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2024-10-17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通用11篇)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篇1

内容摘要: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强大的变化,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道理的权威者和说教者及始终处于主宰地位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永远处于被动位置的配角。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合作者。

关键词: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指导纲要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潜心研究,勤于动手,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变革。积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转变学生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转变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就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喜欢语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从而奠定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例如:在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我有意将课文以一次有趣的旅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雨点”成为一个有灵性的会说话的能与学生交流的对象,让学生和“雨点”一起旅行。在愉快的旅途中,大家共同活动,一起畅谈旅行感受,一起相互倾听心声……从而,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感觉到语文不单单是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的学习,有好多的乐趣蕴藏其中,从而从思想上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强大的变化,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道理的权威者和说教者及始终处于主宰地位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永远处于被动位置的配角。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合作者。

要做到师生共同发展,需我们教师首先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创新的空间,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使学生成为会思考、会创造的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新发现、新见解,勇于质疑、大胆设想,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雨中》一课,在教学“雨帘”一词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课文中有一说明雨大的词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学生快速读课文后,争相发言)2、为什么“雨帘”说明雨大,请说说你的理由?(因为“雨帘”指的是雨点密密麻麻,像帘子一样。)3、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做帘子是可以用不同材料的,那么,用竹子做的帘子叫什么帘(竹帘)用布做的帘子叫(布帘)用珠子做的帘子叫(珠帘)挂在窗上的帘子叫(窗帘)挂在门口的帘子叫(门帘)……4、本文中的帘是用什么做的?(是用雨点做的)那雨点做的帘挂在哪里呢?(挂在天地之间)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地去欣赏这美丽的雨景吧!雨点从云层中密密麻麻地落到地面,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好大的雨啊!如此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明白了“雨帘“的构词特点;既理解了”雨帘的词意,体会到雨势之大,又培养了想象力,使学生在获得了新的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间的互动,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初读课文后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和提出一些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帮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开展辩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如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正反双方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十分激烈。通过辩论,学生们在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学习“渑池会”一段时,我组织学生就“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一比一。也有的认为分出了胜负,理由是赵王是小国的王,秦王是大国的王,虽然都为对方演奏了乐器,但比较起来秦王更难堪,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蔺相如只是赵王的一位大臣,比较起来,还是秦王更难堪。在讨论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个人见解,这样不但把问题解决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现多方位对话提高语文素养

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学生要获得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既不能只靠教师的“教”和考试的“逼”,也不能靠每个学生仅凭毅力去自觉地争取拥有。我认为,应该凭借学生和与之相关的各个因素(如教师、同学、课本、书籍、生活等)之间的积极对话来实现。

要引导学生敢于、乐于、善于与老师和同学对话,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所有学习中,要站在“学习主人”的地位,和同学们一起合作、一起学习,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与同学交流,并大胆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分析自己和同学的参与态度及学习成果,从而实现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基本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化的观点,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性和独创性,从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让学生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乌鸦吸取了教训,没有被狐狸的花言巧语所骗,没有再上当。而有一个同学却编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乌鸦再次上当的故事。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重编故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有一位同学续编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得意地站在树杈上。狐狸看见了,眼珠子骨碌一转,又有了鬼点子。它先是显得十分“诚意”地向乌鸦认错,强调自己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要乌鸦的肉。然后苦苦哀求乌鸦告诉它哪里可以找到肉,它要去拯救那可怜的、饿得快要死去的孩子。乌鸦被狐狸“伟大的母爱”所感动,最终又一次把自己辛辛苦苦找来的肉送给了狐狸,狐狸的诡计又得逞了。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才有了创新的思维,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一系列个性化的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语文是学生天天在应用着的一种本领。因此,语文学习的本身就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学生是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对语文的兴趣,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各项语文基本素养。如引导学生学习《春联》一文,我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贺新春春联系列比赛”活动,鼓励学生读春联、编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

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检验语文,学习语文,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语文运用的能力,并且在学习和运用中体验和感悟。

学生在与教师、课本、同学、生活及书籍(本文只列举了同学、生活)等进行对话中,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了更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有更有效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与学生实现对话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让课本资源、学习伙伴、现实生活和书籍等相关因素与学生实现全防卫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和发展语文。

参考文献:

1.王恒新《构建学生主体: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载《教育理论与实践》第8期

2.中国青年出版社《天才思维》吴甘霖著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篇2

一、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条件,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 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例如, 在学习“时分的认识”前,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 (1小时) , 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 (60分) , 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 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 (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 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 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正当学生们疑惑之际, 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 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 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 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 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 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使得学生对新知识充满无比强烈的学习兴趣, 营造了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教师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 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 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如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 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橘子的练习。有10个橘子, 平均分给小组中的4位同学, 每人分到几个?还剩几个?如果平均分给小组中的3位同学, 每人又可以分到几个?还剩几个?通过动手动脑操作, 启发学生梳理自己的意见, 并在小组中表达出来, 看一看, 谁说得最准确、哪组说得最完整,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 兴趣广泛, 对未知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所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显得非常必要。例如, 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课, 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一上课, 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小军带着3元钱准备到书店买4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军你在买练习簿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学生积极讨论, 主动探究。接着,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各抒己见。有的说要问清每本练习簿多少钱;有的说要算好买4本练习簿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 我马上给予肯定,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顺着学生的思维, 我接着问:“你最终是怎样买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我旁敲侧击, 恰当点拨, 很快就计算出结果。这样, 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又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一些趣味性练习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趣的练习题是培养学生解题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好方法。如在一次练习中,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兰有一些橘子, 送给小明一半, 送给小青一半的一半, 自己还剩下10个, 小兰原来有多少个橘子?”学生思考着, 交流着, 教室里形成了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过了一会儿, 有的学生这样写:10+10+10+10=40 (个) , 有的学生这样写:20+20=40 (个) , 我给予肯定, 并鼓励他们继续思考, 看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又有的学生这样写:10×4=40 (个) ……方法很多。我一一给予肯定。这样的练习题, 结合了生活实际, 一题多解, 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更全面,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篇3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吧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二、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习正确释疑

“疑难”对学生来说是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当学生的意见不一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教师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同学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

三、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1、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2、倾听、赏识、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变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名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

四、采用多元化即时评价方式

1、采用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

即时评价方式形式多样,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书面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教师即时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往往无形中成为激励学生努力的方向。如“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等。有时可以用如“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看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等话引导学生之间互评。

2、采用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

定量即时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级制方式,将评价结果即时反馈给学生。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在评语中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功能

即时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善待孩子的思维成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地喜悦。应引起注意的是,夸大赞赏会加重学生负担;过分贬低会挫伤自尊,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地目的。

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篇4

能力与素质一直是教学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而所有能力与素质中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建立在人的创新性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要发展,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放在首位,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学的重点要求。总结我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它是一种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的特征有: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而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在个人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决。它的特征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述。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避免过分注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下的结论,学生当成真理的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质疑问难,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观念,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迷信,从而形成探索的、发展变革的观念,而且讨论中师生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避免了学生听催眠曲现象,使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每个人思维活动的潜能。

二、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有所用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记忆和技能的练习,缺少对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内化,缺少对学习过程的反省和调控。其结果是,在课堂上,学生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在课外是解题的操作机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研究性学习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在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我先创设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情景:多媒体演示:$白糖拌西红柿,盘子里出现许多水;!盐腌菜,硬挺的鲜菜变得软缩,盆里水增多。其原理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内容,通过分组讨论、分析运用本节的知识来解释上述现象,既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学有所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了所学知识点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难以完成,老师可先把问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再经课堂汇总!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生态平衡一课时,可指导学生对本地的水质变化、生物资源数量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同时收集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所带来的危害。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访问、查找图书、参考资料,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全面提高。

五、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全球热点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生物圈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融合,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培养创新思维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破除创新思维枷锁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影响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枷锁大致有五种。

(一)从众型思维枷锁。

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即人云亦云。比如你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见红灯亮着,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但是你发现周围的骑车人都不停车而是直着往前闯,于是你就也会跟着大家闯红灯。这种跟在别人后面消极的思维永远是滞后的,没有新意的;

(二)权威型思维枷锁。

权威枷锁是指思维中的权威定势。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一味盲从权威,大学生的思维就失去了积极主动性;

