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探究

2024-07-03

审美探究(共12篇)

审美探究 篇1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既要传授知识, 也需要渗透美育教育, 以培养学生美感, 使其体会语言美, 感悟人性美、自然美, 以净化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上, 就语文课程本身来说, 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需要教师善于发掘与利用, 并借助多种有效手段, 巧妙地将美育教育融入语言教学活动中, 使语文课堂不断充溢着美的旋律, 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使其学会发掘美, 并创造美。

一.巧妙设境, 体会意境美、画面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 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以直觉感知为主来认识事物的,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们更是缺乏生活经验, 欠缺形象思维。因此, 若要培养学生美感, 则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图文并茂、声形合一的方式将文章中的形象、意境直观而生动的呈现给学生, 使其如临其境, 直接感知, 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使其体会意境美、画面美, 并在美的氛围中领悟文本主旨。如教学《东方明珠》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上东方明珠与上海建筑等全貌图, 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与课本, 用自己的话介绍东方明珠的位置。而后多媒体呈现示六种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 要求学生讲讲看到了哪些不同姿态的东方明珠?并从中选择一张最喜欢的图片, 说说你原因。

二.注重朗读, 体悟文本语言美、情感美

在语文学习中,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可细细品味文本语言, 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发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更深切的体会文本主旨, 获得情感熏陶, 形成美感。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朗读方法来巧妙渗透美育教育, 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如教学《三亚落日》一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现形象, 并在形象中细细品味文本诗意, 受到美的熏陶。 (1) 导读三亚美景。以学生提问“三亚景色如何?”切入, 引导他们浏览篇章, 寻找描绘三亚美景的第二自然段, 细细品读, 思考:若想将课文中描写的美景变为一幅图, 需要画什么景物, 有什么样的色彩?交流讨论。 (蓝天、蓝色海、洁白海鸥、金色细沙、碧绿椰树) 然后再读一遍, 讲讲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些景物?说明原因。同时, 指导他们读出喜爱的情感。这样, 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变为生动形象, 可唤起学生情感, 使其产生喜爱的情感。2) 导读落日美景。 (1) 全面感知落日特征。提问:“落日时是什么情形?”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词语“美妙绝伦”与“真有诗意”, 使其整体感知落日形成。 (2) 品味落日过程。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要求他们讲讲落日过程是如何的美妙, 然后学生自由朗读, 并想象画面, 并指导他们注意朗读的语气:活泼、快乐。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有情感的朗读, 想象画面。这样, 脑海中呈现相关画面, 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描绘的日落, 呈现动态过程:从快乐、活泼转向平静温和, 最后入水, 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深切感觉, 并将文本意象形象化与具体化, 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三.培养想象,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

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若要真正调动学生情感, 教师则需注重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 运用想象, 在头脑中构建鲜明独特的形象, 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如学习古诗《洞庭湖》时, 当分析“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 听配乐朗诵, 想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并用几个形容词加以说明。于是学生静静想象, 踊跃发言。有学生讲述道:一个秋天的夜晚, 我漫步于洞庭湖边, 柔和月色与湖水相融合, 湖面如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 君山就如一个放在白银盘中的青螺, 我深深的陶醉于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还有的表述道:月明星稀的秋晚, 我登山岳阳楼, 远望洞庭湖, 银色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 月光如水水如天, 朦胧之中, 君山仿佛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 非常惹人喜爱。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地将美育融入语言教学活动中, 使语文课堂不断充溢着美的旋律。巧妙设境, 体会意境美、画面美。注重朗读, 体悟文本语言美、情感美。培养想象, 感悟形象美、内涵美。

审美探究 篇2

一、挖掘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情感体验在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音乐鉴赏过程就是情感体验过程,体验的是音乐的情感内涵,或者是学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性。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情感内涵时,需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对音乐情感内涵的初步体验,包含了各种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乐等等。教师在教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时,应该帮助学生从音乐标题及歌词中去找到体验线索。有的音乐作品没有标题,那么学生既要专心欣赏,以主观感性知觉去体验,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目的、作品风格、表现特点等方面去深刻地体验,以准确的领悟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作为抒情艺术,音乐的内涵既丰富又深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音乐情感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和音乐思想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乐感情。比如声乐作品中可以从歌词找到依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从标题及文字说明去理解。有些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需要学生更加用心的体会作品情感,在反复倾听中根据直觉去细细体会。另外,还要根据音乐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目的、艺术特征等环节去鉴赏,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鉴赏到位。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来讲,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恰当领会三个乐章的情绪变化,不但要给学生介绍贝多芬的创作目的、艺术特征,还可以结合贝多芬在18创作《月光》时正经历失恋的背景,来了解这是一首他献给恋人的作品。当时他也耳鸣了,这两种打击让在将痛苦与失望情绪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该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只要学生把握了这些,那么在鉴赏《月光》时,也就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想象、联想能力

职高语文审美教学探究 篇3

一、要勤于探索:即语文美育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并设法开掘教材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陶情养性。

愛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别林斯基也曾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审美想象,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功能,是创造性思维闪烁着的耀眼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述进行想象,把他们头脑中的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再现某一事物的的新形象,让这一新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从作品无声的文字中展现出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图景。

朱自清的散文《绿》写得非常优美。尤其写梅雨潭“醉人的绿”时,作者运用博喻来描写,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教师就应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理解作者用丰富的想象(潭水的涟漪、潭绿的亮度、纯洁)来写“梅雨潭”的绿,可见,潭绿得适宜,绿得恰到好处,美的比喻寄寓着作者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联想《西湖漫笔》中描绘西湖的绿和美的语段,增强学生的美感:灵隐的“绿”苍翠欲滴,苏堤的“绿”坚韧不拔,花港的“绿”充满生机。这样,把两篇文章中的绿联系起来想象,与作者一起扩展想象的空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使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去欣赏、品味这“绿”中赋予的情感美、意识美、内在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审美的鉴赏力。

鲁迅的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祥林嫂她善良、勤劳、质朴、顽强,但是,在旧社会里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讥笑的人物,以至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对话中省略语言的地方,让学生去想象、补充,深刻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如文中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衔去事情中的语言省略,使学生通过想象,可以看到祥林嫂在丧夫失子后的极其痛苦的一颗破碎的心。再如,当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抢回去后,说道:“可恶,然而……”透过省略号,学生想象、补充,可以清楚地看到鲁四老爷为人自私、冷酷无情、顽固维护封建制度的真实面目。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学生面对这样的悲剧,不能不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因此,“我们的灵魂受到深深地感动”(法国批评家圣·艾弗蒙语)。通过这样的想象、补充、比较、鉴别,追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情感在审美的过程中树立起来了,审美鉴赏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二、要积极尝试:即语文美育需要教师积极尝试各种形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受到美的感染

(一)启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审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悟到美就必须靠亲身参与。教师可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氛围去配合,如闭目静听冥想,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优美的语言描述等形式启发学生想象,使之在大脑中再现作品的生活图景,“再现”这一过程将抽象的文字表述形象化,变得具体可感。这样文章中美好景物、高尚的人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社会事件的动人心魄,都会使学生产生广泛而美好的审美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审美实践,在实践中展现他们对美的理解与创造力。

(二)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强化美育功效。现在的电视教学、电脑普及为语文美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配合电视教学可以获得与课文相关的图象和配音。比如冰心的《笑》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电脑将三个动人的画面绘制出来配合课文录音,学生更易感悟到文章的意境美,领悟文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统一。另外,教师可用电脑编辑一些实用软件。最适合目前学生的领悟水平,最能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可利用这类软件在课余借助电脑、电视去欣赏这些软件,神游于美的天地,受到美好行为、情感的浸染,久而久之自然不屑为恶,不屑与污浊为伍,向文明与健康的行为观念靠拢,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引入美的意境,树立审美的理解力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在景物的传神写照中,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二者巧妙的融合,便构成了作品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完美统一,是情景交融的结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感知形象的具体美,还要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再次浮现,由景悟情。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美的具体现象和细节,品味美的气氛和情趣,感受美的风貌和品格,体验美的情感和意境,使美的形象在学生想象中活起来,让学生进入这一美的形象世界,达到身临其境,浑然结合一起的境地,从而使学生树立审美的理解力。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具有深刻的意境美.教师讲授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理解。文章开篇的景物描写,真是如诗如画,一幅月下水乡图画展现在每位读者眼前:天上皓月当空,月下“千里烟波”,“银白世界”上清风吹来,“带着新

鲜的荷叶荷花香”。形、色、味皆全,景、物、情一体,读者从无声的文字中看到了诗情画意交融在一起的美的意境。教者首先应用语言的直观或视听直观(电教手段),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品的意境里,使其理解作品的美感。在这美的意境中,学生会深深地受到感染和激励,审美的理解力就一定会大大增强。荷花淀是这样的美,而支持丈夫参军,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水生嫂等劳动妇女的心灵岂不更美吗?作品中的景物,都充满着人物心中的情——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这情景相生的境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了。所以,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由景美的意境中过渡到更远的意境中,去理解人物——中国女性对祖国热爱的情操美。这样,才能使学生“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叶圣陶悟),才能使学生具有欣赏意境美的理解力,启迪学生的爱国之情。

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探究 篇4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标志, 是一种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艺术, 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同时由于不同的民族对于声乐的演唱都不尽相同, 体现了我国多元化的民族音乐特色, 民族声乐在演唱风格和技巧上不仅弘扬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戏曲、曲艺的民族演唱方法, 同时还吸收了外来的西方音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使我国民族声乐逐渐的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音乐风格和审美特征。在民族音乐的审美中要结合当前我国的时代背景进行有价值的和现实意义的思考。

二、民族声乐的类别和表现形式

(一) 民族音乐的类别

我国的民族歌曲是由我国的民歌发展而来, 民歌的发展是人民在社会生产和劳动中不断的经过加工处理形成的, 成为人们广为传唱的歌曲, 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当前我国的主要的民歌类别有:山歌、小调、号子。

