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沟地区(共7篇)
西藏大沟地区 篇1
一、藏族基本概述及藏族民间舞的基本特点
1、藏族基本概述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现有人口459余万,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其中约200万人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条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
2、藏族民间舞的风格与特点
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舞蹈看,各藏区民间舞的总体风格是统一的,规律也是一致的。如“舞袖”成为藏族各类舞蹈中最常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上肢基本动作形式和表现手段,借助“舞袖”来表达舞蹈者的内心感情,烘托舞蹈气氛。另外膝部有规律的屈伸和颤动,也是藏族各类舞蹈均有的典型性动作。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舞蹈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动作刻画上,表现在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藏族民间舞的基本特征包括:松胯、弓腰、屈背(向前倾),这一体态特征既有受压迫的宗教心理痕迹,更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身体调解,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创造,因此从舞蹈的角度看,又具有独有的一种美感,即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动感协调的美。藏族民间舞体态的另一个特征为“一边顺”,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动、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儿”舞蹈动律,成为一种高原特有的姿态优美、妩媚动人的体态特征。藏族历史悠久,居住区域广阔,由于受古代唐、南昭、西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劳动生产,风俗习惯的差异,民间舞蹈形式和风格特征又有不同之处,各具特点。
二、藏族舞蹈中的宗教思想
1,藏传佛教影响下形成的宗教意识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而且极其虔诚。这是漫长的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使宗教观念深入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之中。过去、在科学文化极其落后、经济生活极端贫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既无法摆脱困苦,又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因此就以藏传佛教所宣扬的虚幻世界作为精神寄托。另外,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使宗教具有国家机器一样的威力;寺庙中的上层喇嘛具有和政府官员一样的地位,同时享有这种地位带来的特权,因为这样更便于宗教的传播。“[3]在这种情况下,藏传佛教深入人心,主宰着藏族人民精神世界,成为他们共同的宗教意识。
2. 宗教意识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
藏族民间舞蹈大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歌词与舞蹈中常常反映出人们的宗教意识,如云南中甸“锅庄”的《玛雅察当》、《其林皆模》等的歌词都是如此。舞蹈的队形变化、行进的路线等,也体现出人们的宗教观念。舞蹈时舞者多围成圆圈,或男女分别站成半圆形,对唱问答,边歌边舞,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圈前进。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转经筒、绕寺庙,向右旋的方向是一致的。“右旋,即罗文的走向由左向右旋。强调右旋看似简单,其实带有深奥的宗教哲理,佛教教义推崇右旋为上,塑造佛像时,佛的顶髻要塑成‘右旋螺发’;佛的手足和胸部上的‘吉祥喜旋’,也要右旋。”[4]舞蹈中的右旋,反映出对太阳的崇拜,对吉祥的追求等宗教心理。
三、西藏地区的藏族民间舞
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两大类,自娱性舞蹈主要有谐、卓、果谐等,表演性舞蹈主要包括堆谐、热巴、囊玛等。
第一,堆谐的风格与特点:
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种类之一。从总体上看,堆谐艺术活泼、欢快、热烈,音乐风格独特、品类丰富,音调明快、高亢、优美。舞蹈动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快板歌曲中每小节第一拍的前半拍总是空着,把腿抬起来,后半拍才把脚落下踏地,这种后半拍踢踏的节奏改变了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造成堆谐节奏律动感强、变化丰富的特点。堆谐的表演具有固定的程式,包括引子、歌曲、尾声。舞蹈气氛热烈、动作灵活。舞蹈者必须踏点准确,既不拖,又不往前赶,以保持集体舞蹈的整齐统一。在伴奏中配上了扬琴、六弦琴(不可或缺)、笛子、京胡、串铃等乐器。
藏族民间堆谐的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歌颂和赞美历史人物和伟大变革,有的反映和表现爱情生活,还有的歌颂反帝爱国主义精神,也有的歌颂宗教或者宗教圣人,这些内容都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
第二,锅庄的风格与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其中锅庄是流行在西藏三大地区的一种圆圈舞。“锅庄”藏语叫“卓”(吉祥的歌舞),也叫“歌谐”(圆圈舞)。一般来说,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雅鲁藏布江流域,把这种圆圈舞叫“歌谐”;而在昌都及接近四川、云南的藏区,则称之为“锅庄”。“锅庄”,是因最早围着火塘举行而得名。跳锅庄,人数不限,不要伴奏,也不要化装。地点在院子里、大门口、广场上甚至火塘边都可以。跳时分甲乙两队,大家排列成行,手拉着手,臂连着臂,跟着领舞,围成圆圈,且歌且舞,顿地为节,由左而右,分班唱和。从日落跳到夜晚,从午夜跳到天明。人们用歌舞来消除劳动的疲劳,来抒发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男女青年则用歌舞来倾诉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最为有名。时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广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男性身着肥大筒裤犹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起唱,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做“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呀”的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蹉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犹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犹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锅庄舞姿态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西藏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骠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训练价值和锻炼价值。
第三,果谐的风格与特点: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台、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常见于农村的村头、广场和打麦场上。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从日落跳到夜晚,从深夜唱到天明。因为“果谐”流行在广大农村,所以有人称“果谐”是西藏的农村歌舞。
果谐的跳法是四二节奏变化,重拍起步,三步一变,顿地为节,跳时膝盖到脚掌硬直落地,结实稳扎,节奏鲜明,劳动气息很强,以抒发集体的热烈情绪为其基本特征。它的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这样描述:节日里,场地里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由歌舞队的组织者带头发出“休休休”或“曲曲曲”的叫声,众人和着节奏踏步开始舞蹈。这种呼声叫歌头。歌头之后紧接着是一段快速歌舞,由男方跳一段后女方又跳一段,然后出现男女舞蹈竞赛的场面。跳完数遍之后,又由歌舞队的组织者带头呼叫,或说一段快板词,边说边跳,统一步伐,共同结束。
藏族民间舞蹈既具有高原游牧文化豪放、热情、诚实的民族个性,又有农耕文化轻柔、内秀的舞蹈特质。藏族舞蹈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产生的,并同宗教文化融合渗透,汇成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在现今“全球化”这一大趋势影响下,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挖掘、整理、分析、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是研究和分析藏族舞蹈理论与藏族舞蹈文化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重要依据。
摘要: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藏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舞蹈形式。藏族地区被誉为“歌舞的海洋”,繁花似锦的的藏族舞蹈,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蹈风格与特点的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各藏区舞蹈的异同点,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挖掘藏族舞蹈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使我们既能更好地表演好藏族舞蹈,又能使其与时代合拍,为社会精神文明服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风格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陈佳丽.试论青藏高原风格迥异的藏族舞蹈[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5).
