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共10篇)
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 篇1
语文教学如何跳出知识传授的桎梏,如何在文本学习中从肤浅抵达深刻,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修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深度学习也是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联系在一起的。学者涂尔干(Durkhrim)说得极为出色,教育的任务是“在他那里形成一种内部的深刻的状态,一种类似灵魂的聚焦的东西,使他不仅在童年而且在一生中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涂尔干清楚地指出了学会生活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在学生自己的精神存在中把获得的知识转变为智慧,并把智慧融入生活。
本文尝试就深度学习进行实践的举隅,并进行一些阐发。
一、重现文本魅力:深度学习中的人格修养体认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素养体现在听说读写能力、文学和文章的学识修养及人格修养方面。而这些都离不开“学习语言文字”。换言之,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语言文字背后是思想,思想附着在语言文字上。海德格尔也说过,“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紧紧扣住品味和揣摩语言的根本,然后通过语言这个桥梁重新发现隐藏于言语背后的作者,进而联系作者的背景进一步感悟,重新发现诗词的魅力。从文字走向作者,从作者走向时代,从时代走向文字这一循环过程,完成了一个深度学习过程。在关于辛弃疾词的主题学习中,先要体会辛弃疾词的用典特点。但在引导学生体会用典特色时,不能只注重技法的感知,而要从诗人的身世和背景出发,进行文本的深度开掘。
辛弃疾词广泛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使诗词生硬艰涩,但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以《摸鱼儿》为例:“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表面上写的是爱花惜春,但本质上是写其内心志意。“匆匆春又归去”,本来盼望这次任命能给我一些好的消息,使我达成志意,可是没想到,我的希望又落空了,从湖北的漕运转到湖南的漕运,真是“匆匆春又归去”。写得回肠荡气,委婉曲折。“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一语双关,与黄庭坚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意思相近。另一个意思联想到《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远行的人没有回来,暗指壮志未酬。为什么“蛾眉曾有人妒”?“娥眉”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熟悉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只有熟悉了这一点,才能很好地接受外边的营养。辛弃疾词的用典,都是带着他的生命和感受。
然后再进行深度的对比学习:把辛弃疾和苏东坡、李白和陶渊明进行比较,发现辛弃疾所表现的是他正面的志意。苏东坡有儒家的用世志意,一方面有道家旷达的胸襟,可是他的词是他在政治上遭到贬谪、失意之后才去写的,因此多以表现旷达的逸怀浩气为主,并不正面写其用世的志意。李白主要表现他飞扬的天才,他的天才是不甘寂寞、不甘落后。屈原主要表现他的理想和志意,是他的“高洁好修”。这其中当然有微妙差别,深度学习的要旨就是抽丝剥茧,在细微处进行“微创手术”,比较作者的人格魅力特征。 语文 《 课标 》 所表述的:“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是此意。
二、追求互相印证:深度学习中的互证与联系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王尚文教授将之称为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譬如以学习杜甫诗歌为例,可形成以杜甫为经,以瓦雷里和艾略特为纬,援引后者释读前者,尝试相互印证的深度学习。
先呈现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但历来对此诗的旧注都不能令人满意。借助瓦雷里和艾略特的有关议论,可以试为分疏。杜甫晚期代表作《秋兴》八首与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及艾略特的《四首四重奏》等现代主义名作特征非常相似:都是从孤独的内省出发,沿着隐秘的个人经验的曲线,而非遵循理性的语言秩序,展开一系列抚今追昔的冥想。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费得里科·马约尔说:“我们应重新思考组织知识的方式,为实现这一点,我们应该推倒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并设想怎样把迄今为止被分离的东西连接起来。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说:“善于抓住总体和基本的问题,并在这个框架内整合部分和局部认识。由于根据学科划分而被片段化了的知识占据优势,常常使人不善于进行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连接工作。上述认识应让位于能够在其背景、复杂性、整体中把握对象的认识模式。”
深度学习中的联系观念和整体理解的方法,都在上述案例中得以诠释。
三、言语精神对话:深度学习中寻找通向语言家园之路
从理论上说,深度学习也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从心理学的情感领域来说,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和价值的复合,属于语文学习的情感深层水平。
学生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时,在领会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后,教师出示两组词语:
功名、进取、高官→科学、发展、强大、城市自然、本性、自由→诗意、和谐、个体、乡村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词语自由辩论,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辩论不喜欢另一组词语的理由。在学生貌似对立的两难选择中,抛出问题:(1)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2)人类初期为什么会产生童话?(3)追求科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然后介绍梭罗和《瓦尔登湖》,提问:我们一定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吗?其背后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并同时提供老子《道法经》所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供学生思考,最后师生共同提炼出:在人生的道路上,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关键是守住人的本性和人类的本性。同样,在学习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一句时,要注重与李清照的精神对话,与历代词评家对话,与练字造句的修辞学对话,获得一种纵深的、厚重的学习背景,而不是停留在字面的浮泛浅薄解释上。一个“瘦”字,既突出了外貌,也揭示了内心。所谓入木三分者是也。瘦”本来为病态,通常是不美的。然而, 词人却把它写得很美, 原因何在?第一是因为以黄花为喻。黄花即菊花,这并不是语言是否工妙的问题,而是比喻是否恰切的问题。绿杨如烟,何瘦之有?唯有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故以之喻人,显得雅畅协调。第二是因为设置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帘卷西风”,一望而知,词人是坐在帘儿底下,西风乍起,帘儿微掀,露出词人消瘦的面容,恰与门外的黄花相互映照。这个镜头恍如特写镜头一般,怎能不美?第三,是前面用“莫道不销魂”一句加以提携,先声夺人,引起读者充分注意,及至帘卷人现,印象便很深刻。有意义学习,包括学习的情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机的内在需求、学习渗透性和学习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与语文深度学习的情感特征是一致的。深度学习的作用是推翻权威的藩篱,以自我发现、自我对话和自我觉醒的姿态进行有情感、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学习。
四、研究学习:深度学习中的学术能力培养与修炼
克劳德·巴斯蒂安(Claude Bastien)指出:“认识的进化并不是朝向建立愈益抽象的认识,而是正相反,朝向把它们放置到背景中。”这个行为确定了知识被插入的条件和它们的有效性界限。巴斯蒂安补充说:“背景化是(认识运作)发挥效能的一个基本条件。”确实如此,恰切的认识应该看到多维度性和把它获取的资讯都置入这个框架:人们不仅不能把部分孤立于整体,而且也不能使各部分互相孤立。
上述观点要求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逐步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思维品质。埃德加·莫兰说:“教育应该投入对错误、幻觉和盲目性的根源的探索”,“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在争取具有清醒意识的极其重要的战斗中武装自己”。这不仅是公民意识的觉醒,也是学术研究基础上深度学习的意识觉醒。
在杜甫诗歌学习中,许多学生认为杜甫诗歌完全是写实,完全是正统,而且他的思想观念完全属于中国伦理的文化道德,没有什么新东西。但真是这样吗?
