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2024-10-25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精选11篇)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篇1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1.见识美

A.理论联系实际。老师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B.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趣味性。C.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引导。

D.鼓励学生离开课本,去参加实践活动,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提出解决放俺。E.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锻炼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

2.信仰美

A.微笑地面对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的信仰。

B.在这次“身边的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辛勤的用三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懈努力的达到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目的——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虔诚的而非虚假的思想

C.在这次“身边的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个活生生例子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保证了教学的连续启发性——变现了教师个人对学生成长是坚定的而非摇晃的

D.在这次“身边的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的很明显,旨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自主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直接输入知识的教学方式——表现了老师是崇高的而非猥琐的思想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篇2

一、携手万物, 优游容与

曾繁仁先生说, “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艺学资源”, 不管是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 还是艺术中描绘出的各种图腾, 都是将自然作为其阐发的根基, 用自然来表达人们的各种情绪。嵇康的四言诗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所以, 他在自己的诗作中也将《诗经》的“比兴”艺术手法借鉴过来, 以表达自己情感。在《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组诗中就有对《诗经》明显的模仿, 在这组诗歌中, 嵇康运用了不少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上至天上的飞鸟, 下至水中的游鱼, 以及空中的清风, 林中的绿树等等, 这些都是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物象, 但是嵇康却把平凡的自然之物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用来表达自己或喜悦或忧伤的情绪。嵇康对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 而是将自身融入其中, 全身心地去投入自然的怀抱, 去亲和自然。在与自然万物携手共游的同时, 更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体味自然很好地结合起来。

《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十一》写道:“凌高远眄, 俯仰咨嗟。宛彼幽絷, 室迩路遐。虽有好音, 谁与清歌?虽有朱颜, 谁与发华?仰诉高云, 俯托轻波。乘流远遁, 抱恨山阿。”嵇康想借登高望远来纾解自己内心的忧伤, 但依旧无果, 于是只好将心中郁结“仰诉高云, 俯托轻波”, 让惆怅伤感随风而逝, 随波远流。嵇康融于自然之中, 在与万物相容的时刻, 是嵇康最为欣悦的时刻, 自然像是可以解忧的灵丹妙药, 在自然的怀抱中, 嵇康感受到的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会心处不必在远”, 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自然万物, 则在欣赏万物的同时内心也得到了满足。正如嵇康, 将自己全身心地交付于自然, 与自然万物携手共游, 优游容与。

二、目送归鸿, 得意忘言

与自然共游只是可以将忧愁暂时放下, 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苦闷不再回来呢?同样, 嵇康在自然中也找到了答案。嵇康在得到中忘却自己所得到的, 从而使精神达到一种自由无待的闲适放松状态。嵇康在诗歌中写道:“息徒兰圃, 秣马华山。流磻平皋, 垂纶长川。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嘉彼钓叟, 得鱼忘筌。郢人逝矣, 谁与尽言。”顾恺之论画时曾引用嵇康的这首诗歌, 他说:“‘手挥五弦易’, ‘目送归鸿难’。”意思就是说画嵇康弹琴的动作容易, 但嵇康那种传神的眼光却难以描绘得出来。就连大画家对嵇康的神态都是难以把握的, 可见嵇康的神态已经到达一种无法比拟境界了。而这个境界便是“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的自由精神境界, 嵇康在畅游自然的同时也深得大自然的奥妙, 并有了得道的体会, 嵇康得意而忘言的境界便是“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境界。“天”即自然, 小至在自然中生存的万物, 大到自然万物内在的神韵与特征, 直至宇宙大道的奥妙之处;“人”便是立于天地之间的人, “天人合一”是主客体浑然一体的审美境界, 人与万物相依而存, 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结语

嵇康对自然的把握不是跳出自然界限之外, 以极为冷静客观的方式去看待的, 而是将自己也融入到自然之中, 把自己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同其他的自然万物一样存在于自然之中。嵇康体验到的自然之乐正如庄子在濠梁之上感受到鱼之乐一样, 惠施质问庄子:“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在笔者看来, 不管是嵇康在自然中获得的快乐还是庄子认为的鱼之乐, 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便是, 他们都是从自然中体悟到的快乐, 而不是认识到的快乐。只有人与自然相连, 才能够充分感悟到自然的美, 更能够在此基础上获得大自然的馈赠, 从而在心灵自由的基础上到达审美的栖居。

参考文献

[1]嵇康。殷翔, 郭全芝注。嵇康集注[M].合肥:黄山出版社, 1986, 231.

[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351.

[3] (南朝宋) 刘义庆著。黄征, 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45.

[4]嵇康。殷翔, 郭全芝注。嵇康集注[M].合肥:黄山出版社, 1986, 12.

