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手工业

2024-09-28

西藏民族手工业(共9篇)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1

一、引言

西藏民族手工业产品主要涉及藏民族生产、生活和宗教用品以及民族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其中, 江孜的地毯、姐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仁布的玉器等, 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声誉。西藏民族手工业作为西藏三大传统产业之一,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学者专门总结了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年来西藏民族手工业取得的成就, 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带动”产业。从“九五”计划开始列入西藏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行列, 尤其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涌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虽然西藏民族手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市场需求不足、无序竞争、成本高、缺乏技术支持、民族手工艺者流动性大、信息闭塞、独立发展能力差等, 许多学者也对此做了研究。对此本文从民族手工业的技术特点出发分析其各个环节的技术落后问题, 为技术创新理清思路和方向,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二、西藏民族手工业的技术特点

目前西藏民族手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传统技术为主, 体现在工艺技术、技术人员和产品技术三个方面。

(一) 工艺技术

1. 手工为主, 机械极少。

西藏民族手工业仍然以广大农牧民的家庭作坊为主, 企业形式很少, 特别是具有现代技术的企业形式更少。尼木县吞巴乡总户数422户, 总人口为2341人, 从事藏香生产经营的有239户264人, 全部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 分散经营, 各自为政, 其中, 213户依旧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制香。在藏毯行业, 分梳、纺纱、染色、织毯、洗毯、剪毯等各道工序几乎都是手工操作, 而且很原始;在日喀则市很有名的金银铜器加工厂调查中, 工人们全部是手工操作, 没有看到任何稍微现代的仪器设备。虽然民族手工业是从手工制作起步并发展壮大的, 手工制作更是民族手工业的传统特色, 但是, 西藏民族手工业手工劳动强度非常大, 产出非常少。然而手工业也并不意味着纯手工而拒绝机械, 所以推广使用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是西藏民族手工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必然方向。

2. 技术落后, 设备陈旧。

现有的大多数民族手工业企业创建于20世纪70、80年代, 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研制滞后, 工艺流程中的生产技术环节落后, 科技含量低, 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如一些地毯厂、卡垫厂的洗毛、梳毛、捻线和染色等工艺过程, 仍然沿袭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原始操作方式;乃东县地毯厂、拉萨市地毯厂的织架至今还是木头的, 这种织架与现代的钢管织架相比, 占地空间很大, 更重要的是织出来的线紧密度不够;以氆氇架为例, 这种编织氆氇、围裙、藏被的木质器械与300年前的结构及织法完全相似。企业如此, 家庭作坊更不堪, 甚至同样的产品工序繁简不一。

(二) 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的特点也是西藏民族手工业技术特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 西藏民族手工业高级技术人员年龄偏大, 缺乏继承人;一般技术人员短缺, 且技艺参差不齐;专业研发技术人员奇缺, 没有激励机制。在西藏民族手工业中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只有8人, 且年龄偏大, 一般都在50岁以上, 他们基本是通过熟能生巧炼就而成的高级技术人员, 但他们缺乏创新精神, 缺乏继承人, 有断层的危险。从广大家庭作坊来说, 基本都是中级技术人员 (比如师傅级别) 和普通技术人员 (比如学徒级别) , 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 并且师傅少, 徒弟多, 师傅的技艺参差不齐, 徒弟的手艺更是千差万别。在企业中, 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一直都很低, 文盲和半文盲占到60%以上, 仅有极少数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技艺水平参差不齐。49%的企业认为技术研发人员短缺, 从而导致工艺、产品研发落后于市场需求。人是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技术人员的特点决定了西藏民族手工业现在所处的窘态。

(三) 产品技术

由于上述特点造成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品种单一和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1. 产品技术含量低。

由于西藏民族手工业工艺简单、落后, 有些行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体现不了技术含量, 体现不出独特之处, 感觉一眼就能看透似的, 特别容易模仿。西藏手工业产品的易模仿性也直接导致了民族手工业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 因为一旦某个企业研发出新的品种、款式, 很快就会有其他企业模仿跟进, 同时技术研发人员短缺, 所以民族手工业企业一般不愿意、也无能力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上进行过多投入, 更不可能有品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西藏市场上大量存在着内地或邻国借鉴西藏的工艺开发生产出来具有藏式风格的民族手工品和旅游纪念品。

2.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民族手工业的传统技术特点决定了, 民族手工业要结合生产实践就地取材, 虽然近年来有些材料取自工业产品, 但材料、工序等技术标准不统一, 缺乏精确的定量, 基本根据制作者的主观感觉和熟练程度, 使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其实更多的是质量差。比如有些旅游纪念品, 虽然价格便宜, 但是做工粗糙, 有的游客认为“总觉像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东西。”有些纯手工制品质量上乘但是价格非常高, 广大普通消费者群体根本无力消费, 如正宗的唐卡、藏毯等。当然, 我们既要发展高端客户也要拓展普通消费者。

3. 产品品种单一。

虽然西藏民族手工业种类繁多, 产品繁多, 但是人们仍然觉得产品品种单一, 主要体现在同一种产品缺乏花色、规格、款式等变化。如果为了增加花色款式等就要经常改变工序, 也意味着工序的增加, 这可能会导致劳动的熟练程度下降, 生产效率下降, 本来就非常有限的产出更要下降。因此,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要改变产品品种单一的现状, 难度是很大的, 除非能进行工艺创新使工序标准化、定量化, 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三、西藏民族手工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为了保留住民族手工业的本质特色, 为了对外宣传西藏民族文化,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 为了增加广大农牧民的收入, 为了整个民族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等等, 都需要对西藏民族手工业进行技术创新。

(一) 要处理好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关系

简单地说, 现代技术是科技含量高, 各种技术参数定量化、标准化, 从而可以实现工厂化作业, 进行大规模生产, 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如鹤庆手工业者不断创新, 提高技术, 不但打制生活用具, 而且开发出如银手镯、银碗筷、九龙壶等大众用品、摆设用品、纪念用品等。因此, 技术创新是必然选择。但是传统技术也有优点, 优点在于就地取材, 就地加工, 生产技术要求不高, 经营灵活, 成本低, 适合西藏农牧民农闲时生产, 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传统技术是藏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宗教性和地方性, 是藏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这就决定了传统技术不能盲目地被抛弃。

因此, 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看, 一方面要保持和弘扬一些特色的传统技术优势, 在组织规模化生产上下工夫, 强化地方工艺色彩, 提高其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必须在依靠传统技术的基础上, 逐步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力度, 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民族手工业。

(二) 结合实际, 选择合适的创新类型

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工艺技术陈旧且落后、技术人员层次低且少、部分产品质量差且品种单一。根据这些技术特点, 西藏民族手工业在创新成果上实行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并重, 在技术创新方式上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并重, 主要实行劳动节约创新和改进创新, 基本不考虑重大创新和资本节约创新, 而且资本节约创新与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背道而驰。如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唐卡是以丝绢、墙体等作为载体的, 是很稀少、很昂贵的, 完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但是通过自主创新、改进创新, 在保留传统唐卡艺术的同时可以把唐卡图片“复制”在各种有形的载体上, 如日常生活用的手提包、手机套、挂历、图书等等, 利用机械规模生产实现劳动节约创新, 最终完成产品创新, 从而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满足了市场需求。

