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体现(通用12篇)
当代体现 篇1
引言
16、17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沿袭千年的世界观的改变,使人们把对自然的认识统一到机器的观念中——世界是一个受到精确数学法则支配下的机器。科学和理性成为这一时期西方人坚定不移的信念,而机器则犹如一个主角,无论是在文学、音乐、绘画和建筑领域中都扮演着极其特殊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使其以机器的原则去理解世界,以制造机器的思路去改造世界。对于当时的审美意识、技术观念、行为法则等方面,机器都是一个新的象征,都产生了极大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机器对建筑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机器对建筑影响的历史探究
法国美学家苏里奥(paul sourian)在其1904年发表的《合理美》中说:“机器是我们艺术中的一种奇妙产品,人们始终没有对它的美给予正确的评价。”格罗皮乌斯强调建筑的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赞扬机器文化,认为机器可以为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务,主张工业化方式建造住房。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提出“房子是居住的机器”,他所提倡的机器美学理论引导着整个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他认为如果以机器的原则去看待建筑,以机器的思路去建造建筑,将对建筑的发展起颠覆性的作用。在他看来,建筑应像机器那样造型抽象简洁又符合实际的功用,要注重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建筑也应像机器那样具有普遍适应性和高效性。柯布巧妙的将建筑与机械表现出来的经济、精密、秩序、标准化、大量生产联系起来,提出了“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的设计理念,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人类实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萨伏伊别墅是他现代建筑理念最集中最完美的体现,该建筑像一架纯净、精美的机器,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内部空间复杂,如同一个内部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
20世纪70年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思维上给人类以新的启示。建筑思潮日趋活跃,作为其中一元的“高技派”推崇建筑设计的高技性与机器文明,主张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极力表现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在形式上,高技派建筑或室内造型都表现了新技术美感,经常显现着机器化的倾向。通常结构暴露,犹如发电厂、化学工厂等工业设施或工厂车间的内部,外形夸张,并且经常加以浓艳的色彩,以追求形式上强烈的感官刺激,引起人们的视觉快感,给人一种高科技结构建筑的印象,表现了强烈的富有时代特征的高科技机器美学。美国建筑师皮亚诺与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于1971-1977年间合作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外形像一个现代化工厂,结构暴露,各种设备管道也置于建筑物的外缘,并分别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整个建筑宛如一台“精美的文化机器”,向人们昭示着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最终成为巴黎继埃菲尔铁塔之后又一标志性建筑物。
在功能上,高技派建筑师们还力求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柏林国会大厦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在黑夜,可将室内的灯光反射到穹窿屋顶,从而使之成为空中的视觉焦点;在这个造型奇特的椎体内还设置了通风管道,通过它可用吸走室内的热空气,并经过转换器取出热量后重新注入室内,以保持室内空气的凉爽和清新。
在技术上,在高技派高技派建筑表现了一种新技术的功能层面。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其设计体现了“凡是技术达到最充分发挥的地方它必然达到艺术的境地”,充分显示了其技术上的劲道和魅力。其大部分部件运用飞机、轮船、桥梁等工业技术,并在多个国家加工组装而成。采用网格式的框架结构体系,这种钢柱和钢桁架暴露,宏伟的建筑体量,向人们极力张扬高技术性带来的新的美感。室内也是机器装配的空间,底部非常的开敞,两部自动扶梯形成一定角度,中庭部分表现出桥梁般的壮观结构,处处给人现代化新技术与高效率的运作印象。
二、机器推动的当代智能化建筑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一次给建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984年美国康州首府的哈特福重新改造旧楼“城市广场”,统一使用计算机进行进行监控,使空调、照明、电梯、消防与防警等设备,建立了先进的话音设备、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等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先进的信息设备。这之后很快就掀起了“智能化建筑”的热潮。它是经过严格谨慎的计算把建筑的各部分功能(如通讯、照明等)精确的装配在一起,使它们能相互关联的、统一的、有机的协调工作,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实用、高效、便利、可靠、低耗等目的。机器和建筑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使用功能和装配技术两个方面。智能建筑把“机器”意识推到了极端,使建筑真正成了“居住的机器”。
在实用功能上,智能化建筑犹如一台“机敏的自动化机器”,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功能,这种信息通信不仅局限于建筑物内,而且与外部的信息通信系统有构成网络的可能,因此能“意识”到建筑内外的状况,自动地为用户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同时还能迅速“响应”用户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使人们在智能建筑中生活和工作方面,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让·努维尔使典型的信息时代的建筑师,极力尝试现代信息技术给建筑带来的尽可能的变化。他设计的阿拉伯研究中心,形式新颖,南立面的窗子上面安装了类似照相机快门的阿拉伯图案形态的机械装置,这些图案化的窗子又能对室内的进光量加以调节,时刻根据室外的天气为室内调整适当的温度,以保证舒适、温暖的环境。
在技术上“智能”主要体现在5A,即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建筑自动化(BA)、防火监控自动化(FA),保安自动化(SA)。 (1)办公自动化。(2)通信自动化。利用电信网络、卫星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大厦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3)建筑功能运作自动化。大型建筑物的运作包含有多种功能系统,如水、电、热力、空调、通讯等等。他们又各有特色,如水又分为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生产污水、消防用水、生活及生产废水处理与循环使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而这些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要实现自动控制就十分复杂。所以智能的概念是替人来做出最佳方案并完成其运行。(4)防火监控自动化,防火数字化监控系统。(5)安全保卫自动化。通过各种摄像、各种感触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并经由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进行控制保护。这些设备根据人们的需要有序地组装在这个大容器里,通过计算机对他们进行调节。
世界博览会几乎代表着人类近现代科技及文明,与此同时,世博会是又一次宏大的建筑展示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自19世纪中叶首届伦敦世博会出现之时,历数见证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思想、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材料等诸多反面的发展历程,成为相应时期建筑发展的风向标。2010上海世博会中,“智能化”在世博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建筑发展的潮流之一。在技术上,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建造技术、生态技术于建筑这个机器大容器里,包括材料和建造技术的集成、材料和结构的集成、节能与生态的集成等,精确的装配在一起,相互关联的有机的协调工作;在功能上,这样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能,在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空调等能耗。许多展馆在设计中应用专用软件进行电脑模拟分析,通过局部改变开窗开门或隔断的设置,局部提高建筑隔热、保温性能来改变建筑通风和整体热工性能,提高建筑设计和材料应用的科学性。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自然通风与遮阳技术、雨水回收系统及新材料的应用也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如日本馆的建筑造型运用ETEF双层膜气枕结构,在结构表面设置水喷雾系统形成流动的水膜,带走热量并保持膜的光洁,当然水经过技术处理可循环使用。不仅如此,膜结构表面还贴附着日本最新研制的超薄且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辅助能源供应。阳光、水、空气等天然能源的共同作用,有效地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了使用效率,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科技发展的“机器”。相同的情况包括英国、丹麦、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的展馆。
三、机器对建筑的意义
综上所述,如果把建筑当作一种感性或理性的艺术,那么机器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事物总是会在发展中调整自己的方向,不断影响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建筑艺术。尤其是在当今流派纷呈、文化并存的多元化时代里,建筑师们应当接受不同的文化,学习借鉴先进和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更好地将机器与建筑因素结合,在追求建筑自身强烈表现力的同时,不断拓展建筑的表达语汇,从而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并具有深刻情感的“机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勒·柯布西耶, 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矫苏平, 张琦编著.国外当代建筑与室内设计艺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
[3]矫苏平, 井渌, 张伟编著.国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艺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
[4][美]阿尔贝托·萨尔托里斯, 约瑟夫·芬顿等编著.建筑理论.马欣, 郭志峰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6.
