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教学课的冷思考

2024-05-15

公开教学课的冷思考(精选6篇)

公开教学课的冷思考 篇1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为了追求司法工作的终极目标——公正, 司法公开势在必行。其实, 司法公开制度早已入宪,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 一律公开进行”, 即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的案件, 都应公开审理, 这里只能说是狭义的司法公开, 仅指庭审公开。2009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 该规定中的司法公开是全方位的公开, 包括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六个方面的公开。一时之间, 各地法院如火如荼地开展各项司法公开活动, 社会公众也对司法公开关注颇高。时至今日, 司法公开的成效也有所初显, 但在这股司法公开“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冷”思考, 正视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寻解决之道, 做到司法公开“公而有度, 开而有序”, 真正促进司法公正。

一、司法公开的成效现状

时至今日, 司法公开成效初显。2010年10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还印发了《关于确定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决定》的通知, 决定了100个法院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其中高级人民法院11个、中级人民法院33个、专门法院1个、基层人民法院55个[1]。

上海地区就有4家法院被列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分别是上海市高院、上海市一中院、上海市二中院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其中,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在线诉讼服务平台”这块做得比较出色。该平台旨在通过网络将传统的诉讼程序上的“繁文缛节”以“一站式服务”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该平台, 当事人只需网上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诉讼材料, 如果材料基本齐全, 法院就会通过网上发送受理、缴费、送达回证等通知, 同时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当事人, 这样就免去了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 也节约了很多时间。该创新举措在上海其他各级法院都竞相效仿, 收效不错。上海二中院则推出了二审案件开庭、一审案件人民陪审、申诉听证、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四项工作的常态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率先推出审判委员会委员回避制度[2]。二中院将所有需要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 随案附带一份告知书和一份回避申请书, 该院14名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基本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布, 当事人有申请审委会委员回避的权利。这样的举措能“使全体委员在阳光下执法、在无私中断案, 以开放的姿态最终赢得人民群众放心和认同[2]”。上海高院的创新举措则是对申请再审案件全面实行“每案必读”制度。法官必须与当事人见面, 针对当事人不服裁判所产生的质疑, 或者面对面沟通, 或者进行听证, 释法讲理, 让当事人真正心服口服, 让案件真正做到事结案了。此外, 在2010年10月8日, 上海28家法院“齐刷刷”都开通了法院微博, 因上海高院公布的《上海法院着力推进司法公开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法院微博”作为实现庭审活动公开的方式之一。据统计, 仅新民网设立的上海滩微博群中, 上海各法院几乎都有近千人的粉丝关注。

像上海比较发达的城市, 司法公开的举措就比较创新, 始终走在各地法院的前列。在四川省的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他们的司法公开还没有做到向上海那么范围广泛, 他们采用的是“网上同步办案”系统, 虽然只限于民事案件, 也仅限于法院内部网络, 但是, 我相信, 这一举措也是该法院从“内部透明”向“外部公开”转化的标志。

总体而言, 各地法院司法公开活动的开展都有声有色, 几乎各个省份都有司法公开示范性法院, 其他法院在示范性法院的表率作用下, 也一定会积极推进各院的司法公开活动。

二、司法公开的自我检视及其对策

德沃金曾说:“任何国家部门都不比法院更为重要, 也没有一个国家部门会像法院那样受到公民那么彻底的误解。”故而, 在如今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 法院为了及时解除这种“误解”, 司法公开是最好的应对之策。然而, 在各地法院如火如荼地开展司法公开活动的过程中, 利弊共生, 我们在看到各地司法公开示范性法院的创新举措之时, 也不要忽略自我检视, 去发现司法公开中潜在的一些问题并寻找对策。

(一) 庭审公开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个案件的实体公正, 我们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程序公正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实体公正, 而程序公正的判断就是通过程序公开来实现, 其中, 又数庭审过程中的程序公开最为重要。

