便常为脓血样,每次量不多,常伴有里急后重感;慢性期为间断性发作的黏液,脓血便。

(2)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痢疾杆菌),但慢性期大便培养的阳性率不高,仅15%~30%。

(3)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溃疡多较表浅,且边缘常不整齐。

3.阿米巴痢疾

(1)大便多呈果酱样,或呈暗红色,量较多,常伴有脓性黏液,患者多有发热,腹胀,腹痛及里急后重表现。

(2)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成堆的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如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有确诊价值。

(3)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但水肿不显著,溃疡一般较深,常为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溃疡间黏膜正常,病变可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

4.血吸虫病

(1)有疫水接触史,常表现为慢性腹泻,大便呈脓血样或为大便带血。

(2)常有血吸虫病的其他临床表现,如肝脾肿大,全血细胞降低等。

(3)B型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肝纤维化。

(4)结肠镜检查可见直肠黏膜有粟粒样黄色结节,有时还可见到溃疡或息肉等,直肠黏膜活检可发现有血吸虫卵。

5.溃疡性结肠炎

(1)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呈反复发作,缓解过程,迁延不愈,发作期有腹痛,腹泻,常伴有里急后重,本病常最早侵犯直肠与乙状结肠,尔后病变可向上逐步漫延,直达回盲部;少数患者其病变可从右半结肠开始,再逐渐向左半结肠蔓延,大便一般为黏液脓血样便,重者可为血水样便。

(2)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但粪便多次反复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病变活动期,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小溃疡,黏膜脆性增加,触之易出血;黏膜活检,病理如发现腺体杯状细胞减少及发现隐窝脓肿,对诊断有帮助,慢性期者肠道有时可发现炎性息肉,病程长者肠壁有增厚表现。

(4)X线钡剂灌肠对诊断也有帮助,可见到黏膜皱襞消失,结肠袋消失等表现。

(5)抗菌治疗效果差,而柳氮磺胺吡啶或5-氨基水杨酸,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可缓解病情。

6.肠套叠

(1)排出黏液血便,常不含大便,腹部有时可触及套叠的包块。

(2)X线钡剂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诊断,还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7.直肠癌

(1)是常见的癌肿之一,凡35岁以上的患者,患有慢性腹泻或有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样便,伴有里急后重,经一般抗炎等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直肠癌的可能。

(2)直肠指检可发现病灶,对诊断甚有帮助,直肠癌多表现为肠壁上有不规则,质硬的肿块,具有压痛,肿块表面常凹凸不平;指套上常带有黏液,脓血,绝大多数的直肠癌可被指检所发现。

(3)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癌肿的形状,范围,结合活检可明确组织学诊断。

8.结肠癌

(1)中年以上患者,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或便秘,大便变细,粪便伴有黏液脓血时应疑及结肠癌的可能,少数患者可仅表现为固定性的腹部疼痛。

(2)右半结肠癌多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有脓细胞,红细胞,或者隐血试验呈阳性;左半结肠癌多为大便变细或发生便秘的表现,同时大便也可伴有黏液或脓血,少数患者发生肠梗阻症状。

(3)部分病例可扪及腹部固定性包块,且有压痛。

(4)晚期病例有消瘦,贫血等表现。

(5)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癌肿部位,大小及病变范围,结合活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

(6)X线钡剂灌肠对诊断也甚有帮助,尤其是对因癌肿浸润而致肠腔狭窄的诊断更较结肠镜检查优越。

9.直肠,结肠息肉

(1)是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

(2)直肠,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息肉时,表现为大便外附有新鲜血液,血液与粪便不相混为其特点,如果是右半结肠息肉,则血液可与大便相混,但当出血量大时,血液可为暗红色,出血量较小时可呈黑便样表现。

(3)少数患者有家族史。

(4)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对诊断有帮助。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6