(二) 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

1. 中国民族声乐的声音美。

我国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音色、音量、音域等要素, 在演唱中要注意声音的美感。在音色的表现上要做到利用呼吸控制声音的气息, 使声音为了满足歌曲的需要进行调整;在音量上要做到声音的收放自如, 保持气息的通畅, 在歌唱时要充分的利用头腔共鸣控制声音的音量和音色;在音域上适当的运用真假声的混合提高演唱的音域, 使音色在高音区时能够保证声音的宏亮、高亢、具有穿透力;在中低音区时要保持声音的宏亮有力、浑厚, 满足歌曲情感表现的需要, 达到民族声乐的审美要求1。

2. 中国民族声乐的音乐美。

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中, 民族声乐的优美旋律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的声音完美的结合, 形成了民族音乐具有的独特的音乐美, 体现出民族声乐的音乐情感、风格特征、音乐旋律, 还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感, 给欣赏者一种美的审美享受。

3. 中国民族声乐的情感美。

音乐是一种感性的声音情感表现, 在声乐的演唱中, 运用优美的声音对歌曲的情感和语境进行完美的展现, 使得歌曲的演唱者与听众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 达到民族声乐的情感真实的表达2。

三、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

(一) 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

1. 民族声乐审美的客观性。

民族声乐作为一种民族艺术, 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审美上存在着客观性, 在声乐的语言描述中与我国传统的文化诗歌的表达寓意相同, 能够使人在声乐旋律中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 所以民族声乐语言的客观性特征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是不可改变和忽略的。同时民族声乐的音色在审美上存在着民族音色特色, 在我国民族声乐上形成了独有的音色审美价值观, 从而成为我国民族声乐的一种特有的客观审美特征3。

2. 民族声乐的主体性。

在民族音乐表现中, 民族声乐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艺术意识, 民族声乐被赋予了主体性的特征, 民族声乐是人们经过社会实践的, 并且融合创作主体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 形成了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过程中不容忽略。

(二) 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

1. 民族声乐的审美功能。

人们通过对声乐作品进行审美时, 在作品中产生的愉悦感,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感受, 积极的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民族声乐的教育功能。

人们通过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审美时, 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享受, 同时还可以受到民族情感的教育, 在审美过程中能够不断的透过创作者的作品了解到作品的真正含义, 对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体验, 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深入了解4。

民族声乐对民族历史、民族个性以及民族艺术的认知功能。在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欣赏时, 不仅可以透过声乐作品了解创作者的心理活动, 同时还可以通过作品所反应出的思想情感, 对歌曲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 对民族历史、民族个性和民族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感受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 这也正是民族音乐的宗旨所在, 同时也是民族声乐在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

四、总结

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 民族声乐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的一种艺术形式, 对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内涵进行了解, 提高人们的审美情操和素养, 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 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进步发展。

注释

11 .李娜娜.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J].大舞台, 2013 (20) :31-32.

22 .崔影.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及浅析[J].方法探索, 2012 (15) 150-151.

33 .王晓红.民族声乐的审美价值[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03) :77-79.

44 .何华.浅谈民族声乐的审美[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5) :94-96.

审美探究 篇5

虽说人类具有爱美的天性,但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存在着模糊性和朦胧性,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文学名著都经过历史的考验,才成为人们公认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财富,它们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的呕心沥血之作,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无不见诸其中,经常性地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凭借个人的经验,通过感知、想象、理解和投射,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习美、领悟美和创造美,从而丰富审美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一.形象再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就是指个人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能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它往往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指向。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换言之,感知是学生开始审美的初级层次,需调动学生审美直觉力去感受作品的语言和形象。感知又是美感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主体通过感知才能产生美感。因此,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对于众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要感知作品的语言美就要从朗读开始,因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作品美感的途径,把无声的文字演绎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实现“学生--文本--作者”三者的直接对话,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如有感情地朗读《繁星春水》、《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傅雷家书》等作品,可以借助作品的语言文字,使读者置身于作品的情感氛围中,再现形象,跨越时空,跟作家、作品进行心灵对话,从而感悟和体验到作品真挚而深沉的思想精髓,感知爱的真谛,产生美的体验。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同时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阅读时,人们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把过去曾经建立的某种暂时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审美对象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也就是把作品中的形象付诸于生活的实际,从再现形象中感知美、领悟美。刘勰将这种审美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作品阅读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并使之活跃起来。

二.意象透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将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组合成能产生审美感受的新表象的能力。想象对于审美非常重要,英国批评家艾狄生曾说:“一个人如果想真能鉴赏一部作品,并能给予恰当的评价,他就得天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因为文学有着超越文字表面的丰富的意象世界,如果不能领悟文章深层次的意境,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审美价值。一部部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化、人化的自然,就是一个个森罗万象、神秘多元的世界,这也是美的根本源泉。学生走向这个美的世界就是从阅读开始的。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凭着他人的描述,透过意象,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这种审美想象力越丰富,他们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越具体,对审美对象的再造就越真实。

“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关键在于读者“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对作品意象进行透视解码,发挥读者的审美想象力。语文教师应借助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通过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和环境的蕴含、戏剧的潜台词,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让作品中的画面活在眼前,使作者的意蕴酿于心中,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对作品优劣的判断能力。

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在经过三昼夜战胜巨大的大马林鱼后,又反复遇到鲨鱼的袭击,在搏斗武器一件件失去时,能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杀死、打伤无数……这样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人类在跟强大势力搏斗时,具有非凡的毅力、坚韧的斗志和无与伦比的力量。这样的美,只有在经过对一系列的意象进行透视后再能感受到。

三.人物剖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认为,“最好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鉴赏”。审美鉴赏力是指在理性的层面上,对审美对象的意蕴和外在形式进行鉴别、批评的能力。它除了可以从作品中的形象、意象上进行训练外,还需要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性格剖析和价值判断。

文学作品“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又“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是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读者在对作品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上来,以此提高审美能力。文学作品的美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如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离情。从作品中人物的身上,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人世间的离愁别怨、爱恨情仇,无不洋溢着人情和人性的霞光,无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和顿悟。在剖析和对照中,潜移默化地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人格得到升华。

即使是悲剧人物和丑恶形象,也同样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

对于悲剧人物,如可怜的窦娥、不幸的祥林嫂、隐忍的鲁侍萍、绝望的安娜卡列尼娜、悲惨的芳汀等,作家有意将他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通过挖掘这些人物的悲剧实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的品质,激发他们同情友善的审美情感,同时,还使他们学会理性分析现实,探究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对于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人间喜剧》中的葛朗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都是集百丑于一身的“至丑”。作家正是通过对丑的赤裸裸的暴露和鞭挞,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审美理想。阅读指导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丑行,剖析丑类们肮脏的灵魂,以此培养批判与憎恶的情感,通过“审丑”达到“审美”的目的。对丑的厌恶越深,便是对美的向往愈切。由此,具有负价值的丑类便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感,同样少不了这类形象。

四.主题挖掘,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中,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会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审美创造力。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精神,有“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的仁爱之道,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善心德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有“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信仰追求……这些载入史册的人文精神于当今时代仍值得继承和发扬。当审美情趣上升到对时代文明的认同时,“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爱我家乡、兴我中华”的爱国情怀等,这些放射着理性审美光芒的主题,将会在学生的笔下、身上得到演绎和光大。

如读《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让人领悟到:“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就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业”等美学主题。指导阅读时,帮助学生获得理性的共鸣,进而要求他们把这些美好情操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指南,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育是人文化的教育,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理解文学、并懂得表达内心对美的感悟的人,就要鼓励学生放开活跃的思维,去探究、感悟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人生意义,甚至哲学理念,用他们的智慧去作伦理的、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实践、探索和表达,让情与理和谐外化,实现审美的再造和升华。

总之,让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他们在探究到文学美的同时,学会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明确人生理想当追求崇高与伟大,人生价值在于矢志不渝地为理想而奋斗……这应该就是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探究能力的意义之所在吧!

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02-01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有丰富的审美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窥见美的风采,体察美的精魂,感悟美的真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结合教学和听课实际,谈谈在审美教育浸透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钻研文章内容,挖掘美育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由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教授经过研究优中选优选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地掌握其中所包含以及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如果老师都未能完全掌握,那么他又怎么能进行教授工作呢,同学们又怎么能掌握课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资源呢!

二、注重情感熏陶,发挥合理想象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堪称精典的作品,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怎么让这么美好的情感让同学们感受到呢?美好的情感是每个人所向往和追求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熏陶”。感受文中丰富感情的同时,要适时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使情感在内心发酵,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三、重视朗读,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于朗读这样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环节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也不能缺少的环节。朗读是将文字语言经过情感加工使文字语言有声化,使加工后的文字能激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产生美的享受。老师有通过分析并使同学们感同深受的体会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使同学们的情操得到陶冶。把文字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化、视觉化,全方位地刺激同学们的审美判断,体会作品的感情,使同学们从视、听、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情得以升华,达到语文的教学目的。

四、学习古典文化,加强文学修养

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的五千年传统文明,不断提高文学素养,才能在在多种文明交汇碰撞的当前环境中站稳脚跟。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精髓源自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古典能够保存下来的都是精典词句,有着很深的文学性。同学们要想加强文学修养,就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仅仅从课本中学习,更要注重课外读物的学习和研究。各种意识形态创造了不同的文学形式,每一文学形式也直接反映意识形态的区别。在学习的同时,不要被物质控制肉体,而要抛开意识形式挖掘吸取文学精华。

五、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由个人、课堂教学、人文环境等很多方面组合完成的,而不是单靠语文教学一门课程完成,也不仅仅靠几年学校教学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非常宏大、有系统的工程。单就课堂教学来说,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为我们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条件。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要首先具备的,是要优于其语言教学的。一位语文老师的审美能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准确的、规范的发现文字所要表现的情感再创造性地利用美的语境,形象生动的把文字所要表现的美感传递给同学们。使同学们从思维的活跃到心智的提升,不断地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语文老师不但要在学习上营造美的鉴赏环境,还要在生活中影响同学们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久而久之同学们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会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自己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肩负着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审美教学的重任,而不仅仅是教同学们识字读文的学科,所以语文课程老师身上的担子很重。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们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重要条件,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同学们认识美、发现美、向往美。

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能动性

初中时期是同学们形成自己独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要充分的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同学们主动地、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形成同学们完整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老师们应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特点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针对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让同学们参与到教学中去。使同学们由简单的学习到组织教学,帮助老师实现完美教学,让同学们感受到兴趣带来的快乐,实现自己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美育教学是下一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革新的一个重点。中学时期的教学是一个教学任务较重的时期,而教学研讨相对较少。在这一情势下,加强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是每一个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课题,也是急需初中语文老师要共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的老师有责任在教学的实际中,将美育教育浸透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感受美和学会审美。

参考文献:

[1] 贺孝成.也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J].科教文汇,2009,(14).