[5]尹国均著.国外后现代建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8.
[6]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同济大学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8]董惠.智能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
[9]陈志新.智能建筑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0]吴国欣, 欧操.世博会与展示创新.时代建筑.2010年第三期.p40-43
当代体现 篇2
一、惊羡体验:从大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化的传递,审美意识不再囿于文字给以的想象的留白,而是选择更加直接的画面重构的传媒方式,比如影院的出现,人们会被恢弘场面的还原所折服,惊羡于电影通过各种艺术手法(比如配乐,音效,特技等)添加与组合,给人以一种更为直接及强烈的视觉冲突,从而达到完成一种新的审美体验的目的。细化来看,中国经典爱情电影《庐山恋》首次把吻戏搬上了荧屏,以当时中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意识范畴,虽然对这开创性的一幕争议是要远大于接受,但还是有着惊鸿一瞥的,并为后来的影视尺度体验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再以电影《爱情麻辣烫》为例,五个单纯的爱情故事,串联成一部影片,在形式上首开先河,在内容上,每个观看者都从故事本身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身边的原型,这也是影片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惊羡体验。
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
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 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物的微缩胶卷„„这是对中国屈辱历史再现以及中国文物流失现状的感愤,如果没有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可能也就没有今天敦煌的凄凉,那些曾经属于历史的辉煌,是再也回不来了,作者通过他愤怒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遭遇的激切的感愤体验,并且告诫世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回瞥体验:金庸武侠小说的出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就因为其小说于传奇里面融合了古典传统神韵,做到了雅俗共赏。金庸总喜欢在他的小说中间体现人生之理,学问之理,历史之理,事物之理。比如你读郭靖的成长故事就难免想到一些智力与成材的道理,江南七怪的满堂灌让你联想到当下的应试教育问题,郭靖和黄蓉爱情故事里又能看到现代婚姻中男女性格互补问题,石破天在侠客岛破译武功秘籍可以让你想起在知识的创造和理解上“重要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无知的东西”,甚至想起“道”与“言”的问题„„不胜枚举。在这些情节中,你都可以看到古典神韵与现代思想的一些冲击与融合,从而进一步的回归到古典文学里,来提升对当代文化或生活的思考。
四、断零体验:文革并不缺乏文学,那就是“地下文学”。杨建在20世纪时文革的整个政治气候不相容的,这些作品的代表作有黄翔的《野兽》,食指的《疯狗》,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虽然他们与主流社会对立的层面和层度各不一样,但都具有对立的特质。这种对立的特质,不仅存在于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主流政治意志形态相对抗,而且还在于他们对文学作品美感和文学性的自觉的追求和实践,这种追求和实践使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如食指写于1968年的一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以一种简单的场面对一个大动荡时代做出了记录,宏大的公共场景与私人性生活空间的转换,个人心理幻觉和回忆的瞬间“入画”以及“真实瞬间”与“诗歌瞬间”,空间的切换与时间的错位,现实场景与人生舞台之间的转换,这些都更像是分镜头的蒙太奇画面组合,从瞬间过渡到永恒,把时代经验转向个人经验,时代主题的叙述变为带有亲情的记忆和生活细节的白描,诗人通过个体的生活感受记录下一场时代悲剧和一代人的命运绝唱。可以说食指的这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韵味,是作者本人自觉的艺术追求,用这种艺术和审美上的不同来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相对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展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的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线绳绷的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的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的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它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选至《今天》第二期,1979年2月26日
当代城市规划应体现生态伦理观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伦理;价值观
1、导语
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城市规划,不仅仅要考虑城市的人本主义、使用主义等,还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生态伦理观。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的产物,对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城市规划,是基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并是根据人的实际需求,对地区功能进行不同构建的一种规划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的规模必将越来越繁荣,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会更加重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得以体现,需要在城市规划中,重视生态伦理观,以促进城市发展,带来美好生活。
2、生态伦理观的概述
生态伦理学,又称之为环境伦理学,是在城市环境越发复杂的状况下所提出来的。在当前城市中,随着高楼大厦在城市的全面覆盖,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频发。随着城市环境的污染,生态伦理学这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而生态伦理学在城市当中,作为解决城市环境危机的手段或工具,将会被更加重视。
在城市中,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在城市发展中所形成的学科,对环境重要性认知有着时代共鸣。生态伦理学,包含了城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义观两方面的内涵。生态价值观,引导人们对自然环境价值的充分认识,对自然环境产生尊敬甚至敬畏。在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念中,既要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承认物的价值。在认识的过程中,需要将物对人的价值进行判断,同时又承认自然物的独立价值,即不以人的喜好进行转变。生态道义观,这种观点将人和物的地位放置在同等水平,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品,均享有同等享受世界的权利,敬畏生命。所有的生命,不论是对人还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是神圣的。生态道义观,希望通过一种类似宗教体验,来教育自然界的人,对自然界的一切保持敬畏感,并承担起自己在自然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3、城市规划及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包含了多个专业学科内容的独立学科,有着综合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为一体的特点和管理模式。在当前一个时期,要研究和探索好城市规划问题,首先要明确城市发展的本源。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长期受到国民经济、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导致城市规划中,缺少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价值。而价值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选择,对一个城市最终的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城市规划中的,有专家、学者将城市规划生态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以保障人类社会在城市中的舒适和发展。
在城市的规划中,需要把握好多方面的利益价值,实现城市规划后,能带给城市居民便捷、舒心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当前,在城市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落实城市规划,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城市规划中,长期以来均以人本主义为基础进行,即在城市规划中,人是第一要素。但是,城市的价值在于解决人在生产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为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环境。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所有的规划都是以人的最终利益为准,自然忽略了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环境问题,花草树木被城市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自然效应难以发挥,影响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综合多方面因素,完成城市的规划建设。面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采用多门学科理论,实现问题解决,以保证城市的良好规划建设和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问题中,城市的规划发展,必然与城市环境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难以通过多个学科理论解决问题,造成城市规划的最终结果,难以实现。
随着人类对生活质量认识的提高,城市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更加受到重视。但在现一阶段,城市生态功能的规划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使生态功能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生态功能建设工作中的缺陷,对城市规划建设,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造成了城市功能发挥欠缺。
4、在城市规划中体现生态理论观
城市规划,需要实现三个重要功能,导行、调节和分配功能。导行功能,是指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将人们无序的行为目标,统一纳入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上来,使人能在既定的目标范围内,有序的前进。调节功能是指城市对于居住在城市的社会居民,能将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所出现的种种利益,进行控制和调节。分配功能就是对社会的公众利益进行相对公平的分配。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城市规划的思路应该在如何提高规划科学性上,不断探索城市发展前行的最终目标。城市规划的丰富内涵,要求规划者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克服以往的狭隘眼光,将自然、社会统一起来,做好城市规划。
