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共12篇)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当下,我国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教学问题的困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当下社会与教育部门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合作学习理论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1.1实现课堂互动化
实现“课堂互动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互动化教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结合合作学习理论,对小学班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小组的形式在班里内开展学习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讨论,构建班级管理负责人,通过分层讨论与探究,在学生的互动研究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兴趣。汕头市某小学在实行“课堂互动化”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早读时间,以学习委员作为岗位负责人,在班里中实行分组,针对昨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然后由班主任对探讨结果予以评价,并且对解决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模式有效完善了该校小学班级的管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2优化学生成就动机
在小学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鼓励与赞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在针对当下小学教学质量进行改善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成就动机,成为教学优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越高,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针对这一问题,相应的在办理管理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上海市某小学在优化学生成就动机的过程中利用“利益共同体”这一全新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了该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校以语文课程为重点改革对象,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例如作文竞赛一等奖、诗歌朗诵比赛获得优胜、期中考试成绩获得提高等。通过对每个小组予以学习动机的制定,充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正确方向。
1.3强化学习目标管理
在合作理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在班级内进行目标管理的强化,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互进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基于班级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强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小组制定相应的目标,以构建目标向导为主要研究方向,让学生在集体学习的大环境中有效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与班级的共同目标。淮安市某小学在强化学习目标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在校内发起了合作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组,再对每组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制定,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独立解决学习问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还相应的评选出了多位学习组长,让小组长对每组学生的问题研究质量进行正确评估,以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问题解决能力与目标管理能力,为该校今后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4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质量保障,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不会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与“应试教育”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对我国当下的小学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发展阻碍,因此,在针对我国小学教学问题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正确有效的问题解决手段。长沙市某小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校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相应改善,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为主要改善目标,施行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校通过将合作学习与自主管理有效结合,施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有效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该校在实际教学中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制订符合个体学生的独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各个阶段的综合学习。该校还开展了学生风采展示的专项活动,将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展示与发掘,通过将自主管理进行放大的方式,有效改善了以教师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该校教学在合作学习理念的引导下,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2合作学习理论下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2.1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在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上至关重要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对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实现了学生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鼓励,为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与自我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学生群体相互交流与督促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自觉的遵守办理管理制度,极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
2.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在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各自相应的学习任务,在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自身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学生群体间进行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学习能力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中实际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值得推广。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 篇2
在合作学习基本理念中最突出的一个理念是互动观,它与传统的教学中有所不同,包含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在合作学习教学中的互动观,教师以小组中普通一员的身份与其他成员(学生)共同进行合作学习,完成任务,这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信息源的弊端。
在合作学习教学中,非常重视各类目标的实现,合作学习不光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还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多种目标的均衡达成。
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理论情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将个体性情景、竞争性情景和合作性情景融合在一起,便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合作学习主要看学习小组表现及小组成绩,不是看个人的成绩,这就要求小组成员都进步,形成了“小组内成员合作,小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新格局。
在小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合作学习类型主要有:
第一,相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相邻的学生之间相互搭配进行合作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因为,相邻的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在扮演角色、编排对话时可以轻松地表达出来,两者配合也会很默契。
第二,分组合作学习。在这个学习中,对老师要求较高,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合理配置,分配组员,选定小组长。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在课堂教学中盲目应用
由于各个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在应用新兴的教学手段时,出现了比较极端的现象,有的教师盲目应用,为了赶上教育新趋势,不管是否适用,在所有的教学中统统应用合作学习方式。本来可以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简单和常识性的基础知识也使用合作学习方式。
2. 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类型把握不准,导致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流于形式。有部分教师把传统的小组教学活动看成合作学习,完全不知道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中的一个环节。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集中起来学习,遏制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但在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积极主动学习开展的,合作学习中要求每个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根据明确的学习任务需要自主学习。
3. 在教学合作学习中缺乏引导
大多数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索,忽略了小学生还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在实践中,合作学习是离不开教师引导的,因为缺乏教师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课堂学习秩序混乱,或者是小组中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过于表现自我,以致个人意见代表小组意见,这样可能导致同学之间关系不和谐,难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三、小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措施
1. 加强教师培训,熟悉合作学习技巧
教师是合作学习中的设计、执行、指导和评价者,因此教师本人的合作学习知识是否扎实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理论学习,多参加合作学习教学的研讨会和交流会,通过名师案例形式,使教师掌握合作学习教学的具体操作技巧,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
2. 充分准备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在合作学习教学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好教学内容,制定好学习任务和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学生感兴趣和容易引起争议的素材,便于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提升课堂的活跃性。其次,要做好学习分组工作,在学习分组讨论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小组成员不宜过少或过多,小组成员控制在3~6人。
3. 实施小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第一,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时刻提醒学生使用文明用语,维持小组成员内部及外部的和谐关系。
