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实践(精选12篇)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1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确保开展各类班级活动的基本载体。对班级管理来说, 班主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和管理效度。由此可见, 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只有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 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和齐备的管理制度, 才能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实现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与普通任课教师相比, 小学班主任的身份是多重性的, 他们既要承担一般的教学任务, 将知识和文化传递给学生, 又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 对班级管理工作直接负责。具体的讲, 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应该重视并挖掘班级内拥有管理能力的学生, 因人而异为学生布置适当的班级管理任务, 以便于学生能够发挥个人所长, 让学生可以广泛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时, 还要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相关文化、制度等, 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班级活动, 为班级凝聚向心力;另一方面, 从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的深层含义来讲, 成功的班级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 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使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与举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 班级管理方法没有依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 对于一、二年级的低龄学生来讲, 由于学生比较单纯, 班级管理难度相对较低, 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 对于班级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 只需要通过批评或者惩罚的方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收效。而在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管理时, 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果不改变以往的班级管理方法, 则会导致师生之间关系变差, 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的增多, 这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一些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
其次, 班级管理的覆盖面不全, 存在一定的不公正问题。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 班级管理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德育情况。但受限于个人精力和一些现实情况, 班级管理还处于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境地, 班主任要么关注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 要么对那些差生存在歧视, 这种带有严重个人喜好和倾向的班级管理方式, 没有体现班级管理的公正与公平。
三、创新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 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手段, 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理解
时至今日, 可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多, 得益于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完善。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有情感管理、对比管理、奖罚管理、目标管理等。每一种班级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比如, 情感管理是通过情感来感染和感动每一名学生, 教师对学生真诚与信任, 学生自然就可以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之情, 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而这种融洽的师生感情正是做好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 小学班主任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管理艺术,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量身订制班级管理方案, 从内心深处多关心与关爱学生,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消除权威管理的负面性影响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 也是比较脆弱的, 对于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克服:一方面, 班主任需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切忌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 要用一种中立的态度看待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不仅要对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不能有性别、亲疏、好坏之分, 更要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 不能简单粗暴地发号班级管理命令,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与尊重。另一方面, 在遇到班级管理难题时, 学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采用积极正面的应对方法, 以保护学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妥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 进而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三) 与家长密切联系, 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要真正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必定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最为密切, 可以说, 与家长沟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可以搜集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背景等基本资料、为每名学生建立自己的班级管理档案, 让班主任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 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二是通过多种沟通渠道, 比如信函、问卷调查、家长会等, 帮助班主任获取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 不断改进自己班级管理中的不足, 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当中, 扩展班级管理的范围。
综上所述, 小学班级管理是体现教育艺术的一部分,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班主任应以真诚的态度, 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对学生进行充满爱的人本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将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效落到实处, 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2
周毅
提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我的体验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年龄小,玩心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各种活动和工作繁杂,因而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情感缺失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小学班级管理的种种现状,我在班集体建设中特别注意实效性与针对性,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一、有效激励 诚信第一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教师的威信是最具权威的。如果一个懂得把握威信的教师从小就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么他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非常顺利。为此,我不但在班级设立了激励制度,而且每学期都要变变花样,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竞争热情,更要在每学期给那些在竞争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以各种奖励,只要是我承诺过的,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在所不惜。因为教师的诚信度决定了你的威信度,不要说空话而不履行诺言。如果有一次欺骗伤了孩子的感情,那么今后的各种竞争对他们而言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没有斗志的集体将是死气沉沉的可怕的集体。
