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现

2024-08-20

生命体现(共7篇)

生命体现 篇1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主要注重于学生的体能训练, 以强身健体为第一发展目标。而现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则融入了科学主义思想, 所体现的是多样性、民族教育以及拓展性等理念。以往体育教育的形式, 使其在教育的对象、内容、自身以及目的上均存在很多的矛盾, 并且在个人的本位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也具有矛盾性, 老师与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及组织的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这样就使我们不得不对体育的教育本质和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生命是体育教育的教育本质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生命, 即培养和谐发展的生命体, 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 促进了体育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体育教育的范围较广, 主要包含了人生价值层面、文化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等。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树立对生命正确的态度, 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热爱生命, 促进人文关怀与生命的逐渐完善。而体育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以尊重健康身体为提升和开发生命意义的契机, 并在体育教育目标中体现生命发展的独特性, 进而体现生命化的体育教育。

生命化的体育教育理念主要是对体育教育的体现与本质的重新塑造与认识, 是以以人为本为思想引导, 帮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并挖掘生命的潜能, 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与进一步发展, 创新体育教育的思路, 丰富体育教育的内容。

二体育教育中生命本质的作用

1. 关注生命体的复杂性

第一, 对特殊人群生命关怀缺失的现象予以改善。由于每位学生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这样就使得在体育教育的开展中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 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造成的生理缺陷, 都会对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训练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活动中, 却对这部分学生群体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 进而使体育课程的安排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想象, 使学生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故而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 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体育项目, 如康复保健训练等, 进而体现体育教育的人文关怀。

第二,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提倡生命的个性化教育。在目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凸显的是生命的个性化教育, 促进学生的独特性发展, 并充分释放生命的潜力, 进而获取激情与动力, 并将科学发展主义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两者有机地结合, 使体育教育一直伴随学生的成长。而促使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的路径主要为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以此来为学生建立一个多元、轻松、和谐以及体验生命的学习氛围。

在开展体育教育时, 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 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的发展水平最优化, 并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丰富评价的内容, 如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程度、学习态度、社会适应力以及认知能力等。评价的模式可以分为多种, 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 抑或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在评价的标准上也应针对学生的健康情况分为特殊评价标准以及一般评价标准。

2. 关注自主能动性

以和谐、多样性的因素作为生命体育教育的基础, 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尊重生命体的发展潜力、自主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其中自主能动性主要是指学生在自我思考和支配下来完成任务的自由和需求, 进而保证学生个体受教育过程中情感和思想的自主支配以及对自由的把握, 使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而创造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断地突破和创新, 实现自我超越, 并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进而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 在体育教育中, 应尊重学生自我价值的选择性以及自主性, 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支持, 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化发挥, 并充分认可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引进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如探索式以及启发式等。

3. 在体育教育中蕴含的生命教育

生命在前进的过程中, 一直处于不断追求和不断完善的状态。而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自我身体与心理的构建。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动态的教育行为, 更应该明确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重视学生个体的现实感受与收获, 凸显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体育是一门注重实践与体验过程的学科, 藉此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人文价值, 而活动的组织与课程的安排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命、体会科学和人文知识, 不断地自我超越, 并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唤醒学生的灵魂与精神, 促进内心的领悟与震撼, 进而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在教育过程中,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习的要求、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意愿, 进而使学生先天或后天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三生命本质在体育教育中的体现

为了将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体育教育中,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即体育老师、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如下:

1. 在体育课程理念中体现生命的本质

第一, 将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升华到以生命为本。在教育过程中, 必须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然而为了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 将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升华到以生命为本, 以培养和谐、全能的生命体作为教学的宗旨。以生命为本的课程理念主要是指以生命本性的自然发展为前提, 并在老师的适当指引下, 促进学生生命体的最优化发展, 使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见解更加宽泛, 对生命更加热爱、理解和敬畏, 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实现社会适应力、心理和身体的有机融合, 为生命的发展提供充裕的环境与空间, 使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得以实践, 同时也体现了体育教育课程中的生命价值。

以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体现: (1) 在体育课程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2) 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必须尊重个体生命的发展规律和特征; (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资源, 构建集知识、技能与生命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 生命教育的发展途径。体育教育是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手段, 但其前提必须是将生命的教育模式和目标融入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安全、健康、心理、社会以及营养等, 并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合, 凸显生命体的完整性。

2. 教师具备生命化的指引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引者, 故而教师的能力也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生命化的指引能力是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 能够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模式、内容和目标; (2) 能够体会并理解生命教育; (3) 具有专业、扎实的理论与技能知识以及基本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生命的意义与真谛, 为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培养出不断超越自我和创新的接班人。

四结束语

为了在体育教育课程中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 对教育的课程、目标以及内容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 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完善生命以及体验生命。

摘要:体育是各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而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 开展的重要依据就是生命的自主性、多样性以及独立性, 要想达到教育目标, 就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开发和挖掘生命体的潜力与创新力, 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 实现生命与体育的有机结合, 升华体育教学的本质。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体育教育中生命本质的作用以及生命本质在体育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形式, 进而达到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共存、和谐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生命本质,体现

