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精选12篇)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篇1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人才, 这就决定现代教学“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那么, 如何教会学生创新学习?正如埃德·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进入了中学以后, 学习的科目多、内容难度较高, 只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 所以教师就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自学。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识规律, 总结并教给学生下列自学方法:
一、阅读提示, 明确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每个单元都有有“单元提示”, “单元提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编排体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这样提示的:“浓浓亲情, 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描写亲情的文章往往能打动人, 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 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 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并学习阅读和圈点勾画”。这样的单元提示就有助于学生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和掌握。另外, 每一课前面也有“课前提示”, “课前提示”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作系统了解, 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具体落实单元的重点难点, 做到一课一学, 有的放矢。
二、圈点字词、扫清障碍
这一步要求学生粗读课文, 边读边把自己读不准的字、理解不来的词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一般生字加下横线, 词语用小圆圈圈出来。如在自学《散文诗两首》———《蝉》、《母亲·荷叶》时, 学生可标记出“匿”、“沐浴”、“祷”、“衍”、“姊”、“菡萏”、“敧斜”等多个生字和“匿笑”、“沐浴”、“姊妹”、“菡萏”、“敧斜”等词语 (当然, 基础不同, 学生所标记的字词也会有所差别) 。然后, 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出这些生字、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并把它们抄写在课本上或者课堂笔记本上。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又能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特别为他们自学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进而帮助他们为获取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参照资料、旁批课文
现代的中学生, 手里有很多参考资料, 这些资料有益于学生的自学指导。如学习辅助资料《名师学案》, 它里面涉及“单元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学习方法指导、相应的文体知识、重点和难点释疑”等内容。其中, 单元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把握整个单元学习的要点, 进而在自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而相关的文体知识, 既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又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重点和难点提示则让学生找到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结合课本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找出突破重点、难点之法, 做到主次分明。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十二课为例, 学生能从《名师学案》的旁批中掌握《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以及作者生平、作品, 文章写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自学时就可以结合书中的内容来详细分析, 进而理解课文, 并把这些分析写在课本的空白处或者写在笔记本上。这样, 学生在听课时就能结合教师的讲解, 使理解的内容更加深刻, 而不理解的逐步弄清。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已知的知识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这样既可避免教师在讲授时出现知识的重复, 又可适当拓展课外知识。
四、理清思路、提出疑问
这是学生自学最关键的一步, 也是衡量学生自学能力高低的一步。它要求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包括理清思路和提出疑问两方面的内容, 理清思路要求学生边读边整体感悟课文, 然后悟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进而划分段落层次。学生理清思路之后, 就要学会提出疑问。这是自学的难点, 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词、句, 品味课文特色;要求学生在自学中能根据第一步自学时掌握的目标, 逐一落实, 步步释疑, 找出问题。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时精力就容易集中, 学习目的就会明确。因此, 学生只要坚持就能从中尝到自学的甜头, 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加, 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五、巩固知识、练习反馈
学生把握上述四步自学之后, 就进入了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阶段。所谓知识的巩固, 即是让学生运用本文的自学知识来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而巩固和运用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做练习, 练习可以是同教材相配套的, 如课后练习或其他练习。练习不要求每题必做, 由学生根据其自学的程度自由选择。如学生自学《绿蝈蝈》之后, 可让学生完成课后第1~3小题。
总之, “学无定法, 贵在得法”, 以上五个方法既适用于学生的自学, 也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指导阅读。但其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教师检查督促要到位, 不能生搬硬套, 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如果能坚持到底, 不但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读书、学习、工作都能不断提升自我感悟, 提高自身能力。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篇2
曹紫英
培养学习兴趣、自觉性和信心,使学生养成对学科的持久兴趣和有目的、有耐力的学习态度; 要使学生学会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记忆方法思考方法和操作方法使之能较快地形成思路,灵活地选择对策; 要使学生学会善于发问,善于探索,善于试试看;
要使学生会运用字典、图表、仪器、资料等学习工具,具备与年级相应的自学能力;
作为一个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基础特别薄弱。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呢?冷冉情知教学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教会学生预习
冷冉认为“要使学生学会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我就先从培养预习习惯入手。预习是听好课的重要条件,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掌握新课的框架内容,了解新课的重点;又能及时地发现新课中的疑难问题以及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还可以通过温故而知新,把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为听好新课,高效率地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听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怎样教会学生预习呢?我是从教会学生读书开始的:第一步学会看目录,这可以帮助自己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并能很快地找到想看的内容。第二步要学会看例题,了解化学信息、提出化学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第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问题,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就能了解学习内容及重点难点,同时还能查阅资料拓展对知识的了解。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量增大,逐步引导学生自己看书后提出问题,教给学生更多的预习方法:
读:课本是学习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读,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边读边想,想书中是根据什么来写的。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上课认真揣摩这些重点的问题。
想:预习要讲究方法,不要死记硬背,这记不劳,应该充分理解这些基础,要注意它的思考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做:冷冉在教会学生学习中就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善于发问,善于探索,善于试试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用来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这一课。然后想一想还有什么不足,应怎样调整和改进,使预习做得更好。
把这些预习方法做以总结,就是:(1)初读课本内容,了解主要内容。
(2)细读课本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做标记。(3)想一想,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与旧知识有什么关系?(4)试一试,课本上的练习会不会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以后,还可以让学生写预习笔记:“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我会解决什么问题,我的疑问是什么”,通过预习的四步骤,把所讲的、所标注的内容都写到预习笔记中,对不懂的地方,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
二、教会学生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教师: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冷冉先生认为“教会学生学习”包括“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对学科的持久兴趣和有目的、有耐力的学习态度。”能坚持每天阅读,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习惯。
读书学习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身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这种快乐和享受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很无奈、很劳累、很痛苦的事情。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一种必须尽的义务。但是,这些学生读起课外书却津津有味,这就是兴趣。这种乐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格言警句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有人把读书狭义地理解为读语文书,这是片面的,语文书要读,数学书也要读,更要读相关的课外书籍报刊,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在读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在读书中学会想象,创新,拓展延伸。有的课文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教师应必须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向课外延伸,促使知识向能力迁移。
三、教会学生听课
冷冉情知教学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记忆方法、思考方法和操作方法,使之能较快地形成思路,灵活地选择对策。”这些方法的获得,则依赖于课堂学习。
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教师的讲解与提问,倾听同伴的发言和讨论,使课堂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结构。只有认真听,才能找到与别人交流的切入点。
其次,应该带着问题专心听讲。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就是为学习新课做的准备。在预习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课,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听课效果。例如《认识时间》,怎样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由于重点讲了学生预习中搞不清的内容,所以使他们越听越专心,越听越有劲,再加上教师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上课效果倍增。
再次,上课时还要积极思考问题,大胆举手发言。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向老师请教。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独特见解,敢于一题多解,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求异。在课堂是我发现溜号的学生往往是因为长时间处于思维的静止状态,他们没有积极思考问题,不参与讨论,时间一长,难免不走神。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就不会溜号了。
此外,还要认真做好课堂练习,手脑并用。上好化学课,必须认真做好堂上练习,“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化学概念是通过做题来巩固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经过反复练习之后,熟练度、准确度明显提高,也理解了对常见物质的理解。
四、教会学生“学”与“习”统一起来
冷冉情知教学理论认为的“要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我反思,学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反思性学习,即反思自己的困惑是什么、学到了什么、如何学到的,以及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等。教师只能给学生讲懂,却不能给学生讲会。学生学得怎么样,自己有时说不准,只有把“学”与“习”统一起来,才能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里的东西,形成一定的能力,学生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发现不足,不断进行调整。
教师上课一定要精讲多练,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后,必须随堂组织、指导学生尽快有效地练习,在“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课堂的“习”是多方面的。学语文时,让学生快速阅读是“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是“习”,让学生积累词语是“习”,让学生复述是“习”。学生正是在许许多多“习”的过程中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听、说、读、写、评的能力,达到了“会”这一目的的。
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设计分层次练习,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不只是机械地进行模仿训练,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会激发学生“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自我反思,学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
我是怎样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 篇3
一、课前自学,倡导自能预习
课前,学生运用已经形成的知识能力,自己独立阅读、感知课文。这是培养自学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减少学生预习中的盲目性,教师宜拟定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难易适度的提纲,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常规性提纲有:1.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读通课文。2.尝试概括文章大意。3.理清文章脉络。4.尝试回答思考题,并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二、课上互动,倡导主体检验
课堂上,要将自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发问,引发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如何引导呢?
