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

2024-06-13

当代审美(精选12篇)

当代审美 篇1

近年来,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趣味也逐渐由一元化走向了多元化 , 那些强调 " 主题先行 "、只有所谓思想深度而艺术手法单一僵化的戏剧 , 已经无法再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了。面对今天的观众 , 中国话剧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 , 从娱乐性、宣泄性、社会性和启蒙性等多方面使中国话剧更具亲民性和现实意义来探讨中国戏剧的审美形式。

一、当代戏剧的现状

中国的戏剧观众比较缺乏西方戏剧爱好者所具有的兴奋情绪, 苏珊·朗格称之为“直觉预感”的现象, 那是一种一踏入剧院就开始莫名其妙的欣喜若狂的心理期待。这并不能单纯归咎于中国观众缺乏戏剧修养, 实际上在我们戏剧舞台上几乎难得提供给观众一种美的想像——那种真正属于戏剧的审美幻想, 那么还怎么能够要求观众在欣赏戏剧之前拥有兴奋的期待呢?生活活力没有充分地展现, 到处是敏感区域, 不敢逾越。在这种情况下, 青年人宁愿从迪斯科、流行歌曲中得到生命力的自我肯定和满足, 而不愿心理负担沉重地正襟危坐在剧院里看戏。

二、要建立独特的感性形式

艺术的魅力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其中艺术的审美形式相当重要。托尔斯泰在论艺术时说:“艺术感染力的大小决定于下列三个条件, 一是所传达的感情具有多大的独特性;二是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么清晰;三是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如何。换言之, 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感受时的深度如何。”

话剧《桑树坪纪事》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 可以说做到了形式美、表现力强、极具震撼力这三者的统一。以“围猎”一场戏为例:如何把封建势力对新生美好的东西的吞噬和剿杀艺术化地表现出来?导演借鉴了史前人类围猎野兽的形式形成了导演构思的核心。“围猎”手法的借用产生了强大的表现力, 而形式美、表现力与导演所要传递的思想、观念的完美统一, 最终使戏剧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三、如何构建当代表现主义戏剧

这里谈到的表现主义戏剧, 它从现代主义运动中借鉴了大量的技巧和方法:象征主义的隐喻和现代寓言, 表现主义的大胆变形和类型化, 超现实主义的怪诞的潜意识;也从荒诞派戏剧的荒诞, 贫困戏剧的贫困化, 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 迪伦马特戏剧的佯谬……吸取大量的养分, 形成一种与传统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迥然不同的舞台呈现, 有力地推动戏剧观念的变革与当代戏剧的不断更新。

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马前泼水》, 在以往传统剧目中, 大多表现崔氏的“悔”——悔当初的任性、目光短浅、嫌贫爱富。这次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导演张曼君重新演绎创作的《马前泼水》, 把朱买臣休妻的传统故事以现代审美的视角和叙事方式重新解构, 以倒叙、闪回等手法清晰地展示出崔氏心理变化历程。这样使戏剧冲突从道德价值评判层面中脱胎出来, 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人物对婚姻、生活的选择与命运的转折, 还原真实的人生形态, 揭示情感的真谛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涵。所以, 该剧在形式的把握上是用现代意识观照传统, 又丝毫没丧失传统艺术的风采魅力。

四、感性形式与感性本体的统一

审美形式必须是可感的, 即可以用直觉领悟的而不是逻辑或推理这些人类后天创造出的形式来把握。其次, 从本体论意义上讲, 逻辑推理这种理性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本体之间有着隔膜, 只有直觉才能到达本体。本体是无限的, 因而是不可言传的, 我们的任何言语阐释都永远是残缺和歪曲的。再者,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行为, 就是用暗示、象征等方法使形式与本体合一。所以真正的艺术都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要将戏剧的感性形式与感性本体高度统一起来, 在戏剧作品创作过程中, 从选择题材到深化主题, 以及提炼语言等等, 都必须充满艺术性。整个艺术作品, 应该是艺术性的凝聚与联缀。艺术创造还离不开技巧。剧作家们必须经过长期训练, 娴熟自如地动用技巧, “心手相应”, 消除道与技的界限, 从而达到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摘要:近几年里, 观众往往在剧院里不是通过感性形式的直觉达到心理感应, 而是像读哲学那样用理性思考, 于是观众感到疲倦, 感到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审美愉悦——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的东西。戏剧如何走出这一困区, 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自身, 它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感性形式, 充分体现它原有的独立鲜明的个性价值, 只有这样戏剧才能找到出路。

关键词:戏剧,审美,形式

当代审美 篇2

摘要: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当下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健全其自身的人格,有效的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加深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当中,在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以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塑造为目标,首先对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其次对于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当代审美 篇3

艺术设计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产生的,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品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它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一种特点决定了设计的审美自由性。艺术设计的美应提倡自由,自由的审美体现在功能完善的产品上才是完美的设计。作为设计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将审美运用到设计中去,与时俱进地对美充分理解、贯通和运用,努力达到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艺术设计审美心理审美体现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56-03

艺术设计在研究美本身的同时,还有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艺术设计创作中。设计师是审美创意和体验的阐释者,设计作品的接受主体便是审美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且其二度阐释的价值绝不在艺术创作的价值之下。没有接受主体的参与、发现、响应和评估,任何艺术设计活动都是潜在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接受者不仅是艺术设计价值的发现者和评估者,而且还是艺术设计信息的反馈者。

一 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心理

(一)审美心理特征

接受美学的重要人物曼.瑙曼指出,文学(艺术)不是凝神冥想着接受者的消费对象,文学(艺术)使社会上“活动着的”主体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来。创造性审美思维不仅设计师必须具备,对进行二度创作的审美接受者而言它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创造性审美思维依赖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艺术设计审美接受主体的最主要心理特征,并且体现在自主性、自律性、期待性等方面。

接受主体的自主性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接受权利的意识,是对外部依赖性的一种扬弃。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的有意义的个体经验的获得.是通过知觉主体对刺激信息作出解释的过程。这种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点,如主体的动机、情感、观念等都影响着当前刺激信息的取舍。因为艺术设计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既有实用功利目的、又要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知觉主体总是依照自己的目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去审视对象。

艺术设计品之所以能给接受者以美感,主要在于接受者自身的心理自律性。这里的自律是同他律相对的,它标志着审美接受主体的自愿态度和自由心态。外在的东西如果不被内心的逻辑所自觉认可,永远是外在的。只有当艺术设计作品充分引发和活化了接受主体自律性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过程,使设计图像本身成为他凝神观照的独立对象,审美接受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心灵获得愉悦和自由的审美活动。接受者对艺术设计的规律和符号意义懂得越多、理解得越透,从作品中获得的美感就越强烈。

既然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是自主的、积极主动的,那么,接受者会积极地要求设计作品的审美内涵接近于自己的反应水平,或者把一种更高的审美期待的要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对接受者期待心理特征的阐释构成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理论。具体到艺术设计的审美上,接受者的期待心理即是指在接受设计作品时并不像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被动的反映,而是以“期待视界”为基础的积极参与。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心理不仅会随设计家创作和社会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和更新,而且常常会由于这种期待的强烈表示,影响到设计家及其审美设计活动的本身。比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自1908年起设计并产生了一种坚实的黑色T型汽车,这种汽车当时很受欢迎,几乎占领了整个汽车市场。但这种汽车色彩单一,造型设计上也没什么变化,与消费者追求时髦或流行的心理完全不相适应。随后,通用汽车公司为满足人们个性化消费的期待心理设计出不同色彩和多种造型的“雪佛莱”汽车.很快获得了成功,打破了福特汽车公司独霸汽车行业的局面。

(二)审美心理图式

在艺术设计审美活动中,图式可理解为审美主体接受外在刺激和做出行为反应之间的概念结构,是艺术设计审美主体接纳、吸收外界信息刺激,使之成为自我意识一部分的心理过程,是审美主体自主、能动地作用于外在物体信息的某种行为(物理的或心理的)的心理表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全部奥秘都根源于审美主体在接受艺术设计品时业已存在着的一种独特的、先在的接受心理图式。那么,审美心理图式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构成来体现对接受反应的具体影响呢?无疑,一切内化了的心理因素都是活生生的变量,诸如情感、认知经验、意志意愿、心理定势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深度和方向。

情感作为审美心理要素,不仅在审美创作上,而且在审美接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能激活审美主体的接受能力,使接受主体保持高度觉醒的状态,并能尽快地最佳地捕捉到或选择到有意义的设计符号信息。还可以补充审美对象信息表达的不足,对不完全的设计符号信息进行补充、补偿和重新组织,使设计品更具意义和价值。一定的认知经验是构成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前提。几乎每一种艺术接受活动中,我们都可以追踪到接受主体对于特定样式的艺术对象的经验反应痕迹。认知经验、情感和意志等在审美活动中经常发生有机组合作用,便会形成个体的或集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当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证实、强化时,接受美感和愉悦之情也就应运而生。艺术设计要充分了解和利用接受对象的审美心理定势,在人们愉悦的接受中顺利达到设计的目的。

(三)审美心理倾向

艺术设计审美接受主体的自主性、期待性、自律性以及审美接受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了审美主体在接受设计品的过程中有着较明显的心理倾向。艺术设计由于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性,其接受主体审美接受时不会像对纯艺术品审美那样受情绪情感的支配和影响;无论是家电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其设计品是否有利有用、是否经济有效,都会对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选择心理倾向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惯例经验,强化或弱化、接受或拒绝、肯定或否定艺术设计品的审美要素乃至整个作品。如对色彩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则形成了对色彩好恶的惯例倾向。审美接受心理倾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发展的趋向。一般来说,艺术设计接受者的审美心理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趋向于更美、更新的设计品。尤其是年轻人,求新、求异、求变和追随流行时尚,是他们突出的审美发展趋向的心理特征。

nlc202309031936

艺术设计者只有深入体察和把握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倾向和心理图式,尤其是把准当时的社会大众情感流向的脉搏,才能积极主动地设计出符合人们所期待的作品,并进而引导新的潮流,以不负设计的、审美的21世纪的艺术设计家创造美的使命。

二 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体现

大自然内在的秩序严密而神奇,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依赖自然、效仿自然习惯。艺术设计家们在追求、领悟大自然秩序感的同时,探索出许多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为设计的审美表现提供了可贵的理念、方法和经验。

(一)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法则

美学法则在艺术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的主观心理感觉与客观物体形态对应的结果,同时又不断地推动着艺术设计向前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既要继承前人积累、提炼的美学法则,更要勇于革新、勇于创造,追求对时代把握的深度和高度,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努力探索未知的视觉领域,使美学法则不断丰富和革新。