[关键词] 流行学乙型脑炎;磁共振成像;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56-01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eencePhalitisB)简称乙脑(JaPaneseeneephalitis,JE),是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eephazitisvirus,JEV)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现就我院20013年收治的8例乙脑病例的颅脑MRI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乙脑的MRI改变特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3年以来我院MRI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乙脑脑炎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64岁。乙脑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发病年龄、血常规及脑脊液化验结果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病例共同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无特异性,血清和(或)脑脊液JEV血清学试验IgM抗体阳性。

1.2 扫描方法 MRI使用GESignaTwinSPeedl.ST超导型MR机,成像方案主要包括:SE序列,常规行MRI横轴位扫描T1加权像和T2扫加权扫描,T2 FLAIR,DWI及矢状位T1加权扫描,其中4例做Gd-DTPA增强扫描。6例另行MRA扫描。8例病人均做了脑电图检查,所有乙脑脑炎病例均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症,并经脑脊液检查证实,MRI复查及治疗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脑部病变。

2 结 果

2.1 MRI表现 8例乙脑脑炎中头颅MRI均显示出双侧丘脑和中脑的异常信号,其中1例除双侧丘脑和中脑病变,还有颞叶的病变。另一例并伴有小脑病变;T2WI、T2FLARI病灶均为高信号,在T2 FLAIR像上更明显,急性期在DWI上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1例可见脑膜强化,两例可见斑片状强化,其余病例未见明显强化。

2.2 MRA表现 8例乙脑脑炎中6例做MRA均未见异常。

2.3 脑电图检查中,均有慢波出现。

3 讨 论

3.1 乙脑脑炎MRI表现特点 乙脑脑炎主要于夏秋季爆发流行,

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很快进展至昏迷,致死率高,后遗症多见。乙脑病变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以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和中脑等处最为显著,小脑、桥脑和延脑次之。根据本组病例及文献,脑干脑炎MRI表现有以下特点:①乙脑患者的病变多呈长T1长T2信号,发病部位在丘脑、中脑、大脑皮质、小脑、脑桥及基底节甚至脊髓的异常信号,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双侧丘脑和中脑的病变,伴有或不伴有其他脑区的病变。②头颅MRA常无异常。增强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可有不规则点片状强化,或伴脑膜强化,不具有特异性。③弥散成像对急性期改变比其他成像方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随着病程的延长敏感性下降,而T2 FLARI不管是在发病的急性期,还是在恢復期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呈高信号影。

3.2 MRI对乙脑脑炎的诊断价值 对于后颅窝病变,由于骨性伪影干扰,CT的检出率很低。对于大脑半球内炎症CT检查检出率低,敏感度远远不及MRI,MRI与CT相比,MRI无后颅窝的骨性伪影干扰,并且软组织分辨率高,脑组织灰白质对比度信号差别更高,更易发现轻微的脑组织病变及CT不能发现的较小病灶,再加MRI的多参数﹑多维成像功能,特别是T2 FLARI和DWI成像更敏感,对病变的显示就更准确而可靠,故在可疑脑炎病变时,MRI检查应作为首选。

3.3 乙脑脑炎的鉴别诊断 某些肿瘤、Wilson病、CJD,丘脑梗死以及Wernieke脑病等一些代谢性脑病,MRI检查也可以发现双侧丘脑、大脑脚、基底节区的异常信号改变,但肿瘤在增强扫描时常有强化,占位效应明显;wsilon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豆状核、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大脑脚的异常信号;CDJ主要为双则尾状核,壳核对称性TZWI高信号改变;Wernicke脑病典型改变为第三脑室和导水管周围对称性T2WI高信号等。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将上述疾病与乙脑相鉴别。此外,如果乙脑合并有颞叶病变,这需要与单纯疤疹性脑炎相鉴别,但这些乙脑患者的双侧丘脑和中脑的异常MRI信号可与之鉴别。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6例、肺栓塞患者41例, 均经过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确诊[3], 并排除有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46例心肌梗死患者包括男27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51.3±8.0) 岁;41例肺栓塞患者包括男23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52.6±7.5)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72 h内 (即发病72 h内) 行心电图检查, 认真记录每位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SⅠQⅢTⅢ、ST段压低及抬高、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SⅠSⅡSⅢ等; (2) 采用“肺栓塞心电图21分”积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栓塞组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积分、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SⅠQⅢTⅢ的比例均高于心肌梗死组 (P<0.05) ;心肌梗死组ST段压低及抬高所占比例高于肺栓塞组 (P<0.05) ;而两组心电图结果在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SⅠSⅡSⅢ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肺栓塞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4]。肺栓塞患者症状表现并不十分典型, 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较为接近, 尤其是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特别相似[5]。因此临床将肺栓塞诊断为心肌梗死的误诊率较高, 这就容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6]。