关于庭审公开的形式, 理论界曾针对庭审直播有过一番争论, 现在, 最高院在《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中已明确规定法院可以通过庭审视频、直播录播等方式满足公众和媒体了解庭审实况的需要。但是, 该规定并未明确庭审直播的范围。法院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 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频率呢不少学者也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学术上的探讨, 多数意见认为庭审应选择性直播, 直播的方式可以是电视直播、网络直播, 但是直播的频率不能过繁[4]。笔者赞同上述观点, 所有案件,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的案件, 都应公开审理, 但是依目前形势来看, 庭审直播这一特殊公开形式应选择性直播, 一方面公众未必对中国式所有案件冗长的庭审都会感兴趣, 这就使司法监督的效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所有案件都庭审直播的司法成本有点高, 未必各地法院都能承担。那么, 又有一个问题, 针对选择性直播, 该选择的权利又属于谁呢司法实践中是属于各地法院。对于观众而言, 庭审直播会给他们产生某些误导——直播是最直观和最真实的监督方式, 殊不知, 不少地方法院的庭审直播都是一些法官的个人秀, 或者说法官在得知自己手头的案件要庭审直播, 势必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庭前准备上, 其结果会使我们一直努力根除的“先定后审”这个弊端死灰复燃。笔者建议一方面法院在立案公开的环节中, 通过法院宣传栏、公告牌、电子触摸屏或者法院网站公开各类已立案的案件审理时间, 由公众来投票选择最希望庭审直播的案件, 固定时间段内法院都通过票选结果选择排名前几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另一方面由法院补充选择一些典型案件、新型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庭审直播确实扩大了旁听案件的观众的范围, 但是庭审的旁听制度依然是最原始的庭审公开方式。旁听制度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要求, 只要场地可以容纳, 旁听人员凭有效身份证件便可以旁听。但是当前一些法院门前, 普遍设置武装警卫, 一方面为了守卫法院的安全秩序, 另一方面会阻挡与案件“无关”的所谓“闲人”入内。如在引起全国关注的南京“7·28”爆炸事故的庭审中, 该案件属于公开审理, 但是法院似乎是按“身份”决定旁听资格,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拆迁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旁听, 许多关心此案的市民、受害人亲属却以“受条件所限”为由, 挡在门外[5]。英国休厄特法官曾言:“法官不仅要主持正义, 而且要人们明确无误地、毫不怀疑地看到法官是在主持正义, 这一点不仅是重要的,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故而, 笔者建议各地法院应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庭审公开义务, 只要公众凭有效身份证件, 在庭审场地允许的情况下, 各审判庭的门户应当向公众敞开。

(二) 文书公开中的问题与对策

审判结果通过裁判文书来体现, 法院除了要及时向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送达裁判文书, 还应该通过法院网站等平台依法公开经过技术加工的裁判文书, 接受公众的监督。但是, 实践中发现, 各地法院裁判文书是上传了不少, 但是裁判文书的内容实在不敢恭维。大部分同类型的裁判文书多是格式文书, 只是把案件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和案件基本事由改一下, 裁判理由都是:依据某部法律第几条的规定, 判决如下……故而, 此种裁判文书的公开与否, 根本没有实质意义。一方面公众不能了解裁判文书背后真正的理由, 难免会使裁判文书蒙受司法不公开之怀疑;另一方面裁判理由的含糊其辞也会导致败诉方不断上访或上诉的可能, 无法做到真正的事结案了。所以, 笔者建议法官在做出裁判文书时, 应更注重裁判理由的叙述, 即将心证公开, 做到充分的释法析理, 积极回应双方当事人陈述的观点和理由, 使裁判文书的说服力增强、可接受性增强。

文书公开还应包括诉讼文书的公开。但我国人民法院各类诉讼文书均采用正卷与副卷分立的做法, 正卷可以提供给案件当事人及律师查看, 副卷则“一律不对外查阅”。2010年6月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本应放入副卷中的“最牛公函”因错放入正卷而意外曝光, 使社会各界对副卷制度关注倍增。各界人士对副卷制度不予公开的原因也做了深入探讨, 主要归结于三点[6]:一是公权力干涉审判。“有关部门”通过案件的“交换意见”、“领导批示”的形式控制审判结果;二是审级独立形同虚设。一些疑难复杂案件中, 上级法院对案件的意见、批示往往被下级法院作为裁判的依据, 这就变相地将两审合并为一审, 审级独立形同虚设, 严重剥夺了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三是个别合议庭评议案件笔录有失水准。合议庭制度的设立本意是为了防止个人的独断, 通过合议, 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公平地审判。但是, 个别合议人员没有责任感, 对这份使命没有高度重视, 随意附和审判长的观点或是基于人情、权力、金钱等原因发表倾向性意见, 这一些若是公开定难以服众。故而, 笔者也赞同一些学者的意见, 主张在诉讼程序法或相关法律中对法院副卷不公开的内容作必要的限定[6]。即在诉讼程序法或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可以不予公开的内容, 其它副卷中文件都应全部公开, 最大限度地减少司法腐败现象。