其实在杜甫诗歌中,有继承传统而又有突破传统的一种健全与博大的创造精神。比如杜甫在《秋兴八首》中,不仅用的是非常典雅的语言,而且文法上有颠倒错综之处。譬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胡适批评说这两句不通,因为“啄”是用嘴去啄,香稻没有嘴,怎么可以啄呢?碧梧是树,又不是一只鸟,怎么可以“栖”呢?应该倒过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文法才通。按照胡适的说法,调换后文法虽然通了,但意思却有了微妙变化,变成了完全的写实。而杜甫本意要写的,确是香稻之多,多到不仅人吃不了,连鹦鹉都吃不了;碧梧之美,不仅引得凤凰来栖落,而且凤凰还要终老在这碧绿的梧桐枝上再也不离开。由此可见,这两句本意要写香稻和碧梧,其实,也不仅仅是写它们,还是写开元天宝年间的太平盛世。由此可见,杜甫在写实中并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真实”描绘,更是投注内心的真情实意。“鹦鹉”和“香稻”这两个词的声调都是“平仄”,“凤凰”与“碧梧”这两个词的声调都是“仄平”,颠倒过来完全可以。但杜甫为什么放着通顺的不说,一定要把它倒过去说呢?这就涉及王国维所说的“造境”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杜甫的造境不是单纯的现实,其中包含着他的理想,是更高一层的“造境”。
总之,深度学习具有联系性、整合性和建构性特征。在语文学习中,师生要通过抓住整体,一起把握语言文字来实现,紧扣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达成开放的、合理的、批评的、反思的、自我批评的、能够自我改善的语文学习新境界。克莱斯特说得有理:“知识既未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也未使我们变得更加幸福。”通过语文深度学习,师生可以共同创造一种可使我们更好地自我理解与生活的文化,同时形成一种开放、自由的思维。
教会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 篇2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即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有必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去弄明白学习本课的目的,明确课文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在预习和学习中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而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明确文本的学习目标,必须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是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这个内容大多是对课文内容的概述和归纳,或对学习文本提出一些要求,注意到了这一点,预习起课文就会感到有了努力的方向了。二是课后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大多都是紧紧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设计的。如果对这些练习题进行思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但许多同学在预习中,往往对这两个方面熟视无睹,以为是无足轻重的,结果对课文的预习就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要很好地重视这两个方面。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每接触到新的课文,往往对新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都感到陌生而好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下的注释了解作者。大多数课文没有介绍写作背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者到互联网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在预习中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而对作者和写作背景有所了解之后,对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自学文中生字词
这是预习中学生较为注重的一个环节。教师似乎可以不用多加注意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而实际当中,往往就是这部分内容,学生最容易麻痹大意,最容易出现马虎对待的现象。因此,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教师规范性的指导,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学生字词语的音、形、义,还要学会辩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对一些带有典故出处的词语还要弄清词语的出处,原义及引申义,养成勤动手勤查词典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精神。
四、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内容
这是预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最感头疼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自学能力强弱的环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在指导归纳各部分内容时应教给一定的方法,如找中心句,浓缩段落,细分层次,使学生通过思考对文章的内容有确切的理解,或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段落层次的意思,这样让学生真正能够进得去又出得来,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课堂讲课时教师又着重对这一环节加以检查,抓具体,抓落实,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真切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概括能力。
五、思考课后练习题
一般来说,课后练习题都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设计的。预习时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印象,巩固自学所得,开拓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些思考题是开放型的,更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如果学生对这类思考题发生了兴趣,又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其课外学习的天地,拓展知识面,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六、疑难问题记录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些同学容易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有意回避。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记录整理下来,以便于在课堂上听课时加以解决,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要养成习惯。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七、养成预习习惯
由于受学习动机与目的限制,不少学生不爱预习,没有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因而形成预习效果不好的局面,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把有关重点的预习内容,放在课堂上进行,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逐步放在课外进行。这个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有一个过程,需要具备一个前提,就是要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学生不会预习时,将预习放在课外是无法进行的,不会预习就更谈不上预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主张初学预习或预习的重点发生转移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加以指导。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初步学会预习后,再放在课堂外进行,但教师一定要落实要求,认真检查,以评估预习效果,通过检查校正预习中的错误,提高预习水平,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只有这样课内外结合,长期坚持,才能保证“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过程中一个有效的环节。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篇3
一、阅读提示, 明确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每个单元都有有“单元提示”, “单元提示”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编排体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这样提示的:“浓浓亲情, 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描写亲情的文章往往能打动人, 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 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 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并学习阅读和圈点勾画”。这样的单元提示就有助于学生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和掌握。另外, 每一课前面也有“课前提示”, “课前提示”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作系统了解, 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具体落实单元的重点难点, 做到一课一学, 有的放矢。
二、圈点字词、扫清障碍