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经济、普及范围广的辅助检查, 早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7]。研究表明, 心电图在肺栓塞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重大[8]。肺栓塞与心肌梗死均有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根据二者不同心电图特征以及心电图积分可对肺栓塞进行早期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再结合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则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的发生[9]。据文献[10-11]报道, 肺栓塞以肺型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和顺钟向转位等右心表现为主, 心肌梗死更多是表现为T波倒置和ST段压低及抬高等心肌缺血损伤。本研究表明, 肺栓塞组患者中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SⅠQⅢTⅢ的比例高于心肌梗死组 (P<0.05) , 而出现ST段压低及抬高的比例明显低于心肌梗死患者 (P<0.05) 。分析其原因, 可能与肺栓塞导致右心负荷急剧增加造成左心功能也同时受到严重影响有关, 而心肌梗死也是主要由于心肌供血、供养不足所导致, 二者之间心电图表现也有相似之处, 都会出现ST段的改变及呼吸困难、胸痛等[12], 本组研究中, 两组心电图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SⅠSⅡSⅢ的比例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十二导联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心肌梗死和肺栓塞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46例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梗死组) 和41例肺栓塞患者 (肺栓塞组) 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对两组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心电图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肺栓塞组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积分、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SⅠQⅢTⅢ的比例均高于心肌梗死组 (P<0.05) ;心肌梗死组ST段压低及抬高所占比例高于肺栓塞组 (P<0.05) 。结论:心肌梗死与肺栓塞患者的早期心电图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心电图可作为二者早期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4例, 其中心肌梗死68例, 男32例, 女36例, 年龄43~65岁, 平均年龄 (52±9.7) 岁;肺栓塞56例, 男30例, 女26例, 年龄45~68岁, 平均年龄 (57±8.8)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P>0.05) 。所有患者均已通过相关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认[3], 并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及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对所收集的患者在入院72h之内进行心电图检查, 并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主要包括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SⅠSⅡSⅢ、ST段压低及抬高等心电图结果;对上述的心电图特征进行整理分析, 并使用“肺栓塞心电图21分”的积分统计对全部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

将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统计, 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SⅠSⅡSⅢ、ST段压低及抬高等的比例, 来判断2组患者心电图的情况及正常的心电图比例;通过使用“肺栓塞心电图21分”对患者的上述心电图结果进行评分, 观察记录此积分系统的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正常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电图结果比例和心电图积分

心肌梗死组患者在正常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SⅠQⅢTⅢ等心电图结果比例小于肺栓塞组患者的比例;而心肌梗死组患者ST段压低及抬高比例 (81%) 则大于肺栓塞组患者比例 (64%) ;2组的心电图积分相比, 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分值明显低于肺栓塞组;2组相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及SⅠSⅡSⅢ的比例

2组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及SⅠSⅡSⅢ等心电图结果相比较, 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肺栓塞是指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栓子堵塞患者的肺动脉及分支, 而造成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患者病症并不是十分的典型, 与一些心脑血管的症状较为接近, 特别是和心肌梗死患者症状极其相似。所以导致临床上容易将肺栓塞诊断成心肌梗死, 且误诊率比较高, 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心电图是一种经济、简便、普及范围广的检查手段, 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5]。研究表明, 心电图在诊断肺栓塞及心肌梗死时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院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具体如下。