去年在我所教的这个班,我曾经答应孩子们要在六一儿童节送他们一件特别的礼物。条件是要他们认真学习,把期中考试努力考好。孩子们都很卖力,期中考试成绩都很理想。于是我给六十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储蓄罐,还在每个罐里面偷偷放了一张小纸条,写上“在我心中你是最重要的”,“你是最棒的孩子,加油!”,“你能成为最优秀的学生”等祝福的话。许多孩子回去发现了这个秘密,非常激动。并且用“我们非常爱您”“老师我喜欢你”“老师我一定听你的话”“我一定好好学习”等让人动情的话回报我。有个孩子在放学的时候还主 动跑到我身边拥抱我,亲我的脸颊,这些二年级的孩子的举动证实了我的预见,说话算数,孩子信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 合理示弱 激发责任感
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骄傲与蛮横,不知道让多数教师束手无策,他们不怕权威,对老师的说教毫不感兴趣,大错小错一起犯,屡教不改,让人头疼。对于这样的学生,刚开始,我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我发现放下教师的威严和架子,在这类学生面前表现出你的无助与柔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不由得长大,成为你的依靠。尤其是对于那些讲义气的孩子更是非常奏效。
三、“懒惰”的老师 勤快的学生
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准的提升,对于农村小学生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增强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了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的前提和目标,提出了提升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建议和对策从而培养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班级;自主管理;实践
培养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增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可在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因此应当适当转变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实践的重要前提和目标
目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承担对象主要是班级班主任,不仅仅班主任的工作量和负担较大,也不利于实现班级整体的自主管理,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日常不仅仅需要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予以关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无法全面有效的保证班级的管理工作,而为加强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首先需要转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为成功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重要成果。可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一份子和协调者,进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自主性,逐渐的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并且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农村较多家长外出打工,随之而来带来了较多留守儿童问题,而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的关爱下再加上与长辈存在隔代教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而言心理具有逆反心态,也因此增加了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困难。为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应当增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管理认知意识,让学生明白班级自主管理的最终是为了改善小学生性格中的劣势,增强个体发展的优势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从而为日后的成长和生活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学生日益增强的管理观念下可最终由自身的管理发展为班级的自主管理,可以对班级的事务处理和学生关系的调节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创建出民主、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提升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一)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在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由于学生缺乏班规、制度的清楚认知导致自主管理能力实践程度不高,而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为学生的实践确立章程从而便于学生的实际执行。在班级规章制度中,可以让学生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中,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体现民主管理的理念。首先组织学生对自主管理和班级管理参与认知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其次在结合班级实际的情况之下展开共同讨论,制定关于班级学习、纪律和行为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并不断讨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操作和执行。此外在制定班级制度实施后需要在实际的不断执行过程中予以完善,让学生成为制度的监督者和修改者,作为不断约束和监督自身行为的标尺从而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
(二)健全班级管理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实践参与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健全班级管理的评级机制实施轮流管理,可不断的激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工作中,持续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评价机制中首先要求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身上的每一个亮点,可通过有效的鼓励语言提升学生的管理热情,实现对学生长久的激励。例如通过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成长档案”等对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为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带来了全面的认知,小学生在日常点滴中的举动都成为档案的在册内容,很大的鼓舞每个学生做好班级管理事项,发挥自主管理的实践优势为班级增添活力和动力。其次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实施动态化的评级激励制度,实现班级管理的锻炼和教育功能,可制定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在直观的等级和数字考核下提升学生的有效健康竞争,不断让学生发展和进步。
(三)班主任予以引导,纠正班级自主管理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权,应当随时关注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和锻炼进而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优秀帮手。对于学生能做好的事情班主任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同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有疑惑和困难的事情应当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此外若班级自主管理中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切记严苛指责应当用耐心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自主管理模式,在日后的生活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让自主管理经验成为人生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三、结语
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评价机制和班主任予以指导纠正三个方面不断实践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德.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2(4):21-23
[2]李伟.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J].散文百家(下),2014(5):38-39
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4
关键词:班集体管理,学习习惯,后进生转化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我们知道: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1]由此可见,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一位班主任,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班集体
