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共13篇)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篇1
浅析小学阶段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目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太了解学校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具体措施:
1、创新班会形式,开拓教育渠道
对于“班会”的含义,我认为首先是“班”:整个班集体都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要说,有感而发,决不是班主任导演,班委表演,学生观看的“做秀节目”;“会”:对有意义的或班级里出现的值得讨论和关注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不说官话和套话。现在的学生们生活环境要复杂得多,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思维方式虽然不成熟,但是绝对有其自己的特点。一节班会成功与否,关键是学生是否每个人都有所思所感,收获怎样。如果仅仅走形式,材料再丰富,形式再多样,也不过是花架子而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不断创新班会形式,使班会成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
①充分利用班会,言传身教,加强是与非,对与错的引导。刚入学的学生们还会犯一些小错误,每次我都会强调“你代表了班级好的形象了吗?”有一些比较典型的事情就放到班级来讨论,如站队上体育课时在路上大声喧哗,打扰了别的班级上课,专项问题专项解决,我把这样一个个的小问题作为一个主题,如《我今天打架了》、《寻找文明小学生》、《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拿到班会课上,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演绎真善美,假恶丑。将孩子们生活中的事情编成小品、小故事等,让孩子们去演绎,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今后怎样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比班主任教师絮絮叨叨的说教强上许多倍。
③给小学生恰当的约束,制定班纪班规,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不允许带危险性玩具和零食到学校;不能打架说脏话,不能攀爬护栏窗台等。“一个被恰当约束的孩子,可以在内心形成稳定的安全结构,他既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又懂得规避风险而有所不为。”
2、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一同娱乐,真正成为他们的玩伴,进而成为他们的“领袖”。
素质教育倡导者,教育专家陈锋在《成功素质教育》一书中说:“走进孩子 的心灵,正是教育艺术的关键所在,只要你走进孩子的心灵,你就能走出教育的误区,使你的教育得以成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就称自己为“我,长大的儿童”。儿童的内心世界是那么纯洁、美好!它需要我们用儿童的眼睛去欣赏,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有了这份童心,我们便会像孩子那样永远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我们也就成了“儿童”,也就融入了儿童的心灵世界。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以知识为纽带沟通师生感情,构建充满爱心、充满童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情感得以表达,智力得到发展,品格得到提升。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是教师走近学生和学生缩短距离的绝佳机会。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立刻沸腾起来。让我们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表演课本剧,老鹰捉小鸡,跳皮筋,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放松了、愉悦了,教师也放下了成人的架子,放下心头的重负,和孩子们一起“疯”起来,仿佛回到了童年。18世纪著名哲学家席勒曾精辟而又诗意地说:“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让我们接受孩子们的引领,走进游戏,唤醒封存在心底的童心,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走进了儿童的心灵,成为了他们的玩伴,那你便真正成为了“儿童”,从而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你也便成了一呼百应的“领袖”。他们从心里认同了你,接纳了你,也便俯首帖耳的听你指挥,那么管理他们便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
3、多参与集体活动,少个人自由玩耍
充分利用学校组织各项评比活动的机会,如祖国颂优秀诗文朗诵、爱国歌曲大家唱、六一文艺汇演、小学生学习守则规范知识竞赛等等,参赛文字内容本身便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形式与训练过程更是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渠道。
4、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与家长的相处更是每个班主任都很头疼的事情,家长文化层次不一,整体素质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我充分利用开家长会、家访的机会,把自己对班级的一些管理方法介绍给家长,以科学的理论和切切实实为孩子的成长作出的努力让家长信服,让家长感觉老师和他们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每次学校搞活动都邀请家长,如果有时间可以来班里为孩子加油助威,让家长也成为班里的一员,与班集体荣辱与共,哪还有什么矛盾啊。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关心和教育,帮助他们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用我们完整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去影响,尽管我还有很多的困惑,但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进步依然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也会朝着这个目标积极地去探索,去努力。
参考文献:
1、布鲁钠著.教育过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篇2
关键词:师生关系,有效沟通,措施
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师生之间高质量的沟通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会让学生感到思想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心灵上的启迪,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地沟通”呢?