说课中教师综合艺术美的体现 篇3

关键词:说课;综合艺术;创新;乐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2007年11月21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说课比赛于成都举行。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代表湖北赛区参加这次大赛,并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次大赛使我更深层次的了解到说课这门艺术,更多的体会到说课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从说课本身来讲,怎样在大赛中展示说课的艺术?怎样把说课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完美地结合,力求说课综合艺术美的完美体现?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也曾多次登台,舞台上音乐美的表现;服饰色彩美的表现;舞台形象美的表现,都使观者享受着听觉、视觉等感官上赋予的综合美!音乐教师能在舞台上展现个人的综合艺术魅力,而在三尺讲台上是否也能同样展示出这种综合艺术魅力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教师虽不是演员,但面对学生讲课同演员面对观众演出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一个是以歌声或舞步打动人的心弦;一个是以语言启动人的思维想象,一个是舞台;一个是讲台,一个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一个是好学的学生,演员和教师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责任。而达到这样良好的课堂效果就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

讲课是艺术,说课同样是艺术;讲课需要课堂教学艺术,说课更需要说的艺术。在说的要求上比讲更难,它要求教师在15分钟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不仅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表现得更深动,让听者有犹如亲临课堂的感受。这些都给说课教师带来了比上一节课更大的难度,把握不好不易成功。

说课的基本模式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1、说教学内容的艺术:首先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师要读懂教材,了解教学内容“讲的什么”“为什么讲”“为什么这样讲”、根据大纲要求,说清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说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仔细研究后,教学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重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知识点,难点则是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的方面,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往往是有联系的,因此为何制定这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就是说教学重难点的核心问题。

说教学内容必须要注意的问题:紧扣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钻研教材,说准教材特点;研究学生情况,制定重难点;突出重点,说活重点。

2、说教学目标的艺术:现代教学的突出标志是有目标的教学。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指导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一定是使其会学——有方法的学习;乐学——轻松愉快的学习;善学——富于创造的学习。教学目标的导向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训练自始自终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围绕学习目标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展开和收拢。把握好这些教学目标的原则和特性后,说教学目标就会是有的放矢了。

3、说教法的艺术:说教法实际上是说教法的选择。教法选择一般包括选择标准和选择程序两个方面。①依据教学原则选择教法;②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法;③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法;④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法;⑤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法;⑥依据教师特点选择教法。说教法,一要讲教法的选择,讲明为什么选择这种教法;二是讲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教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明依据;三要讲教法在教学程序中的具体运用。

4、说学法的艺术:说学法就是说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使学生学会学习模式,如:激发动机使学生愿学;训练思维使学生活学;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乐学;指导学法使学生会学。

不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要掌握“三多三鼓励”,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鼓励提问、鼓励讨论、鼓励标新立异。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整个说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能够体现这三个字“新”“美”“说”。“新”:说课要突出方法新、结构新、联系新、手段新、设计新、开结新,有了这些“新”从一开始就能够使这节课吸引学生、吸引评委。“美”: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听着以美的享受。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提炼美、提示美、使教学内容更添光彩。语言美——教师的语言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其中包括教师的语言本身和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语言本身应该具备标准的发音、良好的语感、还要掌握语言的节奏艺术。而肢体语言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肢体语言与语言的完美配合,以及正确得体的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够为教师说课的成功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说”:说课中的说是关键,怎样说清楚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并使评委能感受到相应的上课效果,有一定困难。但如果注意到几点可以帮助我们的说课:①说课不等于备课;②说课不等于讲课;③说课不等于背课;④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着“说”字,突出说课的特点,要尽量把课说“活”。

說课除了要突出说课“说”的特点外,与讲课最大的不同在于“说教法”“说学法”这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也是此次说课的关键所在。

当教师掌握好以上所有关于说课的各个方面后,剩下的就是教师在比赛场上展示自己的魅力了。这其中教师比赛的服饰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了,合适自己的服饰、合适赛场氛围的服饰将会为参赛者赢得重要的开始!

总之,说课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门体现教师综合素质的综合艺术,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石鑫.浅谈高职教师如何说课[J].价值工程.2011(22)

[2]鲜尽红.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08(18)

[3]孙百鸣,杨桦,王新年.高职院校教师说课问题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

思想政治课应追求美的教学过程 篇4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36-02

我曾经读过的一则小故事: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一座名山去游览。据说,那座山风景如画,美丽醉人。许多年后,他们相遇了,他们发现那座山太遥远了,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向那座山奔跑,结果什么都没看到,太叫人失望了!” 苏格拉底却说:“这一路不是有很多美妙的风景吗?难道你都没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我只朝目标靠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 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苏格拉底的话寓意深刻,对过程的忽略是人生易犯的一大错误。没有旅游过程的美景哪有旅游美好的结果。过程和结果是唯物辨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教学要关注教学过程,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一堂优质课的感语与收获