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班集体, 这个班集体要有明确的目标, 健全的组织系统,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 这个班集体是学生在学校的一个“家”, 这个班集体既是学生成长的沃土, 又是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品德和文化教育的阵地。
班集体的建立不仅要班主任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要投入情感。
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 它不仅在学生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而且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能增强班主任角色魅力。
班主任工作并不是空洞的说教, 教师的威信是建立在学生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 信任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 而且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 做到以心换心, 真诚相待。
2. 能增加教育的可信度。
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在班里帖几张标语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前提是学生在班集体中能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热爱同学和老师。这就要求班主任能用自己对学生的博爱之心, 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 让学生在这个班集体中感受到爱与被爱, 从班集体这个小社会来陶治自己的情操, 最后才能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茁壮成长。要做到这一点, 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 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 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这样,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 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 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 收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3. 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 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要有效地管理好这样一个班级, 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班委会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班委会, 不仅能有效地管理好日常班级事物, 而且对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学生的领导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如能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富于同情心, 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同样用爱心浇灌出来的班委会也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互帮互爱的班集体, 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才能完成陶冶学生情操的教育目标。
4. 建立人性化的班级规章制度。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同样对于一个班级来讲也应有一个用效的可执行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之前,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到有针对性、可行性。当然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从关心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 并且要向学生讲明其中的道理, 争得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只有这样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口服心服, 才能在学校期间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学生的良好公民素质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好功课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它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起重大作用, 搞好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督促与检查起重要的作用。在此, 班主任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多与学生交流,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与学习态度。
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和名人、科学家勤奋学习的事迹来激励学生, 使他们热爱学习, 热爱科学, 追求真知, 并在学生学习进步时及时表扬与鼓励,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 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帮助找差距, 找到适合该同学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要注意把握好学习的各个不同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预习, 打仗不打无准备之仗, 同样学习如果没有准备也是学不好的, 因而预习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预习才能知道教学的内容, 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才能在上课的时候针对自己不懂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
第二个环节是上课时注意听讲, 上课是学习活动的中心环节, 班主任除了要求上课时学生遵守班级纪律之外, 还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注意理解所学的内容, 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弄明白, 并能融会贯通, 并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和理解不准确的地方做好记录, 有利于以后的复习。
第三个环节是课后及时复习, 当天上课的内容, 特别是预习时不能准确理解的和上课时发现预习时理解错误的地方作为复习的重点, 并引导学生学会阶段复习。
三、班级工作的关键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个班集体, 无论多么优秀都有部分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双差生”。[2]对于这部分学生, 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人的能力是多样的, 这些学生往往只是学习能力较差, 但是一个人如果一方面的能力较差, 必定有别的方面的能力较强, 只要我们正确引导, 让他们直面人生, 很多学生将来都会成为人才, 在不同的行业都有优异的表现。而现在有一部分班主任在工作中对于这部分学生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 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 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 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 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 等等。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甚至使一些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样的“好心”往往与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以为戒。
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来看, 转化“差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能就是采用赏识教育。具体如下:
1.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赏识“双差生”的闪光点。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而树立自信心的要点是找到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 并且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 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赏识自己, 这样才能使他们重树自信, 使他们不致“破罐子破摔”, 从而为以后教育教学工作转化打下基础。
2. 班主任应学会善于与学生交心, 只有这样才能赏识“双差生”的优点, 达到转化“双差生”的目标。
班主任在做这此学生的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有拳拳之心, 对学生要向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一切从学生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学生才能与班主任交心, 把自己的心里话讲与老师, 这样才能挖掘出学生心灵深处的信息, 有的放矢, 收到理想的效果。