1 艺术设计的加减乘除——配置美

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从其表现媒介来看,主要是通过空间、造型.色彩、材质和肌理等基本要素来共同组成整体的。这个充满了表现力的整体,既具有适合使用的良好功能,也表现出对审美价值的追求。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反复推敲、反复试验的结果。一个设计活动要经过作者思维的飞跃和升华。经过一番加、减、乘、除的配置与润色,才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构思,传达设计作品所蕴含的信息。

古今中外干差万别的椅子,最能充分说明配置美中加、减、乘、除四者的关系。英国设计师麦金托什设计的高背椅,以直线和方格为主要构成形式,强调夸张地处理椅背;清代硬木家具中的扶手椅(图1)富丽华贵、雕饰复杂,细部处理考究,它们都类似做加法。相反,明式座椅古朴典雅、结构严谨,造型简练、挺拔,单纯而轻巧,如同减法处理;丹麦设计师维纳尔.潘顿的S形塑料悬臂椅(图2),去掉无谓的装饰,强调最原始的功能,简约而明快。中世纪意大利主教座椅用繁复的象牙浮雕装饰,耗材与功能不甚相关,体现了当时工艺文化和工艺美学的某些特征;无独有偶,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座椅尤其是明、清两代的九龙宝座椅(图3),蜿蜒伸张的雕龙和下半部的须弥座,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二者都类似做乘法。荷兰风格派赫里特,里特韦尔的作品——红黄蓝靠椅,用水平、垂直的框架和平板构成纵横的线条并穿插跳跃的色块,以新材料、新结构寻找出新形式;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充满新颖理念的“勃朗琪小姐”椅,是以透明的亚克力材料灌模成形,并在其中放入许多红色的玫瑰花,使本无生命的花朵永远绽放,漂浮于透明水晶之中。这两款摩登家具类似除法处理。

配置美的关键在于分寸的把握,通过一些细节的调整和处理,赋予作品一种气氛、意境和格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造型及结构的配置美在艺术设计中有突出的重要性。有机主义建筑家们设计的建筑往往生机勃勃,尽管有时外表简约,但各部分的配置十分丰富,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和建筑的造型,组成重叠和横竖交错、极富变化的构图,使建筑的形体更富有情调而又生动活泼,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2)色彩的配置好比是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化妆。和谐的色彩配置能突出个性,造成新奇而富有现代趣味的心理感受。色彩在视觉形式中,识别迅速、记忆深刻,具有先人为主的视觉效果,它是吸引眼睛注意力的诱饵。如红色调上飘带式的可口可乐字体己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图形。色彩的配置关系在现代设计中几乎无所不在,色彩具有的表情有时甚至胜过形状起的作用。但色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像噪音一样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参考色彩物理学常识,结合色彩知觉心理学来组织、调和色彩,在配置中极为必要。

(3)合理地使用、搭配各种材质,产生配置美,会使设计标新立异。在中国西藏几座著名寺院的大殿屋顶都采用鎏金铜瓦。墙体结合石、木、土、茴麻等不同材料,使整个寺院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多姿。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屋顶上方仿月桂树叶雕塑成一个镀金的球形,与墙面局部的平叶饰及大门两侧圆形灌木丛相呼应,由各种材质、色彩、装饰手法相交替配置的立方体和球体构成了建筑物的主旋律,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该艺术流派的主张、观念和风格。

2 艺术设计审美表现的基础——张力

德国美学家康德分析崇高有“力的崇高”和“量的崇高”,即审美风格形态给人“力”和“量”的美感。具有崇高性的张力,对于形式的完整美是一种技术手段,是模仿自然、描写自然、超越自然的一种手段。形式张力转化为艺术精神,就会给人心灵带来震撼。

在视觉传达中,有动作张力、形状张力和形式张力等,同样,在明暗、色彩和线条中也存在着张力现象,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表现性。一个点和一条线都具有能量,将这些能量联结在一起赋予想象力和主观性,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诱惑力、感染力和冲击力。有时候张力也是一种夸张,中国京戏的化妆(图4)和服饰(图5)明显带有这种张力特点。

张力的作用在于提高美的程度,加强视觉识别性,减弱庞杂、繁琐的部分。设计师必须将他想要传达的信息如密码般编入张力之中,并能够复制在各种媒体上,且被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所理解所接受。当今社会,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商战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成功的设计会拯救濒临经营危机的企业,使之步入欣欣向荣之道。所以,设计作品能让人一目了然地识别它,记住它,信任它,喜欢它,是至关重要的,而设计中的张力因素则是不可忽略的焦点,它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

(二)艺术设计中形式个性的体现

1 形式法则的独特运用

艺术设计是将信息进行复杂加工及程序化处理的一个运用形式法则的独特过程。设计者的任务是将种种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加工整合,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并且予以视觉化的具体表现。

建筑巨匠柯布西耶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针对现代设计的形态提出了多项构想与预言,认为新时代建筑的形态应是当代思想的反映,它必须具有简洁而静寂的秩序感,成为能够代表工业文明的一种空间设计。这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跨出了关键的一步,促成了后现代设计思潮的萌芽和发展。加拿大设计师威尔斯,科茨曾说过:“时代的社会性决定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他设计的收音机,吸收了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大胆地在扬声器护罩上镂雕成日出般的造型,调节器围绕着扬声器呈半圆形排列,新颖而精美,是体现现代性的最佳设计之一,充分反映了作者所倡导的设计理念。20世纪30年代掀起了一股流线造型的风潮。在艺术设计中广为盛行,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以及建筑等方面都有类似的设计思想。可口可乐瓶子(图6)的设计赋予无生命的塑料材料以生命般的魅力,被拟人化处理后的瓶子,似乎有了丰满的胸部和纤细的腰身,整体上呈现为富于变化的曲线,它是形式法则独特运用的典型代表。各种流线型设计之所以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这就是标准化前提下的多样和统一。

2 个性的张扬

“衣服穿在外面,但必须用心去体会。”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让我们自然想到日本时装界精英三宅一生,他的褶皱装系列(图7),正是其张扬个性理念的最佳诠释。他的作品摆脱以往的设计常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将褶绉所形成的自然之美升华为新的欣赏价值,把这一新概念、新思维传达到人们心中,达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北美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作品明显不同于传统模式,打破了正统建筑四面直角形式的羁绊,代之以边界模糊的集合,对材料、形式、造型充满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运用。使建筑极具原创性和鲜明的个性。代表作古根海姆博物馆(图8)采用昂贵的钛金属作外墙的包裹材料,脱离功能的实用性,走向表现主义至上的道路。正是设计师的这种别出心裁,才使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成为了国际旅游的一个热点。

三 结语

设计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场颠覆视觉惯性的革命,用新的甚至是叛逆性的表达方式挑战陈旧的审美观念。但标新立异绝不等同于哗众取宠,成为经典的,必定能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这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作品。对既往的视觉模式、思维定式的冲击,需要冲破的不仅仅是设计者自己的心理惯性,还有保守势力。视觉惯性的根深蒂固在于它是很多人所固守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民众的宽容态度及较高的审美修养,可能会造就一个设计家创意的诞生,既契合于最高的审美规律,又能满足民众的热切期待。

审美教育优化当代大学生 篇4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及作用

所谓审美教育, 是指培养人接受、理解、评价、欣赏美好事物方面的能力, 并使之这种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而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手段。它是对受教育者的精神情致的塑造和陶冶, 净化着人的思想和理念。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 人性的回归与复苏, 步入高校的90后“天之骄子”, 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需求, 注重经营美丽、经营梦想, 重视人文理念、人文关怀, 反感简单说教。因此, 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 应总结规律, 顺应潮流, 改善方法, 有的放矢, 应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而审美教育便具备这种特定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 审美教育具有令人愉悦的可感形象, 它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在一本《谈美》的书中说:“美不完全在物, 也不完全在人心, 她是心物孕成的婴儿。”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 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 一切道德规范, 只有当它成为人们内心信仰和要求之后, 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审美教育就是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 感染学生, 从而使广大学生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美的鉴赏和情感的变化来分辨美丑, 自觉地扬善弃恶, 不仅达到“好德”的境界, 而且达到“乐德”的境界, 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

第二,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快, 能促进思想的健康发展;反之, 由于紧张、烦乱以及一切恶劣心情, 感到困惑郁闷, 则会带来思想上的负面因素。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 “郁闷”一词以55%的得票高居榜首。大一学生为“现实中的大学与想象中的象牙塔不一样”而郁闷, 大二学生为“敏感”的校园人际关系以及校园内部贫富差距显露的社会不公而郁闷, 大三和大四学生则开始因为“考研、就业与恋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郁闷。专家指出, “郁闷”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的反映。针对学生的“郁闷”, 高校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大自然。面对美好的事物、神奇的山川, 人的心灵会激动得发颤, 自我追求、自我完善的驱动不禁油然而生, 而且会渐渐化作自觉自愿的美的潮流, 使其心气通畅, 人格升华。

第三,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工作的审美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美的标准———这同时也是道德的标准。健康的身体、崇高的道德、高尚的美感———这可是我们通常总说的那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营造和谐环境, 就必须理性地看待学习、工作的审美价值, 在学习工作中领悟自己付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 进而激发其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的热情, 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奉献激情, 实现思想上的升华。

二、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倡导四美、率先垂范。教师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 必须有崇高的师德, 练就过硬的师能, 创造一定的师业。俗话说:“好言行、好形象就是好教材。”孔子也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总之, 作为人民教师或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 无论在内在气质还是在外在风度上, 都要使教育对象产生美感。

形式多样, 推陈出新。随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个人意识和求美的愿望日益强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以满足广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审美心理需求。如除切实抓好教学实践, 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等举措外, 积极把欣赏中外名著引进英语角活动, 让学生感受中外名著的意态美、凝练美、豪放美、空灵美、含蓄美、闲适美、情感美和壮阔美……这些活动的开展, 在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实践证明, 如果把思想教育寓于美的形式、艺术形象之中, 就会造成一个赏心悦目的心境, 使抽象的感情知识变得形象、活泼, 让广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 心灵得到净化。

美化环境, 以景感人。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 那就是“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刘佛年也曾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个把学校优美的环境称之为“第三课堂”。所以应该十分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知识化建设, 使校园空间丰富多彩:有拂面春风般的默默熏陶, 有润物小雨般的细细濡染, 有牵魂动魄的艺术作品一样的悄悄诱导, 有发人深省的箴言哲语似的启迪。