[2] 王 蓉.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3] 武 彬.也谈《史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科园地,2009,(2).

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成因探究 篇7

网络技术无疑为音乐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在庞大的虚拟时空中,音乐审美的大众化趋势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音乐审美的粗鄙化、音乐传播的功利性、音乐制作的视频化、音乐审“美”与审“丑”的混淆、音乐欣赏的伦理失范等等。这些现象既可以说是音乐在网络时空中发展所存在的误区或困境,也可以看成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网络音乐的文化特征。网络音乐审美现象的形成不是随机和偶然的,它是社会、人文、经济、科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笔者试图从科技、经济、文化、受众、伦理等五个方面探讨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深层原因。

一、审美与科技——网络音乐创作的技术之思

自计算机出现之后, 音乐创作的技术化尝试就从未停歇。1956年, 美国作曲家乐加伦·希勒 (Lejaren Hiller) 与数学家莱昂纳德·艾萨克森 (Leonard Issacson) 合作, 创作了首部被视为真正的“计算机音乐”的《伊里阿克组曲》 (Illiac Suite) 。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音乐理论教授大卫·库柏 (David Cope) 成功设计了一个名为“音乐智能试验”的程序, 并通过该程序创作了一部酷似莫扎特风格的交响曲, 竟达到了与莫扎特原作相媲美的程度。 (1)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挑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 也引发了关于技术与艺术的争论和思考。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音乐创作、发表、传播之中, 改变着人们的音乐生活, 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技术的运用使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多元化, 计算机技术与音乐创作的结合产生了各种奇妙的音效, 并生成独具特色的音乐类别——计算机音乐。视频技术的加入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增加了音乐的“可看性”, 使人们的音乐欣赏由听觉解读转向视觉解读。同时, 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的推出使音乐创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从不断涌现的“草根音乐达人”可以看出, 音乐创作不再是音乐专业人士的专利, 人们即使不懂五线谱也能借助音乐制作软件创作出音乐作品。由于音乐创作的个人化和自由化, 音乐作品的数量激增, 在音乐质量上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多层样态。同时由于各种创作思维的加入, 音乐风格表现出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借助于网络,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听赏方式变得随心所欲, 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音乐有如“自来水”般通过网络信道流进千家万户。 (1)

技术对音乐创作及欣赏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引起音乐审美观念的变化。技术的加入一方面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奠定了技术理性的地位。各类音乐制作技术的发明使得音乐创作和欣赏的可操控性增强, 音乐审美的过程也是享受技术操控的过程。人们对音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深, 以至于技术操作成为了音乐审美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以“音乐恶搞”为例, 恶搞作品中的剪辑、拼接、混音、倒放手法均是建立在技术操作的基础上的。音乐恶搞从技术上来看是运用各类技术对音乐“把玩”的过程, 受众则充当了观看者。另外, 网络视频技术 (如FLASH、ANIMO等) 的开发再一次增强了音乐的视觉体验功能。音乐视频作品的盛行改变了音乐“以听觉为主”的欣赏模式, 音乐的图像化解读成为了当代音乐审美的重要方式。技术理性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音乐艺术的脱魅过程, 由于音乐制作的可操控性和音乐传播的信息化, 从音乐创作到音乐欣赏等音乐行为在技术的支持下体现出鲜明的个人主义特征, 人的主体地位获得了绝对肯定, 音乐不再是令人膜拜、供人景仰的“圣器”, 而是生活的消费品。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 网络音乐的审美也呈现出个人化和自由化倾向。从当下的网络音乐作品来看, 无论是反讽社会热点事件的恶搞音乐作品, 还是反映都市男女爱情状态的爱情歌曲, 都体现了创作者个人化的观点和感受。

网络音乐是音乐在网络时空中的一种技术化生存模式。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因素为音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同时网络也具有文化属性, 它的文化属性体现在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交织融合之中, 体现在技术理性对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中。网络音乐的审美一方面有着技术和音乐融合的现代性,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技术理性对音乐审美观念的改变。基于各种技术的新型音乐作品的出现, 以及视频作品对音乐解读方式的改变, 都反映了技术影响下的网络音乐审美的变化。

二、审美与经济——网络音乐传播的利益操控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得文化被打上了消费品的烙印, 而经济利益则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幕后推手。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社会, 音乐公司和传媒公司是伺机牟利的隐形人。他们时刻关注着音乐的流行动向, 推动着一个又一个的音乐时尚风潮, 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网络营销神话,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利益的驱动。此外, 高额的回报和成名的诱惑使得许多网络音乐的创作者不惜以另类低俗的音乐哗众取宠, 利益成为了音乐创作的核心动机。从网络音乐的下面几个传播现象中, 我们可以观察到利益与网络音乐审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网络音乐审美风潮的形成

如果说某种音乐风格的走红是偶然事件的话, 接踵而来的同质化音乐风潮的形成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音乐公司最初采取的形式是将已走红的歌手迅速签约到自己门下, 并趁势推出专辑。典型案例有:网络歌手香香, 在2004年因一曲《老鼠爱大米》走红, 随后与北京飞乐公司签约, 2005年1月推出了新专辑《猪之歌》;网络歌手何瑶, 2006年因说唱歌曲《河南人怎么了》获得网络知名度, 签约北京百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随后推出了一系列同类型说唱歌曲, 如《抗日打鬼子》、《河南人, 中!》、《大家都有病》、《郑州普通人》等等;网络歌手崔子格, 在于猫扑上发表的歌曲《卜卦》被疯狂转载后与唱片公司签约, 继而推出《老婆最大》、《爱的奴隶》、《奋不顾身》、《我被爱情下了药》及《老公让我为你捶捶背》等平民化单曲;草根演唱组合“凤凰传奇”, 以民歌风与说唱结合的表演形式走红, 被孔雀唱片公司纳入旗下后出版了《月亮之上》、《吉祥如意》、《最炫民族风》、《我从草原来》等专辑, 其中数首带有蒙古民歌风格的歌曲《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我从草原来》、《自由飞翔》等掀起了网络音乐民歌风的热潮。唱片公司或音乐公司之所以签约草根歌手, 所看重的除了歌手们自身的能力外, 最重要的是这些歌手已经积攒的人气。在网络传播中, 人气就意味着点击率, 而点击率则意味着收益。也许下面两段资料可以让我们有更直观的认识。

资料一:

钟雄兵 (飞乐音乐公司负责人) 告诉记者, 因为是很平民化的演唱歌曲, 在录制的过程中基本就是唱一遍就OK了, 不需要一句一句录制, 而一般专业歌手录制一首歌基本也要花十几万元。

同时, 钟雄兵也在算着另外一笔账, 那就是香香本身具有的FANS也是一大笔财富, “如果, 点击率上千万的网络歌曲如果落到地上为2%的话, 那我们也能发行几十万张, 这对于遭遇盗版冲击率为90%的唱片市场也是不得了的”。

一切就绪后, 飞乐还是保险地发行了30万张, 因为按照经验, 就是国内大姐级女歌手, 一次发行20万张就算不错了。但钟雄兵没想到的是, 第一批订单就达50万。

《猪之歌》的火爆让钟雄兵有了底气, 赶紧签下了当时排名很靠前的几位歌手, 其中有演唱《老鼠爱大米》的杨臣刚、《回来, 我的爱》的阳一、《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的张震宇、《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的阿正等六名网络歌手。 (1)

资料二:

对于凤凰传奇和郑源一直被外界冠以“网络歌手”名号, 陈锦芳为其正名:“我们一直不认为他们是网络歌手。郑源每年都有新专辑, 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 也都是以专辑形式发行, 网络歌手怎么会发实体专辑?凤凰传奇和郑源, 每张专辑 (在内地) 都是几十万张的销量, 其他人有吗?周杰伦都没有他们多。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高雅艺术, 但如果没人买, 只有几个人喜欢, 那再高雅也没有什么用, 最终还是市场和大众说了算。大街小巷都在放我们的歌曲, 我们听了很有自豪感。” (2)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 网络歌手从草根到明星的蜕变, 音乐公司是强有力的幕后推手, 而这一切无不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为了保持风格的延续性以获得点击率, 并且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音乐公司往往不会在创新上下工夫, 而是将歌手风格化定位, 力求穷尽歌手及其音乐作品的经济价值。至于歌手及其音乐的发展, 公司则不予考虑, 因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人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网络歌手们迅速走红又迅速淡出人们的视线, 其本人和音乐作品都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的原因之一。

(二) 专业音乐人及音乐公司的哗众取宠

2010年最红的歌曲或许当属《忐忑》了, 此曲由歌手龚琳娜演唱, 在网络上推出后即被网友们封为“神曲”。此曲激烈而快速的唱词与表演者夸张的表情被网友们竞相模仿、恶搞, 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通过此曲, 沉寂多年的龚琳娜携其丈夫“老锣”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2012年, 龚琳娜再次出击, 推出《法海, 你不懂爱》, 此曲一出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 被各界质疑跌破道义底线。如果说《忐忑》的走红是无意之举的话, 《法海, 你不懂爱》却是有意为之;如果说之前的《忐忑》是通过网友们的模仿、恶搞而走红的话, 《法海, 你不懂爱》则是自我恶搞以求哗众取宠。为什么受过良好音乐教育、具备专业功底的演唱家也要加入恶搞音乐的创作队伍呢?名利的驱使恐怕是重要原因。事实上, 不少恶搞或低俗音乐的创作者也算是专业人士, 但是急于成名的心态和获取利益的欲望让他们选择了哗众取宠, 放弃了音乐创作的责任感。