这一步要求学生粗读课文, 边读边把自己读不准的字、理解不来的词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一般生字加下横线, 词语用小圆圈圈出来。如在自学《散文诗两首》———《蝉》、《母亲·荷叶》时, 学生可标记出“匿”、“沐浴”、“祷”、“衍”、“姊”、“菡萏”、“敧斜”等多个生字和“匿笑”、“沐浴”、“姊妹”、“菡萏”、“敧斜”等词语 (当然, 基础不同, 学生所标记的字词也会有所差别) 。然后, 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出这些生字、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并把它们抄写在课本上或者课堂笔记本上。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又能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特别为他们自学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进而帮助他们为获取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参照资料、旁批课文
现代的中学生, 手里有很多参考资料, 这些资料有益于学生的自学指导。如学习辅助资料《名师学案》, 它里面涉及“单元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学习方法指导、相应的文体知识、重点和难点释疑”等内容。其中, 单元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把握整个单元学习的要点, 进而在自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而相关的文体知识, 既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又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重点和难点提示则让学生找到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结合课本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找出突破重点、难点之法, 做到主次分明。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十二课为例, 学生能从《名师学案》的旁批中掌握《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以及作者生平、作品, 文章写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自学时就可以结合书中的内容来详细分析, 进而理解课文, 并把这些分析写在课本的空白处或者写在笔记本上。这样, 学生在听课时就能结合教师的讲解, 使理解的内容更加深刻, 而不理解的逐步弄清。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已知的知识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这样既可避免教师在讲授时出现知识的重复, 又可适当拓展课外知识。
四、理清思路、提出疑问
这是学生自学最关键的一步, 也是衡量学生自学能力高低的一步。它要求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包括理清思路和提出疑问两方面的内容, 理清思路要求学生边读边整体感悟课文, 然后悟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进而划分段落层次。学生理清思路之后, 就要学会提出疑问。这是自学的难点, 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词、句, 品味课文特色;要求学生在自学中能根据第一步自学时掌握的目标, 逐一落实, 步步释疑, 找出问题。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时精力就容易集中, 学习目的就会明确。因此, 学生只要坚持就能从中尝到自学的甜头, 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加, 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五、巩固知识、练习反馈
学生把握上述四步自学之后, 就进入了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阶段。所谓知识的巩固, 即是让学生运用本文的自学知识来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而巩固和运用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做练习, 练习可以是同教材相配套的, 如课后练习或其他练习。练习不要求每题必做, 由学生根据其自学的程度自由选择。如学生自学《绿蝈蝈》之后, 可让学生完成课后第1~3小题。
中学语文如何教会学生终身学习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21-02
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要使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就要运用“自主性学习”实现学生的主动性发展,运用“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的和特长性发展,运用“创造性学习”实现学生的创新性发展。
一、自主性学习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实验证明: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的情况下,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针对中学生,我们首先应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1)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2)活跃课堂气氛,养成学习兴趣,(3)巧用学习规律,调动学习兴趣,(4)活跃思维过程,增强学习兴趣,(5)采用多种教发,巩固学习兴趣,(6)增加语言实践,保持学习兴趣,(7)体验成功喜悦,浓厚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开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开展作文竞赛,鼓励学生向杂志社投稿,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如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把生硬的古文,古代的名人传记、英雄故事展示给学生看,就会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鼓励学生接受挑战性任务等。
2、方法引路.,培养自主,营造氛围,体现自主
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我们应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1)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2)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空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3)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尽可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4)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无论是在内容上,方法上,文学上要照顾好各种层次上的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 另外,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得有民主的教育观念,要积极开展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3、教会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教会学生记录自己学习的体会
教师不失时机地教学生和督促学生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去获取有用信息,提高学习效益。可以利用教材本身提供的资源,如课文注释,语法要览,课外阅读等,再教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查阅图书馆资料等,也可以教学生利用网上信息去获取知识,教会学生要真正学会先要学会如何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更要学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同时,要帮助那些认为学习效果差是自己缺乏有效的学习的策略,要教会掌握有效方法,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通过写日记或其他记录的方式,学生记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及感受,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及时进行个别辅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样,有助于加快快自主学习的进程,效果明显。
二、探究性学习
1、精心创设探究性课堂教学环境
探究性学习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探究这些课文只是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与水平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探究哪些课文并不重要,只要是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课文都可以用作学生探究的材料。如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同学门,今天学了《论语十则》,由于是古文,老师讲得多一些,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朱自清的《春》,请大家对课文先探究一下,上课时交流各自探究的结果和体会。你们可以自主确定自己探究的重点,老师也给你们提了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读完这篇课文,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你理解或觉得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感情?为什么?从文中你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哪些有益启示?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感情倾向(尽可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你觉得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等。相信随着学生对一篇篇课文亲身进行探究实践的不断开展,随着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和教师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与境界。
