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品牌(精选12篇)
西藏旅游品牌 篇1
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 已由旅游资源的竞争发展到旅游产品的竞争, 并向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竞争快速推进, 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和新的趋势。2007年山东省旅游局先后推出“文化圣地, 度假天堂”的形象宣传口号和“好客山东”旅游品牌标识, 标志着山东省旅游业开始进入品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将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建设为例, 结合山东省旅游品牌建设的现状, 就“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建设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1 山东省旅游品牌建设现状
对山东省旅游的形象定位曾先后出现过“一山一水一圣人”和“走近孔子, 扬帆青岛”, 这些定位大都是对“物”的定位, 还没有深入到旅游文化的深层次中, 缺乏文化内涵和深度。在高度概括山东文化的基础上, 山东省旅游局凝练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 作为山东省旅游业的全新品牌在国内外推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紧紧把握了山东人的特质和山东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 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影响力、感染力、穿透力。
2“好客山东”旅游品牌构建要素
2.1 基本价值贡献要素
2.1.1 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现代旅游的基础, 是吸引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充分条件。具备特色和优势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品牌构建的基本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 “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就是旅游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旅游吸引物, 这也是山东省旅游品牌区别于其他省域旅游品牌的最大卖点。
2.1.2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服务或服务与实物的组合。对于山东省来讲, 应以“好客山东”为主题, 围绕“山水圣人”、“黄金海岸”、“逍遥游”三大主线, 整合形成一批具有山东特色, 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 兼具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功能的旅游产品品牌。
2.1.3 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在旅游者和旅游吸引物之间是一种中介和纽带, 其主要任务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山东省应继续实施“三个一批”工程, 通过引进外面的一批、扶持行业内的一批、引导其他产业转过来一批等方式, 积极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2.1.4 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 为旅游者顺利进行旅游活动提供物质保证。
在“好客山东”品牌建设中, 各相关行业应提高所有配套的设施和服务, 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精神要求。
2.1.5 旅游服务人员。
良好的旅游服务有利于拉近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距离, 增强旅游地的亲和力, 加深旅游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应出台《“好客山东”服务标准》, 使之成为全省服务行业员工的行为操守, 人人代表“好客山东”, 处处体现“好客山东”, 积极打造“细微服务”品牌, 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夯实基础。
2.2 辅助价值贡献要素
2.2.1 旅游地政府。
旅游地政府作为国家在某一地域设立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 能运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 对旅游地旅游经济组织及其活动进行引导、调控、监督。山东省政府和各级地市政府应在“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 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来推进旅游地品牌的构建。
2.2.2 生态环境。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跨区域系统的空间位移活动, 总是离不开生态系统。旅游者的任何旅游活动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山东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以提供给旅游者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2.2.3 旅游地居民。
旅游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 旅游者来到旅游地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和当地居民进行交往。现代旅游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为了让好客的山东更好客, 省内居民应树立“好客”意识, 做到热情、好客、温良、彬彬有礼, 树立旅游地良好的人文形象。
2.2.4 相关法律和政策。
在旅游活动中, 旅游组织机构、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其他如交通、通讯、卫生、安全等行业间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山东省应围绕“好客山东”品牌建设, 修订、完善和制定旅游行业地方标准, 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3“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体系构建
“好客山东”作为区域旅游品牌, 在“好客山东”品牌整体统领下, 可以延伸为旅游城市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产品品牌等子品牌, 形成以整体品牌形象为核心, 多层次品牌为支撑的旅游品牌体系, 提升山东旅游品牌的竞争力。
3.1 旅游城市品牌
山东省内的17个地市应根据区域特色, 形成自己的城市品牌, 如济南的“泉水之都”、烟台的“山海仙境、葡萄酒城”、潍坊的“国际风筝都”、曲阜的“东方圣城”、聊城的“江北水城”等。在地级城市品牌统领下, 各县、市、区可进一步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 形成亮丽的城市名片, 如庆云的“吉祥庆云”、乐陵的“乐在乐陵”等县级城市品牌。
3.2 旅游企业品牌
指行、游、住、食、购、娱为主题的六要素企业品牌以及在旅游行业内部形成的以“细微服务”为代表的服务品牌。按照品牌化、实业化的路子, 在省内积极发展“鲁菜馆”、“山东客栈”等品牌连锁企业, 积极打造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品、旅游娱乐等知名企业品牌, 使之成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
3.3 旅游产品品牌
在“好客山东”统领下, 着力打造“山水圣人”、“黄金海岸”、“逍遥游”三大骨干旅游线路, 积极发展温泉旅游、湿地旅游、高尔夫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品牌, 同时, 依托“孔子国际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大型节庆活动, 积极打造山东的节庆文化品牌。
4“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营销传播
4.1 利用好客文化进行特色营销
将“好客文化”营销理念深入贯彻到“好客山东”旅游品牌营销中, 坚持以人为本, 用真诚豪爽的“好客精神”全力开拓市场, 用诚实善良的“好客之道”真情培育市场。
4.2 统筹协调开展合力营销
坚持“政府主导, 部门联合、企业参与、上下联动”的原则, 创新宣传促销机制, 政府与企业相结合, 形象宣传与产品营销相结合, 采取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等形式,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开展省、市、企业联合促销, 形成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
4.3 综合各种手段整合营销
综合运用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户外等媒体手段, 配合以公关活动、人员推广、行业促销等手段, 积极传播“好客山东”旅游品牌, 让游客认知“好客山东”旅游产品, 吸引目标游客加入到山东的旅游消费行动中来。
5“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管理
5.1 品牌绩效评估
旅游品牌传播的绩效包括品牌知晓、品牌态度、品牌接受、品牌偏好、品牌购买、重复购买、品牌满意、品牌忠诚八个指标。通过调查对这八个指标进行量化和分析。“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传播的绩效可以由品牌传播者或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5.2 品牌渠道管理
在营销渠道中充分体现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各层面严格按照品牌整体形象的要求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出现, 在整体品牌形象下进行各自的渠道拓展工作, 避免旅游目的地内的城市、景区各自为战。
5.3 品牌危机管理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应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危机预防管理系统, 建立保障旅游发展中的公共安全系统。危机发生时, 及时组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5.4 品牌价值提升
在旅游品牌经营过程中, 我们既要创建品牌, 保护品牌, 更要在品牌经营管理的动态进程中提升品牌价值, 累积品牌资产。注册“好客山东”及以“山东客栈”、“鲁菜馆”为代表的相关系列产品商标使用权, 并搞好系列商品开发、商标使用权的转让等工作。
旅游地品牌的塑造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构筑坚实的品牌内涵, 为区域性旅游品牌构建打好坚实基础。山东省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大力实施“好客山东”旅游品牌战略, 通过九大价值要素构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 通过市场营销将“好客山东”品牌传递给目标顾客, 做大做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体系, 通过旅游品牌管理累积品牌资产, 提升品牌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光军.品牌策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2]梁明珠.旅游地品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于冲.齐鲁文化与好客山东[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4]王菘, 韩振华.关于旅游品牌的深层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5]傅云新.试论旅游地品牌定位与定位强化[J].商业时代, 2005, (9) .
[6]梁明珠, 伍锋, 陈小洁.试论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旅游地品牌构建问题[J].南方经济, 2004, (6) .
西藏旅游品牌 篇2
一:项目起源与策划背景:
1:扬州简介:
扬州是开放的新兴现代城。扬州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开放城市。唐代扬州是东南地区的最大都会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当时在扬外商达1万多人。高僧鉴真大师六次东渡到达日本。韩国的崔致远、阿拉伯的普哈丁、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等都曾留下足迹。
扬州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圣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佳绝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瑰宝。
扬州历史上是一个戏曲之乡,著名的地方戏剧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音等,至今为民众所喜好。富有地方特色的扬州传统工艺、漆器、玉雕、刺绣、绒花等,其历史远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近的繁盛于清代。以艺术精湛、制作精美著称,有的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扬州是著名的历史古城。扬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屡经风云变幻,几度兴衰,几度辉煌。汉代的兴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使这座古城为祖国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西汉为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确立了扬州的交通枢纽地位。盛唐时期的扬州雄富冠天下,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清代中期,扬州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成为全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多年的历史积淀,使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成为目前国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之一,古迹、遗址、文物众多,仅市区就有各类文保单位148个,其中国家级4个(个园、何园、普哈丁墓园、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省级16个。市区的文昌路,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之称。
2: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有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历史上的扬州数度繁华,自大禹治水后,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为古九州之一。汉朝时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盐铁两大“官工业”迅速发展,扬州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唐代,扬州作为万里长江的尾闾、浩瀚大海的门户,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相当于今日之上海。江海交汇,城以水兴。唐初,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已成为全国南北水运交通大动脉,南方诸郡的贡品、东南八道的物资都必经扬州转运至
京都长安。便利的交通,使扬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东方四大商港之
一。扬州的经济发展出现第二次高峰,并步入鼎盛时期。是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史称“扬(州)一益(州)二”。繁华起来的扬州,愈加光彩夺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便是当时其富甲天下的写照。经济的繁盛带来文化的勃兴,扬州盐商、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曲艺为后人留下数不胜数的园林建筑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形成独树一帜的“扬派文化”。千年的古运河孕育了扬州的文明,往日的辉煌造就了扬州独特的通史式的文化长廊。从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出,如今的扬州更是春风十里,处处涌动着激情,处处展现着新姿。
二:项目综合环境分析:
1:行业现状分析:
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这一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正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争夺游客第一目的地的竞争也如火如荼。作为老牌的旅游大省,在新的竞争中能否胜出,并继续保持其品牌号召力,已成为 扬州旅游发展的瓶颈
