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学困生

2024-05-15

初一数学学困生(共4篇)

初一数学学困生 篇1

摘要: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是农村初中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要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进行阐述,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能力, 形成数学思想, 进而造就数学人才。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是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尤其是对数学学习上较弱的学生, 让他们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 是每位数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七年级开始, 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 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学好数学, 是提高整体数学水平的一大关键问题, 也是目前初中学校的教师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数学学困生只是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差并不等于智力差, 更不等于就是差生。本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重点关注了这些学困生的发展, 并努力去寻找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针对原因探索改进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 思维的缺陷让一部分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一部分学生擅长形象思维, 擅长语言的学习, 但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让他们无法胜任这一学科的学习任务, 造成数学成绩的落后。

(2) 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降低, 影响成绩的提高。有些教师不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味地追求习题的深度挖掘, 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也就失去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追赶教学进度, 课堂上采用满堂灌, 使学生没有练习的时间,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整节课思维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缺少创新的活力和积极参与思考的能力。调查中发现, 很多数学学困生无法摆脱教师常常教导的机械识记、死记硬背, 无法适应数学开放式学习的模式,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学的知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 由此形成了数学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再有就是部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学困生的歧视, 使得这些学生也不自觉地产生了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的心理, 慢慢地成为了数学学困生。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消除自卑心理,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作为教师, 要特别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情感教育, 用爱去感化他们,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给予他们更多关注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对待他们一定要细心,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承认他们自身的优点, 肯定他们微小的进步,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 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们谈心, 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关心他们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 实行一帮一活动, 学生互助辅导学习, 带动学生的全面进步。教师要注意适当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一些学习成绩优异、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学生做“小老师”, 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 这从某种程度上讲更能被学生接受。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数学学困生基础差, 是因为他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出现漏洞时没有及时补救, 导致出现了学习上的障碍。再者由于他们缺乏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往往导致他们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对学到的知识容易健忘, 所以他们的成绩也没有明显的进步。与优等生相比, 数学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求知欲, 因为他们也希望能学好, 也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因此, 我们应该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大门, 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肯定、给予表扬, 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话语比一顿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4)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数学学习上也就一定存在着差异, 教师要坦然接受这一事实。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真心帮助学生。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 教师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使这些学生不断看到成绩, 看到进步, 不断强化“心理优势”, 促成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并进行分层教育。数学学困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相对较差, 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最大可能地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 不搞一刀切, 对于较难的题目应降低难度, 只要能正确运用即可。如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时只要求数学学困生记住这个定理的内容, 能够正确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就行了, 定理内容的证明不作要求。

学困生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教师, 我们要始终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 一视同仁, 没有优生和学困生的差别, 并认真总结教学上的经验和教训, 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复杂的工作, 我们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始终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给学困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学, 自己去摸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进而成为在数学方面有一定成就的人才。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初级中学)

初一数学学困生 篇2

一、客观存在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英语不会拼读,全靠老师领读,讲出的英语,生涩僵硬,且词汇量少,考试成绩始终上不去,被暂称为“学困生”。差生现象是不言而喻的客观存在。

值得担心的是,一些差生见自己英语考试成绩总是处于全班靠后几名,逐渐丧失了信心,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也有差生在尝试努力,期望有所改变,学英语舍得花时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自身悟性不高,或学习方法不对,或基础不扎实,等等。他们还是没能摆脱成绩差的困扰,这种状况又是令人忧心。

对于客观存在的英语差生现象,应当引起教师的关切。正确分析差生存生的原因,帮助他们进步,教师责无旁贷。

二、原因分析

出现英语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笔者学校的情况看来,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底子薄。小学是初中的基础。小学英语教材要求:小学英语要达到二级水平,学生要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能用简单的英语致问候和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但是,从目前小教英语的实际情况看来,一些学生还没能达到这一要求,这就为他们在初一的学习留下了一个坎。

二是生源差。根据现行小升初招生办法,目前我校生源的状况,尽管有佼佼者,愿学者也过半数。但仍确有少数学生对入校读书持无所谓态度,不求进取,甚至自暴自弃。这少数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

三是兴趣淡。一些差生是因为年龄尚小,思想不够成熟,贪玩调皮,加上家长溺爱,对 “为何要学英语”未作多想,因为觉得英语难学难懂,提不起兴趣,干脆弃学。结果,陷入“越怕、越差,越差、越怕”的怪圈。

这表明,初一当中的学困生,对学好英语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对英语还比较朦胧。如果不在初一乘早帮其打好基础,他们要实现初中英语学习的目标,可能就很困难。

三、教学方法

对待所谓差生,教师首先不能有半点歧视,要满腔热情地关爱、帮助他们尽早脱掉“学困生”帽子。

提高兴趣

不少刚入初中的学生,一捧到英语书便被吓住,将英语课本视若深奥的“天书”,产生了畏惧感、厌恶感、排斥感,学习的兴趣骤减。因此,增强自信,激发兴趣,是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十三、四岁的学生好奇心、求胜心都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教纲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有选择地开展一些竞赛式、游戏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增加趣味性,调动积极性。在这过程中,要特别关照差生,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当他们一有进步,即予鼓励、肯定,使他们感到“我努力,照样行”,从而激发起自信和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对初一学生有肯定的效果。

