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2024-10-19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精选12篇)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篇1

任何行业要想发展壮大都必须经过一连串市场因素的考验, 瓷砖行业也是如此。瓷砖产品是刚需, 行业发展潜力自是无穷大, 在当前竞争激烈且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 瓷砖企业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话说, 你的起点决定你的高度, 瓷砖企业要想赢得未来的商机, 首先就得找准起点, 学会洞悉市场给自身一个精准的定位。

长远规划还体现在瓷砖品牌培育上, 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骄人的成绩, 不能只把原材料、生产、加工、质量、销售, 看作是企业的生命, 它更需要灵魂。一个产品没有自己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那么它只具备最基本的价值———使用价值, 而这往往使企业的产品陷入“同质化”比拼的泥潭。树立品牌意识, 加强企业文化培育, 它能使产品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使产品价值得到升华, 获得更高的品牌附加值。

不管如何, 瓷砖企业发展必须要明确定位, 并以此为基点着力攻占市场, 这也是行业的最终走向。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品牌培育及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全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紧紧围绕部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通过结合工作实际,进扣工作思路,努力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根据通知要求,现将20xx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州农牧农村局关于做好20xx年第三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的通知和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关于下达《20xx年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计划》的通知结合县农产品市场“点多、面广”、人口基数、屠宰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等实际问题,以种养殖企业、城区农贸市场为重点区域进行检测,抽取了50批次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所有被抽样样品均合格率为100%。抽取了蔬菜5批次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蔬菜5批次为,猪肉5批次,检测结果有1个样品(芹菜)不合格,已进行处罚,其他样品均合格,合格率达99%,现已完成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测。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推进加强农产品安全监测保障工作,切实维护民众“菜篮子”安全,促进农产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2、截至目前已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5个(黑青稞、牦牛、藏香猪肉、牦牛肉、酸奶),同时正在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紫皮大蒜、无筋豆)“福地”区域公共品牌正在有序推进申报工作。

3、合格证开具情况,截至目前开具总张数499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46.5吨。同时,建立90家主体名录、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和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试行合格证制度对象的生产主体名录。

4、为认真履行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职责监,维护好农产品市场秩序和消费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农畜产品,加强了蔬菜农药残留、肉类瘦肉精等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并且把检测样品及时报送州农安中心。利剑行动:以蔬菜水果为重点产品,全面排查生产企业、合作社、种养殖户,严厉打击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66种蔬菜水果禁用农药的行为。截至目前我县共抽检农产品品种96个,样品192个,其中合格样品192个,合格率达97%以上。

5、截止到目前,已处理131套动物病变内脏已按时按量的完成阶段性清运、人工填埋、随埋随填随合无害化处理工作。

6、目前省州正在对接智慧动检和一体化平台的衔接,完成对接后使办理检疫手续更加方便、便捷、准确,实现了“现场办理、快速出证、”的模式,稳步推进我县畜禽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引领畜禽屠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解决了农民群众办理流程复杂,办理周期长等问题,追踪溯源逐步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完成了21541头牲畜经检疫合格后出栏任务,其中包括定点屠宰检疫合格牲畜2517头,冷鲜猪肉210吨,顺利完成检疫工作保障了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安全肉。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二、执法情况

联合工商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出动300人次执法人员,联合检查20余次,非洲猪瘟期间开展乡镇、学校非洲猪瘟防控排查15次,发放资料500余份,联合渔政部门执法检查12次,发放资料700余份,办理动物检疫案件2期,渔政案件1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4期,进一步确保了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等7部门,州农牧农村局、州市场监管局等7部门统一部署安排,针对我县农产品,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深入治理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产蛋期不得使用的兽药、停用兽药(以下简称“禁限用药”)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让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问题基本解决,常规农兽药超标问题有效遏制,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3.全县的农畜产品风险监测,农产品安全抽检是实施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是从整体上统筹提高农产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是监管工作由事后查处为主向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掌握农产品安全形势和质量安全状况的重要措施,也是查办农产品违法案件的技术支持。

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换标工作,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统一和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换标工作。我局有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需要制定团体标准然后进行换标。

5.病变内脏无害化处置,收集全县所有的病变内脏,利用无害化处置方式处理,杜绝病原体二次传播。

6.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和日常的各项工作。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篇3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博弈分析;市场立体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470-03

收稿日期:2013-11-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0CMZ022);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作者简介:秦健,女,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E-mail:2434893636@qq.com。随着农产品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品牌化竞争趋向日益凸显,各地逐步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它们在带动地域性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发展中却普遍面临着品牌寿命短、品牌经济效益难以彰显等严峻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是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的培育缺乏全生命周期的规划与考量,注定了品牌培育的“短命”;其二是未能厘清品牌培育各阶段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窒息了品牌培育的“动力”。基于此,本文首先构建了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博弈分析框架,对品牌培育过程中的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动态分析,以明晰各培育阶段的突出性矛盾制约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阶段性任务。

1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博弈分析框架对地域性品牌培育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到各阶段的特点和相关主体的主要矛盾,从而找到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策略。因此,基于对当前地域性品牌培育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本文围绕地域性品牌培育的核心主体,在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运用多方博弈的方法分析主體间的网络关系及阶段性矛盾和问题(图1)。

从图1可知,理想状态下,特色农业地域品牌培育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品牌培育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2)政府在地域性品牌培育过程中参与度较高,影响力较大[1];(3)复杂的博弈关系会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不断简化[2]。

2.2市场生命周期

市场生命周期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生命周期阶段,是地域性品牌参与整个市场活动的全过程,也是地域性品牌培育的核心阶段[3]。在这一阶段,培育主体的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主体更加多元,关系更加复杂,矛盾日益激化,因此,需要对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关系和矛盾进行细化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2.2.1导入期在地域性品牌培育初始阶段,政府的行为依然对品牌的培育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但该阶段的矛盾却变得异常复杂,主要表现在:(1)地域性品牌投入前期招商引资困难。地方招商引资的程度除了受地域优势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引资意愿和招商政策,如何处理好地区的发展目标和投资者利益之间的矛盾将是政府工作的重点。(2)产业基地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特别是区域种养基地难以支撑加工业的发展,如何扩大基地规模和提高基地科技水平成为解决该矛盾的关键。(3)整合流转土地资源和维护农户利益的矛盾。基地规模的扩大需要整合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满足产业化运作,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势必会损害部分农户的利益,如何在避免损害农户利益的前提下又使土地流转科学合理是政府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2.2.2成长期地域性品牌培育成长阶段的核心是如何做好品牌的推广和销售。这一阶段,地域性品牌培育的主动权也从政府手中逐步过渡到企业层面,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投入来促进品牌销量[4]。而矛盾大多集中于地域性品牌推广投入程度和预期收益之间的问题,不合理的品牌推广方式、渠道和受众面势必会影响该阶段的投资效率。并且,企业家本质的逐利性与政府要求的公共品牌社会效益相违背,地域性品牌产权的模糊性导致“搭便车”现象普遍,中小企业在享受品牌收益的同时却拒绝承担品牌维护和保护责任,造成市场权责失衡,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协会等外部机制参与矫正这种失衡,突破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发展瓶颈。