第二,在合作学习中,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及发言人,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开始时,教师要指定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及发言人,他承担着汇报问题的工作。这个小组长及发言人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上次合作学习交流表现来确定这次合作学习小组长及发言人。
目前的小学合作学习教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在应用合作学习理论中存在不少偏差,从而需要小学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素质,熟悉合作学习技能,做好合作学习教学的准备工作,加强合作学习过程的引导与监督,真正地将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 篇3
摘 要:中小学班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中小学教师对自己所在班级的管理,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下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呢?答案是不唯一的,但是在合作学习理论的条件下,去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合作学习就是说,在班级管理模式的运行下,教师与学生一起出谋划策,为班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班级管理;管理模式
中小学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运用合作学习,不仅是在课堂的学习中运用,还要在班级管理中运用。那么,如何很好地运用这个合作学习理念呢,首先就是教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实行以分级管理的模式,让小组之间有效地进行交流、讨论,同时也让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意识,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如何去合作,又不会失去竞争意识。在这个理论下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让学生成为这个舞台上一颗耀眼的小明星,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去衬托这个明星,帮助他,让他更加耀眼。所以说,一个良好的理论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的。
一、小组合作,竞争互赢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管理能力,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薄弱的,但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所以小组合作这个方法并不是不可行的,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也是不能够放弃的。教师应该好好地利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能力,给学生分配不同的管理工作,让学生各自发挥特长,展现自己。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交流心得,互相之间说说从中的收获,还有觉得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是效果最好的。
当然,其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案,给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帮助。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还需要改变管理模式的一些细节,比如说: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差不多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有竞争意识,做一个活动评比,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让他们形成竞争互赢的局面。
二、把握时机,求同合作
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思维过程的组织,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但是独立思考之后一定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好好地去交流,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汇报所得到的结论,之后教师再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更加乐意去合作,异中求同。
教学中怎么去把握时机呢,这也是一个教学技巧。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差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然后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演讲比赛、趣味口语角、每周口语之星等。把握时机,异中求同,合作共赢。
三、多元化管理模式
如今班级管理已经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了,时代的进步也让学生参与进来,所以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合作管理班级的一个特色的管理模式。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又是怎么理解的呢,其重点就在于“多元化”。因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不至于让教学变得百无聊赖,而且这样的管理模式也是适合中小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让中小学生形成各具特色的性格,拥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多元化的理解是这样的: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多元化;班级班委的选举多元化;班级合作小组的多元化。首先班级管理应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进行适当的改变。其次,班委的选举是要民主的,轮流的,不是单一的让某个同学做,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去学习锻炼。最后合作小组的多元化就是小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都可以在一起愉快地交流、学习。如此这个管理模式的运行才不会枯燥无味,才可以一直运行下去。
四、特色班级,合理规划
在校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班级总是那么有特色,总会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教师在其中是起着桥梁作用的。所谓特色班级就是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成立一个借书角,同时还会设置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让学生积极参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实行轮班制,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就是一个不错的特色,而且图书管理员的职责让学生也会觉得特别新奇,有兴趣参与其中,从而成为校园的一个特色。
合理规划在教学中是伴随着教学任务产生的,所以这是与教师息息相关的,但是在合作学习的理念下,学生也就变成了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所谓的教学相长,其中应该也包含有这样一部分,教师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帮助教师,给教师启发、动力和灵感。合理规划就是教师在给学生的每一个课堂中,都要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发挥潜在的智慧,给予学生有意义的帮助,共同构建一个特色的管理模式,使得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和教师能够愉快的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全英,徐宪斌.新形势下教师培训师的专业发展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4(06).
[2]刘毅.初中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3]潘艳红.海口市中学新任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实证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探讨论文 篇4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个班级的管理中,学生才应该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人。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只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或主观意识就下决定,造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是既能让班主任满意,还要让学生满意,只有双方都满意了,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而一方满意的管理模式是不完善的管理模式。
(二)缺乏班级管理的凝聚力
目前,部分班主任在班干部的任用上,要么是自己指定,要么是投票选举。选举之前也没有特意的培养,也没考虑他们的人品和能力能不能胜任,选举之后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班干部的职位也没有轮流的更换,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不团结,凝聚力不强,更有甚者挫伤了其他同学服务班级的积极性。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大多数的小学里,每个班集体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班级目标、班规以及奖罚制度,但班级的执行力度却跟不上,导致很多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有些制度脱离实际无法实施,有些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造成学生对班集体的不信任。
(四)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七岁到十三岁,但学校对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同样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由于十二岁的学生心理已经慢慢成熟,跟七岁幼稚的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班级管理的模式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变化。(五)教师的班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随意性比较强有些班主任心里没有班级管理的大纲,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模式。一是观念陈旧,就是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采用“管、压、卡”的方式;二是缺乏民主,在管理班级时说一不二,高高在上。
二、解决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对于七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好习惯;对于十二岁以上的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教育他们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对十二岁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权”,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成为班级的主人翁。通过投票来决定班干部,而不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做决定,当然,选出来的班干部需要责任心强、有能力。遇到班级问题,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开班会的形式听取建议再做决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班级。
(二)班主任监督落实班规、奖罚制度
学生们向来不喜欢约束,自然也不会喜欢班规和惩罚制度,所以班规以及惩罚制度如果没有班主任的监督,光靠学生自己去执行是不可能的。做为班主任,要加强监督,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实行赏罚分明,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多与学生交流,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都有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对学生保持耐心,与家长保持联系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哪怕是那些任性、自私或孤僻的留守学生,班主任也应该对他们多些耐心、多些关注。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的父母进行联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班主任要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因为一些学生身上的不良嗜好就放弃他们。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调整。通过耐心、真心、爱心,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当下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在乎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小学班级管理有效性[J].学周刊,(8):195-196.