在生态伦理观的引导下,完成城市规划。寻求多元化的城市规划思想,对城市规划中涉及的学科,交叉思考。城市规划不仅以人为主体,考虑各方面的内容,是城市规划趋于多元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城市规划中体现的生态伦理观,要妥善选择城市自然区域的处理方式,充分考虑城市布局,使城市建筑和自然,更加协调。环境的协调友好,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在城市中的和谐发展。
图1:生态伦理观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5、结束语
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人与自然关系越发紧张的时期,更应该在城市规划当中,体现生态伦理观。通过在城市规划中贯彻生态伦理观,改变城市规划之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帅.基于任何自然和谐发展视野的生态伦理观的建构[J].理论月刊.2013(8)
[2]乔正旭.当代城市规划应体现的生态伦理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高考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篇4
关键词:高考,态度改变
1 人们对于高考态度的调查问卷与分析
1.1 问题的提出
本组成员之所以进行这项调查研究, 是因为我们均经历过高考, 认为高考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有其深刻的影响, 并深感高考这项调查富有其一定意义, 值得调研。同时也能够给社会良好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效果。
近几十年高考动向变了又变, 人们对此肯定会有一定的想法。经过网上浏览, 目前中国还没有针对高考态度进行调查问卷。本着让大家更加了解高考变化及人们对高考的态度, 为大家做一些我们理所能及的事, 从而进行了这场调查。
通过此次的社会调查, 不仅了解了当下人们对于高考的看法, 同时也希望能给相关部门带来一些参考意见。以便于更好的改革高考制度, 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 为祖国做出贡献。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对象:为16—55岁的社会人群
1.2.2 调查方式:采取调查问卷, 走访的调查方式
1.2.3 调查时间:7月16日至7月25日
1.2.4 调查地点:平安公园、人民广场、图书馆门口、马路上、小区内
1.2.5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此次调查时间短暂, 所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98份, 有效回收率约为99%。参加调查的人群主要是16-25年龄段, 因为此年龄段是将要经历高考和已经经历过高考的人群, 对于高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1.2.6 问卷整理及数据统计:此次整理方法采用成员均分调查报告, 整理完毕后汇总, 并制作相关内容的表格。
1.2.7 问卷设计内容:问卷为自编的《近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高考态度的改变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们对于高考的态度, 高考存在的弊端, 高考的改革等共13道选择题, 两道简答题。详见附录
1.3 结果与分析
我们的汇总采取按年龄统计和按参加过高考的两方面来统计。
通过汇总, 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发现:
其中参加过高考的人占总人数的72.55%。
1.3.1 只有40%的人群表示, 高考不是一个学生综合智力的表现, 而大多数人认为, 高考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综合智力素质的。但是还应该注重德育等其他方面的教育, 不能成为读书机器。通过这项调查想说明, 如今的高考还是注重于书面上的智力考察, 而往往忽视了一个孩子的道德观, 人生观等的心灵分数, 从而导致了名牌大学里的高材生出现用硫酸泼熊等一系列的恶性事件, 这就给学校和家长敲响了警钟, 应更加注重孩子身心上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这样孩子的未来才是美好的。
1.3.2 由于当今的大学生面临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 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 本科文凭已不再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
通过这项数据得出, 当今的就业形势处在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 所谓有能力者居上, 在遍地都是本科生的时候, 那些研究生和博士就相对来说比较占据优势, 相对容易的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所以, 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 应尽量向更高学府迈进。
1.3.3 对于高考人数逐年下降这一问题, 人们普遍反应, 赞同自己的孩子多项选择自己的未来, 不一定要过高考这个独木桥。
随着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一些技工类的工作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通过这项我们想表明, 虽然这些技工类的文凭较低, 但是他们对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而且就业快, 也是使一部分孩子选择技校的原因。所以,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不一定非要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1.3.4 在问卷中有95%以上的人认为高考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例如:高考扼杀了偏科型人才;高考加分相对失去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性;应试教育是学校商业化, 老师工具化, 学生机械化, 教育结果功利化等问题。
可以说, 现在的高考制度还是很不完善的, 通过这项数据, 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如何让孩子能更好的成才, 正确引领他们的人生道路, 有关部门必须要正确的制定考试制度, 如何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3.5 现在许多人因为高考的失利, 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从而决定复读, 期待来年的好成绩。所以此次问卷中还涉及一个问题, 是关于是否赞同复读, 通过调查, 有73%的人不赞同复读, 有16%的人不赞同也不反对。
这项调查说明人们对于复读大多数是不认可的, 认为未来存在着未知性, 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也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途的。如果心理素质不高的、抗压能力差的学生, 还是反对复读的。
对于两道简答题, 我们通过整理, 有以下这些观点。
通过两道简答题来看, 可以说明, 人们能基本正确的认识高考。而且对于高考也有自己的一定看法和见解。所以当高考改革的时候, 人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
2 结语
总的来说, 高考对于当今社会还是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应忽视, 现如今, 高考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 而是关系到国家的良好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社会调查, 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高考的存在价值,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更好的了解当今人们对于高考的看法, 如何使高考既能符合民意又能够正确良好的筛选出人才, 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来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海苓.高考改革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其演变[J].湖北招生考试, 2008, (16) .
[2]邹卓鹏.论高考的价值取向[J].中国考试, 2006, (09) .
[3]刘五驹.我国高考改革应走出一元价值取向[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08, (05) .
[4]王恒, 周晓东, 周刚.高考改革何以动辄得咎——兼论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
[5]王志武.高考应转变成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机制——兼论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J].湖北招生考试, 2008, (16) .
[6]李良.浅谈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3) .
当代体现 篇5
景荣春老师生前是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学院教授,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获全国力学优秀教师、镇江市劳动模范称号。景荣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一辈子,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信念,毕生追求科学真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至死不渝。景荣春老师在从教28年里,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立足本职,服务师生,致力于工程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大学教授的尊严和崇高,践行了一名当代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谱写了一个平凡岗位的生命赞歌。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的崭新精神风貌和高尚品德。2010年6月,景荣春同志在病榻上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8月5日,景荣春同志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在镇江第三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64岁。
耿高鹏同学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电子0932班学生。2010年7月8日,耿高鹏为抢救一名13岁的落水儿童,奋不顾身跳入湍急的河流中,救出了儿童,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耿高鹏同学在他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学生中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耿高鹏同学用宝贵生命诠释了一名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思想境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精神,生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崭新精神风貌,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日前,教育部追授耿高鹏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当代体现 篇6