(三)经验型思维枷锁。

经验是相对稳定性的东西,然而正因为这些经验的稳定性又可能导致人们对经验的过分依赖乃至崇拜,从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结果就会削弱头脑的想象力,造成创新思维能力的下降。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它束缚了人的思维广度。而创新思维要求大学生必须拓展思路,海阔天空,束缚越少越好。

(四)书本型思维枷锁。

陶渊明曾经泛读书不求甚解。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曾说:“尽信书还不如无书”。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它可以带给我们无穷多的好处,但是现实中如果我们一味的死读书,那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大学生不应该成为书本的奴隶,而应该活学活用,读书不为书所累,“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做书本的主人,善于驾驭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否则死扣书本将严重影响一个人创新思维的发挥。

(五)自我贬低型思维枷锁。

做事没有信心,总认为“我不行,我做不到”。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办不到,而从来不敢去尝试一下。及时打破这种思维枷锁,从内心深处树立起信心,大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的潜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思维的枷锁就像一座监狱,只有将守旧观念丢掉,勇于冲破思维藩篱,才能走进创新的世界。可见,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破除创新思维枷锁,这是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激发创新思维潜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潜能的方法大致有六种。

(一)良性暗示。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与体会 篇6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应首先提高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在教学上的创新,做教学的有心人。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质疑,敢于猜想,加强训练。

[关键词]数学教学中 创新思维 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142-01

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那么,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靠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去培养。

数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要用创新精神去寻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激发并保持学生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教学时,常用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的故事;用古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故事等引入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初一引入负数的教学时,先通过介绍古代人是怎样使用算筹计数的,并逐步发展到今天所要学的负数的。讲初二几何的勾股定理时,讲了“百牛定律”的故事,以及我国古人在测量土地时是怎样通过“打绳结”画直角等有趣的故事来说明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愉悦有序的教学气氛,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为允许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的多向交流,缩短师生距离,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逐步消除学生课堂拘谨的局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的科学素质。并在方式方法上注意到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或回答问题是否正确都要给予热情鼓励。力求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注意启迪、挖掘、放纵学生思维,给学生答疑、质疑的机会和充分信任与尊重,增强学生了的自尊自信心。

4.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而这一结果又能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如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用几何画板演示圆锥曲线的生成过程以及演示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等等;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如用高斯计算前100个自然数的和的故事引入等差数列;运用与直觉相矛盾的现象激出好奇,如用画“带箭头”和“带箭尾”的等长线段的视觉误差或圆柱形茶杯的高与直径的视觉误差激出好奇;在讲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时,用如下问题引入: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局限于在一个平面内,无论如何是摆不出来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6根火柴真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时只需轻轻一点:可以竖起来试试,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空间,很快获得成功。进而再问12根火柴最多能拼成几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时,学生就很快会得出正确答案了。通过这些有趣例子,能有效地打破学生单项思维,激发出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大胆的假设,展开合理的想象。

直觉思维是对事物的一种迅速地识别、理解和判断。它没有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但它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是逻辑的飞跃和升华。它具有直接性、猜想性、和不可解释性的特点。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的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的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直觉和灵感,“我相信直觉和灵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大胆的假设,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即时记下思考过程中一些偶然出现的新异的念头,再通过综合收敛对每一种想法一一进行验证,从而发现和创造。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比如数学教学中通过教俱的直观演示,或通过对某一“数学形式”从其“形”的结构上观察发现规律,或通过直接观察几何图形,从中发现所隐含的数学关系,从而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2.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别人还未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比如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思维尚未扩散到能够完成解题的思路上来。所以说我们实施创造教育,大量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

在教学中若能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入手,不依常规,导求变化,探究多种解法,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灵活多变,促使学生向多层次,多方向发散,这样比解答多道题更有效,并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不断的训练和提高。