一、以人为本,师生平等,角色互换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处于“统领”全班的特定角色,很容易把学生放在被管理者的地位。同样学生也会思维定势的认为老师就是用来限制学生。这种思维定势往往会让师生之间的产生不平等的观念,很难形成双向沟通。有些班主任在学生做错事后,想到的是怎样惩罚学生才会让学生以后不再犯,一顿铺天盖地言语批评后,是下达“指示”以后应该怎么做。这样做后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学生迫于教师威严或压力,以后做事变得谨小慎微;二是学生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叛逆,和教师越来越敌对。且最终会导致学生不和教师交流,不对教师讲真心话,更谈不上“有效沟通”。
民主与平等是当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这就告诉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与学生建立起两种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二是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我们在与个别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坚持“双主体性”,沟通离不开平等独立、相互转换的“主体性”离开了“互为主体”的对话只能称为“独白”,一个人的“表演”不能称为有效沟通。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给学生解释、倾诉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学生与班主任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究其根源,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沟通是达不到双向、互动的。应该让学生也要体现他自己的“主体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班任要学会巧妙地听。通过听收集到学生传达过来的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通过相互影响达成共同观点,促成有效沟通。
二、师生沟通的艺术——无声胜有言
师生沟通追求的是双向言语和心灵的沟通,任何一方的沟通暂停都会引起双向沟通的“暂停”。班主任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打消不必要的虑,从而对学生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说出心理话。如果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不仅会降低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会使师生间产生隔阂甚至对立情绪。
教师找学生谈话时,要善于捕捉学生所发出的反馈信息,以检验谈话的效果。比如,学生的头朝着教师,表明学生在认认真真听;如果学生眼睛朝着别的地方看,是表示厌烦。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说话,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我班有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平时她总洋溢着甜甜的微笑。但不久,我发现笑容从她脸上消失了,她每天默默地坐在位子上,很少说话,对班级事情漠不关心。起初并未在意,认为也许是她的性格所致。直至有一天,我惊异地发现她用极其冷漠的神情面对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我时,内心瞬时充满挫折感。潜意识告诉我,她的不快乐和我有关。通过周围同学了解我才知道,这个腼腆、心思细腻的她原来是个才华出众很受老师器重的小女孩儿,但是面对我的忽视,她只有以“冷战”相对。了解情况后,我让她代表班级参加“六一”文娱汇演,表演结束后,我第一个给予她赞赏的笑容表示祝贺。我相信,这些细微的、无声的言语表达肯定会给她莫大的勇气和鼓舞,自此,她感觉自己实现了价值,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重视,那个曾经失落沉默的女孩儿又变得活跃、可爱了。
事实表明,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无声的交流沟通而建立。对于学生,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他们进行沟通,老师的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因此,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质上是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不间断进行。除了在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有声语言交流外,我们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无声的交流方式往往会比有声语言交流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细微的含有重视意义的肢体、表情交流背后,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信任。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彼此信任、互相关心的关系,进而实现班主任良好教育效果的目的。
三、积极聆听的艺术
在学生犯下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事实上,这种“训话”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难以化解的隔阂。要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只有积极倾听学生的诉说,才能获悉到他们的需要或愿望,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清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采用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信任你,愿意接受你的观点。在倾听孩子想法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师生交往中巧妙地运用倾听艺术。教师忠诚的倾听态度也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愿意改善自己。在实践中,老师真诚的倾听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倾听过程中孩子们无形之下便形成了反思、自责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们便会养成自爱、自重等重要心理品质。
人是在挫折中成熟长大的,学生们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存在问题很正常,教师应予以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他们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真诚积极地聆听学生,可以增加孩子与我们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进而减少冲突误会,真正做到教育孩子,实现教师价值的目的。
四、用真诚唤起信任
作为老师,几乎每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但孩子们却不一定会接受每一个老师好心的教导。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以及对教师真诚度的怀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孩子们不愿相信老师,老师的教育行为自然不会得到相应的回馈,这种情况下总会有人抱怨:好心没好报。其实反思后教师会发现在与学生相处时,必须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
在高科技与强压力下生存的90后孩子,总会有些叛逆、前卫和固执。我们班上一女孩的言谈举止就是这样。虽说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只要稍有不爽就会神经质的大叫。一次课间,我目睹了她发怒的样子,急忙跑去安慰,却听她甩下一句:“我恨天下所有的老师,他们害了天下所有的孩子。”她的话让我震惊。放学后我找她畅谈了一次,开始我和她聊了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之后她便放松很多。她对我说:“你和我以前接触的老师不同,你比较尊重学生,不自以为是。在我眼里,老师是不守信用,常常骗取我的信任,套出我的真话,转身就出卖我,告诉家长,告诉同学。所以,我不喜欢老师,甚至讨厌!”女孩话语中的沧桑与绝望超出了她的年龄和阅历。她的话让我震惊,我知道我不必要为她以前老师辩护什么,我所能做必须做的就是让学生信任自己,能让自己不重蹈覆辙。只有学生信任我,我的劝解、建议、甚至是批评才会有效,才能稍微抚慰一下那颗曾经受过伤而变得偏激的幼小心灵。在那次谈话以后,我刻意给她安排了几次展现自己的机会,虽然活动中她不是表现最好的,但确实很出色。她能感受到我对她的信任、尊重与重视,她也慢慢化解了与老师之间的敌意,在那之后我们慢慢建立了一种彼此信任、尊重的关系,就这样普通的师生关系中多了一层朋友色彩。这之后那个愤世嫉俗、前卫固执的女孩儿不见了,一个积极向上、活跃优秀的好学生出现了。一直学习成绩中等的她现在已名列前五名。我确信,这个女孩儿的内心世界已有阳光在照耀。
事实表明,学生对于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是有选择地接受的。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是种双向互动,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越高,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就越容易实现。因此,用真诚唤起信任的沟通,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心灵默契,情系学生
同理心即是在交往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同情和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会使教师自己在精神和感情上与学生更加贴近,从而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温暖,在学生有兴奋之情时教师给予祝贺,时时处处心系学生冷暖,关心学生甘苦。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 篇3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方法
一、制度管理方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级的形成,离不开班级制度的建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法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制度建立之初,教师要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的告诉学生学校及班级的纪律,以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如果有学生违反班级规章纪律,教师要做到赏罚分明,言必信、行必果,树立教师的权威,树立学生行为的规范。当初步确立教师的权威以后,教师要多和学生商量,学校及班级的纪律的妥当与否,在民主的气氛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学校及班级纪律的合理性。但教师要在心中时时提醒自己,学生是班级行为的主体,学生毕竟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低,犯错误是難免的。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第一,想对老师说实话,但又怕挨批评。第二,他们也渴望被原谅、被理解。如果对学生大发雷霆,势必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不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长时间下去还会导致学生厌恶集体、厌恶班主任。因此,为了解决问题,要学生对老师讲实话,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轻轻地、亲切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学会朋友般的倾听,倾听学生的陈述,必要时,可抚摸学生的头,拉近师生的距离,减少学生的恐惧感。从学生的叙述中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动机,再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交谈,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情感沟通方法