(3)王璟.论藏族堆谐艺术[J].河南社会科学,2006(7).
(4)张玉梅.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流变[J].石家庄学院院报,2005(2).
(5)王晖.论舞蹈的模拟性[J].舞蹈,1996.
西藏地区初中教学的方法探究 篇2
【关键词】西藏地区 初中教学 教育现状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133-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各地初中的教学理念正在不断的更新,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变革。西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1],和其他省市相比,其教学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应该提高对西藏地区初中教学的重视程度,探究更加本土化的发展方法,促进西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一、西藏地区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低
目前,西藏地区的初中学生大多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每日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性能,学习兴趣低,缺乏思想上的动力。同时,由于基础较差,学生在学习英语、数学等科目的时候,常常表示很吃力,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导致挫败感较重。另外,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重,容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缺乏自制力和责任心,导致学习兴趣非常低,教学难度很大。
2.学生基础差异大
西藏地区的初中学生有些来自于城市,学习基础好,而另外一部分则来自于西藏农牧民,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比较落后,汉语水平不高,因此在学习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本身对各类科目的不感兴趣,因此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度,保证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方式不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些教师依然延续着“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2],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教导。一些教师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使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往往只是借助一个形式,实质内容没有发生变化,长此以往,不仅浪费教学资源,还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西藏地区初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藏地区的学生性格单纯、安静,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点,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通过合适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教师应该正确看到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学生的朋友,采用平等、真诚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可。例如,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整的将一个故事表演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评比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必要的精神奖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2.分层教学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学生学习基础、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实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学生,要懂得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教学的速度,将教育的重点放到基础知识上,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目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之处,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其进行指导。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迅速的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和理解。
3.理论结合实际
初中阶段学生缺乏教学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课本知识的使用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完成教学指导任务,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在日常学习中,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3],增加理论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趣味性的英语视频,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预感,做到英语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和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地区的初中教学方式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学习,了解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仓决.新形势下西藏地区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讨[J].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12(6):24-25.
[2]王淑珍.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提高西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13,18(12):142-143.
[3]加措.推进西藏地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2(11):49-50.
西藏大沟地区 篇3
关键词:昌都地区,建筑装饰,特色,探析
西藏的建筑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具风格, 西藏传统建筑种类繁多, 有宫殿、民居、庄园、寺院等, 其建筑形式各异、气势雄伟、结构精美、工艺精湛, 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堪称中华民族建筑艺苑中一朵争奇斗艳、璀璨绚丽的奇葩。藏族传统建筑伴随着青藏高原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藏式传统建筑有着十分独特和优美的建筑形式与风格, 与雪域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以古朴、神犷之美, 构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景。
1 西藏昌都地区的概况及建筑与装饰的关系
1.1 昌都地区的自然景观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 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 (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 , 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积的森林, 林海茫茫, 一望无垠, 树种多达1500余种, 珍稀树种繁多。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珍稀动物有滇金丝猴、金钱豹、藏羚、白唇鹿、黑颈鹤、猞猁、盘羊、马熊、锦鸡等。昌都地形复杂, 许多地方从谷底到山顶相差2000m, 因此自然景色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使自然景观雄伟险峻而又奇特。[1]