1.倡导“角色”“换位”阅读,引导学生读中悟
“角色”阅读能让学生主动阅读,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进行理解和体验,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记住课文的词句和有趣的情节,还能促进学生思考文中蕴含的道理。这也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换位”阅读,这是更进一步的“角色”阅读,根据不同的学习情景和要求,让学生模仿教师、作者或其他人,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叙述课文的重点和精彩之处,与同学讨论、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等,甚至可以在阅读中创造新的“角色”,以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2.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读中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反映学习的深入,是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发现问题:(1)从课题发问。(2)从课文内容、语句发问。(3)从语言运用发问。(4)从标点符号使用发问。(5)从情节发问。学生初步质疑后,相机筛选出1~2个重点问题,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解决问题。
如:教《无题》这首诗时,有意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交流问题,有学生提出:诗句里的“丝”和“泪”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显然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于是让学生反复品味这句诗,然后学生讨论,结果从中明确了“丝”“泪”有双关的意思,“丝”即“相思”之“思”;“泪”即“情人之泪”,这样完成了学习任务,尝到了从“读”中“悟”的喜悦。
3.传授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
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他们怎样读书,使他们逐步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初读,读准、读通语言文字,了解课文的概要内容。第二步细读,抓课文语言特色,体会思想内容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第三步品读,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学习用词的准确、句式的优美等。第四步运用,仿写训练,巩固所学的内容。
阅读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了解一般的思路和方法后,可以以筛选提炼出的重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大胆放手让学生按照思路步骤,有序地、扎实地进行实践,反复地读、仔细地品味,去发现,去领悟,与人物同喜同忧,感受他从未感受过的生活,体验他从未体验过的情感。
4.指导学会动笔,引导读中品
动笔,指阅读时在课文上圈圈写写划划。如: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佳词妙句等;写自己读后的看法、想法、问题、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动笔的指导,教给划写的方法,再创造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思维的正向与逆向、发散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动力性和创新性。
5.引导表达,注意读中积累
其一,对名篇佳作或课文中学生喜欢的句段,让学生多品味、多读、多背,使之“入于其内”,成为自己的语言。其二,重视學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在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中进行适当的拓宽和延深,或扩写、缩写,或复述、仿写,或写读书笔记,再使之“化于其中”。其三,让学生“学会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要做到“合适”,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进行正确表达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同一意思可用不同的措辞,同样的措辞可用不同的语气、节奏、手势、表情。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不同表达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
三、课后阅读,倡导自主积累
阅读指向课外,是运用学习方法,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阅读,根据一学期或一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计划地确定阅读篇目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延续和扩展。如:课上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在学生课外阅读后,适时交流能为学生创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可组织开展读书知识赛、作品欣赏会、故事会等形式,提升阅读效果,让阅读有更大课堂和空间。
总之,只要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能在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会学生深度学习语文 篇4
本文尝试就深度学习进行实践的举隅,并进行一些阐发。
一、重现文本魅力:深度学习中的人格修养体认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素养体现在听说读写能力、文学和文章的学识修养及人格修养方面。而这些都离不开“学习语言文字”。换言之,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语言文字背后是思想,思想附着在语言文字上。海德格尔也说过,“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紧紧扣住品味和揣摩语言的根本,然后通过语言这个桥梁重新发现隐藏于言语背后的作者,进而联系作者的背景进一步感悟,重新发现诗词的魅力。从文字走向作者,从作者走向时代,从时代走向文字这一循环过程,完成了一个深度学习过程。在关于辛弃疾词的主题学习中,先要体会辛弃疾词的用典特点。但在引导学生体会用典特色时,不能只注重技法的感知,而要从诗人的身世和背景出发,进行文本的深度开掘。
辛弃疾词广泛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使诗词生硬艰涩,但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以《摸鱼儿》为例:“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表面上写的是爱花惜春,但本质上是写其内心志意。“匆匆春又归去”,本来盼望这次任命能给我一些好的消息,使我达成志意,可是没想到,我的希望又落空了,从湖北的漕运转到湖南的漕运,真是“匆匆春又归去”。写得回肠荡气,委婉曲折。“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一语双关,与黄庭坚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意思相近。另一个意思联想到《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远行的人没有回来,暗指壮志未酬。为什么“蛾眉曾有人妒”?“娥眉”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熟悉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只有熟悉了这一点,才能很好地接受外边的营养。辛弃疾词的用典,都是带着他的生命和感受。
然后再进行深度的对比学习:把辛弃疾和苏东坡、李白和陶渊明进行比较,发现辛弃疾所表现的是他正面的志意。苏东坡有儒家的用世志意,一方面有道家旷达的胸襟,可是他的词是他在政治上遭到贬谪、失意之后才去写的,因此多以表现旷达的逸怀浩气为主,并不正面写其用世的志意。李白主要表现他飞扬的天才,他的天才是不甘寂寞、不甘落后。屈原主要表现他的理想和志意,是他的“高洁好修”。这其中当然有微妙差别,深度学习的要旨就是抽丝剥茧,在细微处进行“微创手术”,比较作者的人格魅力特征。 语文 《 课标 》 所表述的:“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是此意。
二、追求互相印证:深度学习中的互证与联系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王尚文教授将之称为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譬如以学习杜甫诗歌为例,可形成以杜甫为经,以瓦雷里和艾略特为纬,援引后者释读前者,尝试相互印证的深度学习。
先呈现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但历来对此诗的旧注都不能令人满意。借助瓦雷里和艾略特的有关议论,可以试为分疏。杜甫晚期代表作《秋兴》八首与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及艾略特的《四首四重奏》等现代主义名作特征非常相似:都是从孤独的内省出发,沿着隐秘的个人经验的曲线,而非遵循理性的语言秩序,展开一系列抚今追昔的冥想。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费得里科·马约尔说:“我们应重新思考组织知识的方式,为实现这一点,我们应该推倒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并设想怎样把迄今为止被分离的东西连接起来。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说:“善于抓住总体和基本的问题,并在这个框架内整合部分和局部认识。由于根据学科划分而被片段化了的知识占据优势,常常使人不善于进行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连接工作。上述认识应让位于能够在其背景、复杂性、整体中把握对象的认识模式。”
深度学习中的联系观念和整体理解的方法,都在上述案例中得以诠释。
三、言语精神对话:深度学习中寻找通向语言家园之路