三、结语

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 而且还应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在信息化时代, 为了避免公众借助网络的发酵将法院陷入被“误解”的不利境地, 司法公开制度, 应时而出, 但其实这只不过是法院在履行宪法早已规定的法律义务而已。人民法院在践行司法公开时, 勿忘检视自身, 坚持“公而有度, 开而有序”, 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确定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决定》的通知[EB/OL].http://www.court.gov.cn/xwzx/rdzt/sfgkxcyhdzt/zdwj/201010/t20101021_10302.html.2012-05-30.

[2][3]梁宗.全国首推审委会委员回避制度二审开庭、申诉听证等工作全面常态化[EB/OL].http://www.shzfzz.net/node2/zzb/shzfzz/jrgz/node1745/userobject1ai88767.html.2012-05-30.

[4]张泽涛.庭审应选择性直播兼与对庭审直播持异议者商榷[J].中国律师, 2000 (5) :41.

[5]公众关注的重大案件都应“庭审直播”[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04-15/025722295383.shtml.2012-05-31.

[6][7]赵霄洛.司法公开也应包括“副卷”[J].民主与法制, 2011 (17) :16.

公开教学课的冷思考 篇2

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透过这些热闹现象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些什么呢?

一、扫描:小学语文课堂“热闹”现象种种

(一)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

(二)有一教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居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课文写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的问题进行探究,展开想象,并作即兴表演。只见被各组推荐表演的学生纷纷划着火柴,擎着跳动火焰的火柴梗,喃喃道“我看见外婆了!”“我闻到了烤鸭香味了!”“我在圣诞树下尽情玩耍……”而观看的学生则报之以阵阵哄笑。由于这位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不仅没给教学增色,反而弄巧成拙,使这一哗众取宠的设计演绎成了课改闹剧!

(三)一位老师在教《麋鹿》一课时,前后共用6 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关于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环境及其反映麋鹿生活习性的视频。在课堂上,我们很快发现,学生对观看视频的兴致大大高于对文本的兴趣,以至每次老师关闭视频,学生便作出无奈状。他们的内心多么希望能像看《动物世界》那样看过瘾,又怎么沉得下心来研读文本呢?很显然,我们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原本是想上好这一堂语文课,没想到却为学生和文本、和自己之间展开有效对话设臵了高高的障碍。

……

二、反思:语文课堂“热闹”现象背后的隐忧

以上种种课堂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花哨,但我以为,这样的热闹,这样的花哨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它们只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一种肤浅的理解和简单化的执行,静心分析,这些热闹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不少的问题。

1、评价语言的浮夸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课堂评价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于是有些教师的课堂上表扬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如案例一那样,这些缺乏情感,机械化的表扬声,学生真的会喜欢吗?这能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其进步吗?

2、人文精神的流失

我们经常看到,在老师的表扬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我,都高高地举起手,想让老师喊自己。可是,老师一次只能让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更多的同学未能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于是有的同学一屁股坐下不高兴地撅起了嘴,有的却仍不甘心,一个劲儿地喊“我”。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恐怕除了老师外很少有人用心聆听。长此以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他人,这将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淡化、流失。

3、组织形式的泛滥

学生表演交流成了语文课堂的必备“佐料”,形式或唱歌、或演戏、或画画、或争论,内容小到一个词语,中到几句话和一个自然段,大到整篇文章,把课堂变成舞台(如案例二),结果,学生只记住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热热闹闹中忽略了对文本语言表达的揣摩。这种交流只能是低质量的,浮于表面的,比较肤浅的,这样的交流、对话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还容易养成浮躁,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4、语文“双基”的失落

如案例三中,精美的课件充斥课堂,漂亮的图案加上优美的音乐喧宾夺主,让学生陶醉其中,直观的形象感知代替了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完全把目标和手段颠倒了。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课就是不写字、不读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短短的课文读不熟,这样的课即使再热闹,也不是好的语文课。