3.培养收敛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过程中,相互促进彼此沟通互,相互转化的统一的两个方面。对创造思维来说,收敛思维虽然是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它可以看作创造思维的第二阶段。但它同样是重要的。因为创造思维的进行,特别是创造成果的获得,最后总是在收敛思维阶段取得实现的。发散思维只是为创造思维提供了思维方向的各种可能性,由发散思维产生的许多观点、设想、方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有的简单,有的过于复杂。那么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收敛思维就是要对这些由发散思维所提出的各种可能性,逐一讨论、分析、综合,作出比较、评价和选择,从中得出最终的抉择和判断,最后将各种假设变为解决问题的现实方案。如果一个人仅仅善于发散思维,而缺乏收敛思维的素质,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即使产生了非常有价值的发散思维成果,也不能使之获得成功。所以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如同创造思维的两翼缺一不可。数学教学对收敛思维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解证题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列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对这些方法、方案、各种思路的优劣、简捷和繁琐以及成功与否作出判断,最后选择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使数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不仅培养了发散思维,同时也培养了收敛思维。

培养好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篇7

一、养成两先两后的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

1. 先预习后上课。

这就要求学生每天抽出时间对第二天的新课进行预习,对于已经明白或不懂的知识进行分类,并对自己不懂、有疑问的知识做标记,在上课时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这些做标记的知识上。这样带着问题听课,目的明确,负担减轻,学生上课时就显得轻松高效了。

2. 先复习后做作业。

这就要求学生将复习和做作业的顺序安排好,先对当天该科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对所学知识再现巩固,将模糊、疑难之处进行深化,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做作业才能真正起到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学生做完作业后应反思一下,如知识及其运用技巧有无生疏之处,然后再对于运用不顺畅的知识进行重新复习,再次巩固。

二、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俗语说明了笔记的作用。而笔记也要讲究方法,如果无目的地随意而记,那笔记就像草稿本一样,毫无用处且没有保存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记笔记:将笔记本的每页纸合理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记随堂笔记,另一部分用来复习时写心得体会,如将重点、难点、应注意的因素、典型例题进行梳理,用彩笔将其标明。这样,日久天长笔记就成为学生复习的宝典,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难点、重点一览无余。而且,这也能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三、养成使用纠错本的好习惯

“错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的一笔财富。其中蕴含的“薄弱的知识点、易混点、不熟练”的信息,恰恰是学生应强化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我建议学生建立各科的纠错本,将考试、作业中的错题剪下、抄下,整理在错题本上,且将错误之处用彩笔标出,将正确答案附之于后,将错误的原因注明。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薄弱点反复复习,而且还会将自己练习中暴露出来的弊病、易混的知识点记录下来,随时校正。长此以往,这个错题本就成了学生校正自己缺点的又一宝典。

四、养成整理资料,制作剪贴本的习惯

随着学生年级的日益提高,学习的内容也日益复杂,所遇到的资料也就复杂多样,所做的习题自然也就无限多了。所以,对资料的整合理所当然也就成为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必备的能力。

我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资料的习惯。我们要引导学生使用剪贴本,将生活和学习中读到的好的内容剪切下来放在自己的剪贴本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并且,通过剪切本的使用还可以将一般的资料用过就处理掉,不仅减轻了自己书包的负担,而且还保留宝贵而经典的资料,使自己从资料的海洋中跳出来,面对最典型的资料和试题,真正发挥经典资料的经典作用。

五、养成限时作业的习惯

中小学生拖拉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无限的延时的现象,貌似加班加点,其实效率极低,实质上造成了学习上的懒惰,并产生了思维速度衰退的现象。所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应有时间限制,将每次作业都当成考试,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质和量,要求一次做好一步到位。只有把作业当考试对待,学生才能把考试和作业等同起来。每次作业,学生应给自己评分,并将前后两次作业进行对比,进步了可以给自己以适当的奖励。这种习惯坚持长久,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做事拖拉的坏习惯,而且能训练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速度,提高作业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六、养成认真进行试卷分析的习惯

考试是学生进步的阶梯,但除去终结性的升学考试外,其余的考试基本上都是“诊断性检测考试”的性质,目的在于检查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这种考试的实际意义往往在于考试结束后的评析。可是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在看到考试结果后,或得意忘形,或悲痛欲绝,而且试卷往往成为学生宣泄情绪的工具。这样,考试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要求我的学生考试后做以下两种分析。

1. 对试卷进行数字分析。

即分析试卷共几种题型,每种题型共多少分,自己的了多少分,失去了多少分,做好统计。如语文试卷的分析就可以填写下面这个分析表。

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力较弱的题型就展现在学生自己的面前。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就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对这种题型加强训练,将它变成自己的强项。