审美体验形态在当代文化中的体现 篇5

一、惊羡体验:从大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化的传递,审美意识不再囿于文字给以的想象的留白,而是选择更加直接的画面重构的传媒方式,比如影院的出现,人们会被恢弘场面的还原所折服,惊羡于电影通过各种艺术手法(比如配乐,音效,特技等)添加与组合,给人以一种更为直接及强烈的视觉冲突,从而达到完成一种新的审美体验的目的。细化来看,中国经典爱情电影《庐山恋》首次把吻戏搬上了荧屏,以当时中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意识范畴,虽然对这开创性的一幕争议是要远大于接受,但还是有着惊鸿一瞥的,并为后来的影视尺度体验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再以电影《爱情麻辣烫》为例,五个单纯的爱情故事,串联成一部影片,在形式上首开先河,在内容上,每个观看者都从故事本身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身边的原型,这也是影片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惊羡体验。

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

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 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物的微缩胶卷„„这是对中国屈辱历史再现以及中国文物流失现状的感愤,如果没有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可能也就没有今天敦煌的凄凉,那些曾经属于历史的辉煌,是再也回不来了,作者通过他愤怒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遭遇的激切的感愤体验,并且告诫世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回瞥体验:金庸武侠小说的出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就因为其小说于传奇里面融合了古典传统神韵,做到了雅俗共赏。金庸总喜欢在他的小说中间体现人生之理,学问之理,历史之理,事物之理。比如你读郭靖的成长故事就难免想到一些智力与成材的道理,江南七怪的满堂灌让你联想到当下的应试教育问题,郭靖和黄蓉爱情故事里又能看到现代婚姻中男女性格互补问题,石破天在侠客岛破译武功秘籍可以让你想起在知识的创造和理解上“重要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无知的东西”,甚至想起“道”与“言”的问题„„不胜枚举。在这些情节中,你都可以看到古典神韵与现代思想的一些冲击与融合,从而进一步的回归到古典文学里,来提升对当代文化或生活的思考。

四、断零体验:文革并不缺乏文学,那就是“地下文学”。杨建在20世纪时文革的整个政治气候不相容的,这些作品的代表作有黄翔的《野兽》,食指的《疯狗》,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虽然他们与主流社会对立的层面和层度各不一样,但都具有对立的特质。这种对立的特质,不仅存在于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主流政治意志形态相对抗,而且还在于他们对文学作品美感和文学性的自觉的追求和实践,这种追求和实践使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如食指写于1968年的一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以一种简单的场面对一个大动荡时代做出了记录,宏大的公共场景与私人性生活空间的转换,个人心理幻觉和回忆的瞬间“入画”以及“真实瞬间”与“诗歌瞬间”,空间的切换与时间的错位,现实场景与人生舞台之间的转换,这些都更像是分镜头的蒙太奇画面组合,从瞬间过渡到永恒,把时代经验转向个人经验,时代主题的叙述变为带有亲情的记忆和生活细节的白描,诗人通过个体的生活感受记录下一场时代悲剧和一代人的命运绝唱。可以说食指的这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韵味,是作者本人自觉的艺术追求,用这种艺术和审美上的不同来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相对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展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的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线绳绷的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的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的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它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选至《今天》第二期,1979年2月26日

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浅析 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 当代大学生 个人修养

[中图分类号] G40-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18-02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知觉和审美情趣,对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审美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即“美育”。审美思想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实践审美的过程中会激发出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的产生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生理想。大学生从感性出发,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实现自身的理想,这本身就是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此外,审美教育能够净化人的情感。它有利于开阔视野,放松心情,陶冶学生性情,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

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在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各种学科碰撞融合,其中美术、音乐、文学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学科与各类基础学科合作,为科学家们带来了无数的灵感。例如,爱因斯坦和袁隆平都精通小提琴,牛顿不仅会拉小提琴,而且在钢琴方面也很有造诣。一些科学家也经常会为了追求美的境界而走向了真理。另外,创新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学生获得想象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日常的审美教育。“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想象力和美感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也决定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三)审美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审美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其中需要提高人自身的素质,让人们能够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美育与提高人自身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注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建立一个科学的审美观,保证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强烈的情感投入,实现正常的人际交流。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一个社会人,每个人审美价值、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实现地球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审美的需求是人内在的对于生命的需求,生态意识一旦内化成为人的审美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法律、政治等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当前大学生的审美现状

(一)审美存在误区

首先,大学生对通俗文化和低俗、庸俗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通俗不是低俗,更不是庸俗。文化的通俗化在一定意义上符合大众的需求,但是低俗和庸俗文化是必须要抵制的。当前大学生的关注点不在具有哲学性、文学性的高雅文化上,反而注重充满调侃和低级趣味的网络文化;他们追求的不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是刺激性、娱乐性和消遣性的满足,这体现了大学生审美目的出现偏差的特点。

其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认识误区值得关注。部分大学生忽视当代主流思想文化和中国经典传统文化,一味追求非主流文化,盲目跟风,没有自己的辨识能力。他们没有意识到,时尚的东西往往飘忽即逝,能够被沉淀下来作为经典的少之又少。当今大学生热衷于追捧时尚元素,认为时尚的、流行的就是美的,过时的东西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这显然是错误的。

再次,大学生注重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心灵美。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把美的标准仅仅定义在外表上,过分注重衣服、头饰、器具方面是否符合潮流,忽视了人的真正价值的体现应该在高尚的内心品格、美好的心灵、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上。过分注重外表极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利于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二)当代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艺术素养

“从对某专业一年级的大学生艺术素质问卷调查结果看,对何谓‘艺术的回答,其中认为‘是一种专业的占20%,认为‘是一门特殊专业的占调查人数的50%,认为‘就是画画、唱歌、跳舞的占30%。在入学前对艺术的了解情况当中,‘接触多一些的占10%,‘接触一些的占20%,‘很少接触的占70%。对艺术的兴趣程度中,‘很感兴趣的占20%,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0%,现在‘很感兴趣的占50%。对交响乐和抽象画能‘听懂或者看懂的占10%,‘懂一点的占20%,‘一点都不懂的占70%。对自己的审美能力评价为‘很好的占10%,认为‘一般的占20%,认为‘较差的占70%。”[1]从这个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于艺术的认同度较差,感知力和表现力都很缺乏。艺术对其他能力的提高有潜在的影响,如果缺乏必要的艺术素养,将会直接影响未来我国的人才质量。

三、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措施

由上述大学生的审美情况可知,当代大学生审美现状不容乐观,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增强大学生的识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学生审美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指导,通过审美、创美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人格完美的新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意志,这同样也是审美教育的内容。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导学生对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自身的审美定位不仅要符合当前作为学生的身份,更要符合未来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在培养学生正确审美定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只有丰富的内心才能感知丰富的世界,以此培养学生的美感而不是简单的感觉。

(二)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实现大学生审美教育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学生是否意识到,它都客观的存在并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因此,审美教育应该紧紧抓住校园文化的隐形教育功能以感染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娱乐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进行科学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正确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这种精神文化建设可以是浓厚的学习氛围,自觉的良好生活习惯,学生对学校秩序纪律的遵守,友爱同学,尊敬师长等。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追求美感,认同健康的精神生活,拓展美育的内涵和空间。

(三)在社会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美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去进行审美实践的具体活动,是无法获得美感的。当前大学生审美素养普遍不高,需要经过审美具体活动获得对于美的进一步理解。审美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生活中的审美创造,也可以是唱歌跳舞,艺术修养的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每一个社会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要“给人以温暖的力量,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慰藉”。在具有艺术性的文化作品的熏陶下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四、结语

美育在完善人的审美品格,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扬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是我们当前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丹.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J].新校园,2014(3).

[2] 王莹,王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堂教育[J].大学教育,2014(6).

[3] 吕疆红.加强美育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J].高等理科教育(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0(2).

[4] 王朝元.关于审美本质的新思考[J].大学教育,2013(8).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14-12-20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之惑 篇7

中国当代艺术的出现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民间力量的推动而发生的, 从一开始它就带着非主流, 非官方的鲜明烙印。时至今日, 当代艺术在受众心目中虽然已经有了相当的接受度, 但什么是“当代艺术”, 其描述界限仍然模棱两可。而中国当代艺术更有其发生、发展的复杂特质, 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通过纷繁多样的艺术作品表现出对特定时代的思考, 并针对中国的现实、当下国人的生存状态做出回应与表达;第二、它在艺术媒介与方式上则尽可能与西方接轨;第三、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关系。中国的当代艺术同时受到西方现代文化与当代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 所以学界历来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是舶来品。而西方现代主义文化与当代文化思潮有着各自的理论立足点。简而言之, 现代主义重在理性与启蒙, 而当代文化思潮中例如后现代主义则是站在反对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去消解启蒙, 反对理性。可以说西方的当代文化思潮是建立在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质疑与反思的基础上。但是中国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困境, 即我们在前现代的滞留中又不得不同时挑起现代与当代这两副重担, 而它们在观念上的落差与不同又势必造成对艺术观念与价值理解上的混淆甚而是互相矛盾。2015年12月的一天, 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上一名女游客被一名华裔女子美工刀刺伤, 有在场人士形容, 起初以为这是一场行为艺术, 所以未加阻止, 但后来才知是袭击。杜尚曾说:生活就是艺术。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美妙宣言, 在当下这些似乎都已经实现。“什么是艺术?”的疑问早已转换成“什么可以不是艺术?”的反问。艺术与生活的鸿沟被不断弥合, 当代艺术的实践大多建立在非艺术、非审美的实践之上, 如果说当代艺术的立足点不是审美, 而是社会生活的语境, 是全球文化的激荡, 当代艺术是没有定式的流动状态, 它宽广而没有边界。那么受众能否接受这样多面生发的当代艺术?行文至此, 作者疑惑关于当代艺术的审美, 这是否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向度在哪?这仍然是一个在审美之内外需要厘清的问题。例如时下蜚声海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徐冰也曾不无忧心的说道:“当代艺术的系统的困境在于, 一方面他想取消艺术, 到头来其实是取消不了, 反把艺术弄成一种难看的‘被看品’。另一方面艺术家想摆脱工匠身份获得哲学家资格, 实际上他们有没有那么深刻, 反把自己弄成什么也说不清的哲学家。他们不但不为这种不清楚羞愧, 反而用来掩护, 放肆地胡言乱语或装疯卖傻。他们的装疯卖傻不但不能被揭穿, 却还被整个艺术系统保护着, 结果是一部分搞当代艺术的人胡作非为, 被愚弄的观众还背上了一个不懂的罪名。”而英国当代艺术学院院长伊万-玛索则说到:“大多数的观念艺术是虚伪的, 自我满足的, 毫无技巧可言的粗糙艺术。”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艺术其表面的繁华无法掩盖内在的空洞与麻木, 而我们更要深究的是表象之下的实质是什么, 或者说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说中国当代艺术无法跳脱西方的思维模式, 而眼下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这“拿来的”西方模式更是理直气壮。而再往前追溯100年, 彼时中国的文化精英们迫切地引进西方文化, 就艺术而言其矛头直指传统中国画, 提倡用西洋画改造中国画,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 全然地摈弃传统绘画的技巧与趣味, 用自然写实主义的造型方法驾驭中国已逾千年的水墨媒介;二是用西方的现代派艺术融合中国画, 以期融汇贯通, 再造新艺术。在这一场革新中, 尤其是前一种方法在国家积贫积弱, 民族危亡的危难时刻艺术亟需起到救亡图存、振臂一呼的作用, 在此艺术的功能凌驾于审美之上, 它功利十足, 并在以后更长的时间内成为艺术创作的主导思想与方法, 并改造着几代国人看待艺术的价值与衡量标准, 即题材的“现实”或宏大与写实能力的高低较量。而在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看来, 把“画的是什么, 栩栩如生当作衡量艺术的标准, 是一种审美惰性”。1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中审美活动更是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生命体验, 是一种出神入化地对道的体验。“在中国美学中, 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外在美术的知识, 也不是经由外在对象‘审美’所产生的心理现实, 它所重视的是返归内心, 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 通于天地, 融于自我和万物为一体, 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2出于“启蒙”需要的中国艺术革新虽有其时代的必然, 但其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背道而驰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其后的年代里, 这种精神割裂与审美惰性被得以延续。