管理定位是关键,定位准确,班级管理工作则事半功倍。如果教师不能和学生相处的融洽、和谐,那么教师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参与班级管理呢?所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必备的条件。班主任要融入班级集体中,必须找准班级的情感,使班主任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顺利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产生爱,教师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要主动热情去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对学生产生爱,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班级,只有忽视班级管理的教师。师爱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心理发展。教师和学生融洽的关系既是和学生整体的状况,更是和学生个体的交流过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本人认为开展谈心活动是做好情感沟通的具体方法。谈话的内容应从理想前途和学习方法为重点,从国家到集体,从集体到个人,从学习到生活,从现在到将来,启发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制定好目标计划,有意识安排他们任务,指出他们应该改正的缺点,稳定他们的思想情趣,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谈心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目标明确,信心倍增,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三、民主管理方法
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班级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和班级的民主气氛,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民主意识。当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聚集成一个班级的时候,不同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就会发生冲突,教师就会陷于解决冲突的重复性工作中。教师往往因此丧失了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信心,或忘记了班级管理的初衷,教师会产生深深的疑虑,那些争强好胜的学生会不会取得班级的主导权,给班级带来不良的风气; 而当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对班集体的兴趣的时候,教师又会往往启用那些争强好胜的学生去强化对班级的管理,忘记了当初的疑虑。其实,不管我们的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当他们参加到一个班集体中的时候,就会成为集体的一员,具有了社会性,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动物。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冲突就会形成对所有成员都有利的班级环境,而这环境的最终形态是在外在的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对班级来讲,外在的大环境是社会、家庭和学校,教师通过自身的影响和对班级干部的支持,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班级的自主管理一定会形成良性事态,形成自我调节的自主性主体。当班级形成了自主性管理,或当班级在自主性管理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扬学生的民主精神,建立健全民主过程和民主程序,在民主的过程中实现班级管理,才是学生自我管理目标实现的体现。
四、自主管理方法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得先有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班级骨干。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学习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一、二、三年级时没有自主意识,班干部可以是老师自己指定,到了四、五、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自主思考的能力,为了选出学生心目中的人选,班主任可实行“自我推荐”和“无记名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班干,先叫学生进行自我推荐,再由全班同学进行投票决定,班主任根据当选学生的特长在征求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工作职责。选出班干部后,第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锻炼,使全班同学对他们信服,他们尽量在学习上、在办事上或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此外他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第二,确立班集体目标,由教师、班干部、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制订班级的班规、今后的努力方向,经过这一活动,既使学生参与到班集规划中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另外,可带领学生牢记校纪校规与《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前提下,要求全体同学根据本班的情况进行讨论与修改,然后整理成文,激发他们学习接受的积极性。因为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制度出台后,学生就会认识到该如何做才能得到老师的信任与赞赏,即便做错时也心服口服的去改正。同样,还可以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学生亲手设计班牌利用板报等方式,选同学们喜欢唱的歌作为班歌,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育人环境。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形势任务在变化,教育方法也在变化,学生更在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作为班主任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气,鼓励学生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惠萍. 新时期如何进行班级管理[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5(00).
[2] 王艳华,王彦章. 以创新的意识优化班级管理[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6) .
[3] 陈丽华.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25).
[4] 周荣明.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方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2).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篇4
文/hjl200903hjl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做一个负责的班主任应注意的管理艺术:
1、提高自身修养,塑造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自己班上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方式,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加强自身修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的道德素养之外,还应当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让自己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加强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最根本的,专业课教学能力提上去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才有了最起码的威信。此外,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还得尽量阅读课外书,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补足自己的短板。通过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锻炼,让自己具备出众的才能,以此来征服学生的心灵,获得他们的认可。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当他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时,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管教,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水到渠成地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塑造独特的人格魅力。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他们喜欢和蔼可亲的班主任,而不希望他整天绷着一张严肃的脸。想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舍得对学生付出。不管班上哪一位同学有了状况,都要及时地了解和帮助,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值得信赖的“家长”;其次,要微笑着对待每一位学生。和蔼可亲能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乐意和班主任老师交流;最后,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顽皮就冷眼相对,不能因为哪个学生比较内向就不和他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阵阵暖意中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呵护和爱,从而从心底愿意和他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嘘寒问暖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愿意和班主任进行交流,愿意和班主任做朋友,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无疑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选好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谨慎地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能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逐渐从繁重琐碎走向轻松自如。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我严格按照“民意”进行选举,并且每个学期都要进行新一轮的选拔,同学们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有威信的同学。当新一届的班干部选出后,我任命了纪律委员后,又别出心裁地任命副班长分管班级纪律。上个学期班里的纪律委员手握“大权”,滋生了一些骄纵的情绪,对关系好的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关系不好的同学就格外严格。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打破常规,让两个人搭档,负责班里的纪律工作。结果,两位同学的管理能力都不错,配合得非常好,班里的纪律好了很多。选拔合适的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定期地进行换届,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有能力的同学都能参选,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因为有了小助手而变得井井有条。