(三) 保护民族手工业传承人, 培养接班人

一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目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仅8人, 西藏自治区级的传承人也在建设中。这些传承人年龄都偏大, 居住偏远, 离大城市较远, 就医不便;同时要担心记者媒体的频繁打扰和传承人及其家人的过度爱慕虚荣而耽误了民族手工技艺的传授。政府有关部门注意好这些细节, 主要是保护好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 为了培养人才和技术创新我们需要留住这些“大师”。二是狠抓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强化培训, 选送相关优秀技术人员到区外企业学习, 也可以组织手工技艺比赛, 不仅可以选拔骨干技术人员形成技术梯队, 而且可以大力宣传民族手工业。三是做好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民族手工技艺的培训。着重采用实践教学法, 理论教学次之。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而且可以普及民族手工技艺。四是丰富手工技艺传承模式。在手工技艺传承中, 可以实行家庭式的血缘传承、开放式的学徒传授、职业学校式的技术培训、民间交流式的创新吸收等多种模式, 要特别重视家庭式的血缘传承模式, 这种模式无秘密可言, 是最赤裸的传承。

(四)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理论认为, 两者是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一定要摒弃传统的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 注重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表明, 制度创新往往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西藏民族手工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 必须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并使二者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否则, 单有技术创新没有制度创新, 就会使技术创新出现“闭锁”效应;单有制度创新没有技术创新, 则会使制度创新最终成为“无米之炊”。西藏民族手工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激励机制创新和风险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企业中, 而且潜伏在广大的民族手工业艺人之中, 或许有些技术创新就埋没在其中, 如果通过各种形式的保护和奖励等激励机制使之显现, 必将促进技术创新的广泛扩散。风险机制创新是指对技术创新的风险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化解, 如通过财政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手工艺人、培训学校、企业给予一定的事前资助, 技术创新失败后银行贷款可以部分减免或延期偿还, 等等。

(五) 制定优惠政策, 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一是提供优惠的资金支持。制约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困难之一是资金短缺, 这同样也反映在技术创新方面, 因此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优惠的融资政策, 给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包括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和津贴标准, 为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资金支持, 为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提供场所、设备等。二是通过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有效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西藏民族手工业企业或个人对商品的品牌意识淡薄, 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严重滞后, 对商标的应用与保护不够重视, 对专利保护没意识, 这也是造成本地产品易模仿的原因之一。政府和有关部门除了宣传专利保护、品牌意识外, 还要积极奖励知名品牌和商标的企业或个人, 以及知名品牌和商标的设计者, 通过物质的和精神的激励措施使其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 从而也可以区分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总之, 资金支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保护创新成果为技术创新解决了模仿的后顾之忧。

摘要:技术创新是西藏民族手工业最紧迫的任务。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从生产工艺、技术人员、产品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西藏民族手工业的技术特点, 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五点建议:处理好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关系;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创新类型;保护民族手工业传承人, 培养接班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制定优惠政策, 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关键词:西藏民族手工业,技术特点,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光模.山南地区民族手工业发展调查[J].西南金融, 2009 (11) .

[2].佟文英.西藏自治区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3) .

[3].李文, 胡星.西藏旅游商品本地货缘何反成“稀客”[DB/OL].中国西藏网, 2008-06-10.

[4].李灿松等.云南民族地区民族手工业集聚现象分析——以云南鹤庆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8) .

[5].段云龙.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 2010 (5) .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 开发 保护

西藏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是藏民族的主要集聚地,其中夹杂着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进藏旅游成为时尚。旅游在给西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激励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本民族文化开发和挖掘的思考。民族旅游意味着本民族对外民族的一种开放,即把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领域展现在外族的视野下,供其参观和和其分享,并通过这种“让步”,达到满足外族猎奇的心态或让其心灵得到放松的目的,以此换得相应的金钱作为补偿,可以说这是一种互惠的方式,双方都是受益者。然而游客作为外族,一般情况下,他们代表的是拥有相对高收入和高文化的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地区的人们,而西藏和其中的少数民族则是相对低收入和低文化的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的人们。

一、旅游开发带来的利与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旅游开发也一样。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不通过旅游把大批的国内外的游客带到西藏,西藏的本地人对本民族文化特色就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意识。因为西藏的本地人对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环境和文化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虽然历史上西藏与内地的交往一直未断,但总体上西藏本地人对外界是陌生的。当旅游成为西藏支柱产业的时候,打开本地人视野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对自我的认同感不断加强,在保护本族文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市场是优胜劣汰的场所,民族文化在市场中一样也受市场经济的制约,但民族文化也因市场的运作而变得活起来,市场成为宣传和传承者。

但是,在西藏的文化旅游上,一方面由于没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旅游市场经济,许多文化旅游项目,纯粹为旅游而设,许多传统的仪式、习俗,开始脱离藏民的日常生活,成为表演项目,只能存在于博物馆和舞台。另一方面,有深刻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却没能被开发。不得不提的是,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在众多游客当中,外来的“佛教徒”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来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猎奇,而是向自己心中崇拜的佛祖献上自己的虔诚,西藏的各大景点,主要是宗教文化景点,都制定了藏汉不同的收费标准,很多景点是免费向藏族开放的,但很多内地的佛教徒也被当作普通的游客被要求购买门票等,如何在朝圣与旅游间做出区分也成为一个难题。

二、 保护与开发

首先游客作为外族,应该以“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对待东道主,应该尊重旅游地民族的風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而不是以一种“高姿态”要求其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我们知道去任何一个地方旅游,不可能一下子观看到当地人所有的文化活动,只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文化进行参与或观赏,如节日文化是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而作为短时间段进入的游客是不可能参与所有的民族节日的。而游客的喜好则又引导者文化旅游的发展,若游客能有入乡随俗的意识,也就会减少那些专为游客设立而不顾民风民俗的旅游项目。

其次少数民族和当地相关部门作为东道主,在开发旅游产品和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应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而不是一味的“屈就”游客。西藏给人的感觉是神奇和充满期待和等待的,保护文化的神秘性也是很有必要的,让文化在游客的不断探索下一点点揭开面纱,而不是一下子展现给游客,这也与游客的“猎奇”心态相吻合,这也利于西藏在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有个适应的阶段,也为西藏打造“高原神奇文化”创造条件。

三、 保护与停滞不前

保护不等于传统的生活方式无变化、停滞不前,让其保持“原生态”也不是要让传统文化与世隔绝。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民族文化也不例外,民族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就拿藏文化来说,它从来也不是绝对封闭的,纵观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出藏文化的繁荣期都离不开对外开放,藏文化其实是融合了众多民族文化的结晶,其中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很多藏族的文化就是汉文化的遗留或改变。藏族文化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汉族的制度,原来藏族贵族的服饰、礼节、头上的梳等大都是唐代由汉族传来的,甚至藏族的“献哈达”本来就是汉族的献礼。如此看来对“原生态”过于狭隘的理解,是不客观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对人类发展的割裂。在此用“民族传统文化”这个名词更为恰当,传统是一个历史的传承过程,其中是肯定变化和兼容他族文化的。可见保护只是一种手段,民族文化作为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说保护民族文化,那么我们需要保护的是现在的状态呢,还是以前的状态呢,所以我们保护的并不是它某个阶段的形态,而是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精神和实质价值,我们不能让民族文化原地不动,这样不但是违背历史的,同时也是阻碍发展的。