三、探索:返璞归真,让“热闹”远离语文课堂

1、让语文味回归

(1)、扎实语言文字训练。即语文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训

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要主动讲解,语文课堂上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要让他们在听话中习得听话,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阅读中感受阅读,在习作中体验习作。笔者曾多次听著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他在上《水上飞机》一课时,在第二课时大部分时间中都是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少青年教师非常不解,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但我想,这是否是于老师上课所追求的一种新境界:语文课要上得自然、朴实、不刻意雕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崇尚简单朴实的课堂

曾经有个学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的文章中写道:“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会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成为朋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起来解决问题;我会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征服我的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更轻松、更简单地学到知识„„”是的,简单——轻松——快乐。唯其“简单”才“轻松”;唯其“轻松”才“快乐”。繁芜的课堂不仅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是消耗了他们原本对语文刻骨铭心的爱。简单的语文课堂,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崇尚教学内容的简约,教学过程简化、教学媒体的简便、教学语言的简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应该“心无旁骛”,简单实在地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着听说读写——“写一手好字,识2500个常用字;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背200篇好文章;写6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如此而已,岂有它哉!(张庆先生语)

2、让人文闪光

(1)、学会尊重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管席”。所以在交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与学生平等沟通,相互敞开、接纳、分享。

(2)、善于倾听

教师要学会“屈尊”、“倾听”,欣赏学生们的“真情告白”,只有学生们真正地拔动了自己的心灵之弦,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最为壮美的和声。说真话,抒真情,超越课堂,超越学习,变学习为一种真正鲜活的生活。

一位教师在教《友谊的航船》一课时,一学生在谈读后感受时说了这么一句:“我怎么就不为他们感到自豪呢?”(他们指中国人民海军船舶编队),这位教师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猜猜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

识:我们虽然有着较为现代化的国防科技,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形势不容乐观。因为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交流!

(3)、善待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处于学习期的探索者,犯些错误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动辄横加指责,不但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反而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心理受到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为人师者更应重视言传身教,自己尚且不能做到宽容大度又怎能希望他的学生拥有“容人于不能容处”的情怀呢!记得贾志敏老师的一次公开教学,他请学生用“姆”组词。有个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母,母亲的母。”同学们都大叫错了!错了!但贾老师不慌不忙:“他没错,只是还没说完。你继续,母亲的‘母’——”学生恍然大悟,连忙说:“母亲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或许这个孩子会遗忘这堂课教了什么,但老师机智地替他化解了众人的“嘲笑”,他一定会终身难忘!

(4)、真诚“评价”

语文课堂的教师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个答案包含了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其中的智慧和灵感怎一个“好”字了得!所以教师如果仅对答案冠以“好”字然后不再过问,实在是对评价性课程资源最大的浪费。倘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鼓励,或启发,或引导,或纠正,必能在只言片语之间使学生豁然开朗,心领神会。学生百家争鸣,教师妙语连珠,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堂,谁不会学有所获?

3、让对话流淌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草》一文时,精彩生成,鼓动生本对话,课堂上流淌着生命的灵性。

师:哪位小朋友能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在黑板上?

生1:(上台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茂密的野草)春天一到,在春风的吹拂下,草又长出来了。

生2:老师,我觉得草画得不太恰当,春天刚来,小草才刚刚开始发芽,不可能长得那么高的。(老师示意这位学生上台对图画做适当改动)

生3:我觉得还少了一样东西。

师:你觉得少了什么呢?

生3:风没有画出来。诗句是“春风吹又生”,春风一吹,小草才生出来的。现

在春风都没有吹,草怎么会长得那么茂盛呢?

师:可是,这风吹怎么画呢?

生3:(上台,用白粉笔一笔,两笔„„草叶微微向右歪斜)因为风一吹,小草自然就向两边倾斜了,所以从小草歪歪的样子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风在温柔地吹,小草在茁壮地长。

师:(带头鼓掌)画得多有创意!看得出来你对诗句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你真可谓是诗人的知音。

在于老师的教学片段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本身,而是诗句中所蕴涵着的生命的涌动。笔者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本,语文课堂才能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条流淌生命的灵性之河。

好课的标准不是热闹,不是好看,更不是花哨,而是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回归语文的本色,让我们的课堂返归真吧!上有“语文味”的课,着眼于学生的素养,学生成长,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群文阅读教学的冷思考 篇3

【案例回放】

师: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说说主要内容,40字以内,并说说如何概括的?

