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品牌策略

2024-08-27

旅游品牌策略(共8篇)

旅游品牌策略 篇1

浅谈旅游品牌整合营销策略

作者:李苗

【摘要】 旅游是一种预消费产品,消费者不能像传统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地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形成快速消费。因此,购买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关键词】 整合营销 品牌塑造 品牌传播

在旅游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旅游目的地营销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旅游营销理论与实践日益创新,传统的旅游营销手段已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整合营销传播作为目前市场营销领域内的一种新理论,得到了广泛重视。

品牌可以说是营销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既是某种标志、符号,又是消费者消费某种产品的体验和感受。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一种产品和服务支撑品牌的形象和理念,但同时品牌又必须超越这种产品或服务相对独立存在。品牌整合营销有许多成功先例,例如香港每过几年就推出一个主题,2008年的主题定为“乐在璀璨香港,爱在马术盛事”,凸显了奥运协办城市的形象,2009年以“香港购物节”为主题,2010年则定为“香港节庆年”,既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又张扬了城市特点,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因此,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旅游产品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因此,如何塑造旅游品牌和形象并向消费者充分有效地传播成为目前旅游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品牌塑造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我们塑造一个旅游品牌的第一个步骤,通过对客源地市场状况、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资源状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提炼,为品牌定位做准备。/

42、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塑造品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所在,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各种定位法提炼出特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主要的定位法有如下几种。

(1)比附定位法。也被称作“借光”定位法,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关山牧场誉为“中国的阿尔卑斯”,把安康瀛湖库誉为“陕西的千岛湖”,三亚誉为“东方的夏威夷”等等。

(2)心里逆向定位法。它打破了消费者的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例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就以“暑天山上看冰锥,冬天峡谷观桃花”的奇特景观征服了市场。

(3)差异共生定位法。例如桂林和柳州区位紧邻,同属于桂北旅游经济区。桂林旅游以山水甲天下,柳州旅游则以风情而卓越。因此,柳州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风情感受为体验之源,构建以风情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促进柳州发展成为体验性与人文性的互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与桂林旅游的差异定位,柳州才能与桂林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在桂北旅游大系统中共生共荣。

3、产品的提升和城市风貌打造

(1)完成品牌定位后,对原有产品进行提升和打造同样是品牌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在确定了“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的主题后,特邀了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的十多位唐史,唐诗,唐画,唐建专家、博士生导师以及旅游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大唐芙蓉园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重新挖掘和整理,对全园景观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定位,划分出了十二个景观文化表现区域(外交文化、茶文化、诗歌文化、民间文化、歌舞文化等等),并以此形成了以大雁塔为中心,包括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唐城墙遗址公园在内的盛唐文化区,强有力地支撑了西安旅游的发展。

(2)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对城市景观进行打造。城市风貌的打造就像一个舞台背景和氛围的制造者,而贴合主题定位的城市风貌将更好地烘托我们所要塑造的主题。例如大连,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从1993年就开始了整体的城市规划,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拆迁使大连在城市建设方面很快就走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前面,欧式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星罗棋布的城市广场、女骑警风采、魅力市长、花园式绿化、规范的城市管理、服装节、足球,这些新的形象和标识构成了大连的新名片。

二、品牌包装

提到品牌包装,就必然联想到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近几年,成都、大连、武汉都在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成都的“休闲之都”、大连的“浪漫之都”、武汉的“学府之都”等已有一定影响,连一些中小城市也要进行区域形象策划,比如商洛的“秦岭最美是商洛”,企业形象已不再是单个的企业或景区形象,而是演化为整合的区域形象。除此之外,吸引人的宣传口号(比如“乐山乐水乐逍遥”把四川乐山市的形象就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乐山市旅游发展起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听觉包装(比如《我想去桂林》《坐着火车去拉萨》等旅游歌曲在客观上令所涉及的景区获益匪浅),味觉包装(比如“没吃羊肉泡馍就不算来过西安”等更突出了其独有的饮食特点)等品牌包装的手段都使旅游产品和旅游者之间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实现了一种精神和物质层面的融合。

三、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按照目标受众可以分为对内传播以及对外传播。品牌对内传播的目标主要是增强市民的认同感,提升市民的自豪感和参与感,促使市民与政府共同为建设旅游目的地品牌做出贡献;对外传播的目标是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追求感和购买欲望,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该旅游目的地。从区域经济的层面看,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和振兴将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品牌的传播对城市旅游未来前景具有重大意义。品牌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节事活动、媒体宣传、广告、公关活动、口碑、网络等等无不可以拓宽营销渠道,增加游客量,建立良好的口碑。

随着区域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地方政府、旅游局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纷纷牵手央视,大力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不但为城市

品牌形象提供了理想的展示窗口和广阔舞台,还使得许多城市从这里走向了全国观众的视野,甚至把影响力扩展到了全世界。例如观众所喜爱的《美丽中国》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联合制作的高品质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全方位地记录、表现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不但为各国旅游者近距离认识中国创造了条件,而且对推进建设中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各中小城市也不甘落后,道教名山武当山已成为全国旅游风向标,充分利用重要媒体高起点平台和品牌宣传,大力发布武当山主题宣传广告,全面推介武当旅游,通过举办世界传统武术节、国际旅游节、全国少儿艺术节、TOP跑酷中国训练营等高规格赛事、节会,不断提升武当山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美誉度,这种品牌已深入人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

四、总结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需要不断地创新。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很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旅游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够强,在品牌推广方面投入不足。想要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旅游企业要树立强烈的企业形象建设意识,把握旅游行情和企业特色,实施创品牌与塑形象联动战略,加强旅游企业形象宣传,进一步增强我国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舒咏平:品牌传播策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Nigel Morgan: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3] 舒尔茨、凯奇、何西军:全球整合营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4] 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典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苏秦弘:整合营销传播时代[M].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网,2004.