通过我院的分析发现, 心肌梗死患者其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SⅠQⅢTⅢ等比例均小于肺栓塞患者;通过“肺栓塞心电图21分”来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积分为 (3.1±1.8) 分, 明显小于肺栓塞患者的 (6.9±5.1) 分;而心肌梗死患者在ST段压低及抬高的比例 (81%) 则大于肺栓塞患者的比例 (64%) 。其原因可能与肺栓塞所导致的右心负荷增加连带左心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有关系, 心肌梗死也主要是因为心肌的供血和供氧不足所造成的。二者之间的心电图也有相似之处, 所有患者在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及SⅠSⅡSⅢ等方面的心电图结果中, 均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笔者发现, 虽然二者在临床表现或患者的特征表现相似, 但是二者的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改变, 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及心电图的积分对肺栓塞和心肌梗死进行早期的鉴别及诊断, 再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可以有效地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 心电图能在心肌梗死及肺栓塞患者早期进行有效鉴别及诊断, 特征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汪家坤, 吴艳, 惠复新.老年肺栓塞69例诊治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9) :3823-3824.

[2]安伟国.肺栓塞6例误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8) :3599-3600.

[3]翟莉, 吕豪, 许宏, 等.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序列变化分析〔J〕.军事医学, 2012, 36 (2) :158-159.

[4]吴刚勇, 陈少萍, 陈峰.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2 (4) :460-461.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本院进行就诊的52例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患儿和53例小儿癫痫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为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有小儿抽动障碍、良性睡眠肌阵挛和夜惊症等。研究组患儿为小儿癫痫病符合《临床诊疗指南 (癫痫病分册) 》规定的癫痫诊断标准, 患儿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癫痫;经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有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其中, 对照组男31例, 女21例;年龄102 d~8岁, 平均 (3.4±1.6) 岁;小儿抽动障碍症21例, 良性睡眠肌阵挛18例, 夜惊症14例。研究组中, 男33例, 女20例;年龄101 d~8.5岁, 平均 (3.6±1.8) 岁。两组癫痫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癫痫患儿均采取常规的脑电图临床检查, 所采用的仪器为美国CADWELL公司生产的脑电图仪, 检测时长30 min;在此之后再以视频脑电图进行检查, 采用美国尼高力公司生产的多导视频脑电图仪, 时长1 h, 按照国际10-20系统, 用导电膏安放19个头皮盘状电极, 敷贴固定后置于弹力帽内再次固定, 双耳垂参考电极;高频滤波60 Hz, 时间参数0.3 s, 灵敏度10μV/mm, 记录速度30 mm/s。检查过程常规进行闪光刺激, 对于4岁以上患儿, 进行3 min的过度换气, 同时由专业人员对各种活动状态下的脑电图进行分析。

1.3 脑电图判定标准

脑电图的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脑电图学》中制定的诊断标准[2]。其中痫样放电有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和多棘慢波等异常波, 有爆发抑制和高度失律的特点。对于非特异性的异常波形包括极度纺锤波、明显的低电压、睡眠纺锤缺如和双侧的波幅明显不对称达50%以上及低幅不规则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VEEG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儿的VEEG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总异常率为79.25%, 对照组患儿的总异常率为30.77%, 两组患儿总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研究组癫痫患儿REEG和VEEG检查总异常率比较