2.2.3成熟期在地域性品牌培育的成熟阶段,市场的带动主体是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随着品牌效应的凸显,假冒伪劣产品增多,中小企业坐享品牌培育成果,不计后果地损害品牌形象,龙头企业利益严重受损;商标抢注造成品牌产权流失,诉争不断,区域内部利益难以保障;政府和协会等外部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地域性品牌缺乏制度保护,难以配合市场深化发展的需要,品牌培育主体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地理标志产品重申报轻使用,企业规模化程度、深加工程度、质量、商标利用率和市场要求的发展程度不相适应,都严重阻碍了地域性品牌的发展[5]。该阶段主体矛盾全面激化,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完善企业商标防伪机制和产权合法化,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深加工能力,政府等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利益,共同维护地域性品牌的培育成果[6]。

2.2.4衰退期了拯救衰退期市场份额和销售额逐渐下滑的趋势,企业必须紧抓消费市场动态,处理好地域性品牌理念和产品技术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注重创新,同时也要处理好母子品牌和品牌组合之间的内部利益矛盾;政府的政策引导监督和制度完善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正确的方向,延长品牌生命周期,完善创新机制,创造更大的品牌价值。

2.3后市场生命周期

后市场生命周期是指品牌脱离产品载体作为单独的市场要素存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品牌效应源于品牌自身的价值,地域性品牌培育的竞争性和复杂性赋予地域性品牌更加丰富的内容和价值,不能因为产品的市场退出而否定品牌的价值,这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掌握市场动态,充分利用和挖掘地域性品牌的自身价值,是完善地域性品牌培育过程的明智之举。

nlc202309020559

3推进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培育的政策建议

3.1立足于全生命周期分阶段剖析地域性品牌培育问题十分有必要

特色农产品地域性品牌的培育和企业品牌一样,是一个主体关系复杂、培育周期漫长的动态过程;但和企业品牌不同的是,地域性品牌拥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因此,品牌培育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和矛盾也会更加复杂。而面对这样一个在空间上主体关系错综复杂,时间上地位和作用又变幻不定的复杂过程来讲,要想完整、系统地分析和把握地域性品牌培育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除了以某个主体为核心,逐个分析该主体与其他主体间的关系和矛盾外,還可以从动态视角分阶段剖析主体间关系、矛盾及变化趋势,这种发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适应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的发展实际,也更具有应用指导价值。因此,立足于全生命周期分阶段地剖析解决地域性品牌培育问题十分有必要。

3.2政府+龙头企业+协会是培养地域性品牌的最佳模式

纵观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全过程,政府的引导作用贯穿培育过程始终,指导区域农产品地域性品牌的发展方向,并不断监督和完善市场交易秩序。而地域性品牌培育的操作主体一直都是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品牌打造、宣传、维护和升级的责任,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规模带动作用会辐射到周边市场的发展,从而有效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7]。协会是协调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润滑剂,可以缓解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减少政府和企业间的利益冲突,同时监督和协调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市场活动。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发力、协会协调三者相辅相成,内外协作,必将成为培育地域性品牌的最佳格局,也是带动区域农产品发展的最佳模式。

3.3有针对性地解决市场生命周期阶段问题是地域性品牌培育任务的重中之重

地域性品牌培育的市场生命周期阶段是品牌培育活动的核心阶段,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周期内各阶段的矛盾和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导入期要明确政府在地域性品牌培育市场导入期阶段的主体功能。单靠市场调节或由独立的企业、农户往往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必须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8]。成长期,政府的行政干预手段缺乏市场灵活度,已不适合再主导品牌发展,强调政府的职能转型,从前台干预到退居幕后监管的转变,企业也应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互惠互利,降低决策活动中的障碍成本。成熟期,必须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政府的政策指导,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以保证地域性品牌培育成果的深入稳定。衰退期,要重视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品牌延伸。在保留特色农产品核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及时掌握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深入挖掘地域性品牌的潜在价值,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地域文化价值,延续地域性品牌的生命周期并创造价值[9]。

3.4地域性品牌培育在前后市场生命周期阶段的功能和价值不容忽视

地域性品牌培育进入市场前的筹备活动和退出市场后的价值转变都属于地域性品牌整个寿命活动的内容,虽然在品牌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却是完整剖析地域性品牌培育活动必不可少的2个阶段。因此,在地域性品牌进入市场前,政府应该发挥角色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以实现前期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退出市场后政府和企业都要重视地域性品牌自身价值的挖掘,转换视角充分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丽辉. 区域品牌形成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基于温州鞋业集群品牌的个案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9(1):44-49.

[2]吴水龙,胡左浩,黄尤华. 区域品牌的创建:模式与路径[J]. 中国软科学,2010(增刊2):193-200.

[3]陈玉. 农业区域品牌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4]郭坤杰. 基于博弈视角的区域集群产业品牌培育研究[D]. 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

[5]辛士超. 博弈视角下茶叶区域品牌公用化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6]浦徐进,蒋力,刘焕明. 农户维护集体品牌的行为分析:个人声誉与组织声誉的互动[J]. 农业经济问题,2011(4):99-104.

[7]潘泽江. 中国特困民族地区农户脆弱性问题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15-116.

[8]杨珊珊.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品牌战略决策博弈分析[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9]蒋璟萍. 产品、企业与品牌的生命周期比较研究[J]. 商业时代,2010(8):26-27.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篇4

一、产品信任的内涵

营销是研究交换关系的学科,所以信任在营销管理中主要指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信任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Morgan和Hunt(1994)的研究,他们指出信任的内容是可靠和真诚,也就是信任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伙伴的可靠性和正直有信心。Garbarino和Johnson(1999)的研究认为可靠的具体方面包括:质量和服务的可靠。可靠性和诚实成为理解信任的基础。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产生的信任关系也是如此,主要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以及企业给予消费者的承诺,然后形成信任。因此,产品信任就是消费者在众多的产品中,对某一产品有信心的态度,以及在购买产品时预期该商品品牌给消费者心理上带来的某种安全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使得消费者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相信企业能够完成他们的承诺,相信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产品信任从本质上来讲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一种契约关系。消费者对企业,对品牌的信任都可以转化为对产品的信任,坚持在产品信任的基础上对自主品牌进行建设是不可忽视的。

二、产品信任对自主品牌培育的意义

营销的最终目标在于产生消费者与品牌间亲密的关系,而构成此关系的重要元素便是信任(Hiscokc,2001)。产品信任是消费者信任的重要一环,是品牌形成与发展的根本。

首先,产品信任对于自主品牌的影响力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WBL,2004)的说法,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自主品牌要想提高影响力,需要在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偏好度、品牌占有率、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方面做足功夫,才能取得成功。这些指标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直接评价和认可,来自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载体———产品的信任。产品信任有利于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美好的印象及感知;产品信任有利于形成“口碑效应”,提升企业的满意度,为更多的消费者所认知;产品信任会产生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重复购买行为,带来品牌的忠诚度提升等等。

其次,有助于建设自主品牌信心的提升。传统观念中“中国制造”就是仿制品、廉价品的代名词,产品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心中的痛,自主品牌的打造更是难以让消费者信服。但是现在伴随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品牌建设的关注,诸多品牌如李宁、联想、海尔、伊利等已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它们预示着中国的自主品牌正在朝着世界大舞台前进,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它们靠的就是过硬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为中国消费者在世界上赢得了尊重,从而也增强了企业对自主品牌培育的信心。

再次,为未来培育自主品牌铺设道路。中国自主品牌的不足在产品信任危机出现后正好符合了有些消费者崇洋的心理,更加坚定了抵制国货的信念。中国是公认的制造大国,服装等制造技术也是世界一流的,所以许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如阿玛尼才会在中国设工厂,然后销售到世界各国。产品信任的建立对自主品牌直接的重要性就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转向国内自主品牌。建立产品信任培育自主品牌忠诚度,为未来自主品牌的建设提供了信任的基础。