4、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自觉意识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需要管的地方太多太庞杂了。让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实现自我管理,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自觉意识,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可以在班集体中引入自我评比机制。内容上分为学习、卫生、团结同学等几大块,定期进行评比。在机制的引导下,学生会不断地与别人进行对照,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借鉴班上一些同学好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功实现了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和自我管理。可以这样说,班集体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仅靠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是无法实现事无巨细的管理的。引导班上每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者,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将会变得轻松自如。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篇5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我在小学生听课的过程中的一些见闻,初步对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要管理好一个低年级,班主任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做好班干队伍的组建。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是由四面八方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的孩子组成的。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班级几十号人,单凭一个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的管理力量是不够的。所以一个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挑选他们当中能起带头模仿作用的学生当班干,对本班的同学进行监督管理。
班干部的落选和栽培也是班干队伍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在挑选班干的过程中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这样产生出来的班干,同学们才有理由服从他(她)。班主任对班干日常行为准则要客观、公平对待,做到赏罚分明。在班干做错时应给予严厉批评。而不是采取包庇、纵容、放任自流的态度。在班干做对了、做得好了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可以树立班干的威信,还能树立榜样。犯错的班干也能及时纠正错误。
拥有一个良好素质的班干队伍,下面的学生才会服从班干,才会听老师的。
二、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的威信,就是一个班主任外表看起来能让人觉得很严肃。但是无论他(她)让你做什么,或是批评你什么你都能心甘情愿听他(她)的。一个很有威严的老师,以一个眼神抛给不听课的学生,学生就会立刻收敛。
因而,班主任的威信很重要。为什么小学的课堂里,小学生上具有威严的班主任的课,他们的动作要比上一般的任课老师的动作要乖得多?就因为上课的是班主任。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注意力极容易分散。(班主任)我在小学低年级听课,就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做了一点记录。我粗略的记录了一下,每节课老师需要调控小学生纪律的次数有5—6次之多。一节课40分钟,平均计算下来每节课至少每隔10分钟需要调控以下纪律。
因此,在管理低年级的小朋友时,树立严父慈母般的形象。小朋友们会非常喜欢你,配合你。
三、营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如,你可以在班级里树立一些学习成绩好的、纪律好的学生。作为榜样。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模仿力极强。在他们当中树立好的榜样,那么其他的小朋友便会纷纷效仿。
再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布置自己的教室。贴上学生自己的字、画。一个班级肯定会有写字好的,画画好的就把他们的作品粘贴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把单调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小学班级管理经验 篇6
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我信奉这段话。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非常关键。
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1、使学生有班级、团体意识
学生们刚一开学,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一定要做到让学生们有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个团体的意识,而这中间,老师必须作为班级的一员,使学生们认识到老师也是班级的一员,而不是高于学生的管理者或者教育者。
2、树立班主任威望
开学是一个各种工作复杂、多变的时刻,班主任要借用这些事情,让学生认识到班主任的作风和管理作风,在处理事情中必须果断、干脆、利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对不服管理的学生、各种小事上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威信。
3、选好学生干部
要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队伍,放权给他们,达到学生管理学生的效果,班主任工作才能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班干部不仅要选拔,而且要精心培养:一要表扬班干部优点,帮助班干树立威信;二要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在教给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要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委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的舆论,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四是定期对班干部进行考核,对不胜任班干部工作的学生进行调整,把优秀学生选拔进班干队伍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班级控辍保学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要想留住学生的心,一定要让学生觉得在学校里很开心,在学习上能有成就感,在业余生活方面丰富多彩。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方法上,要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习动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班级生活,激发学生在校学习的热情。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把家长看作教育的合作伙伴,不能动用家长来整治学生。班主任请家长,首先是向他们转达老师对学生优点、进步表现的肯定,其次才商量解决学生存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这样坚持不懈,不仅家长常爱与老师交往联系,学生也会从家长那里得到有效的教育帮助,了解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更亲师信道,积极进步。老师自不必说,免除了“告状”之嫌,师生关系更加亲近融洽。发挥班主任优势作用,加强班级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数量事关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时刻从学生情况出发,并考虑各方面因素影响,加强对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智,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这是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班级体更加优秀。
浅析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篇7
一、改善物质环境, 营造集体氛围
环境影响人。物质环境的营造, 包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 可以从视觉上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不仅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还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学生处于一个刻板、陈旧的环境中, 也不可能思维活跃, 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 如果是在一个温馨、积极的环境中, 则学生也会感受到正能量的熏染, 发奋学习。
1.物质景观的营造。改善教室的物质环境, 如在教室摆放小型绿植,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感悟生命力的意识, 又增添了教室的情趣, 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看一看绿色的植物, 保持愉悦的心态。再如保持教室卫生用具的清洁, 干净整洁的环境使师生心情舒畅, 走进教室便有一个明朗的心情。物质环境的变化, 会使学生的心情也随之积极起来。