参考文献

[1]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99

[2]吴忠义、张维寿、高斌.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6) :38~40

[3]高彩云、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5) :45~47

生命体现 篇2

薛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一家三口的生活其乐融融。2015年5月初,儿子薛苏涵意外被查出鼻息肉,需尽快手术。得知这一消息,薛先生一下子蒙了,正当他为了儿子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妻子给他拿出了一份富德生命人寿保单,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原来,薛先生于2012年10月为其儿子投保了一份富德生命人寿吉祥三宝A款,附加住院补偿C的保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拨打了富德生命人寿苏州分公司客服热线。没想到,在报案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富德生命人寿苏州分公司理赔人员的温馨慰问。

接到薛先生的电话后,2015年5月21日,富德生命人寿苏州分公司理赔人员就携带理赔慰问卡及小礼品前往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看望薛先生的儿子。守候在手术室外的薛爸爸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核实情况后,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富德生命人寿工作人员积极指导客户整理并提交理赔材料,进行了快速赔付,富德生命人寿为客户的积极治疗提供了保障。

王羲之清醒生命意识的体现 篇3

【关键词】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2

王羲之生于战乱年代,那个年代人们追逐名利和现世的热闹,少了人的感动,而王羲之有他的坚持,在乱世中,他留下来的不光是书法,而是他书法中后的人品、美德和他清醒的生命意识,他从那个巨大的、肮脏的、混乱的时代干干净净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可以在《兰亭集序》中欣赏他有生命力地书法,还可以在文字中体验生命怎么活出那样的情怀和追求来,体会王羲之乱世中对人的牵挂,体会他清醒的生命意识。

一、书法与生命

王羲之是幸运的,他书法的启蒙老师是卫夫人,卫夫人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教授给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

人生第一课“点”——高峰坠石,她教授王羲之“点”,卫夫人带领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只教他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沾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她要这个学习书法的小孩去感觉—下,感觉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卫夫人带这个孩子到山上,让他感觉石头,并从山峰上让一块石头坠落下去,甚至丢一块石头要王羲之去接。这时“高峰坠石”的功课,就变得非常有趣。《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许多人都说里面“之”字的点,每个都不一样,这些点就是王羲之对大自然的神奇感悟。

人生第二课“一”——千里阵云,认识“一”的课,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的。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户外,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广阔的平原上站着,凝视地平线,凝视地平线的开阔,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卫夫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云排开阵势时有一种很缓慢的运动,很像毛笔的水分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渗透开来,对沉静的大地上云层的静静流动有了记忆,有了对生命广阔、安静、伸张的领悟,以后书写“一”的时候,也才能有天地对话的向往。这是王羲之的第二课。

人生第三课“竖”——万岁枯藤,卫夫人给王羲之的第三堂书法课是“竖”,就是写“中”这个字时,中间拉长的一笔。卫夫人把王羲之带到深山里,从枯老的粗藤中学习笔势的力量。她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缘一枝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孩子借着藤的力量,把身体吊上去,借着藤的力量,悬宕在空中。悬宕空中的身体,可以感觉到一枝藤的强韧——拉扯不开的坚硬顽固的力量。老藤拉不断,有很顽强、很坚韧的力量,这个记忆变成对书法的领悟。它已成为汉字书法里一根比喻顽强生命的线条。“万岁枯藤”是向一切看来枯老、却毫不妥协的坚强生命的致敬。王羲之还在幼年,但是卫夫人通过“万岁枯藤”,使他在漫长的生命路途上有了强韧力量的体会。

我们可以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二、《兰亭集序》中的生命意识

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

那是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 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在丧乱年代长大的王羲之,这一天,忽然觉得生命这么美好,王羲之很少有这样的心情舒适的流露。王羲之在《兰亭序》前半段流露出的情绪,跟信件里表现出来的悲观、愁苦情绪非常不一样。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金圣叹评价《兰亭集序》曰:“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眼前好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东晋士人满怀深情地面对自然,赞叹着自然的神奇美妙;也满怀深情地面对生命,咏唱着对人生无比的眷恋与热爱。他们以充满深情的目光关注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更以深情的胸怀唱出一曲生命的恋歌。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后面的部分是比较悲哀的。古代就有人在此聚会雅集, 而这些人早就走了,我们看到的是一纸沧桑。王羲之忽然想,我们今天四十几个人在这里聚会,我们也很快乐,可是以后的人,大概也觉得我们很悲哀。我们哀悼前人,其实以后的人也在哀悼我们,忽然有一种沧桑的历史感。“后之视今”,以后的人看我们今天,“亦犹今之视昔”,不是跟我今天看以前的人一样吗?我哀悼过往的人曾经在这里的沧桑,以后的人也可能感慨我在这里的存留。王羲之常常对人生有无常感,后面讲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庄子说,死亡跟诞生其实是一个东西,不要把它看得那么严重,王羲之觉得是不真实的。王羲之觉得是“妄作”,即胡说。王羲之常读庄子,知道要豁达,可是他的人生不一定做得到豁达,所以经常有“奈何奈何”这样的感叹出来。但是王羲之与众不同,他知道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要“兼济天下”去实现抱负,正因为他对生命是如此珍惜,所以他“悲”古人,他對生命地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