三、产品信任条件下自主品牌培育构想

1. 产品为本,获取消费者信任,构建自主品牌

质量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更是建设品牌的基础跟依托。不重视对质量的监管,就形不成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与条件,也就更谈不上把品牌做大做强。一方面要全面质量管理,把好产品生产的每一道关。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服务、信誉、价格等方面的认可。产品质量是品牌存在的基础。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从而形成品牌忠诚。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把质量当作生产企业的生命,企业产品质量危机意识应当存在全体员工的心中。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公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消费者满意度。也就是通过推行质量战略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消费者对产品信任感,从而为自主品牌的构建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产品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产品也应当顺势做出变化,创新是企业更新和升级产品的要求。在产品、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创新可以带来产品的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达到消费者预期,它是消费者获取产品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拥有其他企业没有的技术是一种优势,在自主品牌的培育中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我国要想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产品体验或新颖的服务享受,拥有“另类”的核心价值,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主品牌。企业应在生产设计销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在回报企业高额利润的同时企业应尽可能的去让消费者满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逐渐的品牌就会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印象,形成品牌。消费者取得了符合自己期望的产品,在心理上对企业的产品产生信任,形成构建自主品牌的基础。

2. 履行承诺,持续信任,积累自主品牌资产

企业品牌形成之后不能不管不顾,而应该持续的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提升企业品牌信任,塑造诚信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资产。

首先,塑造诚信的自主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对企业品牌的反映,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做出的评价跟总结。需要注意,一是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在社会上的表现直接影响者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信任产生才会有基础。保证商品的价值,产品或服务的方面是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二是广告宣传上一定要坚持诚信的原则,表现出的一定是消费者信任的内容,决不能虚构,欺骗消费者。除此之外,企业在慈善、公益活动方面的“软性广告”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好感程度。

其次,培育企业价值观,以履行承诺为核心服务顾客。消费者是否信任产品,是企业对消费者要履行的一种承诺,它们是一种契约关系。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让消费者清楚企业是“唯利是图”还是“服务至上”的理念。这对持续消费者的产品信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培育自主品牌也是必须的。这要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形成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产品的建议或是意见,企业要对照顾客导向策略要求,进行认真反思,对所发现的服务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服务问题,有效的提高顾客满意率,实现永远留住顾客。加强与顾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深入的体会消费者的心情,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解决问题。对于消费者的反馈应及时迅速,并能够公开化,这是提升与维持消费者信任度的途径之一。通过企业团队的全体努力,重视消费者的售后反应,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增强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出消费者满意的自主品牌。

再次,持续信任,积累自主品牌资产。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Keller,1993)是从消费者对品牌的反应、评价、联想、态度、共鸣、行为等方面来测量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与前面所述的品牌影响力是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品牌资产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是品牌管理的重要发展目标。品牌资产的形成不等同与品牌的形成,如果说自主品牌的形成需要基于产品信任的消费者信任的话,那么,自主品牌资产的形成则是消费者持续的产品信任,企业持续性承诺的结果。企业在自主品牌管理中应该注意自主品牌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和信任上的关系,通过不断的承诺,带来消费者的持续信任,使自主品牌在品牌认知度、品牌偏好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积累自主品牌资产。

3. 加强监管,预防信任缺失,防范自主品牌信任危机

市场环境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变化,传媒种类的变化,以及企业本身结构的变化,使得形成的品牌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主品牌形成容易,但是要维持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自主品牌在管理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譬如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假冒产品的冲击、媒体的虚假报道、国外产品冲击等,从而出现品牌信任危机,越是著名的公司形象和品牌资产,遭受到品牌危机的可能性越大。从产品信任角度,防范自主品牌危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品牌是企业全体人员辛苦建立起来的,危机意识应时刻记在心里,不少品牌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轰然倒塌。通过建立准确灵通的监测信息系统,及时发现产生消费者对产品不信任的信息,从而为解决品牌信任危机提供基础。二是迅速有效处理发生的产品信任危机。企业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来解决自主品牌出现的问题与危机,千万不能店大欺客,或者无动于衷。在三鹿奶粉事件出现以后,三鹿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是何等的冷漠,坚持自己的奶粉是合格的,是没有问题的,而在婴儿检测出肾结石是因为三鹿奶粉时,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再来看一下强生在1982年有人因为服用“泰诺”中毒死亡的事故,虽然后来查到是别人在“泰诺”的胶囊里投放了氰化物,强生是无辜的,但是强生并没有逃避,而是取消了胶囊包装,重新投放了新包装的泰诺,强生这一危机的妥善处理增强了消费者对于其产品的信任,从而增强品牌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三是做好企业危机公关。在企业品牌信任危机处理过程中,需要各个层面的支持,包括政府的购买引导,媒体公正报道,专家及权威人士的推荐等,都是能够维持消费者信任,增加品牌的声誉。四是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获取消费者对产品信任的重要方式。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品牌传播上都应当保证真实、诚信,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一个诚信的品牌,从而能有效避免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Morgan,R.M,Hunt,5.D.The Comment 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20-38.

[2]Garbarino Ellen and Mark Johnson.The different roles of satis-faction,trust and commitment for relational and transaction consumer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3):70-87.

[3]Keller Kevin Lane.Conceptualizing,Measuring,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3,(57):1-22.

136品牌培育模式 篇5

卷烟零售终端是面向消费者卷烟品牌培育的主要执行者,一个卷烟品牌想在某地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广大零售终端的消费引导。如何把终端建设和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用终端建设推动品牌培育,用品牌培育检验终端建设,是实现“532”、“461”发展战略的关键。

当前,终端建设和品牌培育共荣共生的理念逐渐成为卷烟从业人员的共识。由于零售终端受文化教育、个人素质、当地习俗、周边卷烟消费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忽视终端建设,害怕投入风险;缺乏经营理念,被动式销售等问题依然突出。三明烟草在近几年的摸索实践中,不断寻求终端建设和品牌培育的契入点,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于去年提出了零售终端“136”品牌培育模式,为终端建设和品牌培育的有机结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植入终端培育理念,让终端主动参与品牌培育

零售终端的卷烟销售主观能动性往往决定着该终端的品牌培育能力大小;而品牌培育模式的成功探索为零售终端的主动式营销提供了依据。“136”零售终端品牌培育模式主要针对的就是零售终端,旨在为零售终端提供一种经营理念,同时通过工、商、零三方协同和六个步骤的实施,为零售终端提供足够的消费数据,提供品牌培育能力。

1、正确理解内涵。“136”零售终端品牌培育模式,即:围绕“品牌培育”这一条主线,提升终端培育能力,推动知名品牌健康发展;深化“工业、商业、零售客户”三方协同,打造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培育平台;实施“收集信息、刷选对象、确定品牌、引导培育、跟踪评估、持续改进”六个培育步骤,细化培育流程。

2、深化三方协同。深度协同工业企业、零售客户开展品牌培育活动,打造工、商、零三方共同面向消费者的一体化品牌培育平台。工商双方通过落实“四个共同”,深化工商协同,即共同策划培育方案、共同制定营销策略、共同落实营销措施、共同承担培育投入,在品质提升、营销策划、终端推动、消费引导、宣传促销、精准营销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协同内涵,提升协同层次和水平;要建立深化工商协同的工作机制,促进“四个共同”的落实。批零双方要明确五项职责,深化批零协同,即商业企业要履行好“组织培训、专业指导、提供信息、终端改造、培育投入”五项职责,零售客户要履行好“提供相关信息、积极上柜推介、落实培育方案、维护品牌形象、增加培育投入”五项职责,提高终端品牌培育能力。