3. 班主任转化“双差生”的结果是重塑形象, 使他们融入班集体。
班主任不但要自己赏识“双差生”, 而且要做工作让全班的学生赏识他们, 只有让同学们了解他们的优点, 才能从心里把他们看成班级的一员, 从而使这部分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去, 改变过去他们在同学中的印象, 重塑新的形象, 为以后这部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引导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完善, 对于这样的目标, 不可能全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 还需要班主任指导班级学生组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如以各学科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活动和科技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 以及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各种活动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不仅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对增强班级凝聚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134.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5
目前,新课程在进行改革,这对小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素质,更高的管理能力,以及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都知道,管理能力是组织构建优良班级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相比其它学生来说比较调皮一点,所以,小学老师需要格外的细心和耐心,在对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味的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小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在班级建设中,才能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切实而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特点
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教师行业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并且工作特别较为突出,他们的工作大致分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小学,是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时间段,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的对待学业。同时,应该充分发掘学生们的潜力和特长,培养大家的学习以外的能力,提高大家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第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带领者,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的组织工作,加强班级的纪律,给学生们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作为思想观念的启蒙者,小学老师首先要自己给学生们做个好榜样,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今后的三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6
摘 要:小学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有效的小学班级管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和学业。对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方法;以人为本
今天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而他们也是幼苗,需要培养得宜。班级是小学生活动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有人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管理教室或是管理秩序,其实不然,它还包括教学管理、品德管理,制度管理等多个方面。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班级管理更应该具有自身特色,因此,探析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迫在眉睫。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缺乏活力
小学班级中都设置了班干部辅助老师管理班务,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然而班干部相对固定,一学期甚至好几学期都是由固定的学生担任,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对待同学。大家往往把班干部看成荣誉的象征,却忽视了班干部应尽的责任。
2.管理方法陈旧
小学教师的风格大都是“权威式”的教师,他们存在着“教不严,师之惰”的观念,认为必须严厉管教,学生才能达到他们的期盼。正是这种陈旧的管理方法,使得学生心生畏惧,缺乏主动性,不敢反抗权威。
二、如何加强小学班级管理
1.更新观念,注重情感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教育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为他们创造条件,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情感教育旨在建设温暖的班集体,教师应扮演着“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用真心关怀学生,正确处理学生的关系,建设好的班风。
2.建立客观、公正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在过去,考试成绩往往是对小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而当下,我们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学生也拥有自我评价的权利,在这种评价体系下的班级管理才有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班级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引导着学生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地全面发展。这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其中,引导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王开伟.小学班级管理的六个要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高职院校班级自治管理实践初探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自治,管理
高校学生班级自治管理是指在学校党政领导与学生管理人员的指导下, 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由班级学生干部组织直接进行对学生在校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工作模式, 是实行全方位管理,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是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尊心形成、自觉行为习惯品质的养成和自我奋发精神培养的过程。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自我管理能力弱, 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班级实施自治管理就是一个重要的平台, 可以调动全体同学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给予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和机会, 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活泼、富有创新性的个性特征,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治能力, 也是班主任有条不紊、快乐轻松地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
笔者担任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护理 (7) 的班主任, 全班52名90后大学生, 他们思想活跃, 个性张扬, 见多识广, 思维灵活, 针对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 我们班极力实践班级自治管理, 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思想中牢固树立起不依赖、不等待, 一切靠自觉的观念。在班级自治管理模式下, 班级每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并迅速成长, 在院各项活动中成绩斐然, 班集体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本班在争创“省先进班集体”过程中, 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开展班级自治管理, 供同仁参考。
一、树立“争创先进集体, 争做先进个人”的奋斗目标