扬州市的旅游整体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相对较零散,人们对 扬州的认识较笼统,普遍集中于 扬州的小镇、山水园林、名胜古迹等,而对 扬州较深层的风土人情、人文气息、文化底蕴了解的却少之甚少。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加强品牌形象管理与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2:发展时机:
第一,国家面临着一个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央领导多年以来始终强调的一个观点。之所以叫做战略机遇,就是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我们有可能谋求大的发展。现在提出和平崛起,当然国际环境未必容忍我们和平崛起,但是这样一个战略期,我们必须看到,而且现在发展的态势已经很猛。
第二是“长三角”地区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腾飞期,这就意味着,长江三角洲,江、浙、沪的发展态势越来越猛,而且不仅是制造业层面的发展,在金融业、服务业方面也需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这个经济发达就立不住。下一步就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旅游就是一个重头,这是第二个机遇。
第三个机遇是扬州的交通启动机遇,尤其是铁路枢纽的建成,五条黄金路线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扬州区位良好、交通不足的状况。最突出的是铁路枢纽站,这样一个铁路枢纽站的形成和一般的过境站截然不同,这意味着很多主动权把握在扬州手里。但是这种发展对发展模式会有另一个方面的影响,它意味着大众旅游的时代来临。毫无疑问,五条铁路线对应五个大的市场,甚至迅速形成像北京一样的周末旅游市场。这个态势已经显现,这是好事情,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来迎接这样一个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可是大众旅游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影响扬州的旅
游发展模式,古人的定位越来越淡,现在的定位越来越强,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均花费越来越少。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也是一个大的机遇。
3扬州的优势:
3-1:景点众多:
“州界多水,水波扬也”,这是扬州之名的来由。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筑邗城,至今已有25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历经各朝变迁,孕育了扬州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扬州作为第一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确立了自己的旅游地位。市区的瘦西湖、大明寺、高旻寺、天宁寺、观音山、个园、何园、汪氏小苑、吴道台宅第、史可法纪念馆、琼花观、汉陵苑墓、隋炀帝陵、普哈丁墓园、小盘谷、石塔、蜀岗风景区、凤凰岛、竹西公园等,郊县的高邮湖、文游台、龙虬庄遗址、盂城驿、邵伯湖、江都水利枢纽、花卉苗圃、宝应星如棋布的藕塘水乡、仪征绵延的丘岭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这些景点精致秀美、建筑风格别具、文化内涵丰富。扬州旅游景点,资源丰富,俚语说: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各朝都留有风格不同的遗迹。但扬州景点同时也存在着结构相对单
一、个体量偏小、层次不高、分散不
一、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在激烈的旅游市场客源和消费竞争中没有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3-2:大量赞美扬州的诗句:
望海潮、广陵怀古
秦观/宋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毫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扬,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遣怀
杜牧/唐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春处教吹箫?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
忆扬州
徐凝/唐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
陈子龙/明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青山半隐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
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扬州
吴师道/元
画鼓清箫估客舟,朱竿翠幔酒家楼。
城西高屋如鳞起,依旧淮南第一州。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扬州旅游现在存在的问题:
4-1: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不力,旅游业仍然停留在“门票经济”时代,整体效益不高,旅游商品缺乏。由于缺乏有效引导,旅游企业遍地开花,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存在“小、乱、短”现象。所谓“小”,即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经营的实力;所谓“乱”,即恶性竞争,违规违法现象较为普遍;所谓“短”,即短期行为突出,缺乏诚实信用。旅游资源开发(包括整合)不力,产品结构单一。我市的旅游景点虽然不少,但特色不够明显,大多以传统园林为主,且体量较小,缺少有机组合。而新景点建设的步伐虽然有所加快,但由于投入不多,总体来说缺乏大手笔,“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缺乏品牌和卖点。旅游服务及配套跟不上,游客逗留时间短。扬州旅游夜间项目,除了沐浴业和新近开发的“瘦西湖之夜”水上休闲游外,没有其他项目。由于扬州城市的夜生活还很贫乏,不少游客来扬“一日游”之后,常常赶往南京等周边城市住宿。
4-2:规模初具,设施不足。扬州旅游从统计数字来看,规模已经比较大了。400
多万总人口,一年接待700万人。江苏省旅游局提出的目标叫“一接一”,扬州几乎达到了“一接二”.旅游总收入七、八十个亿。但是现在的旅游设施不符合发展需要,不符合现状。比如饭店设施,这么好的旅游城市,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扬州没有一家五星饭店,就意味着扬州吸引高端客人的设施现在还没有。交通设施,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设施都不足。
4-3:历史形象突出,旅游形象不足。扬州是第一批二十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当时“优中选优”选出来的。现在大家一说扬州脑子的概念都是历史文化概念,可是作为旅游形象严重不足,有些人就问到扬州去看什么?想来想去知道一个瘦西湖,再想就不知道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就要塑造成一流的旅游城市,旅游形象不足是严重的阻碍。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项目的包装不足,二是营销不足。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先天基础旅游形象必须突出,这不完全硬件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软件建设的问题,软件方面涉及到领导的重视。
三:扬州旅游定位:
1:发展定位:
古人已经给扬州旅游定了位,有这么几句诗:第一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李白的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再往下延伸,下了扬州看什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这是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扬州的向往和需求,是古人给的第一个定位——文人雅士游扬州。第二个定位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盐商大贾对扬州的向往,也是一个定位。第三个定位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这个定位是一个达官贵人的定位。也就是说,古人描述扬州的定位,第一文人雅士,第二盐商大贾,第三达官贵人,没有老百姓的事。反过来说,古人这三个定位都是高端定位,或者中端定位,现在扬州的定位是大众定位,这个大众定位和古人的定位是有差别的,而且差别非常大。这个定位涉及总体思路。比如,提出接待1000万人,收入100亿元,这个目标很好。人数目标基本上达到极限,不能再多。收入目标是一个增长目标,旅游发展必须综合来认识这些问题,100亿收入,1000万人次,平均一个人消费1000块钱,这是个大数。也就意味着,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向深度发展。
2:扬州旅游市场定位:
2-1:传承文明,以中、高端定位拉动旅游经济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给扬州的春天作了绝佳描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的佳句又给扬州秋天绘制了一幅浪漫的画卷。古代文人雅士小憩扬州是他们的一个心愿。附雅风流的大贾也“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了扬州“也是销金一锅子”。达官贵人亦不甘落他人之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到扬州就是最好的佐证。为迎合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大贾商人的需求,从中不难看出,古人给扬州旅游市场早就确立了中、高端定位。2005年,政府提出接待1000万人,创收100亿的旅游经济目标,人均消费达1000元,这是中、低端旅游市场的分
界点,意味着扬州旅游业计划跨入中端市场,向深度发展。
2-2: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业新平台
扬州有独特的旅游市场竞争优势,单体优势组合成整体优势,就可以跳跃几个台阶。外地是没故事编故事、吹故事,扬州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演绎其内涵。扬州是鉴真的故乡;崔致远的告由祭;普哈丁的踪迹游;马可•波罗的游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的扬州行;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苏轼任职及与秦少游的师生与翁婿佳话;皇象、李思训、李北海、石涛、八怪、邓石如、伊秉绶、包世臣、吴让之的书画作品及经历;欧阳修、吴敬梓、孔尚任、曹雪芹、王士祯、朱自清的文学;岳飞、韩世忠抗金;李庭芝、姜才抗元、史可法抗清、新四军抗日;盐商、河运、漕运、两江织造、水利建设等,这些都能交织成寻古游、宗教游、休闲游、美食游、古运河游、皇帝游、文化游、书画游、商务游,历史游,凭吊英雄游,抗战游等,形成相通相融的国际和国内旅游热线。针对满足目标游客需求特征,把扬州旅游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区域性地联合起来,给予更充分地展现,让游客在扬州看到和感受到的是“绿扬城郭是扬州”、“二分无赖是扬州”、“歌吹是扬州”。
2-3: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附加产品。
文化本身是抽象的,可以加以利用开发成具体的纪念品等附加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印有古代诗文的纸扇,纸伞,配合古色古香的景色,加深扬州的文化特征。还可以将这些古文学整理成册,加上精美的印刷作为赠品或纪念品,配合上面的一些活动的开展,使之形成一个系列,一个特色,增强吸引力。
西藏旅游品牌 篇3
【关键词】广西北海旅游;旅游英语;人才模式
一、广西北海旅游发展和品牌开发
北海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热带气候特色浓郁,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有“中国最大天然氧吧”之称,北海具有“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底珊瑚、海洋运动、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资源,珍珠、红树林、珊瑚礁、美人鱼、白海豚等都是北海千金不易的宝贝,涠洲岛火山地质地貌、海蚀景观与合浦古汉墓群堪称北海的烫金名片。这些旅游资源总量之大、类型之多、品质之高、功能之全、集中度之高,在中国沿海城市中极为罕见。除了自然资源之外,北海还拥有以南珠文化为代表的两千多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也是中国——越南海上国际旅游航线的始发港,既是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个国家级及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1个国家地质公园。这些都为北海建设高品位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北海具有成为滨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优势。北海位于包括越南东海岸在内的北部湾旅游圈的中心地带,具备了培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旅游枢纽城市或目的地城市和泛北部湾邮轮游艇基地的有利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善,目前已建成海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城市综合配套设施在中国西部地区处于较高水平,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支撑力。2010年,北海入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美誉度,增强外界在文化上对北海的认同,提升城市竞争的软实力。
二、广西北海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广西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改善需要英语旅游人才
据统计,2008年,北海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94.97万人次,同比增15.6%;接待境外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94亿元,比增28.7%。2009年,北海全市接待国内游客约8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5%;接待入境旅游者5.97万人次,同比增长7.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33.1%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9.05%。2010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38万人次,同比增长14.98%;接待入境旅游者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89%。
海外市场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客源市场,在消费层上属中高档消费,多以组团方式来访。东南亚市场——近几年来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客源地,也是北海市较大的客源地,特别是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后,北海市国内外游客总接待量逐年增加,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对旅游英语需求更呈增长之势。
2、广西北海旅游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旅游人才显得匮乏
北部湾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随着旅游快速发展,旅游开发人才、旅游管理人才、各语种导游人才等问题都凸显人才匮乏,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人员600万人,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以上,市场需求“缺口”很大,尤其是既懂英语又懂旅游业务的专业人才缺口更大。又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对全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我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旅行社经理队伍中,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超过73.1%,本科以上只占26.9%(冯颖,冯伟,2010)。一方面是全国每年有大量英语人才就业难,一方面是北部湾地区的旅游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英语人才。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对英语人才需求存在一些供需矛盾。