3、实施六个步骤。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细化六个培育步骤,全面推动这一模式在更大范围实践,提升零售终端品牌培育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指导零售客户通过VIP消费积分卡或手工记录等形式,建立不同消费层次、结构档次的固定消费群体档案资料;二是筛选对象,对收集到的固定消费者信息进行多维度的分析,针对性地筛选潜在培育对象;三是确定品牌,在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协助零售客户为目标消费者寻找合适的目标品牌;四是引导培育,针对不同目标对象、不同规格采取十种品牌培育的方法和技巧来实现有效培养;五是跟踪评估,要对培育活动进行跟踪,对培育成效进行评估;六是持续改进,要协助零售户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二、建立三方投入机制,让终端成为品牌传播窗口

深化“工商零”三方协同是“136”零售终端品牌培育模式的关键要素。当前,卷烟广告传播的途径与空间日益狭隘,知晓率、认知率的提升主要依靠终端来实现。通过建立三方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终端形象,让终端成为吸引顾客眼球、加速品牌的传播、缩短卷烟与消费者距离的一个平台,从而在实现消费者购买的同时,促进了品牌的培育和扩张。

1、建立优质终端。坚持“自愿积极逼需求、客户发展比潜力、品牌培育能配合、电子商务要结合、诚信合作恳投入”的选取原则,从规范经营客户中重点选择一批影响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经营思路活的零售终端作为形象终端,逐年逐批为其提供统一装修、统一标识,安装菲林片广告等,充分展示骨干重点品牌形象,让零售终端成为骨干品牌的宣传阵地,让消费者感受品牌信息,扩张品牌的认知与影响。将这部分核心零售终端打造成为反映市场的典型样本、服务消费者的“二传手”、反馈市场的“信息员”,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市场引导作用和“滚雪球”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整体提升零售终端的经营形象。

2、美化终端陈列。生动化的卷烟陈列将在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然后诱发其产生兴趣,继而刺激消费欲望,最终形成购买。因此,卷烟陈列是终端品牌培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推动零售终端形象建设“上水平”,更好的指导客户卷烟生动化陈列工作,烟草部门可通过向零售终端发放《零售终端卷烟陈列指南》、客户经理现场指导与零售客户自主创意等方式,让客户结合自身情况与“优秀终端客户”查找差距,促使客户能自觉的维护卷烟出样,做到卷烟陈列层次清晰、品种丰富、整齐清洁、动感醒目,充分营造品牌展示的氛围。

3、普及电子商务。传统商业已逐步被现代化电子商务所取代,“网上订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等经营模式已是遍地开花。为进一步扩展效果,应采取公司赠送、个人购买等多种形式普及电脑使用率,加大软件开发力度,扩展软件功能,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把行业信息、品牌信息、市场动态等及时、全面、深入地渗透终端网点,实现信息一体化共享,实时掌握终端的卷烟“动、销、存”等信息,并通过终端建立消费者档案资料库,为研究卷烟市场消费需求、品牌定位投放和掌控投放节奏、培育目标品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保证培育模式运行,让终端成为品牌培育阵地。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136”零售终端品牌培育模式是一种经营理念,把这种理念植入零售终端,对提高客户经营能力,对确保品牌培育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加强培训,使“136”品牌培育模式入脑入心。要注重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深入推行领导示范培训和客户经理指导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相结合,多渠道、分对象、细解读“136”零售终端培育模式的实质内涵,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要注重零售终端客户的培训,通过零售客户座谈会、客户经理站柜台等活动,指导零售终端客户深刻理解、熟练掌握“136”品牌培育理念和方法。

2、完善考核,使“136”品牌培育模式落地生根。要开展零售终端推广培育模式的竞赛活动,对资料收集完整、新品牌推介能力突出等的零售终端客户,适时让利具有附加值的打火机、伞、笔、茶杯等产品。要通过个性化策略的控制,分层级对积极推广并取得实效的零售终端适当给予货源倾斜。要善于发掘成功零售终端的先进经验,加以宣传,用情感交流和物质激励等手段,加大对其他客户的拜访力度和沟通深度,循循善诱,进而引导客户转变观念,自觉有效运用“136”品牌培育方法。

内涵发展 特色培育 品牌创建 篇6

1创新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改革是学校提升内涵的必由之路,学校坚持“课程体系技能化、教学过程实践化”的课改思路,在课改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一是针对企业需求开发课程。本着“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和“理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切实以岗位任职要求为基准进行课程开发;二是针对岗位需求训练技能。建立起“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教学体系,大力推行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实践性课程教学时数占60%:三是针对岗位标准实施考核。参照企业对应的岗位任职标准,全面引入企业评价机制,由学校会同企业联合命题,实施项目抽考,重构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

2拓宽渠道,优化师资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一是打造“双师型”队伍。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四新”培训、校本培训等,培养专业教师“双师”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从而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启动“名师工程”。学校成立了七个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程开发、教学研究、科学评价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同时通过开展教学评比和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争当“名师”,不断提高素质。三是开展“双百活动”。一方面引进百名企业骨干从事一线专业课程的研发、教学和课改工作;另一方面,组织百位教师下厂顶岗实习,通过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3面向市场,完善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学校坚持“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就把专业办到哪里”的思路,不断完善专业建设。一是讲究吻合度。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以重点专业为核心,同心多角进行专业布局。二是讲究辐射面。奠定重点专业的核心地位,以点带面,引领课改,形成四大专业群,分别是:以数控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专业群,以工民建为龙头的土木工程专业群,以计算机及应用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专业群,以会计为龙头的商贸财经专业群,所有专业均形成专业群或专业链。三是讲究出精品。现有计算机及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数控技术应用4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南通市级示范专业。

二、特色培育

1技能大赛出明星。2009年3月,在全省技能大赛中,学校共有15人参赛,14人获奖,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9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搭建多种平台,促进师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学校设立了6个“技能创新活动室”;每年一轮,开展“技能节”“英才杯”“三鑫杯”等校内技能大赛活动:积极鼓励学校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对获奖师生给予嘉奖。

2德育管理贵精致。学校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载体,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学校一方面实施“一日常规考核”和“一二三四五”工程,加强对重点学生、重点时间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理想教育,使学生管理脱离了“不出事故”这一低层面。

3对口单招显实力。在2009年对口单招高考中,学校取得了历史性的丰收,本科总数达82人,完成市教育局下达指标的171%:专科以上总数324人,上线率达85.94%,总体成绩稳居南通市第二。电子专业张冲同学在数学考试中以150分满分获全省单科状元。对口单招取得的跨越攀升源于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掌握PMA黄金定律,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二是通过建设“高效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三是通过精细化管理,达到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四是通过“人盯人、一帮一”帮扶机制,有效转化后进生:五是通过打造永不言败的苦干精神,塑造一支顽强拼搏的师生团队;六是通过完善的指标管理,高标准完成既定的目标。

三、品牌创建

创建品牌,是学校生存发展壮大提升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品质的外在反映,是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自身文化积淀的结果。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成为理念先进、质量保证、特色鲜明的本地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办学目标,不断开拓新局面。2006年底,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单位;2008年6月,接受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2009年4月,参加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评审答辩。这标志着学校已经跻身省内职教的第一方阵。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篇7