参考文献:

[1]蒋勋.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兆军.书圣之道:王羲之传.作家出版社,2014

生命体现 篇4

城市从形成发展至今, 经历了五千余年, 人类对城市的认识亦逐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后,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城市所蕴涵的生命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建筑无疑是城市生命的一个重要载体, 而公共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 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公共设施在城市生命中的价值开始被人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一、城市、城市生命、公共设施的概念

(一) 城市

城市, 作为一种新事物, 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在事物发展进化过程中, 一种新因素的介入, 不仅会使原有物质的数量有所增加, 而且会导致一场全面的变革, 导致一次新的组合, 从而使原有实体的性质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它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 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城市”的提法本身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 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 即商品交换的场所。《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卫民。”人类早前的城市也曾具有“国”的意味。

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曾作如下论述:“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介质。城市不仅仅是居住生息、工作、购物的地方, 它更是文化容器, 更是新文明的孕育所。”

(二) 城市生命

城市发展至今, 具有两大主要职能:一是城市本身机能的正常运转;二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也就是“城市生命”的意义所在, 即生理机能和文化延续。这里之所以谈论“城市生命”, 是因为我们把城市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 它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不断地重构、整合, 表现出了自身的生命力。虽然有的时候它貌似不堪一击 (如战争、天灾等) , 其形体甚至已不复存在, 但其所孕育的精神, 其生命力依然为我们所留恋和纪念。我国古代西域的楼兰古城, 罗马的庞贝古城, 玛雅时期的帕伦克、蒂卡尔古城等都为此做了充分的见证。

(三)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一词, 从字面上是由“公共”和“设施”两词组合而成的。“公共”指明了其外延具有公共性, 可共同参与使用;“设施”指陈列、设置的物件, 基本属性是其功能, 具有可用性。公共设施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于一体, 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设备或物件, 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 它还延展了人们的生活时间和空间, 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

二、公共设施与城市的关系

公共设施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 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 犹如城市的家具, 对城市具有美化和完善的功能。公共设施能够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 方便人们的活动,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 它不但具有满足人的需求、改善城市环境的实用功能, 同时还是城市文明的载体, 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体现城市生命力, 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达国家, 公共设施与城市建设是同步发展, 并配套成体系的, 相关的法规政策制定也比较完善。在我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关的公共设施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 对城市和公共设施进行的规划和执行更趋于合理, 人们使用公共设施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好的公共设施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 还可以使人们进行交流, 得到体验的乐趣。这包括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 与自然环境的交流, 进而达到与城市的亲密对话, 并从中进一步发现城市的生命价值, 发觉城市的文化内涵, 体验城市的文明和其所孕育的精神。

三、公共设施设计在城市中的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 城市生命的延续主要体现在生理机能的延续和精神文化的延续两个方面。那么, 如何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公共设施的价值在延续城市生命力上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认为, 公共设施的设计, 要能促使城市经久不衰地发展下去, 使城市这个有机体正常运转, 且不断传承自身的文化内涵,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有利于促进城市公共安全

安全性是公共设施设计应首要保证的基本条件。这里不仅包括公共设施设计本身符合安全规格, 使人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而不会有后顾之忧, 还包括公共设施设计对整个城市的安全、文明秩序所产生的影响。

这首先包括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应该如何规划, 公共设施设计如何满足开放性与便利性要求。如商铺、电话亭等与街道和社区的距离;公园的休息设施、活动设施与街道和商铺的对应关系;地下通道与照明设施、商铺的分布关系等诸多方面。在设计时要系统规划, 在保证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的同时, 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能够在不经意间就能受到其他人的监护, 如商店人员、社区人员、街道上的行人等, 以避免犯罪事件的发生。现在一些公共活动中心被设置在公园的幽深隐蔽之处, 貌似曲径通幽, 创造了意境, 其实却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活动中心应与街道保持紧密的关联, 保持高度的公共开放性, 保证活动人群的安全和便利。当然, 整个城市的安全和谐与居民素质有很大关系, 但所处环境的优劣对居民素质更有直接的影响。

毫无疑问, 维护城市公共区域的安全是治安管理人员的责任, 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治安管理人员。因为一个城市的公共区域主要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 这是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 由人们自行产生, 也由其无形中强制执行, 而这个网络的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就是公共设施的分布。

(二) 协调城市风格统一

一个城市, 由于区域的不同, 人群的不同, 可能会呈现很多不同的特色。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也就是城市的定位, 是很难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在统一中谋求变化, 而不是不顾应彼此的关系, 各自盲目追求特色。盲目追求所谓“特色”, 只能让城市产生整体的混乱。这样的城市也就会失去基本的秩序感。