1.2 建筑与装饰的关系
建筑是人类改善自身在大自然中生存环境的一种行为手段, 是人为的建造构筑, 是智慧与劳动的结果。装饰则是人们运用智慧, 对建筑所限定的既定空间和构造, 运用不同的材料、资源和技术手段, 进行科学的、有机的生产加工并排列组合;是对其实用功能、空间分布、能源利用、环境集合、视觉色彩等具像及表征进行全方位的分配、制作、修饰和刻画;是人类为实现特定因素采用特殊手段的刻意行为;是在建筑行为手段基础上的二次创作表达。因此, 建筑和建筑的装饰都是人类的主观行为。客观上讲, 建筑装饰依赖建筑而生存;建筑则通过装饰来弥补先天的不足或疏漏。装饰可以根据多种特定因素, 合理地对建筑进行功能、空间、资源、色彩表征上的分配、制造、细部刻画和修饰, 使其与周边环境有机整合, 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的经济价值并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性。两者在客观上所存在的共性, 决定了它们作为人类思维逻辑、艺术、工程和式样的产物, 一种人类在自然界的求生方式, 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制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 古埃及人就创造了人类最早的, 堪称一流的建筑艺术和相应的建筑装饰艺术。由此, 拉开了建筑与建筑装饰的一脉相承, 息息相关的历史帷幕。从古埃及的“台形陵墓” (公元前4000年左右) 、“雅典卫城” (公元前437~432) 、“帕提农神庙”, 到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及钢铁结构的宏伟建筑, 无不显示着两者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昌都地区的主要寺院建筑装饰风格特色
西藏寺庙的建筑常见有一种用灌木柽柳做成的“边玛墙”, 它一般位于女儿墙的外侧, 以木钉固定, 刷深赭红色。边玛墙不仅以这种自重较轻的材料为墙体减轻了上部的压力, 还具有较好的装饰作用, 特别是在边玛墙上镶嵌的铜制鎏金的“七政”、“八宝”图案, 和边玛墙上口的檐下以短木做成一排象征星辰的白色圈点, 既装饰了寺庙建筑的外墙平面, 又突出了建筑宗教特色, 成为西藏建筑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重要外部特征, 另一具有这种性质的外部特征就是金顶。西藏的寺庙凡举重要的佛殿和灵塔都要修建四坡形顶盖屋架结构、上辅鎏金铜瓦的金顶, 它在太阳的照射下折返出耀眼的光芒, 伴随着和风送去阵阵的金顶铃声, 承接着人们吉祥的愿望, 金顶之上也有着丰富的局部装饰。西藏寺庙比照汉式寺庙更注重内部的装饰, 而且这种装饰更加强化了西藏寺庙的地方特色, 也丰富了建筑自身的艺术内涵。
3 西藏昌都地区民居建筑风格装饰特色及分析
3.1 昌都地区民居建筑布局及风格
3.1.1 西藏昌都地区建筑风格的分析。
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 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
3.1.2 特殊的建筑材料、选址、体量和布局。
西藏传统建筑大多采用土木、石木和木结构, 柱网结构形式是最大特色。结构体系大多为外部采用石墙或夯土等承重墙, 内部采用木梁柱构架的混合结构形式, 即外刚内柔, 这也可看作是对恶劣极端气候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基地的选址通常选择南坡的地形;一般体量矮小, 普遍采用南低北高的建筑布局, 且采取紧凑和缩量的布局方法, 以减少住宅的散热面积, 为居住者以及家畜创造御寒条件。如为了减小体量, 民居通常的做法是:层高较低, 室内净高仅2.2m左右, 两层民居的高度一般控制在6m以下;平面通常3~4开间, 中间开间是使用频率最高、放置火塘的客厅, 贮藏间等位于端部开间, 紧密围绕客厅布置。紧凑、缩量的布局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体型, 为减少与室外环境的热交换创造了有利条件[6]。
3.1.3 群体布局的灵活性。
昌都一带为高山峡谷地带, 大面积的平地较少, 民居大都依山而建。一座座楼房毗邻相接, 高低错落有致, 加之窗户门楣多着彩绘, 画栋雕梁, 气势非凡, 甚为壮观。在建筑群体的布局上, 藏式建筑依山就势灵活多样, 不强调形式上的轴线构图, 更注重平面功能的协调配合;藏式建筑充分利用当地日照条件, 强调正南北朝向, 享受大自然的热能———日光的照射。藏式建筑的立面处理也不强调对称, 门窗的开启位置都比较灵活, 在不对称中求得了均衡, 产生了和谐美和舒适感[7]。
3.2 民居装饰
昌都地处藏、川、青、滇结合部的民族走廊与文化交流通道, 也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和融合之地。昌都地区民居按承重结构和使用材料的不同, 大体可分为3类。第1类为柱梁承重, 石头砌外墙, 即所谓的碉房。柱梁承重是藏族建筑的主要结构, 在昌都地区这种结构更为突出。以木柱架构、密梁平顶、墙体不承重为特征, 在墙外立柱托起大梁的结构, 是昌都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第2类为墙柱混合承重, 夯土或石砌为墙。这种承重结构与柱梁承重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所不同的是靠近墙体不再另立柱子托起大梁, 而是把大梁直接架在墙体上, 是昌都民居常见的结构。此类结构的建筑可以建得很高大, 如结合军事防御的功能可称为碉楼。第3类为墙体承重与外围护合一的木楞房, 即我国古代3种木结构类型中的井干式建筑。井干式结构在汉代常用于皇家或贵族的棺撑式墓葬。木楞房的基本结构为, 将原木横向平置, 十字交叉相互扣接, 圆形向外, 平面向内, 转角的交接处挖成凹槽, 相互搭接, 上下层层叠垒后形成井字形或箱型结构的建筑, 还可以根据需要放在板筑的楼层或墙体上。由于它的密封性能好, 防潮、防盗, 而且抗震力极强, 常作为藏东地区富裕人家的粮食仓库。在江达、芒康的林区则成为一种独立的民居而普遍存在。这也是藏东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藏族特点的抗震房。
3.3 西藏昌都地区装饰特色的分析
从人性的角度看, 热爱装饰是人类之天性, 人类所有的时代, 所有的文化阶段, 都存在对装饰的渴望, 因为装饰能够使单调乏味的现象充满生机而富有意义, 使不美的变美, 美的更美。尽管装饰主义的本质与动机是摆脱了实用的束缚, 独立于功能之外, 但在实际生活中, 它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之一, 首先就是识别和分辨的价值[8]。其次装饰具有度量价值。装饰可以将一大块墙而破成许多小块, 获得适宜的尺度感。另外, 装饰还有一种象征性的力量, 它能够赋予建筑本体外的“内容”, 对大多数人来说, 房崖并不仅仅是避风遮雨之处, 它同服装一样, 是自我意识形态, 是愿望中的社会发展形态, 生活方式形态, 个人理想形态。
3.3.1 美丽的彩画。
彩画在藏区作为装饰应用得非常广泛, 如:门的装饰、窗的装饰、墙的装饰等。在西藏彩画最广泛地应用于墙面的装饰上, 尤其是在宫殿及寺庙建筑中的中心殿堂上, 外墙四面都以彩色的壁画精心装饰。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了佛经的故事, 也有关于建筑本身或者各个历史场景的描绘。这些壁画的色彩都以浓重鲜艳为主, 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对黄金的运用。同时, 墙面与天花的交接处, 一般会以彩绘进行装饰。彩绘的形式与一般的线脚不同, 而是模仿悬挂在建筑檐口或者窗户上的“香布”的做法, 将其表达为带有褶皱及阴影的形式, 水平方向除了呈现出很强的序列外, 也以红、黄、蓝三色的色带进行统一, 与划分墙裙的色带相呼应。这种做法应该是重要殿堂内织物悬挂的装饰手法的平面化, 但却又大大增强了彩绘装饰手法的立体感, 丰富了墙面的色彩层次。
3.3.2 随风而起的“香布”。
门窗总是装饰的重点, 正如女人对眉眼的精心描画。外墙的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挂的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 周围装饰着较宽的黑色窗框。这种在门窗上部悬挂的三色条形布幅, 名叫“香布”, 也叫做“夏木布”, 是用长条形纺织品打成糟, 挂在门窗上檐, 也是藏式建筑的特殊装饰之一。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是藏族的“林卡节”, 意为“世界快乐日”, 这一天门窗上部悬挂的香布都要更新, 一用就要是一年。此外, 除了“林卡节”之外, 在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节、藏历新年到来之际, 也有更换香布的传统习俗[9]。历时一年高原上的风吹、雨打、日晒, 破裂、褪色, 也不能随意换掉, 要保留到翌年五月十五“卡林节”才能更换。香布的使用是同西藏喇嘛教义相结合的, 客观上不仅装点和统一了建筑的整体美、环境美, 同时还给门窗下的彩画以保色作用。当风吹来之际, 香布飘然撩起, 藏于下面的艳丽的彩画偶然露出, 时隐时现, 十分动人。粗狂的石质、憨厚的泥质、闪亮与坚硬的金属, 飘柔的纺织品, 各种材质的混搭与组合, 粗精对比, 软硬交替, 材质特长充分显露, 又和谐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当阵阵微风吹来时, “香布”飘然撩起, 艳丽的彩绘偶然露出, 使原本静止的装饰又带上了动感, 而且由于“香布”的应用, 使建筑立面在质感上更为丰富。此外“香布”本身也有着自己的色彩, 一般以白色为主, 但在主要的窗上会以带状的红色及黄色出现。
4 昌都地区建筑装饰与其它地区的区别
4.1 地理位置不同产生的风格不同