2.人文氛围的营造。人文氛围的创建有很多方式, 如在教室的黑板报上, 开辟一个专栏, 由学生每天轮流写下自己的心得、梦想, 亦可写下对大家的祝福, 营造温馨友爱的集体氛围; 创建班级博客、班级微信等, 由班委会负责博客、微信平台的日志更新, 其他学生可登录发表个人观点, 内容以学习心得和德育规范为主, 亦可插入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另外, 教师可定期组织文娱活动,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手工艺品、小节目等, 既活跃学习气氛, 又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增进了友谊, 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二、增强精神意识, 树立德育新风
在物质氛围营造的基础上, 构建精神家园, 是师生的共同需求。精神家园包含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心理发展、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内心世界的塑造。
1.社会实践体验。教育是培育“人”的系统工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是非分辨能力, 适当地接触社会, 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提升团结协作意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循序渐进地打开社会之窗。在与社区、街道创造精神文明实践基地中, 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福利院, 与残疾的同龄人交朋友, 在互帮活动中, 体会残疾学生的艰辛, 学会关爱他人, 体谅他人, 感悟生命的力量。
2.课余文化熏陶。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成人化心理较为明显, 认为自己已步入成人世界。因此, 在课余文化方面, 可适度引入成人文化, 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精神食粮。如观看反映社会现实、内涵深刻的电影, 特别是名著改编的电影, 其教育意义和人文价值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视觉冲击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使班级管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开放管理制度, 塑造独立人格
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理性思维, 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运用分析能力去分辨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该说, 初中阶段是他们急于实现自身成长的时期, 很多学生习惯性地模仿成人的生活与处事方式, 虽然还不甚成熟, 但已初具思想性。这时, 过于保守的管理模式, 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不如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任其自由发挥, 使班级管理更富有弹性。
1.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教师理解学生, 学生才能理解教师;与学生做朋友, 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团结起来。在班级管理方面, 班主任扮演了学生知心人的角色, 这样避免了班主任的管理者姿态,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要注意, 矫枉过正, 班主任既要理解学生, 也要适度指出学生身上的问题, 不能一味肯定, 成为学生的“代言人”, 而应是“良师益友”。
2.学生自我管理。用信任打动学生, 也是在践行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诚信”内容, 是班级管理与学科课程的合作。如制定宽而不松的班级管理制度, 给学生定期选举班委的权力, 并推出轮换制;给予班委充分的管理权, 安排值日、组织课余活动、组织小组学习等, 使不同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也使更多学生能够理解班委在组织、管理班级工作中的困难, 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反而便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 被委任的学生也充分体验到班主任与大家的信任, 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篇8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50-01
一、亲近孩子,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
二、身正为范,严格要求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常常把教师看作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在仪表、言语、行动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班主任的“美好形象”,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品行修养、为人处事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的仪表要端庄,仪表是一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其穿着打扮应当符合时代精神和自己的职业特点,要象对待教学设计那样,设计自己的仪表,有意识地给学生形成美好的印象和良好的影响。另外,班主任必须具备诚实、正直、言语文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传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应事事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方有说服力。
三、是非分明,精练果断
当班主任就要做到是非分明,慈而不软,决策果断,做事干练,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班主任的组织领导才能,从而让学生心服口服。我班有个出了名的调皮学生陈剑,有一次他和平时较文静的林远发生了争吵,不善言语的林远被叫到办公室后,面对着我眼泪直流。而当我了解事情的原委时,两人各不相让,都说是对方的错,拒不承认自己有错。我并不因为陈剑一贯的调皮和林远看似委屈的泪水而轻易表态说是陈剑的不对,而是果断地从事情的源头找起。经调查,竟是林远错得更多,当我向他们逐点指出双方的错误时,两人都低头承认了错误。事实证明,班主任需要具备精练果断的能力。
四、尊重孩子,理解宽容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提法“理解万岁”,成人需要理解,小学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他们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常常有一些近乎离奇的想法与做法,对此,班主任老师要能理解,进行具体分析和引导。另外,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而对他(她)们的错误,班主任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体罚,而要分析他(她)们犯错误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一旦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要宽容,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励,这样做,容易加深学生与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效果。
五、多方联合,共同管理 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与家长取得积极共识。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加强班里后进生的转化从这几方面入手:
1、关爱差生,爱是转化差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便主动接近差生,与他们建立感情,不对他们有任何偏见,注意仔细观察差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及时地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即使他们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我也和蔼地对待、耐心地教育、诚心地帮助他们。
2、尊重差生,是转化差生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差生的自尊心还要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以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思想上,我要求其他学生以团结为重,给有缺点和犯过错误的学生改错的机会。这样,既消除差生的对抗心理,又使差生乐于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改错的勇气和力量。在行动上,我把一些他们感兴趣、力所能及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通过这些活动磨炼他们的意志。其实,差生除了学习上差些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我便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告诉他们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求自己的方式,经常给他们辅导,使差生迎头赶上。
3、循循善诱,启迪智慧。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体现在感知笼统,思维缓慢,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较差,因而学生往往出现“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会。”的思想,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产生自卑、畏惧等心理,导致成绩差。因此,我便根据学困生的特征进行转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4、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学困生体现在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意志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生动活动的教学方法,减轻学困生单独回答问题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症,对他们的作业逐步批阅,对错误的地方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给予诱导性评价。
小学班级管理方案 篇9
一、概念解读
在学校管理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此处将班级管理界定为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简言之,班级管理就是指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课外活动等工作的管理。
二、主要目标
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在强化班级民主管理,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加强班级常规建设,开展特色班级活动,建设文明班级秩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探索出新思路,新经验,以实现班级管理最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筑良好的平台。
