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创新

2024-09-13

体现创新(精选12篇)

体现创新 篇1

会议新闻想做到“生动”、“好看”不容易。如何改进会议新闻的采编报道技巧, 让受众对会议新闻不再反感, 乐于接受, 使会议新闻更“新”、更“鲜”、更“活”, 可以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我想结合自己的新闻采编实践, 就会议新闻如何体现创新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抢抓最新信息, 在“新”上做文章

记者要学会用眼睛采访, 注意观察不同会议的不同内容。留心会议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抓最有新意、最具价值的新闻事实。记者不仅要注意会议的内容, 也要注意与会议有关的会议以外的新闻;报道手法要敢于创新, 除了消息, 还可以采用特写、侧记、采访札记等体裁写作;要精心制作标题, 力求从标题到内容不直接写什么时候开会、会议有什么要求, 而直接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有关背景材料作为新闻来写。不让会议程序“唱主角”。要提高会议新闻的可读性, 记者必须学会在会议中发现新闻, 以内容新显示会议新闻的价值。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钻到会里, 或者站在会上, 或跳出会海写新闻, 挖掘出会议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群众普遍关心的会议内容, 对人们有启发的最新信息。这样, 会议新闻的可读性就大大加强了。

去年, 肇东市召开医疗改革工作会议, 记者没有就会议报会议, 而是调角度采写了《肇东敲响医改重锤》的消息, 不仅题目抓人, 而且还详尽介绍了我市在医疗改革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广大群众都能得到哪些惠民照顾, 播发后效果非常好, 一度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

二、把握会议重点, 在“要”上下功夫

一个会议可能包括很多内容, 对于内容庞杂的会议, 关键在于“求精”。记者要善于理解精神实质, 把握会议重点, 在“要”上狠下功夫。通过抓典型事例, 以点带面, 去粗取精, 提炼和升华主题。这样报道, 克服了面面俱到、贪大求全的弊病, 既可以增强报道的鲜活度, 又使会议报道更具新闻价值, 有效地突出了主题, 增强了报道效果。我个人认为, 一般行业会议, 会议内容不必全部点到, 比如谁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谁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等等, 既影响篇幅, 观众又不爱看。

比如市里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 我们就可以这样写, 记者从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 2009年全市人口出生率达到百分之多少, 全市新生人口男女比例达到多少, 今年人口出生率将控制在百分之多少, 据专家介绍, 如果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持续下去, 将引起哪些社会问题。最后写哪位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三、选准切入点, 在“特”上动脑筋

选择独特角度, 找准最佳切入点, 即是抓好报道的突破口, 意在使会议新闻报道“求巧”。

要使会议新闻不落俗套, 选择角度至关重要。角度选得准、选得巧, 能使报道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能够锦上添花。同一个会议, 由于记者选取的角度不同, 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社会效应。而角度要选好, 就是既要把会议的主要内容报道出来, 又要把那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 群众十分关心的内容“拎”出来, 使新闻有新意、有分量, 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为广大群众所乐于接受。

2009年3月初, 肇东市备春耕生产推进会在四站召开, 会上, 市委主要领导在对备春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时, 特别要求气象部门多为农民提供气象服务。透过这一讯息, 我策划了气象访谈, 采访了肇东市气象局预报股股长和工程师, 请他们介绍我市的气候特点及对农民备耕有什么建议, 让我市的农民朋友及时了解我市的气候特点, 更好地开展备春耕生产。节目在《肇东新闻》中播发后, 得到了市领导及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四、改进报道手法, 在“活”上想办法

面对会议新闻, 记者既要学会“因会制宜”, 驾驭不同新闻体裁的能力, 又要具有善于捕捉新闻线索, 挖掘新闻素材的敏锐眼光, 进而多侧面多形式地进行会议新闻报道。报道方式要体现灵活多样。

一些常跑会议的记者认为“泡会”枯燥无味, 因为讲话的人大多照本宣科。但也有不少讲话者不满足于读材料, 有时也就某件事、某种现象发一番感慨, 或脱离讲稿举几个例子, 这其中很有可能就有好的新闻线索。如果记者只知赶会, 不知坐会;只知“泡会”, 不用心听会, 以为拿到材料就万事大吉了, 就不可能获得好的新闻线索。

2008年初, 记者采写的长消息《谷子订单在手农民增收无忧》, 新闻线索就来自肇东市五里明镇工作会议, 在会上记者了解到, 在备春耕生产工作中, 这个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大打“绿色”“特色”牌, 记者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线索, 侧面迂回, 深挖细掘, 使简单的会议报道成了有较强可视性的好新闻。这条消息被省台《新闻联播》和绥化台《新闻联播》采用并播发。

总之, 会议是新闻的“富矿”, 只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 重视会议新闻的写作, 善于用眼睛观察, 用耳朵倾听, 用脑子思考, 掌握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不拘泥于会议报道的固定模式, 勇于探索和创新, 就能从会议中发现好的新闻线索, 写出好的会议新闻。■

(作者单位:肇东广播电视台)