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探讨论文 篇5
2.1管理观念落后:虽然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班级管理者带去了福音,让班级管理模式得以创新。但是纵观当前,不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对于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认识不到位,管理观念还一直停留在过去。比如有些班主任对于小学生过分重视学生出勤情况,是否遵守纪律,成绩是否优秀等,单纯的将自己的作用定位在维护班级秩序上,没有重视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当前我们需要的是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是空谈,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模式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和适应当前网络环境的变化,学会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开发网络资源,与家长一起合作形成家校一体的模式,对于提升管理效果,增进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
2.2思想政治教育不当:现代互联网科技创造了一个信息流通相对快速、自由、广泛的虚拟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中充斤着游戏、暴力、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对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造成了巨大冲击,如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和引导,势必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此看来,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思政教育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小学生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网络环境对小学班级管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帮助小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代小学班主任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 篇6
[内容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探究方式,其作用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并尝试找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最佳运用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提问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二、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1、教学形式
我认为比较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角色表演、游戏、调查活动。
(1)角色表演
教材中对话部分,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熟悉本话题相关的句型,运用新、旧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进行角色表演。
比如PEP教材学生用书三年级下册1单元B部分中的Let’stalk, 学生学完对话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这三人物:AmyChen JieMr Black.学生演得非常投入。每个人在组内都发挥了作用,对角色的表演特别到位。对语言知识的输出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2)游戏
Play games.(即做游戏。)根据小学英语课的特点,课堂中一般都会进行趣味游戏。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加到游戏中去,我设计一些适合小组开展的游戏,让学生们在小组里展开游戏活动。如进行PEP三年级上中“Show me your„(文具)”时,因组内成员层次不同,基础好的,善于表现自己的同学承担发指令的角色,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学生会主动地去要求来做听指令做动作的任务。这使组内每一位学生都易于成功,成功的体验也是他们信心大增!
(3)调查活动
小学英语的课堂中有许多常见的调查活动。这些简单的调查,通过问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PEP教材五年级下《 What are you doing》中这一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I’m…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活动:Work in groups.Talk in class.先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交流练习句型,再由组内同学在全班进行反馈。学生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作用,组内程度好的学生先进行回答,程度稍差的同学通过向前者学习后回答,完成了学习任务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
2、实施步骤
(1)分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我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然而,在划分小组时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我不想跟他一组!他的英语太差,老是不举手!” “老师,这样分组不公平!” “他是个笨蛋,怎么教
也教不会,英语说得不流利!” “ 老师,小组交流时他总是说废话,不会倾听!”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给学生讲明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2)任务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学困生更落后。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4)评价
①师评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②组评
我常常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手段。在小组评价中,由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反思评价。我还尝试设置了一些奖励形式,比如 “最佳表演奖” “最有创意奖” “最有合作精神奖” “最努力活动奖”等,使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鼓励。
3、存在的问题
本应该经常轮换小组角色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发言者,而成绩差的同学成了忠实的听众。在操作中时常重视对整
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