中国近百年的艺术历程中“西方”始终是我们的参照。而西方世界自19世纪以来的文化与艺术亦发生着一次次深刻的激荡, 现代主义文化与艺术运动不仅仅一次次地震荡着古典艺术, 关于艺术本身也在被不断颠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熟起来的艺术家倾向于以观念为主导的创作导向。许多当代艺术家十分重视创造与艺术圈之外的世界有着密切联系且富有意义的作品, 包括来自各种话语的思想论争。”32015年英国最重要的艺术奖项特纳奖由10多位青年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组合“Assemble”获得, 他们的获奖作品即是改造利物浦Toxteth地区废弃住宅。媒体评论:若以严格的定义来界定“艺术家”的话, “Assemble”组合是特纳奖历史上首位"非艺术家或艺术家组合”获奖者。英国第四频道的电视主持人评论说:这个结果改变了特纳奖的性质, 因为我并不认为这是现代艺术, 这是社会责任, 也是很漂亮的建筑, 今年太奇特了。而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Assemble”组合借鉴了艺术、设计和建筑领域长久以来的团队合作的传统。他们提供了社会如何运作的多选模式。Assemble和利物浦Toxteth地区当地居民之间的长期合作展示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并能驱使形成重要社会议题。当代艺术世界丰富多样、变化迅猛, 但一定不是绘画、雕塑的主场, 而装置、表演、多媒体、文本日益成为普遍的艺术媒介, 这也使得当代艺术经常处于“非艺术”的质疑中。当年杜尚挑衅权威, 高举反艺术的旗帜, 最终埋下了艺术对于视觉与审美的脱离, 并成为日后观念艺术日渐兴盛的导火线。观念艺术的追随者, 不断扩大艺术的疆界, 使得什么都可以是艺术, 只要创作者想得出来, 有了概念, 这就算是艺术了。所以说, 西方当代艺术的立足点早已不是视觉, 当代艺术是对艺术传统的超越或是反讽, 它是在审美之外的情境或语境的制造者。当代艺术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表达出其对宗教、政治、种族、女性主义、消费主义、资本主义等等严肃社会问题的思考, 但往往也触探了社会道德或法律的底线, 使自己深陷麻烦。克里斯-奥菲利 (Chris Ofili) 的画作《圣母玛利亚》, 此画中的圣母皮肤黝黑, 身上装饰着涂有树脂的大象粪便。安德里斯-塞拉诺 (Andres Serrano) 摄影展的一幅题为《溺尿中的耶稣》的照片, 就是基督受难像被浸泡在尿液里的一件作品。凡此种种作品引起社会舆论的一时之惊, 作者似乎以激烈地方式表达了缺乏信仰, 麻木苍白的现代人的精神窘境。而中国的艺术家朱昱吃一个死胎 (《食人》, 2000年) , 萧昱展示一个死胎儿的头 (2002年) , 类似这样的作品更是挑起社会的愤怒和排斥, 它们毫无“美学”上的意义, 艺术作品成了话题和事件营销的附属品。“思想是制造艺术的机器”, 当代艺术成为宗教、哲学、政治等问题的转换器, 在美术馆展出的当代艺术演化成了一场场思想的演出, 它们没有观念的支撑或释义就难以成立, 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拖 (Arthur Danto)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要终结了。

当下, 中国的当代艺术既要放在本土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反思, 同时也应将其放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去审视。就像批评家王林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关系, 一直有一个知识盗版的反省。而艺术已然当代, 当代艺术是在全球规模上跨越空间的以西方为范本的多样艺术实践。“当代是时空的穿梭”。4当代艺术的发生是非线性线索的多元生发, 它是对宏大与整体的瓦解。当代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被贴上各种标签, 例如, 偏爱惊悚、暴力的题材、趣味低级;观念至上、晦涩难懂;当代艺术是市场的附庸, 而商业又无法摆脱媚俗的尴尬等。这些标签即是当代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呈现出来的面貌, 但这些并都不能从本质上说明这就是当代艺术。中国继85美术新潮的现代启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当代艺术愈发蓬勃的发展时期, 中国艺术家更主动的融入并接受文化全球化的激荡。他们获得西方世界的认可并建立自己的艺术事业, 例如蔡国强、徐冰、艾未未、张洹、陈箴等等。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作品本身的价值, 而更有着其鲜明的“中国式标签”, 例如中国式的文化符号或中国意识形态的揭露。同时期国内艺术界出现的“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的作品也逐渐被国际艺术市场所青睐, 这类作品同样是以社会性和政治性作为作品的出发点, 而不是立足于形式的探索。它们既满足了西方对于东方的猎奇, 同时也是来自中国的全球化艺术。“自90年代早起开始, 艺术家也因此赢得诸多认可, 以至于他们开始相信, 未来纯粹的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其所描述的内容, 就要减少技术上和形式上的复杂性。他们对社会性内容的敏感度和处理方法成为整个艺术实践的核心主题, 无法容纳创作中其它不相关的东西存在。”5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已成就一部历史, 但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 当代艺术在行进过程中的偏颇与过失更不应忽视。尤其在今天的艺术交易市场上, 某些艺术家的作品已居天价, 例如曾梵志的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2013年秋季拍卖会上拍出1.8亿港元, 一时间舆论哗然。这类作品在社会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很多人惊叹、晕眩于天价的光芒, 所以此时我们给予当代艺术以清醒的认识更显必要。再者, 西方的文化界也早已对其当代艺术的性质、价值与前景展开激烈的批评与讨论, 甚至提出了“当代艺术危机”的言论, 这是西方人的文化反思, 而做为“舶来品”的中国当代艺术, 它更需要去反思, 盲目地跟风势必是不行的, 并且这个“舶来品”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也已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

没有西方当代艺术的催化, 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会呈现出现在的面貌。“1980年代以后, 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徘徊在两种逻辑之间:一种是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或冷战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将异于西方的特殊经验展示给西方;另外一种就是如何使自己迅速‘国际化’, 如何在一种普世价值中展示自己的‘当代性’。过去30年我们的艺术一直摇摆在这两种逻辑之间, 最终还是无法形成我们独特的视觉逻辑, 如果我们不触及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也许我们就无法找到自己的方位感。”中国的艺术文化亟待解决的是建立自己的艺术话语当代系统, 当代艺术的实践与交流不能缺失国际语境, 而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之路的探索亦不能遗弃自己的文化根脉与社会现实。

当代艺术在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逐渐突显, 特别是让其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和竞争力以及对话能力, 成为了更加迫在眉睫的事情。北京、上海, 深圳、广州、香港正在成为21世纪新的艺术中心, 当代艺术通过各式各样的展览拓展着它的艺术版图, 当代艺术与展览也日益成为地方与全球联结的桥梁。当下很多城市都鼎力相助于当代艺术区的建立或积极推动当代艺术活动, 艺术俨然成为城市的名片。因此, 秉承多元文化的当代艺术更需构建起能体现时代创新精神和当代文化维度的价值评判断体系。而本论文的写作即立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缺失, 既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又为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思考的空间与行动的方向。

注释

11.栗宪庭著.何为“当代艺术”.北京文艺网-美术.

22 .朱良志著.中国美学15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

33 . (美) 简-罗伯特, 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 匡骁译.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2:4.

44 . (美) e-flux jiurnal编, 陈佩华, 苏伟等译.什么是当代艺术[M].金城出版社, 2012:91.

当代审美文化与书法的未来探讨 篇8

要对当代文化与书法就行探讨, 我们就必须得从传统文化入手, 要找当代文化的根源。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十分丰富, 包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有书法、武术、甲骨文、瓷器、水画、壁画、石器雕刻、国花、乐器等, 数不胜数, 一定会让外国友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的。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书法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它能够将我国的古代文化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之一。书法的刚柔相济正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毅力和精神的象征。因此, 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是发扬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让我们的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走向美好的未来。

一、关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分析

(一) 人们对“代审美文化接受习惯的转变”[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人们心中的审美标准也随着社会潮流正在发生着变化,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人们对审美文化的个体性体验开始向集体狂欢式转变, 就是说, 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审美文化的个人体验和感受, 而是开始寻求新的心理刺激, 寻求大众的参与, 大众娱乐的情趣;二是人们对审美文化的接受开始由内视阅读转向外视阅读, 就是从以前的用外在感官接受文化到用内心感悟、联想、想象文化, 对文化进行思考;三是单一的文化接受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广泛接受各种文化形式, 拓宽视野;四是从以前的艺术性审美向娱乐式审美, 寻求的是一种娱乐、快乐享受;一种刺激、狂欢。

(二) 当代审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联系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审美文化的影子, 审美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是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样态, 它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各种审美活动的“内在指向”, “是个人审美情趣的凝炼与升华。”[2]由于审美文化具有多种特性, 如民族性、时代性、自由性和引领性, 因此它对我们合理生活方式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审美文化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实际, 所以生活的客观存在是审美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审美文化能够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引领到时尚的前沿, 能够不断规范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建构合理的现代生活方式。

二、关于中国书法的审美分析

(一) 中国书法的艺术性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分之一, 其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 它是将中国大地上的众多元素符号运用其中, 将生活中的事物的特性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给人一种舒畅淋漓的发感觉, 字里行间都彰显一种神韵和风采。他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字书写, 而是文字为载体, 传达一种精神、智慧和生活面貌。因此说, 它具有艺术性, 像诗一般书写着现实的生活状态, 让观看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和联想, 进而引发深入的思考。