1.1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美。教学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教材的重点、难点,都将在这里由师生共同探讨、解决。教学过程的结构美,在于教师创造性地把教学过程整体化,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相得益彰。

比如对于《世界文化多样性》这节课,某位教师上课时他巧妙构思,有创意把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成:第1集畅游上海世博,你言我语,感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第2集欣赏上海世博各国民族舞蹈大比拼,你言我语,评辩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第3集展示上海世博中国国家馆设计创意方案,你言我语,说说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意义、原则。这种课堂结构形式,象连续剧般,始终牵动着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问题层层递进,思维逐渐深入;既有整体感,又环环相扣,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生活》课的思想美、人性美、文化美、艺术的美。这种视角独特、新颖的情境选择、设计及在课堂上的恰当运用,产生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2挖掘教材的素材美,激活学生的智慧之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内容,以学生熟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努力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使学生的思维在生动、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从而达到理性思维和形象美的统一。

例如第1集畅游上海世博,“你言我语:感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采取学生导游的方式,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一小组推一名“导游”带队旅游一个大洲的一个国家馆,在“导游”借助多媒体、进入情境生动表演。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的民族节日和世界文化遗产尽显课堂之中。我们坐在课堂就可以领略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韵味。

旅游期间不时有同学向导游发问,由于有的问题比较难导游出现语塞,老师就当亲友团成员给予温馨提示或客串一把。学生收集的资料十分丰富,他们的表现十分活跃,及具智慧,也开阔教师的视野,师生共同成长。

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生命自身的体验,学生经历了探求的过程,走过了寻求答案之路,体验和追求本身就孕育一种成功。因此,课堂教学不只是一门“文化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生命体验课程”。

1.3创造教学语言艺术,展示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真之美、善之美。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凸显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第2集“欣赏上海世博各国民族舞蹈大比拼,你言我语,评辩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老师情趣盎然的表述民族舞蹈多样性和差异性,入木三分的分析民族舞蹈世界性和民族性,睿智严谨的概括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教学语言难道不是一道课堂上充满想象迷人的流动风景。

1.4生成美的思想,突显思想政治课学习主体的探究美。课堂应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是一条流动的思想之河。

评辩: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灭佛”行动,为何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这一问题探求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热爱劳动人民,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培育学生的道德智慧,成为“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1.5多彩的创意比拼,体现思想政治课学习主体合作美。第3集 “展示上海世博中国国家馆设计创意方案” 你言我语,说说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意义、原则。

向学生征集“上海世博中国国家馆内展示设计创意方案”的活动,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是善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在学生动脑动手的设计中,他们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6点睛之笔的小结为教学添彩。本课小结短小精悍,不失智慧。如:人类原始,祖宗各别;文化多元,势在必然。最后用孔子生动的语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上海世博远道而来的千姿万态,精彩纷呈世界文化作结束。令人回味、遐想。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就一个字“美”,美在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观,美在那课堂有灵魂,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师生互动的教学风格、科学创新的教学结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它们一起构成一幅幅课堂教学亮丽的风景,处处闪烁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光芒。

2.美化教学过程的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这是美化教学过程的前提。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美化教学过程要先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树立师生皆有收获的教学效果观,并在教学相长,互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2.2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是美化教学过程关键。

2.2.1用心思考,精心设计。首选,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的提升,教学设计要体现“一种革新”,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要心中有教材,跳出教材,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备“人”要目中有人,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需求、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学设计。

其次,教学设计要体现“四种价值”,即德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创造价值。

最后,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挑战性、个性化、生成性的特点。

2.2.2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法原则,采用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采用课堂内外结合,时事热点和国际国内大事追踪、讨论、评述,运用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模式,来高质量实现教学任务,高品位的实现教学宗旨。

3.要让教学成为艺术,这是美化教学过程亮点

这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融入一点生活味,添加一点兴趣味,渗透一点思辩味,突出一点创新味,点缀一点艺术味,充实一点人文味”,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去询问、去发现、去追求。

3.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利用多媒体来精心创设生活情境、兴趣情境,创设一个让学生“激动”的课堂气氛围。

3.2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去面对学习中的疑问,提供一种让学生思维“心动”的机会,要记住,留有思考空间。思想一定要在自己学习的“阵痛”中产生出来的,这样才有价值,才能真正体会到受教育的快乐,才能对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3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营造积极民主课堂气氛,搭建一座让学生用知识“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动”起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共享和谐教学。

3.4要艺术地人文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形成师生双边心智对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发展。

3.5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美化教学过程保证。

老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达到了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赢得情感、以思想影响思想、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效果,课堂里都流淌着激情的诗韵和激昂的歌律。

关于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 篇5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6、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1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4、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15、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0、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1、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2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2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2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27、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2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32、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3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4、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3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37、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39、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40、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4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4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44、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6、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47、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49、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0、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5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5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53、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