关键词:装饰艺术;艺术风格;服饰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87-02
一、引言
20世纪早期,随着工业化大工业的发展,艺术家和设计师面临着新的时代和新的材料的刺激,他们开始尝试运用机械形式,运用新的材料来进行装饰设计。这样的设计使得作品凸显了一种华贵、奢侈的特征,而这种特征随着大工业的深化发展和向全球扩散也逐渐推广到全球。这种艺术风格也扩展到几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建筑、海报设计、装饰品设计等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所致,装饰艺术风格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玛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
(埃及图腾和法老图坦卡门面具是Art Deco重要元素之一)
所以,虽然装饰艺术风格是现代大机械化的产物,但装饰艺术也是一种折中的艺术风格。在装饰艺术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热烈奔放的情感表现力,同时也可以体察到装饰艺术中还透漏着古典的庄重感,装饰艺术同样非常注重一种古典艺术的戏剧感。除此之外,装饰艺术风格崇尚的简约和抽象也与现代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种艺术的流行是工业化和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体现。在装饰艺术风格的服装艺术中,我们也会体会到这种鲜明的、具有无比张力的、来自新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巨大影响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装饰艺术风格在服装的色彩、服装的纹样、服装廓形的特征三方面来分析装饰艺术风格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阐述装饰艺术是如何发挥其独特的设计魅力。
二、装饰艺术服装色彩上的体现
装饰艺术风格服装在色彩上的体现突出,尤其注重表现材质的质感和光泽,在色彩设计中尤其强调运用鲜明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效果。CUCCI2012年春夏的设计中就应用了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服装设计中,色彩的感染力和面料质感的说服力是巨大的。黑色系的服饰本来就带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和神秘的性感,CUCCI2012年春夏设计中凸显了黑色和金属质感的交错呼应,闪耀的光泽感面料给人以奢华的视觉体验。
(CUCCI2012年春夏的设计)
装饰艺术风格通常出现的颜色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红和金属色系列。并且色彩带有明快的节奏感。以这样面貌出现的装饰艺术风格无疑具有很强的震撼力。CUCCI2012年春夏一系列的设计也体现了装饰艺术色彩的应用。
(CUCCI2012年春夏的设计)
三、装饰艺术服装纹样上的体现
在造型设计上,装饰艺术多采用几何形状或者折线。装饰艺术在服装纹样上常用的几何图案有:阳光放射性、闪电型、曲折型、星星闪烁型、阿兹台客放射型等等。这些形状的排布并不像古典风格艺术一样完全遵循对称的美感,而是如交响乐般遵循一种秩序的、节奏的、有韵律的排列。纹样仿照了装饰艺术的建筑、绘画线条多是放射型的太阳光或者喷泉形式。而这些都在当代服装纹样上可以体现,如2012年春夏BALMAIN的小夹克和裙装,白色或是黑色的底色上,金属色的锯齿形、放射型的纹样有序对称的排列着,增加着服装的美感,这样的排列在引起人的奢华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力量感。模特走出来时,就像是一个个荣归故里的女英雄,体现了军装式的硬朗感。
(BALMAIN2012年春夏设计)
四、装饰艺术服装廓形上的体现
装饰艺术风格在服装廓形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其廓形的简单,大抵上都是H型或A型,再简单的大的廓形基础上添加比较繁琐的、对称的图案或是非常丰富绚丽的色彩,使得整件衣服拼贴意味十足。如2012年春夏ETRO的设计,廓形都很简单,但花纹图案的锯齿形或是流线型、放射型都受到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
(ETRO2012年春夏设计)
五、总结
装饰艺术融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各种艺术元素,在服装的体现上总体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奢华和高级定制的。装饰艺术的色彩是强烈的、图案纹样表现形式元素是抽象的,而对服装廓形的影响确是简单又时髦的。这种融合恰恰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有节奏的、犹如交响乐般的、有戏剧感的情感表现。由于其富有奢华性和装饰性,装饰艺术给人一种强烈的、甚至带有暴力的美感倾向。装饰艺术随着工业化运动的全世界展开和消费阶层、消费社会的不断扩大,上层精英社会审美趣味的向下渗透,而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装饰艺术运动。而这种具有巨大包容力和震撼力的服装风格必将有强盛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马海瑶,女,籍贯河北,1990年8月11日出生。目前在上海市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设计理论与应用专业就读。
当代花鸟画空间性特征的体现 篇7
空间性构图在当代花鸟画中的体现及运用
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主要是讲究动势、意境和神韵等因素, 空间性问题不像西画考虑的那样科学细致到位, 虽然也有近实远虚, 近浓远淡的画面效果, 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空间的效果, 也基本没有有意识地去表现空间效果。而当代花鸟画在构图是非常重视空间感的组织安排, 能充分地体现空间性艺术特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花鸟画这方面更是突出, 受西方绘画的影响, 画面构图相对比较复杂起来, 充分考虑空间性因素, 构图前必须考虑好画面前后空间效果的体现, 要构思好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 主次关系等, 将空间感的表达在创作中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当代中国花鸟画画家在空间效果的表现方面花费了较多的心思, 参照西画的空间表现方法, 利用色彩、透视、构图等有效方法, 实现了空间的表达效果。画面讲求空间的焦点透视法, 构图上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折枝式了, 而是讲求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安排, 着重画面空间感的表现, 充分利用西画在空间表达的一些手法。比如, 在色彩上采用近暖远冷的空间透视方法,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效果;利用焦点透视法使物象近大远小, 形成视觉上的空间感觉。在构图上层层深入, 反复构思, 不仅要考虑整体的构图, 还要考虑局部的位置安排, 前后层次, 以及透视所产生的空间感, 给人以真实的空间的视觉享受。
比如, 画家莫小松的作品就是充分利用色彩对比、虚实对比、黑白对比等表现手法, 来表现画面在构图空间上的艺术效果的。画家在树叶的空隙处 (地面) , 用比较厚重的白粉反复填涂, 这样地面就非常亮, 从而明显地体现出地面与主体枝叶的空间, 将叶子与地面的空间一下子就拉开了。在叶子的表现上采用传统的渲染技法, 层层分染、统染, 同时吸收西画的明暗造型手法, 使叶子前面亮后面暗, 体积感、光感都比较强, 让人感觉到阳光投在叶子和地面上一样, 使画面产生很强的光感和空间感。在色彩上也运用了近处暖而远处偏冷的方法, 空间感进一步加强。采取比较饱满的构图方式, 使得画面层次丰富, 远、中、近景分明, 这非常有利于画面空间感的表达。透视也具有前后大小的变化, 进一步增强了空间效果。
当代花鸟画家苏百钧的花鸟画作品, 大都采取全景式构图的方式, 他的花鸟画作品十分注重空间的处理。在他的许多作品画面上, 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 而且刻画得十分饱满、充实、细腻。空间性构图特征体现十分鲜明, 比如他的作品《秋韵》在空间表现上就产生了明显的艺术效果。作品近景以常见的成熟的大豆豆角为主, 表现的比较‘实’, 刻画细腻、深入, 远景则表现的比较‘虚’, 画的是许多只鹌鹑鸟, 虽然也刻画精细, 但是较前面的还是要虚的很多, 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烈的空间效果。还有许多当代花鸟画家的作品都在空间的表现上做过一系列的有效尝试, 并且取得了理想的艺术效果。
东西方传统绘画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
在传统西画作品当中, 空间感的表现是西画大师们一贯所追求的, 西方传统绘画追求真实的再现客观事物, 西画空间感的表现得益于透视技法的运用。在文艺复兴早期,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就在透视学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现, 就是画面空间感的产生。而中国传统绘画在这些方面则完全是不一样的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画家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是主观的一种表达, 当然还有极富个性的构图, 以及中国画的意境和韵味, 因此说, 中国画在空间感的表达效果上是远远不如西画的。
东西方绘画对空间存在的主要不同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空间处理上观念的不同:西方绘画比较注重画面前后虚实效果的处理, 这样就体现出主体物与背景的空间关系。而中国画在空间表达上则有所不同, 总是将背景做空白处理, 也就是省略背景; (2) 透视的方式有较大差异:中国画主要是运用散点透视法来表现物象的, 而西画采用是的焦点透视法表现的; (3) 空间表现技法的不同:西画在空间表现上采用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子的明暗方法和色彩的纯灰冷暖等技法来塑造空间;而中国画的空间表现, 基本是依赖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技法, 采取近实远虚的办法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空间性构图与当代花鸟画创作
空间感的表现固然能增强花鸟画的画面艺术效果, 也是当代花鸟画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 是当代花鸟画的基本特征之一, 但是空间性构图并不是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唯一手法, 也不能单一地去表现, 而必须要与其他表现手法艺术的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 才能达到最佳的创作效果。当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也不仅仅是空间性, 还有构成性、肌理性、装饰性等多种特征并存。当代花鸟画中的“当代”就是要体现时代的特色, 要反映时代的生活, 通过花鸟画的艺术形式来歌颂时代、赞美时代。也就是说, 艺术家是主要是在深挖作品主题上下功夫, 而不只是在作品表面上用尽心思, 不能为了技法而技法。
当代花鸟画创作在确定了主题以后, 就要思考画面的构图形式了。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手法, 是以空间性的为主, 还是以肌理性、装饰性的为主, 要根据作品主题来决定。应该是将几种表现特征综合运用, 空间性构图只不过是一种表现手法而已, 表现好了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单纯地追求空间效果的表达, 而不考虑作品主题和其他手法的运用, 是达不到好的艺术效果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花鸟画空间性构图特征的研究与论述, 通过画家的作品中空间性构图的分析, 以及对东西方绘画在空间表现上的区别的了解, 认识到空间性构图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从而为当代花鸟画创作建立一定的构图理论基础。
关键词:空间性,当代,花鸟画
参考文献
[1]张启文, 《创作与构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2]蒋跃, 《绘画构图学教程》,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年3月.