保护与开发在根本上是不冲突的,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不断变化中的保护,而开发业也应是不断保护中的开发。民族文化应该是开放和兼容它文化的,“原生态”也不是停滞不前与世隔绝。在民族旅游中,游客、东道主和相关部门都应该在保护和开发的问题上做好自己的角色的定位,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带来当地文化的兴盛。

 参考文献:

 [1]谢世忠.观光活动、文化传统的塑模与族群意识[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2]蒲文成,王心岳.汉藏民族关系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3

西藏民族服饰标准项目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科技集团与地方联合进行标准研制与推广的一次尝试。藏族服饰以色彩丰富、品类繁多、华贵艳丽, 深受各地和各国旅游者的喜爱, 围绕西藏地域、经济、民族特点, 对藏族服饰进行标准化研究与推广, 从而引导藏族服饰的设计、生产、营销与消费, 是对保护和弘扬藏族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非常显著。

西藏自治区质监局刘家杰局长在致辞中表示, 2010年以来, 中标院先后选派李文武、朴英俊两位同志到西藏标准化研究所工作, 发挥桥梁纽带和传帮带的作用明显, 他希望能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马林聪院长在讲话中表示, 帮助和扶持西藏标准化工作, 推动西藏标准化事业发展,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责无旁贷,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中标院将尽最大努力。同时他表示将在人才培养及合作项目方面与西藏标准化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西藏;实践

前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正确的处理民族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民族问题理论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新的环境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民族工作有极大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从而对当代中国民族发展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及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问题,以维护全国各民族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结合当前民族的工作问题,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并在中共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在20世纪80年代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团,将民族问题放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民族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化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容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总体而言可以分为民族问题论、民族关系论和民族纲领论几部分。就民族问题论而言,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情况,对民族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民族问题论主要包括民族问题的本质、内涵、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以及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在新环境下,民族问题论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构建的基础。其次是民族关系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中,民族关系论是党和国家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将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当做是发展民族关系的核心和目标,用以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策略。民族关系论的形成,对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性质进行了详细概述。最后是民族纲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中,民族纲领论是党中央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解决民族问题时,坚持和遵循的原则。民族纲领论主要包括各民族一律平等、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意义

(一) 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振兴,同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振兴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责任,他们相互推进。因此,推进民族经济发展不仅为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项政治问题。新时期后,中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开发西藏经济,促使西藏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西藏同其他民族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投资力度,启动扩大西藏这项标志性的工程,使得西藏经济得到明显增长。同时,西藏地区的退耕还林和保护生态环境工程正在顺利的进行,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调整农牧业结构、建设基本农田等结合起来,进而走出一条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和增收农作物的良好道路。在西藏,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水资源和开发特色资源等同西藏具体状况相结合,进而实施科技和高技术产业的示范工程。国家也相应的支持西藏地区的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装备贫困县级职业技术教育,让科技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获得一定的社会发展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安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新时期,国家的主要扶贫力量为开发西藏地区,帮助西藏人民发展起来,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

(二)为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开辟了新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人一致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并根据各个地区之间的具体状况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建立团结、平等、民主的新型民族关系,建立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民族间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方针。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

(一) 完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维护国家集中统一和各民族区域自治结合;二是各民族经济和政治相结合;三是各民族充分自治,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与西藏,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为:一是通过灵活的方式解决了西藏少数民族自治,如能夠达到一级行政单位标准的少数民族,可以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并通过不同的行政级别自治行政机关,来行使相应的自治权。二是有利于新型民族关系的建设。在民族区域自治下,少数民族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利,党中央和国家和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自治,从而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当家做主,维护了各民族的兄弟关系,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发展。三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我国地域辽阔,而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在维护国防、保护国家领土完整上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也激发了少数民族对整个国家的热爱,促进了祖国统一。

(二) 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地區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何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对于促进西藏地区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支撑下,党中央和国家关心西藏,加强西藏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结合西藏具体情况,通过专业院校、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大批西藏少数民族干部,并建设西藏少数民族基层干部队伍,从而全面促进西藏少数民族的发展。

nlc202309081349

(三) 坚持民族理论与民族实际问题的相结合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应用于西藏中,是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对西藏发展进行指引,才能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在新时期下,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提高民族凝聚力。我国是一个不同宗教、风俗、语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凝聚力和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重视民族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将各民族的均衡发展,提高各民族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当做重要问题,加快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西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和谐、团结,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西藏的繁荣富强。

(四) 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应积极的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进而有效的解决民族间的纠纷问题,促使国家长治久安,各个民族和睦相处等。但同时,应高度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内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支持和帮助,有效阻止渗透、颠覆和破坏等活动,促使民族和谐发展,逐渐缩小民族间的差异,增强民族凝聚力。这就需要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和促使经济水平的发展。只有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中的经济因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及民族团结,将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促使少数民族和地区民族的人民发展起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除民族分离的危险因素。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发展中大国,东西经济差距大,边疆内地经济差距大,而少数民族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和边疆,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家西部和边疆的繁荣与稳定,国家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解决民族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国家宪法之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积极推动民族地区公平发展,稳定繁荣。

参考文献

[1]龚永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生成轨迹——中国梦与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民族理论研究系列之五[J].广西民族研究, 2014,(5):1-11.

[2]李斌雄.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之作--《共同發展共同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评介[J].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5):96-97.

[3]赵健君.一元主导与多元共享:中国多民族国家治理方式的实践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与创新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6):58-62.

[4]金炳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中国民族, 2015,(3):34-37.

[5]张艾力,金炳镐.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伟大贡献——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J].贵州民族研究, 2014,(12):1-6.

西藏工布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篇5

工布是从古代历史时期流传至今的一个西藏地域名称, 其间有过发展变化, 因而有泛称、专称的不同含义[1]。泛称包括原娘布和工布两个古族部的地域, 即原工布四宗或今工布江达、林芝、米林三县, 娘布即指洋河流域, 工布应以从甲格到甲拉沿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地区, 工布是吐蕃雅隆王系之外的一个重要部落, 从“上丁二王”到公元8世纪末其首领均与赞普王系同源, 地位十分重要。

泛称“工布”, 更多是在文化现象上。它是区域文化趋同现象的概括, 如常说的工布装、工布帽、工布靴等等。这里与外界的山川阻隔和环境差异, 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小环境。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上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 使这里源于古代 (甚至远古) 的文化保存得更多更完整, 于是就形成了在藏族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工布文化”。工布文化在泛称工布的地区内广泛流行, 区域内无论是在衣食住行、生产生活, 还是宗教文娱和节庆各方面, 都有或多或少的地域特点[2]。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构成了相对于其它藏区具有独特风情的工布文化, 因而工布也是一个文化地域概念。

工布地区山高水急, 林木苍翠, 交通不便, 民风淳朴, 各种习俗、文化自成一体, 其服饰文化也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