三、具体措施
班级事务纷繁复杂,要进行全面管理,高效管理可抓住两条线进行。即依据班集体的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实施的纵向管理和根据班级的组织结构、人员组合情况、制度贯彻水平而实施的横向管理。
(一)制定计划,注重起始工作
1、明确制定计划要求:计划是班级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制定计划要做到目标明确,切实可行。
2、确定制定计划步骤:
(1)主要管理者——班主任通盘考虑,提出初步方案;(2)广泛吸收科任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3)归纳集中,确定最佳方案。
3、考虑计划内容:包括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年)任务(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教育内容、主要措施和时间安排。
(二)落实计划,加强组织和检查组织与检查是小学班级管理过程的主体环节,首先要做好组织建设工作。
1、编好小组,健全各种组织。如成立班委会、中队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如体育老师负责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其他课任老师主要进行课堂常规管理,班主任则负责全面管理。
3、建立健全各项纪律和制度。如请假制度、作业制度、卫生制度;活动纪律、劳动纪律、课堂纪律等。其次,还要通过检查来督促计划的执行,及时了解情况,适时作好调整。
4、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相结合。平时检查要及时、灵活、机动,如每天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卫生情况,作业情况;阶段检查一般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要做到全面、集中、系统。
5、重视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全面检查一般在结束进行,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考核;专题检查是专就一个问题深入、细致、重点突出地进行检查,如卫生活动检查。
(三)归纳总结,提升管理水平,总结是班级管理过程的终结环节。要着重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周期的努力方向,使全体班级管理人员以更高昂的士气和精神投入下一周期的工作中。
横向管理要求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管理,狠抓制度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对班级日常工作的处理上及管理的规范化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入手。
(一)规范班级一日生活管理。学校生活日复一日,要保证班级日常生活稳定有序,必须形成一定的生活规范。
1、统计学生出勤情况,组织晨读,安排值日。
2、组织课间操、眼保健操,上好晨夕会。
3、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班级日常活动进行讲评。
4、审查班级日志,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教育。
5、处理偶发事件。
6、做好放学安排等。
(二)重视班级的思想建设班级的思想建设即班风建设。班风是班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共同表现形式,它能无形的支配班内学生的言行
1、确定班风内容,依据《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实际情况确定,用简明扼要的词语概括 “勤学、守纪、团结、向上”。
2、培养良好班风。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良好的班风从若干个第一开始,要注意处处事事开个好头。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觉悟。
(2)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严格执行班级规章制度和要求,定期展开检查、评比、总结;认真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要求和任务。
(3)树立榜样,示范引路。大力宣传和表扬涌现出的各种典型(如三好学生、拾金不昧、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后进变先进等),推广他们的经验,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做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4)指明方向,不断前进。不断为班级制定出某一阶段的具体努力方向,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为,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热情。当一阶段目标实现时,再恰当地提出下一阶段新的任务和目标。
(三)着力学生干部培养。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和集体不断前进。
1、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使他们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地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2、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当班干部的热情。
3、帮助班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4、特别重视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就能做到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成为班级管理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
(四)注重学习质量管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尤其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上学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复习习惯、书写习惯、读书习惯、审题习惯、自习习惯等。
(五)加强体育卫生管理体育卫生是班级管理中又一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参加两课(体育课、健康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两活动(体育活动、课间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努力达到少年儿童体育锻炼标准。
2、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提出的卫生要求。
3、教导学生注意保护视力,注意劳逸结合,切实做到“三个一”,即眼里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手指握笔离纸一寸。
4、做好体检、疫苗接种等卫生健康工作。
(六)组织多彩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活动不仅能较好地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班集体,还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
1、明确活动种类:在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中,季节性和纪念性班级活动、模拟性班级活动、系列性班级活动较为常见。
2、确定活动内容,选取活动形式: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拓宽知识面活动、公益服务性活动,文娱体育性活动、礼仪教育活动等,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并选取座谈、演讲、竞赛、展览等相应的形式。
3、做好活动设计。
4、组织活动实施。
(七)密切家校联系在班级管理中争取家庭的配合,能形成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1、接受新班时,进行普遍的家访,了解学生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以便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
2、平时可通过经常进行家庭访问、书面联系、校信通、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家长委员会、接待家长来访等方式,互通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要求,研究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3、充分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借助家长的知识和力量,广开教育渠道,丰富教育资源。
(八)注意档案资料管理。班级管理中,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出经验,出智慧,逐步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1、关注学生成长足迹,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册。
2、保存重要活动原始记录,按学期(年)装订成册。
3、及时填写好人好事记载簿、违章违纪记载簿。
4、认真撰写操行评语。要注意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积极诱导、鼓励为主,语言准确、内容具体,有的放矢、突出个性。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10
一、宗旨:
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促进学生行为由规范向养成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具体办法:
建立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每班每月考核分50分,分项进行考核,各项分值扣完为止,不实行倒扣分。
1、考核分由大队部、德育工作小组、校园巡视员等共同评定。
2、本项得分直接记入班主任、副班主任学月考核得分。
三、扣分细则:
一、早自习
1、迟到1人次扣1分;
2、未佩带领巾标志1人次扣1分;
3、到处乱跑1人次扣1分;
4、大声吵闹1人次扣1分;
5、干扰他人早读1人次扣1分;
6、早读情况特别好可酌情加2-5分。
四、眼保健操 1、1人未做扣1分;
2、做操时说话1人次扣1分;
3、做操时出教室一人次扣1分;
4、做操时窜桌1人次扣1分;
5、做操情况特别好可酌情加2-3分。
五、课间操
1、出操时未做到路队制快、静、齐扣1分;
2、到达指定地点未按要求散开扣1分;
3、队伍排列不整齐1分;
4、班主任或副班主任未到位扣1分(特殊情况除外);
5、学生未参加课间操1人次扣1分;
6、领操质量差扣1分;
7、学生做操懒散,动作不规范1人次扣1分;
8、做操过程中有说笑、打闹等现象1人次扣1分;
9、上下台阶拥挤,造成不良影响视其情况扣1-5分;
10、课间操情况特别好可酌情加2-3分。
六、课间活动
1、未在指定区域活动1人次扣1分;
2、上下台阶未靠右行走1人次扣1分;
3、不讲卫生,在地上滚爬或玩不健康游戏1人次扣1分;
4、不文明、乱吐口痰、说脏话或大声喧哗1人次扣1分;
5、在教室、走廊或楼道间狂奔乱跑或做不安全游戏1人次扣1分;
6、攀爬阳台、翻窗1人次扣2分;
7、不爱护花草,公物视其情况1人次扣1分;
8、出现打架等不安全现象1人次扣1分,造成严重后果扣2-5分;
9、课间活动安全、文明、有意义可酌情加0.5-2分。
七、清洁卫生