5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55、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57、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8、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59、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60、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6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62、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6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64、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65、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66、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67、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68、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69、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71、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72、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73、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74、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篇6

美的语言,才是爱的教育。虽然我在幼儿教育这一行业仅仅工作不到两年,可是我已深刻领悟这句话的含义。

开学时班里来了一个小姑娘,怯怯的不爱讲话,不会自己搬凳子坐不会自己找座位不会写字。我每天都要教她自己做事情,可收效甚微。终于有一天我着急了,在她点名不喊“到”时冲她说:“你怎么回事啊,你不会讲话吗!真是的。”我说完就忘记了,没想到第二天在点名之前她就趴在桌子上哭,怎么也停不下来,终于我搞明白了,原来她怕我再说她啊!昨天我说的话很快就忘记,可是孩子却记得,她认为我不喜欢她了,也很害怕我训她,这才对我抵触胆怯。我很后悔对她那样讲,她刚来本就对新环境陌生,我为什么不鼓励她还训她呢?幸好事情还可以补救,我轻轻的对她说:“昨天是老师不对,老师道歉好吗?”她点点头,“那我们来一次点名好吗,跟老师一起喊到好吗”终于在我的鼓励下她喊出了“到”,我很高兴的表扬了她,看到她挺直身体变得自信的笑脸,我也明白了,给予孩子最美的语言,才能收获孩子的爱。

记得《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一个小故事,里面的高桥同学永远不会长高,小林校长努力的消除他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而女教师给孩子讲了一个有关尾巴的故事,并开玩笑的对高桥同学说:“恐怕你有尾巴吧”,校长很生气,认为这个问题会让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个可亲可敬的校长连说一句话都在为孩子着想,那我们呢?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是否都为孩子着想了呢?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是否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激励孩子呢?我们是否时时刻刻铭记用最美的语言去鼓励孩子呢?

前不久大班来了一个胖胖的小女孩,她真的很胖,上下楼梯也很吃力,当她第一次要求自己上楼梯不用别人帮助的时候,她的老师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我就在楼梯口等你,你是最棒的。”她用手紧紧抓着扶手一步一步的到达楼梯口,迎来的是老师张开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我不敢说她会永远记住老师的话,但我相信的是这个孩子会自信、阳光、快乐的长大。这个老师只是说了一句平常不过的话,可在孩子听来是最美的语言,她收获了什么,她收获了孩子对她的爱和尊重。

我们的工作是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他们会围在你身边跟你讲好玩的事,会将最可爱的笑容呈现给你,我们的一声“小朋友好”会让他们欢喜,一句“你的衣服真漂亮”会让他们快乐一整天。这么天真的孩童,纯洁的心灵,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我们最美的语言献给他们,让他们的心灵没有污点,让他们自信阳光的成长呢?

对孩子来说,最美的语言,说不定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你真棒”,可是这却是爱的教育,爱的启迪。美的语言,爱的教育,让我将心中所有温暖的话语,全都讲给你,我的孩子们。

更多文章

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

关于爱的教育演讲稿

爱的教育演讲稿3篇

爱的教育师德演讲稿

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

优秀教师演讲稿:在爱的教育中成长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爱的教育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篇7

一、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培养学生“大爱”的思想

美术鉴赏, 即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别。在美术教学中, 介绍美术作品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利用专题的鉴赏课, 也可利用随堂课的某一派某一作品的欣赏来完成。美术鉴赏课的类别有优秀作品的欣赏、美术史的介绍、美术家的生平和画技的分析等。艺术理论家认为: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的提高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 不仅在于如实地客观的生活画面, 更重要的是通过客观事物的描写, 从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观察和表现生活, 并在他们所塑造的形象中提示出社会生活的意义, 使观赏者在思想上受到启示和教育, 通过欣赏一些作品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使画中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他们的心, 成为他们世界观形成中的一个支撑点。从画家介绍方面来说, 通过徐悲鸿画家的生平介绍, 说明他的画品和人品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洋溢爱国热情的好作品, 三十年代创作的油画《田横五百士》以砥砺士节。《九方皋》表达了期望重视、发现和延纳人材, 促进民族复兴的愿望。抗战后期, 他毅然参加了以郭沫若为首的《文化界对时局进言》签名活动, 要求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 团结抗日。解放前夕, 他拒绝随国民党南逃, 和进步教师一起团结艺专师生, 保护了学校迎接解放, 他还是一位热心美术教育的事业家。许多优秀的画家都曾受到他的爱护和培养。无论艰苦创业, 教书育人, 还是为国为民, 为人处事……徐悲鸿先生堪称我们的楷模。许多学生在了解了徐悲鸿的生平后, 都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表示要发奋图强, 做一位像他那样有作为的人。从对美术史的学习, 对美术史的了解熟悉过程中也能激发我们振兴民族、建设祖国的热情。学生从彩陶壶的纹饰、兵马俑的雄姿、唐画的风采, 理解到国强才能民安, 国泰才能民富的道理。对大量文物、绘画被帝国主义掠夺, 大家都表示出极大的愤慨, 所以美术史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二、在美术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真人”的品质