1 工布服饰文化

工布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 全地区人口14万, 除藏族外, 这里还世代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僜人族等兄弟民族。民风强悍朴实的珞巴和门巴人都是狩猎的好手。工布各民族在相同或相似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创造出了既有各自民族特色又有工布共同文化意涵的服饰文化。宗教信仰和总体环境的相对稳定也使得工布服饰在总体上具有长期延续性。

1.1 工布藏族服饰文化[3]

工布藏族除墨脱县外, 其他6县的居民均以藏族为主, 藏族人口达11万多, 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 在习俗风情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的藏族大同小异。工布藏族, 在方言上与拉萨地区藏族没有太大差异。

工布地区是西藏文化发祥地之一, 但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随着吐蕃向北发展, 地处卫藏东南一隅的工布地区逐渐变得偏远、闭塞, 难以与其他地区交流, 使其经济文化等反而发展缓慢, 因而该地区保留了比较古老的文化元素,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区。

工布藏族服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 构成了多种服饰类型。从地域看, 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 按生活方式, 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

工布藏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 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喜欢。在漫长的岁月里, 那种对美的执著追求, 充分表现于寺庙里那些色彩纷呈又栩栩如生的壁画、雕梁、佛像工艺上, 以及服装、服饰和最具地方色彩的装饰品。这是匠心独具的慧手, 倾注心灵的美与智慧而凝聚的非凡能力, 它可以让有灵性的生命百感交集, 赞叹不已!

工布藏服在西藏服饰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一般由氆氇制成 (也有用猴皮、熊皮制成) 的、自染的以黑色或深褐色为主, 镶以织锦缎花边的宽肩式无袖坎肩, 当地人称“谷休”, 这是只有在工布地区才有的服饰。不论男女都爱穿这种长坎肩。这种服装无领无袖, 套头穿着, 多为黑色和紫色。坎肩的下摆至脚面, 前后两片衣襟通过用白氆氇腰带扎系, 再配上腰带和领口的精美装饰。夏天以氆氇缝制, 冬天以毛皮缝制, 十分适合在高山耸立、森林密布环境中生活的人穿着。工布帽是圆筒型的, 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 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 与“谷休”十分相配。妇女不系“邦典” (围裙) , 戴银制腰带和项链, 头戴锦缎圆形小帽, 帽角在侧表示未婚, 帽角向后表示已婚, 男子头戴圆形饰彩缎边尖顶毡帽。

由于长期生存的封闭性, 总的来说, 工布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 其基调变化亦小。工布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工布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因此, 工布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色彩上工布藏族服饰在色彩强烈对比之外, 还存在着高度的和谐、统一, 这也是工布藏族服饰的一大审美特征。

鲜明的对比色之间, 巧妙地运用复色金丝线和缓和色调等, 或使色度递增排比, 或使色块间巧妙过渡, 取得极为明快、和谐、活泼、生动的艺术效果。有的是一组组递增配置;有的为避免色块的单调, 而在色条间穿插条形花纹、几何图案, 后来的“邦典”既色彩绚丽又美观大方, 颇具匠心。

工布藏族服饰分为工布男子服饰、工布女子服饰、工布戏剧服饰、配饰及材料等。这些服饰按照服饰功能、材料选择、饰品搭配以及制作方法不同又可细分为其他类型。

饰品是工布藏族人民强烈精神需求的载体, 工布藏族使用金银玉珠宝器这些丰富多彩的饰物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满足着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被群体认可的愿望与需求。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 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氏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即使在今天, 这些佩饰仍是藏族人民用来衡量自身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 是他们炫耀自己的富有与美丽、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

1.2 工布门巴族服饰文化

门巴族, 人口约五万人, 主要分布在工布的门隅地区, 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工布藏族有着密切联系, 长期使用藏历、藏币。他们有自己的语言, 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门语支, 无本民族文字, 方言差别较大, 多通晓藏语。门巴族的风俗里, 很多地方与藏族相似, 但有其独特的地方。无论男女, 均嗜好喝酒、吸鼻烟, 主食以在薄石板上烤的荞麦饼为主, 也吃酥油、糌粑、奶渣等食物。门巴族爱唱情歌, 也爱唱酒歌, 每逢年节或喜庆之时, 门巴族的山乡, 加鲁情歌和萨玛酒歌如泉喷涌, 情深意长。

由于长期与藏族共居杂处, 门巴族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较大, 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门巴族的服饰和生活习俗与藏族接近, 服饰多采用氆氇为原料。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 种类多样, 色彩艳丽, 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门巴族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氆氇袍子, 束长腰带, 脚穿用红、黑两色氆氇缝制的, 靴底为牛皮软底的靴筒。门隅门巴族的帽子是别具特色的, 不论是男还是女都是一样的, 门巴语把这种帽子叫做“拔尔甲”, 帽顶是用蓝色的或者是黑色的氆氇做成, 帽子的下部是用红色的氆氇做成的, 翻沿是黄褐色绒包蓝布边, 并要留一缺口。戴帽子的时候, 男子是缺口在右延的上方, 女子是缺口往后, 很有民族特色。男子皆耳垂大环, 腰间佩带一把带鞘的砍刀, 既是装饰物又作为砍柴和防身的工具。女子还在袍外加系一条白氆氇围裙, 背披一块作避邪用的小牛皮或山羊皮, 可以保护衣服, 又可保温御寒, 佩挂着松石、珊瑚玛瑙等串饰品。她们穿的内衣叫“埃努普冬”, 这种内衣是以柞蚕丝为原料的, 有白色的、红色的和花色的。短内衣是有袖的, 而长内衣是无袖的, 长至腿, 不开襟, 没有领, 只开一个圆形的口, 穿内衣时, 从头上套下, 外罩衣服称作“冬固”, 这种外罩是有袖子的, 但没领, 没有扣, 是用红色和黑色的氆氇做成的。门巴族女子擅长纺毛线、织氇氆和腰带, 脚穿绣花毡靴。

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墨脱, 门巴族的男女喜欢穿用交换来的棉麻自织成的白色衣袍, 有长、短两种款式。无论男女都很少戴帽子, 常常戴自编的斗笠防雨防晒。男子留长发, 佩戴耳环和腰刀。成年男子的外衣称作为“秋巴”, 腰部挂一把砍刀和一把叶形的小刀。女子服饰有所不同, 由于气候温暖, 她们穿色白质薄的短衣或无袖无领的宽大褂子及花色长裙, 发辫盘于头顶, 并以红、黄、绿等彩线装饰。佩戴嵌有珊瑚、绿松石等宝石的银手镯、耳环、戒指、项链、腰链等饰物, 显得格外潇洒俊俏。

墨脱门巴族多是赤足。有的门巴族人胸前要挂上“噶乌”, 被认为这样可以护身。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戴铜质或者银质的手镯。

门巴戏曲中人物的服装主要以门巴族生活服装为基础, 又明显受到藏族服饰的影响。门巴戏服注重纹样结构组合, 喜用兽皮、金银、珠宝、象牙、宝石等作为饰物。

1.3 工布珞巴族服饰文化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东起察隅, 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中国实际控制区内, 人口只有约3000人左右, 还有超过60万人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占区。“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 意为“南方人”。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 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 正式定名为珞巴族[4]。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纺织、狩猎、竹器、采集。其中, 狩猎是其主要副业之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没有文字, 长期靠刻木结绳记事, 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珞巴族长期生活在东西长达千余公里, 从热带到温带、从平原到山区的高原峡谷, 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 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其衣着上也表现出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由于受地域气候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接受外来影响不同, 这就出现了着装形式上的各异。尽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对服饰的形式、颜色和装饰有不同的需求, 呈现出衣着款式上的差异, 并与藏族服饰明显不同。