简析T恤图案体现的当代社会文化 篇8
一、T恤图案设计和信息传达的特征
T恤图案设计具有灵活性、自由性、宽泛性和明确性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说, T恤是非正式的服装, 也就受到一些正式场合的限制。然而, 正是这种非正式性和随意性决定了T恤图案的丰富和多样化, 给T恤设计师提供了广大的设计空间, 能够充分的、自由的、灵活的表达出不同的思想观念, 从而使得T恤成为一个明确的信息符号, 透过她的图案、文字实现信息的传达, 就穿着者个人而言, T恤代表了个人宣言, 就社会而言, T恤则反映出了这一时代的社会文化, 即:T恤图案传达信息具有明确性的特征。
T恤传达信息的完成是靠角色的转换来完成的。T恤在被创意之初, 设计师成为信息的发送者, 将之变为商品之后, 设计师就完成了信息发送的任务, 消费者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当T恤被出售之后, 消费者就转换为信息的发送者, 观看者便成为信息的接受者。随着T恤消费者的日常活动, T恤图案的信息传达具有流动性的特征, 使各个层面的人群都能接受到这种特殊的视觉信息, 这个时候, T恤的消费者不仅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可见, T恤传达的视觉信息和文化内涵就是要依靠角色的转换来实现的, 从而保障信息传达的有效完成。因此, T恤消费者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者, 不仅丰富了当代的文化, 而且反映出了这一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
二、T恤的起源、发展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
T恤起源于17世纪的美国, 因为她的款式简单, 穿着舒适而被人们所接受。据记载, T恤与文化发生关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 战后婴儿进入青春期, 各种亚文化思潮在西方年轻人中盛行起来, 随之产生的嬉皮士运动、女权主义运动、性解放运动、公社运动等系列运动使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为了表达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空白的白色T恤远远不能够充分地发泄人们的情绪, 印有各种内容的T恤随之产生, 成为人们标榜处世态度和嘲讽美国社会制度的工具。70年代, 迪斯尼卡通形象受到大众的欢迎, 被印在T恤上面广泛流传, T恤图案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70年代中期, 印有歌手大头照、歌词等与音乐相关内容的T恤开始流行, T恤首次成为歌迷们公开宣扬喜爱音乐和表现自我的饰物之一。进入90年代, T恤与政治搭上关系, 大众穿着印有自己支持者头像的T恤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 一些艺术家把自己作品印在T恤上在街头巷尾流传。随着社会的发展, T恤图案不断地时尚化、多样化, 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文化消费空间, 逐渐地成为在美国仅次于牛仔的第二大类服装品种, 这一切都是和美国追求自由的文化分不开的。
如今, 随着美国文化的传播, T恤作为一种时尚迅速地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服装界获得了独特的地位, 与其他服饰并驾齐驱于时尚潮流之中。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 我国的T恤只有汗衫、背心和老年人穿的圆领衫, 也称“老头衫”。到了90年代, 我国的T恤以“文化衫”的姿态被引入中国, 在大学生中十分流行。为了张扬个性、显示自我, 一般在T恤上印有一句文字或者街头流行语。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西方的T恤概念不断进入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全球化, 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 世界最新的时尚信息和文化思潮得以最快速的传播, 这为T恤设计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越来越多的人将T恤作为自己的创意平台。我国的T恤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起来, 趋于精品化、时尚化、多元化的趋势。可见, 我国T恤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 还处于模仿阶段。T恤突破了性别、阶层、国家、地域和民族的界限, 而被现代人中国人广泛地接受, 是任何一种服装不能相比的, T恤图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 使得T恤消费者的着眼点与其他服装消费者不同。
三、T恤图案所体现的当代社会文化
T恤图案的设计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反映了一种观念。自T恤产生以来, 每一种新观念的传播, T恤都参与其中, 并且起到一定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代表了这一时代一定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第二类作为公众事件的展板, 展示了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第三类是乐队标志、歌手肖像, CD封套、歌曲名称、歌词等音乐素材成为T恤图案设计的永久主题;第四类直接反应出电影票房和电视收视率的高低, 每一部成功影片的热播, 很快地就会有相关的T恤面市;第五类是有些体育爱好者热衷于收藏自己喜爱的运动队队服、体育明星运动服, 穿有印有该队标志、明星肖像、呐喊助威的口号的T恤。在人头攒动的街头, 各色各样的T恤直接反映出当代大众的文化生活多元的景观和杂色纷呈的色调。下面, 简单分析五彩缤纷的T恤图案所体现的当代社会文化。
首先, 就美国T恤闯入中国国门, 并迅速发展这一现象而言, 可以直接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冲击。当代中国不再是一个对世界封闭的国家, 而是面向世界, 以主动的姿态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从而导致了在中国延续了二千余年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被西方现代文化所中断。透过美国T恤在中国发展这一事例可以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事实上是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系统, 在时间上与当代人缺乏了时代同步性, 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信仰要求。而中国T恤一面不断地求新发展, 一面临摹仿造, 也正反映出西方的文化系统, 在空间上与中国人文化心理存在着某种隔膜。当代人与传统文化时间上同步性的缺乏与西方文化空间上的不协调, 直接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矛盾, 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强势。
其次, T恤的图案所涉及的五大内容所反映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以当代城市人群为主, 而并非乡村居民, 并且, T恤的消费者多数生活在城市中。这一切都说明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距离。城市的发展日益趋向现代化, 乡村的建设发展缓慢, 甚至是停滞不前。当城市人群借助各种现代化技术如:有线电视、互联网和各种先进的文化设施享受各种文化产品的同时, 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更多的是各种传统的节庆、婚丧嫁娶等。当城市为某一事物狂欢、沸腾和痴迷的时候, 乡村对此却一无所知、视若无睹和毫无兴趣。T恤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在乡村无法得以体现,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城乡文化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再次, 从T恤图案的演变和发展来看, 更多的是与当代流行文化发生关联。歌星、球星等各种明星直接反映了流行文化的盛行, 而大众文化则借助于流行文化构成了对于精英文化的冲击, 即:突出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文化精英在文化消费方面无疑是优越的, 除了阅读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之外, 还经常出入美术馆、画廊、剧院等。而一般大众业余时间主要消磨在电脑和电视机前, 被各种节目特别是流行的电视剧和游戏所吸引, 也经常出入酒吧、KTV和舞厅等场所, 而欣赏艺术品、歌剧和音乐等对他们而言较为奢侈, 甚至多数人认为欣赏不了而放弃欣赏。可见,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无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精英文化不但缺少对于大众文化的引导, 而且反倒被流行文化所冲击。
每个T恤穿着者轻松选择个性化的T恤, 享受个性化的生活, 成为传达信息的主体, 不同的穿着者之间即是文化的传递者也是文化的接受者, 他们彼此在T恤图案中解读到相同、相似、或是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观念和生活方式。T恤作为文化的载体, 借助于穿着者的活动而实现文化的传播, 正在汇合成这一时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
摘要:多少年来, T恤保持着简单的款式, 凭借着不断变换的图案成为唯一突破年龄、性别、阶层、国家、地域和民族界限的服装。T恤图案与当代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西文化的矛盾、城乡文化的差距、流行文化的盛行及对精英文化的冲击。
关键词:T恤,图案,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美]海伦·沃尔特.《1000例世界至酷T恤图案新设计2》刘颖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海.2006年12月1日第1版.