现如今, 城市公共设施与大众的生活已越来越密切, 在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基础上, 已与建筑一同构成城市的特色和风采。无论是本地人口还是外来人员, 城市公共设施与人们进行直接对话的频率已越来越高, 俨然已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 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对城市的印象, 公共设施的风格特征也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设施风格的协调统一, 可以采用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根据城市的风格特色和地域的文化内涵进行设计, 同时可采用色彩标识的途径来进行表现。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 一般都有一个能够反映其生命特征的色彩标识。如罗马的橙灰色, 巴黎的蔚蓝色, 或者是阿姆斯特丹的铸铁护栏所表现的那种凝重古朴, 都很注重自身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对公共设施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时候, 要考虑诸多方面因素, 如所处地域环境、周围建筑特征、当地人文习俗等。只有把这些全都协调起来, 才能在保证城市公共设施协调统一的同时, 保证整个城市风格的协调一致, 保证城市机制有序的运行, 增强其生命力。

(三) 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国际著名设计师及理论家、美国的沙里宁 (E e r o Saarinen) 曾说过:“让我看着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是从其建城之时就开始形成的, 甚至在它之前就已经存在,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其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也会越来越突出, 直至成为该城市的文化特征、生命特征。

随着公共设施在城市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 公共设施对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亦越来越明显, 其中对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公共设施与人的交流方面。人们在参与、使用公共设施时, 对其是有体验的, 而正是这种体验使人们不仅体会到便利有效的功能性, 更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公共设施要想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传承城市文化精神, 设计时必须考虑几个因素的融合, 即融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进行设计, 结合当地人文风俗进行设计, 协调周围环境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对材料的选择、色彩的应用、形态的考量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也就是要确定该公共设施的主题思想。如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公共设施的设计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设施设计, 都利用设计大赛的形式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案, 这说明我国现在对公共设施设计已经高度重视了。当然, 这种重视可能是伴随着这两个“大事件”发生的, 但是最起码我们应该看到, 公共设施在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

四、结语

一个城市要想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需要诸多方面的支持。而这其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完善, 公共设施在其中所体现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其所发挥的作用亦更加不可忽视。这就要求在城市整体规划之际认真地对待公共设施设计, 不能把其单独割裂开来。这样, 公共设施在城市生命的体现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 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生命体现 篇5

一、围绕一个主题。生命教育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围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把生命教育贯穿在每节活动课中,把生命意识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二、遵循三条主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他们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人生的价值观都应得到尊重,那么教师就应该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建构活动课堂教学。

1.人与自我、人与他人活动。生命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生命常识及体验生命活动的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直至死亡的过程,知道生命诞生的艰辛;通过家庭体验活动,让学生理解生命、感恩父母,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生活自理的习惯;通过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珍惜、尊重生命,初步了解全国每年至少有50万名中小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平均每天有四十多人,相当于每天一个班级学生在人群中“消失”,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明确我们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神奇的创造,每一个人只拥有一次这宝贵的、唯一的机会。

2.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活动。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通过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如饲养宠物对孩子就是一次良好的生命教育过程。通过学生饲养小动物,不但培养了孩子对他人爱心和责任心,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养宠物的过程中,老师要教会学生饲养宠物的方法,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去对待宠物,应该如何跟宠物和平相处等,这也是教导孩子学会善待生命和尊重生命的一次实践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春天在哪里”、“我与秋天交朋友”、“植物的声音”、“我家有只小宠物”、“关注环保”、“从你我做起”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课外活动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一个载体,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生存技能的教育,另一方面,还可与班队活动、升旗仪式教育活动以及有关的节日、纪念日活动相结合。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开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主题活动。活动前,学生利用图书室、网络等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活动时,他们通过讲述人物的典型事例,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榜样的启迪下,学生围绕“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认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对他人有好处,更要对社会有贡献、有责任感和有使命感,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更深入地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

3.人与学科教学相互整合活动。综合实践课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它犹如一部百科全书,等待我们教师去挖掘,只有我们在活动教学中不断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不断走进学生的心灵,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才能让学生们的生命在课堂中欢歌!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的课文,有《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等,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又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的课文,有《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等,教师可从珍爱人的生命,尊重自然的生命,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相关等,让学生懂得人类只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把我们的生命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与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相吻合了。

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科學活动课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翻开科学课本,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文章都可以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载体,尤其是课改新教材中更不乏这样的篇章。如三年级上册《水与生命》,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珍惜水资源就等于珍惜生命。在《我和鸟类做朋友》中,让学生学会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在《安全自护我能行》中,让学生懂得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学会自救。

生命体现 篇6

我们不难看出, 虽然措辞与表达不同, 但大家都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语言转化”和“信息对等”。简言之, 语言转化, 就是把一种信息从原语言 (source language) 转化成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 。而信息对等, 则要求在这个转化过程 (process of translation) 之中, 完全保留原语言的信息。这里的信息不仅仅是指意义 (meaning) , 还包括文体、风格、感情色彩等附加义。

因此, 语言转化容易, 而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对等却绝非易事。

为了衡量翻译的尺度, 翻译家们提出了翻译标准。从英国翻译家泰特勒的“三原则”到我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 从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到纽马克提出的“准确 (accurate内容准确, 事实准确, 风格准确) 和简洁 (economical) ”, 无一不强调了等值与等效。

等值是指译文要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等, 而等效则要求译文的读者能和原问读者获得相同的信息, 包括内容、精神、风格、意境等。翻译如此, 文学翻译更是如此。