珞巴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尤其妇女更是如此。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羊毛为衣着的材料, 布上常用天然植物或矿物染料染出的彩色线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 这是珞巴族衣着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由于长年狩猎, 珞巴男人一般都跨长刀, 身着皮毛猎装或无袖长衣, 头戴兽皮帽或裹头帕。女人穿圆领窄袖短衫, 下身为紧身筒裙, 小腿扎裹布。珞巴族男女都喜欢佩带若干大串珠, 垂至胸前。手腕带藤镯、铁环或铜环, 腰间挂有铁、铜、银链、铜质圆扣、小铜铃、小串珠和大铜勺等, 妇女背后悬挂铜钹状饰物等, 腰间佩带饰物的更多[4]。

在珞瑜山区, 男穿无襟花布上衣, 下穿红绿色短裤。妇女穿两个布扣的上衣, 下部用花布围腰遮丑, 也有用棕毛当遮丑物的。男子佩戴大银耳环, 一般只戴三串, 每串20个珠子。婚龄妇女认为佩戴铅耳环最为美丽。

猎人服装独具特色, 表现出珞巴族兼营狩猎生产的特点。兽皮披肩, 既轻巧又暖和、不易渗水, 抗湿性能很好。头戴熊皮帽, 挡雪遮雨, 脚穿他们称为“里木”的筒靴, 鞋帮和鞋底全部是用瑞香树皮纤维编织而成的“阿努”, 它比现代胶鞋还要结实数倍。一个健康男子一生狩猎40年左右, 有四双“里木”就足够穿了。小刀、火镰是猎人不可或缺的野外生存的工具, 用黄羊皮作刀鞘, 不易透水。兽皮短裤, 柔软且保暖性强。猎人狩猎时穿戴的衣物更离不开兽皮, 这充分说明珞巴族把野兽作为赖以生存的主要对象。

珞巴人非常重视丧衣, 不管近亲或远亲, 逝者不能穿戴带毛的衣服。因为他们认为穿戴带毛的衣服会使逝者来生变为牲畜。丧服多为白色, 以示死者清白。

1.4 工布僜人服饰文化

僜人主要分布在工布地区察隅一带, 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无文字, 多用结绳和刻木记事, 平时没有记年、月、日的习惯, 因而也就没有记年龄和生日的习惯。僜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业, 农作方式传统、落后。

由于人数才1200人, 所以“僜人族”未能被国家列为少数民族。僜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民俗习惯, 他们和藏族生活在一起, 真可谓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

僜人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服饰, 无论男女都用一块又长又宽的布从肩围到腰, 白天当披肩, 晚上当被盖。妇女女子穿短袖上衣和裙子, 常戴一对银制喇叭型耳鼓, 头戴护额, 颈项挂串珠或银饰, 穿筒裙, 赤足。男子穿无袖长衣, 头上一般盘着长长的黑帕, 腰挎50~60cm长的砍刀, 十分威武。身上斜挎的一长串银元是僜人独有的装饰品。他们喜带手镯、耳环和各种装饰品, 上面镂刻着美丽的图案, 花纹细腻匀称, 色泽艳丽美观, 显示僜人高超的智慧和技艺才能。

与其他工布兄弟民族服饰显著不同的是, 僜人不配饰“谷休”。

2 结语

包括藏族在内的工布各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生共栖,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布服饰文化。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工布服饰文化的形成的根本。工布各民族在世世代代辛勤劳动中相互学习借鉴, 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工布服饰的构成、制作材料和工艺等深刻地反映了工布各族人民的智慧, 展示了工布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和社会风俗等。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工布地区逐步加强了与山外的交流, 工布兄弟民族在与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受到启发, 工布服饰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将进一步丰富发展。崇尚自然、关注生命, 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在工布服饰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而这也正是现代服饰文化所孜孜追求的重要价值。因而, 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布服饰文化对藏族服饰文化乃至中国服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尧, 陈践.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0.

[2]姚兆麟.漫说工布及工布文化[J].中国藏学, 1998, (1) .

[3]魏晓红.藏东南工布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6

一、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内容

1.民族饮食档案。西藏的特色饮食是藏餐。藏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等。除此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用料独特、绿色健康的藏菜。西藏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如奶茶、蕨麻米饭、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菜、酸奶、风干肉和夏普青(肉浆)等。藏族在用餐时,非常注重礼仪。在饮食的每一个环节,如就餐座位的安排、用餐、饮酒、饮茶、唱酒歌等无不体现着尊长敬老、礼让谦恭和热情诚恳的美德[1]78。将记录和反映藏族特色饮食的食谱配料、烹调方法、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饮食礼仪、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等整理成藏族饮食档案,对于藏族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民族传统建筑档案。西藏民族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藏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从功能上可分为宫殿建筑,如布达拉宫;寺庙建筑,如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城堡建筑,如阿里古格王朝古城堡等;庄园建筑,如罗布林卡等;西藏的传统民居建筑更是丰富多彩,藏北牧区的帐房、藏南谷地的碉房各具特色。将记录和反映西藏民族传统建筑的发展历史、建筑风格、布局特点、设计施工、装饰维修、改建扩建等内容的档案建立好,可以为西藏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西藏传统民族建筑的保护和维修也有重要意义。

3.民族旅游文化档案。西藏纯净湛蓝的天空、雄伟壮丽的神山圣湖、神秘虔诚的宗教信仰和雪域独特的民族风情,无不令人神思遐想,让人流连忘返。西藏主要自然风光旅游景点有: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羊八井、羊卓雍湖和纳木错、亚东口岸、雅砻河风景名胜区、羌塘生态旅游区等。主要人文古迹旅游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吐蕃时期藏王墓葬群、帕拉庄园、萨迦寺、卡若遗址、强巴林寺、古格王国遗址等。建立西藏民族旅游文化档案,有助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西藏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4.西藏民俗档案。西藏民俗是由世代生活在西藏地区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突出表现在其民族节日和民族服饰等方面。在民族节日方面,西藏的节日数量非常多,最为著名的有藏历年、雪顿节、江孜达玛节、赛马节、沐浴节、望果节等。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类似于内地的春节。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藏戏汇演、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故又名“藏戏节”、“展佛节”。

在民族服饰方面,藏装(藏袍)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藏族男女都蓄辫,喜欢佩戴各种精美的首饰。由于气候差异很大,农区和牧区在着装上各有特色。珞巴族男子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到腹部,头戴用熊皮压制成的圆形带沿帽子。妇女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窄身筒裙,小腿扎裹布。