从理论上说,深度学习也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从心理学的情感领域来说,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和价值的复合,属于语文学习的情感深层水平。
学生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时,在领会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后,教师出示两组词语:
功名、进取、高官→科学、发展、强大、城市自然、本性、自由→诗意、和谐、个体、乡村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词语自由辩论,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辩论不喜欢另一组词语的理由。在学生貌似对立的两难选择中,抛出问题:(1)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2)人类初期为什么会产生童话?(3)追求科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然后介绍梭罗和《瓦尔登湖》,提问:我们一定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吗?其背后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并同时提供老子《道法经》所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供学生思考,最后师生共同提炼出:在人生的道路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关键是守住人的本性和人类的本性。同样,在学习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一句时,要注重与李清照的精神对话,与历代词评家对话,与练字造句的修辞学对话,获得一种纵深的、厚重的学习背景,而不是停留在字面的浮泛浅薄解释上。一个“瘦”字,既突出了外貌,也揭示了内心。所谓入木三分者是也。瘦”本来为病态,通常是不美的。然而, 词人却把它写得很美, 原因何在?第一是因为以黄花为喻。黄花即菊花,这并不是语言是否工妙的问题,而是比喻是否恰切的问题。绿杨如烟,何瘦之有?唯有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故以之喻人,显得雅畅协调。第二是因为设置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帘卷西风”,一望而知,词人是坐在帘儿底下,西风乍起,帘儿微掀,露出词人消瘦的面容,恰与门外的黄花相互映照。这个镜头恍如特写镜头一般,怎能不美?第三,是前面用“莫道不销魂”一句加以提携,先声夺人,引起读者充分注意,及至帘卷人现,印象便很深刻。有意义学习,包括学习的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的内在需求、学习渗透性和学习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与语文深度学习的情感特征是一致的。深度学习的作用是推翻权威的藩篱,以自我发现、自我对话和自我觉醒的姿态进行有情感、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学习。
四、研究学习:深度学习中的学术能力培养与修炼
克劳德·巴斯蒂安(Claude Bastien)指出:“认识的进化并不是朝向建立愈益抽象的认识,而是正相反,朝向把它们放置到背景中。”这个行为确定了知识被插入的条件和它们的有效性界限。巴斯蒂安补充说:“背景化是(认识运作)发挥效能的一个基本条件。”确实如此,恰切的认识应该看到多维度性和把它获取的资讯都置入这个框架:人们不仅不能把部分孤立于整体,而且也不能使各部分互相孤立。
上述观点要求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逐步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思维品质。埃德加·莫兰说:“教育应该投入对错误、幻觉和盲目性的根源的探索”,“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在争取具有清醒意识的极其重要的战斗中武装自己”。这不仅是公民意识的觉醒,也是学术研究基础上深度学习的意识觉醒。
在杜甫诗歌学习中,许多学生认为杜甫诗歌完全是写实,完全是正统,而且他的思想观念完全属于中国伦理的文化道德,没有什么新东西。但真是这样吗?
其实在杜甫诗歌中,有继承传统而又有突破传统的一种健全与博大的创造精神。比如杜甫在《秋兴八首》中,不仅用的是非常典雅的语言,而且文法上有颠倒错综之处。譬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胡适批评说这两句不通,因为“啄”是用嘴去啄,香稻没有嘴,怎么可以啄呢?碧梧是树,又不是一只鸟,怎么可以“栖”呢?应该倒过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文法才通。按照胡适的说法,调换后文法虽然通了,但意思却有了微妙变化,变成了完全的写实。而杜甫本意要写的,确是香稻之多,多到不仅人吃不了,连鹦鹉都吃不了;碧梧之美,不仅引得凤凰来栖落,而且凤凰还要终老在这碧绿的梧桐枝上再也不离开。由此可见,这两句本意要写香稻和碧梧,其实,也不仅仅是写它们,还是写开元天宝年间的太平盛世。由此可见,杜甫在写实中并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真实”描绘,更是投注内心的真情实意。“鹦鹉”和“香稻”这两个词的声调都是“平仄”,“凤凰”与“碧梧”这两个词的声调都是“仄平”,颠倒过来完全可以。但杜甫为什么放着通顺的不说,一定要把它倒过去说呢?这就涉及王国维所说的“造境”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杜甫的造境不是单纯的现实,其中包含着他的理想,是更高一层的“造境”。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篇5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汉字,而且还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以便达到准确、灵活应用的目的。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下面我就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方法两方面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让兴趣导航,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儿童心理学来看,儿童学习一项技能首先是由于喜欢、好奇,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学习的欲望,其次是浓厚的.兴趣带动他学习、模仿,最后再用他学到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儿童仍能保持浓厚的兴趣,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
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1.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氛围的轻松。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会提高。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教师从视觉、听觉等给予学生强烈的刺激,让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如在教学时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错的地方用红色粉笔标出,再配上多媒体的演示,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篇6
有些学生缺少自主意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不能是口号,要付出行动才行。翻开我们的教材,可以看到很多设计,把学生引向课外生活,但是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社会生活就是一本书,这本书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经历来体验。那么要求学生怎么体验呢?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活动是无目的性的,比如,逛公园,看电视,做游戏。他们可能关注的或景、或情、或趣。那么要把他们的所见、所闻生成语文意义,还需要精心的策划。有的孩子没入学就能认识千八百字,能诵读古诗,讲述寓言故事,这不能不说与成长的环境有关,与家长的引导有关。对于语文的积累,有的是靠孩子自己感悟的,但更多的是,是家长与教师教会他们感悟什么。有的家长能够做到“亲子共读”,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他们会产生对语文极大兴趣。孩子需要榜样的影响,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能做的,他们也力求做到。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我看到,有的家长在同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总是询问孩子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这样的交流的过程,实质就是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过程。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课外书,就知道让孩子要看,要读,但从不过问读懂了什么,读得怎么样,这样有些孩子,也许敷衍了事。有的家长即使是去公园,也不忘要孩子去积累语言,比如看到标语,就让孩子说一说你想到什么,看到动物,就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看到花草就让孩子去联想。等等,由于家长的意识影响了孩子的兴趣。孩子在生活中得到了丰富的积累。