1 文学翻译中的基本问题

茅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也就是说, 在文学翻译中, 等值只是第一步, 在于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同, 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等效的要求, 让译文的读者同原文的读者一样接收到同样的信息, 体验到同样的美感。而在汉译英的文学翻译中, 要达到等效的要求, 就不得不体现并表达出汉语语言的生命力。

何谓汉语语言的生命力?由于汉语语言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有人说汉语语言的生命力是一种感觉;又因为汉语语言的包罗万象, 有人说是一种意境;还因为汉语语言的含蓄多义, 有人说是一种朦胧美。正式这些抽象的感觉、意境、朦胧美给文学翻译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来表达并体现汉语这个柔性语言蕴藏的无限生命力。

1.1 文学翻译的难译性

正是由于文学翻译的特殊性与高要求, 很多译者把文学翻译称为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艺术。由于文学是一种艺术, 是作者在灵感的激发下一种思想的表达, 一种艺术的创作。很多作家在创作完成之后对自己创作当时的感受也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轮廓。英国作家布朗宁 (Robert Browning) 对此曾做过精辟的论述:“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 只有两个人知道我的意思, 我和上帝。至于现在呢?那只有上帝知道了。”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文学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创作, 所以才有那么多译者感叹文学翻译, 译一本书比写一本书要难得多。

1.2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

文学翻译如此之难, 并不是说文学作品就是“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而不能至了。毫无疑问, 虽然困难重重, 文学翻译还是具有可译性的。古往今来, 许多知名的翻译大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成功的译例, 充实了文学知识的宝库, 也为成为了我们翻译漫漫长路上的启明灯。钱钟书曾说:“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 也不愿意读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 林纾的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的多。”这就充分说明, 英汉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而要成功地实现艺术再创, 就必须注入目的语, 即汉语自身的生命力, 表达出汉语语言的感觉、意境、朦胧美。

2 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语言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

刚刚提到汉语语言的生命力, 既汉语的感觉、意境、朦胧美, 所有的这些代名词, 具体描述起来, 却没有一个具体的轮廓和标准。下面, 我们就以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分析译例, 感受一下文学翻译中汉语语言的生命力。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n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 (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

译文1:那是六月里一个典型的夏季黄昏。一片大气, 平静稳定, 都到了精密细致的程度, 而且特别富于传送之力, 因此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 也都变得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 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 并没有分别, 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 听的人都觉得, 好像近在眼前。那种静悄无声的情况给她的印象是:与其说它单纯音响绝灭, 不如说它积极具有实体。这种寂静, 忽然叫弹琴的声音打破了。 (《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9章, 第185页)

译文2:这是六月里特有的夏日黄昏。暮色格外柔和静美且极富感染力, 连那些冥顽之物都仿佛平添了几分灵性, 有了各种知觉。远近一切, 难分彼此;天际间任何一丝声息, 听来都恍如近在耳畔。她觉得这静寂并非单纯的悄无声息, 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不想这静寂却被瑟瑟的琴声打破了。 (马红军译) (转引自邵志洪, 第198-200页)

这一段节选自《德伯家的苔丝》第19章。译文1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张谷若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译作, 译文2是马红军先生所译。总体来看, 译文1较为完整准确的译出了原作的意思, 行文也较为流畅, 但是仔细推敲一些措辞及表达, 会发现汉语译文的语言完全没有生命力, 翻译的痕迹显而易见。如把the atmosphere翻译成一片大气, 把delicate equilibrium翻译成精密细致, 把transmissive翻译成传送之力, 把positive entity翻译成积极具有实体, 把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翻译成音响灭绝。译文完整却无生气, 读起来僵硬死板。作为中文的读者, 如果不看原文只看译文, 完全无法理解原文作者所想表达的苔丝当时的心境与感觉、周围环境中静谧的氛围与意境, 以及琴声突然划破这种氛围的朦胧美。因此我们可以说译文的一些表达流畅但不自然, 精确却不精彩, 没有体现出汉语本身的美感及内在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 马红军先生的译文不论是从文学的角度, 翻译的角度, 还是从美学的角度, 都胜出一筹, 语言简洁凝练, 行文一气呵成, 全无斧凿之痕迹, 译文读者仿佛能置身于原文所描绘的景色之中, 体会主人公的心境, 产生一种共鸣。因此, 译文2不但达到了所谓的“等值”目的, 而且通过汉语的灵活转化, 汉语译文极富灵动性与生命力, 触及到了译文读者的灵魂, 达到了“等效”的目的。

从这两个译文的比较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码的转化,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英汉文学翻译中, 汉语译文的行文表达直接影响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体会与共鸣。因此, 只有在英汉文学翻译中体现出汉语的活力与生命力, 用“活”的语言才能成功的完成翻译艺术的再创作, 使文学翻译成为翻译文学。

3 如何在英汉文学翻译中体现汉语的生命力

既然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否直接影响汉语译文的质量和读者对原作者思想活力与张力的感受, 那么重视汉语生命力的表达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生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如何才能在文学翻译中体现并表达出汉语的生命力呢?