为表彰各单位在品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先进企业”和“轻工优势品牌产品”评选表彰活动的安排意见》, 根据该意见, 先进企业和优势产品的评选由企业申请, 专业协会组织专家评价和推荐, 经中轻联审定后对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并发布品牌竞争力优势产品, 授予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为第一批 (2013) 轻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先进企业、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实德牌塑料异型材等37个品牌产品为第一批 (2013) 轻工竞争力优势品牌产品, 授予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为第二批 (2013) 轻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先进企业、天津市飞鸽集团有限公司飞鸽牌自行车等122个品牌产品为第二批 (2013) 轻工竞争力优势品牌产品。名单见表1~4。

表彰活动促进了轻工企业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 对于加强自主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 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落实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产品品牌培育 篇8

为表彰各单位在品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关于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先进企业”和“轻工优势品牌产品”评选表彰活动的安排意见》,由企业申请,专业协会组织专家评价和推荐,经中轻联审定,决定对相关企业进行表彰并发布轻工品牌竞争力优势产品。授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为2014年轻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先进企业,授予康奈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奈牌皮鞋等61个品牌产品为2014年轻工竞争力优势品牌产品,名单见表1、表2 (排名不分先后)。

品牌培育活动为轻工企业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利用QC活动培育品牌 篇9

QC活动和品牌培育

把品牌培育内容放入QC小组活动之中,以改善和提高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品牌培育效果,确实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QC质量小组简述

QC质量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员工参加民主管理的新发展。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二)品牌培育的现状

卷烟行业的品牌培育,商业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卷烟品牌培育的主要渠道。品牌培育已经成为烟草品牌发展的主题,在尊重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的前提下,适当引导消费者做出特定品牌的选择尤为重要。

(三)QC活动推动品牌培育

近两年,各个品牌的新品卷烟上市集中。据统计,仅2013年上半年长宁公司新品上市的各类牌号卷烟达到十多个,占原有品牌的10%左右。新品(晶喜)红双喜如何在如此多的新品中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最终接受并成为常规牌号吸食,成了新品培育的难点。

客户经理作为商业的一线员工,做好新品培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新品在市场上能否成功,而且关系到整个品牌的营销战略。我们运用QC质量管理小组的先进工作理念针对新品卷烟上市提供新的品牌培育方式,确实促进了红双喜(晶喜)市场销售和市场占有率。

利用QC活动培育晶喜新品

上海市场110-150元/条的卷烟是各个牌号竞相争夺的重要阵地。所以,我长宁公司选择了2013年元月上市的红双喜(晶喜),其销售价格为130元/条作为QC活动品牌培育的新品。

虹桥机场T2航站楼自2010年启用以来,客流量逐年呈上升趋势,目前航站楼内共有六家卷烟销售网点,均位于旅客通道的必经之处,店面形象良好,以销售中高档卷烟为主。所以,本次QC活动选择T2航站楼内的六家卷烟销售网点为实验地点。

(一)现状调查与目标设定

1.现状调查

红双喜(晶喜)上市第一周的动销情况见表一。

由上表可以看出,红双喜(晶喜)上市第一周的周存销比为1.65,该状态在市场供需状态中划分为“稍松”。而同时段,另一款同样价格区间内的省外卷烟存销比则为0.23,说明110-150元/条价格区间的卷烟有一定的消费群体,作为一款新品,红双喜(晶喜)在上市第一周虽然有一定的销量,但与常规畅销牌号卷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QC活动小组在下阶段提升新品红双喜(晶喜)的品牌培育效果。

2.目标设定

A.六家实验性网点红双喜(晶喜)的进货量提升50%以上

B.六家实验性网点红双喜(晶喜)的存销比下降30%以上

(二)原因分析与要因确定

根据现状调查,市场服务组召开了QC活动小组分析会,设计了针对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在六家实验性网点购买高峰的时间段,现场随机挑选了70位购买110-150元/条国产卷烟的消费者,从年龄结构、吸烟数量、频率和吸烟习惯等方面开展消费者调查,具体调查情况见表三:

对以上三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购买110-150元/条国产卷烟的消费者大多为30-50岁的中青年男性,以送亲戚朋友和商务用烟为主,单次购买以1-4条居多。消费者在调查中表示110-150元/档次的卷烟专用于喜庆用烟的选择范围较小,但由于该档次卷烟价格合适,现在市场存在较大的消费缺口。

QC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法,运用“关联图”针对红双喜(晶喜)卷烟销售遇到瓶颈的问题,找出6条末端因素。(晶喜)动销速度慢的原因,如图2所示:

1.专柜出样没有定期更新

新推出的红双喜(晶喜)外观尽显“红双喜”百年的经典设计,并对喜文化加以创新演绎,以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来表现“喜上眉梢”主题,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整体包装寓意吉祥美好,与“晶喜”品名完美结合,更有烊头,更添喜气。

但在销售门店内仅以海报和包条模陈列为主,缺少重点烘托晶喜为喜庆用烟的宣传主题,不能完全体现其包装卖点和喜上眉梢的寓意,使目标消费者没有将注意力集中于新品卷烟。

2.没有安装POS机

由于航站楼内没有独立的电话线和网线,零售客户没有安装统一的POS机管理系统,由店员填写手工销售报表,在客户经理走访客户时,了解销售信息为主,不能及时反馈晶喜卷烟的销售情况。

在晶喜出现脱销情况时,零售客户会留下部分咨询该卷烟的消费者电话,以便在到货后及时通知,但该零售客户暂时没有建立针对高端卷烟消费者的比较详尽的档案信息,例如,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和购买习惯等。

3.店员缺乏专业培训

因为在红双喜(晶喜)的上市前,公司针对客户经理和重要客户的店长开展了针对性的产品培训会,而实际接触消费者、向消费者介绍新品卷烟的店员们针对新品上市的专业培训不够,较少机会受到系统的产品知识和卖点的普及,从而在向消费者推荐新品时显得资源贫乏。

4.消费者信息不全面

消费者对红双喜的品牌认可度较高,但仍以习惯性的购买60-100元/条的卷烟为主,新品红双喜(晶喜)由于价格略高于消费者对于红双喜系列卷烟的印象,需要有吸引力的促销品来激励消费者购买新品卷烟。

(三)对策实施

实施一,提高新品可见率。

由于本次实验的卷烟销售网点形象均比较好,店面也比较大,通过和店长沟通允许后,专柜内陈列包条模,柜台上放置了晶喜的产品介绍手册和宣传单页,供消费者取阅。

实施二,增加沟通频次。

新品上市一个月内,针对实验性的六家网点实施日销售跟踪情况,客户经理每天了解网点的销售数据,由于初期每家网点的进货数不高,在宣传期间会出现偶有5条以上购买红双喜(晶喜)的消费者,为了防止客户出现断货现象错失销售良机,客户经理积极和后台销售业务组沟通,在网点的晶喜库存低于2条时,增加临时补货机制,在网点的非到货日临时补充晶喜的货源,保证网点能正常销售晶喜。

实施三,开展专业培训。

由于网点内的店员为隔天翻班制度,客户经理利用两个上午的时间,分别对两个班次的店员开展新品红双喜(晶喜)的销售培训,指导店员针对目标消费者宣传晶喜的销售卖点。同时,客户经理在网点现场开展针对新品的“驻店营销”活动,亲自向消费者宣传晶喜卷烟。