三、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现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趋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专业也从原来的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突出“应用”为主和“够用”为度,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旅游英语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大专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旅游经济和市场营销策略及旅游法规,熟悉导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合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旅游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英语翻译及秘书、主题公园和风景点的管理等基层工作(孙敏,赵晏榆,2010)。
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脱离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但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功能运用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特色是“英语+专业+职业技能”,旅游英语教学既要抓英语教学又要抓专业实践。所以培养旅游英语人才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服务本行业为指导思想。在旅游英语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上,培养有英语专业素养、有旅游文化知识积累、实践能力强、服务意识强、有良好的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探讨
1、坚持旅游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原则,突出地方特色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旅游英语教材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要紧密结合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工作过程各个环节为基础进行内容选材,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突出口语特色,创造交流环境。根据高职教育理念、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编写校本教材,增加部分关于北部湾地区文化和旅游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北部湾旅游品牌,了解北海旅游品牌。校本教材应以职业为导向,学生为中心,以地方为特色突出实践技能教学的地位,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和当地的旅游特色。
nlc202309030620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熟悉各个景点,尤其是本地的景点的英语介绍,以便于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素质。提高英语教师的旅游专业素质,培养“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具备“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
高职旅游英语是属于专门用途语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与旅游文化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这就要求从事旅游英语教学的教师要不断实践和摸索,做实践型和创新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主要的经验和成果,需从旅游业发达,职业教育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的地区引进。积极从旅游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到学校任教,他们可以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能帮助其他老师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相关旅游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聘请资深旅游从业人员为兼职教师,讲授旅游实践知识与技能,和校内的教师互相配合,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这样,既可缩短教育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是缓解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第一,对于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或者是刚从高校毕业到校任教的教师,要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为他们获得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提供机会和时间。第二,对于来自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教师,要让他们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教学基本功训练,给予他们进修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其学术水平。第三,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订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让他们到教育部批准的旅游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或者聘请旅游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针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各高职院校要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
3、改进考核方式设置多元化的考核评估方式
考核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考核应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实现对培养对象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有效地检查教学效果。(欧阳莉,2010)
多元化的评估学生的成绩,包括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40%和60%。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增加实践环节,更多的去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能力,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平时成绩可以是平时的模拟场景练习,模拟导游现场讲解或者是小组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旅游的知识,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相关的讨论,交流,或者是现场模拟,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体验学习中培养综合的能力。卷面成绩主要以口试形式为主的考察学生听、说能力的掌握情况。
4、实现校企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
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给旅游英语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旅游英语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岗位实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学的顺利进行一定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与方法,这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围绕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进度或者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实习,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学校可选择一些与旅游专业对口的、急需此专业的涉外业务较多、比较规范的宾馆和旅行社,开展联合办学,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实行订单培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也可与合作单位商议平时双休日或长假期间安排学生到酒店进行短期的顶岗实习。这种“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培养”教育的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满足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和磨合期,确保了学生适销对路的就业岗位,创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结果(范洁修,2010)。
西藏旅游品牌 篇4
关键词:区域旅游品牌,渝东南旅游品牌,上位品牌,下位品牌,个性识别语
1 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管理综合模式综述
在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管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 如区域旅游主题品牌辐射力不强、辐射面狭窄或对非热点景区形成品牌遮蔽;区域旅游主题品牌建设的持续性投入来源难于保证;区域内各次级区域、景点景区旅游品牌无序竞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
首先, 结构说。这类定义强调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的逻辑结构, 突出了旅游品牌结构的理性功能, 但忽视了旅游产品的个性化特征, 抛弃了旅游业的文化依赖性与地理位置独特性, 因而无法真正揭示旅游产品的情感性和主观性。
其次, 形象说。该观点认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形象化、品牌化, 以旅游产品品牌来充实其品牌形象。事实上, 旅游目的地形象只能给旅游者留下差异化的识别线索, 但无法真正构成旅游品牌的吸引力。这类观点是对旅游品牌战略单一工具作用的放大, 无法解决区域旅游品牌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性认识问题。
再次, 整合说。整合说非常重视各子品牌协同对区域品牌的贡献, 指出系统要素协同效应的重要性。然而, 各种整合手段不能替代品牌组合过程, 整合观点仍然没有设计出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理论的一般模式。
最后, 要素说。要素说从区域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出发, 认为区域品牌管理就是对要素的静态管理过程。要素说强调旅游品牌的静态结构, 但未能揭示出构成要素的动态组合流程和优化组合策略。
综上所述, 众多学者开始强调跨区域旅游品牌体系的实质构建, 并将目光从对旅游策划者转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尤需强调的是, 学者们已经开始从各个领域理性思考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管理理论的逻辑构成。然而, 这种研究倾向同时导致其理论散乱, 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架构, 导致对实践的指导失去明确的同一性, 未能建立一个包容性较强的体系结构模式等。
在针对特定区域旅游品牌时, 可将不同观点中的闪光点纳入思考中。Kevin Keller提出品牌等级的修饰品牌观点, 强调用修饰品牌表现品牌差异;在其品牌架构组合类型中也提出主副品牌架构, 用副品牌代表产品特征和个性形象。雷国雄和吴传清提出区域旅游自有品牌模式, 分别从区域的行政区划体系、细分市场、品牌有效目标市场圈域的覆盖关系等方面划分为行政区层次结构模式、主题组合结构模式和市场空间圈层结构模式三种类型。从本质上讲, 学者们提出的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管理模式是共通的, 即以上位品牌带下位品牌附加个性识别语的形式构建区域旅游品牌。由此, 打破观点间的人为界限, 融合其内核元素构建区域旅游品牌组合管理综合模式。这种模式以特定区域旅游品牌整体为上位品牌, 该区域中的代表性景区构成下位品牌, 用品牌的示差性优势形成个性识别语。上位品牌及其识别语为旅游者提供品牌认知的宏观图式, 是品牌记忆的关键提取线索, 同时也为品牌策划者抓取识别特征的显性要素;下位品牌是上位品牌的子品牌, 其鲜明特征是构建上位品牌旅游地吸引力的语义支持。个性识别语是对品牌的修饰与彰显, 其感性力量推动理性品牌的人化和升华。
2 渝东南地区区域旅游品牌体系的区域旅游品牌开发框架
2.1上位品牌的构建
上位品牌及其个性识别语概括了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 是传递给旅游者关于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深层次线索。上位品牌的个性识别语必须来自于该地区区域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张, 因而也就具有了差异性、地域性、包容性和吸引力的内在规制。根据旅游资源功能分区、专项旅游产品设计、近远期旅游规划等情况, 对品牌核心价值进行个性形容词筛选, 从中甄选出“奇异”作为区域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诉求。
首先, 从差异性方面分析, “奇异”诉求从根本上赋予了上位品牌极强的识别力, 使其与邻近的湖南湘西州“神秘”主张区隔开来。“奇异”诉求可做两方面理解, 其一是区域内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上位品牌提供了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同一主张;其二为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合理释放提供路径。
其次, 地域性特征则要求核心价值必须植根于当地文脉, 取自于本地的地域历史文化, 发觞于其域的传统文化精华。具体来讲, 渝东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因素就是核心价值地域性的直接来源。从品牌开发的角度看来, 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因素包括乌江画廊的神奇景致,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轶事, 武陵仙山的奇景、奇云、怪雾, 土苗文化的特异风俗、风情, 均为上位品牌指明奇异个性之路。
旅游网站品牌宣传口号 篇5
二、E假海南旅行网,唱响旅行之歌,畅享海南风情。
三、喜欢我选择的,选择我喜欢的——E假海南旅行网!
四、E假海南,我们亲如一家!
五、扮演生活中的主角,E假网,在您身边!
六、E假,一家,一起游海南。
七、天之涯,海之角;一家人,E假游!
八、悠悠红豆情,E网伴你行。
九、畅游海南,E假伴随您。
十、E假海南网,一家轻松游海南。
十一、新鲜生活,我是主角。E假海南,在您身边!
十二、轻轻松松去海南——E假海南(旅行网)。
十三、海南游,大家的“E假网”!
十四、让眼睛(心灵/灵魂)去享受,E假海南旅行网!
十五、E假海南,怡情海南!
十六、去哪儿度假何必忙,只需瞧咱E假网。
十七、让你的海南之旅,节省不仅是金钱!
十八、E假旅游网:来海南,E路无忧!
十九、E假,让我与大海的接触更亲密。
二十、黄金有价,温情无价,为了您的满意,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二十一、E假舒适海南游的标志。
二十二、E假指南,指北不如指海南。
二十三、E假旅行,一切搞定。
二十四、我的E假,海南游。我的E网,带你游。
二十五、E假,为您的海南之行指引道路!
二十六、天涯海角,魅力海南,尽在E假海南游。
二十七、专业实力效率性价比,品牌就是硬道理。
二十八、海南游,E点不用愁!
二十九、e心e意为您服务,E假海南旅行网。
三十、E假旅游,你噶明智选择。
三十一、E家游何必愁,只需E家跟着E假。
三十二、e假海南,天涯海角的美丽邂逅!
三十三、吾在E假为E客,天涯海角任我行。
三十四、我的E假,快乐一夏。
三十五、E假海南,您的出行帮省心。
三十六、走进E家,体验家的温馨!
三十七、假期你来,体验E假海南之旅。
三十八、E假,易游!安逸假期,轻松自在!
三十九、E假海南,随您心愿。
四十、E假旅游,你我放心之选。
四十一、天下一家亲——E假海南陪伴你。
四十二、E假旅游,给心灵一次放假的机会!
四十三、出门有E假,方便像我家,海南E假。
四十四、海南旅游?你E假了吗?
四十五、E家旅行一家欢乐。
四十六、E假,让心灵放假(我们带您回家)。
四十七、天涯海角,有您满意的笑——E假海南。
四十八、E假,只有你不需要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四十九、E假海南,你我一家!
五十、E假旅网,梦开始的地方。
五十一、五湖四海在E假(五湖四海是E假)。
五十二、海南E假,您的旅游E家。
五十三、E假海南,体验真正的琼楼玉宇。
五十四、E假,你我的好去处。
五十五、完美的旅行,从这里出发——E假海南旅行网。
五十六、E假旅游网,伴君天下游!
五十七、海滩椰林美食,就在E假海南游。
五十八、选者E假海南,选者贴心的服务。
五十九、E假海南旅行网,真诚服务你我他。
六十、一切都为你安排妥当。
六十一、天涯海角有穷时,E假海南迎(等)你来。
六十二、一站联通,直击海南——E假海南旅行网。
六十三、此景只应天上有,为何却在海南城。
六十四、有我,使您旅途更专注!
六十五、如果生活已让你不堪重负,我有一双翅膀,带你飞跃高墙,去到梦想的地方。
六十六、轻松旅行,愉悦心灵——E假海南旅行网!
六十七、游海南,我就是您的得力助手!
六十八、天涯海角E假(家)人。
六十九、选E假,同行对手成挚友;游海南,同行手足一家亲!
七十、E家海南旅行网,只为你游遍海南所想!
七十一、想移驾海南,上E假海南网。
七十二、你只需带着玩的心情来。
七十三、登录E假海南,天涯海角逛遍!