生:小组交流、讨论。

生:小组展示。

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3种方法:(1)学会分段,段意相连。(2)叙事文章的六要素。(3)抓住课题进行概括。

师:在这三篇文章中,你分别读出了怎样的老师?请选择一位,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表格: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wcj/zwcj201610/zwcj20161062-1-l.jpg" alt="" />

生:小组合作学习。

生:小组展示。

我在《 》中,我读出了一位_____________(词语)的老师,请大家把书翻到_________页,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语段),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师:通过具体的事例读到了什么样的老师,对你今天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师:写人:具体事例——表现人物

师:为了更好的表现人物,表达情感,除了选择好贴切的事例,还需要关注细腻的描写。那么在这三篇文章中,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特别精彩呢?请你推荐给大家。

生:请大家把书翻到_____页,我觉得在《 》第____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语句)写得特别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师:出示片段:作者在描写时,主要抓住了什么?

师:分别用“_____”和“ _____”画出这段话中描写老师动作和语言的词句,多读几遍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师:出示片段:这句话有趣吗?趣在哪儿呢?

师:作者在描写这一段时,又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个方面,而且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

【案例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五上第1本主题丛书《百味老师》第1单元“麻辣老师”中的三篇选文。作为写人的文章,写特定人物——老师的文章,必然拥有一般文本特质的同时,也拥有了一定意义上的特殊性。冷老师在本节课中把以下三点作为交流、引导和点评的重点。

1.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

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是分析文章中心人物和中心思想的基础。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文章的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因此,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在这节课中,冷老师首先让同学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明确文章所写的事情。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虽有的不是面面俱到,有的有所侧重,但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赏析语言环节中,这一过程体现充分。

3.了解选材及表达的特点

写人文章所写的人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性格不是凌空表现的,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材料来显示。这样的事情或材料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但是大部分文章的中心是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叙述间接地反映出来的,所以还须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或情节,认真分析,深入体会。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作为一节群文阅读课,应该确立一个为众人所接受与遵守的核心价值。这种核心价值确立的标准自然是文本特点、学生特点、课程目标等综合因素。冷老师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认读疑难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结合具体的内容,品读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感受老师的爱;结合具体语言,品词析句,初感叙事文表现方式。这样的目标定位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基于文本,达成度也就有了保障。

尽管对文本价值的理解可以而且必然有多重的角度,但作为一节群文阅读课,与一节课一篇文章甚至两、三节课一篇文章相比,有着鲜明强烈的对比。老师不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问题多了,对话多了,此长彼消,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老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了,不可能按部就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冷老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在理解三篇文章内容基础上,品读人物,感受人物品质。运用表格帮助同学们提炼文本重点,发言要点及写作启示,注意到了老师的角色定位,及时帮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解读”,这就保证了实际教学中的有序性和方向性,体现了群文教学集中性、高效性的特点。

那么,教学的个性化体现在哪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如何将这些确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认识、体验、素养上,甚至可以简单地说成是体现在教学的艺术性上。冷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突破难点:感受叙事类文章特点,借助具体语言文字体会以“像”感人,以“情”动人。选取了两个典型片段,关注了人物细节描写和文本的表达方法,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练。

公开教学课的冷思考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在教学直线的概念时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直线。出示图片,如铁轨、行进的队列等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内排起方阵,横竖成行,以体验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分别进行以下活动:

①教师让一个学生起立,要求与该学生共线的学生起立。最后教师总结:因为每个同学都可以与该同学共线,所以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②再让两个学生起立,凡与这两学生共线的起立。教师总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③最后要求三个学生起立,凡与这三学生共线的起立。教师总结:过三点的直线不确定。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某些教育学老师的观念看,本节课这位教师贯彻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能够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组织学生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因此,给本节课带来一片叫好之声。然而从数学的观点来分析,这节课很不严谨。由于教师自身数学素养的缺失,没有处理好情境的数学化。这种追求数学学本质以外的表演课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味,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是对数学教学活动的亵渎。

二、问题的分析

首先,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直线的本质属性。虽然直线是不定义的概念,从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来,人们曾经试图对直线进行定义都没有成功,但是它的一些固有属性,如是由无穷个点组成的一个连续图形;两端可以无限延伸;很直;无粗细可言等应当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其次,这位教师不了解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不了解情境的局限性,不能从数学认知的角度对问题情境进行抽象。比如,在本节课中,该教师所创设的直线有关问题情境和直线的概念之间存在着以下矛盾:

1.从有限与无限这对矛盾上:情境中描述直线的队列是由有限个人组成;而直线是由无限个点组成。

2.从一维空间与三维空间这对矛盾上:情境是三维立体的;而直线是一维的。3.从连续与间断这对矛盾上:情境是间断的;而直线是连续的。

4.从具体与抽象这对矛盾上:情境是既有宽度又有高度;而直线没有宽度。

5.从特殊与一般这对矛盾上:情境只给出了一个原形;而直线是许多原形形式化抽象。6.从近似与精确这对矛盾上:情境高低不平,定义粗糙不严格;而直线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很直。

7.从现实与形式这对矛盾上:情境的队列在生活中存在;而直线在生活中却是不存在的。[page]-->

三、对问题的思考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是个别孤立的现象,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新数运动中,一位老师在教学集合的概念时,分别让男生、女生、白人学生、黑人学生起立,说明男生、女生、白人学生、黑人学生分别组成了集合,一位学生回到家以后,父亲指着一堆土豆问能不能组成集合,孩子说:不能!除非它们都能够站起来。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笑话,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与意义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用真实的情境呈现有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把数学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与测量,以获得知识,用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数和形的特征,说明法则与公式的由来。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感悟数学:看到数学起源于现实,看到数学应用于生活,感知到数学是对客观世界进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的猜想化、形式化的刻画,进而认识数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2.处理好创设情境与数学化的关系

数学教学中强调创设情境,不是说数学等同于情境,再好的情境都有它的局限性,它不像数学概念那样准确与简洁。曾经听过角的概念的教学,老师出示钟面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找出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当学生指出时针与分针是两条线段不能组成角时,老师只能张口结舌。与上例直线一样,现实情境的有限性难以描述抽象概念的无限性,现实情境的离散性难以表达直线的连续性。由于数学是忽略了物质的具体运动形态和属性的抽象结构与模式,教师要善于提炼情境中包含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所谓数学化,简言之,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将实际材料组织起来。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创设问题情境,重视数学与外部的联系,而且特别要重视数学内部的逻辑联系。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教学不要教孤立的片段,应该教连贯的教材。

创设问题情境的学习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严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这样既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又有利于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发现的拟真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在以上直线集合和角的概念教学中,都有一个从具体情境到抽象数学模式之间数学化的提炼过程。而数学化的过程不同程度经历辨别、分化、类化、抽象、检验、概括、强化、形式化等步骤,它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数学化。3.防止负情境

低级庸俗与科学性缺失的情境实际是一种负情境。我们曾经见过这样的案例。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唐诗,当讲到柴门闻犬吠时,要求学生创设情境,模仿大狗吠、小狗吠、单狗吠、群狗吠,教室中一片狗吠之声。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假分数》的时候,她为了体现新课程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师:母亲的年龄大,还是儿子的年龄大? 生:母亲的年龄大。

师:如果儿子的年龄比母亲的年龄大,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假的。

师:好的。既然儿子的年龄比母亲的年龄大是假的,那么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根据概念的定义规则,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相同,否则就要违背了定义应该是相称的这一规则。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该教师犯了定义过狭的逻辑错误,即属加种差的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因为不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也同样是假分数。如同负数比零要小,负情境要比零情境的教学效果更差。

此外,形式主义也是当前创设情境的大忌,也是一种负情境。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等可能事件》时,它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刻意地用电脑课件去取代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地位从操作主体变成局外看客,把数学教学的直观性从最强的实物直观降低为等而下之的影像直观。

在数学教学中,当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时候,若用屏幕上有限的形象代替了启发学生的数学想象,用屏幕上个别的具体取代了启发学生的数学抽象,用屏幕上的快速推导,取代了板书教学中边写边想师生互动的逻辑渐进过程,反而会减弱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page]-->

四、问题的解决

回到开始的问题,本节课教学的直线是初等几何的一个原始概念,是定义其他几何概念最初的出发点。在D.希尔伯特的公理化体系《几何基础》中,直线是从现实原型中直接抽象出来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它的基本性质是用一组公理来表述的。