体现创新 篇2

小学作文教学虽然令语文教师比较头疼,但并不是没有方法可循的。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写作基础薄弱,缺乏语文知识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出现的关键问题,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平时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将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日记本上,虽然短短的日记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坚持写日记还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就是胜利。与写日记相配合的是写读书笔记,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这些课外书会增强小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平时阅读的时候,把认为优美的句子或者重要的词语记录在本子上,在以后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来点缀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日常积累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和小学生都要提高重视程度。

二、作文教学要联系日常生活,拓宽学生写作的范围

俗话说,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的很多见闻或者事迹都是小学生写作的素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大事小情,是增强小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关键,同时也会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学习的性格。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提高对小学生的技巧指导,开拓他们的写作思路。在课堂上,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写作厌烦的时候,我会及时地调整教学,采用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缓解课堂的尴尬气氛。同时,我还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或者到公园里去转一转,让学生亲自接触到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去放松紧张压抑的身心,最后就会发现再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写。作文要创新,首先写作思路要创新,不能只是模仿别人的写法,或者借鉴作文书上的模式。小学生具备较好的可塑性,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把好关,帮助他们拓展写作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将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去对待。

三、修改作文要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体现创新精神 篇3

求,要求构建能体现中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学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学校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历史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在历史课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呢,我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思想认识基础,创新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创新意识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等说教式的弊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低下身来”,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我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历史教材,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讲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善于创新的民族。教师用好、用足教材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其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可以巧设方法。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1)图示讲解法。图示法具有直观、简明、清晰的特点,用它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理论形象化、条理化。(2)创设问题情境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只有回归到历史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地感触历史的生动。(3)开展民主教学法。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师生互相激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心情舒畅、轻松,做到敢想、能想、敢问,想学、会学、要学。(4)激励教学法。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我尽量从多个方面去找、去发现学生(尤其是差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有值得骄傲的闪光点,让他们自信,树立起再一次、更多次地取得成功并得到大家认同的欲望。

三、参与学生的创新实践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道开展历史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探究”与“活动课”的特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历史。“探究”与“活动课”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一起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如“访谈”“调查”“搜集材料”等,可以自由分组或个人单独活动,也可通过“采访”“讨论”等多种形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系。鼓励每一个学生尽可能有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互相争论,最后达成共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不同的提高,萌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和激情。让历史知识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使创新实践充分体现其现实价值。可见,创新实践是创新精神的归宿和升华,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四、总结学生的创新成果

创新成果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创新实践中所产生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或科学价值的独到见解或小创作、小发明。创新成果是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成果的产生既是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创新实践的体现和结晶,反过来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情趣、强化其创新意识、激励其创新动议、完善其创新能力、推进其创新实践,可充分展示五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学生创新成果是学生、教师汗水与智慧的共同结晶。既有学生的创新劳动,又少不了教师的积极指导、支持与帮助。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在创新教育上下大工夫、下真功夫,才能使历史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具有真正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南张羌镇一中)

制度创新应体现管理文明 篇4

从改革开放开始, 我国就存在着管理变革的强烈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学者和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文明水平的提高。从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出发, 人们都不希望剧烈的变革导致混乱。

在现实条件下, 管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创新。然而, 如果在制度创新中急功近利, 忽视人文关怀, 其所造成的问题恐怕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损害管理系统的稳定与和谐。

科学的制度规定及其严格执行是管理的文明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它突破了人的等级界限, 为实现公平公正创造了一定的环境条件。在这方面, 管理的文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制度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管理制度规定范围内所涉及的人员都必须服从这个制度。制度“以文明之”, 且“广而告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明确了解这个制度的内容和符合该制度的行为规范。管理者表现出的是该制度范围内的有限灵活性。孔子曾以“民在鼎矣”来反对当时以铸鼎方式公布刑律条文, 而制度的普适性恰恰可以用“民在制度矣”来概括这种人与人的制度平等。

制度的稳定性可能在更宏远的视野上体现了管理的文明性。制度具有类似于自然律的属性。自然律是稳定的, 因此人们才能逐渐认识自然界,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纠正偏颇的行为方式, 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制度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可靠的行为依据。作为理性的生物, 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试图获取制度存在状态下行为结果的预期, 从而决定自己的行为, 形成价值和伦理规范。管理哲学家霍金森提出的价值形成的理性范式即指人类以认知和理性思维方式从结果和舆论中形成价值判断。

可见, 制度的稳定性是符合管理系统稳定性的要求的。通过对稳定的制度的适应与调整, 管理系统内的所有人员获得自己的合理定位, 形成价值规范。现代管理向人本管理发展即向伦理管理和文化管理发展的趋势, 正体现了人们对管理系统稳定性的认识及其深入。

管理制度并不等同于自然律。因此, 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变革是必需的。这就产生了管理的文明性的第三方面:制度改变的人性化与人文关怀。这个问题在中国的现实中可能更为迫切。