旅游品牌策略 篇2

一、旅游小镇品牌塑造的意义

打造旅游小镇品牌特色, 最直接的意义当然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促进小镇经济发展。除此之外, 塑造特色品牌还可以带动本地就业, 提高居民物质生活质量, 改善消费结构。最重要的在于, 将本地特色作为一个拉动经济的方式的同时, 人们也会努力保护, 传承本地特色, 这样就无形之中保护了小镇传统文化, 使之代代传承, 发扬光大。

二、品牌塑造策略

(一) 突出小镇教育和养生品牌形象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的特性注定了我国旅游业适合特色旅游小镇的模式。但各地在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中, 却没有发掘本地的传统文化, 没有保持自己的特色, 反而是去模仿国外成功的案例, 这样导致在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里混杂西式建筑, 不仅画虎不成反类犬, 更是对当地文物和旅游景点造成了破坏。因此, 各地在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中, 要注意保持特色, 突出特点, 塑造品牌形象, 在不破坏当地原有风格的基础上, 发展特色旅游。如湖南炎陵县, 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中, 要突出华夏人文始祖神农氏炎帝陵寝所在地的特色, 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与旅游前景, 通过开展祭祖等纪念活动, 把旅游开发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二) 注重标识设计, 增强品牌差异性

徽章标识是一个地方或一个机构的象征, 它是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特色的东西。就像提起五环标志, 人们就会想到奥运会, 提起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人们会想起苹果手机一样。我国的旅游产业已经进入形象驱动的时代, 对特色旅游小镇来说, 为加深游客对小镇的印象, 需要使用统一的标识, 因此徽章标识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时要保证既能代表地方特色, 又简洁大方, 容易被人记住且与众不同。除此之外, 小镇还可以通过设计, 制作吉祥物送给游客的形式来加深游客的印象。

(三) 创新品牌宣传方式, 注重软宣传

在旅游行业里, 做好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少林寺风景区的兴起就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事例, 河南少林寺的是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少林寺景区的兴起, 除历史机遇、本身文化底蕴深厚的因素外, 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的热播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 宣传工作变得简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困难。一方面, 新媒体的出现和崛起, 通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宣传的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 传播信息的渠道增多也意味着人们接收的信息增多。人们接收的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 这就导致相关宣传不能很好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时候就需要创新宣传工作。例如宣传山西临县碛口古镇, 可以通过有奖征文, 摄影比赛等形式, 通过文字和相片, 把碛口古镇的美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四) 小镇建设要突出特色和创意

特色旅游小镇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中国蓬勃发展, 各地的小镇建设中要突出特色, 避免千篇一律的尴尬局面, 在契合景区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 增强竞争力, 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 小镇建设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 照顾当地居民的利益, 不能对居民的生活带来麻烦。最后, 要维护好当地辛苦经营的招牌, 及时解决游客反应的问题, 对小镇建设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进。

结语

特色旅游小镇作为我国旅游业的后起之秀, 其潜力不可估量。旅游小镇的天然优势, 加上政府大力支持, 以及开发商的刻意打造特色品牌, 这一切都使得旅游小镇的发展势不可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在未来的发展中, 旅游业还会一直变化, 特色旅游小镇要结合时势, 努力提高自己, 不管采取何种策略, 都要以打造自己独特品牌为目标, 切不可在发展过程中随大流反而丢失了本色。

参考文献

[1]刘志艳.特色旅游小镇品牌塑造策略——以河口镇为例.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6 (08)

[2]孟昭荣.经济新常态下旅游小城镇经营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成都旅游品牌城市品牌休闲

一、成都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情况

成都早有城市旅游品牌意识。从最早的“天府之国”、“熊猫故乡”,到前些年的“美食之都”、“东方伊甸园”,再到最近与重庆沸沸扬扬的“中国第四城”之争,或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急于树立自身的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争取国内乃至国际地位的心情表露无疑。可是,这些定位或太陈旧,或太片面,或太空泛,使旅游者们不知所云。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品牌不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成都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目前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成都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等令游客耳熟能详的经典景区,“金沙”、“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等引人入胜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的古镇与民俗旅游区。但是这些景点往往各自为阵,品味定性低,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和鲜明的特色形象,无法形成城市品牌的规模效应。使得成都在旅游业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与集散地,本应具有丰富的旅游客源优势。但是由于成都品牌定位模糊,缺乏重点特色,大多数旅客仅仅把成都作为中转站而不是目的地在这种趋势下,成都周边强势的精品旅游线路的大力发展不但不会为成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反而会形成“虹吸现象”,抑制成都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品牌消费需求日增。要想经营好城市旅游,必然要经营好城市品牌。城市未来的核心竞争,就是城市品牌的竞争。尽早定位城市品牌,营销城市品牌,才能使成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二、对成都打造城市旅游品牌的策略研究