2. 对试卷中的错题进行分析。

这要求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将此题移至纠错本上,注明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翻看此本时,不足的知识点就会得到不断的巩固。

经过这样的分析,考试的试卷就变成了诊断我们学习弊病的CT影像。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目的地校正自己的不足。这样,考试就变成了学生进步的“垫脚石”。当然,对于试卷的分析整理不能停留在一次考试中,我们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只有长时间的分析、总结,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篇8

培养学习自主性。要想学生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层次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在自由的空间中做到主动地学,知道怎么学,创造一种愉悦的、和谐的气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把握好“放”的尺度,要“放得开”“收得拢”,做到“收放自如”。例如:在《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教学中,重点要求理解狼几次说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体验到狼的阴险、狡猾。由于同学们对狼这种动物的性情了解得较少,只在故事及电视中浅显地了解到狼很凶恶,至于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很清楚了。为了让学生既能从中得到启发,学到道理,掌握释疑的方法,又能提高其朗读、表演能力,我采取了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形式,加大“放”的力度:先在第一课时让学生熟读课文,以小表演的形式让具有表演能力的同学将全文内容表现出来,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根据文中描写的狼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其他同学从文中很快找到重点句、重点词,并从中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对于难以理解的重点词,让他们查找工具书,自主讨论,然后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进行课内交流。

搞好课前预习。要教会学生学习,首先必须教会学生预习。在教学中,能否顺利完成预定计划,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让学生逐步了解在学习新课文前,应准备些什么材料、工具书,步骤怎样等,让学生在课前便能对所要讲授的新课内容有个初步认识,并做好质疑笔记,这样,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例如:我在教学《翠鸟》一课时,首先布置了预习任务: 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利用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根据课后习题,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读过课文后,认真做好质疑笔记,带着问题反复去读,也可以讨论交流。通过预习,课堂教学十分活跃,同学们争先发言,讲出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并对提出的疑问加以讨论,各抒己见。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又拓展了学生思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强化课堂训练。学习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在理解过程中的想象力、语言的感受力和概括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以上能力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不断地强化训练才能形成。只有通过扎实的语文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提出的词题要精当,有启发性、层次性。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如:看图学文《放风筝》一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荡时的情景,让他们根据提示“…… 的‘老鹰地飞…… 的‘鹦鹉地飞”的句式发表各自的意见,同学们大胆想象,自由发挥。有了上面的语言训练基础,学生又自主地改变了课文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话表述整个图意:“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微风轻轻地吹着。看!一只又一只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风筝随风飘荡,多美啊!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风筝衬着蔚蓝的天空,显得更加美丽!”通过这样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学生们就能主动参与,表现自我,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

突出“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思考学习,主动地参与和探索,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规律,由学到悟,由悟到用,形成能力。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中,文中主要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基本一致。于是,我先引导学生具体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得具体而生动的;再让学生将三、四、五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对比阅读,对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质疑,或自读自悟,或讨论交流,或师生共同解决;最后教师小结,作者按照季节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景片断中,也可采用这种方法。

鼓励创新,发展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进行直观教学,并巧妙地设问,启发学生想象,学生的思维才有一定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看图学文《放风筝》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直观地让学生欣赏到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并适时引导想象:“天空是什么颜色?作者把它比作了什么?‘大金鱼的尾巴随风摆动,所以说它就像在水中游。”在分析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及时启发:“你能根据其他风筝的颜色、样子特点,自由想象它们在空中飞翔是什么样的吗?”刚开始,学生们畏畏缩缩,不敢发言,怕说不好。我就鼓励他们:“不要怕,你觉得这些风筝是什么样的,就大胆去想象!”接着,我又举了文中作者丰富而合理想象的句子。这时,同学们的思维就被打开,纷纷发言。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篇9

培养科学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创新

甘肃通渭●赵国强

一、授课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模块中的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中的第一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那么,在具体的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在新课程设计上有很多提高科学素养的素材,其中教材上有很多重要结论、原理的科学探究过程,应用好教材上的这些经典实验是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推测得出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人们受其影响,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是不是这样的呢?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非来自土壤呢?

(1)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讨论。

师:大家是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非来自土壤的呢?