低俗网络音乐的创作并不完全是个人的自发行为。在利益的驱使下, 音乐公司参与其中, 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音乐公司, 趣味低俗、质量粗陋的网络歌曲几乎成了其积攒点击率的吸金石。例如《伤不起》、《爱情买卖》、《好男人都死哪儿去了》、《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贪就一个字》、《麻将进行曲》、《我没有钱我不要脸》、《小三》等歌曲, 均是由音乐公司在网络上发行的。利益至上的观念使得这些音乐公司忘记了维护音乐环境的责任, 违背了音乐传播的道义, 制造了破坏网络音乐生态环境的文化垃圾。

(三) 传媒引导下的消费时尚

消费社会的逻辑是将一切卷入消费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利益是核心动力, 传媒是引导者。网络空间中对“人”的主体权利的强调与消费社会对“人的需求”的夸大不谋而合, 于是网络空间中音乐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音乐作品是供人享受的“消费品”。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需求”的门槛必须降低, “需求”的范围应该无限放大。于是, 音乐之于“人的需求”不再是有着距离感的审美需求, 休闲和娱乐成为众生狂欢的理由。而在休闲和娱乐氛围中的音乐创作, 已经脱离了文化的自觉与批判意识, 成为了消费社会庞大系统中的生产工序。

传媒在消费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宣扬消费观念、制造消费时尚是其主要手段。当代人的心理特征是张扬个性、拒绝平庸。于是, 传媒打出了一条个性而自我的口号:“我要我的音乐”。为了避免时尚的平庸化, 音乐风格的变换让人目不暇接, 一会儿是说唱, 一会儿是无词歌, 一会儿是欧美摇滚, 一会儿是民族风。为了突出新意, 混搭和拼凑是常见类型, 今天推古典流行, 明天又推恶搞视频。为了增加时尚的影响力, 重口味的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品的好坏不很重要, 关键是要有话题, 要有关注度。为了把握时尚的号召力, 传媒商业密切关注着人们的消费心理, 并以此通过时尚来激发需求、制造需求。

网络传媒力量的强大在于开启了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扮演传媒的角色, 都可以成为“个体媒介”。个体传播影响力与人气直接相关, 人气颇高的明星们因此具备了指引时尚的能力。歌曲《忐忑》最初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 后来经由网络被网友们发现, 并在王菲、杜汶泽等演艺明星们的推荐和模仿下获得了轰动效应。无独有偶, 《江南Style》在发行之初也不是那么火爆, 后来美国说唱歌手提潘 (T-Pain) 通过Twitter提及这首歌曲并附上视频链接, 随后歌曲又被罗比·威廉姆斯、布兰妮·斯皮尔斯、凯蒂·佩里、汤姆·克鲁斯等一众明星分享给粉丝, 由此, 在明星传媒的推动下, 这首歌曲席卷了世界并引领了“骑马舞”时尚。

时尚的魔力在于形成了一个传播的名利场, 从众心理和群体压力使得人们很难置身其外。时尚引导下的文化消费在实质上是一个悖论:一方面传媒倡导文化选择的个性与自由, 另一方面又通过时尚让人们在争相模仿中失去个性和自由。当满世界的人们都唱着《江南Style》跳着“骑马舞”的时候, 很难想象人们强调的“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还存在。格罗瑙认为:“时尚会变成一个客观机制, 和个人相异, 并不断甚至永远强迫个人消费最新的东西——以及消费所有其他人消费的同一东西——至个人喜好于不顾。这样一来, 时尚会不断消除所有人之主观动机和愿望。” (1) 必须指出的是, 传媒通过时尚对于人的主观愿望的压制是以一个舒缓而快乐的过程来开展的, 它许了一个虚假幸福的承诺, 让人们自觉自愿地 (非强制) 放弃自己的个性追求和独特思想, 全心全意地追随着一个又一个时尚潮流, 并由此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消费奇迹。

由上述传播现象可以看出, 网络音乐的流行风尚与传播链条的各个利益方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网络音乐的消费属性一致的是, 网络音乐的审美是利益驱动下的“被制造、被引导”的审美, 在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传播的光环下, 隐藏的是各利益方逐名夺利的心机。

三、审美与文化——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心理学概念, 意指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储存于大脑深层空间中而未被意识到的原始记忆, 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精神遗传。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根植于人类大脑中的精神基因或是人类意识中的底层代码, 它往往不被人感知, 却对人类的意识行为产生作用。英国学者博德金 (Maud Bodkin) 修正和发展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关系, 强调了社会性遗传的作用。如果说社会参与着人的心理建构并且内化为具有普遍性的集体无意识, 那么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在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是社会遗传与生物源代码的融合。随着科技和理性的发展, 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文明的认同, 在现代文明的思想中, 人的主体性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些被传统社会中的宗教、政治、主义、信仰等理念所禁锢的底层精神代码被唤醒, 个体的平等、自由、解放、需求、欲望等自我意识成为了文化观念的核心。而与此同时, 消费社会的享乐主义、快感体验、去中心化、虚无主义等思潮又被根植于大众意识之中, 形成了现代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一方面, 集体无意识是几千年精神文明沉淀的结果, 另一方面, 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又反映和唤醒着尘封于人类思想中的集体无意识。网络音乐是音乐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主要生存形式, 从网络音乐的发展状态中可以看出蕴藏在人们意识中的源代码对其意识行为的影响, 这种影响反映在人们对于网络音乐的审美评价之中。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之一是对爱欲的情感认同。爱欲是自原始社会起就根植于人类精神中的本能之一。从古到今的文艺作品中, 爱情或情爱的内容是一直存在的, 只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十部传奇九相思”, 古代戏曲如《天仙配》、《梁祝》、《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性意识的解放, 大众音乐文化中对爱情的表现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直白。到了自由开放的网络传播阶段, 音乐作品中的爱情内容成了现实生活的摹本, 从《郎的诱惑》到《为爱痴狂》, 从《爱情买卖》到《伤不起》, 各色爱情和情爱在网络世界中绽放异彩, 而不论何种内容的音乐都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大众的情感认同。网络世界的解构力量使大众充分地释放着爱欲本能, 音乐作品通过情感认同唤起了大众关于爱欲的集体无意识。许多人认为, 既然爱欲是人类的本能, 那么对爱情歌曲甚至情爱歌曲就不应该横加指责, 因为每一首歌曲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爱欲的“临摹”。因此, “爱情无罪”的观念使得爱情歌曲有了最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爱欲的情感体验成为了审美体验的代言。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之二是文化无差别论。平等是人类的执着追求之一。几千年的文明和斗争告诉我们, 虽然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统治, 众生平等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理想, 宗教具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构建了一个众生平等的理想国, 它让人们相信在上帝和神明面前, 人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意识渗透在文化中就形成了文化无差别论。网络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在同一个时空碰撞交流。基于人的平等理念, 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必须是平等的。于是, 音乐不可以再有雅俗之分, 所谓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分就是对人类平等的公然挑衅……这种意识不但存在于网络音乐的广大受众之中, 许多具有专业音乐素养的人也持这种观点, 认为不能从精英文化的视角去评价大众音乐文化, 各个音乐类型的价值是平等的。于是“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价值”, 通俗、庸俗以至低俗的音乐作品似乎都有了存在的合理性。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之三是快感体验至上。快感是身体对于外界刺激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之一, 是身体官能的愉悦感受。在消费社会的诱导下, 集体无意识中的快感需求被充分挖掘, 成为了一切精神产品创作的核心目的。人们对于快感的理解是泛化的, 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 只要能够让人舒服快乐就行, 而审美的意义也不过如此。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网络音乐审美现状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娱乐和休闲是人们上网欣赏音乐的主要目的, 在“你上网欣赏音乐常常出于哪些目的?”一题中, 选择“休闲娱乐、了解资讯”和“减压放松、舒缓情绪”的占绝大多数。在另外一题中, 认为恶搞歌曲“好玩, 挺有意思的”高达69.61%。 (1) 既然娱乐、放松、休闲等快感体验成为了审美的目的和评价标准, 音乐艺术的深度精神力量就被浅薄化了。然而, 人们已经沉浸在对快感体验的盲目追逐之中, 已经无暇思索音乐审美的实质, 也无意体会音乐美的深层力量了。

网络音乐评价的集体无意识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审美意识的淡薄, 以及对本能欲望的放纵。在各种精神源代码的作用下, 文化精英们也被裹挟, 不自觉地放弃了文化批判的话语权。自古以来, 文化精英的批判意识和大众文化的抵抗精神一直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然而, 在现代社会中自由、平等意识的作用下, 二者的反思批判能力都被消费文化引导下的娱乐消解了, “成就”了现代文明中的集体无意识。

四、审美与“人”——网络音乐欣赏的大众趣味解析

“趣味”一词最初与味觉相关, 有“味道”、“味觉”、“味感”之意, 后来引申为“判断力”、“审美力”、“鉴赏力”等。康德对趣味概念进行了语义学的研究:“趣味” (Geschmack) 这个词, “其本来意义是指某种感官 (舌、腭和咽喉) 的特点, 它是由某些溶解于食物或饮料中的物质以特殊的方式刺激起来的。这个词在使用时既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口味的辨别力, 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合口味”。 (2) 可见, 趣味最初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与感官欲望相关的, 如柏拉图就十分强调味觉的欲望性, 这个时候的趣味是一种对于感官体验的描述, 是一种低级的快感体验;另一种含义是从感官体验中引申出来的含义, 如“判断力”、“辨别力”等等, 并逐渐衍化为一个审美评价术语。之后, 随着经验美学和理性主义的发展, 趣味的感性层面和理性层面相继被挖掘。另外, 实证主义和社会学理论还为趣味赋予了社会学含义的思考。因此, 当我们研究网络音乐的大众趣味时, 需要考虑到作为感性经验的审美体验心理、作为理性思考的审美意识以及社会环境对大众审美趣味的影响。