将保存在其他单位和散存在民间的有关西藏民俗活动的文字、图片、实物、录音带、录像带等收集归档,建立西藏民俗档案,对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5.民族民间文学档案。西藏的民间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谚语和格言、史诗等。藏族的神话内容非常丰富,涉及藏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著名的有,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猕猴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天和地是怎样来的等;西藏的传说也很多,主要有赞普传说、历史宗教人物传说、大自然的传说、寺院的传说、动物植物的传说等;故事包括斗争故事、爱情故事、动物故事等;西藏人民的谚语和格言也很多,主要内容是讲为人、处世、治家等道理的,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藏族的史诗最为著名的是《格萨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西藏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档案建立好,可以为西藏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创新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6.民族歌舞艺术档案。藏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与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形成了三大类歌舞:第一类,是在传统歌舞中占主体地位的民间歌舞,主要包括:(1)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2)歌舞音乐:包括果谐(圆圈歌舞)、堆谐(踢踏舞)、囊玛(内庭歌舞)、热巴(铃鼓舞)、果卓(锅庄舞)、卓谐(腰鼓舞)等;(3)说唱音乐:包括仲谐、折嘎、喇嘛马尼等,主要由民间艺人和寺院僧人演唱;(4)戏曲音乐—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四个剧种,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2]77。第二类,以宗教祭祀为内容的宗教乐舞,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俗称“跳神”)和寺院器乐;第三类,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具有西域风味,古香古色,稀世罕见。将有关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文字、图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归档保存,建立西藏民族歌舞艺术档案,有助于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为西藏民族歌舞艺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最原始的资料。

7.民族传统美术档案。西藏的传统美术丰富多彩,极具地方民族特色,其形式主要有壁画、唐卡、擦擦和酥油花等,其中以唐卡最具有代表性。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的品种多种多样,主要有绘画唐卡、印刷唐卡、刺绣唐卡、堆绣唐卡、织锦唐卡和缂丝唐卡。其题材内容涉及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统唐卡制作程序复杂,成本昂贵,方法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酥油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食品,有很多用途。用酥油作为雕塑原料塑造的艺术形象称为酥油花。酥油花制作工序独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题材丰富,是藏传佛教艺术珍品。每年藏历正月十五,西藏各地的藏传佛教寺院都要举行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其中以强巴林寺的酥油花灯会最为有名。将西藏传统美术的档案建立好,有助于西藏传统美术的传承和保护,对西藏传统美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宝贵的资料。

8.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档案。西藏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包括藏毯、藏纸、藏香、风筝等的制作技艺。此外,西藏的手工技艺还有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晒盐技艺等。青藏高原盛产羊毛,藏族的毛织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古朴大方,其制品以围裙(藏语中称为“邦典”)和地毯最为著名。邦典是藏族妇女着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卡垫即藏式坐毯,有单人床那么大,是藏族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就拿藏纸来说,西藏的造纸技艺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藏纸以瑞香狼毒草等为主要原料,造纸工艺一般经过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藏纸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多样,纸质较柔韧,具有防腐、防蛀、防潮的特性,便于长期保存。另外,西藏的金属加工工艺也颇负盛名。西藏的金属制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用品,如僧人的锡杖、护身符盒、传经轮、念珠袋子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火炉、锅瓢、盆、壶、缸、刀等,它们大多为手工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将西藏传统的手工艺档案建立好,对开发西藏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西藏的旅游产业具有长远意义。

9.民族传统医药档案。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大自然和各种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藏医药以其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献史料、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14 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拉萨北派藏药“水银洗炼法”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水银洗炼加工后的“佐塔”是配置名贵藏成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是藏药中的极品,具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藏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的经验,主要有问诊、色诊、尿诊和脉诊等诊断方法。其中尿诊法是藏医最有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在其诊断法中占有重要位置。藏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食物疗法、药物疗法、药浴疗法、放血疗法、外敷法、灸疗法和械治法等。其中的药浴疗法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在藏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藏药十分讲究对药物的炮制。一般的炮制手段有筛、刮、洗、漂、碾、炒、煅等,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而分别选用。建立西藏民族传统医药档案,有助于藏医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创新,对藏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措施

1.提高对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1)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是西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西藏虽然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对其开发远远不够。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深入挖掘其中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有利于西藏旅游文化产业新市场的形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是新时期对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收集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可以弥补馆藏档案内容中的空白和不足,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西藏地区历史的真实面貌,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源的不同需求,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建立工作。为保障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馆应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全面负责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建立工作,包括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工作计划的制定,对西藏民族特色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检索工具的编制以及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3.挖掘和整理馆藏现有西藏民族特色档案。档案部门要在深入了解和分析馆藏现有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数量、内容、价值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将分散在不同全宗和案卷的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进行逻辑意义上的优化组合,编制相应的民族特色档案专题性检索工具,如民族旅游文化档案目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档案目录等。

4.接收和征集西藏民族特色档案。(1)由于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目前主要保存在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应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沟通联系,接收这些部门保存的民族特色档案;(2)由于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处于比较分散状态,档案部门应面向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收集,如借助新闻媒体公开发布征集公告,深入民间走访征集,参与重大民族节庆活动进行征集等。另外,在收集方法上,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捐赠、购买、代管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收集。

5.打造西藏民族档案品牌,弘扬民族精粹文化。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中的精品和珍品档案为数较多,如唐卡档案、藏戏档案、藏医药档案等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新形势下建立西藏民族特色档案要重视名牌效应,努力打造西藏民族特色档案品牌。西藏各级档案部门不仅要加大对西藏民族特色档案的收集和编研力度,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展示民族精品档案,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档案部门的知名度,增强了社会的档案意识,另一方面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为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水群.西藏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7

一、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成功经验

西藏各高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点内容, 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体制。

(一) 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活动为抓手。西藏很多高校把每年的3月份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 在全校师生中集中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在每年3月份集中开展, 延续到整个春节学期, 辐射和延展到全年, 坚持“年年抓三月, 三月促全年,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有重点, 分层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西藏农牧学院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以党员干部结对认亲为抓手通过专题理论学习, 观看影视作品, 思想政治专项政治教育, 营造宣传舆论氛围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党员先锋行”活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 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与反分裂斗争集中教育月活动相结合, 制定活动方案, 集中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暨反分裂教育活动。

(二)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西藏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特色精品课程建设, 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等基础教材, 认真组织马克思主义“四观”这一地方必修课程的教学, 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等公共选修课程, 为西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教材支持和课程保障。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和措施, 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研讨会、选派教师校外培训、集体备课、改革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 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西藏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拉手、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子等活动为载体,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园门口、校内道路、重要教学场所, 悬挂和设置大量的有关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宣传横幅、橱窗、展板, 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邀请校外政治辅导员、“五老”人员 (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 、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到学校宣讲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组织师生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展室, 提升大家对祖国大家庭的归属感;观看民族团结题材影片,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广泛开展“三联三进一交友”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系部、联系学生、联系家长, 进班级、进学生宿舍、进学生食堂, 和学生交朋友) 活动, 党员干部“进班入舍结对交朋友”, 与学生“同学习、同活动、同进步”,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也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进一步强化了“三个离不开”思想, 对于加强班级建设, 形成良好学风, 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基本建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体制。但从总体上看, 现有领导体制的实现状况并不理想, 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还存在不足。