(二) 中国书法的审美性

文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有着深厚的基底, 无论从其出现的时间上还是发展轨迹上, 都有着悠远雄厚的历史底蕴。在我国有关文字的记载中说道“最初的写字就是画画”, 写字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来记载事物, 传情达意, 而来慢慢演变成了一种艺术。就是说, 人们写字不再只是用来传大讯息, 也用来供人们观看和欣赏, 人们可以对它进行评论和赏析, 可以对它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所以, 它成为一种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 那它有着其独特的审美性。

1. 中国书法具有线条美的特性。

“线条是书法的基础和灵魂, 是书法能够不断延续的重要媒介, 而且也是书法家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精神、气质和才气的重要媒介。”[3]而对书法艺术的线条的审美标准又有以下几个:力量感, 为什么说很多的人写出来的字看上去有气无力的, 没有什么活气, 就是因为他们在力量感的把握上没有控制好, 不是用蛮力, 而是一种“巧力”, [3]它需要将手掌、手指、手腕和手臂的意识协调起来, 然后加进书写者的审美观念和经验, 形成自然的运动。其次, 立体感, 文字的立体感就是通过抽象地提炼空间感, 中锋居中, 给人一种立体的空间感, 这样的字会显得有张力。最后就是节奏感, 这就要求在运笔的过程中把握好松紧、轻重和快慢, 给观看者一种节奏感。

2. 中国书法具有结构美。

书法的结构美就是指字形怎样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形体结构表现出来, 主要包括平正、匀称、参差、连贯和飞动, 把握好了这五个方面, 就能够很好地展现出书法的结构美。

3. 中国书法具有章法美。

万事万物都要有章法, 有了章法, 事物才能够将各自的特性、体态和形象面貌展现出来, 才能够给人一种整齐、整洁的感觉。书法也是如此, 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稍有差错, 就有可能印象到整体的美观和感受。总之, 必须把握好“体势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3]

三、书法艺术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结合及其未来的走向

(一) 中国书法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结合

根据中国书法的审美特点, 我们能够从中发现书法的艺术美、形象美等。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人们不再只是书法作为一种写字活动, 而是将其与我们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联系起来, 如舞蹈、雕刻、“平面设计”[4]等, 使得书法艺术与审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了书法新的审美特性和情趣, 人们习惯于将书法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体活动结合起来, 人身体的柔韧度、舞姿的刚健柔美等等, 这使得中国书法变得有血有肉, 成为一个活体, 充满了生气和朝气。

(二) 两者结合的未来走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代的审美文化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消费文化,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产物, 也就是审美文化与人们当今的现实生活状况息息相关。“城市建设和改造越来越趋向与环境的美化、现代化、舒适化、亮化等等”, 在这样环境下, “城市中个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也在从物质需要满足向符号性、形象性和娱乐性的需要转变”, 比如说,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一些休闲、旅游、美容、健身等活动。也就是说, 审美文化开始越来越向“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变。[5]所以, 如果将中国书法与审美文化相结合的话, 那书法的审美特性也开始取向生活化、消费化和休闲娱乐化。在前面, 文中也提到了中国书法带有艺术性, 有艺术品的性质, 可以供人们观赏和评析。那么, 在消费经济时代的今天, 中国书法想要更好地走向市场, 供更多的人们观赏的话, 可能就要尽可能地接近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 从而实现自身的美学价值。

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分析, 并与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活现实相结合, 对当代审美文化与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当代审美文化与书法艺术, 并从中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无限魅力。

摘要:随着时代的更新, 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神韵和精髓可能都渐渐地有些遗忘, 但是经典始终是经典,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基, 关系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兴旺与繁荣昌盛。因为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取代的魅力, 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为当代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传达出了中国人们对国文化的深刻研究。因此, 本文将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来当代审美文化与书法的未来走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书法,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杨健平.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转换[J].学术交流, 2011, (5) :195-200.

[2]杨妍.当代审美文化的转换与合理生活方式的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 2010.

[3]王娜.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2 (1) :118-122.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22.

[4]于丽娜.传统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运用中的创意与审美[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浅谈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状态 篇9

一、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的盛行;

通过我们得到的数据得知:大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远远胜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器乐等等其它音乐品种, 这是何原因呢?

笔者认为:青年人的音乐审美选择也遵循人直觉能力发展的特征:即更倾向于接受织体简单、风格活泼的流行音乐, 而不是音响更为丰富、织体复杂、运用大量转调需要接受者具备较高音乐欣赏能力才能理解的古典音乐。人的听觉与人的其他感知力一样:更倾向于选择简单感知就能产生愉悦体验的音乐品种。由于这一原因, 流行音乐必然比古典音乐及其他音乐更受到青年大学生们的欢迎。流行音乐同青年人“个性”一样真切、淳朴、含有一触即发的热情, 因此流行乐与青年人“零”距离, 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盛行理所应当。

二、流行音乐作品传递给大学生们的音乐精神

“价值是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1]流行音乐存在并且盛行, 本身就证明了其大量被需要的性质。同样, “音乐是理解人类及其行为的手段, 同样也是分析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工具。”[2]笔者认为:新鲜、放松的流行音乐轻而易举地被学生们选择, 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地传递他们的音乐精神。任何一种音乐都包含着一种思想倾向性。因为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产物, 一方面表达情绪上的如:喜悦、憧憬、豁达、哀怨、激情、爱慕;另一方面包含着作曲家的思维、信念、人生态度等。音乐通过听觉艺术特有的感染力引导着听赏的人被动接受其音乐精神。因此, 音乐既给人听觉上“美餐”般的享受, 又给人理性意识层面上的精神“食粮”。大学生是新生代, 他们的成长少不了吸收促使他们成熟、睿智、更优秀的思想源头, 音乐却以它独特的魅力、特有的音响方式同样传递着精神上的正能量。因此他们更加需要音乐这个精神“食粮”。

三、音乐精神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过程;

随着电视台播放歌曲比赛、音乐表演类节目的增多, 如:《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亚洲音乐盛典》等, 流行音乐通过大众电视这一重要传播渠道, 使得大学生们更见识到时髦、新潮流行音乐的魅力。

笔者认为:流行音乐通过网络、电视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来。社会思想通过人的社会活动时时刻刻给人以渗透。就在博客满网络飞舞, 微博也革新了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方式的当下, 参与社会生活的当代大学生们也时时刻刻关注着微博和博客。在微博与博客的交流当中, 当下流行听什么样的音乐, 成为热议的话题。社会上流行的音乐也以高效率的网络、电视传播形式渗透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中来。

在繁重的学习生活压力之下, 大学生选择一有空就自发地通过听流行音乐的办法来寻求精神解脱, 这种需求也使得流行音乐的音乐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着大学生的信仰与观念。因此难怪很多大学生认为听流行乐是最好的精神放松方式。

最后, 流行音乐是社会精神最为敏锐的体现, 当然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同其他社会精神产物一样避免不了出现不积极、不向上的一面, 更有低级庸俗甚至是猥亵的一面。那么当青年大学生们暴露在不良音乐作品, 甚至由于好奇、搞笑而故意选择时, 我们作为学校、教师、家长一定要毅然决然地反对, 以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需求,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坚强、正面的人生观念。笔者认为:应该呼吁当下全社会共同净化我们所处的精神环境;呼吁学校、教师、作曲家、社会舆论都要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情趣而努力, 从而使得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状态向良性方向发展。

摘要:音乐乃是人的精神产物。社会上盛行的流行音乐也最能够表现当代的社会精神。本文通过当下大学生们喜欢听的流行音乐进而研究当代大学生们的音乐审美状态, 分析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心态发展的必然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受大学生喜欢的音乐,音乐精神,渗透

参考文献

[1]王次炤.价值论的音乐美学探讨.音乐研究, 1986, 2.

[2]约翰·布来金.人的音乐性.人民音乐出版社.

[3]周海宏.音乐审美经验感性论原理.人民音乐出版社.

当代审美 篇10

一、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审美文化价值

当代中国的审美文化面对社会转型期各式各样的文化“失范”和价值碰撞, 价值规律几乎在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发挥着作用, 艺术生产在当代已经独立为一个产业即文化产业。然而在市场经济语景下的文化产业化是具有两面性的,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及社会保障, 同时又为艺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交流途径, 但另一方面又容易使艺术受到受到“物化”的制约以及让艺术生产走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歧途, 从而形成了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艺术审美文化的发展趋向。

第一, 审美文化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经济价值的实现。在理论上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并不需要经济价值的实现, 但在现实文化背景下只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才能实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审美艺术的实现更是以市场占有率为标准, 艺术传播亦依赖于经济价值的实现, 以艺术品能否占有市场的经济效益尺度来获得与大众交流并认可的权利, 由此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只能依赖于经注价值的实现。

第二, 艺术创造对科技的依赖及服从。当代的艺术创造的各个层面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意识形态的影响, 科技支配着当代艺术审美创造已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 科技的运用一方面指导着艺术家把各种新的审美意识形态带入艺术生产, 一方面又使人主体性艺术审美意识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由于这种妥协和屈从致使人们的审美活动越来越走向模式化、标准化, 不断地对审美表现理性的压制和强制性整合, 从而使艺术生产创造带上了工具性生产的规定模式。

第三, 艺术审美的个人生产与社会实现的矛盾。大众文化推动了艺术商品化的进程, 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使艺术创造的过程、方式发生了剧变, 艺术审美具有了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特性, 艺术生产由充满个性、风格、深度走向了标准化、格式化和程序化, 艺术生产正日渐以市场需要和流行趣味为创造标识。

二、影视文学艺术的审美文化特征

当代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在很大层面上影响着大众审美, 在于它具有丰厚的艺术审美文化内涵, 影视艺术以其再现性、表现性的特性逼真地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场面, 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现实吸引力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大众审美文化。当下中国最大众化的艺术传播媒介首当其冲是影视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以其非凡的表现手段、深厚的表现力度引发调动着大众审美主体的情感和思考, 从而产生了以艺术娱乐、审美教育来影响大众审美主体内在思想的艺术力量。当代中国影视艺术是当前最大众化的艺术传播媒介, 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最大的表现力, 并由此引发调动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思考, 产生审美教育、娱乐等影响审美主体内在思想的巨大艺术力量。

第一, 当代影视审美文化的民族性。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作品主要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 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特性为主要内涵,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的影视艺术文化。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在不断的更新创新理念、探索新颖表现手法的过程中, 寻求影视艺术的审美与大众审美性的融合, 使其影视艺术既具有浓郁的民族情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又注重对民族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反思。中国当代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以弘扬民族精社和文化认同为内涵, 以对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与发掘为主要核心, 在表现民族文化传统和心理的同时, 传导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审美深层集体心理特性。