实施四,开展买赠活动。

向有意购买110-150元/条竞争品牌卷烟的消费者,重点宣传红双喜(晶喜),并向消费者开展买赠活动(如表二所示)。在吸烟室内,向目标消费群体派发晶喜卷烟,并发放宣传单页。

(四)效果检查

经过连续两周时间对红双喜(晶喜)进行密集式品牌推广,红双喜(晶喜)第四周在六家实验性网点的动销情况如表三所示:

1.六家实验性网点红双喜(晶喜)的进货量提升83.3%,实现并超过了既定目标。

2.六家实验性网点红双喜(晶喜)的存销比下降52.4%,实现并超过了既定目标。

(五)制定巩固措施

通过此次QC活动的开展,我们对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行了总结,并将有明显效果的四项对策措施充实到品牌培育策略库。同时,有针对性的将此类策略运用到长宁区其他客户对红双喜(晶喜)新品宣传中。

通过第一季度的巩固,红双喜(晶喜)在六家实验性客户的市场供需状态均处于平衡,达到了预期效果。

QC活动对于品牌培育的现实意义

在新品上市遇到困难之时,通过QC小组对问题的选择、分析和解决过程,是要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运用到问卷调查、分层法、因果图、关联图等多种质量分析方法;需要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只有小组的精诚合作才能解决相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促使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

培育中国的品牌之林 篇10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为什么产能过剩?为什么库存加大?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软实力不够。我们对无形资产不够重视,因为资产负债表上从来没有无形资产。而现实告诉我们,无形资产的作用远远大于有形资产。如果我们的老板现在还是只关注固定资产的变化,那么你这个企业就离破产不远了。

我国许多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我们在作“搬运工”,更多的价值分配被两个高端(技术和品牌)拿走了。我们要想走上价值的顶端,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自主品牌,不然就永远没有话语权。

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尽管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品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许多企业就像是一棵小草,在经济危机的冬天中,草是很容易被冻死的。因此我们要从一棵草开始就做品牌,如果你不做,那么你明天就消失是绝对有可能的。要让中国走出现在“大而不强、富而不贵”的现状,就是要把品牌做强,走品牌强国的发展之路。为此,我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要为创建中国品牌去努力。

打造品牌需要科学,它就像一个时钟,是由很多模块组合而成的。理念方面,一定是坚持品牌驱动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让无形带动有形,以精神财富创造物质财富;市场方面,时刻保持时尚、年轻、活力,时刻保持新鲜度;产品方面,产品品质是品牌的基础;资源方面,要聚焦于品牌,并匹配与品牌定位相一致的活动;运营体系,建立高效有序并能自我发展的品牌运营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品牌管理方法,提高品牌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管理体系,要有专业化品牌管理体系,支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方面,要打造不断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文化,不断创新品牌内涵。这七个方面构成了品牌建设的核心。这些方面组成的系统就是时钟的表芯,形成自我旋转的时钟。

企业理念决定企业的一切,包括品牌。如果企业是以赚钱为使命的,品牌肯定不会做好。企业品牌需要有“四个度”:一要有“高度”,是为全球的消费者服务的;二要有“长度”,品牌需要历史的积累,需要坚持,投机取巧肯定长久不了;三要有“宽度”,就是专业化的宽度;四要有“厚度”,就是厚重的文化积累。

培育龙头企业 推广区域品牌 篇11

2014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将全力发掘经济发展突破口,狠抓二产提升、三产创新,深入推进总部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时尚创意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四位一体”的“世界经编之都”建设。

2014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将围绕“经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战略,建设国际国内知名度高、美誉度好、核心竞争力强的经编产业集群。在产业组织结构上进行优化,“引浙商、招央企、选外资”三管齐下,突出产业链招商。继续大力培育、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中小规模企业发展壮大,做到龙头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金字塔”体系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延伸产业链、产品差异化、产业集群内分工合作为主要特点的垂直发展模式。

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海利得车用差别化纤维研究院为先导,带动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经编研究院为载体,构建开放式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发挥“技术开发、科技孵化、技术转移、专家咨询、人才培养”五大功能;进一步发挥中鑫创业园对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和支持作用。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举办全国性经编设计大赛、国际性经编产业论坛等方式,创新办好经编科技文化活动周,为推广提升“马桥经编”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培育12家左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着力培育2个国际知名品牌作为园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驱动力,为“世界经编之都”奠定品牌基础。

加快建设生态园区。深化“清洁空气”行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消灭“黑烟囱”、“黑管道”,加快“煤改气”示范工程进度,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以各种方式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编产业体系。

围绕“第三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打造环境优美、服务创新、功能完善的高品质商务区,争创特色产业总部经济示范区。以总部大厦为基础,以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进一步强化园区区域优势资源,加快总部商务区建设,培育和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经编企业、服装企业总部及与之相关行业的大型贸易、科技、物流企业总部扎根园区。加速形成总部集聚效应,使之成为国内经编产业的企业运营决策中心、贸易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信息交汇中心。

着力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一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重点发展金融产业和经编文化创意产业,继续加大引进银行、保险、担保、证券、融资租赁等企业的力度,提升海宁第二金融中心氛围;积极吸引经编及相关行业的艺术、设计、研发、品牌和文化机构入驻,为总部经济和集群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撑。

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完善优化园区科技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合作交流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鼓励园区生产制造企业深化专业分工,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产业链的服务环节,逐步向以研发和营销为主的现代企业转型。对于自主研发和品牌营销条件尚不具备的企业,将积极推进服务环节业务外包。

瑞安:围绕创新、品牌、管理做好文章

2014年,瑞安针纺织产业总体目标是:生产增幅控制在8%~10%之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或超过75亿元。

2014年,瑞安针纺织产业主要包括三大块工作。首先,创新、转型升级是核心。结合瑞安针纺织产业的实际,在创新上花大力气,通过不断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华峰氨纶、基达纺织、英博伦针织、大达家居用品等企业,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稳步发展。目前,行业大多数企业的技术人员缺乏,科技力量不足。企业将加快培育自己的科技人才,并借助网络的力量,努力让全社会的资源为我所用。

此外,把提升品牌作为抢滩商机的支撑点。在品牌建设方面,自主品牌建设滞后,是瑞安针纺行业近年来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企业的品牌在国外的名声都很响,而在国内却默默无闻。在商业流通环节中,没有品牌就缺乏话语权。因此,瑞安针纺织企业将在开拓创新的同时,加快品牌建设。

2013年,大达家居用品公司(DADA)商标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倍发来服饰公司的蓓发来及图案、碧星针织公司的BIXTRA商标被评为温州市知名商标,英博伦公司的童装被评为瑞安名牌产品,耐斯特针织公司的商标获瑞安市名牌商标称号。在新的一年里,瑞安针纺织企业将继续在品牌建设方面做出努力,进一步提升瑞安针纺的形象。

最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引起全国纺织行业的广泛关注,纺织行业是竞争力非常充分的行业,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时刻,如何从基础抓起,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搏击市场,抢占滩头非常重要。从整体上看,瑞安针纺行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除了部分规模相对大一点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好以外,许多企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管理。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入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空间还很大。

枣庄:密切关注产业发展

2014年,枣庄市将把调研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与企业共同探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人才战略的新路径、新举措,助推企业创新发展、驱动发展。

在产业结构方面,枣庄纺织企业一直以外向型为主,传统的、单一的市场结构制约了企业发展,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当前,枣庄市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在产品结构上,将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努力实现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同时发展;由针织产品向梭织、牛仔、经编、毛纺产品同时发展;由服装、服饰向装饰、产业用布同时发展。