制度变化的人性化首先应当对制度的过度变化作出限制。过度的制度变化造成人们的不适应, 从而改变了人们已经形成的生活轨迹。这个问题常常被决策者忽视。但是, 生活的惯性正如自然物体的力学惯性一样, 只有外来的力量才能改变。而强大的外力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轨迹, 同时也在撕裂着人们的生活。这种现象, 可以简要地比喻为汽车内的乘客在急转弯时的东倒西歪、相互碰撞。剧烈变化的社会常常导致大量的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者。稳定的规则使人们得到理性的价值判断。管理本来应当用制度稳定性的诉求来促成人们的理性适应, 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从现实变化着眼, 现实中的制度创新常常存在着巨大的变革跳跃。我们经常面临着如“系统再造”、“管理重构”这类充满着跳跃和断裂的新词。这类词汇对非理性的煽动远大于对理性的呼唤。过分激烈的制度变化, 即使使用“制度创新”这样比较缓和的字眼, 其背后也潜藏着机会主义的滋生源。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浮躁和机会主义正是来源于这个时代的变化过快。

避免急功近利的制度变化是管理文明性的一大体现, 在诸如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尤其如此。科研机构以获得诺贝尔奖或市场化为目标, 大规模改组科研团队, 解聘短时间未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学校为了增加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排名, 不断修改职称评聘规定, 大幅度提高职称标准对承担项目的要求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即使有其合理性, 但缺乏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对人们的伤害很大, 并促成大量的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 助长了学术不端。这就像刘翔在跨栏跑的途中, 栏杆的高度突然上升一样, 所有以前的训练很可能全部作废。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是长期过程, 即使要有制度方面的改变, 也必须有较长期的形成和适应过程。

为制度变化设置较长的缓冲期是管理文明的应有之义, 更能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减少相应的伤害。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要改变长期雇佣制和年功工资制, 以提高企业效率, 但直到近十年来才开始有企业实行这方面的改革。而多数大企业往往仅对新加入企业者才实行新的制度, 制度变化的完成因此推迟了几十年, 但却保证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也保证了企业的稳定。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浅谈个性与创新在写作中的体现 篇5

摘 要: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现内心活动的过程。作文贵在创新,突出个性,力求别具一格。作文可从情感真实、语言生动、见解新颖、材料新颖、构思新颖等方面更好地展示个性,从而写出充满个性、新颖的文章。

关键词:写作;个性;创新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个性是独特生命的标志,是文章的灵魂,创新是写出新颖的所想所悟,不断推陈出新,只有创作角度新颖、具有独特个性的文章才能使人眼前一亮,让人更好地理解所表达的内涵。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一、展示自我,表现个性

1.情感真实,自我求真

为做到情感真实,首先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写熟悉的生活,久而久之即可熟能生巧。在熟悉的周边环境浸染下,在大的文化环境熏陶下,有了足够的素材积累,才可做到素材和题目紧扣,充分表达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通过观察,总能找出让人触动的点,然后通过语言表达,运用具体、丰富的细节描写,将所观察到的点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来,并有所感悟,做到情感真切,感动自己,进而引发他人的共鸣。

2.语言生动,活灵活现

语言是思维和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文章的表达最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语言的个性和鲜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词语、多变的句式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进行写作。许多大师都是学生写作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学生可以学习名人的写作风格,学习如何将静态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将动态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将平常的故事写得跌宕起伏。通过喜欢、模仿、探寻,使自己的文字具有更多的可变性,最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风格。

二、多角度展开,力求创新

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更具新意和特点的活动。每一次写作是新的,这个“新”主要体现在见解新颖,材料新颖,构思新颖。创新应该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以免束缚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

1.见解新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一个事物的表达不仅仅只有一个方面,还要通过多观察、多想,细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方能找出与众不同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文章既有深度又不会落入俗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可以通过训练来强化,如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尽可能列举出多个写作角度,或者将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列举出来,从新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来进行大胆设想和改造,这种思维训练避免了人云亦云的情况,通过思维的碰撞,促使思?S变得灵活,不断拓展思维空间。

2.材料新颖

材料是指写作时运用的素材,可以在旧材料中做到熟中取新,抓住不同的触发点、感悟点;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多角度意识,发掘一些老题材的内在潜质,进行再创作出新。新鲜事物往往能引起观者的兴趣,素材的新颖并非是要费尽心思去寻找奇特怪异的材料,而是要视角新颖,多关注时事热点,多读书报,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闪光点。同时,做到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多记,有自己的素材库,做到时常更新,时常积累;看到好的材料可以拿出本子记录下来,并且归类,这样才能做到写作的时候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具有说服力。

3.构思新颖

写作以前先确定主题思想,也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精髓和主要观点,围绕主题思想确定清晰的思路,做到心中有数,要写什么、用什么来写,都一清二楚,并力争有独创性。尝试打破以往的叙事方式,通过锻炼将作文内容按照新的方式排列,从新的视角进行表达。例如,大部分人一般通过第一人称的方法来叙述,而我们也可以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展开。同时还可以通过情节设计的一波三折,结构安排的新意和主题的不同来运作。或者模仿学习名人作家的文章结构来达到“新”这一特点,如鲁迅的《祝福》倒叙穿插、孙犁的《荷花淀》巧合取胜、铺垫渲染等,从而使文章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4.语言创新

个性化的语言需要生动活泼的写作风格,使文章文采飞扬,丰富而深刻的蕴意。语言应该有个性,与活泼的写作风格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作者打破常规思维,让他的写作风格飞起来。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内涵丰富,富有灵气,是一种重要的书写手段。该方法的实质是旁征博引,不拘一格,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示出来,将个人喜好融入作文中,就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文章才会给人一种独特的风格,惟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作文现状。