七十四、昨天我不在您的身后,通过今天我们的服务,明天我们将在一起畅游——游/海南旅行网。
七十五、游山玩水,尽在E假海南旅游网。
七十六、游海南,E点不难!
七十七、E假旅行网,一网搜天下。
七十八、海南之行,自有E假助您!
七十九、一甲天下,E假海南。
八十、到海南,请找我——E假海南旅行网。
八十一、E假海南:让你梦着金色的期待而来,带着粉色的回忆而回。
八十二、亿次用心,只为您一次旅行!
八十三、E假带领您,风光游不尽。
八十四、E假海旅,旅海如家。
八十五、去海南旅游就选这E假。
八十六、E心E意,无微不至!
八十七、椰岛沙滩碧海蓝天——一切尽在E假海南!
八十八、E假海南,网罗天下美景。
八十九、E假海南,放飞心情从这里起航!
九十、一家人的温馨,亿家人的需求,尽在我的E家。
九十一、E假海南旅行网,去旅游,就这么简单!
九十二、一家旅行,就在E家,惊喜不断。
九十三、人生旅途,E假相伴!
九十四、E假海南旅行网,旅行的专家,贴心的管家。
九十五、选E假,欢乐你我他。
九十六、E假海南旅行网,生活有你不迷茫。
九十七、E假海南旅行网,假日旅行非常网。
九十八、海南旅行不用愁,E假为您解决此忧愁。
九十九、海南旅行,E假旅行网你可信赖的伙伴!
一百、E假海南游,世界是你的舞台。
一百〇一、E假游,为您的生活导游!
一百〇二、游海南,OnE假,E假海南旅行网!
一百〇三、服务全方位,管理人情味。
一百〇四、E假海南行,天涯伴我行。
一百〇五、到天涯海角,寻E网情深!
一百〇六、悠然自得,E假为您做到!
一百〇七、您的假日,您的休游,E假海南旅游。
一百〇八、扮演生活中的主角,E假网,着眼看世界!
一百〇九、到海南,找E假,像回家一样。
一百一十、E假,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假期!
一百一十一、请点击不虚此行——E假海南旅行网。
一百一十二、我们给您的不仅仅只是一次旅游,而是一次心灵的享受(一次美好记忆的永恒停留)。
一百一十三、E假海南行,给你好心情。
一百一十四、E假旅行网,欢乐旅行如一家。
一百一十五、E假海南,圆你我共同的旅行梦想。
一百一十六、度假找E假,E假伴你过一个快乐,惊险,刺激的假期!
一百一十七、你的行程,我的责任——E假海南旅行网。
一百一十八、E假,海南风向标。
一百一十九、E假旅行,想您所想,忧您所忧!
一百二十、天下之行,始于E假。
一百二十一、E假海南网,游玩世界的风光,美丽风景在身旁!
一百二十二、来E假,渡海南,快乐时期。
一百二十三、游海南,天涯海角到E假!
一百二十四、E假海南,遨游天下不是梦。
一百二十五、E假海南游,快乐伴你哟!
一百二十六、要的就是不一样的感觉,E假海南旅行网!
一百二十七、“游”不出户,畅行e路!
一百二十八、E假海南游,快乐尽心留。
一百二十九、到海南旅游,我们服务更专业。
一百三十、观海望月,乘阳沐雨。
一百三十一、情之深深雨蒙蒙,拥抱绿色海南城。
一百三十二、和我们一起,去海边吧!
一百三十三、E假海南,快乐在线;轻松出行,不见不散。
一百三十四、E假海南旅行网是你放松心灵的天堂。
一百三十五、E假海南旅行网,让天涯海角近在眼前。
一百三十六、方便实惠专业贴心——尽在E假海南旅行网。
一百三十七、天南地北,E假一路随行。
一百三十八、e假海南,天涯海角的魅力邂逅!
一百三十九、海南网,飞速体验渡假天堂。
一百四十、E假,游海南就得他。
一百四十一、E假是你游海南的起点。
一百四十二、e假海南旅游网,一切为了你。
一百四十三、去海南——我们还等什么?
一百四十四、悠悠南国风,E网伴你行。
一百四十五、去旅游,当然是一家;去海南游,当然是找E假。
一百四十六、在这里没有客人,只有家人。
一百四十七、E家海南,游遍海南为你安排!
一百四十八、E假海南旅行网,浪迹天涯,无限风光。
一百四十九、悠游海南,E步到位!
一百五十、E假海南网让你领略海南文化,捷足先登。
一百五十一、E家海南,带给你家的感觉。
一百五十二、让心灵拍一组写真,抹去生活的灰尘,E假,每一步都很认真。
一百五十三、E家旅行,一家享受欢乐。
一百五十四、到海南找E假,享受一家人的服务。
一百五十五、在家靠父母,出门靠E假。
一百五十六、舒适旅游,选E假。
一百五十七、E假海南,E网打尽。
一百五十八、爱旅游,E假吧!让生活丰富起来!
一百五十九、海南行,点E假,优质服务,独此一家。
一百六十、E假旅行,只要您能想到,我就能到做到!
一百六十一、海南旅游全时(全球)通,海南之旅更轻松!
一百六十二、E假陪你畅游天涯海角。
一百六十三、海南度假,怎能没有E假!
一百六十四、E假海南旅行网,陪你一起去旅行!
一百六十五、海角天涯任你游——E假海南。
一百六十六、E假海南,娱假海南,快乐心情在此岸。
一百六十七、E假海南游,便捷实在乐悠悠。
一百六十八、E假,带您游历椰风海岛的南海明珠。
一百六十九、天之涯,海之角,E假旅行和您永相伴。
一百七十、方便快捷,旅行者之家!
一百七十一、E假海南,快乐一假。
一百七十二、畅游海南,就在E假。
一百七十三、E假旅行网,旅行一家亲。
一百七十四、为了更好而拼搏,为了拼搏而更好!
一百七十五、美丽海南,欢乐舒心E假。
一百七十六、没有最美的海南,只有最好的E假,E假旅行网!
一百七十七、E假旅游,幸福畅游。
一百七十八、E假海南旅行游,快乐之旅尽在手。
一百七十九、E假旅游网,服务你我他!
一百八十、E假旅行网,让你快乐E大把。
一百八十一、E假旅游将海南的美带到您身边。
一百八十二、选择你,选择我,选择海南旅游网。
一百八十三、轻松实惠E假海南!
溪口旅游的三大文化品牌 篇6
历史节点—蒋氏故里
浙东四明山南麓重镇溪口,无疑是近现代历史大格局中一个永远耐人寻味的地方。
时至今日,溪口依然遗存着22处蒋氏史迹。镇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氏故居”名下的丰镐房等8个文保点,2008年,它们被列为全国重要涉台文物。溪口一地,尚有保存完整、各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许多优秀民国建筑和传统古村落:武岭学校建筑群,为民国时期浙江省中小学校园的经典之作;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旧址,见证了浙江现代旅游业最初的兴起;溪口乡间的岩头、葛竹、栖霞坑等村子,既是浙江传统古村落的样板,又与蒋氏父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旧址,溪口“民国第一镇”的名号,名副其实。
心灵港湾—弥勒圣地
五代时期,禅宗名刹雪窦寺是奉化人布袋和尚讲经弘法之地。布袋和尚圆寂后,首先被中国东南地区信众敬奉为弥勒转世,雪窦山由此成为“大慈弥勒菩萨应迹之地”。20世纪30年代,雪窦寺被中国佛教界认定为弥勒道场。近代太虚大师和当代赵朴初居士,相继力推雪窦山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
2008年11月8日,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落成,以它为核心的大佛景区正式开放。从此后,一年一度的雪窦山弥勒文化节,渐渐被中外游客和信众赞誉为“心灵之港湾”“未来畅想地”。
仙灵山水—雪窦胜景
早在唐代,溪口即以雪窦山水蜚声中国东南,形成“浙东唐诗之路”东支线。宋代,雪窦寺进入鼎盛时期,被列入全国“五山十刹”。宋代著名文学家梅尧臣、王安石、曾巩等流连其间。
雪窦山古称“瀑布山”,拥有千丈岩、三隐潭和徐凫岩三大瀑布。其中,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在雪窦寺西面,水源来自四明山脉主峰之一商量岗。十里大峡谷的总落差达500多米,有大小瀑布九处,“瀑布幽谷飞,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随处可见,是罕有的十分典型的江南幽谷瀑布风景。
旅游品牌与经济新常态 篇7
新常态下, 传统投资为主和产能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前3季度,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 创历史新高。伴随着消费规模的快速扩张, 形成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市场潜力与市场空间, 推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作为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中国旅游业产值亦突飞猛进。按经济学常识, 如果产业产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8%, 即可称为支柱产业———当前旅游收入已占GDP的5%, 可谓准支柱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旅游输出大国, 届时中国的旅游收入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 旅游业将称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这意味着, 中国旅游业大有潜力, 而且处于上升势态。但是, 中国旅游产业也有自身的瑕疵硬伤, 最主要的是缺乏足够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因而, 经济新常态下, 为中国旅游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提升服务水平和打造世界级知名品牌,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旅游业亦当抓住契机,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节奏, 让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中国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竞争失序, 缺乏品牌意识。具体有下列问题:一是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缺乏特色, 旅游纪念品雷同化;二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根据国人旅游诉求提供差别化服务;三是旅游战略缺失, 品牌意识不强;四是存在跟风而上的短期短视现象, 如扎堆申遗、争抢历史名人、制造虚假景点等等。可以说, 各地对旅游产业不是不重视, 而是重视过度将之视为政绩工程或财政收入催化剂了, 这不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规律, 也不可能做强中国旅游业, 更无法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从专家到学者到旅游“主产地”, 近年来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战略研究, 也设计了一些适合当地的产业规划路径。但在新常态逻辑下, 调结构和强改革是宏观经济的主旋律。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也需要更高层次的战略规划, 当前最迫切的是需要一个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 使中国旅游产业各项指标有标准可循, 弥补短板要素, 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外延和内涵, 培育越来越多在国际社会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好消息来了。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旅游业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 (GB/T 31284-2014) , 涉及到旅游业品牌价值的各项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对普通人而言, 或许不会太过关注, 但是对地方政府尤其是旅游业者, 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标准, 才能指导旅游业者创建知名品牌, 按照标准补漏堵缺和增量提质, 科学评估旅游品牌建设情况和成果, 最终通过提升旅游品牌定位, 提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成都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探讨 篇8
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化,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营销活动, 是赋予产品和服务一种品牌所具有的能动态过程, 是品牌主体建立自己的品牌, 并对品牌资产进行有效经营的过程。对乡村旅游进行品牌化发展, 更是一种以区域旅游资源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依托, 进行旅游品牌化打造, 依靠营销手段把该区域内乡村旅游打造成一个系统性的旅游商品目的地品牌, 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旅游服务。
(一) 成都市乡村发展取得的成绩。
四川是人口大省, 同时也是农业大省, 9, 000多万总人口就有6, 646万农业人口。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四川是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 并且历经近30年的实践, 四川的乡村游已经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大亮点和新的增长点。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 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基地、旅游古镇、森林公园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体系, 包括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和家庭旅馆的星级评定, 同时由省旅游局带头对各州市旅游发展做出指导, 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至今, 全市农家乐数量已达5, 596家 (其中星级农家乐300多家) , 星级乡村酒店2家, 旅游古镇6个,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 以农业旅游为主题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3个 (三圣乡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 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3个;推出乡村旅游线路10条;乡村游直接就业人员7.8万人, 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9万人;接待游客2, 038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7.3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收入16.3亿元。
(二) 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散户开发为主, 盲目建设, 缺乏科学统一的品牌化规划管理。