另外,针对枣庄经济开发区和税郭纺织工业园两个园区,将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和承接能力。枣庄经济开发区将以研发、织造、成衣为主,税郭纺织工业园将以织造、染整、成衣为主。

nlc202309040845

转变发展方式,主要是由产能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传统的外向型向内外贸兼顾转变。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人才是第一资源,枣庄市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的实施。将继续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部分优秀企业家轮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做好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评审的推荐工作,适时组织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积极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

在强化组织领导方面,枣庄经济开发区区委、区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纺织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纺织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纺织产业帮扶领导小组将加大调研力度,及时分析发展形势,注重在解难题、办实事上下工夫。各级、各有关部门将积极为企业发展献智出力。

枣庄纺织服装协会多年来致力于服务企业,同样确定了新年度10项重要工作。2014年,将把调研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与企业共同探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人才战略的新路径、新举措,助推企业创新发展、驱动发展。在品牌建设、培育骨干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创新管理以及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大唐:践行“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

大唐镇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科学发展新的时期,将树立“三棵参天大树”的危机意识,弘扬“奥运精神、木柁精神、大唐精神”,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唐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是指,完成1个任务——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唐;推动2个转型——实现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加快3个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打牢4个基础——形成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产业基础、市政基础、人文基础、体制基础;实现5个跨越——由省级经济强镇向国家级经济强镇跨越,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跨越,由小城镇向小城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由发展不够均衡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跨越。

为深入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首先将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加快壮大主导产业实力。坚持因势利导与因市利导相结合,因势利导盘活、做大、做高、做强存量;因市利导引进、扩充、扩大、扩张增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做大做强企业,加快工业总量扩张。坚持把做大总量作为实现工业突破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选择10家工业大企业集团、20家成长型工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分阶段打造一批10亿级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抓好百家成长型、科技型和初创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同时,着力提档升级,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竣工5个,推进一批零增地技改项目,以及一批机器换人项目。

大唐镇政府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出口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化,鼓励企业“走出去”,组织品牌企业抱团赴巴西圣保罗参加采购交易会。同时,完善服务平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以行政服务中心运行为抓手,整合提升中国袜业网、袜业研究所、大唐袜业指数、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研发中心和秘书处等,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大唐镇将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工业品牌优势。深入实施“质量强镇”工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种好大唐袜业区域品牌这棵“大树”,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名牌企业合作。

大唐镇还将进一步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高端服务业为引领,增值率高、辐射力强、开放度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做大服务业总量的同时,抓好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倾力打造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积极发展区域性总部、商务代表处、购销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构建“总部+分支、研发+制造、营运+配送、中心+网络”的外溢型发展模式。

此外,重点推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物联网发展。着力打造大唐袜业电子商务园区品牌,吸引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同时加大物流仓储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

卷烟品牌培育的破与立 篇12

营销学的定义:品牌是一系列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的集合体, 并且这些价值为品牌的可识别部分或象征性内容所表征和传达, 为消费者所认知和体验, 为品牌持有者带来利润。

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说:品牌是指你与客户间的关系, 说到底, 起作用的不是你在广告或其他的宣传中间向他们许诺了什么, 而是他们反馈了什么以及你又如何对此作出反应。简而言之, 品牌就是人们私下里对你的评价。

对卷烟品牌而言, 其满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某种嗜好或者说生理需求, 更多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或者说自我实现的某种精神愉悦。

品牌的价值?

2007年6月22日,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办的2007年 (第四届) 中国品牌高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发布了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前100名中, 烟草行业占其六。其中红塔山品牌位列第14位, 品牌价值439.20亿元;云烟列第35位, 品牌价值210.18亿元;中华列第40位, 品牌价值185.24亿元;湖南中烟的芙蓉王和白沙分列第43和47位, 品牌价值分别为172.01和167.93亿元;红河以94.52亿元的品牌价值列第65位。

这些数字清晰地透露:品牌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概念, 而是资本和金融的概念。有一个不太切合实际的假设:如果品牌持有者一夜之间损失所有的固定资产, 仍可凭籍价值数百亿的品牌重生。

品牌培育已经进入最好的历史时期

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多次指出:“品牌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要做大企业必须做大品牌, 要做强企业必须做强品牌, 要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 必须有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品牌来支撑。因此, 要努力实施名牌战略, 培育一大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和较广市场覆盖面的全国性名优品牌。”

以此为指引, 整个烟草行业改革旗帜鲜明地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而展开。从最初的工商分离、跨省联合重组到“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竞争实力, 全面提升水平”;从培育“两个十多个”的发展战略到“三个转变”、“两个跨越”的提出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将行业改革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台阶上。

毋庸置疑, 专卖体制下自上而下的市场化改革, 为烟草品牌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更多创新发展的空间, 适度、有序的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烟草品牌发展的主题, 特别在2006年国家局提出培育“两个十多个”的战略目标之后, 整个行业品牌发展目标为之清晰, 万马奔腾, 一切均以进入“十多个”为第一目标。专卖体制下长期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的品牌培育风生水起, 成为进入“十多个”工程中最关键的辅助动词。

当前品牌培育的问题所在

1.卷烟品牌 (规格) 繁多不利于品牌培育

2002年全行业卷烟品牌达758个, 经过一系列整合, 到2004年锐减少292个, 到2007年底已不足200个, 品牌集中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品牌发展再上新的台阶。行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 3个卷烟品牌的年产销量已经超过2 0 0万箱, 13个品牌年产销量在100万箱到200万箱之间, 1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 8个品牌在200亿至300亿之间。但是, 行业并未摆脱大而不强的事实, 单以品牌而论, 万宝路品牌2004年在美国产销量近400万箱, 占到美国卷烟总产销量的三分之一。2006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 菲.莫公司的万宝路品牌位列第18位, 品牌价值为373.24亿美元。

尤其在行业品牌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市场空间, 工业企业采取迅速开发新规格的方式填补市场空白造成规格的大量增加, “中国卷烟品牌培育状况调研”中的18个卷烟品牌, 规格最少的“五叶神”有3个规格, 最多的“白沙”规格多达18个, 平均每个品牌有9个规格。但从销量上看, 每个品牌的主销规格只有2-4个, 规格的盲目增加不仅造成工业巨大的资源浪费, 也使企业品牌培育无法集中资源与精力, 而且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20世纪80年代末, 帝国烟草公司曾经拥有100多个卷烟品牌。由于资源分散, 公司无法为如此众多的品牌提供必须的广告和宣传支持。公司经过市场分析, 制定了新的品牌战略, 把旗下的卷烟品牌重新划分层次, 分类策划宣传, 集中资源培育5个核心品牌, 市场和销售形势随之发生了彻底的改观。

2.缺少明晰的品牌规划不利于品牌培育

一是表现在高端品牌 (规格) 的开发盲目。出于对塑造企业形象和高盈利的双重追求, 工业企业热衷开发卷烟高端品牌 (规格) , 或者叫形象烟。高档烟的盲目开发不仅造成工业企业巨大的资源浪费, 而且不断蚕食并不十分广阔的高端市场, 挤占业已成熟的高端品牌----中华“国烟”地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表现在品牌定位不清。从众多中高端卷烟品牌 (规格) 的宣传语可略见一斑, 经典、尊贵、高档等司空见惯, 规格的无限延伸更加剧消费者对品牌内涵的认知模糊。