3.1 提高译者的英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所有译者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而要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取胜, 译者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对英语的感知, 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及语境等各个层面来感知并体会原著在韵律节凑、言语措辞和思想表达等方面的美感。只有先了解并感知了这种语言的活力与张力, 才能在翻译的时候把它们表现出来。

3.2 全面并深刻的解读英文原著

每一部文学作品, 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向特定的人群表达并传递某种特定的思想及感悟。因此, 译者不仅仅是译者, 同时也是作者和读者。这就要求译者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刻并透彻的理解原作的思想内涵, 才能用汉语进行再创造, 传递出原作的思想。

3.3 准确的把握英文原著的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 还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由此可见风格不仅仅是原作者所表达的艺术特色, 更是原作的“活的灵魂”, 而这个“灵魂”有的时候往往比意义更加重要。因此, 要想传神地译出英语原著, 译者必须能够准确的把握原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即原文的风格。

3.4 不断提高译者的汉语素养

我们前面谈到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码的转化, 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文学翻译不仅是翻译, 它更是文学, 是翻译文学。作为译者, 如果汉语素养不够, 那么就如同一个不会做饭的厨师, 即使拥有最新鲜的食材, 也无法烹饪出最美味的菜肴。在英汉文学翻译中, 要想拿出成功的译文, 就必须有过硬的汉语素养。这样才可以在全方位解读原著的前提下, 在全方位把握原著的基础上, 用灵活生动的汉语让译文的读者感受原著的美, 在阅读的过程中与译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4 结束语

英汉文学翻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当实用性与唯美性归其一身时, 文学翻译才能同时达到等值与等效的目的, 才能成为一门最有活力的学科与实践活动。因此, 译者需要通过上述的四点, 充分发挥和激活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才能用生命化的汉语来彰显翻译文学的魅力, 才能用活化的汉语来充实文学知识的宝库, 才能既给中国读者一座“田园”, 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育智增才;又能给中国读者一座“花园”, 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怡情养性。

参考文献

[1]Peter N.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2001.

[2]Thomas H.Tess of the d’Urbervilles[J].New York:HarperPress, 2010.

[3]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司显著, 曾剑平.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司显著, 曾剑平.英译汉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8]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9]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0]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D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5-25/62285.html, 2012-05-25/2013-10-14.

生命体现 篇7

1 SG186工程的成功将体现在业务层面上, 表现为信息化投入转变为业务价值

1.1信息化系统的业务价值

企业信息化就是IT与业务的集成, 体现为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完全的融合。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伴随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持续的资金投入。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主要由建设、运行、优化和提升各阶段构成。在建设阶段, 主要体现为投入, 而没有回报产生。一旦投入运行, 信息技术所支撑的业务自动化会在业务层面产生一定的价值回报。在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 将必然伴随着系统的业务和技术层面上的优化与提升,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直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结束, 每一次循环都伴随着投入。但随着系统的优化与提升带来的业务流程的逐渐完善和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 信息化系统在业务价值上的回报将会大幅的增加。从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来考虑, 一个成功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将会在业务的层面上体现出远大于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业务价值。

虽然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公认能够量化评估信息化系统的业务价值的模型和方法, 但一般来说体现在以下2个层次。

(1) 从宏观上讲, 信息化系统的业务价值体现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以及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

(2) 从微观上讲, 可以通过以下一个通俗的求和公式来定性地体现:业务价值=∑成本降低+用户满意度提升+决策与管理能力提升+员工效率提升+响应速度提升+…。

1.2 信息系统的资金投入曲线与业务价值曲线

在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贯穿着2条曲线:资金投入曲线和业务价值回报曲线。

(1) 资金投入曲线又由基础设施投入、软件开发及实施投入和运维支撑投入3部分合成。前2部分在建设期相对较高, 而后呈震荡式回落, 设备与软件的更新导致震荡, 同时这种回落是十分平缓的, 并会维持在某一震荡平衡点上。第3部分运维支撑投入则为渐升曲线, 最终也达到一个震荡平衡点。考虑3条曲线合成的结果, 可以认为资金投入曲线在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为一条基本保持在某一水平上的震荡曲线。

(2) 而业务价值则需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 当各业务系统投入运行时有一部分价值回报, 当完成初步集成而形成企业级应用时, 会体现出业务价值的提升, 价值回报曲线上一个台阶。一般情况下, 当系统投入试运行, 可以认为进入了优化阶段, 此时需要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上的优化与提升。优化与提升阶段在价值回报上作用显著, 它激发了系统的业务价值潜力, 从而在完成后, 系统的业务价值基本全部得以体现, 价值回报曲线将在某一点超出资金投入曲线, 到达最高点并趋于平稳。

当系统进入维护阶段, 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通过系统的日常与升级维护使系统的业务价值曲线维持在最高点, 得到最大的、稳定的、持续的价值回报。此时呈现出价值回报曲线在上和资金投入曲线在下的平稳趋势, 一直持续到系统的生命周期结束。在系统生命周期的某一点, 价值回报的积累会超过资金投入的积累, 并保持这种趋势, 从而体现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力的提升价值。

1.3 S G 1 8 6工程业务价值的体现是一个过程

1.3.1 SG186工程的业务价值曲线

SG186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业务价值曲线在符合信息系统普遍性的基础上又有其特点。SG186工程由很多相对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在实施方面, 无论从财力、人力、物力及信息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律所考虑必然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分范围、分阶段进行各子系统建设, 逐渐完成整合与集成。