孩子走进了学校,教师就要负主要的责任了。学校的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們不可忽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死读书,死教书,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创造性的开展活动,比如,定期让学生收集社会见闻,办语文小报;利用晨读,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举办读书交流活动,编写日记精翠,收集格言警句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走向生活,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学习语文最关键的在于读和写。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写作兴趣。哪些书有可读性,教师要极力的推荐。并且要做到任务有布置,过程有检查,结果有评价。培养写作的兴趣的最好方式是让孩子写日记,并且怎么写都可以。我记得有一位教师,每年要把学生日记的精品,编辑成一个小册子,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学生非常喜欢,百读不厌,同时也得到家长的赞赏。
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积累。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课外活动的每个细节。例如,一次游山活动,就是一次学习语文的活动。在名胜的古迹中,有很多文化遗址,诗书字画,历史典故等,这些都是很好资源。
教会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篇7
一、问题的探究
长时间的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想学好语文, 但是无从下手, 很多老师也想教好学生,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都很难走出语文学习效率低这个怪圈。学生想学好语文的愿望很强烈, 但低下的学习效率使他们的愿望慢慢地消失了, 语文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有很多方面, 但是学习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语文学习中, 学生学习有以下一些问题存在。
1. 等。
语文知识的学习, 从字、词、句到篇的分析非要等到老师讲了, 才去记, 才会相信是正确的, 根本不会去自己探究。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缺少了最起码的自学意识。
2. 动手不动脑。
现在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是学生在学习时, 更多的人是愿意把脑力劳动变为体力劳动, 以为只有课堂笔记抄得多才是好学, 以为天天读背几篇课文便是努力。这样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极为低下。
3.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很多学生怕课文分析, 在课堂上一篇自己可能半懂不懂的课文, 在老师的分析下, 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 这些课根本就不会去听, 在作文时也更不知怎么写才会更真实、更生动。所以他们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4. 不知语文该学习什么。
很多同学说:“语文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 上与不上也没关系, 反正考试也很少考课文上的。”几年学习下来, 他们觉得除了课文多了之外, 没有学到什么新的知识, 根本不知, 有哪些新的知识点。这样, 自然就不知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如何, 还要学习些什么, 将朝哪方面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他们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就是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自学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强烈的学习欲望下, 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 获得优秀的成绩, 刺激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1. 降低难度, 激发兴趣。
先从字、词这些学生最易入手, 又最能获得短期效益的知识点出发, 让学生在字词的积累上有成就感, 学生也就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他就会由等着老师灌知识, 变为自己去探求更广的知识了。
2. 开动脑筋, 活跃思维。
引导学生如何, 开动大脑这部机器, 方法很多。学生其实是很有才的, 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 让学生的大脑不只是机械地转动, 而是在自己的主动要求下开动脑筋, 活跃思维。
3. 每课有得, 成就梦想。
课前可以把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先告诉学生, 让学生量体裁衣地掌握该课自己能掌握的知识, 对可能难以掌握的用心去听, 去分析, 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这样下来, 每天学生都有所得, 学习兴趣就会上来, 以后也就能适当地增加难度, 一步一步成就学生的梦想。
4. 明确体系, 学有所依。
学习语文在许多学生看来, 是无序可循的, 混混沌沌、模模糊糊, 如同一团乱麻, 无从下手。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 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让学生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这样, 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前进方向了, 学习起来也就有章可循, 效果会明显好转。
让学生能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自觉地学习。如自觉地写日记, 自学地课外阅读和做笔记。果真如此, 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不待言, 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指日可待。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篇8
一、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有技巧的。 (1) 内部技巧。首先, 从语言的停顿、重音、变调、语句的语气、节奏、音色等方面训练, 反复练习, 不断提高朗读技巧;其次,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多读、多念、虚心向别人请教, 多听新闻联播, 提高朗读水平。 (2) 外部技巧。第一, 通过情景再现的基本方法, 理清文章的头绪, 进入文章的角色, 设身处地, 触文章描写之景, 抒文章人物之情, 与文章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这样朗读才会有感情, 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第二, 同学之间, 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不断进步。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 才会用心去读, 才能读得入文、入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师范读课文。教师的范读, 可以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 带着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中, 激起学生想学习的兴趣。另外, 教师范读, 学生就能对全文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方便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读准字音的难度 (低年级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感觉比较困难, 如生字很多, 有些句子较长, 对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相对较弱) , 在初学课文时, 教师就可将范读作为一种引导手段, 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例如: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安塞腰鼓》, 这篇课文选自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 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 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 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 而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如此语言, 所以, 只有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读出明快而豪放的气势, 才能呈现出“静—闹—静”的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在范读中, 老师的语言艺术、自身情感的投入程度都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范读, 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对文本兴趣盎然。高水平的范读不仅能够起到示范榜样作用, 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体悟文中字里行间跳跃的情愫, 与文章的作者激情共鸣。
(2) 分角色朗读。故事性较强, 语言生动活泼的课本可以分角色朗读。由学生自由组合, 选择角色, 把握角色, 进行情景对话。在角色朗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 体验一下角色, 有助于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 我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 先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朗读, 然后请学生读旁白, 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廉颇和蔺相如的对话, 这样不但起到了示范作用, 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断变换朗读方式, 如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朗读水平。