三是品牌发展规划不明。窃以为, 国家局战略目标中的“十多个”应该属覆盖低、中、高档的“国家品牌”构想, 而非将来中式卷烟的全部。届时应该有更多的二线、甚至三线品牌在覆盖某些具有一定规模容量的细分子市场或专业市场, 并通过不断的更新与培育成为一线品牌的有力替补者以及市场补缺者。但就目前而言, 烟草工业大概还不会有谁做如此之“坏”的打算。

3.工商分工定位模糊不利于品牌培育

在烟草行业工商分离改革的体制下, 客观上形成工业和商业两个利益主体, 这与菲.莫、日烟等国际烟草公司一个利益主体下的专业化分工是有本质区别的。

工业企业拥有卷烟自主品牌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对品牌的培育与维护具有本能般的热衷。在“十多个”旗帜的感召下, 纷纷不惜成本设立各地办事处, 以期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铺市和销售业绩。从短期看, 销量提升有利于助推品牌成为“十多个”;从逐利的角度看, 大品牌、规模化生产符合工业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本质追求。但销量增长并不必然代表品牌的壮大, 尤其在目前环境下, 非市场因素过多介入营销过程, 低价跑量等现象时有发生, 反而对品牌形成伤害。

专卖体制下, 工业对品牌铺市和销量增进的渴求需要另一个利益主体——商业的配合与支撑。商业企业经过十多年的网建开发, 已经建立起极具规模、具有现代流通特征的卷烟销售网络。由于无缘染指卷烟品牌或者说品牌的归属感不强, 商业企业品牌培育职能无形中被弱化和虚化, 更多沦为卷烟品牌的销售通路。于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 商业正在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服务品牌。

工业拥有品牌, 商业拥有市场, 但现实中利益的不对称使工业卷烟品牌与商业服务品牌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 尤其表现在商业对外省市不断推陈出新的卷烟品牌 (规格) 的复杂心情。因为商业企业同样注重追求企业自身利益, 毛利率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其确定是否培育某一个品牌的重要参考标准, 从而带来品牌培育的不确定性和功利性。

实际上, 站在行业的宏观角度, 在专卖体制下, 烟草工商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无论工业还是商业, 都是中国烟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中式卷烟”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是赋于烟草工商业共同的历史使命。

姜成康局长多次强调, 中国烟草行业除了国家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之外,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代表中国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国家品牌, 正是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有力手段。强势品牌不仅是工业企业生存的砝码, 也是商业企业盈利的工具, 更是整个行业的财富。工商企业应尽快树立品牌属于中国烟草的观念, 改变对品牌所有权的狭隘理解, 共建品牌。

新型工商关系基础上的卷烟品牌培育展望

1.解读新型工商关系的深刻内涵

工商分离改革之前, 工商通过出于共同利益的主观意志来配置资源, 零售户和消费者被动接受区域市场或者说工商共同推荐的卷烟品牌, 无形中市场意志和消费者愿望被忽略和扭曲。

姜成康局长指出:“工商之间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共同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为主要任务, 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 这是建立新型工商关系的目标方向”。

从姜局长的话中不难发现:新型工商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工商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最终的价值诉求;新型工商关系维系的核心是品牌培育, 因为只有做大做强“中式卷烟”品牌, 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消费, 工商才能真正实现各自的价值;新型工商关系运作需要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以及富有效率。

总而言之, 新型工商关系是工、商两个利益主体在品牌培育这一共同目标指引下的互利合作关系, 是你中有无, 我中有你的平等互信关系。

2.品牌培育的流程再造

⑴工商协同的品牌研究

首先工商共同进行品牌 (规格) 诊断, 前提是商业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的平台, 让市场和消费者选择, 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淘汰规律, 实际上, 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就是这种自然规律的最基本的反映。在尊重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 充分研究、分析市场上的流通品牌, 尤其所占市场比例较小、同质化竞争严重挤压的品牌, 分析其品牌生命周期, 给予客观和公正评价, 对工业企业提出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 包括:退市、调整、调整 (加大) 培育力度以及改良等等。当来自不同区域市场足够多的品牌诊断汇集至工业时, 工业自然形成面对更大乃至全国市场的品牌发展框架。

第二, 以品牌发展框架为支撑, 工业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品牌 (规格) 整合。毕竟一个品牌十数规格包打天下的理想不但浪费巨大的资源, 而且由于品质的微小差异事实上形成自身的同质化竞争, 对巩固品牌的市场地位是不利的。不仅如此, 规格的繁多还影响消费者品牌的定位与传播, 进而影响工商协助对品牌的培育。

⑵工商协同的品牌培育

品牌研究最终确立某一区域市场 (商业企业的“势力范围”) 卷烟品牌的组成结构、培育前景。在卷烟工业企业没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容量相当的区域市场的条件下, 新品牌、导入期品牌、成熟期品牌培育、维护必须借用商业企业的资源和区域市场的控制优势, 形成工业与商业企业充分、合理、科学、双赢的品牌培育合作。

当商业企业掌控的市场具有足够大的容量或潜力时, 工商企业可以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联盟形式共同制定针对区域市场品牌培育的周期目标、渐进措施, 以及品牌收益归属一称列问题等等。以此为基础, 相对具体的培育工作可完全交予商业企业进行, 工业只需专注于品牌广告宣传的支持、品牌的品质恒定和货源供给的保证即可。

从某种程度上, 这种工商战略联盟可以定义为烟草行业新形势下, 工业对商业的“授权品牌培育”或“营销外包”。

⑶工商品牌的有机融合

即卷烟工业企业的卷烟品牌与商业企业服务品牌的有机结合, 使工业企业的品牌文化与商业企业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 形成更高层次的品牌战略衔接。

当卷烟品牌在区域市场得到充分扩张时, 商业企业则完全可以伴随现代流通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为卷烟品牌量身打造专职的客户服务人员, 共同代表工业的卷烟品牌与商业的服务品牌成为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商业品牌培育的机制建设

但是, 长期作为工业品牌销售通路的烟草商业目前并不具备品牌培育的专业化水准, 主要表现在:

组织机构中品牌研究培育部门的缺失, 于是品牌调研、培育策划等工作往往求助于专业品牌咨询或品牌服务公司;

卷烟品牌培育专业人才的缺乏;

品牌培育手段的落后, 停留在简单的买赠回馈等较低层面;

对卷烟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卷烟消费者消费心理研究的滞后等等。

综上所述, 烟草商业如果想摆脱卷烟品牌销售通路的地位而更多分享品牌收益必须在品牌培育上迅速走向专业化道路, 从组织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运作流程完善等多方面苦练内功, 运用市场之手平等对待行业卷烟品牌, 彻底摆脱运用不符合品牌整体发展策略的营销组合或其他非市场手段盲目追求短期内销量增进, 但对品牌长期发展和培育有害的某些行为。

尾声

从行业内部而言, 不管是单个品牌实力还是行业整体实力, 以及烟草商业的现代化流通水平, 与国际烟草公司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宏观环境来看, 2008年5月31日, 第21个世界无烟日提出“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 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的口号。再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公约》生效后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组委对“无烟奥运”高度重视。据了解,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于5月1日起在北京正式实施。禁烟正在成为覆盖全球的趋势和潮流。

从技术层面上讲, 烟草属于垄断行业, 作为卷烟品牌也与其他快速消费品品牌存在巨大差异, 尤其卷烟品牌在国家局“十多个”战略目标的指引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与发展。

上一篇:夏季肉鸡的高效饲养下一篇:分层浇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