总之,写作需要个性和创新,不能千篇一律,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僵局来展现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跳出“套路”写作,注重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生要学会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吸引读者的兴趣。个性和创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具有个性和创新的文章才能够鲜活生动,摇曳生姿。

参考文献:

创新能力在作文教改中的体现 篇6

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当前各级各类高校招生透露的最新信息都表明:无论文理科,高校选拔人才最看重的是人才素质,就是人才必须思维活跃,知识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创新潜能。而作文能力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综合素质唯有通过作文最便于考察,这也就是中考和高考中作文单题给分最高的原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在作文教育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求使作文教育返璞归真,在思想上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说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打破应试思维束缚,致力培养创新意识

过去的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脱离生活,忽视作文精神方面的功能,把作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常常以一些常规性的作文辅导法,从审题、选材到提纲、段落,泛泛而谈,使学生无从下笔,还有的搬来一大堆范文让学生模仿,这些方法往往使学生误入歧途,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的教育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过多强调工具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人文性和审美性,把作文教学变成枯燥的应试训练,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因此教师必须要把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思想,敢于说心里话的训练理念放在第一位,鼓励学生形成写作个性,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大力提倡新思维、新表达,新体验,用自己的话语去写身边的趣闻趣事,去关注个人或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

二、进行创新思维方法训练,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加强创新思维训练,首先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平时就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要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并能够分析解决问题,既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问题的重要细节。让学生养成使用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思维方法。具体的说:一是注重逆向思维法的训练,即能够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尽量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如果能够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就常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二是注重加强多向思维方法的训练,即能够让学生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等多方面去挖掘和阐述,注意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有心裁的文章。三是注意加强外向思维方法的训练,即思维的领域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拓宽到更加广阔的别的领域,从而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的再反馈以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问题。如果在实践中应用这样的训练要求,对于写什么和怎么写都不做过多的局限,让学生们的写作触角尽可能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作文就已不单是仅仅反映学生特有的清纯、稚气,而会更多的表现出对社会对人生的成熟与理性的思考,且文采焕发。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从不同角度和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不同角度和独特的视角就是我们要提倡的求异思维。其实求异思维最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纪,使思维能够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如我市举办的围绕“曹冲称象”、“五禽戏”故事进行的作文竞赛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三、扩大课内外阅读量,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穎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培根有句名言就很能说明这个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这是多么精辟的伦理。语文教师要想法设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和作文,在具体方法上,语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讨论交流沙龙,让学生有机会交流阅读心得和读书体会,或以举办故事会、开辩论会等多种形式来锻炼口才。还可以通过出墙报、办校园广播站,成立校园文学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和充分讨论中,从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和大量诗文的赏析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位,同时也能够从中积累大量词汇和丰富的作文材料。通过这种多层面的阅读和充分的讨论交流,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作文知识和社会也丰富了,思维的方式也活跃了,也就不会再为作文时“无米之炊而苦恼,作文自然就能够下笔如有神了。

四、创设民主气氛,激发学生创新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控、交流,营造出一种安全心理氛围。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不同于作家的风格,学生个性主要指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他们写作上的优势。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非拔尖的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法时给以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体现的创新原理 篇7

一、智能制造———制造方式演化的高级阶段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化制造、虚拟制造等技术系统应运而生。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促使制造业不断发展,由最初的规模化战略、成本导向战略发展到后来的质量战略、服务战略[2];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智能制造应运而生。1988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智能制造这一概念,探讨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前景;1990年4月,日本同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IMS研究中心机构,制定了国际间最大的制造技术计划———IMS研究计划;进入21世纪,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制造发展到了新的阶段[3]。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形态,因此它继承了其他制造技术和系统的优势,并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其本质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各种知识的集中体现,是集成创新的成果。对于智能制造的涵义,普遍认为其是指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具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功能的制造系统的总称[4];现代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是其基础,通过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与集成,实现设计、制造、服务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从而带来制造模式的改变,这体现了移植原理、集成原理、组合原理是智能制造最核心的原理。

二、核心技术创新夯实智能制造基础

对于智能制造,其本身并没有产生出新技术,但是它通过将其他技术移植到制造系统中,形成了制造业发展的新的形态,因此移植原理是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创新体现的最主要原理。图1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创新体系。

1、智能制造系统下的现代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传感器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在智能制造系统中,传感器技术得到极大的利用,比如,通过将许多的传感器布置在工厂的不同位置,结合计算机网络等,形成一个传感器网络,这样就可以监控不同位置的物理或环境状况(如温度、声音、振动、压力、运动或污染物等)。而传感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由1个或多个传感器、1个无线电收发器、1个很小的微控制器和1个能源(通常为电池)构成。这些单个节点组合而形成的网络,其作用远大于单个节点作用的简单相加[5]。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移植到制造系统中,使得制造系统如同增加了一双眼睛,能够时刻察觉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2、智能制造系统下的射频识别技术