审美趣味, 亦即审美偏好或审美取向, 最直接的发生因素是感性的冲动。与趣味的感官意义相一致, 审美趣味和一种快感反应相关, 是一种直觉的判断。我们对音乐喜好的评价常常是出于一种直观的感受——是否令人愉快, 这其中, 快感是最本能、最基础的体验。一般来说, 快感是一种生理层面的愉悦体验, 它与精神的愉悦有着相通性。休谟认为:“凡使感官感到愉快的东西, 也总是在相当程度上对想象是愉快的, 并且以它在实际接触于人体器官时所产生的那种快乐的意象传给思想。” (3) 音乐是以听觉反应为主的, 听觉上的舒适感是快感的来源, 因此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律动感强的音乐作品往往更容易受到大众的青睐。从网络中流行的音乐作品来看, 抒情类歌曲和节奏律动鲜明的歌曲是流行的主力军, 像《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等歌曲就以强烈而有规律的节奏律动为大众所喜爱, 也因此掀起了广场舞和骑马舞的风潮。

生理快感与精神愉悦具有相通性, 它往往能引起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受, 我们不妨把精神上与生理快感相通的部分称为精神快感。精神快感一方面由外界刺激产生的生理快感传递而成, 另一方面也可以由认知激活产生, 从而反过来助长了生理快感。例如人们阅读一些关于性的描写之后先形成意识或想象, 从而产生精神快感, 最终也可能引起生理快感的反应。网络音乐中低俗、色情或暴力的内容正是抓住了这种快感心理。在崇尚人性解放和审美自由的当代社会, 加上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人们对快感的需求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人们贪婪地在网络信息中寻求着感官刺激和精神刺激, 在低俗化的音乐欣赏中放纵自我, 因此那些不堪入目的网络歌曲有了生存的土壤, 并有日渐汹涌之势, 而崇尚高雅趣味的音乐作品则受到了冷遇。事实上, 由低俗音乐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的快感并不能等同于美感, 虽然美感的产生与快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感的发生也包含着身心的愉悦即快感体验, 但从心理发生机制来看, 美感比快感的发生更为复杂, 也更为高级。美感是一种基于本能和意识的复杂情感, 它有着快感的本能因素, 却不会止于快感 (低俗音乐的体验就是产生于快感且止于快感) , 它还有着更高级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审美趣味是美感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实际上就是指他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力。参照美感的心理构成, 我们再来看审美趣味中的情感成分。

审美趣味和情感相关, 其中也包含着情绪的体验。情绪和情感都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是生理反应和认知评判的综合体验。情绪是相对短暂和冲动的心理体验, 常常还伴随相关的生理反应 (如面部表情、呼吸节律等等) , 我们常说的“喜怒哀惧爱恨怜”都属于情绪内容;而情感相对恒定和持久, 多与社会需要相关, 是一种含有认知成分的较为深刻的心理体验。在审美体验中, 情绪体验和情感体验常常叠合发生, 因而无法将二者明确地分离, 我们只能从审美状态来说是情绪成分较多还是情感成分较多。由于情绪体验是较为浅层并且容易激活的心理反应, 简明易懂、情绪外露的音乐作品往往与之相应。当前网络音乐的传播中, 网络歌曲正是以其简单直白的情绪化内容获得了大众的共鸣。为了获得更强烈的传播效果, 网络歌曲的表演和创作也出现了情绪化倾向, 即通过煽情的演唱或是露骨的歌词内容唤起人们的情绪体验。以爱情歌曲为例, 如《唱着情歌流着泪》、《心痛2009》、《一个人哭》、《比心更痛的眼眸》等歌曲从歌名来看就表明了其情绪特征, 这些歌曲一改传统爱情歌曲的委婉朦胧, 将痴男怨女的哀怨情愁夸张而强烈地表达, 如果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听到这些歌曲是比较容易引发情绪体验的, 但如果没有相似经历的人则会觉得“矫情”。不管怎样, 这些歌曲在情绪的激发上还是比较成功的。然而, 正如前文所述, 情绪是相对冲动但不够深入持久的体验, 过度情绪化的歌曲往往较容易将人置于浓烈的情绪体验之中却难以持久。随着歌曲的结束, 情绪很快消散。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情绪化的网络歌曲容易走红却难有经典, 而与此相对, 那些感情深沉的音乐却能够长久地存于记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音乐创作的过度情绪化倾向还会引起人的情绪焦虑和审美疲劳, 因为如果人们长期接触情绪夸张而强烈的音乐的话, 情绪势必会过度受刺激, 从而产生焦虑或疲劳的心理, 最终造成审美感知的混乱和钝化。可见, 情绪体验是审美体验的重要内容, 但是过度情绪化的体验则不利于审美体验的深入。网络音乐的情绪化倾向虽然在情绪激发上诱导了大众趣味, 却不利于大众审美的健康发展。

休谟认为:“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 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 (1) 趣味既然是一种审美评价术语, 善与恶的情感评价自然是包含其中的。不少美学家和音乐学家为了强调音乐美的纯粹性, 反对将善恶评价与审美评价关联, 持审美无功利论和审美自律论。然而, “美”与“善”本身就有着词源上的亲缘性, 音乐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这本身就是一种“善”, 而人们对音乐美的情感判断往往包含着道德情感的因素, 音乐欣赏是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叠合发生的过程, 优秀的作品本身就应当是美与德的载体。因此, 笔者认为:重视音乐审美中正向、积极的情感内容无论是对于音乐品质本身还是对于大众审美心理的构建而言都有着积极意义, 而这正是在当下的网络音乐审美中被忽视的。一方面, 人们以娱乐为由拒绝音乐中的伦理成分, 将音乐中的道德情感视为教化和束缚, 另一方面, 网络音乐为了哗众取宠, 以背叛伦理、挑衅伦理为噱头, 将低俗的内容置于音乐作品之中, 引发了大众审美趣味的低俗化现象。如前所述, 音乐的美感包含着善的情感, 而低俗化的审美必然是与恶的情感相连, 当下网络音乐欣赏的低俗趣味是抛却了善的情感、以丑为美的畸形趣味, 此种趣味善恶不分、美丑混淆, 等于是向人类完满的精神建构提出了严峻挑战。

最后,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大众趣味的形成。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 (Taine) 提出了著名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说, 他指出, “一个艺术家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他的审美趣味不可能脱离他的流派或种族的共同特点而存在”, “这种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解释一个艺术家生长的环境, 是它对艺术家和艺术品进行了选择和塑造, 从而形成了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的审美趣味”。 (1) 这些观点阐述了作为创作者的艺术家们的审美趣味与他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关系, 丹纳还指出这三个要素对于受众来说同样适用。由于我们的研究习惯一般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看审美趣味, 所以不妨将这三要素设为“民族、环境和时代”。大众趣味的民族性体现在审美文化的历史沉淀方面, 也就是说基于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会出现趋同倾向, 网络音乐的民族风倾向以及方言歌曲的流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从环境角度来看, 当下崇尚娱乐和消费的社会环境, 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和开放性, 使得大众的音乐审美呈现出一种自由泛滥的狂欢盛况。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浮躁心理以至于无法沉静下来去体验一切深刻的东西, 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使人的理性判断失效, 消费时代的娱乐精神又使人的官能体验能力在不断的刺激之中钝化……种种社会因素的结合使得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失去了真实感, 是一种迫于各种压力之下的无意识的“虚假趣味”。这种趣味在当代的文学、影视、音乐等文化中均有体现, 是当代环境中大众审美的症候之一。

网络音乐文化的大众趣味不仅仅是一个审美论题, 它关系到心理反应、情感体验等心理因素, 还与当下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良好趣味的建构需要重视积极情绪和道德情感的激发, 需要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观念。网络音乐文化的大众趣味是当下社会人文状态的一面镜子, 由此可以窥见当下社会人文环境的症结与问题。

五、审美与伦理——网络音乐价值的道德反叛

从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来看, 音乐的伦理价值及其作用一直是先哲和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特别重视音乐的社会伦理功能, 他们不仅赋予音乐丰富的伦理内涵, 还把音乐作为伦理教化和治理国家的工具, 是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先王之为乐也, 以法治也”、“揖让而治天下者, 礼乐之谓也”。 (2) 在关于音乐的评价标准上, 孔子认为应当“美善统一”、“尽善尽美”。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提出了“美善相乐”:“故乐行而志清, 礼修而行成, 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 (3) 可见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价值观念中, 伦理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无独有偶, 西方的先哲们对音乐的价值也有持相同的观点。柏拉图最早考察了音乐的伦理精神, 指出“我们把教育和引导精神向善的音响作用称为摩西艺术, 即音乐”。 (4) 亚里士多德看重音乐与人的品格的对应关系, 强调音乐对于人格塑造的作用:“如果人们听不正经的音乐, 就会变成不正经的人, 反之, 常听正经的音乐, 就会变成正经的人。” (5) 先哲们对音乐伦理价值的重视来源于音乐与人的感情相通的特征, 认为音乐通过“以情动人”可以达到净化心灵、以美启善的效用。正是因为音乐对人的心灵建构的效用, 先哲们认识到可以通过音乐实现道德教化并达到安邦兴国的目的, 于是音乐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政教体系, 成为伦理教化的工具。音乐伦理价值的过度评估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伦理价值一度超越审美价值成为音乐的核心, 为道德教化而作的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印记的音乐作品成为音乐传播的主流, 道德评价成为了音乐价值评判的标准。中国古代儒家推行的礼乐、中世纪西方宗教音乐以及“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等, 都是音乐伦理教化顺应政治意识形态化发展的典型。

形式主义美学和自律论美学通过确立音乐形式和音乐结构的核心地位, 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性表现作用, 从而也否定了音乐的伦理价值, 在这里, 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效用被推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主体地位提升, 感性作为人的本能欲望再次回归到音乐视野当中, 情感和个人成为了音乐价值的中心。而这时候的情感与之前的道德情感有着决然的分别, 它建立在张扬的个性和无节制的欲望的基础之上, 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情感模式, 因而是反社会教化和伦理道德的。网络音乐作为当下音乐生存状态的写照, 其作品的流行趋势和审美特征充分表明了个人主义情感观的影响。网络音乐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宣泄个人情感的, 其中有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愤, 有对他人的责骂和诽谤, 有对暴力和性欲的宣扬, 这些作品争相挑战着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 并以此获得大众的注意力。令人惊讶的是, 这些作品有着相当多的受众, 音乐作品的道德无底线反映的实质是人的道德意识的无底线, 音乐作品对伦理的反叛体现的是社会伦理的主体性沉沦。如果说形式主义或自律论审美观中对音乐伦理价值的否定是为了追求音乐美的纯粹性的话, 当今某些网络音乐作品对伦理价值的反叛非但不是为了音乐美本身, 更是连音乐的美都一起抹杀掉了。失掉了善意的音乐无论怎么辩解都已经背离了美的轨道, 而引发这一切的是人们伦理意识的淡薄。