1.明确“休闲”品牌,充实品牌内涵

最近,《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打造成都“休闲之都”的城市品牌。在“休闲”的定位之下,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餐饮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1)继续发展熊猫生态文化、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三大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成都应当抓住大熊猫基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契机,竭力为成都品牌形象作宣传;继续推广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此凸显成都的底蕴与渊源,平添历史厚重感。

(2)积极推广金沙古蜀文化新兴文化旅游品牌。金沙古蜀文明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弥补成都在古文明方面的空白。伴随着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音乐剧《金沙》在全国乃至世界巡回演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金沙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金沙独一无二古蜀国之旅必然会给成都带来神秘、不可替代的气质。

(3)大力弘扬成都的餐饮美食旅游品牌。加快整合美食旅游片区,如锦里、文殊坊、羊西线“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业街等,加大对这些美食旅游区的卫生检查力度和服务质量考核,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努力弘扬成都包罗万象的饮食文化。

(4)加快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打造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中心游憩区,打造环城城市观光游憩休闲带,整合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与洛带等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区;兴建现代休闲娱乐措施,如大型主题公园、酒吧文化等,迎合都市文化需求。

2.依托休闲文化,发展会展旅游品牌。

会展旅游通常是把会议或展览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吸引游客。会展旅游具有人均花费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回头率高等特点。成都已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更应当积极承办大型会展活动,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游客,形成扩散效应,提升成都的国际化水平。

3.创造旅游休闲吸引物,迎合体验式需求

城市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体验型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成都的“休闲”品牌,并不仅仅是游客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休闲理念、一种休闲氛围、一种休闲文化,特别是一种休闲方式。对于本地居民而言,这是一种休闲生活;对于旅游者而言,则是一种休闲生活体验游。成都应当尽快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体现成都休闲品牌精髓,迎合大众们日益浓厚的体验式旅游需求。

4.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

旅游业载体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涉及餐饮﹑娱乐﹑交通﹑金融﹑消费﹑商业﹑卫生﹑环保等行业,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现。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旅游品牌的本质和基础,城市旅游品牌的显著特征就是能快速提升公众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认知度。只有日益雄厚的城市综合实力才能将城市旅游品牌持續经营下去,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我们说,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切忌舍本逐末,使品牌变成一句空口号。

参考文献:

[1]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Z].2007

[3]毛长义艾南山冯召伟:对成都都市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01)

[4]陈叙:构建城市旅游形象的思考——兼论打造成都城市旅游形象[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 (06)

[5]李朝明: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J].商业时代,2006,(09)

扬州旅游品牌宣传策划 篇4

一:项目起源与策划背景:

1:扬州简介:

扬州是开放的新兴现代城。扬州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开放城市。唐代扬州是东南地区的最大都会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当时在扬外商达1万多人。高僧鉴真大师六次东渡到达日本。韩国的崔致远、阿拉伯的普哈丁、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等都曾留下足迹。

扬州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圣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佳绝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瑰宝。

扬州历史上是一个戏曲之乡,著名的地方戏剧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音等,至今为民众所喜好。富有地方特色的扬州传统工艺、漆器、玉雕、刺绣、绒花等,其历史远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近的繁盛于清代。以艺术精湛、制作精美著称,有的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扬州是著名的历史古城。扬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屡经风云变幻,几度兴衰,几度辉煌。汉代的兴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使这座古城为祖国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西汉为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确立了扬州的交通枢纽地位。盛唐时期的扬州雄富冠天下,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清代中期,扬州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成为全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多年的历史积淀,使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成为目前国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之一,古迹、遗址、文物众多,仅市区就有各类文保单位148个,其中国家级4个(个园、何园、普哈丁墓园、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省级16个。市区的文昌路,有“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之称。

2: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有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历史上的扬州数度繁华,自大禹治水后,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为古九州之一。汉朝时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盐铁两大“官工业”迅速发展,扬州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唐代,扬州作为万里长江的尾闾、浩瀚大海的门户,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相当于今日之上海。江海交汇,城以水兴。唐初,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已成为全国南北水运交通大动脉,南方诸郡的贡品、东南八道的物资都必经扬州转运至

京都长安。便利的交通,使扬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东方四大商港之

一。扬州的经济发展出现第二次高峰,并步入鼎盛时期。是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史称“扬(州)一益(州)二”。繁华起来的扬州,愈加光彩夺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便是当时其富甲天下的写照。经济的繁盛带来文化的勃兴,扬州盐商、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曲艺为后人留下数不胜数的园林建筑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形成独树一帜的“扬派文化”。千年的古运河孕育了扬州的文明,往日的辉煌造就了扬州独特的通史式的文化长廊。从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出,如今的扬州更是春风十里,处处涌动着激情,处处展现着新姿。

二:项目综合环境分析:

1:行业现状分析:

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这一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正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争夺游客第一目的地的竞争也如火如荼。作为老牌的旅游大省,在新的竞争中能否胜出,并继续保持其品牌号召力,已成为 扬州旅游发展的瓶颈

扬州市的旅游整体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相对较零散,人们对 扬州的认识较笼统,普遍集中于 扬州的小镇、山水园林、名胜古迹等,而对 扬州较深层的风土人情、人文气息、文化底蕴了解的却少之甚少。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加强品牌形象管理与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2:发展时机:

第一,国家面临着一个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央领导多年以来始终强调的一个观点。之所以叫做战略机遇,就是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我们有可能谋求大的发展。现在提出和平崛起,当然国际环境未必容忍我们和平崛起,但是这样一个战略期,我们必须看到,而且现在发展的态势已经很猛。

第二是“长三角”地区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腾飞期,这就意味着,长江三角洲,江、浙、沪的发展态势越来越猛,而且不仅是制造业层面的发展,在金融业、服务业方面也需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这个经济发达就立不住。下一步就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旅游就是一个重头,这是第二个机遇。

第三个机遇是扬州的交通启动机遇,尤其是铁路枢纽的建成,五条黄金路线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扬州区位良好、交通不足的状况。最突出的是铁路枢纽站,这样一个铁路枢纽站的形成和一般的过境站截然不同,这意味着很多主动权把握在扬州手里。但是这种发展对发展模式会有另一个方面的影响,它意味着大众旅游的时代来临。毫无疑问,五条铁路线对应五个大的市场,甚至迅速形成像北京一样的周末旅游市场。这个态势已经显现,这是好事情,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来迎接这样一个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可是大众旅游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影响扬州的旅

游发展模式,古人的定位越来越淡,现在的定位越来越强,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均花费越来越少。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也是一个大的机遇。

3扬州的优势:

3-1:景点众多:

“州界多水,水波扬也”,这是扬州之名的来由。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筑邗城,至今已有25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历经各朝变迁,孕育了扬州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扬州作为第一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确立了自己的旅游地位。市区的瘦西湖、大明寺、高旻寺、天宁寺、观音山、个园、何园、汪氏小苑、吴道台宅第、史可法纪念馆、琼花观、汉陵苑墓、隋炀帝陵、普哈丁墓园、小盘谷、石塔、蜀岗风景区、凤凰岛、竹西公园等,郊县的高邮湖、文游台、龙虬庄遗址、盂城驿、邵伯湖、江都水利枢纽、花卉苗圃、宝应星如棋布的藕塘水乡、仪征绵延的丘岭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这些景点精致秀美、建筑风格别具、文化内涵丰富。扬州旅游景点,资源丰富,俚语说: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各朝都留有风格不同的遗迹。但扬州景点同时也存在着结构相对单

一、个体量偏小、层次不高、分散不

一、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在激烈的旅游市场客源和消费竞争中没有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3-2:大量赞美扬州的诗句:

望海潮、广陵怀古

秦观/宋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毫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扬,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遣怀

杜牧/唐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春处教吹箫?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

忆扬州

徐凝/唐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

陈子龙/明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青山半隐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

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扬州

吴师道/元

画鼓清箫估客舟,朱竿翠幔酒家楼。

城西高屋如鳞起,依旧淮南第一州。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扬州旅游现在存在的问题:

4-1: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不力,旅游业仍然停留在“门票经济”时代,整体效益不高,旅游商品缺乏。由于缺乏有效引导,旅游企业遍地开花,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存在“小、乱、短”现象。所谓“小”,即小打小闹,没有规模经营的实力;所谓“乱”,即恶性竞争,违规违法现象较为普遍;所谓“短”,即短期行为突出,缺乏诚实信用。旅游资源开发(包括整合)不力,产品结构单一。我市的旅游景点虽然不少,但特色不够明显,大多以传统园林为主,且体量较小,缺少有机组合。而新景点建设的步伐虽然有所加快,但由于投入不多,总体来说缺乏大手笔,“满天星星不见月亮”,缺乏品牌和卖点。旅游服务及配套跟不上,游客逗留时间短。扬州旅游夜间项目,除了沐浴业和新近开发的“瘦西湖之夜”水上休闲游外,没有其他项目。由于扬州城市的夜生活还很贫乏,不少游客来扬“一日游”之后,常常赶往南京等周边城市住宿。

4-2:规模初具,设施不足。扬州旅游从统计数字来看,规模已经比较大了。400

多万总人口,一年接待700万人。江苏省旅游局提出的目标叫“一接一”,扬州几乎达到了“一接二”.旅游总收入七、八十个亿。但是现在的旅游设施不符合发展需要,不符合现状。比如饭店设施,这么好的旅游城市,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扬州没有一家五星饭店,就意味着扬州吸引高端客人的设施现在还没有。交通设施,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设施都不足。

4-3:历史形象突出,旅游形象不足。扬州是第一批二十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当时“优中选优”选出来的。现在大家一说扬州脑子的概念都是历史文化概念,可是作为旅游形象严重不足,有些人就问到扬州去看什么?想来想去知道一个瘦西湖,再想就不知道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就要塑造成一流的旅游城市,旅游形象不足是严重的阻碍。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项目的包装不足,二是营销不足。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先天基础旅游形象必须突出,这不完全硬件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软件建设的问题,软件方面涉及到领导的重视。

三:扬州旅游定位:

1:发展定位:

古人已经给扬州旅游定了位,有这么几句诗:第一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李白的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再往下延伸,下了扬州看什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这是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扬州的向往和需求,是古人给的第一个定位——文人雅士游扬州。第二个定位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盐商大贾对扬州的向往,也是一个定位。第三个定位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这个定位是一个达官贵人的定位。也就是说,古人描述扬州的定位,第一文人雅士,第二盐商大贾,第三达官贵人,没有老百姓的事。反过来说,古人这三个定位都是高端定位,或者中端定位,现在扬州的定位是大众定位,这个大众定位和古人的定位是有差别的,而且差别非常大。这个定位涉及总体思路。比如,提出接待1000万人,收入100亿元,这个目标很好。人数目标基本上达到极限,不能再多。收入目标是一个增长目标,旅游发展必须综合来认识这些问题,100亿收入,1000万人次,平均一个人消费1000块钱,这是个大数。也就意味着,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向深度发展。

2:扬州旅游市场定位:

2-1:传承文明,以中、高端定位拉动旅游经济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给扬州的春天作了绝佳描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的佳句又给扬州秋天绘制了一幅浪漫的画卷。古代文人雅士小憩扬州是他们的一个心愿。附雅风流的大贾也“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到了扬州“也是销金一锅子”。达官贵人亦不甘落他人之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到扬州就是最好的佐证。为迎合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大贾商人的需求,从中不难看出,古人给扬州旅游市场早就确立了中、高端定位。2005年,政府提出接待1000万人,创收100亿的旅游经济目标,人均消费达1000元,这是中、低端旅游市场的分

界点,意味着扬州旅游业计划跨入中端市场,向深度发展。

2-2: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业新平台

扬州有独特的旅游市场竞争优势,单体优势组合成整体优势,就可以跳跃几个台阶。外地是没故事编故事、吹故事,扬州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演绎其内涵。扬州是鉴真的故乡;崔致远的告由祭;普哈丁的踪迹游;马可•波罗的游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的扬州行;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苏轼任职及与秦少游的师生与翁婿佳话;皇象、李思训、李北海、石涛、八怪、邓石如、伊秉绶、包世臣、吴让之的书画作品及经历;欧阳修、吴敬梓、孔尚任、曹雪芹、王士祯、朱自清的文学;岳飞、韩世忠抗金;李庭芝、姜才抗元、史可法抗清、新四军抗日;盐商、河运、漕运、两江织造、水利建设等,这些都能交织成寻古游、宗教游、休闲游、美食游、古运河游、皇帝游、文化游、书画游、商务游,历史游,凭吊英雄游,抗战游等,形成相通相融的国际和国内旅游热线。针对满足目标游客需求特征,把扬州旅游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区域性地联合起来,给予更充分地展现,让游客在扬州看到和感受到的是“绿扬城郭是扬州”、“二分无赖是扬州”、“歌吹是扬州”。

2-3: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附加产品。

文化本身是抽象的,可以加以利用开发成具体的纪念品等附加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印有古代诗文的纸扇,纸伞,配合古色古香的景色,加深扬州的文化特征。还可以将这些古文学整理成册,加上精美的印刷作为赠品或纪念品,配合上面的一些活动的开展,使之形成一个系列,一个特色,增强吸引力。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篇5

品牌是目的地的一张独特名片。进入21世纪之后,战争、疾病、灾难等无一不对敏感的旅游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创造知名度,推广环保、友好、安全的目的地形象才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因此,旅游目的地品牌也成为目的地应对危机、恢复重振的基石。

野三坡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太行山与燕山的交汇处,地处京、津、冀黄金三角的核心地带,80年代初,野三坡还是一个“山高坡陡石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贫困山区,1984年开发,1986年正式开放以来,历经30年历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使景区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

一、品牌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还依靠政府的决策和主导作用。野三坡要在品牌管理上致力于创新,全面推行政府主导的品牌建设。

(一)创新体制

旅游景区目前被众多部门管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了旅游景区管理上的混乱和低效,使得某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得片面的经济效益,忽视联合协作,景区之间因为信息之间沟通的不畅,致使区域景点条块分割,建设重复雷同。野三坡景区历经多年的发展,2001年,涞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合并,管委会主任由副县级领导兼任,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局长任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景区所在乡镇的党委书记兼任管委会副主任,县直各职能科局在管委会设立职能所站,接受管

委会统一领导。管委会的成立,使风景区由分散管理变为统一管理,由单一管理转向综合管理,由部门管理变为政府管理,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的新体制,(二)加强管理

完善监管体系。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结合野三坡实际,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规定》、《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禁止放牧的管理规定》等20余项相关管理办法与规定,内容涵盖规划、建设、环保、土地、林业、水利、烟花爆竹、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等,并严格实施;引进并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使景区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步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规范服务管理。实行服务承诺制,推行规范化服务。与景区乘骑经营户、餐饮住宿单位、水面经营单位签订经营责任书,并由综合执法、行业管理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了诚信文明、规范服务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服务,细微化服务。

积极推进景区相关服务标准的制定。2009年8月由野三坡管委会和涞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的《农家院服务质量规范》,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通过,在河北省范围内推广,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农家院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地方标准与依据。

加强环境管理。建立了“保洁分区、工资倒扣”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对管理人员要求达到“三无”(无一个烟头、无一片

废纸、无一个垃圾袋)。倡导维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义务”,每名员工都是“四大员”即:环卫员、安保员、导游员、宣传员,营造了洁净、舒适的景区环境,形成了长效卫生管理机制。2005年河北省在野三坡召开现场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百里峡景区“保洁分区,倒扣工资”的管理经验。