从旅游规划来看, 大多数区县还没有进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更谈不上乡村旅游的专项品牌规划了, “农家乐”等发展的盲目性很大。在成都, 各种地区乡村旅游园众多, 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 在地域上分布较广, 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 共生性差, 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 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 进行统筹安排, 全面规划, 而是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结果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 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此外, 散户经营的模式导致投资力不足, 规划不科学, 盲目重复跟风建设偏多, 以温江区的农家乐投入额为例, 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看出, 投资额在10万以下的农户自行投资, 散户经营的农家占半壁江山, 表现出高端、上规模的农家乐较为缺乏的现状。且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中, 80%以上的农家乐是以散户开发经营。由于主要以单户农户自行投资建设开发乡村旅游, 故在城乡一体化下, 利用开发乡村旅游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来源、工作岗位这些问题上, 没能得到体现, 乡村旅游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成都乡村旅游发展中, 村民共同出资建立的股份制农家乐、乡村旅游开发管理公司、品牌公司统筹运营方式过少。
2、品牌产区开发水平较低, 产品形式单一, 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时, 出现了旅游产品结构类型单一, 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 缺少精品旅游项目。这些乡村旅游产品没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 不能体现乡村地方文化, 主题设计雷同, 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不够, 创新程度不足。同一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和产品在同一地域一拥而起、扎堆而上, 导致竞争加剧, 大大缩短了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目前, 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形象定位为一种低消费、低层次的旅游产品, 无外乎就是让客人漂流、农家乐、观光农业采摘等, 缺乏精品项目, 缺少拳头产品。这种被动的局面不利于乡村旅游的规模化与产业化, 会大大阻碍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
3、品牌意识欠缺, 品牌化营销手段缺乏。
当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品牌化营销中, 同质化现象趋于严重, 各个农业旅游以相同或者类似的噱头打造该区域, 宣传手段也如出一辙, 旅游设施与规划基本上模式都相类似, 特色的分为各个区域的品牌化乡村旅游还未落实到实处, 乡村旅游更应该以产业化区域划分, 实现功能区的区分, 打造各区域的品牌化特色乡村旅游。从营销上看, 在成都市周边乡村旅游比较有特色的除龙泉驿区的“桃花节”以及成都市“三圣花乡”等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 龙泉驿区也因此初步树立了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外, 其他地区尚没有形成品牌, 也没有系统的营销战略, 游客多为自发前往的群体。
二、打造成都市乡村旅游品牌对策建议
(一) 改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适度进行景观打造, 保持良好生态环境。首先, 进行农房改造景观化。由“农户出资、政府补贴”, 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 对城市通风口的农房实施就地改造。其次, 进行基础设施城市化。按照整体规划, 以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 完善乡村基础建设, 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再次, 进行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 新建绿地, 保护原生态植被, 举办梅花节、菊博会、桃花节等节气时令旅游项目吸引人气、传承文化的人文自然景观, 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根据相关研究, 由近及远可以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分为城市旅游带、近郊休闲旅游带、乡村旅游带和偏远旅游带四个同心圈层, 应依据四个不同圈层进行对应规划。
(二) 规划旅游集聚地,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成都具有江 (河、湖) 、平原、丘陵、山地、高山等多种地形地貌, 气候四季宜人, 在同一季节不同地域气候差异大, 度假资源十分丰富, 但成都目前已开发的具有度假功能的旅游地只有花水湾———西岭雪山度假区、文锦江温泉、鱼凫国都温泉、牧马山高尔夫俱乐部, 温泉度假区也基本上只是具有洗浴、棋牌、桑拿按摩功能, 产品类型较为单一, 与成都市民巨大的度假消费潜力和度假需求极不相称。就开发专项旅游线路而言, 龙门山、邛崃山脉一带海拔高差大, 又是世界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区走廊带, 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实现旅游线路的集群式开发, 重点品牌区域的线路规划, 才是当前乡村旅游向品牌品质化发展的趋势所在。在打造旅游线路的同时, 对旅游线路区域的乡村旅游品牌进行有效定位, 进行品牌整合营销。对旅游地及周边区域的相关旅游资源及地域进行空间整合, 构建品牌联合开发模式, 打造群组化的品牌乡村旅游路线;进行产业链整合, 打造品牌旅游精品;推广品牌占领目标市场, 开发环境整合, 保证品牌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整合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的品牌建设起辅助作用, 并成为打造旅游精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进行品牌化营销, 促使乡村旅游走上商品营销之路。
旅游品牌代表产品的一种视觉形象和文化形象, 是旅游地参与竞争的重要载体。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 旅游产品的品牌和知名度对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成都市乡村旅游品牌化营销中, 要坚持针对目标市场实施科学的品牌定位, 坚持整体联合推进, 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与发展特色, 综合运用网络、公关、广告等营销手段, 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 强化品牌意识、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崭新的品牌, 利用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建设、整合营销, 加大形象塑造和推广力度, 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成都乡村旅游已经走过了产品竞争时代, 正向品牌竞争方向发展。因此, 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 营销活动要灵活多样、不断翻新、形成系列, 以不断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 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出稳固的旅游名牌形象。此外, 政府应在“整合营销”旅游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旅游地形象是一种公共产品, 其营销处于“市场失灵”领域, 应当由政府承担。
摘要: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的旅游开发, 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在新形势下,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战略之路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本文针对当前四川省成都市周边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现状, 运用相关理论, 分析当前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宣传营销手段雷同、品牌化营销意识欠缺等问题, 并提出相应整合区域旅游开发模式、开展主题乡村品牌旅游等对策建议。
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 篇9
近几年, 在传播业界, 藏族文化元素开始被日益关注, 西藏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征在广告作品中日渐增多。特别是西藏地区的商品广告, 无不体现着对藏民族文化元素的汲取和融合, 使得西藏的商品品牌形象广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第一, 藏民族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主要形式。
宗教元素:佛教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寺庙、喇嘛、经幡、朝圣、佛经等, 这些藏传佛教的内容, 无不给人一种神秘、神圣的气息, 给人一种向往感。广告中藏传佛教元素的运用, 增加了产品的神圣感和高贵感, 提升了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
音乐元素:藏族音乐声音幽邃厚重、意境优美、轻松悦耳, 广告中以一首藏音乐作为背景, 充满了异域悠扬、豪放的感觉, 让受众看广告的过程犹如一种享受。
舞蹈元素:经常与音乐一起出现的, 当然是藏民族的舞蹈元素。藏族舞代表着大气、喜庆、活力, 适于表现广告中热闹的场面等。藏族舞蹈的大气、健康、活泼,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 足以在短时间内给受众以视觉冲击和灵魂上的震撼, 增强广告效果。
服饰元素:在中国文化里, 民族服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藏民族服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藏民族的服饰风格独特, 样式丰富, 是藏族艺术审美的体现, 更是藏民族文化的高原之窗, 是藏民族的身份标识之一。在广告中运用藏民族服饰, 最具视觉冲击力, 其鲜艳的色彩、华丽的装饰和飘逸的长袖, 给受众以无限的遐想。
自然风光:西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受世人瞩目, 世界屋脊的称号让人向往不已。巍峨的山川、美丽的草原、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祥和的人文环境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给这片古老的圣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更给人以坚毅的意象。广告中采用这些元素, 使得广告商品具有和西藏自然风光一样的品质和形象, 使得受众把对自然风光的情感转移到对商品的情感上, 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除此之外, 这类广告传播中的藏民族文化元素还经常用到代表藏族特色的色彩、藏式建筑、饮食文化、节日民俗、书法医药和图腾标志等。这种独具特色的藏民族元素被融合进商品的广告传播过程中, 和商品并置在一起, 这样, 藏民族文化元素所具有的一切意义将会被受众“转移给另一个被并置的符号上, 即将一个人, 一种社会情境, 自然界的某个东西, 或者是一种感情, 转移到一个商品上”。
第二, 西藏商品广告传播中藏民族文化元素的主要表现手法。
简单元素叠加表现法。这种广告表现手法可能是西藏商品广告传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法。它把广告商品放置于有藏文化元素构成的环境中, 以藏文化环境来彰显商品信息和特点。
相关元素结合表现法。这种表现手法, 是将那些和产品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藏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广告中, 通过这些相关的元素来彰显商品的品质和价值。
藏民族文化符号表征法。表征是“将对象的某些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另一种对应的形式予以表现”。它主要是作用于受众的心理, 以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藏民族文化符号表征法, 就是运用与产品没有直接相关性的藏民族文化符号来表征产品的信息或者品牌的意义和形象, 该方法主要运用于传播品牌价值和塑造品牌形象的广告传播中。
综合表现法。即把以上的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到某一广告或者系列广告中。随着整合营销时代的到来, 靠单一的方式传递产品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商家对品牌塑造的要求。因而需要运用多种手法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传递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 使品牌形象深入消费者心中。
藏民族文化元素在广告传播中的优势
从符号、文化学角度来看, 广告中的藏民族文化元素作为一种符号, 是藏民族文化的整体意旨, 受众通过广告可以感受到他们向往的藏民族文化, 因而容易对广告产生兴趣和好感。任何文化都需要体现为一种符号并最终通过符号来表达, 藏民族的文化也不例外。这些符号包括服饰、居室、村寨城镇、工具、器皿等图像, 还包括种种民族化的礼节仪式、风尚习俗等图像, 也包括自然景物的图像和音乐等。这些符号是具体藏民族文化的简化和固化, 在一定的时期即代表着整个藏民族的文化乃至藏民族本身。人们就是靠对这些简化了的符号来认识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 特别是对那些西藏地区的人们来说, 他们对西藏的认同也就是对符号的认同, 这些符号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藏民族以外的受众来说, 任何有关藏民族文化的符号都是西藏的象征, 都是藏民族文化的整体意旨, 都是神秘而有吸引力的。在西藏商品的广告传播过程中, 恰当地运用藏民族文化元素, 可以引起受众的兴趣, 提高广告的注意率, 增强广告传播效果, 也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好感, 促使他们进行购买和形成对品牌的美好印象。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作为既有异域风情又有中华文化共性的藏民族文化, 对受众更具吸引力, 广告中采用藏民族文化, 更有利于增加受众的兴趣, 满足受众对广告作品美的需求。藏民族文化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 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而随着西藏的日益发展, 其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方便和频繁, 藏民族文化越来越为受众所认知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满足着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这为其在广告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文化基础。