[2].[美]梅甘·尼古拉.《小T大做:T恤108种创意DIY》.章黎莉.薛振华译.安徽人民出版社, 合肥.2007年10月1日第1版.
[3].[美]佩德罗·吉顿.《世界T恤设计360》.刘悦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海.2008年4月1日第1版.
当代体现 篇9
关键词:儒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引言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其间经历的由奴隶制转为封建制的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文化教育逐渐随政治经济开始变化。私学作为社会变动而新生的教学方式, 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而儒家作为私学教育的先驱, 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其教学方法中的独到理念与时俱进, 对当时包括朝鲜、日本、越南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儒家教育作为传统教学思想, 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陈旧性, 但以“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和“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等教学理念, 却在当代教育中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的匹配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儒家教育的教学经验与方法
1. 学思结合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 , 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 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 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朱子云:“不求诸心, 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 故危而不安。”论证的都是学习与思考之间朴素的辩证关系。
学习的本质是理解, 是对外界知识和经验的一种内化过程。在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 学习者学习, 接受的外部刺激解释的是学习者自身认知系统内外部的矛盾, 而使内外部矛盾不断统一协调的过程即思考。学习者在学习到新知识后做出思考, 完成知识与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内化, 而单纯思考不接触外界更先进开放的思想, 很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无法做出创新和提升。当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不断结合同步, 学习的结果就会随之产生, 以利于学生的认知不断更新。
程子亦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 废其一, 非学也。”强调的是学与思的相互作用。康德说“感性无知性则盲, 知性无感性则空”, 与儒家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方面, 这种认识的根本性原则是一致的。
2. 差异性教学
相传孔子子弟三千, 孔子对他们每个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 因此十分重视“知”学生, 认真分析学生个性, 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 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例如《雍也》中的“赐也达 (子贡通达人情) , 求也艺 (冉求多才多艺) ”, 以及《先进》中的“柴也愚 (高柴比较愚笨) , 参也鲁 (曾参迟钝) , 师也辟 (子张偏激) , 帐也欲, 焉得刚 (申冉欲望太多, 并非刚毅不屈) ”, 等等 (2) 。
孔子就这些学生的差异性, 几乎完美地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如《论语》中记载:对于学生提出的“闻斯行诸?”, 孔子会劝告子路说“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反而鼓励冉有“闻斯行之”, 并解释说:“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这种提倡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采取特殊措施,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理论和实践, 对于现今教育中提倡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私学在古代的教学环境和现代所倡导的小班教学环境有相似之处, 在教师力所能及范围之内, 尽量摆脱单一枯燥的考试评价, 考察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 对学生进行差异性的评估和教育, 更强调通过非正式的教育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 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 同时也可以校正学生的最后评分。
3. 知行合一
两千多年来, 关于学习本质的问题依旧被诸多教育家所探讨, 其中重要的“结果论”就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最终意义。荀子提出的“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濡效》) 意思是没听到不如听到, 听到不如见到, 见到不如理解, 理解了不如实践这个理论, 学习的终点应该是实践应用。
这句话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无论是强调实践作为手段和基础, 还是强调实践作为目的和最终意义,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都一直是学习本质的一种体现, 能更好地把知识融合于实践应用。虽然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 但远在两千多年以前儒家有了这种朴素的学习方式应用。
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 知是指科学知识, 行是指人的实践, 知与行的合一, 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 认为知便是行, 又不是以行来吞并知, 认为行便是知。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 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3) 。
新课改中强调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 也可以说以“工具论”为理论基础, 放手让学生在概括定义、发现结论、证明原理、解答习题等训练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 及时地修正错误, 才能使他人的知识经验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只有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习落到实处。因此, 教学中要让学生板演、操作、猜想等。
4. 教学相长
关于“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的问题, 在教育领域一直甚为对立, 最新提出的“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对学与教提出了新的关系模式, 而这种相辅相成的和谐教学模式从两千多年的儒家教育中就有所体现, 例如南宋陆九渊提出的“亲师友, 去己之不美也。人资质有美恶, 得师友琢磨, 知己之不美而改之。《陆九渊全集》”意思是, 亲近自己的良师益友, 可以改掉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人生来资质有好坏, 需要得到良师益友的劝导和帮助, 知道自己身上不足之处而改善。强调的就是以教师为主导, 对于学生了解新知识新经验的引导式作用, 在对主要问题有所掌握之后, 学生自己即为主体去努力改善修正 (4) 。
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 则学习者虽然能提高学习能力, 练习学习策略, 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益, 并且教师也有足够精力关注差异性教学, 但是需要有丰富的和设计良好的教学资源, 投入大, 不能适应所有学生。强调教师的教为主, 则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注意力无法集中, 不能获得深入的效果反馈, 但是教学效率比较高, 适合多群体的先决知识讲解。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与思考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奠基者与实践者——“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 想说却说不出来时, 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 就不去启发他。朱熹解释说:“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发, 未达其辞。”孔子强调的是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机制之间的匹配关系。这中朴素的启发式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代的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
首先, 和20世纪中期马斯洛和罗杰夫提出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不谋而合, 他们共同强调学生作为人的学习主体, 其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等都在教学中需要被重点考虑, 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 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具体阐述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育, 并以问答法为主, 实现学生和教学的良性互动。启发式教学强调的学生的思考和冥思苦想表现在学习态度上就是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 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朴素启发式教育方法,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由孔子提出并实践。
启发式教育方法对于认知主义理论也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 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而不受习惯所支配。这种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和理解即孔子所说的“愤”和“悱”, 而经过了学习者主动构建认知结构, 则才具有启发意义, 这也是以启发式教育方法为前提的学习理论。
启发式教育方式对于当代教育的启发不仅体现在学习理论的进步和改革上, 对学与教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启发也是不容小觑的。
1.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的重要性。启发式教学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客观对象, 即作为主体的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教育不仅仅是以行为主义为技术的“注入式”培训和灌输, 而应该是学习者自身在教师的主导下不断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2. 强调学生的情感价值意义实现。
新课改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第三点, 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鼓励的就是教师和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观的树立, 这种内化的学习动机就是为了保证教学成功因素的内部条件。教学过程中的外因和内因对教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主导和主体作用相结合, 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这种侧重于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目标, 也在不断影响着差异性教学培养个性化学习主体的趋势, 对于学生为人独立个体存在接受教育的自由性和个性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并在将来影响教育本质的理论。
3.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问题情境教学。
以农远工程为标志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 是我国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为媒介的信息技术教育为传统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好的扩充, 也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情境导入, 对于学生而言, 更容易进入情境而对问题进行更好的思索和理解 (6) 。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 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考问题。
当然,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 问题情境教学法需要完整地设定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步骤, 防止学习者因为学习动机和认知偏差而影响学习效率。
结语
无论是启发式教学, 还是儒家倡导并实践的其他教学方法, 经过两千多年的教育实践检验, 沉淀下来的朴素教学理论依据依旧对当代教学方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而且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学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 儒家“仁”的核心思想体现在教学上的“有教无类”, 表现的则是教育的社会本质。有着“仁”的核心思想, 教学方法在实践上的表现才能让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有所启发。在继承这种思想的同时, 及时反思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促进当代教育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贾顺仓.教学方法论语探源.新课程研究, 2008.5 (115) .