西藏按照地貌形态主要划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四大地带。藏东多为山区, 河谷面积稀少, 一般民用建筑沿河岸两侧自由散落分布, 多为简陋土胚房;藏北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 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民居多采用即拆即走可移动式帐篷。藏南地势低洼,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为大规模的建造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此地河谷平原民居多围绕寺庙而建, 形成自然的聚落, 从一个或多个中心向外延展生长, 参差错落, 和谐共生, 虽然建筑单体平面布局较为简洁, 但通过不断的重复、拼接、扩展, 形成了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群体, 建筑外部空间也因房屋的自由布局、体量的错落变化而变得饶有趣味[10]。
4.2 建筑布局及装饰手法不同
以昌都地区东坝民居为例。东坝民居集康巴地区、汉式、云南纳西建筑风格于一体, 并大量采用了雕刻和彩绘, 展现了使人耳目一新的东坝民居艺术[11]。其外形雄伟壮观, 设计精心;室内富丽堂皇, 做工细致, 犹如宫殿, 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大亮点。东坝民居有上述精妙:一是由于东坝人善经商、走南闯北、见识颇广。二是由于常年在外赚钱, 东坝地处怒江峡谷, 村落海拔约为2300~3500m, 一年中晴日较多, 日照强烈, 雨量中等, 狭长的天井能形成较大的风压, 抽风效果显著, 良好的通风与防风沙, 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天井成为建筑中心, 天井周围布置上下楼梯、客厅、经堂和卧室。大多数建筑依山而建, 分为4层。一层为牲口棚, 有单独的出入口;二层为人的出入口, 通常布置为客厅、卧室和储藏间, 朝南的大空间通常设置为客厅。经堂是一家中最神圣、庄严的地方, 一般位于三层, 不受干扰, 以示对佛的尊敬。顶层是较大的平屋顶晒台, 前面一部分是晒坝, 有充足的阳光, 家人在这里打晒粮食、晾晒杂物, 不受邻近房屋的遮挡, 也不担心牲畜偷吃, 平时在这里做家务或休息也很舒适自在, 冬天还可以晒太阳取暖。顶层开阔, 居高临下, 便于瞭望和防守。一般屋顶设有烟道的出口, 作为做饭生火时的排烟之用, 大多数的烟道出口在顶层的女儿墙上, 当地居民很有心思地将烟道出口做成了小小的白塔砌在墙头, 成为当地民居的又一特色, 民居建成后, 都要进行粉刷和彩绘, 使用黄、绿、红、白、蓝五色。
5 结语
综合分析, 在藏族建筑发展过程中, 既注意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 又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与风格的传统性, 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本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由于昌都地处藏、川、青、滇货物的集散地, 又是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正如前面所述昌都的建筑受到了以汉族为主, 包括纳西族等在内的多民族的影响。昌都地区的建筑是藏族建筑类型中典型的平川式建筑布局。它没有汉族建筑的中轴线, 但整个建筑以大经堂为中心布局, 建筑巍峨庄严, 殿宇层叠, 殿内雕梁画栋, 金碧辉煌, 代表了明末清初昌都寺院建筑的最高水平。西藏昌都地区的建筑地方性不等于传统, 城市景观与建筑的地方性或地方特色不等于传统风格, 当然, 传统风格体现了地方性。地方性最终来源于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地形、资源、技术和当地人生活方式的适应。
参考文献
[1]边多, 张鹰.建筑装饰[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2]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土呷.昌都地区建筑发展小史[J].中国藏学, 2003, 91-102
[4]张斌.昌都地区寺庙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22) :102-103
[5]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6]许建春.装饰主义建筑与装饰[J].装饰, 2011 (5) :29-31.
[7]田青.藏式建筑外墙布品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7
[8]张美利.西藏地区藏传佛教建筑装饰设计初探[D].湖南工业大学2008.
[9]徐宗成.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西藏大沟地区 篇4
营区营房作为人员与装备的活动和训练场所,是保障部队战备、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平台,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部队战斗力的保持与提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对西藏部队营区营房的灾害影响,成为当前我军营房建设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 西藏地区地震分布及特征
1.1 地震分布
对于地震的分布世界上常用地震带进行划分,但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划分原则还存在较大分歧[3,4]。笔者认为,从西藏地震活动的具体情况出发,地震带应是某一活动构造带相联系的地震活动的密集地带。
对于西藏地区地震带的划分,不同文献中提出的方案也各有不同。由于仪器记录的震中多采用国际和全国台网测定,精度较低;地震史料记录时的地点多远离震中位置,且绝大多数震中未进行实地考察,误差较大。因此,划分的地震带都较粗略,且与实际有一定出入。
根据西藏地震活动的特点及其与活动构造间密切对应关系,可将区内划分为13条地震带,如表1所示。
1.2 地震特征
(1)强度大、频度高
西藏高原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缝结合部位,是强震多发地区。该地域地震活动具有频次高、强度大等特点,是全国仅次于台湾的多地震省份。从表1中可看出,从1911~1980年的69年间,发生6级以上(含6级)地震共计61次,平均1.1年/次,最大震级为8.5级[5]。其发生频率远高于我国6级及以上强度地震的平均水平。
(2)浅源性地震比例高、破坏性强
所谓浅源性地震是指震源深度不超过100km的地震。据统计,1911~1980年间,西藏地区的浅源性地震比例为87.3%,高于世界72.5%的平均水平,震源深度多处于10~20km,释放的能量约占该区地震总能量的93%[6]。由于西藏地区岩石结构疏松、稳定性差,因此该类型地震易造成地质结构产生剧烈运动,危及建筑物安全,震害破坏性极强。
2. 西藏部队营区营房抗震现状
西藏部队营房建设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经过几次大的建设和更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干打垒”、“地窝子”到功能比较完备、环境较为舒适的现代营房,营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抗震性能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营区规划不够合理
科学合理地选择营建场址是减轻地震破坏的重要前提。不同的地质构造、土质条件和局部地形,对地震的反应程度也各不相同。西藏地区地处我国多条地震带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高发。
因此,营区选址规划时应尽量避让地震高烈度区,选择基岩坚实均匀的场地、开阔平坦的地形或缓坡地带,无法避开时要采取适当抗震措施。但目前该区有些单位在营区的规划方面,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随意挖山填坑建楼建房、水电气管网布置混乱、存储特殊物品的仓库选址不当等。当震害发生时,一方面不便于人员疏散从而造成伤亡,另一方面,由于道路规划不合理再加上人群的混乱导致紧急救灾工作无法顺利实施。此外,地震引发的断水、断电、漏气以及火灾等次生灾害,对官兵的生命形成持续威胁,如再引发油罐爆炸、弹药库着火等,后果则不堪设想。
2.2 营房抗震性能存在缺陷
受当时国家经济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西藏部队特别是边防连队中,尚有较大比例的营房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而这些营房基本没有抗震设计,大部分年代较近的营房也存在设计、施工等方面诸多问题,导致其整体抗震性能较差,当震害来临时极易遭受破坏, 如图1所示。
尽管军委、总部先后于1994年和2000前后,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西藏三年边防配套建设”营房改造工程和营区营房集成配套建设,使其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官兵训练与生活需求。但在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5.12”地震后,西藏地区营房抗震设防提升一个等级,这使得本来抗震性能就“捉襟见肘”的老旧营房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更加凸显,抗震形势不容乐观。
3. 营区营房抗震减灾对策