单独对研究组的癫痫患儿的两种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VEEG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9.24%, REEG检测的总异常率为56.61%, VEEG的检测异常率明显高于REEG, 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两种检测方法总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癫痫发作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和惊厥, 但都是具有一过性, 很难及时的观察确诊。在癫痫病发作的时候, 大部分病例在脑电位传导时都有一些特征性的变化, 以此为根据脑电图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癫痫病的重要手段。采用脑电图进行检测可以在发作和发作的间歇期都发现异常的脑电波现象, 如果能够结合多项激发方法和特殊的电极, 那么至少可以在80%患者当中发现异常的癫痫样波。现在的视频脑电图和脑电监测仪, 可以24 h观测和记录脑电波的变化, 同时在癫痫发作时能够准确地记录整个过程的脑电图, 这对癫痫疾病的临床诊断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3], 而对于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亦具有相当程度的准确度。常规的脑电图由于技术上的一些限制, 很难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记录, 而作为癫痫患者脑电位的释放并不是持续性的, 它发放的频率也因患者而有所不同, 现今临床上基本上已经认可对癫痫患者采取常规脑电图观测40%以上的患者没有癫样波释放。而视频脑电图在这方面的应用, 则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癫痫病和非癫痫病发作的临床鉴别与诊断是现今医学上的难点, 近几年来据相关研究显示, 在癫痫疾病中8%~20%的患者伴随着独立性精神症状, 也有可能和癫痫症状共同存在, 这对癫痫病的临床鉴别与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4]。据国内相关报道, 采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比常规的脑电图监测异常波形的检出率提高了13%~32%, 癫样放电的检出比例提高了60%[5]。本次临床试验以52例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患儿和53例小儿癫痫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对其进行VEEG监测, 然后比较两者结果发现, 研究组的总异常率为79.25%, 对照组患儿的总异常率为30.77%;单独对研究组的癫痫患儿的VEEG和REE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VEEG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9.24%, REEG检测的总异常率为56.61%, VEEG的检测总异常率明显高于REEG, 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两种检测结果总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癫痫病患儿采取视频脑电图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应用价值很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采用视频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该院进行就诊的52例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患儿和53例小儿癫痫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非癫痫性发作的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小儿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时对其进行常规的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监测, 比较两者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异常率为79.25%, 对照组患儿的总异常率为30.77%, 研究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单独对研究组的癫痫患儿的两种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视频脑电图 (VEEG) 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9.24%, 常规脑电图 (REEG) 检测的总异常率为56.61%, VEEG的检测异常率明显高于REEG, 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对照比较发现, 在癫痫病患儿采取视频脑电图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应用价值很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小儿癫痫

参考文献

[1]黄远桂, 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141-152.

[2]刘智胜.儿童非癫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9 (4) :241-244.

[3]沈南平, 华颖.视频脑电图对婴幼儿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儿科杂志[J], 2006, 21 (3) :209-210.

[4]刘晓燕.发挥长程脑电监测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 (4) :241-243.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的30例为我院2005—01~2008—03门诊就医患者, 年龄24~ 54 (平均39) 岁。均为男性。其中高血压病9例、余21例心血管未见器质性病变。30例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正常, 临床排除右心室肥厚、原发性心肌病及重度垂位心。使用Frank导联, 观察额面、右侧面及横面QRS向量环的方位, 终末向量的变化特点。

2 结果

30例患者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额面心电轴+120°~+167°。

心电向量图:额面QRS主体环均位于左下象限, 最大QRS向量角在+27°~+40°。终末向量皆位于右上象限, 泪点密集运行缓慢, 达40~60ms, 形成明显的附加环;右侧面QRS主体环均位于前下象限, 终末附加环均位于前上象限;横面QRS主体环均位于左前象限, 终末附加环皆在右前象限。