当代社会的音乐审美现状表明, 活跃在音乐的价值体系中的已不再是审美价值, 或者可以说是审美价值出现了异化。快感体验、情绪释放、娱乐休闲是人们对于音乐的三大精神需求, 因而也就构成了音乐的价值。同时, 音乐消费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音乐传播引起的知名度成为了人们对于音乐的利益需求或可以称为物质需求, 因而也相应构成音乐的物质价值。不难看出, 这些审美以外的价值是功利化的, 并且这个功利化的价值体系本身就包含着反伦理的因素。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为了图自己一时之快而损伤别人的利益 (如, 通过音乐恶搞诽谤他人、随意篡改他人作品等等) , 为什么人们会为了获得知名度而哗众取宠 (网络音乐创作的低级娱乐现象) , 为什么人们会为了经济效应不顾音乐作品的质量 (如唱片公司的模式化运作、音乐创作的跟风现象) ……而社会伦理意识的缺乏和涣散纵容着这一切的发生, 并表现出大众化的低俗审美趣味。法国启蒙主义美学代表狄德罗指出:“如果道德败坏了, 趣味也就必然堕落。” (1) 社会伦理道德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基层土壤, 如果社会伦理道德底线被冲破或消解, 人类精神文明就将会失去道德保障, 而人们的趣味也将会失去道德的依托和参照。

伦理意识的缺乏是低俗化审美趣味形成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文化发展的反思力量——文化批评而言, 个人主义审美思想的影响以及历史中音乐伦理教化“过度化”的阴影使得我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犹豫不前。就国内学者的态度来说, 相比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音乐批评盛况, 目前文化精英们面对网络音乐时少了评判的热情。文化自由论和文化无差别论的盛行, 大大削减了音乐批评的棱角。从音乐创作来看, 无论是文化精英还是大众都十分看重音乐创作的自由, 而宽松的网络环境又将这种音乐创作自由放大到了极致, 并且逃避了社会效应的追责。但是, 缺乏道德自律的音乐作品是否应当享有完全不受规制的自由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些音乐公司或音乐人出于非艺术的目的, 以对道德底线的冲撞为噱头, 其行为不仅构成音乐传播的问题, 还构成社会伦理的问题。如果跌破了道德底线的音乐作品仍然可以用“音乐自由”的口号为自己辩驳, 音乐文化的发展将令人担忧。

由此可见, 伦理意识的缺乏和涣散是当下网络音乐审美低俗化现状形成的根本原因, 笔者不主张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 但是完全排除音乐的伦理价值、将伦理评价置于音乐评价之外必然会导致音乐审美的伦理危机, 从而造成音乐作品价值的低俗化倾向。

结语

网络音乐的审美既有音乐审美的共性特征, 又表现出当下技术、经济、人文等因素参与的时代特征。本文的关注点侧重于网络音乐审美所呈现出来的乱象或误区, 目的是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于音乐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 从而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有两面性的——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音乐审美生活化的需求, 无疑会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音乐传播和音乐社会学研究的角度, 笔者更加希望以一种问题研究的模式来审视当前网络音乐的审美现状。因此, 为了思索网络音乐审美的现代症结与困境, 本文从科技、经济、文化、人 (受众) 、伦理等五个方面剖析了网络音乐审美中低俗化、粗鄙化、娱乐化、自由化、过度视频化等现象的成因, 以求透过网络音乐审美现象探寻音乐文化发展与时代环境之间的深层矛盾。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大众音乐文化的发展, 也引发了一系列音乐审美危机。纷繁复杂的网络音乐审美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力量影响的结果, 其中蕴藏着网络时代技术理性对人文艺术的冲击、消费社会中传播利益的博弈、社会人文的“集体无意识”、大众趣味的转变、道德伦理的价值反叛等深层原因。通过对网络音乐传播中的审美表象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较为客观地寻找种种现象背后的动因, 对网络音乐传播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进而能够有理有据地呼吁音乐审美的人文精神, 倡导积极的音乐文化观念, 营造健康的音乐传播环境。

新课标下语文审美教学探究 篇8

一、新课标下审美教学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的核心功能是促进诗意人生的形成,其重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教学,是要求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上成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课,利用各种艺术、生活及自然中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材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品味美、体验美、享受美。在审美教学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感受周围的美好事物,体验美好的感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益于学生认清事物本质,学会正确选择,从而沿着光明之路健康成长。

二、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方法

1. 置之山河,体会美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秀美的大好河山,在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提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审美教育。壮丽秀美的大自然,让人叹为观止,是相对小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一种审美对象。苏教版教材中《泉城》《九寨沟》这两篇课文,都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描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开掘教材中潜藏的美学因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同时,认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运用于自身的写作中,逐渐提升文字的美感。例如《九寨沟》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一句话对九寨沟进行概括,然后让同学们一起观看九寨沟的影像照片,领略九寨沟神奇美妙的自然风光,之后才翻开课本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描绘这神奇的九寨的。“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这是原文中对九寨的描写,文字的运用十分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写作,将这种灵动的写作方式深记于脑海之中,大胆地对自己喜爱的风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提升对美的深刻体会,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回味古典,感悟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艺术描写的对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教学中,审美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意境的欣赏能力。经典古诗里许多优美的作品所展示的艺术美,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经验。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找准相应的契机,在阅读材料蕴含情感的关键处着意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从而爱作者之所爱, 恨作者之所恨,把学生带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意境传达的,特别是古诗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进行适当的美学分析,开拓诗歌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同学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这明显是对春日将临的描写。这样的诗歌,教师可以让同学通过自我学习了解古诗所描绘的场景,要求学生用现代的语言对古诗进行翻译,当然也要求语言的连贯与优美。将他们体验的意境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蕴含着感情的描写不仅是普通的翻译,更是同学对美好意境的追求与向往。通过这样生动具体的感悟与描写,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境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束语

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语调铿锵,语言的运用更是美妙灵动。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依照学情,精心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发掘教材中潜藏的美学因素,将美育贯穿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将审美教学渗透于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依照学情,依照教学规律,精心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此同时,若在其中渗透美学教育,将有利于启发学生从小热爱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语文这门学科的内容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而优美的文字,鲜明的语言运用,更能令学生心悦诚服。

探究三维动画的审美艺术 篇9

关键词:三维动画,艺术,审美分析

一、三维动画概述

三维动画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 科技含量较高, 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影视艺术。其中国产的三维动画以笔者很喜爱的、口碑不俗的《大圣归来》为代表, 都是依赖计算机而生成的三维动画, 又称“3D动画”。三维动画是根据三维动画软件制作而来。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 设计师会根据这个世界中要表现的对象的尺寸、大小、位置等建立一个模型, 并对这个对象赋予新的颜色、材质和肌理;再设置光源以及模型的运动, 通过模拟摄像机的镜头进行全方位的运动, 最后输出动态的画面。简而言之, 即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创造, 最终形成真实的动画。

三维动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向人们展示了技术美、造型美、意境美等。三维动画是以科技为根基的, 门槛低, 其根据艺术表现技巧, 多方位地展示了立体变化的美。在制作和欣赏时, 需要加入丰富的想象力。三维动画是一种影视艺术, 它的信息载体是图形, 包含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享受。传统的影视艺术虽然也满足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审美, 但动画所带来的美感远比传统的影视艺术多得多。它涉及角色、构图、摄影机角度等多方面的制作, 人们在欣赏三维动画时, 能够参与互动, 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三维动画的发展历程

(一) 三维动画技术萌芽阶段

20世纪末, 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开发为三维动画技术做了铺垫。其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为三维动画领域中的探索者, 于1984年创作了第一部3D短片《Andre and Wally B.》;1986年在自动产生阴影、动态模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在尝试新的技术。

(二) 三维动画的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期, 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1》的诞生可以当作三维动画的起步。在这个阶段, 电脑数字动画和数字化的讲故事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三) 三维动画的飞速发展阶段

19世纪初, 随着福克斯和梦工厂公司在这个领域的发展, 动画艺术的唯一支撑也不再是计算机三维技术了。这个阶段的作品更加凸显人性和电脑的结合, 动画故事都充满了感情色彩。

(四) 三维动画的鼎盛阶段

2004年至今, 都是三维动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不仅作品数量激增, 作品覆盖范围也扩大至全世界。国外有《汽车总动员》《超人特工队》《疯狂动物城》等优秀作品;我国近年来也生产了《熊出没》《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为代表的技术过硬、口碑不俗的三维动画片。总之, 整个三维动画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蓬勃发展的状态。

三、三维动画的主要应用领域

本文主要探究三维动画在动画角色中的作用和角色动画的制作。电脑角色的制作主要归纳为七个步骤:

第一, 制作分镜头, 绘制画面的分镜头运用。依据创意的剧本, 制作出分镜头, 再绘制出画面的分镜头运动。第二, 建立模型。在三维动画中构造故事的角色、场景和道具的模型。第三, 制作故事板。模型的制作是根据剧本和分镜头故事制作的。第四, 色彩、质感等的设定。依据剧本对三维动画的模型进行色彩、质感等设定。第五, 动作设置。根据故事情节, 对三维动画中的角色进行动作的设置。第六, 灯光设定。对三维动画场景用灯光, 渲染气氛。第七, 后期制作。后期配音、字幕、特效、音效、背景音乐的匹配。

当然三维动画还在建筑、医疗、科研等领域都有所应用, 但不是笔者主要研究的方向, 故不再篇幅阐述。

四、三维动画中的美学研究

前文有提到的, 三维动画主要有技术美、造型美、意境美的特点, 笔者将对这些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一) 技术美

技术美是指技术活动与作品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 技术美和技术紧密联系, 技术成就技术美。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影视艺术, 依靠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各个作品中, 从简单的肢体动作再到具体的面部特征 (如《棋局》中老人的皱纹) , 每个细节都得到了完美体现, 从光效、形态等方面来看, 这都是高科技支撑起来的。视觉观感的改变, 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二) 造型美

三维动画艺术有着美术绘画色彩、构图等造型特点, 它是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就造型来说, 角色的形态是构建视觉的重心之一,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 由于动画在虚拟的环境中受到限制, 可以适当地放大一些细节, 以造成视觉冲击。

(三) 意境美

动画的创作者用虚拟的影像把人们的意识带到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情景中去, 以此产生共鸣, 达到情感的交融的目的。创作者模拟创造另外一个场景, 增强了观赏者的好奇心, 使其发挥想象力, 融入这个场景中去, 构成了审美意境。加之当前的三维动画影片, 大多走的是情怀路线, 老少皆宜, 使长期物质化的人们, 重新唤醒起童年时代的纯真, 从而感受到无比的震撼。

参考文献

[1]胡媛媛.科技对现代动画发展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S2) :75.