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化过程, 它的业务价值的体现也必然经历一个阶段化的过程。首先各业务子系统建成及投入运行, 在各自业务方面体现出它的业务价值, 同时蕴含着通过将自身集成于企业级系统中会体现出的价值潜力。而后, 伴随着系统的信息整合和应用/业务集成的逐步实施的过程, 通过一体化平台集成各业务系统, 使各业务系统的业务价值及价值潜力得以体现、汇集及有机的融合。考虑到集成, 特别是信息集成、整合、共享应用所具有的逐步积累、厚积薄发的特点, 体现出的业务价值的曲线的提升不会是线性的, 而是非线性的, 表现为前期的增长可能较为平缓, 而后期将会体现出上扬, 甚至会有较大的上扬出现, 最终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趋于平稳。

1.3.2 八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价值

各业务系统建设,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业务流程处理的自动化, 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系统体现出工作效率提高、人员成本减少等业务价值。以财务系统为例, 信息化是实现了从以人主导到以流程主导的转变。在以人为主导的传统业务流程中, 人为地制定、修改、执行、监督和管理业务流程。以人为主导的不确定性往往对业务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不规范, 随意性强, 各业务环节可能脱节, 特别在业务流程较复杂、参与角色较多时更易出现问题。而通过信息与业务的融合, 以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为主导, 通过信息技术对流程进行控制, 人在业务流程的实施过程中从控制的角色变为参与的角色, 使得由人为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各业务环节在自动控制下环环相扣, 效率得到提高。

各业务系统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业务流程处理的自动化, 体现出业务价值的同时, 在以下2个方面进一步体现出价值增值的潜力:首先, 各业务系统均具有应用集成接口, 从而可通过应用集成使自身系统成为企业级应用的模块之一, 在企业级应用中实现本系统业务价值的增值;其次, 各业务应用中均沉淀了大量的业务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信息集成、整合与共享, 将为统计、分析、决策支持和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来源, 如同汇聚河流为大海, 数据资源的价值潜力巨大。

1.3.3 一体化集成平台的业务价值

完成部分基础建设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 是在人机界面、应用、数据和网络层对实现企业级信息化系统的核心技术支撑。它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平台建设的完成方面, 而是体现在对平台的利用程度上, 而利用度的提高则可能是一个历尽曲折的过程。

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 需要从已建成的各业务应用系统中抽取到需要的数据, 并在时间上和范围上形成一定的数据规模, 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价值, 且随着企业信息数据的沉淀, 业务价值持续提高。

应用集成平台价值的体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已运行的业务系统在接口上的改造和新建系统遵循应用集成平台的接口建设, 只有各业务应用系统利用它来实现应用之间的集成, 才能形成企业级的应用和业务流程处理机制, 从而使企业在集中式管理、协调各部门业务能力和执行能力上得到大幅提高。

数据交换平台价值的体现也要依赖于各节点的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建设完成以及各应用交换平台的相应交换功能接口的开发完成等过程。

企业信息门户只有经历一个在展示层对各应用系统一定紧密度的集成过程, 才能从一个主要为导航网站功能的业务价值提升为企业门户的业务价值, 但这个集成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

随着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完成, 一旦实现了和各业务系统的整合, 实现了纵向的贯通, 在人员、应用和信息层面实现了集成, 依靠一体化信息平台, 将会在企业级管理和基于信息集成的经营决策业务层面上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1.3.4 六个保障体系的业务价值

六个保障体系也有一个建设过程, 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支撑体系, 其业务价值的体现完全映射到信息系统的价值体现之上。

1.3.5 S G 1 8 6工程业务价值最终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SG186工程从规划到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建设, 以及到有机地集成为企业级应用系统, 必将经历一个阶段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人、财、物的投入, 投入的回报将以信息系统业务价值的形式得以体现。业务价值也会以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体现出来, 从各自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层面, 到企业业务流程融合层面, 再到企业科学管理经营决策层面, 最终大幅度提升企业的业务运营水平和管理决策能力, 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对SG186工程生命周期中几个风险点的探讨

SG186工程到目前为止取得显著的成绩, 与有效的实施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工作是分不开的。那么对于大型的信息系统工程, 主要需要关注的风险都包括哪些呢?以下分别在技术和管理层面就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进行探讨。

2.1 技术层面上的风险

2.1.1 子系统的异构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系统由很多子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之间技术异构性的存在, 使得在人员、应用和信息层面上的集成和整合都存在着风险。是否能够保证在可控的成本和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异构系统间的集成, 并满足业务的需求。尽管产品和系统提供商都会承诺所谓的技术开放性, 但技术开放性并不是能够实现集成的充分条件。

2.1.2 标准的统一问题

信息系统的标准规范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应该统一, 这样才能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 但因为标准的制定工作往往与工程建设同时进行, 而各集成商又都有自己各种标准, 所以有时实现标准统一十分困难, 或需要经历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这当中就蕴含着可能的程序变更、历史数据的处理及对公司业务运行的影响等风险。