在智能制造系统中,需要时刻掌握其中每个物件的状态,射频识别技术就能满足这种需求。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进行机械或光学接触。只要将含有产品信息的无线设备贴在物件表面,并采用RFID接受器进行自动的远距离识别和读取,就能实现对生产物件的信息读取、实时跟踪和定位。其原理是由无线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处在不同位置的RFID接收器对电信号进行识别和读取,随后将读取的信息传递到一个软件系统中,从而确定物件的信息和位置[3]。

通过将射频识别技术移植到制造系统中,系统便能轻松获取物件信息,并对系统中的物件进行跟踪和定位。

3、智能制造系统下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智能制造系统中,几乎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人工智能技术,它是整个智能制造系统的最核心的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类一直希望克服自身智力的不足,期望利用技术系统对人脑的部分功能代替、延伸和加强,让机器完成那些单靠人的智能无法进行或带有危险性的工作,从而使人类的智慧能集中到那些更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中去[6]。在智能制造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控制着系统的运行,可以说,将人工智能技术移植到制造系统中是智能制造的起点。

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每种技术对制造系统的单方面作用都很有限,只有当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保证智能制造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信息化、网络化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品的极大丰富,工业制成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消费者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的重心;传统的制造模式已经失去了其价值,制造企业需要以一种全新制造模式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为了加快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互联网思维被引入智能制造中,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产品进行自行设计,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由此网络技术的应用呈爆发式增长[2]。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等一系列技术构成的广义互联网成为智能制造升级的保障。

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制造业出现了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的新趋势。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制造企业以“产品+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制造模式创新使智能制造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存在于消费者之中真实存在的。智能制造的升级离不开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智能制造中,体现了集成原理,但其本质上是互联网思维同制造业的结合,所以又体现了组合原理。

四、组织方式创新实现智能制造的推广应用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工业社会阶段,制造系统和模式是刚性的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和泰勒工作制得到广泛的应用。到了20世纪后半叶,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迫使工业制造向多品种、小批量、缩短生产周期方向演进,刚性制造模式逐渐被柔性制造模式所替代,与之对应的生产组织也由金字塔式的科层管理向扁平化、矩阵式管理的方向演变。到了网络化制造阶段,一些企业发展成为平台型企业,通过研发平台、营销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与大量中小企业的连接。扁平化有了新的内涵,集中垂直式管理被分散合作式所替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更加直接[2]。智能制造阶段,整个生产系统更加人性化,更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生产过程不再依赖人的智慧,不需要人去监督;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成为一种新的组织方式,成为智能制造的一种表现形式,得到广泛应用。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亦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生产系统,是计算、通信和物理过程高度集成的系统。其通过在物理设备中嵌入感知、通信和计算能力,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分布式感知、可靠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并通过反馈机制实现对物理过程的实时控制[7]。该系统最早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Helen Gill提出。在环境变化时,CPS可以动态地自我调整以满足用户需求,而人处于辅助地位,且其具有实时、安全、可靠、高性能等特点,能实现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监控。CPS集成了多种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网络控制系统和混杂系统等,因此具有其他各种系统的特点,体现了系统原理;此外,CPS系统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优化管理集成起来,实现技术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融合,使产品在制造质量、时间、成本方面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体现了集成原理。

五、结论与启示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同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8]。国际上,西方国家也纷纷提出制造业发展战略,这些战略都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智能制造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

未来,智能制造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第一,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将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第二,智能装备将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例如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高端设备等;第三,智能系统将会更加完善、高级;第四,智能服务将越来越普及,涉及的领域将更广泛,如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智能监控与诊断、智能服务平台等。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继承了之前的先进制造的所有优势,是集成创新的成果。在智能制造的大厦中,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现代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模式创新的内容包括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体现了组合原理、集成原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属于组织方式的创新,其体现了系统原理,集成原理,如图1所示。

摘要:本文从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科学创新原理。其中,技术创新过程主要体现了集成原理和移植原理;模式创新过程体现了集成原理和组合原理;组织方式创新过程体现了系统原理和集成原理。最后对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做了预测。

关键词:科学创新原理,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侯光明、李存金、王俊鹏:十六种典型创新方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王晓明: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N/OL].经济日报,2015-08-06.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5-08/06/c_1116169522.htm.

[3]魏源迁:智能制造技术及系统[J].中国机械工程,1995,6(6).

[4]智能制造——制造业变革的核心[J].装备制造,2013(8).

[5]邹方:智能制造中关键技术与实现[J].航空制造技术,2014(14).

[6]鞠全勇:略论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1).