美术理论知识, 富有强烈的哲理性。艺术家总结出来的绘画语录、术语, 也是人生修养之道。中国绘画发展源远流长, 在千百年里形成了独特的画论知识,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画品、人品高尚的艺术大师。唐代的《历代名画记》、宋代的《林泉高致集》, 都是教书育人的好材料。张彦远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已成为客观与主观的结合, 说明心正才能艺高。石涛和尚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告诉我们只有不畏艰苦才能有达到成功的可能。

三、在美术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真”、“善”、“美”的感情

美术教学的技能表现主要从写生和创作指导中体现, 美术兴趣小组和课堂教学, 都要求学生接受美术技能的训练。写生和创作的指导,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练习绘画的基本功。写生中的应物象形, 首先是实事求是的求实之风, 其次是看整体, 先整体后局部, 这与评价一个人也有相同之处。首先要看到其“整体”, 为了整体而改正“局部”的不足和缺点错误。另外, 一个人在整体中是一个局部, 局部应服从于整体, 为了整体而时常“忍痛割爱”。再则, 外出写生, 提倡学生画一些健康的、美的东西, 反对一些无聊的、颓废的东西。在思想上把关, 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标准。美术作品不光体现了技巧高低, 还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反映什么, 是反映真、善、美, 还是反映假、恶、丑。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还记得在为“创重点”展览作准备时, 大部分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作品要求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发掘主题。如他们中冷晓君同学的“校园风貌”, 画出了教学大楼的巍巍风姿;邹卿同学的《大展宏图》是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陶芳同学的《清荷》反映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这些都是学生思想感情的反映。

摘要: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美术教学除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及传授学生美术的技能技巧、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培养学生“大爱”的思想;在美术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真人”的品质;在美术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真”、“善”、“美”的感情。

白居易讽喻诗中体现的传播思想 篇8

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而衰。在危机与革新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一批诗人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以提倡和创作新乐府为己任,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重大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是这次新乐府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不但积极投身于新乐府诗的创作实践,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而且不断发展完善新乐府诗的创作理论,引领新乐府运动走向了成熟和繁荣。特别是其中的讽喻诗《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更是被誉为新乐府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

白居易是“讽喻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所谓讽喻诗,主要是指那些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以警戒当权者、教化民众为主要目的的诗篇。白居易讽喻诗篇中流露出的诗论主张与现当代传播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代诗文与现当代新闻作品不论是从宏观的历史传承角度,还是从微观的现实创作角度,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新乐府运动积极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也无疑与现当代传播的指导思想更为贴近。

一、从传播功能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诗歌的现实批判功能,这与当代新闻传播具有的社会监视功能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监视功能。作为“社会雷达”的新闻传播机构,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行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的“代言人”,代表民众及时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新乐府运动兴起以前,诗坛虚美之风极为盛行。白居易认为,自《诗经》后,现实主义的诗风在诗坛沉寂已久,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诗作极为匮乏。在他看来,前代诗人借诗文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或纵情于山水田园之间,或附庸风雅吟咏风花雪月之物,就连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杜甫,其反映批判现实社会的诗篇也不过三四十首。因此,白居易积极倡导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的现实主义诗风。(见《新乐府》五十首序)他的讽喻诗取材十分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希望他的讽喻诗通过反映人民疾苦,起到“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的社会作用,(见《策林》六十九《采诗》)给最高统治者和当朝权臣以警戒,引起对社会弊端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补救,进而达到“上流下通上下泰”的局面。(见《采诗官》)

同当代传播思想相比,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论更加鲜明地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封建文人,白居易希望协助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固然有其思想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这种维护绝非盲目地“助纣为虐”,他期望通过对朝廷内上至天子、下至小吏的监督与批判,通过对民情民意的真实反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达到政治清明、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局面,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其思想的进步性显而易见。

二、从传播原则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真实的审美取向与当代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必须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必须公正全面地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新闻报道中的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等等。

白居易所倡导的现实主义诗风要求诗歌创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因为只有真实,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信于人,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他坚决反对“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皆祥瑞”那种只报喜不报忧以蒙蔽君王耳目的诗歌。(见《采诗官》)他在《新乐府五十首序》中就指出其诗篇“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秦中吟十首序》中也说这些诗篇是“一吟悲一事”,“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当然,我们在此所说的真实主要是指诗歌素材的真实。白居易的讽喻诗在遵循基本事实的前提下,也采用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其既真实可信,又具有可读性。