1、桌凳、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扣1分;
2、讲桌椅上凌乱无序扣1分;
3、地面不整洁扣1分;
4、天花板上出现蜘蛛网扣0.5分;
5、门窗、玻璃不干净扣0.5-0分(靠教学背后一侧除外);
6、花坛内未清扫干净扣0.5-1分;
7、出现卫生死角扣1分;
8、垃圾未倒扣0.5分;
9、随地乱扔垃圾一人次扣1分;
10、打扫并保持良好可酌情加2-3分。
八、路队放学
1、未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放学扣1分;
2、班主任或副班主任未按时到位组织扣1分;
3、队伍不整齐,精神风貌差扣1分;
4、路队纪律差,秩序混乱扣1分;
5、过马路的学生擅自过马路一人次扣1分;
6、放学期间发生打架等不安全事故视其影响扣1-5分;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浅析 篇11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
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十分崇拜和敬仰,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总是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若想管理好班级,就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模仿带头作用,如此,便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学生会主动服从我们的管理,能有效促进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实施。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不破坏公物,教师首先要做到爱护公物,不产生破坏公物的行为;我们要求学生干净整洁,教师首先要做到仪表整齐,讲究卫生;我们要求学生互相尊重,教师首先要做到与同事互相尊敬,不发生矛盾和争端……总之,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首先要做到。这样,学生会在无形之中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模仿,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同时也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为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二、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使其成为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的工作琐碎辛苦,如果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势必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便可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成为我们管理班级的助手,这样既能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还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使我们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培养班干部队伍的另外一大益处是,相对于高高在上的老师而言,学生更愿意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我们能从班干部那里了解学生心中真正的想法,有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在选拔班干部时,我们要做到慧眼识英才,如通过对班里学生的认真观察,选择一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而且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为班干部,并根据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特长,委以不同的重任。同时,要通过对班干部的培训,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要求班干部们做到团结合作,共同为管理班级出力。如此,有了精良的班干部队伍做我们的得力助手,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顺利,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三、制定班级管理规则,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
小学生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都比较差,对于某些行为的合适与否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所以总是会出现一些妨碍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不良行为。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制定一些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对小学生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让学生知道,在班级里不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而是需要在遵守班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规范自身的行为。
例如,要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无故旷课,违反者罚3分;语言文明,不能用污言秽语谩骂学生,骂人者罚2分;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且要积极发言,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罚5分;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发现不整齐的,值日小组每人罚1分;离开学校时主动锁门、关窗、关灯,做到的学生加1分……总之,我们要制定各种约束学生行为的班级管理规则,从而培养良好的班纪班风,为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足的保障。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篇12
木桶效应, 又称水桶原理, 短板理论或水桶短板管理理论, 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木桶效应的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 “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 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 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 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 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 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 就是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从这个角度上看, 管理者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协调组织, 不致于出现短板。而当短板出现后, 则应着力补上这块短板, 使整个组织处于均衡, 才能使企业的发展不受限于此短板。
2 班级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把这一原理运用于班级学生的管理, 我们会发现, 要达到整体最佳的班级目标, 必须辩证地看待以下几个问题。
2.1 短板效应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 不是取决于最高的板, 而是取决于最低的板 (短板效应) 。告诉我们在班级管理中, 要迅速找到团队最致命的弱点。比如班上学习风气不够浓、纪律较差, 主要影响因素在谁?太短的板 (比箍低) 要马上换掉。这里着重对于班级管理干部, 要根据其管理的效果实行末尾淘汰机制。对于较差的学生, 要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解决由此带给班集体的不良影响;帮助较短的木板尽快成长。对较差成员持续训练以提高能力, 通过沟通了解其特长, 采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在班级体树立信心找到自身价值;长板长出部分可以补到短板上 (取长补短) 。差生产生的差距要有能者补上。在班上可以通过成立学习小组等形式, 比学赶帮,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促进共同进步。
2.2 底洞效应
一个木桶装了再多的水, 如果忽略了底板上的薄弱环节, 水装得再满, 也会从有可能产生的底洞流掉。
在班级管理中, 在提升短板的同时, 不要忽略了一些没有注意的环节, 木桶最不显眼且最重要的部位是底 (基础) , 底要跟每个木板都牢牢衔接。优秀的班集体要有共同的价值观, 帮助教育学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否则再长的板, 桶底仍然会渗水。
2.3 接缝效应
在你管理的班级中, 有很多优秀的学生, 关键是他们能否相互合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必须相互之间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 发挥自己的优点, 相互协助, 密切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缩小相互之间的配合缝隙, 达到最佳储水量。因此管理中要特别注重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 团队合作的训练, 塑造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氛围, 否则, 再优秀的长板没有链接也不能装水。
2.4 桶箍效应
木桶有两条结实的箍:一条靠近木桶的上部 (制度箍) , 一条靠近木桶的底部 (文化箍) 。制度箍不能太低, 文化箍也不能太松。规章制度要合理, 可监督人20%的行为;班级文化要积极, 可领导人80%的思维。因此在班级管理中, 除了要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还要特别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比如我班的班级文化是
班训:感恩、责任、奋进
班风:自信自律、乐学善思
班级口号:播种行为, 收获命运
班级管理理念:“严”而有“情”
班级形象理念:“100—1=0”
育人理念:优秀的班级是优秀的人创造出来的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 永远如履薄冰
为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级形象, 规范学生的行为, 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 桶箍是制约木桶有效装水的重要保障。
3“木桶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 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首先要做到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 加强对“短板”优化, 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3.1 班级管理中要善于识别“长与短”, 并且短中见长