培养语调

语音、语调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没能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明显不足是汉字吐音较重。因此,必须在初一就帮他们补上这一课。

首先,是“听力刺激”。通过大量、反复听配套录音磁带,让学生感悟、体会、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逐步掌握重音、连续、弱读、失去爆破在口语中的运用。其次,是“反复阅读”。在听清听准的基础上,让学生仿读、模读、反复读、大声读、快速读、充满自信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找到语感。再次,是“音标辅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辅音和元音组合的规则,学会拼读,为今后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创造条件。

积累词汇

初一英语注重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是,学困生的薄弱之处恰恰是怕记、怕说、怕写,影响了英语的词汇量。而贫乏的英语词汇,又导致学生听不懂讲课,完不成作业,看不懂试卷,成绩越来越差。因此,必须狠抓学困生英语单词的记忆和汇集,这样才能让他们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初一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前期,正是大脑记忆能力的旺盛期。教师应当抓住初一学生的这一生理特征,刻意加大对单词、短句记忆的压力,充分挖掘他们宝贵的记忆资源。要明确告诉学生:熟记单词没有什么捷径,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念、反复记、反复诵,不断刺激大脑,直至烂熟于心。同时,应当向学生传授记忆的技巧、技法,使之尽多地掌握单词,并能在语法规范下正确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运用数学心理原理帮助数学学困生 篇3

没有教育理论作指导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充分运用数学教育心理原理来开展教学, 能使大多数学生对学好数学产生极大的热情, 尤其对转化数学学困生有极大的帮助。下面结合我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运用数学心理原理, 帮助数学学困生。

一、运用情感原理, 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 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 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 学生学不好数学, 不能责怪学生, 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 教师的责任就是从不懂到教懂, 从不会到教会。学生回答不好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 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错误, 不要急于评讲, 可以利用作业批改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自己去改正, 然后再给学生评分。要让学生认识到, 作业做得差的学生, 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自己努力同样可以做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

二、运用活动原理, 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

学困生往往有一些坏习惯, 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爱交头接耳开小差, 有时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 课下东问西抄, 这不仅对学生无益, 而且还会危及其他同学。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教师不应该采用硬性压制的手段, 而要运用活动原理, 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正像全国优秀教师、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得那样:“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 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 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对学困生从“不让说”到“敞开说”, 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为了给他们“敞开说”创造条件, 教师把前后相邻的四名学生编成一组, 注意各组生源的搭配和组长的带动作用。教师思考提问, 让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里发言热烈、活跃、有争有论, 有时教室里好像有点“乱”, 但这种“乱”却一改过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气氛呆板局面, 特别是差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

三、运用成功原理, 变厌学为乐学

数学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中屡遭失败, 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有的学生自己认为脑子“笨”, 不是“学数学的料”, 甚至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要克服这种心灵深处“伤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们创设成功感, 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在教学中, 重视运用成功原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 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 即以大多数学生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 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 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 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把握住学困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 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 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递反馈、激励评价。

四、运用合作原理, 变个人努力为团队精神

学困生由于成绩差, 总觉得低人一头, 他们不愿与人交往, 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袒露, 时间久了, 就会出现闭锁心理。因此我们要运用合作原理,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1) 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学习小组, 让学生共同研究、讨论问题, 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2) 在活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计划拟定、探究研讨, 共同克服困难, 完成活动任务。 (3) 组织课外学习小组, 课外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 (4)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数学手抄报, 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

初一年级学困生生家长会发言 篇4

首先我代表学校,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学以来学校工作汇报,二是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三解决学生问题,家长要做的工作。

一、开学来学校工作汇报

作为家长,要时常了解学校工作,知道学校在抓什么、怎么抓,以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现在我简单地将学校情况总结如下:

1、招生情况:今年学生计划招生六个班,300人,实际招生六个班,348人。今年的招生实现了招够、招优、招特的目标,最后还有100多名学区内学生因学校招满而不能到我校上学,在坐的家长,我想你们会能到我们这所学校上学而庆幸与自豪。

2、管理情况:开学以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重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在德育管理上提出了“有礼、有矩、有序”的管理目标;在教学管理上提出了“招的来、管的了、教的巧、学的好”的教学目标。学校坚持值班制度、一日常规检查制度、一日家校联系制度、课堂教学视导制度、全校周升升旗制度,班级管理周考核月评比制、学科检查周周清制度、常规教学月检查制度、两早一晚一小时自习课制度等。严明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勤奋的老师,保证了学校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

3、考试情况:学校举行了月考与期中考试。

4、活动情况:学校不仅重视学习,也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成功举办了“首届艺术节”和“争当城市美容师活动”,首届艺术节,有文艺类表演、有书画书法比赛、有体育运动会,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了舞台。“争当城市美容师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受到洛阳电视台的报道。