(3) 朗读与表演。有了角色朗读的基础, 大家都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之中。此时, 可以顺水推舟问:“大家想不想演一演呀?”于是自由组合, 自行分配角色, 有表情地演一演, 还可以进行一个个小组表演赛, 效果就更好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看, 小学生最富于表演欲望。在表演中学生可通过丰富的语调, 形象逼真的表演, 再现课文情境, 增进理解, 加深印象。朗读表演是真正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了然于心, 更好地领悟文章中心。
三、让评读成为常态
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感恩 篇9
一、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感恩教育的阵地
1. 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倘若我们的教育仅以可以量化的效率为主要目标, 而缺乏对思想和情感完整性的追求, 缺乏对精神与文化的敬畏, 那将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语文学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大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之一。感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应当传承下去。我国古人说,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诗经·大雅》的“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陈寿《三幽志·吴志·骆统传》的“感恩戴义, 怀欲报之心”等指的就是感恩意识,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历史记载, 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 费尽千辛万苦, 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 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 尽管后主“乐不思蜀”, 仍“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晋朝时李密以孝敬祖母闻名于世等都是鲜活的感恩事例。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 渗透感恩教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的现实需要。
其一, 当代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 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 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 今天的孩子开始更注重自我感受、自我享受。再加上有些父母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 溺爱、迁就和包办代替, 致使一些孩子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感恩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两。他们忘记了我国自古就有的“羊跪乳, 鸦反哺”的古训, 忘记了感恩或者有意无意地忽略感恩。因而, 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其二, 感恩教育正逐渐从语文课堂消失。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坚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把语文课当成了知识与技能训练课, 只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了喊喊的口号, 只教书不育人, 没有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正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消失。
3.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细化的具体要求。
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感恩教育其实是一种更实际更具体的形式。现今的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导致很多人高呼“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提出学校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源何在。其实, 现行德育真正缺乏的是实效。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并实践抽象而宽泛的德育概念, 谈何容易。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感恩教育才应运而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肯定地指出:“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 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把感恩作为基本情感之一, 让它成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一, 也许更利于广大中学生接受。在这方面, 语文学科大有可为。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 勇担重责, 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二、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1. 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 有的反映的是山河的壮美, 有的反映的是人物的高尚情操, 有的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不少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 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因此, 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选文情况, 挖掘、整合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让学生品味课文所包涵的感恩之情,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让学生感父母之恩,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师长之恩, 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让学生感自然之恩, 陶冶美好心灵;让学生感社会之恩, 树立回报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感国家之恩, 培育爱国精神。
2. 将感恩教育穿插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
感恩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道理上, 最重要的是要把感恩思想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 让感恩变成他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并促使学生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要达到这些目的, 教师必须给学生机会, 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释放他们的感受、体验、情感。通过让学生说, 让学生写, 让学生辩, 让学生演, 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1) 写一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现自我、实践自我的最好场所。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课文及写作训练, 通过写去表达学生的真实的感恩情感。 (2) 说一说。学了课文后, 学生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通过说来展露学生的内心感恩之情。 (3) 辩一辩。让他们畅所欲言, 敞开他们的心扉, 飞扬他们的思想,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恩故事的震撼。 (4) 演一演。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课文所给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 使学生体验感恩之情。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 达到忘我的境地。学生通过角色换位, 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角色换位, 学生产生心理换位, 感恩之情向深刻性、丰富性、理性升华。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学习活动,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课外阅读历来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 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 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 列出书目, 引导学生去读, 要加强阅读指导,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给他们读书方法, 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 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