[7]温景容、武穆清、宿景芳:信息物理融合系统[J].自动化学报,2012(4).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创新精神 篇8

一、投身实践, 在实践中开发创新精神

学生是否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前提, 而这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的思维是其他硬件所无法替代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创造精神可采用“走出去”的方法, 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教育发达的地区体验先进的经验, 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 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国家教学理念中的创新精神。也可以“请进来”, 请省、市、区创新教育先进个人定期到校做报告, 以座谈会、系列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渗透、灌输创新理论、创新原则及方法, 提高学生对创新理论的理解程度, 为开展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该“树典型”, 在大面积讲授创新知识理论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意挖掘身边典型, 用创新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 指导他们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 根据学科的特点, 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乐教。要使学生乐学, 教师必须乐教, 以乐教激发乐学, 乐学强化乐教, 使乐教和乐学统一。有了老师的乐教, 引导学生乐学才能有保证。在乐教的基础上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爱。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老师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其次,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看原声电影, 举办英语晚会、演讲比赛等。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愿望, 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东西的价值, 并从成功中获得快乐。

三、培养自立探究, 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体现创新 篇9

现如今, 中国已进入信息爆炸时代, 全国数据中心星罗棋布, 数据中心在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 如何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提高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

在这方面, 谷歌数据中心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众所周知, 谷歌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搜寻引擎、Gmail、谷歌地图、云计算等众多业务,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海量的用户。如何提供高效、可靠的业务, 当然是依靠于谷歌在全球分布的众多数据中心。值得称赞的是, 谷歌数据中心不但凭借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带来了业务发展上的巨大成功, 同时也在建设绿色机房、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减低成本等方面拥有很多创新技术, 值得国内数据中心借鉴与参考。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 如果包括在建的数据中心, 谷歌总共拥有36个数据中心, 其中美国19个、欧洲12个、俄罗斯1个、南美1个和亚洲3个 (中国北京、中国香港和日本东京各1个) 。

节能降耗的秘密武器

总体而言, 谷歌数据中心的特点包括12V电池、服务器整合、数据中心高温化这三大数据中心优化技术。

首先, 12 V电池。谷歌服务器都是内置电池——每台服务器都有一颗12V的电池, 替换了常用的UPS, 一旦主电源系统出现故障, 将由该电池负责对服务器进行供电, 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虽然大型UPS可以达到92%~95%的效率, 但比起内置电池99.99%而言, 却是捉襟见肘, 而且由于能量守恒原因, 未被UPS充分利用的电力会转化成热能, 这将导致用于空调的能耗相应地攀升。

其次, 服务器整合。谷歌在硬件方面引入了服务器整合的方法, 在一个机箱空间内放置了两台服务器,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而且还可以让两台服务器共享诸如电源等配套设备, 降低设备和能源方面的投入。另外, 谷歌还开发了可移动的数据中心集装箱, 在2008年10月获得专利—谷歌每台集装箱中最多可容纳1160台服务器。

最后, 数据中心高温化。一般情况下, 大中型数据中心的PUE (PUE是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 它是一个比率, 基准是2, 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 普遍都在2左右, 即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耗1度电, 空调等辅助设备也要消耗1度电;较出色的数据中心, 最多也就能达到1.7。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谷歌6座数据中心平均PUE值为1.21, 当下欧美国家的PUE值平均则为2, 这充分说明, 谷歌几乎做到了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节能目标。谷歌通过数据中心高温化等有效的创新设计, 使得数据中心内的计算设备运行在一个偏高的温度下, 如此一来, 不仅节省了空调方面的成本, 而且还利于节能环保。

四步实现绿色机房

那么, 谷歌是如何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数据中心运转, 我们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首先是降低服务器的用电量。目前业界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向戴尔、惠普、IBM和SUN等厂商直接购买服务器, 而谷歌所用的服务器均采用自行设计, 将设计好的服务器委托于代工厂制造。通过采用高转换效率的电源供应器、减少电力从主机板到零组件转换过程中所造成的浪费, 提升整体服务器的用电效率。

其次是充分利用水资源。数据中心的冷却水塔采用的是再生水。通过建立水过滤系统, 将来自城市的污水或雨水进行净化杂质, 虽然净化后的水质还不足以当作饮用水, 但却可以供给冷却水塔使用, 降低谷歌的用水量。

再次是冷却水塔尽量使用蒸发冷却。传统数据中心空调冷却的费用大约占到整体电费的30%~70%, 谷歌除了建立冷热通道提升空调使用效率, 还提高冷信道的温度设定来减少空调冷却的支出。如果冷信道温度设定为21度可调高至26度, 透过提高冷信道的温度, 减少了空调使用。据悉谷歌位于俄勒冈州的数据中心, 其冷却水塔就是采用的蒸发冷却方式。

最后是重复利用服务器。当服务器达到淘汰年限, 谷歌并非丢弃淘汰的服务器, 而是透过回收机制, 让老旧的服务器还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谷歌的理想目标是希望每一台服务器的零组件都能重复使用, 把回收的零组件继续用在新服务器上。目前, 谷歌约有六七成的老旧零组件使用在新的服务器上, 至于谷歌自身无法继续使用的零组件, 则是透过出售或捐赠的方式, 以延续老旧零组件的使用寿命。

物理、虚拟环境下的“双保险”

谷歌数据中心中摆设了数百万台的机器, 其中存放着谷歌与客户的资料, 包括谷歌搜索, Google Checkout的交易资料, 以及Google Apps的资料。