第二, 当代影视审美文化的世界性。影视艺术文化的世界性是指影视语言是具有世界性的, 影视艺术语言是世界共通的一种艺术交流工具。中国当代影视艺术在注重民族化的同时也开始展现影视艺术的世界性, 运用国际化制作方式创作出国外观众也能理解的作品, 用最现代性的语言阐释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吸引境外资金和不同的文化能力, 注重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融合, 创造出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优秀作品, 大胆地走向国际影视主流市场。《卧虎藏龙》《夜宴》等在国际上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影视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

第三, 当代影视审美文化的商业性。由于当代社会文化的产业化, 中国当代影视走向世界也成为一种经济行为, 影视产品也越来越呈现商业化的倾向性。影视艺术要获得美学价值必须具备鲜明的艺术个性, 而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中, 影视的产业化发展使影视艺术以收视率、票房作为影视生产创造的重要导向标杆, 其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受到市场机制、商业利益的影响, 出现了部分影视作品因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影视艺术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影视艺术文化具有传播、建构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影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对大众观念意识的影响是通过审美感受来实现的。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 传统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其社会教化功能, 影视艺术文化出现后, 也无可避免的要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而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影视艺术创造更多的受到了商业利益的影响, 同时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宽泛化, 导致影视艺术文化开始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中心地带逐渐边缘化。

第一, 影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功能的弱化。由于大众娱乐的兴起, 种种娱乐的商业内涵正成为社会消费经济各方面的重要区分特征, 娱乐性、商业性、利益性占据了社会需求的中心位置, 在社会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 娱乐性商业性在消费经济的各个部分渗透之深广, 由此当代影视艺术产品在传统上的审美功能的重要性日渐减退, 影视艺术的品味、价值、体验等观念意识层面的内涵也逐步下降, 娱乐性、商业性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从而导致影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也随之弱化。

第二, 影视艺术主流意识形态内涵的边缘化。速度快、效率高、现场传播的优势使电子媒介成了传播领域的主角, 其信息内涵的要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影视艺术创造更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其产品内涵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商业化的影视环境中, 影视艺术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支柱, 电影电视产品出现了一味追求大众趣味, 更多的是注重经济效益, 虽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艺术产品也有, 但仍不可避免影视艺术意识形态内涵日益淡化和边缘化。

第三, 影视艺术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下降。艺术消费是自发性随意性的, 在文字印刷时代, 文化消费推崇的是精致性, 注重品味与咀嚼, 而在当下时代, 伴随着社会信息的多样化, 文化消费更多地开始趋向为娱乐化, 从而导致包括影视产品在内的艺术产品在传达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地位的下降。

当代影视艺术文化尽管出现了诸多商业性的变化, 但不可否认其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仍有很大的存在空间,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仍具有委大的影响, 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影视艺术创造作为整个社会艺术文化创造的一部分, 绝不能只注重商业利益而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 应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影视艺术产品多样性与一元性的关系、大众文化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扩展传播空间, 发挥影视艺术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上的重要作用, 以健康积极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引导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 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而服务。

摘要:影视艺术是精神审美与审美创造的艺术, 以其丰富的内涵、全新的艺术形式扩大了艺术审美的空间,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艺术具有复杂深广的文化指向, 系统分析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审美价值的深层文化脉络, 有利于构建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理论体系, 更好的实现艺术为大众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影视文化,审美价值,艺术,审美性

参考文献

[1]吴建新.试析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3.

[2]闫星.审美价值理论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硕士学位论文.

[3]黄卫星.价值观与审美价值观的沟通三峡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1.5.

[4]闫伟.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浅析电影文学2009.17.

[5]王珂珮.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审美构建.硕士学位论文.

[6]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12.

当代审美 篇11

关键词:卢卫平 日常生活诗歌 审美价值 艺术性价值

对于日常生活诗歌,其内涵的界定要远比其概念的界定困难和复杂。艾秀梅在《论当代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一文提出:“当代诗坛上涌现出一批在题材上特别关注日常活动与日常经验的作品,可以归类为日常生活诗歌。”[1]同时重点讨论了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一种对真实的日常世界的“还原与再现”,“揭示出日常生活世界所带有的一种现象学式的原始意义。”[2]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问题反映在文本中,是诗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即诗歌对现实的把握——是“还原与再现”,还是“观照与表现”?由此使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质疑的是,求真价值就是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上的最终目标和追求吗?现代诗歌首先是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而存在,文学艺术性是其独立存在的根本;同时诗歌有自己的本体,诗歌是诗歌,它不是小说、散文或通讯,它有自己的诗性智慧和艺术表达方式——前者构成诗歌的审美价值,后者构成诗歌的艺术性价值——对于日常生活诗歌亦是如此。有所不同的是,日常生活诗歌因其“崇真性”,它是在求真价值的基础上完成其艺术审美价值的。而这最终才是日常生活诗歌的重要意义和诗学价值之所在。日常生活诗歌以其对生活的贴近,一方面在题材上丰富着诗歌艺术的来源,另一方面,日常生活诗歌在对生活的回归的同时沟通了个体生存体验与社会现实经验之间的互动和传递,发挥着一种“日常视阀”的时代认知作用。而同样重要的是,日常生活诗歌因其书写的“平民化”和“口语化”,注重个体经验对此岸生活的表达,它将使诗歌传统美学品格开始自觉走向对个体存在与生命感的关怀与超越。这一切需要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上作出更多实践和探索。而在当今汉诗诗人群中,为我们所熟知的中青年诗人卢卫平,他在对日常生活诗歌超过二十年的创作和思考中,不仅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诗歌诗学风格和特色,亦使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范式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文本以及对日常生活诗歌作出更进一步探究的入口。

卢卫平的日常生活诗歌创作首先源于他对日常素材的选择——“重视诗歌对现实的介入”(王光明);其次体现在他对日常素材的处理上——“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刘福春);最后是他在这种对日常经验的书写中渐渐形成的叙事中言说与抒情的技巧。贯穿他整个日常生活诗歌创作的还有他对日常生活现实的认知与态度。他的诗歌常常能让人读出一种来自对底层的悲悯和对现世的关怀意识,这与他的“诗歌主题始终坚持着对平民和底层的关注”(叶延滨)分不开,同时也有诗人对自己身份意识的认同。卢卫平早期是以打工诗歌在诗坛受注目,他的第一本诗集《异乡的老鼠》集中书写的就是自己曾有过的南下打工在城市底层的生存体验。即使是在后期的诗歌里,随着诗人身份转变,他开始以城市居民的身份去审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现实,他也始终没有忘记“有我泥土一样质朴的父老乡亲。有老鼠一样在城里东躲西藏的民工。有在深夜大街修自己鞋的修鞋匠。有分不清鼻子眼睛的拾荒者。有缺胳膊少腿的乞丐。有盖着树叶露宿街头的老汉。有在另一个世界日夜牵挂我的母亲”[3]。诗人把对自己的身份意识扩展到其他人,使他的诗歌主体经验的表达代表的却是一个群体,叙事所表现的是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掩盖的人性真实层面,而诗中简短的抒情常常见出深远和诚意。

卢卫平在2005年获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这个在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诗歌奖项对他的评价是:“关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让实在的语言进入心灵,平凡的日子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立足日常现实,亦从不弱化审美观照,卢卫平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日常生活诗歌从求真价值到艺术审美价值的自觉过渡:

一、审美价值

如何挖掘日常生活中诗意,传达出平常事物的美的内涵,而不是游离于对生活表层的浅度探索,这是日常生活诗歌实现自身审美价值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卢卫平有这样一首叙事短诗:“楼道的灯坏了∕我摸黑走到七楼∕打开家门∕我发现∕我的家竟然∕那么亮堂∕多少年视而不见的东西∕也在闪闪发亮”(《楼道的灯坏了》)。写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显然并不是说只能以具有诗意的日常生活为书写对象。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使其诗歌语言重视对现实的再现,因而诗歌中的日常生活并不在于它是一种诗意的日常生活,而在于它是一种具有原生形态意义的现实日常生活。诗歌对美的关照便只能是通过对写作者自己的发现去揭示这种原生形态生活内里所延伸出来的另一种“理想形态生活”。卢卫平在这首颇具诗学意味的诗里,简洁地启示出日常生活诗歌的审美价值,于写作者而言,就是在对平常事物的感受和认知中融入内心的发现和真诚。在诗歌中展示一幅日常生活图景,诗人向我们所展示的不仅有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更有为我们所“视而不见”的——生活中平常的感动,家庭琐碎中的温馨,触动心灵的每一个细节。这里面有诗人的一颗对平常事物保持敏锐感知的心,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诚意。

在他的诗歌中,他不是为了去表现一种世俗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而这对日常生活诗歌恰恰是最易于陷入的偏颇和极端——把日常生活表现为一种庸常生活。卢卫平明显反对这种倾向,他的诗歌从来不停留在生活的表层,他在力求凸显日常生活诗歌所应有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常常试图以自己睿智的发现使诗歌在审美中见出认识价值。“一个杀人犯∕在去刑场的路上∕对警察说∕请用我杀人的那杆枪枪毙我∕我只能死一次∕千万不要因为我罪恶的死∕让这个世界有多了一杆∕杀过人的枪”(《杀人犯》)。这首诗可以作为一首哲理小诗来读,虽然它超越了诗歌对个人日常经验的表达,但可以见出诗人对日常经验的诗性化认知。诗人把他的诗歌立足在生活此岸上,而自己是站在精神彼岸的高度去“把握社会人生世相,观照人类的精神世界”[4],这使他的诗歌在生活表层之下有一种哲学意蕴。“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女儿叫我抬头∕说她看见有一只鸟在飞∕我顺着女儿指引的方向∕真有一只鸟在楼顶上飞∕彩色的翅膀,长长的尾巴∕像传说中的凤凰∕这是女儿第一次看见∕城市的天空有鸟在飞∕七年过去了∕我都没告诉女儿∕那不是鸟,那是一只风筝∕是我见过的飞得∕最高的风筝,从那天起∕那只风筝在我心里∕就没落地过∕它一直在越来越低矮的空中∕寻找那只鸟”(《寻找那只鸟》)。维系着文明、和谐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美和真善的精神信念不仅需要在一代一代之间相传和被保护,在现代技术理性肆意盛行之下,每个人都应该作出对自己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坚守。在卢卫平的诗里,他时时意识到人类精神世界的脆弱,人们常常在他们所司空见惯、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为世俗利益所累中,从肌体麻木渐渐到了精神的困顿。而卢卫平的诗歌,就是要人们在这种日常中看到,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什么才是更珍贵的,什么是为自己所一直忽视的。