2.1.3 数据模型的协调统一问题

进行协调统一的数据建模并不要求建立涵盖各业务应用要求的、完全统一的、唯一的数据模型, 这在业务应用众多且分布布局与分步实施的大系统中几乎不可能实现。要强调的是在统一的协调、规划下进行的数据的建模, 使各业务系统间、从系统整体上看相关联和依赖的数据信息在模型中能够相互呼应而不是矛盾, 从而为系统的信息和应用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在基于每一业务系统的范围内进行统一的数据建模的基础上, 进行总体系统级的统一协调。

2.1.4 技术先进性与稳定性的平衡问题

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经常会试图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以获得更高的开发效率、系统性能及更长的生命周期。但任何新技术均需要实践的检验, 以验证其稳定性或通过改进达到它的稳定性。如果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则可能在系统的稳定性上出现一定的风险。因此, 针对大型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 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稳定性的平衡问题就至关重要。另外, 在大型信息系统建设中, 应考虑弱化某一技术的先进性, 而提升整体的技术先进性, 系统涵盖的各项技术的先进性不一定能有机地形成先进的系统, 只有各先进技术能够相互适应、互动、协调的作用, 才是企业所需要的。

2.2 工程技术管理层面上的风险

2.2.1 工程进展的协调与控制

参与建设、运行的产品供应商、集成商、服务提供商、运行单位、业主单位众多, 各方所承担的角色不同, 立场不同, 利益不同。同时SG186工程由数目众多的子工程构成, 各项子工程齐头并进, 既相互独立, 又彼此程度不同地联系与影响。作为对工程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对工程进展的协调与控制, 对各参与方的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2.2.2 技术队伍的稳定性问题

国家电网信息化系统是以应用集成为核心的业务系统, 软件设计与开发是建设中最核心和最大量的工作。规避大型软件开发的风险, 应该遵循软件工业化的规律, 而软件工业化的实际意义在于对软件开发建设的横向各系统的协调统一和纵向各阶段的充分衔接。在国家电网信息化建设中, 因参与建设方众多, 从软件工业化角度考虑风险较大。而解决此问题的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是需要培养形成一个自己的、稳定的、高水准的技术开发和管理的队伍, 来主导整体系统的开发。这样在公司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在如上所说的横向和纵向上保证软件开发按照工业化的规律而进行, 从而减少风险。

3 对SG186工程升级、维护模式的思考

系统投入运行并不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它只意味着系统从建设阶段进入运行、维护和升级阶段。经验告诉我们,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建设的原因, 而是系统日常维护、持续改进和升级等后续的服务难以跟上, 不但影响了系统的日常运营, 而且还影响系统用户对系统的接受度和可信度。

运营、维护和升级应该分为2个层次。

(1) 第1个层次为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指业务运行层面上对系统的使用和使用/操作层面上的维护。

(2) 第2个层次可称为升级维护, 主要是针对业务需求的调整及变更、软/硬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的优化要求等对应用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和维护优化。升级维护可能涉及到系统设计的变更、代码的修改及系统的部署等, 因此需要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实施能力的团队来承担。

系统的升级维护通常有2种模式:第1种模式, 由各系统开发商分别对承担建设的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第2种模式, 有一支专业队伍承担整个系统的升级维护服务, 各系统开发商提供需要的支持。

第1种模式的优点是在系统实施前期投入较小, 除开发商外, 没必要安排其他人员在系统建设期间了解系统。在升级维护阶段, 由于系统开发商直接承担, 技术风险较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系统的建设往往由多家开发商承担, 所以升级维护的管理需要面向多家厂商, 管理协调难度大、效率低, 同时因业主对系统的了解深度不够, 难以对升级的工作量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容易受制于厂商, 从而可能造成资金后期投入大且难以控制。

第2种模式优点是统一的升级维护队伍往往与业主有特殊的关系 (如同系统内、或具有管辖权的公司) 。基于特殊的地位, 本身自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同时业主对其有相当程度的信任感。这种模式易于管理与沟通, 反映速度快, 运作风险低, 后期升级维护投入基本可控。但因统一的升级维护队伍并不是系统的建设商, 因此对系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升级维护队伍必须在系统生命周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阶段即进行一定程度的介入, 这可能造成前期相对的人力物力投入较高。但前期的介入程度决定了后期升级维护中的效率和对系统开发商的依赖程度。

4 后SG186时代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程的重点将从系统建设逐步转向业务的运行和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同时伴随着业务运行的深入, 信息系统的业务价值也将逐步得到显著的体现, 企业可以逐步体会到信息建设投入的回报, 可以称这个阶段为后SG186阶段。在这个阶段, 通过总结建设阶段的成果与经验, 进一步形成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规范的业务规则、完善的系统建设模板和稳定及高水平的技术团队, 由此为系统的维护与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使业务价值逐步体现的过程得以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丕石, 曹占峰, 王亚玲, 等.国家电网公司数据交换平台研发与应用[J].电网技术, 2008, 32 (22) :62-67.

[2]王念新, 仲伟俊.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信息技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 (英文版) , 2008, 32 (1) :26-30.

上一篇:儿科学教师教学下一篇:发挥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