5、学校建设情况:学校改造了操场、实验室、自来水,美化了环境,申请到了综合实验楼建设项目。优美的环境,不断改善的办学条件,保证了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48中,正以新的面貌展现给大家。

二、学生成绩不理想原因分析

学校的进步不仅反映在硬件建设上,体现在有多少个的学生考上省重点上,学校把“为学生的一生奠基,让每个学生成功”为我们的办学思想,提出了“水涨船高”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质量观点,要求老师们把更多的爱、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给学困生、落后生、问题生。今天在坐的家长,根据学校的期考成绩,我们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比其他同学慢了,也可以说落后了。学校分析的原因如下:

1、小学基础不好,初中跟不上。

2、学习习惯不好。在校的表现如:早读到校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上课听讲不高效,课后作业没有保证真正弄明白,不懂也不去问,得过且过。在家的表现如,慌称作业完成,想看电视,想上网,不会复习预习,周六、周日等放假期间不能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玩多学少。

3、学生信心不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由于学习不跟趟,对学习失去兴趣,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偏科现象。

4、家长管教不到位。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父之过。家长之过在于:对孩子失去信心、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孩子管理不当。把学校当成幼儿园,把老师当成保姆,怕到学校、怕见老师、怕开家长会。

三、对家长的几点希望

学生的病根子找到了,关键要对症下药,要精心护理。有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医生开药后,护士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往导致学校教育事倍功半。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树立家长也是教育者的理念。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教学专家李镇西认为“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了一番事业,这首先归功于其父母”。现在的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发,是立体式、多层次的教育,表面看来,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暗地里却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家长的付出与教育方式已与学生的成绩成正比例。

2、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他们信息广,知识面宽;他们有成人意识强烈,但情感脆弱、自控力很弱;他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但付诸行动又缺少毅力;他们想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但又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做父母的,一定要细心观察,悉心引导。第一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能过激,要把握好尺度,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学会宽容与理解。第二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第三要学会防微杜渐,不能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心孩子。第四,要不断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与精神,要使他们不断地学会“自强、自立、自律、自理”。

3、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

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家庭施教的不准确。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有的家长在没有全面摸清孩子智力水平的情况下,单凭某一学科或某一单元的学习成绩就盲目断定孩子“不行”,还有的家长过高估计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农村有句古话叫“庄稼看人家的好,孩子看自已的好”,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很聪慧的,但到上学后,一比较就看到了差距,再到中学阶段就心灰意冷,这就是对孩子智力估计不准确造成的。

4、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影响一生。在中国一考统天下的情况下,学习好、考试好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但现实是并非人人能上大学,上了大学都过的好、幸福。我们养教孩子,一是要他健康,二是要他养着自己,一生幸福。成绩不好不可怕,最怕品德不好,没有上进心、没有孝心、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既要与同学比,更要与自己比,比较前后几次考试,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

5、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如果孩子很尽力了,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要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6、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地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对于那些刻苦学习,一心求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对于班级体也是一种伤害,对其他同学也是不公平的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教育孩子在学校服从老师管教,尊敬老师、不顶撞老师,我们的老师无论是教学教育上还是在做人上都可称得上一流的,因此应相信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相信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述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老师找自己你的茬吗?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利,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说的话有时并不一定是真实可信的,要相信老师的话,并请家长能主动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了解真实情况,相信很多误解通过沟通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为了让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一周的表现,我们自己印制了家教联系卡,希望家长们认真看,并过问一下孩子本周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并签字以示重视。

7、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是一种失职。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作为家长,要支持学校工作,支持班主任决定,学会处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分歧,一定要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和短处,更不能贬低老师,坚定地站在学校老师一边,同样老师也会维持家长的形象,那样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孩子还小,一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那么连同这门功课,他们也会拒绝学习,这样的话,孩子的损失就大了。作为老师,也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教好书,育好人,叫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常听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好,怎么到你们学校就变了?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缺少客观全面,年龄环境都在变化,中学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新的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他,只要我们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8、不娇惯孩子、学会对孩子说不,做到言行如一。

以色列有句名言:再富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给孩子的钱要控制,并问孩子是怎么花的。对孩子的无理、过分要求,要坚决说不;对孩子承诺的,一定要兑现;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

9、教孩子做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1)不在同学间、师生间传播一些制造矛盾不利团结的话,更不能传无根据、添枝加叶的话,让孩子做一个光明正大、诚实的人。

(2)胸怀大度、心胸宽广,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告诉孩子一个斤斤计较,小鸡肚肠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3)遇事要冷静,多做自我批评,互谅互让,不要意气用事,盲目冲动,干出傻事。

10、家长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家长努力有几分,学生进步有几多。首先强调与学校配合好,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其次,学习教子育女经验,做到科学、有效、和气、美满。

上一篇:集团化教育下一篇:公开教学课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