2011年,我军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营房的意见》中指出:“加快建设功能完备、安全防护的现代营房,对提高我军基建营房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总部关于营区营房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保障部队官兵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部队战斗力,加强西藏部队营区营房抗震对策的研究势在必行。
3.1 科学拟制营区规划
规划的意图是在计划安排和空间分配方面与复杂的发展过程的许多方面向配合,并与完善环境的工作相协调,以取得和谐的效果。一个错误的、缺乏科学的规划决策常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营区进行正规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抗震防灾当作营区规划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做到美观与安全兼顾。
(1)营区抗震规划原则
营区抗震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选择建设用地,充分考虑营区用地在防灾中的适用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活动断层的位置,避开“直下型”地震的威胁 (2) 合理布置营区各项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好一般性建筑和特殊建筑的位置关系,需特别考虑防火、防毒、防污染及应付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的适应空间 (3) 注意营区道路的规划,做到主次干道有机配置,为地震应急救灾做好准备。
(2)营区规划要点
(1) 老旧营房集中区对这一部分营房,应及时做好抗震加固(减轻震灾的标准是70%以上的加固率),密切关注其安全程度,尽可能少的安置人员,四周道路保持畅通,避免火灾等次生灾害等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2) 应急避难场所营区内人员装备、物资设施密集,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必须将人员快速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暂时安置。如1998年日本建设省制定的《防灾公园计划和指导方针》中规定,防灾公园作为城市防灾化建设包括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在发生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将发挥紧急避难和减轻灾害危害等功能。
(3) 道路及通信网络交通道路和通信网的设计在地震灾害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的有效运行,是确保所有生命线设施的安全运转,减轻震灾损失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增强救援活动及疏散的能力的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强化营房抗震设计
国内外震例表明,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防灾能力是减轻震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由于西藏部队大量老旧营房在建造时没经过严格的抗震设计,在地震发生时将首当其冲被破坏。因此,无论对于既有营房的抗震加固还是新建营房的抗震设计,均应按照国家与西藏地区的工程抗震规范,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全程监管。
(1)既有营房的抗震对策
对既有营房的抗震要求是:当遭受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容许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是“裂而不倒”。部队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营房重要程度,分期分批对其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
进行抗震鉴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结构的整体性与薄弱环节,避免无谓浪费; (2) 在借鉴国家与军队抗震鉴定加固的成功经验上,尽可能采用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 (3) 注意区分不同场地类别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 (4) 对于抗震设防不合要求的营房,应在决策分析后对有加固价值的采取加固措施。
在抗震加固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固部位的抗震性能不易超过相邻部位的抗震性能,否则会产生新的薄弱点; (2) 加固构件应与原结构间进行可靠连接; (3) 营房抗震加固后,会使其刚度与变形能力产生变化,所以在设计时应避免刚度过大导致地震作用增强; (4) 抗震加固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注重外形美观及风格协调。
(2)新建营房的抗震对策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将地震按其破坏性强弱,划分为大震、中震、小震三类。按上述震级划分,新建营房在抗震设防时,其相应遵循的原则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在具体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 科学选址,仔细勘察,依据不同场地条件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2) 在结构设计中,应认真做好结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积极采用抗震新技术(如基础隔震技术等); (3) 施工质量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新建营房时应尽可能使用专业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3.3 做好应急救灾工作(1)应急准备
主要是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应急预案的各项实施条件。应急预案应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为指导,是在破坏性地震即将发生或突然发生时部队采取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的行动计划。准备内容包括:应急通讯保障,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的准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准备,灾害评估准备,制定应急预案等。
(2)临震应急
临震应急是指当地政府发布临震预报后,在地震发生前采取的紧急防御行动和措施。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地震等级、灾害损失估计和营区建筑物抗震能力及设防情况,对处于地震威胁下的官兵组织撤离和疏散;紧急调用物资、设备,抽调人员组成抢险队、医疗急救队;对各种生命线工程,以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工程,按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3)地震现场应急
地震现场应急主要以人员抢救为主。在进行现场紧急抢救时,要以及时快速为原则,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同时注意营救的措施与方法,避免新的伤害;对于暂时不能施救的应及时供应水与食物等必需品;对于救出的人员尽快进行现场紧急医疗救护,重伤员应及时送至医院救治。
4. 小结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破坏以及随后产生的次生危害,将对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做好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地震高发区域的营区营房综合抗震能力,从根本上解除我军营房面临的震害威胁,为官兵营造安全和谐的空间,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营房保障工作中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建格.西藏高原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分布[J].西藏科技情报.1992, (2) :20~22.
[2]邹长桥, 贺日政, 张智.藏北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 27 (2) :429~440.
[3]韩同林.试论西藏地震带及地震烈度的区域划分[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9, (19) :53~61.
[4]高原, 周慧兰, 刘振.川青藏地区的地震活动及震源特征[J].地震地质.1998, 20 (3) :413~421.
[5]姚新强, 陈宇坤, 高武平等.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民房震害分析[J].震害防御技术.2012, 7 (1) :77~84.