综上所述, 语文学科教学应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渗透德育的切入点, 让学生认恩、知恩、懂得报恩, 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父母之恩。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写“批注” 篇10
1. 紧扣关键词写批注
课文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词语对概括内容、抒发情感、揭示道理起决定性作用。教学时若牢牢抓住这些关键词, 让学生写批注, 就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 (苏教版, 下同) 一课时, 笔者抓住课题中“励志”一词, 设计了“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徐悲鸿如何‘励志’?徐悲鸿‘励志’的结果怎样?”这三个关键的问题, 引导学生做好批注。学生用“//”理清了课文思路, 用“_____”划出了这三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用“....”标出了关键词语, 并把自己对这三个关键问题的理解、感受写在文旁。
由此可见, 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写批注, 使得学生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梳理课文脉络, 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揣摩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心理, 以便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中心。
2. 读懂重点句写批注
句子在课文中是有主次之分的。读懂重点句, 引导学生写批注,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时, 笔者抓住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而人们对黄山奇松, 更是情有独钟”一句, 引导学生抓住“黄山松奇在哪里?人们为什么对黄山松情有独钟?”这一悬念, 自读课文, 写批注。
学生自觉地阅读文本, 圈画出重点语句, 结合自己的体验, 写出了独特的感悟。例如, 有学生在第一自然段的文旁写着:“黄山松生长在山顶上、陡崖边, 从它生长的环境可见它的神奇。”阅读第二自然段时, 有学生抓住三大名松, 圈画出关键语句, 写着:“黄山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松, 它们各有各的姿态, 各有各的风韵, 写出了它的神奇。”
教学时,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句, 批注学文, 对学生把握课文要点, 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领会、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 起着关键的作用。
3. 抓住主旨段写批注
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合而成的。教师要善于抓住主旨段, 引导学生静心写批注, 达到更好地全面理解课文。
教学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从人物的神情动作中, 想象苏格拉底会向他的弟子说些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出示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紧扣“‘老师的话’是哪些话?弟子听了老师的话, 有什么表现呢?联系实际, 谈一谈你对这个‘道理’的理解”这三个问题,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开动脑筋理解这些问题, 并将感受写下来。
有学生在苏格拉底第一次说的话语旁写着:“苏格拉底提出了‘只许进不许退’的要求, 告诉弟子没有回头重选的机会。”有学生在苏格拉底第二次说的话语旁写着:“苏格拉底对弟子失去良机而感到惋惜。”有学生在苏格拉底第三次说的话语旁写着:“当听了师傅说的‘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心里肯定很后悔。”通过以上阅读体会的铺垫, 学生对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暗示的人生哲理已有了一定的感悟, 在此基础上, 大多数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 理解了“抓住眼前的机遇, 完成当前的任务, 这样才不会错失良机, 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这句话的内涵。
教会学生学习 篇11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为了能引导学生学会一些语文学习方法,我们几个语文老师进行讨论研究总结出语文学习的一般通用方法(即:学习文章之前,先学习与作者及本文相关的辅助资料,为学习文章打好基础。然后通读全文解决字词问题并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然后再选取重点段落精读、细读,深入理解、领悟,分析总结,最后进行迁移、再现。)后对各种课型认真设计,研究探讨总结出要素切入法、研究性学习法、阅读学习法、对比学习法、诵读赏析法、评注式学习法、统揽式学习法等几种学习方法,并对哪种方法适用于哪类文章做了初步界定,以便选准学习方法,正确引导。
一、要素切入法
所谓要素切入法,就是以文章的要素为切入口,从而突破全文的语文学习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学习那些文体类型要素明显的文章。记叙文可从记叙的六要素入手来学习,譬如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写人的记叙文,就可以从写的什么人(母亲)的什么事(关心爱护思念自己的孩子,勤劳、热心、乐于助人、最能吃亏、深明大义),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从母亲出嫁一直到母亲去世),这些事发生的过程结果如何等入手,进而到母亲的品格,“我”对母亲的歌颂赞美及未能尽孝的愧疚之情,然后这些事是如何叙述出来的等等,一篇文章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议论文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切入,从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方面入手来学习全文;说明文可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来学习;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入手来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法
所谓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文学作品时常常会用到这种学习方法,譬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好范例。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就选择了这种学习方法,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中发现了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并发表了他们独到的见解,令人欣喜不已。
三、对比学习法
对比学习法适用于那些有可比性、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课文,通过比较来学习不同风格的作品,领悟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譬如学习《唐诗二首》或《宋词两首》,就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在对比之中学习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阅读法
广一点讲,它适用于各类作品的学习,窄一点讲,它主要适用于学习那些信息量比较大的文章,譬如《海洋与生命》这篇文章信息量比较大,就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快速阅读获取其中传递的信息,精读一些段落,突破课文的关键点。
五、诵读赏析法
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那些经典而篇幅又不太长的文言文和古诗文的学习。学习时通过反复诵读领悟作品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然后鉴赏分析,体会其妙处。如《琵琶行》、《劝学》、《师说》等均可采用此法,非常有效。
六、评注式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一些经典的佳作的学习,边读边点评、标注,点出作品的精妙之处或不足之处,评出自己的感受,如学习《明湖居听书》、《林黛玉进贾府》时,若采用这种学习方法,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七、统揽式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那些抓住一点就能够统揽全篇的文章。譬如《荷塘月色》、《项链》、《守财奴》等,就可选用这种学习方法。
原来我们不少语文老师总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语文教学无非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记,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一些知识即可,因此,只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掌握住了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被动的容器。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的演员,而变成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研究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感恩 篇12