“使小的东西变大,使细节变得显著,使日常变得珍贵,使被忽略的部分得到关注和拯救”[5],这作为卢卫平日常生活诗歌的一种写作方向,他的这段话也是日常生活诗歌审美诗学的一种诠释。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常常蕴含在生活的细节和日常的细部之中,对美的感悟更往往发生在这种不经意间,在心灵被触动的瞬间。而反过来说,日常生活诗歌就是在生活的细节和日常的细部之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在一种不经意间、心灵被触动的瞬间,给我们带来对平常事物的美的内涵的领受。日常生活诗歌的审美价值源于日常生活,有又超乎其上,体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诗性智慧。

二、艺术性价值

日常生活诗歌的艺术性价值在于,它作为一种诗歌艺术,它有一般诗歌所看重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又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格和独特的叙事和“言说”。日常生活诗歌在创作题材上对日常活动和日常经验的关注,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在它那里常常会有清晰的反映;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诗歌基于一种日常世界的真实存在,它不可能是对现实作出纯粹的艺术表现,日常生活诗歌基于诗歌的本体也使它不可能仅是对现实作出完全的再现。在对现实的表现与再现之间展现诗歌艺术的驳杂与写作者主体经验的开阔,是日常生活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形式。而叙事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日常生活诗歌如何通过叙事使诗歌还原出日常生活原生形态的同时准确传达个体生存经验与社会时代经验,在抒情与言说中使审美对现实的观照见出艺术的自然、深度和动人,这是对日常生活诗歌作出艺术性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思考路径。

(一)叙事。如果叙事是发生在文本之内对诗歌诗性的构成与传达,那么文本之外写作者的态度和写作立场就是决定这种构成与传达是否真实与艺术的关键。日常生活诗歌注重以叙事为主要表现手段,叙事不仅有写作者的视角,叙事同时有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卢卫平的诗歌创作尤为看重这种叙事艺术。“我听见杯子的破碎∕这多么难得 喧嚣的世界∕终于有静下来的时刻∕在这午夜 我独享着∕杯子破碎带来的寂静∕内心充满感激∕那些睡眠中的汽车∕拒绝摇晃的树∕停止磨牙的老鼠∕擦干眼泪的醉汉∕梦回家乡的乞丐∕争吵后陷入沉默的夫妻∕是他们让我在杯子的破碎里∕听到寂静∕我应该祝福他们∕而不用去想∕是谁在渴望中打碎杯子∕是谁在清晨收拾杯子的碎片”(《我听见杯子的破碎》)。诗人在叙事中传达的对生活的感受,源于自己曾有过的生活经历,“那些睡眠中的汽车∕拒绝摇晃的树∕停止磨牙的老鼠∕擦干眼泪的醉汉∕梦回家乡的乞丐∕争吵后陷入沉默的夫妻”,这里面的每一段叙述都是在隐喻中叙述自己,每一段叙述都是对自己生活的审视。表现上看似在诗歌中去表现别人的生活,而实则是用个体的经验去映照一个群体的生存现状。这种叙事视角在他早期以描述城市底层生存者的诗歌中深有体现。卢卫平的诗歌,叙事基本上不存在“他者”,叙事不是为了叙事本身——那种为了追求叙事而使叙事“陌生化”进而使诗歌片面地截取生活,达到叙事的“奇观”效果。不失之偏颇,艺术地处理诗歌中的叙事,对日常生活诗歌而言,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的是,在叙事中平衡抒情与“言说”。

(二)叙事中的抒情与言说技巧。长于叙事,不重抒情,是日常生活诗歌常见的书写取向。在日常生活诗歌那里,日常生活自身往往成了诗歌具有本体性的东西。但诗歌艺术性和真正本体的追求,使日常生活诗歌必须做到对叙事与抒情的平衡,在叙事与抒情之间找到“契合点”,通过这个契合点去“言说”生活本身。在卢卫平的诗歌里,这个“契合点”就是意象。卢卫平对日常意象的选取和运用十分娴熟,对一个平常意象的叙述常常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日常表象背后的秘密,又见出深远的抒情。“手中的扫帚迟迟不肯落地∕在我生活的庭院 扫帚∕就是季节的刷子 人生的笔墨∕谁能延缓冬天的到来∕没有雪会等着世界干净后才降临∕我只能用蚂蚁搬家一样细小的动作∕挽留储存在落叶里的秋天∕为了秋天 即使徒劳我也要努力∕我比谁都知道∕这最后一片落叶扫走了∕秋天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在大地深处才能找到”(《迟疑的扫帚》)。母亲的离去在诗人心中留下的伤痛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痊愈,时间这把扫帚为诗人找到一个感情宣泄的出口,亦暗暗道出了人世与沧桑,现世与永恒的某种必然性。在另一首诗里,“回到故乡∕我突然发现∕那么多星星∕那么多我三十年前∕数错的星星∕一直等着在城里埋头干活的我∕抬起头来∕把他们再数一遍”(《再数一遍》)。星星的意象代表了一个更为复杂,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人生经验,不同的读者会在这首诗里读出不同的人生况味:那些他们所错过的,需要珍惜的,必须挽留的……以小见大,“把不重要的东西通过诗歌,变得重要”,这既是卢卫平诗歌在叙事中所体现出的抒情与言说技巧,也是其日常生活诗歌诗学思想的核心和意义所在。

注释:

[1][2]艾秀梅:《论当代日常生活诗歌的求真价值取向》,当代文坛,2009年,第5期。

[3]卢卫平:《向下的诗歌》,《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4]吴投文:《当前诗歌症候分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4期。

[5]卢卫平:《向下的诗歌》,《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当代审美 篇12

关键词:书法艺术,变革,变异,审美悖反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当代书法也随之在1980年前后复苏,枯木逢春发新枝,书法艺术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检阅复苏后这30余年书法前行的“脚印”,我们发现,当代书法在变革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变异,这些变革和变异引起了我们的深度思考。

一、当代书法的变革动态

复苏之前的当代书法在1950~1976年这20多年的时间里似乎无所作为。1977年复苏之后的当代书法以艺术的名义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展赛不断,参与者日见其多,佳作频现,新风格不断推出,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成就斐然。但在变革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

(一)变古雅为时尚

在当代书法复苏之初,以一批老资格文化名人和部分老一辈革命家为领军人物的书法创作,继承书法传统,笔下所写重视法度,功力深厚,书写规范,风格古雅,书卷气十足,其文人书法风格大多与馆阁体相仿。不过,以今天的审美视角观照,那时的书家及其尚法而古雅的书作虽说令人恭敬,但其泥古过多,新意不足,给人留下些许遗憾,1980年在辽宁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便是例证。在此后近30年时间内,中国书协和各地方书协相继成立,各种级别、名目的书法展赛竞相举办,作者面也逐渐扩大,风格不断创新,总的趋势是书法由古雅走向了时尚,大量具有时代感的佳作纷纷入展、获奖,被人效仿并流行开来,充分体现出时尚的特点。文革后的30余年中,当代书法在其后十余年呈现出与前十余年完全不同的格局,创新不断,风格变化。书法艺术在当代有了较大发展,并一改古雅之旧貌而一展时尚之新风,尽管新风中还有需要慎重评估和商榷的成分。

(二)变格式化为自由化

当代书法之前的书法史告诉我们,书法审美在过去的历朝历代几近格式化了,这体现在楷遵唐法、行宗宋法、草遵清法、隶遵汉法、篆遵秦法上,这就使得人们的审美取向高度趋同并形成模式。所以用今人的目光去观照古人的书法,似乎觉得辉煌千百年的古代书法变化并不十分丰富,在尚韵、尚法、尚意又尚态的审美取向指导下所形成的高古、典雅、唯美的传统书风逐代延续,变化不多。但站在古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前贤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创造出来的风格无疑是当时的新潮新派。他们虽厉行变革却极少变异,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传统风格。文革后的当代书法,由于有了宽松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创作环境,因而在活跃且敏感的思维驱动下,在时尚化审美理念指导下,书家们自由地创新,自由地抒情写意,自由地创立风格,使得当代书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但不可否认,在繁荣的背后有着值得深思的繁杂、浮躁、反叛和自由无度之时弊。

(三)变尚法为无法

这是被动感染的审美取向自由化后遗症。最早的甲骨文书写已经有法可循,唐代尚法更不待言,即便在尚韵的东晋、尚意的宋代和尚态的元明,韵、意、态等的传达都是在遵法前提下进行的;当代有一些老书家意识到了创新书法的必要性,还有一些后起之秀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将时尚化审美理念融入书法实践,他们心中有法但不囿于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因而创作出了不少有新意的佳作。但当代书法也有如下现象值得注意:其一,书法(书写有法)的本义似乎被某些人遗忘了或曰误读了,书写时或有法,或无法,或“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笔下之作因为其线条、结构和章法等透出一些灵性和新意,乍看很抢眼,细看不免失望,因为透过形式看内涵,基本功不足的缺憾暴露无遗,师法、笔法、墨法、章法、神韵、意境等经不起推敲;其二,一部分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因过于张扬个性而别出心裁:或笔法反串,粗刷横画细勒竖画,或抛弃结构法则而离间构形,或视章法原则于不顾,满纸密布乱作一团;其三,一批原本写美字的老名家转而写丑书,他们的用笔一反常规,笔下之作线条粗糙,结字险怪,章法玄奥,风格诡异,别说书法圈外人看不懂,就连一般圈内人都不知所云,似乎找不到法则的影子。守法?变法?乱法?无法?无论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作品都可能入选国展且都可能获奖,叫人一时难辨“风向”,许多人因此而深感迷惘。

二、变革带来的变异现象

当代书法的变革是全方位的,这就使得当代书坛面貌为之一新。但在事业红火、成就斐然的背后,我们不能回避一个现实,那就是当代书法在创新过程中发生了部分的变异,这多少有些令人尴尬。这与前面谈到的三点是互为因果的。

