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初一学生学好数学

2024-11-24

教会初一学生学好数学(共4篇)

教会初一学生学好数学 篇1

中国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尤其重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才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在预习时发现问题, 在课堂学习中解决问题, 在课后复习时创新问题。那么, 教师应如何教会学生学好数学呢? 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的兴趣, 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发挥, 学习效率也才会事半功倍。

(一)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 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给学生播放了一个视频:春光明媚的周末, 教师和学生高高兴兴地去野餐, 有的学生在草地上铺上垫子, 有的学生从车上把食物搬下来, 大家说说笑笑地围坐在一起。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此时, 我暂停视频, 适时地提出问题:“把6个苹果和4瓶饮料平均分给2人, 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回答后, 继续播放视频, 视频中的教师, 把苹果和饮料分给2人后, 显示每个人手中有3个苹果和2瓶饮料, 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 加强了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的理解。教师接着提出问题:“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多少? ”结果是“一半”, 那这“一半”怎么表示呢? 由此引出了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分数的认识。

(二) 以情绪感染人,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 , 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 数学课比较呆板、单调、乏味。这主要是因为, 数学课的内容本身就比较缺乏生动形象性, 加之部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调, 使得学生无法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学习了。他们从内心里抵触这种枯燥的数学课, 上课时经常是百无聊赖。因此,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充满激情, 并有意识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主动表达观点, 积极动口、动手,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三 ) 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 ,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引导者。因此, 教师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打破“一言堂”, 与学生开展交流与互动,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 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 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在后天长期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首先, 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自己动脑, 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不要因为学生解题慢而为他们着急, 要给他们充分动脑的时间, 让他们独立思考。

其次,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好奇心强, 他们或许会对教师的教具产生好奇, 或许会对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产生好奇。此时, 教师要因势利导, 给学生讲一讲教具发明的故事等, 激发他们的兴趣, 鼓励他们进行探索, 使学生开动脑筋, 学会思考,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 教会学生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小学生喜欢问问题, 甚至不管遇到什么都要问“为什么”。教师不要嫌学生烦, 更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而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并且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答案, 使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 要鼓励学生质疑

我国古代 大教育家 朱熹说过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因此, 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孔子也曾说:“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学生有了疑问, 就会积极思考, 就会有探究知识的动力, 在动脑、动手的基础上,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肯定会事半功倍的。

(二)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 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勤于思考、大胆探究。首先, 要扩展思维广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对于同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 然后分析每种方法的优劣势, 至于哪种是最佳方法 , 交由学生讨 论 , 使每个学 生都参与 进来 , 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 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次, 要扩大观察范围。数学来源于生活 , 教师要引 导学生广 阔地观察 生活 , 对于生活中 的数学现 象 , 做到心中 有数 , 为思维注意力的转移与分配做好储备 , 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取之、用之。再次, 要避免一味求同。在数学教学中, 问题的答案虽然多数时候是唯一的, 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却是多元的。因此, 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与其他想法碰撞、交流,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会学生预习、听讲、复习

(一) 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教给学生在课前预习时, 要熟悉新课内容, 弄清楚重点、难点, 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做好记号, 以便上课时着重理解不明白的知识。

(二) 课堂认真听讲

认真听讲 是学习中 一个最为 重要的环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集中精神专心听讲;抓住重点做好笔记; 认真听预习中做记号的知识点, 并多多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等等。

(三) 课下认真复习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时间, 并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在对所学的知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进而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多维度入手,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采用多种手段, 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教会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预习的方式方法, 使学生学会数学, 学好数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教师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教师相信, 在不断探索—实践—探索中, 教会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和策略一定会越来越优化。

教会初一学生学好数学 篇2

其次,在形式上,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在小学,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 容量少,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 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科目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大,进度快。这也使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利于更快的适应初数的学习。

再次,在学习方法上,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考试时,学生只要记 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的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讲细,只能讲一些具体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教学思想方法,做 到举一反三。然而,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对于预习,复习及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教会学生学好初中化学用语 篇3

一、引导学生喜欢化学用语

首先, 给学生讲清化学用语在化学科学工作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它是国际上化学工作者表述工作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 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 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等, 当学生认识了化学的有用性, 感到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是多么重要, 了解了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和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好化学用语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因果辩证关系, 学生就会立志学好化学用语, 就会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自觉性。

其次, 将相关文字和对应符号做对照,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化学用语的严谨规范、内涵丰富之美, 从心理上接受认可化学用语。比如, 在化学式教学时, 请一位同学写物质的名称, 与此同时我写物质的化学式, 非常明显地看到书写速度上化学式略胜一筹;此外, 学生还看到, 有时名称不足以表明物质的元素组成, 而化学式则不存在这个缺憾, 它不仅能完整地表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同时还具有微观构成、量的涵义等更丰富的内涵, 帮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新事物, 形成乐意认知的积极态度, 克服畏难情绪, 强化学习的动机。