2、认真组织探究学习的载体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探究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探究。探究显示着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为性、活动也就成了展示学生、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方式,是对活动的创造、运演,决定着活动的方向、性质以及结果,活动的质量。现代课程所提倡的就是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活动基础上的发展。
3、重视培养学生优化处理资料或信息的能力
要探究,就需要资料、需要信息,而这资料和信息仅靠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发现资源、利用资源,收集、检索、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是指获得信息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正确的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重视信息的表达形式和表现结果的能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用准确而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都成为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4、优化评价方式以鼓励探究的热情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似乎已经习惯了用那些仅限于便于操作的标准答案和所谓的参考答案进行量化排名的评价方式。然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则必须将评价手段和方式由单一的定量的静态的评价,变为多元的定性的动态的评价。评价的内应该侧重于个体成长中创造性和个体在群体实践的团队合作意识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因素的变化。评价的目的不在乎选拔,而在乎发现每一个个体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肯定其探究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发每一个个体的创新意识,使个体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变成自我发展的一种内驱力,并使之在其它领域的社会实践与团队合作中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从而使个体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得到协调发展。
三、创造性学习
1、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训练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因此教法必须改进:(1)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猗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伴随着教改的又多了多媒体,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3、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今的中学教学,习题答案一般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老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时时控制着学生的思维,那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教育观念,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多疑、多发现,才能多出新成果。如在《七根火柴》教学中,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可能各抒己见: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原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等等。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教会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 篇5
一、问题的探究
长时间的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想学好语文, 但是无从下手, 很多老师也想教好学生,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都很难走出语文学习效率低这个怪圈。学生想学好语文的愿望很强烈, 但低下的学习效率使他们的愿望慢慢地消失了, 语文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有很多方面, 但是学习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在语文学习中, 学生学习有以下一些问题存在。
1. 等。
语文知识的学习, 从字、词、句到篇的分析非要等到老师讲了, 才去记, 才会相信是正确的, 根本不会去自己探究。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缺少了最起码的自学意识。
2. 动手不动脑。
现在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是学生在学习时, 更多的人是愿意把脑力劳动变为体力劳动, 以为只有课堂笔记抄得多才是好学, 以为天天读背几篇课文便是努力。这样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极为低下。
3.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很多学生怕课文分析, 在课堂上一篇自己可能半懂不懂的课文, 在老师的分析下, 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 这些课根本就不会去听, 在作文时也更不知怎么写才会更真实、更生动。所以他们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4. 不知语文该学习什么。
很多同学说:“语文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 上与不上也没关系, 反正考试也很少考课文上的。”几年学习下来, 他们觉得除了课文多了之外, 没有学到什么新的知识, 根本不知, 有哪些新的知识点。这样, 自然就不知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如何, 还要学习些什么, 将朝哪方面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他们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就是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自学语文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强烈的学习欲望下, 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 获得优秀的成绩, 刺激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1. 降低难度, 激发兴趣。
先从字、词这些学生最易入手, 又最能获得短期效益的知识点出发, 让学生在字词的积累上有成就感, 学生也就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他就会由等着老师灌知识, 变为自己去探求更广的知识了。
2. 开动脑筋, 活跃思维。
引导学生如何, 开动大脑这部机器, 方法很多。学生其实是很有才的, 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 让学生的大脑不只是机械地转动, 而是在自己的主动要求下开动脑筋, 活跃思维。
3. 每课有得, 成就梦想。
课前可以把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先告诉学生, 让学生量体裁衣地掌握该课自己能掌握的知识, 对可能难以掌握的用心去听, 去分析, 给自己一个挑战的机会。这样下来, 每天学生都有所得, 学习兴趣就会上来, 以后也就能适当地增加难度, 一步一步成就学生的梦想。
4. 明确体系, 学有所依。
学习语文在许多学生看来, 是无序可循的, 混混沌沌、模模糊糊, 如同一团乱麻, 无从下手。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 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让学生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这样, 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前进方向了, 学习起来也就有章可循, 效果会明显好转。
让学生能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自觉地学习。如自觉地写日记, 自学地课外阅读和做笔记。果真如此, 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不待言, 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指日可待。