开学伊始,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 人人参与, 达成共识, 树立了“争创先进集体, 争做先进个人”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 班集体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自然就形成了你追我赶, 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形成了“团结互助, 活泼进取,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的良好班风和“勤学、慎思、明辨、笃行”的良好学风。要把目标变成现实, 就要求学生共同制定详细的工作和学习计划, 并分时段地提出当前学习和工作的重点以及努力的方向, 让学生自觉组织各种活动, 强化和实践目标。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我们班取得了院“书香班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文明班级”“爱心班级”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年级时被评为“省先进班级”。张篮文同学被评为“省先进学生干部”, 厉进娣同学被选为院“助学成才”榜样, 并获得“国家奖学金”, 每一位同学在这个班集体中迅速地成长, 他们为这个班集体的进步而骄傲。
二、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学生主体意识
在新生刚入校时, 对于校园环境、专业学习、同学相处等方面存在着陌生感和茫然的情况, 班主任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很快地融入到班集体中, 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班集体的主人, 每个人在这个班集体里要得到最迅速、最实在的进步, 就必须关心自己的成长, 包括身体的成长、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增强。通过召开主题班会, 明确班级管理模式是自治管理, 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 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同学之间团结合作, 共同创造一个充满情趣, 充满人文, 充满活力, 充满魅力的班集体。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治意识和能力, 才是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培养“能力强、威信高”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集管理的中坚力量, 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 工作方法的对错, 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 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的好坏, 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 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 可以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新生入学时, 班主任应深入了解班级学生情况, 通过民主选举, 推选出乐于为班级服务、具有较高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临时班干部, 给一个月的试用期进行考查, 考查合格后再任用。班干成员应分工负责, 定期考核, 优胜劣汰, 使其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前沿阵地的主力军。班主任对班干要精心指导, 热心扶持, 大胆使用, 学生能干的, 班主任坚决不干, 只是在必要时给他们出出主意, 做些指导。我们班选拔并培养了一支“能力强、威信高”的班干部队伍, 带领同学把班级管理得秩序井然,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学院开展的许多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如在宿舍文明百日赛中班级荣获“先进集体”;两届院运动会均荣获团体第一名, 并获优秀组织奖;院“家乡美”活动一等奖;团日活动“爱的诠释”荣获二等奖等。经过锻炼, 他们的能力明显提高, 我班有11位同学进入到院学生会担任重要职务。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班会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渠道的作用, 注重每次主题班会的实效性。班会的主题要鲜明, 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多样,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创造性, 要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 发挥班会最大的教育功效。班主任应把学校准备开展的每一项德育活动及其目的要求交给学生, 让学生构思、设计, 让学生承办、主持, 让学生总结、提高, 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 做到人人参与, 个个受益。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参与兴趣, 从而在班会中更乐于接受班会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使自己的思想真正受到触动, 成为班会的主体。我们班通过积极开展主题班会, 强化了学习目的性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考风考纪教育等, 每次班会进行得有的放矢, 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指导着学生的言行。我们班还在全院发出了“爱护校园环境”“多读书, 读好书”和“学习艺术系两位学生先进事迹”等倡议书, 使健康向上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
五、组织“实践育人, 服务社会”的团日活动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 培养爱心, 强化实践精神, 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活动, 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两年来, 班干部积极组织各种团日活动, 如清明节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表达对革命先烈们的无限缅怀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定期去公园捡垃圾, 培养大家的奉献精神;去敬老院及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失守儿童, 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培养爱心, 提升职业素质;我们班无偿献血总量累计近万毫升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精神, 还对培养新一代具有爱心的“白衣天使”有着重要的意义。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感悟 篇8
一、用爱建立互信, 获得尊重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
中职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没接受过中职教育, 也可能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学生, 作为班主任应扪心自问: 我能想象这种学生内心的烦恼吗? 我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着想吗? 而这种着想也正是理解学生的开端。理解是获得信任和尊重的前提。开学第一天的班会课上, 我就对学生说, 从今天起让我们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不管你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 全部一笔勾销。在中专你们可以什么电话都不记得, 但你们必须牢牢记住我的电话号码, 记住碰到什么困难和麻烦一定要跟班主任说。这样我就一下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学生也马上意识到和班主任是一个阵营的, 而不是对抗和叛逆。第二天, 一位学生主动来找我聊天, 诉说她初中时和一帮同学由于得不到班主任的理解, 结果联合起来与班主任作对, 导致初中毕业成绩被评为操行C级的委屈。由此可见, 跟学生站在对立面, 其结果必是两败俱伤,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要发自内心的关心关爱学生,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出现在她们身边, 助其一臂之力, 和她们一同克服困难战胜恐惧, 从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帮助树立职业理想, 促进班风学风建设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手段
笔者曾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 新生刚入学, 我就对全班做过一个调查, 发现学生对幼师专业的认同感和未来将幼师作为职业理想的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很有利的。在教育观念上, 应着眼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班风和学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由于不是专业课教师, 不可能手把手地帮学生排练节目, 我准确定位我作为班主任的任务是———尽我所能将班风搞好, 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里学好专业, 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向学生提出了我的原则———两个凡是, 凡是有利于专业学习的活动都大力支持, 凡是有利于职业素养提高的事情都严抓不懈。这样, 学生就统一了思想, 明确了目标。这对接下来我在宿舍管理、纪律、卫生、仪容仪表上提出的要求都能充分理解, 认为这是对她们成长为一名幼儿教师所必须做到的。我们班几乎每个月都能评为双优班, 每次卫生评比都能获奖, 同时也是学校设立仪容仪表先进班以来唯一一个每月都获奖的班级。班风上去了, 班上的歪风邪气就越来越少了, 这样大家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提高专业能力上来, 专注学习了, 自然也就不会有心思在玩乐和早恋上了。
三、在活动中完善人格, 发展个性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