信息对受众传播得以成功主要取决于受众的个人“经验范围”与信息之间的“游离”或“契合”程度。对于高离合信息传播来说, 其新信息多, 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 使受众印象深刻、参与程度提高。在广告日益泛滥和创意枯竭的时代, 一个含有异域文化元素的广告, 由于其存在高离合的信息, 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 因而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 自然成了广告创作过程中重视的元素, 特别是西藏的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 自然少不了藏民族文化的使用。
从消费趋势来看, 藏民族文化元素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需要, 既受到商家的青睐, 也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绿色消费的需要。被人们看做“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 无论是其文化, 还是地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都被看做是回归自然和绿色消费的代名词。在消费者眼里, 与西藏有关的任何商品, 似乎都带上了自然、健康和环保的意义, 藏文化元素也就成了“自然”的代名词。
在现代社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消费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出现了一种期望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希望商家能够提供健康、环保的绿色食品。而在所有人心中, “自然”的东西就是健康的代名词, 于是, 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就在广告表现和诉求中大量突出其“自然”元素, 给自己的产品戴上“自然”的光环。而其中, 藏民族文化元素成了商家最先考虑的对象。如果广告中出现西藏的蓝天白云、绿水, 出现高山湖泊, 那必然是自然、和谐的象征, 因而产品也就有了这些元素所代表的性格。
藏民族的符号既是感性和形象的, 又充满了诱人的神秘色彩, 特别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带给人一种原始生命的冲动和那来自远古的文化气息。这里的“原始”并不是落后和愚昧, 而是一个中性的词汇, 它给人一种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感召力, 满足了当下人类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愿望。
西藏商品品牌广告传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尽管随着西藏经济的日益发展, 西藏商品开始走向外部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但在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时, 其广告传播策略还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我们反思并加以改善。
第一, 西藏商品品牌广告传播目前存在的问题。
广告中的藏民族元素运用手法过于简单, 且存在雷同现象。虽然目前藏民族元素在广告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但总体来看, 其运用手法还是存在简单拼凑的现象。甚至有许多藏民族元素的运用与所要传达的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关系不大甚至丝毫没有关系, 或者, 往往都是采用几乎相同的元素、相同的表现手法。商家进行广告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区别于其他的竞争对手, 广告表现方式的雷同, 其结果可能是各个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同质化现象, 这违背了广告的初衷。
广告中的藏民族文化元素的选择性运用, 造成了人们对藏族文化认知的简单化, 也即刻板印象。藏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代表藏民族文化的符号和元素也是数不胜数。但在广告传播中, 广告主往往选择的是那些少数的符号和元素, 例如雪山、牦牛、藏族服饰、哈达以及唱歌与跳舞。这些符号和元素代表着藏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 但并不是藏文化的全部。广告中对藏民族文化元素的选择性运用, 再加上其在媒介上的大肆传播, 使得本来对西藏文化认知就有刻板印象的受众, 更加固化其原有的刻板印象, 这不利于我们对西藏文化的全面了解。
目前西藏商品品牌广告中藏民族文化元素的使用没有可持续性, 不利于该类广告的持久发展, 也不利于广告品牌的长远发展。特定藏民族元素在广告传播中重复使用, 将会对藏民族文化产生消解作用, 藏民族文化的神秘性和独特性反复地出现在媒体上, 并与商业搀和在一起, 长期下去, 民众将会产生审美疲劳, 藏民族文化的神秘性将被淡化。那么它们立身于高端市场将依靠什么, 我们仅仅依靠这些藏民族元素还能保持甚至增加品牌的文化价值吗?
第二, 西藏商品品牌广告传播存在问题的对策。
西藏商品走向市场,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脚, 其中广告传播的作用无可替代。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问题。
更新广告传播理论和传播观念, 提倡独创性的广告创意, 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广告表现形式和手法融藏民族文化元素于广告传播活动中。随着受众广告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他们不仅要求广告能够传递所需要的信息, 也要求广告更能带来审美享受。因此需要我们在运用藏民族文化元素时, 表现手法更具艺术性, 能够使得所采用的文化元素与产品信息恰当而艺术地融合在一起。
在运用藏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广告传播时, 全方位地开发藏民族文化资源, 避免局限性, 既要使藏文化元素为广告所用, 又要通过广告传播彰显藏文化的丰富性。要对藏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找到其他可以和广告产品结合的藏民族文化元素, 毕竟广告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传播差异, 其首先体现在表现形式的差异上。只有全面利用藏民族文化元素, 有关西藏商品的广告表现才能丰富多彩, 其创意水平才能全面提高, 其传播的品牌价值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既要利用藏民族文化创作广告, 也要以广告的文化属性传播藏民族文化, 发扬光大藏民族文化。
商业广告在汲取藏民族文化养分的同时, 更要丰富和发展藏民族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藏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在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中发展起来的。今天, 这种融合发展是不会停滞的, 而且会随着西藏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加快。广告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 对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我们不仅要利用藏民族文化作为我们创意的源泉, 而且要发挥广告的创意和传播功能, 创造藏民族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使广告文化和藏民族文化交互融合, 相互促进。也只有藏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 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创作源泉才会活水不断。
整合多种藏文化元素, 注重文化体验, 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全方位地传播和塑造西藏商品的高端品牌形象, 避免短视行为。由于西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使得那里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最好的办法就是定位于高端市场。然而定位策略再好, 其广告营销传播策略还是存在缺陷的。毕竟, 高端品牌与藏民族元素没有必然联系, 当藏民族文化元素的神秘感消退后, 我们定位高端市场的依据是什么?一个高端品牌的生存, 最终要取决于品牌的真正内涵, 需要我们通过全方位的整合营销传播手段挖掘出来。
我们可以把藏民族文化作为整合营销传播的主线,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 把藏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消费过程, 营造藏文化“体验环境”, 形成“体验性消费”, 使消费者不仅观念上体会到产品或品牌的藏民族文化特色, 更在消费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藏民族文化的本色, 在消费过程中享受快感,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结语
藏民族文化元素为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是西藏商品塑造品牌价值, 走向市场的价值源泉。藏民族文化的神奇魅力赋予了广告作品高度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提升着广告作品的艺术品位, 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广告传播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研究广告传播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找到广告诉求点和藏民族文化的契合点, 以藏民族文化包装商品品牌, 以商品品牌彰显藏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提倡消费者的精神享受”, 既保证广告传播的目的性, 又对藏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基
摘要: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 西藏商品也开始走向市场, 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在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过程中, 藏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元素的恰当运用, 将对西藏商品品牌的塑造起到独特的作用。本文就西藏商品品牌广告中藏民族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优势所在和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为西藏商品品牌的广告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藏民族文化元素,西藏商品,品牌,广告传播
参考文献
[1].苏特·杰哈利著、马姗姗译:《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45页。
[2].余明阳、姜炜主编:《广告经典案例》,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3].杜俊飞:《弥漫的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迟冰:《西藏酒水营销稍欠火候》, 《现代广告》, 2007 (8) , 第113页。
旅游景区品牌研究综述 篇10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是旅游吸引力的根本来源, 也是旅游创汇创收的重要方面”[1], 所以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的数据来看, 目前全国有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共2560家。与此同时, 还有学者曾进行过调查, “如果县级以下开发的旅游景区不算, 那么全国的旅游景区处于15000~20000家”[2], 在2006年景区经营权开始转让之后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踊跃投资景区, 那么在众多的景区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品牌之路。所以本文以文献梳理的方式对“旅游景区品牌”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是一项具有意义的课题。
1 旅游景区品牌研究现状
为了能够对旅游景区品牌研究脉络有一个大体了解, 我们于2011年5月以检索项“篇名”和检索词“景区品牌”在CNKI上搜索1994~2010年的相关文章。搜索后发现在1994年到2000年之间没有与“景区品牌”相关的文章, 而从2001至2010年, 共搜到50篇相关文章。删除两篇重复的文章后, 有效的相关文章为48篇, 其中6篇为硕士学位论文。然后我们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类。
1.1 景区品牌研究数量的年份分布
通过分析图1我们发现关于旅游景区品牌研究的论文最早出现于2001年, 在2002~2007年经过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后, 2008年出现了学者们对旅游景区品牌的研究的高峰期, 之后又出现了下滑现象。我们初步猜测, 出现下滑现象是由于“品牌”一词被泛化使用的结果, 使得真正对品牌的研究反而减少了。
1.2 景区品牌研究分类
从图2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于旅游景区品牌的研究大概方向分别是:景区品牌塑造、景区品牌管理、景区品牌营销、景区品牌形象、景区品牌运用、景区品牌发展六个大方向。其中尤以对景区品牌塑造的研究最多, 其次分别是景区管理和营销两个方面的论文居多, 而关于“景区品牌的整体发展”的研究仅2005年有一篇, 仅占研究整体的2%。这里需说明的是“其他”这一类主要是搜索到的与“景区品牌”相关的一些新闻或者政绩报道, 故此对它不做详细解释。