对于合作学习的探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以上也只是个人一些肤浅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尝试和实践。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施蓉蓉,2004,《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3.林立、王之江,2008,《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篇7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 是体现一个团体的合作能力, 可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首先一定要合理地分组。一般而 言, 合作学习小组4人最合适, 最好遵循“就近原则”选择小组成员。如果是年纪较小的学生, 则可两人一组, 即同桌合作。合理建组便于成员合作, 同时可以激发各组间的竞争, 这样易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 同学们之间可以强弱互补, 共同进步。建组应注意优、中、差生之间的组合和学生之间的性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身高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互补, 同时需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1]。在小组分配完成后, 要进行民主推荐, 选出各个小组的组长, 并依照性格特点分配组内其他成员的负责要点与任务, 这样的分配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最佳状态, 使任务快速圆满完成。在每个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后, 应让他们尝试另一个角色中的工作, 使他们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得到更多的经验[2]。例如, 在讲授“小小的商店”这一章节中,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起“小商店”, 学生的各种小玩具、文具等均为商店里的物品, 而学生则扮演顾客、店长、店员、收银员等各种用角色, 此时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如分为顾客组、收银员组、店员组等。在这个教学活动中, 如果不分组或分组不科学, 则可易产生混乱的局面, 降低合作学习效率。
2.科学开展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不是每个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的环境设备、适合的时机等因素, 选择适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教学内容在学生较容易接受的范围内, 就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学习或进行集体授课;如果知识点多、学习复杂的内容, 就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即合作学习[3]。
学生是否能充分体会合作学习中的乐趣, 主要取决教师是否采用了有效的引导方式。教师在展开活动的过程中, 要尊重每位参与的学生, 无论“差生”或优生, 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特别是在学习上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更要尽心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 尽量消除他们自卑感等。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各组学习情况, 并对每个小组作出评价、建议与鼓励。而能使合作学习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充裕的学习时间。教师让小组进行操作、研究、探讨、交流思考的过程中, 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发言和提问的机会, 使学生能相互补充, 互相进步, 这需要教师留有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 在解决问题后才会豁然开朗, 记忆深刻, 合作学习才会有显著的成效[4]。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 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五组, 让学生分组找出生活中是圆形的物体, 看哪组找出的物体最多, 在讲解关于“圆”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又可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即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看哪一组能够较准确地画出圆形, 准确地测量出所画的圆形的半径与直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3.重视个人与小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与鼓励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更应慎重考虑才可以说出每一句评语。教师要做到这样, 首先要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进行有机结合, 既要注重个人评价, 又要注重小组评价, 肯定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合作互助关系给予表扬;其次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果的评价, 尤其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肯定学生合作过程中的表现, 并对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 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5]。
综上所述, 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方法, 其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再思考[J].吉林教育, 2010, 14 (34) :102-103.
[2]徐素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J].成功 (教育) , 2011, 14 (04) :661-663.
[3]李静.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9, 23 (05) :914-915.
[4]曹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8 (18) :74-75.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探讨 篇8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一)在全班招募组长、组长竞争上岗
条件:
1.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2.组长成绩比较优秀;
3.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4.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对号入座
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发展潜力、综合表现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并分编代号,如1号为学优生,(组长)2、3号中等生,4号为后进生。让学生按4人一组,每组中必有1、2、3、4号学生来自由组合,组成合作小组。组内座位编排每一个单独的四人小组按顺时针分别是2、3、1、4。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互促实现整体共同进步,也就是说,组内各方面管理的重难点都落在三、四号身上,所以,不妨用上面这种座位方式让一、二号对三、四号形成“包围”之势,从各方面对三、四号组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分工到位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小组成员内部分工明确,组长根据组员的特点责任到人,把班级日常工作细化到小组工作中。如:可以分学习、卫生、纪律、等,由组长自由安排谁负责哪一块,一旦某方面出现问题,找负责那一方面的组员即可。这样做,既可以减轻班干部、组长的工作负担,树立班干部、组长威信,又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小组整体意识。
(四)班级五维管理:教师——班长——班干部——组长——组员
由班长定期召开各组组长参加的交流培训会,在会上把各组近段时间出现的各方面问题拿出来讨论、分析并尝试解决。通过这种活动逐步培养班长、组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组长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一)组内自评
具体做法:每个学生准备自我评价记录本,学生每节课根据自己的表现给予评分,如果有小组学习的安排,除了自评分还有本节课中小组其他成员给予的评分及小组长给予的评分,每天学校的点评后有组长组织组内成员首先对自己一天的评分进行综合,根据综合得分在小组中陈述自己得分的理由,哪些方面做得好需进一步发扬,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马上改进,然会组内其他成员根据其陈述相互核实,最后教师给予总评,给出鼓励性评语幷将情况向家长汇报,每一位学生定期给组内对应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汇报该生在校情况(如1号组员—2号组员家长;2号组员—3号组员家长;3号组员—4号组员家长;4号组员—1号组员家长)联系家长一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而且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能够清楚地记录学生每节课的学习状态,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看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二)小组活动的考核方法