首先,必须明确直线概念的教学中有三个要素:直;无粗细可言和无限延伸性。直可以通过教具演示、通过与曲的对比使学生认识。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中作如下演示:取出一根绳线,用两手握着绳线的两端,先使其成悬链线,再将它拉直,让学生体验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墙角线以及黑板与墙面的交线认识直线无粗细可言。虽然以上列举的绳线、墙角的交线都不是直线,但通过他们的演示分别显示了直线的部分本质属性。

除了上述教学方法外,还要进一步增强直观,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活动,以增强对直线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可以设计如下方案:

1.用直尺在黑板上的两点间画线。用拉紧的粉线在两点间弹线。同时,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的两点间画线。指出:这样画的线都是线段。

2.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明确:线段是直的(而不是弯曲的);线段有两个端点;通过肉包子打狗的趣味演示:狗要获得前面的食物,所走的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为什么?由此得出在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形象风趣的比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出示画有各种线的卡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4.让学生从周围环境里找出线段。

5.让学生将画出的线段向一方延长,再延长告诉学生:线段向一方无限延长得到的图形叫做射线;线段向两方无限延长得到的图形叫做直线。从而认识: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直线没有端点。6.要求学生用直尺画直线,过一点画以及过两点画。获得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的感性认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先通过直观教学认识有限的图形;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活动,画图操作和想象,认识无限的图形。无限的概念运用直观教学难以奏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把握。

对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冷思考 篇5

一、 任务型教学的由来

任务型教学是一个舶来品,早在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以实用主义的认识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就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到了20世纪70年代,N.S.Prabhu在印度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他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的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美国家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在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之上,更为规范地提出了任务型教学这一语言学习模式,这也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成果。以任务为核心的语言教学思想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关于任务型教学, David Nunan所著的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一书中这样写到“Tasks involve comununi cative language use in which the user’s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meaning rather than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it is?” a piece of classroom work which involues learners in comprehending,manipulating,producing or interacting。”这种课堂上语言的“communicate”和学习者之间的“Interact”是通过“task”来实现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交流、合作、互动的过程,很多任务都是通过pair work和 group work合作完成。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制定《英语课程标准》的学者和专家们,也采用拿来主义,将“任务型”教学理念写进了《英语课程标准》。

二、 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冷思考

思考一: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不符合国情。

我认为制定《英语课程标准》的学者和专家们有点崇洋媚外,纯粹是拿来主义,未考虑我国国情。任务型教学在国外(如印度、加拿大、南非等)以及我国香港都是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交际法语言教学在中国和亚洲半个多世纪也屡次证明“水土不服”,任务型教学在印度、日本、南韩等国也实验未果。语言学家Rod Ellis在二语习得理论中讲述form-focus的输入型教学(input-based instruction)大大优于输出型教学(output-based instruction), 更何况中国的英语教学类型是外语教学。英语作为二语教学(TESL)和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教学类型。其次,我国现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也“城市化”了,甚至于城市里都难于达到其标准。

再则,根据外国的经验,实施任务型教学宜采用小班化,而我国的现状是:一个班往往有七八十号人。

思考二:现有英语师资难于适应任务型教学。

英语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要求教师要跨越狭隘的学科界限,建立“大学科”的观念;要求教师必须要掌握宽厚的知识而不是独立学科的知识。而回过头来看看目前我国的英语师资的现状,首先,从量来看,城市的量是够了,农村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农村中学,不少师范毕业的中师生凭借初中时的英语功底,在英语教学上挑大梁。其次,从质来看,自从国家高考扩招后,一流的高中生报考一流的理工科大学,二流的高中生报考二流的理工科大学,三流、四流的高中生才勉强报考师范类院校。再加上我国的大学管理机制:严进宽出。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的毕业生,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在做人上,都不敢恭维。英语任务型教学要求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而现有教师又是那么不如人意,形成较大反差。

思考三: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自身的局限性,一时难于解决。

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是时间的占有量过大难于掌控。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

二是对于任务设计的难度很难把握。任务设计太难,学生难于完成;任务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会消磨学生的耐力和毅力。三是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于控制。很多事物都讲究系统性和延续性,其反面是零碎的、间断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讲究完美,可要控制好是有一定难度的。

思考四:当今的评价体系不适应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它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就是为用而学,运用中学,学了就用。可现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对学生,都采用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评价方式。难怪我国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可仍然是应试,应试,再应试。