三、从传播技巧看,白居易的讽喻诗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同当代新闻传播理论对传播效果的要求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作品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除了遵循新闻传播真实、迅速、新颖等基本原则外,还应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上下功夫,力求使文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中对诗歌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并以此作为其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白居易的讽喻诗在表达上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主题明确突出。他的《新乐府》五十首通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方式,每篇题下设小序,标明题旨,篇末通常以简洁有力的议论与题旨相呼应,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卖炭翁》是“苦宫市也”,《海漫漫》是“戒求仙也”,《上阳白发人》是“愍怨旷也”,《新丰折臂翁》是“戒边功也”,《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等。

其次,他的讽喻诗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 通过选取典型人物和事件,以高度集中化和具体化的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曲折突出,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悲惨境遇和贪官污吏的卑劣行径。比如《缚戎人》讲述了一个没蕃四十年的老边民“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弃儿虚弃捐。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的悲惨遭遇;《红线毯》在细致描绘了手工业者的辛勤劳作和高超技巧后,结尾发表议论,对献媚取宠,谄上欺下的地方官吏予以严厉的斥责:“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第三,白居易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比如,《轻肥》一诗在极力描写了权贵们奔赴军中宴的意气之骄和军中宴上山珍海味的奢侈之后,结句指出“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再如《重赋》一诗中前面描写下层百姓因受繁重赋税的盘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后面则极力渲染了统治者的奢靡浪费:“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进入琼林库,岁旧化为尘!”

第四,白居易的讽喻诗语言直白,音律自然,便于传诵。比如《杜陵叟》就以农夫之口吻对长吏进行了控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样平易浅俗的语言便于百姓理解传诵,同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从传播效果看,白居易具有自觉的传播意识,其讽喻诗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均获得广泛的传播。

白居易是一个具有自觉传播意识的诗人,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中,而且体现在他对自己诗文的整理编纂上,这是他的诗作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 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读张籍古乐府》中写道:“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他生前曾对自己作品进行过多次整理,编纂成集。

白居易的讽喻诗不论是在朝野,还是在民间,都获得了极高的传播效果。白居易在其自述中写道:“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口中,每每有咏仆诗者。”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解放思想 篇9

美是人的需要,生活也需要美。人的吃、穿、住、行之中,无不有美的追求与需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经济化,人们追求的价值也越来越多样化,生活中美的需要也越来越广泛。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有可能需要用美的眼光去审视、去判断、去取舍。即一个人掌握的美的原则、形成的美的素养将直接影响他的一生的生活质量。

我们面对着生活中处处需要美的社会,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却存在了许多问题。学生的美术作业与作品往往集中在一本本子上,每次完成后便沉睡于教师的桌面上,甚至有些学生的作品在教师给他评价定成绩后,便直投垃圾筒。学生的作业成了应付教师的作业,时间久了,学生的创作性和积极性便会泯灭,更谈不上美术素养的养成。分析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价值所在,往往被一个模糊的成绩所扼杀。所以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价值,即美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

因此,我便提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解放思想,通过引导,使学生懂得、体验到美术与人的生活的关系,从而去改变自己的学习动机,真正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与创作能力,用自己的所学与自己的双手去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与生活质量。我觉得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与原则,注意贯彻如下几个原则:

1、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通过《春天的花》、《树叶图案》和《蝴蝶图案》等课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造物美。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和百花争艳的美,作为农村的小朋友尤其能感受到他们生活在如此美的大自然之中,而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和花朵,各种色彩、形状、花纹的对称的蝴蝶也 1 能让学生感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而《高大的楼房》和《画座宝塔高又高》等课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类造物的美,各种形体的高大的楼群,各种风格式样的宝塔、极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少年宫等,更是能极大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纸筒人》一课中,学生感受到人的动态美。从《我们爱和平》一课中,渗透了思想教育,有益于学生形成美德。通过以上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要善于去发现。

2、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图画、图案和制作等方式,充分表达生活、大自然的美。通过描绘美丽的春天、用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插图、高大的楼群、我为奥运作贡献等,制作布贴画面来表达对大自然、生活的独特美。

3、把自己所学,应用于生活,使自己的生活更富于色彩、艺术美。

我请学生把自己平时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简单的装裱,然后挂于自己的家里、房间里,使自己的作品与家人共享,使学生感受到把自己所学用于生活的作用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校、家庭与美术有关的实践活动,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美术的实用价值。

我把学生的美术作品投稿到市青少年报或学校的金星报,参与者的学生画投稿,已有多位学生被刊登出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里的学习园地和黑板报的布置,使学生体会到了美术的实践作用,从而提升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生活美术观。通过一些设计课,例如,《我的书包》、《趣味纸笔插》和《有趣的日用品》等课,可以更好地沟通生活与课堂学习,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美术课中,请学生自己设计,用于生活中,进一步感受到美术的实用价值。