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 篇6
一、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有技巧的。 (1) 内部技巧。首先, 从语言的停顿、重音、变调、语句的语气、节奏、音色等方面训练, 反复练习, 不断提高朗读技巧;其次,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多读、多念、虚心向别人请教, 多听新闻联播, 提高朗读水平。 (2) 外部技巧。第一, 通过情景再现的基本方法, 理清文章的头绪, 进入文章的角色, 设身处地, 触文章描写之景, 抒文章人物之情, 与文章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这样朗读才会有感情, 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第二, 同学之间, 互相交流、互相纠正, 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不断进步。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 才会用心去读, 才能读得入文、入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师范读课文。教师的范读, 可以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 带着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中, 激起学生想学习的兴趣。另外, 教师范读, 学生就能对全文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方便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同时也降低了学生读准字音的难度 (低年级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感觉比较困难, 如生字很多, 有些句子较长, 对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相对较弱) , 在初学课文时, 教师就可将范读作为一种引导手段, 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例如: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安塞腰鼓》, 这篇课文选自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描写, 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 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 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 而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如此语言, 所以, 只有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读出明快而豪放的气势, 才能呈现出“静—闹—静”的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在范读中, 老师的语言艺术、自身情感的投入程度都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范读, 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对文本兴趣盎然。高水平的范读不仅能够起到示范榜样作用, 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体悟文中字里行间跳跃的情愫, 与文章的作者激情共鸣。
(2) 分角色朗读。故事性较强, 语言生动活泼的课本可以分角色朗读。由学生自由组合, 选择角色, 把握角色, 进行情景对话。在角色朗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 体验一下角色, 有助于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 我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 先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朗读, 然后请学生读旁白, 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廉颇和蔺相如的对话, 这样不但起到了示范作用, 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断变换朗读方式, 如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朗读水平。
(3) 朗读与表演。有了角色朗读的基础, 大家都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之中。此时, 可以顺水推舟问:“大家想不想演一演呀?”于是自由组合, 自行分配角色, 有表情地演一演, 还可以进行一个个小组表演赛, 效果就更好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看, 小学生最富于表演欲望。在表演中学生可通过丰富的语调, 形象逼真的表演, 再现课文情境, 增进理解, 加深印象。朗读表演是真正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了然于心, 更好地领悟文章中心。
三、让评读成为常态
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感恩 篇7
一、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感恩教育的阵地
1. 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倘若我们的教育仅以可以量化的效率为主要目标, 而缺乏对思想和情感完整性的追求, 缺乏对精神与文化的敬畏, 那将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语文学科教学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 大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之一。感恩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应当传承下去。我国古人说,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诗经·大雅》的“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 《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陈寿《三幽志·吴志·骆统传》的“感恩戴义, 怀欲报之心”等指的就是感恩意识,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历史记载, 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 费尽千辛万苦, 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 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 尽管后主“乐不思蜀”, 仍“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晋朝时李密以孝敬祖母闻名于世等都是鲜活的感恩事例。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 渗透感恩教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的现实需要。
其一, 当代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 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 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 今天的孩子开始更注重自我感受、自我享受。再加上有些父母不能理智地教育孩子, 溺爱、迁就和包办代替, 致使一些孩子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感恩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两。他们忘记了我国自古就有的“羊跪乳, 鸦反哺”的古训, 忘记了感恩或者有意无意地忽略感恩。因而, 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其二, 感恩教育正逐渐从语文课堂消失。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不少语文教师没有坚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把语文课当成了知识与技能训练课, 只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了喊喊的口号, 只教书不育人, 没有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正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消失。
3.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细化的具体要求。
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感恩教育其实是一种更实际更具体的形式。现今的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导致很多人高呼“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提出学校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源何在。其实, 现行德育真正缺乏的是实效。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并实践抽象而宽泛的德育概念, 谈何容易。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感恩教育才应运而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肯定地指出:“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 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把感恩作为基本情感之一, 让它成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一, 也许更利于广大中学生接受。在这方面, 语文学科大有可为。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 勇担重责, 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