(一) 民族团结教育尚未实现常态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开展, 必须要建立保障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制度保障, 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然要求。西藏高校都很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很多高校把每年的3月份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 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保障了民族团结集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民族团结集中教育活动结束后, 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后续的民族团结教育失去了贯彻执行机制的保障, 这就导致民族团结教育无法实现常态化。

(二) 民族团结教育尚未形成有效合力。西藏高校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但是各部门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 在开展活动时各自为政;高校同时设置了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 然而, 班主任和辅导员之间存在职责不分, 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教学工作队伍归口院系领导, 团学工作队伍归口团委、学工处领导, 由于条块分割, 造成教学和学生工作两个领域各自为战, 相互间交流和学习不够,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工作理论化、学生工作经验化的倾向;专业课教师缺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识和相应的理论知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也缺乏民族团结教育的意识和相关知识, 导致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不能形成有效合力。

(三) 民族团结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目前, 西藏高校中还缺乏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估机制, 无法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准确、全面的反馈信息, 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出现“一阵风”现象。一些活动表面上风风火火、热热闹闹, 但是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甚至出现了为搞活动而搞活动的形式主义现象, 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由于民族团结教育评估机制的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思想的最新动态, 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构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 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协调机制。高校校党委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建立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 宣传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及教学单位分工负责的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协调机制。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 各部门、各单位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协调下, 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加强沟通, 共同参与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 各部门分工合作、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格局。高校党委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放到学校全局工作中统一谋划布局, 统一制定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统筹协调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 协调解决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和工作协调, 建立协调机制, 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形成合力。

(二) 构建严格的民族团结教育监管机制。提高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民族团结教育顺利开展的监督、检查、管理及反馈机制, 用以及时掌握了解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西藏高校应设置民族团结教育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明确职责分工, 专门负责和具体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学校党委应加强对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监督、指导工作, 制订相应管理办法和措施, 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解决各教育单位解决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 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考核及评价工作, 切实保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构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监管机制, 应体现西藏高校特点, 加强对相关监管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及办法, 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 保证民族团结教育有序开展。

(三) 构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估机制。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加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必然要求,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效果。建立符合西藏高校实际情况的民族团结教育评估机制, 运用科学手段对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 能够及时了解与掌握民族团结教育开展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办法和措施, 这对于提高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西藏民族团结教育评估机制必须从西藏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政治思想发展规律, 民族团结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要具有准确的含义, 指标的选取、指标层次划分时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注意各项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使评价指标既科学又便于操作, 从而更好地指导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各单位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及实际效果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杜绝任何徇私舞弊现象发生。在评估过程中, 要认真贯彻落实评估结果公示制度, 坚持评估过程透明化, 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高校领导不得干涉评估工作, 应给予评估工作人员充分的自主权, 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四) 构建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 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要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和进步创建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 努力提供相关的工作条件, 以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 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同时要为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的正常运行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在制度的设计上, 高校要充分调研, 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广大学生对本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一些对策建议, 作为制度设计的依据, 同时参照兄弟院校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注意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与学校其它制度的衔接, 制定出与本校情况相符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制度, 并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和制度运行的反馈情况, 对制度运行进行改进和完善, 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在制度运行上, 确保制度按照设计有条不紊地运行, 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不因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高校领导班子的更替, 使得制度运行大起大落。在经费保障方面, 高校要设立民族团结教育专项经费, 坚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保证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2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7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8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抗挫力。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国务院于2009年制定了《全民健身条例》(1),但是这项条例并没有在西藏民族大学得到很好的落实。据笔者在校园观察所知研究生一般都是静坐在教室、图书馆、宿舍、自习室,低头弯腰进行学习,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为了了解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提高研究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探究如何根据本校实际,改善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笔者决定对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运动状况进行调查。2016年6月,笔者对西藏民族大学生进行了田野调查,本报告主要分析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运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案。

1.1 主观因素

1.1.1 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

70%的调查者虽然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但是他们坚持认为自己还年轻,不锻炼身体,对自己没有特别坏的影响。例如研究生A身高178CM,体重115公斤,课下就是睡觉和打游戏,每当别人关心的想带他一起运动时,他总是说现在还年轻,没必要锻炼。

1.1.2 执行能力差

65%的调查者经常制定非常科学的锻炼计划,但是执行力非常低,这些人当中90%的学生坚持不到一个星期,完美的计划就这样夭折了。过了一段时间,自己非常懊恼,然后自己再制定完美的计划锻炼身体,但是又坚持不到一周,经常陷入到这种无限循环当中。

案例研究生B自从2015年十月份在西藏民族大学校医院体检以后,自己对肥胖的体重感动自卑,发誓自己一定要减肥,但是截止到2016年6月24日,在校锻炼的次数仅仅只有3次。他总是找各种理由阻止自己不进行锻炼。

1.1.3 缺乏科学的知识进行锻炼

由于研究生没有开体育课,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削弱了研究生对自己喜欢项目的激情,研究生D在研究生期间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自己不懂足球比赛专业知识,第一次在校参加足球运动,就受伤了,自己休养了一个月才康复。现在已经对足球没有兴趣了。

1.2 客观因素

1.2.1 学业负担过重

75%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重是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学生们说研究生的课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课业学习,还要经常推荐看老师推荐的书籍,致使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同学E今年一共有8门课,老师推荐的专著56本,还要时不时的去参加学院推荐的讲座,有时这些讲座还会在周六周日举行。这些因素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1.2.2 学校体育设施的缺乏

学校有一万多人,但是体育设施却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例如学校羽毛球场地共有三处,两处是室内羽毛球馆,一处一般不开放,只有学校羽毛球比赛时才会开放;另一处经常开放,但能用的羽毛球场地仅4处,而且价格相对学生来说比较昂贵,每人每小时3元。室外羽毛球馆有6处羽毛球场地,但是设备一直在外放着,无人进行保养和更新,很多网已经破坏,无法继续使用。

1.2.3 其他影响因素

咸阳市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条件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此外,缺少同伴也是影响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较重要的原因。影响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当今研究生的余生活丰富,有诸多人选择如逛街、购物、上网、打游戏、K歌、泡吧等等,体育锻炼相对于其它的休闲娱乐活动,显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和吸引力。在被调查者中有三位男生和两位女生,在宿舍要么睡觉,要么就是玩游戏,完全把锻炼身体与学习等其他事情,抛在了脑后。

2 建议和对策

2.1 加强组织和引导,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通过在校园举办活动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形成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的社会活动。

2.2 完善体育资源配置,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我校在场地、器材的配置上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增加运动器材,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2.3 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

在全校开展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年定期举行,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部、学生会联合组织评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的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表彰大会,除给予精神鼓励之外,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奖励一些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促进研究生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

2.4 开设非体育专业运动知识培训

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当定期开展科学化体育锻炼的讲座,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创办各类关于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发布体育锻炼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身体、心理多个角度去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工作,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预防疾病。

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校研究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并且体育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新一代的研究生不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参考文献

[1]董宝林、张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姜志明、樊欣.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章建成.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2012(11).