一、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现在的学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 而对他们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表现得麻木和冷漠。因此, 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父母不仅赐予孩子生命, 更把孩子养育成人。在课堂上强调孩子要对父母感恩, 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 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 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通过感激父母教育, 让学生体悟来自父母无私的爱, 知道父母给他们每笔钱背后的艰辛,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 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 懂得爱父母, 孝敬父母, 感激父母。比如, 语文课程中《我的母亲》可以培养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恩之情。语文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布置爱心家庭作业。比如: (1) 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 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 给父母打一次电话, 送去一声问候; (4) 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握握手) ; (5) 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或者开展征文活动:《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二、教育学生要对社会感恩
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这些真实的故事, 感动于人对生命的关爱, 感动于人对生命的尊重。告诉学生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环境时, 我们要感谢那些保洁工作者;当我们迁入新居时, 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当我们出行, 要感谢司机……懂得感谢, 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 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 也更加尊重自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才更能体会一个平凡人的伟大。感恩教育要穿插在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之中, 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感恩教育的道理, 还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血液当中, 让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并促使学生影响社会、影响他人。平时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 写一写, 辩一辩, 演一演, 让他们的感情从而得以升华。比如辩一辩, 出些辩论题目, 比如“当代中职生需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吗?”“保洁工作者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吗?””“中职生是否要报效祖国”等辩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敞开他们的心扉, 飞扬他们的思想,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恩意识的震撼。
三、教育学生要对我们的老师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学生的日常行为取决于老师的行动举止。老师用辛劳的汗水培育祖国未来的栋梁, 教会学生感恩, 因为老师对他们付出太多的心血和青春。当你们任性, 你们不听话, 你们淘气时, 可曾想过, 伤害的是那颗慈父慈母般的心, 是那颗恨铁不成钢的心啊!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可举行讲故事比赛, 故事的主题围绕着感恩老师的事例举行, 看哪位学生能够声情并茂, 语言流畅, 表情自然, 动作大方得体地表演完成, 可颁发“最佳口才奖”, , 并给予适当的小奖品当作鼓励。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名人感恩老师的例子作为引子, 拉开序幕, 比如周恩来同志不忘师恩, 1952年2月,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 周恩来同志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 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 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 周恩来同志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 自然灾害时期, 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的夫人, 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 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在这样感恩老师的教育后, 学生会在节日的时候主动给老师发短信祝福, 在教师节来临的时候给教师送上一份简单的贺卡, 而贺卡里面具有全班同学的签名, 这份礼物对于老师来说却是非常让人开心和兴奋的。
四、教育学生要对我们的同学感恩
学习的道路上永远也缺少不了同学们的陪伴, 如果没有同学, 学习道路将会非常枯燥。如果说, 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 那么同学就是我们在成长这条道路上的搀扶者, 是一起面对困难、互相鼓励的伙伴。因为有了同学的陪伴, 我们才不至于在书山的攀登中感到孤寂, 在困难面前才能更有勇气。可以说, 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 少不了同学的陪伴。大家在一个集体里, 互相帮助、互相竞争, 最后才能够共同成长进步。所以, 对同学要感恩。平时不要伤了和气。在语文课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感恩角色, 比如扮演一个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人, 在这样的扮演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寻求帮助的同时, 最重要的课程是要学会感恩, 而不是理所当然。
五、充分利用教材, 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目前, 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教材优势, 进行感恩教育渗透, 让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得到品德的熏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趁机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 更要珍惜他人的关爱, 好好学习也是回报他人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还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比如, 在母亲节或者感恩节来临之际向学生提问:“你们当中有谁为爸爸妈妈过过生日呢?”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 有的学生则在下面小声回答:“没有。”这时, 老师就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随着学生的逐步感悟, 他们也完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个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过程。我们将感恩教育的因素与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而且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注重切入学生的心理世界, 激发他们心灵的共鸣, 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 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而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例如, 可以在班会活动、课堂主题活动、家庭作业等把这份暖意传递给周围的人, 让更多的人来共享这份感恩。
参考文献
[1]康全洲, 李忠旭.浅析中职生缺乏感恩的原因[J].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3 (25) .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教会学生学习英语09-21
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10-22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10-17
教会学生观察09-02
教会学生完整的知识07-22
教会学生收集作文素材05-12
学生教会我成长论文08-25
教会方法 写好作文08-24
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方法,四大要点教会你06-15
教会主持词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