随着高中的扩招, 中职生源的数量越来越紧张, 学生素质越来越低, 大部分是留守学生。而现代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每一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家庭环境和自身努力程度等的不同, 导致他们的性格爱好、思想状况及学习成绩等也不一样, 管理者对每个学生要仔细观察, 周密调查, 认真研究,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与“短”。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但是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思维活跃, 而有的学习成绩好, 但是对班级和同学漠不关心。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开展适宜的主体班会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 建立起有效的综合评价学生体系, 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 管好班级。
3.2 善于弥补班级管理中的“短”处, 并由“短”变“长”
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 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常常违反纪律的学生, 要进行耐心说服和引导, 要多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 从学生、自身、家庭等方面找因素, 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对文化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应降低要求, 循序渐进;对性格内向的学生, 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多加鼓励和指导, 或许他们喜欢音乐、喜欢体育, 可以借助学校的歌咏比赛、运动会引导其施展特长, 为班级增光添彩使他们找回信心, 他们就会由“短板”逐渐变成“长板”, 从而增大班级“木桶”的存水量。
3.3 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木桶有长板短板, 班级有情况各异的学生, 板与板之间必须紧密结合, 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采用家访、个别谈话、主题班会等形式, 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后进的学生, 也要引导后进的学生主动向先进的学生学习, 才能相互尊重, 和谐一致,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从而形成集体的合力, 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总之, 学生管理, 对于优秀的管理者来讲, “短板”与“长板”是相对的, 现代社会对中职学生也要求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合理的教育方法也可使学生此“短”彼“长”, 建立健全班级文化,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达到最佳“储水量“
摘要:通过对“木桶效应”的诠释, 针对如何处理班级学生管理中的“短板”与“长板”的关系,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管理,木桶,短板,水量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 篇13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品德形成的初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的育人作用也逐渐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出班主任的作用与价值,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与环境就成为每一位班主任关注的焦点。
主要针对班级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班主任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行为习惯。
因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的主要职责。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导致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心生畏惧而减少犯错。
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班级建设中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积极参与,平等管理
班级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中的事务管理,让每位学生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在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中,让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要在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班级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将班集体看作一个大家族,从而使学生都能尽自己的努力搞好班级建设,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在评选班级干部时,我就贯彻了“平等公平”的原则,让有意向参选的学生都进行竞选演讲,班级内的其他学生则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与能力进行投票,并且为了让班干部都尽职尽责,班级内的班干部不是终身制,而会在一定时间后再次评选。
这样的制度设置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也让班干部时刻约束着自身的行为,并且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还让学生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组成互帮互助的小团体,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都获得良好的帮助。
二、寓情于教,用心经营
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班主任不能呆板地说教,而要寓情于教,用真情打动学生,用心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使其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在内心对班主任产生信赖与依靠,从而有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我们班曾经出现了两位打架的同学,打架的理由就是A同学不小心碰到了在写字的B同学,B同学就打了A同学一下。
这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心急气盛的小学生来说,这样一来二去的他们就打了起来。
我在教育他们时没有急着要他们认错,而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没有错的理由,刚开始他们俩还都很气愤,都说是对方的错,自己是没错的,说着说着,他们的声音便慢慢低下去了,头也开始低下去了。
我知道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让他们握手言和了。
然后我再教育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是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采取这种教育形式。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谆谆教诲都会让他们感觉到压力,为了缓解学生的这种情绪与思想,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
利用小学生喜爱的游戏或者故事来对其进行教育,从而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我检讨,使其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在一次班会课上没有直接教育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教室的地上有一个纸团,学生陆续走进教室,虽然都看到了,但是没有人捡起来。
还有的学生一脚就把纸团踢到别的地方,原本一个洁白的纸团经过一次次的滚落,已经变得很脏。
正巧这时卫生小分队查卫生来了,看到了教室里的这个纸团,顺手给捡了起来,同时给打了个大大的‘×’。
”学生看过这个视频后,他们都联想到自己之前的行为,真正起到了教育的目的。
在之后的卫生评比中,我们班级一直处于优秀的状态,这也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感到自豪。
四、赏罚分明,激励为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出了规矩的重要性。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因为班级内奖惩机制的不完善而对学生的处置失去妥当。
要让班集体得到良好的发展,班主任就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条例,贯彻以激励机制为主,惩罚教育为辅的方针。
由于很多小学生都缺乏自我约束力,那么班主任就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共同监督、督促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
当有学生对班级做出贡献后,如获得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荣誉称号,我们班级还会对这些学生给予奖励,并提出表扬;对于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则会罚他值日一周,或者为学生分发作业本等。
惩罚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真正地改正错误。
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时要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为基本的教育目的,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要建设好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要精心地教育学生,让他们在班级建设中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从而让每一位小学生都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与责任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秀菊.用爱心经营班级: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网友世界(云教育),(10).
[2]朱振华.让成长的心灵充满希冀: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理念的实践感悟[J].学周刊,(1).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推荐阅读:
浅析小学生班级管理的措施05-31
初中新生班级管理浅析05-09
小学三年级班级管理公约-班级管理06-12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06-04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07-01
管理好小学班级11-24
小学班级学生管理06-03
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07-05
小学班级管理之点滴07-26
小学班级管理点滴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