二、指导学生记忆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化学用语比较多, 有时又很集中, 让学生很难记住, 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 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比较规范地分单元分课题地引导学生小结, 让学生在比较新奇的感受中, 利用余力记住部分常见符号, 到第四单元教学时学生对一些化学用语已比较熟悉了, 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尽管这样, 短时间内, 学生不可能全部记清记住化学符号, 不能一次到位, 在后面的教学中, 教师应有耐心, 引导学生克服急躁情绪, 把化学用语分散到每节课中去记, 逐步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为提高学生记忆的质量, 避免似是而非, 教师应对学生的记忆方法进行指导。比如, 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 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 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 简化记忆。根据化学用语抽象、枯燥乏味的特点, 可把部分抽象符号转变为形象事物来记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或是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口诀, 记忆难度大大降低。如, 化合价口诀:一价铵锂钾钠银, 二价铍镁钙钡锌……再如, 化学式的书写:一排 (排元素符号) 、二标 (标化合价) 、三交 (交化合价数值作为对方的原子数) 、四约 (原子数约为最简整数比) 、五查 (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零) 。再比如,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记忆, 如碳的符号是C, 铜的符号是Cu, 钙的符号是Ca, 氯的符号是Cl。H2和2H的不同等等, 在对比中澄清认识, 巩固记忆, 避免混淆, 这不失为化学用语记忆的一大法宝。还有教会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涵义, 把符号与元素、物质、化学反应等结合起来, 丰富联想线索, 减少机械记忆, 增加理解记忆, 提高记忆效率。此外还有边读边写、小组互查等许多记忆方法, 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记忆规律, 在不同的时期, 安排不同的记忆方式和活动, 帮学生提高记忆的质量。

三、加强学生练习化学用语

使用化学用语是一种智力技能, 不能强求学生一次到位, 而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体会, 逐步熟练, 而且要由浅及深, 从易到难, 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

学生在写化学用语时, 常犯这样一些错误:大小写混淆, 如Mg写成mg, KMn O4写成KMNO4, CO写成Co;上下标书写不规范, 如H2SO4写成H2SO4, S2-写成S-2;写化学方程式时不配平, 不写必要条件和乱写气体箭头等。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布置足够的练习, 让学生暴露错误, 分析学生练习中出现缺陷及错误的原因, 跟学生一起研讨弥补和订正的办法。

其次是学生在读化学用语时, 常不够严谨准确, 如把Fe Cl2、Fe Cl3全都读成“氯化亚铁”或全都读成“氯化铁”, 而不能根据其化合价差异分别把它们读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又如把化方程式C+O2点燃CO2读成“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针对前种情况,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化合物的区别, 并把化合物的一些命名规则讲清楚, 而后者是由于学生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把化学方程式当成了数学方程式了。

元素符号、化学式的练习, 可采用名称与符号互现方法。练习时教师说元素、物质的名称, 学生写其元素符号、化学式, 或提出元素符号、化学式, 让学生写其名称, 并说其涵义。至于化学方程式的练习, 教师可描述这一反应, 让学生说出它所表示的反应事实, 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性质、鉴别和制取等。教学中, 要注意他们取得的成绩, 对于他们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 学生在不断得到认可的同时, 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切忌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 这样只会增大学习难度,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么学好初一数学 篇4

概念是初中数学的灵魂,每一个概念都是对实际问题或具体数学对象的抽象和概括。数学的许多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区别。在学习中,要注意归类、比较、分析两种概念的从属关系,区分它们的异同之处。

二、高度重视课堂练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堂学习是大家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上要注意听老师讲解的思路、技巧与方法,弄清楚数学法则、公式、定理是怎样来的,理解法则、公式、定理的意义,注重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

三、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作业时要先复习课本内容,回忆老师当天讲解的例题的思路。做到认真审题,弄清楚题意,运用已有的和所学的新知识,确定解题方法与步骤;参照例题的书写格式、步骤解题,书写规范,要独立完成作业。要注意眼、脑、手并用;注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注意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训练;做题时,注意选择精题并持之以恒,同时还需要具备一丝不苟的精神。

五、做完练习以后要注意反思,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有的同学盲目追求解题数量,不求质量,因而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真所谓“题海三千,溺水八百”。而应该注意解题后的小结与反思,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各种解法的优劣,反思知识技能、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所谓高效的学习方法:一是课前自觉预习,主动解决教材中的问题,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二是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掌握课堂所学;三是积极动手,要手、脑并用,这样才能开发潜能,增长知识,;四是课后巩固复习,把课本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扎实不忘;五是自主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六、探究灵活的解题技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上一篇:制造项目论文下一篇:矿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