体现新课程理念,在稳定中求创新 篇10

新课改省区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特点

从2008年实施新课程省区的高考来看,政治学科试卷结构和考试方式虽有文科综合卷(山东和宁夏)与政治单科卷(广东、海南和江苏)的区别,但政治试题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命题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在注重考查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同时,将课本知识与考生生活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融入试题之中。命题坚持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坚持能力立意,引导考生以正确的思维方法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各种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反映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了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基础性。什么是基础、主干知识呢?一是考纲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基础、主干知识是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必备知识,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知识,所以命题特别注重对这二者的考查。2008年新课程卷都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如广东卷8—17、23—31、34—36题;山东卷15、16、19、22—24题;宁夏卷12—19、21—23、39 (2)题;海南卷1—3、6—7、10—13、16—17、21—23题;江苏卷7—13、16—17、19—21、24—28、31、33题等。同时,试题淡化了对单个知识的简单识记,避免了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将相关的知识通过题干与组合备选项的方式整合在同一试题中,突出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这样既增强了试题的灵活性,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体现时代性。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从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热点、焦点问题常常被用作命题的背景材料。2008年新课程卷政治试题,大都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考纲的考点、教材的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试题设计大都设置内容丰富的背景材料,这些素材的时代感很强,充分反映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同时又是目前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实际问题。热点材料的选取,既注重了具有全局性、长效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又突出了本土化和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试题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如广东卷第9、10、11、12、13、14、16、28、30、32、34、40、41题;山东卷17、18、20、21、29题;海南卷4—9、14—15、18—20、24、26题;江苏卷15、35、37题;宁夏卷39、40题等都是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了解情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迁移能力。试题把政治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既考查了教材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考查了时政热点,落脚于运用与能力的考核。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善于积累,关注社会生活,了解时政大事,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只读教科书”。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探究性。新课程倡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身探究,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力求探究性和开放性,是政治新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考查探究性、开放性试题的力度,已被越来越多的命题者所接受。开放性试题不仅内容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效能具有创造性,而且考查的目标直接指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在回答这些试题时,以所学知识为依托,发挥丰富的想象,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视角,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培养情感态度,并在考试中增进与体验这样的情感。2008年新课程试卷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试题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大大加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判断能力明显。如广东卷41题第(3)问“根据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山东卷28题第(3)问“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全面简述自己的观点”;宁夏卷38题第(1)问“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第(3)问“如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江苏卷探究题第37题第(1)问“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第(2)问“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请各举一例) ”第 (3) 问“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上述试题在设置上体现了探究性与实践性的特点,答案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给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留下了充分的余地,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试题巧妙地运用了“转化”技巧,把本来是被考查的学生“转化”成试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进而突出了试题的体验性。

乡土内容占有一席之地,体现地域性。2008年新课程卷政治试题命题素材坚持结合本地实际,日趋乡土化,试题充分反映了本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地方特色突出,这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考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广东卷第7题“入选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名录》的广东文化遗产”、第19题“广州方言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第41题“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影响”;海南卷第25题“海南建省20年以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山东卷第28题“山东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江苏卷第5题“江苏省义务教育”、第14题“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第18题“江苏省电力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首创‘电网安全自动防控系统’”、第23题“南京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第29题“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的许多可贵精神”、第34题“2004—200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支状况,农牧民收入”等事例。上述这些试题设置凸现亲和力,拉近了试题与考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氛围,有利于引导考生加深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和关注,增强了考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和进一步推进,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乡土内容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尊重考生个体差异,体现发展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考试的过程就是学习政治学科知识指导生活,运用政治学科知识表达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政治学科知识的过程。这一要求在2008年新课程省区高考试题中得到了体现,试题既有必修的内容,也有选修的内容,如广东卷35《经济学常识》选做题、36《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做题;山东卷36《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做题、37《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做题;江苏卷36《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做题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要认真研读新《考试大纲》,明确高考方向和要求。新高考因为启用了新教材,许多与新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和试卷都还未能保质保量地投放于市场,教师和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教辅资料和试卷。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依纲据本”,要严格按照新《考试大纲》的要求,以新教材内容为主,准确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新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新高考政治将涉及四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教材有许多新增内容,而且很多知识不再是以简单机械的记忆为目的来呈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中要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既要时刻关注各种复习和考试信息,又要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和方法,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既要对近两年新高考的试卷形式、命题思路进行深入研究,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同时要借鉴新课程省份的《考试说明》,以便于把握复习的重点,努力确保复习有的放矢,确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不断强化基本技能。有人认为新课标下的考试可能会淡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的重要程度会降低,而近两年新高考试题证明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新的高考改革趋势从表面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更高要求上的,它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政治新高考要求的各部分内容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应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如对于经济生活,同学们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对于“农业”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可以从“是什么” (含义、分类) 、“为什么” (地位、作用、现状、意义) 、“怎么办” (根本出路、我国政府现行政策措施) 来加以整合。对于哲学,应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部分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归纳总结。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应突出主干知识。对于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则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逐步培养。

要关注社会热点和地区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考试题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焦点是政治试题设置情境的原材料,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因此,考生在平时要注重把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拉近”到身边,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要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学会思考、分析热点问题和实际生活的关系,尤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身边的生活现象,将热点与其对应着的经济、哲学、文化、政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这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知识点带热点复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是以热点专题带知识点复习,做到实际联系理论。要把党的大政方针和众多的时事热点问题整理成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一系列专题,分析其对应着的经济、哲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要学会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进行迁移、组合,达到社会热点和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关注和搜集地方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报刊、杂志提供的信息,精选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和事实,进行示例性分析,来培养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创新 篇11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培训 实践创新