[2]贾历程.教学方法中儒家思想对现代课改的启示.社科纵横, 2012.9, VOL27.
[3]钟杨.统儒家教学思想的三大特点.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9 (9) .
[4]杨学良.先秦儒家的教学方法论.广州教育, 1987.3 (2) .
当代体现 篇10
美术创作要在未来中得到一定的发展, 必须依据时代发展步伐与实际需求, 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反思、实施改革。在一些油画创作中没有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思想, 依然采用写生处理、照片创作的形式, 值得油画创作者进行反思。在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 设计元素在其中的体现是构成因素, 而这一元素的存在需要设计理念予以指导, 进而明确主导思想, 通过主导思想的明确赋予作品内涵与特点, 为有效创作带来新的生机。
1. 油画创作中设计元素的运用
设计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主要依据的是设计理念, 而设计理念的存在要遵循两点原则:第一, 应认识到设计属于艺术的表现方式, 是一种文化形式, 这种设计理念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所以, 在油画创作过程中, 设计理念一直贯穿其中;第二, 要对画家与设计人员的心理特征予以了解。画家在创作过程中, 是依据自身感官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进行的, 以此将不同的感受呈现出来, 而设计人员是通过设计方案表现出来的。二者虽然具有一定的区别, 但是同样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 也就是常说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可以称得上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既包括表现能力、感知能力, 又需要想象能力。具备各种能力对于油画创作更加得心应手, 可以将设计元素充分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1]。
当代油画创作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劳动, 是结合时代气息对主体意识较强的艺术劳动的有效表达。设计元素的基础形式为点、线、面, 通过直观、纯粹的表达, 能够有效的展现绘画的原生态美感, 进而在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上世纪20年代期间, 受“构成主义”以及“风格派”的影响, 在油画创作当中逐渐渗透了“构成”思想,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打破了传统绘画创作形式。到了上世纪50年代, 设计元素对油画创作的影响较大。在创作油画作品时, 点、线、面作为设计元素的基础, 是最基本的视觉语言形式, 比如, 美国画家波洛克运用泼洒方式进行创作, 以点和线的交叉融合形成一定的关系, 进而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无论是当代艺术, 还是古代艺术;无论是东方艺术, 还是西方艺术, 点、线、面等基础设计元素都是普遍存在的[2]。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依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风格以及作者不同情感的表达, 呈现出的作品不同。因此, 创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 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突破自我, 以期达到更好的创作水平。
2. 形式美感的体现
著名的艺术大师亚瑟•道曾说, 画面的空间应当运用美的形式加以构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画面的结构要经过系统化处理, 通过系统化处理以后才能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形式美感的体现是当前设计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元素, 指的是主体通过客观自然认知进而产生了一种心理现象, 是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形式美感由两个方面的组成:一是图形创意, 另一方面是符号特征。图形创意主要指的是寻求视觉效果时传达出的独创性意念与设想, 在图形设计过程中, 其可以作为主要核心存在,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以以传播信息作为根本原则, 将创造性思维作为先导方式, 以此寻求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 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图形创意是绘画过程中的构图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即创作的开始;而符号特征主要指的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图形、图案或者标识, 其主要来源是既定的内容或者是约定俗成的。具有形式简单、种类丰富、用途广泛等特征, 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在通常情况下, 旨在外在形式或者是物质载体, 是信息表达与信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3]。符号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即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在具体传播过程中, 可以将这两种符号综合运用, 而且这两种符号形式对人类社会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起到一定的指代功能与交流功能。所以, 依据上述内容呈现出的形式美感, 在油画设计过程中, 不仅离不开设计元素, 同样离不开形式美感。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难发现, 当代油画艺术与设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主要体现在共进交叉的关系上。油画创作中设计元素的运用要依据设计理念, 而这种设计理念可以称得上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既包括表现能力、感知能力, 又需要想象能力。进而体现出当代油画创作的美感, 呈现出一定的艺术效果, 从而促进绘画与设计的有效结合, 使当代油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为美术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柳.设计元素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的体现[J].艺术百家, 2011, 02 (S1) :103-108.
[2]张晓杰.中国元素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体现[J].名作欣赏, 2012, (01) 27:156-158.
当代体现 篇11
日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和使用的产品,日本在日用品设计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使用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自然、舒适、愉悦的体验,使人与产品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本文通过了解产品被赋予文化的内涵,研究日用品所体现的文化思想内容,探究日本人文关怀思想在日用品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日用品 无意识设计
一、日本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
日本善于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文化,将别国文化的精华成果与自己国家的文化相结合,并最终成为具有独特文化体系的国家。在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上,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吸收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上的,他们把这些精华加以消化,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融会贯通,使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与众不同。日本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二、中西以及日本日用品的现状
目前家居市场需求量大但市场单一,而日用品作为在家居的主体,如何体现出“人文关怀”,如何理解用户、了解人性,怎样让人生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这些成为了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家居环境,与人接触最为频繁、关系最为密切的日用品可以给用户带来舒心、愉悦的使用体验。
2.1日本日用品现状
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所推崇的“无意识设计”这一设计方法,正是从这个角度对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些日用品进行设计,通过研究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最为简单和真实的行为动作。“无意识设计”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是用户的行为,是使用产品时的动作,以及使用完产品的后续动作,是一系列动作。它不仅仅是单纯地设计产品本身,更是设计产品与人的关系。
2.2中国日用品特点
对于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中国大多数日用品的设计都还停留在对产品外形的一点点改动以及在功能上的一些可有可无的附加,以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忘记了要将人的情感因素带到设计当中,使得很多用户只是盲于追求产品的功能,却忘记了潜意识里自己对产品真正的偏好。简单地说,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很多日用产品难以真正地打动我们的用户,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日用品的设计并没有把握住用户的心理,也未将产品与人的互动方式、产品与环境的融合度等因素列入设计的考虑范围,因此难以抓住用户的内心需求。
2.3西方日用品特点
西方注重产品本身,因此没有在使用者的研究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所以最终的设计结果在于“产品”,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的使用效果相差不大,虽然产品的功能得到了强化,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但这种对于产品功能的一味强化会使人类的某些能力在扩展的同时而褪化。例如,随着电脑以及便携电子设备的应用,人们动笔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人摆脱不了时间,但却很容易摆脱使用本子的习惯。正如冯唐《三十六大》这本书中的《大录》这一章,他在体验了诸多电子设备以后叙述出对于本子的感受:“于是我认输。好吧,在电子玩意儿上浪费一千个本子的价钱之后,在几十个和软件系统搏斗的漫漫无聊长夜之后,本子,我认输,我离不开你。我又老老实实新买了十本B5大小的本子,等着在老天剩给我的时间里,记录那些经历、理解、苍蝇和坠花。”虽然可以享受电子设备便捷、快速的使用体验,但当我们在拿起笔而忘了某个熟悉的字时,体会到的是与文字的疏离。所以电子设备承担了人的书写过程,但是也导致人的书写能力的褪化:很多孩子仅仅学会拼音就可以直接跳过书写进行打字,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产品的能力代替了人类学习的过程。
三、人文关怀理念在日用品设计上的体现
3.1人文关怀理念概述
“人文”的概念中既包含了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也包含了自由、发展。它指的是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规范及其所体现的社会行为的总和。在东方的传统哲学中“人文”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代表一种理想化的人性,就是何种人是理想的人,何种人生是理想的人生;二是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实现理想的人生。
3.2人文关怀内涵
人文关怀的核心表现在对人们精神价值的关注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站在用户的角度,从细节入手,使产品的每一处设计都体现出人文关怀,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感受到来自产品的关怀而被感动。处于技术水品、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3.3日用品中的人文关怀理念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很多行为都是属于无意识行为,从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出发设计的产品可以发掘生活中很多的细节,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的设计中,让产品拥有自己的生命并服务于社会才是有价值的设计,设计者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的很多方面更合理,并为社会带来文化的价值。
四、日本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日用品设计
设计中关怀的体现,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程度,更体现着这个国家对“人”全面的关怀。这种关怀不仅仅是人的对于产品功能上的需求,还是精神上的关怀:充分发掘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满足消费者更高要求的人性化设计,让用户在使用中被感动的产品。然而,深层次的需求是建立在用户民族、地域、文化以及认知的基础上的。
地震发生时,屋中的家具往往会倒下砸伤人,因此日本很多家庭都会给家具装上“脚”,并安装相应的固定装置。这种装置属于“壁面固定器”,虽然只是金属合页或者金属条这种简单的结构,却可以让家具得到固定。很多日本家居的供应商都会直接提供这种金属条。但是这种金属条往往会对家居环境整体的美观性造成影响,所以日本有另外一种产品,叫作“家具固定薄膜”,它是具有很强的胶力塑料膜,可以对家具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又很隐蔽。
日本人视美和快乐为生活的动力,并在各自对美对舒适的追求中关注别人的感受,并由此创造出其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这种对别人的在意与关心体现了日本人的自我修养与自我控制,是礼、是和、是义更是人情的体现。深泽直人和原研哉在日用品设计上充分体会和触摸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关注一般人平常的语言、心理与行为,然后,作为一个使用者去思考、去实践。
4.1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理念
“无意识设计”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无意识设计从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出发,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将其陌生化,再进一步捕捉到新鲜感进行再设计,以求适合受众的品位,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图1为深泽直人为日立设计的一款客用电梯,“无意识设计”体现在平常人们不会有人留意的角落。整个电梯是个没有尖角的圆弧空间,同时天花板比普通电梯要高(如图2),从而给人温暖、柔和、放松的感受,而非普通电梯的冰冷、压抑。他还给电梯配备了液晶显示屏(如图3),采用无衬线字体来展示信息,有研究表明他们可以带给人安全感;触控板还配有动听的音效,减少在电梯内的烦闷感;内置的两种不同LED光源可以根据天气、季节产生变化。设计的内容不仅仅是电梯本身,深泽直人还为电梯设计了一整套的系统可以与收集等移动设备进行连接。