[2]李涛, 陈瑛.利用Sandy引擎实现Flash三维动画[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07) :38.

[3]伍建平.三维数码技术对现代影视艺术的审美影响[J].电影文学, 2009 (08) :25.

[4]朱晓菊, 王苗苗.全三维数码动画电影虚实关系初探[J].电影评介, 2009 (04) :23.

探究服装广告艺术的审美价值 篇10

关键词:服装广告艺术,审美价值,文化

服装广告艺术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 作为审美对象, 它一方面反映或渗透着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价值, 同时它也凝聚着设计者构思的心血和独创性的精神劳动。从这种意义上说, 它是设计者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化表现。另一方面, 服装广告艺术又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人们的欣赏对象, 是物质美、精神美的能动反映,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服装广告的审美价值就是服装广告所表现的氛围、情调、意趣、意境等使受众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

一、审美与生活的融合

服装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是简单的穿用、护体、保暖和舒适功能上, 更多的是希望从服装上感受到一个人的文化、品位、修养内涵等服装的审美价值。同样做为大众艺术典型代表的服装广告艺术在当今社会更是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电视广告的出现, 图像代替了文字, 使平面化的艺术世界走进了动态炫目的三维世界, 使人们获得美得视觉满足。现在就连目不识丁的人也能根据服装广告判断出当前在流行什么, 自己应该如何跟上时代潮流, 如何提高自己的服饰品味。究其原因, 是由于服装广告创造了一个美的艺术世界, 它激起了人们爱美的天性,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审美化, 同时, 广告把人们原来只能为之神往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美成为寻常百姓自觉的情感追求和生活追求, 使审美实现了生活化。人类的这种审美自由本性也必然渗透进物质生产实践中去, 人类的审美活动所指向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 审美实践活动便体现了人们把客观规律纳入人的不同目的性能规道, 从而使人的劳动创造符合人类理想的特征。当我们在获取商品信息的同时又欣赏到按“美的规律”制作的广告艺术, 谁能不承认这就是“美”在我们生活中的延续和扩大呢?

服装广告艺术通过灵感和创意把复杂的服装元素按照美的原则展示给人们, 培养人们对时尚的敏锐感、对潮流的预知感以及对美感的把握, 使艺术生活化。艺术的生活化一下将美的艺术拉回到老百姓的身旁, 参与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审美距离也随着艺术的生活化而渐渐失去了壁垒森严的特性, 被揭去了神秘面纱、削去了高度, 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交融成水乳的一体。服装广告在根本上做到了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的统一。

二、视觉影像激发消费意识

消费是现代商业社会难以规避的话题, 而广告就是为刺激消费而生。随着铺天盖地的视觉文化产品的出现, 分门别类的服装商品形象通过电视广告的影像化、平面广告的视觉化, 与消费者的潜意识在语言层面之下建立联系, 唤起消费者内心的意识和潜意识记忆、体验, 从而转化成一种消费行为的驱动力量。由于服装广告的作用, 人们对于某种欲望的满足动机被赋予生动的外观。苹果牌牛仔裤曾有这样一则深受好评的广告。广告中的男女模特上身穿着露脐装, 这些上装各式各样、千奇百怪, 而下身都穿着苹果牌牛仔裤。广告突出了苹果牛仔多容性的持点, 无论上身穿什么, 只要穿着苹果牛仔裤, 永远都能酷昧十足。正像广告中所描述的一样:强调互搭性、突现“酷”感, 是时下最流行、也是年轻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只要穿着苹果牛仔裤, 上身配上拖布也可以”将消费者内心的向往表现的淋漓尽致。

世界顶级奢侈品牌Dior的多幅服装广告宣传画, 多以怪异、性与挑逗充斥人的眼球, 而且有的是同性之间的吸引。狂野的动作、意乱情迷的陶醉表情、渗透的汗水、蓬乱汗湿的头发, 画面的每一寸地方都充满着睫昧的暗示。这组广告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不管人们是有意还是无意, 都会被这个画面吸引, 而又是强烈地吸引。因为, 性是本能的,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 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是被压抑的。因此, 本能与压抑促使人们对性的解放有着强烈的渴望。性也是最隐私的, 隐私的东西往往更能激发人们对它的好奇。更何况, 这个广告在宣扬同性之间的吸引。当今社会, 虽说性在一定程度上被逐渐解放, 人们的观念逐渐开放, 但同性恋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阴暗、不可接受的。因此, 这个广告是在挑战人们传统的性观念与社会现。更为关键的是它在挑战的同时, 也赚足了人们的眼光。

服装广告艺术不仅仅提供可供使用的物品, 更多的是被赋予了无不丰富的审美影像。

三、艺术感染与文化意味的表达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服装广告艺术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展现着人类的所思、所想、所需, 它常以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作为表现元素。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和谐、环保, 许多服装品牌也纷纷以此作为广告主题。此外, 服装广告艺术多以多变、直观的表现形式——图形、影像等手段向人们展现企业的定位、艺术感染和文化素养。例如在“PUHA”和“DIESEL”两个系列的广告中, 虽然没有任何说明性文字, 但我们仅通过图片就可以深刻地体会到“PUNA”和“DIESEL”两个品牌所倡导的不同的企业文化。在“PUHA”系列广告中, 所有场景都设置在户外, 身穿“PUHA”运动服的人们尽情奔跑, 崇尚运动的生活理念从图像中出现出来。而在“DIESEL”的广告中, 一群我行我素的都市青年在街头、公寓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崇尚自由自在生活的“DIESEL”。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 经济需求的增长带有明显的文化导向, 文化正以其诱人的魅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服装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自然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也会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现今, 服装广告文化己经不是令人陌生的概念, 它像一支无形的手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众所周知, 耐克品牌出售的不仅是产品, 而是一种文化的观念, 一种生活方式。耐克用它的品牌和智慧, 重塑了当代人对体育、时尚、流行文化的观念。广告的形象传播是一种文化生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文化生产的意义并不亚于物质生产。影像符号如此发达的今天, 实物与影像之间的界限愈来愈不重要。

总之, 服装广告艺术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 它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和美学符号, 在劝说消费者的同时也在传播新知识、新技术, 帮助他们了解产品信息, 开拓眼界, 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意向, 甚至还可以作为人类服装史和服装艺术史的见证。服装广告艺术是现代服装文化的缩影, 也是城市繁华景象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李建立.现代广告文化学 (第2版)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2]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2

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审美意蕴探究 篇11

关键词:清朝宫廷;女性服饰;审美意蕴

一、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社会背景

随着王朝的建立,清朝政府开始实施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统治,展现独特的审美意蕴。清朝的建立导致满汉之间存在着冲突,满汉交融成为当时的潮流趋势,所以服饰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清朝的乾隆皇帝便对清朝的服饰制度做出了以下评论,“即取其文,不必取其式”。如此一来,便对清朝的服饰制度变化有了新的发展,从此男女分别,女性服饰逐渐发展起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清朝宫廷女性服饰艺术特色

(一)重装饰,轻人体。服饰文化象征着当时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信仰,清朝宫廷服饰制度的发展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发展与清朝的经济政治文学密切相关。清朝宫廷女性服饰发展繁盛,色彩纹样精致华丽,各个方面都是围绕着“重装饰、轻人体”这六个字展现的。此外,清朝宫廷女性的服饰主张尊卑有序、上下有别,这与当时儒家思想盛行有着重大的关系。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发展体现的事对礼制的追求。举个例子来说,清朝的女冬朝袍,在纹样方面可以看出,皇太后、皇后与皇贵妃等级低位较高,所以能够绣无爪金龙,而皇贵妃以下的妃子便绣着五爪金蟒,从此处便可以看出“尊卑有序”这一点来,具有严密性的特点,体现着吉祥有序的特点。此外,满族的女性服饰逐渐融合汉族服饰的特点并且在满族的服饰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创造。例如满族的马甲,就是加入了汉族的刺绣,进行装饰。

(二)华丽的色彩搭配。清朝宫廷女子的服饰主要分为礼服、便服与吉服这三种。宫里时常举办庆典活动,礼服在这一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清朝宫廷中不同等级的女性所穿的礼服不同,但在颜色上却无大异,主要是石青、大红与金黄这三种主色调,呈现出精致华美之感,从而形成鲜艳的颜色对比。搭配的颜色大多是绿色、紫色、蓝色,形成撞色的效果,将礼服的华美表露无遗。吉服便是在举行节日的时候所穿,颜色稍微素雅一些,但是依旧采取的是撞色的手法,颜色搭配上较朝服来说略显不同。便服比较简单一些,主要是同色系进行搭配,只在边线上进行镶边,整体的颜色颇为素雅一些,显示出柔软素雅之感。

(三)精致柔美的纹样。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纹样种类复杂,并且题材较多,多是采取对纹样种类的描述与夸张,同时也有对理想的物体化的描述。我们根据对纹样种类的分析,可具体分为水纹、吉祥纹样,代表着皇室的权势与等级,多以花卉、动物等装饰性纹样为主,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纹样呈现出气质优雅独特,端庄娴雅。例如花卉纹样则根据季节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花朵,春天大多是牡丹与兰花,夏天则是百合与扶桑。除了花卉也有一些形态优美的果子,多是花与果,花与枝子的结合。以牡丹花纹来说,整体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呈现出单朵连叶子、缠枝、折枝的形式,花型则分为侧面、正面、盛开、花苞等各种类型。花苞发散性放开,颜色从内到外由浅入深。不仅颜色变化有致,连形态则是曲折环绕,枝叶灵活,曲线柔和,柔美精致。