在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 而幼师专业参加的活动就更多了, 包括艺术节、科技节的各项比赛, 参与校内外的演出, 每学期的实习等。每次的活动后, 我都会利用班会课让学生分享感悟, 然后我会做一个详细的总结, 分析成功的原因, 剖析暴露的不足, 并将活动中的照片做成课件, 根据此次总结的结论送上我精心挑选的歌曲, 让下一次的活动成为期待。通过广泛地参与活动, 不仅让学生增长了见识, 促进了专业学习,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 让学生从跌倒中领悟坚强, 从收获中理解付出, 从繁忙中学会统筹, 从委屈中懂得宽容, 这些都是她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四、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进行主题教育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主阵地
班主任工作繁琐又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看似风平浪静的班级, 三天两头来一个“漩涡”、“暗涌”乃是家常便饭。主题班会是对全班进行“全面攻坚作战”的最好阵地, 加强主题班会的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抓住了教育契机并及时地进行教育, 那么主题班会就是一剂强心剂, 一碗心灵鸡汤, 而在制止不正之风蔓延时又是一把锋利的快刀。
而教育契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 只有及时才能有效, 这就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敏于发现, 不要忽视任何重要的现象, 并细心记录下来,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将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
五、挖掘学生潜能, 充分相信学生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
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有时甚至可以将其放大和提升, 让学生感觉被重视。大胆放手, 挖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策划、组织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 同时促进了班级的团结, 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 密切了师生关系。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9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以班主任管理为主, 以几个班干部管理为主, 少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世袭”班级管理者的角色, 而大部分学生则长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甚至几乎从未扮演过任何管理者的角色, 从没想到或不敢向班主任争取当管理者。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并且它还尚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 它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班级中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往往有一种优越感, 容易把自己视为班级或小组中理所当然的权威, 他们的人格中有过多的自尊成分, 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欲望较强, 对其他同学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 其潜台词是:我是班干部, 你得听我的。这些自视很高的学生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而一旦他们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或被老师罢免, 或被同学改选掉, 或在环境改变 (如进入高一级学校) , 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引人注目、不再被人看重器重时, 心理上的优越感就丧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失落感, 甚至因承受不起这种“挫折”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乃至因此而走向极端。与之相对, 那些几乎从未担任过管理者角色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没有伯乐来相中他, 老是在别人的管理领导之下, 这些学生的人格含有较多的自卑成分, 有些可能会对担任管理者角色的学生持不服从、不配合甚至拆台、对抗的态度, 有些则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冷眼旁观, 似乎自己是班集体的局外人。
其次, 传统做法中把班级管理者角色长期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 客观上只能是牺牲或有意无意地剥夺大部分学生体验管理实践、锻炼组织能力的机会, 以此保证少数学生的这种机会。我们承认学生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但能力并非天生, 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也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素质教育不是以培养英才为目标的教育,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你不让他锻炼, 不给他出头露面尝试的机会, 你怎么能肯定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就不行, 就不是当管理者的料呢?其实, 从另一角度看, 参与班级管理既是学生的权利, 又是学生的义务, 班级事务应该由大家来分担, 而不是由某几个人包下来, 并且把较多的班级事务压在少数学生身上, 他们的负担也不轻。有部分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担任班干部就是怕过多的班级事务会耽误子女的学业。
我尝试在班级管理上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推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定位在平等的基础上, 不论学习成绩好坏、原有能力高低,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做到自我教育、自我评估、自我服务, 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则退居幕后指导, 协调班级工作的开展。
我带的班级有45位学生, 都是住校生, 其中男生24位, 女生21位。因为是新接手的班级, 学生与我相互之间都是陌生的, 所以在新学期一开始, 我就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1.你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担任过什么班干部?2.你是否想当班干部?为什么?3.你认为班干部应如何产生?4.你认为一个好的班干部应是什么样的?5.你有什么特长爱好?根据统计:有32名学生至今没有担任过班干部, 有的甚至连小组长都没当过;每一个学生都想当班干部, 但其中有部分学生流露出当不好的担忧;在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上, 有的说要班主任指定, 有的说要学生投票, 有的说可以毛遂自荐, 但没有人提及可以大家轮流当;大家都认为班干部应以身作则, 对工作主动一些, 敢于承担责任;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生也比较多。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接着我宣布班级管理思路: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每天由2位学生当值日班长, 依次轮流, 一学期下来, 每位学生轮到四次左右。
值日班长主要负责班级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 管理晨跑、晨操、早自修、课间纪律、眼保健操、午睡、组织读报、晚自修、教室与绿化区的保洁, 协调同学关系, 写好班级日记, 对一日班级情况点评并打分:满意 (≥85分) 、基本满意 (85分—70分) 、不满意 (<70分) ,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前后两天的值日班长交接工作在晚餐后、晚自修前进行。值日班长是班级的管理者, 并要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个星期下来后, 由本星期没有轮到值日的35位同学在五天五组值日班长里面评选出三个奖:管理有成效———优秀奖;工作有创新———创意奖;相互协作好———最佳搭档奖, 当选者上墙公布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 如果票数低于18票 (即不到35票的半数) , 则奖项空缺。
人人出谋划策, 个个奋发向上,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 潜在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值日班长轮流制优化了班级学生的角色意识:学生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它为学生创设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提供了培养多种能力的途径, 如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观察、判断、评价能力, 总结归纳能力, 口头的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每个同学都有为大家服务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间接触的频率, 增进了集体感情的交流, 民主、平等、合作、互助、和谐的氛围渐渐形成。有的从未当过班干部的学生, 在受到同学的肯定、在看到自己的才干后, 露出欣慰的、自信的笑容, 相信自己也能行;一些以前比较自由散漫的学生, 参与了班级管理后, 能严以律己, 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行为规范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了填补值日班长轮流制带来的班级管理的空档, 我还推行小组长制。值日班长轮流制与小组长制并行不悖, 小组长制是值日班长轮流制的辅助、配套工程。小组长一般不更换人员, 实行常任制, 由学习成绩相对突出又较稳定的男女各一位做学习小组长, 相当于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学习委员;因所有学生都是住校的, 由各寝室成员自己推选一名工作负责的学生做寝室长, 男女各二名, 共四名, 同时兼任班级的生活小组长, 相当于生活委员;在音乐、美术、书画、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中产生男女各一位的文艺小组长和体育小组长, 相当于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某某小组长与某某委员并不只是称谓换了, 其本意是希望学生淡化传统模式中的班干部角色。小组长的职责是:在发动全班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汇总制定班级公约、制定学期班级目标与工作计划;从学生角度代表班级负责与相应学科任课老师的联系工作;组织策划班级各项活动:演讲赛、每周一期黑板报、每周周四的主题班会、班际各项体育赛事;不定期地组织班级讨论会, 等等。