小组考核是为了促进开展活动,使每个组员都有小组意识、为组争光的使命感。考核方法有:
1.只要有个人成绩的项目,都计小组成绩。
2.小组成绩:可取小组的平均值,也可抽查同层次组员评定成绩,或提问哪个学生得到的成绩就为哪个组的成绩。
3.个人的综合成绩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
4.小组成绩由别的小组组长负责登记,个人成绩由教师登记,综合成绩由学生代表统计。为了小组竞争公平、公正、彼此监督,组间互动均采用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的循环链条式进行(假定全班共12个组)。
(三)评比
每节课对各小组进行评比,具体有下列做法。
1.课堂表现:各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表现,随时在黑板两侧加减分。上课时能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者得5分。组员能够在组长的安排协调下积极配合活动者得5分。展示时,能积极展示者得2分。能及时补充纠正者得2分;讲评时,根据优劣得2—5分。点评时,能提出一些自己的困惑或见解者每一次得2分。课堂受到表扬的小组加4分。受到批评的小组减4分。
2.分层设问:根据题目的难易,设定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题,供相应层次的学生进行抢答。
3.分层评分:一号10分、二号20分、三号30分、四号40分,鼓励四号组员多答。
4.抽签必答:答对给分,答错一律扣5分。
根据每节课小组得分情况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12-1组长课后把本节得分情况写在黑板后面的pk墙上。
(四)作业处理
1.自查:上交的作业必须是学生自己已经完成并且更正好的作业才算合格。重视学生的即时反思,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互查:组长对组员之间互查,了解作业完成情况,能回答本组作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醒和互助。
3.他查:组内负责检查作业的学生到别组检查,根据被查组员的能力,衡量作业完成的情况和真伪给予评分把被检查组的当天得分写在pk墙的对应位置。通过他查形成互压、互促,落实即时到位,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endprint
4.师查:有针对性地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以点带面,利于点评。
(五)期中、期末成绩评定
小组基础分:(本班有12个小组)第一名+24;第二名+20;第三名+18;……;第十二名+2 (若本班只有11个小组则第一名+22分……第十一名+2)
小组加分:相对上次考试进步一名+2;退步一名-3
个人基础分:(本班有46人)第一名+46;第二名+45;……第四十六名+1
个人加分:进步一名+2;退步一名-3
最后由各小组算出对应组的小组总分和小组内个人总分,然后分别评出优胜四人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四人小组,组内评出贡献最大的组员和进步最大的组员。
(六)行为习惯常规评价
主要从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入手。
1.纪律评价: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好人好事等。每人次1分、为班级加1分可为小组加5分。好人好事累计五次为小组加5分。优秀班委、组长、课代表期末加10分。为班级扣1分即为小组减5分。
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天轮换的值日班长记录,量化到黑板上的常规评价栏中。
2.卫生评价:包括个人卫生、桌面整洁、小组环境、值日卫生如果小组负责的卫生区在学校的检查中每扣1分即为小组减3分。表现好的与表现不好的由卫生委员依据情况加减分,量化到黑板上。
(七)量化结果处理
以小组集体的活动效果作为评价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创优。
具体做法是:后黑板左侧的pk墙上有每组每天的得分情况。内容包括:小组组长和本组成员的姓名、日成绩、周成绩,通过学生在每天每节课上的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积极程度、纪律情况等各方面的得分,由任课教师在日成绩一栏加分、减分,再由班主任根据该小组在当天德、纪、勤、卫、操给小组加分、减分。同等情况下1、2号学生得分多于3、4号学生得分。
为了使本组分数不断上升,势必会促进小组内一二号学生对三四号学生的督促、帮助,每周末累加日成绩,评比出本周”班级之星”张榜公布并给予表扬。每周把小组评价情况制成课件利用班会展示;每周的量化情况,通过校讯通及时与家长联系,每次量化资料作为期末操行评价和开家长会的依据。每月评比出冠军组、季军组、亚军组,并给家长发喜报。每月按照小组得分的多少,得分最高的组可以任意挑选本组的位置,然后依次类推。
这也是我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让各小组特别是分数落后的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反思和互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述中,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内,统一了思想,事情的是与非显而易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得以确定,达到了自我教育、团结协作的目的,大多数学生都受到教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各小组内都存在行为比较差的学生,组内分可能由于某个人扣掉很多,这时小组成员就要坐在一起,共同商讨,采取措施。方法由小组内决定,班主任负责把关。目前学生采取的方法有书面家长通知(小组成员共同起草指出问题赢得家长协作),电话联系,为班级做事赢加分。同时,因为个人行为会影响到小组,由于个人原因为小组扣分的学生比扣在自己身上还难受,也会主动弥补。随着每学期的不同要求可以进行制度的调整,如进入初三后,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一组达成促进学习的作用。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下,教师可以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脱离出来。
(责编 金 东)endprint
4.师查:有针对性地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以点带面,利于点评。
(五)期中、期末成绩评定
小组基础分:(本班有12个小组)第一名+24;第二名+20;第三名+18;……;第十二名+2 (若本班只有11个小组则第一名+22分……第十一名+2)
小组加分:相对上次考试进步一名+2;退步一名-3
个人基础分:(本班有46人)第一名+46;第二名+45;……第四十六名+1
个人加分:进步一名+2;退步一名-3
最后由各小组算出对应组的小组总分和小组内个人总分,然后分别评出优胜四人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四人小组,组内评出贡献最大的组员和进步最大的组员。
(六)行为习惯常规评价
主要从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入手。
1.纪律评价: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好人好事等。每人次1分、为班级加1分可为小组加5分。好人好事累计五次为小组加5分。优秀班委、组长、课代表期末加10分。为班级扣1分即为小组减5分。
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天轮换的值日班长记录,量化到黑板上的常规评价栏中。
2.卫生评价:包括个人卫生、桌面整洁、小组环境、值日卫生如果小组负责的卫生区在学校的检查中每扣1分即为小组减3分。表现好的与表现不好的由卫生委员依据情况加减分,量化到黑板上。
(七)量化结果处理
以小组集体的活动效果作为评价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创优。
具体做法是:后黑板左侧的pk墙上有每组每天的得分情况。内容包括:小组组长和本组成员的姓名、日成绩、周成绩,通过学生在每天每节课上的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积极程度、纪律情况等各方面的得分,由任课教师在日成绩一栏加分、减分,再由班主任根据该小组在当天德、纪、勤、卫、操给小组加分、减分。同等情况下1、2号学生得分多于3、4号学生得分。
为了使本组分数不断上升,势必会促进小组内一二号学生对三四号学生的督促、帮助,每周末累加日成绩,评比出本周”班级之星”张榜公布并给予表扬。每周把小组评价情况制成课件利用班会展示;每周的量化情况,通过校讯通及时与家长联系,每次量化资料作为期末操行评价和开家长会的依据。每月评比出冠军组、季军组、亚军组,并给家长发喜报。每月按照小组得分的多少,得分最高的组可以任意挑选本组的位置,然后依次类推。