三、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审美意蕴

(一)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艺术表现手法。清朝宫廷女性服饰整体的布局比较合理,服饰的材料非常好,最为突出的就是其中的工艺特点了。清朝宫廷女性服饰造型精美,纹样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的能力。突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大都希望荣华富贵。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主要折射出对吉祥福寿的喜爱。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纹样博大精深,多是一些吉祥纹,具有严格的纹样体系,具有较强的装饰艺术感,同时采取立体空间的方式,突出纹样的栩栩如生的特点来。清朝宫廷女性服饰在衣服的材质上多是采用丝绸,丝绸顺滑精致,雍容华贵,符合当朝统治者的审美情趣。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面料多是采取银线进行镶边或者是刺绣勾勒纹样,贵气逼人,突出了阶级需求的特点。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风格特点是精致繁复,细腻柔和,服饰的配色多衬托华贵柔和的特点来。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纹样在选取的时候多是选择吉祥的瑞兽,符合吉祥如意的精神需求。并且纹样的类型多是凤凰、牡丹仙鹤比较柔和美艳的纹样来,展现出清朝宫廷女性服饰温婉端庄来,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展现了清朝宫廷女性服饰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自古以来,我国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中国传统纹样的特性,纹样无论题材如何不同都阐释了吉祥的意思。清朝宫廷女性服饰表现的尤为明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这是因为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力比较低,收到自然的影响较大,所以人们时常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一观点表现在图腾上面,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清朝宫廷女性服饰仍然能看见龙凤呈祥的图纹。其次便是对口语化的讨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衣服的服饰呈现出口语化的特色,比如衣服上绣着蝙蝠,意为“福”的含义。最后就是对物体的象征性的探讨,很多人喜欢梅花,许多宫廷的妃子都穿着梅花图案的衣服,意味不畏严寒的意思。太后的衣服上常有祥之鸟,意为长寿无极的含义。清朝宫廷女性的色彩淡雅,吉祥的象征,富贵荣华、长寿乐泰都是寄予了清朝宫廷女性的美好愿望。清朝宫廷女性的服装在某一方面就是人们审美趣味的体现,崇尚等级制度、长幼尊卑有序,崇尚吉祥华美、精致繁复,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清朝宫廷女性服饰上面。

参考文献:

[1]张怡,武志云.突出反映封建等级制的清朝宫廷服饰制度与艺术[J].兰台世界,2014,35:72-73.

[2]刘菲.“取文弃式”与清前期满族贵族服饰变迁研究[J].装饰,2014,07:79-81.

[3]张胜兰.苗族服饰与苗族自我认同意识——以清朝至民国时期的贵州苗族改装运动为中心[J].民族学刊,2014,05:25-33+107-109.

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探究 篇12

审美一直是古今中外美学家们探讨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希勒看来, 只有在审美状态中, 物质和形式、有限和无限、必然和自由等一系列相割裂的现象才会重新统一起来。因而审美的国度是自由的国度, 只有通过美才可以走向自由, 审美是人性的完成, 而人性完整实现的理想境界就是审美状态[1]。黑格尔也曾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 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2]我国也有学者认为, 所谓审美, 就是通过主体感官对审美对象的体验与感受, 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3]还有人认为:“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 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本质, 也强化了人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 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进。”[4]

审美总是与人的生命本体意义的超越性和永恒性相联系, 审美活动注定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呈现出人生的无尽诗意。因此, 笔者认为, 审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相对发达阶段的产物, 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特殊形式, 是与人的本质密切关联的一种精神活动, 它的基本前提是人对“美”的自觉意识。在审美活动中, 主体将自己的情感、心灵投射到了客体身上, 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物。没有主体本质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审美就不能成立。根据审美的本质, 我们也可以看出, 审美是具有自由性、超功利性、直观性和超越性的特性, 也即审美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因此, 教学一旦立足于审美哲学的高度, 那么, 它将不再是一种令人无奈的艰辛和疲惫, 而是深刻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教师和学生将会以内心的兴趣和饱满的激情, 积极对待整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本身也会成为审美对象, 是生命力的丰富表现或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发挥。

二、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

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在于, 使教学活动注入了审美精神, 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 不仅仅在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于能给予教师和学生深刻的审美感受和人生体验, 并通过这种感受和体验使教学的生命意义得到呈现。

(一) 提升教学境界

在教学活动中, 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发源于教与学之间, 因此,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便是审美之于教学的重要指向。而只有教与学和谐, 教学活动中人的不同需要、不同个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发挥。在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中, 和谐是其灵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美的规律, 从审美的角度设计教学、处理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 创造审美的教学情境, 在课程讲授中以各种富有情感的审美媒介去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 在美感共鸣中陶冶其精神世界。教学不再受外在目的的驱使, 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不再追求分数的提高、名次的排列、升学率的计算, 而是完全从人的角度出发, 旨在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和丰富人的本质属性, 在于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提升, 进而实现人的生命的自由和创造性水平的发挥, 学生的和谐发展便是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对教师来说, 教学活动更是审美活动, 是对审美对象的欣赏和品味, 是对完美心灵的塑造和期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自由创造的空间, 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力量, 能够感受到职业的崇高, 得到精神的满足, 体验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二) 提升学习境界

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有着美的教学因素、美的教学关系、美的教学理念, 对学生来说, 教学活动不再是异己的世界, 而是贴近生活的、审美的世界, 教学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 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 不再是被迫灌输, 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自觉地去接受和掌握知识, 接受美的形象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学生是以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 是通过积极的思考去学习新知识, 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增长, 人格能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 找回自我, 能获得自己关于生命的感悟, 观照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审美是他们学习的终点, 学习活动成了审美体验的活动。因此, 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享受活动, 是对自由的享受, 是对自己创造的享受。

三、建构教学审美化的策略

(一) 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主导因素, 他是“人的问题的这个艰难领域中的创造者”。教师掌握着教学活动的主动权, 教学活动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 完全由他来支配, 因此, 教师的审美素养对教学美的创造起关键作用。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合理的审美教育理念, 以美育人。要按照美的规律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审美教育理念的陶冶中感受知识的美, 产生追求知识的愉悦感。其次应具备美的内在品质。教师的内在品质是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 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因此, 教师应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高尚的师德, 以及丰富的教学艺术。教师还应用审美的态度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教师应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和鼓励中不断进步, 进而使学生不断树立自信。最后应有美的外在形象。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兼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 一方面, 他们是教的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 在学的意义上, 他们又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所以, 对教师来说,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也必须注意对自身外在形象的塑造。

(二) 美化教学过程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因此, 要实现教学活动的审美化, 教师一定要美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 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创造过程,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 等等, 都要按照美的法则去创造, 最终使教学因素也能成为审美对象。

首先, 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 教师不要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而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 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规划, 考虑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把学生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全面、和谐上。杜威曾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 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 以保证教育的目的, 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 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 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 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 这就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因此, 每一个具体教学目标都要体现整体性、愉悦性和可选择性, 体现教师、学生对目标的自由选择, 要源于生活, 为了生活。

其次,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内容的科学性,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具有新颖性, 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并且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好的教学不仅仅是直诉, 还需要预演、展示、说明、解释、评价、鼓舞,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出一种形象、直观的现代氛围, 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 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文字、语音、形象、色彩这一图文并茂的景象, 这种美景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意境之中, 从而创造出一种最佳的教学境界。总之, 在使用教学手段时, 要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和美感的多渠道诱发, 来诉诸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审美意识, 巧妙安排教学活动, 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谐性、新奇性等特点, 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审美对象。

最后, 在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上, 还要有合理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并且是单向评价, 即是教师对学生的评定, 因此, 学生对评价结果往往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所以教师首先应把教学评价变成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使学生有权利和责任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反省和总结。同时, 这种信息的反馈更能使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并且这种互动评价也能体现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的美。教师还要使评价指标多样化, 不能只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等等都很重要, 它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而且教师也不能随便地把学生贴上“优等生”或“差生”的标签,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给予有价值的评价。此外还要注意做到评价的个别化, 不能千人一面, 要对学生的进步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体现评价的个性化。

(三) 营造教学的审美场

“场”是物理学概念, 在物理学中“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 (实物形态、场形态) 之一, 它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 人不能通过视听直接感知到。如电磁场、引力场等。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场本身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实物相互转化。场是物质做各种能量运动的存在方式。场的概念也被运用到多个领域, 现代美学中的审美场也是对物理学中场的概念的借鉴, 意指“一定社会文化时空中制约社会审美变化的社会情绪、情感氛围”。因此, 也可把审美场借鉴到教学活动中, 营造一个教学审美场。

教学审美场是指在整个教育时空中制约教学活动审美化的氛围。它是各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的存在方式, 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情境和气氛。美的教学气氛的功能是不可低估的, 弗罗里达在《行为测量手册》中提出:“课堂气氛能影响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 这些变化是积极的、持续不断的, 这些的确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 因此教育者应该检测这些不同, 尝试着为他的教育活动增添自然吸引力。”因此, 教师应营造一个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 自由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班风、学风和教风的审美场, 使教师与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是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个体相遇, 师生之间形成的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的天性不断地在真诚的对话和交流中被唤醒, 并且由衷地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审美的主体, 从而使生命主体的个体人格得到真正的确立。

摘要:审美可以把人的个体从自我分裂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从而使人恢复完整的个性。在人的生活历程中, 审美被认为具有一种终极关怀的性质。而教学则是通过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传递给下一代, 从而构成下一代的精神世界, 塑造他们的完美心灵。这一共同的主题使得审美与教学接壤, 也使得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不可忽视。

关键词:审美,教学,价值,教学审美化

参考文献

[1]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11.

[2]王承绪, 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2001:31.

[3]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3644.

上一篇:读者下一篇:创新人才培育