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始终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主体。脑力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创新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关键因素。职工是社会生产单位实施生产的主体,职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及个体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生产效率,因此,对职工进行职业培训,并着重培养职工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十分必要。技师院校在职工职业培训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职工职业培训的主要场所,加强技师院校职业培训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转变教育观念,使职业教育体现创新精神

教育是实现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教育观念与意识则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轨迹,因此,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注重职业教育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是当前技师院校职业教育观念转变的主要方向。

基于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时代特征,技师院校职业培训的教育观念应明确“以人为本”,实现传统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的转变,应充分重视职工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尊重并激发职工的个性、爱好与创新精神,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权威的思想,创建和谐、民主、公平的师生关系,实现正常的师生交流,给职工创造充分表达观点与思想的机会和空间,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此外,职业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开放式教学,引导职工质疑、探索、想象,这样才能使职工获得创新的空间与精神。

二、设置具有实践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1.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宽松活泼、热情积极的职业培训课堂氛围,尊重和鼓励职工发表不同意见和思想,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培训方法可采用多向思维、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等,引导职工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并习惯于跳出惯性思维,加强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整体思维的训练,使职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培训内容方面,要充分发挥开放性教学的优势,培训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开放性问题,激发职工创新的灵感,打开他们创新的思路。此外,在实际培训教学中,还应提供充足的实践培训教学,让职工在实践操作中手脑并用,促使职工在实践操作中锻炼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职工的创新精神

职工培训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教师在不同的环节应该根据培训目标安排针对性、阶段性的培训任务,这个任务要求具备科学性与挑战性,能够激发职工的创新能力。在实践培训教学过程中,要允许职工犯错、失败,但要指导他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新创新和革新。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鼓励职工探索,将培训过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激发职工创新精神的目的。在职工培训中,要充分了解职工的知识技能储备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进而激发职工的创造性潜能。

3.培养职工的创新人格

在技师院校接受培训的职工不同于在校学生,其生理与心理方面都已接近成型,但仍存在发展的空间,其中,职工的创新人格是保证其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保持旺盛的创新欲望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在职工培训中,培养职工的创新人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培训中,要抓住职工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好奇心的作用,巧妙地设置新奇事物与实践活动,将职工的好奇心转化成探究与创新的动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②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创新意识,消除创新的神秘感,善于抓住职工的新想法、新设计、新做法,使其在实践创新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③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职工高尚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敢为人先,形成执著追求的品格;④在培训教育中,要鼓励职工超越自我,这样才能突破常规。

4.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

首先,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从班级及教师层面,都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职业培训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及创新空间,确保职工在培训中能够构建自身较强的文化素质与知识基础。其次,在使职工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基础之后,技师院校还应该针对职业培训的特点,创设优良的职业培训环境,对职工进行正确的思维引导,积极鼓励职工的创新观点及创新行为。再次,技师院校联合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保持职工持续创新的动力,使其能够时刻感受到创新的价值,例如,对采纳的职工的创新建议及行为进行精神与物质鼓励,对未采纳的也应给予积极的正面回应,以激发其持续的创新积极性。最后,帮助职工锻炼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基于技工院校的特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

在职工培训教育教学中,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应该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不断地与社会、企业进行沟通、更新与完善。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发展结构,注重考察职工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技师院校的职工培训中,要开设创新理论、创新技法的课程与培训,包括创新意识培养法、扩散发现技法、综合集中技法等创新技法。培训中的实践课程体系也应由传统的演示性课程转变为指导型课程。课程体系中要具备一定比例的讨论课,可将学校、企业生产与科研过程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培训课程中,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

技师院校的培训教学具有独特性,这就需要在职工培训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培训教学过程中,要尊重职工的不同意见和观点,鼓励职工的怀疑精神;在适当的培训教学环节,教师可提前规划教学过程,鼓励职工在做好提前预习的基础上登台讲课,这样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推陈出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3.通过实践教学锻炼职工的科研能力

职工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应局限于生产活动,还应该充分发挥他们在第一线工作的经验和优势,积极鼓励并吸纳他们参与科研活动,锻炼、提高职工的科研能力。技师院校与企业合作,二者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体系,尽可能开放学校或企业的科研试验室,锻炼职工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修霞.推动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初探——以河南省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4(11).

[2]刘青.对当前形势下技工院校职业指导模式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4(11).

[3]金家康.基于职业发展视角创新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创新 篇12

1. 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 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 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 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 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 敢于突破教材, 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越活越好, 思路越宽越好, 质疑越多越好, 方法越奇越好, 速度越快越好, 争论得越激烈越好, 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 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 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 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 积累知识, 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 主动探求知识, 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 提出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 “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 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 学生的“会学”是升华, 是创新。当然,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 只有坚持持久,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3. 在教学练习中, 使学生“跳一跳, 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 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 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 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 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 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 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 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 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 使学生认识到, 结果不能垂手可得, 需要认真思考, 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上一篇:微胶囊添加剂下一篇:目标教学与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