3 讨论

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属于双支阻滞, 临床较少见, 表示心脏有严重病变, 易发展成完全性房室阻滞, 是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通常当心电图出现右束支阻滞同时额面心电轴右偏≥+120°, 在排除右心室肥厚等即可诊断。但往往有假阳性, 是由于心电图的波形仅限于各导联轴之间电位差变化的实序记录, 对具有方位性质的病理变化尚较难提供令人满意的诊断结论。心电向量图是记录心脏电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各瞬时空间向量, 描记出每个心动周期中电力活动的立体图形, 以立体图像反映心脏各个不同时间内电力的方向、电压及时间的变化。所以心电向量图能够描记出左后分支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各自的特点, 互不影响。左后分支阻滞特点额面QRS主体环位于右下象限且宽阔, 最大QRS向量角指向右侧;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特点终末向量异常, 表现在三个面终末运行缓慢, 可见增加的附加环。本组30例虽然心电图改变似双支阻滞, 但心电向量图额面QRS主体环均位于左下象限, 因此不支持左后分支阻滞。其心电图额面心电轴右偏≥+120°, 系由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终末向量运行缓慢, 形成的附加环投影在I、aVL导联轴的负侧, 心电图I、aVL导联出现深宽的S波所致, 故表现额面心电轴右偏。通过分析本组资料表明, 心电图右束支阻滞同时额面心电轴右偏诊断双支阻滞有可能造成假阳性。描记心电向量图可以避免假阳性, 对确定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广纯.临床实用心电向量图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03

[2]高秉新.心电向量图图谱[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 92-115

[3]卢喜烈, 王斌.心律失常心电图[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662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11

关键词:球形肺炎;CT影像特点;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79-01

球形肺炎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肺部炎症之一,形状为球形并不是其特殊之处,重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经常被误诊为肺良性肿瘤?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等疾病[1]?误诊除了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伤害,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或给予错误的治疗措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笔者总结了球形肺炎的CT影像特点,分析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2月之间于我院就诊的28例球形肺炎患者,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且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22~62岁,平均(45.3±4.8)岁;病程21~157d,平均(68.3±3.4)d;临床症状:胸部疼痛10例,咳嗽9例(伴少量黄痰2例,伴白色稠痰4例,伴血丝痰3例),发热7例,无明显症状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19例,血沉增快11例,其余无明显异常?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平扫,通过纵膈窗和肺窗行肺部观察摄影?本次研究中,CT平扫检查1次者12例,做2~3次CT复查者16例?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病灶大小与形态

CT检查显示,以肺野背侧为病灶部位者16例,病灶位于右肺上叶者2例,位于左肺上叶舌段者7例,位于右肺中叶者3例?病灶阴影呈球形或类球形,直径大小处于1.1~6.2cm之间,平均(3.1±0.4)cm,其中1.1~2.5cm者8例,2.1~3.5cm者7例,3.6~6.2cm者13例?

2.2 病灶边缘与病灶密度

病灶边缘显示出轻度分叶者2例,显示边缘较毛糙或呈锯齿形者17例,边缘较模糊,呈晕圈状者9例?肺窗观察结果显示,共11例患者病灶密度不均匀,密度最高处为病灶中心,由中心至边缘密度越来越低,其余17例患者病灶密度较均匀?

2.3 病变周围结构与复查结果

病灶附近肺段或肺叶伴有炎症7例,肺门侧血管与病灶连接且充血11例,症状于炎症吸收后缓解,病变周围结构胸膜增厚10例,胸膜广泛连接胸膜下病变部位?对患者实施系统性抗炎治疗2周后的复查结果显示,共18例患者的病灶吸收消失,其余10例患者病情较严重,病灶于治疗3周后吸收消失?

3 讨论

球形肺炎属于肺部炎症,无特异性,且无复杂诱因,通常是因细菌或病毒而导致的,以葡萄球菌与肺炎双球菌感染最为常见,所以在影像学检查中常显示为类球形或球形,这也是其名称的来源?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咳白痰?胸部疼痛?发热?咳嗽等,大部分患者曾患有呼吸道系统炎症[2]?