二、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1. 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 有的反映的是山河的壮美, 有的反映的是人物的高尚情操, 有的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不少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 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因此, 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选文情况, 挖掘、整合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让学生品味课文所包涵的感恩之情,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让学生感父母之恩,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师长之恩, 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让学生感自然之恩, 陶冶美好心灵;让学生感社会之恩, 树立回报他人的意识;让学生感国家之恩, 培育爱国精神。
2. 将感恩教育穿插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
感恩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道理上, 最重要的是要把感恩思想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 让感恩变成他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并促使学生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要达到这些目的, 教师必须给学生机会, 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之中释放他们的感受、体验、情感。通过让学生说, 让学生写, 让学生辩, 让学生演, 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1) 写一写。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现自我、实践自我的最好场所。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课文及写作训练, 通过写去表达学生的真实的感恩情感。 (2) 说一说。学了课文后, 学生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通过说来展露学生的内心感恩之情。 (3) 辩一辩。让他们畅所欲言, 敞开他们的心扉, 飞扬他们的思想,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恩故事的震撼。 (4) 演一演。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课文所给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 使学生体验感恩之情。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 达到忘我的境地。学生通过角色换位, 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角色换位, 学生产生心理换位, 感恩之情向深刻性、丰富性、理性升华。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学习活动,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课外阅读历来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 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 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 列出书目, 引导学生去读, 要加强阅读指导,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给他们读书方法, 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 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
综上所述, 语文学科教学应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渗透德育的切入点, 让学生认恩、知恩、懂得报恩, 不忘国家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父母之恩。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 篇8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自学,职业学校
现代教育观认为, 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与鱼”, 这也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根本方略。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 因此, 职校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职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 需要的是独立工作能力, 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即自学能力。因此,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语文, 加强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语文自学能力,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激发兴趣展开联想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把学习中的“乐”提到重要的地位, 是有其根据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激发职校语文教学尤为重要, 因为职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 只有帮其树立信心,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课的“乐之者”呢?
多媒体教学, 改善了传统中的说教场面, 使之更形象、友好, 更加接近现代气氛, 易于被学生接受。如《荷塘月色》一文中, 朱自清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听觉等形象感觉来写景, 运用通感把嗅觉和听觉沟通, 让听觉和视觉相连。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利用几种形象感觉, 使学生一目了然, 很容易地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色彩美、和谐美、宁静美, 进而体味到文章的意境美。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培养兴趣来说, 形象思维的审美体验不仅有其可行性, 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创造活跃、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教学过程, 教师切忌越俎代疱, 一讲到底, 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主动思考, 使之不期然而沉浸其中, 这样, 学生悟性自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 使之自主、能动地投入学习。如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劝谏方法来比较, 激发兴趣, 展开联想, 必然有助于理解课文, 这样师生互动, 互相交流, 互相启发, 有助于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 注重预习善于质疑
在讲授每篇课文之前, 指导学生预习, 就是使学生学会自己读书。预习, 首先要明确预习的要求, 预习要求有高低之分, 如解决字词问题, 理解句子含义等, 这些属于较低要求, 是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解决的。内容分析、人物评价等这些属于较高要求, 是学生在预习中必须思考的, 如能解决更好, 不能解决的同学间通过讨论互相解答。
或者留到讲读课文时解决。对于预习要检查, 较低要求的必须完成, 如没完成, 则限时补做, 决不能养成偷懒的习惯。较高要求的也要认真检查, 对于完成好的学生, 要予以表扬和鼓励。