5、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与创造美的双手。

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素材,往往不被人所重视与发现其美术价值,例如:树叶、树皮、蛋壳等,而这些东西,在美术课中课成了创造美的好材料,经过学生的巧手,创作出一幅幅优美的工艺品。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甚至看似废品的东西,经过创作、加工,变成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进一步懂得了生活在于创造,才能更加美好。

我觉得在生活与美术的这两方面教学,让学生真正使学习美术中建立起生活美术观。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篇10

歌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 是人类出于本能的最原始的音乐表现。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表现出来的, 歌唱的声音美是歌唱艺术美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就有“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的说法, 强调了以人声为基础的声乐艺术魅力。

歌唱艺术的声音美是通过完美的发音技巧来体现的。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或戏曲唱腔等, 无不强调歌唱的声音美, 而要达到歌唱的声音美, 使歌唱美妙、技巧非凡, 就必须刻苦地训练自己的歌唱技能技巧, 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知识修养。若声音不美, 再美的乐器伴奏, 也不能达到歌唱美的高度。歌唱艺术中美的声音是有生命、有活力、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美是由自然嗓音、科学发声和音乐修养, 审美心境等因素构成的。天生的好嗓子是形成声音美的物质基础, 但天生的好嗓子不会自然形成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美的歌喉, 它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声原理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 因材施教, 根据各自的声音扬长避短, 且对其进行音乐素养和审美心境的训练, 使其具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心境。正如一块好的宝玉要经过塑造才能形成好的成品一样。只有用上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和共鸣, 嗓子才能发出歌唱所需要的美的声音。

音乐的选择是从心的, 从着个人的情绪的, 从着大家一颗追求美的心灵的, 而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为着追求形式, 追求声音的洪亮。我讨厌为唱歌而唱歌。因为每一段音乐, 都是有情绪的, 像文学作品一样, 歌唱者要去解读他, 才可以发现里面的生命。音乐是有旋律, 有节奏, 有强弱的。音乐同样是可以表现的。如果仅仅木讷的演唱, 那就背离了音乐的本性。不能称其为真正的音乐。

在古文《列子·汤问》里记载到:“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 过雍门, 鬻歌假食, 既去, 而余音绕梁欐, 三日不绝。”可想而知, 美得歌声可以给人带来多大的震撼力。美得声音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二、语言美的桥梁

歌唱艺术是诗的语言和动听的旋律完美结合的艺术。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 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 各种乐器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 但是, 只有歌唱乐器能够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 而其它任何乐器都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因此, 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 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 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

歌唱艺术是美化语言的创造, 歌唱渗透着语言, 语言溶解着音乐。歌唱语言是说话语言审美强化和夸张, 更具美的表现力。因此, 在歌唱艺术的学习过程中, 歌者不仅要深入剖析、透彻理解、努力发掘歌词的诗意美, 同时亦要加强文学修养, 不断地提高理解和掌握音乐文学语言的能力, 了解歌唱语言的审美属性, 充分调动歌唱手段和优势, 将歌唱语言美完美地表现出来。

歌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 在歌唱艺术中, 尤其要注重努力发掘歌词的内涵, 揭示歌词所要表达的主题, 展示歌词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境。语言具有风格特征, 歌唱语言的风格是由歌者来处理和掌握的, 歌者可以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 决定歌唱语言的风格。如有些民歌在演唱时就可以用地方色彩浓郁的方言, 这样语言风格与歌曲内容一致, 同时也充分表现了方言所特有的语言风格美, 而歌曲的地方特色和韵味亦可以淋漓尽致地宣扬开来。清晰、生动的语言是刻画艺术形象、塑造音乐主体的重要因素。在歌唱语言美的塑造过程中, 歌者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形式、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以规范的语言和生动的感情朗读歌词, 通过朗读细心揣摩歌词文学语言本身的内在韵律, 体验歌词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特点, 把握歌词的整个语气、语调、情绪和语势特点, 然后再将这种特点与曲调美结合起来, 使歌唱语言更具个性美, 以强化歌唱语言的美感, 更好地向观众传达歌唱艺术的语言美。

而歌词却和诗歌不一样, 从交流的观点看, 诗歌似乎更强调创作的敏感性与作品的关系, 强调情感表达者与情感的关系;而歌词则更强调情感倾吐与情感接纳的关系, 强调作品与作品接受者的关系。因此, 诗更倾向于心灵的独步, 而歌词更倾向于心灵的交流;诗更多个人化的成分, 而歌词则更多公众情绪的表达;诗更倾向于雅致化, 歌词更倾向于通俗化。歌词与音律的结合把我们带入了音乐的另一个层次。