西藏大沟地区 篇5
关键词:西藏,贫困问题,扶贫对策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下,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扶贫开发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西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扶贫道路,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扶贫开发,农牧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牧区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西藏农牧区的贫困问题,为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乃至全球扶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一五”期间,西藏安排扶贫项目2160个,使农牧民人均收入低于1700元的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96.4万人减少至2010年的50.2万人。2012年制定《西藏自治区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后,西藏加大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衔接力度,国家财政资金扶贫投入大幅增加。2012年,西藏扶贫开发落实国家财政资金9.14亿元,较上年增加2亿元,增长28.03%,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尽管如此,西藏地区仍然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全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贫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自国家将扶贫标准从1700元提高到2300元后,西藏的贫困人口陡然增加到83.3万人,占西藏农牧区总人口的34.42%,贫困发生率全国最高,反贫困问题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想实现西藏自治区扶贫办提出的到2015年和2020年分“两步走”的扶贫目标(即:一是到2015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重点扶贫对象占农牧区总人口的比例降至12%以下;二是到2020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和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区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基本消除连片特困现象)依然任重道远。
1 日喀则地区县域贫困成因分析
1.1 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农牧业的自然风险高
区位地理和自然条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直接影响到经济成本和要素凝聚能力。日喀则地区地处喜玛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境内山峰耸立、河流纵横、湖泊广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差、地形高低不平,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不便。受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日喀则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霜灾、雹灾、虫灾、洪涝灾等自然灾害频繁。此外,还有地震、泥石流等少见而危害特大的自然灾害,经济发展,尤其是农牧业发展的自然风险极高。以拉孜县为例,旱灾为该县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每年因雨季到来晚,影响适时播种和庄稼幼苗生长,造成粮油减产,农民减收;冰雹和霜冻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平均每年受雹灾和霜灾面积约为2.3万亩,损失粮油300—500万斤;对牧业生产威胁最严重的是春雪灾和冻寒。土地荒漠化和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农牧业正常活动,进而造成农牧业减产,农牧民减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牧区反贫困任务仍然艰巨。
1.2 思想观念落后,束缚经济发展
农牧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不断滋生和强化着保守、封闭的落后思想观念,因循守旧,“不敢为天下先”,不愿接受或不善于接受新事物,害怕承担风险,害怕变革,缺乏创业和创新精神,难以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严重束缚经济发展。如表一所示,40.9%的被调查户对自己的家庭收入比较满意,22.2%的被调查户对自己的家庭收入没有意见,31.5%的被调查户对自己的家庭收入不满意,5.4%的被调查户对自己的家庭收入非常满意。显然,受调查的农牧民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知足长乐的生活心态。
1.3 历史因素导致自我积累能力低下
西藏的扶贫工作开始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但是在1959年3月28日百万农奴翻身之前,西藏还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社会生产仍延续了旧的封建庄园经济体制,主导产业单一,仍是原始的粗放农牧业。民族手工业发展缓慢,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十分困苦。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农牧民当家做了主人,再加上国家政府对整个西藏的经济实行帮扶政策,使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贫困状况才有所改善,贫困人口的数量较之前才有所减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工作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经济起步晚、发展缓慢、自我积累能力低下、市场发育程度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地方财政匮乏、税源渠道少等历史因素的制约,至今,西藏仍然是我国的连片贫困区。
1.4 人口素质较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
贫困县农户中文盲和半文盲比重高达54%,市场竞争意识薄弱,且经营素质差,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差。而且,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销售中缺乏平等的谈判地位,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薄弱,许多农户生产的产品除了自食自用外,能够上市交易的数量不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
1.5 产业结构单一,非农收入比重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日喀则贫困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迟缓、经济闭塞、技术落后、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集体、个体、私营等非国有经济发展落后,无法对县域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形成有力的推动作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等问题,在参与现代分工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户主及家庭成员主要从事的产业高度集中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从事种植业的占调查总数的38.9%,从事畜牧业的占调查总数的27.2%。余下的依次是运输及商业饮食等服务业、其他、手工业、林业、渔业、边境贸易等。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者家庭成员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业的家庭户不多。既从事种植业又从事畜牧业的家庭有7户,占被调查户的2.7%;既从事种植业又从事手工业的1户,占0.4%;既从事种植业又从事建筑业的1户,占0.4%;既从事种植业又从事边境贸易的1户,占0.4%;既从事种植业又从事运输、商业餐饮食等服务业的1户,占0.4%;既从事畜牧业又从事手工业的2户,占0.8%;既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又从事建筑业2户,占0.8%;既从事种植业、手工业又从事其他的2户,占0.8%;既从事种植业、建筑业又从事其他的1户,占0.4%;既从事种植业、运输及商业餐饮食等服务业又从事其他的1户,占0.4%。显然,贫困地区的绝大部分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依赖传统的种植和畜牧业,极少数人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且主要是兼职,其非农收入极其有限。这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制约了他们实现持续脱贫。
1.6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成本高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各兄弟省市的全方位赞助下,西藏的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然落后,偏远的农牧区更是滞后。以萨迦县雄玛乡为例,截至2012年6月,全乡1000多户人,通电话的不足500户;全乡主要道路为机耕道,尚无水泥路和柏油路;水渠50多条,排洪道约26公里,防洪堤13公里;通自来水的仅40户。可见,无论是道路设施、通讯设施,还是农牧灌溉设施发展都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偏远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所需。基础设施滞后,既直接增加贫困区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直接影响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又将制约贫困区的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的传播与推广。
1.7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明显不足
贫困县就医难、农技服务差等问题突出。截至2012年6月,萨迦县雄玛乡有医院及卫生所1个、门诊所1个、卫生防疫站6个,拥有医护人员6人,其中初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床位16床。文化科技方面,该乡有1个综合文化站、15个图书馆、1个农技推广站,4个农技推广技术员。
乡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牧区垃圾收集处理亟需综合治理。调查资料显示(如图一所示),62%的农牧户将日常垃圾投放在村里的固定收集清理处,20%的农牧户扔在自家院里或周边,18%的农牧户在村里随处倒。
2 日喀则地区县域扶贫的对策建议
扶贫开发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喀则地区扶贫工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规划》的基础上,立足日喀则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条件,充分考虑导致贫困落后的因素,把握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创新扶贫开发思路。
2.1 改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
思想观念落后是导致贫困以及贫困恶性循环的直接原因。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这些都是人力所不能抗衡的外界因素。但是,对某件事情起决定因素的不是外因,而是内因。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先扶志”的扶贫理念,把文化扶贫当做一种移风易俗的精神转型工程加以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旧观念,树立新理念。为此,应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转变生存价值心态。改变过去以物质形式为主的扶贫办法,从触动、激励和鞭策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上作文章,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价值心态。二是转变生产价值心态。大力培育和发展贫困县的商品经济,形成广泛竞争的激励机制,通过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改造人们的生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大力推广科学技术,使贫困户在学科技、用科技中转变生产价值形态。三是转变生活价值心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创造重科技、重教育的新风尚。
2.2 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按照自治区提出的“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或特色技艺的传统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2.2.1 农牧业