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预习《项链》一文时, 要求学结合预习提示, 教师留给学生一些思考, 边读边打开联想的闸门。课文中美丽动人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一条“项链”备尝人生百味, 读过小说你怎样认为?如果感受还不深刻, 不妨再读一遍, 用心探寻。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是应当批判她?还是应当同情她?还是应当尊重她?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既相互答疑, 又能结合职校学生现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习知识, 学会学习, 归根到底是要学会思维。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 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 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给予引导, 充分体现了由学生“质疑——析疑——解疑”这一过程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倡思维无“禁区”,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 传授方法合理利用时间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既包括思维方法, 也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广义的思维方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最有目的性、原则性答案。比如,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说明;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等。这是一种原则性答案, 这种思维方法只有变成对具体对象的具体的分析时才能确立具体答案, 如《景泰蓝制作》一文是按照景泰蓝制作过程的顺序来进行说明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很多, 如查阅工具书、参考资料, 朗读的技巧, 抓重点, 精度与略读相结合, 利用阅读符号, 根据上下文及构词法、造字法等推断词义。文章中文眼、题眼的位置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 学习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 既包括课内, 也包括课外, 课内必须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预习这一环节, 应在课堂上留出时间来解决, 这样能保证预习的质量。教师在讲课中, 也应精讲多练,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外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学时间, 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如办小报、黑板报、举行演讲赛、辩论赛等,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去完成,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一些机会。
4 积累知识广泛阅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人的自学能力是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的, 而知识的掌握又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 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了。如果多读多积累, 天长日久, 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 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随心所欲。积累知识靠平时多观察、多读、多想、多记。记有自然记忆和笔录记忆两种, 自然记省时、省力, 但记住的知识往往是不确切的, 用时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大体意思也知道, 可具体怎样及一些细节记不清楚还没法查找。因而, 要求学生对一些简单的知识, 采用自然记忆法, 对于复杂的重要的知识则用笔录记忆法, 这样查找起来就方便了。知识积累多了, 再加以运用, 自然而然就转化为自学能力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 总少不了青少年时博览群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仅靠课本还远远不够。因为课本中的文章毕竟只是少数具有典范性的例子, 阅读及作文训练太单薄, 力度和深度大大不够, 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职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其心灵世界的觉醒往往表现为一种勃发的求知欲, 会对书籍产生强烈的向往。因此,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若能在此时恰当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并做好阅读指导, 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语文能力, 还可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教师不仅给学生推荐作品, 还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应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或写读后感, 或摘抄, 或评论, 或分析, 形式多样, 长短不一。挑出好的展览、张贴、阅读。作文以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段与成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等。分布练、集中练、师生共评, 灵活多样。多积累知识,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也即提高了自学能力。
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 篇9
在此,我就从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方面谈几点建议:
第一,在歌词里学习丰富的语言。
有不少流行歌曲歌词优美形象、委婉动人,一首歌就是一首诗。学习歌词,无疑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学习一些语法知识。
如苏芮的《牵手》:“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这里含有词类活用的现象,前一个“悲伤”和“幸福”均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张学友的《夕阳醉了》:“夕阳醉了,落霞醉了,任谁也掩饰不了……”用到了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再现了热恋中的人心醉的情态。再者,利用歌曲,能够巧妙地拟出新颖别致的标题。
如表现母子亲情,可用《常回家看看》;呼唤见义勇为的美德,可用《该出手时就出手》;突出朋友间的诚信,可用《一句话,一辈子》。这样的标题亲切自然,无疑会胜人一筹,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引歌词入文,自然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机智、富有文采。
近些年,一些词作者另辟蹊径,从古诗文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许多文雅别致、脍炙人口的作品,我们可以借这些歌词回归古诗文。
例如:赵小源的《对酒当歌》的歌词是以大家具有相同指向的名言佳句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可以温习到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恐惊天上人”、“与君歌一曲”,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等诗句,而且可以仿写短文。陈涛的《孔雀东南飞》是采用了揣摩古人演绎古人的形式,歌词中透视出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心理,学之可对刘兰芝形象的美丽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在广告语中学习鲜活的语言。
看电视是现代中学生主要的休闲方式,广告天天见,穿插在电视剧中的往往叫人生厌。其实好的广告语会给人启发,精练语言,丰富语言,所以欣赏广告语可以变厌为喜、乐在其中。广告面对的是最广大的群体,用语要通俗,但俗中也可有雅,化用古诗就是一个典例。
比如:黄河汽车的广告语“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汽车遍地开”,伊莱克斯冰箱的广告语“众里寻她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成都全聚烤鸭的广告语“此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等等。有的广告语采用了对联的形式,如可口可乐新春促销使用的广告语“新春新意新鲜新趣,可喜可贺可口可乐”、培罗蒙时装的“件件皆新颖,款款见深情”;而日本丰田车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佳友打印机的广告语“不打不相识”、佳能复印机的广告语“百闻不如一印”等可以叫我们感受到俗语的永恒魅力。当然也可把广告语融入作文中,可使语言幽默诙谐、风趣活泼,会有别样的意蕴。
第三,在旅游中探访名胜古迹,学习诗文。
学生在假期中去各地游玩,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每一处风景名胜都蕴蓄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比如说去泰山,就可以联想到杜甫的《望岳》、姚鼐的《登泰山记》;去镇江,就可以联想到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去西湖,就可以联想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到绍兴自然会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味》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去富春江,可以联想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去广州,就可以联想到孙中山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和林觉民的《与妻书》。
第四,在春联里推敲语言的艺术。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在春节这一天都在大门两侧贴上充满祝福的对联。从春联中可感受到汉语语言的艺术,如“ 爆竹传笑语,腊梅吐幽香”,一个“吐”字,可以说是对王国维先生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一个诠释,能让我们想到腊梅花开的淡淡的黄蕊,仿佛嗅到那若有若无、如丝如缕的清香;“春风一笑花千树,紫燕三歌柳万条”又可以叫我们体会拟人与数字的妙用;还有“大鹏高翔万里,小龙腾飞千年”、“金鸡振翅劲舞,银犬引亢高歌”等蛇年、狗年的春联语言的生动活泼。除了家庭用的春联,还有用于各行各业的春联,如学校用联“辛勤培育桃李满天下,忠诚执教春光遍校园”、企业用联如“生产捷报顿开千秋业,科研硕果更上一层楼”。以上均为我国城乡的好春联,其中不乏颇具积极意义与欣赏价值之佳作,认真揣摩,仔细品味,定能获益不少。