1.3 小结
通过图1和图2的对比分析以及资料的归纳和整理, 可以看出我国景区品牌研究目前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学者们对旅游景区的研究呈现出广而不精、分布不均的特点, 也就是说, 对旅游景区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 而对每个领域的研究深度却不够, 且对各个领域研究的程度也不一样。
2 旅游景区品牌发展分析
2.1 景区品牌塑造
杜晏、牟红认为主题公园的品牌树立需要表明旅游景区的特色, 突出旅游景区的民俗内涵, 体现旅游景区的人文主题, 塑造主题景区的品牌形象并用广告宣传塑造品牌形象。[3]
邓爱民认为品牌的建设应从品牌形象塑造创新、营销推广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维护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创新5个方面进行。[4]
马晨莲提出了Number-One定位、情感诉求定位、消费观念定位、景区服务和产品消费者感受定位以及目标消费者定位的5种品牌定位策略。[5]
从上述例举的景区品牌塑造的观点中我们发现学者们分别用了“打造”、“构建”、“树立”、“建设”、“定位”等一些与“塑造”相近的词汇, 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景区品牌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但大部分论文仍停留在某一个具体的景区的品牌构建上, 而缺乏理论上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2.2 景区品牌管理
朱强华、张振超认为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是建立、维护、巩固品牌的一个全过程, 一个有效监督控制旅游者之间关系的全方位的管理过程。它以增强景区竞争力为目的, 以旅游景区品牌资产为核心, 通过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延伸和品牌创新这六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建立起相对于其他景区的竞争优势。[6]
张勤主要从旅游景区品牌的修正性保护、经营性保护、法律保护、扩展性保护等方面对景区品牌保护作初步探讨。其中, 品牌修正通常从品牌属性以及品牌名称、品牌标志等方面入手;经营性保护可以从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广告宣传与品牌保护、旅游景区品牌立项保护、旅游景区企业内部的品牌管理保护等方面入手。[7]
赵俊、覃建雄认为景区品牌的提升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突出特色和个性化品牌;第二是强化顾客体验价;第三是整合景区品牌传播方式, 可以从外部营销媒介和内部营销媒介两方面进行。[8]
崔凤军、顾永键提出从“非经济指标” (包括满意度、偏好度、品牌识别度、品牌回想度、景区产品质量、景区服务质量、品牌权威性、社会认可度、价值感知、品牌个性、保留价格和市场占有率) 和“经济指标” (包括财务、市场和品牌强度) 两个大方面对景区品牌资产的评估模型。[9]
从学者们所作的研究来看, 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对景区品牌管理的意识比较模糊, 对旅游的特殊性考虑不周, 出现了管理过程中照搬其他产业的品牌的管理过程。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景区品牌资产”这一块, 很多学者还在照搬工业产品的理论。二是由于商标法中的一些特殊的规定, 许多旅游景区的品牌并不能注册成商标, 从而无法获取有效的法律保护, 但学者们也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景区品牌保护的探讨, 例如修正性保护、经营性保护、扩展性保护等。三是学者们一般将景区品牌的提升归类为: (1) 品牌定位不明确, 需要再定位; (2) 与时俱进, 围绕主体品牌对不同时期的景区品牌提升; (3) 景区品牌比较成熟, 通过扩充旅游产品来丰富景区品牌。
2.3 景区品牌营销
吴松认为景区的品牌整合推广主要包括五个大的部分:广告、节庆活动、公共关系、口碑传播、数据库营销。[10]
总体来看对于景区品牌的营销, 学者们虽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但论文中还大部分停留在原有的理论层次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对于已提出的实施途径也是一种随大流的形式, 而没有依据当地的特殊性进行实施。
2.4 景区品牌形象
李艳、牛志文提出通过景区品牌形象的差异性制造、景区品牌形象的信息创造以及景区品牌形象塑造机会来促使景区品牌形象的成长, 然后结合不同景区在品牌形象塑造到品牌化的一些区别来实现景区品牌形象的建设。[11]
概括来讲由于“旅游品牌”与“旅游形象”出现混用的现象, 使许多学者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混乱, 并且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都持有“通过形象构建来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态度, 所以往往出现景区品牌的塑造停留在了景区形象塑造的层次上。
2.5 景区品牌运用
朱申莲、陆林提出运用logistic增长模型对景区品牌演化进行定量模拟预测, 判断其品牌演化所处阶段, 针对各阶段的特征来决定与该阶段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12]
学者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旅游景区将旅游景区品牌管理的整体内容运用到实际中。但是由于景区品牌管理理论本身的不全面, 使其在具体运用中出现了欠缺。
2.6 景区品牌发展
陈萌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 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分析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 提出了旅游消费行为的简单模式,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的概念和形成机制。[13]
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篇对旅游景区品牌发展进行了总结的论文, 但是从论文内容来看作者还是将更大的笔触停留在通过景区形象的塑造来实现品牌的构建, 出现了随大流的现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对旅游景区品牌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包括了景区品牌建立、营销、保护、提升几个阶段) 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二是学者在对景区品牌塑造时开始注重挖掘景区自身文化特色。三是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景区品牌的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四是现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 侧重于品牌的塑造和营销的分析。总体来说, 现有研究缺乏对旅游景区品牌具体内容的抽象总结和概括。在景区开发实际操作的管理模型、景区品牌保护的具体实施措施、景区品牌的整体研究理论、景区品牌相关理论辨析等方面的研究都不够, 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摘要:近年来, 随着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 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纷纷踊跃投资旅游景区, 使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多样化。那么在众多的旅游景区的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品牌, 所以旅游景区的竞争最终将转化为旅游景区品牌的竞争。为此, 本文以文献梳理的方式, 分析了近年来学者们对旅游景区品牌的研究, 提出未来旅游景区品牌研究的发展方向。
把体验式旅游做成品牌 篇11
80后毕业生迷茫难抉择
2006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胡家春就业的首选地是北京。然而北京并不欢迎他,各式各样的招聘会让他很受伤。在北京,他一个本科生根本不算什么,遇到稍微好一点的单位,大家都挤破了脑袋往上递简历,好的工作通常都被海归、研究生和有资历的人抢占了先机。
在挑选和被挑选中,胡家春忐忑地度过了两个多月,激情被磨灭,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少。胡家春不想啃老,最终不得不回到了母校所在地——青岛。不久,他在青岛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担任21世纪不动产的置业顾问,由于专业不对口,自己又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业绩一直不好。三个月后,胡家春辞掉了工作,失业的同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
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青岛新闻网上一篇帖子引起了胡家春的注意。发帖人称不久前跟随旅行社去了一趟扬州,无聊也就不说了,还花了不少冤枉钱,心里实在不痛快。从小在扬州长大的胡家春,觉得自己有义务帮网友化解其中的误会。
胡家春随即用自己真实姓名回了一个贴,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了楼主的观点,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随后,他以“老扬州”的身份告诉网友们扬州哪些地方好玩,哪些東西好吃,哪些特产便宜又实惠,将扬州城景点逐个说来,连不知名的小巷小店都没有放过。最后,胡家春拍着胸膛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有网友需要,小胡愿意为你们免费当导游,让你们花最少的钱,以最舒服的方式去体验扬州最美最本质的一面。”
第二天上网时,胡家春发现,自己“长篇大论”的回帖被许多网友奉为“扬州游指南贴”,一夜之间竟然有二十多个网友加他为好友。胡家春忽然生出了一些感慨,故乡在他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年轻创业者坚持攒口碑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胡家春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近期将会回一趟扬州,如果有网友需要其当导游,他将免费服务。当天下午,他就接到了网友残荷听雨的电话。
残荷听雨是第一次游扬州,胡家春精心制作了一条游玩线路。两天的时间,胡家春尽量做到了贴身陪伴,全程讲解。残荷听雨感慨地说:就算是专职的导游也做不到这份上。临别前,残荷听雨坚持要付给胡家春一些费用,但被胡家春谢绝了
几天后,残荷听雨将一篇详细的扬州游记发到了网上,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满意。看着大家鼓励和肯定的话语,一股暖流涌上了胡家春的心头。“体验式旅游?”对啊,自己何不尝试搞搞这种新式旅游,肯定有市场。再说了,搞旅游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胡家春决定回扬州创业,利用自己“老扬州”的优势,组织青岛网友到扬州进行深度游和个性游。
2007年,胡家春开始回乡创业。他将旅游基地扎根在扬州,将网上宣传基地放在了青岛的各大论坛上。胡家春给自己定了一个严格的目标:免费带领1000名网友游扬州。小胡的实在、可信、热情,在青岛各个网站上流传开来,只要是有关扬州的问题,网友都指定等着小胡回答。许多人亲切地称呼他是扬州的“百事通”。2007年5月底,胡家春的积蓄已经用光了,他不得不找了一份酒店客房销售的工作。
城市达人打响体验式旅游品牌
2007年10月份后,找胡家春的人越来越多,胡家春干脆辞去了客房销售的工作,正式开始组团接待网友。不过,从现在开始,他要收费了。
胡家春在青岛的论坛上发召集令,每隔一个星期组团一次。由于人数多在20人以上,所以许多事情需要提前做准备,包车、买保险、行程路线安排、吃住问题都是由网友许可后胡家春一手包办。虽然是几十号人组团游,但与旅行社的跟团旅游是完全不一样的,胡家春说,自己做的就是体验式旅游这个品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让网友们融入到扬州平民的生活中,让体验式旅游的游客有更多的主动性。
2008年年底,胡家春成功接待了1000多名网友。组团体验式旅游也让他赚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2009年9月份,胡家春创建的“小胡旅游网”正式面向网友,网站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硬是靠着以前网友的口口相传,在一个星期内注册量就达到了2万。网友们的积极和热情让胡家春感动不已,胡家春庆幸自己诚信经营的路子没有走错。
有了自己的网站后,胡家春发现,来扬州体验式旅游的网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青岛了。借助网友们口口相传,北京、天津、济南、大连的网友都来找他,胡家春越来越忙,生意越做越大,为了让网友们真正体验“归来人”的感觉,胡家春觉得非常有必要给网友们在扬州安置一个临时的“家”。
2010年2月15日,胡家春在关东街上的“自由人户外用品店”开业了。该店面一方面可以作为网友落脚地,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广大网友提供户外装备。现在,他不仅将外地人往扬州拉,还将扬州人往外地送。
目前,青岛和皖南已经作为第二个和第三个成熟拓展地了,胡家春成功组织网友前往这两个地方进行深度体验式旅游。胡家春的网站和商店已经招聘了三名员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新员工成员可能会随时到岗。
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胡家春笑着说:“我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锦州旅游品牌营销对策 篇12
关键词:锦州市,旅游业,品牌营销,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 旅游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张, 从事旅游业及旅游周边产业的人员越来越多, 经营方式不断更新, 经营环境越来越好, 服务质量逐年完善等, 确立了旅游业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期间拉动地区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建设机会的重要地位。
锦州在旅游品牌方面本身已经建立了多个品牌, 但是太多的品牌难免使游客觉得品牌多而不纯, 使得单一品牌吸引力较小。且锦州现有的品牌并不是同一管理的, 各方品牌在竞争中难免互相牵扯造成不利局面, 无法根本上促进锦州旅游业的良好长期发展。
二、相关研究