加大环卫投入力度,2007年以来,景区新增仿生态分类垃圾桶600余个,足额配备清扫器具,垃圾日产日清,集中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重点部位定期消毒。投资1100余万元新建5星级厕所2座,微生物发泡式生态环保免冲厕所20处,水冲厕所10座,均达到星级标准。

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巡查日常化、制度化,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安全设施、特种游乐设备进行专项安全检查,重点部位、重点管理、重点监控。投资300万元在百里峡景区建立了信息化电子监控系统,对景区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实时监控,并设立专人管护。景区派出所、保安处24小时定岗在位,治安防范工作完备。与120、110协同联动,构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制定了《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设立救援电话,建立应急救援分队,配备医疗救护车,在游客集中的区域设立医务室及医疗救护点,确保游客在景区受到意外伤害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完善了综合管理体系,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品牌形象塑造创新

品牌形象塑造创新就是旅游景区将自身个性化的信息在市场中

推广,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旅游景区应该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扩大景区的市场规模,使旅游者通过该形象认知旅游景区。可见,旅游景区品牌塑造有多种渠道的选择,因此把景区特点传递给旅游者就成为旅游景区的重要目标之一。

野三坡景区起步晚,底子薄,开始不过是最初级的乡村旅游模式,但是随着新景区的不断增多,全国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塑造新的旅游形象成为野三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旅游形象塑造,景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形象定位

旅游景区在其市场范围内的准确定位非常重要,这是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的关键。好的品牌定位是旅游景区成功的重要保障,旅游品牌定位就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立形象的旅游卖点,最终赢得市场客源。野三坡在品牌定位上就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挖掘景区历史文化和地质科普内涵,并借助历史名人和珍贵的地质遗迹的影响力,通过策划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打响“太行山龙头 祖冲之故里”的品牌,奠定野三坡在中国旅游景区的地位。

(二)形象宣传

依托主流媒体。坚持“上大台、登大报”的原则,强势宣传景区原生态的风景资源,突出媒体、实体、载体“三体”联动,立体促销,重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滚动播出野三坡形象广告、专题片;在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北京晚报等主流报刊每年发表专稿800余篇;与新浪、搜狐、网易等知名网站合作,全年分时段、分主题进行网络营销。

加大宣传投入。广范围、多渠道筹集宣传资金。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拿出20%用于宣传促销,连续五年投入超过1500万元。

搭建合作平台。一是在京、津、冀、蒙、晋、鲁、辽、宁等主要客源城市组织召开了野三坡旅游产品说明会,推出了异彩纷呈的旅游产品和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与1600多家旅行商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参加了北京、昆明、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西安、沈阳国内旅游交易会及天津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精心编辑、制作统一的野三坡风光片和画册,累计发放7万多份。三是每年旅游旺季开通北京天桥直达野三坡的公交旅游直通车,开通北京西客站直达野三坡的“野三坡号”旅游公交式专列,为首都市民出游野三坡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举办节庆活动。与大台大报合作举办了“激情广场、魅力野三坡”、“五一七天乐”、“野三坡开山节”、“相约野三坡公益植树节”、“绿色音乐汇”等大型活动;与知名网站合作举办了“摄影大赛”“寻找代言人”等主题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举办了“大学生越野三项邀请赛”、“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举办了“地球日”“科普活动周”等大型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有市场影响力的主题节庆活动。

三、完善设施功能提升

2001年以来,景区累计投资6.8亿元,实施了白草畔、龙门天关景区开发、百里峡晋档升级、保野路升级改造、拒马河景区综合开发等项目,提高了景区承载力,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2007年以来,在景区交通、安全、卫生、游览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重点完成了金百路8公里升级改造、新建旅游标识、标牌380块、新建生态停车场3万平方米、星级厕所5座、改扩建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设施水平,引资兴建4级星宾馆2家,三星宾馆2家,逐步形成了以星级饭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个体旅馆、农家院为补充的全方位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提升了景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强景区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实现景区通讯全覆盖,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为加速景区转型升级,景区谋划了总投资20多亿元的野三坡自驾车营地、旅游集散中心、百里峡深度开发、龙门天景区升级改造、拒马河综合开发等旅游项目,景区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在品牌建设和管理上面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野三坡景区作为自然风景区,应该意识到品牌对于景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旅游景区的形象塑造,将品牌管理与具体的品牌建设相结合,同时对品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把握,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方式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巩海波

打响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 篇6

□曾卫平

客家文化是赣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赣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赣南客家旅游产业基础雄厚,竞争优势明显。赣南不仅有丰富的客家旅游资源,还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宋城旅游文化资源,在各地还有众多的绿色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产业开发价值极高,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也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旅游快速发展的措施,积极引导客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赣南客家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产品开发方面缺乏创意,精品旅游景点极少,缺乏把客家文化遗产转变为游客喜闻乐见的产品创意;缺乏对客家文化遗产进行产品转化的包装和创意;缺乏做好保护与开发的创意的情况。如何探寻适合赣南客家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做大做强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要做大做强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就必须在对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抓住一切有利的发展机会,尽量规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风险及威胁。具体来说,两个最大化:一是最大化的凸显发展优势,抓住有利机会做大做强客家旅游文化品牌;二是最大化地避开发展劣势,做大做强客家旅游文化品牌。

目前,赣南客家文化旅游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要将赣南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宋城文化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赣南客家旅游的大发展。