三、 结束语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象的冷思考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0

历史教学该何去何从呢?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在变化,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也随之在发生着改变。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教师由于对历史认识不够和对课改精神的误读,使历史教学反而走入了误区。笔者结合近两年的教学体会及对同行课堂教学的分析和研究,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只见热闹不见门道

课改中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师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于是,有些教师动辄就请学生讨论,如在讲虎门销烟的意义时,教材已经对此进行了明确概括,教师只需稍微引导,让学生理解即可。但是有些教师偏偏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概括,结果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看似热烈的讨论,表述时也出现了各种观点,甚至有学生说正是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而教师在学生发表完意见后,还是一味强调书本上的观点。试问这样的讨论有何意义?还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师生互动,设计了许多问题,如林则徐是不是民族英雄,《南京条约》是不是不平等条约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根本没有必要提问。课堂提问不仅要注意深度,还要注意衔接,既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也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不能要了热闹忘了“门道”。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中国如何一步步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完全可以让学生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这样既结合了书本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概括能力。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历史学科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史实,其次结合时代背景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过于频繁的提问互动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反而陷入疲劳轰炸,久而久之恐怕会让学生“敬历史而远之”。

二、依赖多媒体,忽视讲授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时空跨度较大,涵盖知识很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因此,仅仅让教师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具的单一化使历史无法生动起来。现代媒体技术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文物、遗址的录像片、照片以及历史过程的影视实录,采用现代技术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在一起,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这些课件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学,更不能代替思维过程。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计算机教学“辅什么”和“怎么辅”的问题,更没有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味高密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看似花哨、热闹,却并未收到实效。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人文观,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教师如果不认真设计好教学流程,理顺课堂教学思路,往往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丰富手法反而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很多教师在讲解”三国鼎立“的局面时,将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中的片段让学生观看,然后稍微提一下书本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须知影视作品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而小说距离历史的真实是有一段距离的。如果不对学生详细讲授书本知识,理清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规律,那么学生往后很可能以看历史影视剧来代替历史学习。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它可以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形象,内容更丰富,还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但是它不能取代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思考,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三、名为创新实为标新立异

历史教材编写的都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依据的是科学性的原理,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都是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而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否定了基本史论、基本史实。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新意见一律赞同,丧失了科学性、原则性,甚至对于学生从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作品中得来的印象表示支持,忘记了自己所担当的任务。只要有新意、创意,不管科学性,甚至于对神话传说中夸大的成分也不加以纠正,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历史就是电视、电影、神话故事中所讲的样子,对历史教材产生迷惘、不信任的态度,区别不了真实的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另一方面很可能对发育成长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产生错误的史学观、人生观、世界观,达不到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虽然讲述的是过去的事件,但它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历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用现实的眼光看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情感价值态度目标。但是历史教学中,也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品位,对历史进行了曲解。笔者曾听到有位教师在讲授唐朝诗歌时,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不同特点的原因时,居然说李白是有钱的公子哥,所以不知人间疾苦,所作的诗或清新飘逸或豪迈奔放;而杜甫由于出生贫苦,和穷人接触多,因此就为他们“代言”,诗歌比较抑郁沉闷。结果学生只记得有钱和没钱,不仅使他们接受错误的历史知识,还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了误导作用。虽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有时通俗的解释也不可缺少,但是不能脱离史实,甚至在没有事实支持的基础上妄下评论。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不加否定和引导,还振振有辞地认为是鼓励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多元化解读,结果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看法出现了偏差,有学生说慈禧的妥协保全了中国,岳飞有狭隘的民族观念等等,这些观点(下转第82页)(上接第80页)并不是创新而是哗众取宠,完全忽视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如果历史可以这样戏说,这样胡乱解读,那么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态度观。否定一切,推翻前人的历史结论,完全用现代观点看待历史,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导致盲目和混乱。创新是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学习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这么多改革,你能能说说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同时,学生能够了解人才的重要,同时也能认识到知识的力量,科技和教育能推动一个国家走向强大。

以上是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碰到的几个误区,在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的不断变化中,如何使历史成为一门贴近现实的学科是每个历史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学习历史是为了对社会和生活有更正确的认识,对人生有更好的引导,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夯实基础也要用于尝试,既要与现实接轨也不能脱离史实。

上一篇:初一数学学困生下一篇:医疗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