三、情感美的渲染

歌唱艺术中, 声音是表现情感的条件, 情感是声音的主题。演唱者的情感体验是歌唱艺术情感美的基础, 我国古代乐论《乐记》认为。“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可以说是音乐美学史上关于歌唱情感美的最早的精辟论述。实现歌唱艺术情感美的传达, 不仅要求歌者深切体验歌曲的情感, 而且要切实体验词曲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情感内涵。“情发于中, 而声应于外”。只有声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创造歌唱艺术的情感美。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技巧反映生活。因此情感与形式在任何艺术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如果对作品形式所含的内在情感理解和体会得越深, 那就越能充分的表现出音乐的韵味和魅力。相反, 如果只掌握了表现作品的形式和娴熟的技巧而没有情感, 那就只能像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涵义, 由此带来的效果是乏味的, 难以打动听众。

歌唱者的情感和情绪具有感染性, 人们之间的感情沟通正是情感、情绪的感染功能, 才能以情动人。任何一首歌曲都是表现特定的情感, 为满足人们的感情的一种需要而创作的。像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歌者在演唱时, 既要把种植葡萄和培育爱情联系起来, 又要把纯真爱情和建设家园、保卫边疆联系起来, 还要把创建美好生活和民族风情联系起来。只有如此, 歌中葡萄小苗的栽培, 藤蔓的缠绕, 果实的成熟和“心儿醉了”, 才更具情感的层次、深度和回肠荡气、撼人心魄的魅力。因此。歌者在演唱时要反复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意境, 从情感内涵上去把握音乐作品, 使这种情感内化为解释音乐作品的能力, 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受到“撞击”, 产生共鸣, 形成一种表现的欲望, 然后用歌唱的技能、技巧将其表现出来, 把这种情感传达给观众, 让观众也产生共鸣, 这是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和传达歌唱艺术情感美的重要方面。

正确地把握情感。贵在真实自然。通过艺术化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 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只有艺术地、富有感情地去运用歌唱技巧, 才能赋予歌唱技巧以无穷的生命力, 才能更充分地去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歌唱艺术的情感不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也不是具体的思想。而是一种感觉, 是可以体验的, 也是可以理解和交流的。为了充分表达歌唱艺术的情感, 歌者不但要注重声音表情、语言表情、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的协调统一, 而且要实现彼此的融合, 才使歌唱艺术生命更具美感, 更加生动感人。

教师思想美的体现 篇11

一个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二个原则――民主与科学,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规律。

三个统一――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统一,主体思想与发展思想的统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时代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主体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思想。

四个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工作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富于哲理的思考。无论任何人,要改变客观世界,都首先要从主观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方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个支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以养、教结合为宗旨的家庭教育论,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独到理论和具体方法。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本质是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生态。

3杨瑞清: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视角,一种模式,它与情境教育、和谐教育、愉快教育一样,只是探索的视角不同,但追求的规律性是相同的

4刘京海 第一是期望。父母和教师要相信孩子,对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使孩子也对自己产生期望,从小拥有梦想。

第二是机会。父母和教师要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

第三是鼓励。父母和教师既要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孩子信心越来越足,行为越来越自觉。

5张化万

一、开放性的作文教学体系

二、现实性的作文教学资源 6张思明,他喜欢创新,创新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实践由此,他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如下形式来实现:引导与问题的设置——探索讨论后或分解或化归——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练习小结——求异、探新,延伸问题链——回到第一个环节。

7于永正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8顾泠沅近年来,顾泠沅大力提倡并大规模推进的行动研究、课堂观察、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案例分析、行为跟进、反思性实践和教学研修范式更新等,都充分体现了他的群体理想和建构原则。

9李镇西“和谐的教育 10 唐盛昌

11康岫岩整体高素养教育要求学生思想品行、知能、健康、艺术、劳动技术等方面整体和谐发展

12刘彭芝“新生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 13苏格拉底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问答法

14亚里士多德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民主主张,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目的的学说,首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宗教观和世俗17 18 19 20 观之间的矛盾。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

卢梭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裴斯泰洛齐把智育和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密切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裴斯泰洛齐的做法也有不少特点:(1)实践性。裴斯泰洛齐大力提倡劳动教育

蒙特梭利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杜威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历程,但是,教育在形式上,却不应孤立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之外,这一基本的认识,可以概括了杜威整个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确定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孔子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孔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因材施教” 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

墨子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荀子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21 22 23 24 25 26 27 董仲舒董仲舒认识到教育作为统治手段的重要作用。在把教育工作放在政治的第一位的思想指导

28王夫之在理论上强调“行”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重要结论。

29朱熹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30王守仁“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

31张之洞,教育方面的成就是最突出的 ,其兴学育才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

杨贤江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密切联系中国实际的重要著作,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杨贤江关于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

33陶行知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上一篇:青少年的食品安全责任书下一篇:雪是我前朝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