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感恩 篇10
一、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现在的学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 而对他们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表现得麻木和冷漠。因此, 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父母不仅赐予孩子生命, 更把孩子养育成人。在课堂上强调孩子要对父母感恩, 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 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 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通过感激父母教育, 让学生体悟来自父母无私的爱, 知道父母给他们每笔钱背后的艰辛,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 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 懂得爱父母, 孝敬父母, 感激父母。比如, 语文课程中《我的母亲》可以培养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恩之情。语文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布置爱心家庭作业。比如: (1) 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 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 给父母打一次电话, 送去一声问候; (4) 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握握手) ; (5) 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或者开展征文活动:《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
二、教育学生要对社会感恩
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这些真实的故事, 感动于人对生命的关爱, 感动于人对生命的尊重。告诉学生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的环境时, 我们要感谢那些保洁工作者;当我们迁入新居时, 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当我们出行, 要感谢司机……懂得感谢, 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 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 也更加尊重自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才更能体会一个平凡人的伟大。感恩教育要穿插在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之中, 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感恩教育的道理, 还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血液当中, 让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并促使学生影响社会、影响他人。平时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 写一写, 辩一辩, 演一演, 让他们的感情从而得以升华。比如辩一辩, 出些辩论题目, 比如“当代中职生需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吗?”“保洁工作者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吗?””“中职生是否要报效祖国”等辩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敞开他们的心扉, 飞扬他们的思想,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恩意识的震撼。
三、教育学生要对我们的老师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学生的日常行为取决于老师的行动举止。老师用辛劳的汗水培育祖国未来的栋梁, 教会学生感恩, 因为老师对他们付出太多的心血和青春。当你们任性, 你们不听话, 你们淘气时, 可曾想过, 伤害的是那颗慈父慈母般的心, 是那颗恨铁不成钢的心啊!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可举行讲故事比赛, 故事的主题围绕着感恩老师的事例举行, 看哪位学生能够声情并茂, 语言流畅, 表情自然, 动作大方得体地表演完成, 可颁发“最佳口才奖”, , 并给予适当的小奖品当作鼓励。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名人感恩老师的例子作为引子, 拉开序幕, 比如周恩来同志不忘师恩, 1952年2月,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 周恩来同志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 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 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 周恩来同志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 自然灾害时期, 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的夫人, 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 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在这样感恩老师的教育后, 学生会在节日的时候主动给老师发短信祝福, 在教师节来临的时候给教师送上一份简单的贺卡, 而贺卡里面具有全班同学的签名, 这份礼物对于老师来说却是非常让人开心和兴奋的。
四、教育学生要对我们的同学感恩
学习的道路上永远也缺少不了同学们的陪伴, 如果没有同学, 学习道路将会非常枯燥。如果说, 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 那么同学就是我们在成长这条道路上的搀扶者, 是一起面对困难、互相鼓励的伙伴。因为有了同学的陪伴, 我们才不至于在书山的攀登中感到孤寂, 在困难面前才能更有勇气。可以说, 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 少不了同学的陪伴。大家在一个集体里, 互相帮助、互相竞争, 最后才能够共同成长进步。所以, 对同学要感恩。平时不要伤了和气。在语文课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感恩角色, 比如扮演一个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人, 在这样的扮演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寻求帮助的同时, 最重要的课程是要学会感恩, 而不是理所当然。
五、充分利用教材, 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目前, 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教材优势, 进行感恩教育渗透, 让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得到品德的熏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趁机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 更要珍惜他人的关爱, 好好学习也是回报他人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还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比如, 在母亲节或者感恩节来临之际向学生提问:“你们当中有谁为爸爸妈妈过过生日呢?”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 有的学生则在下面小声回答:“没有。”这时, 老师就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人生的重要性。随着学生的逐步感悟, 他们也完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个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过程。我们将感恩教育的因素与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而且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注重切入学生的心理世界, 激发他们心灵的共鸣, 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 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而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例如, 可以在班会活动、课堂主题活动、家庭作业等把这份暖意传递给周围的人, 让更多的人来共享这份感恩。
参考文献
[1]康全洲, 李忠旭.浅析中职生缺乏感恩的原因[J].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3 (25) .
【教会学生听懂语文课】推荐阅读:
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07-28
教会学生观察09-02
教会学生学习英语09-21
教会学生完整的知识07-22
教会学生收集作文素材05-12
学生教会我成长论文08-25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论文10-17
教会主持词07-20
父亲教会我09-04
教会学校历史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