浅谈旅游饭店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 篇7

一、以意识为先导, 树立与强化品牌意识

我国的旅游饭店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形成了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格格不入的保守观念, 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对品牌的漠视和误解。旅游饭店在进行品牌建设时, 首先必须对饭店的品牌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品牌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信息意义的集合体, 以最精练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了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是一种重要的识别工具。良好的品牌是消费者区分产品的基础, 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辨别来购买产品, 并形成习惯, 从而节省比较、挑选产品的时间。品牌也是产品或服务质量和信誉的象征, 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综合评价。因此, “认牌”购买产品或服务, 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质量上和信誉上的保证, 给消费者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保证。

二、以品牌建设为中心, 寻求差异化

(一) 建设饭店品牌的标准:以量化指标为基础, 确定品牌建设起点

在具体操作时, 可从以下4点标准进行科学确定:

1. 知名度。

知名度是指社会公众对品牌的知晓和了解程度, 以及这个品牌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它是衡量饭店品牌现状的一个“量”的指标, 衡量的结果揭示了饭店品牌被人知晓的范围大小以及品牌在市场上的领先能力。

2. 美誉度。

美誉度是指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和赞美程度, 以及这个品牌社会影响的好坏和美丑。它是衡量饭店品牌现状的一个“质”的指标, 衡量的结果揭示了饭店品牌被人评价的性质好坏。

3. 满意度。

满意度是衡量饭店产品品质最具有权威性的指标, 它表明消费者在接受饭店的消费后所获得的生理、心理满足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越高, 表明饭店的产品品质越好。

4. 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对某一饭店品牌产生的感情的度量, 它反映了一个消费者的偏好由一个品牌转向另一个品牌的可能程度。一旦建立品牌忠诚, 就可为企业获得更好的营销资本, 节约促销费用, 扩大并延续品牌的宣传效果, 还能让品牌来充当商品或服务的“无形推销员”的角色。

(二) 寻求差异化措施, 进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在科学确定饭店品牌标准的基础上, 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采取行动, 将品牌的功能、特征与消费者心理需要联系起来, 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长处, 寻求市场差异, 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饭店品牌, 实现产品区分化和竞争优势。对旅游饭店而言, 可供选取的差异归纳起来有:

1. 顾客需求上的差异。

当今人们眷恋着一种清洁、怡人的环境, 无论是绿色工程、绿色包装、绿色食品, 还是绿色服务都会引起人们的欢迎。因此, 饭店在战略目标上推出时, 应该倡导绿色文化, 来适应人们消费心理。如建立一个紧扣世纪“环保、生态平衡、绿化”的世界性主题的绿色饭店来表达本饭店关心人类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愿。这不仅迎合人们珍惜生命的愿望, 还增加了饭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经营上的差异。

灵活的经营方式能给不同的饭店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饭店企业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发全新的经营方式。如广东惠州的烧鹅仔集团在全国各地“一片红火”, 其成功的一点就是率先改变传统餐饮封闭经营的老做法, 采用敞开式的经营方法, 其就餐区域和加工区域仅一道透明的玻璃之隔。一方面, 顾客可以在就餐区域清楚地看到厨师的加工动作, 真正做到“吃得放心”;另一方面, 顾客等待上菜的过程也成了欣赏厨师技艺的过程, 在心理上减少了顾客等待时间。

3. 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饭店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行定位。如上海的花园饭店提出“一流的饭店不应该有卡拉OK”等。现在许多饭店推出“无烟房”, 就是为了满足不抽烟的消费者的需求。

4. 利益上的差异。

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 消费者只有在利益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才会认可一家饭店。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利益上的差异进行市场形象定位。如定位于最为方便的饭店, 最为快捷的饭店, 具有最大会议室的饭店, 具有最豪华气氛的饭店, 家庭旅游最理想的饭店等。比如定位于家庭旅游最理想的饭店可以通过开辟儿童娱乐室, 提供代管儿童服务, 组织客人去动物园游览, 小孩免费和大人同房等做法来突出自己的形象。

三、品牌扩散: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展现品牌特色, 即宣传饭店品牌

(一) 宣传的手段要多样化

饭店业要占领市场, 需以过硬的质量为前提, 同时大力加强品牌的宣传。旅游饭店要善于通过对外传播和对内沟通, 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品牌宣传, 系统开发品牌信息载体, 大力宣传品牌信息, 以扩大旅游饭店品牌形象。旅游饭店除了目前常用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体传播外, 还可以适时举办各种形式的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专题庆典等社会活动, 制作和散发各种宣传品, 提高饭店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二) 宣传的内容要特色化

内容必须突出饭店业的优势和特色, 做到准确可信, 细致完美, 避免人云亦云。或是用精练的语言, 或是用幽默的画面来表达既有品牌特色, 又被广大公众乐意接受的品牌信息。如北欧一家餐厅全部用冰建造:美国一家饭店允许顾客打工来充当住宿费, 这些独特的行为引来新闻媒体的报导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顾客。

(三) 利用饭店内部各类“自控”载体, 宣传饭店品牌

1. 饭店的建筑造型和环境布置

饭店建筑不仅是工作和消费的主要场所, 而且还是凝固的语言。建筑物的材料、色彩、质地以及内部的装潢格调、灯光布置, 都形象地传递了品牌内涵以及所蕴涵的文化特色。如山东曲阜的厥里宾舍, 整个外观建筑以及环境布局都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迎宾氛围, 而这正是厥里宾舍的品牌特色所在。