农牧业仍然是日喀则贫困县的主要产业,是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贫困县应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产品为核心,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农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着实提升一产,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持续增长。重点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推广“以年河三县市为中心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以南木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以白朗、拉孜为中心的蔬菜生产基地,以江孜为中心的大蒜生产基地,以岗巴为中心的藏系绵羊生产繁育基地,以仲巴、昂仁、萨嘎为中心的白绒山羊生产基地,以帕里、桑桑及年河三县市为中心的牦牛产品生产及奶业生产基地,以日喀则市为中心的家禽养殖基地,以日喀则、拉孜、仲巴等为中心的牲畜短期育肥及活羊出口基地,以亚东、定结、聂拉木、吉隆为中心的林下资源开发基地等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
二是在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力度。继续推广喜马拉雅19号、藏青320等优质青稞、小麦、油菜良种。继续优化粮、经、饲比例。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和紫花苜蓿、煎舌豌豆、饲料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畜牧业结构调整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产效益并重,突出草场的建设与保护,狠抓畜种优化和牲畜出栏。继续重视波尔山羊、小尾寒羊、陕北绒山羊和无角道塞特绵羊等品种的引进。同时,充分发挥种植业优势,坚持农牧结合,做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来发展农区畜牧业。狠抓科技推广,大力实施提高粮油单产行动、标准化生产示范、病虫害监测防控等工程,提高种植业产出水平,保障粮食供给和安全。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培育“一产上水平”的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科学种植养殖示范户。
2.2.2 工业
日喀则地区第二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工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对第三产业的支撑力不足,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日喀则地区的水力、矿产、藏药等资源十分丰富,可重点发展水利资源综合开发,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矿产业和藏药材开发,水利设施逐步健全,城乡电力供应基本满足;矿业重点开发扎布耶盐湖矿、谢通门铁矿、铜矿和岗巴矿泉水;逐步扩大水泥的生产规模;依托藏药材资源积极发展藏药特色产业,为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服务群众的必然要求。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藏日喀则地区拥有纯美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物古迹或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今后,日喀则地区应根据各县乡自身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合理、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大休闲度假、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并进一步完善工艺品加工、餐饮、住宿、交通、商贸流通等关联产业,打造有竞争优势的旅游产业链,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本地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日喀则地区边境线长1753公里,边境县应抓住“兴边富民”的大好机遇,加大边境口岸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发挥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是关系到生产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基础性问题。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道路改扩建、水利设施、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彻底解决农牧区行路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降低经济成本,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2.4 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4.1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4.2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优化农牧区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新村寨。
2.4.3 改善环境卫生
建设农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牧区环境卫生。
2.4.4 建立和完善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农牧民身体健康。
2.4.5 加快建立健全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技服务为支撑的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综合服务站点,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扶持发展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农牧民经纪人等能人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组织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2.4.6 构建连接城乡双向流通的农牧区物流服务体系
加强农牧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经营网点向农牧区延伸,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等网络的结合,积极开展农副产品购销、配送和农资及农牧区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工程建设,构建连接城乡双向流通的农牧区物流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加强鲜活农畜产品冷藏保鲜、检验检测、物流等设施建设。
2.5 建立农牧民劳动培训体系,增加非农收入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力培训体系。一方面,结合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科技人员对农牧民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吸收和运用能力,为提高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提供人力支撑。将政府的扶贫资金划拨一定比例,用于为贫困县农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实用技能培训,力争每户基本都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术。另一方面,结合县域非农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劳务输出需求,扩大劳动力输出培训工程,以贫困户中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的青年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素质和创业意识,进而增加农牧户的非农收入。
参考文献
[1]西藏“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年)[EB/OL].http://district.ce.cn/zt/zlk/bg/201206/11/t20120611_23397326_3.shtml,2012-06-11.
[2]毛阳海.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特征、成因与反贫困路径选择[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49-54.
[3]西藏创新扶贫模式取得实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3/18/c_115057383.htm?prolongation=1,2013-03-18.
西藏大沟地区 篇6
1 调查的内容及对象
调查内容:对拉萨地区五个粮食主产区曲水县、堆龙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及城关区的15个乡135家农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包括农药化肥品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及秸秆的处理等。
2 污染的调查分析
西藏拉萨地区主要农业污染来至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施用、流失产生的污染, 及农作物秸秆、地膜使用产生的污染。
2.1 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拉萨地区粮食主产区主要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等。青稞主要品种有藏青320、藏青2000、喜拉19、喜拉22等, 小麦品种有山东9号、藏春951、日喀则23号等, 油菜有藏油5号、山油4号、墨竹小油菜等, 其中青稞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种植方式各地都实行不同程度的轮茬。化肥和农药的施用, 都采取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2.2 化肥污染情况
通过对拉萨地区五个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查发现, 农业生产中化肥主要是生活生产中的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化肥品种有尿素、磷酸二铵。下面为被调查的五个地区每亩耕地面积平均用肥量统计表:单位 (斤) 。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 化肥施用以后, 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放入量的40%~50%, 其中很大一部分损失在环境中, 并且形成了重要的污染源。施肥的方法是播种时拌种和下雨后追肥。在整个农业生产中, 化肥的利用率很低, 因此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提高化肥的利用, 已成为拉萨地区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3 农药污染情况
根据《西藏统计年签》统计数据, 近10多年全区农药施用量变化不大, 平均每公顷施用量在4千克左右, 平均用量不大。在调查的农户中, 常用的农药品种有卫福、野麦畏、2, 4-D丁酯, 地虫杀星、敌杀死等, 还有部分农户用除草剂。虽然农药在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 农业增产中起重要的作用, 但是农药的利用很低, 仅有20%~30%, 约有70%~80%直接进入环境中, 造成环境水体及大气污染。农药的长期施用, 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生物, 使害虫形成抗药性, 而且农药残留在人畜体内不断的积累, 会造成人畜中毒, 影响人类的健康。
2.4 秸秆处理污染情况
在我区的农村地区, 农民对农作物产生的秸秆大都是采用焚烧的办法进行处理。由于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 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 在阳光下还可产生二次污染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对被调查的达孜县27家农户中, 80%的农户把秸杆用作家庭生活, 比如做饭和取暖, 还有一部作用喂养牲畜。对于秸秆的处理, 可总共分为2种方式:一是家用燃料, 焚烧量占总量的80%;二是喂牲畜、过腹还田, 占总量的20%。据文献报道, 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中, 有50%用于家庭燃用, 有23%用作饲料, 其中有3%过腹还田, 用于焚烧或废弃的大约占到21%。由此可见, 西藏地区的秸秆利用率还是很低。
3 防止污染的建议
3.1 加强环保宣传,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在农牧民中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的宣传, 传授科学的施肥用药方法, 提高农牧民的环保意识, 减少盲目施用化肥及农药, 提倡使用与有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减少农药施用量, 用生物防治的办法。
3.2 建立具有地域特色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我国已经推广了20多年, 是控制农业污染, 是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重要举措。首先在区域范围内, 进行土壤调查, 取土化验, 了解土地基本养分情况, 然后根据田间实验, 形成不同农作物的施肥配方, 建立起区域测土配方数据资源信息库, 充分实现科学合理施肥的目的。
3.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防控污染最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 结合西藏区域特点, 发展农-牧-沼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 把农业生产中的秸秆加工成饲料喂养牲畜, 牲畜所产生的粪便及生产生活垃圾制造沼气, 沼气余物再返回农田, 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链。
参考文献
[1]陈志军, 牟新利, 黄海翠, 等.重庆市万州区农业污染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3) :228-229.