球形肺炎的CT影像学特点有以下几点:①病变部位与胸膜接近,病灶与胸膜相对垂直,呈现出刀切样边缘形状,病变形状与方形类似;有淡薄的小斑片位于病变部位周围,密度增高;胸膜明显增厚;周围血管增粗?增多?纹理扭曲,且并未僵直或受牵拉;病灶边缘显现的锯齿状改变较为模糊,无明显规则性;病灶密度不均匀,由中央至边缘逐渐降低,以晕圈样形式改变[3]?在其鉴别诊断方面,首先,肺良性肿瘤形式状态更多,边缘无锯齿?分叶或毛刺,较光滑,胸膜与肺野处比较正常,且病灶周围血管不会增粗?增多?纹理扭曲;而周围性肺癌通常呈规整球形,且病灶密度的增高与降低无规律,边缘无晕状,较清晰,多有细短状毛刺,且管壁不规则,官腔不扩张,支气管影较为少见?此外,肺癌胸膜改变较少,常见的是凹陷征,接受抗感染治疗后病灶不会缩小;结核球常位于两肺上叶,具有清晰的病灶边界,以粗大毛刺状边缘最为常见,呈现僵直的形状,周边在增强扫描时会发生强化,经抗炎治疗后影响不大,且病灶内有较多钙化灶,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对球形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加以鉴别?

综上所述,虽然在CT检查方面球形肺炎与其他肺部病变有一些相似的表现,但球形肺炎具有更加特殊的影像学特点,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避免发生误诊而延误患者治疗时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玉娥,郝敬明,胡春艾,等. 球形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32例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101-104.

[2] 杨来华,蔡成君,祖大报,等. 高分辨率CT对球形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附21例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0,35(19):102-103.

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论文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92例, 包括男性47例, 女性45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其中, 风心病38例, 冠心病29例, 肺心病15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10例。

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 目测宽QRS波群电轴, 以Ⅰ导联AVF导联主波向下作为无人区电轴的目测标准。并根据经典标准判断房颤伴室性心律失常。

2 结果

92例房颤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 其宽QRS波群位于无人区电轴的为53例, 其中, 46例为房颤伴室性异位激动, 7例为房颤伴室速。另39例为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无一例位于无人区电轴。提示特异性100%。

3 讨论

心电轴代表额面QRS波群平均综合向量, 是心脏电活动的总趋势, 方向和强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电轴分类:电轴正常-30°~+90°, 电轴左偏-30°~-90°, 右偏+90°~+180°, 无人区电轴-90°~-180°, 又称不确定电轴, 极度左偏或右偏电轴。正常的心室除极方向从右上指向左下, 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时, 说明心室除极的总方向与正常心电轴的方向相反, 变为从下向上, 从左向右, 引起心室除极的总方向发生180°大反转。除极少数人可能为“生理性变异”外, 95%以上属于“病理性”心电图改变[1]。即这种心电轴几乎都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如冠心病、心肌病、先心病、肺心病等。本组92例房颤并宽QRS波群中, 46例房颤伴室性异位激动, 7例房颤伴室速, 宽QRS波群均位于无人区电轴。房颤合并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总的方向可能发生改变, 但心室除极的总趋势是从上向下不会指向无人区[2]。由此可见, 无人区电轴可作为诊断房颤伴室性异位激动的一个特异性较高的指标。然而郭继鸿等[3]认为右室室早因为除极向量成份小, 不会将整个心室的平均心电轴转变到无人区, 故右室室早的电轴不会落入无人区, 这种室性异位起搏点位置多变造成了无人区电轴判断室性异位激动的敏感性较低。故宽QRS波群鉴别需考虑多种方法[4], 如房颤的心率, QRS波群时限形态, 其前的R~R间期, 其后的类代偿间期等。这样才能更正确地判断是否为室性异位激动, 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 无人区电轴目测法是判断房颤合并宽QRS波群的一项特异性强、简单实用的鉴别指标。

参考文献

[1]侯爱军, 郭继鸿, 李学斌, 等.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引发无人区心电轴的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 2.

[2]郭继鸿.无人区电轴[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 12 (2) :111.

[3]郭继鸿, 王志鹏.伴无人区电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 15 (2) :142-143.

上一篇:心理意志下一篇:西藏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