1、国内旅游业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 社会化公众旅游在70年代迅速普及。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经济、人文的相对和平时期,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持续改善为民众出门旅游供应了经济支持;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前进, 机械替代了人力, 人们的休息时间增多, 让人们有更多空闲出门旅游;同时, 新兴民用交通的兴起包括民用航空、高铁、动车组等极大地便捷了游客出行。我国在近些年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也渐渐注重起来, 政策对旅游建设的支持, 极大地增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促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迅速成长时代。
2、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改变, 旅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全球范围越来越流行的生态旅游, 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具体形式之一, 在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上追求均衡和良性发展方法, 是达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和必然性的选择。目前为止, 我国生态旅游模式已经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过渡到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联合旅游目标多种多样, 旅游方式也层出不穷。
锦州市自然生态旅旅游资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以笔架山为代表的各种海上生态旅游资源;第二类是以北普陀山、青岩寺等风景名胜区;第三类是近些年兴建的以世博园为代表的人工生态景观。
三、有关概念
1、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是一个概括性非常强的概念,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以及一个城市的旅游业等都可以有独特的品牌概念。它可以是一个称呼、术语, 同样也能够是一种象征、图案。品牌营销是最能代表现代营销的营销手段之一。作为一种与品牌持久发展息息相关的战略性营销活动, 各类营销形式和竞争方式集中反映在品牌营销。通过市场营销使客户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过程, 高品位的营销理念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旅游业品牌营销的概念。
旅游营销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经营者确定消费者需求, 确定目标市场, 提供服务满足需求的过程。旅游品牌营销, 作为旅游营销的主要形式之一, 重点在于对良好旅游形象的建设发展, 通过良好的形象传播, 建立知名旅游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吸引力, 以实现旅游营销目的。
3、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国情下, 我国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大国, 同时也是旅游消费大国。但是, 我国的旅游品牌建设还待进一步发展, 缺少名牌是我国旅游业现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同样的问题同时存在于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产品。在中国比较有代表的中旅、中青旅其综合实力还远远无法与国际上的一些大型旅行社相比, 旅游服务品牌还需加强。对于很多国内知名旅游景区及企业在形象包装、品牌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短期的营销尽管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四、锦州市旅游业品牌建设SWOT分析
1、优势
(1) 自然资源优越。锦州拥有综合自然类景区七个, 占所有景区的53.8%, 兼“游、食、玩、宿”于一体, 包括笔架山、北普陀山、医巫闾山、青岩寺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笔架山景区。
(2) 人文内涵丰富。锦州拥有多个人文旅游类景区, 其中以道教名山笔架山为首, 笔架山面对渤海集山海于一景, 山上坐落着吕祖亭、龙王庙、三清阁等多座道教道场, 更艰巨“天桥”这一罕见的自然景观文明天下;闻名周边省市的“歪脖老母”道场青岩寺周边省市无不流传着歪脖老母“歪脖”的故事, 每年都有许多信徒慕名而来;佛教名山北普陀山以观音道场闻名同样不缺少游客来祈福参拜。
(3) 现代化旅游景点添光彩。锦州世博园是2013年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园区, 尽管博览会在2013年10月已经完美闭幕, 但充满现代美的园区现今仍在锦州龙栖湾世博园景区开放营业。首座海上世博园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全面开放。海洋科学创意馆、国际古生态馆、水韵之舞剧场、万花塔以及园内无处不在的郁金花海, 使得龙栖湾世博园景区成为锦州又一个热门旅游景点。
(4) 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锦州政府采用引入民间资本的方式扩大旅游业开发, 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题。锦州市政府对旅游业投资力度, 随着对旅游业重视程度的逐年递增也呈逐年递增的势头。基本建设投资从2010年的30亿元, 2012年的55亿元, 到2013年100亿元逐年增长;对旅游业建设大开方便之门, 对旅游从业者提供减免税收, 提供建设补助等多项优惠政策。通过经济杠杆来加快旅游业发展速度。
2、劣势
(1) 品牌认知度低。锦州虽然景区众多, 但大多数景区都是独立建设的, 在开发、建设方面程度大有不同, 以至于出现某些景区发展较快, 某些景区发展过慢的差距, 导致全市旅游业整体发展不协调。各个景区特点不明显, 没有独特的市场定位, 基本都属于简单开发, 都没有把本身的景区特点做到完善、完整。不能让游客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2) 旅游品牌意识薄弱。锦州著名旅游景点众多, 但是没有科学的管理方式, 在初期建设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指导方针, 同时由于前些年国内普遍对旅游业不重视的大形势影响, 锦州政府对旅游业建设的扶持也并不大,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近几年, 相关部门对旅游业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 但总体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没有系统的城市品牌建设方式方法, 还需要随着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逐渐加强过程中, 逐渐探索。
(3) 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缺乏统一管理, 缺乏市场领导者, 旅行社处于摸索阶段, 市场定位不明确无法做到针对性建设, 导致恶性竞争普遍存在。更有很多经营者受眼前利益驱动不惜破坏环境, 使用不正当手段打击竞争者, 对锦州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建设存在非常大的隐患。
3、机会
(1) 国家经济走出低谷。2009年, 在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中国大陆经济最早走出了低谷, 党中央国务院当即根据形势变化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结构政策调整, 旅游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2009年11月, 国务院常委会议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提出了把旅游业造就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市场准入、消费环境、旅游产品、旅游从业人员和市场节能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各地进一步建设旅游业的积极性也愈来愈高。
(2) 品牌推广———锦州2013年成功举办世博会。2013年锦州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成为推进锦州旅游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对锦州总体经济建设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对锦州的旅游业发展建设来讲, 锦州将迎来一个扩展对外开放, 活跃游客流动、商品流通、信息交流, 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加大建设的历史性时机。
(3) 多元化的旅游需求。随着人们需求与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对精神消费越来越重视,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多元化的旅游格局应运而生。锦州拥有人文景观北普陀山、青岩寺;近年修建的海边浴场;奇特地貌景观笔架山;更拥有首座现代化特色的海上世博园。在多元化旅游兴起的今天正是锦州发挥其独特优势的绝佳时期。
4、威胁
(1) 周边地区著名景区的竞争影响。近些年, 各中小城市纷纷意识到旅游业的巨大潜在价值,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扶持旅游业的发展。锦州作为辽宁沿海新兴旅游经济区, 地处枢纽位置, 同时临近天津、北京及多个东北旅游城市。聚集带来正面效应, 但竞争同样不可避免, 在消费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景点资源、交通、住宿、饮食等各个方面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2) 来自旅游资源保护的威胁。近年来, 锦州已开发的笔架山风景区, 普陀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 通过切身观光游览后发现人文发展的现代化设施与自然景观难以建设的相得益彰。而且不同的景区存在不同的缺陷, 有的开发过度, 有的开发不足, 人为建设本应增强游客的游览体验, 但不协调的自然景观和人为开发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是致使当地旅游资源等级不高的直接原因, 资源环境的破坏也受人为建设因素影响较大。
(3) 来自旅游从业人员的威胁。旅游服务人员因为与顾客接触最多, 所以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游客在一个景点、一个地区的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 甚至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于一个城市的直接印象。现今锦州旅游业多为自营企业, 无法全面系统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成为锦州旅游业发展的较大障碍。
五、锦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辽宁省和锦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了解, 我们可以了解到, 旅游业在辽宁省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并初有规模,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之后, 会对锦州市旅游业建设产生很大的正面影响, 也对锦州旅游业整体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
1、品牌定位不明确。
锦州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统观已经打出的品牌, 产品单一, 缺乏新意。锦州旅游业总体缺乏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旅游建设部门在确定市场定位时通常忽略市场调研, 不重视环境分析, 使得定位脱离实际。旅游品牌定位不准, 针对性不强, 不够有特点, 缺乏新意。有些人乃至于认为一个好名字就是一个好品牌, 只要大力宣传就好, 完全曲解了品牌建设的意义。
旅游业品牌建立与其他行业、企业品牌建立过程基本相同。明确品牌定位的重要性在旅游业同样需要被重视, 确定特色品牌, 针对宣传, 扩大品牌影响力是锦州旅游业品牌建立的必经之路。管理者通常追求眼前利益, 但品牌建设无法一蹴而就, 长远角度来看, 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锦州旅游业的正确道路。
2、品牌管理体系不健全。
缺乏总体指导方针, 各部门建设不成系统, 仅凭修补式的努力, 做到的只能是暂时的、片面的, 不能把一个品牌的各方面都科学性、长远性地建设完善, 使得旅游品牌在建设过程中进步缓慢, 甚至管理者都无法把握整体建设进程。
3、消费者需求不匹配。
从实际接待游客方面看, 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住宿餐饮方面, 景区周边缺乏住宿点, 游客来了没有地方住, 以至于出现“白天上山观景、晚上回家睡觉”的现象, 餐饮也仅有烧烤、海鲜等仅有的几样特色而已。
六、锦州市旅游业品牌营销对策分析
1、品牌定位要明确。
旅游品牌是一个地方的象征, 笔架山拥有世界罕见的自然景观, 海上世博园闻名天下, 观音道场北普陀山, 歪脖老母道场青岩寺。锦州自然资源丰富, 人文景观也足够吸引游客。在最初建设中应采用“重点打造、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 可以以世博园为重点宣传点, 在世博园大热期间打造出一个城市象征级的旅游景点, 在有足够的名气基础上扩大宣传面再将其他的景点宣传扩大。
2、革新品牌管理体质。
推行政府管理, 加强政府介入。辅助建立协调机制, 理顺管理模式, 为建立品牌景区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旅客集散中心, 树立具有特色的锦州旅游形象, 集购物、娱乐、食宿为一体, 争取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
3、明确顾客导向。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在旅游业方面顾客导向相对落后, 锦州旅游企业及景区在建设过程中要首先把握住这点, 寻找游客需求, 顺应需求, 满足需求。在建设决策过程中充当顾客的眼睛, 代表顾客的利益, 成为顾客的拥护者。
七、总结
【西藏旅游品牌】推荐阅读:
西藏旅游经济形势研究11-04
旅游品牌形象07-11
县域旅游品牌09-01
乡村旅游品牌09-10
旅游品牌策略08-27
旅游景区品牌09-11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10-19
旅游城市品牌个性研究06-15
旅游品牌创新设计06-27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