[2]田兴云, 冯德华.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6) :245-246.
[3]李伟华, 吴慧.周口市农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99-100.
[4]张忠明, 周立军.太湖苕溪流域污染评价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 (34) :105-108.
西藏大沟地区 篇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传播机制实质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1]我国民族地区双语传播的发展, 首先离不开国家或地方层面的法律、政策基础。这里包括《宪法》中关于少数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规定。我国最早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文件是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 (扩大) 全会上的报告。此外还包括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语文教育方面的政策以及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其次, 民族地区双语传播离不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第一个标准是1965年发布的《少数民族语地名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除上述内容之外, 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双语传播也必须有技术方面的支持。建设稳定的操作平台是实现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的一大基础工程, 建设这一平台为新闻媒体双语传播提供了技术保障。朝鲜文和藏文软件操作系统经过不断的研发, 已符合新闻媒体的发展需要。
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西藏地区媒体等有关少数民族媒体虽然都位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与西藏地区的媒体有很多共同点的同时, 还有各自的特点。
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并非都位于典型的民族地区, 这里典型的民族地区指的是行政区域划分规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东北地区只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算得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 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方, 而西藏地区相对东北地区, 单一少数民族即藏族的人口比例较高。
纵观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发展进程可知:朝鲜语媒体是发展到一定状态后进入我国的, 一开始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朝鲜语报刊都是相对成形的。朝鲜半岛的移民到中国境内后第一次办报是在1909年。
从媒体双语传播形式上来看, 国内朝鲜族媒体与西藏地区媒体均经历了从“合璧”、“双壁”共存到“双壁”为主的时期。
1915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份汉朝双语报纸《延边实报》是一份“双壁”报纸。《东北朝鲜人民报》《延边日报》都是“双壁”形式。现在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朝鲜语报纸《延边日报》也是“双壁”的形式。
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双语传播时, 我们也可以用上述思维考虑:1956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建中波广播发射台, 以发射朝鲜语广播节目信号为主。同年9月1日, 汉语地方节目重新开播, 朝、汉语节目用一部发射机、一个中波频率轮换播出。[2]这可以理解成朝鲜族广播的“合璧”形式。
西藏最早出现的双语报纸是《新闻简讯》。大部分内容为汉藏合璧。1956年汉藏两种文字的《西藏日报》同日创刊发行。现在的《西藏日报》属于汉藏双壁的形式, 而在创刊初期也曾考虑过创办成汉藏合璧的形式。
西藏广播从汉藏语混播到汉藏语分开独立播出, 经历了“合璧”到“双壁”的转变。而西藏电视台在1989年自办两个频道节目:一是面向全西藏的藏汉语混播的卫视节目, 一是面向拉萨地区的藏汉语混播卫视节目。一部分时段播出汉语节目;另一部分时段播出藏语节目, 这属于“合璧”。1999年10月1日, 西藏电视台正式开通藏语卫视频道, 实现了汉藏语分频道同步播出。[2]分频道使得西藏电视台转变到“双壁”形式。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 在西藏地区广播这一媒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对广播在西藏地区的发挥, 东北的朝鲜语广播没有发挥出这种优势, 这与东北地区大多是平原地带有很大的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向国外传播、向中国境内区外的其他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播。少数民族地区媒体 (或少数民族语言媒体) 的双语传播应在少数民族的对外传播中充分发挥作用。
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与西藏地区媒体在都承担着一定的对外传播任务。政治、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使得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较多的作用, 这也使得东北地区朝鲜族受到更多来自国外的“冲击”。地理位置、语言等因素使得东北地区媒体受韩国等各方面的“冲击”比较大。
西藏地区的媒体由于政治、宗教等多方面因素也应当承担一定的对外传播任务。在国际范围的西藏对外传播, 由于国际政治、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使得西藏地区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起步较晚。西藏地区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可以向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对外传播模式借鉴, 主动走出去, 与国外媒体合作。
现今的国情和政策等各方面基础上, 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使用双语传播甚至多语传播是个大趋势, 也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少数民族语言媒体都会进入缓慢发展的稳定期, 如何在这一时期突破瓶颈, 得到持续的发展, 是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少数民族语言媒体新闻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下, 如何将我国的少数民族信息良好地对外传播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相关新闻媒体存在着双语甚至多语传播的现象,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媒体和西藏地区媒体的双语传播现象, 对其进行比较, 并尝试对西藏地区媒体的双语传播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双语传播,民族地区,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周炜.关于西藏自治区藏语文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藏学, 2009 (1) .
【西藏大沟地区】推荐阅读:
西藏山南地区11-02
大沟脑工作计划表10-20
大沟煤矿企业矸石山管理制度07-10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打非治违”工作方案06-05
《在西藏》06-03
西藏问题06-08
西藏牦牛08-02
西藏民族10-23
西藏文化10-29
西藏书记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