这也是我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让各小组特别是分数落后的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反思和互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述中,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内,统一了思想,事情的是与非显而易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得以确定,达到了自我教育、团结协作的目的,大多数学生都受到教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各小组内都存在行为比较差的学生,组内分可能由于某个人扣掉很多,这时小组成员就要坐在一起,共同商讨,采取措施。方法由小组内决定,班主任负责把关。目前学生采取的方法有书面家长通知(小组成员共同起草指出问题赢得家长协作),电话联系,为班级做事赢加分。同时,因为个人行为会影响到小组,由于个人原因为小组扣分的学生比扣在自己身上还难受,也会主动弥补。随着每学期的不同要求可以进行制度的调整,如进入初三后,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一组达成促进学习的作用。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下,教师可以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脱离出来。
(责编 金 东)endprint
4.师查:有针对性地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以点带面,利于点评。
(五)期中、期末成绩评定
小组基础分:(本班有12个小组)第一名+24;第二名+20;第三名+18;……;第十二名+2 (若本班只有11个小组则第一名+22分……第十一名+2)
小组加分:相对上次考试进步一名+2;退步一名-3
个人基础分:(本班有46人)第一名+46;第二名+45;……第四十六名+1
个人加分:进步一名+2;退步一名-3
最后由各小组算出对应组的小组总分和小组内个人总分,然后分别评出优胜四人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四人小组,组内评出贡献最大的组员和进步最大的组员。
(六)行为习惯常规评价
主要从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入手。
1.纪律评价: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好人好事等。每人次1分、为班级加1分可为小组加5分。好人好事累计五次为小组加5分。优秀班委、组长、课代表期末加10分。为班级扣1分即为小组减5分。
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天轮换的值日班长记录,量化到黑板上的常规评价栏中。
2.卫生评价:包括个人卫生、桌面整洁、小组环境、值日卫生如果小组负责的卫生区在学校的检查中每扣1分即为小组减3分。表现好的与表现不好的由卫生委员依据情况加减分,量化到黑板上。
(七)量化结果处理
以小组集体的活动效果作为评价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创优。
具体做法是:后黑板左侧的pk墙上有每组每天的得分情况。内容包括:小组组长和本组成员的姓名、日成绩、周成绩,通过学生在每天每节课上的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积极程度、纪律情况等各方面的得分,由任课教师在日成绩一栏加分、减分,再由班主任根据该小组在当天德、纪、勤、卫、操给小组加分、减分。同等情况下1、2号学生得分多于3、4号学生得分。
为了使本组分数不断上升,势必会促进小组内一二号学生对三四号学生的督促、帮助,每周末累加日成绩,评比出本周”班级之星”张榜公布并给予表扬。每周把小组评价情况制成课件利用班会展示;每周的量化情况,通过校讯通及时与家长联系,每次量化资料作为期末操行评价和开家长会的依据。每月评比出冠军组、季军组、亚军组,并给家长发喜报。每月按照小组得分的多少,得分最高的组可以任意挑选本组的位置,然后依次类推。
这也是我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让各小组特别是分数落后的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反思和互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述中,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内,统一了思想,事情的是与非显而易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得以确定,达到了自我教育、团结协作的目的,大多数学生都受到教师或同伴的鼓励,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各小组内都存在行为比较差的学生,组内分可能由于某个人扣掉很多,这时小组成员就要坐在一起,共同商讨,采取措施。方法由小组内决定,班主任负责把关。目前学生采取的方法有书面家长通知(小组成员共同起草指出问题赢得家长协作),电话联系,为班级做事赢加分。同时,因为个人行为会影响到小组,由于个人原因为小组扣分的学生比扣在自己身上还难受,也会主动弥补。随着每学期的不同要求可以进行制度的调整,如进入初三后,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一组达成促进学习的作用。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下,教师可以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脱离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评价方案 篇9
小组内自评由小组长安排本小组人员对本小组成员行为进行评价。
课前
课前准备能备齐课本,笔,教辅,练习本,作图工具,为标准,不好的—1,(一节一查)
没完成预习任务的—2
课中
做小动作一次—2。
被老师点名批评一次—2。
被老师表扬一次+2。
回答问题正确的一次+2,回答答案有独到见解受到老师表扬的一次+3。不回答的一次—2。
每次展示正确的+3,答案有独到见解受到老师表扬的一次+5.不展示的一次—3。
能完成当堂训练任务的+4。
二、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评价方案
(一)评价表
组别
预习
自学
合作
展示
互动
训练
倾听
合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二)评分标准
1.课前预习情况评价小组内有一人完不成预习务的扣二分。
2.自学要认真,不做小动作,不抄袭他人,按时完成任务的记满分,有违反规定的酌情扣分。3.小组合作交流果好,加分。其具体操作全权由上课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加分。所有小组组员全员参与积极、主动,不讲讨论与内容无关的话,效果好,满分。
3.讨论其间违纪,减分。有组员参与不够积极、主动,讲讨论内容无关的话,减1分。
4.课堂展示评价。此项评价在各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后进行。具体操作办法是:各小组选派代表将本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结果按顺序依次进行展示,各小组展示完后,先由同伴小组选派代表(其他组员可作补充)纠正。(1、姿态自然大方;2、语言通顺、流畅;3、板书工整、清晰;)
5.倾听听情况评价。其具体操作由上课教师全权根据要求(1、注意力高度集中;2、组员间不得窃窃私语;3、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等)进行,对每个小组凡按违反“倾听要求”1人次扣1分。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 篇10
杨振宁博士说:“中国的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常州路小学每个班级都科学设置合作小组。合理组建小组,分层培养组员,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前提。我们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人合作小组,确定小组学习任务,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互助互促,平等参入。
一、组长名字命名小组制
我班的小组,都是用组长的名字命名的。如:子凡组,峻基组、小涵组等。组长的名字命名小组法,既增强了组长的责任感,又拉近了生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提起组长的名字,就仿佛在谈论一个老朋友一样亲切,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找到自信,从而全面健康地展示在公众面前,有力地展示出“生生合作,共有一家”的魅力。
二、小组循环日记。
写日记曾经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作业。但是自从我们的日记长了“翅膀”,循环在同学之间,我们就有了无穷的灵感空间,开启了明丽的思维天窗。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本共用的日记本——合作小组循环日记。每天由小组的甲同学写一篇日记,第二天乙同学拿过接力棒,批阅、评议甲同学的日记,并写下自己的日记。这样循环往复,每组四人,人人都写循环日记,每个人都扮演作者和评者的双重角色。这样你写我评,我写他评,写而不厌,评而不倦,喜忧共享。一本小小的循环日记,把我们的合作精神体现的一览无余。