(一)时尚氛围里的异化现象

我们经常说,书法要有时代感,要体现时代精神。那么如何用笔墨来诠释“时代感”和“时代精神”?借用时下流行语言解释就是书法创作要与时俱进,但这个解释也很抽象。倒是身在尘世心忧生计的某些书家们用行动作了实在而具体的阐释,那就是洞识时务紧跟形势,或迎合评委的口味沽名钓誉,或迎合市场口味以字换钱,有名就有利,有钱就有一切,一切都市场化了,市场需要怎样的风格他们就按怎样的风格写。另外就是瞅准社会流行动态,顺应一部分人的异化审美情趣。在改革开放的当今时代,人们都在追求时尚,书法家也不例外,大家共同营造了时尚氛围。时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像新闻记者一样追求新、奇、特,并迅速流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书法的变革也在追新求异并时兴流行,书法就像走进了“休闲装”时代(服装是所有人的物质包装,书法则是书法家除物质包装之外的一种精神包装)———传统的纯正楷书就像正统的中山装已被绝大多数人压在“箱底”,即使要写也就像休闲西装一样小作变化使之略带随意性;行草书是最自由无度的了,如同时髦人士的着装没有固定性,或严密封闭仅露五官,或袒胸露背仅遮三点,喜欢文雅的色彩别致单一,喜欢招摇的则用五彩缤纷吸引眼球;篆隶也有创意,笔法墨法章法颠覆成规,线条粗制滥造如同麻布粗服上身;丑书最为怪异,就像时尚青年的“乞丐装”,高价的补丁上装和牛仔破裤让人侧目而视。这些都体现着书家审美情趣的异化,并且像传染病一样迅速流行开来。

(二)自由书写中的丑化现象

当今时世艺术创作环境较之以前自由、宽松多了。在书法审美环节上,书家的取向也由古代相对单一的“唯美取向”转向流美、稚拙、率性、丑怪等多元化。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有言:“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1](P126)这是书坛前贤的古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其后一直被书家们奉为法则代代沿用,以美为基调指导书法创作,因而有了大量书法圈内和圈外人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佳作涌现。当代书法创作环境自由宽松,一些人弃成规而自由书写,厉行变革的同时有所变异,导致丑怪书法日益增多,尤其是名人实验性的丑怪书法所占的比例日渐走高,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可能有“燎原”之势。某专业大报2009年初在头版推出了一个新栏目,真、行、草、隶、篆五体分期上报,各由声名显赫的当代书家分别提供展示作品。也许这些书家大都处于“由聪明转糊涂”或曰“返璞归真”的转型期,都在积极探索书法艺术的新形式、新风格,所以他们的实验之作大多以不太美观、不太受看的面目示人,这是他们探索的表现,也是他们胆识过人的表现。除这些名家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书家也正从事书法丑化的工作。但无论是知名的还是不知名的,公允地说,他们的书法面目不美但还没有丑到极致。还有丑到极致并令人瞠目结舌的:1985年首次露面的“现代派书法”才是丑书怪书的滥觞,这些现代派及其“作品”玩弄水韵墨趣,破坏文字结构,颠覆书法传统而画(不是写)得满纸“桃符”,除了他们自己津津乐道,思维正常、审美情趣不俗的书法圈内人和圈外人大概没几个能读懂这些“桃符”的真正含义。这便是过度自由不加限制的结果。

(三)无法状态中的投机现象

当代书法的创作由于某些书家对法则的轻视而导致局面相对混乱几近无法无序,使许多人陷入迷惘之中,大家在努力地寻求突破和出路。而某些“有识之士”寻到了灵丹妙方、“根本大法”,那就是投机取巧,以评委的审美取向为法则,因为上展和评奖绝对是评委说了算,不取悦评委一切都白搭。一些人投评委所好,具体做法是:上届书展哪些作品获奖了,这次就模仿那些作品;打听到这届哪些名家当评委了,就抄袭那些评委的风格。评委中什么样的审美观都有,他们笔下有写美的,也有写丑的,还有写怪的,且其中一部分人是由写美字转向写丑书的。所以,入展和获奖作品中什么样的字都有,一部分是对上届获奖作品的模仿、蹈袭,一部分明显能看出评委的影子来。这便是投机的结果。

三、变异引出的审美思考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他的美学名著《审美谈》中有一段经典论述:“艺术,不论是企图引起人们对肯定人物的同情,还是企图引起人们对否定人物的憎恨,都要求它的形式是美的。”[2](P231)王老所说的艺术当然包括书法,书法在形式上应该是美的,但变异了的书法就不一定是美的,尽管书写者自己认为它是美的,但它常常受到人们的“憎恨”。面对这种尴尬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得从审美角度去认真分析。

(一)变异反映审美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人的思想也随之解放,对一切外来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包容,尤其是对物质的享受更是追求新颖和时尚。改革开放已经30年,拿今天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较,国人尤其是年轻男女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都喜欢张扬个性,追新求异成了时尚并风行城乡。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产生的最大影响首先表现在穿衣打扮上,然后波及到各个方面,这就形成了一种时尚化的社会大背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文学艺术受到时尚的感染,艺术家们纷纷改变观念更新思路,一方面照搬西方,一方面将西方艺术有选择地、借鉴式地融入民族艺术,使之形成全新的面貌。但有的令人匪夷所思:文学界“才女”会拍回车键并将白话分行,于是“诞生”了著名的“梨花体”新诗;丹青高手效仿西画创作,于是有了毕加索式的中国画;戏剧界模仿20世纪起始于巴黎的荒诞剧使得台下兴奋异常;原本以写实性重大题材电影而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名导演,如今也在银幕上“拍案惊奇”迎合低俗了;时下舞台上的青春男女正上演着美国黑人宣泄情绪、扭筋掰骨式的街舞。文学是这样,戏剧是这样,绘画是这样,电影是这样,音乐是这样,书法也是这样,并不同程度地、部分地表现出各有特色的新奇和丑怪来,在变革的同时发生了部分变异。分析这种变异现象,除了上述所言乃时代与社会大背景使然之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某些艺术家本身审美思维的悖反所致。审视变异书法并结合其他艺术的种种表现和影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部分书家融汇、借鉴中外其他艺术,融入“先锋派”[1](P113)其中这些“心”字作何解?美学家王朝闻老先生认为:“心”字是指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观条件的重要性,都是指主观作用于艺术的创造性。[2](P266-267)笔者认为,王老所理解的“主观作用”应该包含书家的审美思维对于书法艺术创造的指导作用,“心神不正书则攲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中的“心神不正”、“志气不和”说的就是悖反性审美思维,而“攲斜”和“颠仆”则分别说明在审美悖反思维作用下写出的丑怪恶札。虞世南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写丑弄怪的行为对书者进行了心理解剖,找出了因由,令人信服。而当代书坛的写丑弄怪者除了有与虞世南所解剖的相同心理以外,还有一点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和艺术创新的需要,打着探索和创新的旗号,或张扬自我,或宣泄情绪,或悖反审美。王朝闻先生说:“美不能脱离真善,脱离真善的美可能向丑转化。”[2](P9)当代书法中某些写丑弄怪行为是否是少数书家于主观审美(而非道德品质)上脱离真善呢?这个问题要由书家自己来回答。

当代学者王洪岳博士在他的《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一书中指出:“先锋派艺术的变形与当代人的精神畸变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精神畸变始自日常生存首先是日常用语的显在或隐在的、但又强大的权利网络的禁锢。变形正是突出‘重围’的策略乃至先锋艺术思维的核心。”[3](P160)当代书坛部分崇尚丑怪的书家们也许接受或受影响于西方先锋派的思维模式,并进行探索性实验,试图突出“重围”,以至于把握不慎而最终形成了丑怪的风格面目;但也不可否认个别书家存在精神畸变的病态,只不过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而已。这种病态的诱因是什么?是大环境使然,是感染各艺术领域中某些人的“先锋”审美悖反心理使然。如前所言,中国当代的文学、绘画、戏剧、舞蹈、电影等都有过盲目追赶时尚而导致变异的现象,那么在文艺大环境、大背景下,当代书坛的某些“先锋”人士就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而难以“洁身自好”,虽然他们并非先锋派的在册成员,但他们的审美悖反思维是与先锋派不谋而合的。当然,可能还有另一个因由:先锋派艺术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变异欲望,他们对所谓现实的写照、对自我意识的表现、对浪漫的追求非常热衷,尤其是某些中国先锋派艺术家包括书法家在经历了“文革”致使人性畸形之后,很自然地对世界、对自然和对人生产生怪异感并想要再现于笔端,于是便一反文艺追求完满和完美的传统,而将变异引入创作之中。

(三)投机导致审美雷同

书法的传统实用功能已经退化或行将舍弃,当代书法以艺术的名义和愉悦心神的作用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展厅艺术”,但进入展厅起码要过两道难关:一要过书家自己这道关;二要过评委这道关。前者要经过学养积累、技法掌握、技巧运用、风格创立等多方面的艰苦历练,后者则要得到评委的赏识。评委中的专业书家理所当然是全国书坛的名家高手,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早就得到了同仁的肯定和称道,并将他们排在书法队伍的前列领军前行。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像伯乐一样担当着发现良驹、拔携新秀的重任,所以他们的表态就意味着对参选作品“生”与“死”的评判。从中国书协主办的1~9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的情况看,由各届评委相中入展、获奖的作者、作品已经成千上万,现在这些作者大多是声名显赫的书法家,是各地书坛的领头人,有的也已进入国展的评委库。从发现人才这个意义上讲,评委们功不可没。但随着书法的逐渐回暖,国家级书法展的逐届举办,书坛出现了一些微妙的不和谐现象,其中之一就是一些渴望成名的投稿者投机取巧、绞尽脑汁琢磨评委。关于如何琢磨评委前文有过简要陈述,现在要说的是由于投稿者琢磨评委、评委口味被“传染”之后书坛所呈现的流行格局。评委中有人崇尚稚拙,于是展品中本应“流而畅”的草书也稚拙起来,完全失却了草书的特性和应有面目;评委中有人喜欢丑怪,于是展品中本应精致工整美观的楷书也被丑化了,几乎找不到楷书的影子;评委中有人看重所谓的粗犷,于是展品中本应“婉而通”、“精而密”的篆隶却被有些人写得像叫花子一样粗头乱服但不见豪放,有的笔画垂曳、形象耷拉像瘾君子似的萎靡不振;评委中有人常常用笔“扫”字扫得横重竖轻,于是展品中就有复制品;评委中有人喜欢离间字的结构,于是展品中就会出现“克隆”者,等等不胜枚举,关键是这些入展、获奖的作品可能成为下一届展览投稿者效仿的对象并引起连锁反应。这些现象相当普遍且迅速流行。随着历届评委的每一次更换,书坛流行风就会随之转向。当代书法人部分地迷失了自我,一味跟在评委身后亦步亦趋,完全没有自己的审美主张,以致书法面目和风格雷同现象非常严重。

四、结语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其变革应该在审美内涵民族化、审美情趣健康化、审美取向典雅化的前提下进行。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社会现象,不仅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而且有特定的形成过程,它的创新及其所产生的反作用不能不顾及欣赏者的接受度。正因为如此,它对欣赏者的适应性是以它能不能引起对方的美感或愉悦为条件的。而且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社会现象,只有当它反映了人们共性的和发展着的审美需要,它才可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2]王朝闻.审美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上一篇:益生菌的益生作用研究下一篇:柔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