“无意识”是一种无形的思维方式,它产生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所积累的经验。当人坐在桌前用餐时,腿碰到桌腿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图4为深泽直人设计的KAMUY桌椅,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长桌的桌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移动。当桌腿位于桌子的内侧时(如图5),桌腿之间的宽度正好可收进刚好容纳两把KAMuY的扶手椅;当桌腿位于桌子的外侧时(如图6),桌下扩大了空间,即使两个人并排坐,其腿也不会磕碰到桌腿。
4.2原研哉与“日常设计”
原研哉提出了“日常设计”的理念,他反复地提到“日常”,他认为“日常”既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应从日常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对素材进行深度的思考,最终形成创造性的设计。基于“日常设计”的理念,原研哉在2003年策划组了“再设计:21世纪日常用品”的展览,他邀请了32名来自不同行业的设计师,并让他们重新体会自己的生活,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这些“再设计”所采用的素材都很质朴,所采用的物件包括卫生纸、火柴、茶包等,设计出来的作品却令人惊叹。反映对未来的生活和人类世界的思考,并为它明确设计实践的理念。
对于常人来说,日常生活是平淡、重复而又琐碎的,是由无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细节所构成,设计师就是从琐碎的“日常”中发现、思考并进行探索的。通过《再设计》展,你会被诸多来自于微小作品的精妙之处吸引,它们的迷人之处不仅体现在视觉上的享受,还会让你拥有给你美好的构想。
五、结语
当代体现 篇12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
1944年9月8日, 毛泽东在张思德烈士追悼会上做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 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 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全党的确立。从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它要求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同志之间, 要始终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特别要求党的领导和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做到3条: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毛泽东对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做出了正确的探索,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党同志为实践这一宗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 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精髓, 并强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而不是片面地、教条主义地或功利主义地理解。所以, 他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代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判断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中国第一次从人民利益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此时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走出穷困, 共同奔向小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然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是邓小平对为人民服务思想内涵的贡献与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特殊国情, 又完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 江泽民深刻指出, “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三个代表”的归结点是实现人们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为人民服务新的表达式。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后,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进一步发展了执政为民,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和谐主要是指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3个方面的和谐。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集中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核心。党的十七大, 科学发展观还第一次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价值与行为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点上,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对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 “以人为本”是核心,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都是由“以人为本”派生出来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 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方针决策, 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依靠力量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 始终相信群众, 紧紧依靠群众, 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 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 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 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 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 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 因此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 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使人民群众成为建设中国经济社会的可靠的主体动力。
(三) 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 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 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 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 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有所增加, 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当代体现和新发展
(一)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为人民服务中“人民”概念的扩展
以往我们在为人民服务思想中所讲的“人民”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是指广大的支持共产党执政的劳动群众, 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在建国以前, 对“人民”概念的如此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可以表明共产党鲜明的阶级立场。历经半个世纪至今, “以人为本”重要理念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深化和具体化。此时, “人民”的范围就不再局限于“人民群众”这一含义了, 而是扩展为“所有的社会成员”, 包括了所有的社会成员, 是个人、群体和类的统一。具体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每一个人, 包括中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新社会阶层。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的一个新的界定。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整个社会全体成员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新的满足的发展观。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理应以社会成员, 以至人类为本, 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性质及社会成员的共性所决定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 坚持“以人为本”, 把实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和最重要的价值标准, 这也就是我们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的根本原因。
(二) 以人为本中的“本”对为人民服务中“服务”提出的新标准
以往在为人民服务思想中所讲的“服务”内容与今天的情况也有了很大不同。“以人为本”的提出更加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当今中国, 我们党要服务人民,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单纯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进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 从而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区别于毛泽东时期人们普遍认同与遵行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革命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以人为本”着重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不仅是其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的践行, 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化, 更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考查标准。
(三) “以人为本”中的“以”是对为人民服务中的“为”的实践主体的根本转换
为人民服务思想主要针对中国共产党人, 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 “以人为本”思想则更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当然, “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理念首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但也是对全社会人们提出的倡议。它主张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所共享, 主张发挥每一个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张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等。在这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出来。
(四) “以人为本”实现了坚持党的宗旨和倡导新的社会风尚的有机统一
为人民服务所倡导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风, “以人为本”所倡导的则是更具普适性的新的社会风尚, 即倡导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时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权、维护团结、保护自然、共建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还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
(五) “以人为本”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开拓了为人民服务的新境界
“以人为本”不仅是处理个人与人民, 人民与政党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 而且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必须坚持的原则。任何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人, 都要尊重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都要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 特别是从尊重自然规律的角度看, “以人为本”是有普遍性意义的。“以人为本”强调人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主体性、主导性。因此,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 更要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争取实现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人和自然和谐, 同样关键在人。它要求人们既要关心人类, 又要关注自然, 热爱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 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 过去与现在的统一, 现在与未来的对接, 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 维护自然的平衡, 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无疑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应有之义。
“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 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置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中心地位和全过程, 作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和基本要求, 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其根本利益为本, 突显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当代的新发展。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也体现了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更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当代体现和新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继承,发展,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66.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3]、江泽民文选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