三、班级循环日志。
全班同学轮流担任班里的值日小卫士,并把值日一天的纪律、卫生、学习、出勤、好人好事等记录下来,同时写下当小卫士一天的感想和收获。这本日记,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成为我们班级的成长记录,忠实地记载下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思。经常翻阅这本日记,让孩子不断重温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刻修正自己的行为。也正是这本日记,让学生之间真正畅通了交流车道,实现了零距离沟通。
四、小组捆绑式评价
根据学生的平日表现情况,进行积分制。除平时的作业、、卫生、纪律等方面外,还经常组织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文诵读、谈天说地十分钟、朗诵、演讲、环境识字、手抄报、数学日记、剪报、配画文、编撰的书等比赛活动,优胜的小组加分奖励。小组四人同进退,一人扣分四人同扣,使大家在各方面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合作成长。无形中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格局。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 篇11
关键词:班级家庭小组管理;合作学习;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62-01
随着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给教育理念不断带来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教师们在新理念的带动下,不断地探索新的可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这些方式既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效率,让所有学生在轻松感兴趣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产生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如分层次教学法、四步式教学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法成了新课程理念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优势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勇敢的挑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身的责任感,发展了学生本身的能力。合作学习是二十一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校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一直站在课改的前沿,主动摸索和实践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结合我校的实际,在“四个学会”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发展” 的理论指导下。创下了独具我校特色的四步式教学法和班级家庭小组管理学习模式。每个家庭小组设两名家长,这两名家长必须是成绩优秀,有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能很好的为家庭小组服务。让学生在有温馨家庭气氛的氛围之中愉快的学习,各家庭小组成员之间,充满兄弟姐妹一样的情谊,大家一起互相照顾、互相鼓励、互相竞争,你争我赶。全班学生在既有竞争分歧,又有家庭温暖的气氛中合作学习。充分展现班级家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效率。
在此契机下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校图书馆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班级家庭小组的自我管理,开展图书馆阅读和教室内家庭小组阅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及自主阅读的能力。学生通过在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素材,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这样对于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课堂兴趣,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家庭阅读小组在学习时合作,兴趣和效率双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家庭阅读小组合作活动。教学中可以先让家庭阅读小组组员之间轮流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词方法教给同组的其他人,看谁的方法好,推举到全班发言,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了生字生词,激起了同学们更高的兴趣。
初中需要掌握的字词、古诗、短文的数量很大,这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地去练,这时家庭阅读小组合作练习的效果会很好,可以在家庭阅读小组中开展比赛,让各家庭小组在课下积极练习,会了可以过关,看哪个家庭小组过关最快,这时家庭小组的学生,为了自己小组荣誉,学生就能在比较积极的状态下抓紧时间练习,使兴趣和效益双双提高。
另外,家庭阅读小组的几名成员间还可以开展知识抢答形式的学习,一个组员出题目,其余成员进行回答,也可抢答。这样的练习范围小,并且有一定竞争性,学生参与机会多,因此积极性很高。学生既在出题和回答过程中达到了记忆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庭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和活动效率。
二、家庭阅读在朗读中合作,激活思维,提高积极性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是理解讨论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读”的重要性,老师让读了,就在那儿“装样儿”,等到老师问:“都读完了吗?”他们就会随声附和“读完了”,其实根本就没有读。如果开展家庭阅读小组合作下的“读”,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彼此之间就能认真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了文章的意境。
我在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在家庭阅读小组合作下完成阅读的,既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分段交换朗读,其他成员分别记下阅读者的错误,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加阅读,并且很认真。另外,在讨论时,家庭阅读小组的家长先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有的做记录、有的做监督员、有的是总结人,对平时好“静”的学生也有具体分工。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家庭中如果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请求其他家庭的帮助,最终达成共识。这样通过讨论,既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概括性,为以后的合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家庭阅读小组在活动表演中合作,增强家庭小组凝聚力,提高学习语文积极性
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一些游戏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课外语文活动,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编课本剧、诗文朗诵、成语接龙等活动。在轻松自由压力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活动中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能量喷洒出来,逐步体验合作的默契、参与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让每个家庭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并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修改,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从而真正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的构建探讨 篇12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综合素质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其自我控制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也会相对较弱,这就使得激励机制的建立变得尤为必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去主动学习,这对于其各项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小学教师一定要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以保证其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