西藏民族手工业 篇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对网络建设加大了投入。微信、微博等新的网络平台的普遍使用使人们进入了“微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这种开放式的公众话语权开始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西藏高校因其独特的“身份”始终受到国内外的特殊关注。因此,西藏高校在话语权的构建和舆论引导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研究西藏高校的话语权构建和舆论引导,有针对性地加强话语权构建和采取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式,对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引导藏族及其他民族学生形成良好的舆论素养和文明的网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3·14”事件,国外敌对势力在3月份时常通过舆论事件来制造事端,丑化中国和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形象。因此,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进行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舆论引导是长期进行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对西藏高校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舆论引导现状

历史上,3月曾发生过很多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例如,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裂势力在拉萨公然进行打砸抢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西藏高校的学生而言亦是如此,网络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校园媒体分布上来看,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西藏民族大学通过西藏民族大学校报、西藏民族大学官方网站、二级学院网站、校园宣传栏、民大电视台、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同时利用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各校园组织微博、《笃学》杂志等组织媒体为校园信息和校园活动等助力。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所以不难看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舆论引导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但传统媒体所占份额已经明显不如新媒体所占份额。

通过对以上媒体发布信息的研究,笔者发现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存在三个主要的报道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主要集中在3月的前一周,这个时间段是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时间,学生陆续返校。这个时间段学校陆续召开会议,对“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学院和大学生组织策划组织的活动预告也不断涌现。第二个时间段主要分布在3月10日前后,这个时间段里,学校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等关键词上。第三个时间段是3月28日前后,学校组织一系列活动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在报道的内容上,学校的传统媒体更多地倾向于学校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的报道,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而新媒体以“快速”和“便捷”的优势将校园每个角落里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快速发布,并发挥其互动性,展开积极的舆论引导力。此外,各二级学院还以年级或者班级的形式将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或者召开主题年级大会、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校还以召开学术论坛的方式,邀请学术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探讨、举行学术讲座。这些传播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在校学生的舆论引导产生了作用。

二、“民族团结宣传月”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专题策划

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月”,西藏民族大学依托三个阶段进行专题策划。在初期阶段,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学校新学期的“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工作,从学校党委到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报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思政教育。中期阶段,学校则主要以“春之华”校园文化节为载体,通过各学院、学生组织策划组织的活动,依托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关注度较高的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并推出如“感动民大回顾”“我为民大代言”等专题报道和“校园资讯”“民大聚焦”等短讯播报,将民族团结的典范和校园新闻及时快速地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最后一个阶段,学校通过举行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大型活动,在校园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LED大屏幕播放新旧西藏对比视频、举办“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将“民族团结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二)主要的传播内容

笔者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官网、西藏民族大学校报、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校园媒体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所发布的内容进行研究发现,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主要围绕“民族团结”“春之华”“3·28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关键性词语进行了宣传报道。例如,在2015年“民族团结宣传月”的报道中,西藏民族大学官网和西藏民族大学校报上先后以“学生工作处召开会议传达学校党委工作指示部署新学期工作”“二级学院召开新学期安全稳定教育大会”为题,进行了新闻报道和民族团结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等以“民族团结”为主旋律的新闻主题;在“3·28”期间,“西藏民族学院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暨‘春之华’校园文化节开幕”“西藏民族学院举行升国旗仪式隆重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等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再次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官网的热点新闻。

而在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新媒体上,则组织策划了如“感动民大”“我为民大代言”“新旧西藏对比(图片)”等系列报道。在“感动民大”回顾的报道中,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了在往届“感动民大”评选活动中评选出的致力于民族团结的获奖班级和个人,再次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报道和宣传;“我为民大代言”则对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校生进行走访,报道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对民族团结作出的努力;“新旧西藏对比(图片)”这一系列的报道,通过网上转载图片,更加切实地展现了新旧西藏的状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上所述的系列报道,迎合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宣传主旨,在学生中间也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思政教育的作用。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在3月27日推送了一条名为“你知道3.28的由来吗?”的信息,这条信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条消息,采用了图片搭配文字的形式,图片使用西藏民族大学本校学生设计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海报,文字信息也简洁明了。此外,西藏民族大学官网在3月27日发布的“西藏民族学院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暨‘春之华’校园文化节开幕”这条新闻,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浏览量就突破1000。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团结宣传月”舆论引导的策略

(一)提升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学校对于舆情变化、对现实状态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计和把握,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关键在于舆情汇集和技术建设。一方面,要做好舆情汇集的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保证能及时搜集准确的舆情,为各阶段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供依据。此外,还应重视学生之间的热议话题,实现舆情汇集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抓好舆情监测的技术建设。利用新媒体监管技术对校园热点进行跟踪、引导,对学生的情绪、热点关注频率、热点传播速度、热点发生进展实时监控,最终形成舆情快报,帮助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供科学分析依据。虽然西藏民族大学的“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很大的反响,但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参与其中,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或者自己关注的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发布的信息准确地进行传播。

(二)建立“意见领袖”的培养机制

“意见领袖”是指在一些受众心目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容易得到多数受众认同的特殊人群。“意见领袖”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学校这种人群密集的地方,他们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参与力量。他们于普通学生有天然的亲切感,他们的意见容易得到其他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并形成统一且强大的意见流。因此,建立“意见领袖”发现培养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在论坛、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学生意见领袖,要积极主动与其沟通,让其成为学校和学生交流的有效纽带。另一方面,也要在教师群体中有意识地建立起一支政治强、知识广、热情高的“意见领袖”队伍,旗帜鲜明地树立舆论领袖,培养权威意见。

(三)加快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通过校园网络“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宣传报道和大学生网络话语传播,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月的传播效果不断提升。校园活动又和校园网络传播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实际体验。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整体上提高了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但学校现有的关于“民族团结宣传月”的传播形式还较为单一,因此应该不断创新传播的形式和策略,适当调整传播的内容,使其适应学校青年群体的心理,吸引学生对民族团结内容的关注和认同。例如,校史讲解、宣传海报的制作、歌舞表演以及其他活动等,这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西藏自治区成立到今天,长期的民族团结宣传在西藏社会的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今后仍然要坚持民族团结的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和策略,实现广大群众对民族团结的支持和认同。

(四)提高内容质量,以民族文化为支撑,青年群体为主体

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时,对于与自身现实状态,如地域、文化、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的新闻会表现出集中选择和认同的趋向。凡是与读者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读者会更为关注、更感兴趣,因此新闻传播必须兼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基于这些因素,校园媒体应多发布与青年群体身心相符的内容,增加青年在阅读时的心理认同感,开设与青年就业、招聘信息相关的版面。设置评论版面,对青年的某一行为进行评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来说,必须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青年群体是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加强对新闻的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对青少年的舆论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此外,增强双向传播意识,注重新闻受众的信息反馈,对于促成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应向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教育等多功能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开发的需要,使报纸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变革,以读者需要为归宿。丰富报道的内容,符合读者的需求,就很容易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结语

作为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它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关注青年工作,对青年话题的采访力度较强,因其特殊的文化环境,民族特色是其独有的文化符号。西藏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舆论素养和文明的网络行为,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西藏高校应加强关键时期的舆论引导建构话语权,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6-158.

[2]丁柏铨.新闻舆论监督三论(上)[J].新闻界,2002(5):56-60.

[3]喻国明.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J].编辑之友,2008(4):19-24.

[4]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180-200.

[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25-146.

上一篇:水务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下一篇:中学音乐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