学生既是班主任管理的对象, 又是班主任管理的助手。班主任要信任学生, 放手让他们干, 并指导他们大胆处理班级日常事务, 当好学生的参谋、顾问, 做值日班长的强有力的后盾。学生认为重要的事项可以征询班主任的意见, 决策权在学生, 班主任可以旁听由值日班长主持的学生会议或小组长会议, 甚至可以做值日班长或小组长的“下手”, 如帮着记会议记录。班主任千万不能事无巨细样样插手, 更不能越俎代庖。当然, 不论怎么样, 班主任都要对班级实行有效的控制, 要能把握准班集体发展的脉搏。放权不等于放任自流, 班主任要想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 有两种效果很好的方法:一是及时批阅值日班长记的班级日记;二是及时批阅每位学生的日记。与学生的关系, 我定位在亦师亦友、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因此, 在日记中, 学生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酸甜苦辣、欣喜与委屈、疑惑与发现……批阅学生日记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过程, 很多时候, 学生几十个字的日记后面是我上百个字的批语, 学生也喜欢用这种方式与我交流。在日记中, 相当多的学生流露了当值日班长的自豪感, 为大家服务的愉悦感, 从字里行间我真切地感到学生喜欢这种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10
一、班级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班级、学校依存于学生, 应打破传统教育、师本教育, 充分理解学生当前和未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 提倡素质教育、生本教育、人本教育, 满足学生要求并争取超越学生期望。2.班主任和班干部作用。班主任指挥领导班干部确立班级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向及班级宗旨, 创造并保持学生能充分参与实现班级目标的教育教学环境。3.全体学生参与。全体学生是班级之本,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提高班级、学校的信誉和知名度并带来收益。4.班级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方法。将班级活动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资源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达到期望或预期的目标。5.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方法。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控制和管理, 有助于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与地位。6.持续不断改进。持续不断改进班级事迹、成绩、荣誉也是班级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7.基于事实的决策、决定、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有效的决策、决定和教育教学管理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纪律、卫生、考勤、文体、嘉奖、品德、财产保管及其它, 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分析, 可以及时反馈、评价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纪律、卫生、考勤、文体、嘉奖、品德、财产保管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充分掌握学生身心、智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可以有效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利用效率, 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 也可以作为评定奖学金、评比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十佳中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员, 保送及升留级、退学、毕业等重要的参考依据。8.与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互利关系。班级与学生、教师、学校是相互依存的, 互利的关系可以增强学生、教师、学校创造知识创造财富, 并提高学校收益和创益。
二、班级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建立和实施班级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班级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明确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权利、义务和职责;4.确定持续提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必需的教育教学资源;5.规定检查每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的方法及有效性;6.应用检查每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教育教学管理失误或出现后进生或发生偶然、必然事件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班级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采用上述方法的班级组织, 对其教育教学管理过程能力以及学生的品质、素质要树立信心, 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从而增进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并使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成功。
三、班主任在班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最高管理者, 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班级组织中的“校长”, 并通过各种制度措施以及组织、管理、领导艺术, 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班级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进行, 班主任可以运用班级质量管理原则发挥以下作用:
1. 制定并保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通过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和手段,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此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3.确定整个班级、学校关注学生、学生家长、人才市场等的要求与需求;4.确保实施适宜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以及满足学生、学生家长、人才市场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目标;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教育教学质量目标;6.确保获得教育教学资源;7. 定期考核、评价班级质量管理体系;8.决定有关教育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9.决定改进班级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四、班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可分为六大类:1.班级质量文件;2.班级管理文件;3.班级考核控制程序;4.防止教育教学管理不当、控制程序;5.纠正班主任、课任教师、学生不良道德、品质行为以及违纪违规的控制程序;6.预防、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控制程序。
当然建立班级质量管理体系, 要根据本班级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 再依据教育、教学、法律、法规, 参照ISO9000标准具体实施进行。班级借鉴应用ISO9000标准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可以将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 加大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梯度;可以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利用率、提升班级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效率, 减少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漏洞以及扯皮现象;可以明确课任教师、班干部的职责、权限及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流程;可以通过对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度调查、测评, 及时发现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参考文献
[1]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内审材料) .