一、对目标激励机制的构建
所谓的目标激励机制指的是班主任针对小学生各自之间不同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为其设置一系列的目标,以督促其实现,从而提高其对知识的接受及学习水平的一种激励机制。对于激励机制的构建除了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外,还要分阶段进行。例如: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一点的目标,而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制订短期与长期两个目标,比如要求其一天之内背诵几个单词,这是短期目标,而一个月之内要保证英语成绩能够提高几分,这是长期目标,只有这样,激励机制才能够被完整地构建,从而为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感情激励机制的构建
想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感情激励机制,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班主任就一定要做到师生平等这一点。班主任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当中,要利用谈心等多种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与感受,且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还应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地接受自己,把自己当作朋友对待,也只有这时,教师才可以利用感情激励机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激励学生使其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提高,同时也只有这样,班级管理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的程度,整个班级才能逐渐地成为一个整体。
三、对榜样激励机制的构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的榜样激励机制所应用的也正是这一原理。在榜样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保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同时以这些学生的优点为基础对其进行表扬,以在班级树立起榜样,从而使其他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向他学习,使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得到提高。例如:班主任可以以学习成绩较好,平时上课发言较为积极,同时还可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同学为榜样,面向全体学生对其进行表扬,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小红花的方式以提高榜样激励机制的效果,这样一来,在学生心中,这样的同学便会成为一个榜样,而其他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向其学习,这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值得班主任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去实施与实践。
四、对竞争激励机制的构建
竞争能够带来压力,而压力则能够带来发展与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规律同样适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构建竞争机制便开始成为目前小学校比较关注的一项问题。在竞争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小学生充分地体验竞争。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某一节课的时间,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令每个小组去完成相同的任务,最后根据任务完成的速度以及效果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以得出成绩最好的小组。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励机制的构建,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团体意识,使其能够学会团结与合作,这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有利。在竞争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这样所得出的结果才能使小学生所信服,同时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对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包含的内容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以学习成绩为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学生要从其综合素质入手,即,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包括学习成绩、平时的课堂表现、动手能力以及其他很多能力为准,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同时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去提高每个小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在其具备优势的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使其能够在相对较弱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引入激励机制对于小学生学习效果及各项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励机制包括的内容很多,因此班主任在具体的对激励机制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目标激励机制、感情激励机制等多种机制的构建分别入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激励机制的构建效果达到最好,同时也才能保证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雪娇.探究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14(7).
[2]付金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构建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小学班级管理合作学习理论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08-2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期待真教育_通用版09-16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论文范文10-22
小学班管论文《班级管理之我见》11-20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探讨08-07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07-26
小学三年级班级管理公约-班级管理06-12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06-04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07-01
管理好小学班级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