某生:取生长旺盛的某种植物,在环境适宜的花盆里培养,生长足够的时间后,测量植物的增重量,花盆的重量的减少量加上浇水量,然后两者做差值,差值是植物吸收空气的增重量。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案正确吗?

生:有漏洞,因为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师:对对,很好。我们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的(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在大木桶内栽种植物(2.3 千克),五年后,植物增重了74.4kg,在五年之间他仅向土壤浇水,而土壤才减少了0.57kg。同学们想想,海尔蒙特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不过他的结论不正确。

师:嗯,不过在一千多年前能有这样的认识就很难得了。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水是植物必需的物质。那么,植物真的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吗?早在1637 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的`观点。1771年,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1 页第一自然段,普利斯特利是怎样设计实验的,证明了什么?

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师:嗯,很好,但人们严格按照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要求重复他的实验,有的能成功,有的失败,为什么呢?可以怎样进一步实验?

生:普利斯特里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光的影响,故后人重复的时候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1779 年,荷兰英格豪斯做了500 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得出结论:光在植物更新空气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师:遗憾的是受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并不知道植物吸收和释放的是什么气体。1785,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既然植物在更新空气成分时吸收光,那么光去哪儿了呢?同学们阅读课本。

生:1845 年,德国植物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师:那么,植物在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中,把光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呢?(同学们阅读102 页相关内容)生:1864 年,萨克斯把天竺葵叶片黑暗处理一段时间,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然后碘蒸气处理,结果曝光一半呈深蓝色,遮光一半不变色。由此得出结论: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师:嗯,也就是说萨克斯证明了植物吸收的光储存在淀粉中。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要进行黑暗处理?(2)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生: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充分饥饿,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的目的是作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绿叶吸收的光转化在什么物质中。

师:对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到此,反应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淀粉,那么,产物中的氧气是来源于水还是二氧化碳呢?请同学阅读课本,看科学家们是怎样设计实验的来证明氧气来源的。

生: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了对比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给植物提供未标记的C02 和标记的H2180,第二组给植物提供标记C18O2 和未标记的H20,然后检测氧02。结果发现在第一组实验中检测到了802,第二组未检测802,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02 来源于反应物H20。

师:很好!这样产物的氧气的来源就搞清了,那么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呢?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生:美国的卡尔文用14C 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 中的C 在合成有机物过程中的去向,称为卡尔文循环。

师:对!卡尔文用的方法和鲁宾和卡门的一样,但是在检测CO2 中14C 的去向要比检测802 大多了。另外,卡尔文循环是很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在高中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卡尔文循环过程,大学教材会详细介绍卡尔文循环,同学们考上大学后若对此感兴趣可继续深造。

三、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教材编排中,有很多经典的科学发现的实验,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为未来培养创新性人才作铺垫。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10

湖南省新田县知市坪中心校 沈石金电话:***

内容提要:

为了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必须要有大批的创造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因此,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创新思维、创造、创新。

正文: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是一个弘扬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只有开拓创新之民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代的需要与我国现行的教学现状相差甚远,著名的物理学家扬振宁教授,曾多次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比美国学生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反映了我们现行教学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弊端,改革现行教学中的这种弊病,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地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小学自然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自然课的培养、训练,使他们(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情,也是基础”。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在不断探索自然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更可贵,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最初可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

提出问题,提得好的加以表扬,当学生能踊跃提出问题时就进一步要求提高质量,鼓励他们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然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善于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看到桌上摆着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鼓.锣.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而且在低年级学习了《声音》一课,了解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有嘈杂悦耳的区别,也就很自然的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再如《反冲》一课开始,我拿出一个长而多节的气球,问:“有没有简便的办法使它动起来?”学生说:吹足气再松手,于是我照办但没松手,又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供大家一起研究。”我将气球的变化,根据观察很自然地想到了许多问题,为什么一喷气它就运动?为什么气球朝黑板喷气却往后运动?为什么边运动边有响声?„„我当时非常惊奇,这些问题提得太好了。只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时空,相信学生自己能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及时肯定,即使有的不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学生将受益终身。

二、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习进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只有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教学中注意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气氛。

(一)引疑激趣。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小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教师要善于采用游戏、故事、多媒体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适当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例如:

上《不倒翁》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我准备了一个不倒翁的玩具,让学生玩,看看谁能扳倒它,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纷纷拿起不倒翁左扳右扳,可是不倒翁还是不倒,就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这时学生想探索新知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二)、实验激趣。

凡是有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教材,一般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好奇心。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所以在自然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认识兴趣,力图通过思维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例如:《斜面》一课,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围绕斜面是否省力这一问题去思考.设计出探究的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再给予充分时间自行展示小组实验。从而激起学生想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产生高程度的快乐体验。

三、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在自然教学中,要 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仅凭老师灌输一点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而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如在教《热胀冷缩》这一课时,需要做金属球穿过铁环实验。我在正式实验前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厚木板上钉上两颗钉子,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恰好是一个垫圈的直径,垫圈不受热时刚好能从中通过,而受热后就不再能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强烈地吸引了学生。接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演示金属球穿过铁环的实 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在探索中弄明白:固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也和液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得既主动又有趣。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自然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 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目的。

四、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 “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

例如:《反冲现象》一课,老师拿出气球让学生猜:如果把气球吹胀后一放手,会有什么现象?于是有的说气球向上跑,有的说向左、向右、向下、四处飞等的猜想,这时让他们自己去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为猜想与实际相符而感到极大的满足,更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真假,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五、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刘默耕对自然教学模式曾表述:“老师指导学生去认识去应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不要硬灌一套,一言堂,满堂灌,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师生共同探究,两个积极性都发挥起来。”这个“势”,不是教师教案上的“势”,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趋势和规律。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例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索过程中会总结出:蚕都有八对足,身边周围还有许多气孔等的共同特征,这时我还说了一句:“那蚕还有什么特点,你们课后再慢慢观察”。突然,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大大地表扬他,并因势而让问题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让学生买条小蚕虫从小养大,要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就会知道答案;后来,过了一段日子,那些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不断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在强烈的创造意识孕育中,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所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在自然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篇11

关键词:创设环境;创造性思维培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20-01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青少年的心智才能得以开发。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采用游戏、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现从以下几方面说说在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注意相互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这种相互关系和相互活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与交往。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把认识过程和情意过程统一起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主要途径有教师用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试一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教师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具协调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自己的独创性思维。

独创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序,其特点是回答某一问题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而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思考,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四面八方,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上课,我出示如下算式,问:这道题对吗?如果做错了怎么改才对呢?

13

×5

6.5

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回答:去掉乘积6.5中的小数点,或者把被乘数13写成1.3。我马上表扬了他们,接着又问还有其他改法吗?经过思考,有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还可以把5改成0.5。即13×0.5= 6.5。我启发他:这样改的目的是可以的,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明13乘以0.5肯定等于6.5吗?学生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回答:因为把0.5看成整数(5)来算,13×5=65,乘数扩大了10倍,就要把乘得的积(65)缩小10倍,也就是6.5,所以13乘以0.5一定等于6.5。

我充分肯定了该学生的回答后说:“看来整数乘以小数同学们已经会算了。你能概括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板书:“一算”(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二看”(看乘数是几位小数);“三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四点”(点上小数点)。学生在一道改错题中学会了整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归纳了计算法则。

三、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主要针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典型问题或错例进行,先让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障碍,再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探索正确的思路与方法,促进学生探索过程的变通。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我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面积计算的方法:长×宽(a×b)。接着,在图旁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算?学生有两种回答:一是用数小方格的方法来算面积(课本引入计算图形面积的常用方法);二是两边相乘(a×b)。显然第二种想法是错误的。我没有立刻评判答案的对与错,去讲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而是肯定了这位同学运用了类推的数学思考方法。然后,从这位同学的错误想法引导展开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我将平行四边形左移至长方形图上,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吗?(不一样大)哪个大?大多少?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学生发现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长方形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的部分。这时我进一步指出:既然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样大,这位同学用a × b能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吗?(不能)学生懂得了想法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怎样计算呢?这时,学生发现应该用“底×高”,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然后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道理,师生共同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鼓励独立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呢?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是提高他们思维独立性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独立思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并且要鼓励学生“突发奇想”、“独出心裁”、“标新立异”,甚至于“异想天开”,要挖掘出学生身上可贵的创造潜力,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引导他们反思,通过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上一篇:我工作我快乐演讲稿下一篇:三句半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