2. 饭店员工制服系列

员工的制服不仅展现了员工的精神风貌, 而且是体现饭店品牌的直观形式。如希尔顿饭店集团统一的黑色系列服饰, 就形象地传递了其品牌特色。饭店可根据不同的等级、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 设计出大区域相区别, 小范围相统一的员工制服, 体现品牌特征。

3. 各类指示性、标识性物品

绿色旅游打造密云品牌 篇8

绿色田园休闲之都

密云一直是北京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文化、旅游资源更是丰富。密云水库宛若一颗明珠镶嵌于县域中央,潮河、白河等14条河流川流不息;明长城在县域绵延150余公里,居各区县之首,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北齐长城。司马台长城被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国长城之最”,2011年被英国路透社评选为“全球十大最不容错过风景”榜首。

近年来,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古北口紫海香堤香草艺术庄园等新兴休闲旅游产业的兴起,为旅游业壮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县共有旅游景区34家,其中4A景区3家;星级酒店(度假村)23家,其中五星级2家;民俗旅游村54个,其中市级民俗村21个,民俗接待户1583户,采摘园、休闲渔业小区149个。

科学发展综合示范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和北京旅游“十二五”规划中都确定了在密云县建立“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积极探索京郊旅游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密云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北京市关于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三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和“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按照“发展高端旅游,提升传统旅游”的工作思路,以绿色高端高效高就业为产业发展方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完善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提升传统产业为促进,以营造旅游环境为抓手,以健全机制体制为保障,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展形象、三年大变样”,推动密云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大项目引领旅游产业高端化

以“绿色”为特征、以“国际”为水准,密云县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将县域作为旅游综合体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引进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企业,通过扶持设计标准高、建设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规划建设一批“高品位、高文化、高科技”为特征的旅游休闲服务项目,打造符合国内外高端休闲度假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实现产业融合,成为以旅游业作为地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的示范。

目前,密云已经形成大项目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的好势头,随着这些大项目的陆续落地、建设、投产,全县经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好局面,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人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由于在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成效显著,2011年11月,密云荣获了新华社直属9大媒体联合评选的“2011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称号,发展潜力备受关注。创新理念传统旅游特色化

按照“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理念,将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化和网络化“四化”要素植入各民俗村、民俗户经营管理。在全行业推进标准化。编制《密云县旅游业管理标准化手册》,对酒店、景区、民俗村户等实施标准化管理,对民俗户实施床品的统一配送,建立洗涤配送中心,对全县民俗户床上用品进行统一洗涤、熨烫、消毒及配送。积极探索规范化。进一步推进与专业酒店管理公司、旅游企业的合作,深入探索和创新民俗村组织化管理模式,制定民俗传统旅游经营的统一规范,实施科学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组织化。在各旅游重点镇及所辖行政村推广成立旅游合作组织,由旅游合作组织对镇域民俗户实行统一组织管理,不断增强民俗旅游的活力。大力打造网络化,通过资源整合、资本引进等方式,支持具有成熟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和酒店管理公司,利用闲置农舍进行连锁经营,形成网络化模式,带动全县旅游业规模发展。

目前,密云县已完成15个民俗村、近700户民俗户床上用品的洗涤、配送工作,第二批民俗户床上用品配送工作也已全面启动。规范化的管理和标准化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广大游客的认可,也大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密云的民俗旅游发展,突破了散、小、低、劣的发展桎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狠抓基础,旅游环境景观化

以生态环保理念统领旅游环境建设,积极保护与村容村貌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大道路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及在建道路工程进度,启动密关路拓宽工程,加快实施司古路、松曹路等联络线建设,其中京承高速至云蒙山区域的联络线——西统路已建成通车。

另一方面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提升,围绕“一城三线”,对县城周边、高速路出口、交通主干线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全面突出旅游景观效果;对重点旅游乡镇和民俗村进行整治提升,规范交通指示牌、宣传广告和门头牌匾,拆除私搭乱建、清理挤街占道,统一沿街房屋墙体颜色,修建特色花池,设置创意景观。如今,一条条优美的风景带,一片片绚丽的花田,一处处整洁别致的民俗村,无不吸引着游客驻足拍照,流连忘返。以人为本,旅游服务便捷化

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丰富和完善网络服务、道路导示、旅游咨询“三个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智慧旅游”。

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旅游网站,升级手机随身游,使游客“一机在手,畅游密云”;建立县域旅游交通导示系统,同时规范各旅游乡镇、民俗村的二三级导示系统和民俗户门头牌匾,实现自驾游客无障碍、轻松到达;按照“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全县建立三级咨询服务体系,设置咨询服务站点26处,并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有了这样一张遍布全县的咨询网络,游客无论身处何处,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帮助。

完善体系,旅游管理科学化

建立县、镇、村三级管理体系,构建“规划一管理一协调”职能的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县级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相关建设工作。镇级结合各乡镇机构改革,设立专职旅游管理办公室和旅游服务中心,负责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做好基层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工作。村级成立旅游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民俗产的组织管理运营。

三级管理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产业作为密云县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强化了旅游管理部门的统筹和协调职能,形成上下贯通、全县合力的良好发展环境,密云旅游业步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上一篇:关于表彰2008年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的决定下一篇:六盘水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及宏观调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