[2]春霞.学校如何进行ISO9000认证[J].教育与职业, 2001 (6) .
[3]刘晓欢.在教育行业中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几个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 2004 (8) .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篇1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7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84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开展各类班级活动的基本载体。对班级管理来说,班主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和管理效度。由此可见,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只有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和齐备的管理制度,才能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实现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与普通任课教师相比,小学班主任的身份是多重性的,他们既要承担一般的教学任务,将知识和文化传递给学生,又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直接负责。具体的讲,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重视并挖掘班级内拥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因人而异为学生布置适当的班级管理任务,以便于学生能够发挥个人所长,让学生可以广泛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相关文化、制度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班级活动,为班级凝聚向心力;另一方面,从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的深层含义来讲,成功的班级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与举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班级管理方法没有依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对于一、二年级的低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比较单纯,班级管理难度相对较低,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对于班级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只需要通过批评或者惩罚的方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收效。而在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管理时,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不改变以往的班级管理方法,则会导致师生之间关系变差,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的增多,这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一些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
其次,班级管理的覆盖面不全,存在一定的不公正问题。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班级管理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德育情况。但受限于个人精力和一些现实情况,班级管理还处于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境地,班主任要么关注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要么对那些差生存在歧视,这种带有严重个人喜好和倾向的班级管理方式,没有体现班级管理的公正与公平。
三、创新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理解
时至今日,可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多,得益于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完善。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有情感管理、对比管理、奖罚管理、目标管理等。每一种班级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比如,情感管理是通过情感来感染和感动每一名学生,教师对学生真诚与信任,学生自然就可以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之情,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而这种融洽的师生感情正是做好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管理艺术,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量身订制班级管理方案,从内心深处多关心与关爱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消除权威管理的负面性影响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也是比较脆弱的,对于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克服: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切忌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要用一种中立的态度看待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不仅要对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能有性别、亲疏、好坏之分,更要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不能简单粗暴地发号班级管理命令,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与尊重。另一方面,在遇到班级管理难题时,学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采用积极正面的应对方法,以保护学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妥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进而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三)与家长密切联系,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要真正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必定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最为密切,可以说,与家长沟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可以搜集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背景等基本资料、为每名学生建立自己的班级管理档案,让班主任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二是通过多种沟通渠道,比如信函、问卷调查、家长会等,帮助班主任获取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班级管理中的不足,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当中,扩展班级管理的范围。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是体现教育艺术的一部分,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应以真诚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学生进行充满爱的人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效落到实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与探索 篇12
一、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滋润学生的心田, 感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 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 尊重学生, 关心、体贴学生,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 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我始终身体力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 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 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无论品学兼优, 还是品学均差, 从不偏信偏爱。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 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 就是英雄!”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 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
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 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为此, 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 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 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 细化班级管理制度, 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 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 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 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 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 印发给学生, 组织大家反复讨论, 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 反复修改, 使《班级管理制度》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 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 专人考核纪录, 每两周一次综合, 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 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 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与此同时, 完善了检查反馈制度, 不仅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勤组长随时监督, 作为班主任的我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求到位, 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以《班级日报》形式反馈到责任人手中, 进行整改。实践证明, 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 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 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 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 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 细化分工职责, 强化监督力度, 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应对学校“学生管理细则”的实施, 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 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 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 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 任期内 (一天) 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 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 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 对违反学生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批评, 并写出任职心得, 使班务管理透明化;取消学习委员建制, 拓展科代表的工作平台, 由科代表兼理学习委员的职责, 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
三、本着“不求人人升学, 但愿个个成才”的育
人原则而进行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 扩展了班委会的作用, 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 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
同时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 减除了班主任琐碎事物的制约, 使班主任更高层次的运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导向;也消除了班级管理的局限性, 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 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 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将各种工作分配到个人, 奖勤罚懒, 天天检查反馈, 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推荐阅读: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08-25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07-26
小学三年级班级管理公约-班级管理06-12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07-01
小学班级学生管理06-03
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07-05
小学班级管理之点滴07-26
小学班级管理点滴谈08-16
小学班级管理的感悟10-09
小学文明班级管理方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